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季刊第91期

Page 1


國防醫學院校友會季 刊

特別報導

慶祝建校第123年

校友會活動特別報導

校史補遺(卅一)

林可勝1932年給恩師

沙佩謝弗的手書 1932年林可勝在協和

文藝園地

春秋一色,萬里江山(二)

《夢想同行》-歌曲創作

學生園地

朱希斌教官來訪紀實

探索生活之趣

2025.Jan.

國醫與我

行醫六十年

最後的回顧巡禮

國醫盃16屆高爾夫球賽參賽校友

在主辦單位精心製作的大會背板前大合照

校友活動

國醫護理聯歡大會

台南空軍醫院

故友重返原址相聚

第16屆國醫盃

高爾夫球賽紀實

員榮醫療體系歲末感恩餐會

談天說地

信義路的青春筆記

【地方名人堂】

花蓮縣偏鄉資源少

居家醫療卻冠全台 涅槃重生的巴黎聖母院

綜合報導

財團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會文教基金會  第十二屆董事名單

校友會第十五屆總會理監事當選名單

校友會第十五屆總會長簡介

我們這一家

故國防醫學院院長

蔡作雍院士追思輯(四) 悼念M88蘇慶祥

國防醫學院校友會季刊

2001.11.24 創刊

2025.01.30 出版

發行人的話 Chairperson`s Message 002 承擔、傳承 與發揚 M79 潘志勤

總編輯的話 The Chief Editor`s Desk 004 回顧龍年 展望蛇年 ─ PH7 蘇遂龍

校史探索 A Glance into the Past 005 林可勝1932年給恩師沙佩謝弗的手書

─ 北京管永前、龍騰

008 1932年林可勝在協和 ─ 陳澤淵

特別報導 Special Report

009 國防醫學院建校 123年校慶活動特別報導

011 校友大會

011 上午系友會

012 傑出校友表揚

013 理監事選舉

014 表揚捐款熱心校友

015 院慶晚宴

015 TIMMF惜別晚宴

好事報報 Good News

016 國軍113年優良軍醫人員當選名冊 ─ 軍醫局

026 好事報報 ─ 校友會

國醫與我 NDMC Reflections 017 行醫六十年最後的回顧巡禮 M57 楊裕樑

學生園地 Contribution from our students 021 探索生活之趣 ─ M123 劉欣輝 023 朱希斌教官來訪紀實 ─ P108 吳宛珊

文藝園地 Essays

030 春秋一色,萬里江山,山海相逢,除卻更難( 二 )

─ M69 蔡唯富

031 《夢想同行》歌曲創作歡迎朱希斌教官返藥學系 ─ P76 毛志民

校友活動 Alumni Association Activities 032 員榮醫療體系歲末感恩餐會 ─ M83 張克士 034 M80 金門同學會 034 松機起飛 • 酒灑金門 ─ M80 徐學良 037 金門同學會~感想心得 ─ M80 陳逸正 038 老五隊:N17&NV18—入伍ㄧ甲子相見歡 038 茶會感言 ─ N17集體創作戴筱聆彙整 043 隨團眷屬的感言 ─ M61 章柏高 045 台南空軍醫院故友重返原址相聚 ─ M85 鄭明豐

046 第16屆國醫盃高爾夫球賽紀實 ─ M88 李啟禎

050 國醫護理聯歡大會 ─ N62 林巧軒

053 耄齡校友重相聚 ─ D21 張哲壽

054 NV23璀璨70同學會 054 熱力四射友誼爆發 ─ NV23 郭敏悌 061 以妳們為榮 ─ N17 鄒建萍

062 D38清邁、清萊海外同學會旅遊 ─ D38陳福裕

066 軍醫學術週-藥學教育講座暨系友回娘家 ─ P96 賴志韋

談天說地 Chat Room 070 信義路的青春筆記 ─ 生理研究所 林野 072 祖孫趣談 ─ N17 鄒建萍 074 【地方名人堂】花蓮縣偏鄉資源少居家醫療卻 冠全台 ─ 元氣網記者周佩怡 076 涅槃重生的巴黎聖母院 ─ N22 李雲瑛 078 社區篩檢站中的教學 ─ M75 季達

我們這一家 Our Family 081 悼念M88蘇慶祥 ─ 轉貼M88謝安臺醫師同學貼文 082 故國防醫學院院長蔡作雍院士追思輯(四) 082 感謝您對台灣生命科學教育及研究發展 無私的奉獻 ─ 劉扶東 084 願您乘願再來-感念蔡作雍院士 ─ 林天南 085 敬悼蔡作雍院長 ─ M52 陳光耀

綜合報導 Editor`s Comments

022 小型同學會 ─ N28同學會

069 會務報導

069 國防醫學院校友會第十五屆

理事常務理事及副會長當選名單 ─ 校友總會

069 財團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文教基金會

第十二屆董事名冊 ─ 校友總會

069 國防醫學院校友會第十五屆

監事常務監事及監事長當選名單 ─ 校友總會

071 往生校友 ─ 編輯部

073 港澳校友會會訊 ─ 港澳校友會

075 期班同學會 ─ M55同學會

081 錯誤勘正 ─ 編輯部

086 會務報導

086 國防醫學院校友總會

第十五屆會長潘志勤簡介 ─ 校友總會

088 校友總會活動報導 ─ 校友總會

090 中區分會會訊 ─ 中區分會

091 北區分會會訊 ─ 北區校友會

092 南區分會會訊 ─ 南區校友會

093 北加州校友會訊 ─ 北加州校友會

094 歡聲笑語話當年 新舊交融傳校風

記竹竹苗校友會第九屆會員大會 ─ N32 王蓉敏

096 藥學系友會會訊 ─ 藥學系友會

098 校園報導

098 學術與研究發展 ─ 國防醫學院總安處

100 校園活動 ─ 國防醫學院學務處

100 人事異動 ─ 編輯部

102 三軍總醫院訊息 ─ 三總企劃部

107 財團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文教基金會捐款名單 ─ 校友總會

110 國防醫學院校務基金113下半年軍事教育基金

捐贈芳名錄 ─ 校友總會

112 社團法人臺北市國防醫學院源遠校友會捐款名單 ─ 北區校友會

112 財團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支持母校發展基金會 捐款名單 ─ 主計室

91 Jan. 2025.

發 行 人:潘志勤

總 編 輯:蘇遂龍 副總編輯:張學祿、林 嶔 編輯委員:方文輝、王菀翊、王綉敏、王蓉敏、 王鴻展、宋昀和、李裕平、周昭祺、 林芯褕、洪誌聰、高上慧、張惟鈞、 張瓈方、章德生、陳意方、黃怡綺、 黃俊儒、劉正哲、蔡育倫、蔣友良、 鄭美玉、鄭琬蒨、鄭義麟。( 依姓氏 筆劃排序 ) 學生編輯:王菀翊、陳賢祐、張惟鈞、楊芳若、 蕭宏文。( 依姓氏筆劃排序 )

助理編輯:吳貞儀 顧問編輯:彭芳谷、張茂松、楊建芳、陳福民、 蔡有成、王丹江、張兆榮、雷永耀、 李三剛、張嘉訓、高森永、曾雯琦、 葉明功、何邦立。

英文編輯:楊麗影 特約攝影:李俊逸

發 行 所:財團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文教基金會 出 版 所:國防醫學院校友會

地  址:台北市內湖郵政 810 號信箱

電  話:(02)8792-3124

傳  真:(02)8792-2911

網  址:http://www.ndmc.org.tw/ 源遠季刊電子書 電子信箱:alumni@mail.ndmctsgh.edu.tw

視覺設計:鴻米設計有限公司 印  刷:乘隆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02)8228-6369

雜誌交寄:中華郵政台北誌字第 193 號

*本刊使用環保油墨及環保雪面雜誌紙印刷*

監事長李偉泉監交新舊任會長交接典禮

各位敬愛的師長、學長姊及學弟妹們,大家好!

我是國防醫學院醫科79期的潘志勤,非常榮幸接任第15屆校友會總 會長這一重要職務。在此,我要感謝各位校友的愛護與支持,希望在接下 來的任期中,能與國內外各地的校友共同努力,凝聚校友力量,讓校友會 更加強大,並持續支持母校,培育更多優秀人才。未來的3年,我會持續 傳承歷任總會長奠立的基礎,戮力邀請更多年輕世代的校友參與,使校友 會更具凝聚力,更加團結。另配合母校正式成立校務基金,我們也要整合 過往文教基金會提供學校的款項,並活化校友會與文教基金會之組織運作。

源遠季刊第91期起,我們仍邀請蘇遂龍教授(本屆副會長)擔任總編 輯,除協助精進刊物內容,強化校友情感聯繫外,期望配合政府推動ESG 計畫,逐年減發紙本季刊,並加強推廣電子書刊之使用,以達減碳目標及 減少費用開銷。另我們第15屆理監事也期望能陸續完成以下的工作任務: 1. 管制「安齋 3 號」計畫進度,原美國醫藥助華會 (ABMAC) 紀念館之文化

建物整修工程,期望在軍醫局及國防醫學院協助下,能如期如質於 114 年完成。針對後續建物及環境之維護等,我們也會持續募款,因爲有你, 文/M79潘志勤

「安齋」安在,待我們校友會遷址後,期能活 化校友會館的運用,讓我們一起共築ㄧ個國醫 人為台灣醫療貢獻的印記!

2. 配合國家節能減碳及資訊電子化政策,期優化 數位的服務的平台,以精進校友會服務校友的 動能,提供更廣泛多元的校友服務。

3. 加強校友會的組織運作與資源整合,一個強大 的組織需要有完善的運作機制與資源支持。我 將依章程規範加強常務理事所代表各學系的資 源進行溝通,另持續依目前五大功能性委員會 為基礎,包含「財務募款委員會」、「資訊委 員會」、「學術編輯委員會」、「活動委員會」 及「會員服務委員會」等,致力提升各委員會 之間的行政效率,期能善用現代科技工具來增 進聯繫與溝通。此外,我們也將積極尋求外部 資源,透過募款活動或企業合作,為校友會注 入更多資金與資源,以支持各項活動與計畫。

4. 持續支持母校發展,協助招募優秀的年輕學子 就讀國防醫學院,母校是我們共同的根,我們 理應全力支持它的發展。我們可以透過捐贈、 提供實習機會或參與教學等方式,為母校貢獻 一己之力。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在校學生的 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的困 難,讓他們感受到來自校友大家庭的溫暖,畢 業後也願意立即加入校友會的大家庭,共同承 擔與奉獻。

最後,我想再次感謝各位校友對我的信任, 也感謝歷屆總會長及幹部們為校友會所付出的心 血與努力。他們為我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我 們則有責任將這份光榮傳承下去。我相信,只要 我們攜手並肩、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讓國防醫 學院校友會成為一個更加團結、更加有力的平 台。讓我們一起承擔、傳承與發揚! 祝福大家 身體健康、事業順利、家庭幸福!

台灣過去一年的衛生政策進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和調整,這除了消除 人或群組之間的健康存在差異的Health Equity外,更向平衡人和生態系 統的健康及相互依存的One Health方向邁進。今年衛生政策的改革和調 整就讓我們一一回顧。

首先是住院整合照護Skill-Mixed的推動,其漸進解決台灣醫療院所 行之有年的「陪病制度」,除解決護理人員短缺外,更改善除了加護病房 外,病人的生活照顧全由家屬負責的現象。

第二是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雙法於今年6月在立法院三 讀通過,這可以讓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的疾病,在完成二期臨床試驗,並 經審查風險效益、具安全性及初步療效者,就可及早取得再生醫療新藥。

這除了可讓癌末病人得到新的機會外,也可讓國內生技製藥產業有更多的 發展。

第三是廢止健保停復保制度,也就是未來出國6個月以上的國人,將 無法再藉由申請健保停保的方式免繳健保費用;依新規定,只要設籍於台 灣的國民,均要持續繳納健保費,才能享有完整的健保醫療權利。另外配 合基本薪資調整,健保投保金額的第一級調整為新台幣27,470元。這除了 回歸為保險業務經營之基本理論,是謂參加保險之人數愈多,其預期損失 愈能接近實際損失,使保險經營基礎愈益穩固之「大數法則」外,更符合 國民期待之公平正義。而調整之健保投保金額的第一級金額,除反映實質 薪資水平,更確保健保財務的穩定性。

而人工生殖法的修訂,則是充滿變數及爭議。年初立法院一讀通過修 法之重點為(1)修正經由捐贈生殖細胞所出生人工生殖子女可知悉之捐贈人 資訊等。(2) 增訂同性配偶、未婚女性和異性伴侶得實施人工生殖。(3)增 訂委託配偶實施代孕生殖之要件;增訂代理孕母資格要件及代理孕母評估 紀錄。增訂代理孕母權益及代孕契約規範,這本是配合社會變遷之少子化、 女性自主權及同婚,但代理孕母條例因少數意見領袖之疑意而不得不移除 此次修法。

期望這樣的回顧有助於台灣在多變的環境 中調整策略,除可加強社會凝聚力和韌性外, 更可促進社會和諧與可持續的發展,也期許來 年之醫療體系更加完善。當然這其中當然少不 了校友你我的共同努力!

尊敬的主任:

非常感謝您那封熱情又友善的來信,並請原諒我遲遲未能回覆。我一 直在等待一個恰當的時機來告知您——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向您請示—— 我和一位同事,林博士(Dr. S.M. Ling)1,是否可以在今年六月前來舊實 驗室工作。我稍後會詳細說明。

我想表達我對謝弗夫人(Lady Schafer)健康好轉的欣喜之情,同時也 非常高興得知您本人身體健康。我也非常感激您對佩吉(Peggy)的關愛。 事實上,如果沒有我在愛丁堡的老朋友,我恐怕早已失去了我的小女兒。

這段時間我在這裡也經歷了許多困難。我的小兒子和我一起留了下來。 他發了一些輕微的熱,持續了數週,卻沒有表現出其他臨床症狀。最終, 發現他的右肺(透過X光檢查)有一小塊實變區域。幸運的是,診斷結果 是上皮細胞炎,醫生告訴我,預後是好的。我很高興地告訴您,他現在幾 乎恢復正常,我希望能夠在今年春天帶他回家。我還沒有告訴他的母親, 因為她已經有足夠的擔憂和煩惱了。

我剛剛獲得了前往羅馬參加大會的許可,並已安排在四月離開這裡, 六月初抵達倫敦。我必須在冬季學期返回,但這樣我將有三個月的時間待 在英國。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將帶上我的同事林博士,他獲得了一年的獎 學金。我們一直在研究脂肪抑制胃分泌的機制,並發現小腸萃取物注射到 靜脈中會抑制胃分泌。有趣的是,骨骼肌萃取物也會產生相同的抑制作 用。根據我們目前的判斷,這種效應並非由循環系統的毒性干擾所引起。

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這種物質(與匹特拉辛、組織胺以及可能的促胰 液素有關)是否是特異性的,還是存在於多種組織中。我想和林醫師一起 前來,致力於鑑定這種物質,希望能得到巴格(Barger)2 和麥克斯威尼 (McSweeney)的幫助和指導。

也許林博士可以同時在巴格和您的部門工作。您能接納我們嗎?您是 否願意詢問巴格是否願意接納林醫師?

林博士1925年畢業於賓州大學,是一位細菌學家,曾與阿貝爾 (Abel)共事 3。他在生物化學方面有相當的造詣,但對有機化學了解甚少。 我認為他這一年在愛丁堡的學習會讓他受益匪淺。

1

文/ 龍騰翻譯

即中山大學醫學教授、生理學家林樹模(1893—1982),他是林可勝的學生。從後續 來看,他最後去了愛丁堡大學,在謝弗指導下工作與學習。

2 喬治‧巴格(George Barger,1878-1939),英國化學家。1910年,巴格與詹姆斯·尤 恩在英國倫敦惠康實驗室合成多巴胺。

3 約翰‧雅各‧艾貝爾(John Jacob Abel,1857—1938)美國藥理學家、生物化學家,美 國藥理學研究的早期奠基者之一。

我還想知道他是否能夠獲得研究經費。如果 不能,我將設法為他籌集一些資金,以確保他不 會成為您財務上的負擔。

由於我們將在四月出發,如果您能儘早通過 西伯利亞郵路給我一個有關可能性的答复,我將 非常感激。

我期待著再次回到實驗室,並在您的指導下 進行一些工作。我希望您能夠去羅馬,但如果不 能,我至少也能有幸見到您一段時間。

向夫人和您本人致上最誠摯的問候。

您真誠的

林可勝

原稿件為厦門梁忠軍先生提供,經貴陽楊 永楦女士到處找人翻譯,因林可勝手書的 花體字比較難認,最後由北京外國語大學 國際中國文化研究院管永前副院長及研究 生龍騰共同完成此文,分享讀者。

Dear Chief,

Thank you ever so much for your very welcome and kind letter, and forgive me for the delay in replying. I have been waiting in order to be able to tell you—or rather to ask you—if a colleague, Dr. S.M. Ling, and I may come and work in the old lab this June. I'll return to this later.

I want to express how glad I am to know that Lady Schafer has so improved, and to learn the happy fact that you yourself too are enjoying good health. I am also grateful for the kindness you have shown Peggy. Indeed, were it not for my old friend in Edinburgh, I fear we would have lost our little girl.

I’ve had another serious time here with our little boy, who stayed on with me. He developed a mild fever that persisted for weeks, and otherwise showed no clinical signs. Finally, it was discovered that he had a patch of consolidation in his right lung (by X-ray). Fortunately, the diagnosis is one of Epitheliosis, and the prognosis, I am told, is good. I am glad to say that he is now almost normal, and I am in hopes of taking him home with me this spring. I have not told his mother, as she has enough worry & trouble on her hands as it is.

I have just received permission to attend the Congress in Rome and have arranged to leave here in April, arriving in London at the beginning of June. I will need to return for the winter session, but this will give me three months in Britain.

I am bringing, as I mentioned at the beginning - my colleague Dr. Ling, who has been granted a Fellowship for one year. We have been working on the mechanism of gastric inhibition by fat and have found that an extract of the small intestine will produce

gastric inhibition when injected intravenously. Curiously, extract of voluntary muscle also causes the same inhibition. The effect is not due, as far as we can judge, to a circulatory toxic disturbance. The question which must be settled is whether the substance (related to pitrakin and somewhat to histamine and perhaps certain secretin) is specific or one found in several tissues. I should like to come with Ling and start work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ubstance, hoping to have the assistance and guidance of Barger and McSweenie.

Perhaps Ling could work in both Barger ’ s and your departments. Could you accommodate us? Would you also ask Barger if he would take Ling under him?

Ling is a bacteriologist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25) and has worked with Abel. He is fairly well off in biochemistry, but knows very little about organic chemistry. I feel he will gain a great deal by his year in Edinburgh.

I should like to know whether he would be able to obtain a research grant. If not, I shall try and have him provided with some funds so that he would not be a burden on your budget.

As we leave in April, I would appreciate it very much if you could give me some indication of the possibilities at an early date – by letter Via Siberia.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being in the Lab again and doing some work under your supervision.

I hope you will be able to go to Rome - but if not, I shall at least have had the pleasure of seeing you for some little time.

With kindest regards to Lady Schafer and yourself, sYours sincerely, Robert K.S. Lim

1932年春,時先生35歲,他以極大的愛國熱情和高度的政治警覺 性,預見到日寇亡我之心不死,戰端一啟,必定是長期的、持久的。於

是,他在協和醫學院組成了軍醫官救護訓練隊(Medical Officer Training Corps,簡稱MOTC),協和全院本科一、二、三年級全體男生共40多人(四

年級在醫院和門診有臨床實習任務,不克參加),在先生倡導下,踴躍參 加到學生救護隊中,大家情緒高昂,充滿激情。學生醫療隊設隊長一人, 由盧致德擔任。該隊下分三個排,由李文銘、榮啟容、鄭家棟、彭達謀先 後分任三個排的排長。先生親自設計救護隊的各種用具、服裝及運輸工具, 制定標準手術器械箱和急救藥物箱示範,由外科講師楊靜波大夫主講外科 急救,文海樓舍監負責督導擔架操練,包括製式教練、夜間教育、急行軍、 露營演習,以及緊急集合、擔架運送、戰地傷者搶救、包紮、止血等技術 訓練。後來的實踐證明這是以後紅會救護總隊的一次小型預演。

1月底,帶領協和學生前往上海救護第一次淞滬戰爭「一二八」傷兵。

4月15日,中華醫學會和博醫會合併。博醫會成立於1886年,是中 國最早的全國性西醫學術團體,兩會有很多共同的會員,一直保持良好溝 通。在先生擔任中華醫學會會長期間,致力於醫學會統一中國西醫界的夙 願,歷經四年磋商終成。兩大西醫組織的團結,標誌著中國西醫界的聯合 有了很大的發展,「開中國醫學之新紀元」。而合併中華民國醫藥學會和 全國醫師聯合會的努力則因英美派與德日派的矛盾而失敗。

輔助說明衛生署在南京籌建一所實驗性示範學校,希望透過加強學生 的基礎醫學知識和實踐能力,盡快為公醫制度,特別是為農村培養實用醫 師,找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教育,最終取代兩級醫育制度。這所學校後來轉

到江西,後定名中正醫學院,但因資金不夠,協和不看好,蹉跎到1937 年才具規模,很快日本入侵徹底中斷。

成為德國自然科學院榮譽院士,義大利Bolognn皇家科學院通訊 會員。

● 113.11.23 上午,校友會張總會長親至各系友會開會地點與各系校友致詞表示支持,各系校友均表示 尊敬且熱歡迎,其中藥學系年近百歲的朱希斌老師更當場捐款 10 萬元贊助總會之會務發展,最是令 人感動。

● 113.11.23 校友會假母校舉辦第 15 屆第 1

次會員大會,頒獎表揚傑出校友、今年因同時舉辦國際軍 醫論壇 (TIMMF),會場改在 33 教室舉行,校方已盡力擴大的舞台,仍讓傑出校友在台上雖顯擁擠, 卻不減喜悅之情,恭喜所有當選校友!

● 表揚傑出校友後,接著頒獎表揚捐款熱心校友,並請到場各分會會長與系友會長上台報告各會近況, 並與到場校友面對面座談。年度捐款超過 10 萬校友共 28 人,多數並未出席受獎,特將名單公布於下。

● 本次院慶正巧迎來三年一度的大選,校友大會同時辦理第 15 屆理事及監事選舉,熱情的校友約 300 人,把會場幾乎擠滿,感謝母校借用閱卷系統,選舉順利而快速完成,當選名單詳見本期綜合報導。

● 113.11.23

校友大會後安排專車送校友前往大直典華餐廳參加院慶晚宴,今年席開 45 桌座無虛席, 校友們只是看了相關群組公告,就自動報名認桌,而且是瞬間爆滿!感謝大家熱心支持。除了各分 會系友會校友踴躍出席外,難得的是海家班學長與其眷屬亦來共襄盛舉,港澳校友會先後兩任會長 鄒碧輝與李明志亦邀請退輔會主管海外榮光聯誼會的王凱衍處長出席,見證我各地校友會與總會之 關係密切且融合。

● 113.11.24 母校特為參與 TIMMF 國內外嘉賓舉辦惜別晚宴,校友會理監事及各系老師均應邀參加,

熱情的外國賓客本已將現場氣氛炒熱,當翻譯官上台用中英文宣布:中華隊在日本贏得世界棒球菁 英賽冠軍時,現場更是嗨到極點,蔡局長打趣向日本代表致歉,又是一陣歡呼!

年度捐款10萬以上校友名單

校友大會

主席張總會長宣讀國父遺囑

最佳司儀韓國強與蔡育倫

陳元皓校長致詞並做母校 近況簡介

彭進明理事長致詞 出席貴賓國防醫學院陳校長(左1)中央總 會彭進明理事長(左2)

大會開始唱院歌

上午系友會

會場小出席校友眾多

張總會長參加公衛系友會與系友們合影

張總會長至護理系友會致意與系友合影

朱希斌教官捐贈10萬元贊助校友 會會務發展

傑出校友表揚

傑出校友曾耀昇代表致詞

傑出校友陳文慧代表致詞

中區選出傑出校友與張會長及總會長合影

護理傑出校友與系友會長等系友代表合影

今年舞台略顯擁擠

表揚捐款熱心校友

李明志籌辦港澳世界校友會出 資超過10萬

盧國欽年度捐款超過10萬

年度捐款冠軍港澳前會長鄒碧輝

傅明明年度捐款超過10萬

張克士年度捐款超過10萬

扈春安年度捐款超過10萬

譚延輝年度捐款超過10萬

各分會長系友會長出席校友座談會 年度捐款超過10萬熱心校友與張總會長合影 潘會長在校友會第15屆第一次會員大會致詞

院慶晚宴

14+15屆會長與王智弘院長領唱院歌

牙醫學系大老院慶晚宴不缺席

TIMMF惜別晚宴

鄒碧輝與李明志邀請退輔會主管海外榮 光聯誼會的王凱衍處長出席

高齡近百的陳光耀學長婆娑起舞

張總會長被護理系美女包圍

海加班學長與眷屬受邀參加院慶校友晚宴(前排左起吳 瑞生女兒吳晶晶、吳瑞生、李家錕夫人及公子,後排 左起宋丕琨夫人、郭椿祺女公子及夫人、馬正平夫人 及宋樂亭夫人)

蔡局長邀請三軍總醫院及其他軍醫院院長上台舉杯向嘉賓致敬

林校長與國外護理專家及學系老師合影

蔡局長三總洪院長與護理學系校友互相敬酒 蔡局長三總洪院長與護理學系校友互相敬酒

國軍113年優良軍醫人員當選名冊

單位 級職

姓名 期班 獎勵種類 軍醫局衛勤保健處

空軍上校處長

杜旻育 M90 國防部獎狀 軍醫局藥政管理處

陸軍上校處長 鄭文慶 P80 國防部獎狀 軍醫局衛勤保健處 海軍中校視察

姜椿泰 PH17 國防部獎狀 軍醫局藥政管理處 海軍中校技正 林欣德 P90 國防部獎狀 國防醫學院 陸軍上校教師 蔡文銓 M95 國防部獎狀 國防醫學院 陸軍中校軍醫官 范家誠 PH22 國防部獎狀

國防醫學院預醫所 陸軍上校組長 陳正忠 非校友 國防部獎狀 國醫衛勤訓練中心 陸軍中校組長 蔣志賢 PH20 國防部獎狀 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 海軍上校部主任 陳相成 M90 國防部獎狀 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 陸軍上校部主任 林宗坤 P79 國防部獎狀 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 海軍上校教師 楊翔宇 M98 國防部獎狀 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 陸軍中校教師 黃文彥 M97

國防部獎狀 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 空軍中校教師 歐冠伶 M100 國防部獎狀 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 陸軍少校軍醫官 蔡沛然 PH30 國防部獎狀 國軍高雄總醫院 空軍上校部主任 李柏群 M92 國防部獎狀 國軍高雄總醫院 海軍中校主任 劉秉泓 M100 國防部獎狀

國軍臺中總醫院 陸軍上校部主任 王守正 M93 國防部獎狀 國軍臺中總醫院 海軍中校主任 梁鈞傑 M100 國防部獎狀 國軍桃園總醫院 陸軍上校教師 蕭博仁 M96 國防部獎狀 國軍桃園總醫院 海軍中校主任 周大權 P85 國防部獎狀 國軍左營總醫院 海軍中校主任 羅貽豪 M98 國防部獎狀 國軍左營總醫院 陸軍中校主任 黃柏瑋 M98 國防部獎狀 國軍花蓮總醫院 陸軍中校主任 許崇智 M101 國防部獎狀 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 陸軍中校組長 鄭煒騰 PH16 國防部獎狀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 陸軍中校主任 楊蕙年 M98 國防部獎狀 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 空軍上校副院長 劉瑞盟 M92 國防部獎狀 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 空軍中校軍醫官 鄭旭智 M102 國防部獎狀 國軍高雄總院岡山分院 陸軍少校軍醫官 余晏昇 非校友 國防部獎狀 國軍高雄總院屏東分院 陸軍少校副組長 顧家榮 PH30 國防部獎狀 國軍臺中總院中清分院 海軍中校主任 蔡嘉修 M100 國防部獎狀 國軍桃園總院新竹分院 海軍中校主任 程元梁 M93 國防部獎狀 三軍衛材供應處 陸軍少校庫長 蔡維哲 P94 國防部獎狀 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 空軍上校部主任 張維洲 M93 軍種獎狀 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 海軍上校部主任 柯宏彥 M95 軍種獎狀 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 空軍中校教師 林立凡 M95 軍種獎狀 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 陸軍少校醫官 徐萬夫 M102 軍種獎狀 國軍高雄總醫院 海軍中校主任 倪英睿 M97 軍種獎狀 國軍臺中總醫院 陸軍少校主任 吳健瑋 非校友 軍種獎狀 國軍桃園總醫院 陸軍中校主任 李龍興 M94 軍種獎狀 國軍花蓮總醫院 陸軍中校主任 魏振峰 P87 軍種獎狀 國軍左營總醫院 海軍少校衛裝官 沈佩瑩 P94 軍種獎狀 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 陸軍上校副院長 李俊德 M88 軍種獎狀 陸軍司令部醫務所 陸軍中校主任 鄭堯銓 非校友 軍種獎狀 陸軍陸勤部軍醫處 陸軍少校軍醫官 陳立哲 非校友 軍種獎狀 陸軍馬祖支援營醫療連 陸軍少校連長 練健民 公衛所108年班 軍種獎狀 陸軍二支部衛生連 陸軍少校連長 鄭世緯 PH30 軍種獎狀 陸軍五支部衛生營一連 陸軍上尉連長 陳郁蓁 非校友 軍種獎狀 陸軍三支部衛生營 陸軍士官督導長 陳俊彥 非校友 軍種獎狀 陸軍東引保修連 陸軍上士副組長 黃鈺婷 非校友 軍種獎狀 海軍反潛醫勤科 海軍上尉航空生理官 朱良岳 非校友 軍種獎狀 海軍陸戰隊後勤中隊 海軍上尉區隊長 林博謙 PH37 軍種獎狀 海軍陸戰隊醫務所 海軍中尉醫官 鄭任哲 非校友 軍種獎狀 空軍司令部醫務所

空軍少校組長 余思穎 PH22 軍種獎狀 空軍二聯隊醫務所 空軍少校主任 張嘉玲 P88 軍種獎狀 空軍六聯隊醫務所 空軍士官長組長 吳友文 非校友 軍種獎狀

全動署醫務所 陸軍少校主任 楊喆勛 公衛所108年班 軍種獎狀 中正預校醫務所 陸軍士官長組長 劉沛宜 非校友 軍種獎狀

自從畢業離開校門後,60年間就未曾再進去過,連高鐵只要90分鐘 就能到的台北,也是5年前接受全聯會頒發行醫55年獎之後即沒再踏入, 所以,此行對我這個高雄佬而言顯然非常難得,尤其至今碩果僅存能參加 畢業行醫60年同學會的已剩下寥寥無幾,肯定這是最後一次,蓋再10年 都將近百歲,哪有可能聚集70年同學會?所以深知機會難得,把握當下福 報,惜緣再聚一堂,實在意義重大,而今一起言談,返璞歸真,已不會粗 俗膚淺到比身外之物的動不動產財富誰多,而是相互較量誰放置在體內, 被偷搶不走也無法變現的零件與裝修花費高下,如節律器CRT-D快70萬, 一 個支架近10萬,一共裝幾支?…然後自我解嘲為榮,讓哄然大笑為樂。

1957年(民國46年)約130多名投入國防醫學院醫學系57期, 1964年剩64個出爐,很巧地所謂蕃薯、芋仔與僑生各佔1/3,卻毫無籍貫 情結,反而至今仍舊情同手足,趁同學會毫無忌諱地回憶,在尚未失智或有 可能日後病重無法言語,趕緊讓時光倒流回味記下過去近70年的點滴,同 時亦可分享一些人們所不知或被遺忘的歷史地理,提供各界參考(圖1)。

那個年代,高中畢業後考的是所有大學、 專科與軍事院校一起考試與 分發的所謂「文武大專聯考」,只分文、理兩組,好像沒有是非選擇題, 都是手寫的演算、解釋、申論…等等硬碰硬的直球對決,當時醫科(學系) 只有台大、國 防與剛創立沒多久的高醫,不像目前某些國家那樣飢不擇食, 大量生產濫芋充數。醫師證書是由內政部以當時部長連震東(連戰的老爸) 具名頒發,民國60年才有衛生署,102年才有衛生福利部。

最原始的國防醫學院,位於羅斯福路四段台 大總校區對面往自來水廠走的水源路,經過當時 新店萬華的火車路就到達。後面新店溪岸邊,就 是我們上軍訓課與順便戲耍的地方…但如今全都 面目全非,屍骨不存,我們繞一圈猶如倦鳥歸巢 找無窩的戚戚焉,真令人不勝唏噓! 在入學之 前,必須先去「鳳山陸軍官校陸軍軍官基本訓練 中心」接受比現在百倍嚴格的黃埔制式入伍訓練, 養成堅忍不拔的軍人武德,近年幾次遇見陸軍官 校畢業生,聊天談及往事並唱出陸官「怒潮澎湃, 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校歌時,總會換 來立正敬禮叫喊「學長好」,令人頗為感動。

4個月後我們回到母校開始接受完整的醫學 教育,非常幸運碰到的師長都是方從中國大陸撤 退來台的當紅祖師級第一流醫學泰斗,如院長盧 致德中將是協和及英國皇家軍醫學院(全國唯一 穿著英國式短褲長襪軍服的將官),少將副院長 彭達謀(公共衛生),生理柳安昌(幾乎每堂課

