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子的情誼
民國56年的暑假之後,60位來自全台各地17、18歲的小 姑娘,或因家庭因素、或因經濟關係,進入了國防醫學院護理學 系,成為了同學。因為同學們的人數眾多,對彼此的認識了解只 會局限於小團體內的幾人,又加上最後一年的實習要轉換四個地 方:三總(當時在水源路)、小南門(當時在廣州街)、北榮(當 時只有中央大樓)和北投(記得那是一個有夜遊和溫泉的地方), 日子在搬家、實習和準備畢業分發中度過,能碰到面的同學,當 然不會是所有的60位了。
和楊月嬌(當時也只是60位同學中的某一位)畢業後的第一 次交集,是在畢業後的第四年,我因為家庭關係轉到陸軍總部的醫 務所服務(我家在員樹林,總部在龍潭),而阿嬌正好也在總部任
文 / N20林笑
職,才又和阿嬌碰面,延展 了一年的同學之情。之後, 我退伍了,才輾轉知道,阿 嬌在署立桃園醫院、阿嬌出 國念書、阿嬌在成大護理部。
休閒時的阿嬌浪漫甜美
當孩子長大後,有機會我又重
回護理領域,在陽明護理系任教, 與阿嬌在許多的護理場合見面、打
招呼,然後各忙各的。阿嬌熱心同 學會與校友事務,我雖然沒有每次 參加,但是只要參加,就可以看到
阿嬌、聽到阿嬌爽朗的話語,如此 這般地相遇,直到我第二次從職場 上退休。
退休後,我回南部照顧老母 親。一年後,突然接到阿嬌的電 話,她在幫南部的一家私立護專 找老師,知道我在南部,就介紹我 去,從此,我與阿嬌展開了另一段 緣分。而這段緣分讓我們有機會在 墾丁渡假時相遇,讓我們一起去 遊覽黃山的美麗壯觀,去泰國騎大
象,阿嬌像姐姐一樣帶我玩。疫情 那年,她和幾位台南的同學去墾丁
三天二夜,也不忘繞進屏東接我一 起去。
疫情的第二年,我生病了,急 性骨髓性白血病。在兒子送我去高 榮的路上,第一個想到的是阿嬌, 一通電話,她幫我張羅床位、來醫 院探視、送水果送愛。我出院後,
N20同學回護理學系參加系友回娘家
踴躍參加系友會活動
阿嬌(前右1)與同學餐敘
她發動同學來屏東相聚,同學之情、 姐姐之愛,讓我感念於心。
此後,我們的聯繫更密切了,雖 然沒有見面,但常常會聊到電話都發 熱。去年,她生病了,住院動手術、
做化療標靶治療,我們有共同的目標: 生存抗癌,電話中我們相互分享經 驗、相互鼓勵。去年11月,阿嬌和 我,還有一位台北來的同學,一起在 澄清湖畔聊天、去得月樓吃美食,不 曾想這竟是最後一次見面。今年過年 前,我們還通電話,她仍不忘叮矚我 要注意的事情。
今日送她,與君一別,期待他 日天上相見,內心卻依然不捨自從那 年南下之後,我和她這些歲月以來的 同學情姐妹愛,回首這份斷斷續續的 緣,牽繫了我倆一甲子的情誼。
好人緣和老中青校友都情誼深厚
喜歡與老師同學歡聚
楊月嬌(左3)參加同學聚會
我們失去了 一位偉大的 護理導師和榜樣
楊月嬌/副教授,於民國60年國防醫學 院護理系畢業,曾任國防醫學院護理系系友會 監事、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國際 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成大醫院創院護理部主 任與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共同辦理韓國醫院 參訪活動,由她(團長)主筆:韓國參訪心得, 參訪韓國頗富盛名的天主教大學附設聖母醫院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Korea, Seoul St. Mary's Hospital),該院自開業70年以來秉
持以病人為中心「尊重生命」理念定位為世界
級(World Class)的健康照護,引進高素質的
文 / N20葉芳枝
專業人員與先進科技設備,藉由學術教育與研 究,不斷的創新使該院創下許多「韓國第一」 的紀錄:2002年世界首例非脊髓性幹細胞移 植後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 After NonMyeloablative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醫 院以「不損壞生態環 境」(An-Ecofriendly Space)空間之特殊設 計,類似自然環境, 讓人快樂與舒適,達 療癒心理健康境界。
5月12日是母親節與國際護師節
(International Nurses Day, IND),您選擇這麼 重要的日子離開我們令人不捨與哀慟,但也因 為這是您的重要理念:「有護理師才有未來, 護理創造經濟實力」(Our Nurses. Our Future. The economic power of care),在護理界不僅 是一位專業的護理人員,更是一位引導者和啟 發者;阿嬌在2003年03月31日談全面品質 管理與持續品質提升報告中提及
