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宜女士追思輯

Page 1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創會會長 趙鳳宜女士追思輯

目 錄

002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創會會長趙鳳 宜女士追思會程序表

003 趙鳳宜教官生平與事蹟

004 以生命守護生命,以熱愛成就使命: 緬懷N1 趙鳳宜學姐 ─M79潘志勤

005 勇氣與擔當──追思創會會長趙鳳宜教官 ─N40高玉玲

006 懷念趙鳳宜教官─一位走過風雨、奉獻一 生的教育者 ─穆佩芬

009 我的婆婆 ─秦禮宜

011 心海之帆 ─N12楊秀娟

012 被天使親吻過的趙鳳宜教官 ─ N13胡慧林

027 懷念我們最敬愛的趙鳳宜教官 ─N23王桂芸

028 慈愛的召喚 ─NV23、NM15孫吉珍

030 憶恩師~趙鳳宜教官 ─NV23、NM15孫吉珍、N22谷幼雄

031 現代女性角色的典範 ─N25吳麗芬

033 護理專業的堅持:憶趙鳳宜教官 ─N25盧孳艷

034 愛的傳承- 趙鳳宜的時代 ─N26蔣欣欣

036 我與趙鳳宜教官的緣份 ─N35張理君

038 軍護典範傳承—趙鳳宜教官生平經歷啟發 ─N35廖珍娟

014 懷念趙鳳宜教官 ─N16顧曉明

015 相信您的精神會永遠伴隨著我們 ─N17鄒建萍

016 永遠第一創新領頭的護理翹楚 ─N19徐南麗

020 悼念趙鳳宜教官 ─N20葉芳枝

021 永懷N1 大學姐令人尊敬的趙教官, 亞東風華四十從護理開始 ─N21趙婉青

022 緬懷趙鳳宜教官 ─N21房基璇

024 敬弔恩師趙鳳宜教官 ─N22李選

026 趙鳳宜教官與其基督信仰之實踐 ─N22谷幼雄

041 我們都是她的兵—懷念與感謝趙鳳宜老師 ─N37周桂如

042 愛是永不止息進行式 ─N38李春蘭

044 紀念永遠溫柔優雅的趙鳳宜教官 ─N41陳金彌

045 追思敬愛的趙鳳宜教官 ─N49潘雪幸

046 大家所認識的N1 趙教官,與我所感受的她 ─N56蔡育倫

048 專訪大護一期、護理學系系友聯誼會創會 會長-與元老級趙鳳宜學姊有約 ─N66馬景圓、N69黃安佑

053 歌詞 ─合唱團及管樂隊演奏

055 創會會長趙鳳宜女士紀念專戶

2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創會會長 趙鳳宜女士追思會 程序表

日期:中華民國114年5月28日  地點:國防醫學院可勝廳

0930 報到

1000 典禮開始

貴賓致詞

1015 趙鳳宜教官影音再現

1030 合唱團及管樂隊演奏

1050 門生摯友懷念感言

胡慧林顧問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代表

徐南麗教授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代表

吳麗芬女士 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代表

汪岑坤女士 台北基督教女青會代表

費筱宗教授 一生伴侶與摯友

1130 主辦單位致謝詞

1140 家屬答謝致詞

1145 合影留念

1150 獻花致敬

1200 禮成

趙鳳宜教官生平與事蹟

年份事蹟

1929年出生於山西省基督教家庭

1947年高中畢業後,考入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第一期(大學護理)

1949年與大哥隨校遷台繼續學業

1952年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畢業,隨即奉派至陸軍第一總醫院護理部服務,擔任外科病房護理長

1956年回學系任教,並協助吳瓊芳女士辦理救護隊訓練

1956年

獲得軍事援助顧問小組(MAAG)獎學金,並被錄取到德克薩斯州美國陸軍醫院接受病房 管理和監督培訓,為期7個月受訓

1958年與牙科醫師費筱宗結婚

1959年生下兒子費禮

1962年

負責開辦醫院護理長及督導訓練班,每期6個月,共6期,學員由各軍醫院及省立醫院保 送,受訓完畢,必須回原單位,共培訓71位中高階層護理主管

1962年加入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城中教會,成為教友,並全心全力投入教會事工 1962-1965年擔任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第九、十屆候補理事

1966年榮升副教授

1966-1967

年擔任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第十一理事

1968-1969

年擔任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第十二常務理事

1970-1971

1972年

年擔任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第十三理事

獲得中國醫學委員會獎學金,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主修管理。努力學習,僅用十個月 時間完成了其第一個碩士學位,自費攻讀另一個教育碩士學位

1972-1973年擔任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第十四屆監事

1974年繼續返回國防護理學系服務

1979年上校退伍

1986年擔任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第一屆策執會主席,為護福奠基及日後事工發展貢獻鉅大

1989年擔任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會董事及宗教部主任,積極參與女青年會工作

1995年擔任聯合國第四屆婦女大會出席代表

1997年11月

創立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系友聯誼會,訂定相關章程,並擔任第一屆會長,為系友間的 聯繫與發展奠定基礎

2000年代領已故周美玉將軍的第十屆醫療奉獻獎,表彰周將軍對護理教育的卓越貢獻 2008年獲頒女青獎

2018年參與周美玉將軍遷厝暨追思典禮,與其他教官及系友共同緬懷周將軍的貢獻

2019年第十三屆校友總會推薦擔任護理系友會榮譽顧問 2023年獲頒國防醫學院榮譽傑出校友

以生命守護生命,以熱愛成就使命: 緬懷N1趙鳳宜學姐

學姊選擇穿上這身白衣成為臺灣第一代接受 護理薪傳的人。在學姐的堅守崗位2度赴美以求 新知的辛勤耕耘下,帶領著護理界與時並進的隨 著臺灣成長而茁壯,而這份選擇成為學姐一生的 驕傲。

鳳宜學姐的人生歷程中可以充分實踐了護理 師不僅是職業,更身負“與人生命直接對話”的 使命。不僅是“打針發藥”,更是醫療團隊的“神 經末梢”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學姐在護理界工作 與實務教學上的『堅持』,雖歷經時代的變遷, 卻珍貴的不變其初心。我相信鳳宜學姐最自豪的 不是資歷,而是幫助了多少年輕人愛上這份事業。

回顧學姐的人生歷程及現代醫療醫病關係的 緊張,護理界的未來需要什麼?除了呼籲政策支 持提高護理人員待遇、優化護病比例外,更要效 文/M79潘志勤(第十五屆國防醫學院校友總會總會長)

法學姐自始至終都自我要求強化護理師的專業性 (如獨立判斷、心理支持、危機處理能力)。更 要呼籲醫護人員能秉持初心以“溫暖的雙手和共 情的心”提升護理專業的價值。

從“執行者”到“引領者”

最後也要鼓勵自己及所有的國醫人,從鳳 宜學姐身上學習並傳承到由臨床護理到帶教、管 理的角色轉變。昇華了對醫療行業未來的思考, 進而是幫助了年輕國醫人愛上這份救人濟世的 事業。

感恩所有同行的國醫人並期待共同鑄就未來 時光譜寫生命的情書。

▲2019年02月25日校友會董事會及總會理監事會會議(前排左三為潘會長與趙教官團體照)

勇氣與擔當──追思創會會長趙鳳宜教官

文/N40高玉玲(社團法人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第四屆理事長)

今年3月22日,當我在系友會群組驚聞教 官於睡夢中安詳辭世的消息,心中頓時湧上無限 的不捨與震撼。作為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第一期 學生、護理系系友聯誼會創會會長,以及護理教 育與制度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教官的一生展現了 「勇氣」與「擔當」的典範,也為後輩系友留下 了深厚的精神資產。

教官出生於戰亂年代,1949年隨國防醫學 院自上海遷台,成為本校第一屆大學護理學位的 畢業生。畢業後即被分發至第一總醫院外科病房 擔任護理長,展現出優異的專業能力與卓越的領 導特質,也是在那段期間,結識了日後相伴一生 的費師丈。她在臨床服務多年後,持續投入護理 教育與行政管理領域。1972年前往美國哥倫比 亞大學進修,取得雙碩士學位,返國後投身教學, 對無數國防學子產生深遠影響。教官不僅教學嚴 謹、專業精進,更重視學生的生活與情感連結。

我與教官的初次接觸就是在1993年就讀護理研 究所的時候,雖已不記得教官授課的內容,但至 今仍深深記得學期末教官邀請我們到她家包水餃 的經驗。多年過去,當我在追思禮拜上向費師丈 提起此事,他回應說:「她對每一屆學生都這樣, 是和周科長學的。」雖然他話語中提及自己每次 都很忙,但我能感受到,對他們而言,那是段溫 馨又美好的歲月。這些細節,正是真實體現教官 人格與精神的地方,因此,教官不只是我們的學 姐,更是我們共同的精神領袖,她的聲音溫柔堅 定,她的笑容樂觀慈愛,她的身影曾出現在校慶 活動及系友會聚會,即使晚年行動不便,仍與費 師丈一同出席活動的畫面,始終歷歷在目。

教官最令人敬佩的,莫 過於1997年,她毅然接下創 建「國防醫學院護理系系友 聯誼會」的重任。那是一個沒 有經費、也沒有範例可循的起 點,但教官不畏挑戰,以一貫 的堅毅與擔當,召集熱心系 友、訂定章程、推動會務,聯 絡國內外兩千多位系友,讓散 落各地的護理人再次緊密連 結。如今的「社團法人國防醫 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正是 在教官奠基下發展而成,薪火 相傳,持續發光。在我接任理事長後,更加深刻 體會教官當年的挑戰與使命感。沒想到,在我任 內竟承接了籌辦教官追思會的任務,起初確實充 滿惶恐與壓力,但隨著一次次的討論,如今這份 責任已轉化為莫大的榮幸與感恩;我們蒐集事蹟、 邀請撰稿、製作影片、規劃場地,每一位參與者 的回憶與文字,都是對教官精神的致敬與延續。

▲2024年12月22日護理聯 歡大會與趙教官夫婦合影 ▲護理學系50週年慶暨系友 聯誼會創立,創會會長趙 鳳宜與會留影

教官的勇氣,是身處動盪仍堅守教育與服務 的信念;教官的擔當,是在無人可依靠時,挺身 而出成為別人的力量;為了延續這份精神,我們 於系校友會下設立「創會會長趙鳳宜女士紀念專 戶」,支持護理學系所學生的培育、教學與活動 之推展,以及本會相關事務的推動。在這場追思 會中,我們所緬懷的,不僅是教官的身影與事蹟, 更是她一生實踐的信念與情懷;不單只是回憶, 更是一份傳承,將透過我們一代代的系友延續下 去,成為支持彼此、照亮他人、推動專業的力量。

懷念趙鳳宜教官─一位走過風雨、奉獻一生的教育者

一位口述歷史紀錄者的回望

從最初的接觸趙教官進行四次面對面訪談、 整理稿件,書稿完成後趙教官的字字斟酌校對, 我們一同走過國防醫學院自上海遷台後創校的艱 辛歲月,見證教職員工凝聚毅力、無私奉獻,致 力於醫學教育與軍事醫療發展的歷史軌跡。趙教 官的一生,橫跨中華民國遷台的重大轉折、國防 醫學院的重建、戰地醫療的挑戰、以及護理教育 文/穆佩芬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回想與趙鳳宜教官幾次深刻的口述歷史訪 談,內心總是充滿感念與敬佩。身為口述歷史的 記錄者,我不僅傾聽一位教育者的生命敘述,更 逐步穿越個人故事的表層,看見整個時代的更迭 與護理專業的奠基歷程。這段訪談工作的意義, 早已超越了單一生命的記錄,它是對台灣醫護教 育歷史脈絡的還原,也是對一個流亡年代中奮鬥 群像的真實刻畫。我所記錄的不僅是一位教育者 的生命歷程,更是走進一段橫跨時代、飽經苦難 卻也熠熠生輝的歷史。

制度從草創到現代化的歷程。她的個人經驗與國 家歷史、專業制度、社會文化彼此交織,正是口 述歷史所能展現的最大價值:以一人之語,呈現 多元交錯的時代真貌。

每一次訪談,趙教官總是事前準備充分,桌 上擺滿歷史照片與分享資料。我與林笑老師一同 聆聽趙教官細膩且清晰地敘述她在護理系發展歷 程中的親身經歷。她不僅重現隨國防醫學院自上 海遷台的艱苦過程,更娓娓道來她投身護理、受 師長教誨與關愛、出國深造以及投身教學育人的 心路歷程與歷史脈絡。

趙教官是國防醫學院護理系第一期學生,也 是遷台後創校初期的親歷者與參與者。她生於動 盪年代,年少即離鄉背井,與兄長一同搭乘安達 輪來台,生活漂泊不定,卻從未動搖她完成學業、 奉獻所學的堅定決心。她生動描繪當年在新店清 風園草創校園時的景象:沒有教室就坐在操場上

課,蹲在地上吃著簡單的飯菜,甚至只能在溪水 中洗澡……那樣的艱苦,不只是生活條件的困難, 更是每一位流亡學生心中深沉的不安與惶恐。這 不只是個人的刻苦回憶,也是整個戰後台灣醫學 教育系統如何在極端困境中重建的縮影。她那句 「沒有退路,就更要走出一條路」,不僅是信仰 的告白,更是那一代流亡青年面對歷史洪流時所 展現的韌性與勇氣,非常令人敬佩。

那是一個流離失所的年代,但在國防醫學院 的校園中,十多歲的學生們因為在學校中有如父 如母的師長,而得以安身立命。正是這樣的環境, 凝聚出堅強的信念,也成就了國防醫學院後來的 卓越傳承。趙教官動情回憶,無論是教學或行政, 師長們對這群離鄉背景、家人音訊全無的學生皆 傾注關懷與支持,致力培養他們成為日後帶領台 灣醫護發展的楷模。

趙教官本人正是受惠於這樣制度與精神的典 範。她的經歷完整地呈現了台灣醫護教育如何在 美援背景下逐步走向現代化的軌跡。在美援資助 下,國防醫學院得以選派優秀師資赴美進修。她

先後兩度被派往美國本土與夏威夷的軍事與護理 教育機構進修,不僅專業上獲得極大提升,更拓

展了她的國際視野與教育理念。她的生命經歷, 串連起戰後台灣醫療教育政策、國際交流、護理 專業化等重要歷史議題,這些內容正是學術史與 制度史中極需補充的「個人視角資料」。

她曾擔任第一總醫院護理長,在金門八二三 炮戰期間,面對大量湧入的傷兵,她堅持所有 盤尼西林注射前都必須進行過敏試驗,即使面對 醫師催促,她仍據理力爭:「我不能讓病人冒不 必要的風險,這不是執行命令,而是對生命的敬 畏。」她說:「我信仰的是一位憐憫與正直的上 帝,所以我也要這樣對待病人與我的護士。」

在美援協助下的兩度赴美深造之後,她返國 後即全心投入教學與臨床改革,為台灣護理行政 與教育現代化開啟嶄新的里程碑。她常強調:「領 導者要以身作則,不是高聲命令,而是默默耕耘, 讓人願意跟隨你。」她謙虛地表示,這是國家的 栽培、學校的信任,她唯一能回報的,就是一輩 子投入護理教育與行政服務,竭盡所能、從不懈 怠。感恩與回饋社會,是她一生不變的理念與實 踐。她常說:「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走得踏 實、走得清白、走得讓人敬佩。」