必考一題,只有100、 60 與0分,三種成績), 藥理李鉅(劑量必考,一旦不小心overdose 全 部成績歸零殺無赦當掉),外科張先林、文忠傑,

神外王師揆,婦產科李士偉與小兒科聶重恩…… 也全都是協和醫學院的。不然就是與協和同級的 湘雅,如胸外盧光舜(最兇,嫉惡如仇,只要有

錯不論大小都罵),耳鼻喉科榮寶峯,內科丁農、 酆特曾……。其餘也都出自國內外名師及第一代 真傳高手。俗話說「吃果子拜樹頭」,即使時日 已久,哲人其萎,恩師們也多不在,今天更應倒 帶回憶,用以永懷感戴。

從醫預科開始,如國文的鄔翔,微積分的 胡紹渠(來自新加坡),物理學丁士墉、李漢 光 (物理、生理與藥理三理乃國防醫學院的第 一關,至少刷下三分之一,按學校規定不及格只 准補考一次,再不及格就留級全部歸零重修,

因此每期班同學常有當一兩期下來的前學長, 若1/2 不及格就直接退學,故欲倖存非苦讀不 可,記得學校軍事管理,晚上9點全面關燈命令 就寢,只好先睡再於半夜偷偷起床到路燈底下K 兩小時書),社會醫學系的李宣果、李煥燊、張 禹罕、戚以徵(統計學)、盧傑、榮達坊(環境 食品衛生,常帶大家到各廠區查訪教學順便吃喝 玩樂)、毛文秉,生化系的陳尚球、林詩聖、馮 憲文、魏如東,生理系的蔡作雍(後任國防醫學 院院長與中研院院士)、姜壽德、周先樂、盧信 祥、穆瑞運,組織學的梁序穆與胚胎學的許織雲 賢伉儷教授(國防醫學院除了大體多,顯微鏡也 多),解剖學的鄭尚武(暗示大家去找頭顱,弄 得雞飛狗跳)、劉五榮,法醫學葉昭渠,寄生蟲 學的OK Khow許雨階(不會國語,故以英文教 學)、范秉真,病理的朱邦猷、杜炎昌(考試時, 病理切片放在幾十台顯微鏡,每個人輪流看一分 鐘寫下診斷,立即被大風吹逼迫緊張轉台),細 菌的劉如心、王貴譽,黴菌的任天民,病毒的 戴佛香,免疫學的韓韶華(後任陽明醫學院院 長)。物理醫學(放射線)的胡學熙、客座教授 Strandjord、盧健泰、張遵、江澤春、陳光耀。 皮膚科高熼瑛。牙科學黃子濂。眼科林和鳴、周 道香、劉景鴻。耳鼻喉科榮寶峯、張斌、賀焰慶。 內科客座教授Bar,心內丁農、沈彥(陳誠副總 統御醫)、姜必寧(三位總統御醫),腸胃酆特 曾、李承泌,胸腔陳耀翰(蔣中正總統御醫)、 潘樹人(後任國防醫學院院長)、姜壽德(肺功 能)。傳染病學鄒天增(排班去已不復存在的南 港結核病防治中心見習)。血液病學黃天賜、黃 雲飛。精神病學劉錫恭(教學生動,最佳人氣, 可惜遭空難)、楊雲官、郭紓為、莊明敏(新北 投精神科醫院實習)。神經內科朱復禮。新陳代 謝科田可高、譚柱光(intern時尚無血糖機,整

夜獨力靠驗尿醣與酮體調整藥量成功搶救糖尿病 昏迷病人,得為他讚揚)。外科張先林、文忠傑、 李新超、俞紹基,神外王師揆、施純仁(台大畢 業,後當過衛生署長),胸外盧光舜、乾光宇, 泌外鄭不非、呂曄彬,心外俞瑞璋,麻醉王學 仕,直腸外科杜聖楷,整形外科洪楚琛,骨科客 座Thompson、鄧述微、馬擢,小兒科聶重恩、 蕭遺生、吳文錦、皮德輝,婦產科李士偉、王自 芳、王寶翠、孫祖森、閔振華、陳竹安(荷蘭客 座)……。

我們當clerk 與intern是在台北市小南門廣 州街的801總醫院與軍眷醫院,就是後來合併成 為現在三軍總醫院的前身,現址改建為市立聯合 和平醫院。就因為在那裡千錘百鍊受盡其他醫院 所沒有的魔鬼訓練,才養成這60年來,獨當一 面的能力與耐性,應付各種狀況綽綽有餘。當年

intern 早上必須土法鍊鋼做完每個病人的 B.U.S. routine 沒有檢驗室支援,吊完所有必要的 IV, 沒有護理人員代勞,要手寫完整的病歷,沒有打 字機或電腦,要自己做 liver needle biopsy、 接生百名routine做episiotomy及所有小手術,

若經認定熟練就被默許做R甚至young visiting 的工作……所以膽大心細,從無失誤,看我開業 時在自己小診所都敢不停做完美成功的不小手 術,又無醫療糾紛,反換來歷久讚譽,就覺辛苦 沒白費。還記得當intern時,特別照顧我的外 科總醫師是後來升任國防醫學院院長的馬正平學 長,永遠感激他!

本來蔣經國總統就想讓國防醫學院與軍方 總醫院跟培養生長出來的陽明醫學院與榮民總醫 院,成為照顧現役軍人與退除役官兵及眷屬的雙 手腳一樣,所以先找國防醫學院盧院長兼任榮民 總醫院院長籌備領頭,1963年北榮成立柯柏館 (Kohlberg)我們躬逢其盛時,石牌還是荒郊

野外,如今卻擁擠不堪。緊接著再請國防畢業出 來的高手先後擔任國立陽明醫學院院長如韓偉、 于俊、韓韶華、張心湜、張茂松、何橈通等等, 故國防與陽明真可謂兄弟之邦,難怪很多陽明醫 師都叫我學長,感覺不勝溫暖備至。更有遍佈全 世界各地,不論臨床或學術界,從基層到領導階 級的同學,大家都本著親愛精誠,所遇學長、學 姐與學弟妹,都深深感覺出熱情與互相照顧。

畢業後,前2年依規定要下部隊,被派在 19 師衛生連當中尉醫官,雖屬正統出身鶴立雞 群,但面對行伍醫官非常低調融合,所以都能受 到敬重,不像有些少尉預官自視高傲,故被嚴 整,卻反而無知抗議我享特權。尤其最後半年移 防馬祖北竿,當時沒有公私醫療院所,還在單日 炮擊,水鬼摸哨,除了重症後送,什麼都做,唯 我獨尊,得到上自指揮官給我紅牌專車使用,下 至小兵百 姓的愛戴,成為名醫,有點樂不思蜀。

回到高雄802總醫院接受從住院醫師、總 醫師與到主治醫師的完整訓練,主任林峻卿中校 是台大畢業的耳鼻喉科泰斗,三生有幸得他栽培 更派我前去中國醫藥學院擔任醫科與中醫科五年 級的ENT副教授,每週合上4小時,我也回饋 編著了一本教科書,榮獲考試院長題名,國防醫 學院盧院長與軍醫局劉局長賜序。

現在很少有人知道原本802總醫院位在六 合一路,包括我問過現在中正一路總院新址任職 的學弟。當時佔地:前是六合一路,後是七賢一 路,左是錦田路,右是林森一路,院區內包含被 切斷的忠孝、仁愛與復興路,現在幾棟如福華大 飯店、新光、彰銀、華南 銀行、亞洲仁愛大廈、 中華電信以及七賢國小與 六合公園……全都在範 圍內,可見幅員之廣闊。

在此要特別提一下, 我當時毫無禁忌迷信管轄的 第4病房44床,一 直都平安沒事。

1974退役後,即在自家開業10 年,只有自費與不像健保找碴剝削的 勞保,自己是真正老闆,所以輕鬆愉 快,名利雙收。卻受慫恿忍痛移民, 但一個人的性格作為若走正派,到處 都是勝利一族贏家,在外國國立大學 醫院與軍警總醫院及自家診所行醫10

幾年,打進政府高層社會,故過得非 常得意,卻為幫忙好友,因緣際會又 意外回台,再於原地開業10年後因 健保掣肘亂扣款,憤 而從老闆自貶為 受僱小弟至今,茍延殘喘卻怡然自得。

今年剛好畢業60年(圖2),已 有差不多過半的同窗,沉不住氣,迫 不及待地先去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或蒙 主寵召安息主懷,現存還行動自如又 知珍惜結緣近70年的慶祝活動當中, 我們這些老頑童醜人多作怪,神來一 筆竟想還老返童,蒙院方校友會溫馨 配合借來學生軍服,再穿起來拍照老 當益壯,回味青春氣息(圖3,4),又

round 母校內湖新院址,幸遇院長陳 元皓將軍歡迎尤感殊榮(圖 5),感受 到母校突飛猛進,領導群倫的頂尖氣 勢,更覺一番驕傲幸福感啊!

60多年前,母校盧公致德院長, 每每訓話總是謙卑自稱「老朽」諄諄 教誨,現在竟變成我們是8、90歲 高齡,而視茫茫、而髪蒼蒼、而齒牙 動搖的老朽,不知是時不我與恨少作 為為憾,抑或是克紹箕裘無忝恩師為 榮?

圖3 還老返童七雄兵

圖4 太太孫子齊分享 圖5 國防醫學院院長陳將軍

不知不覺,新學期已經悄然過半。回頭看看,大家在國醫的生活過得 如何?

九月的開學日似乎還近在眼前。記得那時候自己為了搶課,守在電腦 前緊盯著屏幕上時間的數字變化;手指懸在滑鼠上時不時地刷新頁面,心 中默念:「八點快到快到!」結果……網絡崩潰了。課沒搶到,於是展開了 一週奔波於老師和教務處之間的循環之旅。不得不說,通識課永遠都是那 麼搶手啊!

寫到這,不禁讓我想起自己刷到過一則短視頻。內容講的是一位老師 用心授課,但因為這門課程不在學生的考試內容裏,有些人會選擇將這段時 間用於其他需要考核的科目上......這真是殘酷又無奈的現實啊。我們每個人 都身處於考試體制的框架中,面對在台上熱情教課的老師,看著身為學生本 應該也了解的知識,內心的糾結和罪惡感真的難以形容。我相信有許多人仍 然能妥善規劃時間,珍惜每一堂課的收穫,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無論 如何,我想向每一位為教育付出的老師們深深致謝,老師們辛苦了;也希望 自己能更好地管理時間,用心學習,不辜負每一堂課對我的幫助。

入伍訓彷彿是老掉牙的話題了,但再提及時還會有千言萬語存在心間, 期待未來再有機會和入伍訓的「好戰友們」一同回憶。回想當年自己因為 短髮的造型,一度陷入「容貌焦慮」中,錯過了不少社交活動。現在偶爾 想起時翻看自己的入伍訓照片,竟發現「小兒子」般的形象還挺可愛的(自 我安慰式大笑),後面腦海裏浮現的那些入伍訓囧事,似乎也沒有那麽難 以啓齒了。我期待某天回到家鄉,和高中同學分享自己投過手榴彈、進到 毒氣室、練習射擊和刺槍術的荒誕趣事,想必會充滿笑聲吧!那句調適週

環繞在耳邊的裡麥克阿瑟名句「給我一百萬,要 換取我的入伍回憶,我不願意;給我一百萬,要 我重新入伍,我更不願意!」真的太寫實了!

今年各項招生季都剛過不久,想必活躍的同 學們一定為此「各有各的愁」吧:大二爲了招生 壓力愁,大一爲了選擇而愁。不論是選擇什麽性 質的社團或志工團,每個人都希望能在國醫探索 適合自己的道路。作為一個熱愛社團活動的人, 我自己也投入了社團招生活動的籌備。雖然讓自 己在那期間像個忙碌的陀螺,但與志同道合的夥 伴一起付出的過程,真的讓人感到無比充實。這 些經歷不僅是挑戰,也是成長的契機,感恩相冊 裏又多了珍貴的記憶。

說到活動,還記得為入伍訓回來的學弟妹準 備的宿營嗎?老實說,一開始聽到「RG」這個

選擇加入志工團

小型同學會

N28同學王銘賢自美歸 來,歐嘉美自紐西蘭返國, 11/12由我們傑出校友陳文慧 作東,在台北春申食府請大家 吃名家料理。

詞我還愣了一下,但既然接下了任務,就索性放 開來玩,盡情釋放自己的表演慾。還記得那個在 地上大喊「我家沒了」的傑利鼠嗎?沒錯,就是 我啦!雖然有點瘋癲,但那段時間的確玩得很盡 興。感謝宿營的夥伴們和盡心投入的學弟妹,讓 這次活動充滿了歡樂和回憶。

時間真是一名神奇的魔法師,在半年内爲我 創造出這麽多回憶。國醫的生活雖然不如民間大 學那麽有彈性,但一些限制之外,仍然有許多值 得珍惜的時刻。像是今年的院慶雖然辦在週日, 氣氛沒有往年熱鬧,但站在台上表演時,仍然能 給自己留下無盡的滿足感。希望大家在國醫可以 主動發現一些特別的機遇和閃光點,找到屬於自 己的熱愛,度過一個精彩紛呈的大學旅程!

大喊「我家沒了」的傑利就是我啦

站在台上表演時仍然能給自己留下無盡 的滿足感

113年11月23日,藥學系大學長朱希斌教官(P35)偕同夫人,由陳 威明學長(P60)專車接送至國防醫學院,共襄盛舉參加國防醫學院建校第 123年校慶大會。抵達鳳凰迴廊處,朱教官踏著顫顫巍巍的步伐,一下車就 熱情地與胡幼圃教官(P60)、黎孝韻主任(P83)、葉秀光學長(P50)寒暄敘舊, 甚至對接待學生張而喬學姊(P106)、吳宛珊(P108)也如見故友般握手招呼, 令人感受到朱教官壽登耄耋卻仍神采奕奕、和藹可親(圖一、圖二)。

首先朱教官至院史館參訪,其內專門設立一櫃位,陳列朱教官捐贈有 關「學人新村」的史物(圖三),可以感受到「學人新村」在國防醫學院 院史中所佔的份量。《源遠季刋》第72、74期曾刊登朱教官撰寫的<從 學人新村至崇仁花園>上下兩篇文章,詳細記載這段不可抹滅的歷史。而 今朱教官站在學人新村專櫃前,手指著自己捐贈的相關史料,敘說這些史 物未被寫入文章的一些奇聞軼事(圖四),令身為後輩的我們就像穿越時 空回到政府播遷來台之時,眼簾映入刻苦但踏實生活著的人們與眷村景象。

朱教官指著美國醫藥援華會公報上的柳桂教授一家人的照片,在我們 看來是溫馨的家庭生活照,但美國醫藥援華會人員看到的是居家狹窄、生 活艱困之窘境,因而引起其惻隱之心,發起眷舍募款行動,催生出「學人

圖一 朱教官與接待團在鳳凰迴廊與博愛忠真合影。右起為葉秀光學長 (P50)、張而喬學姊(P106)、黎孝韻主任(P83) 、胡幼圃教官(P60)、朱希 斌教官(P35)、朱師母、陳威明學長(P60)、吳宛珊(P108)。

圖二  朱教官與接待團在國防醫學院建校123年校慶背板合影。前排右起 為劉夷生醫師(M73)、黎孝韻主任(P83) 、胡幼圃教官(P60)、鄭美玉秘 書長(N22)、朱希斌教官(P35)、朱師母、葉秀光學長(P50)、陳威明學長 (P60),後排右起為王志信主任(M95)、尹玓主任(N42)。

圖三  朱教官於院史館與所捐史物合影。右起為胡 幼圃教官(P60)、朱希斌教官(P35)、朱師母、葉 秀光學長(P50)、陳威明學長(P60)。

圖四 朱教官於院史館為我們講述所捐史物在校史 上之重大意義。

新村」,並以主要捐款人的姓為各棟樓房命名, 例如「萬齋」、「蓋齋」、「羅齋」、「安齋」等。

這些是在民國47年左右的往事,雖歴經將近70 年,教官仍能有條不紊地娓娓道來,彷彿在昨日; 可以說學人新村已經滲入教官的生命,和教官結 合為共同體。我們側錄下朱教官在院史館敘說故 事的過程,您可以掃描圖五的 QR code,以連 結紀實影片。

「學人新村」優雅閑靜的環境培育出許多傑 出的學者與後代子孫,正如朱教官之長子朱先宇 先生在《源遠季刊》第73期(第90頁-91頁) <學人新村-充滿我的童年回憶>一文中所描 述:「學人新村也是當時住在眷村中一群孩子的 快樂天堂!」相信當他們回到國防醫學院時,看 到院史館中完整保存的這段歷史與文物,必定會 勾起他們心中那段青春回憶,因而對國防醫學院 有更深厚的歸屬感與更強的向心力!

院史館內還陳列了朱希斌教官捐贈的「藥學 系35期畢業證書」,朱教官非常激動地跟大家 說這是由國防醫學院第一任院長林可勝中將所頒 發的,極具歷史價值。朱教官之所以會捐贈畢業 證書予院史館,起因於112年12月朱教官返校 參觀時,看到館內展示一張畢業證書是由第二任

院長盧致德中將頒發的,受到當時在場後輩們的 鼓舞,朱教官毅然決然捐贈他的畢業證書,上述 詳實記載於《源遠季刊》第87期(第36頁-37 頁)《99耆老朱希斌教官返校紀實》。時隔一 年再次回到院史館,看到自己細心保存多年的畢 業證書,如今被完好收藏於院史館中,朱教官備 感欣慰,在場的後輩們也都很感謝朱教官無私的 分享,讓我們能透過這些寶貴的文件親眼見證國 防醫學院源遠流長的歷史。

院史館參觀結束後,朱教官來到藥學系系友 會會場,許多系友在此齊聚一堂,會後還為朱教 官與金明儒教官的夫人唱歌慶生,並合唱國防醫 學院院歌,此時此刻的眾人就像一個大家庭般熱 鬧歡騰,幸福洋溢在心中(圖六)。朱教官亦相 當照顧母校與後輩,慷慨解囊捐贈國防醫學院藥 學系、國防醫學院校 友總會、國防醫學院 藥學系系友聯誼會、 財團法人中華藥學研 究基金會以及財團法 人林明芳教授臨床藥 學發展基金會總計 35萬元,其義行令

圖五 113年11月23日 國防醫學院建校第123年 校慶,朱希斌教官(P35)在 校史館解說學人新村始末

圖六 系友會上為朱教官與金師母慶生,眾人合唱生日快樂歌與國防醫學院院歌,透過歌聲將眾人的心牽在一起。右起為李偉泉學 長(P58)、 鍾師母、朱師母、朱希斌教官(P35)、金師母、李宜勳教官(P77)、王鴻展主任(P82)。

圖八 校友總會會長張嘉訓(M74,第一排右6),在接受朱希斌教官捐款後,代表全體校友感謝致詞,並與全體參加系友合影留念。

圖七 朱教官於系友會上捐款予藥學系。右起為李偉泉學長(P58)、 王鴻展主任(P82)、朱希斌教官(P35)、李宜勳教官(P77)。

眾人景仰,對教官的敬佩感謝之情 無以言喻(圖七~圖八)。會後王 鴻展系主任也致贈朱教官感謝狀以 表達謝意,並表示將善用此捐款, 鼓勵藥學系莘莘學子勤奮向學。

(圖九~圖十)

圖九 王鴻展系主任致贈感謝狀以感謝朱教官對國防醫學院藥 學系的慷慨熱心。

朱教官此次捐款原本是用支 票,但因抬頭誤植而須額外處理, 因此陳威明學長在協助更換為現金的過程中,也與朱教官 談論有關支票的使用,並錄下影音,您可以掃描圖十一的 QR code,以連結紀實影片。從影片中可以看出朱教官對 於支票的使用方式及相關法律權責相當明瞭,在行善的同 時也懂得明哲保身,實為典範;而銀行願意讓一位99歲的

圖十一113年11月27日 99歲朱希斌教官(P35)解 說支票的安全使用

圖十 朱教官收到王鴻展系主任致贈的感謝狀, 笑顏逐開、喜不自勝地與之合影。據推斷朱教官 應為獲藥學系感謝狀之最高壽百歲校友。

長者開立支票,更凸顯朱教官的邏輯清晰也受金 融機構之肯定。

系友會聚會圓滿落幕後,在朱教官和師母賦 歸時,王鴻展系主任代表所有系友預祝朱希斌教 官明年百歲生日快樂!邀請教官明年校慶時再次 返校,讓新進的學弟妹一睹教官的風釆與智慧。

筆者後記

在這次的接待過程中,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 是朱教官對藥學系的關心與熱愛,也許是「一日 為師,終身為師」的情懷,使朱教官即使退休多 年仍始終關注著學系的發展及學弟妹的教育。在 校慶大會結束後不久,筆者得知朱教官後續還計

畫捐款成立獎學金,筆者身為在校生,深感這是 何等無私大愛之舉啊!也感到萬分榮幸有如此緣 分能在此次校慶大會認識到這位百歲校友。

國防醫學院承載著中華民國的歷史與培育醫 學相關人才的責任,每一位國醫人都是珍貴的醫 學相關領域專家,同時也是歷史的傳承者。也許 某些記憶會隨著歲月而流逝,但我們可以效仿朱 教官的無私奉獻,善用現代的多媒體技術及文物 保存技術將歷史留住,讓這些曾經真實存在過的 人事物在時間的洗禮下仍能鮮明的活躍在你我眼 前。我們也透過與歷屆學長姐的訪談,填補記憶 的空白,維繫起這段不可遺忘的歷史,相信唯有 飲水思源,方能源遠流長,繼而桃李成蔭。

◆ 113年11月3日宜蘭醫師公會於礁溪寒沐酒店舉辦一年一度醫師 節慶祝大會  本校有多位校友獲獎。其中包括呂昭林 (M80) 學長榮獲服 務 35 年以及有功醫師獎、朱正偉 (M88)、蔡德中 (M90)、賴傳才 (M92) 以 及李彩慎 (M106) 均因在宜蘭醫界貢獻卓著榮獲有功醫師獎。張鵬遠 (M91)

會長親臨大會恭賀得獎校友並獻唱,另外也向在場醫師講述前幾日在康芮 颱風肆虐台灣,張會長不畏強風豪雨深入南山部落提供醫療服務,支援期 間停水停電、道路坍方,展現國醫人堅忍強韌的精神,讓全體在場醫師深 受感動。整個活動在常務監事朱正偉主持下圓滿落幕,溫馨感人。

朱正偉醫師獲獎 蔡德中醫師獲獎 呂昭林醫師獲獎 賴傳才醫師獲獎

◆ 賀!護理學系江慧珣教授榮獲2024 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國防護理之

光  今年台灣獲頒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

有:台大護理學系陳佳慧主任;國防醫 學院護理學系江慧珣教授;台北醫學大 學郭淑瑜教授;長庚科大蕭雅竹教授。

真是台灣護理之光!

台灣獲獎護理精英合影 江慧珣教授榮獲2024 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

◆ 113.11.09舉行第77屆醫師節慶祝大會

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於會中頒獎表揚員榮醫療體

系總院長張克士再次獲頒「台灣醫療貢獻獎」,

40 位得獎人中,彰化縣唯一的醫院院長,全聯會

肯定張總院長長期致力提昇醫療品質,及對彰化

地區醫療所做的奉獻。

◆ 113.11.09 醫師節活動 M52 陳光耀 及鄒發輝同獲從醫 65 年獎。

◆ 賀!蔡森郎院長 (M58)榮獲「醫 療典範獎」 由 陳市長於 113 年 高雄市醫師公會

醫師節慶祝大會 接受頒獎表揚。

◆ 2016年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的副院長吳彬安醫師,行 醫44年,致力提升偏鄉醫療品質,足跡遍布南臺灣與東 臺灣 2016 年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的副院長吳彬安醫師,行 醫 44 年,致力提升偏鄉醫療品質,足跡遍布南臺灣與東臺灣。

吳彬安副院長(右二)在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醫師節慶 祝大會,接受總統賴清德頒發「台灣醫療典範獎」獎座表揚

張克士再次獲

頒台灣醫療貢 獻獎

恭喜蔡森郎院長榮獲醫療典範 獎,由陳市長頒獎

◆ 113.11.24國軍臺中總醫院日前榮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3年母嬰親善醫療院所 成果績優選拔」優等獎殊榮 於全國 138 家母嬰親善醫療院所中脫穎而出,充分展現軍方醫療 院所,在母嬰健康護理領域的卓越表現。頒獎典禮由臺中總醫院副院長蔡上校率領護理團隊出席, 並由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頒獎, 表揚獲獎團隊,對臺中總醫院在 母乳哺育推動及 跨團隊合作上的 努力與成就,給 予高度肯定。

◆ 賀!南投縣衛生局榮獲2024智慧照護模式~資 誠永續影響力獎「特別獎-夥伴共創獎」 並同步 榮獲經濟部 113 年度新創產品及服務採購獎 - 特別獎, 113.12.06 由衛生局陳南松局長率隊於松菸文創園區五號 倉庫接受頒獎。

陳南松率團隊 獲頒新創採購

◆ 113.11.29國軍臺中總醫院輻射防護專業團隊,獲得「輻射防護及醫療暴露品保作業」 績優獎 由校友 M77 田雨生、副院長 M93 蔡適鴻及 M96 陳俊文主任出席典禮,領回榮耀績優獎 感 謝校友們的努力,及臨床相關部門及行政 - 衛保室等單位的配合與協助。112-113 年度醫療機構輻射 防護暨醫療曝露品質保證作業執行績優單位頒獎典禮圓滿完成 - 核能安全委員會核安會在闊別疫情 三年後,於今日假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行「112-113 年度醫療機構輻射防護暨醫療曝露品質保證作業

執行績優單位頒獎典禮」,由本會張欣代理主任委員頒發績優獎項予 13 家醫院,以表揚績優醫院對 輻防業務積極推動之成 效。同時也向所有參與

醫院表示肯定,感謝全 體醫界的共同努力,才 能確保每位醫療人員都 能獲得安全防護。

◆ 113.12.06狂賀D39遲玉堃醫師,榮膺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齒顎矯 正學會從 1988 年創會至今,除首任理事長是費筱宗主任外,遲玉堃醫師是國防史上第二位擔任理 事長職務!

◆ 2024年第34屆王民寧獎12月20日揭曉!M78陳

震宇教授獲得國內醫藥學術榮譽的臨床學術類傑出貢獻獎 財團法人王民寧先生紀念基金會於 1989 年成立之時即以獎勵 醫藥學術研究和發展醫藥教育為最高宗旨,尤其 1991 年設置 之『王民寧獎』最具代表性。透過《評審委員會》的嚴格審核, 獨立、公正、透明專業的評審,『王民寧獎』不但成為國內民 間團體中持續鼓勵醫藥學術發展之知名獎項,更受到醫藥學術 界人士的肯定。

◆ 賀!李三剛前會長及潘志勤會長榮膺中央總會理事,韓國 強榮膺監事,蘇遂龍榮膺候補理事。

◆ 賀!吳明和(M63)

榮任高雄秀傳醫院院長 老 當益壯,造福病患!國醫 M63 之光!

廖鴻彬親賀吳明和 (M63)榮任高雄秀 傳醫院院長

80歲國寶醫師吳 明和接任高雄秀 傳醫院院長

◆ 賀!中榮M81周元華精神部主任推展台灣精神醫學的發展, 配合中榮院方建置智慧醫院的理念並於既有的良好基礎上,提 出五大特色醫療中心的建立。

1. 數位心理健康中心:服務模式保障隱私

2. 臨床腦科學研究中心:聚焦人腦

3.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中心:發展虛擬實境及嗅覺記憶治療創傷記憶

4. 飲食障礙中心:關注肥胖與復胖的問題

5. 虛擬實境治療中心:運用 VR 取代心理治療

(113.12.23 週一轉發中榮醫藥新聞週刊 )

113.12.23週一轉發 中榮醫藥新聞週刊

◆114.01.01中午在圓山飯店國宴廳,前副總

統陳建仁院士頒發史懷哲獎給陶聲洋防癌基

金會董事長陳光耀醫師/博士,陳光耀醫師 回贈個人傳記給陳院士。

◆ 員榮結合線上與線下醫療服務,應用在精準

診斷、流程改善、減少醫護人員壓力、提升

病患安全等各方面成果卓越,4年來榮獲14

陳院士頒發陳光耀史懷哲獎 陳光耀會回贈自傳

項SNQ國家品質標章  在今年也獲得「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且是唯一獲獎的地區 醫院,與台北榮總、林口長庚醫院並列最佳醫療機構獎。總院長張克士再度獲頒醫師公會全國聯合 會醫療貢獻獎。

◆ 國軍台中總醫院榮獲2024金照獎長照新星第一名

羅崇賢護理長感謝長官的協助及同仁積極的付出,方得 屢屢拔得頭籌!

111 年獲得卓越住宿機構

112 年獲得長照國際巨星獎

113 年各獲得長照新星獎第 1 與長照英雄獎第 1

金照獎為臺中市自 107 年首創辦理堪稱長照界奧斯卡獎 的表揚活動,獎項包括有團體類、個人獎等各式獎項。

◆ 114.01.16高榮副院長M86洪恭誠任職典禮,第15屆潘總會長及南區盧會長親自觀禮 致賀 為國醫校友開拓榮總職域加冕。

◆ 員榮醫療獲中華奧會頒感謝狀及紀念胸花,員榮醫療體 系積極實踐CSR(社會企業責任)  支持 2024 巴黎奧運中

華隊進場服設計,員榮醫療體系贊助部分工藝製作費,特別 支持由設計師周裕穎攜手雲林工藝師林佩瑩共同打造的春仔 花胸花。這款胸花融合了梅花與油菜花的意象,象徵堅韌與祝 福,讓臺灣選手帶著全國人民的美好祝福參賽。總院長張克士 日前榮獲中華奧會頒贈感謝狀及紀念胸花。

綠光基金會張董長張仁吉代表致贈奧運胸 花及感謝狀給員榮醫療體系總院長張克 士。圖/員榮提供

文/ M69蔡唯富

圖01 貝納頌咖啡

東吃,澎湖花生。

西食,新疆大 。

坐擁,後排中座。

灑落,南疆晨曦。( 圖 00)

淺品,貝納咖啡。( 圖 01)

咬啃,庫勒香梨。

東吃,澎湖花生。

西食,新疆大 。( 圖 02)

四下,無垠沙丘。( 圖 03)

眼親,漢武江山。( 圖 03)

追上,漫漫長路。( 圖 00)

路長,情思更長。( 圖 04),( 圖 05)

重回,

春秋一色,萬里江山。

山海相逢,除卻更難。

更難、更難⋯。(1)

*註解

在下包含這次完成南疆、北疆、大絲路等共 3 回行程。

「1」(113.11.01 ~ 11.11,南疆 11 天 )。

「2」(108.07.15 北疆 10 天 )。

「3」(104.08.07 大絲路 11 天 )。

拄著拐杖,一起暢快。

君似天山下崑崙,

相逢相識帕米爾。( 圖 06)

有緣千里來相會,

南北絲路再一回。( 圖 07)。

*註解:閣下,80 會到,時機會來, 拄著拐杖,一起暢快。

圖07 塔克拉馬干 沙漠-113.11.09

圖00 南疆晨曦-113.11.07

圖02 新疆大馕

圖03 四下無垠沙丘-113.11.07

圖04 胡楊木,千年不 死,死後千年不倒,倒 後千年不朽-113.11.06

圖05 天山神秘大峽 谷-113.11.08

圖06  突破高原障 礙,帕米爾 高原,卡拉 庫力湖,海 拔3600公 尺113. 11. 03

文/ P76毛志民

作詞:毛志民,Copilot AI 編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AI 音樂總監:毛志民

[Verse]

陽光灑滿了校園,微風輕拂著臉, 希斌教官回歸,心中暖意綿綿。

他那堅定的眼神,充滿智慧光芒, 帶來無限希望,我們齊聲頌揚。

[Chorus]

歡迎你,回到這熟悉的天地, 我們的心因你而充滿了歡喜。

在你指引下,我們勇敢前行, 未來的路,光明燦爛照耀天地!

[Verse 2]

教學樓裡的笑聲,是你努力的證明, 希斌教官的歸來,讓我們心生感恩情。

不論風雨再大,有你在就有陽光, 我們的夢想,在此處開花結果。

[Chorus]

歡迎你,回到這熟悉的天地, 我們的心因你而充滿了歡喜。

在你指引下,我們勇敢前行, 未來的路,光明燦爛照耀天地! [Bridge]

感謝你,曾經的辛勞付出, 如今歸來,我們更加珍惜。

這份情,永不會被遺忘, 因為有你,藥學系更加輝煌! [Verse 3]

希冀風範百世傳,彬彬文質萬代興, 希斌教官的教誨,記在心中如歌。

你帶來的智慧,點亮我們的未來, 讓我們攜手,共創輝煌新天地!

