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季刊第60期

Page 1


Vol.66 No.1 Sep 2017

發行人的話

源遠新紀元 源遠季刊發行至今已滿15年,順應時代趨

頁內容還是他簡報的畫

勢,這期我們有了新的變革。經過去年連續二

面,對母校的熱情與用

次隨刊寄送問卷,我們寄出了24,935份,只收

心,感動了所有人,當

到1,070份回覆,其中730人希望持續收到紙

場許多學生均有熱烈的

本,283人響應環保直接在網頁點閱電子書,還

回應。

有62人表示根本不要再收到。於是從這期起,

德國校友會係由

我們從每期發行13,500本,降為只發行5,000

當初應中華民國紅十字會之聘,到德國紅十字

本,發行對象詳見本期公佈欄。發行量驟減,

會服務的校友組成。初去有20多人,隨著歲月

勢必會有各種反應,校友如果因未注意或未即

及人事異動,目前僅存10來人,5月21日他們

時回覆,其實是仍希望收到紙本的,請來電通

將舉行留德滿50年紀念活動,校友會舉辦德國

知校友會,秘書處會立即建檔補發。

之旅,組成北德10日遊及土德12日遊二團,參

母校在司徒院長的努力下,招生人數年年

團校友除旅遊外將參與德國校友的紀念活動,5

增加,尤其醫學系,101年招生110人,每年

月中旬旅遊團將陸續出發,永耀雖因去年已訂

漸增,到105年已招收152人,106年更將增招

與同學聚會行程,無法與校友同行,但仍心念

165人;大學部總人數105年也達到243人,其

德國與旅行團的校友與寶眷,祝福大家在張兆

中有19名為僑生。有感於母校近年極少招收到

榮前會長的帶領下,旅途平安!為校友活動寫

港澳僑生,港澳校友會譚中英會長,自去年即

下另一頁美好的回憶!

開始積極聯絡,終於趕在今年招生前,專程自 港返台,攜帶自行印製的招生宣導摺頁, 與黎奕生前會長隨母校教務處招生 宣導組人員,親往林口師範大學 僑生先修部協助招生,無論是摺

2

文/雷永耀M66


發行人的話 Vol.66 No.1 Sep 2017

不平則鳴 只有更大聲 沒有最大聲 新人、新政、新沖擊,從老人年金、農民

華藥界的付出,此時平

保險、勞工保險,台灣追逐社會公義及平等聲

靜安息值得追思。胡幼

音此起彼落,只有更大聲、沒有最大聲。然一

圃(P60)榮獲美國國家

例一休,軍公教勞退新制入法,及將到的軍退

發明家學院院士,是我

條例將送審,一次又一次影響著大家,我們是

們國醫的驕傲,讓我們

否被客觀評論?我們的聲音在那裡?

一起恭賀。

源遠季刊是我們溝通理念共同發聲的平

文/葉明功P69

新 世 代 、 新 思

台,這期開始邁入新的三年合約,編輯部依照

維、要有國際觀,世界多交流,交朋友、齊分

去年出席校慶校友們的票選結果,與得標廠商

享、共人生、展希望,李世婷(N66)年輕世代參

訂約,並依票選結果更新封面與內頁設計,拿

訪泰國護理及學術交流心得值得讚許。英雄出

到嶄新的版本,或在網頁看電子書,感覺無論

少年,106年青年節,救國團舉行「青年獎章」

好壞,都請給編輯部回應。

頒獎及「全國優秀青年」授證典禮,本校學生

何邦立(M62)校友介紹國醫校友對中國在

及校友四人獲殊榮。可喜可賀!羅光瑞校友自

生理及生化界上具影響力的黃金十年,為中國

1946進入國防醫學院,經三軍總醫院、榮民總

奠立醫學基礎。同時也介紹樓教授校友當初在

醫院,一直為台灣醫療界付出,在服務外教學

校的研究助理屠呦呦,在獲得諾貝爾獎後終再

及研究也是登峰造極,是世界級B肝專家,經徐

被中國看見,今年一月錦上添花給予2016年

世澤(D9)娓娓道來更顯不凡,值得傚仿學習。

國家最高科技技術獎,也是中國第一位女性獲

所謂亂世出英雄,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

獎。馬彪(M48)雖遠處美國但心繫台灣,捎來

代,在此多音高浪時代,校友們惟有多團結,

拉斯維加斯新會長江玲瑋(NV14)接任,副會長

發揚國醫校訓精誠團結,一起為國醫戮力以

王開心(D16)明年將為校友服務的訊息。李偉泉

赴。

(P58)分享張紫洞(P22)學長在世百歲,為國為中

祝福大家端節如意!健康平安!

3


Vol.66 No.1 Sep 2017

校史探索

校史補遺 ( 四 ) 台灣美式醫學 發展的動力源 文/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授/主任 在台灣醫療史的討論上,國防醫學一直受

林可勝是一位留英華僑,1924年來到北

到忽略,然而,美式化的國防醫學卻是促動台

京協和醫學院擔任生理學教職,協和醫學院是

灣醫學美式化轉向的一個重要推力。1953年台

所道地的美式醫學教育機構,與當時另一些所

大為改革醫學院所設立的「醫學院計畫委員會」

謂的德日式醫學教育機構並存於中國,於此觀

成員,七位委員中即包括了國防醫學院的正、

之,林可勝代表的是英美式醫學教育在華的勢

副院長在內,便可推知台大醫學院是將國防醫

力。在協和醫學院期間,由於日軍引發了古北

學院的美式醫學制度當成改造的摹本,以去除

口戰役,為救難傷員,林可勝號召協和師生組

傳統德日式醫學的殘餘,並進而帶動日後整體

織了救護總隊,親臨戰場展開救護工作。

台灣醫學發展的美式化。

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華北陸續淪陷,林

除了協助台大醫學院內部制度改造外,國

可勝帶領一批協和醫護隊伍南下参與紅十字會

防醫學院也提供外部經驗的轉移,如1952年協

救護總隊。為了因應戰時醫護人員數量的龐大

助台大醫院建立麻醉科,1953台大藥學系成立

需求,林可勝奉令成立了衛訓所以期快速培育

初期亦派員來協助教學,1956年開辦的台大護

出各類醫護人員。其間,紅十字會救護總隊和

理系更是由國防醫學院余道真教授轉職來成立。

衛訓所的教員師資互通,大都是出自協和醫學

可見之,國防醫學院在台灣醫療發展中係扮演著

院系統,而隨著戰事擴大的需要,衛訓所也於

相當重要的角色,然由於軍校的低調性格,國防

戰區中成立了許多分所,一時之間,當時除了

醫學在醫療史上的貢獻卻不常被看見。

軍醫學校尚屬德日式系統外,代表最大軍醫組

國防醫學院的開創者是林可勝。1945年

4

葉永文

織的衛訓所早已是英美式教育系統的天下。

抗戰勝利後,時任軍醫署長林可勝在上海召開

看起來,1947年成立的國防醫學院雖是

的軍醫會議上,提出整合現有軍醫教育訓練機

合併了衛訓所的英美式系統和軍醫學校的德日

構成立「醫學中心」的計畫,該計畫於1946年

式系統,但其實是以英美式系統為主體發展模

奉准後便開始實施。1947年由貴州安順復員

式,儘管初期發生了兩系統的派系鬥爭,最後

上海的軍醫學校以及由貴陽圖雲關遷來上海的

仍然在軍政部長陳誠的大力支持下,林可勝的

衛訓所同時被併入這個醫學中心,統一定名為

協和派順利獲勝,而國防醫學院也正式成為美

「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enter」,中文稱

式醫學的根據地,這般美式醫學教育模員式一

「國防醫學院」,首任院長即為林可勝。

直延續到遷台後,直至今日。因此,林可勝可


校 史 探 索 Vol.66 No.1 Sep 2017

稱是美式醫學在台發展的動力源。 一般觀點認為,相較之下,德日式醫學教 育重研究,英美式醫學教育重臨床,所以光復 初期台大醫學院院長杜聰明一直看不起中國式 的醫學教育,認為英美式醫學教育只算是職業 學校而非大學。雖然如此,杜聰明還是承認林 可勝等少數幾位中國醫界人士是屬於「世界權 威者」(註1),可見對德日式醫學研究相當自負 的杜聰明,亦不敢輕忽林可勝的英美式醫學研 究之能耐。

▲杜聰明

▲杜聰明回憶錄

事實上,林可勝在協和醫學院任職期間,

但是終究國防醫學院還是在台灣生根了,

研究能力已經受到英語世界肯定,1943又被中

甚至其美式醫學教育體制還在1950年代影響了

研院委以籌劃醫學研究所之重任,甚至於1948

台大醫學院的醫學教育之轉向,所以國防醫學

年獲選為中研院首屆的院士,這也是國防醫學

院可稱是台灣美式醫學發展的領頭羊,而這隻

院第一位獲得此般殊榮的院長,足見其學術研

領頭羊便是林可勝帶進來的。據此觀之,雖然

究備受肯定。1949年國防醫學院遷台後,林可

林可勝滯台期間很短,但就台灣醫學教育發展

勝旋即離職且赴美繼續其研究工作,學術聲望

來說,卻是起了一股動力來源,而這股動力源

再創高峰,並於1956年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不但改變了後來台大醫學院的醫學教育模式,

關於林可勝離開國防醫學院一事,有正反

更打造出美式醫學在台灣的蓬勃景象。

不同的極端評價,不過中研院台史所副所長劉 士永則提出中間看法,認為林可勝早有「希望

參考文獻

返回研究領域」的打算 (註2) 。其實根據陶榮錦

1

杜聰明(2011),〈臺灣醫學會第42屆總會

所稱,早在1944年林可勝即曾表達過「願赴美

開會致詞〉,收錄於《杜聰明言論輯(第一

或英任教學及研究工作」的想法(註3),只是後

輯)》,台北:杜聰明博士獎學金基金會。頁

來為了成立國防醫學院而繼續軍旅身分,甚至

446-447。

為了國防醫學院遷校一案,經常往返南京—上

2

劉士永、郭世清(2012),〈林可勝(1897-

海—台北之間,最後確定在台北尋得落腳地,

1969):闇聲晦影的中研院院士與國防醫學

這同時也將美式醫學教育帶進了台灣。

院院長〉,《台灣史研究)》第19卷第4期。 頁177。

為了國防醫學院在台灣有更好的發展, 以及建構更完整的台灣醫學教育水平,林可勝

3

陶榮錦(1979),〈珍珠港事變後(1941-

以院長身分帶領學院幹部親臨台大醫學院拜訪

1949)—私立北平協和醫學院復校活動波

杜聰明,提議以過去抗戰時期整併大學的經驗

折〉,收錄於劉似錦《劉瑞恆博士與中國醫

來合併兩所醫學院,使強化台灣醫學教育的設

藥及衛生事業》,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備和師資陣容。然而這建議卻被杜聰明強力否

頁89。

決,杜聰明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即指出是「擔心

4

杜聰明(2001),《回憶錄—臺灣首位醫學博

合併後受老教授欺壓之」(註4),然而更深層的

士杜聰明》(下冊),台北:龍文出版社。頁

原因,實是擔心合併後將加速台大醫學院德日

192。

式教育的衰微。 5


Vol.66 No.1 Sep 2017

校史探索

林可勝與中國營養學研究 文/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副所長

6

劉士永

林可勝這位20世紀上半期活躍於國際與中

們,正是以篳路藍縷的精神,使我國生理學從

國醫學界的知名生理學教授,歷史學者熊秉真

萌芽時期走向近代時期。」意外地,在這般的

曾評價其生平的兩大貢獻為:生理學的教學研

氣氛與歷史承擔中,林可勝不僅提升中國生理

究以及抗戰時期軍事救護制度之建立和發展。

學研究至國際水平,也與其門生、同事開啟了

1924年,年方27歲的林可勝接受北京協和醫學

中國營養學研究之先聲。

院的聘書,成為該院的首位華裔教授;三年後

根據Kenneth J. Carpenter的研究指出,

(1927),進而接任生理學教授兼系主任。林可

在美國醫界的引導下,近代營養學研究至1920

勝領導下的協和生理學系,短時間內就聚集了

年代後,因維生素(vitamin)的陸續發現而進入

大批優秀人才,如吳憲、柳安昌、馮德培、侯

一個新的階段。過去從消化吸收良窳為切入點

祥川、盧致德等,他們日後漸次茁壯成為我國

的研究視角,逐漸轉變為個別營養素(nutrient)

各大學與研究機構裡的生理學尖兵。然而,相

如何與身體進行作用的分析。林可勝領導下的

較於他在20世紀上半期的盛名與對中國生理學

協和生理學系既然是當時國內該領域之龍頭,

界的貢獻,林可勝的名字在今日臺灣學界卻僅

對於此漸成氣候的新學說當然不會毫無所知。

有浮光掠影般的敘述,還多半與論辯其建立軍

更何況林可勝所專擅的消化生理學,對於此

事醫護制度之功過有關。所幸,林可勝早年成

刻之營養學研究來說,尤為不可或缺的知識根

名之消化新陳代謝(gastric metabolism)研

底。早期仍於協和生理系擔任教職的吳憲,即

究,仍為許多醫界前輩津津樂道;大陸生理學

在林可勝的同意與支持下,對北京周邊農村日

界更常冠以「中國生理學之父」作為推崇。王

常膳食進行營養學調查。吳憲領導之調查結果

志鈞院士在為《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理學系》系

“Studies of dietaries in Peking”,旋即發

史作序時,即肯定林可勝為中國生理學研究做

表於1928年的中國生理學雜誌創刊號(Chinese

出的貢獻:「協和生理學系…是我國近、現代

Journal of Physiology Report Series No. 1

生理學的發源地,是早期培養中國生理學工作

(1928))上。這項研究是中國第一份膳食營養

者的重要基地。以林可勝先生為首的生理學家

學研究,也是日後吳憲得以成名於中國營養學


校 史 探 索 Vol.66 No.1 Sep 2017

▲ 北京協和醫院 1936 年班畢業合影照,中林可勝,中左二吳憲,兩人均 為三執行院長之一。

研究的奠基之作。另自1927年起,吳憲又與

▲ 吳憲與嚴彩韵結婚25周年全家福照,長女婉 先長子吳瑞次女婉蓮次子吳應三女婉明。嚴 女士為中國第一位女性留美生物化學碩士, 二子皆習生物化學一門三傑。

熱血於一身了。

萬昕、陳同度、張昌穎等人,進行小白鼠世代

1937年後日軍侵我日急,國府除下令實行

研究而得出國民身材矮小的原因與營養不良的

戰時體制,亦組織淪陷區各大學後撤。就軍事

重要結論。要言之,若非林可勝大力支持麾下

救護事業而言,1938年初林可勝憑藉自己的聲

的吳憲投入新興營養學領域,後又豁然大度地

望和影響,成立了救護總隊以及貴州圖雲關的

把生理化學系(Department of Physiological

衛生勤務訓練所,開創我國軍事救護新局殆無

Chemistry)從生理學系中獨立出去,並推舉吳

疑義。而同一時期,淪陷區各大學在大後方組

憲擔任系主任,中國營養學研究怕是未必能在

織西南聯大之舉,更是中國近代史上罕見的知

抗戰爆發前就打下重要基礎。

識菁英大移動。侯祥川與研究院部分同仁在這

1932年上海雷士德醫學研究院(The Lester

股浪潮的推動下,隨上海聖約翰大學師生向西

Institute)成立;根據林可勝與美國中華醫藥理

南移動。吳憲則在1942年1月協和醫學院被日

事會(China Medical Board)的往來信件,他在

軍占領解散後,被迫賦閒家中,直到1944年3

建院初期確實有意南下任職,但終究因故未能

月方秘密前往重慶,參與中央衛生實驗院營養

成行。不過林可勝的學生侯祥川,倒是在1933

研究所的籌組工作。隨著國府移動的協和師生

年轉入雷士德醫學研究所生理學系,任職生物

故舊們,在林可勝主持衛生勤務訓練所及擔任

化學組的營養學研究員。侯祥川在上海工作期

救護總隊總隊長的前提下,逐漸在美援支援下

間,對於工人與孩童營養投入莫大心力,不僅

的大後方形成了一個暱稱「小協和」的團隊。

發表許多重要的專業論文,更與上海工部局合

1942年為瞭解中國遠征軍赴滇緬作戰時所遭遇

作試驗改良童工膳食。侯祥川在上海的工作投

之軍糧營養問題,小協和團隊裡的萬昕,在林

入,足見其不僅是嚴謹的營養生理學家,也是

可勝的支持並尋求海外經費、器材援助下,召

親自投入臨床的行動派。對照林可勝在1927年

集中央軍醫學校的陳順昭、陳尚球等人,組織

號召協和師生投入長城戰役之前線救護,以及

了陸軍營養研究所。該研究所是戰時中國唯一

1933年組織華北紅十字救護總隊,親自領導投

的營養學研究專責機構,立基於戰前吳憲、侯

入戰地救護的諸般作為,實在不難推測侯祥川

祥川等人的研究成果上,進一步研究中國人體

是在怎樣的人格感召下,兼備研究熱誠與報國

質與膳食營養狀態之關係。值得一提的是,日

7


Vol.66 No.1 Sep 2017

校史探索

後侯祥川在這些基礎上,於50年代末60年代

diers and College Students in Wartime”一

初,開展了大陸軍用口糧的研製。

文於1943年學術期刊Science上,獲得西方學

作為中國生理學領頭羊、戰時軍事救護事

界的迴響與持續引用。而與沈同在湖南、江西

業標竿人物的林可勝,並未偏私協和校友,對

前線進行士兵營養狀況調查的鄭集、萬昕、王

於一切能貢獻於國家的學者都敞開心胸。以戰

成發等科學家,也分別以四川、貴州、重慶等

時營養學發展為例,大陸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

地類似的營養調查與研究,發表重要論文於陸

社會研究所的王公及楊艦,在研究清華生理學

軍營養研究所印發的《營養研究專刊》和《營

教授沈同的文書檔案後發現;沈同於1939年由

養簡刊》等文獻當中。

美國康乃爾大學畢業返華途中,原清華校長梅

今日對於林可勝生平的研究尚嫌不足,

貽琦來電告知轉往昆明清華生理研究所履新。

遂無能論斷其對於中國近代醫學科學之歷史

在該所所長湯佩松的引薦下,沈同向救護總隊

地位。上述林可勝支持、引領中國營養學發展

提交合作調查前線士兵營養狀況和改良工作的

的歷史,即為遺珠之憾的明證。據此,醫學史

計畫。該年11月25日,沈同終於見到救護總

家有待努力之處確實甚多。時值林可勝教授

隊總隊長林可勝,親自得到他對上述計劃的認

一百二十歲冥誕紀念,謹以此文向前賢致敬,

可,並任命其為營養指導員。沈同等人的調查

也自慚吾輩之未能彰顯垂範於萬一。

研究,最後發表 “The Diet of Chinese Sol-

校友會 活動報導

南區分會會訊

※ 106.3.30南區分會與高雄市診所協會合 辦「兒童節關懷癌童慈善活動」,該會 理監事協同高雄市診所協會代表至高雄 榮民總醫院慰問關懷癌病兒童。 ▲ 慰 問關懷高雄榮總癌病兒童是南區分會必行之善

▲ 南 區分會參加高雄榮總癌童關懷活動校友合影

8


校 史 探 索 Vol.66 No.1 Sep 2017

樓之岑高足屠 呦 獲大陸 2016 年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文/M62何邦立 整理提供 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

世界衛生組織從20世紀90年代起,建議以

民大會堂,舉行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

青蒿素類為主的復合療法(ACT),作為治療瘧

會。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趙忠賢 (中國

疾的偏好方案,現為全球瘧疾流行地區所廣泛

科學院院士) 、與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

使用。據世衛組織《2015年世界瘧疾報告》的

(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兩人共

數據,由於採取包括ACT治療在內的有效防治

同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最

措施,近15年來(2000—2015),全球瘧疾發病

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每人獎金500萬元人民幣,

率、死亡率分別下降37%和60%,大約挽救了

自2000年正式設立至今,已有27位科學家獲

590萬名兒童的生命。

獎,這是國家最高科技獎首次授予女性科學家。

一向低調的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

屠呦呦,生於1930年,浙江寧波人。1955

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

年北京醫學院藥學系畢業後,被配置到中國中

在獲得諾貝爾獎後,將成就的獲得歸功於集體

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師從國防醫學院前身,

的力量。她說: 「科學研究不是為了爭名爭利,

安順陸軍軍醫學校藥學系24期畢業的樓之岑,

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對

從事生藥學研究。她從東晉中醫古籍肘後備急

防治瘧疾等傳染性疾病、維護世界人民健康具

方中得到啟迪,改變青蒿傳統擷取工藝,建立

有重要意義。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藥的

乙醚低溫擷取青蒿抗瘧有效成分的方法,發現

成功範例,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

青蒿素療效的關鍵性突破。1971年底屠呦呦及

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

其團隊,最先從青蒿抗瘧有效部位中,分離出 抗瘧有效單一成分“青蒿素”,按照中國國家

無人推薦當年無緣國家最高獎

藥品新規,為中國實施新藥審批辦法以來,第

時間回到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國家

一個開發出的新藥。但直到1985年中國首部專

科技獎公佈。備受關注的最高科技獎空缺,在

利法才問世,不無遺憾。

此之前,屠呦呦已獲2011年美國拉斯克臨床醫

9


Vol.66 No.1 Sep 2017

校史探索

▲ 在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的 2015 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中國科 學家屠呦呦從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 斯塔夫手中領取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 獎。 ( 2015.12.10)

▲ 樓 之岑院士在北京醫科大學生藥實驗室 ( 1970年 )

學獎和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媒體疑

10

▲ 東晉葛洪 ( 340 B.D.) 所著醫 書 ( 肘後備急方 )

居二線,因此獲獎難度大。

惑:諾貝爾獎都拿了,為何沒能角逐國家最高

2016年又是誰推薦屠呦呦呢?推薦她申

科技獎?引發公眾熱議。有人質疑制度原因,

報國家最高科技獎的單位原是國家中醫藥管

有人解析是時間不湊巧,最後官方不得不出面

理局。該局官網的推薦理由是:在青蒿素發現

「國家科技獎」一直遵循寧缺毋濫的原則,

與藥物研發方面的重要成就。而在國家科技獎

最高科技獎更是如此,無法降格以求。而在因

勵的官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

應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為何未獲評最高科技獎

十五年見證我國科技創新的快速發展》。內有

時,官方的說法是,屠呦呦先生發明的青蒿素

一文,科技部前部長朱麗蘭在談及完善推薦提

為保護人類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她獲得諾貝

名制時,便用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為例,“在

爾獎也為國家爭得了榮譽,但是最高科技獎有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今天,應該對基層各方面

自己的法定程式——如果沒有人推薦她,我們

瞭解得更多一些,不要論出身、論院士、論國

也沒有辦法。沒人推薦,成為屠呦呦當年無緣

家計劃等等,給他們提供推薦管道。獎勵既要

角逐最高科技獎的關鍵原因。

頂天,也要立地。”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薦

對中國科研體制的批判

值得一提的是,與2015年國家最高獎失之

尤憶 2011年中國科學院在院士評選中,

交臂,到最終獲得該獎,屠呦呦的獲獎之路到

施一公和饒毅兩個學界明星雙雙落選,引發了

底經歷了什麼?她的推薦者又是誰?屠呦呦是

輿論對中科院的強烈質疑,引起爭議。饒毅

在2015年10月初獲知得諾貝爾獎,但2015年度

(2007年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在2004

國家科技獎推薦工作早在2014年11月就發出了

年人在海外任教時,曾與魯白、鄒承魯、聯名

通知。採取單位推薦和專家推薦兩種方式,截

在《Nature》期刊發表文章,公開建言改革中

止時間為2015年1月15日,逾期不予受理。近

國科技體制,科技部應只管政策,不管經費。

年來,最高科技獎推薦標準有一條是:“請注

2010年饒毅又與好友施一公(2008年任清華大

重推薦一線工作的傑出科學家。”屠呦呦已退

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在《Science》雜誌上聯


校 史 探 索 Vol.66 No.1 Sep 2017

合撰文,批判中國的科研經費分配體制和科研

論。對於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院士,卻當選不

文化問題。經費管理中的各種潛規則必須打

了中科院院士,有人說「這將是中國科學界的

破,必須基於學術優劣分配,而不能依賴私人

恥辱性事件之一。」2013年底,院士評選中施

關係,這阻礙了中國創新能力的發展。

一公終於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試看,屠呦

2011年8月17日,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 選人名單公佈,饒毅落選。當晚,饒毅在接受

呦狀況不也是如出一轍,國內院士選不上,國 外黃袍加身始有榮。

北京晨報採訪時表示,他早已預計到結果,並 表示今後不再參選院士。至於為何落選,他給

我們的反思

出耐人尋味的回答:「任何學生物的人都會知

俗語說的好,萬丈高樓從地起,英雄不怕

道原因。」饒毅認為,中科院在院士評選中,

出身低,做科研的更須腳踏實地。屠呦呦雖被

重視的不是學術水準、年齡、學術年資、在國

戲稱為三無教授,她沒博士學位,沒出國洋留過

內科學貢獻大小,而是「在有些人面前低頭排

學,沒院士頭銜,幾次提名中醫科學院院士都落

隊時間的長短」。他表示中國大陸院士評選出

榜。幸運的受到諾貝爾獎提名委員會青睞,皇天

現「逆淘汰」,原因在於中國社會當今的「斥

不負苦心人,終有出頭天。但對中國科學院院士

才」、「懼才」、「拒才」文化陋習。

的提名審查制度而言,卻是一大諷刺。

2011年12月 9日 , 中 國 大 陸 新 增 院 士 名

我們台灣大學的校長,學術論文可以掛

單出爐後數小時,饒毅就撰文,為清華大學生

名,一掛再掛 ; 主持人論文可以作假,還可以

命科學院院長施一公等人的落選鳴不平,饒毅

金錢交易 ; 教育部的官員,官官相護 ; 是今古奇

在文中說,此次院士選舉「論文數量和質量遠

觀,更拍案驚奇 ! 我們中央研究院不惶多讓,在

不如他的人,並無論文以外的貢獻,卻當選院

李遠哲院長領導下的20年 (含翁啟惠的10年),

士。」「施一公回國後發表的重要論文,多於

政治掛帥,意識形態優先,院士的提名選舉方

此次全部同期生物醫學部當選院士加起來論文

式,因行政的介入,早已變質,其公正客觀

的總和…」

性,也令人高度存疑。近年來更涉及宇昌案、

施一公隨後於,2013年4月25日當選美國

冠鼎案等,如出一轍,首長自肥、貪腐、內線

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4月30日當選美國

交易,讓最高學術殿堂蒙羞,不知何日才能水

科學院外籍院士,當時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議

清見魚。

▲ 習 近平向獲得 2016 年度國家最高 科學技術獎的屠呦呦頒獎(圖源: 新華社)

▲ 屠呦呦以乙醚低溫提取青蒿

▲ 屠呦呦2015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獎證書

11


Vol.66 No.1 Sep 2017

校史探索

中國生理、生化學術 的黃金十年

12

吳憲(1893-1959),中國現代生 物化學及營養學先驅。

化學、及免疫化學等方

吳憲早年考入庚子賠款的北京清華留美預

例如他的血液製備方法

面、均有重要的貢獻。

文/何邦立M62

備學校,1912年赴美入麻省理工學院先學造船

及血糖測定方法,至今仍為世界各實驗室所採

工程,後改習化學輔修生物,1916年畢業留校

用。他的營養研究,指出了我國人民營養的改

任助教;次歲入哈佛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研

進方向。他的蛋白質變性學說,已為各國學者

究所師從奧圖福林( Otto Folin )教授,1919 年

所引證。他的免疫化學研究工作,開闢了定量

以“血液系統解析法”論文獲博士學位。1920

免疫反應的新領域。

年回國,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系講師,

根據他於1919年提出的“血液系統解析

1924年為襄教授,1928 年為教授。1935~

法”( A System of Blood Analysis),能製備出

1937年為該院執行院長職務的三人領導小組成

無蛋白質的血液,使血液中重要成分,如氨基

員之一。1944 年在重慶中央衛生實驗院組建營

酸、肌酸、肌酸酐、尿素、非蛋白氮、以及血

養研究所。1946年任中央衛生實驗院北平分院

糖、乳酸等得以測定,由於血液成分是人體健

院長兼營養研究所所長。1948年獲選為第一屆

康和疾病的重要指標,此法被認為是一場血液

中央研究院數理組院士。

化學革命。吳憲對開創各種血液成分解析方法

在中國,吳憲是最早從事於生物化學研究

上的貢獻,見諸於1947年出版的《實用生理化

的第一人,他和協和同事劉思職、陳同度、林

學》( Practical Physiology Chemistry )一書,

國鎬、林樹模、王成發、董子卿等人,還有張

在他1919年的博士論文血液系統解析法 發表後

昌穎、劉培南、周啟源、鄭集、汪猶等協和進

近30年,福林吳血糖測定法仍然廣為各實驗室

修生,在血液解析、食物解析、營養、蛋白質

所應用,一直在臨床診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校 史 探 索 Vol.66 No.1 Sep 2017

▲ 吳憲 ( 1893-1959 )

▲ 1956年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在紐約召開,參加院士有胡適(右二)、吳憲 (右 三)、林可勝 (右七)。

1927年,吳憲開始研究中國人的營養問題,着重闡明了素

已成尋常,在當時卻是觀念上

膳與葷膳的優缺點,並於1938年制定了《中國民眾最低限度之

的大進展,吳憲的成就是不應

營養需要》標準。他在臨床化學、蛋白質化學、免疫化學以及營

被遺忘的。五年後,米爾斯基(

養學等領域都有許多創見和論述。美國學者理爾頓安德生( Rear-

Alfred E. Mirsky )和鮑林( Linus

dom Anderson )曾評價,吳憲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最偉大的化

Pauline )也作蛋白質變性的研

學家,當1919年他在美提出論文時,中國還沒有人從事化學研

究,得出和吳憲相似的結論。埃

究,但到1949年後,化學研究已發展到全國各地,此貢獻無人

索爾於 1995年,發表了題為 (

出其右,吳憲可謂中國化學界的巨人。中國生物化學界的科研人

吳憲和首個蛋白質變性理論 )的

士,七成皆出吳門。

一篇文章。此外更罕見地,把吳

1929年在波士頓召開的第13屆國際生理學會上他提出蛋白

憲1931發表的文章全文重新刊

質變性學說:認為天然蛋白質分子不是一長的直鏈而是一緊密

登,以令全世界生物化學家們都

的架構;這種架構是借肽鍵之外的其他鍵,將肽鏈的不同部分

能注意到吳憲尚未得到足夠重視

連線而形成的,所以容易被物理及化學的力所破壞,即從有規

的這一貢獻。( 註: 萊納斯 鮑林

則的折疊排列形式變成不規則及鬆散的形式。這個學說對於研

為195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究蛋白質大分子的進階架構有重要價值。了解蛋白質變性的本