在那段草創歲月中,她最敬愛的恩師──周美玉將 軍,亦師亦母。周將軍不僅創辦護理系,更為學生籌 措物資、安排生活、親自督導教學,並以嚴格與愛心 並行的精神,培養出一代代護理人才。趙教官深情地

說:「周科長教我以公義處事、以謙卑待人;這份精 神,我一輩子都記在心裡。」這時,我看見的是一個 制度如何由人格與精神支撐起來的過程。身為口述歷 史的紀錄者,我格外感受到趙教官所敘述的不只是「經 歷」,而是歷史中未被書寫的一頁,是檔案無法記錄 的情感與信仰,是制度背後真正支撐它的愛與尊崇的 人格。

成為教師後,她將過來人的經驗傾心分享給學生, 陪伴後進走過迷惘、困難與挑戰。她了解流亡學生的 痛、醫療環境的艱難、知識與實踐之間的落差;她更 明白,一位好老師的價值,不只是課堂上的教導,更 是在學生人生的關鍵時刻,願意伸出援手。無論在護 理學系教書,或是退休後回到研究所授課,她始終懷 抱對教育的熱忱,對學生的疼惜與愛。她堅持:以愛 心與紀律,成就下一代的專業與人格。

她的一生不僅是一段個人奮鬥史,更是一部台灣

醫護教育與軍護歷史的見證。口述歷史不只是保留過 去,更是在建構一種能夠穿越時間、直達價值核心的 歷史視野。趙教官的故事,提醒我們:護理教育的今

天,來自於昨天那一群在操場上上課、在溪水裡洗澡、 在傷兵旁堅守倫理、在講台上無私教學的人們。她們 不只是技術的傳承者,更是價值與信仰的守護者。

這段記錄她生命的過程,對我而言不只是歷史的 保存,更是一次與信仰、勇氣、堅持與奉獻的深度對 話。我看見一位女性,如何在時代災難中堅定信念、 走出自己的路,成為後人景仰的楷模。趙教官的一生, 是歷史的橋梁,是時代的證人。她讓我們得以穿越教 科書,直接聽見歷史的聲音,看見專業的成形、體會

信仰的力量。

懷念趙鳳宜教官,懷念那段師生共苦、 從無到有的草創歲月,更懷念那些為信念堅 持到底的年輕身影的國防師生們。透過這段 口述歷史,我得以親耳聆聽、親手記錄,將 那些被歲月塵封的生命經驗重新帶入公共記 憶之中。

走筆至此,我愈發體會到,懷念趙鳳 宜教官,不僅是緬懷一位教育者的生命軌 跡,更是藉由口述歷史的敘述與重構,向那 整個默默耕耘的世代致敬──那群以信仰為 根、以專業為本,在戰後遷徙與重建中,奠 定台灣護理教育根基的先驅者們。趙教官的 生命故事,不只是個人奮鬥的縮影,更是在 制度史與國家敘事中不可或缺的那一頁歷史 見證。她的精神,也如同這段記錄本身,成 為一面歷久不熄的精神旗幟,照亮後來者前 行的道路,我們都看見且世人都記得。

我的婆婆

文/ 家屬秦禮宜(趙教官姪女趙琍之女)

現在在醫院工作,今天中午要去主持醫院的 護理師節活動。沉澱了兩個月想紀念我心中最偉 大的護士,我的hero,婆婆剛好96歲,在三月 底evening nap時,安詳的離開我們,雖然想 念,但知道她現在在天堂漂漂亮亮,也有一天會 在天堂再相會得到安慰。

祝大家護理師節快樂!

這次追思,因為全家太忙碌了,所以照片 交給辦活動的人完成影片,所以很多在婆婆中 重要的人的照片,有些沒選到,跟大家說一聲 sorry,謝謝你們在婆婆生命中為她增加的光彩 和快樂…

也附上這次婆婆在衛理公會的告別式 紀錄,裡面有99歲的公公分享婆婆生命中

的見證,有時間可聽聽: https://youtu.be/ iOPma5iiqTw?si=BFIdrXytJMKjlCur

我的婆婆

我希望每個人身邊都有一位像我婆婆愛我那 樣愛他們的人。

我的婆婆教會了我什麼是無條件的愛,她 讓我知道,一個女孩子可以同時堅強、溫柔又 善良。她也讓我愛購物,並傳給我一些囤物的傾 向。她和公公就是我心中真正愛情的典範,雖然 常常鬥嘴,但始終充滿耐心與包容。

她是那個在自助餐我被服務生優越地說「你 最好吃完喔……」之後,為了替我撐腰而吃完整 盤甜點的人;

是那個為了照顧我,跟公公一起離開台灣的 人,因為當時媽媽遠在奧克拉荷馬需要完成她的 碩士學位;

是那個總是從台灣寄來巨大禮物箱子、裡面 裝滿最華麗的洋裝和飾品,讓我在美國南部小鎮 總是穿得最夢幻的人;

是那個曾到我幼兒園為全班同學介紹中華文 化的人;

是那個把我五歲時在披薩店畫的《小精靈 小姐》塗鴉餐巾紙保存起來,甚至找專人做成掛 軸,掛在她的餐桌旁炫耀給朋友看,說我多有天 分,直到那張紙在我成年後變黃的人;

是那個包裡總是有糖果、隨時準備放在我手 心裡的人;

是唯一會自豪地說我小時候指定她幫我擦屁 股的人;

是那個總是提醒我穿著得體、重要場合不能 露腳趾和手臂、教我穿搭禮儀的人;

是那個我在復興小學和國中忘了帶午餐時, 專程送來還把每樣東西用錫箔紙細心包裝,看起 來像銀色小山的人,同學都嘖嘖稱奇;

是那個熱愛起司還有各式甜點的人;

是那個喜歡《真善美》中音樂的人;

是那個柔中帶剛、溫和卻堅強的人;

是我在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時,會想起她 以尋求慰藉的人;

是那個從不責備我,總是讚美我、為我任 何大小成就感到驕傲的人。

要說再見真的很難,但我感謝她在我生命 中成為敬虔的榜樣,讓我明白基督信仰不是要完 美,而是盡力行善、不去論斷別人。

她不只是我的婆婆,她也對社會有所貢獻, 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妳現在不在我們身邊,但同時妳又永遠都 在,因為妳影響了無數人的生命。

我感謝妳對我生命的影響,我知道這份影響 會一直延續下去。

想到我們終將在天堂重逢,我感到安慰,並 對這份確據心懷感恩。

妳將永遠在我們心中……

In Remembrance of My Po Po

I hope everyone has someone who loved them like my grandma loved me. My grandmother is the one that taught me unconditional love, that a woman can be strong and gentle and kind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gave me my love for shopping, and my hoarder tendencies . She and gong gong are the example of true love, with bickering but patience and understanding. She is the one who once ate a whole plate of dessert standing up for me after a waiter sarcastically commented " you better finish that..." at a buffet when I was a child, the one who left Taiwan with my gong gong to take care of me when I was a baby because my mom was finishing her Master's Degree, the one who always sent me huge boxes of gifts with the most grand dresses and accessories and art supplies to Oklahoma from Taiwan so I always had the most froufrou dresses in South Central America, the one who visited my kindergarten to teach my classmates about Chinese culture, the one who kept a napkin of Ms. Pacman I doodled at a pizza joint when I was five and had it professionally made into a hanging scroll that she hung in her dining room and showed off to her friends until it grew discolored into my adulthood, the one who always had candies in her purse ready to pop in your hand, the only one who would take pride in saying that I designated her to wipe my bottom when I was a toddler, the one would always give me fashion advice about looking proper and not showing your toes at important events, the one who delivered lunch when I forgot it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wrapped each individual item in tinfoil so it looked like a silver mountain and my friends gawked, the one who loved cheese, apricots, and any kind of dessert, the one who loved the Sound of Music and some other classical music singers I felt questionable, the one who was so gentle yet so strong, the one who would come up in my mind to feel comfort when I felt like nothing, the one who never scolded me for anything, always complimented, and the one who always was so proud of me for whatever big and small accomplishment I had…It is hard to say goodbye but I am thankful for you being a Godly example in my life, so I learned that being Christian is not about being perfect, but trying our best to do good and not judging others. She was not only my grandmother, she contributed to society and was a great woman. You are not here now, but at the same time, you will always be here because of all the lives you have affected. I am thankful of your influence in my life and I know that it will continue to influence us in the future. I am comforted by knowing we will be reunited in heaven, and am thankful for that confidence. Always, always, always in our hearts…

心海之帆

文/ N12楊秀娟

「追念著 - 趙學姊鳳宜吾師於心海之帆」

「因為在那裡,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 聖經詩篇第一三三篇三節「錄自於衛理堂」

趙學姊出生於山西省,一九四七年高中畢業後就前往上海就 讀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並於一九四九年隨校遷往台灣,當時獲得 獎學金遠赴美國德州陸軍醫院進修了護理長與督課程,並在夏威夷 的美國陸軍醫院實習,於一九六二年,在護理系主任周將軍美玉的 支持下,他成功的開辦了全國性護理長與督導訓練班。於一九七二 年,他再次獲得獎學金前往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進修,而獲得了兩個 碩士課程,回國後,她繼續在國防醫學院教學直到退休。

在趙學姊的信仰生活裡,因學姊出生在基督教家庭,從小便 參與了教會事奉,她加入了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以及全國姊妹會主 席。由於她在婦女事業中的傑出貢獻,趙學姊於二零零八年獲頒女 青獎,以表彰她對社會和教會的長期貢獻與影響!

人生自是有緣,數年來常會在大安區仁愛路的交叉路口,遇 著趙學姊與費主任這一對深情的伉儷從福華飯店那一側的馬路走過 來,像一對深情的戀人,依然是如此卿卿我我甜甜蜜蜜的啊!由於 福華飯店的建築物,讓我轉移了時光與往事背景的回憶-大約是在 民國七十多年,自己由於前輩的介紹,進入了板橋亞東醫院護理系 作其中的三位督導之一,趙學姊每週總會來探望並策勵我們,而且 還如家人偶而請我們三位到附近小籠包有名的茶坊小聚。

如此的追憶而讓心帆遠颺了!何等的恩友呢!何等的奇異恩典 啊!學姊在教學之餘,對學生的關懷遠超過了課堂,涵蓋了學生畢 業發展以及身心靈的平衡發展。並告知我們要多讀原文的護理雜誌 為先,以及早得知新知與語文能力的增進啊!

總之,趙學姊的一生是奉獻、專業和愛的象徵。她將醫療護 理與基督信仰結合。趙學姊的一生是榮神益人激勵著我們未來的世 代,追念中仍然是滿滿不捨的哀思啊!

被天使親吻過的趙鳳宜教官

文/ N13胡慧林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系友聯誼會第五屆會長)

2000 年10月下旬是一個讓我難忘的時刻, 我們的恩師趙鳳宜教官--國防醫學院護理系系 友聯誼會創會會長,在美國接受手術,術後突然

無意識住入加護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ICU),當時系友們無人知道是何原因,大家心 急如焚,只有默默地祈祝趙教官一切否極泰來, 早日康復。

慧林獲知後,即刻決定到美國代系友會會長

(時會長為尹祚芊主任)、理監事及系友們去美 國探望趙教官,當時趙教官尚住在ICU中,不便 訪客探訪,我即先到舊金山,住大姐家中等待, 待數週後趙教官病情較穩轉至復健醫院,經師 丈费筱宗主任告知可前往探望趙教官我即刻前往 之,見到師丈、趙教官及教官的姪女趙琍教授, 亦獲知趙教官接受手術及術後療護的經過情形。

趙教官因長期左右髖關節部位疼痛,擬接受

Total Hip Joint Replacement 手術,經一位國 內骨科專家介紹,美國加州 Stanfor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的骨科主任 Dr. Goodman手 術甚精湛,且是國內該骨科專家的老師,故於 2000年10月下旬趙教官在師丈陪同下至該 院並由 Dr. Goodman 主刀行手術,採全身麻 醉,接受右側髖關節置換術 (Right Hip Joint Replacemant Surgery)。

術後當天及第一天情況均甚穩定,至術後 第二天晚,開始有咳嗽且咳出物中伴有血水,病 房護理長稱全身麻醉手術後頭兩天有此現象屬正 常,不需要告知醫師,至深夜時趙教官開始呼吸 吃力、換氣困難、隨後即開始unconsciousness 隨即轉至ICU,在ICU内整整五週均是 unconsciousness,放置鼻胃管灌食用,另口腔 放置Endotracheal tube 接呼吸器,家人們均甚 掛心,ICU內家人一天僅能探視趙教官一次,因 而,師丈白天均守在ICU外會客室,半步也不離 開趙教官,趙教官的姪女則是晚夜班時来守護。

由於趙教官病情甚嚴重,在趙教官住入ICU 第四天開始,特准予家属家屬可每天在ICU內 陪伴趙教官,Dr. goodman每天均會問師丈; 趙教官有無任何動態(Any movement)?五週 來師丈的回覆均是“沒有”,

五週後有一天師丈看到趙教官右腳大拇指微 移動一下,師丈怕自己沒看清楚,即刻請護理師 亦來幫忙看看,稍後看到趙教官右腳大拇指又動 了兩三下,護理師隨即告知 Dr. Goodman,之

後趙教官即清醒過來,大家均欣喜若狂!

至病情更穩定時,趙教官轉至 Kingdred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復健醫院),趙教官剛 醒時連話都講不出,只能簡單發音,想拿筆寫字 與大家溝通,卻連握筆都握不住,在復健醫院主 要為訓練講話、吞嚥、吃東西、走路、牽著狗遛 狗,shopping、購物,一個多月後逐漸恢復, 即出院返家。

那日下午我去復健醫院看趙教官時,帶著 在台灣買的慰問卡,上面滿簽了尹祚芊理事長、

各位理監事們的大名及慰問,祝福早日康復的話

語,因已是11月下旬,耶誕節將至,因而我亦 買了盆聖誕紅帶去,當趙教官看著我帶去的慰問 卡上面大家簽祝的內容時,教官好生感動,看著 卡片內容久久未放下。稍後復健師來帶着趙教官 練習吞嚥,趙教官非常認真地反覆的練習着,看 著教官恢復的甚佳,好為教官高興,為不打攪教 官的練習,稍後帶著依依不捨之情,拜別了教官 及師丈,再次代系友們祝福趙教官更早日康復, 師丈亦要慧林代趙教官及家屬們謝謝系友們對趙 教官的關懷。

數週後趙教官手術部位傷口腫脹發炎,又進 醫院再次接受手術,如是出入醫院多次,共約一 年多始康復。

趙教官回台灣前,師丈陪同至ICU致謝告 別時,護理長告知,趙教官此案例實屬奇蹟,以 往類似教官情況者,均無治愈者。

Dr. Goodman 亦告知,趙教官在ICU五週 期間,他天天查驗教官病情均無好轉,經醫療團 隊開會研討,他們認為趙教官在ICU內,五週 病情均未有改善,曾兩度考慮放棄治療,另他們 並認為,若趙教官既使 清醒過來,亦可能發生 兩種情況:1)成為植物 人或 2)右下肢不能動彈 將成為殘廢。現趙教官 恢復的這麼好,真是奇 蹟,定是有千萬人在不 斷地為趙教官祈禱、趙 教官被天便親吻過、主 的恩典至之是也。

▲感謝恩師諄諄善教及關懷

懷念趙鳳宜教官

趙教官是許多人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領航人~

文/ N16顧曉明(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系友聯誼會第六屆會長)

我們大護16期於民國57年入學,第一學 期接受護理倫理學課程時,上課的老師就是趙鳳 宜教官,老師課堂上的溫文儒雅、和藹可親、口 齒清晰、慢條斯理,深深吸引了我們,原來護理 人員就是要具有這般的優雅氣質!