員榮醫療體系於1月4日舉辦歲末感恩餐會,張克士總院長說,全 體同仁就像一家人,為表達對同仁辛苦付出的感恩,斥資300萬元,席開 105桌,不惜重金提供大禮,送十萬元黃金、馬爾地夫等多國雙人來回機 票、iPhone

16等獎品與百萬現金摸獎犒賞員工,嗨翻全場,各界貴賓眾 多冠蓋雲集,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彰化縣大家長王惠美縣長、立 委陳秀寶、黃秀芳、謝衣鳳、陳素月及盧縣一,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 長石崇良、彰化縣議長謝典林、前退輔會主委馮世寬上將、國防安全研究 院董事長霍守業一級上將、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院士等。此次感 恩餐會以中華棒球隊在2024世界棒球12強賽獲世界冠軍作為全場主題, 進場儀式由院內同仁代表及重要幹部組成球隊造型並穿著棒球裝,隨著「台 灣尚勇」音樂聲跑步進入會場兩側,夾道歡迎員榮醫療體系大家長張克士 總院長,張總院長穿著總教練棒球服進場與同仁互相熱烈擊掌,象徵著員 榮醫療體系在張總院長總教練的領軍下,如中華棒球隊獲得世界冠軍般屢 創佳績,表現亮眼!事實上,員榮醫療體系長期資助甚至認養各學校球隊, 讓偏鄉的孩子發揮所長勇敢追夢,包括宏仁女中巧固球隊、永靖國中羽球 隊、埔里國中女壘隊、東山國小棒球隊、彰化縣職籃及連續多年舉辦員榮 盃全國羽球賽等,此次世界棒球12強賽獲世界冠軍的投手江國豪就是出身 於東山國小棒球隊,東山國小校長為感謝員榮醫療體系長期支持,特致贈 江國豪簽名球感謝張總院長,另提供一顆江國豪簽名球給同仁摸獎。

在感恩餐會也播放分享了幾位病患因受員榮醫療體系的高超專業技術 與視病猶親的悉心照顧,解除多年病痛及改善生活品質甚至扭轉人生的真 實故事,患者真摯溫馨的分享,令人動容。

員榮醫療體系總院長張克士表示,今年年終獎金及員工福利,維持過 往慣例,計畫發放約1.5至3個月的年終獎金。護理人員在今年三月間已

加薪6%至8%,最高可達8%。除年終獎金外, 院方多年來還提供多項福利措施,包括高額生育 獎金、托育獎金、員工子女獎學金以及提供員工 餐等。每年員榮舉辦的尾牙感恩餐會和員工旅遊 活動,更是備受歡迎。員榮每年舉辦員工旅遊, 讓同仁到知名景點住五星級飯店,並且每年為尾 牙活動投入數百萬元,提供數百種精美獎品與高

額現金,今年還提供價值十萬餘元的黃金和馬爾 地夫等多國雙人來回機票以及iphone16等高價 獎品。

張總院長說,院方多年來持續優化各項員工 福利政策,近期推出多項彈性工作措施,為員工 提供更友善的工作環境,例如推出“喘息方案”, 讓同仁在工作感到疲憊時能夠休息一段時間再回 到職場。院方也免費提供各式有益身心健康的社 團,鼓勵同仁參與,包括國標舞社、歌唱社、花 藝社、桌球社、羽球社、瑜珈社...等,這些措施 有助於提升同仁身心健康,讓同仁在忙碌之餘適 時得到放鬆。員榮醫療體系並提供多元化的免費 進修專案,鼓勵員工在職場上不斷成長與學習, 在工作之餘能夠持續進步,帶來更高的成就感, 以吸引更多人才並降低流動率。

張總院長強調,歲末感恩餐會要向全體同仁 表達感謝,員榮醫院將持續為員工創造更友善的 工作環境及福利條件,讓同仁能夠快樂工作。也 因為員榮各項福利條件優渥,吸 引許多在校學生與醫院簽訂產學 合作,由員榮提供免費學、雜費 及生活津貼,目前約有300名 學生參與,員榮投入近二億元經 費用於長期培育人才,讓更多莘 莘學子在習得專業後投入職場服 務病患。

張克士說,要從解決"人力"問題提升到延 攬"人才"的高度,並透過提高各項福利及投入 長期產學合作,精進到凝聚"人心"的層次,讓 醫護與醫院一條心,發揮醫者初衷,提供病患" 專業愛心視病猶親"的服務,並共同營造幸福友 善的職場。

石曜堂教授摸出現金獎

10萬黃金大獎

M80金門同學會

松機起飛•酒灑金門

八點半的台北上空,穿越了雲層後,是一片 耀眼白霧,如似夢幻的迷濛昨晚,高雄的同學因 為天氣緣故,取消了班機未能成行,總覺得些許 遺憾,這就是人生,來去都自在,所以幸福。

松山機場,華信航空櫃臺前,七點不到便集 合著一群還沒退休又熱情的大叔,興奮的領著麵 包餐盒,準備出發前往金門。規劃37週年同學 會行程,大家的心是忐忐而激動的,忐忑著天氣 的亂入(高雄班機已取消),卻也激動企盼著年 度的相聚,能如實成行。

在海風搖擺中,飛機緩緩的降落在固若「金」 湯,雄鎮海「門」的尚義機場。金門,有許多迷 人的故事,兩天一夜匆忙的行程裡,A車 - 阿哲, 專業的當地導遊,帥帥修整的白髮,有著金門人 壯碩健實的特質,帶著我們概覽在地生活的多樣 風貌。

車行來到「陳景蘭洋 樓」,這一棟曾是戰地政務 時期的國軍醫院、金門中學 及「金門官兵休假中心」。

文/ M80徐學良

它,走過了南洋發展的歲月,歷經了侵華及國共 的戰爭,而今雖然年華老去,但在磚砌灰抹的牆 身裡,我們依然可以見證,修整重啟後的身影, 仍舊風韻俱存,這裡不僅有生命的寫實,更訴說 了往日的風華、悲情與滄桑。看世間,來來去去; 看紅塵,起起落落,只有在心湖泛起的漣漪,依 舊熟悉,記憶才真正成為了永恆。

走入擎天坑口,不覺陣陣涼意襲來;擎天廳, 位於太武山腹,長60公尺、寬18公尺、高11 公尺,與其他坑道相連,曾做為醫護收容所,也 是作戰中樞,感佩戰地的雄偉與震撼,我們深情 留下「幸福」大合照。接著「花崗石軍醫院」的

松山出發團於松山機場合影

參訪 - 裁撤多年,早已人去樓空,「昔人已乘黃 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的感慨,油然而生!

模範街•興建於1924年,這邁向百年的巷弄 老景,在連續的紅磚拱圈裡,展現繁複有序的建 築之美,它饒富生活趣味,還有著「一街兩制」 旅遊賣點,一邊懸掛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一邊 懸掛對岸五星旗。模範街三寶齋,剛出爐的燒餅, 陣陣香氣在空氣中飛揚,周遭百公尺,還有國定 古蹟邱良功母親節孝坊、清總兵署在,始於1889 年•清光緒十五年的「復原堂蔘藥行」,滿室的胡 椒研磨香裡,我們見證了生活的豐沛富足。原來 人生的意義,不僅僅只是眼前的繁華富貴而已, 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取悅心靈真正的歡愉,讓自 己開心。

走訪了「戰地之花」的保家衛國,兵變情不 變,戰地金門的精神象徵 -「莒光樓」位在金城 鎮西南,下臨莒光湖,與「毋忘在莒」勒石齊名。 園林處,更有薩克斯風的盡情表演,吸引三五遊 客駐足聆聽。下午三點三十分,我們搭乘金廈游 輪「初日號」,讓夢想與希望,隨著藍色公路上 的奔馳而啟航。一行,由水頭碼頭出發,環繞小 金門巡航金門大、二膽島以及金門大橋(金烈大 橋)。船上,除了提供類空服尊榮服務咖啡、茶 飲、果汁、點心,更是一應俱全,徜徉著藍色迷 人風光,遠眺著廈門最美麗的黃金海岸,世俗塵

台中出發團於清泉崗機場合影

緣的繁擾暫且拋卻,在甲板上,盡情吹著海風, 我們大聲歡笑,我們相互擁抱,簇擁與海天留影, 守候著遠天的美麗,夕陽,在浪滔白沫的海平面, 緩緩消逝而去,生命多麼令人讚嘆,短暫忘情的 揮霍裡,我們更相知相愛,相攜相惜。

依循過往的記憶,本該隔日(週日)席間談 心相聚的午宴,這回週六晚宴,就盛大而熱鬧的 舉行了。餐前,雀躍滿心申領了 2024 老兵召集 令的「紀念帽、紀念酒」。話,總說不完;情, 怎訴不盡。同學間相互擁抱的激動裡,暖暖都是 真情流動的底蘊,當地開業服務的學弟,衛生局 局長,金門醫院院長(王世典同學)一起開心地 晚宴,共聚一堂,豪飲歡唱,杯觥交錯間,我們 一一的都醉了。醉在生活工作疲憊與壓力的釋放 中,醉在同學們多年情誼濃濃的交織裡。賣弄歌 喉、舞領風騷、閒話家常、十指交扣時,我們更 深深地沉醉在親情的交流、友情的交融,在迷茫 眼神充血的感動裡。

來金門一個人,這個夜,與德華共處一室, 我不孤獨,原想,多麼不容易的緣分,能夠身心 相許,促膝長談,本著「類空服尊榮」的概念, 在飯店超市,買些果乾和大瓶番茄汁備飲,敘舊 好用,不想,晚宴的酒精盡情揮發,這「老頑童」 梳洗過後,倒頭靠床,沒說兩句話,已然鼾聲響 起。臉龐流露著赤子般被呵護的滿足,緊緊裹著

被尋夢而去,只留我,在靜謐的黑夜,在波光粼 粼的湖面閃爍中,獨自沈思。

也累了!捨不得睡的我,恍惚中也夢見周 公。孰料,凌晨三點半不到,老頑童酒精散盡, 膀胱也脹了,起床解手後,竟說睡不著了!怎辦? 別睡了,就開始聊吧!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 山夜雨時;回憶中有思念,生活裡有修行,直到, 天色一抹嫣紅時,已是清晨五點多的光景,他跟 著文章,迎風環湖慢跑,只留我整理房間,重整 思緒。一樓大廳的早餐,人潮絡繹不絕,鬧中取 一角奢華,一夜露水,再續「晨」緣,讓咖啡濃 香把瞌睡喚醒。第二日行程匆忙,由不得我們多 所耽擱,從金門民俗文化村體會閩南文化及建築, 在慈堤邊遠眺金門大橋,陽光燦爛耀眼,入金門 獅山看震東巨砲,一呼百應砲操,沿九宮碼頭旁 的九宮坑道到羅厝漁港,享用午餐。尚未完全竣 工的媽祖聖像,高高聳立,慈護眾生,進砂溪坑 道,看咫尺廈門的「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最後 巡禮,酒灑金門,豪氣干雲的大話,和司徒共享 風味絕佳的高梁冰淇淋後,全帶回台北了。

飛機約莫晚上六點二十分落地,台北早已萬 家燈火,夜幕低垂,航站接駁車上熙熙攘攘,澎 湃滿滿仍是悸動的心。匆忙返家的路,我還看見 同學間溫暖不捨的道別,我知道,相見難,相聚 也不容易,但是每次見你,都是康健安逸,我便 是滿心歡喜,盛載歸鄉,幸福真情寫在臉上,刻 畫心底,迴盪於胸。阿香驅車前來接我,司徒夫 婦也在等車返家前溫馨照面了。德華的燒餅、司 徒夫婦的胡椒、春光的座陪、虎虎的分享,素食 三客的光盤扶持、德明攜母的一償宿願,從頭到 尾,決策擘劃的逸正,不惜撼動國本,動用前線 支援的世典,金門王、楊梅王、台西王…們的王 者風範,太多訴不盡的開心!點點滴滴,已烙印 在「忘多記少」的回憶裡,這一刻再也磨滅不去。

113.11.16擎天廳

113.11.16陳景蘭洋樓

113.11.16擎天廳口

113.11.16花崗石醫院前

金門同學會~感想心得

雖有20年經手M80各地同學會的經驗,因這次天兔颱風來襲,致使高雄 同學去回航班臨時取消,無法同遊金門!讓我陷入最大的棘手挑戰~取消同學 會?照常舉行?延期舉行?畢竟已籌劃準備半年!與離島金門的王世典院長同 學討論後,最後3分鐘,回覆旅行社的等候~照常舉行!那是一個痛苦的決定, 因為祇有台中清泉崗與台北松山機場的同學,能夠到金門熱鬧聚會!遺憾!

2022年個人參加國防校友舉辦金門3天兩夜旅遊給我留下美好深刻的印 象,於是搭配號稱金門王的部立醫院院長王世典同學,島內外聯手合辦M80 同學會!這也是自民國73年兩位M80學生長,40年來再度攜手合作同學會 舉辦在金門!天公作美~金門風和日麗如同夏天,同學與眷屬玩得意猶未盡, 回到台灣後全國卻開始多天起風下雨!

雖祇有2天一夜卻令人難以忘懷……不僅是金門昔日戰地風光的遺跡與光 榮歴史,更可貴的是同學第一次跨海來相聚!一樣熱情喝著高梁飲酒作樂、高 歌不斷、也照不完的照片!也許未來已無此這種機會!感謝主辦王院長金門一 切張羅,而我祇是島內中的催生劑!特別一提~中研院院士司徒惠康,司徒同 學三週前才來金門參觀演講,三週後為與同學相聚再度攜夫人出席。

N17 & NV18 —

茶會感言

同學說,我有7個兄弟姐妹,為了減輕父母的開銷,雖然考上了高中, 還是選擇公費的國防醫學院。她爸爸說畢業不用找工作,國家安排,又可 當軍護照顧傷兵,雖然不是金飯碗,起碼是鐵飯碗,吃得飽又摔不破,多 好呀!就這樣,一群青澀的少女,早早就在心中認定那遙遠的台北,有一 所可以繼續升學又能減輕家庭負擔的地方,它叫「國防醫學院」!難為這 群體諒父母的孩子,小小年紀就離開了家,還要通過筆試、口試和全身檢 查,最終以50:1的優異成績,才被國防醫學院高級護理班錄取!當年進國 防醫學院,如同出國留學競爭激烈,能從中脱頴而出,實在令人羨慕和風 光無限!!!

穿上寬鬆的野戰服,一群歡天喜地的娃娃兵,朝著復興崗木蘭村勇往 直前地出發了!帶領她們的班長是來自政工幹校各科各系的高材生,他們 懷著不同的才華,不但豐富了娃娃兵的生活,同時也緩解了大家不少情緒 上的壓力!三個月的新生入伍訓練,首當其衝的是大眾浴室,令菜鳥新生 的我們不知所措;野外求生的八寶飯(石頭、沙子、塵土、汗水加淚水和 著米飯)也讓大夥難以下嚥,奇怪的是如此狼狽不堪的當時,在回憶往事 的如今,同學們妳一言、我一語的,竟然是苦中帶甜,那麼令人難忘!看 著比槍高不了多少的我們,連長、班長最常說的就是:「在戰場上,槍在 人在,槍毀人亡!」嚇得我們即便睡著了,手都還抓著槍!還有些個子小 的同學,在扔手榴彈訓練時也心知肚明,這是永遠過不了關的一門本事。

結訓測驗,本來我們是該用真的手榴彈,扔到一定距離才能過關的,但連 長考慮再三,怕我們把班長炸死,最後也只能勉強作罷!還是扔假的算了! 回想一個什麼都不會做的人,入伍是多麼艱難的考驗:由洗臉盆裡的漱洗

用具得各就各位,到整理內務學疊被子開始,怎麼才能像豆腐乾。那份挫 折感,讓人真如熱鍋上的螞蟻!頂著像大麵包的被子,在木蘭村口罰站, 到半夜緊急集合,把上衣當褲子穿的窘態,我們出的洋相真是數不盡、道 不完!感謝老天保佑大家平安歸來,進入新的生活,日子好過歹過,都已 如流水般地逝去!如今同學們還能在line相遇,且一起過著心靈相通的日 子,「新生入伍訓練」真是功不可沒!

回到學校,功課忙碌、管理嚴格,我們倍感艱辛。護理系的教官不苟 言笑,我們經常處在緊張孤獨的狀態之下,所幸劉隊長和羅副隊長,對年 少的我們總是和顏悅色、循循善誘,謝謝他倆雪中送暖,讓我們的日子能 平安順利地度過!第二年轉眼要實習了,學校每月在我們薪餉中扣八十元,

去集體訂製護士服外套和護士鞋。那時我們正是 在成長快速的階段,看見什麼都好吃,每月少了 八十元,福利社是不能去了!更訝異的是,大 護與高護的伙食費竟然是有差別的,學校用簡單 的方法就是把大護多於我們的伙食費,買成副食 品如罐頭、麵包等等另外發給大護!這令饑腸轆 轆的我們,情何以堪!難得是N17的一些細心 的學姐會送一些食品給高護的妹妹們分享!像張 啟昆就常請汪月真幫忙吃,蔡華、火真霞也總是 第一時間送給辜存芳分享!像這樣的例子當然還 有許許多多,溫暖和友情在那時那刻就播下了種 子,今日會開花結果自是此情不渝、水到渠成! 畢業前的公共衛生實習,一些不會騎腳踏車 的同學,被留在學校的健康中心,主要的工作就 是推廣聯合國贊助的「人口節育」計劃,那時的 口號是「一個不嫌少,兩個恰恰好」!當時,同 學都是一群未婚的少女,對「性」事渾然不知, 教官用手指示範如何帶保險套,並強調,要告訴 淡水河堤邊住的那些家庭主婦,睡覺前將聯合國 捐贈的保險套如此這般的套上再睡,就不會懷孕 了!我們依樣畫葫蘆,認真地做起衛教,沒幾週 那些河堤上的男男女女,跑到健康中心罵人,原

來他們手指都套了保險套睡覺,但還是全都懷孕 了!我們這個禍,可闖得真不小!

三年半的時光很快過去,我們也順利地畢業 了!我們是臺灣第一屆內政部頒布,需要通過筆 試及臨床檢定考試認證合格後,才能取得執照的 護士!但是這嚴格的篩選制度,並沒有讓我們在 取得執照後,能分配到大城市的主要醫院工作, 我們高護被分發到窮鄉僻壤、山頂海島的野戰小 醫院工作!這意味著再進修的可能等於是零!雖 然同學ㄧ再地請求開放「進修管道」,但微弱 的聲音如同石沉大海,大家都很失望,弱勢的 孩子連想上進都這麽難!班上的張惠瑛非常努力 自修,夢想有朝一日能有機會進修,當時在陸總 801工作的同學,趁軍醫署劉署長在那住院體檢 的機會,帶張惠瑛去見他,希望他能讓張惠瑛調 到台北以便進修!劉署長聽過陳請後,只順口說 了一句:「想唸書是吧,等妳考到狀元再來,我 替妳調!」。弱勢的孩子沒有傘,只能拚命地奔 跑苦讀,爭氣的張惠瑛去報考護專,天憐苦兒, 真的取得第一名狀元,她再去見劉署長,這次他 沒有食言立刻將張惠瑛調回台北,並感慨地說不 用謝我,是妳自己爭氣!沒想到學有專精的惠瑛

竟因積勞成疾,年紀輕輕就先我們而 去!惠瑛,妳的努力是我們最好的榜

樣,時時在鼓勵我們要上進!妳的經 歷更是我們心中最深沉的痛,直到地

老天荒,妳更是我們「高十八」永遠 的驕傲!!!

當然,在我們的隊伍中,也有

少數是從小就有護士夢或被白衣天使 的形象所吸引,還招供自己因喜歡戴 白護士帽而進入國防醫學院,可喜

的是,多年來在不斷的努力堅持下, 許多同學也都得以重返校園繼續進修 成為「護理師」,且在各自努力的領 域嶄露頭角!如今飲水思源,高十八 最為幸運的是適逢盧致德院長、周美 玉護理系主任,两位醫護界的開拓者 做我們的領導人。两位都是雖身著軍 裝,卻有文人的氣質,因為他們, 才有學人新村、麥範德大樓、美生 樓和60年來大量培養出來的醫護人 才。唯一遺憾的是麥範德大樓已不復 存在,缅懷先人,我們有先總统蔣中 正頒發的畢業證書,吾等何其有幸, 曾與這些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共聚一

堂!更有同學感嘆道:雖然俗話說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但我感謝國防醫學院,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學了一技之長, 交了許多一輩子的良友,讓自己在移民到美國後,靠著自 身的專業,能夠在美國工作立足,而且安穩地做到退休。 護理是非常生活化且實用助人的一門藝術,我們有幸在小 小的年紀,就拿到這把鑰匙,以至於終身受用無窮!我們 的內心,充滿了對學校和國家的感恩!

期待已久的老五隊「六十年後相見歡」茶會,終於來 臨!11月20日下午一點半,在台北圓山飯店報到領名牌。 圓山飯店下午茶的餐敘完全是大17的學姊們主導負責。

N17的學姐們由鄒建萍任領導,鄭心愛、鄭其崢、林萍萍、 王令德等分工合作,除了製作名牌還有大17蔡如芳的女兒, 製作水晶玉石手鍊供我們抽籤結緣。一別五、六十年相見自 是喜不勝收,人人有說不完的話,連照相進餐都要負責人 提醒催促。鄭其崢還特別從馬來西亞帶了伴手禮,原封包 裝的「咖哩雞即煮料」,送給每位同學和眷屬,真辛苦了 其崢學姐和章柏高學長,總共17公斤重喔!黃緞的女婿真 好,陪著她來参加,還幫忙拍照,真的是很難得,「美好 的回憶,有個小跟班真不賴」是鄭其崢回憶與黃緞的互動! 茶會期間,林萍萍也不時地在現場巡視,看看大家有什麼需 要協助,同學間的友愛關懷,讓大家成了永遠的世紀之交! 久未謀面,茶敘讓大夥在大啖美食的同時,再次認識彼此。

圓山飯店牌樓一定要合影留念

幾個小時在美言美食中歡聚度過,最後大家才依 依不捨地,互道珍重並相約他日再見!

接下來是我們高十八的後續行程,兩天一夜 「入校60週年同學會」,於大板根酒店舉行。

有不少同學是遠從國外特地趕來相聚,向心力十

足,畢竟四年的朝夕相處、同甘共苦,點滴在 心。數十年的革命感情,永植心中、永難相忘! 敘舊在大板根的咖啡廳拉開序幕,王更、蓉媛和 姚璜,三大巨頭首先上場,發表甚麼?不重要! 越老越美麗、風華絕代才是重點!玉蘭的告白讓 大家聽得入神,昆芳不只當選三軍模範護士楷模 被表揚,還廚藝精湛,中西美食樣樣精通!淑純 回憶當年,放棄省立潮州中學直升的機會,去報 考國防高護,錄取後從屏東最遠的「東港大鵬」 小眷村,坐慢火車到台北已近黃昏,提心吊膽坐 三輪車到學校,是本班最後一個報到的。永遠忘 不掉北部同學對她的照顧,尤其是慶新,週末常 請她去她家打牙祭,嶺梅約去陽明山,曉梅、木 頭、老曹她們的家也都常去!還記得和慶新去墾 丁大膽騎馬,自己是恐懼至極地爬上馬背,慶新 則是鎮定勇敢騎上去,還好奇地試嚐檳榔。淑純 更感謝綺美在LA不知開了多遠的車,去探視她 躺在床上的母親,她們全家感謝綺美幫他們渡過

圓山飯店下午茶

搭車去第二站

所有護理姐妹合影

雖然老了我們比銅像更矯健

第二站大板根度假酒店

那段無助的日子,太多的回憶,真是令她感慨萬千!更有令 人精神為之一振的是寶秀:她曾報考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進 修班,備取沒上,後來在台北醫學院唸了一年,最後再考國 立護理學院重讀!因為不服氣而力爭上游的寶秀,再度畢業 後任公職,做到市立聯合醫院的總務主任直到退休,她的奮 鬥歷程也令同學們,佩服得五體投地!士林初中有五位同學 (宛如、王更、木彬、嶺梅、美菊)一起投筆從戎,說起美 菊在台北榮總有「永遠的護理長」之美譽,那可不是浪得虛 名,五位老同學與有榮焉,一定要來張合照!木彬感謝王 更、素齡二位,請同學們吃包子喝咖啡,她深情地說:「包 子非常好吃」,配上自己喜歡的飲料,大家排排坐,聆聽每 一位同學的真情告白,好溫馨又感人,這是一場心靈的饗 宴,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奮鬥,雖然我們慢慢地老去,但是 我們擁有彼此。這趟天路歷程,我們哭過、笑過、愛過最後 必定滿載而歸,我們註定是最大的贏家!加油!慶新也及時 的傳來簡訊:很高興看到這次同學會圓滿結束,同窗多年許 多點點滴滴記憶猶新。想當年到文子、彼得、王更、嶺挴、 曉梅及遠至中南部的大鵬、饒美華、培雲和玉绣家串門,如

今各分東西,許多人事牽連,要相見實 在不容易!至今,文子的作品還掛在門 後,培雲的手飾、匡匡的小按摩棒都還 安在,雖然錯過這次機會,希望很快會 有機緣再相聚!最後襄華感激地說:入 伍60週年同學會,從開始到能平安回 到家都安排地很棒,感謝班長們出錢出 力、任勞任怨地付出,使我們感受到大 家庭愛的甜美,有妳們真好!辛苦囉! 願上帝祝福予妳們!

我們一生在十字路口做了許多選 擇,後悔、生氣、失望等等結果都有! 同學都說唯獨選擇高十八,是我們此生 最幸運的決定和最不後悔的選擇!如今 天南地北,同學們分散在世界各地,但 誰都不會忘記,在遙遠的地方,我們曾 經一起抱團取暖!雖然大家都已退休, 但我們永遠記得,在那遙遠的地方,「國 防醫學院」傳授了我們十八班武藝!縱 使我們的回憶常令人心酸還夾著苦水, 但我們高十八八十三位同學衷心地感 謝,在那遙遠的地方曾經關懷、照顧和 栽培過自己的人!願天佑眾生,大家平 安健康!

人尚在歸途,空中早已彌漫飛揚 著:愛妳呦!結束回家了嗎?開心!感 動!感謝!感恩!中南部同學辛苦現在 還在車上吧。已到家,完美的行程,謝 謝大媛!火車「讚」地瓜「Yay」,好 似時光倒流,真好!謝謝相親相愛的同 學們大家加油!後會有期哦!小元子下 回要來哦!有大媛真好!讚啦!開心! 感動!感謝!感恩!

隨團眷屬的感言

60年前一群含苞待放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女,懷著從軍 報國救死扶傷的崇高慈悲理想,匯集水源地,展開了人生旅 途嶄新的一頁。經歷數年辛酸的挑燈夜讀,流血含淚的磨練, 嚴格的醫院臨床實習,彼此都成為病患期待的『快樂天使』。

畢業離校,從此五湖四海,地北天南為奔前程而分居東

西各地,有些尚能常見面,有些卻只能望月懷念,千里共嬋 娟,期待著偶爾辦的同學會,聚集慰相思。隨著無情歲月的 消失,終由鄭心愛、鄒建萍、蔡華、鄭其錚、顏蓉媛等人的 發起策劃、安排聯絡,終於實現了這場入學60年的大團圓, 三天兩夜的圓山大飯店團聚。

60年後的歡聚,昔日的少女,早已變成滿天青絲轉白 髮的祖母,但是永恆不變的是那股炙熱的初心,濃郁的同學 情,到處是笑聲擁抱,二、三人成群 五、六人成堆,吵雜 聲仍舊,或許猶有過之,喋喋不休一如往昔,絲毫未改,俗 語謂:三女可成菜市場,今天圓山大飯店的大廳,卻已變成 了特大型超市,原來女人聚會竟是這麼驚人的熱鬧!空氣中 到處洋溢著無限問候、關懷和溫馨。看哇!魏潤梅出現了, 天生麗質秀外慧中,一颦一笑,還是那麼引人注目,心中小 鹿亂撞。

石門水庫遊艇上,蔡華的歌聲,仍然令我這位忠實的粉 絲陷入如癡如醉,她當年的歌聲,如黃鶯出谷,如今已蛻變 成百靈鳥,攻力更勝往昔!鄒建萍的身邊總圍繞著一群人, 原來他是許多人的『媽媽』在學期間照顧衆人無微不至,幽 默智慧的話語,為人指點迷津帶來歡樂。每次聚會,鄭新愛 總為同學帶來七、八頂彩繪的帽子 讓大家抽獎增添氣氛, 上次他更是不辭辛苦,精心描繪,每人一頂『班帽』,意義 非凡,內人已珍藏了二頂,輕易不肯穿戴。王令德能言善辯 是班上的『小辣椒』,那裡需要服務他必定是第一位出現, 19年獨子結婚,內人班上數十位同學組團前來旅遊兼參加 婚宴,她便是代表同學宣讀祝賀詞的唯一人物,此情此義永 不忘。

賢淑溫雅

的林萍萍,組 織能力強,領 袖形象佳,負 責分發由蔡如

芳女兒巧製精美的名牌,可惜的是蔡 如芳,此次因身體不適而不能蒞臨, 但她竟親手編織了許多珠珠手環,五

顏六色美觀大方,充滿溫馨愛心,贈 送每位同學,祈願她早日康復,相聚 於下一次同學會。

王永慶和左水英與我皆有雙重關 係,她兩既是內人的同班同學,而她 們的兄長,卻又都是我同班同學,彼 此見面份外親切。

莊秋雲和陸汝慶與我皆是當年校 中話劇社成員,在我追求內人期中, 她倆的助力不少,只可惜陸汝慶不見 芳蹤,無法再次當面致謝。客家妹 子謝淑媛精靈小巧,但卻有一個小胖

的不對稱綽號,傳承勤勞的客家妹, 此次竟親手剝了40公斤的大龍眼, 製成龍眼乾分送大家,吃在嘴裡甜在 心上。

才女曹美月筆力萬鈞,大一便邀 參與『大眾醫學』期刊的編輯工作, 名震八卦園,她與內人因為是北一女

校友,關係更深一層,此次在金門籍 夫婿的陪同下參團,夫婦倆的相敬如 賓,相濡以沫,恩愛形象令人羨慕。

魯魯名字最順口好記,她此次帶 來自製的花布手機掛袋,贈送每位同 學,實用美觀圖案鮮艷,此妞非常有 心思,居間介紹拉攏竟把班上最受人 敬愛的鄒建萍變成自己的舅媽,肥水 不流外人田,從此每年還可以多拿一 份紅包壓歲錢。

籃球健將火真霞,當年馳聘球 場,今日重逢,仍然健步如飛,氣色 紅潤。開心果梁蘭崴本已報名參團, 臨時卻因身體不適而無法成行,缺少 了她笑聲,似乎歡樂減弱不少,菩薩 保佑!天主賜恩!希望梁蘭崴早日痊 癒康復,讓期待的笑聲重現同學會。

周承瑤可謂是內人最常聯絡的閨 蜜同學,借助手機的便利,她倆幾乎 每日在內人晨運時,邊走邊聊一、二 小時,內容都為兒女、孫子的瑣碎近 況,偶爾旁聽,讓我知道她有一位聰 慧的外孫女,現在英國名校念醫科。

朱華南、鐘仁舫、張隴貞皆是內人不 時聊天的對象,通過他們,內人可以 獲取許多同學的最新消息。

當然內人班上同學不止上述這幾位,但其他的我較不 熟悉,便不著筆,至於高護同學,我更不熟悉,但姚璜卻例 外,在校時他與內人常在一起,記得某次暑假,大伙同學曾 組團先到台中林萍萍家探訪,然後再續程往台南姚潢家,所 以印象深刻,此次重逢,姚潢說:某次我們數人曾結伴一起 到陽明山泳池游泳,彼時年輕力壯不畏寒冷,陳年往事,我 已不復記憶。

當年在小南門一總實習期間,內人仍在水源地區上課, 彼此兩地相思見面不易,承蒙許多高護同學每日在一總實習 完畢,返回學校時,總不忘熱心的詢問我是否有短訊或口信 要轉交內人,成為我與內人間的紅娘信差,感恩之心,多年 來深藏內心,今日在此一併致謝。謝謝高護同學。助我尋獲 一位賢內助,組成一個美滿的家庭,得到終身的幸福!