1972年和平獎得主 )。

質,理解蛋白質一級結構不變的形況下,只要高級結構變化就

1926年吳憲在協和醫

會失去活性。吳憲是第一個提出免疫體是蛋白質這重要基本觀

學院協助林可勝成立了中國

念的第一人。

生理學會,並自成立起就參

哈佛大學醫學院著名的蛋白質生物化學家約翰埃索爾 ( John

與會務,吳憲擔任理事會委

Eddsall ),對吳憲的貢獻評價極高,他於1979年為文指出,早期

員(1926~40)、書記兼財務

解釋蛋白質變性的兩篇重要論文,第一篇是中國生物化學家吳憲

( 1929~31),生理學會會長

在1931年所寫的,結論是天然蛋白質的緊密構形,是由比共價

( 1934~35 )、《中國生理學

鍵弱的相互作用所維繫,這他稱之為次級連繫,變性相當於這些

雜誌》(英文版)常務編委 (

連繫分解,從而造成無序、鬆散、不折疊的結構,這個概念今日

1927~41 ),與林可勝等其他學

13


Vol.66 No.1 Sep 2017

校史探索

者積極配合,把學會辦得非常出色,中國生理

士,200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父子雙院士杏壇

科學在30年代,受到國內外的矚目,與中國生

留佳話。吳瑞係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曾任中

理學會的推動作用,有相當大的關係。1936~

研院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籌備處主任。他是國際

1938年任中華醫學會營養委員會主席。他一生

知名基因工程、生物技術領域的重要開創學者

發表論文163篇,其中有關血液及體液解析的

之一,他在1971年首次建立「引子延伸法」

27篇,氣體、電解質平衡、儀器裝置及蛋白質

來分析DNA 的序列,為後來的學者F. Sanger

變性的43篇,營養、免疫及氨基酸代謝的74

奠下1980諾貝爾獎的基礎,更促成今天超過

篇,其他方面的19篇;並出版了《營養概論》

50億鹼基對之解序。吳瑞也是全球基因合成

(1929初版,1935年已增訂至5版)及《物理生物

的先驅研究學者之一,他致力於植物基因工程

化學原理》(1934英文版)《生物化學實驗》

研究,成功開啟抗蟲、抗鹽、抗旱的轉基因水

《科學生活導論》四部著作。

稻。吳瑞的博士研究生索斯塔克(Jack William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他在生物化學領

Szostak),1977年畢業後繼續在其指導下開展

域早具國際名望,吳憲是第一位中國人受邀提名

博士後研究, 索斯塔克在遺傳學領域有貢獻,

推薦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在1932年,吳憲任教

他被相信是構造了世界上第一個酵母菌人工染色

於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系主任時,提名美國

體。這一成就有助於科學家繪製在哺乳動物基

學者約翰諾斯羅普( John Northrop )與詹姆薩納

因的位置,和開發操縱基因技術,有助於人類

姆 ( James Sumner ) 為生理醫學獎候選人,前

基因組計劃。索斯塔克2009年獲諾貝爾生理醫

者分離出胃蛋白酶、後者分離出尿素酶,他兩人

學獎。吳瑞並促成“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

當年雖未得獎,但在戰後1946年雙雙獲獎,亦

目”(CUSBEA)的實施。從1981到1989連續8

見吳氏眼光之獨到,具伯樂之明。

年間,該項目中國大陸派出422人,如今,眾多

吳瑞 (1928-2008),基因工程、 生物技術領域的重要開創學者 吳憲的長子吳瑞,克绍箕裘,1955年獲 賓州大學生物化學博士,1982年中央研究院院

CUSBEA學子已成為當今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顶 尖專家,吳瑞他為中國生物科研人才的培養打開 一扇大門,自成一體系,他功在兩岸三地。

侯祥川 ( 1899-1982 ),著名生物 化學家和營養學家 侯祥川1924年 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 院並取得美國紐約州 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27年獲美國羅氏基 金獎學金赴歐、美、 加進修,獲加拿大Mc Gill碩士學位。1928

▲ 吳瑞夫婦與饒毅合影

14

▲ 侯祥川 ( 1899-1982 )


校 史 探 索 Vol.66 No.1 Sep 2017

年回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理學系講師、藥理學系副

酸生物化學與基

教授。1932~1948年上海雷士德醫學研究院生

因工程研究并做

理科學組生化營養學研究員。抗日戰爭時期,嚴

出重要貢獻的實

重的營養不良症,腳氣病患者普遍,侯祥川在

驗室。他從事鳥

1938年利用血液中丙酮酸及尿中維生素B1排出

類粒腺體DNA的

量的測定,有助於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術症 )

研究,改進了對

的診斷和治療,貢獻卓越。 1949年後任華東軍

鴨、鵝、雞粒腺

區人民醫學院(第二軍醫大學)訓練部副部長兼

體DNA的分離純

科學研究室主任。1958年調軍事醫學科學院軍

化技術,分別繪

隊衛生營養研究所研究員、軍糧營養研究室主

制了限制酶的酶

任,其軍用口糧的研發製造,應用於抗美的越戰

切圖譜,通過複製技數進行基因定位,從中獲得

中,另海軍艦艇、潛艦官兵皆受其惠。一生共發

基因組多態性和進化的一些極有啟示性的結果,

表科學論文278篇,專著4本 。1977年被聯合國

沈同樂於教研,畢生奉獻教育事業,同時擔任中

大學聘請為“世界飢餓方案”顧問委員會委員,

國生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生物化學會常務理

1980年國際營養科學聯合會營養供給量專家委

事。

員會委員。

沈同(1911-1992),生物化學 與分子生物學家

▲ 1 944.10. 沈同於西南聯大生物 系實驗室

結語 我們從林可勝、吳憲等在國際生理、生 化學術領域光芒活躍的一生,可以看到中國自

沈同清華大學生物系畢業(1933),獲美國

1910年代第一批留學西方的學者返國以後,在

康奈爾博士(1939)學位後,謝絕了梅乃德教授的

那黃金十年(1927-1937 ) 間,科學教育與研究

挽留,不畏艱難轉道香港、海防,由滇越鐵路到

發展迅即從無到有,突飛猛進地發展,達到世

達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為了抗日,他參加中國紅

界前沿的地位,他們領導的研究團隊,各自蔚

十字會救護總隊,任營養指導員,跋山涉水深入

然形成學術譜系。吳憲、吳瑞父子兩代,為中

湘贛山區,冒着敵機轟炸到達前線,考察士兵膳

國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基因科學,培育的

食營養狀況,寫出調查報告,提出改善意見,此

人才已達世界前沿、諾貝爾獎的水平,這一切

報告發表於科學期刊,獲國際重視。歷任西南聯

絕不是偶然的 !

大、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教授,負責教研工作。 沈同的北京大學生化教研室,是中國最早開展核

15


Vol.66 No.1 Sep 2017

校友傳記

一位很有幹勁又多才多藝的 大學長~張紫洞 謹以本文與校友分享前輩學長的行誼, 亦為張紫洞教授的百歲辭世禱念! 文/李偉泉P58

2017年2月25日接到上海第二軍醫大學校

從 『 張 建 與

友秦路平教授的微信通知:張紫洞學長已於2月

軍醫學校』這本

20日19時在上海楊浦區第一康復院辭世,享年

專輯內,可以看到許多有關張學長的行誼。張

100週歲。張紫洞教授是軍醫學校藥科22期畢

紫洞學長年輕時是一位很有幹勁,多才多藝的

業,他一生隨著中國社會的變遷,不論在學習、

有為青年。在貴州安順軍醫學校當學生時,他

工作及生活經歷等都非常豐富,對中國的藥學教

領頭辦了壁報,也帶動其他班級辦壁報。為改

育貢獻良多,是一位值得懷念的大學長。

善同學伙食,又辦過消費合作社的小吃部。文 藝活動方面,他也組織了話劇社,曾風光的擔 任了第一任「國風劇社」的社長(其副社長, 同時也是第二任社長,是後來在台灣擔任過三 軍總醫院院長及軍醫局中將局長的M32鄧述微 學長)。軍醫學校抗戰期間,在安順的重要出 版參考書籍之一『司藥必㩦』的主編發起人就 是張紫洞學長。在當時戰爭惡劣的條件下,能 出版成書,確實難得。這本書堪稱醫藥人員的 良友,也是我國公開出版發行的第一部藥師手

▲ 2008 年 7 月筆者赴上海江灣二軍大拜訪張紫洞等三位老 學長(左起龍焜、張紫洞、作者、蘇中武)

16

冊性質的工具書,此書對當時及爾後的中國軍


校 友 傳 記 Vol.66 No.1 Sep 2017

隊及社會都有很大的影響與貢 獻。母校內湖校區院史館內亦 有蒐藏陳列由M88曾念生校友 捐贈之原版書乙冊。 張學長1941年畢業後,曾 奉派擔任軍政部陸軍衛生材料廠 ▲ 中國藥學年鑑(1983~2007一套共22冊)

品管藥師(該廠設於四川合川, 廠長為少將階P3鄭壽,全廠共 有男女職工約500人,當時生產 的各種藥品材料,在抗戰八年 期間為部隊的藥材需求,發揮

▲ 金明儒教授閱讀藥學年鑑

了不少作用。)1946年張學長考取軍醫留美團赴美進修,專 攻藥材供應管理專業,返國後留上海國防醫學院任教,後來 在第二軍醫大學擔任藥事管理學教學工作,著有『藥物貯藏 法』、『衛材倉庫技術管理』、『中藥材保管技術』等實用 著作,並曾任中國藥學年鑑編委多年。 筆者在2008年為籌辦母校「藥學教育百週年慶」系列活

▲ 院史館陳列之司藥必攜

動時,曾經兩次前往上海江灣,有幸能與張紫洞學長見面,

贈送給我們在台灣的藥學校友保存留

並親自聆聽其表達對母校發展的關注及對校友們的關愛等情

念。該套年鑑經母校高森永處長協

懷,對此我深受感動。張學長為了支持與慶祝我藥學教育百

助,已於2017年3月23日從母校致德

週年活動,除親自撰寫了一篇有關抗戰期間陸軍衛材廠有關

圖書館搬遷「入厝」在中華藥學研究

史料文章外(該文登載於『國防藥學教育百週年紀念專刊』第

基金會紅樹林辦公室。

27頁),更特別與P25蘇中武教授及P31龍焜教授等三位,共 同蒐集了一套中國藥學年鑑(1983~2007一套共22冊),

捐款名單

財團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 支持母校發展基金會捐款名單 資料日期:106年1月~106年3月

期班

捐款人

金額

期班

捐款人

金額

M79

于承平

385,920

M90

陳相成

9,000

國醫之友

劉麗華

52,000

PH13

徐志雄

6,000

M82

馮安寧

9,000

17


Vol.66 No.1 Sep 2017

文藝園地

才出詩確有 外文譯本 公共衛生系所於2016年11月26日,在母 校33教室舉行50週年紀念活動。母校前副院 長譚開元將軍致詞時,曾吟誦徐世澤所友的

Bonheur bien beau? (法文)

文/徐世澤 D9

Est-ce un

詩。題目是「長壽」。據曾任衛生署醫家的他

bonbeur bien beau davoir 80 ans ?

說:「全球仍有 1 0 國 文 字 翻 譯 此 詩 , 是 在 世

La solitude y devient pesante

界衛生組織資料中看到的,我今只找出英、 法、德、匈牙利的四國譯文。另韓文、日文、 西班牙文、羅馬尼亞文一時未找出,另『白衣 天使』,也有四國譯文,今特影印供貴系所老 師、同學參閱。」

cependant. Quelquun doit 1épauler continuellement. Un viellard porte son ombre tout le temps. Ist es wirlich ein unendliches Glück ?(德文)

長壽

人言長壽是鴻福? 長壽老人偏覺孤; 照顧起居防跌倒, 一人長壽兩人扶。

BOUNDLESS BLISS ?(英文) Is it a boundless bliss when one lives till eighty ? But an old man must always face sour solitude. He must be taken care of, to prevent stumbling, Two men have to back him up when he is so ageing.

18

Ist es wirklich ein unendliches Glück, dass man achtzig Jahrealt wir Aber ein alter Mann muss immer mit Einsamkeit kämpfen. Er braucht immer Hilfe, Beistand, um nicht zu fallen. Ein anderer we ein Schatten muss ihn immer begleiten. Mi a határtalan boldogság?(匈牙利文) Határ talan boldogság az, ha valaki megéri a nyolcvanat ? De hiszen egy aggastyánra nem vár más csak a magány. Egy élemedett embert, duplává tesz az állandó árny. Csak akkor nem esem el, ha valaki állandóan gyámol, ápolgat."


文 藝 園 地 Vol.66 No.1 Sep 2017

羅光瑞院長的事功 頌羅光瑞院長

文/徐世澤 D9

龍興之地棗陽河,系出名門族姓羅。 防治肝炎傾力作,主持榮總耀腸科。 博施濟眾賢聲著,功在國醫校友多。 九五杏林桃李盛,名留青史可弦歌。 羅光瑞院長,湖北棗陽人,1923年3月16

稱校友會而不稱分會。羅光瑞由當時任母校院

日生。世代耕讀,崇尚正義,15歲時喪母,乃

長潘樹人推薦,競選為國防醫學院校友會創會

決心行醫濟世。棗陽為後漢光武帝故里,環山

會長,並連任為第二屆會長,任期自民國79

面水,史稱「龍興之地」。他童年是在抗日戰

年至81年,短短3年間,羅會長融資三百萬基

爭中成長。

金,創立「財團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文教基金

宏願終於實現,1946年秋考入上海國防醫

會」,並兼任第一屆董事長,使校友會有了正

學院醫學系,1949年隨校遷來台北,1954年畢

當的財源,校友們在校友會的推動下,凝聚向

業,即開始擔任臨床醫療工作。歷任三軍總醫

心力,為母校繼續的發揚光大奉獻心力。

院內科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母校助 教、講師。1964年赴美深造,於西雅圖華盛頓 大學,研究胃腸二年,榮獲博士學位。學成回 國後,擔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等職。1969 年轉任胃腸科主治醫師、科主任,創造消化系 內視鏡及肝臟疾病研究中心,培育專科人才, 因潛心研究的研果,對B型肝炎病原及其防治 方面獲得突破,而享譽國際。2015年在台灣肝 臟研究會議上,獲頒「終身成就獎」。93歲有 此榮譽,令人欣羨。 民國79年,中央各軍事院校成立校友會,

▲ 2014 世界校友會張會長致贈獎座感 謝創會會長羅光瑞對校友之奉獻

是謂總會。各軍事院校成立校友會隸屬總會, 19


Vol.66 No.1 Sep 2017

文藝園地

押 花 小品

文/楊佩環NV12

去年感恩節之前,整裡蒐集有十年之久的花花、草草、樹皮……把玩欣賞後,總覺得植物的天然紋 路細緻、結構美妙,不能只收在盒子裡。感動之餘,製成卡片與朋友們分享。 編輯部:此二張卡片典雅脫俗,作者希望校友會收下,慰勞助理嘉伶長期付出,嘉伶則獻出與校 友結緣,期待有緣校友聯絡珍藏。

▲其美若蘭

20

▲小歇仙子


文 藝 園 地 Vol.66 No.1 Sep 2017

八六自況 打油詩

文/郁樂安 醫專6期

寫於2017/3/24母難日 行年八十六,世事早看透;老友漸為鬼,新朋難再有。幸喜臭皮囊,尚能裝飯酒。 淩晨即起床,迎曦湖畔走,運動一點鐘,回來啃饅頭。查完伊媚兒,書本不離手。 史記剛翻畢,上網作漫遊;科技多新知,總想找源由。再來唸英文,不懂不罷休。 儘量少講話,損話不出口;小輩事少管,免得找怨尤;無事不求人,有事自動手。 年老討人厭,行為要自修。一天匆忙過,早睡去夢遊。夢中見兒事,一一上心頭。 十七離家園,慈母淚雙流;兄嫂送出門,從此斷線頭。隨軍至金門,戰地亂忽悠; 還能知努力,學醫求進修;軍中三十年,愧無大成就;行醫半輩子,到老才退休。 嗟幸身尚健,身心兩自由。兩岸喜開放,能回家鄉遊;常與老哥聚,坎坷説從頭; 往事如流水,未來喜帶憂;海峽風浪高,親情不斷流。國事管他娘,我自言風流。 腦袋漸混沌,壯志尚未酬,如有同好者,仍想環球遊。祖國遍歷盡,寶島走透透, 全球百餘國,已到十之六。未來能有幾?全仗老骨頭。且喜老本在,衣食不用愁。 三餐七分飽,限鹽又少油。一身四季衫,穿破又穿舊;陋室兩三間,起居已足夠。 一付竹桿腿,還能趴趴走。年年做體檢,健康靠自求;稍微有三高,大病尚無有。 兒女稱孝順,老妻亦隨流;興緻所至處。想走就可走。喜時逗孫樂,閑時訪舊友; 天南地北扯,評論加吹牛。今天上館子,明日去酒樓;無錢節省用,有錢不稍留; 人生幾多年,能享就享受;免在臨死前,懊悔又怨尤。平淡一生過,不忮也不求; 不欠別人債,不結他人仇;午夜捫心問,此生不歉咎;去到閻王前,也該是:----笑瞇瞇!樂悠悠!

21


Vol.66 No.1 Sep 2017

校園報導

泰國護理學術交流 暨參訪心得 2017年2月22日清晨,校園仍漆黑一片,

空氣一樣熱情的法政大

我們輕聲踏出詠絮樓,回頭瞥了一眼時間,

學老師,接著便是與

3:50!因為我們搭的是一早的班機,清晨就必

法政大學同學們的相

須啟程,前一晚為了準備表演與口頭報告幾乎

見歡。法政大學的同學們讓我們十分的訝異,

徹夜未眠,但此時此刻的我們並不感到疲憊。

為了要接待我們,他們都是曾經修過中文的同

前往機場的車緩緩地開出校園,我們抓緊時間

學,因此就算我們用英文的溝通不太順暢,也

練習隔日的表演與口頭報告的內容,就算是到

可以講一些簡單的中文,加上一些比手畫腳的

了機場候機的時間也不例外,為的是希望不要

肢體語言,彼此都能了解雙方的意思。

在這趟旅程留下遺憾。

文/李世婷N66

在法政大學,我們吃了到泰國的第一餐,

經歷了一連串的車程與航行,終於到了泰

酸酸甜甜的滋味令人難忘,接著在法政大學同

國,迎面而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溫暖的空氣,

學的陪同下參觀學校。還記得之前在三年級

仿佛從冬天來到了夏天。迎接我們的是與當地

時,曾經與法政大學的學生交流過,那時看過 法政大學的介紹影片,還不太敢相信他們的校 園如此的美麗,而今實地參訪,映入眼簾的每 一幕都令人讚嘆。我們先參訪了護理學系大樓 中的實驗室,看到與我們示範病房相似的環 境,也和法政大學的同學們分享我們在示範病 房裡曾經經歷的點點滴滴。接著便是令我們目 瞪口呆的校園巡禮,過去我們陪同國外嘉賓作 校園參訪時,都是以雙腳體驗校園生活,最多

▲ 開幕典禮

22

只花半小時左右就可以環顧整個校園,而在法


校 園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 廖主任與護理學系學生於會場留影

政大學,我們卻是坐上了校園裡的巴士,好像 小時候到動物園的遊園車一般,可見其校區之 遼闊。法政大學的同學充滿自信的介紹著自己 的校園,一方面讓我感到十分羨慕,一方面也 暗自慶幸自己不是在這麼大的校園之中學習, 否則可能需要花上好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夠自由 的在校園中走動而不迷路。法政大學校園中的 建築物和我們在台灣看到的很不一樣,每一棟 都有特殊的顏色,也為校園增添了幾分姿色。 ▲ 廖主任與泰國老師們

接著,我們來到了幼兒園,讓我們訝異的是, 幼兒園居然也是算在法政大學的校園之中,而 他們護理系的學生在二年級的時候,也會到幼 兒園來實習基本的幼兒照護技巧。 第二天開始了會議的行程,在開幕式時, 我們很榮幸的看到自己國家的國旗在會議的現 場飄揚,內心突然間很澎湃,也才終於體會 到,過去長輩們總說,可以在國外看到自己國 家國旗的那種慷慨激昂。我的報告被排在第三 天,有機會可以見習一下其他同學的報告,也

▲ 法政大學醫護圖書館參訪

聽聽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們的研究,學習別人 報告時的方式與台風。剛好班上大多數的同學 都在同一個教室之中,進到教室中聽聽看大家 的講法,也趁機會幫忙拍照,給予彼此心靈上 的支持。在觀摩其他國家報告的同時,也激勵 我很多的想法,看到不同國家學生報告的題 目,也讓我們見賢思齊。其中菲律賓的護生 們,不只在英文方面說得很流利,在研究的能 力方面也有很值得學習的地方。

▲ 大家都很認真聽解說

晚上的晚宴是令我們懷念的盛會,來自各 國的好手們穿著屬於自己國家的傳統服裝,為 23


Vol.66 No.1 Sep 2017

校園報導

這是我第一次以英文報告自己研究的內 容,謝謝所有的同學給予我很大的心理支持, 也謝謝現場的老師們,給予我們大的肯定,但 我自己很清楚,自己因為緊張而表現大打折 扣,也提醒自己需要更多的努力與準備,相信 這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在國際場合發表自己的 ▲ 準 備 出

研究結果,也希望未來可以這次的經驗為基 礎,作更好的準備,把自己的研究結果與世界 各國的人分享。

我們帶來美好的回憶,也很感謝我們的學長與

在這次的國際會議之中,我們也見識到法

同學們,在出門之前,甚至是在車程與飛機上

政大學的學生,對於自己學校與學系的認同感

不斷的反覆練習,讓我們在晚宴上的表演有完

與動員力,要動員整個系的同學一起舉辦這樣

美的演出。

的國際會議並不容易,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與

第三天的會議,輪到自己報告了。一大

心力,不僅僅是規劃整個會議,也要對自己的

早,不斷有老師、同學問我是否會緊張,當時

學校很熟悉也很熱愛,才能那樣自信的將自己

一點都感覺不到緊張的感覺,直到上台前五分

的學校介紹出去;要這樣花兩天多的時間,陪

鐘,才真正感覺到焦慮感。還好同學們前一天 都已經完成報告,當天都到教室來幫我加油, 一旦我開始緊張時,就看看台下的同學,場景 彷彿又回到我們在學校報告一樣,漸漸變得 比較不緊張,也才從容的把自己報告的內容完 成。在報告的過程中,發現自己雖然花了些時 間準備,但站上台後仍稍嫌不足,沒有辦法很 完整的把自己準備的東西完美的呈現給觀眾與 評審老師,也更加提醒了自己,對於每一次的 發表,都應該要有120分的準備。

▲ GalaDinner各國代表合影

24

▲ 中日泰學生合影


校 園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伴來自國外的朋友,更需要花很多的心力,希 望未來當我們在接待來自國外的好友時,也可 以有相同的熱情,讓他們看見台灣的美。 這次的泰國學術交流之旅,很感謝主任 的精心策劃,讓我們在大學時代就可以有這樣 一個很棒的經驗,在旅程中她像個媽媽一樣無 微不至照顧我們,為我們操心;感謝慧珣老師 會議前無數次聯絡,讓我們可以為這趟旅程做 好準備,還協助我們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情; 感謝嘉禎老師與玉茹老師的指導及鼓勵,讓我 可以在會議前完成報告的內容,也鼓勵我勇敢 的接受這樣的挑戰,才能讓我有這麼寶貴的經 驗;謝謝學長姐們精心安排,讓我們的旅程多 采多姿,也謝謝小叮噹般專業地陪的學長姐, 安排了許許多多有趣的行程讓我們增添回憶, 也協助我們處理了許多的突發狀況,有學長姊 在身邊,多了許多的安全感;更謝謝同行的同 學互相扶持與打氣,讓我在報告時安定許多, 也讓我們在畢業前創造了許多屬於我們的回 憶;另外要感謝泰國法政大學的老師與學生們 兩天多來的陪伴,也讓我們更加認識泰國。

論文摘要 題目:台灣軍事院校大學生憂鬱因素分析 作者:李世婷、饒珮平、林冠勳、楊嘉禎 研究目的: 此 研究主要在探討學校別、年級、 性別、課業壓力、同儕關係、自覺 睡眠狀態、運動習慣、自覺健康狀 態等因素,對於台灣軍事院校大學 生憂鬱程度與情形的影響。 研究方法: 在 2016年1月至2月期間,至台灣 各軍事院校進行量性問卷調查,研 究對象為1962為台灣軍事院校大學 生,問卷為結構式問卷,包含簡式 健康量表(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 BSRS-5)與董氏憂鬱量表(大 專學生版),並以董事憂鬱量表

▲ 盛裝出席gala晚宴

(大專學生版)作為評估憂鬱情形 之工具。使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問 卷分析,以T檢定及ANOVA及羅吉 斯回歸方式分析各變相對於憂鬱程 度的影響,並以AMOS製作NEM模 型分析各變相與憂鬱情形之關係。 結果: 經 過 問 卷 調 查 , 共 有 9 . 6 % 的 學 生 , 董 氏憂鬱量表分數大於28分,有憂鬱的情 形。影響台灣軍事院校大學生憂鬱程度的 因素主要有學校別、年級、課業壓力、同 儕關係、自覺睡眠狀態、自覺規律運動、 運動時間、自覺健康狀態與心理衛生狀 態。控制其他變項後發現,影響台灣軍事 院校大學生憂鬱程度的主要因子為學校 別、年級、同儕相處情形、自覺規律運 動、自覺健康狀態與心理衛生狀態。 結論: 影響軍事院校大學生憂鬱程度的主要因素 為學校軍種別、年級、課業壓力、自覺規 律運動狀態、自覺健康狀態與心理衛生狀 態。陸軍的學生較其他軍種學生發生憂鬱 情形的機率較少,自覺有規律運動習慣的 學生也較少有憂鬱情形的發生。高年級的 學生以及同儕相處情形較不佳的學生,有 較高的機率有憂鬱的情形、自覺健康狀態 較差以及心理衛生狀態較差的學生,也有 較高的機率有憂鬱的風險。

25


Vol.66 No.1 Sep 2017

校園報導

會議時間:105.02.23~105.02.24 會議地點:泰國法政大學 會議名稱: 第一屆創新照護與護理研究國際會議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lth Innovation and Nursing Research 2017 參加人員:系主任廖珍娟、導師江慧珣、 N66學生7人、護理研究所37期學生5人。 論文發表:

26

發表項目 論文發表 及海報

項次

系期別

姓名

題目清單 論文或海報

1.

主任

廖珍娟

評審

2.

教師

Model of coping strategies, resilience, 江慧珣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erceived health among military personnel.

口頭

3.

護理學系66期

馬景圓

以實證方式探討遠距醫療降低第二型糖尿 病人糖化血色素之成效

口頭

4.

護理學系66期

李世婷 軍事院校學生憂鬱相關因素之探討

5.

護理學系66期

宋皆儀

實證方式探討蜂蜜降低放化療引發之口腔 粘膜炎病患傷口嚴重程度之 成效

口頭

6.

護理學系66期

薛乃瑜

實證方式探討照顧者教育計畫對於癌症病 人家屬負荷緩減之成效

口頭

7.

護理學系66期

饒珮平

藥物指導對於COPD病人服藥遵從性、生 活品質的影響

口頭

8.

護理學系66期

蕭雅文

不同上肢運動順序搭配腹式呼吸對於心律 變異之影響

口頭

9.

護理學系66期

楊心慧 實證探討治療性遊戲降低住院兒童焦慮

10.

護理研究所37期 羅雅芬 肺癌病人生活品質之預測因子

口頭

11.

護理研究所37期 陳冠戎 以實證為基礎護理主導的非藥物癌痛處理

口頭

12.

護理研究所37期 蔡騏任

呼吸訓練生物回饋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患的 心理與生理成效探討

口頭

13.

護理研究所38期 林巧軒

口腔運動介入是否可以幫助早產兒全由口 進食

口頭

14.

護理研究所38期

給予聚乙烯塑料袋包裹是否可以預防早產 兒低體 溫問題﹖

口頭

謝瑋

口頭

口頭

備考


廣 告 頁 Vol.66 No.1 Sep 2017

ჩႸኹ᪨ᥡᢲᘥ⏷(AMD) ᬚ⊥ᒩᇧ᪝ၓ 世界衛生組織於2004年的報告中指出,老年性黃斑部病 變(AMD)則是導致失明的第三大原因(盲患率8.7%;僅次 於白內障及青光眼),2016年AMD藥品全球總市值達美金 82億元。AMD主要為兩種類型:非滲出型 (乾式) 及滲出 型(溼式),前者約佔90% (圖一),在台灣的流行病學研究 顯示,乾式與溼式黃斑部病變之盛行率分別為9.2%以及 1.9%,2024年全球乾式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市場值美金25 億元,亞洲約6000萬病人,故亞洲市場潛力估值美金7.5 億元。隨著人口老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黃斑部病變已 逐漸成為失明的首要原因,但國人普遍對此尚無預防及 治療的概念,AMD初期視力不會造成影響,惟乾式黃斑 部病變(dry AMD) 隨著老化而有可能惡化成溼式黃斑部病 變(wet AMD),其雖佔10%,但卻造成嚴重的視力喪失。 圖一、眼底脈絡膜組織的變化 (A.正常,B.乾式病變,C.溼式病變)。

乾式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dry AMD) 目前無藥可醫,已有數 種新藥研發或臨床試驗階段 (圖二),及本公司用新穎眼底 診斷儀器確認新藥臨床療效(圖三)。溼式老年性黃斑部病 變 (wet AMD) 目前治療方法,如: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雷射光凝固治療 (Photocoagulation therapy)、黃斑部移植手術 (Macular translocation),以及主 流療法為眼球內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藥物注射療法 (Anti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therapy) 或 類固醇 (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 等,上述治療屬控制 病灶、減緩惡化速度之侵入性治標療法,且病患易產生不 圖二、乾式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目前研發有七種臨床治療途徑的方式。

適或恐懼感,恐傷及正常視覺細胞,故dry AMD初期給予 積極治療,會有較佳的癒後且有較低的醫療成本。

參考資料: 1. Cook HL, Patel PJ, Tufail A.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Br Med Bull. 2008;85:127-149. 2. Hershel R. Patel, Seenu M. Hariprasad, David Eichenbaum Geographic Atrophy: Clinical Impact and Emerging Treatments. Ophthalmic Surgery, Lasers and Imaging Retina 2015;46(1):8-13.