1. 思考模式:建立免責意外事件報告
2. 同期的監測
3. 異常監測-界定出醫療照護過程或結果
4. 回溯性監測,包括;醫療品質與整合性的監 測(病歷審查、同期與回溯性監測)
5. 她認為決定要監測的優先次序,對病患是
① 經常出現的現象
② 常犯的錯誤
③ 錯誤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病人的安全,成 本是很高的。
成大醫院安寧團隊精心製作開設病房至今
的回顧,特別邀請開創病房的楊月嬌前護理部 主任蒞臨現身說法與昔日的篳路藍縷。
阿嬌的生病過程非常低調,住進成大醫院 接受卵巢術後化療,他很勇敢,一直到 病況變 化體弱( 從此手機斷訊),再轉入安寧病房,開 始謝絕會客,我因此沒能參與住院中之探視, 感到非常遺憾!誠如她掛在嘴邊常說的理念: 護理的未來取決於每位護理師,面對全國性考 驗護理人力緊繃的情境下,每家醫院護理師能 秉持以病人與家屬為中心的照護信念,持續向 前行,以病人及護理師的福祉為核心,展現服 務實力並創造經濟價值,提供民眾更高品質的 護理專業和健康照護。
楊月嬌教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優秀護理專 業人士,她的離世給我們帶來極度的悲痛和失 落。作為一位優秀的護理專家,她對護理事業的 奉獻和貢獻是無法忽視的。她的一生都致力於醫 療事業的發展與提升,她對於護理教育的貢獻與
熱情,讓許多學生受益良多;她不僅僅是一位專業的教
育者,更是一個引導者與啟發者,她的影響深遠而持久, 為護理學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做出卓越的貢獻。
我們曾是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的同學,一起渡過 許多難忘的時光。在楊教授身上,我們看到對護理事業 的熱情與追求。她不僅在學業上勤奮刻苦,而且在實 習中展現出非凡的才華和領導能力。她始終以身作則, 鼓勵我們堅持追求卓越,將專業知識與人性化護理相結 合,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照護服務。
楊教授的學術成就與專業經歷令人敬佩。她先後 取得美國印地安那大學的護理行政管理碩士學位及南卡 羅來納州立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並在多個領域擔任重
要職務,從事護理工作近半世紀,為醫療機構的管理與 品質提升做出了卓越貢獻。她的專業知識涵蓋內外科護 理、手術室護理、護理行政管理、醫院管理與品質管理
等多個面向,展現了她的博學多才和專業素養。
除了在學術和職業生涯上的成就,楊教授也以她 的溫暖和關懷贏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她總是願意傾聽 他人的困難與需求,並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她的善 良和慈愛讓我們感受到人性的溫暖和力量。作為一位
教育者,楊教授對培養新一代護理人才 貢獻良多。她在康寧大學健康產業管理 系的教學工作,使她能夠將自己的豐富 經驗和知識傳授給更多有志從事護理事 業的學子,培養出大批優秀的護理專業 人才。
93年 祝賀榮退茶會
台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任20-21屆理事長
今天,我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導師和榜樣,
楊月嬌教授的離世是護理界巨大的損失。但她 將永遠被我們所懷念,她的精神將永遠在我們
成大醫院安寧病房20歲,圓滿人生最後1哩路(月嬌左一)
筆者(前排左二)參訪韓國護理學會與Ok-soo Kim理事長(前 排中)及全體團員合影 心中,激勵著我們繼續前行。讓我們共同懷念 她,並將她的價值觀和精神永遠傳承下去,繼 續為護理事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努力奮鬥。
93年 祝賀榮退茶會
只要時間允許 阿嬌(中批桃 紅圍巾者)一 定參加每年春 祭周將軍典禮
出版:社團法人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彙編:國防醫學院源遠季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