趙教官一生信奉上帝,她的教悔不僅惕勵人 心,更是我們生活上、工作中的榜樣,她諄諄教 悔,讓我們認知護理人員需具備的犧牲奉獻與愛 人捨己胸懷,讓初入護理工作的我們,認清了往 後護理生涯裡應有的新里程碑!

我個人和趙教官緊密接觸的時間是在103 年,我接任護理學系校友會會長開始的。當時 我為了籌備成立『社團法人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 校友會』,自103年7月4日召開第一次發起 人會議起,歷經三次發起人會議,取得直屬主

管機關核可及當時院長函覆同意,至104年10 月24日召開成立大會,期間有幸承蒙趙教官的 指點,並同意擔任第一位籌備會發起人,加上時 任尹祚芊監察委員的支持鼓勵,得以獲得內政部 專案委員的協助,使得順利通過審核獲准申辦。

同時還有國防醫學院司徒院長無條件的支持,陳 美容秘書長不辭辛勞的配合,以及系校友會眾多 校友的共事協調,最終成立了現在的社團法人組 織,這樣的成果,感念趙教官的引領。

趙教官,您一直都是我們的精神領袖,雖然 現在您形式上的離開了我們,但我相信,您的精 神已傳承深植在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的學弟妹身 上,我們會帶著您的傳承,繼續向前走,感恩生 命中曾有過一位您這樣的貴人相伴。

相信您的精神會永遠伴隨著我們

文/ N17鄒建萍(經作者同意授權自源遠季刊第92期轉載)

趙教官的離去,不禁回憶起

在學校求學時期,趙教官如同一 位大家長,個頭不大,但舉止優 雅,對我們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 蘿蔔頭不斷地耐心指導。印象最 深的是教官邀請同學到她家中吃 飯,進門立刻感受到如古典氣派 的大廳,南部來的我如劉姥姥進 大觀園,對一切都感到好奇,第 一次吃到涼拌苦瓜,才知道苦瓜 還能這般吃法,在餐桌上更體會 到不同於課堂上的教官,教官不 嚴厲還很風趣健談,雖然相處時

間不多,但感謝教官無私的奉獻,指引我在護理領域的道路上

慢慢前進,無法忘記教官慈愛的笑容,謝謝教官!雖然您不在 了,相信您的精神會永遠伴隨著我們全體的護理系學生一起!

▲趙鳳宜參加護理人員聯歡會

▲趙鳳宜總是以實際行動支持學弟妹,曾珍麗(左1)連 任第三屆立法委員時,趙鳳宜(中)歡喜祝賀!

▲充滿自信智慧風采風度氣質絕佳!這張是趙鳳宜 最喜歡的照片。

▲1995年八月趙鳳宜(中)參加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婦 女論壇,分享經驗。

▲趙鳳宜參加總會理監事會與護理學系理監事合影

永遠第一創新領頭的護理翹楚 最出色的軍護護理領航趙鳳宜會長

文/ N19徐南麗(經作者同意授權自源遠季刊第92期轉載)

趙鳳宜教官是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第一期 畢業的學姊,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副教授,也 是第一位一畢業就擔任護理長的傑出護理主管。 她一生創造了許多第一名第一次,例如: 趙鳳宜 於1997年11月創立國防醫學院護理系系友聯 誼會,是創會會長,帶領學妹訂定國防醫學院護 理系系友聯誼會組織章程,召開第一屆系友會, 將國防護理人團結在一起。趙鳳宜一生篤信基督 教,曾擔任教會護福第一屆策執會主席,是位能 同時執行護理又能散播愛心散播關懷的福音護理 領航人。趙鳳宜經常代表中華民國出席各國婦女 健康會議,流利通暢的英文加上清脆動人美麗的 聲音著實令人難忘懷念。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第一期傑出校友

趙鳳宜1929年出生於山西省一個基督教家 庭,自幼都在私立基督教教會學校就讀,民國 36年高中畢業後即考上遠設於上海的國防醫學

院護理學系。1949年趙鳳宜隨國防醫學院遷臺, 1952年大學四年畢業,是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 第一屆第一期(大學護理)畢業生。在畢業典禮 後的第二天趙鳳宜就奉陸軍第一總醫院護理部吳 瓊芳主任派任外科護理長,是全班第一位一畢業 就馬上榮升護理長的傑出護理軍官,可見當年趙 鳳宜的視病如親、自我要求、追求卓越、領導統 御及規劃服務有多優秀。師丈牙科主任費筱宗醫 師每當談起這件事情時,眼中總是煥發出一股崇 敬仰慕之光,愛慕興奮與有榮焉之情溢於言表。 可見當時費筱宗是如何鍾情於趙鳳宜。

在追思禮拜中師丈透露了一個小秘密。就是 他們是在外科病房認識的。當年趙教官已經是護 理長了,十分威嚴且仰之彌高,而費筱宗只是一 名最基層的實習醫師。在上帝的恩典下讓他們有 機會相知相愛,是他一生中最榮耀最幸福的事。

聲音甜美勝過張小燕

趙鳳宜教官聲音非常清脆美妙動人,人長得 甜美漂亮又機靈活躍,外號「小蘋果」。1972

▲軍護領航永遠第一名的趙鳳宜

▲早年周美玉主任過生日時護理學系教官及護理界菁英們總會聚在一起為軍護之母

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 修,主修行政管理及護理教 育,擁有2個碩士學位, 英文造詣很深,臺風穩重,

風度極佳。聲音像銀鈴般十 分悅耳,總是特別吸引人,

學生非常喜歡聽她上課。當

年張小燕在國防醫學院護理 學系拍戲時,一直稱讚趙教 官,而且說趙教官的聲音比 她好聽,可以當廣播電臺主 持人。 第一位開課教導各 科護理的全能教師

在穆佩芬、林笑記錄 《趙鳳宜女士訪問紀錄》, 提到政府遷臺那個年代,國 防醫學院大學護理學系剛成 立時,由於師資缺乏,大護

畢業的教師需擔任很多課程,例如趙鳳宜先是教授外科護理,後來因 小兒科護理師資缺乏,又被指派教導小兒科護理。趙鳳宜還教授過護 理教學法及病室管理等課程,並陸續協助周美玉教授的職業問題討論 課程。在當年中文教科書缺乏,英文專業書也不容易購得的情況下, 趙鳳宜擔任多項新課程,都能準備的非常完美,論述頭頭是道,可見 趙鳳宜教官多才多藝,博學多聞而且非常認真盡職,充分展現協和老 師教導出來的嚴謹、求精、勤奮及奉獻精神。

當時系主任周美玉將軍對大護的期望是培育行政與教育領導人 才,所以安排職業問題討論、護理教育原理、護理教育方法或護理行 政方面等課程。上課採先進的討論方式,課前必需閱讀大量的英文參 考資料,討論的主題多以臨床實際問題為主,學生必須自行提出可行 的措施,這是周美玉將軍和趙鳳宜教官訓練學生如何發現問題及處理 問題的方法,這種訓練方式也著實讓學生能單獨面對問題,克服照顧 病患所遭遇的困難,使大護的學生畢業後在解決問題上更有自信及風 采。我在行政管理的興趣及後來去美國修護理行政管理博士學位,都 與趙鳳宜教官的教導鼓勵及啟發有很大的影響。

低調協助軍護之母周美玉將軍行政工作

趙鳳宜是周美玉將軍栽培出最出色的學生之一。在徐南麗教授接 受口述專家張淑卿訪問談軍䕶手稿中,趙鳳宜曾經提及說:「我們的

主任其實是很辛苦的,到處跟美國人低頭要錢,是為了提 升我們教學及生活品質。」趙鳳宜總是陪同周美玉將軍與 外賓處理協調各種問題。我記得當年國防護理系設備良好 的示範教室及營養教室都是募來的,張小燕都來拍電影, 那時國防護理真的是站在領導的地位。我們能有如此良好 的教學環境,真的要感謝當年默默無聞辛勤播種的教官、 老師及學姐們的辛勞努力耕耘有成。

趙鳳宜她敬盧致德院長如父,愛周美玉將軍如母, 在她家的客廳架上一直擺放著這兩位恩師的放大照片,滿 滿的孺慕之情至真至深!每年周將軍過生日的時候,趙鳳 宜總是會帶著榮總、三總以及國防的老師學妹們一起為將 軍祝壽。當年臺北榮民總醫院成立時,盧致德院長親自籌 劃,周美玉將軍協助護理各項業務。據說周將軍是希望趙 鳳宜去擔任護理部主任的,當時不知為何她沒有去,國防 系主任也沒有當。在追思禮拜中費主任說出了這個秘密, 當時她就是為了顧家照顧小孩,為了能保留有家庭家人較 多的時間及空間相聚。現在回顧起來這決定確實影響到後 面學弟妹們的發展,如今臺北榮總護理部幾乎已經沒有 國醫的主幹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吧 ! 大家都說當年 若能由趙教官領航,以趙鳳宜愛國防照顧學弟妹的心,學 弟妹在榮總體系行政領導的發展必然是截然不同的。我常 想,如果每一位國防護理人都能像趙鳳宜、夏菊玲、鄭美 玉等學姐,那麼愛國防,能一心團結國防人共同合作群策 群力發展護理,那國防護理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語。

護福第一屆策執會主席

1986年護士福音團契與校園團契配搭學生事工,成 立護福策劃執行委員會。韓師母(韓偉夫人)與趙教官夫 婦情誼深厚,特別邀請趙鳳宜擔任護福第一屆策執會主 席。當年趙鳳宜經常在寓所接待策執會執委開會並擬定護 士福音團契組織章程,這對護福奠基及日後事工發展貢獻

鉅大。詳細內容可以參考李敏榕202205-05對趙鳳宜教官的訪問稿以及護 福40週年慶聖誕節熊德筠理事長訪談 紀錄。

夫妻敬神愛人鶼鰈情深

趙鳳宜從小即樂於助人,總是時時 關愛別人,並富創造力及思辨力,守法 負責任,在不同的環境中皆認真盡責全 力以赴,為人理直氣壯追求完美,卻常 ▲趙鳳宜費筱宗夫婦結婚照,彌足珍貴。

▲中年以後再照一次婚紗照,甜蜜美好回憶在 心頭。

用謙卑的態度處事,其規劃組織協調領導能力令 人相當敬佩,並心甘情願接受她的領導。那年代 教官對學生很好待人如師如母,常會請學生到家 裡聚餐打牙祭帶心。趙教官手藝很好,師丈費筱

宗更是鼎力相助,端茶倒水隨侍在側,照顧趙教 官尊重寵愛之情令人羨慕。他們夫妻在人生路上 互相扶持用心陪伴,白頭偕老,真是令人稱羨的 一對佳偶!他們育有一子,是十分傑出牙科醫生。

趙教官有一道拿手菜燒餅夾牛肉,更是令許多學

生齒頰留香回味無窮!我記得夏萍絗教授和師丈 楊大中院長也請過我們到楊府小聚,令我難忘。

在趙教官身上充分展現她為師的大愛精神及敬神 愛人基督信仰典範,令人動容。

師丈的行動陪伴與細心照顧是有目共睹的。

例如: 前幾年趙鳳宜坐輪椅,費師丈總是隨侍在

側陪伴照顧,兩人還聯袂出席母校國防醫學院雙 甲子校慶活動,珍愛之情溢於言表。今年民國 114年 3月22日趙鳳宜教官已在睡夢中榮歸主

▲趙鳳宜教官與徐南麗( 右二)、蘇逸玲( 右一) 等學妹合影

▲每年學校校慶時,學系教官如: 趙鳳宜( 坐輪椅)、高麗蘭、顧乃平( 右四),及系友如:夏菊玲( 左二)、胡慧林等均會回母校 慶祝校慶。 的懷抱。(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 我已經跑盡了, 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衛理 堂的牧師蕢建華在他的安息主懷慰詞中用(鳳宜) 寫了兩句慰詞: 「鳳冠乃榮耀冠冕,宜然蒙神賜 永生。」是的,趙教官那美好的仗已然打過,後 繼的就是我們要追隨她的道路勇敢向前邁進。國 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在夏菊玲學姐號召下, 短短不到兩個星期,已經募款近200萬,在社 團法人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下設立「創會 會長趙鳳宜女士紀念專戶」遺愛人間永續傳承。 願慈愛耶穌基督照顧她的家人及親友平安吉祥!

悼念趙鳳宜教官

文/ N20葉芳枝

趙鳳宜教官族居於山西省,為里中望族,自 幼天資聰慧,學而有成,任居高位,甚得父母寵 愛,兄弟姐妹敬重。

年事稍長,嫁與費先生,在那個時代鄉下 地區經濟情況不甚良好,趙教官與費筱宗師丈在 困窘的環境之下,同心持家,辛勤工作,為了貼 補家用,經常一個人工作至深夜。這期間育有一 子,費先生因工作在外,家中裡裡外外全憑趙教 官張羅與照顧小孩,負擔越來越重。

在過去傳統時代太夫人是沒有機會讀書識字 的,但她卻堅持讓小孩唸書,且要求名列前茅, 就是這份堅持,孩子也沒讓母親失望,努力向 上,成為牙醫師,兒子成家立業,目前在美國加

州開牙醫診所,兒孫滿堂,一有假日,便全家出 遊,這段時期是趙教官最清閒又快樂的時光,有 著兒孫相伴,一家和樂融融。縱觀教官,為人賢

淑溫柔,勤儉刻苦、相夫教子,謹言慎行,盡心 盡力照顧家庭,碩德懿行,為後繼真表率,恩澤 謹訴趙教官生平以茲後人懷念。

趙教官協助畢業生及研究生理解生涯發展 方向,特別邀請秘書長介紹校友總會運作,讓畢 業生了解校友權利與義 務,並提供多元的資源 與人脈連結。同時,邀 請軍醫局分享護理軍官 的職涯發展與晉升管理 制度。座談會議亦榮幸

邀請來自各國軍醫院護理部主管親臨現場,介紹 各醫院特色與臨床環境,協助同學認識未來職場 的各項資源與適應,提早規劃個人生涯發展藍圖 與強化職場適應力。

護理系校友已遍佈海內外各地,在護理專業 上發光發熱,表現優異、普受好評,此乃歸功於 當初學校教育的細膩與嚴謹,承蒙恩師趙鳳宜的 薰陶和提攜,秉持國醫人維勤維奮、精益求精、 親愛精誠、護理事業發揚光大。

護理工作良窳建立在落實臨床與行政交織 歷練之教學,護理乃是柔性事業主事者當有營造 氣氛、理性決策及韌性執行的智慧,深信教育的 本質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個人潛能,而優 秀人才有能力推升核心價值。因應未來與精準人 工智慧創新優質化教學;持續護理發展趨勢並拓 展國際學術交流網絡,與各醫院護理部合作與交 流,積極培育優秀護理人才。

仰體歷屆主任的努力耕耘,護理系業務歷久 彌新,未來承繼重任,自當戮力從公,實感誠惶 誠恐,當不辜負師長們的期望-國醫源遠流長護理慈光永照!

