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 3.一花開五葉-茶、花、香、宗教、古今生活美學、字畫、器物 Lot3001-3276

Page 1


台北東京中央沐春堂2025年八月拍賣會

台北預展 Preview

08/15(五)10:00-18:00 VIP預展

Friday - VIP Opening Day

08/16(六)10:00 18:00 開放預展

Saturday - Public Day

拍賣 Auction

08/17(日) 10:00 開放入場

Sunday - Opening at 10 a.m.

場次時刻 Auction schedule

10:30a.m. MCT - 現代與當代藝術、佳釀、生活風格專場 MCT - Modern & Contemporary Art, Spirits, Lifestylet

12:00p.m. 寶島曼波-台灣文物、詩人、書畫專場 Formosa - Relics poet and painting of Taiwan.

02:00p.m. 一花開五葉-茶、花、香、宗教、古今生活美學、字畫、器物 Five Petals Of A Flower - Tea, Flower, Incense, Religious & Aesthetic life and works of art.

地點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58號B1-B3

Mandarin Oriental Taipei No. 158, Dunhua N. Rd., S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公司資訊

台北東京中央沐春堂拍賣股份有限公司 Company info TOKYO CHUO MUCHUNTANG AUCTION CO.,LTD.

信箱 E-MAIL: muchuntang@hotmail.com.tw

電話 TEL: 02-2755-7525

傳真 FAX: 02-2755-7526

-台灣 Taiwan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一段137巷12號 1F., No.12, Ln. 137, Sec. 1, Xinsheng S.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 Taiwan (R.O.C.)

-中國 China

黃先生 Mr.Huang +86 138 1876 4707

官方網站 臉書粉絲專頁 Instagram YouTube 線上圖錄及競標

拍賣規則簡要說明

壹、拍賣合約履行為拍賣公司駐所地及拍賣會登記地址。

貳、拍賣公司僅提供拍賣平台,不對競標物之品項及鑑定負責。

參、競標者領取競標牌號需持本人身份證、健保卡或護照辦理登記,並收取保證金新台幣20萬元。

肆、買方佣金為落槌價之20%,若三天內完成現金或匯款交易為落槌價之18%(刷卡除外)。

伍、本公司圖錄起拍價以新台幣為主,匯率僅為參考值, 際依結帳當天匯率計算。

陸、競標者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競標牌號,謹防遺失,競標者不得將自己的牌號借予他人使用。否則, 競標者須對他人所使用其競標牌號競投之物品承擔所有法律責任。

柒、買方如需以支票,匯款等非現金方式付款,需提供銀行有效文件。

捌、競標者須詳細閱讀本圖錄後載之拍賣規章,再進行辦牌或委託等事宜。

玖、欲辦理書面及電話委託,請於預展結束前完成手續,拍賣當日不接受委託,若當日因此漏件,恕 不負責。

拾、凡辦理競投登記完成,須承擔法律權責。

拾壹、本公司圖錄刊登照片、資訊等僅供參考,拍品皆以實物為主,下標前請謹慎思考,歡迎至預展 現場調閱確查。

詳細內容請參閱本圖錄最後附錄本公司拍賣規則

線上合作平台: - 日本 Bidding Art -大陸

3001

明代 蔣明鳳 草書條幅 立軸

長 126.3 寬 29.7 公分

水墨紙本

Jiang Ming-feng, Calligraphy in cursive script, Ming Dynasty, Hanging scroll

L 126.3 W 29.7 cm

Ink on paper

TWD:80,000

RMB:19,753

鈐印:真賞兮之子山(朱)、南通楊廣葭收藏字畫(白)、逍遙居 士(白)、蔣明鳳印(白)、羽靈(朱)、逍遙居智鈞珍藏(朱)。

蔣明鳳(明萬曆),字羽靈,號蘇灣,浙江長興人,生於明萬曆年 間,於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中舉。曾任晉江教諭,後調任廣東 乳源知縣,正逢猺獞叛亂之際,他獨自入山勸降,對方即刻歸順, 平定動亂,頗得民心。之後升任蘇州同知,署理太倉州政務,勤政 愛民,勸農興學,地方治理有聲,獲稱循吏。因母喪辭官返鄉後, 便淡出仕途,以孝道教導子孫,不再涉入政事。蔣氏擅長詩文,尤 精草書,取法李邕、孫過庭,筆意豪邁瀟灑。與當代書畫大家董其 昌交遊四十年之久,雅好談藝,風神儒雅,名 一時。求書者絡繹 於門,其作品時見於石刻傳世。至明亡前的甲申年(1644)尚在人 間,具備濃厚晚明文人書家風範。

3002

清代 釋達受〈墨竹圖〉立軸

長 103.3 寬 31.7 公分

水墨紙本;附供箱

Shi Da-shou "Ink Bamboo", Hanging scroll

L 103.3 W 31.7 cm

Ink on paper; With wooden box

TWD:30,000

RMB:7,407

款識:衜光庚子三月撫古。海昌六舟僧達受作。 鈐印:釋達受(白)、六舟(朱)。

釋達受(1791-1858),浙江海 人。俗姓姚氏,字六舟、秋楫、 道敏,號萬峰退叟、海昌僧,齋名為小綠天庵、寶素室、墨王樓。

出家於鹽官北郊白馬寺,行腳半天下,後主杭州西湖淨慈寺、蘇 州嚮浪亭。嗜古,多才藝。工詩詞。精鑒別古器物和碑版,阮元 稱之「金石僧」。摩拓彝器精絕。又精刻竹。書法善篆隸、飛白。

能畫,得徐渭之意。篆刻宗法秦漢,究心浙派,印風規矩穩 、 秀雅茂勁。有《小綠天庵吟草》、《山 紀事詩》、《寶素室金 石書畫編年錄》存世。

3003

清代 瞿子冶〈竹石圖〉立軸

長 135 寬 30.5 公分

水墨紙本;附供箱

Qu Zi-ye "Bamboo and Rock", Hanging scroll

L 135 W 30.5 cm

Ink on paper; With wooden box

TWD:20,000

RMB:4,938

款識:一窓晴日漫揮毫,莫咲丹青無粉本。子冶。 鈐印:老冶(朱)。

瞿子冶(1780–1849),名應紹,字子冶,號月壺、老冶等,清代 嘉慶至道光年間上海人。其為貢生,曾任玉環同知,兼具文人、書 畫家、篆刻家、鑑藏家等多 身份,尤以「詩書畫三絕」著稱。其 藝術創作涵蓋蘭竹繪畫、紫砂壺設計等領域,首創將竹畫延伸至壺 蓋的表現形式,所製「子冶石瓢」以幾何規整與線條凜然自成風格, 被譽為「曼生之後第一人」。

3004

清代 楊峴 七言對聯 立軸

長 112.5 寬 25 公分 水墨紙本

Yang Xian, Seven-Character Couplets, Hanging scoll

L 112.5 W 25 cm Ink on paper

TWD:50,000

RMB:12,346

款識:到處聚觀香案吏。尊前 � 唱小秦王。光緒丙申 清明前一日。七十八歲藐翁楊峴。 鈐印:藐翁(白)、草率(朱)。

楊峴(1819-1896),字庸齋、見山,號季仇,晚 號藐翁,自署遲鴻殘叟,浙江歸安(今湖州)人,清 朝書法家、金石學家、詩人。楊峴咸豐五年(1855) 舉人,應會試不中,曾入曾國藩、李鴻章幕中,參佐 軍務。楊峴的書法屬於北碑派,曾拜書家臧壽恭為師 學習書法,精研隸書,於漢碑無所不窺,名 一時。 由於他取法廣泛,臨習勤奮,因而下筆極其熟練,個 人風格也十分明顯。他的隸書為時人所 ,著名書畫 家、篆刻家吳昌碩即出自他的門下。

3005

清代 何維樸 行書條幅 鏡框

長 125.7 寬 56.5 公分 水墨紙本

He Wei-pu,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Framed

L 125.7 W 56.5 cm Ink on paper TWD:30,000 RMB:7,407

款識:紹聖二年正月初五日興成都舟闇黎夜坐 饑甚家人煮雞膓菜羹甚美緣是與舟譚書法舟請 記製法其語則不可記非不可記蓋不暇記也。詩 孫何維樸。

鈐印:何維樸印(白)、詩孫(朱)。

何維樸(1842–1922),字詩孫,號盤止、盤 叟,室名頤素齋、盤梓山房,湖南道縣人,清 代書畫名家何紹基之孫。書法承襲家學,兼融 顏真卿、蘇東坡筆意,渾厚蒼潤,自成風貌。

精於山水畫,宗婁東四家,格調清逸高古,無 俗氣流弊。亦擅篆刻,宗秦漢古法,惜晚年不 復作,然所藏古印甚豐,輯有《頤素齋印存》 六卷傳世。為書畫鑒定家、收藏家,亦是上海 「豫園書畫善會」發起人之一,生平寓居上海 盤梓山房,以書畫自給。

3006

吳佩孚 七言對聯 立軸

長 143.5 寬 34.5 公分 水墨紙本

Wu Pei-fu, Seven-Character Couplets, Hanging scoll

L 143.5 W 34.5 cm Ink on paper

TWD:50,000

RMB:12,346

款識:天然深秀檐前樹。自在流行檻外雲。

吳佩孚。

鈐印:吳佩孚印(白)、子玉(朱)。

吳佩孚(1874-1939),字子玉,玉帥。

山東蓬萊人。民國時期直系軍閥首領、中國 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官至直魯豫兩湖巡閱 使、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吳佩孚小商人 家庭出身,但一生不置產、不貪污受賄,衣 食儉樸。1924年,他勢力如日中天,手握 兵,出任直、魯、豫三省巡閱使,駐軍於京 漢路,是當時 力最強,最有希望統一中國 的軍閥。更登上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 被形容為「Biggest man in China 」。可惜 及後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中失利。生平崇拜 關岳,失敗時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矢,不 願意依靠外國人討生活,在失勢時還能自踐 前言,是許多人都稱道他的事 。吳氏做官 數十年,統治過幾省的地盤,帶領過幾十萬 的大兵,他沒私蓄田產,有清廉名,比較當 時的軍閥腰纏千百萬,總算難能可貴。代表 作品《循分新書》、《正一道詮》、《明德 講義》、《春秋正義證釋》。

3007

徐世昌〈壽〉立軸

長 132.5 寬 64.5 公分 水墨紙本

Hsu Shih-chang “Shou (Longevity)”, Hanging scroll

L 132.5 W 64.5 cm Ink on paper

TWD:80,000 RMB:19,753

款識:壽。

鈐印:徐世昌印(白)。

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號菊人,又號 水竹邨人、弢齋。生於河南省衛輝府府城汲縣, 祖籍天津,逝世於天津市,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官 僚,曾任慶親王內閣的協理大臣。馮國璋代理黎 元洪辭職所餘第一任大總統任期後,1918年, 徐世昌獲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國會支持,選舉為第 二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3008

汪精衛 格言 畫仙板

長 24 寬 27 公分

水墨紙本

Wang Jing-wei, Maxims, Gasenshi paper

L 24 W 27 cm Ink on paper

TWD:10,000 RMB:2,469

款識:士為天下生,亦為天下死。癸未夏日。兒玉譽士夫先生雅正。汪兆銘。 鈐印:汪兆銘印(白)。

汪兆銘(1883-1944),字季新,號精衛,歷史多沿用其號,稱其汪精衛,中國近代政治人物。祖籍浙江山陰,生於廣東三水縣, 清末童生、官費留學生,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曾經參與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早年擔任孫文的秘書及文膽,1940年與日本合作在 南京建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3009

汪精衛等人〈漢奸冊〉

長 24.3 寬 19 公分;共 8 開 水墨紙本;壬午年作(1942)

Register of Han Collaborators

L 24.3 W 19 cm; 8 pages Ink on paper;1942

TWD:30,000

RMB:7,407

汪兆銘(1883-1944),字季新,號精衛,歷史多沿用其號, 稱其汪精衛,中國近代政治人物。祖籍浙江山陰,生於廣東三 水縣,清末童生、官費留學生,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曾經參 與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早年擔任孫文的秘書及文膽,1940年 與日本合作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壬午年(1942)汪精衛正擔任汪偽政權的「國民政府主席」, 時值抗日戰爭期間,屬於極具政治爭議的歷史階段。

款識:壽春。雨田題。雄飛。囗囗。綠樹香陰蓋四鄰。乙亥秋日。謝介石。一為千嶂萬峰器物後走人而不頂。斗堂囗。山近風莖遠。 中島虎吉。祥雲。庚辰春。壽山。日滿親善。張景惠。兼相愛交相利。壬午初秌。汪兆銘。

鈐印:而真(白)、劉氏印(白)、雨田(朱)。

陸軍中將(白)、田尻昌次(朱)。

3010

王震 行書條幅 立軸

長 160 寬 39.5 公分 水墨紙本;附供箱

Wang Zhen,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Hanging scroll

L 160 W 39.5 cm

Ink on paper; With wooden box

TWD:30,000

RMB:7,407

款識:清遊玉宇快乘鸞,手提天中白玉盤,家本前身是明月,廣寒 宮裏囗囗囗。中橋先生法鑒白龍山人王震。

鈐印:白龍山人(白)、王震一亭印(白)。

王震(1867-1938),字一亭,號白龍山人、梅花館主、海雲山 主等,法名覺器,祖籍浙江吳興,出生於上海青浦,清末民初著名 畫家、買辦。王震是海上畫派代表人物之一,其畫綜合了任伯年和 吳昌碩的特點,自成一家。

3011

張伯英 七言對聯 立軸

長 127.5 寬 30 公分 水墨紙本

Zhang Bo-ying, Seven-Character Couplets, Hanging Scroll

L 127.5 W 30 cm Ink on paper

TWD:60,000

RMB:14,815

款識:窓臨虛白長生白,帖仿蕭齋欲過藍。震伯 先生屬。室誤白。張伯英。

鈐印:英(朱)、張勺圃(朱)、後放鶴人(朱)。

張伯英(1871-1949),原名張啟讓,字勺圃, 號雲龍山民,室名小來禽館,以行書見長,與王 書衡、傅增湘、華世奎、鄭孝胥齊名。

3012

張人傑 書法條幅 立軸

長 132.5 寬 40 公分

水墨紙本

Zhang Ren-jie, Calligraphy, Hanging Scroll

L 132.5 W 40 cm

Ink on paper

TWD:80,000

RMB:19,753

款識:柳陰深處馬蹄驕,無際銀沙逐退潮,茅店冰旗直近市,滿山 紅葉女郎樵。曼殊上人。過蒲田作。日下仁兄。張人傑。

鈐印:張人傑印(白)、靜江書畫(白)。

張靜江(1877-1950),字人傑,別號飲光、臥禪,浙江烏程人, 早年納貲捐道台。曾隨孫寶琦出使法國。 1905年與吳稚暉、李石 曾共辦新世紀出版社,出版《新世紀》雜誌。 曾加入同盟會資助孫 中山在華南沿海一帶發動武裝起義。為中國國民黨首任中央執行委 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為國民黨四大元老。

3013

經亨頤 五言對聯 鏡框

長 136 寬 33 公分

水墨紙本

Jing Heng-yi, Pair of Five-Character Couplets, Framed

L 136 W 33 cm

Ink on paper

TWD:300,000

RMB:74,074

款識:至哉人與馬。有如雲中龍。集歐陽修白居易句寶子碑字。北濤先生粲正。二十一年夏。頤淵。 鈐印:雲磬鑑賞(白)、雲磬堂藏(朱)、經亨頤之章(白)。

著錄:《朵雲軒藏書法篆刻選》,1990年,上海書畫出版社,編號八十四。

來源:藏家購自朵雲軒。

經亨頤(1877-1938),字子淵,號石禪,浙江上虞人,民國初年政治人物與教育家。留學日 本期間加入同盟會,回國後創辦浙江師範教育。曾任浙江省立一師校長,後因支持新文化運動遭 保守派排擠。1925年赴廣州投國民政府,歷任中山大學校長、國民政府委員等職。抗戰時寓居上 海,1938年病逝,遺有《頤淵篆刻詩書畫集》。

經亨頤先生是清末至民初書法名家,為潘天壽之師(浙江第一師範學堂),對其後者書藝奠定根本。

經氏書風渾厚樸茂、氣息端正,尤以篆隸見長,筆下具濃厚古意。其對聯作品多採五言、七言聯句, 格律嚴謹、筆法沉穩,顯現其學古而不泥古的風骨。本件五言對聯筆致穩健,章法疏朗,顯見師 法秦漢金石精神,並流露醇厚文人氣息。