這群人有永遠說不完的話

N17與夫婿們合影

原來台南空軍醫院93年10月31日裁撤後,改為台南市感染症防治 中心。今天齊聚127位故友重返原址相聚,重溫20年當年情誼。

大家離開南空20年,遠離當年沙土的陰霾,是否懷念當初那個曾經揮 灑青春的所在。邀請大家撥冗過來餐敘(早午餐外燴型態),看看老家敘 敘舊。

時間:10月27日(星期日)上午10:00 地點:台南市大同路752號

形式

台南空軍醫院(感染病防治中心)

:導覽醫院,午餐歐式外燴餐敘,播放10年前(104.03.29)第一次 的再相聚,相隔10年的今天第二次再見面,往事歷歷情誼深厚永難 忘懷!今天期班最大的是醫科66期胡勝川學長,特地從花蓮過來參 加這次的聚會非常 感謝。本次活動有 賴M 85期的鄭明 豐院長及蔡子斌主 任的大力協助才能 完成。身為南空人 與有榮焉。

延續著濃厚情誼與精神傳承,第16屆國醫盃高爾夫球賽,113年11 月17日在台南市南一球場順利舉行。南區源遠球隊接下承辦國醫盃的重 任,在許義郎院長與朱文洋執行長的領導帶動下,成立籌備小組,球隊幹 部與隊員上下齊心,開始進行各項活動企劃。在南區校友會及盧國欽理事 長全力支持下,結合南部包含高榮、建佑、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總醫院、 岡山分院、雄大診所等醫院的豐沛資源,以及許多校友熱心慷慨的贊助, 展現出南區國防人團結互助的誠摯熱情,全力要辦好這場能充分凝聚校友 活力與感情的大比賽。尤其開放報名後,校友們踴躍支持,達到超越百人 參賽的盛況,籌備小組與球場方面分別針對場地狀況、賽程分組、現場布 置、人力調派等,不斷協調折衝、確認再三,全心期望在南部接近冬季的 星期假日,能讓校友與來賓們開開心心、圓滿順利打場好球。

隨著比賽接近,10月份怪颱山陀兒與強烈颱風康芮侵襲台灣,對南部 球場造成或輕或重的損害;之後更出現有紀錄以來首次在11月份的4颱共 舞,而其中的天兔颱風,直到11月16日,才在台灣西南近海減弱為熱帶 性低氣壓;乃至前一日布置場地,依然是陣雨與風勢不斷,籌備小組心中 有些忐忑不安。該說國防人與國醫高球校友們,實在是充滿正能量與滿滿 文/ M88李啟禎

國醫杯16屆高爾夫球賽參賽校友在主辦單位精心製作的大會背板前大合照

幸運的一群,比賽當日,擺脫前幾日厚雲陣雨的 天氣,一早即是晴朗藍天,預告著今日球賽的順 利。接近9點時間,陸續有校友們到達球場,大 廳處工作人員早已完成迎賓準備,分區接待校友 們完成報到手續,並領取主辦單位精心準備豐富 精緻的紀念品。隨著報到校友來賓不斷增多,北 中兩地校友遊覽車與台南高鐵站接駁專車亦陸續 到達,久未見面的大家都開心寒暄問候,拍照互 留聯絡訊息,大廳與出發站人氣熱鬧滿溢。

10:20時活動正式展開,首先是在主辦單 位精心製作主題醒目的大會背板前,進行人員大 合照,記錄下美好的一刻;之後進行貴賓開球儀 式,由國醫盃張兆榮創始會長、校友總會張嘉訓 會長、許義郎院長、盧國欽理事長、鄭錦翔院長 及牙科前總會長陳福裕等貴賓,同時擊出彩帶 球,祝福球賽順利成功。10:45 主戲正式登場,

鳴笛出發
貴賓發球

在地主南區盧理事長、張總會長、球隊許院長 及鄭院長共同長鳴汽笛,與所有球員們掌聲喝采 中,各球車依序出發,參賽者們浩浩蕩蕩前往各 組各洞,正式開始18洞同時開球的國醫盃球賽。

南一球場多處水池障礙,不少果嶺高低起伏,難 度不小,整場球賽期間,可以感受到校友們莫不 全力以赴,展現球技;除了競爭個人獎項,也為 了各項團體錦標的榮譽,卯足全勁。球場上不時 傳來歡笑與彼此加油打氣聲,也經常聽見擊出好 球時,同組球員的驚呼喝采聲。大家在南一球場 青翠優美的球道上,盡情揮擊切磋,等候的空檔 彼此輕鬆閒聊拍照,享受既有競賽又能舒懷的愉 快午後。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美好條件聚合下,球 賽如願在日落前順利結束,每組都順利完整地完 成全部18洞的比賽。

最後的重頭戲,晚宴與頒獎典禮於18:00 登場。經過一下午競技的校友們,一面輕鬆享用 球場餐廳的精緻菜餚,一面繼續與校友們熱絡 互動,彼此敬酒歡談。晚宴節目依舊由穩健又 充滿幽默的M75雄大診所鄭錦翔院長擔任主持 人,除了邀請貴賓致詞祝賀,也逐一頒發各類 獎項。幾個重要獎項包括:個人獎項--總桿總 冠軍D39呂芳程校友、長春組總桿第一名M66 蕭基源校友、長春組淨桿第一名M72游章平校 友、公開組總桿第一名D45王傳宗校友、公開 組淨桿第一名M87黃山崧校友、女子組總桿第 一名 N40鄭俐玲校友;團體獎項--分會團體冠 軍南區校友會、期班團體第一名牙醫學系南區分 會。在熱烈掌聲中,得獎者各獲頒獎盃、獎牌、 獎金或精美獎品。可惜由潘志勤理事長與盧國欽

理事長共同贊助,一桿進洞20萬元高額獎金和價值超過 20萬元高級球具組,今年依然從缺,希望下次能有校友 如願把獎金獎品捧回家。晚宴中也穿插了80項獎項豐富 的摸彩活動,感謝所有提供獎品的校友與來賓。另一項 重要儀式,是由盧國欽理事長與朱文洋執行長將大會會 旗,遞交給下屆承辦的地主--北區主辦人,期盼明年校 友們繼續支持與報名參賽,讓校友情誼源遠流長,國醫 精神永續傳承。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報名參賽的校友, 有最資深M 55游啟焚學長與D13李森榮學長,最年輕 M114趙定軒校友,老當益壯與年輕朝氣,彼此間有著 近60期一甲子的差距,仍可同場擊球共競,除了顯現高 爾夫運動不受年齡所限,更見證著國防醫學院源遠流長 的光榮歷史與世代傳承。

美好時光總是短暫,在彼此感恩互道祝福聲中,除了 向北中兩地遠道前來的校友們道別,也向所有校友來賓與 工作人員說句珍重感謝,第16屆國醫盃高爾夫球賽順利 落幕,明年校友球友們繼續台北相聚競技,更期待下次輪

北中區遠道而來部分校友合影

期班團體第一名牙醫學系南區分會

到南區再次主辦時,校友們依然如此熱 情支持,球賽盛大熱鬧,圓滿成功。

總桿總冠軍D39呂芳程校友

幸運就在摸彩箱理

公開組得獎校友

張總會長盧會長逐桌向參賽校友敬酒

在這次聯歡大會中,我 要特別感謝促成這場盛會的 靈魂人物——N13夏菊玲 國醫護理

文/ N62林巧軒

護理學系師生與N1趙鳳宜教官合照

在這個冬至時分,我有幸參加了由N13夏菊玲學姐、國防醫學院護理 學系校友會及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聯合舉辦的「國醫護理聯歡大會」,這 是一場充滿溫馨與感動的聚會,讓我深刻感受到學長姐們濃濃的情誼與國 醫護理團結的溫暖力量。當天,從N1趙鳳宜教官到N77的大一學妹、護 理研究所碩士班及博士班的校友們,國防護理大家庭共聚一堂,我深受感 動,也對身為國防人的職責與榮耀感到更加自豪,那一幕幕熟悉又充滿感 情的互動,讓我想起我們共同走過的求學路,彷彿時光倒流,重溫了那段 彼此扶持的溫暖時光。

籌備這次活動的過程充滿了挑戰與美好的回憶,身為學系的籌辦老師, 我和學生們共同策劃了一個展現「國防團結精神」的表演,我們決定以大 一到大四學弟妹攜手合作的形式,呈現出我們團隊的凝聚力與創意。從最 初的構思到緊湊的排練,再到服裝與細節的準備,這一切都靠大家的努力

與合作完成,每一次的排練,雖然辛苦但充滿了笑聲與成長,臨近表演的 日子,我們甚至挑燈夜戰, 追求每個細節的完美,最 終,在台上看到大家的努力 化為精彩的演出,獲得在場 校友們熱烈的掌聲,心中無 限感動。

夏菊玲學姐等開場舞表演

學姊。學姊長年無私奉獻於國防護理,無論是活 動經費的贊助還是活動指導,她都傾注了無數心 力。在與學姊的相處中,我深深感受到她對國防 護理的尊重與熱愛,以及她對校友們的關懷和支 持,她的熱情不僅贏得了大家的愛戴,更成為我 們的榜樣與前進的力量。

這次聚會的意義不僅僅是一次校友的團聚, 更讓我深刻體會到國防護理那份跨越時代的牽絆 與支持,我們來自不同的年代,但彼此的溫暖與

鼓勵卻未曾改變,學長姐們的微笑與分享像是一 盞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路,這份珍貴的情 誼,將成為我生命中永遠珍藏的財富。

能夠參與這次活動,我感到無比幸運,也充 滿感恩。這份經驗將鼓舞我繼續在護理教育與專 業發展的道路上堅定前行,將學長姐們的精神傳 承給下一代,感謝這個充滿愛與力量的大家庭, 我相信,我們的國防護理必將繼續散發光芒,照 亮未來。

巧軒老師與大一到大四表演開場舞 大學部熱舞社組曲表演

大學部歌唱冠軍表演

護理學系系校友會與學系教師大合照

活動補述

當天席開28桌,進門就有師生穿著可愛服裝 或頭飾的迎賓天使熱情接待,大會除了慰勞護理師 生,臨床學姊妹的辛勞,也請來過往對護理系或系 友會曾給予協助的貴賓,如前立委陳鎮湘、吳斯懷 和中央總會彭進明理事長伉儷,還有一向待國醫人 親善的台北市蔣萬安市長,也排除萬難趕來共襄盛 舉,大會還安排他頒獎給四位讓所有國醫護理感恩 不已的長官前輩。

適逢蔣市長生日主辦單位特備蛋糕祝賀

● 軍醫局蔡局長將護理的職缺普遍提 升,幾乎所有軍護都可以佔到少校 缺,任滿 20 年才退伍,不僅保障個 人退休的權益,也替國家解決護理人 力流失的問題。還有上校職缺的增 加,也保留了護理精英持續參與軍醫 任務的實力。頒給他的是刻有「有您 護理的偉大艱辛被看見,有您 護理 的前瞻願景得保障」的慈雕花瓶。

● 國衛院司徒院長個人研究成績斐然, 他是國防醫學院的榮耀,繼蔡作雍院 士後第二位榮膺中研院院士,他師承 蔡院士,也曾任國防醫學院院長,治 校期間頗多建樹,是青出於藍更勝於 藍的表率!他的慈雕花瓶刻的是「更 勝於藍」。

● 高麗蘭老師終生任教護理學系,諄諄 教誨國醫護理學系學生,其中有不少 名揚中外的翹楚,更多在她陪伴羽翼 照護下成長茁壯,成為報效國家社會 的護理專業人員,退休後她仍積極參 與校友會的成立和學系的特殊活動, 繼續陪伴與支持學生們,如今她已高 齡超過 90,仍然經常參與活動,時 時關心大家,是國醫護理的守護神。 當晚因故未參加,為他準備的慈雕刻 的是「羽翼有成」。

● 張理君理事長家住在高雄,為了凝聚 校友為校友服務,多次南北來往奔 波,堅毅的精神就像她不斷與主管單 位溝通,謀取校友最大福利一樣,她 還努力與總會及其他分會建立良好關

係,替護理系友爭取一席之地與支

持,是真正的領袖精神象徵。她的堅毅與融通獲得刻有 「勇敢溫柔」的慈雕花瓶。

節目另安排護理系友會理事長交接典禮,張理君理事 長與新任高玉玲理事長交接,由總會潘志勤會長監交。會 場中護理校友間彼此散發重聚熱情,來賓也受感染,全場 熱鬧哄哄,大善人員榮醫療體系張克士總院長,在熱情氛 圍中,慨允將捐款協助由國醫校友組成的「護理人員愛滋 病防治基金會」。

校友總會章會長致贈蔣市長紀念品

司徒院長獲頒更勝於藍

員榮醫院張克士總院長答應為愛滋基金會捐款照相存證 蔡局長獲頒感恩戴德瓷雕花瓶

張理事長從蔣市長手中接下 勇敢溫柔瓷雕花瓶

貴賓雲集

文/ D21張哲壽

1962年入學NDMC醫牙藥的同學好久沒聚,南部的同學希望北部的 同學,承辦同學會及聚餐。2025年元4日中午,1962年入學NDMC醫 牙藥護老校友,分從北中南東各地齊聚台北祥福樓,舉辦八十忘年會聚餐。 夫妻檔校友:M62 靳惠里 N17林萍萍,M62白正光NV18陳家瓊, D21 張哲壽N15汪靜平,D21彭志綱NV17鄧淑萍。

南部校友:周明正、白正光、楊允輔、郭友渝四对伉儷。東部校友: 戴啟邗伉儷、陳祚冰。中部校友:杜昭雄(牙)伉儷、鄭武隆。北部校友: 牙張哲壽、彭志網、陳中和三對伉儷、陳政宏、藥49王耀宗。醫江宏、何 邦立、李安仁、林烈生、靳惠里、張渝、呂冬笙七對伉儷、王丹江。合計校 友25人、連眷屬 37人,見圖,席開三桌。

座中年齡最長者為僑生校友楊允輔、年84。大家為美東僑生校友池禧 文恢復健康而慶幸,也為住在ICU的王潤倫校友集氣祝禱、為NV16蕭孟 惠嫂夫人加油。會中議決明年移師南部再相聚。

同學們相聚甚歡,大家都很珍惜一甲 子難得的缘份情誼...温馨的問候與叮嚀不 斷...前塵往事聊個不停...千言萬語盡在不言 中....甚是感動 !

會中有一決議如下:

此次聚餐共37人,每人交費1500元 共55500元,聚餐費用結餘23600元,做 為國防医學院M62期D21期P49期的同學 公款,暫由南部同學代管。祈福大家平安健 康,相互勉勵加油 !

NV23

熱力四射友誼爆發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大家齊聚一堂,慶祝我 們共同的旅程——從單純的青絲時光到現在滿頭銀 髮的歲月。50多年的時光,如同昨日,我們的友誼 和回憶卻永遠年輕。

同學們的70歲生日。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而

是一個里程碑,標誌著我們的智慧、經歷和成就。我們感謝彼此的陪伴, 感謝那些年我們一起度過的時光,無論是歡笑還是淚水。感恩每一位師長、 同學,感恩每一位親眷好友,因為有你們,今天的我們才能如此完整。70

歲的生日宴會,不只是一頓餐,而是一場豐富的人生盛宴。(圖1)

70年的歲月,如同一首美麗動容的詩篇,我們共同譜寫,共同演繹, 每一位同學,都是這故事的主角。那些青春的歲月,如今遠去,但歡樂的 回憶,卻永遠不會消逝。

我們的同窗情誼,歷久彌堅,綻放光芒。70數字, 是我們的驕傲,在這百來人的歡聚中,共同歡笑。

宴會廳大銀幕上輪流放映著同學為璀璨70編輯的五段影片 ● 影片一~國醫NV23畢業紀念冊 民國61年(1972):瀏覽 52 年前的畢 業紀念冊,充滿感慨和懷舊,不僅記錄了年少時的青春歲月,還承載著 那時的友誼和夢想。照片裡熟悉的面孔,黑白或泛黃的紙張,都訴說著 那段難忘的時光。那些年少時的笑聲、淚水和共同經歷的點滴,一頁頁 翻過,每一張照片和每一段文字都仿佛一個小小的時光膠囊,存放著過 往的點點滴滴。重拾這些記憶,充滿珍貴和感謝,感謝那些曾經陪伴我 們的人和事。

● 影片二~回顧與感悟:民國 58 年 (1969) 起,回顧每一階段的歲月,都 如同生命的轉彎處,充滿了寶貴的經歷與感悟。

1. 養成教育:離家、求學:這段時光不僅奠定了知識的基礎,良好的品格, 也塑造了堅韌的性格。

2. 磨練成長:工作、家庭、進修: 經歷了無數的挑戰與機遇,每一次的 挫折與成功,都為日後的成就奠定了基礎。努力工作不僅提升了專業 技能,也讓人學會了團隊合作與責任承擔。隨著家庭角色的改變,婚 姻中學會了如何去愛與被愛。孩子的降臨,更是讓生活充滿了甜蜜與 責任。育兒的過程中,有歡笑也有淚水,但每一刻都彌足珍貴。進修 升等,不論是追求更高的學歷,還是職場中的升遷,每一次的進步都

是對自我能力的提升與肯定。持續學習與 成長,不斷進步,適應變化的社會。

3. 生命傳承:開枝 散葉: 子女成婚,看著他 們成家立業,內心充滿了驕傲與欣慰。他 們的幸福是對多年來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

這是一段人生的收穫時期,見證著家族的 延續與繁榮。這一刻,生命的傳承與延續, 顯得格外珍貴。

4. 感悟: 大家來自不同家庭,三年同窗共學 後,接受派令分發服務,工作成家忙碌之 餘,有的同學再重入學校,更上一層樓,無 論職場、家庭、社會各個場域中,在別人的 需求上盡力,活出自己的價值,成為幸福、 簡單、平凡、知足的人。70年的歲月,充 滿了酸甜苦辣,但每一段經歷都讓人生更 加豐富與圓滿。感謝每一位陪伴在身邊的 家人和好友貴人,讓這段人生旅程充滿了 愛與溫暖。願未來的歲月,繼續幸福安康, 充滿美好與期待。

● 璀璨70影片三~ 翻動記憶、留住美好:民國

91-106 年 (2002-2017)

● 璀璨70影片四~ 從心之年、隨緣自在:民國

107-111 年 (2018-2022)

● 璀璨70影片五~ 黃金歲月、優雅變老:民國

103 年 (2014)、112 年 (2023)、113 年 (2024)

影片中千張的照片,都是我們全班同學共同 堆疊的活動紀錄,無數次的同學聚會,尤其畢業 30週年、40週年、45週年、50週年,還有60 歲生日、70歲生日、學校的校慶、傑出校友受 獎、個人的圓夢計畫等等,也藉著露茜、大蕭的 築夢踏實,激發同學追求夢想的勇氣與熱情,找 到生命裡更多的可能,帶給大家滿滿的回憶、開 心與讚嘆!

11:00來賓入場相見歡 (圖2-7);

圖2 歡迎熱心的夏菊玲學姊(右3)

圖3 昔日榮總共事的學姊妹

圖4 請到高麗蘭導師(前右1)是我們的榮幸

圖5 與所有貴賓合影

圖6 好不容易湊齊20位同學

圖7 歡迎所有貴賓與寶眷

圖8 主持人登場

圖9 節目單

圖10 導師高教官賀卡

圖11 天天年輕舞曲

11:30主持人沈露茜同學 (圖8) 亮麗登台, 嗓音嘹亮、字正腔圓宣告「國防醫學院高護23

期 璀璨70 年輕不留白 圓夢表演」節目正式開 始:(圖9)在這個感恩的日子裡,歡迎我們的導 師高麗蘭教官,各位學姐們及所有的親眷好友,

對本班同學的支持,大家的鼓勵,讓我們能夠夢 想成真!(圖10)

人生70才開始,我們高護23期,從民國 58年入伍至今,已經55年了,幾乎佔據了人生 80%的時光,同學間始終相知相惜,互相關懷, 充份展現國醫「親愛精誠」的精神,在永遠的班 長~孫吉珍~的號召帶領下,加上許多熱心的同 學無私的奉獻,才讓我們今天可以一起來圓夢。

所謂台上1分鐘,台下10年功,今天的每 一個表演,都是同學們精心設計及努力排練的成

圖12 電子琴獨奏

果,經過半年的籌劃準備,希望帶給大家賓至如 歸的溫馨感受!

1. 團體舞 - 天天年輕 ( 圖 11):10 位同學代表, 個個活潑熱情,先以「天天年輕」團體舞曲獻 給大家!祝福在場的每一位,精、氣、神、活 絡飽滿,生活充滿創意生機。

2. 電子琴演奏 ( 圖 12):在學校的時候,大家都 羨慕陸美華同學,有黃鶯出谷般的好歌喉, 這二十多年來,受巴金森症之苦,卻能與病為 友,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夠自彈自唱,她努力自 學,無師自通,利用彈琴自娛娛人,兼具復健 效用,今天她為大家彈奏兩首曲子:「濛濛細 雨憶當年」及「誰能禁止我的愛」,圓滿了 心願!

圖13 M女孩

圖14 薩克斯風演奏

圖16 露茜等載歌載舞Mojito

3. 兒童勁舞 ( 圖 13):孫吉珍的孫女(周慕橙) 及她的好朋友(周文頤),小學 4 年級,為我 們表演一支別開生面的舞蹈,M&M 各是她們 英文名字字首,歡迎可愛的 M&M 女孩。

4. 薩克斯風吹奏及演唱「阿母的手」( 圖 14): 蕭秋容同學生活多采多姿,經常在臉書及 LINE 群組,分享各地趴趴遊的照片,今年 4 月,才完成馬拉松賽的壯舉,今天要展現學習

薩克斯風一年的成果,也非常感謝她的指導 (陳積盈)老師情誼相挺,與她一起吹奏並獨 唱同曲目。

圖15 張琪獨舞夢江南

圖17 夢雲獨唱艷紅小曲

6. Mojito ( 圖 16):想到周杰倫的這首歌,會讓 人不自覺的隨著輕快節奏律動搖擺,露茜身懷 絕技,能歌善舞,節目主持功夫一流,這次演 唱,蕭秋容、彭慧明、王世華及蕭雪紅四位同 學,可都卯足了勁,不斷練習,配合演出,希 望載歌載舞,豐富舞台視覺效果!

7. 艷紅小曲 ( 圖 17):邢夢雲同學,樂天知命, 聰明慧心,熱誠慷慨,仗義助人,喜好旅遊、 攝影、歌唱,遊遍各國,拍攝的照片,有數幀 還曾是攝影展上的得獎作品哩!民國 98 年曾 代表榮總乳癌病友聯誼會,參加中華民國乳癌

5. 曼妙獨舞- 夢江南 ( 圖 15):張琪同學是班花 校花級的美女,靈動俏麗、直爽活潑,退休後 因為身體疼痛,選擇學習跳舞當運動,現在跳 舞不但是她的嗜好,也是她的日常,童麗演唱 的「夢江南」一曲,張琪用她曼妙的舞姿,為 江南唯美古典的意境,做了最佳的詮釋。同學 們表演的兩支團體舞,也都是她耐心教導,帶 領排練,感謝她。

圖18 靜芳演唱上海灘

圖19 團體舞年輕不要留白

圖20 大合唱明天會更好

病友協會第一屆歌唱比賽,以歌中劇創意方式 演出,榮獲冠軍,至於歌唱方面,對於老歌的 詮釋,更是無人出其左右!民國 102 年夏萍 絅教官推薦提名,當選護理系校友會理事!至 今已連任 4 屆 12 年,上週校慶改選又再度當 選,繼續為系友會奉獻服務!

8. 上海灘 ( 圖 18):沈靜芳同學畢業的時候,分 發到澎湖,她情定馬公,建立家庭,賢慧持家、 侍親至孝,一直是同學中的模範,如今家庭美 滿,四代同堂,也是我們全班孫輩子女最多 (5 位 ) 的一位阿嬤,真是最大的福報,不得不叫 她第一名!由於夫家講廣東話,今天特別選唱 好聽的粵曲,分享大家。

9. 團體舞 - 年輕不要留白 ( 圖 19):只要我們有

一顆年輕的心,年齡就不是問題,心態最為關 鍵,我們的從心之年「人生才開始」,當然要 創造精彩生活,留下美好,絕對不留白!

圖21 舞台上大合照

10. 大合唱 - 明天會更好 ( 圖 19):全班同學, 用這首歌曲祝福自己及每一位來賓,身體健 康,開開心心,「明天會更好」!在主持人 的介紹下,一小時的精彩表演後,全場大合 照,留下珍貴難忘的畫面。(圖20.21)

12:30準時席開14桌,邀請我們敬愛的導 師及多位學姊前輩外,還有同學的親眷好友,籌 備委員們也準備了紅色T Shirt,發給每位出席 的同學著裝,現場一切的一切,幕幕熱絡地進行 中,在舞台側邊電腦工作區的我,被那份濃烈的 情感深深的觸動,幾度熱淚盈眶。

餐會進行中,來賓點唱卡拉OK,反應熱 烈,一曲接一曲,壯年、青年、幼年,不同年紀 的賓客,唱著他們喜愛的歌,曲目多元,盡是 高手出招,也有孫輩上台獻唱,或在舞台前雀 躍舞動她們可愛的小身軀,滿堂歡喜同樂!(圖 23.24.25)

圖22 與全體賓客合照 圖23 眷屬卡拉ok

圖24 同學卡拉ok

圖25 孫輩卡拉ok

圖26 國醫人大合照

最後全部國醫人一齊高歌「國防醫學院院歌」,雖然不常唱,但 深印腦海的詞曲,一觸即發,朗朗唱誦,當年在校期間,可是每天晚 點名必唱曲,今日聚唱,勾起無限的回憶與感動。(圖26)餐會結束時, 獲頒民國111年傑出校友的林淑英同學,感念護理系的培育,捐款一 萬元,請邢同學代為轉交。

70歲,是一個感恩的年歲,人生七十,精彩仍在繼續,祝自己生 日快樂!翻閱楊絳先生語錄:「年齡只是你生命的勳章,不是你傷感

的理由」後,彷彿一股暖流 湧入心田,也透過今日的圓 夢活動,持續保持對生活的 熱愛與欣喜,以積極的心態 迎接每一天,繼續學習新 知,保持好奇心,享受生活 中的每一個美好瞬間。步入 從心之年後,大家追求健康 快樂的生活,把握當下,良 好心態,昂首前行,黃金歲 月,優雅漸老!

後記

活動結束後,接到教 官、學姊、親眷好友們的 回饋,給我們最大的肯定 與鼓舞:

● 高教官: 謝謝夢雲傳來 精彩的節目錄影,我又 欣賞了一遍,是你們全 體的傑作,合作無間。 那天聚餐,很多同學, 也是不斷的上台唱歌, 很是熱鬧,又吃又玩, 大家都很盡興!

● 鄒建萍教官:民國 58 年我到護理 學系工作,迎來了新入學的 N22 和 NV23 學妹。52 年前,NV23 仍是清 湯掛麵的十五、六歲模樣,轉眼之間, 已屆人生七十才開始的階段。當年的 妳們是天真活潑又可愛,如今是風華 絕代媚力無窮。班上人才濟濟,孫吉 珍曾任振興醫院護理部主任等多項要 職,沈露茜是多才多藝為加州僑界翹 楚,邢夢雲專精老歌演唱,在國醫校 友會理監事會熱心為我們服務了 12 年,蕭秋蓉薩克斯風表演和歌唱令人 驚艶,還有其他人舞蹈、歌唱、電子琴演奏, 顯現出妳們的才華。親愛精誠的校訓由妳們班 上相互扶持和照顧,展現無遺。期望能再見到 妳們的璀燦 80 !以妳們為榮!

圖27 淑華孫子日記

● 在系友會群組裡,多位學姊、學妹,看見本次 活動的連結後,紛紛道賀,貼圖按讚,未能 一一唱名,在此感謝大家的關愛。

● 淑華同學的小外孫,給璀璨 70 活動現場,

● N13夏菊玲學姊:國醫護理系的團隊精神,值 得讚揚,好棒!

● NV16齊忠德學姊:NV23 人才濟濟,全班向 心力強,積極又上進,參加之後好感動,同窗 之愛是我們的好榜樣,給你們按讚!真的是人 生 70 才開始,最有活力的一班。

● N22陳凌仙學姊:NV23 慶祝 70 歲,活動盛大, 十分熱鬧!

● NV 17陳寶玉學姊:讓我們留下快樂難忘的時 光。

● NV 17武宜珍學姊:高護 23 期,深深以你們 為榮。

● NV 19蔡玉珍學姊:同學會辦得很成功,既溫 馨且熱鬧,令人感動,也讓很多期班的學姊、 學妹們羨慕不已。

● N38李春蘭學妹:人生 70 才開始,NV23 學 姊沒有留白,是我們的榜樣。

在不同的面向,都評了高分,這樣的聚會, 我們傳遞了滿滿幸福的正能量,影響孫輩於 無形。閱讀小學生的筆觸:”看著外婆燦爛 的笑容,一切都好值得” 讓人特別感動!作 業簿上老師的評語:”好有趣,溫馨的活動 good×2”! ( 圖 27)

● 郭同學:大家共同完成一件班級圓夢大事,真 是無比美好的體驗與回憶呀!

● 董同學:我們要大大的感謝活動籌備小組,不 辭辛勞才能夠圓滿成功,謝謝您們!

● 陳同學:感謝籌備小組的辛苦策劃,演唱會超 級精彩成功,讓大家的七十歲留下美好的回 憶!

● 林同學:幾位籌備委員真是能幹極了,幾位攜 家帶眷來參加盛會的同學們,則是讓人更感 動,當上臺合唱〈明天會更好〉的時候,我忍 不住流了眼淚。

● 大沈同學:我馬上要往機場去,結束這次愉快 的旅程,很高興我們大家一起辦了這個令人難 忘的活動,雖然當天沒有機會和大家交流,但 是我們的心永遠連在一起,我愛你們!高護 23,讚!讚!讚!

● 任同學:回美國好多天了,一切都順利。這回 北加州地震,慶幸我們這兒一點感覺都沒有, 謝謝大家的關心。同學們的天賦異稟,在舞台 上展現無遺,還有用不完的青春活力,我也被 沾染了,太佩服了!期待下次再相聚。

● 小沈同學:好感動,好感動,拭淚!拭淚!再 拭淚!

● 吳同學:一群 70 多歲的阿嬤,真是活潑、可 愛、熱鬧極了。

● 郭家親眷1:今天的同學會辦得非常成功,非

常熱鬧,非常開心!深厚的同窗情誼,令人羨 慕和嫉妒!

● 郭家親眷2:七十歲的同學們有如此之表現, 不得不令人欽羨,有感國醫護理長期培養出來 的革命感情,堅若磐石。讚!

● 郭家親眷3:謝謝邀請,節目精彩,表演者技 藝超群驚艷絕倫,您的同學都活力滿滿,真棒

● 郭家親眷4:今天是一個非常成功,熱鬧滾滾 的演出。

● 陳同學的女婿說:你們這一班很不一樣!

● 孫同學的兒子說:你們同學很特別,真不是一 般的人!

● 八百壯士溫馨家族志工, 陸官52期的張至強 先生,無酬為節目錄影並剪輯影片,在此一併 致謝!他表示對我們的演出,深感“驚豔” 與“感動”!