永懷N1大學姐令人尊敬的趙教官 亞東風華四十從護理開始

趙教官於民國73年8月接受亞東醫院田可 高院長聘任,以顧問身分協助整頓醫院護理行政 管理與護理品質,並召募護理系N21趙婉青擔 任督導,製訂護理作業常規手冊,辦理護理長讀 書會,籌劃辦理第一屆ICU訓練課程等,六個

月後接護理部主任,建立完善的護理行政管理與 護理主管培訓制度,在完成教學醫院評鑑任務後 離職。

雖然在亞東醫院的時間不長,但是在教官 奠定的基礎下,亞東醫院護理部得以在穩定的 根基下成長茁壯、穩健成熟並能一脈傳承,至民 國110年期間歷經N15方美花、N18劉漢秀、 N21趙婉青、護研14周繡玲,接續擔任護理部 主任。民國95年於趙婉青任內亞東醫院升格為 新北市第一家醫學中心,護理組的評鑑成績優異 文/ N21趙婉青

貢獻最大,深受院長及相關單位主管的肯定與尊 重,院長並親至護理部頒發「評鑑急先鋒」獎牌; 民國100年衛生署推動磁吸醫院優質護理職場 表揚計畫,榮獲醫學中心組磁吸醫院-優質職場 銅磁獎;趙婉青於102年及周繡玲於107年榮 獲「台灣傑出護理人員專業貢獻獎」於國際護師 節大會由總統頒獎;兩人又分別於民國94~100 年、106~112年擔任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理 事長。

前人種樹後人遮陰,在教官的開創耕耘撒種 下,國防校友得在亞東醫院深根發揮所長,提升 護理照護品質,強化護理業務功能,提升護理人 員專業價值,培育人才促進護理專業發展,榮耀 NDMC源遠流長的精神,在亞東至今44年的歷 史上國防護裡系校友的貢獻能留下光輝的ㄧ頁。

▲第一排N1趙鳳宜教官(中)、施純仁主任(右二)、N21趙婉青督導(右一)、NV15張光華主任(左二)、NV19楊台貞督導(左 一)。第二排 11位護理長們

緬懷趙鳳宜教官

文/ N21房基璇

感謝主~

我在2012年擔任「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 會」(前名護士福音團契)理事長,經與趙教官 多方面的接觸後,深刻領受到趙教官是一位令人 尊敬、有智慧、親和力極高的長者。

之後又從許多姐妹口中得知,「護福」成立 以來凡接觸過趙教官的姊妹們,大家共同的感受 就是:趙教官是一位極為「有愛」又「謙卑」的 長者。

有兩位非國防畢業的資深基督徒護理姊妹王 秀吟主任和楊麗齡老師,她們二人對趙教官印象 非常深刻,對她充滿「極大的讚美」,讚她彰顯出 「極大的謙卑」,並肯定趙教官有「屬靈的恩膏及 權柄」。她們印象中趙教官是「完全的安靜」「完 全的放手」,趙教官的「沉默」成為了最佳的「服 事」,她們甚至說「沒有趙教官就沒有護福」。

在我任職期間,趙教官和師丈費大夫經常邀 約韓師母、護福全職同工以及理事長餐敘。她總 是很「謙卑」的說:「我只能做這些......」,令 我們非常非常的感動。

而陳清惠教授更津津樂道的是,回憶1986 年護士福音團契與校園團契配搭學生事工,並成 立護福策劃執行委員會。由趙教官擔任第一屆策 執會主席,期間執委會會議每次都在趙教官寓所 舉行,教官都會準備很多好吃的菜餚,例如燒餅 夾牛肉,當時頗珍貴的滷牛肉都是由趙教官家中 的管家親自烹煮。護士福音團契(護福)組織章 程的擬定就是在這一次次「愛」的饗宴中完成, 這對於護福的奠基及日後事工發展貢獻鉅大。

2012年3月5-8日「護福」首次主辦太 平洋暨東亞區域基督徒護理人員領導人會議~ NCFI PACEA Staff and Leaders Conference。

我們看到的趙教官,她正如聖經中所描述的才德婦人,為「以身作則榮神益人」做了真切 的榜樣。

箴言三十一: 29-30

「才德的婦人很多,唯獨妳超過一切。

艷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

箴言十六: 31

「白髮是榮耀的冠冕,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

詩篇九二: 12-14

「義人要發旺如棕樹,生長如利巴嫩的香柏樹。

當時參與的有來自澳洲、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 亞、菲律賓、香港、斐濟、蒙古、台灣等多國人士。趙 教官全程參加包括敬拜讚美、專題講座、惜別晚宴等各 項聚會活動。看到趙鳳宜姊妺不斷微笑點頭並與各國與 會代表交流,台灣的護理姐妹們特別感激與感動。當年 身為主辦國的護福來說,總是擔心有招待不周之處,而 趙教官的熟練外語和由衷熱情,正好幫補了地主國對國

際與會者的盛情款待。此外、藉由全程親臨大會活動, 趙教官將她從上帝領受的各樣智慧與慈愛,充分展現於 對晚生後輩的行動支持與愛護。這樣一位成熟基督徒師 長的風範,儼然已經深植並傳承在我們這個世代護理人 員的心中。

趙老師~謝謝您、我們思念您、我們非常的愛您。

▲與台灣參與會議的姊妹們合影

▲大會結束時的合影

▲護福30周年

▲與當時PACEA的理事長合影

▲敬拜讚美的聚會

▲最後一晚的惜別晚會於圓山飯店

敬弔恩師趙鳳宜教官

文/ N22 李選

五十餘載光陰荏苒,如白駒過隙,然師生之情,歷久 彌新,愈陳愈厚。驟聞恩師辭世,悲從中來,哀痛難抑, 特撰此文,以誌無盡哀思與追念。

猶記民國五十八年盛夏,青澀懵懂的我踏入國防醫學 院。初入軍校,面對嚴格的軍事化訓練、生活管束及對護 理專業的未知與茫然,心中一度萌生退意。幸得趙教官於 課餘之時,既為師長亦如長姊,諄諄開導。她以自身遷台 歷程為鑑,娓娓道來:生於戰亂年代,歷經顛沛流離,深 感生命之脆弱與醫護專業之責任,遂毅然投身軍護行列。

初遷來台之際,生活與上課環境艱苦,「疊起木箱成書 桌」、「大樹下小板凳-以天地為教室」、「蹲地同吃大 鍋飯」等,然師長與學生齊心克難,不僅完成學業,更持 續投身臨床與護理教育,堅守崗位,薪火相傳。她細述親 歷大時代的磨難與經歷,其言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啟 迪我與同學們立定擁抱軍護之志,奠定日後職涯之基石。

▲台灣舉辦的兩岸醫學論壇發表演講後給予加持_與李選教授合影

課堂中,趙教官以身作則,教誨 有方,嚴而不苛,慈而有度。講授護 理史與管理學理論時,思路清晰,態 度嚴謹,時時提醒我們行事為人,當 以誠信正直為本,充分體現軍人堅毅 與醫者仁心。誠如她所說「護理是我 一生的召命,而每位學生都是上帝託 付給我的人。學醫者,應懷濟世之志; 為軍者,須具捨我其誰之勇。」以上 話語銘刻於心,激勵我不懈奮進。日 後無論身處何職何位,恩師教誨猶如 長明燈,照我前行,終身難忘,是我 職涯五十年的座右銘。

畢業後,我留母校任助教,教官 更成為我職涯上的良師與人生中的明 燈。每當我處於迷惘與困頓之際,教 官總以溫柔而堅定的語氣勉勵我:「要 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

此語深植我心,成為我信念之本,伴 我走過無數風雨歲月。及至退役,赴 海外進修,臨行前夕,教官仍叮囑: 「要實實在在地學本事,將來歸國後, 為母校增光與不忘提攜學弟妹。」其 語誠懇而深遠,既含睿智,亦流露慈 愛,為我人生道路指引方向。

猶憶昔年,初登兩岸學術論壇發表專題演 講,教官與師丈親臨加持鼓勵,情景歷歷,宛若 昨日,師恩如光,縱經流年,從未黯淡。1996

至2000年間,學姊妹們代表台灣護理學會撰寫 計畫,向衛生署申請經費,啟動撰寫「兩岸護理 典範口述歷史」,旨在為動盪年代中奮鬥不懈的 前輩與台灣護理專業留下珍貴史料。鳳宜教官即 為台灣護理典範之一,訪談中對歷史事蹟信手捻 來,對豐富臺灣護理史發揮影響深遠。

▲護理學系70周年作者與趙教官之合影

師恩如山,重於千鈞;師德如光,照我一 生。教官辭世,哀思無盡,然主已召回天家,深 信教官此刻已安息於天父懷中,得享永恆榮光。

她的德行與風範,將長存後輩心中,化為懷念與 追思。謹以聯句「鳳宜師恩千古流傳」敬送教官 遠行:

願主賜下平安與力量,慰藉教官摯愛的 家人。

鳳儀昭日月

宜德潤無疆 師道千秋在 恩深比海長 千山留步履 古道寄書香 流歲難消影 傳名共日光

趙鳳宜教官與其基督信仰之實踐

文/ N22谷幼雄

趙教官篤信耶穌基督眾所皆知,每每回憶教 官的音貌和談話時,除了對教官尊敬意味,體會 更多的是她身上基督馨香之愛的流露。

猶記得4/13追思聚會中,師丈費老口述見 證教官一生中多個奇異恩典經歷,其一是因生理 學課程遭挫孤單無助意欲輕生之際,神的話"我 與你同在"將她挽回;另一個恩典故事發生在當 年趙教官被長官詢問榮總護理部主任之任職意

願,教官和師丈商量著並不想轉職,但是對拒 絕長官的美意感到很是為難,掙扎之後教官還是 表達了拒絕之意。然而,過不多久,周美玉將軍

竟推薦趙教官至美國哥大進修碩士,對於這個機 會,教官當然感激周將軍不計前嫌之大量,並且 趙教官和費大夫更將該奇妙機遇榮歸於上帝的恩 典。教官經歷奇異恩典之三,發生在一次髖關節

手術後,無預警因麻藥過敏導致意識昏迷,當她

在ICU重症治療的消息傳出,各地教會弟兄姐 妹和多方友人都同心合意為此禱告,經過數周,

昏迷的教官真的毫無意識缺損地安然醒來,醫院 裡照看趙教官的護理師們都為之驚奇,大讚她耶 穌基督信仰之奇妙。4月13日恩典見證會後費

老還說,奇異恩典越數算越豐富,他還有許許多 多恩典經歷可以述說的。

當我看著費老在輪椅上對會眾訴說恩典故事 之際,我感覺彷彿那位戴著眼鏡神采奕奕的趙教 官也在我們中間,語音沒有重現,唯教官微笑著 諄諄教導的貌樣實在叫人難以忘懷。

身為護理系一期的大學姐,趙教官對於諸多 學妹一直心存關懷、支持付出並且心繫基督福音 之廣傳。她一生的護理專業成就、婚姻家庭和諧 和廣闊友善人際等成果,真切的體現了耶穌基督 虔誠信仰的實踐。

●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 的好管家 ( 彼後四 :10)

●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 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 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 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 愛慕他顯現的人。( 提後四 :7-8)

感謝大學姐~趙教官,您是基督信仰之提昇 生命和生活品質的見證人之一,願~~~他日在 神聖永福之天家我們再相見。

懷念我們最敬愛的趙鳳宜教官

文/ N23王桂芸(社團法人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第一、二屆理事長)

這是沉痛的一刻,我們失去了一位不僅是護理教育的燈

塔,更是我們心中永遠的母親與榜樣──趙鳳宜教官。

身為教官學生的我,心中湧現無數片段。記得第一次走進 教官的課堂,她眼神帶著關懷語調溫和卻堅定,讓人不自覺地 想要把最好的表現出來。她不僅教我們護理的技術,更用她的 一生,教會我們什麼是「責任」、「使命」與「愛」。

教官生長於基督教家庭,自幼深受信仰滋養,那份對人的 尊重與無私的愛,就這樣一點一滴流進我們的心中。她常說: 「做護理,不只是技術,更是服事。」這樣的信念,她以身作 則,從未停歇。雖三度婉拒高位,卻毫無怨言地投入培育後進、 關懷師生及連結系友。她真正活出「不做高官,只做有意義事」

的精神。

護理學系成立50週年時,教官毅然發起創立系友聯誼會。

那段時光,幾次會議都在她溫暖的家中舉行,一如當年在教室

中守護我們的樣態,毫無改變。教官總是細心聆聽每位系友的 聲音,統整意見,耐心調解分歧,只為讓我們這個大家庭更加 緊密。

▲2020年11月21日系校友會回娘家_趙教官與系友們溫馨合影

在教官的領導下,系友會不 只是個組織,更是一份傳承的情 感。我們一起舉辦講座、學術研 討與公益活動,她親力親為,從 不倚老賣老,總以「我們」而非 「我」作為行事的起點。她用行 動讓我們明白,真正的領袖,是 與人同行,而不是高高在上。

除了學術上的引領,教官更 以她的生命影響我們,我永遠記 得她那句深刻的話:「人生不是 看你爬多高,而是你扶起了多少 人。」她不只是教官,是牧者, 是母親,更是我們的朋友。在我 們迷惘低落時,她從不責備,只 用溫柔卻堅定的話語,把我們重 新拉回正軌。

如今,她雖已離開我們,但 她的精神永遠烙印在我們心裡。 她的微笑、她的禱告、她的鼓勵 與責任感,都成為我們每個人在 護理工作中面對挑戰時最堅實的 力量。

敬愛的趙教官,願您安息在 主的懷中。您為主而活的生命, 將成為我們永遠的榜樣。

永遠敬愛您的學生們

慈愛的召喚

文/ NV23、NM15孫吉珍(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系友聯誼會第四屆會長、經作者同意授權自源護理學 系60 周年專刊轉載)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系友聯誼會成立於民 國86年11月23日,創會會長為護理學系一期 的趙鳳宜教官(國防學生慣以教官相稱)。為了 撰寫趙教官對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及系友聯誼會 的貢獻,再次拜讀中華民國護理學會於89年12 月出版的口述護理史—趙鳳宜女士訪問紀錄,往 事彷彿歷歷在目,從趙教官的成長到對護理專業 的奉獻皆令人印象深刻且感動不已。

趙教官生長於基督教家庭,從小即樂於助 人,總是時時關愛別人,並富創造力及思辨力, 守法負責任,在不同的環境中皆認真盡責全力以 赴,為人理直氣壯卻常用謙卑的態度處事,三度 婉拒接任護理最高主管的機會,(第一總醫院即 現在三軍總醫院護理部主任、國防醫學院護理學 系主任及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部主任),卻在護 理學系歡慶成立50週年的同時,在許多系友們 熱切的期盼下創立了系友聯誼會,並在理監事一

致推舉之下接任創會會長,更印證趙教官不做高 官只做有意義之事的人生理念。

護理學系系友聯誼會創立初期,開始的幾次 理監事會皆安排在教官家中舉行,教官熱情的接 待來自全省各地的系友代表們,彷彿又回到了學 生時代,深深感受到教官溫暖的照顧與愛。經多 次理監事討論後,我們制定出系友聯誼會的組織 章程,並明訂系友會任務為:

1. 溝通系友意見,以建立相互間之共識與情感

2. 協助母校母系之發展

3. 協助畢業或退役系友開就業之事宜

4. 舉辦各種學術及聯誼活動

5. 推薦系友接受訓練並參與各項公益活動

6. 關懷與資助師長及系友。至此確立了系友會的 目標與任務方向。

趙教官任會長期間,舉行過學術演講、生活 系列知性講座、頒獎予國內外優良系友等活動,

並經常與國內外2000多名系友保持溝通與聯絡, 其中於民國88年9月4日舉辦的系友聯誼大會, 海內外共計150名系友參與,除了安排知性演講 之外,並邀請海內外各區域系友分享經驗,會後

還率領全體系友至學人新村探視恩師周美玉將軍 並合影留念,至今仍令人感動懷念不已。

趙教官於2002年因膝關節宿疾赴美就醫,

卻因手術後併發症導致昏迷長達五週,系友們聞 訊皆十分擔心教官的安危,系友會電話響個不 停,如排山倒海而來的關懷不斷湧入,最後系友 們以電子信方式寄上無限的祝福,電傳至美國加 州斯坦佛醫學中心,再由服務於該院的梁俊伶系 友之女協助印出,從台灣來的賀卡迅速排滿加護 病房床頭,連老外都驚奇。

在教官一生篤信基督的慈愛恩典下,趙教 官居然神奇的漸漸清醒過來,經歷這一段「行過 死蔭的幽谷,而不懼怕」的過程,我們很慶幸永 遠敬愛的趙教官--系友會的創會會長得以繼續 跟我們在一起,今日系友會不但經常舉辦系友聯 誼,還能創辦『源遠護理』專業雜誌、頒發優良 學生獎學金、派代表到鳳山去慰問入伍新生、甚 至邀集各軍醫院護理主任參加畢業生座談會等, 連這本紀念專輯的出版也都有賴系友會健全的組 織與歷任會長的努力,若不是趙教官當初排除萬 難創立了系友聯誼會,這些服務及承先啟後的工 作可能都無法實現。此刻趙教官應公子之請正旅 居美國,不論教官在天涯海角,她永遠都關心我 們,支持她首創的系友會,我們也永遠以趙教官 為榮,最後忍不住要說:教官感謝您! 我們永遠愛您!

▲趙鳳宜教官(右一)熱心參與海內外校友活動

▲曾珍麗榮任立委時合影

▲創系50週年慶祝大會趙鳳宜教官(左四)與系友合影

憶恩師~趙鳳宜教官

文/ NV23、NM15孫吉珍、N22谷幼雄

一想到趙鳳宜教官的模樣,腦海裡浮現的全是她專注關愛的 眼神和那一口標準清亮的國語。相信曾經和她有所接觸的人或是 接受教誨的學子們,一定很難忘懷她的嚴謹工作態度和以身作則 的高尚表率。

趙教官對學生的關愛與支持總是不遺餘力,印象最深刻的一 件事是:當她得知我倆同在振興醫院護理部服務時,立即熱心安排 基督教女青年會的前輩們和我倆一起聚會,強調我倆是她最優秀 的學生,如若加入該會,必能裨益會務之發展,因之,日後經她 推薦,我倆幸有擔任女青年會董事及委員之歷練,拓廣了護理專 業之外的社會服務觸角。

趙教官真誠認真的為人處事特

質,造就了她一生的專業成就和家庭

幸福;又藉著對基督耶穌的忠心信仰, 不斷地將神的愛、喜樂和力量傳播給

無數她所認識的人們。

親愛的趙教官,在您跨越世間生 命的終點而奔往歡樂永生之際,我們

要再說一聲~教官,感謝您,我們永 遠懷念您。

▲追思周將軍

▲1956年-於德州第一次駕駛飛機

▲2005年系友聯誼會

▲趙教官系友會創始會長,只要她行動方便總是與會,給我們最佳的精 神鼓勵。

現代女性角色的典範

文/ N25吳麗芬

趙鳳宜教官是我大護25期入學時的導師,

也是我信仰群體「護理人員福音團契」的第一屆 策執委會主席。在與她多年互動的過程中,我深 刻體會到她陳現出的是「現代女性角色」典範。

現代女性角色的特徵可以用幾個詞表示: 獨立與自主、多重角色的平衡、榮神益人的影 響力。

一、獨立與自主

趙教官1947年考入國防醫學院護理系第一 期,隨後離開家人,遷到台灣,1952年學校一 畢業,就因公費生需要依規定服務的要求,進入 陸軍第一醫院護理部擔任病房護理長,四年後調 回學校任教。在女孩這段年輕歲月中,她展現堅

忍與韌性來面對生活環境及工作場域的變化,陳 現出現代女性獨立與自主的特徵。

二、多重角色的平衡

趙教官是一位好老師,上過她課的人都稱讚 她的教學是「沒話說的好!」,因為她是學生眼 中「問不倒的老師」,有一次我問她「不被學生 問倒的秘訣」,她微笑的對我說:「他們問的都 是我準備過的」,可見趙教官的備課功力值得我 們學習。

趙教官是周美玉將軍第一代學生,她的才華 與能力深受周將軍賞識,但是當她有機會被推薦 擔任重要行政主管職位時,她卻在多重角色(職 場工作者、妻子、母親)切換中,選擇顧念丈夫 當時集醫療、教學、行政於一身的艱鉅責任,孩 子正在需要督促照顧的年齡,因此暫時辜負師長 的抬愛,放棄高位,選擇教學、家庭兼顧的平衡 生活。等孩子長大,丈夫事業穩定時,才開始承 接學會、婦女團體、信仰團體、系友聯誼會等組 織的領導角色,貢獻心力回饋社會。

三、榮神益人的影響力

趙教官是一位基督徒,記得在我剛接 受基督信仰時,她告訴我說:「我們要做 的,第一是愛主-你的神,其次是要愛人 如己」,因為心中有愛,我們才能同理病 人的痛苦,才有動機做那些你不願意做的 照護工作。我也記得她對我的叮嚀:買房 子一定要選客廳大的。我問她為什麼?她 說:這樣才能在客廳聚餐、聚會,招待你 的朋友們。1986年韓吳期敏女士(韓偉 夫人)希望護理鼻祖南丁格爾女士的基督 信仰,能結合到護理專業,同時挑戰基督 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 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 帝救贖的愛。於是召聚基督徒護理人員成 立護士福音團契,並邀請知名度高、敬神 愛人的趙教官擔任第一屆策劃執行委員會

主席,擬定護士福音團契組織章程,為這 個護理團體奠定堅固的基礎。不但如此, 這些年來每項重要事工、國際交流,趙教 官都義不容辭為團體出聲出力,讓彼此間 語言的障礙消失於無形。

例如2012年護理人員福音團契第一 次辦理國際級的退修會,趙教官不但全程 參加並且熱誠的接待各國與會者,因為有 她,這個聚會不一樣了。此時語言不再是 障礙,彼此的關懷成為愛的互動,眼神與 擁抱讓不流暢的英文帶出無比的溫暖,趙 教官發揮了她榮神益人的影響力。

趙教官是現代女性角色的典範,也是 我們努力學習的對象。最後,我要用聖經 箴言中的一句話來讚美我的恩師:「才德 的女子很多,惟獨妳超過一切!」

護理專業的堅持:憶趙鳳宜教官

文/ N25盧孳艷

懷著無限哀思弔念趙鳳宜教官,國防醫學院護理

系第一屆畢業生趙教官是台灣護理專業發展史上的珍貴 見證者與奠基者;她自動盪的時代中走來,帶著對生命 的敬畏與對專業的執著,將青春與熱血獻給台灣護理事

業。感嘆引領一代護理專業的韌性、突破、堅持、奉獻 精神之殞落,難以言喻的深沉哀痛在心中蔓延。

回憶第一次親近接觸趙教官是106年六月,前往其 家中訪談,展開一向熱誠開放的笑容,趙教官與費大夫 歡迎我們坐在客廳,手中早已準備好數頁書寫完整的資 料,訪談中費大夫更數度翻找照片或協助補充資料,即 使年歲已高,仍然秉持精準、懇切、承擔,我深受感動, 也希望一定要將這種仁慈無私的精神,分享護理後進及 大眾,並期待其光芒得以延續傳承。

在我與張淑卿教授合著的「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資

深系友口述歷史紀錄. 第一輯, 護理奠基篇」,透過口述

方知,在開朗樂觀的笑容背後,其實趙教官的成長與受 教育的環境條件是動亂與貧瘠,因逢國共內戰,考入國

防醫學院的護理系,搭安達輪隨校遷台成為流亡學生, 只有哥哥與她相依為命,她走過中國大時代的苦難,學 校就是她的家,淬鍊出她的謙遜與堅強。趙教官受周美 玉將軍的信任與付託,出國進修並回校任教,也承擔周 美玉將軍賦予的任務與責任,除了協助護理系務推展, 包括開辦醫院護理長及督導訓練班,培植台灣護理領導 人才,更在國際交流上,努力不懈,不僅代表中華民國 出席各國婦女健康會議,也在台主辦多次國際護理教育

論壇,鼓勵師生吸收新知,開展台灣護理教育的新頁, 引入護理教育創新模式,提升台灣護理的國際能見度, 展現出卓越的領導統御能力,其樹立的典範,啟發後輩 要堅持理想、努力不懈,就能在專業領域發光發熱。

雖然未能直接受教於趙鳳宜教官, 每每見到教官,她都以開朗堅定的神色 出席,最後一次見到趙教官是去年底護 理學系聚餐場合,能夠見到趙教官精神 奕奕來到會場,我很是興奮,還特別座 到費大夫及她身旁,握手寒暄,也感受 到她有勁的力道,欣慰的暗自思忖,感 謝趙鳳宜教官帶來的福氣,我們還能繼 續看到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的精神支柱。

趙鳳宜教官的離去,對國防醫學院 護理學系而言,是一個沉痛的損失,斯 人已逝,風範長存,願我們將這份哀痛 化為前行的力量,繼承趙鳳宜教官的精 神,繼續在護理專業的道路上努力不懈。

願她安息於主懷,願她的光與愛,永遠 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作者與趙教官在2024.12.22護理聯歡大會合影

愛的傳承 - 趙鳳宜的時代

珍娟教授來函,告知想寫趙教官追思紀念專 輯,邀我寫一點東西。實際上,我與趙教官的相 遇,是在畢業後多年在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的一 些慶典或是會議的場合,通常是每年聖誕節時, 在系館二樓營養教室舉辦的年終火鍋聚餐,或是 年度的周主任生日宴會,常見到這位總是笑容可 掬,帶來溫暖的學姊。後來,趙教官受邀返台授 課時,我已從護理研究所畢業,無緣親身受教, 甚憾。目前,只能稍微分享自己在趙教官所處時 代的經歷,也許能對後進有些啟發。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第一期,是隨國民政府 由上海撤退,整個國防醫學院的學生,在師長們 的帶領陪同下搭安達輪來台。這個艱辛的歷程, 是難以想像,僅能由閱讀齊邦媛<巨流河>一

書中,對學校帶領學生撤退的敘述稍作揣摩。之

後,她們於篳路藍縷的學習環境裡,完成為期五 年的學業(護理專業教育四年,一年軍事教育), 也成為發展台灣護理大學教育的種子。

我是護理學系26期,1973年入學,當時

的系主任是桂萬鈞女士,桂主任與趙教官是大護 一期同班同學,當創系的周美玉主任要退休,屬 意趙教官接棒,但她推薦當時台中護校(台中科 技大學的前身)校長桂萬鈞接任。護理學系有個 不成文的規定,一年級的護理導論科目,都由系 主任擔任,記得,有一次護理導論的課堂上,桂 主任介紹我們閱讀,奧地利精神科醫師法蘭克所 寫,<由集中營到存在主義>一書,之後的課堂, 她請讀過該書的同學舉手,由於剛脫離升學主義 文/ N26蔣欣欣

壓力的我,欣喜於因閱讀而開展的新視野,就開 心地舉手,但見班上很少人舉手,就趕忙放下。 大概因為讀過該書的同學不多,也就沒有深入討 論該書的內容,有趣的是,桂主任在課堂上補了 一句話,”由現在可以看見妳們的未來”。當時, 我不懂這句話的意思,但是現在想想,桂主任似 乎能諭示學生的未來。四年後,我大學畢業留校 擔任精神科護理學助教,一路發展至今退休,還 是很關心人的身心靈健康,只是關注的對象由他 人轉向自身,只願一路好走。

我大學畢業後,桂主任也退休,她離台定居 夏威夷,一直沒有機會再見到她。多年以後,與

學妹赴美參加學術會議,途經夏威夷,特別去拜

訪桂主任。最近,在源遠季刊看到陳凌仙(大護 22期)寫的”2023夏威夷再訪桂萬鈞導師”, 由照片上,看到她依然神采奕奕,只是頭髮白了。

大學時代,雖然很喜歡李選老師教導的精神 科護理學,但是年輕的自己並不想侷限在此。大 學畢業時,願意留校擔任助教,是因覺得自己學 得不夠,需要繼續學習。當時國防醫學院護理學 系,擁有全台最優秀的各科護理學教師群,尤其 是內外科護理學的師資最強,因此很希望擔任內 外科護理學的助教,然而,系裡缺少的是精神科 護理學助教,只好接受指派。儘管獨自痛哭了一

個晚上,紓解所有的委屈孤單,第二天擦乾眼淚, 收拾行裝,到”偏遠的”北投陸軍醫院(精神科 專科醫院)熟習醫院作業,適應新的角色。在北 投醫院時,幸運地遇到一位充滿愛心的朱翠蓮督 導(大護19期),她當時已離婚,幾乎都以醫院

為家,在醫院宿舍裡,我們兩人住在有隔牆的同 寢室,她住裡面一間,我住外面一間,常有機會

聊天,對我講述著醫院的生態,也分享她的觀點。

在一個在當時以安全管理為基調的精神科病院 中,幸好有她,致力於愛的照顧與教育,她對待 住院的男病人或女病人們,好像都是她的朋友般 親切,開啟我帶實習以及與照護病人的一段日子。

1970年代,北投還是風化區,系裡顧及學 生安全,規定學生實習期間住在醫院宿舍,周末 休假結束時,助教需要確實執行周日晚上八點收 假的晚點名,若點名缺席的學生,要收到記點處 分。雖然,身為助教的我,除了白天的帶領四年 級護理學系學生在精神科病房實習,同時還要戒 慎恐懼地執行,護理學系實習晚自習與收假的規 定,但一切規則的基本精神是”出自愛”,即愛 護學生,讓她們能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現在想 想,真感謝那一段時間,朱督導的引領與協助, 學生們都很守規矩,平安地完成實習。

剛過世的教宗方濟各的2025年禧年詔書提 到,”我們嚮往的幸福,是確切地存在於一件能 帶給我們滿足的事物中,那就是愛。因此,我們 現在就可以說: 我被愛,所 以我存在。”(33頁)

生活在嚴格的軍紀與嚴 謹的護理教育體制中,感謝 一代師長學姊們的付出,讓 我們能持續傳承愛的本質。

周主任、趙教官等師長雖已 過世,但她們依舊存在於我 們之間,使我們沐浴在愛與 友誼的人性經驗裡,無比的 幸福。

我與趙鳳宜教官的緣份 一、初相遇

文/ N35張理君(社團法人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第三屆理事長)

2022.11.19 10:32國防121年校慶護理學系

趙鳳宜教官於護理系校友會開場致詞,思緒清晰,中氣十 足!有自我調侃的幽默感。

『我是護理系第一期畢業的,以後你們不要聽 90 歲以上 的人講話,因為 90 歲啊她講話講不完,她從頭講到尾今天上

午她講不完,謝謝大家!我很高興!我們護理系是真、善、美, 真是我們對病人、對所有需要我們的人…是真誠的人;善是善 待每一位病人或是相關的人; 美…我們把自己弄得美美的,好 不好!老了還是要美!…謝謝大家』(文字稿採自錄音檔)

二、榮光時刻

2023.11.25 15:19獲頒國防醫學院校友會榮譽傑出校友!