3014

張善孖〈猛虎圖〉立軸

長 114 寬 46 公分 設色紙本

Zhang Shan-zi "Fierce Tiger", Hanging scroll

L 114 W 46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120,000

RMB:29,630

款識:力拔山兮氣蓋世。天下無人不識君。先生閩才文 學家。孖與閩友相交七夥皆知名之士今不期而遇詩意神 交已久余將車渡扶桑特撿此東貽並乞教之弟善孖倚裝。 莽莽風雲回頭一嘯籍他班文寫英雄照。辛未春蜀中張善 孖寫於大風堂。

鈐印:張善孖(白)、張澤(白)、善孖(白)、大風 堂(朱)。

張善孖(1882-1940),原名張正蘭,後改名張澤, 字善孖,號虎痴,四川內江人,曾拜李瑞清門下,為了

畫虎,曾在家中伺養老虎,因此號虎痴,以畫虎聞名。

其弟張大千亦是著名畫家。

3015

吳湖帆 扇面墨竹 鏡片

長 18.5 寬 51.5 公分

水墨扇面紙本

Wu Hu-fan, Ink Bamboo on Fan-Shaped Paper, Mounted for Framing

L 18.5 W 51.5 cm

Ink on fan-shaped paper

TWD:20,000

RMB:4,938

款識:為義培先生屬。己酉夏月吳湖帆。

鈐印:吳湖駿(陰陽)。

吳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字遹駿;後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 別署丑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齋名梅景書屋,中國現代國畫大師,書 畫鑑定家。早年師從董香光,後來才改為學習薛曜的字。

長 87.5 寬 23 公分

水墨紙本

Deng San-mu, Calligraphy in official script, Hanging scroll

L 87.5 W 23 cm Ink on paper

TWD:120,000 RMB:29,630

款識:府君諱方字興祖肇先蓋堯之本姓則有伊尹之號稱阿衡因士家于平陸君之烈祖少以 濡術安貧樂道履該顏原兼脩季由聞斯行諸砥仁上階夷愍之貢經常伯之寮位左馮翊先帝 所尊垂名竹帛考廬江大守兄鴈門大守孝長發其祥誕降于君天資純懿昭前美少以大塞敦 厖允元長欽明耽詩悅書秋仕郡辟州舉孝廉除郎中即丘侯相膠東導保障二城。漢衛尉卿衡 方碑。閭漢臨古。

鈐印:自畫圖像印(朱)、閭漢臨古(朱)、糞(白)、上海人(朱)、矯廬所有(白)。

鄧散木(1898-1963),乳名菊初,學名士傑,拜師趙古泥時改名鐵,字鈍鐵,號糞 翁、散木,又號蘆中人、無恙、且渠子、廁簡子,到晚年時,因脈管炎而截肢,鋸去一 隻腳,索性自號一足,又稱夔。齋名廁簡樓、豹皮室、三長兩短齋,上海人。在藝壇上 與齊白石並稱,有「北齊南鄧」之譽。他長於詩文、書刻,也能作畫。精於四體書,行 草書集二王、張旭、懷素之長,旁參明末清初王覺斯、黃道周兩家。隸書曾遍臨漢碑。 篆書初學《嶧山碑》,繼雜以鐘鼎款識,上溯殷商甲骨文。篆刻初學浙派,後師秦漢璽 印。早年得李肅之先生發蒙,壯年又得趙古泥、蕭蛻庵兩位先生親授,藝事大進,又從 封泥、古陶文、磚文中吸取營養,形成了自己章法多變,雄奇樸茂的風格。1931年至 1949年之間,曾在江南一帶連開十二次展覽,藝壇矚目,有書壇的「江南祭酒」之稱, 故在藝壇上有了「北齊(白石)南鄧」之稱。

3017

張書旂〈鴿〉立軸

長 117 寬 44 公分

設色紙本

Zhang Shu-qi "Pigeon", Hanging scroll

L 117 W 44 cm

Ink on paper

TWD:80,000

RMB:19,753

款識:浦江張書旂。

鈐印:張書旂(白)。

張書旂(1900–1957),原名世忠,字書旂,號七盧居士,生於 浙江浦江,出身書香世家,自幼喜好繪畫,早年赴上海學習油畫, 後專攻花鳥,風格融合宋人趙昌、易元吉及近代任伯年、潘椒石 等。他曾受嶺南畫派高劍父與呂鳳子指導,發展出色彩、白粉與 筆墨並用的新技法,於染色宣紙上以白粉蘸色點染,風格獨具。 1922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曾任教於廈門大學、南京中央 大學等校,長年從事藝術教育。1932年與潘天壽、吳弗之等創立 「白社」畫會,推動詩書畫研究。1935年舉辦首次個展,1941年 赴美講學並辦展,作品《百鴿圖》獲贈美國總統羅斯福,懸掛白 宮,成為首幅進駐白宮的中國畫。1956年,《雄鷹》獲美國國際 畫展水彩首獎,成就卓著。

3018

丁衍庸〈一筆虎〉鏡框

長 31.5 寬 38.5 公分 水墨紙本

Ding Yan-yong "One-Stroke Tiger", Framed

L 31.5 W 38.5 cm

Ink on paper

TWD:100,000

RMB:24,691

款識: 囗仁弟。壬子丁衍庸寫。 鈐印:獸印。

丁衍庸(1902-1978),後改名丁鴻,字叔旦,號肖虎、丁虎,廣東省茂名縣(今高州市)謝雞鎮茂坡村人。日本川端畫學校、東 京美術學校畢業。回國後活躍於上海、廣州和 慶等地,從事藝術創作和教育工作。 丁衍庸擅長西畫、中國畫、書法。有「東方馬蒂斯」 之稱。中國畫擅長花鳥、山水、人物;書漢擅長草書。中國現代美術的 要倡導者之一,現代著名國畫家、油畫家、篆刻家、美術教育家。

3019

費新我 書法條幅 鏡框

長 95 寬 34 公分

水墨紙本

Fei Xin-wo, Calligraphy, Framed

L 95 W 34 cm Ink on paper

TWD:20,000

RMB:4,938

款識:願乞畫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魯迅詩句。陳宇法家指教。

新我左筆。

鈐印:人書未老(朱)、費新我(白)。

費新我(1903-1992)學名斯恩,原字省吾,字立千、號立齋, 後改名新我,湖州南潯雙林鎮人。他是用左腕運筆而名聞遐而的當 代著名書法大師,其隸法古拙樸茂,楷書敦厚,行草不受前人羈絆, 參以畫意,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音樂感。中國書協主席啟功曾賦詩道: 「秀逸天成鄭遂昌,膠西金鐵共林翔,新翁左臂新生面,單勢分情 韻更長。」著有《費新我書法選》、《怎樣學書法》、《費新我書 法集》等。

3020

謝稚柳〈竹石圖〉鏡片

長 73 寬 30.5 公分 水墨紙本

Xie Zhi-liu "Bamboo and Rock", Mounted for framing

L 73 W 30.5 cm Ink on paper

TWD:80,000

RMB:19,753

款識:己未夏日。壯暮翁稚柳。 鈐印:謝稚柳(白)、壯暮(朱)。

謝稚柳(1910-1997),1910年生於常州。原名稚, 字壯暮、稚柳,號遲燕,後以字行,江蘇武進(常州)人, 中國畫家。謝稚柳是現代著名的書畫大家,也是著名的 書畫鑒定專家。用筆意境在六朝唐宋間,尤擅山水、花 卉、人物。餘事詩文,雅潔清麗。謝稚柳還精於書畫鑒定。 曾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及國立 慶藝專教授、上海博 物館顧問。1940年代曾在成都、 慶、昆明、西安、上 海等地舉辦個人畫展。謝稚柳工於山水畫,以落墨為主, 融以設色,進而推演落墨山水之畫理。謝稚柳所繪之山 水圖,圖中山崖峭壁與樹木之線條及其皺紋擦刷,於目 視之下,往往皆為謝稚柳之老練手筆,極富生氣。

桂坫 書法條幅 立軸

長 109.1 寬 32.7 公分

水墨紙本;附供箱

Gui Dian, Calligraphy, Hanging Scroll

L 109.1 W 32.7 cm

Ink on paper; With wooden box

TWD:10,000

RMB:2,469

款識:佈道者無道之可佈,言道者無道之可言,然則修者修己也,

非修道也,道本無名、無形、無情,然,佈道者欲以修得之程度, 發而為言,則以心印心。繼賢仁兄大雅詧書。庚辰桂坫。

桂坫(1867-1958),字南屏,廣東南海人,清光緒二十年(1894) 甲午科進士,殿試及第。曾任國史館纂修官、浙江嚴州知府。民國 年間出任廣東通志館總纂,主持修志工作。生平參與編纂《南海縣 志》、《恩平縣志》、《西 縣志》、《廣東通志》及《廣州人物志》, 為嶺南近代方志史 要人物。

應野平〈北海春融〉鏡框

長 69 寬 45.8 公分 設色紙本

Ying Ye-ping "Spring Thaw at Beihai", Framed

L 69 W 45.8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30,000

RMB:7,407

款識:北海春融。黃山勝境戊午夏。 平。

鈐印:應(朱)。

應 平(1910年-1990年)幼承家 學,喜愛繪畫,16歲後專攻山水。初 學王石谷、王鑑,後師石濤及宋元諸 家畫風。1949年前曾任新華藝術專科 學校教授,後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編輯室副主任。1960年任教於上海美 術專科學校。1983年任上海大學美術 學院教授。所作所為墨蒼潤拙樸,格 調清新明快,畫面氣韻生動。 1988 年6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 出版有《應 平山水畫輯》《應 平 山水畫冊》等;擅書法,以隸書見長。 間作詩詞,亦清新雋雅。曾為中國美 術家協會會員,上海美協常務理事,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上海中 國畫院畫師。所作筆墨蒼潤拙朴,格 調清新明快,畫面氣韻生動。

3023

江寒汀畫、支慈庵刻扇骨

長 31.2 公分

Fan Rib with Paintings by Jiang Han-ting and Carvings by Zhi Ci’an

L 31.2 cm

TWD:20,000

RMB:4,938

江寒汀(1903-1963),名上漁,又名荻、庚元,筆名江鴻、石溪, 字寒汀,號寒汀居士,畫室稱獲舫,江蘇常熟虞山鎮人,近現代畫 家。十六歲從同 陶松溪習花鳥畫,二十八歲開始賣畫為生。中年 流寓上海,曾任教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 上海中國畫院畫師;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上海分會理事; 曾任上海市第二、三屆政協委員。傳世作品有《百卉冊》《百獸圖》 等,1960年應周恩來總理邀請為人民大會堂繪製的巨幅《紅梅圖》, 出版有《江寒汀百獸圖》《當代名畫家江寒汀》《江寒汀百獸圖畫冊》 等。

支慈庵(清),號悲庵、悲翁,清代高僧,工書擅畫,尤精花卉與 墨竹,筆致瀟灑清逸,具文人禪意。嘗遊歷江南,與僧俗名士多有 往還,畫風受石濤、八大影響,畫中常寓佛理空靈,意境高古。傳 世作品多見於寺院與文人舊藏,具收藏與研究價值。

長 28.7 寬 45.5 公分,共16張

A Set of Prints - Qianlong's War Campaigns

L 28.7 W 45.5 cm, Set of 16 Prints

TWD:5,000

RMB:1,235

(1587-1671),原名珦,字義都,又字士升,號芝山、升庵,另號虎魄道人、瀛壺逸史、菊秀軒、羲都甫、既 白山人、玄香齋逸叟等。生於浙江杭州府餘杭(今屬浙江杭州市),祖籍河南禹州。為明末傑出學者、武術家, 通文精武,對中日文化交流有深遠影響,與朱舜水在日本並享盛名。

萬曆四十七年(1619),陳元贇東渡日本,自此旅居五十二年,終身未歸。曾三次往返日本,後定居當地。明亡之後,因南明政局不 穩,鄭成功出使日本以圖借兵抗清,陳元贇與朱舜水、李梅溪奉命出使德川幕府,雖未成功,但遂於江戶西久保國昌寺落腳,致力於 弘揚中華文化。其間曾與當地浪人衝突,親以武藝擊退之,令三位武士——福 正勝右衛門、三浦義辰右衛門、磯貝次郎左衛門欽服, 拜其為師,後被稱為「陳門三浪士」。陳氏傳授「大明擒人之術」,並與日本武術結合,豐富了柔術內容,被尊為「柔道鼻祖」。

1626年,陳元贇曾面見德川家光,並為其作詩。其後德川家康之子義直聽聞其名聲,延請至尾張,奉為幕賓。自寬文三年起,他長 居於國昌寺,受德川義直及其子光友禮遇,教授書法、詩文與武藝,並親自主持燒窯製陶。其作品風格獨具,尤以茶器最為知名,被 譽為「元贇燒」,風評為「稀世之器」、「最上品」,對日本茶道與陶藝影響深遠。名古屋名城公園一帶今猶存其「元贇燒窯遺蹟」, 當地陶工承其技法,使名古屋成為日本 要製陶地之一。

旅日期間,陳氏亦延展其藝術造詣,除詩詞、書法外,亦傳授製陶技藝與糕點製法。今日名古屋仍有名為「元贇燒」的小點心,形似「8」 字,以麵粉製成,外裹豆粉,相傳即為陳氏所授,傳自點心鋪「菊屋」。

文學方面,陳元贇承襲公安派風格,並加以創新,對日本近世文學亦具啟發。其詩文結集為《虎林詩人集》等。1671年6月9日, 陳元贇圓寂於日本,葬於尾張德川家祠堂德光山建中寺旁。墓有兩碑,大者刻「明國武林既白山陳廣學元贇」、「既白山人遊息之處」, 小者刻「白翁道元信士」,為陳氏與其子源太郎元明合葬之所,足見德川家與日本社會對其尊崇備至。

明末清初 陳元贇〈詩稿贈元政上人〉立軸

長 23.5 寬 52.2 公分

水墨紙本;二重供箱

Chen Yuanyun "Poetry Manuscript Dedicated to Gensei Shonin", Hanging scroll, Ming-Qing Dynasty

L 23.5 W 52.2 cm

Ink on paper; With wooden box

TWD:50,000

RMB:12,346

款識:恭承。慈翰遠惠披閱知。吾師道體康勝。甚慰。懸慕。但睽晤期月如歲過。蒙倭集一部六冊。遠脫。朗誦再三。真文苑之楷式也。 感佩無 。愚父子。上洛之事。未有定期。進退尚迍邅耳。茲緣便遞。謹修寸楮奉復。惟祈隆冬江寒。珍嗇不勝倦倦之至。辛丑小春 四日。俗子。陳士昇。頓復。

艸山元政上人方丈。昨歲去尾州以世放羈留令。今首夏四日。始抵京洛。暫居舊賃剎舍。輙欲與公話契闊未遑也響春。承慈翰緣塵鞅 掌。不能酬答希。鱟帆幾片浪頭開。水母牽鰕泛泛來。龍伯波心張脣市。鰲山天外駕蓬萊。蒼茫日照連潮雪。白晝濤波撼地雷。善沒 蜑人施巧計。珊瑚枝上摘珠胎。寬文丙午元朔二日立春發頴。青帝東臨赤帝都。先驅駕御絳騢駼。國門昨散儲童隊。愽士新添漏刻壺。

夏正目頒人統曆。台垣宿轉泰階符。覊棲曠睹朝元會。惟祝南山萬壽呼。

蟶。從來蠢物無靈智。何以名蟶字聖虫。一臟蚓藏三寸匭。兩頭蛇入半開筒。懷沙不為讒臣譖。刻復非因諫主忠。淵默直潛異曲隱。 也難喚爾是愚公。

恭啟。緬自不佞興師。仲冬分手不覺歲暮。道體奚如目今水霜冱凜想護法。驚廬天人。必有玅攝也。豈似。不佞碌碌塵中。擁炉煨。

老哉。輙欲問侯。起居無耐。途寒步蹇如跛鰲。欲行還止耳茲聊具龍纏壺。觔仙馡貳束。奉祝來春。慈福之先禪。以展芹意嵩价馳献 伏惟台亮叱納。不拒幸甚。餘會悉不備。季冬卄日。俗子。陳元贇。頓具。