圖三、AMD專業診斷平台之新穎儀器做為臨床試驗檢測使用。

27


Vol.66 No.1 Sep 2017

特別報導

▲停車場前全員合影

106年護理學系校友

春祭周美玉將軍暨 聯誼特別報導 主辦單位: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 時

間:106年3月11日(星期六)

參加人數: 致祭80人(N68學生32人、國內校友44人、海外校友1人、眷屬3人)、 聯誼20人 行程簡介:09:30~10:30陽明山墓園春祭周美玉將軍 主祭者:社團法人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理事長王桂芸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主任廖珍娟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大護第一期趙鳳宜學姊(創會會長)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高護第四期張寶珠學姊 10:30~12:00 驅車前往三峽參觀「春暉啟智中心」 12:00~15:30 春暉啟智中心享用午餐、下午茶、參觀、採購義賣品 15:30~17:00 走訪三峽老街及祖師廟 17:00~返程 (原車返回各上車點) 28


特 別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王桂芸理事長致祭文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 校友會理事長致祭文 敬愛的周將軍:

文/王桂芸 N23

26 日召開社團法人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

我是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理事長王桂芸,時光飛

校友會會員大會,感謝所有的系友們熱

逝,又到了春意盎然、百花盛開的季節,我與各地的校友們

情與會,亦感謝國防醫學院司徒惠康院

一同來到您的墓前,以虔誠的心向將軍獻花致意,感念將軍

長、校友總會雷永耀會長親臨會場為我

過去一生慈悲濟世為懷,投身軍旅,以救死扶傷為職志,將

們祝賀,在大家的祝福聲中我們齊唱生

一生完全奉獻給國家,並用愛心灌溉培育許多護理菁英與人

日快樂歌,共同慶賀學系校友會有個美

才,為護理專業奠下根基,是位中國的南丁格爾,也是我們

好的開始,期許未來能有更多系友共同

心中永遠的典範。

參與,讓我們以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為

我謹代表國防護理學系校友向恩師稟報,承蒙歷任會長

榮、為傲。

的耕耘與傳承以及校友的愛護與支持,「社團法人國防醫學

蒙受國防護理學系教育的薰陶下,

院護理學系校友會」已於105年7 月1 日正式成立,感謝所有

校友們遍佈海內外世界各地區,雖然擔

理監事與各級幹部的群策群力,讓遍佈在國內各處、海外各

任不同性質的專業工作或角色,但都有

地的校友們都有個溫馨的娘家、堅實的避風港。105 年11 月

相當傑出的表現,各個都秉持著國防人 的精神在護理專業上發光發熱,相互提 攜,將護理專業發揚光大。特此感念將 軍教誨恩德,在此謹代表國防醫學院護 理學系全體系友叩首!

▲深深三鞠躬表達我們對恩師的崇敬與思念

▲我們每年都搭掃墓中巴上山祭恩師

▲ 國防護理學系老中青弟子環繞先師墓園虔誠緬懷

29


Vol.66 No.1 Sep 2017

特別報導

廖珍娟主任致祭文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 系主任致軍護之母 周美玉將軍祭文 將軍於民國90年(2001)3月13日下午7時40

30

文/廖珍娟 N35

人,而不是讓人服侍的」為畢生信念,將一生完

分逝世,享壽92歲,迄今已16年。

全奉獻給國家,領導許多護理前輩:從無到有、

敬愛的周將軍您好:

篳路藍縷;走過無數地艱辛路程,並用愛心灌溉

時維三月,節屆清明,春暖花開,水秀山

培育許多護理人才,為國內護理專業奠定穩固厚

青,松柏凝翠,鬱鬱蔥蔥。將軍您長眠於陽明

實的根基,更提高了國內護理教育及護理專業的

山墓園,轉眼間竟已屆16個年頭;每年此時,

水準,台灣的護理專業才有今日蓬勃的發展。將

系友會都會舉辦祭祀典禮,並邀請學系的系

軍您不僅是我國國軍的「軍護之母」,中華民國

友、老師及同學代表,大家秉持心中至誠,滿

的「南丁格爾」,更是我們全體師生終生景仰及

懷崇敬之情,來到墓園緬懷將軍您一生對我國

學習的典範。在這個思念的時節,讓我們更加倍

護理教育、臨床護理實務、公共衛生及對護理

地緬懷您!感恩您!

學會發展的偉大貢獻。在此謹代表護理學系全

敬愛的周將軍,今天我們也要向您報告:學

體師生,以虔敬的心及鮮花,向您致上最崇高

系系務年來的近況;目前學系有11位教師、2位

的敬意!

助教及7位合聘教師與65位兼任教師戮力教學並

將軍您一生以「慈悲濟世」為懷,以「救

協助系務的推動,大學部學生現在有128位、碩

死扶傷」為職志;用畢生心血建立軍護制度,培

士班學生有65位、博士班學生約15位,高階專

育護理菁英;為國內護理專業立下穩固的根基,

任師資約占81.8%,已有提升,但卻仍需持續改

功勳卓著。最令人感佩的是您以「我是生來服務

善;提升師資及網羅優秀系友返系任教,仍是學

▲68學生與第1期趙鳳宜學姊合影

▲ 恩師墓園前合影


特 別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系努力的重要目標;去年由三軍總醫院調回一位優

的國家對我們刮目相看。目前學系與國外五所

秀的教師江慧珣助理教授,此外,學系楊佩陵老師

知名的護理學校已簽訂了合作協定備忘錄;如

也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進修博士。

美國華盛頓大學、印地安大學、馬里蘭大學、

今年學系奉核定研究所學生的員額有29位,其

明尼蘇達大學的護理學院及泰國法政大學護理

中招收公餘進修的碩士生10位;大學部則預定招收

學院。同時本學系每年也邀請兩位傑出的客座

30位軍費生、6位代訓生及2~3位僑生;目前博士班

教授蒞臨學系講學,期望能提升學系的學術研

學生有15位,學生人數逐年都有增加,期望能繼續

究風氣,為邁向優質知名的護理學府而努力。

的擴展。上個學年N65期參加國家考試也達到100%

敬愛的周將軍,今天我們護理學系的系友

的護理師國考通過率,護理學系在大家的努力之

前輩暨師生代表大家齊聚陽明山墓園,一方面追

下,也通過了高教評鑑中心第二週期的系所評鑑。

思與感念您一生清廉,高風亮節,忠貞愛國與報

學系去年也完成了博士班學生讀書室的建置,

效國家、服務社會的偉大事蹟;另一方面我們也

全體師生正戮力以赴,落實多元教學策略,提升教

要秉持您過去追求完美卓越的風格及前瞻性、國

學品質。另外,為增進國際學術交流,去年日本的

際化、大公無私的精神,實事求是、全力以赴,

八王子市立看護專門學校及美國西雅圖西北大學生

持續拓展本學系優良的傳統與學術地位,培育出

也蒞臨本學系,與大學部學生互動交流,分享不同

能為軍民與家屬所信任,及符合國家社會與醫療

文化的護理照護及校園生活。今年2月22~26日我

實務需求的稱職護理人才,以不負您諄諄教悔的

與江慧珣老師帶著12位的同學,赴泰國法政大學護

厚望。

理學院,參加五國六校的國際會議,分享最新護理 實證知識與研究成果,師生表現都非常優異;也增

民國106年年3月11日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 系主任廖珍娟暨全體師生 叩首

強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在國際的能見度,讓東南亞

聯誼活動剪影

▲春季旅遊-參觀春暉啟智中心

▲ 坐進春暉教室學姊妹上課囉

▲春暉啟智中心立牌歡迎

▲ 林 金定主任解說春暉中心的 歷史

▲蚱蜢餐廳享用豐盛的午餐

31


Vol.66 No.1 Sep 2017

特別報導

▲ 歷任校長三總院長總會各 分會會長上台領唱校歌

國防醫學院北區校友會 春酒聯誼餐會報導 文/北區分會 北區校友會是大台北地區(包括台北市、

區公會理事長及夫人均是座上賓。由於接近國

新北市、基隆市、金門縣和連江縣)所有醫牙藥

民黨主席選舉,洪秀柱、郝龍斌均到場致意,

護學系、專科部、公衛、衛勤和研究所各系所校

副主席陳鎮湘及新黨主席郁慕明還有盧秀燕立

友所組成的大家庭。為加強校友間的聯繫,特於

委等紛紛到場共襄盛舉,加上校友總會及各地

106年3月12日(星期日)假新北市新店區京采飯

區分會會長,可謂嘉賓雲集!

店舉行北區校友大會暨春酒聯誼餐會。

32

主席致詞後,司儀一一唱名,只要是頭銜

晚宴開始前,會場外備有翊百酒窖提供的

有長的幾乎全被請上台去,只為帶領大家唱校

雞尾酒品嚐,會場內則有山富旅行社介紹德國

歌,唱了一遍不過癮,再唱一遍!唱到大家都

旅遊,聽眾還可抽日本機票。外走道有女士們

紅了眼眶。表演節目上場了,歌唱、國標舞、

最愛的圍巾、包包義賣,一部分是N16顧曉明

變臉、薩克斯風與學生管弦樂演奏都有,多樣

校友親自編織的作品,一部分由董鳳月老師現

且豐富。中間穿插馬正誠校友(D28)捐的20,000

場彩繪,無論包包或圍巾都是獨一無二,叫人

元紅包摸彩,小的1,000大的5,000,雖說人人

愛不釋手,引發一陣搶購潮。

有機會,卻是學生中獎最多。

聯誼餐會席開52桌,北區分會張嘉訓會長

藝術品拍賣登場,事業有成的校友開始磨

力邀國醫體系師長以示隆重並謝師恩,歷任國

拳擦掌了!孫乾老師(軍醫訓練班6期)的書法

醫校長、三軍總醫院院長均應邀出席。另希望

「福」字,第一幅由李光輝(M81)以3萬標得,

拓展人際關係,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各地

第二幅與第一幅完全相同,經過搶標,希望好


特 別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事成雙的李光輝再次以4萬搶購成功。去年底

周慶明以原價向蔡理事長購回送給老婆大人。

剛往生的賀學鉅學長,生前贈送給張嘉訓的油

一場義賣,原只是賣出收錢的事,到處處顯示

畫,郁慕明以3萬得標,相識一場,竟不知老友

國醫人的多情多義。

已離去,購畫是對老友的懷念。北區分會副會

節目近尾聲,餐廳頻催時間已到,東一堆

長也是下屆會長周慶明的夫人精於繪畫,張嘉

拍照的,西一群聊天的,似乎仍無人願散去,

訓會長一張旅歐風景照片,讓她畫來比照片還

盡管今天音響有點爛,菜不是頂好,我的老

真還美,醫師公會全聯會蔡理事長以3萬得標,

師,我的同學卻是最好的!

還沒付錢,眼看愛妻十分不捨賣畫,經情商,

席開52桌人聲鼎沸

貴賓雲集

▲ 洪秀柱到場致意

▲ 郝龍斌致詞

▲ 盧秀燕幾乎全程參與

▲ 醫師公會全聯會蔡理事長致詞

33


Vol.66 No.1 Sep 2017

各期班合影

34

特別報導


特 別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唱校歌

▲ 無論多老校歌我都記得

▲ 唱校歌是最感動的時刻

▲ 一遍不過癮再唱一遍

▲ 楊子翰(PH31)+黃聖閔(N63)的國標舞 具國際水準

▲ 學生管弦樂團演奏

晚會表演

▲ 朱凱民(M75)薩克斯風獨奏

義賣

▲ 李光輝7萬標得孫乾兩幅福字

▲ 蔡理事長購得周夫人畫作又原價讓出

▲郁慕明買了老友賀學鉅的畫

▲ 這是周夫人畫作

▲董鳳月老師現場彩繪包包及絲巾

▲ 這是照片

35


Vol.66 No.1 Sep 2017

好事報告 ▲ 馮 世 寬 部 長 接 見 獲 頒 青年獎章的林宗坤 (左)、歐乃嘉(右)

106年 「青年獎章」及「全國優秀青年」頒獎 本校學生及校友四人獲殊榮 • 林宗坤(P79)榮獲忠勇類青年獎章 • 歐乃嘉(N47)榮獲負責類青年獎章 • 蔡明真(M109)榮膺106年社會優秀青年 • 陳孟緯(M113)榮膺106年大專優秀青年

36

青年獎章是前總統蔣經國擔任救國團主任

張善政先生,也是民國73年的青年獎章得主等

時所創,從1955年開始頒授,宗旨為「獎勵青

人,以薪火相傳的意涵,共同為今年社會、大

年優良德行與傑出成就,表揚青年對國家社會

專優秀青年頒發當選證書。

之重大貢獻」,至今已邁入61年。救國團是承

「社會優秀青年」獎項部分,國軍3人當

辦單位,歷年都是由政府機關、學校和全國各

選,其中蔡明真中尉畢業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團體推薦優秀人選。歷年計有779位傑出青年

109期,她在學期間投入海外醫療志工服務,

榮獲這項最高榮譽,為青年樹立楷模,為社會

也是國醫志工團第一屆成員,畢業擔任醫官時

提供學習典範。獎章中間的「青天白日」,代

期,努力充實知識,樂於與病人分享臨場經

表國魂,兩邊的三根紅條是代表青年勇敢、犧

驗,另也努力推動流感疫苗施打,落實防疫工

牲、大無畏的精神,以及外面的十二道光芒,

作。大專優秀青年當選條件嚴謹,能夠通過篩

象徵青年自強不息,永遠進步的精神。

選誠屬不易。除具品學兼優特質,必須擔任社

中華民國各界慶祝106年青年節「優秀青年

團幹部且推展活動具成效,或者熱心公益、社

表揚大會」3月29日在臺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群

會服務具優良事蹟,或曾辦理愛國愛校活動,

英堂舉行,公開表揚獲選青年獎章、社會及大

或是學術研究具專精成精成效者。今年大專優

專優秀青年,本校計有4人獲得殊榮。表揚大會

秀青年軍校生有9人當選,其中陳孟緯是國防醫

由救國團主任葛永光主持,並邀請前行政院長

學院醫學系4年級學生。


好 事 報 告 Vol.66 No.1 Sep 2017

救國團今年從各行業推薦的318位優秀青

「負責類」得主歐乃嘉少校,多次參與重

年中選出11位青年獎章得主,其中,獲頒「忠

大災難醫療搶救,並且致力航空護理工作。歐

勇類」得主林宗坤上校現任軍醫局三軍衛材供

乃嘉現任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督導長,18年前

應處處長,是本次獲獎人員中年齡最長者,受

921大地震時主動投入台北東星大樓倒塌救護

獎後,並應邀代表得獎者致謝詞。他在20多年

工作、協助外島地區傷患後送、積極參與社區

的軍旅生涯中,曾榮獲國防部「景風甲種一星

健康促進活動(協助唐氏症、癌症等篩檢宣傳)、

獎章」與「優良軍醫獎狀」,亦於民國98年與

致力於臨床教學與品質促進活動,因盡職之精

紅十字會前往印尼亞齊省(南亞大海嘯之處)

神,先後獲得台北市政府優良護理人員、台北

參加醫療義診,民國99年2月邦交國海地發生大

市護理師護士公會績優護理人員、國防醫學院

地震災難,主動配合國防部與衛生福利部前往

校友會馬先知優良臨床護理人員、國防部績優

第一線支援醫療服務。「海軍敦睦遠航」任務

護理人員、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績優主管,亦

為我國年度重要軍事任務,其目的在於執行軍

因服務勤奮獲頒楷模及忠勤等勳章。

事交流訓練與外交推展等任務,並有宣慰海外

國防部長馮世寬3月27日由軍醫局局長吳怡

僑胞及鞏固邦誼之效,今年出航前林上校率衛

昌中將等人陪同,接見榮獲「民國106年青年獎

保室主任王中校等5員前往左營海軍基地登艦輔

章」的林宗坤上校及歐乃嘉少校,肯定他們為

訪,實際瞭解船艦醫務所現況及任務需求,並

國軍爭光,並期許他們持續散播積極進取的正

與海軍司令部督察長室軍醫組等參謀參與研討

向能量,激勵更多優秀的幹部見賢思齊,進而

敦睦遠航期間有可能發生的狀況,研議最佳解

塑建軍人優質形象,帶動國軍整體進步。

決方案,以達成艦隊遠航任務。

▲ 救國團青年獎今年選出11名優秀得主

▲ 林 宗 坤 獲 頒 青 年 獎 章 並代表上台致詞

▲ 106年社會及大專優秀青年國軍計有13人獲得殊榮

37


好事報告

Vol.66 No.1 Sep 2017

幼圃召開新藥發 胡 表記者會

胡幼圃(P60)榮獲 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 (Fellow of 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國防醫學院特聘教授胡幼圃,在創新學理 研究及新藥研發成果豐碩,受到國際肯定,繼 日前獲選為美國藥學科學家學會院士,2016年 12月14日更進一步榮獲發明家最高榮譽「美 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Fellow of 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於2017年4月6日 應邀於美國波士頓甘迺迪總統圖書博物館受奬表 揚。胡幼圃曾任考試委員、世界衛生組織藥物副 作用中心顧問、藥政處長等要職,他致力於生技 醫藥創新學理研究,所研發的新公式、新測定肝 臟功能方法等,已收載入國際廣泛使用的教科書 中,依此學理研發的成果,至今已獲得60餘項 世界專利。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是國際發明 家最重要的榮譽之一,歷屆獲獎的院士已有28 位獲得諾貝爾獎。此次胡幼圃博士獲獎理由是因 為,他的多項傑出發明具體影響了生命品質、經

由國防醫學院特聘教授暨中研院客座講座教授

濟發展和社會福祉。過去幾年,我國也有幾位傑

胡幼圃研究團隊研發設計成功。該藥是全球第一

出科學家獲頒此獎,包括中研院院士廖俊智、前

個長效可止劇痛5至8天又不成癮的新止痛藥,

院長翁啟惠、院士錢煦、朱經武、林欣榮( M73)

沒有呼吸抑制或致死等副作用,可滿足民眾手術

等人。

後打一針止痛一周的醫療需求,止痛效果等同嗎

國防醫學院在科技部支持下完成我國第一 個自行設計、研發成功的長效止劇痛新藥SDE,

38

▲ 胡 幼 圃 獲 頒 美 國 國 家 發 明 家 學 院 院 士 應 邀 於 美 國 波 士頓甘迺迪總統圖書博物館受表揚

啡,且長效、不上癮、不需管制,可大幅減少使 用成癮性麻醉止痛藥所需的醫療人力。


好 事 報 告 Vol.66 No.1 Sep 2017

賀 ◆ 項正川(M80)榮升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院長。 ◆ 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慶明(M73)榮膺醫策會董事。 ◆ 陳日生(D39)榮膺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於106年2月19日假世貿展覽館二樓國際會議 廳舉行交接典禮,劉江川教授、王天美教授與彭志剛教授均到場祝賀。

▲師長到場致賀

▲陳日生著軍服隆重完成理事長交接典禮

◆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主任廖珍娟(N35)榮膺國際榮譽護理學會理事長。

▲ 第十五屆sigma theta tau新任理監事合影(前中為理事長廖珍娟)

◆ 周桂如(N37)榮任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院長。 ◆ 劉影梅(N34)榮任陽明大學護理學院院長。 ◆ 谷幼雄(N22)、劉影梅(N34)榮膺106年度全聯會護理人員專業貢獻獎,將於106年全國慶祝 護師節大會表揚。 39


Vol.66 No.1 Sep 2017

軍醫訊息

走春賞櫻 幸福永久 ▲國軍桃園總醫院櫻花林一隅

國軍桃園總醫院前院長王先震先生為綠化 院區,於民國91年透過林務局協助,將1200株 山櫻花栽種於院區四週,歷經15個寒暑,造就 了一片美麗的櫻花林,活脫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的鮮活例子! 每年1至3月正是「山櫻花」的盛開時節, 國軍桃園總醫院院區人行道及車道旁山櫻花展現

▲軍醫局吳局長與蔡院長於沁心小站主題區合影

合影

人才招募主題區

與蔡院長於國軍

▲ 軍醫局吳局長

▲參加活動貴賓與本院主管於捐血活動主題區合影

40


軍 醫 訊 息 Vol.66 No.1 Sep 2017

美麗風采,2月10日上午醫院舉辦「走春賞櫻~

「走春賞櫻~幸福永久」意涵著國軍桃園總

幸福永久」健康促進活動,由國防部軍醫局吳

醫院在諸多前輩戮力經營下,深深紮下醫療根

怡昌局長、桃園市政府衛生局蔡紫君局長及國軍

基,持續開創醫療新紀元。希望藉由本次「走

桃園總醫院蔡建松院長等人共同主持,並邀請龍

春賞櫻~幸福永久」健康促進活動,促進與社區

潭、大溪、八德、平鎮、關西地區等多位地方仕

交流,並將院區建設成公園型醫院,讓國軍桃

紳共襄盛舉。

園總醫院成為社區里民的「好厝邊」。

本次活動是106年桃園燈會一連串系列活動 之一,不僅規劃藝文陳展、益智闖關、健康存 摺、器官捐贈、衛教宣導、人才招募、沁心小 站、胖卡餐車、捐血活動、重機展示~行車安全 宣教等十大主題區,並邀請知名歌手賴銘偉及鄰 近鄉里團體蒞院表演,讓參與民眾均能了解衛生 宣教、心靈洗滌、健康促進及全民國防之理念, 並藉由櫻花堅強「生命力」及浪漫「幸福」的寓 意,傳遞給民眾及病友們健康、正向的能量,同 時鼓勵民眾走出戶外,舒展身心。 ▲各部門均派員參與活動

▲地方民眾紛紛與阿兵哥人偶合影

▲美人愛英雄(即使他們是假的)

▲地方士紳亦來共襄盛舉

▲寓教於樂小朋友玩擲骰子學健康知識

41


Vol.66 No.1 Sep 2017

軍醫訊息

承先啟後 守護軍民七十載 國軍臺中總醫院中清分院創院70週年院慶 國軍臺中總醫院中清分院慶祝創院70週 年,特於106年1月16日舉辦院慶大會系列活

永恆愛心關懷據點志工表演、國軍人才招募中 心三軍娃娃熱舞、院慶餐會等。

動,包含義診暨四大癌症篩檢、書法名家揮

慶祝大會由軍醫局局長吳中將主持,局長

毫、龍坊質髮空間義剪、時光迴廊巡禮、北區

致詞時表示「守護社區民眾健康」一直是國軍 醫院念茲在茲的社會責任,有感於大臺中地區 高齡人口比例日漸增高,考量社區長者之健康 維護、慢性病醫療品質及長期照護需要,中清 分院自103年7月1日起與臺中榮民總醫院共同 建立醫療策略聯盟、擴大醫療合作,並在105年 6月1日將護理之家收回自營,以維長期照護品 質。另在歷任院長及全體同仁的努力下,已有 長足進步,但依然要提醒,時時刻刻盱衡現行 醫療環境與醫療政策之變化,以捍衛全體軍民 的健康與福祉。

▲吳局長主持嘉賓雲集

42


軍 醫 訊 息 Vol.66 No.1 Sep 2017

▲參加70週年院慶長官貴賓與醫院同仁合影

國軍臺中總醫院中清分院以「尊重生命、 發揚醫德」為經營核心價值,提供高品質及便 利的健康照護服務,期盼成為健康促進的守護 者、值得信賴的好厝邊、軍民首選的優質醫 院。

▲吳局長等長官參觀時光迴廊巡禮

▲老病患致祝賀詞 ▲龍坊質髮空間義剪

43


Vol.66 No.1 Sep 2017

軍醫訊息

國軍桃園總醫院 新竹分院 52 年院慶

▲ 國 軍 桃 園 總 醫 院 院 長 蔡 將軍、新竹分院院長高 上校與蒞院貴賓 - 活動 開場合影

國軍桃園總醫院新竹分院 國軍桃園總醫院新竹分院(原新竹空軍醫

還有與人互動合作。後續由成功幼兒園、捌樓

院)為慶祝成立52週年,3月16日(週四)上午

小吉他樂團、康樂社區發展協會、文筑幼兒園

9:00-12:00於該院一樓停車場舉辦院慶園遊

接續表演,與會人員橫跨老中青及幼兒,共同

會,今年以「守護武陵半世紀、竹醫風華得永

慶賀該院迎向第53個嶄新年度。

續-Do Our Best For Your Health」為主題,會

國軍桃園總醫院院長蔡建松將軍指出,長

中邀請健保署、衛生局、消防局、警察局及社

久以來該院一直致力於服務桃竹苗地區民眾,

區村里長們等蒞院,協助辦理政策宣導闖關及

為使民眾獲得最完善的醫療照顧,因此逐年的增

表演活動,同時也請新竹縣書畫教育推廣協會

加軟硬體設備及醫療人員,今年亦已購置新的醫

及院內同仁辦理義賣活動,所得款項將捐助於

療用地,預計整建新大樓,提昇整體醫療服務能

該院急難救助金專戶,用於照顧弱勢族群,達

量。為使該院能在地深耕化,新竹分院高院長期

成政府機關、社區民眾及院方三贏之目標。

許未來除持續增加醫療團隊與軟硬體設備外,全

該院並廣邀社區民眾、鄰里厝邊一同歡度

體員工將繼續秉持如同院慶主題「守護武陵半

醫院生日,首場由新竹市北區港北社區發展協

世紀、竹醫風華得永續-Do Our Best For Your

會表演哆啦A夢(小叮噹太鼓曲),整首舞曲輕

Health」的精神成為優質地區醫院,為該院與民

快活潑具節奏感,打鼓是老少咸宜的活動,充

眾共同打造更美好的就醫環境。

分刺激聽覺及身體律動,也可以健身、快樂,

44


軍 醫 訊 息 Vol.66 No.1 Sep 2017

▲新竹市康樂里社區-戀戀阿里山

▲急救教學

▲新竹市消防局-宣導居家消防安全

▲新竹市文筑幼兒園-飛飛飛

▲ 新 竹 縣 書 畫 發 展 協 會 - 帶 領 民 眾 書 畫體驗

▲ 新 竹市警察局-宣導行車安全

▲新竹市健保局-宣導健康存摺

▲捌樓小吉他-帶來多首歌曲演唱

45


Vol.66 No.1 Sep 2017

校友活動

春遊故宮南院 三月五日是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一早七

現已經是不可多得的珍寶了。每一間都開了

點鐘,竹北第一站集合出發,沿路學長姐及他

文創商店,各具特色,在其中遊逛十分悠閒。

們的眷屬也都開開心心地上了車,大家放下了

停留了約一小時,為避免傍晚塞車,便打道回

平日繁忙的醫療工作,難得偷得一日閒,更何

府,好在一路順暢,到了苗栗已六點半,晚餐

況今天的目的地是南部的文化聖地──故宮南

在當地氣派的東北角餐廳吃了一頓美食,席間

院。一路上大伙兒一邊說笑,一邊享用著王伯

還為我們三月份的壽星慶生。飯後又有香甜卻

伯(主辦單位總幹事王梅小姐的父親)請的美味桶

不膩口的蛋糕享用,快樂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柑,不知不覺於十點鐘左右便到達了目的地。

此行雖然時間緊湊,但兩個停留的景點均

設計新穎的故宮南院矗立在嘉南平原上,

能充分展現知性之旅的特色。隨行的老老少少

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挑高的造型結構再加上大片

成員都能開心自在地遊逛,從大家開心的笑意

玻璃,從主建物中望出去,有湖水、有大片的平

中便知每個人的心中都裝滿了美好的記憶。

野,視野十分遼闊。這次的主題展是日本的瓷器

感謝竹竹苗校友會如此用心地安排,參與

──有田燒。我們看到了許多日本的青花瓷及色

工作的校友與眷屬們勞心又勞力,辛苦了!期

彩絢麗的大型瓷器,彩繪筆觸十分細膩,看得人

待下次再相聚同遊喔!

目不睱給。但十二點要集合,只能匆 匆地又上了車,出發前往嘉義「真北 平」餐廳去祭五臟廟。時值禽流感流 行期,不敢吃他們的招牌菜「北平烤 鴨」,不過仍然享用了「啤酒雞」, 並喝了會長請的無限暢飲啤酒。 酒足飯飽之後,到「檜意森活 村」參觀,那裡原是林務局蓋的宿 舍,有二十八間台灣檜木日式房子, ▲部分團員合影

46

文/阮慶定 M72


校 友 活 動 Vol.66 No.1 Sep 2017

▲三月份壽星吹蠟燭

▲ 國 軍新竹醫院高院長(右二)也攜眷參加

▲護理學系校友永遠美麗

▲周會長(右一)全家與學妹攝於檜意森活村

▲全體參加校友及眷屬合影

47


Vol.66 No.1 Sep 2017

校友活動

▲ 每 3 個月聚一次 還是這麼high

M74 春季中區同學會 今天M74中區春季同學會(106年 4月16日),在台中 裕元花園酒店舉行,許多來自北部及南部同學也熱烈響應, 盛況空前,大家玩的很瘋狂。M74期中區同學會創會歷史悠 久,從民國78年,由先退伍的顏錦田(整外)、陳惠美(N 27已逝)夫婦、楊朝弘(心内)、戴正忠(復健)及陳偉 仁(復健)同學發起,每3個月大家輪流舉辦活動以聯絡感 情。許多同學退伍以後開業,生活被醫院診所鎖住,成天要

文/陳昭安 M74

跟病人及健保局周旋,生活很枯燥。到私人企業經營之大中 型醫院服務,工作非常忙碌,也有快喘不過氣之感覺。 透過熱心的太太們很熱情的聯絡,小孩子們因此也可以

彼此認識,當時甚至規定如有輪到 未能準時舉辦者,必須承擔所有經 費再辦一場的潛規定,讓大家有歡 聚一堂重溫同學情,凝聚共識。自 然而然參舆人數逐漸越來越多, 也吸引了南部及北部的同學一齊參 與。到今年,邁入笫28年了,每季 辦一次的同學聚會從沒有斷過,相 信這是一個破金氏紀錄的同學會。

▲別這麼正經我們是來紓壓的

48


校 友 活 動 Vol.66 No.1 Sep 2017

▲ 戴 墨 鏡 從 南 部 來 的 鄭 衛 漢 是 玩 得 最 瘋 狂的一位

許多其他醫學院畢業的同事,

▲為我們有緣同進M74乾杯

都很羨慕我們的革命感情,畢竟我 們是住在學校、共同生活、受教 育,或一起下部隊到外島,同甘共 苦的夥伴,所以感情特別的濃,當 然有異於一般鬆散的民間醫學院學 生。現在同學們年紀也屆一甲子 了, 進入所謂空巢期。北區及南區 同學在最近兩三年也逐漸各自组他 們的同學會,且固定有各自舉辦的 活動。但大家仍可透過 M74 LINE 群組,跨區參與活動,好不熱鬧。 我們玩得有多瘋?!活動已

▲不醉不歸

製成微電影,以饗大家。請按壓 YouTube分享https://youtu.be/ dZ4h1NJWFws。

▲太太們今天不一樣喔

▲M74最棒

49


Vol.66 No.1 Sep 2017

校友活動

▲ 戴 著 校 長 致 贈 的 帽子合影留影

願我國醫人屢創佳績 藥學系六十期是藥科成立一甲子的期班,也是一百餘 年來一年級時人數最大班(三十九人,其中僑生九人)。今年 值本班畢業四十年,散居各地校友紛紛安排返母校看看。其 中韓國僑生王立強,在美三十餘年,事業有成,希望捐款百 萬回饋母校,資助學校研究及奬助藥學系同學;香港僑生伍 焯祺,離校後旅加四十年,多年來第一次返台,非常思念學 校。在同學胡幼圃的安排下,四月十三日由陳威明同學及藥 學系主任胡明寛陪同拜會司徒校長,共話思念國醫情懷,並

文/胡幼圃 P60

獲司徒校長贈送校史為紀念,校友總會也為這難得的重逢, 提供每人紀念品各乙 份。隨後一行人參觀 校史館,館內陳列著 國醫百年風華,參訪 成員莫不感念恩師前 輩們的努力貢獻,願 我國醫人代代相傳屢 創佳績!