以妳們為榮

民國58年我到護理學系工作,迎來了 新入學的N22和NV23學妹。52年前, NV23仍是清湯掛麵的十五、六歲模樣,轉 眼之間,已屆人生七十才開始的階段。當 年的妳們是天真活潑又可愛,如今是風華絕代媚力無窮。

文/N17鄒建萍

班上人才濟濟,孫吉珍曾任振興醫院護理部主任等多項要 職,沈露茜是多才多藝為加州僑界翹楚,邢夢雲專精老歌演唱, 在國醫校友會理監事會熱心為我們服務了12年,蕭秋蓉薩克斯 風表演和歌唱令人驚艶,又會吹薩克斯風又會唱老歌,且舞步輕 盈有節奏,生活過得如此豐富,是人生勝利組!還有其他人舞蹈、 歌唱、電子琴演奏再再顕現現出妳們的才華。

親愛精誠的校訓由妳們班上相互扶持和照顧展現無遺。期望 能再見到妳們的璀燦八十!以妳們為榮! 師生合影(左起孫吉珍、鄒建萍、蕭秋蓉、邢夢雲)

文/ D38陳福裕

今年是我們班牙科38期畢業第39年,明年即將邁入40個年頭,驚 嘆之餘大家準備好好慶祝一番。畢竟同窗6年,又從事同一行業,這份福 緣實在得來不易。更早之前我們都在找個時間聚餐聊天,後來覺得光吃飯 聊天實在難已盡興,於是便開始每年㩦家帶眷做國內幾天的旅遊,在每次 旅遊結束時,大家總會依依不捨地道別,期待下次再見。最近兩年我們開 始辦海外旅遊的同學會,等於是找好旅遊的地點包團去旅遊,不同於一般 的團體旅遊,我們所有團員都是自己人,很多事情好商量,同時達到辦同 學會和旅遊的雙重目的,自成一團通常團費也可以便宜一些。今年輪到我 主辦同學會旅遊,早在這之前已經決定去泰國清邁,由於東南亞國家消費 相對比較便宜,而且離台灣比較近,很多城市都有直航的班機,相對地比 較輕鬆,在工作繁忙之餘,抽出幾天的時間來旅遊比較不成問題。

這次旅遊的城市和景點主要以泰國清邁和清萊為主,搭乘長榮航空早 上7:20的班機,所以中南部的同學必須在前一天晚上在過境旅館睡一晚, 方便隔天早上出發。到清邁第一個想到的是一代歌后鄧麗君,所以在清邁 街上聽到鄧麗君的歌請不要驚訝,因為她在1995年5月8號在清邁渡假 時因氣喘併發過世,她的身影和美妙歌聲永遠留在歌迷的心中。清邁位置 比較偏泰國北邊,11月到隔年2月是旅遊最佳季節,氣候宜人且避開雨 季。第一站先到素帖山國家公園,這是泰國的著名佛教聖地之一,創立於 1383年,遊客可以搭纜車上山,上面的雙龍寺供奉釋迦摩尼舍利子的地 方。離開素帖山後,安排坐嘟嘟車遊古城,由於正值下班期間交通非常擁 塞有點像曼谷,畢竟它是泰國第二大城市,早在1296年明萊王統一天下 定都於此,也留下不少的古蹟。在清邁有完整的護城河和城牆,完整的將 古城區畫出一個清楚的區域,包括 一些歷史遺跡和古寺廟多半坐落在 這一區。嘟嘟車幫我們載到古城區 必去的景點「塔佩門」,紅色的一 排磚牆很適合拍照,還可以跟一大 堆的鴿子拍照。在入住五星級飯店 Melia之前,我們享受兩個小時泰 式按摩,由於今天坐飛機起一大早 比較疲憊,所以很多人在放鬆之際 不知不覺睡著,真的很舒服、輕鬆。

素帖山國家公園是清邁著名的旅遊勝地, 其中雙龍寺是供奉釋迦摩尼舍利子的地方

素帖山國家公園是清邁著名的旅遊勝地,其中雙龍寺是供奉 釋迦摩尼舍利子的地方

塔佩門是清邁古城牆之一,也是打卡必到之處。

若非親眼目睹,很難相信這幅自畫像是大象所畫的

「天使瀑布」途中的網紅打卡景點

隔天到塔佩門附近的水果街和市場逛逛,體 驗當地人的生活。這裡的榴槤並沒有特別便宜,但 非常好吃既濃又香甜,上車前很多人都有品嚐一 下。今天主要是要前往另外一個城市清萊,途中會 在如仙境網紅的地方「天使瀑布」打卡拍照停留一 下,便前往大象學校騎大象看大象表演。以前到泰 國雖然騎過大象,通常僅限於在叢林中行走。但這 一次騎大象涉水過河,感覺比較驚險也很新鮮,過 程許多寶眷驚呼連連!到大象表演的地方,看大象 踢足球和投籃,動作非常精準大家拍手不絕,特別 是大象畫畫最讓人驚奇,大象現場作畫表演充分展 現繪畫天份,如非親眼目睹真不敢相信畫出來的 畫非常逼真,甚至超越我們。我花了泰銖1500元 買一幅大象自畫像留作紀念,其實這筆錢就是捐給 大象學校經費之用。離大象學校不遠的地方有一個 少數民族「長頸族」,在他們古老的傳統小孩子七 歲開始必須在脖子上套銅圈,而且隨著年紀的成長 圈越加越高,直到結婚為止,導遊說只有在過年才 能拿下來清洗。在泰國有很多很有名的寺廟,與其 說是寺廟還不如說是藝術品,因為本身的建築非常 有特色,清邁的「藍廟」便是其中一個,它結合了 蘭納王朝的藝術風格,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更加 輝煌壯麗。到了清萊入住靠近河邊的五星級渡假飯 店,感覺和在市區不同,如果住的樓層高還可以看 到旭日東昇,黃昏也可以看到美麗的夕陽。這裡離

清邁的「藍廟」結合蘭納王朝的藝術風格

清萊夜市不遠,雖然夜市規模不大,但販售 泰北特色的編織品、工藝品和紀念品,走走 逛逛吃當地的小吃也是蠻好的。

隔天搭乘遊覽車到全世界唯一的「鴉片 博物館」,裡面介紹一些鴉片的資料,包括 分布區域、品種和罌粟花的種植,鴉片加工 成海洛因的過程等,早期這些毒品是用來打

仗當麻醉用,並非現在被視為毒品。附近有 一個透明玻璃的天空步道,可以飽覽泰、緬、 寮三國交界的景色。隨後我們變搭車到金三

角地區,此地區位於湄公、美塞兩河交界處, 我們搭乘遊船遊湄公河欣賞緬甸和寮國沿岸 風光。來到這個地方讓人想到作家柏楊筆 下的「異域」這本書,描述大陸淪陷一支政 府軍孤軍撤退到泰北的故事,後來有拍成電 影由劉德華主演,配合主題曲羅大佑「亞細 亞的孤兒」的歌曲,令人非常感動!帶團的 導遊楊先生也是華裔第三代,他說每看完一 次都會感動落淚,這真是大時代的悲劇。離 開金三角地區之後,便前往著名的景點白廟

全世界唯一的鴉片博物館在泰國北部

清金三角地區介於泰國、緬甸和寮國三國的交界

清萊的白廟(龍坤廟)與其說它是廟,其實這是個藝術品,純白的外觀非常漂亮

清邁夜間動物園的水舞燈光秀 (龍坤廟),這座寺廟由名叫Kositpipat藝術 家打造而成,佛殿外層向上一塊塊鏡面玻璃,白 色象徵佛祖的純潔,另外有通往佛殿的天橋,有 著逃脫世間慾望進入佛界意涵,展現出泰國國寶 級藝術家的創意。

離開清萊之前,我們到另外一個景點黑屋 博物館,全館呈現黑色的建築物,裡面收藏許多 珍貴古董像牛角、蟒蛇、鱷魚等標本,宛如走進 了地獄世界般的奇幻世界。中午在泰國最大淡水 湖帕沃湖旁邊的餐廳用餐,在此之前在湖邊還遇 到泰國的旅遊警察(tourist police),腰間佩戴槍 枝相當特殊。下午4:30並回到清邁市區,有一 個半小時的逛街時間,我們逛當地的最大百貨 公司Maya百貨,並到附近著名的文創區「尼 曼一號」,這個地方有我非常喜歡買的東西也很 特別,有點像台北松山和華山文創園區。晚上到 一家很特別的餐廳「黑森林庭園餐廳」,餐廳感 覺是在黑森林裡面,是泰式料理也是米其林推 薦餐廳。晚上除了慶生,同時也是學校的校慶 11/24,同學大家齊唱校歌感念母校的栽培。用 完餐我們去清邁夜間動物園,這裡是世界上最大 的夜間動物園,乘坐遊園車,讓遊客感覺置身於 大自然中,並近距離欣賞草食動物,遠觀肉食動 物夜間行動。同樣地這裡也有安排老虎和獅子的 表演,觀看和訓獸師的互動非常有趣,感覺這些 獅子和老虎不再是兇猛的野獸,而是如寵物一般 那麼聽話。這裡的水舞秀也很精彩,燈光和音樂 配合動物雷射表演,是我看過的水舞秀中最精彩 的。晚上聽到中華職棒在東京巨蛋奪冠的消息, 全團大聲呼叫喝采,度過興奮的一個晚上。

在離開清邁前往機場的途中,大家合唱鄧麗 君的歌曲「甜蜜蜜」和「月亮代表我的心」,心 中有無限的感慨和不捨,希望能夠找個時間再來 清邁旅遊、渡假放鬆。

黑屋博物館全館呈現黑色建築,裡面收藏許多珍貴的動物標本。

離開清邁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在「黑森林餐廳」用餐和慶生, 並唱校歌祝賀母校校慶

主辦單位:藥學系、三總藥學部、藥學系友會 指導單位:軍醫局

113年國防藥學年度盛事在藥學系系友聯誼會李宜勲(P77)理事長, 軍醫局藥政處鄭文慶(P80)處長及藥學系王鴻展(P82)主任規劃支持下, 聯合辦理「藥學教育講座暨系友回娘家」,凝聚國防藥學向心力,充實系 友會資源,進而協助母系發展,達到個人、系友會及母系三贏共好。

回顧我國百餘年醫藥發展,國防醫學院藥學系在克難草創初期扮演重 要角色。於對日抗戰期間生產酒精、咖啡因、複方甘草片、氧化鋅軟膏等, 在戰時提供醫療衛生貢獻卓越。其後,本系所屬藥品研究製造所及實習製 藥工廠,更成為臺灣藥學工業的搖籃,於1960年成立榮民製藥廠,提供 三軍藥衛材。另於1965年在黎漢德(P24)老師及學系群力規劃下,成立景 德製藥公司,開發海人酸製成的凱山錠及Hetrazan 藥化的食鹽,將學童蛔 蟲及金門血絲蟲的感染率降低到百分之一以下,對我國保健著有績效。

近年國內缺藥事件頻傳,現任藥學系王鴻展(P82)主任著力將實習製 藥工廠轉型為GMP先導工廠,以應國家任務所需。目前已完成可行性評 估及建案計畫書,並規劃相關學程以培育製藥人才,今年藥學教育講座更 以「從實驗室到市場:產官學界精英的經歷與見解」為題,邀請業界專家 分享實務經驗。

作戰出英雄,後勤一半功

民國113年11月22日講座邀請國嘉製藥李思宏總經理、台灣諾華健康價值暨衛生政策資深經理羅柏青(P86)、IQVIA實證解決方案顧問林泓 瑋、香港城市大學張漢揚(P57)教授,分享製藥產業的實務經驗,涵蓋藥 物製劑開發、製藥工程、品質控制和GMP合規等關鍵面向。首先介紹製 藥公司的研發部門將探討藥物製劑的開發過程,包括製劑設計、製程開發。 並討論GMP生產製程設計、自動化設備應用及提高生產效率的策略。以 及原料接收到成品放行的全面品質監控流程,強調品質管理系統的建立和 運行。此外,醫療快速發展導致市場變化大,了解法規政策、臨床指南、 藥物相互作用能幫助產業做出明智決策並提供需求建議。終身學習對藥師 至關重要,確保提供安全和有效的患者藥事照護。講座內容擴展全體師生 視野,精彩實用。

民國113年11月22日-113年國防藥學藥學教育講座全體參加師生大合影。

健軍衛國,國防藥學風華新世紀

系友回娘家

次日,院慶系友回娘家活動,陳威明(P60)學長擔任連絡 及親自接送朱希斌(P35)教官與夫人到會場,另金明儒(P34)教 官夫人、鍾柄泓(P40)教官夫人均一起返校團圓,藉各方系友

齊聚為國防醫學院、金夫人祝壽。胡幼圃(P60)榮譽教授為紀 念金、鍾二主任對學系之貢獻,奬勵學系教師致力教學研究, 及鼓勵同學努力向學,特捐(募)款成立金鍾獎。並在朱教官及

二位師母的見證下頒發第一屆金鍾獎,場面溫馨深具傳承意義。

在藥學系系友聯誼會李宜勲(P77)理事長主持下,先由軍

醫局新任曹百印(P80)處長報告藥學同學在軍中發展實況,接 著系主任報告學系及系友發展概況後,由黎孝韻(P83)秘書長 報告系友聯誼會組織章程,業經第4屆理監事審查通過修訂,

今日辦理大會追認;隨即依新章程辦理第五屆系友聯誼會理監 事改選,選舉結果第一高票為王鴻展(P82)主任,第二高票為 鄭文柏(P93)學長,因王主任讓賢,由鄭文柏(P93)當選第五屆

藥學系系友聯誼會理事長,鄭理事長以自費生畢業後,深根社 區藥局十餘年,響應政府長照政策成立居家機構,跳脫一般藥 局的人事規格,組成一支有藥師、護理師、營養師和社工師的

第一屆金鍾獎-教師績優得主P93高立 庭(右),由胡幼圃(P60)教授(左)頒獎。

新任系友會理事長鄭文柏(左,P93)與朱 希斌(P35)教官夫人(右)合影。

跨專業團隊。為感謝藥學系培育,及各界系友於 事業上協助,積極投入系友會事務,期待他擔任 理事長期間回饋母系,戮力壯大國防藥學。

未來展望

早在2008年,為慶祝藥學教育暨國防醫學 院藥學系百週年,辦理首次台灣藥學聯合年會, 迄今已成為團結藥學界的重要力量。國防藥學是

臺灣藥學草創的重要推手,奠定藥品產官學現代 化基礎,其後雖面對人員裁減之衝擊,仍堅定扮 演育作英才的角色。孕育出學系、藥政處、醫 院、藥廠及社區藥局等領域的優秀系友,系友團 結互勉,求新求變,期不負母系優良傳統及達成 「健軍衛國」的使命,並如藥學教育百週年專刊 所言,共創新世紀「國防藥學風華」!

校友總會會長張嘉訓(M74,第一排右6)與全體回娘家系友合影留念。

系友齊唱生日快樂歌與國防醫學院院歌為學院與金師母慶生,右起為李偉泉學長(P58)、鍾師母、朱師母、朱希斌教官(P35)、金師 母、李宜勳教官(P77)。

第五屆國防醫學院藥學系系友聯誼會理監事選舉合影留念。

國防醫學院校友會第十五屆 理事常務理事及副會長當選名單

編號 職稱 姓 名 期班 職 稱 編號

1 會長 潘志勤 M79 14屆執行副會長 19 理事 胡亦明 M82 桃園分會長

2 執行副會長 張克士 M83 中區分會長 20 理事

M83 前國軍高雄總院院長

3 副會長 陳福裕 D38 前牙醫系友會長 21 理事 蔡耀德 M90 花蓮分會長

4 副會長 蘇遂龍 PH07 源遠總編輯 22 理事 張鵬遠 M91 宜蘭分會長

5 常務理事 黃慶菖 M64 北區分會長 23 理事 陳日生 D39 十四屆理事

6 常務理事 蔣世中 M76 北區理事 24 理事 陳 中 P64 十四屆候補理事

7 常務理事 盧國欽 M79 南區分會長 25 理事 黃旭山 P68 北區理事

8 常務理事 杜世偉 D45 牙醫系友會會長 26 理事 李宜勳 P77 前藥學系友會會長

9 常務理事 鄭文柏 P93 藥學系友會會長 27 理事 周桂如 N37 基金會董事

10 常務理事 高玉玲 N40 護理系友會會長 28 理事 陳意方 N43 14屆候補理事

11 常務理事 陳美容 N46 三總護理部主任 29 理事 陳淑貞 N45 三總松山分院護理主任 12 理事 盧異光 M73 十四屆理事 30 理事

13 理事 蔡時安 M76 美加醫美診所 31

14 理事 扈春安 M78 前竹竹苗分會長 32

PH14 北區分會秘書長

15 理事 郭武憲 M78 員生醫院院長 33 理事 李孟璋 PH18 公衛系副教授

16 理事 廖鴻彬 M79 前雲嘉南分會長 34 理事 劉正哲 生解94年班 生理所會長

17 理事 傅國維 M80 竹竹苗分會長 35 理事 韓國強 專修31 衛勤分會長

18 理事 馬堅毅 M80 台東分會長

財團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

文教基金會第十二屆董事名冊

職 稱 姓 名 期班 備註

董事長 潘志勤 M79 十五屆校友總會長

董 事 蔡有成 M56

董 事 沈國樑 M59

董 事 楊建芳 M60

董 事 雷永耀 M66

董 事 李三剛 M67

董 事 張澍平 M67

董 事 張兆榮 M73

董 事 張嘉訓 M75 十一屆董事長

董 事 張克士 M83 十五屆校友執行副會長

董 事 周禮賢 D46

董 事 胡幼圃 P60

董 事 王桂芸 N23

董 事 高森永 PH1

董 事 陳建同 M80

新進

董 事 查岱龍 M83 新進

董 事 陳福裕 D38 新進

董 事 周桂如 N37

董 事 蘇遂龍 PH7

新進

新進

國防醫學院校友會第十五屆

監事常務監事及監事長當選名單

編號 職稱 姓 名 期班 職稱

1 監事長 李偉泉 P58 十四屆監事

2 常務監事 張理君 N35 前護理校友會會長

3 常務監事 周春光 M80 十四屆常務理事

4

監事 馬大勳 M58 十三屆常務監事

5 監事 石曜堂 M60 十四屆常務監事

6

監事 張澍平 M67 同仁醫院院長

7 監事 顧曉明 N16 十四屆監事

8 監事 劉麗芳 N18 愛滋基金會董事長

9 監事 王桂芸 N23 基金會董事 10 監事 高森永 PH01 十四屆監事

1965年高中聯考放榜,考上信義路三段的師大附中,從台北縣的士林 鎮到台北市區升學,開啟了我對信義路的記憶。在清末至日據初期,信義 路還是一條通往東門(景福門)的田間小路;1947年從東門分出兩條平行 的道路,東門南街和東門北街分別改稱信義路和仁愛路。在老總統高喊反 攻大陸的年代,中正紀念堂的舊地是陸軍總部和聯勤總部的營區,20路公 車經過信義路時常看見待修的軍用大卡車停放在兵工署的車廠。

信義路一段和二段的高樓不多,金甌商職(1946)是很早就有,以前是 專門教裁縫的女子學校,東門國小的後門因設有全市第一個標準游泳池而 出名(1926),令人想起60年代建築師沈學優訓練他的6名子女,組成著 名的「沈家班」游泳隊,他們都不參加升學補習,卻個個考上大學。

金山南路二段還沒有打通之前,「寶宮戲院」已經開幕,號稱城東僅 有的首輪戲院。我的前座同學家住信義路,誇口如何翻牆進去看電影,附 近的東門市場裡有一間彈子房,被認為是不良的場所,1998年「安麗盃」 成為國際級的撞球大賽,它的舊招牌現在仍高掛在市場的入口。

東門是公車「0東」和「0南」的起站,不記得永康街路口過去有賣小 籠包的「鼎泰豐」,僅知道劉家鴨莊和牛肉麵店開在那裡。臨沂街和連雲街 的巷道有點複雜,常搞不清楚如何走到信義路或仁愛路?二段的尾端有一間 「三愛醫院」,院長是一位小兒科醫師,在門口立像,標榜是「棄嬰之父」, 曾經當選「好人好事」,多年後他上報因販賣嬰孩圖利吃上官司,聲名掃地。

高中時期一直以為新生南路的排水溝是瑠公圳,鋪水泥蓋板後將信義 路分割成二段和三段,左側有東門狗店、五洲獸醫院、小美冰淇淋,右側 是提供外國學生住宿的國際學舍,學校曾經租用它的體育館放映電影和舉 行畢業典禮,春秋兩季舉辦的書展是當年的熱鬧的活動。

介於新生南路和建國南路是櫛次鱗比的違章建築,高中畢業的第二年 (1969)信義路因拓寬為雙線道終於被清除。美軍顧問團的團本部大門開在 134巷,對面是聯勤俱樂部,餐廳有樂隊駐唱,如果不知道位置就向計程車 司機出示名片,上面的地圖加註「師大附中對面」。這個路段的最高樓房是 「玫瑰大廈」,的豪宅,其次為「十信合作社」大樓,也就是後來的合庫銀行。

大安森林公園原是一大片老舊眷村(岳廬新村、建華新村),1982年 建國高架橋通車,擦邊經過時它正面臨夷為平地的命運。孫越和劉瑞祺主 演的電影「搭錯車」趕在在那裡取景,蘇芮的「一樣的月光」和「酒干倘 賣嘸」如泣如訴地唱出時代的眼淚,孫越因而榮獲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

1987年5月,出國唸書前發起開畢業後的第一次同學會,寄出40份 「點召令」回來25人,19年不見,和高三的導師一起逛校園和聚餐,何 文/林野

等歡喜?拍團體照的「羅馬攝影社」是附近僅存 的老店,從此延續幾十年的同學情誼。1994年 的青年節,大安森林公園正式開放為蒼翠蓊鬱的 林園,遊憩其中,卻難掩莫名的失落。

懷念週六中午去吃午餐的安東街,南段改名 為瑞安街,北段是到省立圖書館自修必經之路, 沿途有稻田和埤塘,是霧裡薛圳的水域。大安路 二段口有一座連棟的「維信郵局」(台北26支局) 成立於1959年,經查日期與校慶竟在同一天( 4月8日)。2022年在「榮榮園」和老友餐敘, 忽然發現座落於信義路四段的老郵局已消失,難 怪方向變得錯亂。

原來的信義路四段是現在的文昌街,經過東 方商工,等到信義路四段拉直後纔通到三張犂。

早期客家人越過新店溪來到台北盆地開墾,遷徙 到通化街和臨江街一帶,成為客家人密度最高的 區域。高中的軍訓課來五段打靶,周遭一片荒 漠,日據時期這裡是軍事用地,故信義路的舊名 為「陸軍路」,除了農田,也有煤礦,直到六、 七十年代金興、和興、源興煤礦纔停止開採。

1990年,市政府將松山南區與和平東路以 北的部分合併為信義區,地牛翻身,大台北的黃 金地段崛起於洪荒。2013年11月,捷運信義 線通車,大安站的一號出口穿越師大附中的禮堂 下方,以前的靶場成為象山公園。信義路由東而

西,共有六段,其中前四段有我們的共同腳印, 包括荒嬉和醒悟的青少年歲月。為了紀念超過半 世紀久聚不散的哥兒們,開始執筆撰寫一部屬於 我們的「狂飆的年代」。

台北街道(林野)
台北陸軍總部~上海路二段一號

文/N17鄒建萍

人生無常,我的背景是精神科護理,但為了幫助自己、病人或家屬面 對死亡,我在北榮工作時曾去陽明大學選修「死亡心理學」,獲益良多。 我善用所學在自己親人往生時發揮了極大的功用,臨終關懷真的非常重要。 2016年時,7歳的長孫暑假期間和弟弟由美返台參加夏令營並學習中 文,我們相處愉快,以他的年紀提出的問題令我吃驚,列舉一二:「婆婆, 人為什麼會老?會生病?」、「死了是不是上天堂?」、「地下是不是也 有一個世界?」。慶幸自己學了護理,我盡量以他能理解的方式告訴他。

從小他就喜歡女婿的iPhone,4歳時曾告訴女婿:「爸爸,你上天堂時, 你的iPhone可不可以留給我?」。

這次返台,在我們談到「天堂」時, 他又發言了:「婆婆,妳到天堂時 可不可以打個電話給我?」

某天,外子正在與朋友通電 話,我和孫子們在吃飯,大孫子又 發言了:「婆婆,為什麼公公跟朋 友說話時是笑著說的?為什麼他對 我們卻這麽兇?」哈哈!大人們真 的要注意「身教重於言教」,不要 以為小孩什麼都不懂。

孫女參加跆拳道比賽

2024年,大孫子15歳讀高中了,公公送了一個

iPhone手機給他,他喜出望外,時時機不離手,還建 立了朋友圈。12歳的弟弟羡慕極了,但是大女兒規定 必須等上高中才能有自己手機,在這種時代,媽媽不

希望兒子們變成手機控,也擔心影響視力,能堅持守

住這個原則誠屬不易啊!

我們的5個孫子年齡由15歳到4歳不等,真佩

服公公,以「一個狐狸和烏鴉」的故事混了15年。婆 婆卻發揮康樂股長的精神,唱、跳、說、逗,樣樣都會, 以遊戲寓教於樂的方式和孫兒們相處,很高興大家相 處愉快,我們對孫輩們除了祝福以外還是只有祈福, 希望他們都能平安、快樂又健康地長大成人!

有著外國人樣貌的兩外孫

12歲與15歲的孫子

校友會活動報導

為慶祝母校校慶,李明志會長召集港澳校友於11月17日假新同樂 魚翅酒家舉行慶祝餐會,共有校友及眷屬28人參加,並推舉譚中英(P56) 為下屆會長。

大女兒一家

朱家祥(M77):服務密碼在這裡 轉載2024-10-23 11:07:27 元氣網 / 記者周佩怡/花蓮報導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4045/8310036

花蓮好山好水,是旅遊的一大看點,但地形狹長造成的交通不便,人 口與資源多集中於偏北的市區,加上原鄉部落的語言文化,必須因地制宜 推出符合當地的醫療政策。對此,花蓮衛生局以「去(Go)」打造主動出 擊的公務精神,深入偏鄉,提高縣民醫療可近性,創下居家醫師服務涵蓋 率全國第一、失智確診率全國第一等亮眼佳績,還與花蓮慈濟醫院合作, 推出全國首創的家庭健康戶口名簿。

「去」貼近民眾 提升接受公衛政策意願

花蓮縣民平均壽命77.12歲,較全國平均少3.11歲,健康問題刻不容 緩,但境內幅員遼闊、山區偏鄉多,花蓮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醫療服務 應更積極「去(Go)」貼近民眾,提高接受接種疫苗、健檢等公衛政策意願。

依文化制定專屬的衛教策略是花蓮縣醫療政策的特色,例如原住民文 化與檳榔密不可分,但研究指出,有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風險是一般人的 28倍,朱家祥表示,不能用漢人的思想一味禁止,而是進行深度文化調查, 探詢部落傳統習俗,再透過具相關知識的種子原住民,才有辧法推動口腔 癌相關衛教。

朱家祥也說,花蓮慈濟醫院承接衛福部「健康福祉科技整合照護計 畫」,已跟秀林、吉安、光復衛生所合作,發展家庭健康戶口名簿,衛生 所可看到個人及其家庭的健康資訊,透過該個案提醒其他家人應接受健檢 等診治,打造「沒有圍牆的醫 院」;期望明年將該模式導入全 縣13個鄉鎮市。

花蓮老年人口佔19%,又 多居住於交通不便、資源取得困 難的偏鄉,對此,衛生局針對偏 鄉重要食材來源的行動菜車進行 改造,增加販售乳製品、未精緻 全榖類等民眾缺乏攝取的品項;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每年依照公 衛現狀為衛生局設定目標,才能有方向的 全力衝刺。圖 蔡翼謙攝影

藉由菜車帆布、層架標示、廣播及老闆,普及營養知識; 錄製七種語言的營養宣導,降低語言隔閡,這些都能有效 增加民眾營養攝取量。

對於老人常見的失智症,花蓮衛生局除了在社區進行 衛教、推廣失智友善概念外,也由縣內5家失智共同照護 中心整合資源,主動到獨居或行動不便的長者家中進行篩 檢,找尋疑似個案,這樣縮短確診評估時間的作法,讓花 蓮縣失智確診率全國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花蓮成人健檢也主動進入社區巡迴, 使花蓮成人健檢覆蓋率33%,高於全國平均的25%;老人 健檢則特別納入維生素B12、葉酸及維生素D,「研究指出, 維生素D、糖化血色素與骨鬆、糖尿病、癌症、慢性病死 亡率有關。」預計明年再新增鈣檢測。

「去」解決醫護問題方便後續為民服務

「衛生局也要當醫師的後盾,『去』解決醫護遇到的 問題,後續他們為民服務才會順暢。」朱家祥說,衛生局 提供診所醫師訓練,使其能基礎識別患者需求;派人到診 所解決電腦設備問題;帶醫師前往照護對象家,或先集中 病患,讓醫師一次看診,減少醫師往返時間。多管齊下的 策略讓花蓮居家醫師服務涵蓋率居全國之冠。

花蓮縣內10家醫院,多分布於北區,因此衛生局推行 公衛政策十分仰賴診所,朱家祥舉例,新冠疫情期間,花蓮 率先跟診所合作,啟動居家照護模式,短時間內號召72家 西醫診所、22家中醫診所加入,並召開會議,向健保署反 應視訊病患後相關的健保申報問題,降低居家照護的阻礙。

113.11.25 NDMC M55 慶祝 建校123年校慶聚餐! 期班同學會

朱家祥也表示,許多醫師回饋, 他們親自到患者家中看診後,才了解 地處偏遠、獨居都是造成患者無法定 期追蹤、醫囑遵從性低的原因,因而 重新點燃醫師們最初從醫時的初衷 與熱情,這也讓朱家祥更堅定衛生政 策的推行方向。

此外,近年偏鄉醫療強調遠距醫 療,但朱家祥坦言,仍須克服網路資 訊佈建困難,期待未來跟業者合作, 推出5G行動醫療車,深入各個偏鄉 提供到宅服務,健保署也能多給予外 展醫療服務支持,做第一線醫護人員 的靠山,一同為偏鄉民眾健康努力。

花蓮行動菜車

偏鄉藥車

文/ N22 李雲瑛

2024年12月7日星期六是法國一個 非常重要的日子,法人心中的精神堡壘, 巴黎聖母院,經過5年半的修復工程,終 於在這天重見天日。法國總統邀請了40 位國家元首,政要名人,來參與開幕典禮 與首場彌撒。

巴黎聖母院建於西元1163年,至今 已有86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她曾是皇 室貴族加冕結婚領洗的聖堂,也是近代名 人告別式的終所。在此結婚的有1558年 的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Marie Stuart)。

1572年的瑪戈皇后,法王亨利四世的妻 子。1853年拿破崙三世在此迎娶西班牙 公主。1804年拿破崙一世舉行皇帝加冕 盛典,封約瑟芬為皇后。1970年戴高樂 總統的追悼會。近代來訪的有教宗保羅二 世,本篤十六世。還有許多王孫貴族的宗 教洗禮就不必在此贅言了。

巴黎聖母院

拿破崙的皇帝加冕大典

1956年拍攝的電影「鐘樓怪人」

尖頂公雞,法國的象徵 佔領巴黎的德國柯爾提茲將軍 正堂中的聖母雕像

巴黎聖母院能名聞全球,要感謝一位法國大文豪, 雨果的小說「鐘樓怪人」。1831月3月16日出版,他 把人性的美醜善惡,描繪的淋漓盡致,曾多次拍成電影 與舞台劇,故事發生地點就是巴黎聖母院。

值得一提的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4年8月, 佔領巴黎的德軍將領柯爾提茲將軍(Dietrich Von Choltitz),沒有服從希特勒炸毀巴黎的命令,保全了巴 黎全城,也讓現今世人可以看到巴黎的美景、聖母院、

羅浮宮及其他古蹟等等。德國納粹認他是叛徒,但他卻 得到法國人普遍的尊敬。戰後,還受到法國的邀請,重 遊巴黎。他去逝時,法國派高官赴德國參加他的葬禮。

記得2019年4月15日晚,我在電視看到巴黎聖母 院起火燃燒,次日親赴現場,得知經過400位的消防隊 員搶救,終於在凌晨3點45分把火勢控住。至今火災原 因不明,目前定為意外事件。經過5年半的修復,正門 大堂修好,可以重新開放參觀,但後面部份,尚未修好, 仍需待以時日。現在的大堂主殿,與先前有所不同,難 以完全恢復原狀。因中古世紀的建材塗料,現在難以獲 得,所以工程人員也只能盡力而為。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向衆生重啟大門,祈求聖母 瑪利亞保佑眾生平等,世界和平。(Paris, 2024/12/ 09)

2019年4月15日聖母院火災

修復後的正堂

在過往的20年中,我的診間除了 般 門 診之外,還將重 心 放在社區 傳染病調查和疾病篩檢這兩部分。由於我的兒專背景,每週有 次健兒 門 診兼預防針注射,並且參與 高 雄市和台南市教育局主辦的國 小、國中學 生 健檢多年。

在醫學教育開始實行

PGY學制之後,承蒙醫院同道好友的推薦,台南 市立醫院、成 大 醫院和郭綜合醫院聘請我成為他們的社區醫師,在每次健 兒 門 診同時指導幾位剛畢業的住院醫師和五年級 見 習醫學 生。我的教學主 題有二:

1. 介紹台灣公共衛生體系的職掌。

2. 介紹嬰幼兒健康篩檢。

這工作 晃眼就做了十多年。衞生福利部是台灣公衛體系的最高行政機 關,下設部本部、疾病管制署、國民健康署、藥物食品管理署、健保署等部門。

疾管署負責傳染病的業務,國健署負責各種慢性疾病、癌症的篩檢, 心 理衛 生 防治和 生 命統計。食藥署負責藥安與食安,健保署負責醫療院所 健保給付事宜。

上述各中央級機構主要是做制度研究與規劃, 至 於落實到各社區的 工 作,則是由各縣市衛生局轄下的衞生所來執行。每個縣市政府有 衛生局, 局內設疾病管制科、國 民 健康科、藥物食品科、 心 理衞 生 科等,業務與中 央各署相對應。

衛 生 局依據中央制定的準則擬定施 行方 法,再交由各區衛 生 所執 行。

基本上,每個 行 政區有 個衞 生 所,負責該區所有公共衛 生 的業務。疾病 管制署疾管署最主要的 工 作是傳染病防治,為了解感染現况, 首 先要有 套通報機制。現行的通報系統有:

1. 每位醫師都有通報法定傳染病的義務與責任,特別是感染科醫師與感控室。 2. 特約實驗室通報。

文/M75季達

3. 定點醫師通報,選擇當地病人數較多的醫療機構為定點醫師,每週通報 流感、腸病毒等病人數。

疾管署多年前就已建置好各種法定傳染病的疫調表格,內容包括:

1. 基本人口學資料。

2. 臨床症候、發病日、通報日、通報單 位、就醫記錄。

3. 發病前後活動地點與環境調查。

4. 接觸者調查。

5. 防治作為。衛生所公衛護士完成疫 調後電腦上傳資料,衛生局與疾管 署均能從系統中擷取。

以肺結核為例,假設台南成大胸腔科醫師診 斷出病人罹患肺結核,資料上傳後,衞生局發現 他是安平區居民,就請安平衛生所收案列管,並 納入「都治計劃」。

公衞護 士 將病 人 的抗結核藥物收集保管, 詢問病人要來衛生所或在自宅服藥,每天目視病 人服藥,同時觀察是否有視力模糊、黃膽等副作 用,若有疑慮直接與主治醫師聯繫。

然 而 TB的 高 發 生 率也不僅是服藥順從性單 因素所致,疾管署參考美國的防治經驗,紐約 1992年TB發 生 率為50/10萬,在執 行「都治 計劃」與「潛伏感染者服藥」兩政策後,2009 年發生率已降至 10/10萬。

所謂「潛伏感染者」是指與 TB個案密切接 觸者,例如 天接觸超過8 小時,加總時間超過 40 小 時,篩檢出這些 人 以INH治療9個 月 就是 「潛伏感染者服藥」政策。診斷肺結核的方法也 有所突破。傳統上以痰塗片、TB菌培養、胸部X 光片和 皮 膚試驗(tuberculin test, TST),現在則 加上IGRA(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 抽血檢驗丙型干擾素,敏感性特異性都很高。

現行的法定傳染病有幾十種,每種的生理病 理不同,所以防治方法也有差異,不過由通報系 統獲取資訊則是共通的原則。傳染病防治最好的 方法就是預防接種,現在嬰幼兒常規預防接種就 有十多種,接種率均高達95%以上。

國 民 健康署國健署主要是負責慢性疾病、 癌症、 心 理疾病的防治,「篩檢」可以早期發 現早期治療,是預防疾病最重要的 方 法,急性 病症則留在醫院處置。社區 大 量篩檢(mass screening)的 工 具必須是 方 便執 行、便宜且為 大眾所接受的方法,因為要篩檢的疾病實在太多 了,最好是 次能篩出多種疾病。