元政上人(1623-1668),日本江戶初期高僧,俗姓藤井,名靜照,號黄檗、紫

、白蓮子等,為近江人。自幼聰慧,精通儒學、 漢詩與佛典,後出家為僧,修學天台與禪宗,並力倡漢詩書藝,對日本漢學與文人風格推動極深。其書法沉靜樸厚,詩文氣格高古, 頗具中國晚明遺民氣質。與來日僧人、文士多有往還,尤與明末遺民陳元贇交情深厚,詩文酬唱頻繁,並有唱和手稿傳世。元政主張 以禪入詩,以詩弘道,在東瀛佛教與文壇皆享崇高聲望,為近世日本詩僧之代表人物之一。

明末清初 陳元贇雙耳花瓶

直徑 15.5 高 36 公分 附墨書供箱

Chen Yuanyun, Double-Handled Vase, MingQing Dynasty

D 15.5 H 36 cm

With wooden box

TWD:40,000 RMB:9,877

款識:卍。大明虎林縣白山元贇。 箱款:元贇耳附花瓶,渡邊藏。

來源:渡邊美術館家族舊藏。

渡邊元(1911-2017),日本鳥取縣醫師。曾赴臺北帝國大 學,被臺灣佛像的美所震撼,後來走上了收集美術品的道路。

經歷60年的收藏後於昭和43年,1978年開設渡邊美術館、

並以以盔甲為中心、約3萬件種類繁多的古董美術品。

本器直口豐肩、雙螭龍耳上挽,通體 灰白釉微開片,傳為明代末年名工 元贇之作,風格結合中日審美,形制挺拔 莊雅。外箱墨書渡邊藏,為渡邊元先生所 創立之渡邊美術館舊藏。

3027

明末清初 黃檗木庵〈茶〉鏡框

長 34 寬 80 公分

水墨紙本

Huang Bo Mu An "Tea", Framed, Ming-Qing Dynasty

L 34 W 80 cm

Ink on paper

TWD:80,000 RMB:19,753

款識:茶。清風明月芳庵裡客到蒿湯便當茶戊午夏。黃檗木庵書。 鈐印:臨濟正宗(朱)、木庵瑫印(白)、正法永昌(朱)。

木庵性瑫(1661-1684)明末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俗姓吳, 字性瑫,號木庵,諡號慧明國師,江戶時代東渡日本的臨濟宗黃檗 宗僧人。十九歲剃髮為沙彌,二十歲謁碧芝樵雲,受十戒,入大藏 經庫房誦經。二十一歲謁修雅法師,聽《金剛經》、《法華經》、 《彌陀經》。三十八歲時到福清縣黃檗山萬福寺謁見隱元,隱元留 他於萬福寺,並命其為萬福寺上座。隨後,追隨隱元隆琦到日本弘 法。四十一歲時,隱元隆琦授予其袈裟,稱嫡傳弟子。日本寬文四 年(1664年),隱元禪師禪讓方丈之位予性瑫,成為黃檗宗萬福寺 方丈。

3028

明末清初 黃檗木庵性瑫〈一花開五葉〉立 軸

長 137.7 寬 30 公分

水墨紙本

Obaku Mu'an Xingtao “One Blossom Opens Five Petals”, Hanging scroll, Ming-Qing Dynasty

L 137.7 W 30 cm

Ink on paper

TWD:50,000

RMB:12,346

款識:一花開五葉。臨濟正宗三十三代。黃檗木庵書。 鈐印:方外學士(白)、釋戒瑫印(白)、木盦氏(白朱)。

木庵性瑫(1661-1684)明末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俗姓吳, 字性瑫,號木庵,諡號慧明國師,江戶時代東渡日本的臨濟宗黃檗 宗僧人。十九歲剃髮為沙彌,二十歲謁碧芝樵雲,受十戒,入大藏 經庫房誦經。二十一歲謁修雅法師,聽《金剛經》、《法華經》、 《彌陀經》。三十八歲時到福清縣黃檗山萬福寺謁見隱元,隱元留 他於萬福寺,並命其為萬福寺上座。隨後,追隨隱元隆琦到日本弘 法。四十一歲時,隱元隆琦授予其袈裟,稱嫡傳弟子。日本寬文四 年(1664年),隱元禪師禪讓方丈之位予性瑫,成為黃檗宗萬福寺 方丈。

3029

明末清初 黃檗木庵性瑫〈江雲〉鏡框

長 52 寬 94 公分

水墨紙本

Obaku Mu'an Xingtao "River Cloud", Framed, Ming-Qing Dynasty

L 52 W 94 cm Ink on paper

TWD:30,000

RMB:7,407

款識:江雲。天和癸亥友吉旦。黃檗木庵老僧書。

鈐印:木庵瑫印(白)、正法永昌(朱)。

木庵性瑫(1661-1684)明末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俗姓吳,字性瑫,號木庵,諡號慧明國師, 江戶時代東渡日本的臨濟宗黃檗宗僧人。十九歲剃髮為沙彌,二十歲謁碧芝樵雲,受十戒,入大 藏經庫房誦經。二十一歲謁修雅法師,聽《金剛經》、《法華經》、《彌陀經》。三十八歲時到 福清縣黃檗山萬福寺謁見隱元,隱元留他於萬福寺,並命其為萬福寺上座。隨後,追隨隱元隆琦 到日本弘法。四十一歲時,隱元隆琦授予其袈裟,稱嫡傳弟子。日本寬文四年(1664年),隱元 禪師禪讓方丈之位予性瑫,成為黃檗宗萬福寺方丈。

明末清初 黃檗獨立性易〈羅漢像〉 立軸

長 85.5 寬 38 公分 設色紙本;附供箱

Obaku Dokuryu Shoueki "Arhat Portrait", Hanging scroll, Ming-Qing Dynasty

L 85.5 W 38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With wooden box

TWD:60,000

RMB:14,815

鈐印:格外逍遙(朱)、荷鉏人(白)、戴笠(朱)。 著錄:《中華文物學會2023年刊》,中華文物學 會出版,2023年,192頁。

獨立性易(1596-1672),俗名戴笠。因朝代更 替的關係,棄儒隱醫,在桐鄉一帶懸壺濟世。及 58歲東渡日本,之後僅十餘年的時間,以獨立性 易一名行於東瀛。以往,戴笠總被歸類為東渡日本 的黃檗僧人之流,但值明末清初朝代更迭之際,戴 笠詩文之名早為時人所稱譽,其所參與的「驚隱詩 社」,成員有顧炎武、歸莊、吳宗潛等一代大家, 他們將家國的關懷,寄情於詩文,從而激盪出明末 清初那段如此魅人的史事。《佩文齋書畫譜》中, 也評戴笠作品「博學能詩,兼工篆隸」。戴笠渡日 後,曾與大儒朱舜水同住,並為其跋文。59歲, 投皈黃檗隱元隆琦座下為僧,迄77歲謝世為止, 仍不輟於詩書。近年輯成的《天閒老人獨立性易全 集》(由文化大學校長徐興慶所編著),地毯式收 羅其各類作品,使戴笠其人其事,更為世所知,而 不至於被人遺忘。

明末清初 黃檗獨吼性獅〈相知半栖雲〉立軸

長 133 寬 27.5 公分

附供箱

Obaku Dokku Shoshi "Kindred Spirits Amidst the Clouds", Hanging scroll, Ming-Qing Dynasty

L 133 W 27.5 cm With wooden box

TWD:50,000

RMB:12,346

款識:相知半栖雲。黃檗獨吼書。

鈐印:臨濟正宗(朱)、獨吼(朱)、性師(白)。

獨吼性獅(1624-1688)性獅,道號獨吼,俗姓朱,福建省福州府鎮東衛人。

生於天啟四年(1622)十月十日生。年十三辭親出家,先是在嘉福寺雲澗弘公 處剃度,初道號秀峰,法諱性一;三歲時母親帶他拜謝新庵菩薩,不待大人指 教便會焚香禮拜,眾人異之。弱冠時隨師登黃檗,拜謁隱元和尚。順治十一年 (1654)年三十一,隨侍隱元東渡日本,歷任萬福寺堂司、監院、後堂諸要職, 並曾三度擢為隱元、木庵與慧林三代住持三壇戒會之尊証阿闍梨。性獅天性聰 敏,修禪專心,為人謙和,辦事認真。曾為修行機處向隱元請教,隱元曾讚譽 曰:「汝隨吾東渡,曆洪波來至扶桑,因汝盡心輔佐隨侍而未遇顛困艱危,可 知汝頗具能力。且吾行藏取予應酬機辨,汝盡知之,業己擇善而行,吾何須再 言贅冗多餘之語。」費隱禪師聞知,遠寄偶詩云,「獅子能吼獨稱王, 狐雜 種自慞惶。禪心發用宜如是,明眼相逢不覆藏。」寬文十一年(1671),就黃 檗山五雲峰下建漢松院,以志終老。應弟子請,開創日本山陰鳥取縣興禪寺。

隱元圓寂之際,始付禪師以法衣及贊語。元祿改元(1688)十一月十六日巳時 辭世。臨終遺偈云:「我是西來吼比丘,扶師東海振宗猷。化緣酬盡超空去, 在處晏然得自由。」世壽六十五,法臘五十三。其嗣法者有翠巖靜、岱峰明等 七人,並有傳世著作《五雲集》四卷。

「棲

雲」,寄託出世之浪漫情懷,將塵世俗念寄於遠方與詩境之中。白 居易《答林泉》云:「欲作棲雲計,須營種黍錢」,以「棲雲」喻 對理想生活的嚮往,乃現 對照下的一種超脫姿態。

「相知半棲雲」一語,既形容人與人、或人與物之間的默契與理解,又暗示彼 此未盡墮入紅塵,仍保有一半身心懸於理想之境。夢與 交織,使當下的真 亦充滿詩的可能。

3032

明代〈羅漢圖〉鏡框

長 42.5 寬 21 公分

礦物彩絹本

"Arhat Portrait", Framed, Ming Dynasty

L 42.5 W 21 cm

Mineral pigment on silk

TWD:30,000

RMB:7,407

3033

明代〈玄天上帝圖〉立軸

長 89.5 寬 41 公分

礦物彩絹本;附供箱

"Portrait of Xuantian Shangdi", Hanging Scroll, Ming Dynasty

L 89.5 W 41 cm

Mineral pigment on silk; With wooden box

TWD:80,000

RMB:19,753

本 幅繪釋迦摩尼結跏趺坐於八角形寶蓮座之上,右手施說法印,左手於腹前,大拇指與中指相捻,其餘三指自然伸展,與右手形 成呼應之勢。面容 定安詳,眉目之間流露慈悲與智慧。

畫面中央主尊居中端坐,身披赭紅袈裟,衣紋隨體勢自然轉折,設色以朱紅、赭褐、

雀藍等礦物顏料層層敷染,色澤沉靜而富質感。

絹地局部尚見以淡金彩描繪暗花紋飾,包括纏枝卷草、番蓮與唐草等細部,隱現於袍襞之間,層次豐富。衣褶轉折之處勾線提筆沉穩, 線條收放有致,筆法嫻熟。

座下蓮台結構繁複,採八角 層形式構築,上層仰蓮瓣外翻,瓣尖繪以寶飾,排列層疊有序。中層座身飾以卷草與寶相花紋,設色對 比強烈,並以金帶串聯多組瓔珞懸飾,垂如串珠,造型繁而有度,呈現典型宮廷佛畫風格。底層為六角形石壇式座基,色彩穩 ,蓮 台與石壇間環繞紅雲,畫面空間層級分明。

背景設大圓光與橘暈,映襯墨綠地色,營造出強烈明暗對比,烘托佛尊之法身光明。全幅繪製嚴謹,敷色穩健,保存狀況整體良好, 礦物彩層仍具清晰表現力。

此作為明代佛教繪畫中常見的釋迦單尊構圖,形制完備,設色規整,構圖莊 ,細節精緻。

明代〈釋迦摩尼圖〉立軸

長 226 寬 135 公分

“Shakyamuni Buddha”, Hanging Scroll, Ming Dynasty

L 226 W 135 cm Mineral pigment on silk

TWD:1,200,000 RMB:296,296

3035 17世紀 觀音大士三十三法相圖 刺繡立軸

長 143.5 寬 72.5 公分 二重供箱

Embroidered Hanging Scroll of the Thirty-Three Manifestations of Guanyin, 17th Century

L 143.5 W 72.5 cm With double wooden box

TWD:70,000

RMB:17,284

特A級 老富森紅土線香

每筒 12 公克,共15筒

Premium Grade A Phuoc Son Red Soil Agarwood Incense Sticks

A total of 15 incense tubes, each containing 12g

TWD:60,000

RMB:14,815

每筒 12 公克,共15筒

Premium Grade A Phuoc Son Red Soil and Nha Trang Agarwood Incense Sticks

A total of 15 incense tubes, each containing 12g

TWD:60,000

RMB:14,815

每筒 12 公克,共15筒

Premium Grade A Phuoc Son, Nha Trang and Kynam Agarwood Incense Sticks

A total of 15 incense tubes, each containing 12g

TWD:50,000

RMB:12,346

然 生軟絲綠奇楠,為沉香之極品。其結香條件極為苛刻,須 於自然狀態下歷時數十年方能生成,產 極為稀少,得之不易。

軟絲綠奇屬生結類型,質地細膩偏軟,燃之香氣甘涼綿長,層次清透, 於鼻端展現連續不斷之變化,為品香者所珍視的香材極品。

香韻具「甜、涼、甘、純」四味,氣息通透且深沈,幽而不躁,遠勝 一般沉香。綠奇楠自古即為道家內煉、佛教供香與文人靜修所 。古 人云:「三生有幸得見奇楠,修八輩之德方能品香」,足見其尊貴地 位與文化象徵。

本件為天然 生結香之綠奇楠木,材質呈罕見之軟絲結構,油脂豐厚, 質地柔潤如絲綢纏結,香韻變化層次豐富。此類稀有頂級綠奇楠木, 其產地多以越南為代表。奇楠資源日漸枯竭,高等級綠奇行情穩步攀 升,每克達數十萬元,素有「香中之王」、「一香勝黃金」之譽。

3039

天然野生軟絲綠奇楠

高32公分、淨重 49 公克

Wild Green Kynam Agarwood

H 32 cm, Net Wt. 49 g

TWD:1,600,000

RMB:395,062

3040

沉香五管、精油三罐

每管約 40 支

A Set of 5 Tubes of Agarwood Incense and 3 Bottles of Essential Oil

40 per tube

TWD:15,000

RMB:3,704

3041

清代 竹香筒

直徑 2.6 長 35.3 公分 附供箱

Bamboo Incense Tube, Qing Dynasty

D 2.6 L 35.3 cm With wooden box

TWD:30,000

RMB:7,407

3042

戰國 青銅香薰

直徑 18 高 13.5 公分

Bronze Incense Burner, Warring States Period

D 18 H 13.5 cm

TWD:50,000

RMB:12,346

清代 老子騎青牛銅香薰

高 35 公分

附供箱

Bronze Incense Burner with Laozi Riding an Ox, Qing Dynasty

H 35 cm With wooden box

TWD:80,000 RMB:19,753

清代 宣德年製款 馬槽銅爐

長 12.5 寬 7.2 高 5.7 公分;重量 958 公克

Rectangular Bronze Censer, Mark of Xuande, Qing Dynasty

L 12.5 W 7.2 H 5.7 cm; Weight 958 g

TWD:80,000

RMB:19,753

底款:宣德年製。

來源:金玉青煙主人-楊炳禎先生舊藏。

3045

清代 大明宣德年製款 銅爐

長 14.2 寬 9.8 高 8.5 公分;重量 846 公克

Bronze Censer, Mark of Xuande, Qing Dynasty

L 14.2 W 9.8 H 8.5 cm; Weight 846 g

TWD:120,000

RMB:29,630

底款:大明宣德年製。

來源:金玉青煙主人-楊炳禎先生舊藏。

3046

清代 琴書侶款 銅爐

直徑 12.3 高 7.5 公分;重量 666 公克

Bronze Censer, Mark of Qin Shu Lu, Qing Dynasty

D 12.3 H 7.5 cm; Weight 666 g

TWD:60,000

RMB:14,815

底款:琴書侶。

來源:金玉青煙主人-楊炳禎先生舊藏。

3047

清代 大明宣德年製款 雙耳銜環銅爐

直徑 11.5 高 3.7 公分;重量 487 公克

Bronze Censer with Double Ring Handles, Mark of Xuande, Qing Dynasty

D 11.5 H 3.7 cm; Weight 487 g

TWD:100,000

RMB:24,691

底款:大明宣德年製。

來源:金玉青煙主人-楊炳禎先生舊藏。

3048

清代 大明宣德年製款 三足筒式爐

直徑 9.7 高 8.8 公分;重量 728 公克

Cylindrical Tripod Censer, Mark of Xuande, Qing Dynasty

D 9.7 H 8.8 cm; Weight 728 g

TWD:120,000

RMB:29,630

底款:大明宣德年製。

來源:金玉青煙主人-楊炳禎先生舊藏。

3049

清代 大明宣德年製款 朝天耳銅爐

直徑 11.8 高 5.9 公分;重量 739 公克

Bronze Censer with Upright Handles, Qing Dynasty

D 11.8 H 5.9 cm; Weight 739 g

TWD:20,000

RMB:4,938

底款:大明宣德年製。

3050

清代 大明宣德年製款 蚰龍耳銅爐

直徑 9.7 高 6.5 公分;重量 486 公克

Bronze Censer with Handles, Qing Dynasty

D 9.7 H 6.5 cm; Weight 486 g

TWD:20,000

RMB:4,938

底款:大明宣德年製。

3051

清代 映帷齋製款 壓經爐含座

直徑 18.5 高 8.5 含座高 12 公分;重量 1938 公克

Script-Pressing Censer with Stand, Mark of Yingweizhai, Qing Dynasty

D 18.5 H 8.5; H 12 cm, including base; Weight 1938 g

TWD:120,000

RMB:29,630

底款:映帷齋製。

3052

清代 琴書侶款 鬲式銅爐

直徑 8.5 高 3.7 公分;重量 459 公克

Bronze Tripod Censer, Mark of Qin Shu Lu, Qing Dynasty

D 8.5 H 3.7 cm; Weight 459 g

TWD:900,000 RMB:222,222

底款:琴書侶。

件清代「琴書侶」款鬲式銅爐,整體造型端莊古樸,比例勻 稱。爐身呈圓鼓狀,鼓腹飽滿圓潤,自上而下線條過渡自然, 顯得厚 而不笨拙。外壁略帶弧度,底部承以三蹄足,足部微外撇, 似古代青銅鬲的形制,使整體穩固而富於動感。

