1 minute read
嶺南故事之三: 嶺南貓
文:劉智鵬教授
協理副校長(大學拓展及對外事務)暨大學發展及公共事務處處長及歷史系教授

「真光豬、嶺南牛、培正馬騮頭……」,這是早年廣州幾所知名中 學流行的一首打油詩,傳誦多年至今依然廣為人知,並且在香港發揚光大,陸續出現好幾個新版本,甚至在詩中加入了香港其他的中學。
今日的嶺南無論大中小學,都繼續承傳「嶺南牛」的教育精神;埋頭苦幹,服務社會。中環的嶺南會所亦特別推出「嶺南一口牛」作為鎮店名菜,一時風行。
1995年嶺南學院遷往屯門虎地,為升格大學做好準備。不出幾年, 校園裡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貓;在教職員和學生的悉心照顧下,「嶺南貓」成為了嶺大的吉祥物。在芸芸眾貓之中,「小虎」的粉絲滿布校園 內外,是屯門嶺大人見人愛的寵兒。

小虎的來歷無從稽考,相信是此前工地留下的野貓;這頭花貓的毛色 有鮮明的虎狀紋理,大家於是叫牠小虎。南宿入伙後不久,小虎就已經紅遍宿舍。
小虎走紅並非虛有其表,牠性格體貼溫順,平易近人;露面的時候總會惹來一班擼貓的學生,擼到爽處,小虎甚至會露出肚皮,擺出一副非常享受的體態。

嶺南的教職員和學生對小虎愛護有加,除了每天奉上貴價的貓糧,更有同事為牠在辦公室安排了午睡的安樂窩。小虎每天午飯後就施施然散步到地下的升降機,讓人替牠按升降機上樓和開門進入樓層,然後大模斯樣的走進辦公室上床睡覺。醒來之後,小虎會倒轉過程回到地 下,享受早已為牠準備好的下午茶。
小虎和牠的親戚朋友為嶺南人帶來了多年的美好回憶,也製造了不少問題。有個時期校園到處都是吃剩的貓糧,引來昆蟲甚至老鼠光顧, 影響環境衛生。有些教職員和學生見貓心喜,不時三三兩兩蹲在行車道上喂貓,險象環生。然後每個宿舍的大堂都堆滿年復一年復積存下來的貓糧和罐頭,亂七八糟。
在嶺南貓最光輝的日子裡,嶺大有關部門曾經建議學生成立貓會,在校園劃出範圍以便持續發展養貓活動;結果沒有貓迷響應,最後不了了之。曾經一度名揚高教界的嶺南貓最後在愛護動物的朋友協助下淡出嶺大校園,留下了無數令人懷念的溫馨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