懷念啊這是水源院區 多 介壽館搬過來的藝術天 花板

50


校 友 活 動 Vol.66 No.1 Sep 2017

史館模擬水源 院 校區大門前留影

▲ 畢 業40年重逢先在院長室合影(左起陳威明胡幼圃王立強伍焯祺胡明寬)

錯誤勘正

59期錯誤勘正

期別

頁次

段次

行次

59

14

左1

9

大體解剖吳啟華教授

更正與建議

資料提供

大體解剖巫祈華教授

M53 林擇燊

51


Vol.66 No.1 Sep 2017

談天說地

▲ 陳 日 生 正 式 接 任 台 北 市 牙 醫 師公會第21屆理事長

國防牙醫榮光再現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第 20 屆大會 晚宴暨交接典禮紀實 民國106年2月19日下午8

終於現身。身著軍服,臉龐紅潤、踏實

時,正在舉行台北市牙醫師公會

穩健的少壯軍官,嚴肅又喜氣的問候來

大會晚宴之國際會議中心三樓,

賓揮手致意,咦?!這位官爺好像哪裡

震耳欲聾的音樂突然中斷,在一

見過,懸疑氣氛更趨濃烈之際,長官登

片不尋常的寂靜中,軍樂響起,

台站定,司儀宣布:「理事長交接典禮

宴會廳大門緩緩開啟,踏著雄壯

開始!」大家才「喔」的一聲,原來是

堅定的步伐,一排排如假包換的

「生哥」登基大典的噱頭把戲!但這震

國軍儀隊踢著正步隨著軍樂聲進

撼全場之排場,表現吾國防人的鐵衛軍

場,剎那間以為是中正紀念堂值

本色,接下來的儀隊表演、花式操槍、

勤儀隊進場交接,或高級將領蒞

空中接力,簡直讓人近距離大飽眼福,交接典禮成為另類的嘉

臨;於眾人震撼疑惑聲中,主角

年華會。

文/姚振華D17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為一社團法人,自民國56年由台灣省 牙醫師公會中獨立,民國66年台北市改制為院轄市後,新制 的北市牙醫師公會至今已歷20屆,期間歷經46年、25位理 事長,今年改選由曾獲NDMC傑出校友之牙醫學系第39期畢 業校友陳日生醫師擔任,校友們倍感榮幸與興奮;回想民國 75-76年,由作者首度代表國防出任第8屆理事長算起,相隔 已歷30年之久,可知國防人要從七大院校中脫穎而出是十分 困難的事。台北市牙醫師公會是各地公會的領頭羊,人才濟濟 外,對口腔衛生的率先推動、醫療品質的提升、醫病關係的調 ▲ 盛 大隆重的進場儀式

52

和、國際口腔醫學的參與等均有良好的表現。牙醫界在多向


談 天 說 地 Vol.66 No.1 Sep 2017

▲ 牙 二臨床模擬教室揭牌儀式圓滿完成與會貴賓全體大合照

溝通及協商下,為牙醫發展與 社會需求建立一完善制度。為 培養NDMC牙醫界接班及其影 響力,中華民國源遠牙醫學會 (國防牙醫校友總會)黃春生 會長及北市牙醫師公會陳日生 理事長建議並規劃熱心牙醫校 友們積極參與各級牙醫公、學 會及專科學會的幹部訓練,先 從各委員會參與做起,瞭解工 作內容、參與各項活動、提供 相關資源與人脈,不間斷的傳

▲ 拜 會司徒院長牙二模擬臨床教室重建獲得院方全力支持

承,5~10年內將可培養有接 班潛力的校友,爭取發言與承 擔任務,同時亦被其他院校肯 定,則可發揮團隊精神、貢獻 社會。 學會與學系的互動,一直 以來均維持穩定的關係,但力 量的凝聚與發揮仍嫌不足,自 陳日生(D39)接任第7屆總會 長開始,會系之間的溝通與互

▲ 謝 義 興 主 任 代 表 學 系 頒 發 熱 心 校 友 獎 牌 感 謝 學 長 對 學 系 的 大 力 支 持 與 贊 助(左起陳日生、作者、王厚智、徐滿祥、謝義興、黃春生、李忠興)

動進入新的領域,不但繼續教 育的合作、尾牙及春酒的共同 主辦參與,國內外校友的參訪 安排、在校學生獎助學金的提 友返校安排 校 參觀學院戰傷 中心

供支援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53


Vol.66 No.1 Sep 2017

談天說地

牙科模擬教室重建始末 事件肇因於D16期海外校友王厚智學長的

額捐款,總金額已達新台幣11,176,888元,經

以回饋母校之心願,慨然將在台資金新台幣三百

採購施工,牙二臨床模擬教室之重建與更新,

萬元捐助學系使用,當時謝義興主任正為推動考

終於在”雙生哥”(陳日生會長及黃春生會

試院臨床技能測試訓練(OSCE)而傷神之際,

長)及謝義興主任與各位顧問、理監事支持與

經與陳日生會長協調規劃,並在理監事會的支持

贊助校友們的堅持與努力下,完成此「不可能

下,發起牙二教室之重建與更新計畫。當時許多

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於民國105

校友並不看好,認為為數1、2千萬的捐款不是

年11月26日(院慶當天)由司徒會長親自揭牌

個小數目,亦有校友質疑校友會介入是否會得到

啟用,終於完成此歷史性的創舉與任務。

校方、軍醫局及國防部的同意,雖然大家都希望 完成此心願,但仍擔心其可行性。

由陳日生校友榮膺台北市牙醫公會理事 長,暨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臨床教學模擬教室

校友總會陳日生會長的任期已滿,續任會

更新重建,給全體校友們一劑強心針,國防醫

長黃春生醫師(D40)瞭解學系的需求,承續上

學院創校歷史悠久,任務艱鉅,主導中華民國

屆理監事會的決議,拜訪各地資深校友與顧問,

近代史的建國強軍的任務,在在值得吾全體校

爭取支持並聽取校友們的卓見。於綜合評估後,

友自豪,近年國內外情勢愈行艱困,直接影響

認為是有困難存在,但需先與院方溝通報告,

國家的未來、人民的福祉,因此希有識之士、

105年1月14日在謝主任安排下拜會司徒惠康院

海內外校友,追隨先聖先賢的革命精神、毅力

長,並邀請為此事專程回國的王厚智醫師、同班

及勇氣,再造中華,榮光再現。

同學徐滿祥顧問、林子淮院長、兩位前後任總會 長(陳日生及黃春生會長)、李忠興主任、兩位 總醫師及本人等代表與院長溝通,司徒院長聽取 學系與學會的陳述及需求後,即裁示全力支持牙 二臨床模擬教室之重建與更新,院方願在行政支 援及相關業務上全力支持配合,使重建更新計畫 之可行性大為提高。 接著經費籌措在與校友們多向的溝通下, 除王厚智校友捐款300萬元外,熱心校友陸續大

▲ 全 新 牙 二 臨 床 模 擬 教 室 提 供 學生更優質的學習環境

54

▲ 師 長校友熱情參與揭牌儀式

▲ 院 慶當日司徒院長親臨學系主持牙科模擬教室揭牌啟用儀式


談 天 說 地 Vol.66 No.1 Sep 2017 ▲ B u l f i n c h B u i l d i n g 為 M G H 最具歷史性的建築

哈佛教授教我的 三個態度與我的三個啟發 文/陳田育 M101

永遠不要放棄手邊的任何機會

員,而目前全世界用的人工耳蝸就來自於他們

經過千辛萬苦,好不容易來到了波士頓的

的研究,在hearing and speech領域有著極大

麻州總醫院精神科與睡眠中心進修,這個全美

的貢獻。雖然領域不同,但Neuroscience還是

國學術氣息最好的城市,在哈佛與MIT坐鎮之

跟我有一點關係,鼓起勇氣,寄了信給教授,

下,有朋友開玩笑說,可能地鐵裡隨便一個坐

希望爭取再次見面的機會。原本以為可能是週

在自己旁邊的就是大教授或是諾貝爾獎得主。

間的半小時會面,沒想到換來了週末三個小時

而我,就真的如此幸運。

紮實的分享,教授用身教讓我真正了解作學問

Nelson Kiang教授,年近90歲,身體相

這件事情,在那三個小時裡,我體會到了教授

當硬朗,講起話來感覺不過是60來歲的長輩,

對事情與人生的三個值得學習的態度以及對我

在剛來到波士頓的第一個週末,與蘇聖強學長

的三個啟發。

(M96)用餐完準備搭車返家的路上,教授主動過 來與我們交談。地鐵兩站的距離,我們坐著,

哈佛教授的三個人生態度

教授一手提行李,一手拉環站著跟我們聊天,

一、充分準備

不過五分鐘的時間,教授給了我們他的名片,

我與教授僅有一面之緣,彼此並不瞭解,

大家互道再見,原以為這不過是場偶遇,沒想

加上又不同領域,原本以為或許看看教授的研

到教授竟成為讓我收穫甚多的貴人。

究室再聊聊美國的生活就差不多了,但沒想到

回到家隨手搜尋了教授的名字,天啊,華

教授提供給我的遠遠多於我所預期。江教授僅

裔美籍的江教授同時是哈佛與MIT的榮譽教授,

僅花了五分鐘的時間,很快帶了我與學長參觀

是全美國第一位Biopsychology的PhD(現在改

一下實驗室後,拿出了兩袋準備給我的書與資

叫Neu roscience),他一手創立的Eaton-Pea-

料,全部都是他自己過去看過與精神醫學相關

body Laboratory實驗室目前是哈佛體系中最大

領域的書籍,而接下來的三個小時,幾乎完全

的實驗室之一,總共有一百多位各領域的研究

沒有提到他自己的豐功偉業,全部聚焦在他自 55


Vol.66 No.1 Sep 2017

談天說地

己對於精神醫學的歷史、現在與未來的看法。

步,而一個國家的教育政策,將決定這個國家

就算教授本身學識淵博,我認為教授一定仔細

整體的競爭力,他其實不過是從hearing and

思考過要跟我分享的事情,也一定稍微再看過

speech這個領域跳脫出來,用過去的科學訓練

資料,才能夠如此從容的與我分享,甚至教授

來了解這個世界。將近90歲的年紀還能如此充

提出許多著名的研究與書籍我自己完全沒有聽

滿好奇心,我認為這需要滿滿的熱情。

過,甚感慚愧。只是跟完全不認識的晚輩聊天

三、提攜後進

都能如此充份準備不浪費時間,我完全可以相

美國除了是一個講究實力的地方,更是

信教授過去投注在工作與人際間的交流一定也

一個講究關係的地方。太多人前仆後繼想要來

都是充分準備過的。

到美國,很多時候一開始沒有人引薦,並不容

二、保持熱情。

易有機會。教授從第一次寄信給我就給了我幾

來美國一個多月,我深信在美國要成為

個建議及我一定要聯絡的老師名字,但因為許

somebody一定要有過人的熱情,因為努力與

多因素,我並沒有聯繫,當天被教授指點了一

積極都只是基本配 備 。 江 教 授 已 經 近 9 0歲 的

下。對他而言,他希望給我機會認識更多有影

年紀,依然在學術界非常的活躍,對於研究與

響力的人,或許等級差了很多,領域不一樣,

教學的熱情完全不減。退休後他對於公共教育

但卻可能有機會讓這些老師再介紹年輕一點的

以及公共健康議題持續關心,下個月他即將前

人彼此認識,而這個彼此介紹的方式其實是一

往巴西進行一個多月的教育議題訪問與研究。

個非常大的禮物,某方面而言是拿自己的credit

對他而言,這其實是neuroscience的延伸。

借給別人用。當天會面結束時,教授介紹了一

他跟我舉了perfect pitch的研究,也就是腦部

位剛從他們實驗室回來台灣的學長,與學長

的各種能力透過合適的訓練是可以明顯得到進

email聯繫後,更確定教授一直以來都是用這種 提攜後輩的態度與他們相處。

我所得到的三個啟發 一、了解歷史,承先啟後 三個小時裡,教授跟我說了非常多精神 科過去有名的研究,精神科臨床的困難,以及 MGH精神科的歷史,甚至有關於二十多年來精 神藥物並沒有想像中的實用,精神分析與心理 治療又再度成為臨床治療中非常重要的選擇, ▲ 作 者(右)與江教授、蘇聖強學長合影

他也都相當清楚。但他非常驚訝,我完全不知 道許多相關的事情或研究。或許這當中許多的 事情是他過去這麼多年來在學術界累積下來的 知識,但對於歷史這件事情,其實在研究與臨 床工作中有其必要性,就像做任何小小領域的 研究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文獻回顧。 而過去唸書時,書本中最前面的歷史往往 沒有人要念,因為考試不會考。久了之後,我 們對於歷史這件事情,變得不再重視,甚至,

▲ 初 步討論後與江教授共進午餐

56

台灣的歷史,我們自己又知道多少?或許我們都


談 天 說 地 Vol.66 No.1 Sep 2017

可以從歷史中認識自己,從中想出自己面臨困 境的解決之道。 二、保持疑問,親自驗證 教授花了很多的時間,跟我分享了亞洲 教育的問題。他自己的研究室在過去這麼多年 裡,幾百位亞洲最優秀的研究員到他們實驗室 裡進修,他總是發現亞洲研究員提出疑問的能

▲ E t h e r D o m e 於 1846 年執行著名 的以吸入性乙醚 無痛示範手術

力不佳,常認為只有怎樣才是怎樣,很多的好 ▲

不一定真的好,很多認為真的事情可能也不一

江 教授的贈書

定真。身為一個頂尖的科學家,他再三的提醒 我,一定無時無刻要保持開放的心胸,如果任 何人質疑自己或是反對自己,其實這是最好的 學習機會,也是反省自己的時候。例如在臨床 裡,許多病人總是質疑藥物對於精神疾病治療 的效果,除了學習如何回應病人之外,這些也 都是很棒的研究與思考的問題,透過自己查證 資料或是自己做研究驗證,會遠比哪位老師的 教導更有說服力。而這些查證的習慣我同時在 許多這裡的老師身上看到,每次看完病人,當 我提出問題時,老師給我的回應往往是哪個最 新的研究看到甚麼或是他自己的研究結果如 何,這種習慣非常值得學習。 三、跳脫框架,多方合作 以作研究而言,其實每位研究員都非常 的辛苦,尤其是實驗室的研究,常常都全年無 休,每天都要到實驗室照顧細胞或動物,甚至 可能忙了好幾個月結果沒有令人滿意的成果。 老師特別提到,任何的研究其實是為了解決疑 問,而不是為了要做出甚麼,儘管有許多現實

有火花的產生。例如糖尿病在亞洲越來越多, 也越來越多人投入細胞或藥物層面的研究,但 對他而言,許多臨床醫師卻沒有注意到,其實 糖尿病與一個國家繁榮後飲食西化有重大關 係,除了胰島素外,更多的是行為問題,而行 為這件事情,可能就是精神科可以介入的地 方。他自己過去管理上百位不同領域的專業人 士,就是透過彼此的了解以及大量廣泛的閱 讀,讓一群看起來差很遠的專家一起做出一些 很酷的事情。我自己這一個多月在麻州總醫院 的觀察也確實如此,幾乎每位老師的研究都與 不同領域的專家互相合作,又因為醫院一開始 篩選人選的標準非常嚴格,幾乎能進到醫院工 作的都是已經在各領域有所成就的專家,因此 彼此之間的合作品質相當高。未來自己如果能 夠找到夠專業的團隊或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 讓人信任的專家,都是將來生存的關鍵。

致謝

或升等的考量,但一定無時無刻要回到自己最

非常感謝三總精神醫學部的葉主任與所

初的疑問,避免陷入很小的機轉或構造內在打

有老師、人事室惠冬姊、萬執行官、林院長以

轉,卻忘記做這些研究最初可能是想要了解人

及軍醫局的長官與局長協助,才讓我在三總基

體在某個狀況下的反應,或者想解決甚麼問

隆分院精神科擔任主治醫師期間,能夠在最後

題。只有自己隨時跳出自己在做的事情,從更

關頭獲得國軍全時短期進修,可以赴美有臨床

宏觀的角度重新檢視時,才能隨時確認自己在

技能與研究學習的機會,更榮幸能有機會獨自

正確的方向。

與大師會談。經過這次的經驗,我完全可以體

此外他一直鼓勵我要與不同領域的人交

會為何有人願意花極大的代價與巴菲特共進午

流,如果做精神科就只跟精神科的醫師交流將

餐,畢竟要有知識很容易,但要有智慧需要許

會非常可惜,因為任何領域之間彼此都可能會

多經驗的積累。 57


Vol.66 No.1 Sep 2017

▲ 樂 團 成 員 : 左 起 鼓 手 明憲、吉他手泓道、 主唱詹姆士 (詹益承)

談天說地

醫師歌手的心路歷程分享

文/詹益承 M102

我是M102期代訓生詹益承,目前就職於臺

的網路漫畫家Nikumon合作,成就這台灣第一

中榮總嘉義分院復健科,是第三年主治醫師,

張由醫師歌手與醫師漫畫家合作的唱片!「輕

目前在工作之餘,也緩慢地跑巡演與宣傳,很

輕地走過」是一種處世態度,象徵著我們來到

榮幸能分享自己的音樂歷程給校友們。感謝國

世間走一遭,輕輕巧巧地,優雅從容地走,就

醫校友會的支持與愛護,才能有此機緣介紹自

算碰到阻礙、遇到風雨,依然如此。

己的創作歌曲集。 2011年我被確診為多發性肌炎,領取了 永久重大傷病卡。2012年我完成了人生第一 張全創作單曲集「聽診器」,藉以勉勵自己 與所有醫療人員莫忘初衷,並且把握當下,去 完成我們生命中最有熱情、最重視的那一塊。 而今年,我要分享的是第二張作品「輕輕地走 過」,在2016年8月發行,全台各大唱片行與 網路書店已經上架。這張專輯有別於第一張, 是以樂團的形式來表達,並且邀請到同為醫師

58

▲ 詹 益 承 與 陽 明 大 學 畢 業 醫 師 於 北 區 分 會 春 酒 聯 誼 晚 宴演唱


談 天 說 地 Vol.66 No.1 Sep 2017

製作專輯的時候,我還 在花蓮榮家下鄉服務,與在台 中的樂團團員們分隔兩地錄 音,感謝現今的科技,我們把 錄音檔案放在雲端,然後請台 北的錄音師混音;另一方面將 Nikumon的畫作交由平面設計 公司編輯,再大量印刷,所有 過程花了一年多,相當辛苦, 也得來不易!製作成本超過30 萬元!目前巡迴表演已經在花 蓮、台東、彰化舉辦過,在花

▲ 輕 輕

蓮期間也接受過大愛、民視新

走過專

輯封面

聞等電視台與花蓮教育電台的 專訪。新的一年目標是繼續跑 北中南,宣傳音樂理念。 在行醫生涯裡,我們面 對著緊張焦慮與愁容的病患及 家屬們,身在嚴肅與嚴謹的白

然會輕輕地走著,一面行醫,一面背起吉他,到不同角落吟 唱,並且繼續寫歌創作,寫出更能打動人心的生命 之歌! 歡迎加入我們樂團的FB粉絲團:請搜尋

色巨塔裡,壓力常常在無形中

「Dr.詹姆士醫療團隊」

累積。音樂創作對我來說是一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DrJames

種救贖,是壓力的出口,甚至 是讓我更看透生命價值的顯微 鏡。音樂的內涵,對人們來說

Music/ 編輯部: 「Dr.詹姆士醫療團隊」106年3月

更是一種鼓舞。還記得擔任住

12日應邀於北區分會春酒聯誼演出,

院醫師期間,我在病房對著中

唱了海闊天空 與 Take It Easy兩首

風的阿婆唱著她最愛聽的「雨

歌曲,歌聲清澈溫柔,像醫者用音

夜花」,與邦交國總統在病床

樂輕撫病患的心。

旁交流彈吉他的心得,一首Fly Me to The Moon令他與夫人 會心一笑!音樂就是這樣,打 破醫病關係的生疏、打破不同 國籍語言的隔閡。未來,我依

59


Vol.66 No.1 Sep 2017

談天說地

▲北 區分

會春酒聯 誼合影 ( 中蕙、楊 前左起 N 姿敏後左 35 游 起 M80 正川) 陳逸正、 項

不可思議的重逢 民國 73 年,在課業最重時候,我擔任本班

暄後,我們和項正川夫婦

M80 醫學系學生長之一,還要忙台大、陽明、

來張合照,我卻渾然不知

北醫、國防四所醫學院醫學週的外校聯合活

道她就是我想知道的人,

動。73年3月12日醫學週開幕當天,有一些護

畢竟已隔33年……。

理學系的學妹來幫忙、捧場,很感謝她們。當

當晚回到家,我無意間瀏覽手機資料夾,

天有合照了一些照片,我很珍惜的留到今天,

裡面有存放著翻拍的舊照片,看到當年的這些

當中有位穿赭紅色外衣的學妹,30年來我一直

紀念照,次日我心血來潮試著將舊照片 Po 到

想不起她的芳名,畢業至今也沒再遇過這位學

NDMC 校友 FB問問看有無校友認識她,馬上就

妹,但內心卻沒有忘懷這件事!

有人給了我答案,原來當年那位穿赭紅色外衣的

民國106年也是3月12日,北區校友會舉辦 春酒聯誼餐會,她居然出現在我面前,因為她和

學妹,就是昨晚跟我聊天的那位漂亮學妹 N35 游中蕙。

我同學項正川的夫人楊姿敏是N35同學,主辦單

天呀!這太令我~錯愕~驚訝~興奮…!時

位將她安排與我們M80同桌,在她自我介紹寒

隔 33 年後居然在同一天3月12日碰面一起用

▲ 民 7 3 年 與 參 加 活 動 N 3 4 , 3 6 學 妹 合影

60

文/陳逸正 M80

▲ 民 7 3 年 3 月 1 2 日 與 當 時 不知姓名的學妹合照

▲ 當 年參加活動同學合影(游中蕙前排中)


談 天 說 地 Vol.66 No.1 Sep 2017

餐,感謝校友會辦此活動讓我有機會見

本要聚餐,碰巧二姊游定清(N21)已安排要參加北區春酒

到長年旅居美國的中蕙學妹,也找到答

聯誼,索性姊妹一起參加餐會,也是聚餐,沒想到姊姊那

案心中終於釋懷!

桌已滿座,正巧M80桌有空位又有N35校友,才被主辦

更想不到中蕙學妹隔天就搭機離

單位安排過去,要多少個巧和,才促成了這次重逢。這消

台,她也是臨返美前一天,游家姊妹們

息與新舊、照片透過校友會幫忙迅速轉傳到她那兒,她雖 不復記憶當年的活動,但卻也很驚訝與感恩!在時空背景 變化33年後的同一天,不約而同再重逢,這是喜事,這 是一種巧合,更是一種緣份!

▲ 參 加春酒聯誼M80同學小聚

校友會 活動報導

▲ 民 73年醫學週活動邀請卡

▲ 會 場內合影(游中蕙右前二)

雲嘉南會訊

2017年4月16日國防醫學院校友會雲嘉南分會舉 行理監事會議,通過106年度推薦傑出校友名單及年 度活動,感謝國防醫學院胡幼圃教授及前校友總會張 兆榮會長蒞臨指導。胡幼圃教授並簡介其研究團隊在 科技部支持下完成我國第一個自行設計、研發成功的 長效止劇痛新藥SDE,預定106年4月20日正式上市需 自費購買。(SDE簡介詳見好事報報)

▲ 熱心理監事與廖會長合影

▲ 雲嘉南理監事合影

▲ 感謝張兆榮(前右二)及胡幼圃(前右一)蒞臨

61


Vol.66 No.1 Sep 2017

談天說地

美國國歌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的歷史故事 美國國歌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James Madison 1751-

直譯為 “星光閃亮的旗幟“, 簡稱“星條旗“.

1836)的親筆信及有 “停

其歌詞作者為美國人佛朗西斯.斯科.基 (Fran-

戰” 字樣的旗幟,乘船

cis Scott Key 1779-1843), 作曲者為英國人

到英國海軍旗艦上,為釋放被英軍擄走的 Wil-

約翰.斯塔福德.史密斯 (John Stafford Smith

liam Beanes 醫師與英國軍方交涉,雙方經過

1750-1836).

一星期的談判,英方終於同意釋放 Beanes 醫

文/馬彪 M49

佛朗西斯.斯科特.基先生 是一位美國律師、

師。不過因為他們在英軍船上聽到了有關即

作家、業餘詩人,他於1779年8月1日在美國

將進攻巴爾地摩的作戰計畫,談判結束後,

Maryland 州 Frederick 郡出生,於1843年1

Key、Skinner和 Beanes 三人被迫拘留在他們

月11日在巴爾地摩 Baltimore 病逝,享年63

來時乘坐的船上,派有英軍看守,不准回巴爾

歲。在他 35歲時,於英軍進攻巴爾地摩 Battle

地摩。果然在12日深夜,大英帝國的皇家海軍

of Baltimore 之前一週,即1814年9月5日,和

開來了19 艘砲艦,對位於巴爾地摩港口的麥克

一位名叫 John Stuart Skinner 的政府官員,被

亨利要塞 (Fort McHenry) 作25小時的猛烈轟

推為代表,帶著美國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

擊,只見彈如雨下, 紅光四射,砲聲隆隆,震 天動地,扼守要塞 的一千名美軍,在 少校指揮官 Major George Armistead 命令下,全力還 擊,誓不投降。英 艦因無法穿越港口 要塞,故無功而 退。據事後美方統

▲ 美 國國歌歌詞作者 Francis Scott Key律師

62

▲ 巴 爾 地 摩 之 戰 英 海 軍 艦 砲 猛 烈 轟 擊 麥 克 亨 利 要 塞圖(油畫)

計,此次砲戰英艦


談 天 說 地 Vol.66 No.1 Sep 2017

對麥克亨利要塞共射出 兩萬餘發砲彈。與此砲 擊同時,英軍五千名陸 軍攻上了陸地,卻在巴 爾地摩市北方的Nor th Point 處,遭遇美陸軍 和數千名民兵(militia) 頑強抵抗,英軍少將 指揮官 Major General Robert Ross(即 8/24/1814下令焚燒首

▲ 麥 克 亨 利 要 塞 司 令 G e o r g e Amistead少校

▲ K e y 在 船 上 看 到 要 塞 上 空 仍 飄 揚 著 星 條 旗 時 興 奮情景

都華盛頓的司令官)被擊斃,二千餘英軍被俘,

議他採用當年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由英國人

吃了大敗仗。戰事很快結束,美軍獲勝,英軍

約翰.斯塔福德.史密斯作曲的 “To Anacreon

撤退。

In Heaven” 作為配曲,改換歌名為 “星光閃

此時在距離麥克亨利要塞8英里處的船上,

亮的旗幟” The Star-Spangled Banner,並

站立著三個人,他們親眼目睹了這場砲戰的全

建議將歌曲送到 “巴爾地摩美國報” The Bal-

部過程。Key 在13日晚澈夜未眠,憂心忡忡,

timore American 報社,另印單頁隨報分送,

擔心著麥克亨利要塞是否巳被英軍攻破,巴爾

效果非常好,不久竟被其他地區十七家報紙爭

地摩市是否已落入英軍手中,家人是否平安無

相刊載,這首歌 The Star-Spangled Banner深

恙,這些憂慮深深地困繞著他。14日清晨,砲

受美國人民所喜愛,很快地便傳遍全國各地,

聲停了,天剛破曉,他迫不及待地起身走到船

在軍中、民間各種大型聚會廣為演唱。1931年

舷處向要塞方向望去,藉著那初現的微弱晨光

3月3日經國會列為議案討論表決通過,赫伯特.