爐口設有寬厚的直口沿,平整工整,略向外張,與飽滿的腹部形成 視覺上的對比,增強立體感與層次感。表面呈深栗色至棗紅色古銅 光澤,帶有自然包漿,透露出歲月的痕跡與歷史沉澱的美感。金屬 表面光滑細膩,映出淡淡柔光。

整體無多餘紋飾,以素面為主,強調造型與質地之美。此種極簡風 格,正契合文人器 「虛靜內斂」之審美觀,既可供香,也可陳設, 集 用與觀賞於一體,為文房中極具格調之佳器。

琴書侶,其字面含義似「為操琴讀書之伴侶」也。反映的是古代文 人雅士的一種生活狀態,視操琴與讀書至上為高雅。亦為明代宣德 年間工部吏臣吳邦佐的別號,為吳邦佐「私鑄」銅爐,自行開鑄仿 宣,生產了一批做工十分精良,器型唯美的銅爐,落款有八字款、 十六字款,亦有題為「琴書侶」三字款,均為達官貴人私家珍藏之 物。

3053

清代 大明永樂年製款 缶式銅爐

直徑 15.4 高 7.7 公分;重量 1104 公克

Bronze Tripod Censer, Mark of Yongle, Qing Dynasty

D 15.4 H 7.7 cm; Weight 1104 g

TWD:1,200,000

RMB:296,296

底款:大明永樂年製。

爐呈典型缶式形制,口沿外撇,腹部鼓脹飽滿,下承三蹄足, 造型端莊穩健。爐身光素不飾,唯外壁飾陰刻夔龍紋一周, 線條簡練流暢,氣韻古雅。通體包漿沉著,呈褐金色光澤,質地細 潤,手感溫潤,具久經摩拭之痕。

「缶」之名稱見於《爾雅·釋器》:「盎謂之缶」,郭璞注曰:「盆也」; 顏師古進一步解釋:「今因爐形似盆,故名之曰缶爐。」此式樣因 腹體寬鼓如盎盆,故名「缶式」,為明清以來文士書齋焚香所常見, 備受 用之制。

底署「大明永樂年製」四字楷款,應為清代所仿永樂宮廷香具之例。 自康熙以降,清宮對永宣器物尤為推崇,內廷造辦處與江南蘇作匠 師尤擅仿製。本器比例勻稱,銅質沉穆,氣息內斂,既可供香承爐, 亦具案頭賞玩之雅趣。

清代 大清乾隆年製款 雙耳銅爐

直徑 14.3 高 5.3 公分;重量 756 公克

Bronze Censer with Double Handles, Mark of Qianlong, Qing Dynasty

D 14.3 H 5.3 cm; Weight 756 g

TWD:100,000

RMB:24,691

底款:大清乾隆年製。

3055

清代 大明宣德年製款 嵌銀絲衝耳三足爐

直徑 18 高 10.7 公分;重量 3308 公克

Silver-wire Inlaid Bronze Censer, Mark of Xuande, Qing Dynasty

D 18 H 10.7 cm; Weight 3308 g

TWD:400,000

RMB:98,765

底款:大明宣德年製款。

腹三足,雙耳挺拔外展,氣勢雄健。銅胎精厚,包 漿深潤似棗皮,色澤沉穩。爐身以細緻銀絲嵌飾花 卉與祥禽紋,線條流轉細密,工藝極其繁縟。三足比例均 勻,整器 心穩定。此式銅爐承宣德制樣式,古意盎然, 器韻渾成。

15世紀 西藏 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座像

高 16.5 公分

Tibetan Gilt Bronze Seated Figure of Shakyamuni Buddha, 15th Century

H 16.5 cm

TWD:450,000

RMB:111,111

來源:藏家早年購自觀想文物藝術。

佛陀結跏趺坐於雙層仰覆蓮座,雙手結觸地印,象 徵降魔成道。身形比例勻稱,法相莊嚴安詳,五 官雕刻細膩,通體鎏金光澤柔潤,頭部髮髻與螺髮精緻 而富韻律。此類15世紀藏地佛像受尼泊爾帕拉風格影 響深遠,線條圓潤柔和。

3057

明代 肉身銅鎏金菩薩立像

高 46 公分

Gilt-Bronze Figure of a Standing Bodhisattva, Ming Dynasty

H 46 cm

TWD:250,000

RMB:61,728

薩面容圓潤 靜,眉目低垂流露慈悲之意。身著薄紗長 裙,衣褶細緻飄逸,步履輕盈似行將行走,生動自然。

通體鎏金與黑漆對比鮮明,頭部及胸前飾品璀璨繁複,體現明 代佛像裝飾之繁麗風格。此像或為文殊、觀音化現,具明代晚 期宮廷樣式特徵,造形穩健,富含動勢,為明代銅像中動態立 像佳作。

3058

17世紀 高麗銅佛

高 23.3 公分

Gilt-Bronze Buddha, Korea, 17th Century

H 23.3 cm

TWD:20,000

RMB:4,938

清代 銅鎏金觸地印藥師佛座像

高 14.5 公分

Gilt Bronze Figure of Medicine Buddha, Qing Dynasty

H 14.5 cm

TWD:200,000

RMB:49,383

3060

清代 銅鎏金持缽藥師佛座像

高 10.5 公分

Gilt Bronze Figure of Medicine Buddha, Qing Dynasty

H 10.5 cm

TWD:100,000

RMB:24,691

清代 銅鎏金宗喀巴座像

高 17 公分

Gilt Bronze Seated Figure of Tsongkhapa, Qing Dynasty

H 17 cm

TWD:300,000

RMB:74,074

喀巴大師盤坐於仰覆蓮座,雙手結說法印,代表智

慧與慈悲。悲神情安詳,戴標誌性黃教僧帽,肩飾 蓮枝,右肩經卷,象徵深邃的佛法教義。衣褶轉折明快, 鎏金細膩瑩潤。宗喀巴為格魯派創始人,為佛教史上具有 影響力的哲學家,其像於藏傳佛教中地位崇高。

3062

清代 銅鎏金觀音菩薩座像

高 17 公分

Gilt Bronze Seated Figure of Guanyin Bodhisattva, Qing Dynasty

H 17 cm

TWD:250,000

RMB:61,728

音菩薩結跏趺坐於雙層蓮座,雙手合捧寶瓶,象徵 淨瓶甘露濟世度人。面相柔和安祥,髮髻高束,飾 以寶冠瓔珞,身披天衣,衣紋起伏流暢,展現出高度鑄造 技巧。整體鎏金保存良好,光澤潤澤,華麗中見莊嚴,為 清代觀音像中構圖規整、細節豐富的代表。

3063

清代 銅鎏金大威德菩薩立像

高 8.1 公分

Gilt Bronze Standing Figure of Vajradhara, Qing Dynasty

H 8.1 cm

TWD:40,000

RMB:9,877

18世紀 銅鎏金六臂大黑天像

高 17 公分

Gilt-bronze figure of Mahakala, 18th Century

H 17 cm

TWD:180,000

RMB:44,444

3065

清代 銅鎏金上師座像

高 18.3 公分

Gilt-Bronze Figure of a Seated Lama, Qing Dynasty

H 18.3 cm

TWD:180,000

RMB:44,444

尊清康熙銅鎏金龍尊王佛座像,通體鎏金,色澤沉 穩,局部見自然氧化與包漿,彰顯歲月痕跡。佛結 跏趺坐於仰覆式雙層蓮座上,蓮瓣圓潤飽滿,瓣尖刻飾卷 葉紋飾,座緣細密連珠紋一絲不苟。

佛面

靜沉穩,雙眉弧形優雅,眉眼低垂似內觀,鼻樑挺 直,唇線清晰,呈祥和莊嚴之貌。雙手於胸前結合掌印, 手指勻稱細長,具柔和力度。身著袈裟,右肩袒露,衣紋 轉折自然,布面滿飾鏨刻花卉與卷草紋,圖樣精緻。

螺髮高髻上染藍色礦物顏料,密 整齊,頂部置圓形寶珠。

佛像背後七條龍形從髮際向上蜿蜒升起,龍首姿態各異, 口閉無舌,雙眼圓睜。龍身彎曲收束於背部,綁束於腰際 一圈,刻畫入微。

整體構圖莊 均衡,工藝細膩繁複,展現藏傳佛教尊像的 高規格製作。

清康熙 銅鎏金龍尊王佛座像

高 26.3 公分

Gilt Bronze Seated Statue of Nagaraja Buddha,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H 26.3 cm

TWD:900,000

參考:香港慈山寺,清康熙銅鎏金龍尊王佛坐像, 尺寸高 11.5 公分,典藏號 2017.40

尊文殊菩薩呈半跏趺坐,右足盤起,左足自然下垂, 姿態穩健安然。四臂造型嚴整:右主手持經卷,左 主手持火焰寶劍,象徵智焰斷惑;右後臂自然下垂,作施 印姿;左後臂屈肘上舉,食指與拇指相捏,呈傳法意象。

面容豐頰寬額,眉眼低垂,神態慈慧莊嚴。螺髮藍染,高 髻分層盤繞,頂飾尖寶,頭戴五葉寶冠,耳垂環珥。身著 瓔珞、臂釧與披帛,長裙貼體,衣紋起伏流暢。蓮座為雙 層仰覆式,蓮瓣肥厚整齊,座前「大清乾隆年敬造」,體 現宮廷佛樓體系造像規格,制度明確,工藝嚴謹。

六品佛樓:正式名為「妙吉祥大寶樓」,為清乾隆帝依藏 傳佛教格魯派密宗六個修行次第(般若品、事部、行部、 瑜伽部、無上瑜伽父續與母續)所建之宮廷佛堂建築群, 具顯密並 之宗教意涵。建築採雙層七間結構,中央供主 尊佛像,左右各三間供奉對應品級之佛像、佛塔與法器。

自乾隆二十二年至四十七年(1758–1783)共建八座,分 布於紫禁城、長春園與承德避暑山莊,其中以紫禁城梵華 樓保存最為完整,內供786尊銅鎏金佛與唐卡、佛塔等, 是研究清宮藏傳佛教藝術的 要 例。晚清至民國間,佛 樓中大 銅佛逸散民間與海外,成為今日拍賣市場上極為 珍罕之清宮遺珍。(圖片為六品佛樓的梵華樓)

清乾隆 六品佛樓文殊四臂菩薩

高 18 公分

Gilt Bronze Four-Armed Manjushri from a Liu Pin Fo Lou,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H 18 cm

TWD:500,000

RMB:123,457

款識:大清乾隆年敬造。

參考:佳士得拍賣2007年3月,拍品215,成交價114,00 美元(約3,418,000台幣)。

器仿藏傳佛教「尊勝塔」式樣而製,結構嚴謹,造型端莊。

通體施以藍地掐絲琺瑯釉飾,紋樣涵蓋纏枝蓮、番蓮、如 意雲紋等滿地錦飾,彩釉濃豔富麗,與局部鎏金部位相映生輝, 光彩流轉,華麗莊嚴。

塔身由三層圓形臺基承托覆缽狀塔腹,上承錐狀塔頸與塔剎,頂飾蓋、 月輪與寶珠,寓意佛法圓滿。塔腹正面開龕,內供鎏金佛像一尊,結跏 趺坐於仰蓮座上,神情莊穆安然,法相莊嚴。塔身兩側垂耳張展,裝飾 繁麗,氣韻雍容典雅。

塔座束腰處雕飾四尊力士托塔,象徵四大天王護法之意;四面則飾 有佛教「八吉祥」紋飾,如寶傘、寶瓶、法輪、蓮花等,吉祥寓 意充盈。尊勝塔藏語稱「南加」,傳說源自佛陀應弟子所請, 延壽三月,象徵戰勝死魔,延年益壽。此器工藝精湛,風格 明顯承襲清宮造辦處仿藏佛教供器之制,應為晚清內廷佛 堂或 要寺院所造。

3068

清代 景泰藍佛塔含原裝宮廷老座

長 25.5 寬 25.5 高 55 公分 原裝底座

Cloisonne Enamel Stupa with Original Palace Stand, Qing Dynasty

L 25.5 W 25.5 H 55 cm With original stand

TWD:900,000

RMB:222,222

參考:1. 乾隆款掐絲琺瑯佛塔,清乾隆甲午年(1774) 製,高231公分,底徑94公分,為紫禁城梵華樓陳 設的六座佛塔之一。塔依藏傳佛教覆缽塔樣式,分為 塔頂、十三層塔剎、塔腹、塔基與塔座,通體以掐絲 填琺瑯裝飾梵文、花卉、獅紋等,塔腹內供一鎏金銅 佛。塔座正面藍地鎏金書「大清乾隆甲午年敬造」九 字款。工藝極其繁複,據記載由十一類匠人協作完 成,造價高達七十萬兩銀。

2. 佳士得拍賣2022年10月,拍品524

3069

清代 石叟款持卷觀音座像

高 18.5 公分

Gilt Bronze Seated Figure of Guanyin Holding a Scroll, Mark of Shisou, Qing Dynasty

H 18.5 cm

TWD:180,000

RMB:44,444

款識:石叟。

3070

明代 天王銅立像

高 36.5 公分

Bronze Standing Figure of a Heavenly King, Ming Dynasty

H 36.5 cm

TWD:80,000 RMB:19,753

件砂岩佛首含座,保存完整,比例精確,為隋代石 雕佛像之典型風貌。佛面圓潤豐滿,五官端正柔和, 雙目細長微垂,唇角微翹,展現靜謐安詳神情。螺髮整齊 覆頂,耳垂下垂貼頰,雕工質樸中見內斂美感。頸部比例 修長,連接底座基部,形制穩 。整體石質細膩,風化自然, 具明顯隋代北方佛教雕塑風格。