全民健保滿40歲每3年可做 次健康檢查, 其中包含許多 常見的慢性疾病。若加上正在積極 推廣的4種癌症篩檢,子宮頸抹片、乳房攝影、 糞便潛血、口腔黏膜檢查,再加上 份詳細的心

理衞生問卷,就是 套較完整的整合性篩檢。藥 物食品管理署 食藥署主要是負責食安和藥安的業 務。

例如曾經發生過的塑化劑、地溝油事件是食 安問題,違禁藥物查緝是藥安問題,衛生所稽查 員配合檢調到廠商所在處查驗、採樣、送檢,有 時還需跨署合作,例如臨檢轟趴,常常查獲成癮 性毒品,也有傳染愛滋疑慮,這是警政署、疾管 署、食藥署共管的業務。

衞福部所屬是中央單位,負責政策擬定, 但在社區每 項 工 作都由衞 生 所負責執 行。當 然,衞生所必須結合社區的所有醫療團體, 起 完成任務,比如預防注射,中央撥下來的疫苗先 存放在衛生所,再配發到社區中各醫療機構施行 預注,齊心協力才能達成高接種率的目標。第二 個主題:嬰幼兒健康篩檢(含預防針注射),首 先要確認家長陳述的病史,有些嬰兒只有幾個月 大,阿嬤卻說成2歲,各系統的發展也要經由簡 易測試來確認。

嬰幼兒發展可從粗動作、細動作、語 言 發 展、社會認知四個 方 向著 手。出 生 時嬰兒的神 經發展是從頭側至腳,從軀體中軸往周邊。新生 兒可以揮動四肢,但無法翻身和移位,頸部肌肉 也無法 支 撑頭的重量, 直到3、4個 月大 才能 側 身 和抬頭,5、6個 月 可以分辨左右,將物件 由 一手 傳 至 另 一手,或將蓋臉的 手 帕拿走。7、 8個 月 可以坐立、爬 行。9、10個 月 可以扶 手 站 立,放手行走多半是在1歲2、3個月。

接著看看 些原始反射是否消失,成熟反 射是否出現。做完這些簡易測試之後,比較 下 實際年齡與檢查年齡是否有差距,就可以判斷發 展有無遲緩,若遲緩超過三個月,就考慮介入治 療。經我示範教學之後,這些年輕的住院醫師開 始實地操作。

多數學員都沒有抱過嬰幼兒的經驗,看他們 一手護頸一手托著身子,小心翼翼的練習, 副 新 手 爸媽的模樣。在觀察rooting、sucking反

射時,將奶嘴輕觸嘴角,小貝比歪嘴尋根,當奶 嘴放入口中,他們奮力吸吮的可愛模樣,吸引了 許多人從事兒科工作的意願。

其次是觀察語言的發展。語言獲得要經過學 習的階段,如果小嬰兒出生時有腦傷,聽力受損, 或是喉頭解剖結構先天異常,或是剝奪了學習環 境,都會影響語言的學習。檢查時搖鈴測試雙耳聽 力,觀察是否有皺眉轉頭等等反應,詢問病史也要 了解主要照顧者是否有忽視(neglect)的情事。

般 而言,嬰兒在前幾個 月 只是聲 音 模仿 而 已,要到1歲左右才認知語 言 的內容。1 至 2 歲開始學習簡單的名詞,特別是雙疊詞,如「媽 媽」、「狗狗」、「乖乖」,2 至 3歲學習 小 短 句,3歲以上才開始使 用 複合句 子。幼兒的 人 際 互動也是觀察重點,我常舉幾個經手過的案例來 說明。 個無奈的媽媽緊緊抱住3歲兒子,坐在 我面前,

會兒他伸手拉我領帶,回手又猛敲我 桌上的鍵盤,媽媽連聲道歉,表情尷尬,這種無 法克制的衝動就要懷疑是ADHD(注意 力 不 足 過 動症)。另

個案是孩 子 始終低著頭玩 手 指,與 我和媽媽沒有任何交集,只是偶而發出少許單調 的聲音,這可能是自閉兒的表徵。

介紹完發展檢核之後,開始身體理學檢查。

首先打開尿片,檢查有無疝氣、隱睪、尿布疹、 尿道下裂、股關節發展異常,然後聽診 心 肺雜 音,以筆燈測試斜視,搖鈴檢查聽力,最後再開 嘴查看有無唇顎裂,咽喉扁桃腺發炎。

孩童檢查口腔時易驚恐哭鬧,所以安排在最 後 關,請 位助 手 將嬰兒上後腦下壓,下頜朝 上,才能清楚看到口咽部。學員們對於這些臨床實 作的檢查技巧都很感興趣,醫學生在修完上百學分 課程之後,初次面對病人往往腦中 片空白,不知 道是處於那本書中那 橋段的情境,唯有在前輩醫 師帶領下認真學習,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專家。

接下來介紹預防接種。

首 先說明何謂主動 免疫何為被動免疫,如果將抗原經滅菌或減毒後 注入人體,再由人體產生抗體的方法是為主動免

疫;如果以基因工程或其他方法在實驗室製成抗 體,再用之於人,就稱為被動免疫。有些疾病同 時可有主動和被動預防接種,例如B型肝炎,若 母 親帶原,新 生 兒出 生 24 小 時內要先接種被動 免疫HBIG, 而 後再接種3劑主動免疫疫苗。那 麼在何種情形之下今天不適合接種疫苗?多數人 反射性的回答「發燒」。

其實不單只有發燒而已,首先體重要夠,足 月產新生兒體重約2.5-4公斤,預防接種至少要 足 2公斤,而且是淨重,就是不含尿片、衣服。 當你在理學檢查時發現任何急性病症,例如呼吸 有喘鳴聲,扁桃腺化膿高燒,都不適合預注。然 後要了解今天注射的是死菌還是活菌減毒疫苗, 活菌疫苗禁忌較多,例如三個月内打過免疫球蛋 白,六個 月 內輸過 血,11個 月 內注射過IVIG, 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藥物,都要考慮延後注射。 護理師在預注時也有許多技巧,要先觀察他是否 會不理性哭鬧,如果有這可能,就需隔離處置, 否則會產生群體模仿效應。

注射時照顧者最好在

旁協助安撫,兩歲以 下幼兒注射大腿外側,大小孩則接種在三角肌。 此外,如何固定孩童也有 定的方法,這些都是 能夠順利完成工作的細節。預防接種是公共衞生 政策中效果非常卓越的方法,記得我年少時有不 少同學是麻疹、水痘、腮腺炎(豬頭皮)、小兒 麻 痺患者,現在已經很少 見 了。以前腸胃科病 房住滿大腹便便的肝硬化、肝癌患者,在多年常 規預防接種後盛行率也大幅減少。

這些 生 動活潑的診邊教學成 效顯著,學員們反應十分熱烈。成

大 家醫部是學 生見 習的主辦單位, 吳晉祥主任還特別邀請我參加忘 年會,席中頒發感謝狀。在醫 療生涯中得英才而教之,實是 人生一大樂事,教中學,學中 教,教學相長是 自 我 成長最 大的源動力。

其實大牛(蘇慶祥)在5,6年前我們辦完陸官同學會後不久,身體就 開始出現異狀,這些年來他努力地抗癌治療,該用的化療,放療,標靶, 手術,栓塞可以用的全用了。他很努力地過他想要的生活,在群組可以看 到他精彩又豐富的人生,其實他已經歷無數次的復發與惡化,但他仍很堅 強地去面對,抗癌鬥士的經驗實在很另我們佩服,他很早就寫好遺囑,也 交待好身後事,先前也曾說最後要我協助安寧照顧。

面對同學離世百感交集,說不難過是騙人的,回想同窗多年,一起吃 喝拉撒睡,也曾嘉義出遊爬玉山攻頂,曾經的故事在腦海一一浮現。因為 大牛不想打擾大家,所以沒有驚擾同學,昨天傍晚再去病房看他,他血壓 降低已陷入彌留,家人陪伴在旁,我有傳達給大牛跟家人,說同學都很關 心他,祝福他。因預估這一兩天可能就會離開了,趁家人都在,事先溝通 協調好善終準備事宜。也引導家人:大牛雖然比預期還快,不過換個角度 想,他很快陷入肝昏迷,相對的痛苦期程減短很多。

面對摯友離世,不捨難免,生命的詩篇不在長短而在內函,正如他想 要過的人生,願生命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大牛他已完成人生 的功課與願望,生命的詩篇也即將畫下句點,且珍惜彼此擁有的曾經,道 謝,道愛,道歉,道別,祝福他展開另一段生命之旅,願上蒼引領他光明 之路,這一路有你們在旁陪伴到最後,大牛很幸福,也沒有太大遺憾了。

節哀保重喔!10月20日晚上大約11:13分安祥離世,我也到病房引導他 請他放下塵緣,跟隨佛菩薩繼續另一段修行之路,家人帶他回心愛的大牛 愛樂之家,一切圓滿,如他所願,我們一起為他祈禱,願上天垂憐關愛, 祝福他!

第二行 從池的圓周輻射至園的四合八方 從池的圓周輻射至園的四面八方 M55沈漢玉 89 24 第四段 第四行 十目所視十目所指的被監視感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的被監視感 M55沈漢玉

90 9 左邊第二段 第五行 他一肩蓋括承受 他一肩概括承受 M55沈漢玉

90 9 右邊 第一行 救護總隊的運作異形困難 救護總隊的運作異常困難 M55沈漢玉

蔡院士是非常有成就的生理學家、 藥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尤其是在 系統神經科學有重要的貢献。他不到五十歲就獲選了中央研究院院士,也 致力於行政工作。曾任國防醫學院系主任、教務處處長、教育長、副院長 乃至院長,之後任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籌備處代主任,對我們所的 成立及早期的發展有極大的貢献。我仰慕蔡院士的成就已久,但是在回台 灣擔任生醫所所長的職位後才跟他認識。他和藹可親,非常客氣,他那時 已由中研院退休任通信研究員,隔一陣子就到我辦公室跟我談一些過去成 立生醫所的歷史,還有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的歷史。另外也知道他當年 留學美國到Columbia 大學王世濬院士的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的過程, 及錢煦院士那時也在該學校檐任教授之事。蔡院士非常致力於基金會,在 生醫所有設生物醫學科學基金會時,我以所長身分出任這基金會的委員, 每幾個月會開一次委員會,知道他非常投入。我們有些所裡辦的學術活動, 他會經由基金會提供經費支持,但他很客氣,常説提供的經費有限。

也許他是軍系出身背景,非常注重一些原則。我覺得他是我的學長, 有事情會面或討論是應該我到他的辦公室。但他堅持我是他的長官,一定 是他到我辦公室。有一次我知道他要來跟我談話,就搶先到他的辦公室。

他很不高興,怪他助理没有處理好。之後我也就接受都是他到我辦公室了。

生醫所第一棟樓建立中,他說他每天到工地去監工,我非常佩服他。

我們在生醫所的歷史迴廊上有放著很珍贵的他在工地的照片。另外,他致 力於延攬優秀的年輕學者回國加入生醫所的團隊,尤其是他最有成就的领 域--神經科學。我們現在有這麼强的神經科學組及後來延伸出的NPAS, 真要感謝蔡院士。

早期的時候蔡院士會參加生醫所的 所務會議,但他很少發言。有一次所裡 想把我們的外牆全部翻新(拉皮),需要 的經費約新臺幣三仟萬圓。那時候政府 的財政不很寬裕,他在所務會議發言, 覺得我們不應該花這麼多的錢,我們也 很快做了決定把這個經費省下來。事實

上我們的外牆做了一些小整修後,也還 算美觀,又維持了原來的特色,我一直 很感激他的建議。

另外跟他有接觸的時間是院士會議, 我記得他曾跟我說過,他很希望有一天 司徒惠康 (現任國衞院院長,當時是國防 醫學院院長)會當選為院士。兩年前他當 選了,我記得蔡院士没能來参加那次院 士會議,但相信他得到這個消息時一定 是很高興和欣慰。

我知道有一陣子他身體不是很好, 但還是每天仍到他辦公室。後來他身體 逐漸好轉,但在疫情中就幾乎沒有看到 他了。我也常想,不知道他的身體情況 如何? 知道他過世我很難過,也很遺憾在 疫情中沒有去探望他。

他曾送了我他的著作 《隨筆,隨影 第六集》,最近又再看了一次,也知道他 的過去求學、工作的經驗及感想,也得知 他對一些時事的看法和感觸,其中也有 包含不少風趣輕鬆的一面,很後悔在共 事時沒有跟他多聊天聽這些有趣的故事。

蔡院士,感謝您對台灣生命科學教 育及研究發展上無私的奉獻!對生醫所 設立成長茁壯的付出及我任所長時的支 持及友情。

蔡作雍院士於中研院生醫所一樓會客大廳走廊留影

隨筆。隨影第六集

一、緣起

末學在1992年加入中研院生醫所,因同屬神經科學組,有幸親近蔡 作雍院士---生醫所籌設的重要推手。

我們都尊稱蔡院士為蔡院長,因為 他把一生都獻給了「國防醫學院」。

印象中蔡院長笑口常開,和藹可親, 時常主動與新人打招呼,聊科學、科研環境與台灣的社交生活。完全沒有 院士的架子,就是希望幫助我們早早融入生醫所這個大家庭。末學回生醫 所後發表的第一篇論文就是與蔡院長合作,發表在國防醫學院發行的醫學 研究雜誌。真是感恩。

回想起來末學與蔡院長的因緣還不淺,天南退伍後在陽明醫學院魏耀 輝老師的實驗室當助理,由榮總姜必寧主任的計畫支薪。直到出國前辦理 教育部留學證書,才知道要到中研院生醫所籌備處申請離職證明。因姜主 任身兼生醫所榮總臨床醫學中心(CRC)主任,末學是CRC聘請的第一批僱 員,而當時生醫所籌備處的執行主任就是蔡院長。回國後與蔡院長聊到此 事,他也很驚訝。我們還真是有緣分哦!

二、感恩惜福,樂於助人

蔡院長生於廣州,避難香港,在流離中完成高中學業,1946年考進陸 軍軍醫學校,畢業後留校服務,從助教、講師、副教授…,一路升到國防 醫學院院長(1976),並當選中研院院士(1978)。蔡院長常說自己來自窮 人家、沒背景,能有今日的成就心裡非常感恩,感謝一路無私提攜的貴人。 蔡院長推己及人竭盡所能的幫助更多人。時雨春風,桃李滿天下。

三、功成不必在我

1945年中研院敬聘林可勝先生為該院醫學研究所籌備處主任,惜該所 未能隨政府遷台。蔡院長念茲在茲,為完成師祖的遺願、積極推動醫研所在 台復所。蔡院長常說人微言 輕、舉步維艱,但不氣餒努 力奔走,終獲余南庚院士(總 統醫療團隊)首肯,於1981 年組建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籌備處。余院士任籌備處主 任,蔡院長為代理主任統籌 前期的各項事宜:如1982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6坪大宿舍隔成兩間仍將太夫人接來台灣奉養 此為在前半間同事為太夫人慶生照片

年三個臨床中心的成立、1984年生 醫所大樓動工、1991年與國防醫學 院合作成立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等。不居功、不諉過、身先士卒、 任勞任怨,深得同仁的推崇與景仰。

據說當年陽明醫學院的籌設,蔡院 長也是默默耕耘、著力甚深。不爭 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笑看風 雲淡,坐對雲起時。

四、事母至孝

在蔡院長告別追思影片中,看到蔡院長非常感性的一 面。照片中蔡院長容光煥發神采奕奕(可能是副院長或院長 時期),穿著圍兜兜讓太夫人餵食。莫名感動,油然而生。

蔡院長說:不管年紀多大,永遠是父母眼中的小孩。 記得 2008年李小媛老師幫蔡院長慶祝80歲生日,蔡院長面有難 色的說:我從不過生日,因為生日的另一個意義就是母難日。

蔡院長自述抗戰時流落香港,國破家散,感觸猶深。太夫人 長住香港,直到1966年蔡院長獲哥大哲學博士後才得以將 太夫人接來台灣奉養。據說蔡院長畢業後一直服務於校職體 系而非軍職體系,就是為了要早日接太夫人來台盡孝。孝心 感人,正所謂---忠臣多出於孝子之門。

五、結語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

蔡院長的身體力行印證了「機會不是別人給的,而是靠 自己創造的」、「把自己縮小,才能成就大事」。 很慶幸能 夠親近蔡院長這樣可敬的導師。 願原力與您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願您乘願再來。

敬悼蔡作雍院長

文/ M52陳光耀醫師 陶聲洋防癌基金會董事長

感謝他當年接受我的建議,讓國防醫學院成為台灣首創臨床 醫學科學博士研究所,招收滿二年以上在教學醫院各專科訓練的 臨床(住院或專科)醫師為研究生,由基礎醫學和臨床專科教師 各一位任指導教授,為台灣醫學界各臨床學科培育富研究精神的 博士醫師人才,並於1983年2月至1989年5月聘請本人為首 任臨床(放射腫瘤)專科醫師及研究所所長。

會務報導

姓名:潘志勤

國防醫學院校友總會 第十五屆會長潘志勤簡介

現職:上明眼科診所 ( 愛眼聯盟 ) 總院長

醫療擅長項目:

● 視網膜專科

● 超微切口屈光白內障手術

● 複雜眼病或手術失敗病例診治

● 各種雷射治療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79 期

臨床經歷:

● 台北榮總住院醫師、總醫師 - 民 78 年 9 月至 79 年 6 月

● 高雄榮總主治醫師 - 民 79 年 7 月至 81 年 7 月

● 岡山空軍醫院眼科主任 - 民 81 年 8 月至 82 年 8 月

● 永康榮民醫院眼科主任 - 民 82 年 8 月至 83 年 7 月

● 高雄榮總主治醫師 - 民 83 年 8 月至 85 年 4 月

● 高雄上明眼科院長 - 民 85 年 4 月迄今

愛眼聯盟體系診所成立:

● 上明眼科仁武分院 - 民 102 年 9 月迄今

● 上明眼科鳳山分院 - 民 108 年 9 月迄今

● 上明眼科台北文山分院 - 民 112 年 3 月迄今

眼科醫學會經歷:

● 中華民眼科醫學會「理事」- 民 93 年至 95 年、 民 110 年至 114 年

● 中華民眼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民 95 年至

96 年、民 98 年至 109 年

● 中華民眼科醫學會「理事長」( 第 14 屆 )- 民

96 年至 98 年

● 中華民眼科醫學會醫療保險事務委員會召集

人 - 民 95 年 6 月迄今

● 中華民眼科醫學會白內障手術委員會 ( 共同 ) 召集人 - 民 103 年 12 月迄今

● 亞太眼科醫學會「理事」(Counsel Man)民 96 年至 98 年

公、協會經歷:

● 中華民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 民 100

年至 114 年

● 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 民 96 年至 97 年、 民 105 年至 111 年

● 高雄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 民 97 年至 102

年、民 111 年至 114 年

● 高雄市醫師公會「監事」- 民 102 年至 105 年

● 中華民基層醫師協會「常務監事」- 民 95 年

至 97 年

● 中華民基層醫師協會「常務理事」- 民 106 年

至 109 年

● 中華民基層醫師協會「理事長」- 民 109 年至 114 年

校友會經歷:

● 高雄市源遠醫事協會 (NDMC 南區校友會 )「常

務理事」- 民 92 年至 97 年

● 高雄市源遠醫事協會 (NDMC 南區校友會 )「常

務監事」- 民 97 年至 100 年

● 高雄市源遠醫事協會 (NDMC 南區校友會 )「副

理事長」- 民 100 年至 103 年

● 高雄市源遠醫事協會 (NDMC 南區校友會 )「理

事長」- 民 103 年至 109 年

● 國防醫學院校友會第 14 屆「執行副會長」及

財團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文教基金會第 11 屆

「董事」- 民 111 年 1 月至 114 年 1 月

● 國防醫學院校友會第 15 屆「總會長」及財團 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文教基金會第 12 屆「董 事長」- 民 114 年 1 月迄今

民間社團經歷:

● 國際獅子會 300E2 區宇宙光獅子會會長 - 民

100 年至 101 年

● 國際獅子會 300E2 區第四分區主席 - 民 102

年至 103 年

● 中華民視力保健推廣協會理事長 - 民 101 年至 107 年

● Review 雜誌發行人 - 民 101 年迄今

榮譽榜:

● 民 98 年商業週刊推薦百大良醫

● 民 98 年度國防醫學院校友總會傑出校友獎

● 民 99 年中華民眼科醫學會年會白內障手術示

範醫師

● 民 102 年 1 月獲亞太眼科醫學會 Distinguished Service Award (Presented at the 28th APAO Congress, India, 2013)

● 民 103 年至 105 年任台灣國際獅子會 MD300 維護視力教育及行動委員會顧問

● 民 106 年獲頒高雄市醫師公會「高杏獎」 眷屬:

妻:洪淑華,德育護專畢業,目前擔任家管。

大女兒:潘立渝 ( 已婚,育一女一子 ),美國康 乃爾大學景觀建築系碩士,目前在美國 西雅圖 Jacobs Engineering Group 擔 任 Senior landscape architect/ Project manager。

二兒子:潘立岩 ( 已婚,育一女 ),中國醫藥大 學中醫系 ( 中西醫雙修 ) 醫學士,現任 土城長庚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小兒子:潘立朋,成功大學材料工程系碩士, 目前在美國俄勒岡州 Applied Materials Inc. 擔任 Customer Engineer。

校友總會活動報導

校友總會活動報導

● 113.10.30 非常感謝下列五位校友,

冒著寒風細雨,代表國醫校友會,參 加 10/30 日中正紀念堂向蔣公銅像致

敬活動:1. 專科 6 莊維在 2. 專修 31

韓國強 3. 專科 7 王祥瑞 4. 專修 21

王文澎 5. 專科 7 張永忠。

代表致敬團

● 113.11.23 傑出校友聯誼會舉辦年會,依章程由卸任總會長接任第二

屆傑出校友聯誼會會長,當天舉行交接並補發部分傑出校友未領之勳 章,會場溫馨熱鬧,期待下屆更有作為。

補發勳章其樂融融

所有出席傑出校友與第一、二屆會長合影

韓國強率隊向蔣公銅像致敬

卸任總會長接任第二屆傑出校友聯誼會會長

● 114.1.5 校友會假悅上海餐廳舉辦第 9 屆第 12 次源遠季刊編輯委員會, 同時邀請第 10 屆委員參加,除編輯審查員遠季刊第 91 期外,並為第 10 屆編輯委員做編輯示範與講習。難得源遠創辦人陳福民前會長亦趕

來出席,他致詞感謝歷屆委員的努力傳承,讓季刊至今發行了 91 期, 從未間斷。張總會長也致贈紀念品給第 9 屆學生編輯,會後並舉辦迎 新送舊餐會。

兩屆編輯委員合影

張嘉訓總會長致贈紀念品感謝第9屆學生編輯

源遠季刊創辦人陳福民前會長 致詞感謝委員們努力傳承

迎新送舊餐會

● 114.1.16 母校為僑生舉辦春節餐會,林校 長致詞預祝大家新年愉快,總會長潘志勤、 副會長蘇遂龍及馬來西亞校友會楊文忠會 長等亦應邀參加,潘總會長祝福同學們課 業順利,會中並陪同林校長一一分發學生 賀歲紅包,最後參加僑生餐會學生與校長 總會長於典華飯店前合影留念。

總會潘會長偕同副會長蘇遂龍等參加僑 生春節餐會

參加僑生餐會學生與校長總會長於典華飯店前合影

潘總會長在僑生餐會祝福同學們課 業順利

● 114.1.11 校友會召集第 14 及 15 屆理監事,假天成飯店

舉辦第 15 屆第 1 次理監事聯席會議,選出常務理監事、 執行副會長與副會長,同時選出常務監事與監事長,當 選名單詳見本期綜合報導。隨後舉行迎新送舊晚宴,現 場有離情依依也有恭賀聲,全場溫馨而熱鬧,潘總會長 並親自逐一頒發所有理監事當選證書。

大會開始唱校歌

常務理監事選舉嚴格公正唱票監 票計票

李偉泉常務監事宣布 選舉結果

會長親頒理監事當選證書

僑生餐會中林校長一一分發學生賀 歲紅包

林校長在僑生餐會致 詞預祝大家新年愉快

新任常務理監事齊上台謝票

新任官與秘書長合影(左起常務監事李 偉泉副會長陳福裕與蘇遂龍)

張總會長夫人致贈三宅一生外套感 謝秘書長對張總會長三年來的支持

常務監事李偉泉監交新舊任會長交接典禮

張總會長頒發魏國晏 先生榮譽校友證書

第一次理監事會出席踴躍

校友會活動報導

中區分會會訊

● 113.10.26( 週六 ) 於台中潮港城舉辦中區校友會理監事會議及中部 地區傑出校友表揚,特別邀請總會張嘉訓總會長、李三剛顧問及 校友會貴賓一起共襄盛舉。當日中區校友會張克士理事長頒贈 5 位傑出校友 M75 吳鴻生、M77 戴元基、D48 黃良吉、M80 方德涵、 專 8 劉怡成等,累積捐款 10 萬以上校友金質獎章表揚,同時表揚 年初已慷慨解囊 M68 汪海波校友。

張總會長張院長與中區傑出校友合影

感謝汪海波校友慷慨捐款

● 慶祝施宇隆院長榮昇國軍臺中總醫院院長,中區分會特備 3 層玫瑰蛋糕慶祝,校友們共享榮耀切蛋 糕並與長官合影。

● 第八屆台灣醫療科技展全台最大健康派對,113.12.05 週四至 113.12.08 週日假台

北南港展覽館舉行,是一年一度健康盛宴,展出最先進的醫療科技,照顧全家健康 新生活。中區醫院紛紛設攤展示:

★ 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1 樓 428

★ 童綜合醫院:1 樓 i626

★ 國軍醫療體系:1 樓 J618

員榮醫療體系攤位前合影

各學系代表上台切蛋糕 國軍醫療單位合影

● 員榮醫療體系是支持東山國小棒球隊的重要贊助者, 東山校長王建凱日前贈送江國豪簽名球給員榮醫院, 總院長張克士表示:員榮近年來已贊助數百萬元給彰 投雲各級學校運動球隊,並連續 4 年舉辦員榮盃羽球 賽,希望推廣運動促進健康。

● 中榮 M81 周元華精神部主任推展台灣精神醫學的發展,配合中榮院 方建置智慧醫院的理念並於既有的良好基礎上 , 提出五大特色醫療中 心的建立 , 。

1. 數位心理健康中心:服務模式保障隱私

2. 臨床腦科學研究中心:聚焦人腦

3.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中心:發展虛擬實境及嗅覺記憶治療創傷記憶

4. 飲食障礙中心:關注肥胖與復胖的問題

5. 虛擬實境治療中心:運用 VR 取代心理治療 (113.12.23 週一轉發中榮醫藥新聞週刊 )

校友會活動報導

北區分會會訊

114.01.12週日北區校友會黃慶菖會長辦理歲末關懷獨居長 者敬老餐會,席開30多桌,其中不乏國醫校有熱情參加或贊助。

員榮醫療體系M83張克士總院長,敬佩M64黃慶菖學長敬老慈

善活動,是校友們的典範,特請員榮醫院M83張賢鋒副院長代 表致贈2萬禮金,聊表小心意。

王校長致贈員榮 體系總院長江國 豪簽名球

員榮醫院張賢鋒副院長代表致贈2萬禮金 席開30多桌

校友會活動報導

南區分會會訊

113.12.8南區分會假漢來巨蛋會館舉行慶祝母校創校123

年校慶晚宴,今年年會主席由M84許耕豪擔任,不但號召同 班同學來助陣順便開同學會,還別出心裁將舞台背景由莊嚴紅 布幕貼LOGO,改成溫馨繽紛的母校大門,還搭配小汽車模型,

賓客紛紛攝影留念。當天一樣是賓客如雲,各分會及南區各醫 院均派代表共襄盛舉,共開席桌。

南區傑出校友與會長合影

張賢鋒代表中區致贈禮金

表揚大東醫院蔡森郎院長獲 頒醫療奉獻獎

總會張嘉訓會長致贈禮金

熱心捐款校友合影

年會主席與相挺的同班同學

各分會系友會代表領唱院歌

N35校友與潘志勤會長合影 出席晚宴護理學系校友合影 與會M84同學與眷屬合影

校友會活動報導

北加州校友會訊

在這深秋的季節,當馬路兩旁的葉子紛紛染上了火紅、金黃的迷人絢麗色彩 時,也就是北加州校友相聚的日子了。

十一月九日(星期六),校友會迎來了校友及眷屬,共約近三十人參加,其 中還加入了幾位新面孔,實屬難得。校友中的長青樹楊瑞龍(M49)現今96.5歲,

文/ NV20王祝成

每年都由夫人張鉦(NV8)開了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前來,二人風釆依舊,神清氣爽,風趣健談, 歲月之 神似乎特別眷顧這對神仙眷侶。參加的校友中,住的最遠的小學妹,單程車程便需三小時,途中還熱 心接送需要搭便車的校友。當然,還有一些校友因交通問題而無法前來,甚為遺憾。

在今年的會議中,討論了一些提案,其中一項是從明年開始,校友會將爲所有八十五歲以上來參 加活動的校友們舉辦慶生會,並且不收餐費。會中並選出下屆會長劉麗文(N25, 現職是劉麗文醫師), 劉會長不但能幹,而且做事果斷有效率,非常感 謝她一而再地為校友們服務。

因為很多校友們一年才見面一次,老朋友聚 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所以安排了每位校友輪 流發言,介紹自己,談談近況,這不但拉近了彼 此的距離,也增加了新舊校友間的認識與了解。

最後,仍是壓軸的摸彩,今年的禮物異常豐富, 因為史宗台校友捐出了十二份禮物,所以不但人 人有獎,而且幸運者還兩次中獎。

時間過的很快,四個鐘頭的聚會轉眼便到 尾聲了,在此我誠摯的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及幹 事們的認真負責(謝謝劉宗地、聞玉英,王克亮 及陳語霈),使校友會能愉快且順利的進行。同 時謝謝史宗台醫師送的多份禮物,非常實用,有 校友當場便用上了; 還有謝謝校友們的捐 款,讓我們覺得挍友 會始終有錢可用。照 過團體照後,大家互 道珍重,並彼此殷殷 叮嚀明年此時再見!