和那尚未完全消散的硝煙,他隱穩約約地看到

胡佛總統 President Herbert Hoover ( 美國第

了要塞旗桿上隨風飄揚的那面巨大星條旗,他

31任總統 ) ,於次日簽署後,正式將其採用並

揉揉眼再看,他確實地看到了旗上的那些閃亮

定名為 : 美利堅合眾國國歌 The National An-

的星星在向他微笑,向他眨眼,那絕對不是侵

them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略軍的米字旗,他為此情此景激動不已,非常 自豪地高聲喊叫,「快來看!快來看!我們勝

Key 手抄原稿巳值萬金

利了!我們勝利了!」他竟忘了他仍是在被敵

Key律師在他回到巴爾地摩後,將他所寫出

人監視的船上。那巨大的星條旗仍在原處高高

的詩句又重新在紙上抄寫了兩份,連他1814年9

飄揚,亳無疑問地證明了,經過日夜激烈砲擊

月14日在那舊信封背面寫的原稿,總共世上留有

後,要塞仍堅守在美軍手中,敵人未能得逞。

三份。目前知道這三份手稿的下落分別為 : 一份

他從衣服口袋裡取出了一個舊信封,將他所見

為美國國會圖書館 Library of Congress 所收藏,

及感觸在信封背面寫上了些詩句,題名為 “麥

另一份在賓州歷史學會Pennsylvania Historical

克亨利要塞保衛戰” The Defense of Fort

Society保存,那份寫在信封背面的原稿曾被他

McHenry。回到巴爾地摩後,他將所寫的詩稿

姐夫 Nicholson 家人保留了93年之久,1907年

送給他的姐夫Judge Joseph Hopper Nichol-

時Nicholson後人將其賣給巴爾地摩商人Henry

son 觀看,得到姐夫的極高讚賞和鼓勵,並建

Walters,1934年 Walters 先生在紐約市以美金

63


Vol.66 No.1 Sep 2017

談天說地

$26,000 元將其賣給另一商人,1953年馬利蘭州

在藍色底布上,15條紅白相間排列的橫條每條

歷史學會 Maryland Historical Society 以同一價

寬為2英尺,所用的材料為英國毛料紡織品及白

錢購入,做為永久保存。

布。MaryPickersgll和她 67歲的母親Rebecca Young、13歲的女兒 Caroline、兩位姪女 Eliza 13歲& Margaret 15歲和一名13歲黑人女傭

巨旗的縫製經過及其歸宿 在巴爾地摩之戰的前三週,即1814年8月

Grace Wisher,6人通力合作,每日工作長達

24日,4,000名英軍由 Robert Ross將軍率領攻

12-14小時,全部都是用雙手縫製,她們整整用

進了首都華盛頓,他下令焚城,放火燒毀了白

了7個星期的時間,完成了巨旗的製作。1813

宮White House, (那時不叫白宮,稱作總統官

年8月19日交貨時,Mary Pickersgill接到酬金

邸 President Mansion)、國會及其他許多政府

$405.96元 (相當於2016年的$5,037.00元),這

重要建築、設施及民房(史稱Burning of Wash-

筆酬金比當年一般巴爾地摩人一年工作的收入

ington)。英軍準備下一攻擊目標便是美國重要

還多。另一面巨旗名叫「風暴旗」 Storm Fla,,

商港巴爾地摩市,此時防守巴爾地摩港口麥克

尺寸比 Garrison Flag 小,為17 英尺X 25英

亨利要塞的美軍指揮官Amistead少校除提高

尺 ( 5.2 米X 7.6 米),材料是用防水膠布,比較

警覺加強防備外,忽生異想,他想要定製一面

結實,那是在括風下雨時使用的。Storm Flag

非常巨大的國旗升到要塞中央90呎高的旗桿頂

的酬金是$168.54元。有了這兩筆錢,Mar y

上,眾人都不明白他此做的用意何在,他解釋

Pickersgill將她租來居住的房子買了下來,生活

說:「我要讓英國佬亳不費力的在老遠的艦艇

過得寬裕多了,現在204年過去了,這間曾住

上便能看到我們的這面星條旗。」沒想到他的

過6名女子,她們曾在那裡縫製過兩面巨旗的小

頂頭上司巴爾地摩防衛司令 John S. Stricker將

屋,早已被政府完整保留為歷史古蹟,定名為

軍竟完全採納了他的這種怪異想法。

Flag House,其旁另建一新式建築,定名為星

巴爾地摩市的著名旗幟製作人 Mary

條旗博物館Star Spangled Banner Museum。

Young Pickersgill女士 (1776-1857),接納了這

該博物館全年對社會大眾免費開放,據統計每

份從未見過的訂單,訂單中要求她製作兩面巨

年竟有一百餘萬人慕名前往參觀。

形國旗,一面名叫「大星條旗」The Great Gar-

巴爾地摩之戰後, Major George Armi-

rison Flag,其尺寸為 : 30 英尺 X 42 英尺 (9.1

s te a d 因 戰 功 晉 升 中 校 , 在 他 退 役 時 , 總 統

米X 10.4 米),約為現代籃球場的1/4大小,旗

Madison特將此著名的大星條旗Star Spangled

上有15顆星星,每顆星星的直徑為2英尺,排列

Banner作為禮物贈送給他,肯定他對國家所做

▲ S tar - Spangled Banner 大旗

64

▲ K e y 詩 手 抄 原 稿 , 現 存 賓西凡尼亞州歷史學會

▲ 被 贈送給 Smithsonian 國家歷史博物 館時的大旗原樣


談 天 說 地 Vol.66 No.1 Sep 2017

美國國歌歌詞

原詩: Francis Scott Key

譯文:馬彪

Oh, say can you see by the dawn’s early light,

哦, 你們可都看見, 透過清晨曙光,

What so proudly we hailed at the twilight’s last gleaming?

我們為什麼會發出自豪的呼叫?

Whose broad stripes and bright stars through the perilous fight,

誰的寬條亮星旗,冒著猛烈砲火,

Over the ramparts we watched were so gallantly streaming?

在我軍防守的要塞之上, 隨風飄揚?

And the rocket’s red glare, the bombs bursting in air,

砲火的刺眼紅光, 炸彈在空中爆響,

Give proof through the night that our flag was still there.

經過這夜證明了我們國旗仍在那兒.

Oh, say does that star-spangled banner yet wave

哦, 看那星條旗不是依然高高飄揚

Over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在這自由的國土和勇士的家鄉!

過的卓越貢獻。1818年Amistead上校去世時,此旗曾在葬禮上出

Hall ),大廳中存放大旗處為

現,此後,該大旗為上校妻子 Louise Hughes及女兒Georgeana

特別設計的空調及暗光隔離玻

所共有。十九世紀初葉,美國掀起收集歷史文物之風,許多社會

璃房(glass chamber),該廳

名流紛紛寫信向Amistead家人索取旗上小片作為珍品收藏,Ami-

於2008年11月21日開始全年

stead家人勉強照辦,甚至有人索得旗上一顆星星作為死後陪葬

開放,免費向公眾展示至今。

品。1860年代,美國內戰時,為安全計,此大旗曾被運往英國避

由此可見,美國政府和人民極

難。1876年此大旗被Smithsonisn學會借來作為美國建國百年慶典

度重視,並不惜花費重金去修

之用,1912年Amistead中校的曾外孫Eben Appleton先生將此大

復和維護國家歷史文物的原始

旗正式捐贈給首都華盛頓特區Smithsonian 國家歷史博物館作永

面貌,俾供世代相傳,用它來

久保存及公開展示,二戰時期,美政府為了保護歷史文物,避免被

作為教育社會民眾的活教材,

敵機轟炸,此大旗曾被收藏在維吉尼亞州的一間倉庫中。

這種作法頗值得我國人借鑒。

結語 Key寫的這首著名的愛國詩The Star-Spangled Banner 之所 以能獲得全國軍民喜愛,而被採用為美國國歌歌詞的主要原因, 筆者認為是因為它在平時能凝聚國力,戰時能鼓舞軍心士氣。尤其 是Key詩中所讚賞的那面曾經在英軍25小時狂轟亂炸下毫無畏懼地 仍高高飄揚在麥克亨利要塞上空的Star - Spangled Banner大旗, 更是代表著美國人心目中的那份自由、勇氣和勝利。1912年Eben Appleton先生將這幅98高齡,因長年過度曝露在陽光下及塵埃中

▲ 斥 巨 資 修 復 後 的 大 旗 陳 設 在 歷 史博物館展示廳中供人參觀

早已破損不堪的星條旗贈送給國家歷史博物館,該館得到後極為重 視,當作鎮館之寶,歷年來曾多次加以小規模修復,均未見效,後 專家們發現長期曝露在強光及惡劣環境中是大旗毛料的致命傷害, 因強光能放出能量,該能量與毛料發生化學變化,使大旗漸漸退 化。1998 年Smithsonian歷史學會向社會大眾募集了兩仟壹佰萬美 元$21 million資金,聘請國內、外學者專家,用了8年時間,分四 階段使用現代的最新科學技術完成了原狀修復,並在館內特建一座 兩層樓高的星條大旗展示廳(The Star-Spangled Banner Exhibition

▲ 曾 在 此 小 房 中 製 作 過 歷 史 大 旗 的紀念館Flag House

65


Vol.66 No.1 Sep 2017

談天說地

種花助學 真快樂 106.3.13 日登於人間福報家庭版 從醫院督導長職位退休後,因為臨床看太

得38,500元,網友的

多病從口入的案例,喜歡食療的我,一心想要

熱情支持,讓我再接再

耕種無毒蔬果分享親友,因緣際會成為農婦。

厲,將滿園蔓性玫瑰花

用自然農法栽種蔬果,不噴農藥不施化肥,過

加入愛心認購行列,第

程不如想像中容易,新種的果樹們敵不過東北

二回合再度募到30,000

季風強勁吹襲,始終留在保命階段,無法開枝

元捐款,參加的人都覺得很有意義,紛紛表示

散葉結出甜美果實;買了幾次高麗菜苗,還沒

願繼續支持。

長高,就被野兔和菜蟲吃光光;種的小蕃茄才

無心插柳柳成蔭,我發現種花投資報酬率

轉紅,小蝸牛也搶先啃食到一顆都沒剩,連小

和價值高於蔬菜,期待親種蔬果量產前,能培

黃瓜也因授粉和蟲害等因素全軍覆沒,讓我不

育出更多特殊花系列認購商品,讓自己在賞花

得不感嘆隔行如隔山。

之餘,也能結交更多愛心網友一起助學,因為

其中最有成就的,莫過於趕上流行,成功

大家都有共識,相信教育是幫助弱勢兒童,早

種出含豐富花青素的蝶豆藍花,曬乾花瓣煮水

日脫離貧窮的最佳途徑,團結力量大,能夠種

變身最夯的天然藍色飲料,若加少許檸檬汁即

花助學,真是農婦最大的快樂呀!

成深淺紫色,可做出浪漫迷人效果,也能當天 然染色劑,做出吸睛麵包、麵 條和湯圓,物以稀為貴,乾燥 花瓣一斤甚至曾飆漲近萬元, 很多網友都想要擁有和種植。 這股飲品流行風潮,讓我 突發奇想,在臉書發起認購蝶 豆種子,幫助家扶中心兒童助 學活動,意外獲得廣大廻響募

66

文/洪彩鑾 N28

▲ 蔓 性玫瑰花

▲ 蝶 豆藍花


談 天 說 地 Vol.66 No.1 Sep 2017

海波在偏鄉 ( 一 ) ▲ 今 天 要 走 的 路 這 條 溢 道 算好的土已沖光了

汪海波(M68)這姓名都帶水的人,旅居美國行醫多年,退 休後,2015年響應政府「鮭魚返鄉」,參與偏鄉醫療,卻必 須遠離水岸,終日行走在高山峻嶺間。山上氣象多變,山明 水秀或窮山惡水常在一瞬間,他的感動與無奈就呈現在傳來 的LINE上。編輯部曾力邀他為源遠季刊寫偏鄉醫療報導,總 以太忙婉拒了,只在2016年馬來西亞第十屆世界校友會時, 綜整返台服務的經驗,以「台灣的山地醫療」為題,演講了 30分鐘。編輯部徵得汪學長同意,不定期摘錄LINE上照片與 簡短說明與校友分享。 ▲有 時必

106.4.28(五) • 力行產業道路是霧社去梨山的捷徑,聯通泰雅族各部落,

須坐小板

凳看病

包括瑞岩、紅香、慈峰,都是我們看診的點。 • 昨夜疾風驟雨,多處落石土石流,病人還是有二十五個, 今晨意外的天晴。 • 感謝分享我的快樂,穿過土石流的驚濤駭浪,雨過天晴的 亮麗和神創造的美,現在我在慈峰,回望夜宿的馬烈覇部 落,仍是山雨濛朧。 • 我不是偉大,只是想過有意義的生活,不虛此生,不要將 來躺在棺材中後悔。

▲ 馬 烈覇部落

▲ 我 們的醫療站

▲ 對 面 的 山 房 子 聚 落 處 叫 慈 峰 今 天 下 午 看診處

▲ 夜 宿的馬烈覇部落教堂

67


Vol.66 No.1 Sep 2017

談天說地

第 11 屆 亞太燒傷會議紀實

▲ 國 際燒傷專家與主辦團隊合影

68

臺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會 (Taiwan Society

(2015年8月29日至8月31日)

for Burn Injuries and Wound Healing (TSBI-

於印尼峇里島舉行期間,在

WH),原名中華民國燒傷學會,創會會長為母

戴念梓理事長與林口長庚醫

校王先震校長(M66),多屆理事長亦為國醫校

院燒傷中心楊瑞永教授、台

友,其中第5屆理事長是時為左營海總PS主任

北馬偕醫院大外科部董光義

的熊震宇(M73),第6屆理事長陳天牧(M74)時

部長、台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彭成康主任及

為三總PS主任,第9屆理事長謝俊昇(M78)時

台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會多位理監事的全力爭

為左營海總PS主任,現任第12屆理事長載念梓

取下,終於在2015年8月30日的亞太燒傷會議

(M84),現職三總PS主任。學會的發展成長,

與國際燒傷總會各國代表會議中,成功為我國

都有我國醫校友努力的痕跡。

爭取到第11 屆亞太燒傷會議的主辦權。

文/戴念梓M84

兩 年 一 屆 的 亞 太 燒 傷 會 議 ( A s i a Pa c i f i c

在台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會所有籌備委員

Burn Congress)是亞太國家與國際頂尖燒傷

的分工合作、不辭辛勞,每月定期舉行一次籌備

醫學專家分享前瞻研究成果與創新醫療技術的

會議的持續努力下,歷經兩年多的籌備與規劃,

交流平台,也是現今唯一著眼亞太地區的國際

第11屆亞太燒傷會議 (2017Asia Pacific Burn

燒傷醫學會議。第11 屆大會甫於2017年4月1

Congress) 終於在2017年4月1日至4月4日順利

日至4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行,這是

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行,學術議程豐富多

三軍總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戴念梓(M84)校友自

元,過程高潮迭起。本次大會的主題為「邁向全

2014年8月16日當選台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會

人照護的燒傷治療及復健」,在衛生福利部、科

第12屆理事長後,即積極向國際爭取主辦「第

技部、外交部、經濟部國貿局、臺北市觀光傳播

11屆亞太燒傷會議」,當第10 屆亞太燒傷會議

局、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


談 天 說 地 Vol.66 No.1 Sep 2017

金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總共有400 多位來自29個國家的國際燒傷醫學研 究及臨床的專家、貴賓參加。 本次會議共計邀請65位國內外講 師,其中包括11場特邀演講、59場 專題演講,以及與會者的口頭報告和 海報展示,是歷年以來會議規模最盛 大,講師陣容最豐富的一屆。大會豐 富的議程安排廣獲各國學者迴響,不 論國內外之講師及與會者皆認為從此

▲ 燒 傷照護相關護理代表與戴理事長伉儷合影

會議收穫良多,受邀講師的國外學者 更對大會精彩議程表達高度的讚賞, 國外學者更紛紛對於台灣寶島的人事 物高度讚揚。此次由我們台灣所舉辦 的國際燒傷盛會,不但達成了讓亞太 國家與國際燒傷醫學專家交流前瞻研 究成果與創新醫療技術的目的,同時 更大大的提升了台灣的國際燒傷學術 地位及能見度。

▲ 創 會會長王先震伉儷與護理代表合影

第11屆亞太燒傷會議各國參加人數統計表 Country

Total

Country

Total

Australia

4

Nicaragua

1

Bangladesh

4

Peru

1

Belgium

1

Philippines

4

Canada

1

Singapore

23

China

41

South Africa

8

France

1

Sweden

1

Germany

1

Switzerland

1

Hongkong

8

Taiwan

182

India

9

Tajikistan

1

Indonesia

16

Thailand

22

Iran

1

The Netherlands

2

Japan

15

United Kingdom

6

Korea

11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8

Malaysia

11

Vietnam

2

Mauritius

1

Total

410

▲ 大 會佈置簡單隆重且時尚

69


Vol.66 No.1 Sep 2017

談天說地

▲ 各 國代表與大會貴賓合影

除了廣泛性的燒傷學術演講外,大會也

多成功治療八仙塵爆的寶貴經驗,國外學者無

特別在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雜誌的協助下,徵

不對此議題表達高度的關注與讚許。此外,也

稿並出版了一本台灣八仙塵爆燒傷專刊,將各

經由此次會議圓滿舉辦,增進我國與國際之學

醫院的成功治療及處理八仙塵爆的經驗集合成

術交流,提高我國於燒傷研討會領域在國際上

冊,特別贈送給所有與會之國內外學者,並邀

的學術地位,展現了我國之研究成果,讓國際

集台灣各主要燒傷中心發表八仙塵爆的相關論

學者瞭解我國燒傷學術上之傑出水準,搭起我

文,令國外學者受益良多也敬佩不已。4月1日

國學者專家與各國交流之橋梁,更為台灣在燒

的歡迎酒會(Welcome Reception)上,別出心

傷學術界擴展了國際的競爭力與影響力。

裁的台灣特色民俗攤位讓賓客驚艷並讚嘆台灣

更可貴的,國內年輕燒傷學者與專家得以

文化的優美及多 元 ; 而 在 4 月 3 日 舉 行 的大 會

藉此機會發表海報看板論文及論文口頭報告,

晚宴(Gala Dinner)上,更讓國內外賓客們在完

提供了他們一個發表空間與經驗,並有此難得

全放鬆的情況下,由原住民的清新歌舞迎賓開

的機會能與國際燒傷大師直接面對面分享研

場,讓大家體驗了台灣的特色餐點與精彩活潑

究心得,獲得新的知識,拓展視野,相信在未

的表演節目。各式各樣的學術與文化活動讓與

來,他們可以因此而進一步提供燒傷病人更好

會來賓對本次大會讚不絕口,收穫滿滿。

的醫療照護品質,同時也藉此機會促進國際友

第11屆亞太燒傷會議的成功,不僅讓與會

70

誼並建立國際有好之人脈。

學者對我國主辦會議之努力與成果留下深刻印

本次會議總投稿篇數159篇:海報論文45

象,並向國外與會重量級燒傷學者們發表了許

篇,口頭報告114篇。會議參與人數:計有410


談 天 說 地 Vol.66 No.1 Sep 2017

人(國內:182人、國外:228人),

(M81),前三總外科部主任陳天牧教授(M74)及台灣燒傷暨傷

共計29國 (如附件)。

口照護學會秘書長三總整形外科王志信醫師(M95)等人,大

2017年亞太燒傷會議可以如

家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終於成功籌劃並舉辦了2017年亞太

此順利成功,我國醫校友扮演了重

燒傷會議,為我國燒傷學界與國防醫學院校友寫下了一頁光

要的角色,其幕後的功臣,除了大

輝的歷史。

會主席戴念梓理事長(M84)之外, 還包括:大會榮譽主席、台灣整 形外科醫學會雜誌社暨八仙塵爆 專刊總編輯前國防醫學院院長王先 震教授(M66),大會財務長前三總 燒傷中心主任林煌基教授(M69), 大會秘書長現任三總燒傷中心主任 曾元生醫師(M93),大會榮譽副主 席前台北榮民總醫院胡慧林督導長 (N13),大會行政委員會前台北榮 民總醫院燒傷中心林素娥護理長, 大會公關委員會現任三總燒傷中心 張雪吟護理長,八仙塵爆專刊執 行編輯前三總副院長陳錫根教授

▲ 大 會開幕式表演精彩與會貴賓掌聲如雷

▲ 燒 傷醫學界名人與前衛福部長林奏延(前排左8)合影

71


Vol.66 No.1 Sep 2017

國醫與我

醫科四十八期 東北學生 國防醫學院回憶錄 ▲ 回 首 五

十載照

我的父親是民國36年入伍,醫科48期的校友。民國106年將是該期校友 入伍70週年紀念。民國88年時,該期校友曾出版了一本「回首五十載」19471997的回憶錄。其中幾乎每人都描述了當年在國防醫學院的點點滴滴,看完 後,我擷取了這些文字,拼湊成一篇「回憶錄」式的文章,希望大家能了解當 年這些學生所經歷過的大時代動盪與變遷,還有當時艱苦的求學過程,因為父 親是東北人,所以我特別以父親的同學又是東北同鄉的杜百鈞伯伯所寫的文字

文/范麗戈M48 范鎔之女

為開頭。

72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蘇俄把

流高等學府。總院、二院都很漂亮,到校後接

東北交給中共。因此東北陷入混亂,到處有

到通知,要每位經過考試才能收編,考後全部

戰爭,所有學校停頓,後來國軍接收瀋陽和長

錄取入醫科48期。開學全班138名,先接受兩

春,許多大學生都集中在瀋陽和長春。1947年

星期入伍軍訓,穿上一身厚重的棉軍服,立

時國共已打得天昏地暗,那時剛好國防醫學院

正、稍息、左右轉、向後轉、走正步、跑步,

成立,分區招生。不久國防部下令招收東北軍

訓的精疲力竭。其中有幾位同學不願接受軍

醫學生,有近百位同學報考,經瀋陽總醫院考

訓,不辭而去。

試後,只取了18位。在瀋陽辦完手續,等到7月

在上海上課,採大班制,大禮堂變教室,

才起程南下,離家不久,共軍就佔領了家鄉,

二百餘人,每三人一張大桌子,每天跑院吃睡。

從此一去不歸。我們18位同學由葫蘆島乘運兵

每天清晨6點有起床號和哨子聲,當時我們住在

船直達上海,到了江灣五角場才知道這裡就是

三院分部,上課則須排隊走至本院,其間約有一

大名鼎鼎的國防醫學院(原上海市立醫院及日據

哩長的柏油馬路,上午、下午,上課、下課,就

時代的軍醫院舊址),而且還全公費的讀6年。

要跑四趟。生活困苦,我們的伙食一日三餐稀飯

學校很大,環境優美,建築宏偉,真不愧為一

加幾顆花生米,外加鹽水籮蔔,按時搶飯。住在


國 醫 與 我 Vol.66 No.1 Sep 2017

三院日式磚造營房,軍事管理,大小便也要偷閒

年,來台前,在上海已經開始吃砂石混飯,蘿

才去。下課後,大家拎著熱水瓶排隊灌開水。在

蔔稀湯,桌椅板凳當材燒。一到台灣,副食較

零下五、六度的上海天氣,寒風刺骨,但是洗的

好,能有白米飯配黃醬菜,大家都很高興。每

都是冷水澡,學校發予每人每天3000元老法幣

月陸軍中士薪餉有新台幣30元,而且因暫時

的生活費,公費旅遊樣樣不缺。學生在校內外完

未能復課,故而自由活動很多,有機會去阿里

全穿軍服,一身二尺半棉軍裝上車、坐船、看電

山、日月潭、淡水、碧潭等地去玩樂,不亦樂

影及話劇可以不花錢。

乎。滿心希望不

1948年,因局勢惡化,國軍連連敗退。通

日就會遷返上

貨膨脹,物價飛揚,金元券如同廢紙,生活陷

海,但願望破滅

於困苦情況,學生無法安心上課。當時局面之

了,從此無依無

亂,已演變到兵抓兵。同學有好幾個被抓去,

靠,要獨自在台

改名換姓,剃光了頭髮,幸好全部都被救了回

灣生活下去。同

來。最重要的是糧食缺乏,三餐不繼,幾乎到

學們同是天涯淪

了斷炊的地步。學校實行「定量分食」,每人

落人,互相扶

分一碗飯,不管飽與不飽,都是一樣。而上海

持,彼此照顧,

的冬天滿冷的,等飯食分裝好食用時,已是冰

培養了兄弟般的

冷難以下嚥,但同學們還是狼吞虎嚥地照吃不

感倩。

誤。1948年底即有遷校之說,學校全面停止

▲ 學 生時期的范鎔

上班上課,大禮堂變成病房。同學們終日無所 事事,乃三五成群往上海市區跑。每日早出晚 歸,擠電車,撘公車,免費逛遍上海各角落, 免費看電影、聽戲劇。1949年東北、華北相繼 陷共。徐蚌會戰戰敗,學校遠遷臺灣,全體師 生於1949年2月14日下午, 倉促中整裝出發, 乘車至黃浦江邊,搭上安達貨輪離開上海,隨 學校去台灣了。 搭船當日寒風襲來,海浪洶湧,尤其行至 長江入海口時,淒風苦雨,令人畏懼不安。我

▲ 莊 嚴雄偉之上海院本部大樓

們被分配在船後貨艙底層,悶得受不了,至16 日晨安抵台灣基隆港。下輪船後,天氣溫暖, 於是脫下大棉襖與大衣,換上軍便服,然後乘 火車到達台北火車站再改乘大卡車直奔水源地 原省訓團校址。(該處原係日據時期日軍砲兵聯 隊營房即現羅斯福路四段)面山傍水,只見高 大的椰子樹,裡面全是空蕩蕩的,比起上海實 在是差多了。在台北水源地復校後,有些東北 佬經不起共黨統戰,很多紛紛都回去了。1949

▲ 1 949年M48淡水遠足團體照

73


Vol.66 No.1 Sep 2017

國醫與我

抵台第一年,學校開始上課時,房舍簡 陋,設備缺乏,沒有宿舍,大家都住在水溝 邊。後來搬去睡在大禮堂,就用行軍救護擔架 打開使用,直至美援床搬來了,就睡三層鋼絲 床,前後左右密密麻麻,八百餘人共擠一處, 有如沙丁魚般,簡直像住在難民營一樣,故有 人稱之為「學生人庫」。想起在上海的寬敞宿 舍,還有前後院的花圃院子,同學們都差一點 哭了出來。每天起床後要整理內務,床單、 毯子、枕頭都要整得方方正正。大禮堂人口 眾多,噪音很大,且無食堂沒飯桌沒凳子用

▲ 原 日軍營馬廄修建為廚房飯廳(台北水源地復校)

膳,只能在操場上、走廊下蹲著、席地而坐吃 飯,東一堆西一堆,猶如乞丐一樣。剛到的前 三天,因廚房買不到鍋蓋,台灣又盛產蔗糖, 沒奈何就享用了三天的甜稀飯。後來吃的是大 鍋飯,早點有黃豆半碗,十幾顆花生米,小塊 豆腐乳,或兩三片黃蘿蔔。菜幾乎天天是包心 菜,偶而有番茄青菜加豆腐。 此時共黨在台灣滲透很厲害,1950年春 季,學校天天廣播要匪諜自首,鬧的人心惶 惶,寢食難安。每晚就寢就有人在廣播:「匪 諜啊!快來自首吧!要不然你會睡不著覺。」等到

▲ 席 地而食(台北水源地復校)

第二天早晨又廣播了:「匪諜啊!昨天晚上沒有 睡好吧!快來自首吧!」有一天突然間半夜被吵 醒,同學被抓走了。全校抓走20幾位同學,本 班也有同學不見了,後來聽說送到綠島管訓。 輕則坐牢,重則槍斃,有的變成精神病。每天 學校後面馬場町都有人被槍決。大家就在這樣 惡劣的環境裡受苦受難,受驚受怕讀書,由於 抓的抓、逃的逃、降班的降班、開除的開除, 最後只剩下50位學生畢業了。 1952年,結束了多難的四年前期醫學課 程,搬到台北小南門的陸軍第一總醫院(後遷至

▲ 講 桌椅未備-小板凳上課(台北水源地復校)

汀州路改稱三軍總醫院)後面廣州街八巷的竹棚

74

房裡住。在一總見習一年,也去省立婦產科醫

地北的。除了海、空軍各5名,其餘的都在陸

院實習。1953年,為求公平起見,由抽籤決定

軍。一半到部隊,一半留總院。二年後則又對

實習醫院。1954年春回台北校本部舉行畢業典

調,以示公平。也無選科的自由,哪裡需要就

禮。畢業等待分發,是由抽籤決定分發到天南

去哪裡,任其東遣西調於各級軍醫院間。


讀 者 來 函 Vol.66 No.1 Sep 2017

懷念及感謝恩師 讀李剛著三軍總醫院神經內科之 創立及其進展 補述 文/王官伯M48 源遠季刊五十九期十四頁,刊有李剛主任

一、 上海總醫院遷台北市萬華廣州街,合併台

文章,有我院人員與大陸醫院遷台的內容。有

灣(北)總醫院,稱為陸軍第一總醫院。

關人員與我的記憶稍有不同,醫院方面則有可

(原址為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陸

以加說的地方。唯因當時只是一個學生,所知

軍八○一總醫院後遷中正區汀州路八號,

有限,且目前已是耄耋之年,為六十多年前的

並更名為三軍總醫院。再遷內湖現址(舊

記憶不敢肯定。期望有人更正,以懷念及感謝

址今為替代役中心)。並將原址右側軍眷

師長的恩情。尤其他們大都已仙逝。

醫院,改為汀州院區。也將北投原八一六 醫院改設的精神科醫院,納為三軍總醫院

甲:人員部分

北投分院。

除提及諸人外,婦產科主任李世偉應為

二、 南京總醫院遷高雄市大港浦六合二路,稱

李士偉之誤,皮膚科主任高異碤應為高冀英

陸軍第二總醫院,院長景凌霸。後更名陸

之誤,大體解剖教授吳啟華應為巫祈華之誤,

軍八○二總醫院,再遷鳳山現址,又改名

梁序穆教授胚胎組織學,他的夫人許織雲尋教

為國軍高雄總醫院。

授小兒科。而前言的後半段第六行的識字應改

三、 青島總醫院先遷澎湖,再遷台中市三民路

為織字。此外尚有醫科主任李宣果,藥科主任

與民權路口。向省(署)立台中醫院借用

已不記其名,牙科主任黃子濂,護理主任周美

部分院舍,與裝甲兵醫院三院並立,各自

玉,眼科主任林和鳴,耳科主任榮寶峯,X光

作業共生。時名陸軍第三總醫院,院長王

主任吳靜等。師長們不是協和就是湘雅或同濟

維。四十四年遷北屯區北屯路,稱陸軍八

出身。而我院學長則少有返校任教者。

○三總醫院。六十九年再遷太平坪林新建 現址,改名國軍台中醫院,並納入忠明路

乙:醫院部分

空軍醫院為國軍台中醫院中清分院。

當時,在大陸各大都市,都設有總醫院一

四、 台南市北門原有陸軍醫院,升格為陸軍第

所,如北京、武漢、廣州、西安、重慶等處。

四總醫院,合併八一七醫院成陸軍八○四

由於戰爭的關係,均無法來台,只有沿海四所

總醫院。遷桃園中壢合併八一二醫院,再

才能隨遷來台,今分述如下:

遷桃園龍潭改名為國軍桃園醫院。

75


Vol.66 No.1 Sep 2017

我們這一家

▲ 學 生時期全盛期與退休後三個時期的葉教授

葉鑫華教授追思輯 台灣核子醫學之父

葉 鑫 華 葉鑫華教授,1928年12月出生於印尼雅加 達,9歲時返回廣東梅縣,於杭州完成高中學業

文/葉教授告別式家屬提供

就盛於核醫界,且幾乎形成了一種風潮,開創 了以放射性鑄放射製藥的一條坦途。

之後,就接著考上了國防醫學院醫科第49期。

1967年,恩師盧致德院長,親臨史丹佛,

1957年,葉教授於國防醫學院畢業後,留校擔

邀請葉教授回到台灣,比照美國,著手擘劃建立

任助教,並兼任801總醫院放射科住院醫師,旋

現代核子醫學。葉教授初返國時,國防醫學院還

又至榮總擔任兩年的住院醫師,最後再回到國

沒有核子醫學系,在葉教授的構想裡,發展台灣

防醫學院生物物理醫學系。

核醫專科的步驟,首先是在榮總成立獨立部門,

1963年,時年35歲的葉教授隻身來到美國

然後是國內各大醫院相繼成立,最後再向國際

史丹佛大學的核子醫學系,從事研究、教學和

進軍,提高我國在核醫領域的國際地位,整個程

臨床醫療的工作。在得到同事以及上司Kriss教 授的肯定下,獲益良多,成為他未來返國建立 中華民國現代核醫的基礎。至史丹佛深造半年 之後,Kriss教授就將葉教授提升為講師;又兩 年,再升任為助理教授。葉教授是核子醫學界 第一指出要用佩位子化學原理,由一步完成反 應(onestop reaction)合成放射性鑄複合物 之人。由此開始,有開「放射性鑄」的研究, ▲ 葉 教授第一次出國攝於松山機場

76


我們這一家 Vol.66 No.1 Sep 2017

序是一步步,按部就班進行,最後成立核子醫學會建立專科 醫師制度。在其規劃及戮力執行下,1971年,榮總成立了國 內第一個「核子醫學中心」,1974年,榮總核醫中心改名為 核醫部,設有兩科兩室:核子醫學科、放射製藥科、保健物 理室、核醫儀器室,並首次展開放射免疫分析。葉教授認為 放射醫學屬於解剖醫學,而核子醫學則為功能醫學、生理化 醫學,是故應將核醫獨立出來,率先在榮總及三總成立獨立 的核醫部門。1975年,陽明醫學院亦跟進,1977年國防醫學

▲ 1 9 6 7 年 盧 致 德 院 長 親 致 史 丹 佛 大 學 敦促葉教授返國發展核醫

院也都成立了獨立的核子醫學系,兩核子醫學系都是葉教授 擔任教授兼主任。葉教授除開創我國核子醫學的獨立設置之 外,還樹立了國內專科醫師制度之典範。 1974年,第一屆世界核子醫學大會在東京召開,會後的 學術會議,葉教授爭取第二屆到台灣來舉行,與會者一致贊 同。在榮總建立「國家多目標醫用迴旋加速器中心」,以藉 由國際輿論的力量,喚起執政當局對核子醫學的關心。1986

▲ 結 婚照

年的夏天,榮總鄒濟勳院長邀請余南庚院士領銜,正式向社 會各界提出榮總建立「國家多目標醫用迴旋加速器中心」

在山裡面當猴子,自己稱大王,要

的呼籲。首先舉辦一場座談會,邀請中央研究院、教育部、

與國外高水準的核醫單位競爭。

衛生署、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及清華大學等諸單位參

美國核醫年會是他每年必參加的

與,並且致函給行政院長俞國華。經過李國鼎政務委員與諸

會議,回首1968年,葉教授返國

位科技顧問的評估之後,向院長簽請批准。1987年年初,行

後,一步一腳印開創了中華民國現

政院核可在榮總成立「國家多目標醫用迴旋加速器中心推展

代核醫學,歷經了漫長艱辛的歲

與諮商委員會」,隨後並核准榮總成立「國家多目標醫用迴

月,帶領台灣正式進入分子核醫的

旋加速器中心」的編制員額和建築預算。自1988年至1992年

新紀元。在核醫國際合作與學術交

夏天,葉教授著手建築設計、施工與儀器的採購,最重要的

流方面,他曾任世界核子醫學聯盟

還包括人才的訓練與培養,將各級人才分批送至國外訓練,

創始會員、諮詢委員會委員,亞

至今桃李滿門,全台核醫界的同仁,大多是他的學生弟子。

洲、大洋洲核醫學聯盟主席,及第

1992年11月21日,「國家多目標醫院迴旋器中心」,

四屆核醫學大會會長。1997年,

正式揭幕,從提出構想的那一年(1978),到終於正式成立

葉教授退休,受聘榮總顧問,仍然

正子中心(1992),前後歷經漫長的14個年頭。葉教授多年

沒有停止他對核醫的付出。2017

的辛勞,終於有了成果,因為他將台灣核子醫學邁入了活體

年1月18日,葉教授溘然辭世,哲

生化造影的新階段,正式進入了分子核醫的新紀元。

人其萎,是我國核醫界的一大損

葉教授在史丹福大學進修期間,接受了極為嚴格的美

失,國內外核醫界同儕友好及門生

式訓練。返國後除了美式作風之外,更引進了全套的美式文

皆深感悼惜!(部份內容摘自「廣

件、報告、以及表格,上至檢查報告、下至信函文件,無一

東文獻第42卷第2期『開創中華民

不親自指導,務必要求達到國際水準,一絲不茍。葉教授非

國現代核醫的葉鑫華教授』,作者

常重視台灣核子醫學在國際間的競爭力,常告訴同仁,不要

藍蔚台」) 77


Vol.66 No.1 Sep 2017

我們這一家

文/施維貞M56

亦師亦友憶鑫華 葉鑫華教授他高我6期班,會被冠以「中華

持與配合,系統性、有計劃性地成立核子醫學

民國核子醫學之父」的封號,乃是數年前在美

領域包括宣導、訓練有關核子醫學人員、培養

國的葉大鑄教授常常提的事;M41葉大鑄教授

人才、成立核子醫學部、購買高價儀器、成立

是M50葉鑫華教授的學長,早年留美獲得Johns

核醫學會,擴充政府之法令規章等等。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博士學位後,在紐約

第一批代表三軍總醫院送訓的,我是醫師

巿世界聞名之Memorial Hospital任職核子醫

代表,藥師是陳通保先生(P48),後來廖澍昆

學教授兼任主治醫師。當葉鑫華教授從Stan-

(M64)、陳維亷(M65)也參訓。後起之秀又有:

ford受完訓後1965年到Memorial Hospital 找

劉仁賢(M70)、王世珍 (D32)、閻紫宸、朱力

到葉大鑄教授,使他很驚奇;葉鑫華教授指定

行(M72)、黄文盛(M74)、鄭澄意(M77)等。

要看的是 Facility of Medical Cyclotron(醫

於1970-1972之間,經過超越部會及院級的連

療加速器)。當時美國只有幾家醫院擁有該醫

繫,舉辦核子醫學醫師留美考試,曾凱元醫師

院有Medical Cyclotron,而紐約巿的Memo-

蒙受其利,因為他順利通過考到JohnsHop-

rial Hospital就是其中之一,該設備可以產生

kins,回國後到長庚及台大服務。

C-11,0-15 and N-13,可作人或動物之重要

北榮以及三軍總醫院各於1970和1972正

的新陳代謝的研究。當下,葉大鑄教授看出小

式成立核醫部;不到兩年以後出學術論文,年

老弟(葉鑫華教授)胸有大志,返台一定會有

年產出多篇論文,那個時代台灣核子醫學連日

一番大作為。

本也不如我們,日本學者暗地稱讚台灣花這麼

1970年代只靠傳統統性X-光為診斷工具, 超音波使用斷層放射科只是萌芽時期,腦使用

多錢建設核醫,因日本政府經費用於發展原子 彈,我們台灣是發展核子和平用途。

X-光儀器有限, 是發展時候。正

第一篇臨床之論文是有關肝癌用 核醫診斷

在這個時代轉捩

(Intravenous Radionuclide Perfusion

點,果然葉鑫華

Heptography Combined with Tc-99m S-col-

教授回台灣後,

loid Liver Scintigraphy. JNM1972;13:480-

又有國防醫學院

481),不僅在美國核子醫學大會發表,也在美

兼榮民總醫院院

國核醫雜誌刋登。第一屆世界核醫大會1972於

長盧致徳先生支

東京舉行,我也參與大會,與葉大鑄教授老學長

唯有核子醫學正

葉 教授攝於北榮西區宿舍門口留影

78


我們這一家 Vol.66 No.1 Sep 2017

▲ 1 983 與婦產部吳香達主任 合影

▲ 中 華民國核醫醫學會在北榮成立

▲ 葉 主 任 攝 於 北 榮 核 醫 部主任辦公室

相會。葉鑫華教授享譽國際之研究計有:肝

要學術論文為背景,我都作到,順利達成。又兼任

內結石膽流、陽痿陰莖血流測定、肝腫瘤血

Lexington VA Medical Center核醫主任職。

流灌注、肺通透性、脂肪肝核醫診斷、中風

我與葉鑫華教授密切關係:於1962-1963當

之單光子電腦斷層腦血流及系列肝癌等研

實習醫生時,就認識,當時葉教授是801總醫院

究。葉教授於1974年及1978年分別舉辦第

(三軍總醫院的前身,院址在小南門,即現今巿立

一屆及第二屆世界核子醫學學會後學術研討

台北和平醫院)放射科住院醫師。有空時時跟著

會,於1988年成立核子醫學學會並舉辦第

他,那個時候,他還沒結婚,在準備出國;當年去

四屆亞洲大洋洲核子醫學會,開我國舉辦國

我住在實習醫生宿舍,他住在小南門醫院的單身宿

際會議風氣之先。引進新技術,邁入分子核

舍,很用功,白天看書晚上也看書。那個年頭出

醫學領域,並研究正子基因探針,為廿一世

國很難,尤其是軍職人員出國更難,行政人員牽

紀基因治療、分子醫學領域熱身。

住專業人員,説你們出國每月美金多少換算台幣

1963我畢業後經常與葉鑫華教授連

多少……層層關卡需要打通關節,常須趁著晚上拜

繫,他經常勸説加入核子醫學領域;但是

訪,他曾經對我説:「這一套以後也要跟我學。」

我起先從事外科,也篩選到美國Fitzsim-

1962年他考取ECFMG資格,有樣學樣:我也

mons General Hospital,Denver CO。

1963考取。我記得1962年葉教授與楊芙瑳小姐結

胸腔外科半年,後來轉到病理科,於1969

婚,結了婚沒有多久,他就到美國Stanford專攻核

年學了四年病理,三軍總醫院長潘樹人院

子醫學。當時軍職人員家屬不可能同時出國,在台

長指派去台北榮民總醫院新成立的核子醫

灣要有「人質」。在Stanford進修4年後回台灣後

學部學。我也感恩在北榮與三總醫院受葉

才有女兒子菁,在小南門婦產科病房,因葉教授太

教授的敎導,1976年再次來美國時,受正

忙,葉夫人住院雜事由我來協助,人家還誤以為我

規住院醫師訓練4年,轉進University Of

是子菁爸爸。這是40多年前往事,有緣相遇相聚,

Kentucky,Lexington KY核醫學術生涯由

亦師亦友,謹以此憶往事。

助理教授,副教授,乃至於教授,步步需

從北榮黃文盛主任那裡,聞知葉鑫華教授於 2017年元月18日仙逝,享年88歲,將於2月20日 告別式,特別由美返回台北參加;行前葉大鑄教授 夫婦囑咐代為行禮。總之,葉教授這一輩子都用功 讀書,他自己認為「苦讀書」出身,碰到1970年 的時機良好,又遇到好長官支持他理念的事業,最 重要是葉夫人楊芙瑳女士的堅持。(謹謝葉大鑄教 授敎之鼓勵與朱力行主任提供資料)

▲北榮核醫部聖誕晚會

79


Vol.66 No.1 Sep 2017

我們這一家

▲ 在 樹 林 同 濟 醫 院 畫 室的全家福

賀學鉅醫師追思輯 零意外的 小鎮婦產科醫師

80

文/賀念湘 醫專3期 賀學鉅女

父親選在2016/12/24號下午四點27分離

2016年初,他自己決定在台大接受肝腫瘤

開我們,兩個哥哥都及時趕到了,平安夜我們

的栓塞手術,手術後整個人垮了!在我決定留在

一個不少的全家團聚,目送父親眼角含著淚水

台灣照顧他後,才發現那麼堅強的父親,真的老

的離去!

了,卻又不忍對孩子提出要求!他的開心與快

我的爸爸,賀學鉅,一個小鎮的婦產科

樂非常簡單!他身體好一些的時候,我陪他去銀

醫生,很嚴肅,很正直,很大方,也很善良,

行,陪他去理髮,他就開心的像個孩子般!我好

更是特別的堅強,並且心懷感恩!這輩子很讓

內疚,從來沒有注意到,原來父親是如此渴望我

他引以為傲的,就是在樹林接生了三千多個小

們的陪伴!

孩,而且從沒有出過意外,他總說真是老天保

月底他中風進了加護病房,出了加護病房

佑,十分幸運!以前他和我聊起,我總是漫不

後,開始了復健的旅程!剛開始他重新練習說話

經心的聽著,然而~在我成為兩個孩子的母

發聲時,我完全無法理解他想表達什麼?他是

親之後,我才深刻的明白,一個好的婦產科醫

右邊體癱,也無法書寫!非常深刻的悲哀!我

生,有多重要!爸爸,我不好意思對他說,其

們距離那麼的近,我們互望著對方的眼睛,我

實~他一直是我的驕傲!

卻無法明白他想告訴我什麼?!隨著復健,慢


我們這一家 Vol.66 No.1 Sep 2017

慢的,他說話還是含糊,但我萬分的開心,因為我聽懂了;慢慢的,

爸爸,真的謝謝他的

他右手右腳又可以活動,只是比起原本,差別甚大!我以為一切都往

養育之恩,請放心的走,

好的方向發展!我以為我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和他相處!我天真的以

您沒有離開,您一直活在

為,至少還有一年!

我的心中!

父親這輩子真的很了不起,一個十幾歲的小伙子孤身來到台灣, 歷經許多苦讀與磨難,有了今天這番成就,他成了醫師,晚年還開過 個人畫展。我一直一直都以他為榮!告別式那天,我們把爸爸的畫作 陳列在靈堂,像個小型畫展,60人座位的靈堂,原以為會空許多座 位,沒想到有這麼多的朋友來看他!這一年,他吃了很多苦,我看著 他受苦,看著他變瘦,看著他失去尊嚴,像個嬰兒般的任人擺佈!我 好難過,我的父親不該是這樣的!他曾對我說,他的人生已經走到了 最後!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只能說,沒關係,至少我們還在一起 啊!我會一直陪著他的!我難過的時候,他還反過來安慰我,說沒關

▲爸爸媽媽鶼鰈情深

係,他老了,我哭,他心理更難受! 那晚招魂立牌位時,我突然覺得,他讓我看著他受了一年的苦, 為的就是要我放下,放下對他的執著!我很感謝他多給了我一年的時 間,讓我享受他的溫度,讓我有機會孝順他、照顧他,保護他! 他以前很愛跟我說教,時間長到我會偷偷打瞌睡!可能他怕我學 不會?這次,用了一年的時間,親身演給我看!這是父親他為我上的 最後一堂課!爸爸,這次我真的有用心的學習了! 爸爸,我們都很想您,也很愛您!ㄚㄚ她告訴我,她記得您教過 她畫畫,陪她玩風鈴!她很想阿公!娃娃她還小,可能不會記得,但 是我有好多您和她的照片,以後我會跟她講~阿公的故事!最後,我 想對您說的是,爸爸,謝謝您,這輩子您辛苦了,在我心中~您是世 界上最棒的爸爸,您的任務已經完成了,現在請您好好的休息!請放 心!我們長大了,我們都有自己的家,我們會好好照顧自己,也會好

▲爸爸是醫師也是畫家

好照顧保護媽媽的!如果真的有來生,別忘了那晚的約定,我還想再 當您的女兒!

▲父親牽著我的手送我出嫁

▲孫女坐上爺爺醫師的診療桌

▲病程末期父親淡定的背影

81


Vol.66 No.1 Sep 2017

我們這一家

▲ 多 次 提 供 作 品 於 院 慶 陳 展獲歷任會長頒獎表揚

我所知道的賀學鉅醫師 知心好友賀學鉅醫師慟於民國105年12月

民國56年進入三軍總

24日去世,相交50年老友逝世至感痛心,在過

醫院婦產科開始認識,

去歲月中我們當過前後期同學、同事、同行,

當年的三軍總醫院婦產

50年相識、相知、相交,感情深厚,對賀兄的

科是全台灣出生率最多

為人處事略有所知,今僅以拙筆對賀兄的事蹟

的醫院,住院醫師主要

作簡要的報告。

▲ 參 加 北 區 旅 遊 這 張 老 賀 吐氣叫人永難忘懷

82

工作是「日夜接生」,

賀兄是湖南人,個

老賀是我們工作伙伴的

子不高,精瘦,一

一員。當時他與高護

文/馬大勳M58

口湖南口音,個

12期的柯鶴小姐結婚,他們第一個小孩是由我

性倔強,做事認

接生,很有趣的是初生嬰兒短小精壯,大家都笑

真,能吃苦,

說一眼就看出是老賀的兒子。

我們常稱他為

三總婦科方面以婦癌居多,子宮頸癌是首

湖南騾子,我

位,婦科病床18張,婦癌病人竟有12位,其

叫他「老賀」,

次為絨毛上皮癌,當時驗孕試驗用青蛙,檢測

他 亦 稱 我 「 老

絨毛上皮癌用病人的尿液稀釋也用青蛙檢測,

馬」,這是彼此一輩

在門診檢驗的班長每天都買一袋青蛙備用。子

子的稱呼,他畢業於國

宮頸癌多以開刀治療,當時手術最好的是醫學

防醫學院專科3期,在

系47期的王雄嶸醫師,他也是湖南人,藝高膽


我們這一家 Vol.66 No.1 Sep 2017

▲賀學鉅自畫像

▲馬大勳到老賀家探望

▲106年北區春酒聯誼賀學長畫作義賣由郁慕明以3萬元得標

大,技術精良,早年他曾在樹林開業,也請老賀去幫 忙,日後他移民美國,診所交由老賀經營。 老賀在民國60年正式開業,業務昌盛,令人羨慕不 已,膽子也大,也有趣事發生,有次他請我與醫學系55 期的柳枝發醫師到他診所助刀,結果手術不順,急將病 人送三總救援解困。日後他將小診所改建成四層樓建築

▲老朋友來張自拍

的「同濟婦產科」,設有門診部、手術室和產房、病房

舉辦展覽都有他的畫作,他也捐畫義賣

等,在樹林地區是一間非常先進的婦產科醫院。他常勸

贊助校友會。

我們不要輕易放棄工作,日後因健保關係,業務漸差, 但他一直經營到80多歲,這所醫院也是他終老之處。

老賀夫妻很重情義,認為自已的成 就都是母校所賜,所以每年都到校參加

在民國60年代台灣的經濟漸漸起飛,出生率很高,

校慶活動,尤其最近幾年大力捐助北區

婦產科醫師人數又少,是婦產科醫師的黃金年代,我也

校友會,他曾說:「老馬,若校友會錢

在64年開始在台北市廈門街開設診所,平時多有互相交

不夠用盡量開口說。」令我感激不已。

流,也收到美好的經營成果,民國84年3月全民健保實

近兩年來賀兄體弱多病,但他依然

施,出生率減少,婦產科業務日漸衰退,終於走到「四

參加校友會活動,自民國105年常常進出

大皆空」之首,這種經驗我們曾共同經歷過。

醫院,體力很弱,但頭腦清楚,偶而前

在他晚年開始拜師習畫,多年來在他家設有寬敞的

往探視,談笑風生不減當年,最後幾個

畫室,畫作曾參展,兩年前曾在漢聲大樓一、二樓舉辦

月女兒小湘在身邊照料陪伴,能平安順

個展,每年校友會在母校的源遠藝廊上

利走完人生最後一步,老賀好走!

賀學鉅學長晚年習畫有成,有關他的介紹詳見本刊46期87頁,賀學長一向熱誠 慷慨,熱愛母校,支持校友會,每年院慶校友藝術作品展,均提供作品參展;104年 辦完個展後主動捐畫給母校(目前懸掛於校長辦公室走廊),經常捐款或參與活動支持 北區分會,甚至生前送給北區分會張嘉訓會長的風景畫,在他往生後,仍以3萬台幣 在北區春酒聯誼義賣會上售出,對北區分會做了最後的貢獻。賀學長的畢生畫作, 已編錄成冊,家屬捐贈部分給校友會,數量有限,歡迎校友來電索取。

▲ 賀 學鉅畫集

83


Vol.66 No.1 Sep 2017

我們這一家

▲ 參 加 國 際 核 子 醫 學 會 ( 左起李新超姜必 寧劉景鴻葉大鑄)

當你老了 悼 劉景鴻大學長 文/陳福民 M55 4月15日,我們敬愛的劉景鴻大學長修完他在 人世間的功課,以90高壽回去天國,那將是我們不 久也會去的地方,屆時他必將予我們熱情的迎接。 寫台灣版「白色巨塔」的侯文詠醫師,曾負責過約 500位癌末患者的疼痛治療,他發現無一例外的, 患者們均曾用盡一生的力量追求財富、名氣或權 位。但在他們臨終時,却也無一例外的藐視了這些 束西,大家所在乎的,衹存身邊親友關係中的點點 滴滴,所以他的結論是「親情的關係就是真理」。 所有宗教家都認為,人要弥補與生俱來的貪 婪,需要用苦修或贖罪的方式去完成,所以人人都 會在有生之年遭遇艱困。尤其在反自然的享樂文明 越多時,遭遇的精神艱困就會越大。劉大學長已修 完了人間的功課,先我們一步進入極樂世界,不再 有悲痛,所以在座的親朋摯友應該為他高興,因為 他要離去時,唯一放不下的事--親友因對他不捨而 悲痛,大家不如追隨大文豪泰戈尓的胸懷「且讓生 燦如夏花、死美如秋葉」。今天, 我則想說「你可 以為感動流淚、不可為悲痛而哭」,那才是劉大學 長所期盼的。

84

當你老了 當你老了 頭髮白了 睡意昏沉 當你老了 走不動了 爐火旁打盹 回憶青春 多少人曾愛你 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 還愛你虔誠的靈魂 愛你蒼老的臉上 的皺紋 當你老了 眼眉低垂 燈火 昏黃不定 風吹過來 你的消息 這就是我心裡的歌 當你老了 眼眉低垂 燈火 昏黃不定 當我老了 我真希望 這首歌是唱給你的 原唱:莫文蔚 作詞:葉芝、趙照 作曲:趙照


我們這一家 Vol.66 No.1 Sep 2017

劉景鴻大學長與那個時代大部分的中國人民一樣,生於憂 患、長於戰亂。民國34年抗戰勝利時剛好高中畢業,成為新改制 國防醫學院招考的第一批全國菁英學生之一。隨著大陸的赤化, 又離鄉背井成為來台的「海家班」孤兒。不過,品學兼優的他, 却能在寶島順利地創造了幸福、輝煌的家庭及事業。一畢業,即 被留做眼科助教,也成為台灣眼科醫學會之創始人之一。隨後得 到CMB獎學金赴美深造兩年,先後追隨華盛頓大學青光眼研究中 心Prof. Becker大師、及維吉尼亞醫學院Prof. Guerry大師,是台 灣最先接觸到先進眼科技術:冷凍、顯微、微影、導管、及人工 代替物等的醫師,其學術上的成就更使他在民62年獲得優良教師 獎,及民64年榮獲教育部的部聘教授,可謂名、利、地位樣樣都 不缺。但他真正感到幸運及更重視的是獲得高護10期學妹李蓉春 女士的青睞,順利的戀愛、結婚及生下兒子劉誥及女兒劉蓉。李

▲ 劉 景鴻

▲ 劉 景鴻伉儷(後排左)參加同學會

蓉春女士是內人張秋美上下舖的手 帕交,劉誥與我大女兒麗俐同年, 劉蓉更與我二女兒珎昣是再興小學 的同班同學,五、六十年來我不斷 從秋美口中知道他們家的點點滴 滴:包括教養小孩、理財、辦理美 國移民等等,無疑是她最羨慕的家 庭,尤其劉學長對夫人、子女的照 ▲ 民 國 6 4 年 水 源 校 區 致 德 圖 書 館 命 名 典 禮 留 影 劉 景 鴻 站 於 盧 致 德 院 長 右側

顧遠優於我,常讓我慚愧難安;現 在劉誥已是美國的大醫師,有一對

85


Vol.66 No.1 Sep 2017

我們這一家

障礙。近二十年的歲月,蓉春夫人所付出的心 力真是罄竹難書,其間還有老母因年老多病搬 來共住,雖然兒、女孝順(尤其劉蓉幾乎每月飛 來相伴),也難解身、心巨大壓力,我衹能以 「偉大文化下的偉大女性」作形容。 今天劉大學長走完人生,蓉春不願驚動M47 及海家斑所剩不多的老年同學,我謹代表大家以 最誠摯的心,恭送劉大學長高風亮節的靈魂,由 人間畢業晉升天國。大學長!您可以安心的走!

▲ 病 患致贈的感謝墨寶前合影上書光明使 者是病患對他的尊稱此四字也拓刻在他 的墓碑上

蓉春會有孝順的兒、女及相交60年的同學作伴, 享受幾年人間清福後再去與您相會吧!

可愛的雙胞胎兒子,劉蓉是香港企業家之妻, 育有三男一女,如此美滿家庭,夫復何求!

防醫學院校友會,感謝 您生前長期捐助校友會

但人生的功課總有艱困的一面,劉大學長

的盛情。

家庭幸福、事業有成,却躲不過生、老、病、

編輯部:劉景鴻學長在眼科領域的投入及

死的自然定律,腎結石大出血、急性膽囊炎切

奉獻,詳見本刊13期46頁。尤其在作者陳福民

除胆囊、因鹿角狀腎結石被迫切除左腎----等,

擔任本會第八屆會長期間(民國93~95),他將

劉學長自我打趣為「無膽一腎(聖)人。民87年,

每月任中山醫院眼科顧問所得,悉數長期捐助

因行走怪異,經兒子建議作腦部檢查,發現有

校友會,協助校友會務發展,這種友情只見於

腦膜瘤,手術成功卻在一週後發生出血的合併

NDMC!據悉,致辭後,陳前會長還有感而發

症,歷經長達三個月的住院治療,夫人臥薪嘗

唱了一首『當你老了』,80老人為90學長送

膽、日夜照顧,命保住了但留下中風式的行動

行,為他唱這首歌,在場無不唏噓!

往生校友

86

最後,我還要以校友會老會長身分代表國

往生校友名單

姓名

期班

往生日期

姓名

期班

往生日期

劉景鴻

M47

2017/4/15

孔祥瑜

D11

2017/3/13

M48

2014/10/10

連集賢

D15

2016/10/5

高振中

M48

2017/3/26

張紫洞

P22

2017/2/20

葉鑫華

M49

2017/1/18

廖志健

P67

2016/12/5

郎祖望

M49

2017/2/24

葉正光

藥劑班03

2016/11/18

施增達

M59

2017/2/26

郭馥琴

NV04

2017/1/26

傅陽一

M61

2017/1/26

周肖梅

NV16

2014/?/?

張國華

M71

2017/4/3

巴冠智

PH31

2017/3/4

章一鳴

M77

2017/4/16


我們這一家 Vol.66 No.1 Sep 2017

媽媽的魚鬆 記得高中的時候,上午第四節下課鈴聲響

的魚鬆,香味四溢瀰漫整

起,同學們餓了,急忙地打開自個兒的便當,

個屋內,祇是簡單的一道

我的便當裡頭香噴噴的白米飯,配上新鮮的魚

菜餚,卻有諸多的聯想:

鬆和一些小菜很好吃。

屋簷下燕子的呢喃,漁民

文/蘇燕德 M61

頂好的魚鬆開瓶即聞到撲鼻香氣,最適合

海上捕撈的辛苦以及媽媽

饕客的胃口,它的新鮮美味就是最佳的菜餚。

一輩子的勤勞、愛子女的

市面上販售的魚鬆,多的是添加了化學香料,

心,舐犢情深,使我無盡感念。

常含混不新鮮或腐敗腥臊味的次級食品,以

備註:

假亂真低價出售,主婦們經常花了不少的冤枉

「舐犢情深」的典故出於三國演義,楊修

錢,買了腐壞的魚鬆,開瓶後整個廚房和餐廳

有學問又有很高的才智,為曹操的主簿,因為

瀰漫著腥臊味,宛如鮑魚之肆。

猜中曹操退兵之意,冒然自行準備退兵,曹操

優良製品的魚鬆,首先選擇新鮮的魚類,

對楊修本已疑忌,就借此機會說他惑亂軍心,

以鮪魚最佳,其他如旗魚和狗母魚亦可,肉質

有了藉口而殺他,後來曹操愧疚,召見楊修之

鮮美油膩,放在平底鍋裡,小火加熱摻少許的

父楊彪,問他為何如此清瘦,他感嘆的說:「無

醬油五香配料攙和後攪拌成絲絮狀,俟食品加

先見之明,猶懷老生舐犢情深。」

工的程序完成,鍋裡的魚鬆美味口感凸顯,香 氣四溢…。 媽媽為我準備的飯盒裡香噴噴的白米飯配 上道地又風味十足的魚鬆,它的新鮮與好吃給 我印象非常的深刻,食物的記憶,隨即掠過往 日的形跡…。年輕時放學回家,總是匆忙地到 廚房喝一杯冰涼的開水,見到媽媽的背影,院 子陽光充足,明亮的光線映在她秀美柔麗的臉 上,她一双纖細的手,在溫火中攪動著平鍋裡

87


Vol.66 No.1 Sep 2017

綜合報導

校友會 通訊群組訊息

拜科技之賜,台灣校友透過LINE組成各類群組,各期班、各地區分 會、各系友會、校友聯誼會等,即時互傳訊息。透過群組可以通知活動、 報名活動不足為奇,在群組上徵求會診意見時而有之,協尋就近相關科別 校友名醫、報告近況、徵才、開張優惠、通知死訊……真是包羅萬象。其

文/校友會彙整

中不少感人事件,本期起將彙整成篇與校友分享,如希望及時獲得最新 資訊,可加入目前已有132人的「國防校友聯誼會」,請洽校友會陳嘉伶 (02)8792-3124。

校友就醫協助實例分享 校友會彙整

張嘉訓、李偉泉:都按讚!