三、再聚首

2024.01.15 12:00台北君悅酒店老中青三代聯誼

費師丈與趙教官得知N25鄒碧輝夫妻返台,特請N22鄭 美玉秘書長幫忙邀請N4高麗蘭教官、鄒學姊與我,於春節前

▲ 繡著NDMC 趙鳳宜的帽子

▲作者與趙教官合影

▲費師丈是幽默可愛的長者

▲獲頒至高無上的榮譽傑出校友獎 ▲疫情剛結束!堅持要脫口罩美美的拍照

夕在台北君悅酒店共進午宴。師丈與教官待我們如家 人般的話家常,歡樂溫暖、經驗傳承、還有師丈的小 秘辛。師丈說:『與趙教官初認識的時候是個牙科實 習醫師,教官是護理長(比個大拇指,開玩笑的說)

從那個時候就開始怕她,一直到現在還在怕。』(文字 稿採自費筱宗師丈錄音檔)

四、璀璨盛宴

2024.12.22 12:00台北鉅星匯國際會館晶鑽廳

夏菊玲學姊籌辦、護理系與護理系系友會合辦的 國防護理聯歡大會,恰逢冬至象徵團圓的日子,特別 要感謝N13期的夏菊玲學姐,籌劃並贊助所有活動費 用,N1趙鳳宜教官讓國防護理系從N1期到N77期 新生,還有高護、碩博士學生、軍護班的學姊弟妹們

都不缺席,在寒流來襲的時刻齊聚一堂傳承交流,難 能可貴!天氣雖冷,但我們的心是溫暖的~(趙教官 說國防人一定要團結)

五、奇異恩典

2025.04.13 14:00護理系學姊妹齊聚台北衛理堂追 思禮拜

聆聽費師丈講述趙教官生命中的「奇異恩典」,

與其說是『師丈怕教官』不如說是『師丈對教官滿滿 的愛與照顧』。

趙教官的一生是奉獻、專業和愛的象 徵。她的事業和信仰精神永遠激勵著後輩, 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在我第三屆理事長 任內,從一開始接任到交棒都有她的陪伴 與支持,像是上帝派來的眷護天使,更是 我人生中的奇異恩典,感謝有您! 後記

豐盛的沃土都有強壯又謙卑的大山作 為依靠,費師丈及公子(費禮)就是趙鳳 宜教官最大的支柱!當然趙教官也是我們 的支柱,她雖離去,各系校友熱心為她在 護理系友會成立紀念專戶,用於照顧護理 學系學生,支持學系與校友會的發展,短 短幾天,共募得1, 411,000元,感謝所有 捐款的校友,也感謝趙教官的遺愛。

▲台北君悅酒店老中青三代聯誼

▲主席致詞特別介紹大護一期趙鳳宜教官,揮手向 大家致意,現場響起如雷掌聲!

軍護典範傳承—趙鳳宜教官生平經歷啟發

文/ N35廖珍娟

感謝玉玲理事長的邀請,讓我有機會撰寫趙 鳳宜教官的紀念文。雖然與趙教官互動不多,但 在接下這個任務後,思考該從何敘述會最適當, 於是我用關鍵字:「趙鳳宜女士」與「護理」, 請Google 搜尋相關文章,結果找岀 七篇文章 描述到趙教官生平事蹟,閱讀其身平事蹟,從中 深受感動與啟發。

特別感謝已故張淑容董事長於任職中華民 國護理學會秘書長期間,推動口述歷史計畫探索 早期護理專業的發展歷程,邀請學者專家訪談護 理先進,完成多篇口述歷史,為後輩留下珍貴的 護理史資產。穆佩芬教授與林笑老師認真用心地 訪談、紀錄及整理趙教官的成長、求學與事業經 歷,並經由趙教官本人加以確認補充,以確保資 料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建立訪談內容嚴謹度,訪 談文本成為啟發後人珍貴的典範教材。

透過閱讀《趙鳳宜女士訪問紀錄》一書,我 們得以看見趙教官所經歷的大時代動盪與顛沛, 也見證了遷台初期護理專業的草創與變遷。訪談 內容提及,遷台初期的一、二十年間,國家與學 校處境艱困,百廢待興。為建設校園,院長及各 界人士多方奔走募款,努力經營。當年,台灣的 醫學院教育受惠於美國醫藥助華會(American Bureau of Medical Aid to China, ABMAC)的 廣泛援助,對教職員提供長達三十餘年的美援津 貼,為學校發展注入了重要資源。初期的教職員 宿舍條件簡陋,盧致德院長積極奔走,促成美國 醫藥助華會興建「學人新村」,並於村中設置「愛 德幼稚園」,改善教職員的生活環境與子女照顧。

護理人員方面,周美玉主任有感於小南門 陸軍801總醫院護理人員居住條件艱難,特別 透過美國職業婦女社(American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Women’s Club)社長——麥範 德博士(Dr. G. M. L. Maffett)的贊助,由美國 醫藥助華會轉贈資金,於1964年建成三層樓宏 偉的「麥範德大樓」,作為護理人員宿舍。同年, 為了改善護生的生活品質,周主任與美國醫藥助 華會執行長劉孔樂先生(Mr. Kung-Leh Liu)合 作,發起「美國護生樂捐」活動,最終亦由美國 醫藥助華會贊助興建三層樓的「美生樓」,作為 護生宿舍,改善護生的住宿品質與學習。足見周 主任對護理人員及護生學習,非常用心與關心, 我個人覺得像周主任這樣關心護理人員及護生需 求的主管是值得效法的,這種能照顧護理同仁生 活需求的行動,非常有助於留住護理人員,緩和 現今護理人力慌的問題。

此外,為培養師資,美國醫藥助華會不僅延 聘客座教授來系講學,捐贈教學器材,也資助護 理學系圖書館的藏書建置,並與中國醫藥基金會 共同提供獎學金,協助教師赴美進修深造。我在 閱讀余玉眉教授撰寫的余道真主任生平紀錄時, 也見到台大護理學系也受惠於美國醫藥助華會的 支持與贊助,建置圖書與教學器材。可見在早 期,台灣的護理教育及護理專業發展,深受美國 醫藥助華會的恩惠與援助。特別感謝趙教官在訪 談中詳實敘述了這段珍貴的歷史。身為國防人我 們都住過美生樓,大部的系友也都曾住過麥範德 大樓,我們更應銘記這段歷史,心存感恩,感謝

當年美國醫藥助華會對國防醫學院無私的支持與 慷慨贊助。國防醫學院才能有今天輝煌的成就。

趙教官亦提及當年艱苦的學習生活:學生們 坐在大樹下的小板凳上課,以天地為教室;在宿 舍中,以衣箱為書桌、坐著小板凳刻苦讀書;大 家一同吃大鍋飯、在溪邊相互掩護洗澡,身著捐 贈的制服,懷抱著對家鄉與親人的思念,她仍堅 定地完成學業。這段歷程令人動容,也深刻提醒 自己與學弟妹們:要珍惜今日得來不易的幸福, 把握每一個學習成長的機會。

剛畢業時,趙鳳宜教官即分發至第一總醫院 外科病房,該病房需照顧多達98位病人。面對 龐大的照護壓力,她雖然心中驚慌、自感力有未 逮,但在軍中「命令如山倒」的紀律要求下,仍 毅然從命。她回憶當時正值823砲戰,後送急

診的傷患眾多,政府財政拮据、軍隊資源匱乏, 許多傷患軍服破舊污穢,物資短缺、困難重重。

即便如此,趙教官仍設法克服各種困境,以堅定 的使命感與無比的耐心,為病人提供最迫切所需 的身心護理。憑藉她卓越表現,曾四度榮獲「優

良護理長」的殊榮,深受長官肯定,並獲推薦赴

美國軍醫署德州軍醫學院進修護理行政學程。返 國後,她晉升為教育督導,負責執行臨床護理教 育、護生實習規劃,並籌劃護理品質改善方案及 特殊護理活動的諮詢與推動,充分展現所學,勝 任愉快。

隨後,她轉任護理學系教官,投身護理教 育。數年後,經周美玉將軍推薦,於1972年前 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護理行政與護理教育 雙碩士學位。學成歸國後,趙教官擔任護理學系 副教授,並積極參與婦女界及女青年會等社會組 織,推廣健康教育。1995年,她代表我國參加 聯合國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NGO組織),並 出席國際護理榮譽學會中華民國分會會員大會, 參與菲律賓馬尼拉國際會議及愛爾蘭總理茶會, 展現台灣護理專業的國際風采,令人欽佩。

趙教官成長於虔誠的基督教家庭,信仰成 為她一生堅定的力量泉源。她勤於進修、虛懷 若谷,無論歷經多少困頓坎坷,始終保持謙和樸 實、真誠仁慈的特質。數度受邀擔任高官職位, 皆堅辭不受,秉持「不貪圖高位,只願專注於有 意義之事」的人生理念。趙教官無論在臨床或

教學領域,始終以嚴謹負責、堅毅奉獻的態度, 謙遜踏實,投身護理事業。以身作則,致力於提 升護理知識與實務品質,堅守軍護精神,將護理 專業薪火代代相傳。她不僅是軍護人員永遠的典 範,也是我們後輩學習效法的楷模。

在護理學系歡慶50週年之際,趙鳳宜教官 為凝聚系友情誼,於1997年11月23日號召成 立系友聯誼會,並擔任創會會長。她積極推動組 織章程的訂定、會訊的發行,以及學術與生活講 座、聯誼活動的舉辦,成功連結國內外兩千餘名 系友情誼。趙教官更創辦《源遠護理雜誌》,持 續推動護理專業的發展與公益服務。趙教官雖已 退休,但其心仍惦記著國防護理的發展與未來, 她對國防護理失去的江山深感痛心,在此呼籲系 友們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積極投入護理專業, 展現一己之力。

參考資料

1.Mu, P. F. & Lin, S. (2007). An oral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military nursing in Taiwan from 1948 to 1970.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5(2), 117-126.

2. 穆佩芬、林笑(2000).趙鳳宜女士訪問紀錄。 台北市:中華民國護理學會。

3.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2017). 七十週年紀念 專輯。台北市: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

趙鳳宜教官以一生實踐護理理想,身體力 行,溫暖啟發無數護理後進。她的精神與典範, 長存我們心中,成為激勵後輩護理學子們的力 量,讓軍護精神得以世代傳承、生生不息。我個 人深感榮幸能撰寫這篇紀念文,願以此自我砥 礪,也勉勵學弟妹們:見賢思齊,學習護理前輩 持續努力、踏實做學問、堅守岡位,不求位高權 重,只願認真完成每一件有意義的事,嘉惠病 人、家屬與學生。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謹 以此文與大家共勉之。

4.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所畢業同學會 (1996).護理先進—余道真教授回憶錄。

我們都是她的兵—懷念與感謝趙鳳宜老師

文/ N37 周桂如

在心中縈繞已久的那份感念,今天終於化為 文字,獻給我們敬愛的趙鳳宜老師。

趙老師是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第一屆畢業 生,更是我們研究所階段最重要的引路人之一。

她深深扎根於「國防醫學」與「軍護教育」的傳 統中,既承載著學系創始的精神,也以言教與身 教為後輩們立下了楷模。

記得她在教導我們時,關心的不僅是我們課 堂上的表現,更在意我們每一天的言行與品格。

她總說:「當你穿上這件制服,代表的不只是你 自己,而是整個國防醫學院的護理人。」這份認 同感與使命感,是她一生貫徹的信念。

有一次,趙老師走進教室,看見天花板上的 燈閃閃爍爍,她沒有斥責,也沒有批評,只是在 課後語重心長地說:「我希望下次來上課的時候, 這樣的情況會改變。」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其實 蘊藏著她對環境的要求、對紀律的堅持,以及對

我們的尊重與期待——正如軍中教官對士兵的 提醒,不嚴厲,卻無聲有力。

她曾說過一句讓我至今難以忘懷的話:「我 雖然不是強將,但我希望我的手下沒有弱兵。」 這句話深深烙印在我們心裡。她不是以權威壓 人,而是以身作則、以情動人,讓我們自願成為 更堅強的自己。她用她的一生,實踐了「護理」 與「軍護精神」的融合,讓我們從她身上學會了 什麼是榮譽、什麼是堅持、什麼是專業的靈魂。

今天懷念趙老師,思念如潮。她不只是我們 的師長,更是那個時代護理精神的象徵。她教的 不只是知識,而是一種做人的態度,是一份從容 的紀律,是一種對專業的堅守與尊嚴。

趙鳳宜老師,謝謝您。

因為有您,我們懂得如何在光明與陰影之間 選擇正直與用心;因為有您,我們知道,護理不 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種榮譽、一生的責任。

在國防醫學院護理的路上,我們都是您帶出 來的兵,永遠感恩,永遠記得。謹以此文,追念 恩師趙鳳宜老師,願師長安息。

愛是永不止息進行式

記趙鳳宜教官留下令晚輩望塵莫及的腳蹤

文/ N38李春蘭

愛的傳承

在台語用法,生肖一輪代表12個年頭,亦 稱之為『一齒』,同一系所有著三齒年代人同在 一個教學時空相遇,若非奠基在源遠流長的校風 與歷史傳承中,難得尋見。

與趙教官相遇便是這樣的契機,民國87那 年,是再次回到學校繼續護理專業學習的碩二學 生,好巧不巧擔任同學們的服務股長,負責聯繫 專業必修的『護理專業問題研討』

行政事宜。與主負責的一期的趙鳳宜教官與 四期的馬桐齡教官便有了更多接觸︔馬教官是我 們N38在大學時代的前主任,住校的我們常常

往來系上,對於剛滿廿多歲的青澀小女子來說, 系上每位教官都是高不可攀、有著難以親近的距 離感,所以成績中庸的我路過系上時,往往期待 不被叫住、便可以快快離開,馬桐齡主任更是令 我仰之彌高的長輩,可遠觀而不敢褻玩焉︔但相 對過了八年再回到系上當學生,雖可以較為成熟 的面對教官們,但是初識趙教官,三春暉般溫暖 我們這群有些已為人母的高齡學生,與教官在課 堂上更能夠知無不言,言而不盡,充分享受學習 之樂。

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期末趙教官邀請我 們前往她和費教官的『大宅子』,從燒餅夾肉到

教官親手為我們準備可又的小食小點,真可惜那 時不識家鄉味現在已無法復刻,更沒有智慧型手 機,也不時興拍照上傳通訊媒體、現動或朋友圈 周知,只能遺憾沒有圖相佐,否則好味道可令人

垂涎三尺。餐後趙教官還為我們準備甜點,我們 完全相參加豪門宴會、個個皆是桌上嘉賓被款 待,最後每個不顧形象同學們,莫不大腹便便的 走出教官家門。席間教官戲稱自己『我是貨真價 實的「費太太」喔!』,此費太太著實比坊間知

名甜品更令人仰慕,腹中有墨、溫柔謙卑、平易 近人。

聽說幸運的我們是歷年這個課程學生期末 必修的家庭聚會課程的最後一屆。後來總在院慶 /系學會活動再見趙教官與費師丈聯袂出現,除

了後來教官赴美在兒子的陪伴下進行膝蓋的置換 術,而因麻醉引發嚴重過敏性休克,猶記聞訊的 每一位系友,

心中莫不暗自禱告,期盼教官的好消息傳 回來。終於神保守她歷險歸來,愛著台灣及母校 的費師丈和趙教官,見面時總笑嘻嘻與每位同學 打招呼,趙教官更告訴我們,她喜歡回台灣勝過 於住在美國,有幾次跟著護理人員福音協會(簡 稱:護福)的李敏榕學姊及同工們前往教官家探 望、或是協會重要聚會時,總從旁看到風塵僕僕 的她,被許許多多非本校的基督徒護理人員圍繞 時,才知道教官服務外界更多護理人員已許久, 從不為我們所知。

正如同信仰基督的周將軍總是堅定自己的信 念,將對護理的愛與資源,不分領域、跨越界線 傳承在不同的學校與機構間。趙教官正是傳遞著 這份愛的實踐者,她從不戀棧地位與名份,但

也從不放棄可以傳揚愛的位份與機會,默默 地送溫暖給願意走向她的人,她的腳蹤還在進行 式,愛永不止息。

▲碩19期修習『護理專業問題研討』與主負責的一期的趙鳳宜及四期的馬桐齡教官合影

紀念永遠溫柔優雅的趙鳳宜教官

文/ N41 陳金彌

很榮幸能成為您的學生!