人數不多會旗還是要掛上

人數不多會旗還是要掛上

全體與會校友合影

歡聲笑語話當年

記竹竹苗校友會第九屆會員大會 校友會活動報導

新舊交融傳校風

慶祝母校國防醫學院建校123年校慶及竹竹苗校友會第九屆會員大會於

113年12月1日假新竹市晶宴會館舉行,下午不到五點鐘支援任務的校友及眷 屬們都抵工作崗位展開工作,非常有默契地分工佈置會場,歡喜迎接一年一度的 校友大會。

文/ N32王蓉敏

餐會前舉行第九屆理監事選舉,依章程順利選出15位理事、5位監事,第 二輪選舉推舉M80傅國維擔任理事長、M79王超然任副理事長、NV16戴慶勝 為常務監事。大會準時於晚間六點半開始,由N17蔡華、M75劉復國領唱院歌, 前奏一起與會校友自動起身一起專注螢幕大聲合唱,這是最令人感動、感恩的時刻,讓所有參與者知 道我們是師出同門,在醫療照護產業裡發光發熱的國醫人。第八屆的理事長M78扈春安先上台致歡迎 詞,並介紹第九屆理事長M80傅國維,校友總會特由監事長P58李偉泉出席並負責新舊任理事長交接。

司儀陸續介紹參與此次竹竹苗校友會的貴賓,包括:地方民意代表、國安局長、護理系系友會代表、 南區校友會代表、中區校友會代表、姊妹會東吳大學校友會代表、筑波醫電董事長蒞會,顯示竹竹苗 地區的校友們平時在地方務實深耕、廣結善緣的成果。

經校友們踴躍認桌或捐款,大力呼招先來後到的同學們或攜眷屬共赴餐會,本次席開20桌,席間 大家互相寒暄問暖,喜歡唱歌的校友自由報名點唱拿手好歌,場景可謂溫馨隆重。

近年竹竹苗地區的醫療照護產業生態巨變,除民間的 大型醫院進駐外,因年輕人口移入,產後護理之家、抗衰 醫美蓬勃發展,老人照護及精神衛生方面的康復照顧,都 是地方需求所衍生的產業,校友們在各崗位上都有發光發 熱的表現,在地方上享有響亮的名聲。扈春安會長凡知道 有新進校友到竹竹苗地區發展,都會親自拜訪致上校友會 的關懷與支援網絡,所以這次出席的期班從M60期(民 56年畢業)到M111期(民107年畢業),跨世代的校友 齊聚一堂,呈現了院歌開啟之詞「源遠流長 桃李成蔭」的 真義,感謝歷任會長的經營,讓竹竹苗校友們每年有一個 固定聚會的場合,一起感念--國防醫學院NDMC教我育 我的偉哉恩情。

校友起立唱院歌

全體衛勤校友齊高歌

投下神聖一票

蔡華劉復國領唱院歌

周前會長與貴賓

所有出席晚宴護理校友合影

選舉計票

藥學系友會會訊

國防醫學院藥學系系友聯誼會組織章程修訂 暨理監事選舉紀實

緣起

國防醫學院藥學系系友聯誼會組織章程,起 始於創會會長陳中(P64)委請陳威明(P60)學長 參考護理學系章程草擬而成,並於102年6月 16日第一屆理監事選舉籌備會會議通過,復經

大會追認至今已實施11年餘;鑒於每年大學部, 研究所(含博班)畢業校友日增,原章程律定之 理監事人數與會費繳交金額等條文,已與現況脫 節,為促進系友參與及提升會務運作效率,亟需 辦理章程條文修訂。

經請示當年催生章程始祖葉明功(P69)校 友,現任李宜勳(P77)理事長指導,根據歷屆實 施經驗,由陳中(P64)校友草擬全案部分條文修 改,劉景銘(P86)校友對理監事選舉條文修正, 再經黎孝韻(P83)秘書長草擬對照條文呈現,以 Line群組請第四屆理監事正式通過,復請陳威 明(P60),胡幼圃(P60)最後綜閱,遂於113年 11月23日舉行會員大會追認,完成最新修訂的 組織章程並同時辦理第五屆理監事選舉。

章程修改摘述

章程修訂重點包括:一、理事與監事席次擴 增:理事增至21人,候補理事增至9人;監事 增至7人,候補監事增至3人,以鼓勵更多系友 參與。二、當然理事新增「國防部軍醫局藥政處 長」職位代表。三、新任理事人數以三分之一為 原則,以維持老中青傳承。四、秘書長任命方式 調整由理事長直接指定,避免冗長任命程序,確 保會務連續性。五、經費來源與會費調整:常年

會費由500元調升至1000 元,以增強會務財務支持。 六、增強透明與民主參與: 每次理監事會議允許會員 列席。七、理事長需於換 屆前提供新一屆理監事建 議候選名單供會員參考與 票選。

選舉經過與結果

文/ P77李宜勲

文/ P83黎孝韻

文/ P94林宗翰

第五屆理監事選舉 活動秉持公開、公正及透 明的原則,透過多個環節 進行,確保選舉的公平性 和效率,在通過組織章程 修訂表決後,由會員進行 理事及監事投票,投票及 開票過程有專人指導及監 督,本次選舉特色採劉景 銘(P86)學長設計之簡易 Excel檔互動連結,用電子 計票方式確保開票過程高效且準確;另計票重責 大任由林宗翰(P94)學長從預演到實施擔綱並感 謝P111期多位學弟妹現場協助唱票、計票,讓 流程順暢無阻。

本次選舉理事候選人共計32人(應選18 人,後補理事9人;另有3員為國防醫學院藥學 系系主任,國防部軍醫局藥政處長及三軍總醫院 藥學部主任屬國防醫學院藥學系畢業者為當然理

事)、監事候選人共計10人(應選7人、後補3 人),執行方式係依章程由當天繳完會費之會員 圈選18位理事,7位監事,選舉結果如下: 一、選出之 21(18+3) 位新科理事,由得票前 7

位任命為常務理事;並由 7 位常務理事相互 推舉理事長;結果第一高票為王鴻展 (P82) 主任,第二高票為鄭文柏 (P93) 學長,因鄭

文柏 (P93) 學長主動承擔,王主任也有提攜 後進美意,最後由鄭文柏 (P93) 學長當選第 五屆系友聯誼會理事長;候補理事 9 位,因

2 人同票多取 1 員,共計 10 人,名單如表一。

二、選出之 7 位新科監事,得票前 2 位任命為常 務監事,餘候補監事,名單如表二。

表一

此次選舉能夠順利進行,感謝選務團隊陳 中(P64)學長、葉俞青(研12)、劉景銘(P86)、 林宗翰(P94)、林書儀(P95)、賴志韋(P96)、賴 宣霖(P98)、吳宛珊(P108)及P111顏顗芸、余 沁紋、雷佳雙、焦榆捷、李沅瑾、陳智軒、張均 鴻等的辛勤協助,新一屆理監事的順利誕生,將 肩負提升系友聯誼會運作與服務質量的責任,未 來,系友聯誼會將持續舉辦更多專業交流與學術 活動,凝聚系友向心力,支持母系發展。

章程全文請點閱校友會網頁 http://www.ndmc.org.tw「章程規定」

項次 職稱 姓名 期班 項次 職稱 姓名 期班

1 理事長 鄭文柏 P93 17

郭進忠 P81

2 常務理事(依期班排序) 陳威明 P60 18 理事 劉孟基 P82

3 常務理事 葉明功 P69 19

4 常務理事

P77 20

洪浩淵 P91

高立庭 P93

5 常務理事 曹百印 P80 21 理事 葉俞青 研12

6 常務理事 王鴻展 P82 22

7 常務理事 黎孝韻 P83 23

8 理事(依期班排序) 葉秀光 P50 24

候補理事(依得票數由高至低排序) 宋寅濱 P66

候補理事 林信成 P82

候補理事 李俊賢 P84

9 理事 江樵熹 P59 25 候補理事 鄭文勝 P83 10 理事 何怡德 P70 26

11

理事 李建立 P73 27

12 理事 張豫立 P74 28

候補理事 謝永宏 研15

候補理事 林書儀 P95

候補理事

校園報導

學術與研究發展

● 國防醫學院與三軍總醫院研究計畫申請研討會於 113 年 10 月 30 日 ( 三 ) 下 午假可勝廳辦理「研究計畫申請研討會」,由國防醫學院陳元皓校長主持; 本研討會參與人員為國防醫學院 ( 含預醫所及衛訓中心 )、三軍總醫院 ( 含 分院 )、各國軍醫院、三供處、空軍司令部等教研單位主管及承辦人,並由 軍醫局承辦人蒞臨指導,合計 95 員。研討會由學院研發室、貴儀中心、動 物中心及三總醫研部等對於計畫申請、執行注意事項進行說明;接著由張 心儀老師、許舜能醫師及陳瀅教授的經驗分享,活動圓滿成功。

可勝廳辦理「研究計畫申請研討會」

● 國研院國家動物實驗中心秦咸靜主任專題演講 時間:113 年 11 月 11 日上午 10 時 30 分至 12 時。

地點:可勝廳

專題演講題目: AI, sensor, and disease model. 專題演講內容:針對 AI 與前瞻疾病動物促進動物實驗 減量時代揭幕,以及有關神經科學相關研究,並提供 國研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服務量能介紹。

彙整/ P83鄭文勝

陳元皓校長主持

專心研討

秦咸靜主任專題演講

● 國防醫學院 113 年「盧致德先生傑出醫學論文獎」等 22 項頒獎,得獎項目計 22 項 46 件,已於校 慶 (11/24) 進行頒獎。

● 為促進該院與本學院的教學研 究與人才交流,臺北市立聯合 醫院王智弘院長率同仁拜訪本 學院及合作交流。北市聯醫蒞 校交流活動時間於 113 年 11 月 27 日 ( 三 ) 11:00-12:00 假 院部會議室進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與本學 院及合作交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同仁與本學院及合作交流

● 2024 臺灣醫療科技展於 12 月 5 日至 12 月 8 日假南港展覽館 1 館舉辦完 畢,軍醫局整合包含國醫、三總以及全國各軍事醫療單位一同展出,本學 院共展出 11 項研發成果,1 項醫師力大挑戰體驗活動,活動圓滿完成。

國醫林校長聽取解說

參展人員與軍醫局蔡局長合影

國防醫學院展出技術列表

腹腔鏡檢團隊

項次 單位 發明人代表 參展主題

1 生解學科 徐佳福 含血管類骨器官及其壓迫灌流式培養系統

2 微免所 張聰賢 利用人類類器官作為抗病毒性腦炎藥物之研發平台

3 醫學系 林嶔 應用心電圖以人工智慧信心度模型輔助診斷左心室功能不全之方法及其系統

4 醫科所 王智弘 無針遞送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5 生理所 劉正哲 專一檢測末期腎病尿液及環境污水中BK病毒之核酸側流裝置

6 公衛系 蘇遂龍 病患脫離呼吸器智慧預測系統

7 護理學系 梁鈞瑜 傷口及引流液顏色評估工具

8 預醫所 楊震中 單步驟微流法製備陽離子化脂質奈米載體作為高效藥物標靶運輸系統及疫苗佐劑

9 預醫所 林慧中 新型蚊衍生屈公熱類病毒複製子顆粒的開發及應用

10 預醫所 葉嘉翠 IgY在預防醫學的應用與開發

11 衛訓中心 衛訓中心 XR智慧訓練系統

12 醫學系 醫學系 醫師力大挑戰-腹腔鏡體驗

● 由生策會主辦之「第 21 屆國家新創獎 - 醫療創新 Demo Day」頒獎典禮,已於 12/26( 四 ) 下午在台 北漢來大飯店 3 樓鉑金廳舉辦完畢,活動圓滿完成。

本學院共 3 項研發成果獲頒學研新創獎

項次 單位 發明人 代表 專利 種類 技術題目

1 預醫所 郭賜成 發明 新型快速安全檢測屈 公病毒中和性試驗

2 公衛系 蘇遂龍 新型 運用深度學習模型以 輔助心電圖診斷阻塞 性肥厚型心肌病變

3 生科所 程君弘 新型發明

創新耳機型含血壓等 多功能生理感測器與 居家智慧醫療應用

公衛系得獎 團隊

生科所得獎 團隊與局長

校長合影 全體得獎代 表與林校長 合影

預醫所得獎 人與局長校 長合影

國防醫學院院長布達典禮於113年11月28日上午7時30分舉行,由國防部軍醫局局長蔡建松 中將主持典禮,局長在致詞時首先感謝原任院長陳元皓少將任職期間戮力不懈,陸續推動軍式教育基 金、學生新建宿舍大樓及第二教學研究大樓,屆時將提升學院整體教研能量及學員生生活品質。

另新任院長林致源少將曾任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軍醫局醫務計畫處處長及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 院長等要職,學、經歷豐富,且待人誠懇,處事認真負責,有強烈之責任心與使命感,希借重其優異 領導管理才能持續推展院務,期許同仁在林院長領導下皆能秉持認真負責的態度和犧牲奉獻的精神, 淬勵奮發,以延續我軍醫優良傳承。

人事異動

人事異動

郭建麟 M91 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院長

吳育全 M92 國防部軍醫局醫務計畫處處長

M92 國軍左營總醫院副院長

謝志明 M92 國軍臺中總醫院創傷科科主任

張平穎 M93 三軍總醫院腫瘤內科科主任

曾元生 M93 國防部軍醫局衛勤保健處處長

周英樑 M93 國軍臺中總醫院急診醫學部部主任

洪煇期 M93 國軍臺中總醫院麻醉部主任

陳明華 M93 國軍桃園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一般軍醫官

林俊龍 M93 桃總新竹分院教學研究室主任

吳世偉 M94 三軍總醫院重症加護內科科主任

李彥儒 M94 國軍左營總醫院醫療部部主任

蔡偉奇 M94 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副院長

李龍興 M94 國軍桃園總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科主任

葉彥成 M94 國軍高雄總醫院門診部主任

邱司漢 M94 國軍桃園總醫院一般內科科主任

洪偉仁 M95 國軍高雄總醫院運動醫學科科主任

馬靖超 M95 三總北投分院醫療部部主任

洪志杰 M96 三軍總醫院戰傷重症加護科科主任

陳昱任 M96 三總松山分院骨科部部主任

蘇明山 M97 國軍左營總醫院戰傷暨災難醫學部部主任

莊宗憲 M98 三總松山分院耳鼻喉科科主任

陳楷文 M98 國軍花蓮總醫院重症醫學部部主任

劉力仁 M98 國軍左營總醫院骨科部部主任

趙家鈺 M98 國軍臺中總醫院精神科科主任

王景賢 M99 國軍高雄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科主任

呂紹琦 M99 國軍花蓮總醫院牙科部主任

許師偉 M99

國軍臺中總醫院醫療部軍醫官

劉原豪 M99 國軍高雄總醫院心臟外科科主任

周昌益 M101 國軍桃園總醫院整形外科科主任

莊奇憲 M101 國軍花蓮總醫院社區醫學科科主任

瞿子翔 M101 國軍臺中總醫院整形外科科主任

蘇志偉 M101 國軍花蓮總醫院創傷科主任

陳建明 M101 屏東分院急診醫學科科主任

郭汶顯 D57 桃總新竹分院急診醫學科科主任

周麟如 N49 三總松山分院護理部副主任

江以薰 N50 國防醫學院衛勤訓練中心副主任

黃士珍 N51 國軍高雄總醫院屏東分院護理科護理部主任

吳姿穎

鄭文慶

劉明威

三軍總醫院訊息 三軍總醫院訊息

● 三總 1.5T 高階磁振刀正式啟用 三總於 113 年 10 月 8 日上午舉辦「1.5T 高階磁振刀啟用儀式」,正式引入「放射腫瘤部 1.5T 高階磁振造影即時 導航放射治療系統」(以下簡稱磁振刀),這一尖端設備的啟用,標誌 著三總在癌症治療領域的重要進步。磁振刀結合磁振造影技術與放射治 療,能夠即時追蹤腫瘤位置,確保醫師在治療過程中精確瞄準,儘可能 的保護周圍健康組織。這一項技術宛如智能「腫瘤導航系統」,為病人 提供了個性化的精準治療,全方位守護國軍及廣大民眾。本次活動感謝 陶聲洋防癌基金會陳光耀董事長、花蓮慈濟醫院許文林副院長及臺灣放 射腫瘤學會李欣倫秘書長等貴賓的熱情參與,讓會場蓬蓽生輝,活動於 現地參訪後圓滿落幕。

本院長官與陳光耀董事長等來賓大合照

● 三總婦女骨盆機能醫學中心正式揭牌啟用

陶聲洋防癌基金會陳光耀(M52)董事長致 贈個人傳記書籍

113 年 10 月 23 日舉行「婦女骨盆機能醫學中心」

揭牌儀式,由洪乙仁院長親自主持,並邀請北醫附醫婦產部金宏諺主任與院內一級主管們共同見證 這一重要的里程碑!研究顯示大多數女性都曾遭遇過不同程度的骨盆功能問題,諸如尿失禁、骨盆 腔器官脫垂及停經後生殖泌尿症候群等。三總重視女性健康,為此設立了專門的骨盆機能醫學中心, 從婦產科出發,結合泌尿科、復健科等多領域專科醫療團隊,以提升治療成效並促進婦女的長期健 康福祉。

本院長官與北醫附醫婦產部金宏諺主任等來賓大合照

● 三總舉辦「骨鬆整合照護中心成立暨健康篩檢活動」 2024 年 10 月 20 日是國際骨質疏鬆症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今年訂定的主題是「拒絕脆弱骨骼」(Say No to Fragile Bones),這一主題強調骨 骼健康對於維持身心獨立和生活品質的重要性,呼籲社會大眾重視預防骨質疏鬆症。三總於 113 年 10 月 19 日舉辦「骨鬆整合照護中心成立暨健康篩檢活動」,該中心最大特點是提供一站式的骨質疏鬆診 療服務:結合神經外科、骨科、腎臟科、新陳代謝科及家庭醫學科等各專科門診、骨密度檢測、領藥治 療及健康教育等所有必要流程,大大增加患者就醫便利性,以提高患者持續接受追蹤及治療的意願。

● 三總攜手中華電信透過 5G 專網完成台灣、澎湖首例跨海「AR 手術」 三總與中華電信繼 112 年共 同合作利用 5G 專網實現達文西手術遠距 3D AR 實境教學後,113 年 10 月 14 日再度攜手合作,透 過 5G 專網實現跨海胸腔鏡手術指導,為醫療資源相對較匱乏地區的民眾帶來實質幫助,從而提升離 島醫院醫療資源與醫療服務品質。三總此次與中華電信合作,除了在內湖總院建置 5G 專網外,更於 澎湖分院手術室外架設 5G 基地站,完成三總內湖總院與澎湖分院跨 院間的 5G 專網環境,並提供執刀醫師與手術助理 AR 眼鏡,最後透 過中華電信自行研發的「AR 視訊協作平台」將手術的第一視角畫面 即時上傳,使內湖總院資深醫師可與澎湖分院手術團隊進行遠距手術 指導,並在手術關鍵步驟中,提醒執刀醫師與參與手術相關人員該注 意的地方,透過協作模式凍結畫面、標註手 術目標,醫療團隊討論確認後再繼續操作, 並隨時注意病患是否有大量出血,並給予止

血措施。整個手術過程約 1 小時,三總醫療 團隊對 5G 網路速率、視訊畫質及「AR 視 訊協作平台」功能表示肯定,手術順利完成。

手術助手視角,箭頭為術後 傷口縫合位置

內湖總院會議室內,胸腔外科黃敍 愷科主任觀看手術並協助標記病灶 位置(右下),年輕醫師及見習學 生旁觀手術(左下),畫面中同時 呈現手術醫師第一人稱視角畫面 (右上)以及手術助理第一人稱視 角畫面(左上)

● 恭賀軍醫局洪乙仁副局長榮獲臺灣醫療典範獎 軍醫局副局長洪乙仁少將 ( 時任三總院 長 ) 榮獲臺灣醫療典範獎,113 年 11 月 9 日於「第 77 屆醫師節慶祝大會」中接受賴清 德總統表揚;洪院長長期投身臨床服務、醫學研究,並引進各項先進設備,致力打造跨 科醫療陣容,提供病人最優質、安心、滿意的醫療品質,榮膺此殊榮實至名歸。

● 三總新任院長陳元皓少將任職布達交接暨頒獎典禮 三總於 113 年 11 月 28 日上午舉辦原任院長洪 乙仁少將及新任院長陳元皓少將任職布達交接暨頒獎典禮,由國防部軍醫局局長蔡建松中將主持。 原任洪乙仁院長自 112 年 3 月 1 日就任後,積極率領全院醫療團隊參與多項醫療品質提升活動,榮 獲《Newsweek》全球醫院評比 4 星肯定、國家醫療品質獎傑出醫學類鑽石獎及金獎等 5 項殊榮, 更榮獲 3 項國家新創獎、5

項國家新創精進獎及 22 項 SNQ

國家品質標章,使本院成為全國獲獎最

多醫院,任職期間並全面推動重症醫療大樓建設、質子中心發展及 HIS2 系統上線,成效卓著,深獲 各級長官嘉許及同仁愛戴。

新任陳元皓院長歷任國防醫學院教育長、軍醫局衛勤保健處處長、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院長及國防 醫學院院長等職,醫學涵養與經歷完整豐富。蔡局長於典禮中除表彰原任洪院長任職期間之貢獻, 並勉勵所有同仁發揮熱忱,服膺新任院長領導,持續精進醫療技術及拓展醫院各項業務,守護國軍 與民眾的健康,再創佳績。

軍醫局局長蔡建松中將(中)主持三 軍總醫院院長任職布達交接典禮,新 任院長陳元皓少將(右)從原任院長 洪乙仁少將手中接

陳元皓少將(右)接任三軍 總醫院院長一職。

三軍總醫院新任院長陳元皓 少將(左)宣誓就職。

軍醫局局長蔡建松中將頒授 洪乙仁少將(右)陸光甲種 一星獎章。

● 洪乙仁少將院長榮陞歡送茶會 三總院長洪乙仁少將於 12 月 1 日榮陞國防部軍醫局副局長,113 年 11 月 27 日院方特別舉辦榮陞歡送茶會,由執行官彭忠衎上校率領各單位主管及同仁齊聚歡送,並致 贈紀念品及合影留念,場面備感溫馨。

● 賀三總榮獲 113 年母嬰親善醫療院所成果績優選拔活動「優等獎」 三總參加國民健康署「113 年母 嬰親善醫療院所成果績優選拔活動」,榮獲醫學中心組「優等獎」,該署於 113 年 11 月 20 日假台大 國際會議中心辦理頒獎典禮及成果發表,本院由李俊泰副院長、護理部陳美容主任代表受獎。

● 三總攜手陽光基金會「藝」起走入小陽光的魔法世界,支持燒傷顏損兒重建新生 三總於 113 年 11 月 18 日由彭忠衎執行官主持小陽光「神彩輝陽,藝起有魔法」巡迴畫展揭幕活動,邀請陽光基金會舒 靜嫻執行長及台灣輝瑞藥廠葉素秋總裁等貴賓出席,現 場洋溢溫暖與希望的氣氛。三軍總醫院一直致力於為燒 傷患者提供全面的醫療與心理支持,並與陽光基金會攜

手合作,推動臉部平權和社會平等。我們誠摯邀請社會 大眾共同參與,讓愛與關懷傳遞給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孩 子。在這個冬季,讓我們一起為燒傷顏損兒的未來注入 更多勇氣和希望,支持他們重拾自信,勇敢面對人生。

● 衛教巴士巡迴展覽開幕活動 近年患者 抗生素濫用問題日益嚴峻,研究預估 2035 年全球平均壽命,恐因抗藥性將減 少 1.8 年,為響應 2024 世界抗生素週, 三總於 113 年 11 月 4 日在一樓門診大

廳舉辦「衛教巴士巡迴展覽」開幕活動, 邀請現場民眾參與抗生素抗藥性衛教講 座,並於 11 月 4 日至 8 日提供衛教展板及互動式車票亭,本活動邀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莊人祥 署長、醫策會張上淳董事長及臺灣感染症醫學會張峰義理事長出席,並由本院洪乙仁院長、彭忠衎 副院長、陳登偉副院長、王蓓蒂政戰主任、感染科林德宇主任及感染管制中心邱俊翔主任等,一同 來宣導大眾共同預防抗生素抗藥性,守護民眾健康。

● 三總醫師陳燕麟創造友善環境 榮獲首屆「罕見疾病貢獻獎」 「第二十二屆罕見疾病獎助學金頒獎 典禮」於 113 年 11 月 23 日隆重舉行,而今年首屆「罕見疾病貢獻獎」得主為三總精準醫學暨基因 體中心陳燕麟主任醫師獲得此項殊榮,由總統賴清德親臨頒獎,但因陳燕麟目前在英國牛津大學進 行短期進修,現場除了播放他預錄的得獎感言,也邀請陳燕 麟家人代為領獎。陳燕麟醫師自幼罹患肌肉萎縮症,但以堅 毅精神完成輔仁大學醫學系學業,並選擇病理科服務罕病患 者,先後建置 70 多項基因檢測服務,通過多項認證,並開 發遺傳性肌肉萎縮症的全外顯子檢測,使病友無須遠赴海外 檢測,進而發起基因檢測公益計畫,降低檢測費用,獲得「新 北市優秀勞工獎」及「醫療奉獻獎」等肯定。本文摘自 113 年 11 月 23 日青年日報社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 三軍總醫院《運動醫學暨智能恢復中心》啟用 三總於 113 年 12 月 17 日由陳元皓院長主持《運動醫學暨智能恢復中心》揭牌儀式,邀請中華民 國物理治療師全國聯合會楊政峯理事長、12 強棒球賽國手潘傑楷、味全 龍總教練葉君璋等產、官、學界貴賓一同見證這個歷史性時刻!此次運動 醫學中心的成立標誌著本院在智慧醫療與運動醫學領域邁入全新里程。

全新的運醫中心結合了先進的人工智能 (AI) 輔助復健技術,搭配再生醫 療的創新突破,能提供患者量身打造的復健方案,讓每個人都能得到最精 準、最有效的治療,不僅大幅提升治療效率與效果,且讓患者能更快、更 穩健地重返健康生活。

● 三軍總醫院 113 年員工同樂晚會活動花絮 為慰勉同仁的辛勞,三總於 113 年 12

院致德堂舉辦「113 年員工同樂晚會」,由金鐘獎最佳主持人徐乃麟主持,晚會除規劃院內員工組隊參 加「單位創意節目競賽」外,還邀請王瑞瑜、U:NUS、理想混蛋、方泂鑌、小男孩樂團等多位藝人前來 表演,會中亦穿

插摸彩、頒獎表

揚等內容,院方

準備豐盛的現場

加碼獎項將活動

帶到最高潮,活 動在一片歡樂聲 中圓滿落幕。

冠軍

亞軍

獎項

單位&隊名

小兒科部 ~ 老 baby

護理部 愛探險的北漂少女

節目名稱

寶貝 ~ 再不睡的話就要打針囉

哪裡跌倒哪裡辣起來 !