國防校友聯誼會群組(131)通訊紀錄

劉沛樞: Team work 成功!!感謝各位同學們

廖松語: 台中榮總排定手術,等床中,有人可協 助否?(15:19)

熱心幫忙。在此祝福松語兄令尊身體早 日康復!!

鄭美玉: 可 以請貴班同學張之光太太王曼蒂幫

劉文雄: 其 實,醫院已經安排好,我們去詢問

忙,如果仍有困難,我請雷會長幫忙。

時,他們加快速度而已,稱不上協助。

廖松語: 如何聯絡?謝謝。

中榮許院長非常樂意協助校友,從李三

鄭美玉: 聯 絡張之光請打大理仁愛醫院找副院

剛院長時候,就已經交代秘書處,校友

長,你先告知令尊大名,主治是何人,

的事優先處理,若我們無法協助時,直

將開什麼刀?

接向院長報告,他會處理。祝廖伯伯早

劉文雄: 請問臺中榮總的床位還需要協助嗎? 廖松語: 還在等住院處通知候床。

日康復! 鄭美玉: 果然校友情深,感謝文雄。王丹江會長

劉文雄: 是否請學長私訊相關資料給我?

時期就約定各軍醫院榮民醫院的院長室

鄭美玉: 文雄是中榮藥劑部主任也是中區分會的

協助校友就醫,也曾登源遠,大家沒注

總幹事,有他出面一定沒問題。

意,時間久了我也沒把握,今天發現仍

廖松語: 家父廖○,直腸外科主治林俊餘醫師, 住院單已在住院處。 劉文雄: 收到,盡快詢問。

然有效,這期源遠要再提醒。 廖松語: 感謝大家協助,病人及家屬總是急,打 擾大家了。(16:36)

劉沛樞: 就煩請文雄兄盡力協助我們期班之廖松語 同學了。現在發現這個通訊平臺之功能比

校友就醫困難尋求協助原則

打119還要快捷有效。以後我們在這個群

1. 直接向就醫單位表明校友身分

組內的同學們生命都將獲得安全保障了。

2. 找醫院所在地校友分會請求分會協助

廖松語: 第一次感受到等床的無奈心情,感謝群組。

(平日有互動就容易找到協助窗口)

廖松語: 謝謝劉總幹事協助,已通知去報到了,

3. 向校友總會辦公室(02)87923124求助

謝謝大家。父母在南投老家,兩老都已

4. 情況緊急直接向各醫院院長室請求協

98,95高齡。

88

助(限各軍醫院及榮民醫院)


綜 合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單親媽冒雨騎車載兒 返家途中車禍亡 【蘋果即時新聞】 4月22日台南市一名林姓婦人今天凌 晨騎機車到台南火車站載放假返家的大

˙ 802總院牙科王銀來主任:報告會長,學弟在我們 醫院得到妥善照顧不用擔心,明天再去探望表達您 的關心。

兒子,兩人共乘機車行經中正、海安路口

˙ 牙醫學系校友會黃春生會長:4月27日中午趕往國

時,疑因雨天視線不佳,側面撞擊一輛計

軍高雄總醫院,在國軍高雄總院牙科主任王銀來校

程車,婦人傷重不治,大兒子右大腿骨

友和學弟張哲維(柏寬的同學)陪同下,探望醫學

折。林婦(64歲)在高雄茄定區開設家庭

系103期葉柏寬學弟因車禍住院,柏寬在星期六半

理髮,葉姓丈夫是台電外勤人員,五年前

夜回台南看望葉媽媽,同時準備隔天去高雄考專科

在工作時因心肌梗塞過世。她有兩名爭氣

醫師,不幸遇上車禍,右側大股骨骨折,而葉媽媽

的兒子,大兒子是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的

則車禍往生,柏寬忍痛在星期日帶傷考完試,且已

住院醫師,小兒子則是南科工程師。

考上精神科專科醫師,葉爸爸在前幾年逝世,留下

˙ 本案因載愛兒返家,車禍死亡婦人的大

柏寬和弟弟,令人心酸!感謝北投醫院院長和高雄

兒子,正是本校醫學系103期校友葉柏

國軍總院院長的協助,讓柏寬能盡早康復出院,送

寬,目前任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總醫

葉媽媽ㄧ程;也轉達雷永耀總會長及所有長官的心

師,消息傳出,校友相關群組充滿關心

意,感謝所有關心柏寬的學長學弟們,他會更勇敢

問候與祈福!葉柏寬校友先住成大醫院

更堅強,柏寬也謝謝大家!

後轉國軍高雄總醫院,校友總會、各分 會紛紛趕往醫院慰問。

˙ 校友總會雷永耀會長:感謝廖會長、黃會長費心 了!柏寬,祝你早日康復,願上帝賜你平安。

˙ 雲嘉南分廖鴻彬會長: 4月26日以國防

˙ 三總北投分院護理科主任蘇碧玉:各位學姊好,伯

醫學院校友會雲嘉南分會會長身份,銜

寬是北投分院的總醫師,醫院有安排士官在側照顧

總會雷會長之命,下午至國軍高雄總醫

他,並已成立治喪委員會,感謝各位學姊的關心!

院探望103期葉柏寬學弟,一則以喜, 恭喜他考上精神科專科醫師證書,一則 以憂,因車禍喪母而本身右側大股骨骨 折。原訂這一、二天可以出院,考慮家 中無人可以照顧,將延至5月6日左右出 院,治療癒後良好,只是出院後即將面 對傷痛與忙碌令人心酸。 ˙ 牙醫學系校友會黃春生會長:廖會長辛苦 了,也謝謝您!我已通知802總院牙科主 任及學弟就近慰問。

▲廖鴻彬會長慰問葉柏寬校友

▲ 來 自 牙 醫 校 友 會 的 關 懷 ( 前 左 起葉柏寬黃春生張哲維後王 銀來)

89


Vol.66 No.1 Sep 2017

綜合報導

▲ 榮 總 病 房 探 恩 師 ( 左 起 劉 沛 樞 金 師母金教官蘇慕寰)

藥學系精神領袖金明儒教官 體檢跌跤 港台學生齊關懷 香港校友WhatsApp對話

神相信過百的長壽是絕無問題的。此外,教

106.4.27劉沛樞

官也特別提到前年到香港參加校友會的校慶

今天P58李偉泉告知:金明儒教官昨天在 台北榮總醫院作例行性體檢時,在病房廁所滑

餐聚時所受到校友們給予的歡樂及溫馨,令 他至今難忘。

倒,需要住院觀察一兩天,所以就搭P61蘇慕寰

˙ 雷會長,拜託照顧我們的金主任了!

便車跟著一起去榮總探望金教官。在病房內看

˙ 雷會長,代向我恩師金主任問好。

到教官身體沒有大礙,心中如放下一塊大石。

˙ 謝謝雷會長、劉學長及蘇學長代我們探望金

9 2歲的老人家 若 因 摔 倒 而 引 致 骨 折 就 十 分 嚴

教官,希望他早日康復出院。

重了,因為不容易開刀,治療就需要長期臥床 休養不能行動。據金教官告知,應該休養兩天 後便可出院,也託我向各位藥學系校友們報平 安,請勿掛慮。附上在病房拍攝的照片。 香港校友 ˙ 感謝柯學長及石文對金教官的問候,煩請偉 泉接載教官出院時轉達給他。謝謝!! ˙ 金教官神情不像92歲,活過百歲不出奇。 ˙ 再次感謝永傑學長,Billy及蔡石對金教官的 問候,也一併請偉泉代為向教官轉告。 ˙ 金師母告知教官是民國14年出生(1925)所 以今年是92歲,以他紅潤的氣色及飽滿的精

90

▲ 校 友總會雷會長28日一早至病房慰問金教官


綜 合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校友總會 活動報導 ●

校友總會活動報導

106年第一季協助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辦理健康講座執行成效如下: 實施日期

地點

宣導主題

主講人

期班

106.1.18

雲林縣 黨部會議廳

肺炎、帶狀疱疹疾病臨床 表現和疫苗介紹

廖鴻彬

M79 雲嘉南分會長

106.2.24

台北三軍 軍官俱樂部

糖尿病患者之 心血管併發症

石光中

M79

振興醫院新陳代謝 科主治醫師

270

李柏群

國軍高雄總醫院心 M92 臟內科主治醫師兼 加護病房主任

110

高雄市鳳山區 中老年心血管健康之保健 106.4.21 中山新城交誼廳

▲ 廖 鴻 彬 主 講 榮 民 專心聆聽 ●

▲廖鴻彬接受感謝狀

▲ 石 光中演講聽眾將 近300人

職稱

▲ 中 央總會嚴明理 事長致贈感謝狀

參加人數 100

▲ 中 央 總 會 嚴 明 理 ▲ 李柏群主講中 老年心血管健 事長致贈感謝狀 康之保健

106.1.17母校舉辦106年僑生春節聯歡餐會,目前僑生最多來自馬來西亞,全校僑生97人,馬來 西亞有47人之多,為此校友總會特別聯絡馬來西亞校友會,由下任會長楊文忠(M77)代表出席餐 會並逐一發紅包慰問,互動間充滿同鄉情誼,楊校友頻頻表示:將回報大馬校友會,每年都要派 人來。席間總會雷會長並將訪問拉斯維加斯校友會時,受M49馬彪託付之蔣中正親筆真跡轉送母 校,該墨寶寫著「知廉恥辨生死 負責任重氣節」,係醫學系49期在民國44年畢業時,為印製畢業 紀念冊,蔣公所賜,馬學長已保存62年,因年事已高,希望轉贈母校永久珍藏。

▲ 長 官們向僑生敬酒賀春節 ( 左起雷總會 長司徒校長梁榮基楊文忠外交部代表

▲全體合照比愛心

▲ 母 校 澳 僑 生 漸 少 香 港 僑 生 梁 榮 基 校 友仍每年捐款送所有僑生紅包發到 難得的港澳生特地合影留念

▲ 楊 文 忠 第 一 次 發 紅 包 給 同 故 鄉的學妹心情澎湃不已

▲ 雷 總會長致贈司徒校長蔣公真跡

91


Vol.66 No.1 Sep 2017

綜合報導

106.1.22假天成飯店召開校友文教基金會第九屆第二次理事會及校友會第十二屆第六次理監事聯席 會議,會中通過議案如下,同時為義務辛勞一年參與會務的董事、理監事舉辦感恩尾牙餐會。 1. 通過105年經費決算審查。 2. 通過106年經費預算審查。 3. 決議請乘隆公司承印源遠季刊設計印刷,新合約將自106年60期至108年71期止。 4. 同意配合勞工局規定調整部分工時人員時薪為每小時平日135元,假日160元。 5. 同意增設五專學歷秘書助理一人。

▲ 全 體與會董事理監事合影

▲ 董 事 理 監 事 多 人 曾 任 台 中 榮 總 院 長 及顧問

國防醫學院校友學有專精,限於服務期限,常值盛年,學經歷最佳時期即自服務單位榮退。校友 會雷永耀會長甫上任即希望成立校友醫療人才庫,提供各學系校友人才推薦服務;近期商業週刊 報導,彰化基督教醫院與大陸遠東宏信醫療健康集團合作,已成功在大陸引薦台灣各項醫療專長人 才,適才適任發揮長才外並支付合於專長與經歷之薪俸與福利。經雷會長多次協調,於106.2.18假 台北東方文華酒店,特為國防醫學院校友舉辦「大陸醫療人才需求說明會」,協助有志創造事業第 二春或赴大陸就業校友了解大陸醫療就業市場現況。限於場地,共有各學系校友超過100人參加, 校友對此校友服務活動均持正向回應。

▲ 雷 會長於說明會開幕致詞

▲ 有 100個座位的豪華會場

106.3.3雷總會長至宜蘭訪問當地會長羅恭篪校友(M67) 並致贈紀念品,關心宜蘭校友會推動會務之困難,羅會長 表示:他有心服務宜蘭地區校友,卻無可協助人力,深嘆 力不從心,懇請總會長另覓接班人選。幾經協商,現職蘇 澳榮民醫院院長孫卓卿校友(M72)終接下宜蘭分會會長之 重任。 ▲

92

▲ 護 理 學 系 出 席 校 友 合影

總會長訪問羅恭篪校友 雷 並致贈紀念品


綜 合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監督年金改革聯盟自2 月21日起,推出「八百 壯士捍衛權益」行動, 以軍校各年班為單位, 規劃自2月21日到3月 21日(後延至4月2日), 輪流在立法院門前埋鍋 造 飯 , 日 日 圍 城 , 進 ▲ 郁 慕明校友以新黨主席身分到站慰問 行長期抗爭。國醫校友 多數服務軍公醫療單位,就像這期總編的話所言:我們是 否被客觀評論?我們的聲音在那裡?醫療從業人員幾乎沒 有完全退休的,於是我們沒有排班輪守,用藥學系系友會 長宋寅濱(P66)贊助的器材及藥物,我們負責在帳篷區開 設醫護站,號召校友來站服務,一整天不嫌多,一小時不 嫌少!於是每天陸續有校友進站服務,尤其3月8日屬於婦 女校友參與的日子,醫療站擠進很多熱血的國防女生,總 會雷會長也在這天攜甜點到站,慰問所有在場的政戰與國 醫的巾幗英雄。更感人的是正巧從美國返台的王德紋學姐 (NV13),她有美國針灸師執照,從3月8日到最後4月2日 醫療站關閉,幾乎天天都到站上服務。本項醫療支援總計 參與服務校友共44人,出席116人次,支援校友芳名及支 援次數詳如下表,感謝所有支持參與服務的校友。 國醫校友支援醫療站次數統計表(依校友簽名統計)

▲ 雷 總會長到醫療站慰問支援校友

▲ 營 帳外紅十字旗與校友會旗飄揚

姓名

期班

次數

姓名

期班

次數

姓名

期班

次數

姓名

期班

次數

王德 紋

NV13

22

單子元

M67

2

張淑容

N12

1

郭敏悌

NV23

1

連海波 衛專32

14

汪海波

M68

2

王如華

N21

1

蔡玉珍

NV23

1

楊宗松 衛勤29

8

胡慧林

N13

2

高日華

N22

1

張 鵬

P57

1

邢夢雲

NV23

6

張 蜀

N22

2

傅珍妮

N22

1

王文澎 衛專21

1

周延年 衛專32

6

蔡恒榮 衛專26

2

嚴寧寧

N23

1

張柏齡 衛專31

1

陳凌仙

N22

5

張志雄 衛勤33

2

黃異琦

N25

1

費廣明 衛勤22

1

馬大勳

M58

4

朱偉聲

D27

1

何釐媛

N30

1

黃振威

衛勤5

1

黃慧君

N34

4

張曉寧

M61

1

陳敏純

N33

1

朱崇琛

衛勤6

1

黃羽瑈

N36

4

程澤剛

M69

1

何碧遠

N37

1

洪芳亮

衛勤6

1

易靜修 楊宗松眷

3

余國煥

M75

1

胡鳳玲

N37

1

滕聿富

衛勤6

1

梁鉑鈴

2

張嘉訓

M75

1

陳伊伶

N37

1

鄭瑞鎮

衛勤7

1

M61

▲ 支 援次數最多的校友 ( 左起第 四名邢夢雲第一名王德紋第 二名連海波)

▲ 婦 女節來了許多國醫巾幗英雄

▲ 香 港 校 友 鄒 碧 輝 ( 前 右 二)返台不忘到站打氣

93


Vol.66 No.1 Sep 2017

綜合報導

106.4.20晚上校友總會雷永耀會長及港澳校友會譚中英會長、黎奕生前會長至林口師範大學僑生先 修部為母校招生努力,受到該部宋秉文副主任及陳嘉凌組長熱情歡迎,尤其港澳校友代表不但從僑 居地趕來,還自行製作簡報印製摺頁,熱誠令在場學生感動不已。母校教務處高森永處長亦率領由 僑大畢業考取國醫之各系學生作國醫生活心得分享,他們都說選擇國醫是此生最正確的選擇,您是 否也同感呢?

▲ 三 類組學生踴躍參加招生說明會

▲ 說 明會前招生團隊與僑生先修班宋副主任合影

校友會 活動報導

▲ 招 生小組魚貫進入僑生先修部

馬來西亞校友會會訊 李忠廷P92提供 2017年2月6日農曆正月初十, 馬來西亞校友會舉行新春聚餐,校 友會理監事及歷任會長均熱情參 加,大家互道新年好!

▲ 馬 來 西 亞 校 友 會

94

新春聚餐


綜 合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校友會長異動 拉斯維加斯校友會會長:江玲璋 (NV14)

公佈欄

宜蘭分會會長:孫卓卿(M72) ●

106年傑出校友開始接受推薦,選拔辦法及推薦表格請至校友會網頁 首頁下載。推薦截止日期106年5月20日!

源遠季刊本期僅發行5,000本,寄送對象如下,非寄送對象請至校友 會網頁http://www.ndmc.org.tw點閱電子書。 1. 回覆問卷希望繼續收到紙本季刊校友 2. 師長及榮譽校友 3. 海內外終生會員及會費仍在效期內校友 4. 當期作者、廣告客戶 5. 國內各醫院、醫學院圖書館及國家圖書館 6. 各軍事院校校友會

為方便校友以實際行動支持校友會,超商繳會費通知單將於5月份寄 出,本次寄出名單將排除終生會員或會費繳交仍在有效期者。敬請校 友支持!

因應新制勞基法及代收代支等會務成長,第十二屆第六次理監事會議 同意增設五專學歷秘書助理一人,四月分起已聘黃寶儀小姐任職,目 前帳務及校友捐款收據印發均可即時完成。

校友會 活動報導

拉斯維加斯校友會訊息

馬彪M48提供 2017年元旦拉斯維加斯校友會新任會長江玲璋NV14召集校友舉行團拜 聚餐並為壽星校友慶生,會中並選出王開心(D16)為副會長即下屆之會長。

▲ 拉 斯 維 加 斯 校 友 元 旦 聚 餐合影 ( 前排最左為新任 會長江玲璋最右為新選 出副會長王開心)

95


Vol.66 No.1 Sep 2017

綜合報導

校友會 活動報導

文/沈露茜NV23

今年的天氣跟往年大不相同,乾旱了五年

今年校友及貴賓表演的節目也十分精彩,

的南加州,經過幾場大雨的洗禮,處處都呈現

首先由馬會長邀請慈濟愛樂團表演印尼竹子樂

的綠意盎然。2月12日,剛過完元宵節,一個

器(Angklung) 演奏,許多人都第一次看到這

難得晴朗並且溫暖的好日子,南加州校友會在

麼特別的樂器演奏,演奏的樂曲十分有特色;

Almansor Court 由 D20 馬寧遠會長籌備及召

馬會長平常就在慈濟擔任義工,他也參與了竹

集的新春年會熱烈展開,今年出席的校友有96

子樂器的表演。接下來由我及 Larry 老師一起表

位,加上眷屬及朋友們共有240位參與,只能用

演Waltz 及International tango 兩支國標舞,

「盛況空前」來形容了!

這對我來說是第一次正式的表演國標舞,雖然

早上11點賓客陸續開始報到交誼,會場佈

有點緊張,但是觀眾的反應還是十分熱烈!D21

置得簡潔但十分溫馨,陪襯校友夫人譚慕儀女

朱栗的夫人楊汝琛,帶領了10位舞者,一起表

士彈奏悠揚的電子琴音樂,大家見面更覺溫馨

演了一段活潑、輕鬆又熱鬧的舞蹈 - Top of the

親熱,充分的達到我們校友聯誼的目的。儀式

World, 看得大家目不暇給,也獲得了滿堂彩 。

在國防醫學院院歌的大合唱聲中正式開始,馬

我們南加州校友會的傳統, 就是在年會

寧遠會長致詞後,把2017年會長的重任交給

時的表演節目盡量由校友們親自參與,因此我

M58葉福滿,並選出 N19 韓寧一為副會長,她

們新任副會長韓寧一夫妻編了一段美式Rumba

將接任2018年的會長。

舞,經過兩個月的認真排練,把一些完全不會

▲作者初登場跳國標舞

▲著華服參加春酒聯誼

96

2017年南加州校友會 春節聯歡報導

▲朱栗的夫人楊汝琛帶領了10位舞者載歌載舞

▲護理學系校友盛裝出席


綜 合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花感謝任期屆滿 獻 的馬寧遠會長

跳舞的校友們, 教得有模有樣,當天大家 認真的演出,也是十分精彩。為了給大家 一點刺激,馬會長特別請了個美艷洋妞來 表演肚皮舞及森巴舞,大夥兒的目光追逐著 火辣身材的妙齡女郎,對在場女士們來說也只 能羨慕、忌妒、飲恨了! 摸彩是每年必備的,在校友們的大力贊助之下,今 年的禮品十分豐富,中奬的人非常開心,沒有中奬的校友,也不會 失望,因為今年D2 曾平之夫人捐贈校友會美金2,000元,為了感謝 校友們熱情支持校友會,得到曾夫人的同意,每位到場校友都收到

▲台灣來的校友也不少

一個紅包,真是皆大歡喜呀! 終場前的舞會在N18 曹明薇的自彈、自唱帶有磁性的歌聲中展 開,接下來由校友們自由選取卡拉OK演唱,舞會在歡樂的氣氛中畫 下完美的句點。 為了感謝長時間為南加州校友會出錢出力的熱心校友們,馬會 長特地在2月26日舉辦了慶功及慶生會,當天也有將近70位出席,午 餐後大家照例到周固猷校友家歡唱;我們國防醫學院的同學們,因為 當年讀書在一起,吃飯睡覺都在一起,也因此結下了濃厚的情誼,如 今大家仍團結一起歡樂聚會,感謝母校給我們培育為我們結緣。

▲周固猶家的專業音響

▲我們是每年必到的忠誠會員

▲ 副 會長韓寧一夫妻編了 一段美式Rumba 舞

▲本次壽星合影

▲休閒打扮赴會長感恩餐會

▲印尼竹子樂器(Angklung) 演奏

97


Vol.66 No.1 Sep 2017

綜合報導

校友會 活動報導

項次

1

106

2

8

2

106

2

20

3

106

3

13

4

106

3

19-20

5

106

3

27

6

106

4

10

7

106

4

17

8

106

4

22

▲武陵農場教師共識營

98

公共衛生系所校友會訊 活動內容 公衛系舉辦新春聯誼餐會,邀請歷屆系主任、師長共襄盛舉,並由大 四學生帶來精采表演,場面溫馨熱絡。 105學年度第1學期系所專題演講邀請DMST Team Supervisor, Mithra Biotechnology Inc林高同分享CRO臨床試驗工作經驗。 105學年度第1學期系所專題演講邀請三軍總醫院營養部戰臨茜主任 進行畢業校友經驗分享。 公衛系於武陵農場舉辦二天一夜教師共識營,進行系所評鑑追蹤事項 及系務發展議題討論。 105學年度第1學期系所專題演講邀請國防部軍醫局衛保處劉明威少 校進行畢業校友經驗分享-赴美受訓歷程。 105學年度第1學期系所專題演講邀請臺中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 衛生稽查員何孟純進行畢業校友經驗分享。 105學年度第1學期系所專題演講邀請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航訓 中心賴重宇少校航生官少校進行畢業校友經驗分享-赴美受訓歷程。 系友會舉辦系友盃壘球比賽,學系師生及系友熱情參與,活動結束後 於水立方舉行系友聯誼餐會,加強校友與學系之聯結。


綜 合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公衛系所新春聯誼餐會師生合影

▲劉明威少校赴美受訓歷程分享

▲林高同分享CRO臨床試驗工作經驗

▲何孟純畢業校友經驗分享

▲賴重宇少校赴美受訓歷程分享

▲三軍總醫院營養部戰臨茜主任進行畢業校友經驗分享

99


Vol.66 No.1 Sep 2017

綜合報導

校友會 活動報導

牙醫學系校友會訊

● 牙醫學系校友陳日生(D39)於今年2月當選台北市牙醫師公 會理事長,特於4月22日舉辦感恩餐會,除了邀請牙醫界各 校之先進及同仁,同時,三軍總醫院林石化院長及衛福部陳 時中部長亦到場祝賀,場面盛大、熱鬧感人。在此感謝陳理 事長好友,大羅集團提供文皓圓餐會場地及全力支援贊助。

▲衛福部陳時中部長致贈指揮刀

▲牙醫七院校總會長上台致賀

▲林石化院長(右3)到場祝賀

▲與會牙醫界先進、同學、同事合影場面盛大

▲ 主辦人上台致謝(左起謝義興主任、陳日生理事長、黃春生會 長、主持人鄭素蘭、周禮賢會長)

▲ 國防牙醫前輩王天美將軍(左2)許海風顧問(左3)亦來祝賀

會國防牙醫校 與 友合影

100


綜 合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校園活動報導

校園活動報導

105.12.30

106年元月份晉任授階暨授勳典禮。

106.01.05

軍醫局吳怡昌局 長至衛勤訓練中 心春節慰問暨工 作指導。

106.01.10 球聯誼賽。

衛勤訓練中心官兵籃

106.01.18 106年司徒校長率學校代表至忠勤 三莊春節慰問單身榮民。

106.01.17 舉辦106年僑生春節聯歡餐會, 並逐一發紅包慰問僑生。

106.01.19

106年2月份屆退人員歡送榮退茶會。

106.01.21~23 106年山 地醫療服務隊寒期出隊至 宜蘭縣大同鄉寒溪部落直 行刪地醫療服務,司徒校 長及夫人並親往慰問。 101


Vol.66 No.1 Sep 2017

106.01.25

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荊院長蒞校拜訪司徒校長暨參訪活動。

106.01.25

106年春節拜早年活動。

106.02.03

106年新春團拜活動。

106.02.09

美國紐約西奈山 伊坎醫學院個人 化癌症醫療中心 主任- 羅斯凱 根教授蒞校拜訪 校長。 ●

106.02.11

司徒校長為前陽 明大學校長韓韶 華教授(M49)舉 辦暖壽茶會。

102

綜合報導


綜 合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106.03.10

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師生蒞校參訪。

106.03.14

臺北市立麗山高中師長蒞校拜訪校長。

106.03.20

106年大體老師慰靈公祭。

106.03.27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中央研究院李

國雄院士蒞校演講。

106.03.27

106.03.31

本校學生榮獲「106年大專

美國印地安納大

優秀青年」表揚。

學護理學院蘿蘋

★ 106年全國大專優秀青年-醫學系4年

紐豪斯院長蒞校 106.03.27

級陳孟緯同學 ★ 1 06年臺北市大專優秀青年-公共衛

演講。 ●

生學系4年級陳加恩同學

預防醫學研 究所至澎湖 進行鼠疫恙 蟲防疫。

▲醫學系4年級陳孟緯同學

▲公共衛生學系4年級陳加恩同學

103


Vol.66 No.1 Sep 2017

綜合報導

三軍總醫院訊息

三軍總醫院訊息

● 國防部副部長鄭上將蒞院106年春節

慰問暨工作指導 國防部副部長鄭德美上將於106年1月 19日率軍醫局醫管處處長張上校、軍備 局綜合處陳上校等員蒞臨三總實施春節 慰問暨工作指導,三總由院長林石化將 軍率11位主管陪同,行程包含業務簡報 及致贈慰問金。

▲鄭副部長春節慰勞並與各級幹部座談

▲鄭副部長致贈春節加菜金林院長代表接受

● 三軍總醫院105年度主管共識營

三總於106年1月7日下午於內湖院區舉辦主管共識營活動,由林石化院長親自主持,邀集一級主管及 主治醫師共計110位,針對「長照2.0」、「Hospitalist」及「智慧醫院」等議題,共同研討醫療服 務、教學研究及經營管理發展策略目標及方針,以傳承先進前輩們的努力與貢獻,突破窠臼,尋求創 新,建立價值,追求以病 人為中心優質醫療團隊。

共識營院長致詞

▲105年共識營大合照

● 三總「慧醫專案」辦公室揭牌啟用

國軍醫院「慧醫專案」將透過雲端技術、物聯網、大數據的有效整合運用,打造一個全新 一代以智慧醫療為核心目標的醫院資訊系統,來迎接新世紀的醫療挑戰。防部副部長鄭 德美上將於106年1月24日上午在國防部相關聯參陪同下,前往三總聽取「慧醫專案」 計畫報告,隨後與常務次長尚永強中將、軍醫局局長吳怡昌中將、國防醫學院院長司 徒惠康少將及本院院長林石化少將等人共同為「慧醫專案」辦公室揭牌,並代表國 防部部長馮世寬肯定軍醫人員平日辛 勞,期許智慧醫療專案的啟動,得以 整合大數據、走在時代的尖端,成為 國家的醫療邁向一個全新的境界。

▲ 鄭副部長揭牌後勗勉 相關同仁 慧醫專案辦公室啟用

引領全國醫療資訊發展的龍頭,帶領

醫專案 慧 大合照

104

▲參與慧醫專案揭牌典禮長官與同仁代表合影


綜 合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 宏都拉斯經濟發展部部長傅哲倫先生蒞院參訪

我國友邦宏都拉斯經濟發展部部長傅哲倫先生、央行總裁包帝斯達先生、公民營聯盟促進委員會會長 巴帝亞等一行9員於106年2月13日由外交部陪同蒞臨三總參訪,國防部由副部長鄭德美上將率軍醫局 副局長陳建同少將、三總院長林石化少將及本院同仁等15員代表接待;參訪行程中,宏國傅部長透露 許多於我國求學時的趣事,在在顯示我國與宏國深厚邦誼,並希冀透過此次參訪深化兩國交流合作, 同時宏國亦期盼藉由與我國醫療互助交流提升該國人民醫療水準。

▲鄭副部長致贈宏國傅部長紀念照片

▲林院長致贈紀念品

▲宏都拉斯參訪團與三總接待同仁合影

● Smile Nurse護理達人猜燈謎暨關懷故事競賽活動

三總護理部因應元宵節將屆,為提升護理師有溫度關懷之專業,特於106 年2月7日下午舉辦『護理達人猜燈謎暨關懷故事競賽』,以提升有溫度護 理專業關懷之磁吸醫院。 活動由外科加護中心王韵如副護理長及52病房張雅荃副護理長擔任主持 人,本院大家長林石化院長更是以熱心、愛心、用心、耐心、關心、細 心、將心比心勉勵現場護理同仁,現場除了結合醫院及時事進行猜燈謎活 動,另外由13位護理師及護理主管在有限時間內以創意蒙面敘述護理生涯