30年前,我就讀國防護研所時, 您和馬桐齡老師一起為我們上一

堂護理專業的課程,您溫柔的聲 音與優雅的舉止,讓我備感溫 暖!您睿智的處世之道、精闢的 見解,讓我見證外柔內剛的巾幗 風範!還記得當年學期末時,您 邀請我們全班同學到您府上餐 敘,那一碗「芋頭稀飯」至今令 我難以忘懷,因為那不僅滿足我 的味蕾,也感受到您對學生的關 懷與照顧!

雖然時隔多年,但您爽朗的笑聲、溫馨的叮嚀仍然歷歷在目、 常留我心!很不捨您的離開,但我相信您的精神會與我們同在! 我也會將您給我的那份愛與關懷傳遞給我身邊的人!謝謝您!趙 教官!當您的學生,真的很幸福!

▲趙教官參與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會議 ▲1956年趙教官大學畢業

▲2014年3月9日_103年導生活動暨周美玉紀念追思

追思敬愛的趙鳳宜教官

文/ N49潘雪幸(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主任)

敬愛的趙鳳宜教官:

認識您,是您以大護一期傑出學姐的身分 參與系友回娘家的活動、護理學系感恩餐會以及 校友會的各項聚會;熟識您,則是在我擔任系校 友會秘書長期間,邀請您出席參加系校友會的重 要活動。每當您站上講台,總是笑容可掬、神采 奕奕,親切而自信地說道:「我是大護一期趙鳳 宜。」語氣鏗鏘有力,令人敬佩不已。我在心中 暗自推算著您的年紀,卻總被您那青春洋溢的朝 氣與睿智神情所打動,讓人不禁讚嘆您對生活的 熱愛、對健康的堅持,以及由內而外散發的自信 與風範。

初接系主任一職時,我特地登門拜訪,那時 疫情稍歇,您欣然應允,親自迎門熱情款待,還 準備了茶點,我們在溫馨的客廳中相談甚歡。您 娓娓道來人生的歷程、護理職涯的熱情、對後輩 們的關懷與期許,那一席話語如春風化雨,溫暖 了我,也啟發了我。離開前,我們開心合影,那 畫面定格成永恆的記憶,至今仍深藏在我心中最 柔軟的角落。

▲2022年1月21日潘雪幸主任拜訪趙教官

最後一次見到您,是在去年的國醫護理聯歡 大會,儘管行動已稍感不便,需由外傭協助生活 起居,但當您出現在會場時,依舊帶著那熟悉的 慈祥笑容,眼神溫柔而堅定,眾多師生與系友紛 紛前來問候,您總是以親切的語氣、溫暖的眼神 一一回應,彷彿我們從未離開過您的心。餐會結 束前,我們再次與您合影,那張照片,如今更顯 彌足珍貴,是我們與您共度時光的最真摯見證。

親愛的教官,您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典範。不 僅以專業精神為後輩樹立楷模,更以堅毅品格與 溫厚人情,深深影響著我們。雖然您已遠行,但 您播下的希望種子與護理精神,將繼續在我們心 中生根茁壯、代代綿延。我們將以行動延續您的 光輝,讓愛與專業在護理這條道路上持續閃耀。

深深懷念您,永遠敬愛您。

大家所認識的N1趙教官,與我所感受的她

自畢業以來,每當回到系上參加校慶,知

道有一位N1的大學姐,總是風雨無阻地回來看 看大家,這是我對趙教官的第一個印象。身為

文/ N56蔡育倫(社團法人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第四屆秘書長) 互動,但每一次交會,都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 象。再後來,便是接到趙教官安息主懷的消息。 回顧過往,與學姊的實際接觸,說來真是少之 又少。

N56的學妹,我常想,與N1的學姊之間,橫亙 著將近半個世紀的時光,多麼遙遠的距離啊!然 而,學姊始終關心系所的發展,未曾缺席。後來, 我們各自在生活的軌道上前行,直到112年我 擔任護理系校友會活動的司儀,才與趙教官有了 第二次的交集。那天,鄭美玉秘書長特地叮嚀 我:「育倫,這是護理系的大學姐,因年事已高, 行動不便,需乘坐輪椅,不便登台,所以她會在 台下接受頒獎。」接到指示後,我用最誠摯的聲 音,朗誦學姊的事蹟,順利完成頒獎流程,也再

次感受到那份跨越世代的尊敬與感動。第三次的 相遇,是在113年12月27日,由夏菊玲學姊 舉辦的護理聯歡活動中。當時我們一同討論座位 安排,提到了趙教官與費師丈。雖然只是短暫的

既然交集不多,又該如何動筆寫下追思的文 字呢?是因為我佔據一個特殊的位置-擔任護理 學系校友會秘書長,在籌辦追思會的過程中,得 以從眾多人的口述、眼神與文字中,一點一滴拼 湊出趙教官的樣貌。為了更深入理解學姊的生命 歷程,我特別拜讀了穆佩芬教授與李笑學姊合著 的《趙鳳宜女士訪問紀錄》。翻開書頁,便難以 釋卷,多次閱讀到熱淚盈眶。闔上書本之際,我

不禁反思-究竟是什麼,支撐學姊一生對國防護 理的熱忱與堅持?是什麼讓她始終關懷著這個專 業、這群人?我想,那就是她所堅信不移的-國 防護理精神吧。

難以想像,學姊當年是在多麼艱困的環境中 堅持學習,貫徹護理信念。她一畢業便擔任護理 長,親歷823砲戰,無懼沉穩面對大量湧入的 傷患,毫無保留地實踐軍護精神。她曾經害怕, 也曾感到軟弱,卻始終憑藉信仰與使命感,勇敢 迎戰每一次挑戰,並一一圓滿達成任務。然而, 在一次次完成被託付的重要任務後,學姊從不戀 棧任何職稱或頭銜。她總是淡淡一語:「我以家 庭為重。」然後轉身離開,毫不留戀,將舞台大 方地交給後輩。

學姊的一生充滿愛,也從不吝於分享愛。年

幼時隨學校輾轉來台,儘管歷經艱辛,卻因著神

的愛與母親的叮囑,在絕望邊緣得以重生。因著 愛,她無怨無悔地照顧襁褓中的侄女趙俐;藉著

愛,她時常款待學弟妹與校友,在家中以家常菜

溫暖人心;憑著愛,她細心照料年邁的周美玉將 軍;倚著愛,她始終牽掛著國防醫學院與護理學 系的發展與未來。在費師丈眼中,她始終是那顆 最閃耀動人的星。每當提起她,費師丈總是笑彎 了眼睛,彷彿學姊從未離開。在前往學姊安息處 探望的那天,費師丈一邊播放著張雨生的《我的 未來不是夢》,一邊笑著對我說:「這是她最喜

歡的歌之一。」那一刻,我第一次深刻體會到, 「死亡無法拘禁愛」-不論是費師丈對學姊的深

情,還是學姊留給我們跨越時空的精神,都真實 地存在著。

儘管學姊已安息主懷,她堅定溫暖的精神 依然把我們緊緊繫在一起。今日我們得以齊聚一 堂,不是為了宗教儀式,而是因為被一位女性對 護理專業的投入與奉獻、對人的深切關懷所吸 引。我們有幸聆聽將近一個世紀的生命故事,窺 見台灣護理的起源與發展,這是一份無比珍貴的 福分。

感謝神,將如此忠誠善良的學姊賜予國防 護理。願我們都能承接她的精神,繼續為台灣護 理、為國防護理發光發熱。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 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 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 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 慕他顯現的人」《提摩太後書4:6-8》

專訪大護一期、護理學系系友聯誼會創會會長

與元老級趙鳳宜學姊有約

文/ N66馬景圓、N69黃安佑(經作者同意授權自源遠季刊第64期轉載)

由衷感謝校友會提供寶貴的機會,在郭世 清教師的行前指導、廖珍娟主任的安排及張淑容 學姐的陪同下,我們拜訪了護理學系一期的大學 姐—趙鳳宜,學姊仍保有硬朗的身體,侃侃而談 當年的往事,和我們細說當年。

訪問對象簡介

趙鳳宜教官

學歷: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一期畢業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護理碩士

經歷:1.國防醫學院副教授

2.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系友聯誼會會長

3. 基督教女青年會會長

4.東南亞區基督教婦女會會長

回首當年,初入職場

● 學生時期

趙鳳宜學姐猶記得在大學時同學們都很團 結,當時學校才一年級學校就要將學生送到病房 實習,大家心裡都想反抗,就有一天被訓導主任 余道真教授集合起來一個一個問,等到快要問學 姐的時候,余教授說:「趙鳳宜,你沒事,你坐 下!」學姐表示:「哇!她把我當成好人,但其 實我是帶頭要反抗的,那時候還跟另一個同學半 夜想去報告院長,在院長室門口聽到狼狗叫嚇

到跑回來。」大護一期差不多都沒有家,家人都 在大陸,當時學姐們感情好,因為都很窮,。學 姐說:「那時候環境很苦,學校沒有熱水可以洗 澡,那怎麼辦呢?我們得想個辦法,洗澡的時候 唱歌,這樣時間就過去了。」

● 初入職場

當時趙學姊是今天畢業,明天就當護理長。

報到那天醫院護理部主任把學姐叫去,護理主任 是上校,學姐當時是那時只是中尉,主任說:「趙 鳳宜,你明天就是護理長,在XXX病房。」哇! 學姐回憶:「我哭了起來了,我回她說:『我不 會做,怎麼能做呢?我在實習的時候,護理長是 高護四期的同學,他們比我們畢業的早,我不會 做護理長。』主任只和我說:『妳不要哭,妳明 天就是護理長!』學姐表示因為那時候是軍人, 沒有辦法反抗!學姐說她沒有家,只能禱告,問 上帝該怎麼辦呢?

令學姐印象深刻的是,有次一去病房,病人 的氣切管突然掉出來,學姐嚇死了,反而是病人 安慰她說「不要怕,沒關係!洗一洗就好!」學 姐表示當時病人都是打仗的軍人,心地都很好。

另外一次在幫病人洗完澡後,病人從枕頭底下拿 了一點錢,和學姐說:「妳拿去吧!買點吃的 吧!」學姐猜測病人看見自己又瘦又黑,一定吃 不飽,但是仍拒絕說:「我不能拿你們的錢!」 當時是真的打仗呀!823砲戰受傷的軍人,一下

子就來了許多傷兵來住院。學姐回憶,有次一位 男士進來病房問說:「你們護理長在哪裡?我要 去看一看傷兵。」學姐表示自己就是護理長,可 能當時年輕,看不出來是護理長。那位男士關心 病房藥物是否足夠的問題,學姐記得那時候是需

要注射盤尼西林,並表示藥物是夠用的,他離開 之前還吩咐,若有什麼困難都可以報告院長。那 位男士離開不到一分鐘,政戰部主任、院長都來 了,院長說:「俞部長來過了?」,學姐回答: 「沒有啊!剛剛來一個矮矮的穿西裝的人。」唉

呀!原來他就是國防部俞大維俞部長,沒什麼部 長的架子,而是相當的親民,那時候學姐很年輕, 部長有多大也不懂,內心只覺得院長官階最高。

赴美求學,歸國奉獻

● 國外求學的過程

臺灣那時有美軍顧問團,軍隊進駐協助臺 灣。這個顧問團裡面有軍醫、軍護。當時國防醫 學院是在臺灣是第一個在大學設有護理學系的。

因趙學姐初中就讀教會學校,英文能力佳,擔任 周美玉將軍的翻譯。第一天見美軍顧問團官員時

學姐不敢說話,擔心英文說得不好,不知道該怎 麼翻譯。但周將軍鼓勵她說:「妳的中文遠比他 們中文好多了,妳會講一些美語,他們中文一 句都不會。」聽完了這樣的比喻,學姐信心增加 後開始擔任翻譯工作。當了幾個月顧問團的翻譯 後,他們大力向周將軍讚賞學姐的行政能力,並 且推薦她應該要出國進修護理行政。雖然學姐當 時的興趣是小兒科,但軍人是要服從命令。美軍 顧問團送學姐到美國的德州一個軍醫學校進修, 研讀督導與行政課程,念完後再到夏威夷海軍醫 院實習。

趙學姊在德州念完碩士後到夏威夷實習時, 臺灣的總領事一見面就非常喜歡,更把學姊當小 孩一樣看待,帶去她吃飯、買新衣服,人家以為 是親生的孩子。當在那裡等船回台灣時,還跟學 姊說:「妳還沒結婚,不要回去吧!」學姊拒絕 了,因為不回國去是會影響以後其他人出國進修 的機會!學姊表示:「我是一個基督徒,做什麼 都要按規矩來的,回國也要等兩年才能結婚。」 費大夫等了兩年,他們認識六年才結婚。當時國 防醫學院也有一些出去進修沒有回國,學姊解釋 說,因為那個年代臺灣和美國距離太遠了,美國 什麼都進步。學姐回憶第一次到美國到洗手間, 看了擦手紙都不知道是用來做什麼的,當時臺灣 還沒有擦手紙!