3071

隋-唐代 砂岩佛頭含座

高 37 公分,含座高 59 公分

Sandstone Buddha Head with Base, Sui - Tang Dynasty

H 37 cm; H 59 cm, including base

TWD:600,000

RMB:148,148

明代 木菩薩佛首

高 37 公分

Wooden Head of a Bodhisattva, Ming Dynasty

H 37 cm

TWD:60,000

RMB:14,815

3073

大理國 觀音木雕結跏趺坐像

高 28.5 公分

Wooden Seated Guanyin Figure, Dali Kingdom

H 28.5 cm

TWD:50,000

RMB:12,346

出版:《大理春暉-山遷草堂滇密造像集珍》, 山遷草堂出版,2014年出版,28頁。

件觀音木雕結結跏坐像、和梵僧禳化的阿嵯耶觀音造像,旨趣互異。見諸於《南詔圖傳》的「凡僧顯靈」,卷繪「阿托力」教 梵僧,化現靈異祖師尊像,尊位神格,擬同觀音,滇密阿吁力教 視衣缽缽傳承,如果「凡僧顯靈」的梵僧來自摩揭陀國的師尊, 贊陀崛多(Chandragupta),那麼《南詔詔圖傳》所繪祖師尊像,就是等同於梵僧觀音法相。贊陀崛多遠從摩揭陀國來到南詔,關瑜伽 法,傳阿托力教,受尊奉為國師,娶南詛國王·勵豐祐之妹越英為妻。聖元寺主持寂裕刊行的《白國因由》,敘述梵僧傳布密教,以觀音 十八化情節古代大理的神話傳說。《白國因由》和一帶佛寺中的大理觀音,也是「身披袈裟,手牽一犬」的老翁。本件觀音木雕坐像, 和大理國明寺崇聖堂的南塔觀音與北塔觀音坐像,具有共通的滇密形象淵源。

Gilt-Lacquered Wood Seated Statue of Vairocana, Dali Kingdom

民國78年冬 凍頂烏龍

淨重約 3000 公克

Winter 1989 Dong Ding Oolong Tea

Net Wt. approx. 3000 g

TWD:20,000

RMB:4,938

3076

民國 60-70年代 酸柑茶 共八粒 含罐總重 4699 公克

1970s-1980s Sour Lime Tea, 8 capsules

Gross Wt. (incl. can) 4699 g

TWD:18,000

RMB:4,444

3077

民國68年 坪林文山包種

總重 2078 公克

1979 Pinglin Wenshan Baozhong Tea

Gross Wt. 2078 g

TWD:20,000

RMB:4,938

3078

民國76年 坪林鄉 文山包種茶 頭等獎

淨重 600 公克

1987 First Prize Pinglin Wenshan Baozhong Tea

Net Wt. 600 g

TWD:20,000

RMB:4,938

台灣比賽茶 頭等獎 四件一組

尺寸不一

A Set of 4 Taiwanese Competition Teas, First Prize

Various Sizes

TWD:20,000

RMB:4,938

拍品明細:

鹿谷 凍頂烏龍茶 2017年冬季

頭等獎 淨 300±20 公克

鹿谷 凍頂烏龍茶 2015年冬季

頭等獎 淨 150±10 公克x 2包

鹿谷 凍頂烏龍茶 2015年春季

頭等獎 淨 150±10 公克x 2包

坪林 文山包種茶

頭等獎 淨 300 公克

3080

民國80年代 台灣比賽茶等 五件一組

尺寸不一

Set of 5 1990s Taiwanese CompetitionGrade Tea

Various Sizes

TWD:10,000 RMB:2,469 拍品明細 金冠 包種茶 含罐總 ±2292 公克 天仁茗茶 烏龍茶(超級品) 含罐總 ±453 公克

有記名茶 凍頂烏龍 含罐總 ±482 公克 民國91年 嘉義縣春季高山茶展示會 優良獎 淨 ±600公克

天仁茗茶 鐵觀音茶 含盒總 ±988公克

3081

2002年 東方美人頭等獎

淨重 150 公克(四兩)

2002 First Prize Oriental Beauty Tea

Net Wt. approx. 150 g

TWD:10,000

RMB:2,469

3082

1990年 正岩肉桂

淨重 2 斤, 1000 公克

1990 Zhengyan Rougui Tea

Net Wt. 1000 g

TWD:18,000

RMB:4,444

3083

1920年 百年正山小種 2斤

淨重約 1000 公克

1920 Centennial Zhengshan Xiaozhong 1 kg

Net Wt. approx. 1000 g

TWD:50,000

RMB:12,346

1980年代

1980s Senshang Old Tea Factory Liu Bao Tea

Each Weighs 1 kg; 3 pack in total

TWD:50,000

RMB:12,346

3086

2010年 桐木闕金駿眉茶

總重 1083 公克

2010 Tongmu Jin Jun Mei Tea

Gross Wt. 1083 g

TWD:25,000

RMB:6,173

3085

2000年 安溪 鐵觀音

總重 1047 公克

2000 Tie Guanyin Tea, Anxi

Total weight 1047 g

TWD:15,000

RMB:3,704

3087

2014年 鐵羅漢

總重 1017 公克

2014 Tieluohan Tea

Gross Wt. 1017 g

TWD:18,000

RMB:4,444

3088

2016年 正岩水仙

總重 1220 公克

2016 Zheng yan Shui Xian Tea

Total weight 1220 g

TWD:15,000

RMB:3,704

體採宜興朱泥,器形小巧端 正,胎質細密,泥色紅潤。壺 腹渾圓飽滿,嘴短流暢,圈足穩 , 壺蓋嚴絲合縫,整體比例和諧。

周發祥,清乾隆年間宜興紫砂名手。其生平紀錄不多,然憑一手「大文旦壺」傳世留名。所作紫砂器最得「古拙」之趣,尋常 之器亦蘊含渾厚樸茂之氣;精品則巧而不媚,工而彌古,於嚴謹制工中自見天然意趣。觀其壺形,多從容大度、轉折合度,線 條圓融不滯,氣韻內斂古雅, 為一代名家之筆。

3089

清代 荊溪周發祥製款 朱泥壺

壺總長 10.1 高 5.3 公分

Zhuni Teapot, Mark of Jingxi Zhou Faxiang, Qing Dynasty

L 10.1 from spout to handle H 5.3 cm

TWD:200,000

RMB:49,383

底款:荊溪周發祥製。

3090

清代 周發祥製 文旦朱泥壺

壺總長 15.1 高 11.6 公分

Wendan Zhuni Teapot, Mark of Zhou Faxiang, Qing Dynasty

L 15.1 from spout to handle H 11.6 cm

TWD:280,000

RMB:69,136

底款:澗水東流復向西。發祥製。

壺造形圓潤飽滿,腹似文旦果 形,短流寬把對稱舒展,蓋鈕 圓挺。泥色鮮紅,呈經典朱泥質感, 胎質緻密細膩,聲音清脆,形制簡 約,氣息古雅。

惠孟臣,約活躍於明天啟至清康熙年間,荊溪人,為紫砂壺藝名家。其所製小壺,大巧若拙,工致中見渾樸,以「渾樸與工巧 兼而有之」名 一時,後人尊稱其款式為「孟臣壺」。自其以後,歷康、雍、乾三朝,均有署「孟臣」名款之仿作,成為壺式 經典。據故宮博物院研究,康雍乾年間宜興紫砂倍受皇室青睞,內廷造辦處或出樣交由宜興定製,其中仿孟臣梨形壺尤為 視, 堪比御用官窯待遇,備受推崇。

3091

清代 孟臣款 朱泥甕型壺

壺總長 10.8 高 7 公分

Zhuni Jar-Shaped Teapot, Mark of Meng Chen, Qing Dynasty

L 10.8 from spout to handle H 7 cm

TWD:180,000 RMB:44,444

底款:孟臣、荊溪、惠、孟臣。

清代 乾隆年制款 朱泥小扁壺

壺總長 10.7 高 4.6 公分

Small Flattened Zhuni Teapot, Mark of Qianlong, Qing Dynasty

L 10.7 from spout to handle H 4.6 cm

TWD:150,000

RMB:37,037

底款:乾隆年制。把款:美。蓋內款:朱。

形飽滿似橄欖,肩圓腹豐,壺口微收。蓋面呈階式圓脊,鈕為球形,比例得宜。壺嘴短挺,流口自然,耳 把圓潤有勁,線條簡潔流暢。胎色深棕泛紫,砂質細密均勻,整體潤澤無釉。底部隱見「大彬製」楷書款, 應出自時大彬一系工坊。風格質樸沉靜,為早期文人壺典型代表。

明末清初 大彬製 紫砂橄欖壺

壺總長 12.4 高 11.5 公分

Zisha Olive-Shaped Teapot, Mark of Da Bin, Qing Dynasty

L 12.4 from spout to handle H 11.5 cm

TWD:1,000,000

RMB:246,914

款識:庚戌冬日時大彬製。

可索取品相報告

時大彬,明萬曆至清初順治間人,為宜興紫砂一代宗匠,宋尚書時 彥裔孫。壺藝師承供春,更開創諸多壺式與制壺技法,培養李仲芳、 徐友泉等名匠,奠定紫砂流派之基。明許次紓《茶疏》即稱:「近 日時彬所制,大為時人寶惜」。其早期作品多仿供春大壺,質地堅 致,風格樸雅;後受文士陳眉公等影響,轉向小壺,兼顧文人品茗 之需,工藝嚴謹,毀壺率甚高, 毀十之八九不苟製。技法上創「泥 片鑲接法」,首開調砂製壺之先,並創方圓諸式,風格古穆渾厚, 備極文人雅趣。傳世器極稀,北京、上海、南京與台灣諸博物館皆 藏其作,清乾隆時已視為珍寶。

3094

清乾隆 迷你朱泥壺

壺總長 3.3 高 1.6 公分

附供箱

Miniature Zhuni Teapot,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L 3.3 from spout to handle H 1.6 cm With wooden box

TWD:80,000

RMB:19,753

邵基祖,活躍於清雍正至乾隆年間,為御用紫砂名匠。乾隆七年與王南林等承製紫砂器,供奉承德避暑山莊,代表宮廷紫砂工 藝之高峰。所製朱泥梨式壺胎質溫潤,隱見梨皮細紋,體堅質淨,工整雅致。《江蘇省志》列其為雍乾時期 要陶人,與邵玉 亭等共推紫砂藝術文人化,風格嚴謹儒雅,為藏界所 。

3095

清代 邵基祖制款 朱泥壺

壺總長 11.6 高 7 公分

Zhuni Teapot, Mark of Shao Jizu, Qing Dynasty

L 11.6 from spout to handle H 7 cm

TWD:180,000

RMB:44,444

底款:邵基祖制。

清代 邵春元制款 紫砂笠帽壺

壺總長 17 高 12.6 公分

Zisha Straw-Hat Teapot, Mark of Shao Chunyuan, Qing Dynasty

L 17 from spout to handle H 12.6 cm

TWD:180,000

RMB:44,444

底款:邵春元制。

邵春元,約活躍於清乾隆至道光年間(約1780–1830),一說為宮廷制壺匠人,生卒未詳。所作壺器除光素典雅之作,亦擅泥繪、 加彩、鋪砂與爐鈞釉等裝飾技法,展現多樣工藝面貌。風格嚴謹穩健,兼具 用與裝飾性,為清中後期紫砂藝匠中具代表性者。

清代 段泥壽桃水注含座

長 6 寬 4.8 含座高 6.8 公分

Longevity Peach-Shaped Duanni Water Dropper with Stand, Qing Dynasty

L 6 W 4.8 H 6.8 (with seat) cm

TWD:70,000

RMB:17,284

邵大亨(1796–1850),嘉慶至道光年間宜興壺藝名家,承陳鳴遠之後一代宗匠。所製壺式簡潔莊 、氣韻沉厚,高熙稱其掇 壺「骨肉亭匀,雅俗共賞」,口蓋嚴密、氣眼設計巧妙, 用與美感兼備。顧景舟讚其「集砂藝之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

大亨壺早於清代即受珍視,有「一壺千金,幾不可得」之譽。

大亨款 紫砂扁腹大壺

壺長 19 高 9 公分 附供箱

Flat Belly Zisha Teapot, Mark of Daheng

L 19 from spout to handle H 9 cm With wooden box

TWD:30,000

RMB:7,407

蓋內款:大亨。

春水堂款 紫砂虛扁壺

壺總長 13.3 高 5.9 公分

Zisha Flat Teapot, Mark of Chun Shui Tang

L 13.3 from spout to handle H 5.9 cm

TWD:200,000

RMB:49,383

底款:春水堂。

形圓扁,腹體舒展,流短而略 上翹,鈕為小圓珠,構造簡潔 穩 。泥質為紫砂中帶黃斑顆粒者, 俗稱“段泥星光”,手感細密溫潤。

3100

利用款 段泥刻梅花壺

壺總長 17.5 高 8.9 公分

Duanni Teapot with Carved Plum Blossom, Mark of Liyong

L 17.50 from spout to handle H 8.9 cm

TWD:30,000

RMB:7,407

邊款:秋水閒中悟。

3101

清代 大明成化年製款 五福天來杯五只

直徑 6.4 高 4.4 公分 附供箱

Set of 5 “Five Blessings Arrive” Cups, Mark of Chenghua, Qing Dynasty

D 6.4 H 4.4 cm

With wooden box

TWD:20,000

RMB:4,938

款識:大明成化年製款。

3104

武良三郎造 銅急須盆

長 20.3 寬 9.9 高 0.9 公分 附供箱

Copper Kyusu Tray, Mark of Takeo Saburo

L 20.3 W 9.9 H 0.9 cm With wooden box

TWD:10,000

RMB:2,469

清代 紫檀嵌銀絲木茶盤

長 30.2 寬 30.2 高 3.1 公分

附供箱

Zitan Wood Tea Tray Inlaid with Silver Wire, Qing Dynasty

L 30.2 W 30.2 H 3.1 cm With wooden box

TWD:50,000

RMB:12,346

3106

清代 樹瘤茶盤

長 54 寬 46.5 厚 4.4 公分

Burlwood Tea Tray, Qing Dynasty

L 54 W 46.5 T 4.4 cm

TWD:20,000

RMB:4,938

高 21 公分

附供箱

Bamboo Root Carving Handbasket with Lotus Leaf Motif, Showa Period

H 21 cm With wooden box

TWD:20,000

RMB:4,938

清代 奇卿款 紫檀詩文書格

長 7.9 寬 4 厚 0.7 公分

Zitan Wood Poetry Plaque, Qing Dynasty

L 7.9 W 4 T 0.7 cm

TWD:10,000

RMB:2,469

款式: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錄論語句時更寅九秋奇卿。

3109

清代 隨型壽山石

長 7 寬 2.7 高 4.1 公分

Shoushan Stone, Qing Dynasty

L 7 W 2.7 H 4.1 cm

TWD:5,000

RMB:1,235

3110

清代 地方玉雕少獅太獅

長 9 寬 4.5 高 5 公分

Jade Carvings of Young and Elder Lions, Qing Dynasty

L 9 W 4.5 H 5 cm

TWD:10,000

RMB:2,469

3111

清代 巧雕核桃印章一對

長 1.9 寬 1.6 高 1.5 公分

Pair of Finely Carved Walnut Seals, Qing Dynasty

L 1.9 W 1.6 H 1.5 cm

TWD:80,000

RMB:19,753

3112

清代 琥珀臥馬

長 6.4 寬 2.9 高 3.5 公分

Amber Figure of a Recumbent Horse, Qing Dynasty

L 4.6 W 2.9 H 3.5 cm

TWD:40,000

RMB:9,877

3113

遼代 木雕加彩座獅 高 18 公分

Polychrome Painted Wooden Seated Lion, Liao Dynasty H 18 cm

TWD:50,000

RMB:12,346

清代 隨型端硯附原蓋、箱

長 16 寬 10.3 高 2.9 公分

附供箱

Duan Inkstone with Original Cover and Box, Qing Dynasty

L 16 W 10.3 H 2.9 cm With wooden box

TWD:50,000

RMB:12,346

3115

清代 奇木瑞獅

高 35.5 公分

Auspicious Lion in Rare Hardwood, Qing Dynasty

H 35.5 cm

TWD:30,000

RMB:7,407

3116

清代 英石含座

含座高 44.5 公分

附供箱

In Stone with Base, Qing Dynasty

H 44.5 cm, including base With wooden box

TWD:80,000 RMB:19,753

3117

清代 孔雀石山子含原座

含座高 11.2 公分

Bright Green Mineral Stone Mountain Seal with Stand, Qing dynasty

H 11.2 cm, including base

TWD:50,000

RMB:12,346

清代 奇木清供含座

高 34 公分

Scholar's Ornament of Rare Hardwood with Base, Qing Dynasty

H 34 cm

TWD:10,000

RMB:2,469

Rare Hardwood Ruyi Scepter, Qing Dynasty L 39.5

3120

清代 楊兆鋆款 銅如意

長 46 公分

Bronze Ruyi Scepter, Mark of Yang Zhaoyun, Qing Dynasty

L 46 cm

TWD:180,000 RMB:44,444

款識:光緒三十年三月丙午大清出使大臣楊兆鋆製於比例 旹。

鐵如意同子器囗囗摩論道義剛而正廉不斷壽命囗空三事。

楊兆鋆(1854-?)清末外交官。字誠之,號須圃,浙江 吳興(今湖州)人,精通書法和算術。同治十年(1871) 由兩江總督曾國藩送到京師同文館英文館學習,畢業後升 遷出館,任蘇松太道公署翻譯。光緒十年(1884)隨許景 澄公使出洋。歸國後,以道員身分發江蘇補用,擔任金陵 同文館教習、江南儲材學堂督辦、出使比利時欽差大臣。 撰有《楊須圃出使奏議》和《須曼精廬算學》等。