▲我們是Smile Nurse在Smile Hospital工作

面臨最有感及最有溫度故事競賽。 護理部為打造Smile Nurse氛圍,由潘玉玲督導長、陳雅琳督導長及呂旻瑾 護理長共同規劃一系列「發現護理專業之美」活動,包含「琅琅上口繞口 令影片」及「吉章集章微笑送大禮」等活動,拋磚引玉將此正向力量影響 醫院同仁。活動結束後得獎人員表示:期待這小小感動力量,能為醫院帶 來大大能量,共同打造Smile Hospital。

▲林院長親自參與護理同仁排演

▲高主任(前右3)也參與活動工作

▲微笑正向力量將影響醫院同仁

● 新春送春聯活動花絮

為配合農曆新年的到來,促進節 慶歡樂喜氣,三總特於106年1月 18日於內湖院區西迴二樓大廳舉 ▲ 院 長、曾安田老師及與會貴賓書寫”迎丁酉新春送春 辦送春聯活動。本活動係由三軍總 聯”六個字之開筆儀式 醫院與財團法人郭錫瑠先生文教基 ▲林院長致贈曾先生感謝狀 金會、疾病管制署、停雲書法社一 起聯合主辦,以免費贈送春聯的活 動,與來院的病友、民眾分享農曆 新年的喜悅。 曾老師致贈三總揮毫作品

▲排長龍索取春聯

▲ 曾安田老師當眾揮毫

105


Vol.66 No.1 Sep 2017

綜合報導

● 106年退休離職同仁聯誼會活動花絮

三軍總醫院106年退休離職同仁聯誼會於106年2月12日中午假錦華大飯店席開10桌,當天出席貴賓 包括前院長沈國樑、王丹江、陳宏一、邵克勇、鄒傳凱副院長等約100多人,本次餐會由前護理部副 主任董曉萍主持,聯誼會主委前王丹江院長致歡迎詞,及全場與會同仁舉杯互祝新年快樂,聯誼會亦 舉辦摸彩活動、其樂融融!大家互相敘舊及敬酒,餐會氣氛一片歡樂。並為耄耋長者之壽星謝炳金、 曹振民賀壽慶生及共享慶生蛋糕,會中還邀請演藝人員演唱多首金曲懷念老歌,感謝全體離退同仁熱 情參與,未來本聯誼會固定於元宵節前後舉辦餐會,大家相約明年再相聚。讓「三總人」聯誼會得以 延續,使三總成為退、離職同仁永遠的娘家。

▲萬紅叢中一點綠王前院長樂開懷

▲歷任院長向大家敬酒

▲一年不見乾杯

▲壽星吹蠟燭

● 三總自106年3月20日起提供悠遊卡及信用卡繳費服務

電子支付時代的來臨,已將現行攜帶現金消費習慣翻轉。本院遵循金管會、國防部及衛福部等單位政 策指導下,積極導入「電子支付」普及化,現階段已結合「合作金庫」及「悠遊卡公司」所提供的電 子支付平台,服務就診病患。106年3月20日,三總假西迴二樓舉辦「多元電子支付啟用典禮」,由 萬芳榮執行官主持,邀請合作金庫銀行廖燦昌董事長及悠遊卡公司林向愷董事長出席剪綵啟用。

▲萬芳榮執行官主持啟用典禮

▲參加啟用典禮貴賓及三總代表合影

● 外蒙古醫療團蒞院參訪

外蒙古醫療團於106年3月13日由該國第一中心醫院MR. Dalaijargal Damjin與醫院代表蒞臨三總參訪,三總林石化院長率萬芳榮執行官 及各部門主管等七員接待,就雙方國際醫療交流及教育訓練等交換意 見,並安排參訪體外震波室、腹膜透析中心、祥瑞病房、OSCE(臨床 技能訓練及測驗中心)及正子斷層造影中心等特色醫療單位。參訪團 對本院完善的醫療照護水準及完整的醫療設備印象深刻,給予高度肯 定,同時亦與軍醫局局長吳怡昌中將會面交流,表達未來持續深化醫 ▲外蒙古醫療團參訪手術室 療合作之意願,有效體現本院拓展國際交流廣度與深度之作為。

▲參訪團與接待代表合影

106

▲林院長致贈紀念品


綜 合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 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師生來訪

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吉田丘部長率12位學生於106年3月10日下午蒞臨三總參訪,三總林石化院長 不僅親自接待還以日語致歡迎詞,後安排至燒傷中心聽取八仙塵爆案處置簡報,最後至西迴2F參觀新 建置完成的多媒體互動電視牆,學生們非常開心的拍照留念,並留下數位簽名後依依不捨的離去。

▲林石化院長致贈吉田丘部長紀念品

▲參訪燒傷中心

▲齒科大學師生與林院長合影

● 三總與日本長崎巿府辦理「原爆被爆者健康諮詢活動」

106年3月16日,三總與日本長崎巿府連續第三年合作辦理「原爆被爆者健康諮詢活動」,諮詢活動 假二樓健康管理中心實施,當天由日本恵の丘原爆ホーム病院朝長院長及健康管理中心方文輝主任 陪同問診,共諮詢9位平均年齡85歲的長者。活動結束前,日本長崎巿府為感謝三總三年來之醫療協 助,特別致贈感謝狀,由執行官萬芳榮上校代表接受,雙方並就醫療互助事宜交換意見,未來三總亦 將持續與日本長崎巿府合作辦理原爆被爆者健康諮詢作業,照護全民健康。

▲日本長崎巿府為感謝三總之醫療協助特別致贈感謝狀

▲原爆被爆者健康諮詢

● 三總復活蛋彩繪DIY活動

今年4月16日是復活節,三總與微 風慈善基金會於106年4月6日在五 樓兒童病房與及一樓小兒科候診 區提前辦理「復活蛋彩繪DIY」、 「微風兔見面會」活動,由微風基 金會執行長陳美汀、小兒部陳錫洲 主任、田炯璽主任、護理部林利珍 副主任等人陪伴小朋友提前歡慶復

▲ 微風熊與孩童互動

▲ 微風熊 Kazemon 到了小兒科診間小朋友和家長搶著 與微風熊拍照

活節。微風吉祥物「微風熊」還變 裝打扮成「微風兔」,由微風藝人 郭源元帶領到病房致贈小禮物,讓 無法參與的病童也可以感受過節的 歡樂氣氛。 ▲

護人員陪伴孩童進行 醫 復活蛋彩繪

▲ 復活蛋彩繪作品

107


Vol.66 No.1 Sep 2017

綜合報導

捐款名單

財團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文教基金會捐款名單 資料日期:2016/12/01~2017/02/28

指定校友會支用 捐款400,000元 團體捐贈

台中市 源遠校友會

捐款179,000元 財團法人全聯 團體捐贈 佩樺圓夢社會 福利基金會 捐款101,000元 P69

葉明功

捐款100,000元

宏恩 團體捐贈 醫療財團法人 宏恩綜合醫院 捐款11,000元 M56

蔡有成

捐款10,000元

國醫之友

曹潤生

捐款2,600元 N22

鄭美玉

捐款2,027元 M103

林冠勳

捐款2,000元

M73

盧異光

M75

李肖先

M75

張嘉訓

M82

江誌雄

M90

林清鵬

M90

賴威宇

M53

黃孝鏘

M98

楊千毅

M63

林昭隆

M100

黃元甫

李三剛

M104

賴建華

M64

張輝營

M67

M71

M75

郭濟芳

D06

費筱宗

M76

鄭本岡

M77

D09

徐世澤

M78

曾鴻淦

M80

阮明堂

D46

周禮賢

鍾仁舫

M91

黃信閎

P37

周鈞陶

N12

張淑容

P40

鍾柄泓

M66

牛柯琪

M73

林澤源

M83

彭賢禮

N17

團體捐贈

中華民國源遠 牙醫學會

M71

NV15

戴蕙蘭

P45

郁慕明

團體捐贈

新竹市源遠 醫療協進會

P50

陳幸祐

NV23

林淑英

P50

葉秀光

P58

李偉泉

P52

許國泰

P94

王柏森

P71

羅時鴻

公衛所41

劉建隆

P77

馬國興

國醫之友

朱馬秋元

N01

趙鳳宜

捐款60,000元 中華民國中央 團體捐贈 軍事院校校友 總會 捐款50,000元 M51

鍾均盛

捐款38,828元 M66

雷永耀

捐款25,000元 團體捐贈

馬來西亞 校友會

捐款21,000元 N13

胡慧林

捐款20,000元 M63

陳之凱

M66

梁榮基

M84

沈震宇

M98

黃沛銓

N20

廖羽鵝

國醫之友

黃秀雲

捐款12,000元 M54

108

中心診所醫療 團體捐贈 財團法人中心 綜合醫院

林泉育

捐款6,000元

捐款5,000元 M77

徐榮源

D39

徐啟明

P50

溫敦為

微免所 73年班

姜淑媛

捐款4,123元 M97

林宜欣

捐款4,000元 M78

陳錫斌

捐款3,090元 M61

陳福民

捐款3,000元

N06

夏萍絗

M46

捐款1,000元 龐恩化

N08

劉得鳳

M48

羅光瑞

N09

謝淑吟

M49

楊大中

N13

夏菊玲

M54

N16

M55

陳福民

N16

顧曉明

M58

馬大勳

N20

李越南

M59

沈國樑

N22

陳凌仙

M59

邵克勇

N23

王桂芸

M60

楊建芳

M60

石曜堂

N24

薛詠心

M72

鍾壽錠

M62

王丹江

N25

劉雅琴

M73

林欣榮

M62

何邦立

N38

郭斐如

M73

張兆榮

M63

張新軍

N38

劉永芳

M74

葛光中

M64

N43

林利珍

M77

M64

師明哲

NV08

周典義

M78

祝年豐

M67

張澍平

NV16

鍾蕪君

M79

廖鴻彬

M69

陳光國

NV20

劉志紅

藥理所 81年班

鄭志鴻

M69

葉明陽

NV22

陳靜娟

M72

蔣友良

NV23

任禪珠


綜 合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PH01

高森永

M90

譚宏斌

M90

郭維銘

國醫之友

陳威仁

PH02

王炳龍

國醫之友

梁世宗

M90

陳永振

國醫之友

陳家雲

PH07

蘇遂龍

M90

陳志豪

國醫之友

曾國峰

PH14

黃宇豪

M90

陳冠宇

國醫之友

黃意超

PH23

陳學文

M90

陳建良

國醫之友

黃鐙樂

牙研所23

林恆毅

國醫之友

彭國洲

M90

陳思州

國醫之友

楊文達

牙研所24

古正德

國醫之友

鄭明德

M90

陳相成

國醫之友

楊正帆

國醫之友

蘇宇平

M90

國醫之友

楊傑思

M90

黃信雄

國醫之友

蔣思榮

捐款5,100元 M91

林信隆

捐款5,000元

生科所07

游宜屏

在職護理03

廖秀媛

病理所28

郭祐語

M71

秦德萍

M90

黃星華

國醫之友

蔣毅弘

國醫之友

無名氏

M75

張嘉訓

M90

楊昌吉

國醫之友

鍾聯享

國醫之友

無名氏

M78

張明超

M90

趙子康

團體捐贈

薇姿曼 生活美學館

捐款3,000元

國醫之友

無名氏

M87

朱圻鈞

M90

劉昌憲

衛勤專科01

甘照洲

M87

戴念國

M90

劉欣彤

衛勤專科05

黃振威

M88

賈維焯

M90

劉英杰

衛勤專科 40年班

李裕平

M90

牛興華

M90

潘信村

衛勤專修31

韓國強

M90

王炳耀

M90

蔡德中

醫專04

孫葵功

M90

王博瀚

M90

蔡鎮良

醫專04

張朝興

M90

王毓禛

M90

鄭正忠

護研所30

丁雅嵐

M90

王鴻瑞

M90

盧智賢

M90

白振益

M90

蕭正文

M90

何敬之

M90

韓文江

M90

吳啟明

M90

蘇河仰

M90

呂忠和

M92

曾國憲

M90

呂信邦

M95

林峻正

M90

杜旻育

M101

陳仁偉

M90

林伯堅

M101

蔣宏源

M90

林志哲

D49

王銀來

M90

林致源

D49

陳元武

M90

林清鵬

D54

王意嘉

M90

林朝榮

N43

周承珍

M90

林需比

國醫之友

宋卓俍

M90

林盧慶

國醫之友

李企桓

M90

林鴻祥

國醫之友

李翼安

M90

金憲國

國醫之友

邱彥碩

M90

洪裕明

國醫之友

邵柏洲

M90

苑梅剛

國醫之友

洪沛毅

M90

崔冠濠

國醫之友

張曜任

M90

張孟宗

國醫之友

章芳源

M90

張舜程

國醫之友

莫凡慶

M90

梁致明

國醫之友

郭家孝

M90

畢勇賢

國醫之友

陳正豐

M90

許育瑞

國醫之友

陳永學

M90

連偉成

國醫之友

陳怡德

捐款600元 國醫之友

曾春香

指定清寒學生支用 捐款72,000元 N16

傅明明

捐款10,000元 M76

陳履椿

捐款6,000元 N20

廖羽鵝

指定M90鄒文豪 遺屬照顧專戶支用 捐款100,000元 瑞恩醫療器材 團體捐贈 股份有限公司 捐款15,000元 M90

蔡世哲

捐款10,000元 M76

馮尚淳

捐款6,000元 M80

王世典

M90

洪志昌

M90

高鴻偉

M90

鄭曜忠

捐款2,000元 M90

潘仕晉

M90

鍾承翰

捐款1,000元 國醫之友

呂邱來好

指定M89陳宜成 遺屬照顧專戶支用 捐款30,000元 M67

陳天雄

捐款10,000元 M76

馮尚淳

捐款6,000元 M90

劉欣彤

國醫之友

陳永學

捐款5,000元 M98

吳昭寬

捐款3,600元 M89

楊朝欽

捐款3,000元 M80

王世典

M84

吳中恆

M89

劉順鑫

D48

周安平

國醫之友

沈芳君

國醫之友

洪郁惠

國醫之友

胡朝霞

國醫之友

張捷語

國醫之友

陳家雲

國醫之友

楊文達

國醫之友

劉畇杉

國醫之友

邱彥碩

109


Vol.66 No.1 Sep 2017

國醫之友

綜合報導

黃鐙樂

M84

陳金順

D20

林永村

N22

指定北區校友會支用

M84

趙昭明

N31

李作英

N22

捐款100,000元

M86

蘇育儀

軍訓班06

N22

陳凌仙

M76

余慕賢

捐款70,000元 M81

李光輝

捐款50,000元 M51

鍾均盛

M80

周慶明

M82

吳尊慶

捐款32,000元 D28

馬正誠

捐款30,000元 M67

葉時光

M73

駱長樺

捐款21,500元 M72

蔣友良

捐款20,000元 M64

黃慶菖

M75

王篤行

M79

戴良恭

M82

鄭中一

N13

夏菊玲

M75

吳聖臨

捐款11,000元 M75

林裕峯

M84

陳建良

捐款10,500元 M70

捐款10,000元

110

P54

丁乃淳

國醫之友

無名氏

N35

楊姿敏

N12

張淑容

國醫之友

無名氏

NV12

李芸英

N13

胡慧林

國醫之友

無名氏

NV12

張璦書

N23

王桂芸

NV12

黃麗茜

捐款1,800元

國醫之友

郭永葳

M67

梁灝根

NV14

舒麗萍

團體捐贈

中華藥學 基金會

M70

黃若屈

NV18

李麗芳

團體捐贈

公衛系友會

M82

顧金樑

NV18

林必德

M85

高中錚

NV18

程美菊

團體捐贈

台中市 源遠校友會

NV23

孫吉珍

團體捐贈

南區校友會

團體捐贈

國防醫學院 校友會

團體捐贈 醫學系八十期 團體捐贈

護理人員愛滋 病防治基金會

捐款6,000元 團體捐贈

新竹市源遠 醫療協進會

捐款5,300元 N22

鄭美玉

捐款5,000元

捐款14,800元

捐款1,500元 M75

徐新生

PH02

王炳龍

P52

許國泰

病理所35

顧雅婷

NV18

國醫之友

黃文宣

衛勤專修12

周楷倫

捐款1,000元 M53

邱慶源

M57

何文佑

捐款600元

M66

蔡勝國

M67

吳泉昌

M70

劉瓊林

M69

周毅鵬

M71

秦德萍

M69

陳光國

M75

張俊彥

M69

葉明陽

M76

傅宙經

M70

鄧木火

M84

劉光益

M59

張潤德

捐款500元

M75

倪小雲

M72

熊永萬

M86

張道民

M75

高樹德

M73

張兆榮

M86

陳榮貴

M75

吳茂仁

N35

游中蕙

捐款4,000元 M62

王丹江

M76

林恆毅

國醫之友

王雅禪

D46

周禮賢

M78

祝年豐

國醫之友

汪為瑛

M79

常傳訓

國醫之友

林素幸

M80

項正川

衛勤專科05

吳志福

M81

陳錫根

衛勤專科05

黃信榕

衛勤專科05

黃振威

捐款3,366元 M66

雷永耀

捐款3,000元

M52

陳光耀

M58

馬大勳

M75

張嘉侃

M82

任勗龍

M60

石曜堂

N21

游定清

M82

何忠民

M60

林富田

NV12

陳夏枝

M83

朱唯廉

M70

黃裕源

M63

陳之凱

M84

朱恆成

M73

王宏毅

M73

林欣榮

M88

何志聰

M75

劉復國

M75

王興萬

M92

陳冠群

M84

傅華國

M75

孫大威

M67

蘇石州

N13

黃小蓮

指定桃園分會支用

M76

蔣世中

M70

顏兆熊

N16

顧曉明

捐款100,000元

M79

鄭犁強

M75

李芳艷

N22

牟麗娥

M82

沈高輝

M81

胡登華

N22

沈賽雲

M84

王永良

M84

何延祥

N22

谷幼雄

捐款2,500元 國醫之友

程鎧言

捐款2,000元

捐款300元

M80

莫振東


綜 合 報 導 Vol.66 No.1 Sep 2017

指定護理學系校友會支用 捐款100,000元 N14

石慧麗 廖羽鵝 李秀蓉

N13

黃小蓮

N16

N24

薛詠心

指定創辦護理雜誌支用 捐款500元 龍霆圖書社

捐款250元 團體捐贈

謝健興

指定藥理學科所支用 捐款126,000元

捐款1,000元

團體捐贈

捐款50,000元 P48

捐款2,000元 國醫之友

陳宣蓁

指定藥學系友聯誼會支用

捐款3,000元 N20

公衛所35

羅氏圖書社

指定公衛系友會支用 捐款50,000元 台灣 團體捐贈 醫療品質協會

國醫之友

榮民製藥股份 有限公司

捐款40,000元 M87

陳元皓

捐款10,000元 藥理所028

吳青霞

捐款1,500元 P82

賴政宗

P85

沈信學

藥理所 82年班

李燕媚

捐款1,300元 P85

施志勤

捐款1,100元 藥理所24

史碩柔

國醫之友

黃宇瑄

共信醫藥科技 團體捐贈 股份有限公司

國醫之友

蔡晨瑩

捐款15,000元

P71

羅時鴻

藥理所 81年班

國醫之友

林繼充

捐款44,000元

PH13

周雨青

捐款10,000元 PH01

魯學孟

PH12

俞輝煌

PH14

林富煌

公衛所041

劉建隆

捐款6,000元 PH18

李文城

PH18

林士傑

捐款3,000元 PH13

李志偉

PH14

黃宇豪

PH15

吳駿亭

生科所19

江明憲

捐款2,000元 PH11

余嘉鵬

PH21

邱于容

PH33

藍胤瑋

捐款1,000元 PH30

黃紀華

捐款1,000元

M75

林昌琦

捐款4,000元 M47

蔡作雍

指定病理所支用 捐款100,000元 M70

何逸僊

捐款20,000元 M82

金忠孝

指定微免所支用 捐款5,000元 國醫之友

廖南詩

捐款4,321元 M103

宋柏儀

指定生解所支用 捐款10,000元 M93

邱耀寬

指定生化所支用 捐款10,000元

捐款3,000元 N20

廖羽鵝

指定印度志工團支用 捐款10,000元 M76

陳履椿

捐款3,000元 N20

廖羽鵝

指定蕭峯青遺屬支用 捐款9,000元 M94

陳英傑

捐款7,500元 M94

陳玉龍

捐款6,000元 M94

曾敏華

捐款3,100元 M91

林信隆

捐款3,000元 M94

吳世偉

黃世明

M94

吳忠哲

指定衛勤校友會支用

M94

李龍興

捐款5,000元

M94

林德宇

M94

林錦生

M94

莊主欣

P72

衛勤專科07

吳世竹

捐款2,000元 衛勤專科05

吳志福

M94

許一智

衛勤專科06

李義祥

M94

馮志禾

鄭志鴻

衛勤專修29

楊宗松

M94

黃友君

藥理所 90年班

楊雨哲

衛勤專科05

黃振威

國醫之友

黃翊恭

衛勤專科09

汪傳華

捐款600元 P94

沈佩瑩

P94

黃心慧

醫科所24

陳燕玲

藥理所 105年班

鄒雪美

藥理所 99年班

林維國

捐款500元 國醫之友

趙士齊

捐款1,000元

指定柬埔寨志工團支用 捐款10,000元 M76

陳履椿

指定尼泊爾志工團支用 捐款10,000元 M76

陳履椿

國醫之友

許嘉玲

捐款5,000元 團體捐贈

台北市 醫師公會

指定生理所支用

捐款3,000元

捐款233,332元

團體捐贈 泰菱有限公司

團體捐贈

共信醫藥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捐款100,000元 M75

吳茂仁

指定蒙古志工團支用

捐款2,000元 M94

吳逸騹

捐款1,500元 M94

林承昌

捐款1,000元 M98

楊千毅

指定M96蔡耿光 遺屬照顧專戶支用 捐款10,000元 M83

王智弘

捐款1,000元 M98

楊千毅

指定三總 永續發展專戶支用 捐款1,000,000元 國醫之友

林榮發

捐款10,000元 M76

陳履椿

111


Vol.66 No.1 Sep 2017

綜合報導

人事異動

112

姓 名

期班

新 任 職 務

生效日期

李鳳利

M67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眼科

106.01.01.

項正川

M80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院長

106.02.09

湯旭南

M85

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內科部主任

106.03.01.

陳南福

M85

國軍高雄總醫院外科部主任

106.01.16.

張國榮

M86

國軍花蓮總醫院副院長

106.01.16.

夏中慶

M86

三總松山分院教學研究室主任

106.01.01.

林永崇

M86

三軍總醫院基隆民診處主任

106.01.01

蔡明凱

M86

國軍高雄總醫院內科部主任

106.04.16.

鍾立民

M87

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門(急)診部主任

106.03.01.

李家政

M88

三軍總醫院醫務企劃管理室副主任

106.02.01.

王建樹

M88

國軍高雄總醫院精神科主任

106.03.01.

曾豐仁

M88

國軍花蓮總醫院醫療部主任

106.04.16.

陳逸鴻

M89

國軍高雄總醫院門急部主任

106.02.01.

李日清

M89

三軍總醫院民診處副主任

106.01.01

陳逸鴻

M89

國軍高雄總醫院教學研究中心主任

106.04.16.

張蔚熙

M89

國軍高雄總醫院門(急)診部主任

106.04.16.

陳郁文

M91

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醫事檢驗科主任

106.03.16.

王志強

M93

國軍高雄總醫院腎臟科主任

106.03.01.

廖文翊

M97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急診醫學科教師

106.01.16.

湯松陵

P83

國防部軍醫局藥政管理處編審

106.03.16

翁榮賢

P91

國防部軍醫局醫管處編審

106.02.01.

姜芳嘏

N43

國防部醫務組副組長

106.03.01.

王秋琪

N56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護理科護理長

106.05.01.

楊瑞豪

PH18

國防部軍醫局醫管處專門委員

106.02.01.

陳樹雄

PH18

三總北投分院醫務行政室副主任

106.02.01.

陳德仁

PH20

國防醫學院學員生大隊行政官

106.02.16.

謝伯謙

PH25

國防醫學院教務處教育訓練參謀官

106.01.16.


國防醫學院校友會 分會系(所)校友會會長名冊 國內總會 總會會長 執行副會長 副會長 副會長

雷永耀 (M66) 李三剛 (M67) 張嘉訓 (M75) 夏菊玲 (N13)

國內校友會會長 北區分會 中區分會 南區分會 宜蘭分會 花蓮分會 桃園分會 竹竹苗分會 雲嘉南分會 台東分會

張嘉訓 (M75) 李三剛 (M67) 潘志勤 (M79) 孫卓卿 (M72) 何裕鈞 (M75) 莫振東 (M80) 周禮賢 (D46) 廖鴻彬 (M79) 王憶陵 (M77)

海外校友會會長 美加地區 美洲校友會 北加州校友會 南加州校友會 美中校友會 美南校友會 華盛頓校友會 達拉斯校友會 紐約校友會 波士頓校友會 拉斯維加斯校友會 夏威夷校友會 大溫哥華校友會 多倫多校友會

李玲薇 (N23) 史宗台 (D28) 葉福滿 (M58) 戴筱聆 (NV18) 陳陽海 (M66) 周武屏 (M69) 于兆亨 (N19) 周鳳萍 (NV21) 池禧文 (M62) 江玲璋 (NV14) 盧靜安 (NV16) 朱國項 (M78) 龔曉萍 (N36)

其他地區 印尼校友會 大馬校友會 德國校友會 港澳校友會 日本校友會 紐西蘭校友會 澳洲校友會

鄭錦和 (M58) 李忠廷 (P92) 楊可餘 (NV9) 譚中英 (P56) 成若非 (M70) 單子元 (M67) 趙祝棠 (M68)

系 (所) 校友會會長 牙醫學系(所) 藥學系(所) 護理學系(所) 公共衛生學系(所) 衛勤校友會會長 生物及解剖學所 生理及生物物理學所 藥理學所 生物化學所 微生物暨免疫學所 航太及海底醫學研究所 病理學研究所 醫學所學研究所 生命所學研究所

黃春生 (D40) 宋寅濱 (P66) 王桂芸 (N23) 黃宇豪 (PH14) 韓國強 (衛專31) 馬國興 (P77) 劉亞平 (M83) 羅時鴻 (P71) 曾梅綾 (生化所94年班) 林雅雯 何振文 (M82) 陳 安 (M76) 武國璋 (M77) 司徒惠康 (M80)

各位學長、學姐: 永耀很榮幸接任國防醫學院校友總會第十二屆會長,校友會在創會會長 羅光瑞院長及歷任會長的擘劃經營下,規模日益壯大,雖然受限於軍校的種 種束縛,仍然奮力向前,使組織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目前國防醫學院校友 會堪稱國內最團結、最有向心力的校友會。然而校友會務的發展、對母校的 支持、以及『源遠季刊』順利發行,有效的凝聚校友們的向心力等會務與服 務均須有經費支持。 雖經歷任會長的努力,永耀初接會長即必須面對校友總會財務已出現赤 字之困境。其實只要每位校友均繳交會費,困境即可迎刃而解,尤其本屆我 們新開發了便利商店付款方式,您只要持帳單於截止日前,至全省7-ELEVEN、全家、萊爾富、OK等便利商店即可繳款。您還可以選用以下各種方式 繳款,會費有效期限電腦會自動自繳費日起換算一年。請將您對母校、對本 會的支持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您的支持將直接灌注了校友會的永續經營! 校友會長雷永耀敬上

國防醫學院校友會繳費付款方式 ※ 便利商店付款 持帳單於截止日前,至全省7-ELEVEN、全家、萊爾富、OK等 便利商店繳款。 ※ 信用卡付款

國防醫學院校友文教基金會信用卡捐款單 持卡人姓名: 持卡人英文姓名: 身分證字號: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填卡日期: 年 月 日 信用卡類別:□VISA □MASTER □JCB □U卡 信用卡號:□□□□-□□□□-□□□□-□□□□ 刷卡金額: 指定用途: 信用卡有效期限: 年 月止 持卡人簽名:

(與信用卡背面相同)

通訊地址: 傳真收到回覆電話: 行動電話:

*請正楷清晰填寫後傳真至(02)8792-2911* ※ 劃撥付款 劃撥帳號︰18620112 劃撥(匯款) 戶名︰財團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文教基金會 ※ 轉帳或匯款付款 匯款銀行︰合作金庫國醫中心分行 匯款帳號︰5137-717-000394 ※ 團體集體繳費(大台北區可通知前往代收) 聯絡人︰陳嘉伶(02)8792-3124 傳真電話︰(02)8792-2911


◉擰恩⨶攠㛟⊉㗁

1'0& $/801, $662&,$,21 ❜暃懼⯉暳㡲␜㝔⮴≛ 䔺圊ヾ濣孟◖㮓ᵸ◉擰恩⨶㛟⊉㑅㐗⚸悏㗁 ₸䄆ヾ濣◉擰恩⨶㛟⊉㗁 ◮◾濣⊮⇕‥㴔徳㏽ 唝ẟ䩯 㵎弞⨡⃈⋊ 方夯濣 ά䗝濣 ⅁㍣⳱唝濣 ヴ⋋濣孟◖㮓ᵸ◉擰恩⨶㛟⊉㑅㐗⚸悏㗁 ⇭㧼ピ$70帇⳱濣 ⋆Ḛ悏⵩愾圊◉恩⃄圊 ⳱唝濣 ヴ⋋濣孟◖㮓ᵸ◉擰恩⨶㛟⊉㑅㐗⚸悏㗁

冯㑅◮◾Ʊ䱰暿Ʊ傇㖶Ʊ䱰◾僅⳱唝 ◮◾ $GGUHVV 32%R[ 1HLKX 7DLSHL 7DLZDQ 䱰暿 KWWS ZZZ QGPF RUJ WZ 傇㖶 KWWSV ZZZ IDFHERRN FRP JURXSV 䱰◾ DOXPQL#PDLO QGPFWVJK HGX WZ ⳱唝 1'0& $OXPQL )RXQGDWLRQ ưư $FFRXQW 1XPEHU ưư 7DLZDQ &RRSHUDWLYH %DQN濕=LKFLDQJ %UDQFK ưư 1R 6HF 1DQNLQJ (DVW 5RDG 7DLSHL 7DLZDQ ưư 6ZLI WFRGH 7$&%7 : 73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