以前軍方規定若是太太出國讀書,先生要押 在台灣,趙學姊當時念了兩次兩年的 master, 學姊的先生費主任念了四年博士,共八年沒有一 起共同生活,那時美國人不懂,他們問學姊說: 「妳回去還有先生嗎?」學姊更感嘆現在真好, 眷屬能隨同出國。

當時助教升等講師不容易,講師升等教授也 不容易。趙學姐覺得當時的自己很糊塗,沒有特 別留意教職晉升的事情。有一次她經過台大護理 學系,余道真教授看到學姊問到:「鳳宜,進來! 妳現在護理學系擔任什麼工作?」學姐回答:「我 是講師呀!我教護理專業問題及護理行政。」余 教授提到其他人都是副教授、教授了,學姊怎麼 還是講師。學姊想想後回去就問講師怎麼升等成 教授、副教授?打聽才知道說要有論文,經過國 防醫學院的人事委員會,再送到教育部。所以才 回家開始去寫研究論文。後來學校人事委員會就 有人因為學姊研究做的少,反對升副教授。沒想 到平時很常罵人的盧光舜盧大夫,他站起來說: 「我覺得她應該升副教授,不是她一個人研究做 的少,而是護理學系整個研究論文都少。」最後 學姐就順利升為副教授。學姊表示盧醫生心腸 好,其實學姐曾經得罪過他,但他不記仇。盧醫 生是胸腔外科醫師,而學姊是他病房的護理長, 病人手術完所有的引流管他都要親自來查看,有 一次學姐就跟著盧醫師查房,盧醫生每次親自查 看引流管,也自己換藥,學姐說:「盧醫生,這 些是護理人員的事,你為什麼要做?」盧醫生說 他會不放心,學姐向他保證:「你要放心交給我, 不然你的病人都是你在執行護理了。」還有一次 是還當學生時,護理長要當學姐當盧醫師的刷手 護理師,但是學姊知道盧醫師常罵人,我跟護理 長說:「我不刷!他愛罵人,我怕把他的器械弄 髒了」,護理長就和盧醫生說今天沒有學生來 刷手後,學姊老實的跟盧醫師說原因,想不到他 人和藹的說:「妳安心來刷手!我不會罵妳!」

他那天在手術時每次要罵人時,看到學姊就笑一 笑,還真的沒有罵人,可見盧醫生真的是不記仇。

畢生所學,回饋社會

฀ 成立校友團體的契機 有一次同學問趙學姊說:「教官!人家其他 學系都有校友會,我們護理學系怎麼沒有?」。 學姊聽到後馬上答應要成立。那時候適逢護理學 系成立50周年,正好籌備要成立護理學系的校 友會。學姐民國86年在校有推舉下榮膺護理學 系系友聯誼會創會會長。並且訂定國防醫學院護 理學系系友聯誼會組織章程,還發行國防醫學院 護理學系系友聯誼會會訊。

除此之外,同時趙學姊那時擔任基督教婦女 會的副會長,後來就擔任東南亞區基督教婦女會 的會長,常常要到新加坡、香港開會。除了做會 長,亦擔任女青年會的會長 所以學姊鼓勵護理 學系的老師,將來不一定只在護理界,應該要參 與社會不同的機構,學習成長。

● 修訂女性軍官服役期限

那個年代規定軍護要服役終身,趙學姊認為 軍護應該是要有一個服役期限,因為女性軍職人 員如果結婚了,很可能會影響家庭生活,所以建 議女性軍官服役要有個年限。學姊那時候就去參 加會議,爭取要修改女性軍官任職年限規定,而 現在服役年限已經修正符合人性。

另外趙學姊亦向護理學系提議,教書是需要 有臨床的經驗。當年學姐回護理學系教書,受到 周將軍的器重,沒有人上的課就是找她。她有一 天要求學姐上小兒科護理,學姐表示雖然開夜車

準備了好久,但因為沒有臨床經驗,站上去講話 沒有信心;但若是要上護理行政就很得心應手, 因為曾經擔任行政的工作。所以要有該科足夠的 臨床經驗,才能擔任該科之教師一職。

工作與家庭,取捨與平衡

● 國外求學與家庭

趙學姐返國後回到護理學系教書時,周將 軍說若要在系上教書,必須有更高的學位。周將 軍本來預計學姐可以攻讀博士,但是費主任不同 意。那時周將軍就跑去說服費主任:「Doctor 費,我送她去進修六個月總可以嗎?」後來周將 軍又說,既然就讀半年了,就再把兩年的課程 念完吧!會送學姊去哥倫比亞大學讀護理教育, 是因為周將軍當年是被傳教士送到哥倫比亞念碩 士的。但這次去進修國防醫學院沒有預算,是靠 著周將軍在美國認識的朋友捐助之經費下而完成 課程。當時博士班的學分都有了,但是沒有將研 究做完,哥大校方說如果要繼續完成學位,五年 內都承認學分,但最後學姐沒有回去繼續完成學 位,因為必須回臺灣照顧她的家庭。

● 家庭角色的平衡

當時周科長把學姐調回護理學系從助教做 起,趙學姊現在回想起來周科長是在培養訓練 她,希望有一天能接科長的職位,周科長到哪 裡去都會要學姐陪同,例如至各軍醫院視察。可 是學姐感到很遺憾,因為家庭的問題讓周科長失 望。費主任在結婚前曾對學姐說:「我的母親就 是職業婦女,我從小都看不到我的母親,所以我 們結婚後,希望妳要以家庭為重!」因為學姐曾

答應過費主任,所以沒辦法去擔任護理學系或醫 院的主任職位。

趙學姐說有一次盧致德院長很失望的把學姐 叫到辦公室問:「鳳宜,為什麼妳不能接護理學 系主任?」學姐老實的跟他說:「要是我做系主 任,很可能會影響我的婚姻生活,我的角色是一 位護理教師,但我也是別人的太太。」學姐說當 時不願為了自己的志業影響家庭生活。

亦師亦友,永懷周美玉將軍

● 與周將軍之情誼

在學生時期大家看到系主任也就是周美玉將 軍,都非常的害怕她,趙學姐描述說像是見了閻 羅王,恨不得跑遠一點。但自從回護理學系上教 書,學姊越是長時間和周將軍相處,越知道周將 軍對學系老師學生是非常的好。當時國防醫學院 經費有限,每個人都又瘦又黑的,她就到美國募 款,把美國朋友捐的錢給同學們買皮鞋、玻璃絲 襪、維他命等,近視的同學配眼鏡,當時國防醫 學院是沒有這些預算的。

趙學姐回憶到,周將軍是相當有眼光,她不 只是國防醫學院的護理水準,是要全臺灣的護理 水準都提高。那時候只有國防醫學院成立護理學 系,台大沒有一個人是碩士學位,或是在國外進 修過,所以台大那時候是高護班。那時同學們都 很喜歡余道真教授,她教護理技術教得很好,從 鋪床開始等都教得相當詳細,周將軍把系上的余 道真教授借給台大。臺大醫學院有了具博士學位 的余教授後,才能成立護理學系,周將軍眼光相 當遠大的。

周將軍原希望學姐能擔任護理學系主任,甚 至是做榮民總醫院的護理主任。但因為家庭因素 都不能去做,周將軍很生氣和失望。年老的時候 趙學姐由於有種補償心理,非常孝順周將軍。有 時間就常常去探望,當周將軍有問題時義不容辭 地解決。學姐記得周將軍有一次半夜摔倒了,費 主任開車馬上送到醫院,並且一同照顧,這是補 償一點對她的歉意。另外學姐表示周將軍有甲狀 腺的問題,脾氣比較不好。有時候看到跟別人講 話發脾氣的樣子,學姊心裡頭好難過,因為不是 故意要生氣的,而是因為生病的緣故。

● 照顧周美玉將軍晚年

趙學姊感性的說到:「和周將軍相處很久, 我感覺她是我的母親。」學姊總說周將軍一生都 是雄赳赳氣昂昂的女將軍,連盧院長看到她都要 對他另眼相待。周將軍終年未婚,沒有結婚生孩 子,趙學姐已經退休後,有時間常常去看視她, 且不定時的去抽查傭人給周將軍吃什麼東西。那 時候費主任也退休比較有時間,倆人常常帶周將 軍出門吃飯。學姐回憶有次邀請:「科長呀!我 們出去吃飯好不好?」周將軍回答:「好呀!到 妳家吃炸醬麵!」學姐的管家很會做炸醬麵的, 周將軍是中國北方長大,最喜歡吃炸醬麵了。

趙學姊很難過的是,有次周將軍要把學生送 的蘭花改個地方放,為了搬蘭花而摔倒腿骨折, 住在醫院裡。但周將軍不喜歡住在醫院,一天到 晚說要回家。有一天醫生說可以出院了,出院那 天先請傭人幫忙換衣服,學姐去辦手續。傭人突 然跑來說:「周將軍說她沒有要出院,她不要換 衣服。」學姊覺得好奇怪呀,回去病房看到說:

「科長呀!我們今天回家了!衣服要換好啊!」 周將軍回說:「我就只聽妳一個人的命令!」這 時候學姐眼淚都就流下來了,學姐回憶:「我一 輩子聽候周科長的命令,怎麼她老了這麼無助。

我一面給她換衣服一面流眼淚。」學姐最後想想 跟後輩學弟妹們說,在照顧老年人方面要多加留 心,特別要注意老年人的心理問題,希望能多一 些心思和耐心。

結語

趙學姐在回憶相距半世紀的訪談過程中,我 們感受到在那艱困時代,國防醫學院學長姐們篳 路藍縷的艱辛,自學姐回憶的片片話語中,使我 們彷彿回到那百廢待興的年代,不僅對於前輩們 懷著感恩的心,更加珍惜今日資源的豐富。非常 感念前期學姐們對母校及護理系的貢獻,在護理 變革的夙夜匪懈中,更是對於周美玉將軍宏觀、 高瞻遠矚的眼光深感敬佩。趙鳳宜學姐對於我們 要看重老年人心理的切切叮嚀,讓我們在未來臨 床工作上更有了方向。

月亮代表我的心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我的情也真,我的愛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我的情不移,我的愛不變,月亮代表我的心。

輕輕的一個吻,已經打動我的心,深深的一段情,教我思念到如今。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

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

Footprints in the sand

Lord,on the gentle wind, we hear you calling, come follow me.

Lord, in the sands of time, your foot-steps falling, lead us to thee.

Though they pass across dark mountains, though they walk through valleys deep.

On the road I see your footprints and I follow where they lead.

There are footprints in the sand by the sea of Galilee.

There are footprints in the sand that lead to Calvary.

How beautiful the feet of the blessed Prince of Peace.

I thank you, Lord, for your footprints in the sand.

Lord, as the new day dawns, I see you walking by the crystal sea.

Lord, on that distant shore, I see your footprints still leading me.

As they leading to the future, to a calling yet unknown.

I will keep his promise near me. I will never walk alone.

Jesus came to earth to illumine the way, and the path that He left is still shining today.

The sands of time have not covered the path He laid down.

For those who are seeking, the way still is found, still is found.

There are footprints in the sand by the sea of Galilee.

There are footprints in the sand that lead to Calvary.

How beautiful the feet of the blessed Prince of Peace.

I thank you, Lord, for your footprints in the sand.

Thank you, Lord, for your footprints in the sand.

You raise me up

When I am down and, oh my soul, so weary; When troubles come and my heart burdened be;Then, I am still and wait here in the silence,Until you come and sit awhile with me.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There is no life – no life without its hunger;Each restless heart beats so imperfectly;But when you come and I am filled with wonder,Sometimes, I think I glimpse eternity.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創會會長趙鳳宜女士紀念專戶

資料日期:2025/04/01~2025/04/22

為紀念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創會會長趙鳳宜女士對護理學系及系校友會的深厚情感與長年 奉獻,並體認其一生心心念念推動系所發展與系友情誼的用心與努力,經徵得其夫婿費師丈同意,本 會於114年4月1日正式設立「創會會長趙鳳宜女士紀念專戶」,以支持護理學系所學生的培育、教 學與活動之推展,以及本會相關事務的推動。感謝各界的慷慨捐助,共募得新臺幣1,411,000元。本 會已訂定管理辦法,並將秉持趙會長堅毅卓越的領導風範、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及她對護理專業發展 與人才培育的熱忱與使命,持續推動各項相關工作。期盼透過具體行動承續她珍貴的精神資產,啟發 後進、薪火相傳,讓她的志業得以永續傳承、光芒長照。

捐款200,000元

D06 費筱宗

捐款20,000元

M82 蔡建松

N4 高麗蘭

N7 邱秀環

N10 王世俊

N13 夏菊玲

N26 蔣欣欣

NV06 方宗英 團體捐贈中華源遠牙醫學會

捐款12,000元

D38 陳福裕

捐款11,000元

團體捐贈護研所15期

捐款10,000元

M56 蔡有成

M58 馬大勳

M59 沈國樑

M60 楊建芳

M64 黃慶菖

M66 雷永耀

M66 梁榮基

M67 李三剛

M67 張澍平

M73 張兆榮

M73 吳鳳昕

M73 盧異光

M75 王篤行

M75 陳國光

M75 張嘉訓

M76 蔡時安

M76 蔣世中

M79 潘志勤

M82 沈高輝

M83 王智弘

D16 林子淮

D17 姚振華

D18 楊世芳

D21 張哲壽

D25 劉進漢

D25 陳惠林

D33 鄭文祿

D39 陳日生

D40 史忠泉

D45 杜世偉

D46 周禮賢

P50 葉秀光

P58 李偉泉

P60 胡幼圃

N05

N13

N13

N13

N13

N13

N13

N14

N14

N14

N15

N16

N17

N17

N18

N18

N19

N20

N20

N20

N21

N21

N21

N22

N22

N23

N23

N23

N25

N28

N30

N31

N31

N32

顧乃平

羅曉蓉

陳斐韡

胡慧林

黃小蓮

李曼曼

史金蕙

尹裕君

喬桂伶

趙政芳

汪靜平

顧曉明

鄒建萍

蔡 華

劉麗芳

汪西陵

徐南麗

潘蒙麗

林 笑

戴寅琪

趙婉青

蘇逸玲

王如華

鄭美玉

谷幼雄

謝佑珊

王桂芸

湯雪鶯

鄒碧輝

陳文慧

蔡文佩

李作英

李惠玲

徐姍姍

N34 劉影梅 N35 張理君 N35 廖珍娟 N36 邱月娥 N36 卓妙如 N37 周桂如 N37 陳玉如 N38 李春蘭 N39 羅梅瑛 N40 高玉玲 N40 廖如文 N41 黃凡蘋 N41 柯惠芬 N49 潘雪幸 N54 陳怡冰 NV10 蔡洪卿卿 NV14 戴瑞芝 NV15 李明禮 NV17 甯慧君 NV19 蔡玉珍 NV23 孫吉珍 NV23 邢夢雲 衛專05 林偉峰 衛專07 羅仕琦 護研所15 蔡麗雲 護研所16 陳淑芬 團體捐贈馬來西亞校友會 團體捐贈 高雄市源遠醫事協會 盧國欽 團體捐贈國防醫學院校友總會 團體捐贈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 團體捐贈 國防醫學院 護理學系校友會 團體捐贈 臺中市源遠校友會 張克士 團體捐贈藥學系友聯誼會 團體捐贈護理學系36期 捐款6,000元

PH14 黃宇豪 捐款2,000元 D41 張啟昌

以愛行護理,憑信靠主恩

她用一雙溫柔的手,撫慰無數的病痛; 以堅定的信念,走過歲月的每一段路程。

她傾盡一生守護他人,用微笑傳遞盼望, 用行動見證主的愛與憐憫。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