3121

明代 青銅尊

長 10.3 寬 9.2 高 15 公分

Bronze Zun Vessel, Ming Dynasty

L 10.3 W 9.2 H 15 cm

TWD:10,000

RMB:2,469

唐代 金銀嶄刻鎏金鴛鴦平蓋碗

直徑 9.7 高 6 公分

Gilt Bronze Lidded Bowl with Incised Gold and Silver Decoration of Mandarin Ducks, Tang Dynasty

D 9.7 H 6 cm

TWD:500,000

RMB:123,457

參考:陝西歷史博物館一級文物,唐鎏金折枝花紋銀蓋碗。

胎嶄刻鎏金蓋碗,器形穩 規整,碗腹渾圓,短圈足承底,寬沿平蓋與碗身嚴密相合,整體比例和諧。通體以細 密線刻工法描繪折枝花卉與對向鴛鴦,構圖對稱有序,羽翎刻劃生動,鴛鴦銜尾相依,寓意伉儷和合、永結同心, 為唐代常見祥瑞圖案。歲月沉積,表面自然形成古墨色銀殼,與局部鎏金殘留輝映交融,顯露出歷經千載的靜穆光澤。

其紋飾風格與陝西法門寺、何家村窖藏等唐代宮廷金銀器如出一轍,尤以蓋面「團紋式」構圖與吉祥鳥禽並列花葉之佈 局,為盛唐審美中對稱華麗、尊貴雍容之具象體現。或為唐代宮廷之供器,亦可能為貴族婚儀或壽慶之珍貺,工藝雋永, 難得一見。

良渚文化 玉勒子

長 1.8 寬 1.8 高 5 公分 附仕覆、供箱

Jade Tubular Bead, Liangzhu Culture

L 1.8 W 1.8 H 5 cm With shifuku and wooden box

TWD:180,000

RMB:44,444

件串飾由管形玉珠與琥珀圓珠間隔組成,形式規整。

玉質多呈灰白與青綠色調,包漿沉潤,局部可見古 沁與褐斑。琥珀圓珠色澤深紅,晶瑩剔透,與玉珠對比強 烈,展現出高古樸拙與華貴精緻的兼容之美。

3124

良渚文化 管型玉、琥珀珠串飾

長 88 公分

Liangzhu Culture Jade Tubular Bead and Amber Bead Necklace L 88 cm

TWD:1,200,000

RMB:296,296

著錄:《珠珠串串》,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2021年出版,19頁。 來源:台灣 要私人美術館舊藏。

3125

漢代 水晶帶鉤

長 12.8 寬 2 高 2.1 公分

Crystal Belt Hook, Han Dynasty

L 12.8 W 2 H 2.1 cm

TWD:80,000

RMB:19,753

3126

明代 四靈玉珮

長 7.4 寬 3.7 厚 0.8 公分

Four Divine Creatures Jade Pendant, Ming Dynasty

L 7.4 W 3.7 T 0.8 cm

TWD:90,000

RMB:22,222

清代 白玉懷中佛

長 2.8 寬 1.9 高 3.9 公分

White Jade Pocket Buddha, Qing Dynasty

L 2.8 W 1.9 H 3.9 cm

TWD:100,000

RMB:24,691

3128

宋-明代 白玉銜穗仕女

高 6 公分

White Jade Lady Holding a Rice Ear, Song to Ming

Dynasty

H 6 cm

TWD:200,000

RMB:49,383

3129

元代 白玉童子

長 6.3 寬 2.6 高 3.4 公分

White Jade Statue of Child,Yuan Dynasty

L 6.3 W 2.6 H 3.4 cm

TWD:120,000

RMB:29,630

White Jade Carving of a Child Lion Playing with a Ball, Qing Dynasty

TWD:80,000 RMB:19,753

狗白玉雕質地溫潤細膩,整體色澤潔白泛青,局部 帶天然黃沁,更顯雅趣。犬體伏地回首,雙耳自然 垂落,面帶笑意,雙目有神,造形圓潤憨態可掬。捲尾雕 琢有力,背部隱見簡約毛紋,四肢短壯,形象簡練中見寫 功力。此作取材忠僕之獸,寓意守護與吉祥,為清中期 小型玉雕之精品。

3131

清中期 白玉臥狗

長 4.8 寬 4.2 高 2.4 公分

White Jade Recumbent Dog, Mid-Qing Dynasty

L 4.8 W 4.2 H 2.4 cm

TWD:250,000

RMB:61,728

3132

清代 白玉鼻煙壺 兩件一組

長 3.4 寬 2 高 7.6 公分、長 5.5 寬 3 高7.3 公分

Set of 2 White Jade Snuff Bottles, Qing Dynasty

L 3.4 W 2 H 7.6 cm, L 5.5 W 3 H7.3 cm

TWD:180,000

RMB:44,444

清代 白玉瓜型鼻煙壺

高 6.5 公分

White Jade Gourd-Shaped Snuff Bottle, Qing Dynasty

H 6.5 cm

TWD:180,000

RMB:44,444

3134

清代 雙獅鈕素身白玉瓶

長 5.3 寬 2.8 高 11.8 公分

White Jade Vase with Double Lion Finial, Qing Dynasty

L 5.3 W 2.8 H 11.8 cm

TWD:450,000

RMB:111,111

瓶以白玉整料琢製,色澤潔白潤澤,質地細膩凝結。器形修長挺拔,肩部對稱飾雙獅,獅首輪廓清晰,氣韻生動。

瓶身素淨無紋,比例修長,過渡圓滑自然,線條勻稱端莊。底承圓形高圈足,結構穩 。整體構圖簡潔卻氣度非凡, 展現玉器素器典雅一面。

清代 碧玉 菊瓣香盒

直徑 10.3 高 5.1 公分

Jade Chrysanthemum-Shaped Incense Box, Qing Dynasty

D 10.3 H 5.1 cm

TWD:100,000

RMB:24,691

3136

清代 翠玉雕螭龍翠玉雙耳瓶

高 13 公分

Jade Chilong Vase with Double ring, Qing Dynasty

H 13 cm

TWD:160,000

RMB:39,506

清乾隆 雪花地套寶石紅料器瓶

直徑 13.5 高 27.5 公分

Ruby-Red Overlay Glass Vase with Snowflake Ground,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D 13.5 H 27.5 cm

TWD:600,000

RMB:148,148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

來源:woolley&walls 拍賣。

Sothby's LONDON 倫敦蘇富比,2006 Jun 12,

Chinese ceramics and works of art, Lot 388

可索取品相報告

瓶小口長頸,豐肩圓腹,器形挺拔雅緻。通體以 套料工藝製成,內胎呈雪花霧白質地,外層寶石

紅料浮雕人物與樓閣山水,畫面層次豐富。頸部高樓直 聳,腹部人物神情生動,佈局繁密而不雜。紅料色澤深 濃通透,與霧白地胎對比強烈,顯見高等玻璃作坊之技 術。

3138

18世紀 藍料器瓶

直徑 16 高 36.5 公分

Blue Overlay Glass Vase, 18th Century

D 16 H 36.5 cm

TWD:300,000 RMB:74,074

來源:Christie's New York 紐約佳士得,2001年,fne Chinese ceramics and work of art, Lot 7

參考: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於1995年舉辦《A Chorus of Colors》展覽中,Alan E. Feen 藏品之一件同形制 的琥珀色玻璃瓶,帶有乾隆款(展覽圖錄第68頁,編號 40)。其造型或源自康熙時期的瓶式,例如 Lady Lever 藝術館收藏的一件粉藍地五彩花瓶,見 R. Fry 等人所著 《Chinese Art》圖版42。(錄自2001年紐約佳士得圖 錄所載)。

白堊紀晚期 棘龍牙墜飾

長 5.3 公分

Spinosaurus Tooth, Cretaceous Period

L 5.3 cm

TWD:12,000 RMB:2,963

件標本為棘龍(Spinosaurus)牙齒化石,距今約 7,500萬年前,出土於北非摩洛哥地區之白堊紀晚 期地層。化石保存良好,器型修長完整,表面脊紋清晰, 呈現棘龍特有的圓錐狀錐形齒構造,牙齒部分琺瑯質並 未流失,牙新部分甚至成結晶狀。鑲以金屬吊環,具佩 飾性與收藏價值。

棘龍為白堊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掠食恐龍之一,也是目 前所知體型最龐大的肉食性恐龍,體長可達15米。牠們 具長吻、圓錐形牙齒與背部帆狀脊骨,顯示出其半水棲 生活方式,極可能以魚類與水陸交界獵物為主食。棘龍 化石主要集中於摩洛哥及鄰近地區。

3140

阿拉伯半島隕石片

重量 17 公克

Meteorite from the Arabian Peninsula

Wt. 17 g

TWD:80,000

RMB:19,753

隕石片出土自阿拉伯半島沙漠地區,屬於石質隕石(Stony Meteorite)類型,為目前地球所發現隕石中最常見、也最具研究 價值的一類。其主要成分為矽酸鹽礦物,內含少 鐵鎳金屬與硫化物,經打磨後可見其豐富顆粒與礦物結構。石質隕石的形成 可追溯至約46億年前太陽系誕生初期,是原始小行星碎裂後墜落地球的殘片。此類隕石中常保存太陽系形成時的原始物質,有時甚 至包含碳、有機分子、水合礦物等 要成分。佳士得拍賣十餘年前曾釋出一件僅5公克的類似標本,成交價格為3000多美金,顯示 其收藏市場潛力。本件自然勻稱, 佳,適合作為標本收藏或吊墜佩飾之用。作為源自宇宙的稀有物質,每一塊隕石都承載著星際 旅程的痕跡。

3141

清代 西藏串珠項鍊兩件一組

共 110 子,圍長 23 公分;共 69 子,圍長 34 公分

Set of 2 Tibetan Bead Necklaces, Qing Dynasty

110 beads, C 23 cm; 69 beads, C 34 cm

TWD:10,000

RMB:2,469

3142

清代 竹節如意

長 41 公分

Bamboo Ruyi Scepter, Qing Dynasty

L 41 cm

TWD:30,000

RMB:7,407

3143

清代 竹雕東方朔

高 14 公分

Bamboo Carving of Dongfang Shuo, Qing Dynasty

H 14 cm

TWD:120,000

RMB:29,630

3144

清代 雕白菜竹筆筒

直徑 9.9 高 13 公分

Bamboo Brush Pot Carved with Cabbage Design, Qing Dynasty

D 9.9 H 13 cm

TWD:50,000

RMB:12,346

3145

清代 竹雕竹葉螞蚱筆筒

直徑 9.5 長 14 公分

Bamboo Brush Pot with Carving of Bamboo Leaves and Grasshopper, Qing Dynasty

D 9.5 L 14 cm

TWD:50,000

RMB:12,346

此 件詩筒以質地緻密之老竹雕製而成,通體圓筒形制,直立挺拔,保留原竹本色,色澤溫潤 雅潔。外壁竹刻折枝梅花,枝幹轉折有致,花苞含蓄綻放,刀法細膩,情韻生動。背面刻 詩句,旁署「仲謙」款,筆意清逸,風格高古。器底另配木座,並附原裝木盒。

明末 濮仲謙刻 梅花詩筒含座

直徑 4.1 高 10.3 含座高 11.8 公分

附供箱

Carved Bamboo Brush Pot with Plum Blossom Poem, Mark of Zhong Qian, Late Ming Dynasty

D 4.1 H 10.3 cm; H 11.8 cm, including base With wooden box

TWD:600,000 RMB:148,148

濮仲謙(1582年生,卒於天啟年間),名澄,字仲謙,金陵(今南 京)人,為明代「金陵派」竹刻開創者,與嘉定派並稱,風格迥異。 其刻竹之法以淺浮雕為主,常見「陰刻混合淺浮雕」、「水磨器」 式刀法,筆意如書法線條,境界簡樸高雅,饒有文人氣趣。故宮博 物院藏其松樹小壺與竹枝筆筒皆為精品。前者以老松幹為形,枝乾 盤曲成壺柄,樹葉壺蓋自然相融,陰刻「仲謙」二字隱落其中;器 型古雅自然,烘托刀法之柔和圓潤。後者筆筒修長挺秀,淺浮雕一 束竹枝,竹葉轉側多 疊,透視與動勢處理細膩,葉脈與蚓蟲痕跡 入微逼真。濮氏尤愛選用竹材之天然盤根錯節者,隨形施刻,「大 璞不斫」,以極簡潔的刀痕即成器形,乃其自喜之道。清初張岱於 《陶庵夢憶》中讚其竹刻「古貌古心」與「技藝之巧,奪天工」。

清代 尹佑湯款 內捲型刻詩文筆筒

長 6.9 寬 5 高 13.8 公分 附供箱

Carved Poem Brush Pot with Inner Scroll Design, Mark of Yin Youtang, Qing Dynasty

L 6.9 W 5 H 13.8 cm With wooden box

TWD:50,000

RMB:12,346

尹佑湯,廣西臨桂(今廣西桂林)人,清朝政治人物。 曾於1899 年接替沈佺任寶山縣知縣一職。

3148

清代 王鐸書竹臂擱 仙媒

長 16.6 寬 4.1 厚 0.7 公分 附供箱

Carved Bamboo Wrist Rest with “Xian Mei” Inscription, Qing Dynasty

L 16.6 W 4.1 T 0.7 cm With wooden box

TWD:180,000

RMB:44,444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痴 庵等,河南孟津人。生於貧寒之家,早慧勤學,十八歲入 山西河東書院習書,天啟二年進士及第,歷任翰林院庶吉 士、少詹事,後擢任禮部尚書。南明弘光年間任東閣大學 士,順治朝降清入仕,官至弘文院大學士、太子太保,諡 號「文安」。王鐸書法兼善楷、行、隸、草,尤以草書著稱。

其書融二王、顏柳、米黃諸家之長,自成雄渾俊逸一格, 筆力奔放縱橫,氣勢磅礴,為明末書壇代表人物,與董其 昌並稱「南董北王」。清人馬宗霍讚其「縱而能斂,故不 極勢而勢不盡」,林散之更譽其為「自懷素後第一人」。