季軍 臨床藥學部 ~ 博元哥與他的快樂小夥伴 年度經典歌曲回顧

最佳團隊精神獎 腦中風加護中心 ~ 出血期 popoo 出血期 popoo

最佳服裝設計獎 內科部 ~ 內科韭韭隊 我只想躺平

院部長官合唱堅持

冠軍~小兒科部老baby

捐款名單

財團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文教基金會捐款名單

資料日期:2024/10/01~2024/12/31

指定校友會支用

捐款424,000元

團體捐贈

社團法人

臺中市源 遠校友會

捐款143,836元

團體捐贈

社團法人臺北

市國防醫學院 源遠校友會

捐款103,000元

M79 盧國欽

捐款100,000元

M72 吳世安

M73 林欣榮

團體捐贈 中華民國源 遠牙醫學會

捐款50,000元

P35 朱希斌

捐款45,000元

N33 蔡雅慧

捐款43,000元

M92 曾國憲

捐款36,000元

N28 陳文慧

捐款34,000元

M73 萬台飛

捐款33,400元

D39 陳日生

捐款30,000元

M67 張澍平

捐款25,000元

M80 韓建國

捐款24,000元

M54 曾耀昇

團體捐贈 高雄市源遠 醫事協會

捐款20,000元

M74 徐冀瞻

M84 陳建良

國醫之友 無名氏

團體捐贈 中華民國中 央軍事院校 校友總會

捐款14,000元

M75 王興萬

D38 陳福裕

捐款13,000元

M80 王志祿

N16 顧曉明

PH02 王炳龍

捐款12,000元

M68 蔡行瀚

M80 余家政

M80 周溫祥

D27 陳富傑

P63 譚延輝

衛勤專科08 劉怡成

團體捐贈

財團法人護理 人員愛滋病

防治基金會

團體捐贈 新竹市源遠

醫療協進會

團體捐贈 醫學系八十期

捐款11,000元

M84 陳錫洲

捐款10,000元

M80 張行遠

N04 高麗蘭

M63吳世民眷 黃秀雲

捐款6,000元

M82 禇錦承

P50 葉秀光

捐款5,000元

M106 陳則瑋

D17 姚振華

N21 王若花

衛勤專科06 李義祥

捐款4,000元

N20 劉衡玉

N44 陳怡蒨

捐款3,200元

N22 陳凌仙

捐款3,000元

M57 蔡忠雄

M60 楊建芳

M69 葉振聲

M73 吳彬安

M73 張兆榮

M75 張嘉訓

M78 王以仁

M78 祝年豐

M79 廖鴻彬

M79 潘志勤

M81 王俊仁

M81 周元華

M83 張賢鋒

M85 周玉祺

M90 蔡耀德

D45 杜世偉

P64 陳 中

P69 葉明功

N35 張理君

N37 陳玉如

N40 鄒綉菊

N41 柯惠芬

NV18 洪寶秀

捐款2,660元

N45 張瓈方

捐款2,200元

N22 陳琛

捐款2,000元

M70 顏兆熊

M73 郜漢中

M75 王篤行

M75 張卓才

M76

蔡時安

M76 蔣世中

M80 周春光

M82 呂亦雄

M95 王誌謙

P57 任酣郎

P58 李偉泉

P60 胡幼圃

P66 宋寅濱

P67 葉 官

P77

李宜勳

N13 夏菊玲

N14 趙政芳

N20 葉芳枝

N22

鄭美玉

N30 高上慧

N37 周桂如

N56 林挺迪

PH02 陳俊志

PH18 張學祿

衛勤專科05

衛勤專修031

公衛所042

生科所013

黃振威

韓國強

林 嶔

莊禮聰

捐款1,500元

M85

汪子揚

M96 林聖涵

捐款1,200元

N22

N22

N22

N22

N22

N22

P67

M67 張澍平

M69 張克中

M69 張坤權

M69 葉明陽

M71 徐 健

M72 蔣友良

M73 丁 毅

M73 趙時民

M73 劉夷生

M73 盧異光

M76 王明

M77 王耀明

M78 扈春安

M79 王存福

M79 黃國書

M80 彭家勛

M82 石擎天

M82 胡亦明

M82 謝達士

M83 宋昀和

M83 徐漢業

M87 周榮茂

M88 陳德禮

M89 王強庭

M89 黃天祐

M89 蔡東翰

M90 白振益

M91 郭嘉文

M91 蔣智宏

M92 曹智惟

M92 蔡宗能

M93 王守正

M93 周英樑

M94 方文輝

M95 王志信

M96 林啟康

M98 楊千毅

D46 周禮賢

D61 黃大維

P50 白壽雄

P51 吳慕澧

P54 丁乃淳

P57 張漢揚

P59 江樵熹

P61 蘇慕寰

P62 徐令儀

P63 楊皓耀

P66 周志中

P67 吳錦楨

P68 黃旭山

P70 何怡德

P73 李建立

P74 張豫立

P75 謝政智 P77 馬國興

P79 林基福

P79 傅永輝

P80 張有燈

P81 郭進忠

P82 劉孟基

P83 鄭文勝

P83 黎孝韻

P90 黃崇佑

P93 朱彥儒 P93 吳宗翰 P93 林淵鐸 P93 鄭文柏 P95 林芃緯

P95 林書儀 N03 楊霞芳 N13 胡慧林 N13 羅曉蓉 N14 朱慶幗

王秀美

沈賽雲

茅麗華

高日華

張 蜀

曾洙荔

原道弘

捐款1,000元

M56

M57

蔡有成

陳孝儉

M60 石曜堂

M62 王丹江

M62 何邦立

M63

M64

M64

PH07

蘇遂龍

許承基

黃慶菖

謝善德

M100 張佳寧

M102 宋立強

M102 高恩儂

M105 梁鴻華

M105 謝志杰

M110 高敬翔

M111 林承佑

M112 曾馨平

M113 沈羿汝

D16 林子淮

D16 劉康黎

D18 嚴嘉成

D34 黃振道

D36 陳志福

D37 林錦松

D39 周昭祺

N20 許蕓輝 N20 潘蒙麗 N21 傅春竹 N21 鄧崇勵 N21 蘇逸玲 N23 王桂芸 N24 唐義慶 N27 俞麗珠 N27 柴台芝 N28 尹晚蓉

N28 石景行 N28 洪彩鑾 N28 胡語芳

N28 陶耀華

N30 林薌薌

N30 熊德筠

N32 李嘉蕙

N34 黃慧君

N35 王維芳

N35 曾嘉慧

N35 廖珍娟

N39 歐陽妡宜

N40 高玉玲

N41 黃凡蘋

N41 黃萬翠

N42 尹 玓

N43 劉慈慧

N45 陳淑貞

N45 陳雅紅

N46 陳美容

N46 葉翠芬

N47 吳莉喻

N47 吳綺蓁

N47 歐乃嘉

N48 蔣凱若

N49 周麟如

N49 林佳慧

N49 葉秋楓

N49 歐淑華

N49 潘雪幸

N50 王育鵑

N50 江以薰

N50 張雅玲

N50 蕭鵬卿

N50 鍾春芳

N51 張世琴

N51 黃士珍

N51 葉適華

N52 王珮翎

N52 詹雅惠

N53 孔佩瑩

N53 莊蕙婉

N53 楊佩陵

N53 廖紅玉

N53 鄭淑允

N54 楊琳琪

N55 王韵宜

N55 周曉昕

N56 王莉婷

N56 王曉梅

N56 蔡育倫

N56 鄭雅文

N58 林育儀

N59 林俐伶

N61 張夢寰

N62 林巧軒

N62 施倩鈴

N64 李宛庭

N64 程景唯

N64

蔡幸芳

N64 薛慶順

N65 鍾佳君

N65 羅鉞瑩

N66 楊庭軒

N67 吳詩萍

N67 莫 蕓

N67 劉嘉虹

N68 劉珮萱

N68 譚家昕

N69 劉子涵

N70 梁怡暄

N70 謝采樺

N71 王梓瑄

N71 謝孟蓁

N72 林妍融

N72 姜宜然

N72 楊涵予

N73 江宜恩

N73 凃孟辰

N73 陳儷文

N73 馮釉芩

N73 謝欣樺

NV13 安素梅

NV18 梁西蘭

NV18 陳綺美

NV18 錢寧寧

NV18 羅錦華

NV23 任星梅

NV23 蕭秋容

PH01 高森永

PH02 張正二

PH04 林榮輝

PH04 胡接燊

PH04 夏祖怡

PH41 徐若華

PH11 吳定中

PH12 俞輝煌

PH17 姜椿泰

PH18 李孟璋

PH20 胡育華

PH21 邱于容

PH22 何子銘

PH22 范家誠

PH25 周倉賢

PH25 謝伯謙

PH27 李承儫

PH28 林肅憫

PH28 黃彥喬

PH29 辛逸祥

PH29 陳昱亘

PH30 鄭 皓

PH30 蔡沛然

PH31 何家儀

PH31 沈長融

PH31 林峻名

PH31 陳貴榕

PH31 楊子翰

PH31 楊凱傑

PH32 邱英哲

PH33 藍胤瑋

PH34 歐翔華

PH35 張 翔

PH35 劉振綱

PH35 蕭允庭

PH36 李俊何

佐醫班11 李裕平

衛勤專修33 張志雄

衛勤專修33 賴志仁

公衛所 何玉慧

公衛所 李沛謙

公衛所 汪東英

公衛所 林品葳

公衛所 林暐智

公衛所 邱弈竑

公衛所 涂品宥

公衛所 張雅涵

公衛所 陳君柔

公衛所 劉依晴

公衛所 蔡又恩

公衛所 謝貽婷

公衛所 顏宛妤

公衛所 蘇 愷

公衛所108年班 洪志昂

公衛所111年班 陳妍妤

公衛所111年班 蔡瀛萱

公衛所111年班 蘇 玟

公衛所111年班 蘇 澔

生科所012 陳健添

生科所05 陳秀珍

生科所108年班 張欣翰

生解所033 姚文杰

生解所94年班 程君弘

佐醫班11 李裕平 研究所 金慧婷

病理所032 林士倫

病理所040 姚詠馨

微免所111年班 蘇怡安

醫科所024 陳育志

藥研所026 周宏璋

藥研所91年班 謝永宏

護研所018 陳淑芬

護研所031 卞鳳珍

國醫之友 王卉芸

國醫之友 王鉌羚

國醫之友 王曉玲

國醫之友 呂彥慶

捐款150元

國醫之友 無名氏

指定清寒學生支用

捐款396,000元

團體捐贈

財團法人江許 笋文教基金會

捐款129,847元

團體捐贈

財團法人全聯 佩樺圓夢社會

福利基金會

捐款102,964元

M78 扈春安

捐款70,000元

N16 傅明明

捐款31,484元

M83 張克士

捐款30,000元

N22 陳凌仙

捐款20,000元

捐款15,000元

M83 王甯祺

捐款10,000元

N27 俞麗珠

捐款6,000元

M97 王永志

捐款3,000元

M75 張卓才

M106 彭雅絹

N35 張理君

捐款2,000元

M83 張賢鋒

D38 陳福裕

捐款1,000元

M88 吳家兆

M89 蒙 恩

D47 李曉屏

P64 陳 中

P83 湯松陵

N22 鄭美玉

N49 林佳慧

PH13 周雨青 生科所017 杜育俊

國醫之友 吳岱澄

國醫之友 汪天宇 國醫之友 林佐信 國醫之友 徐伯勳 國醫之友 詹子毅

國醫之友 劉文智 國醫之友 戴立榮 國醫之友 簡淑芬

指定安齋整建支用

捐款50,000元

M77 武國璋

M77 張正忠

N16 傅明明

捐款30,000元

M75 吳志毅

捐款20,000元

M62 戴啟邗

M77 楊文忠

M77 滕文虎

M77 諶立中

捐款10,000元

M77 王志龍

M77 王忠訓

M77 王憶陵

M77 王耀明

M77 田春生

M77 李孝義

M77 李樂業

M77 官世英

M77 邱大諒

M77 張廷全

M77 陳天華

M77 陳清華

M77 陳錦德

M77 楊啟光

M77 萬學平

M77 潘佑宗

M77 鄭澄寰

M77 羅 杰

M77 梁世璿

D36 陳志福

D36 韓宗超

N32 高梅影 捐款7,000元

M77 楊文章

捐款5,000元

M77 王建業

M86 平烈勇 捐款3,000元

M77 王繼宇 捐款2,000元

N31 蔡碧敏

指定北區校友會支用 捐款30,000元

N16 傅明明 捐款20,000元

N13 夏菊玲 捐款5,000元

P50 葉秀光 捐款1,000元

P64 陳 中

P68 黃旭山 指定衛專校友會支用 捐款10,000元

團體捐贈 社團法人臺北 市國防醫學院 源遠校友會 捐款1,000元

PH14 汪傳華 指定雲嘉南分會支用

捐款24,413元

N35 王維芳

捐款10,000元

M79 廖鴻彬

捐款1,000元

M101 賴冠程

指定公衛系友會支用

捐款100,000元

D42 趙鍾華

捐款30,000元

團體捐贈 致勝國際股 份有限公司 捐款20,000元

PH04 王運昌

PH13 李孟函

捐款10,000元

P62 徐尚為

PH06 林金定 榮譽校友 姚克明

捐款5,000元

M59 譚開元

PH17 吳丕玉

PH18 張學祿

捐款3,500元

PH23 張語恬

M77

衛勤專科05 余思德

N68 張博雯

衛勤專科07 邱光耀

徐榮源

M77 裴 馰

M77 劉邇睿

捐款3,000元

PH02 溫信財

PH29 陳昱亘

PH13 周雨青

PH14 林富煌

PH18 施秀蘭

PH45 張惟鈞

公衛所042 林 嶔

公衛所90年班 林釗正

捐款2,000元

PH01 黃純昭

PH02 王炳龍

PH04 胡接燊

PH11 余嘉鵬

PH11 吳定中

PH11 黃仁明

PH14 蔣偉善

PH15 黃翰斌

PH15 劉正哲

PH16 陳岳君

PH17 蔡文勳

PH18 吳鑫瞬

PH18 李後慶

PH19 王勝廣

PH21 邱于容

PH21 蔡定峰

PH23 邱文德

PH23 鄭兆堅

PH24 宋長霖

PH28 林肅憫

PH28 柯弼韶

PH28 莊舒雯

PH28 黃彥喬

PH29 宋慈伶

PH29 洪嘉玲

PH30 許秀卿

PH30 楊雅婷

PH32 陳筠程

PH32 蔡育睿

PH33 王羿程

PH33 李昀達

PH33 黃文緯

PH33 黃鼎捷

PH39 林怡萱

PH39 韋明彤

公衛所099年班 曾雅梅 衛勤專科07 許承堅

捐款1,500元

PH32 王泰文

PH35 蔡佳育

捐款1,000元

PH01 師健民

PH01 馬震中

PH02 張正二

PH07 蘇遂龍

PH10 鍾智光

PH12 俞輝煌

PH14 汪傳華

PH14 黃忠謀

PH15 朱大明

PH17 莊國源

PH17 陳柏源

PH18 李孟璋

PH18 楊瑞豪

PH19 侯艾汝

PH19 詹允武

PH19 鄭仙忠

PH19 鄭珈毘

PH20 林軒民

PH20 胡育華

PH20 陳昱安

PH20 葉樹政

PH20 趙若強

PH20 蔣志賢

PH21 張冠群

PH21 陳衍良

PH21 曾義凱

PH21 蔡旻憲

PH21 鄭安雯

PH22 何子銘

PH22 范家誠

PH23 黃振光

PH23 劉明威

PH24 吳沛奇

PH24 胡嘉仁

PH24 張恆誠

PH25 周倉賢

PH25 謝伯謙

PH27 李承儫

PH28 郭芳佑

PH28 黃逸仁

PH29 古智瀚

PH29 辛逸祥

PH29 林虹伶

PH30 鄭 皓

PH30 簡世豪

PH31 楊子翰

PH31 蔡政宏

PH32 邱英哲

PH32 陳承勵

PH32 陳傳麟

PH32 廖育嬋

PH32 賴識光

PH33 王嘉琦

PH33 吳 彧

PH34 林孝庭

PH34 梁維珊

PH34 歐翔華

PH35 李衍霖

PH35 張 翔

PH35 劉振綱

PH36 何柏勳

PH36 林家丞

PH36 黃威儒

PH36 蘇偉鵬

PH37 洪郁航

PH37 魏淩軒

PH38 周子豪

PH38 林鴻澤

PH39 于千庭

PH39 張辰瑄

PH39 陳冠廷

PH39 曾宥豪

PH39 楊惟昕

PH39 葉 婷

PH39 趙俞甯

PH39 劉子煖

PH04 夏祖怡

PH40 王 彤

PH40 洪詩閔

PH40 孫以瑩

PH40 陳乙嘉

PH40 馮薇維

PH40 黃威盛

PH40 歐妮宜

PH40 蔡翊綸

PH40 賴亭諭

PH40 魏子棋

PH41 王文慈

PH41 林妤庭

PH41 林紀誼

PH41 邱靖恆

PH41 高政揚

PH41 楊曉芹

PH41 詹博丞

PH41 蕭羽秀

公衛所33 吳亦軒

衛勤專科18 林香志

捐款500元

PH27 林怡慧

指定護理系友會支用

捐款3,000元

NV18 洪寶秀

指定醫學系支用

捐款100,000元

團體捐贈 德佳鋼鐵 有限公司

指定牙醫學系支用

捐款60,000元

D33 李 華

指定藥理學系支用

捐款50,000元

P35 朱希斌

捐款30,000元

P71 張立乾

捐款12,000元

P61

蘇慕寰

捐款10,000元

P56

P67

林文仲

張澶榮

生化所66年班 陳甘霖

團體捐贈

社團法人臺北

市國防醫學院

源遠校友會

捐款6,000元

P50

P66

P83

黎孝韻

捐款3,000元

P57 任酣郎

P59 江樵熹

P63 胡明寬

P69 葉明功

P70 何怡德

P80 曹百印

P81 黃志偉

P83 鄭文勝

P93 黃秀晶

藥研所026 周宏璋

國醫之友 楊聰義

團體捐贈 中華民國中國

醫藥大學藥學 系系友總會

團體捐贈 新北市嘉 南藥理大 學校友會

捐款2,000元

P54 丁乃淳

P57 張漢揚

P60 胡幼圃

P62 徐令儀

P67 葉 官

P68 黃旭山

P74 張豫立

P82 林信成

P82 張俊喜

P91 陳思翰

P93 吳宗翰

P93 鄭文柏

P94 林宗翰

藥研所88年班 葉俞青 國醫之友 章修積

團體捐贈 台北市 藥師公會

捐款1,000元

P46 賴金星

P50 白壽雄

P54 高國定

P58 李偉泉

P60 陳威明

P63 譚延輝 P66 張溫良 P70 涂祖強 P73 李建立 P75 謝政智 P77 李宜勳 P77 馬國興

P91 洪浩淵

P96 顧騏煒

P92 陳政穎

P93 朱彥儒

P93 高立庭

P94 王柏森

P94 許瑞育

P95 林芃緯

P95 林書儀

P95 簡良宇

P96 賴志韋

P97 陳頡翰

P98 鄭信忠

P101 石純宇

P101 林宸安

P101 陳亭安

P102 魏安生

P105 王廷安

藥研所91年班 謝永宏

藥學所024 施睿琥

指定國醫護理學系支用

捐款20,000元

N28 陳文慧

捐款10,000元

M96 林啟康

指定生理所支用

捐款300,000元

M75 張忠毅

指定航太所支用

捐款160,000元

M93 唐士恩

指定生化所支用

捐款150,000元

M83 彭賢禮

捐款20,000元

M89 洪東源

捐款10,000元 P68 許文銓

指定生科所支用

捐款20,000元

生科所02

姚振文

捐款1,000元

P66 周志中

N45 鄢吟芝 生科所02 黃惠美 公衛所33 吳亦軒

國醫之友 王錦弘 指定微免所支用

捐款8,000元

M84 陳錫洲

葉秀光

宋寅濱

團體捐贈 新北市

藥師公會

捐款5,000元

P81

郭進忠

國醫之友 范景章

捐款4,000元

P64

P82

陳 中

王鴻展

P79 林宗坤 P79 林基福 P81 余瑞祥

P82 陳威龍

P82 賴政宗

P83

P83

林冠宇

指定藥理學科所支用

捐款10,000元

團體捐贈 財團法人

劉氏基金會

指定林明芳獎學金支用

捐款100,000元

M75 張忠毅

李俊賢

湯松陵 P84

P86 張志綱

P89

P89

游添傑

蔡林瑞

指定蒙古志工團支用

捐款100,000元

D48

邱賢忠

指定尼泊爾志工團支用

捐款3,000元

團體捐贈 真光禪寺 指定護理雜誌支用

捐款500元

團體捐贈 羅氏圖書社 指定國軍桃園總醫院支用

捐款500,000元

團體捐贈 泛達投資股 份有限公司 團體捐贈 勝盈投資股 份有限公司 指定三總永續發展專戶支用

捐款60,000元

國醫之友 袁志豪 指定三總永續發展專戶皮膚科支用

捐款30,000元

M75 黃三奇

捐款20,000元

M75 許文重

捐款5,000元

M95 葉育文

捐款1,000元

M72 雷湘安

指定三總永續發展專戶眼科支用

捐款3,000元

M98 許秩綱

M83 蔡明霖

M72 馮遠威

指定三總永續發展專戶IRB支用

捐款30,000元

M91 張芳維

指定醫學教研支用

捐款1,600,000元

M81 林石化

指定M82陳炳坤遺屬

照顧專戶支用

捐款10,000元

M82 游旭明

捐款3,000元

M82 禇錦承

M82 劉國良

指定M83詹益欣教育 長永續常存專戶支用

捐款15,000元

M83 王甯祺

指定M89陳宜成遺屬 照顧專戶支用

捐款6,000元

M90 劉欣彤

國醫之友 陳永學

捐款3,000元

M80 王世典

D48 周安平

捐款1,000元

M98 楊千毅

指定M90鄒文豪遺屬

照顧專戶支用

捐款7,000元

M90 何敬之

國醫之友 李企桓

捐款3,000元

M90 黃星華

捐款3,000元

M71 秦德萍

M75 張嘉訓

M78 張明超

M80 王世典

M90 牛興華

M90 白振益

M90 呂忠和

M90 杜旻育

M90 林致源

M90 林清鵬

M90 林朝榮

M90 林盧慶

M90 林鴻祥

M90 金憲國

M90 洪裕明

M90 高鴻偉

M90 崔冠濠

M90 張舜程

M90

畢勇賢

M90 許育瑞

M90 連偉成

M90 陳志豪

M90 陳建良

M90 陳思州

M90 喬 桓

M90

M90

M90

M90

黃信雄

劉欣彤

潘仕晉

潘信村

M90 蔡德中

M90 盧智賢

M90

譚宏斌

M90 蘇河仰

M92 曾國憲

M95 林峻正

D49 王偉介

D54 王意嘉

國醫之友 邵柏洲

國醫之友 洪沛毅

國醫之友 章芳源

國醫之友 郭家孝

國醫之友 陳永學

國醫之友 陳怡德

國醫之友

陳威仁

國醫之友 彭國洲

國醫之友 黃意超

國醫之友 楊文達

國醫之友 楊傑思

捐款2,000元

M90 林伯堅

D49 陳元武

捐款1,000元

M98 楊千毅

指定M94蕭峯青遺屬支用

捐款18,000元

M94 陳英傑

捐款10,000元

M88 何志聰

捐款4,500元

M94 黃友君

捐款3,000元

M94 吳世偉

M94 林德宇

M94 林錦生

M94 許一智

捐款1,500元

M94 吳逸騹

捐款1,000元

M94 林承昌

M94 陳玉龍

M98 楊千毅

指定M96蔡耿光遺屬支用

捐款36,000元

國醫之友 徐良容

捐款10,000元

M83 王智弘

M96 葉奕緯

捐款1,000元

M98 楊千毅

指定醫學系75期支用

捐款9,000元

M75 張卓才

指定M93D52照顧專戶支用

捐款30,000元

M93 歐士銘

捐款13,500元

M93 商仕達

捐款3,000元

M93 阮仲豪

捐款1,500元

D52 侯文斌

指定M92林明鴻照顧專戶支用

捐款30,000元

M90 蔡耀德

國防醫學院校務基金

捐款6,000元

M92 李佳霖

捐款3,000元

M90 張孟宗

捐款1,000元

M98 楊千毅

指定國醫81入伍同學支用

捐款1,000元

N45 張乃文

捐款500元

M92 朱益顯

M92 張嘉元

M92 陳慶元

M92 廖原茂

M93 簡佳璋

P79 林基福

P80 李瑞文

衛勤專科09 汪政毅 捐款400元

陳素莉 指定外科部支用

捐款

捐款300,000元

璞信廣告股 份有限公司 捐款100,000元

M75 林裕峯 指定傑出校友聯誼會支用 捐款22,000元

M74 徐冀瞻

捐款2,000元

M65 王博恩 D36 陳志福 P68 黃旭山

P69 葉明功

P79

N22

林基福

曾洙荔

113下半年軍事教育基金捐贈芳名錄 資料日期:2024/10/01~2024/12/31

財團法人 國防醫學

50,000

葉奕緯 30,000

秦華強 30,000

羅繼新 30,000

鄭智鴻 30,000

梁貫宙 30,000

孫瑞明 30,000

林國強 30,000

30,000

20,000 吳家兆 20,000

陳思州 20,000 國醫之友 20,000

廖桂標 20,000 陳愷鴻 20,000 林錦生 20,000

20,000

楊祖松 20,000 林岳宏 20,000

陳興剛 20,000 李育臣 20,000 李致名 20,000 蔡瑞發 20,000

蔡建松 20,000

蔡得正 20,000

周雍倫 20,000

王甯祺 15,000

郭綻洋 11,000

蔡文銓 10,000

曾偉誠 10,000

國醫之友 10,000

林國正 10,000

戴揚紘 10,000

國醫之友 10,000

余少鳴 10,000

黃三奇 10,000

國醫之友 10,000

陳日生 10,000

陳天生 10,000

方祥生 10,000

張仕釗 10,000

劉錦容 10,000

羅智賢 10,000

傅建堯 10,000

王冀高 10,000

彭得晃

牙醫診所 10,000

陳世鵬 10,000

鄭錦翔 10,000

莊光輝 10,000

劉峰誠 10,000

劉怡成 10,000

曾韋麟 10,000

李仁欽 10,000

林東君 10,000

何延祥 10,000

國醫之友 10,000

陳南福 10,000

國防醫學

院藥學系 10,000

李芳艷 10,000

盧章智 10,000

楊名燕 10,000

楊名錦 10,000

社團法人臺

南市神農授

漁慈善會 10,000

楊氏診所 10,000

陳光發 10,000

李 O 10,000

鄭堯尹 10,000

班仁知 10,000

李燕媚 10,000

蔡開雄 10,000

國醫之友 10,000

國醫之友 10,000

汪德欣 10,000

魏 崢 10,000

林介文 10,000

徐承毓 10,000

鄭澄意 10,000

徐萬夫 10,000

方文輝 10,000

高東煒 10,000

范兆岳 10,000

曾念生 10,000

國醫之友 10,000

李日清 10,000

李 岳 10,000

林德宇 8,000

陳錫洲 7,000

李俊泰 6,000

國醫之友 6,000

吳榮崇 6,000

劉孟綸 6,000

林耀聰 6,000

楊紹宏 6,000

國醫之友 6,000

丁慶雄 6,000

沈煥然 5,000

叮咚 5,000

廖昶虹 5,000

劉惠珠 5,000

姜良諭 5,000

張純福 5,000

佳康親子耳

鼻喉科診所 5,000

譚康尤 5,000

梁禹麒 5,000

陳玉秀 5,000 KOK KUM SHEN 5,000

蔡政達 5,000

張理君 5,000

黃小蓮 5,000

國醫之友 5,000

王勝輝 5,000

丘健生 5,000

陳泰安 5,000

國醫之友 5,000

李沅儒 5,000

徐新生 5,000

張庭嘉 5,000

湯松陵 5,000

國醫之友 5,000

鄭寶雲 5,000

張子瑜 5,000

林睿珊 5,000

周武屏 5,000

蔡嘉美 5,000

江建平 5,000

石濟維/ 柯惠文 5,000

國醫之友 5,000

國醫之友 5,000

黃恩翰 4,000

陳國玲 3,000

國醫之友 3,000

賴毅軒 3,000

楊朝欽 3,000

國醫之友 3,000

國醫之友 3,000

國醫之友 3,000

許誌元 3,000

狼 杏 3,000

國醫之友 3,000

王本文 3,000

國醫之友 3,000

胡智棻 3,000

國醫之友 3,000

張文誠 3,000

王彥孺 3,000

蔡明航 3,000

顏茂雄 3,000

國醫之友 3,000

國醫之友 3,000

黎光皓 3,000

國醫之友 3,000

國醫之友 3,000

吳岱芸 2,500

陳秉衡 2,500

寸得妮、

寸得滿 2,000

國醫之友 2,000

陳時禹 2,000

陳映辰 2,000

國醫之友 2,000

翁維浚 2,000

張家維 2,000

國醫之友 2,000

MICHELLE LEE JIA LING 2,000

李佳玲 2,000

國醫之友 2,000

許慶璋 2,000

國醫之友 2,000

國醫之友 2,000

蔡旻倩 2,000

上官瑋娟 2,000

吳宛珊 2,000

國醫之友 2,000

魏彥翔 2,000

林鴻哲 2,000

劉建華 2,000

劉建梅 2,000

劉建台 2,000

劉建瑛 2,000

劉建蘭 2,000

刑世玨、

陳昱甄 2,000

李香慧 2,000

蔡遠明 2,000

劉禧齡 2,000

張震霖 2,000

國醫之友 2,000

蔡昌篤 2,000

詹瑋泓 2,000

周暐倫 2,000

李廣恩 1,900

黃加忻 1,500

國醫之友 1,500

黃雅榆 1,450

國醫之友 1,200

劉國棟 1,100

明宗秀 1,000

王涵恩 1,000

許郡倫 1,000

國醫之友 1,000

陳敘橦 1,000

吳岱澄 1,000

王翔逸 1,000

蕭雅文 1,000

國醫之友 1,000

國醫之友 1,000

國醫之友 1,000

陳怡如 1,000

國醫之友 1,000

張達暐 1,000

國醫之友 1,000

賴建名 1,000

丁功輝虹

麗丁瑞玫 1,000

國醫之友 1,000

許崇智 1,000

國醫之友 1,000

張文菁 1,000

王毓禎 1,000

國醫之友 1,000

子鈞 1,000

國醫之友 1,000

國醫之友 1,000

國醫之友 500

國醫之友 500

國醫之友 500

張硯傑 500

國醫之友 500

吳彥毅 500

陳禹安 500

國醫之友 500

國醫之友 300

張簡芝穎 200

指定用途—尼泊爾國際志工

團暑期志工服務

財團法人

拓凱教育

基金會 10,000

社團法人

台北市松 山慈祐宮 10,000

指定用途—正冠典禮獎學金

財團法人

國防醫學 院校友支 持母校發 展基金會

143,000

指定用途— 教學出國研究補助金

許耀明 500,000

指定用途—第14屆全國臨床醫 學研究所聯合教學研究研討會 金萬林企

業股份有

限公司 20,000

國醫之友 10,000

金萬林企 業股份有 限公司 10,000

華安醫學股 份有限公司 10,000

指定用途— 許耀明清寒學生獎助金 許耀明 500,000

指定用途—學生活動經費 王毓淇、 蔣凱若 30,000 國醫之友 10,000 陳玉龍 5,000 杜育俊、 鄭嘉淇 3,000 張瓈方 2,000

指定用途—學生活動經費 (新生活動)

蔡旻珊 10,000 樊修龍 10,000

基金會 10,000

指定用途—醫學系 鄭澄意 50,000

陳錫洲 5,000

指定用途—藥學系系務發展 欣耀生醫股 份有限公司 333,334

指定用途—藥學系實習獎學金 因華生技 製藥股份 有限公司 60,000

指定用途— 藥學系實習優良獎學金 杏輝藥品工業 (股)公司 5,000

指定用途— 藥學研究所優秀畢業生獎學金 杏輝藥品 工業股份 有限公司 32,000

指定用途-醫學教育推展(醫學人 文、醫學科技、人工智慧發展)

254,000

指定用途— 李筱萍女士學生海外學習補助 財團法人 國防醫學 院校友支 持母校發 展基金會 1,000,000 指定用途—金鏗年遺贈專案 故金鏗年 校友遺贈 32,790,961 指定用途—建校第123年校 慶大會學員生各項獎學金 財團法人 國防醫學 院校友支 持母校發 展基金會

捐款名單

社團法人臺北市國防醫學院源遠校友會捐款名單

捐款1,600,000元

M64 黃慶菖

捐款100,000元

M82 吳遵慶

捐款50,000元

M70 應堃煇

M75 李平

M77 李翔

捐款32,000元

M66 尹長生

M79 戴良恭

團體捐贈 中華藥學研

究基金會

捐款24,000元

N13 夏菊玲

捐款20,000元

N87 胡銘傳

團體捐贈

宏恩醫療 財團法人

宏恩醫院

M76 蔣世中

國醫之友 無名氏(後 5碼03269)

捐款17,000元

N16 顧曉明

捐款13,000元

M64 陳朝中

M64 謝善德

捐款12,000元

M58

楊運標

M71 張 敏

M75 王篤行

M76 蔣世中

N35 張理君

PH02 張正二

PH18 張學祿

團體捐贈

捐款名單

財團法人

支持母校

發展基金會

中山醫療 社團法人

中山醫院

團體捐贈 社團法人 臺中市源 遠校友會

團體捐贈 高雄市源遠 醫事協會

團體捐贈 新竹市源遠 醫療協會

捐款10,000元

M67 張澍平

M75 王興萬

D38 陳福裕

N10 王世俊

N18 劉麗芳

N23 王桂芸

M72 陳名聖

M72 蔣友良

M75 李瑞華

M92 曾國憲

衛專05 林偉峰

國醫之友 無名氏

捐款6,200元

M75 倪小雲

捐款6,000元

M80 項正川

捐款5,000元

M79 廖鴻彬

M85 高中錚

P50 葉秀光

M72 劉漢南

P50 葉秀光

捐款4,000元

P47 陳介甫

捐款3,600元

D06 費筱宗

捐款3,000元

M69 蔡唯富

P81 郭進忠

國醫之友 程鎧言

M62 何邦立

M68 蔡行瀚

M70 黃若屈

M72 婁子義

M75 王興萬

M79 柯富彰

M85

熊明旺

N23 王桂芸

N27 柴台芝

NV14 舒麗萍

PH13 周雨青

國醫之友 無名氏

國醫之友 無名氏(後 5碼85010)

專修31 韓國強

捐款2,400元

M75 汪文斌

N21 王若花

國醫之友 吳懷遠

衛專06 陳鴻儒

捐款2,200元

N27 柴台芝

捐款2,000元

M74 王世杰

M75 蔣友良

M95 王誌謙

NV19 蔡玉珍

NV19 盧彩蓮

P64 陳中

P79 楊國造

專修29 楊宗松

捐款1,200元

D52 蘇文崧

M52 陳光耀

M81 李光輝

N04 高麗蘭

N45 張瓈方

PH14 黃宇豪

專修32 黃茂廷

P68 黃旭山

捐款1,000元

M58 馬大勳

M64 賴聰煌

M71 陳炎勳

M72 孫明傑

N56 林挺迪 NV17 惠月齡

P79 林明賢

PH11 余嘉鵬

國醫之友 無名氏

衛專07 張獻元 M111 王安佳

M64 謝善德 M72 周少鈞 N05 顧乃平 NV23 邢夢雲

國醫之友

無名氏(後

5碼53349)

國醫之友 無名氏(後 5碼66869)

國醫之友 無名氏(後

5碼73451)

國醫之友 無名氏(後 5碼79242)

捐款500元 N12 楊秀娟

國防醫學院校友會

分會系(所)校友會會長名冊

校友總會

十四屆總會會長 潘志勤 (M79)

執行副會長 張克士 (M83)

副會長 陳福裕 (D38)

副會長 蘇遂龍 (PH7)

國內校友會會長

北區分會 黃慶菖 (M64)

中區分會 張克士 (M83)

南區分會 盧國欽 (M79)

宜蘭分會 張鵬遠 (M91)

花蓮分會 蔡耀德 (M90)

桃園分會 胡亦明 (M82)

竹竹苗分會 傅國維 (M80)

台東分會 馬堅毅 (M80)

海外校友會會長

美加地區

美洲校友會 張志沛 (M63)

北加州校友會 劉麗文 (N27)

南加州校友會 馬 麗 (N19)

美中校友會 戴筱聆 (NV18)

美南校友會 郭復全 (N22)

華盛頓校友會 周武屏 (M69)

達拉斯校友會 彭玉豪 (P61)

紐約校友會 張阿桃 (N44)

波士頓校友會 池禧文 (M62)

拉斯維加斯校友會 吳敬承 (M55)

夏威夷校友會 盧靜安 (NV16)

大溫哥華校友會 朱國項 (M78)

多倫多校友會 龔曉萍 (N36)

其他地區

印尼校友會 鄭錦和 (M58)

大馬校友會 楊文忠 (M77)

德國校友會 楊可餘 (NV9)

港澳校友會 譚中英 (P56)

日本校友會 成若非 (M70)

紐西蘭校友會 單子元 (M67)

澳洲校友會 趙祝棠 (M68)

系 (所) 校友會會長

牙醫學系(所) 杜世偉 (D45)

藥學系(所) 鄭文柏 (P93)

護理學系(所) 高玉玲 (N40)

公共衛生學系(所) 張學祿 (PH18)

衛勤校友會會長 韓國強 (專修31)

生物及解剖學所 陳 瀅

生理及生物物理學所 劉正哲 (PH15)

藥理學所 黃翊恭

生物化學所 張永龍 (P85)

微生物暨免疫學所 張聰賢 (微免所88年班)

航太及海底醫學研究所 李世裕 (P83)

病理及寄生蟲學研究所 商弘昇 (M96)

醫學科學研究所 謝博軒 (M82)

生命科學研究所 姚振文 (M76、生科所2期)

各位老師,學長,學姊,學弟和學妹大家好:   我是第十五屆校友總會醫科79期的潘志勤會長,感謝各 位校友的愛護與支持,希望在接下來的任期中,能與國內外各 地的校友共同努力,凝聚校友力量,讓校友會更加強大,並持 續支持母校,培育更多優秀人才。未來三年我會持續傳承歷任 總會長奠立的基礎,戮力邀請更多年輕世代的校友參與,使校友 會更具凝聚力,更加團結。另配合母校正式成立校務基金,我們也要整合 過往文教基金會提供學校的款項,並活化校友會與文教基金會之組織運作。   其實只要每位校友定期繳交會費,會務即可順利推展。校友會的網頁信用 卡繳費,繳會費、捐款等輕鬆方便,原有的便利商店付款、劃撥、匯款、其 他信用卡刷卡繳費等方式仍可繼續使用。會費有效期限電腦會自動自繳費日 起推算一年。請將您對母校、對本會的支持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我相信, 只要我們攜手並肩、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讓國防醫學院校友會成為一個更 加團結、更加有力的平台。讓我們一起承擔、傳承與發揚!感謝您的支持! 防醫學院校友總會第十五屆會長 潘志勤 敬上

國防醫學院校友會

繳交年費、源遠季刊訂閱費用或捐款付款方式

※ 信用卡付款

國防醫學院校友文教基金會信用卡捐款授權書 持卡人姓名:

持卡人英文姓名:

身分證字號: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填卡日期: 年 月 日

信用卡類別:□VISA □MASTER □JCB□U卡

信用卡號: - - -

信用卡有效期限: 年 月 止

持卡人簽名:

□ 一次單筆捐款金額:

NT$ 指定用途:

□ 每月定期捐款金額:

NT$

指定用途:

(與信用卡背面相同)

(信用卡有效期限如有變更,或如欲終止定期捐款,請來電告知) 通訊地址:

傳真收到回覆電話: 行動電話:

*請正楷清晰填寫後傳真至(02)8792-2911*

※ 其他付款方式

網頁線上刷卡 http://www.ndmc.org.tw

劃撥帳號︰18620112

劃撥(匯款)戶名︰財團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文教基金會 匯款ATM轉帳或劃撥收據黏貼處 匯款銀行︰上海銀行仁愛分行

匯款帳號︰24203000606956

聯 絡 人︰陳嘉伶(02)8792-3124 傳真電話︰(02)8792-2911

※ 收據開立需求

捐 款 人︰ 回寄地址︰

每次寄送

匯款ATM轉帳或劃撥 收據黏貼處

(匯款轉帳後請將收據黏貼此處再傳真) (請浮貼)

國醫中心 源遠流長 2025賀歲藏頭詩

十四屆總會會長 潘志勤 (M79)

執行副會長 張克士 (M83)

副會長 陳福裕 (D38)

副會長 蘇遂龍 (PH7)

北區分會

黃慶菖 (M64)

中區分會 張克士 (M83)

南區分會 盧國欽 (M79)

宜蘭分會 張鵬遠 (M91)

花蓮分會 蔡耀德 (M90)

桃園分會 胡亦明 (M82)

竹竹苗分會 傅國維 (M80)

台東分會 馬堅毅 (M80) 台東分會

美洲校友會 張志沛 (M63)

北加州校友會 劉麗文 (N27)

南加州校友會 馬 麗 (N19)

牙醫學系(所)

杜世偉 (D45)

藥學系(所) 鄭文柏 (P93)

護理學系(所) 高玉玲 (N40)

公共衛生學系(所) 張學祿 (PH18)

衛勤校友會會長 韓國強 (衛專31)

衛勤校友會會長

生物及解剖學所 陳瀅

生理及生物物理學所 劉正哲 (PH15)

劉正哲 (PH15)

紐約校友會 張阿桃 (N44)

波士頓校友會 池禧文 (M62)

拉斯維加斯校友會 吳敬承 (M55)

藥理學所 黃翊恭

生物化學所 張永龍 (P85)

美中校友會

美中校友會 戴筱聆 (NV18)

美南校友會 郭復全 (N22)

華盛頓校友會 周武屏 (M69)

達拉斯校友會 彭玉豪 (P61)

夏威夷校友會 盧靜安 (NV16)

夏威夷校友會

大溫哥華校友會 朱國項 (M78)

多倫多校友會 龔曉萍 (N36)

印尼校友會 鄭錦和 (M58)

微生物暨免疫學所 張聰賢 (微免所88年班)

航太及海底醫學研究所 李世裕 (P83)

病理及寄生蟲學研究所 商弘昇 (M96)

醫學所學研究所 謝博軒 (M82)

生命所學研究所 姚振文 (M76、生科所2期)

大馬校友會 楊文忠 (M77)

德國校友會 楊可餘 (NV9)

港澳校友會 譚中英 (P56)

日本校友會 成若非 (M70)

紐西蘭校友會 單子元 (M67)

澳洲校友會 趙祝棠 (M6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