3149

清代 大清乾隆年製款 填彩漆香盤

直徑 34.2 高 3.5 公分

附供箱

Polychrome Lacquer Incense Tray, Mark of Qianlong, Qing Dynasty

D 34.2 H 3.5 cm With wooden box

TWD:120,000

RMB:29,630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

3150

元代 朱漆花口香盤

直徑 15.4 高 2.6 公分

附供箱

Red Lacquer Lobed Incense Dish, Yuan Dynasty

D 15.4 H 2.6 cm With wooden box

TWD:120,000

RMB:29,630

清代 剔紅布袋和尚圓香盒

直徑 7.4 高 2.5 公分 附供箱

Carved Cinnabar Lacquer Incense Box,Qing Dynasty

D 7.4 H 2.5 cm With wooden box

TWD:100,000

RMB:24,691

著錄:《館藏名品展 》古田織部美術館藏,宮帶出版 社出版,2019年,第4頁。

明末 黑漆竹絲小圓盤五只

直徑 13.4 高 2.5 公分

附供箱

Set of 5 Small Black Lacquer Dishes with Bamboo Inlay, Late Ming Dynasty

D 13.4 H 2.5 cm With wooden box

TWD:30,000

RMB:7,407

清代 大漆素體方桌

長 82.5 寬 50.5 高 27 公分

附供箱

Rectangular Lacquered Table, Qing Dynasty

L 82.5 W 50.5 H 27 cm With wooden box

TWD:50,000

RMB:12,346

3154

清代 黑漆嵌螺鈿喜上眉梢香几

長 58.5 寬 36.5 高 15.8 公分 附供箱

Rectangular Lacquered Table with Gilt Decoration, Qing Dynasty

L 58.5 W 36.5 H 15.8 cm With wooden box

TWD:30,000

RMB:7,407

3155

清代 竹絲烏漆描金盒

長 25.5 寬 19 高 6.5 公分

附供箱

Black Lacquer Box with Bamboo Inlay and Gilt Decoration, Qing Dynasty

L 25.5 W 19 H 6.5 cm With wooden box

TWD:30,000

RMB:7,407

可索取品相報告

清初 黃花梨方盒

長 47.7 寬 21.6 高 13.2 公分

Huanghuali Rectangular Box, Early Qing Dynasty

L 47.7 W 21.6 H 13.2 cm

TWD:250,000

RMB:61,728

3157

清代 紫檀小盒

長 12.1 寬 11.4 高 8.7 公分

Small Zitan Box, Qing Dynasty

L 12.1 W 11.4 H 8.7 cm

TWD:100,000

RMB:24,691

清代 黃花梨方鎖面長方盒

長 39.7 寬 24.2 高 19 公分

Huanghuali Rectangular Box with Square Lock Plate, Qing Dynasty

L 39.7 W 24.2 H 19 cm

TWD:150,000

RMB:37,037

3159

明代 黃花梨雲頭鎖面長方盒

長 36.2 寬 21 高 14.5 公分

Huanghuali Rectangular Box with Ruyi-shaped Lock Plate, Ming Dynasty

L 36.2 W 21 H 14.5 cm

TWD:180,000

RMB:44,444

清代 黃花梨扁方盒

長 30.7 寬 16.5 高 9.3 公分

Flat Rectangular Huanghuali Box, Qing Dynasty

L 30.7 W 16.5 H 9.3 cm

TWD:120,000

RMB:29,630

可索取品相報告

3161

明代 黃花梨鐵包角長方盒

長 25.7 寬 15.7 高 9.3 公分

Huanghuali Rectangular Box with Iron Corner Fittings, Ming Dynasty

L 25.7 W 15.7 H 9.3 cm

TWD:100,000

RMB:24,691

可索取品相報告

清代 楠木面嵌雲石開窗四條屏

長 135 寬 37 厚 2.5 公分

Nanmu Panels with Marble Insets, Qing Dynasty, a Set of 4

L 135 W 37 T 2.5 cm

TWD:120,000

RMB:29,630

仿王世襄紫檀官帽椅一對

長 61.7 寬 46.7 高 124 公分

Pair of Zitan Official's Hat Chairs, in the style of Wang Shixiang

L 61.7 W 46.7 H 124 cm

TWD:5,000

RMB:1,235

來源:藏家早年購自香港恆藝館。

雞翅木官帽椅

長 58.5 寬 45.8 高 116 公分

Zebrawood Official's Hat Armchair

L 58.5 W 45.8 H 116 cm

TWD:50,000

RMB:12,346

長 48.5 寬 48 高 56 公分

Elmwood Square Stool,18th Century

L 48.5 W 48 H 56 cm

TWD:5,000

RMB:1,235

3166

清晚期 楠木嵌斑竹博古櫃

長 24.6 寬 11.6 高 69.7 公分

Nanmu Wood Cabinet with Antique Motifs, Late Qing Dynasty

L 24.6 W 11.6 H 69.7 cm

TWD:50,000

RMB:12,346

明清 古錢一批 共28枚

尺寸不一

Set of 28 Ancient Chinese Coins, Ming to Qing Dynasty

Various Sizes

TWD:80,000

RMB:19,753

長 6.1 寬 5.3 高 2.7 公分

Ten-Tael Silver Sycee, Yuechi County, Sichuan, Qing Dynasty

L 6.1 W 5.3 H 2.7 cm

TWD:30,000

RMB:7,407

3169

清代 四川十兩銀錠 泰華生

長 6.2 寬 5.4 高 3.1 公分

Ten-Tael Silver Sycee, Sichuan, Qing Dynasty

L 6.2 W 5.4 H 3.1 cm

TWD:25,000

RMB:6,173

3170

清代 四川十兩銀錠 永福樓

長 6 寬 5.2 高 2.8 公分

Ten-Tael Silver Sycee with 'Yong Fu Lou' Mark, Sichuan, Qing Dynasty

L 6 W 5.2 H 2.8 cm

TWD:25,000

RMB:6,173

3171

清代 雲南五兩銀錠 慶豐勝記

長6 寬 3.8 高 1.7 公分

Five-Tael Silver Sycee with 'Qing Feng Sheng Ji' Mark, Yunnan, Qing Dynasty

L6 W 3.8 H 1.7 cm

TWD:25,000

RMB:6,173

3172

清代 山西五兩銀錠 盧彭年 天

長4.7 寬 3.3 高 2.3 公分

Five-Tael Silver Sycee with 'Lu Pengnian' Mark, Shanxi, Qing Dynasty

L4.7 W 3.3 H 2.3 cm

TWD:25,000

RMB:6,173

3173

晚清民國 銀幣六枚、光緒元寶五枚(一)

尺寸不一

6 Silver Coins and 5 Guangxu Yuanbao, Late Qing to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

Various Sizes

TWD:10,000

RMB:2,469

尺寸不一

6 Silver Coins and 5 Guangxu Yuanbao, Late Qing to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2)

Various Sizes

TWD:10,000

RMB:2,469

3175 民國17年 貴州汽車幣

直徑 3.8 公分

1928 Guizhou Auto Dollar

D 3.8 cm

TWD:600,000

RMB:148,148

3176

民國9年 鄂造貳角

直徑 2.2 公分

1920 Hubei Minted 20 Cents

D 2.2 cm

TWD:160,000

RMB:39,506

罕見的貳角加蓋鄂造。

直徑 1.8 公分、直徑 2.2 公分

1926 Dragon and Phoenix 10, 20 Cents Silver Coins

D 1.8 cm, D 2.2 cm

TWD:60,000

RMB:14,815

少見龍鳳銀毫一對深打美品。

3178

清代 咸豐通寶.寶福五十

直徑 5.6 厚 0.6 公分

Xianfeng Tongbao, Boo Fu Mint, 50 Cash, Qing Dynasty

D 5.6 T 0.6 cm

TWD:40,000

RMB:9,877

咸豐年間嘉義鑄造厚 ,無傷。

3179

清代 正德通寶背雙龍

直徑 4.9 公分

Zhengde Tongbao, Qing Dynasty, Reverse Double Dragon

D 4.9 cm

TWD:18,000

RMB:4,444

大型版。

3180

元代 大元折十美品

直徑 4.4 厚 0.3 公分

“Da Yuan Zhe Shi” Coin, Yuan Dynasty, 10 Cash

D 4.4 T 0.3 cm

TWD:3,000

RMB:741

3181

五代 跑獸紋鏡

直徑 10.1 厚 0.9 公分

Running Beast Pattern Mirror, Five Dynasties

D 10.1 T 0.9 cm

TWD:16,000

RMB:3,951

3182

唐代 邢窯素釉羅漢缽

直徑 14.7 高 9.2 公分

Xing Ware Monochrome-Glazed Alms Bowl, Tang Dynasty

D 14.7 H 9.2 cm

TWD:30,000

RMB:7,407

3183

唐代 三彩圓香盒

直徑 10.9 高 4.1 公分

Xing Ware Monochrome-Glazed Alms Bowl, Tang Dynasty

D 10.9 H 4.1 cm

TWD:10,000

RMB:2,469

3184

宋代 影青雙橫耳弦紋罐

直徑 11.8 高 8.8 公分

Yingqing Jar with Double Handles, Song Dynasty

D 11.8 H 8.8 cm

TWD:15,000

RMB:3,704

3185

宋代 影青弦紋蓋罐

直徑 12 高 16.5 公分

Yingqing Jar with Cover, Song Dynasty

D 12 H 16.5 cm

TWD:15,000

RMB:3,704

3186

宋代 影青刻蓮紋蓋杯

直徑 9 高 9 公分

Yingqing Cup with Cover, Song Dynasty

D 9 H 9 cm

TWD:25,000

RMB:6,173

宋代 影青瓜棱蓋盒

直徑 9.2 高 9 公分

Yingqing Incense Box, Song Dynasty

D 9.2 H 9 cm

TWD:15,000

RMB:3,704

元代 影青刻花龍柄執壺

高 18.5 公分

Yingqing Dragon-Handled Water Dropper, Yuan Dynasty

H 18.5 cm

TWD:60,000

RMB:14,815

宋代 影青嬰戲斗笠碗

直徑 20.5 高 7 公分

附供箱

Yingqing Conical Bowl, Song Dynasty

D 20.5 H 7 cm With wooden box

TWD:100,000

RMB:24,691

3190

宋代 白覆輪黑釉盞托

直徑 13.5 高 5 公分

附供箱

Black-Glazed Cup Stand with White Rim, Song Dynasty

D 13.5 H 5 cm With wooden box

TWD:80,000

RMB:19,753

來源:Mr. and Mrs. Robert P. Plccus Collections。

宋代 白覆輪黑釉臥足缽

直徑 13.7 高 6.5 公分

Black-Glazed Bowl with White Rim and Flat Base, Song Dynasty

D 13.7 H 6.5 cm

TWD:120,000

RMB:29,630

來源:From the Alan&Simone&Hartman collection.艾倫·哈特曼(Alan Hartman)與夫人 (Simone)舊藏。

宋代 鐵鏽花茶盞

直徑 10.4 高 4.7 公分

Tea Bowl with Iron-Rust Glaze Floral Decoration, Song Dynasty

D 10.4 H 4.7 cm

TWD:80,000

RMB:19,753

來源:寶港2016拍賣,Lot.3337。

南宋 吉州窯貼花盞

直徑 11.7 高 5.8 公分

Resist-Decorated Jizhou Tea Bowl, Southern Song

Dynasty

D 11.7 H 5.8 cm

TWD:30,000

RMB:7,407

南宋 吉州永和窯茶盞

直徑 12 高 6.5 公分

Jizhou Yonghe Kiln Tea Bowl, Southern Song Dynasty

D 12 H 6.5 cm

TWD:10,000

RMB:2,469

3195

宋代 龍泉窯盞托

直徑 13 高 6.5 公分

Longquan Celadon Cup Stand, Song Dynasty

D 13 H 6.5 cm

TWD:10,000

RMB:2,469

可索取品相報告

3196

宋代 龍泉茶碗

直徑 11.9 高 7.1 公分

Longquan Tea Bowl, Song Dynasty

D 11.9 H 7.1 cm

TWD:30,000 RMB:7,407

清康熙 大明成化年製款 鬥彩花蝶杯一對

直徑 5.8 高 4.2 公分

Pair of Doucai 'Butterfly and Floral' Cups, Chenghua Mark, Kangxi Period, Qing Dynastyy

D 5.8 H 4.2 cm

TWD:180,000

RMB:44,444

款識:大明成化年製款。

清代 若深珍藏款 青花香盒

直徑 6.6 高 3.1 公分

附供箱

Blue and White Incense Box, Mark of Ruo Shen Zhen Cang, Qing Dynasty

D 6.6 H 3.1 cm

With wooden box

TWD:30,000

RMB:7,407

款識:若深珍藏。

3199

清代 大清光緒年製款 纏枝蓮紋碗

直徑 9.2 高 5.4 公分

Bowl with Intertwined Lotus Design, Guangxu Period, Qing Dynasty

D 9.2 H 5.4 cm

TWD:60,000

RMB:14,815

款識:大清光緒年製。

3200

清代 大明嘉靖年製款 青花杯

直徑 8 長 4.4 公分

附仕覆、供箱

Blue and White Cup, Mark of Jiajing, Qing Dynasty

D 8 H 4.4 cm

With shifuku and wooden box

TWD:350,000

RMB:86,420

款識:大明嘉靖年製。

可索取品相報告

盞敞口斂足,器形輕盈端正,線條流暢秀雅。外壁以 青花描繪水草與游魚紋飾,構圖對稱,畫意清麗,筆 致細緻柔和。青花發色淡雅,層次分明,釉色潤澤。另配紫 錦束口袋與原桐木盒,整體雅致考究,別具品味。

清雍正-乾隆 仿官釉鳥食器

長 6.2 寬 5.3 高 1.9 公分

Guan-Type Glazed Bird Feeder, Yongzheng to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L 6.2 W 5.3 H 1.9 cm

TWD:180,000

RMB:44,444

參考:佳士得,2001年現場拍賣 2086 要中國漆器、陶瓷及藝術 品,哥窯鳥食器,成交價:港幣 111,625 元,起拍價25,000 港幣 – 35,000 港幣。

3202

清雍正-乾隆 青花渣斗

直徑 13.5 高 7.5 公分

Blue and White Slop Bowl, Yongzheng–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D 13.5 H 7.5 cm

TWD:60,000

RMB:14,815

3203

清中期 藍釉橄欖瓶

直徑 10 高 25 公分

Blue-glazed Olive-shaped Vase, MidQing Dynasty

D 10 H 25 cm

TWD:30,000

RMB:7,407

3204

清乾隆 青花纏枝蓮紋盤口尊

直徑 22 高 27 公分

Blue and White 'Lotus Scroll' Zun Vase with Flared Rim,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D 22 H 27 cm

TWD:300,000

RMB:74,074

尊器形端莊,盤口寬展,圓腹豐隆,圈足微撇,整體比例勻 稱。通體施青花繪飾,主體以纏枝蓮紋為主軸,間飾八寶圖 案,構圖繁麗對稱,筆觸流暢清朗。頸部飾如意頭變形蓮瓣,近足 處配連珠與蓮瓣紋飾,繁中有序。青花發色艷麗,濃處積翠、淡處 泛青,胎釉勻淨,修足利落,工藝細膩嚴整。

3205

清乾隆 粉青釉筆筒

直徑 15.3 高 12.7 公分

Celadon-glazed Brush Pot,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D 15.3 H 12.7 cm

TWD:150,000

RMB:37,037

3206

清代 青花八吉祥瓷枕

長 20.5 寬 15 高 11 公分

Blue and White 'Bajixiang' Porcelain Pillow, Qing Dynasty

L 20.5 W 15 H 11 cm

TWD:10,000

RMB:2,469

可索取品相報告

3207

清代 大清光緒年製 瓷湯匙一對

長 14.4 公分

Pair of Porcelain Spoons, Mark of Guangxu, Qing Dynasty

L 14.4 cm

TWD:30,000

RMB:7,407

款識:大清光緒年製。

3208

高麗 蓮花青磁碗

直徑 16.5 高 9 公分

附供箱、仕覆

Celadon Bowl with Molded Lotus Design, Goryeo Dynasty

D 16.5 H 9 cm With shifuku and wooden box

TWD:180,000

RMB:44,444

3209

明永樂 內府款大甕

直徑 53 高 56.5 公分

Large Jar with 'Nei Fu' Mark, Yongle Period, Ming Dynasty

D 53 H 56.5 cm

TWD:5,000 RMB:1,235

府」,原指明清兩代皇室管理財務與器物的部門,尤其指 代宮廷所屬的造辦處、尚方、內庫等機構。凡書「內府」 款的器物,往往具備皇室直屬管理、或供御、賞賜、儲藏之功能。

本件大甕以綠釉為地,局部泛灰黑釉,胎體厚 穩 ,書「內府」 二字於器肩處,字體質樸有力,應為官窯或內廷下轄工坊所製。此 類大甕或用於儲存醬料、茶葉、香料、糧食等貢品,亦可能見於宮 廷倉儲或地方官署內庫。

同 一 資 深 藏 家 珍 藏

文革瓷器盛行於1966至1976年間,為特定政治時期下的產 物,多由景德鎮等國營窯廠製造。題材以毛澤東像、語錄、 紅衛兵、工農兵形象等為主,風格鮮明、構圖簡練,具高度政治宣 傳功能。器形多為花瓶、瓷板、杯盤等,製作工藝講究,色彩對比 強烈,為當代特殊歷史的見證。近年逐漸受到文物與紅色收藏市場 視,藏家日增。

3210

民國 畢伯濤(款) 松結百子雙耳大瓶

直徑 30 高 57 公分

Double-Handled Vase with "Pine Tree and Squirrels" Design, Mark of Bi Botao,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D 30 H 57 cm

TWD:10,000

RMB:2,469

3211

文革瓷〈高舉毛語錄〉

高 125.8 公分

Cultural Revolution Porcelain Vase "Holding High the Quotations of Chairman Mao"

H 125.8 cm

TWD:10,000

RMB:2,469

中南海懷仁堂製 古松仙桃白鶴白瓷瓶

高 57 公分

Cultural Revolution Porcelain Vase, Mark of Huai Ren Tang

H 57 cm

TWD:10,000

3213

文革瓷器 1 共四件一組

高 40 公分、高 30 公分、高 34 公分、高 33.5 公分

Cultural Revolution Porcelain 1, Set of 4

H 40 cm, H 30 cm, H 34 cm, H 33.5 cm

TWD:10,000

RMB:2,469

3214

文革瓷器 2 共三件一組

高 39.5 公分、高 23.5 公分、高 39.5 公分

Cultural Revolution Porcelain 2, Set of 3

H 39.5 cm, H 23.5 cm, H 39.5 cm

TWD:10,000 RMB:2,469

3215

文革瓷器 3 共三件一組

高 57 公分、高 58 公分、高 43.5 公分

Cultural Revolution Porcelain 3, Set of 3

H 57 cm, H 58 cm, H 43.5 cm

TWD:10,000

RMB:2,469

3216

文革瓷器 4 共三件一組

高 46 公分、高 44.5 公分、高 46 公分

Cultural Revolution Porcelain 4, Set of 3

H 46 cm, H 44.5 cm, H 46 cm

TWD:10,000

RMB:2,469

3217

文革瓷器 5 共三件一組

高 58.5 公分、高 54.5 公分、高 60 公分

Cultural Revolution Porcelain 5, Set of 3

H 58.5 cm, H 54.5 cm, H 60 cm

TWD:10,000

RMB:2,469

3218

文革瓷器 6 共三件一組

高 45 公分、高 45 公分、高 37 公分

Cultural Revolution Porcelain 6, Set of 3

H 45 cm, H 45 cm, H 37 cm

TWD:10,000

RMB:2,469

3219

文革瓷器 7 共四件一組

高 36.2 公分、高 37.5 公分、高 44.7 公分、高 30.6 公分

Cultural Revolution Porcelain 7, Set of 4

H 36.2 cm, H 37.5 cm, H 44.7 cm, H 30.6 cm

TWD:10,000

RMB:2,469

3220

文革瓷器 8 共五件一組

高 44 公分、高 44 公分、高 47 公分、高 47 公分、高 47 公分

Cultural Revolution Porcelain 8, Set of 5

H 44 cm, H 44 cm, H 47 cm, H 47 cm, H 47 cm

TWD:10,000

RMB:2,469

3221

文革瓷器 9 共三件一組

高 56 公分、高 55 公分、高 55.5 公分

Cultural Revolution Porcelain 9, Set of 3

H 56 cm, H 55 cm, H 55.5 cm

TWD:10,000

RMB:2,469

3222

文革瓷器 10 共四件一組

高 53 公分、高 57 公分、高 58 公分、高 59 公分

Cultural Revolution Porcelain 10, Set of 4

H 53 cm, H 57 cm, H 58 cm, 59 cm

TWD:10,000

RMB:2,469

納古容今·有容珍藏30年

Lot 3223-3264

九九五年,有容古文物藝術負責人陳慶隆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 藝術館的書畫展中,注意到一方刻有「納古容今」四字的印章。

此四字正好符合陳先生對於文物收藏的理念一廣納藝術形式並與當代 生活作結合,讓古文物得以在現代重獲新生。同時,也有感於「有容, 德乃大」文字中所展現的雍容大度,遂以「有容」為名,「有容古文物 藝術」於焉成立。陳先生以「生活藝術、藝術生活」為收藏理念,將 文物與現代生活結合、藝術品與生活空間結合,致力於推廣「藝術生 活化」的觀念。陳先生運用自身在古文物方面的專業,致力於創建一 個欣賞藝術與促進交流的平台。他透過設定主題的方式,鼓勵參與者 分享作品,並以更具藝術性的視角來整合資源,建立定期展覽,讓藝術 與生活更緊密地結合。

In1995, Mr. Chen of Alan Chen's Fine Arts discovered a seal inscribed withthe four characters " 納古容今 (integrating the ancient with the present)" at anexhibition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held at the Art Museum of The Chinese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se four characters resonate perfectly with Mr.Chen's philosophy on collecting--embracing diverse forms of art and integrating them into contemporary life, thereby allowing ancient treasures to be revitalized in modern times. Mr. Chen was inspired by the connotations of elegance and generosity expressed in the phrase " 有容,德乃大 (with magnanimity comes great virtue)," Incorporating the essence of the phrase into the name of his gallery, Alan Chen's Fine Arts was established. Mr. Chen embraces the philosophy of "art forliving, living for art" in his collection approach, integrating cultural relics with modern life and artworks with living spaces. He is dedicated to promoting the concept of "art in everyday life." Drawing on his expertise in ancient artifacts, Mr. Chen aims to create a platform for appreciating art and fostering its exchange. By curating specifc themes, he encourages collectors and connoisseurs to share their works, thus bringing life and art closer together.

3223

唐代 黃釉絞胎高足杯

直徑 6.9 高 9 公分

Yellow Glazed Twisted Pattern Footed Cup, Tang Dynasty

D 6.9 H 9 cm

TWD:10,000

RMB:2,469

3224

元-明 磁州窯褐釉碗、飛鳥鐵銹花醬釉大碗 共兩 件一組

直徑 20.3 高 7.2 公分、直徑 20.5 高 6.5 公分

Cizhou Ware Brown-Glazed Bowl and RussetDecorated Large Bowl with Flying Bird Motif, Yuan–Ming Dynasty

D 20.3 H 7.2 cm; D 20.5 H 6.5 cm

TWD:10,000

RMB:2,469

3225

宋代 藍釉茶洋碗 共三件一組

直徑 11 高 6.2 公分

Blue-glazed tea bowls, Set of 3, Song Dynasty

D 11 H 6.2 cm

TWD:10,000

RMB:2,469

3226

宋代 磁州窯鐵鏽花碗 共三件一組

直徑 17.5 高 7 公分、直徑 19.5 高 6.5 公分、直徑 17 高 6 公分

Cizhou Ware Bowl with Iron-Rust Glaze Floral Decoration, Set of 3, Song Dynasty

D 17.5 H 7 cm; D 19.5 H 6.5 cm; D 17 H 6 cm

TWD:10,000

RMB:2,469

3227

宋代 銀口建窯茶盞

直徑 12.3 高 6.5 公分;岡藤了一藏 附仕覆、供箱

Silver-Rimmed Jian Ware Tea Bowl, Song Dynasty

D 12.3 H 6.5 cm

With shifuku and wooden box

TWD:10,000

RMB:2,469

3228

金代 磁州窯油滴碟

直徑 13 高 5.5 公分

Cizhou Ware Sauce Dish, Jin Dynasty

D 13 H 5.5 cm

TWD:10,000

RMB:2,469

五代 越窯青黃釉璧式底盞

直徑 14.9 高 5.7 公分

Yue Ware Yellow Celadon Bowl, Five Dynasties

D 14.9 H 5.7 cm

TWD:10,000

RMB:2,469

3230

金代 耀州七瓣花卉紋青磁盤

直徑 14 高 2.8 公分

Yaozhou Celadon Cish with Seven-Lobed Floral Design, Jin dynasty

D 14 H 2.8 cm

TWD:10,000

RMB:2,469

3231

北宋 影青卷口盤

直徑 14.8 高 3 公分

Yingqing Scalloped Rim Dish, Northern Song Dynasty

D 14.8 H 3 cm

TWD:10,000

RMB:2,469

3232

南宋 梅青瓷折沿盤

直徑 12.9 高 4 公分

Plum Green Porcelain Folded Rim Plate, Southern Song Dynasty

D 12.9 H 4 cm

TWD:10,000

RMB:2,469

元代 龍泉竹節青瓷杯

直徑 7.6 高 4 公分

Longquan Bamboo-Joint Celadon Cup, Yuan Dynasty

D 7.6 H 4 cm

TWD:10,000

RMB:2,469

3234

十八世紀 銅胎畫琺瑯白地花卉杯盤組一對

長 7.3 寬 4.7 高 3.3 公分

Pair of Copper-Bodied Painted Enamel Cups and Saucers with Floral Design on White Ground,18th century

L 7.3 W 4.7 H 3.3 cm

TWD:10,000

RMB:2,469

3235

青花花草紋鼓形飾盒

直徑 7.9 高 6 公分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Drum-Shaped Box with Floral Motif

D 7.9 H 6 cm With wooden box

TWD:10,000

RMB:2,469

3236

金-元 山西磁州窯大梅瓶

直徑 14.5 高 34 公分

Shanxi Cizhou Kiln Meiping Vase, Jin to Yuan Dynasty

D 14.5 H 34 cm

TWD:10,000

RMB:2,469

3237

北宋 磁州窯玉壺春瓶

直徑 14 高 30 公分

Cizhou Kiln Yuhuchun Vase, Northern Song Dynasty

D 14 H 30 cm

TWD:10,000

RMB:2,469

3239

清代 磁州窯茶葉末小口瓶(白茶蔘香高粱)

直徑 16 高 23 公分

Cizhou Kiln Tea-Dust Glazed Small-Mouth Vase, Containing White Tea-Infused Kaoliang Liquor, Qing Dynasty

D 16 H 23 cm

TWD:10,000

RMB:2,469

白茶蔘香高粱。千年喬木茶20克,86年精選高粱180毫升。

民國107年7月入存於磁州窯茶葉末小口瓶。

元代 吉州窯四繫甕(藤枝有機紅茶)

直徑 33 高 41 公分

Jizhou Kiln Four-Lug Jar, Containing Organic Black Tea, Yuan Dynasty

D 33 H 41 cm

TWD:10,000

RMB:2,469

藤枝有機紅茶。2017年入茶2550克。

3240

十八世紀 博及漁人款 德化白瓷立姿觀音

高 33.5 公分

Dehua White Porcelain Standing Guanyin, Mark of “Bo Ji Yu Ren”, 18th Century

H 33.5 cm

TWD:30,000

RMB:7,407

清中晚期 德化腳踏金鰲提籃觀音

高 23.5 公分

附供箱

Dehua Porcelain Figure of Fish-Basket Guanyin, Mid to Late Qing Dynasty

H 23.5 cm With wooden box

TWD:30,000

RMB:7,407

3242

清代 林周閃款 德化白瓷高士

高 25 公分

Dehua White Porcelain Scholar Figure, Mark of Lin Zhoushan, Qing Dynasty

H 25 cm

TWD:30,000

RMB:7,407

款識:林周閃印。

唐代 觀音菩薩立姿像

高 20.5 公分

Standing Figure of Guanyin Bodhisattva, Tang Dynasty

H 20.5 cm

TWD:30,000

RMB:7,407

十八世紀 銅鎏金比哈爾事業王

高 8.9 公分,含座高 11.4 公分

Gilt Bronze Figure of Pehar Gyalpo, 18th Century

H 8.9 cm, H 11.4 cm, including base

TWD:50,000

RMB:12,346

石佛首含座 高 33.5 公分,含座高 42.5 公分

Stone Buddha Head with Base H 33.5 cm; H 42.5 cm, including base

TWD:10,000 RMB:2,469

3246

清早期 大明宣德年製款 銅缽

直徑 11.6 高 6 公分

Bronze Alms Bowl, Mark of Da Ming Xuande, Early Qing Dynasty

D 11.6 H 6 cm

TWD:10,000 RMB:2,469

款識:大明宣德年製。

3247

清中期 竹透雕文人雅集圖筆筒

直徑 11.3 高 16 公分

Openwork Bamboo 'Scholars and Immortals' Brushpot, Mid-Qing Dynasty

D 11.3 H 16 cm

TWD:10,000

RMB:2,469

3248

清代 讓之款 帽架一對

直徑 11.5 高 29 公分

Pair of Hat Stands, Mark of Rang Zhi, Qing Dynasty

D 11.5 H 29 cm

TWD:10,000

RMB:2,469

3249

清代 黃花梨起線筆筒

直徑 14.8 高 14.8 公分

Huanghuali Wood Brush Pot with Carved Lines, Qing Dynasty

D 14.8 H 14.8 cm

TWD:10,000

RMB:2,469

來源:1996年購自香港恆藝館主人王就穩先生。

3250

清代 黃花梨筆筒 共兩件一組

直徑 10 高 12.6 公分、直徑 19.4 高 19.8 公分

Huanghuali Brush Pots, Qing Dynasty, Set of 2

D10 H 12.6 cm; D 19.4 H 19.8 cm

TWD:10,000

RMB:2,469

來源:1996年購自香港恆藝館主人王就穩先生。

3251

清康熙 海棠型填彩稚雞花卉紋漆盤

長 43.7 寬 35.7 高 3.9 公分

Crabapple-Shaped Lacquer Tray with Famille Rose Decoration of Chick and Floral Motifs, Kangxi Period, Qing Dynasty

L 43.7 W 35.7 H 3.9 cm

TWD:50,000

RMB:12,346

元代 師曠式 坦腹長吟琴

長 129 寬 21 高 8 公分

Shi Kuang' Style Guqin with Poetic Inscription, Yuan Dynasty

L 129 W 21 H 8 cm

TWD:50,000

RMB:12,346

款識:存古。坦腹長吟。元文囗元五月望,總州隱士東川造。仿雷 氏式樣十樣之一。 琴名:鶴林秋露。

仿古琴制,源自春秋師曠式,斂腹坦肩,形制沉靜厚 。音窗 圓渾對稱,工藝古樸不飾雕琢。琴面髹漆經年,斷紋呈蛇腹, 自然古雅;弦軫配置妥貼,結構嚴謹,盡顯古琴之韻致與氣度。

3253

清代 紫檀官帽箱

長 31.6 寬 23.5 高 33 公分

Zitan Wood Official's Hat Chest, Qing Dynasty

L 31.6 W 23.5 H 33 cm

TWD:10,000

RMB:2,469

3254

清代 透雕雙龍搶珠紋酸枝托盤

長 35.2 寬 24.4 高 2.6 公分

Openwork Carved Double-Dragon “Chasing Pearl”

Pattern Rosewood Tray, Qing Dynasty

L 35.2 W 24.4 H 2.6 cm

TWD:10,000

RMB:2,469

3255

明代 紫漆茶籠提盒

長 31 寬 27.5 高 40 公分

Purple Lacquer Tea Basket Carrying Box, Ming Dynasty

L 31 W 27.5 H 40 cm

TWD:10,000

RMB:2,469

明代〈春曉〉漆匾

長 21.6 寬 45 厚 1.7 公分

"Spring Dawn" Lacquer Plaque, Ming Dynasty

L 21.6 W 45 T 1.7 cm

TWD:10,000 RMB:2,469 3257

清代

Zitan Wood Writing Box, Qing Dynasty

明代 黑大漆鑲嵌螺鈿萬曆櫃

長 38.3 寬 18 高 63 公分

Mother-of-Pearl-Inlaid Lacquer Cabinet, Ming Dynasty

L 38.3 W 18 H 63 cm

TWD:80,000 RMB:19,753

可索取品相報告

對櫃為明代萬曆時期精品,木質堅 ,通體飾螺鈿鑲 嵌,花鳥人物生動精緻。構圖繁而不亂,層次分明。

櫃門飾童戲圖,寓意吉祥,開面設鏤空隔層,既 用又觀賞 性強。螺鈿色澤溫潤,歲月痕跡自然。

明治時期 整挖木嵌骨花卉抹茶煎台

寬 65.5 高 61.7 公分

Carved Wood Tea Cabinet Inlaid with Floral Motifs, Meiji Period

W 65.5 H 61.7 cm

TWD:30,000

RMB:7,407

3260

民國 樹瘤奇木椅

高 91 長 91 椅面高 38 公分

Rare Burlwood Chair,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H 91 L 91, Seat H 38 cm

TWD:20,000

RMB:4,938

清代 漢磚面杉木櫃一對

長 65.5 寬 66 高 93 公分

Pair of Elm Wood Cabinets with Han Dynasty Brick Pattern Panels, Qing Dynasty

L 65.5 W 66 H 93 cm

TWD:40,000

RMB:9,877

長 101 寬 39.4 高 118 公分

Rosewood Antique Display Shelf with Silver Wire Inlay

L 101 W 39.4 H 118 cm

TWD:40,000

RMB:9,877

清雍正-乾隆 黑漆龍紋長方高束腰桌

長 128.2 寬 68 高 45 公分

Black Lacquer Rectangular Low Table with Dragon Motifs, Yongzheng to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L 128.2 W 68 H 45 cm

TWD:60,000

RMB:14,815

參考:《中國美術全集11工藝美術篇 竹木牙角器》,138頁,清 前期黑漆戧金高束腰炕桌。

3264

高句麗 有文銅鉾一對

長 62.4 公分

Pair of Bronze Spearheads with Inscriptions, Goguryeo Period

L 62.4 cm

TWD:30,000 RMB:7,407

3265

藤田美術館名品圖錄

昭和四十七年三月三十一日財團法人藤田美術館發 行,附藤田美術館名品百選

Selected Artworks From The Fujita Art Museum Catalogue

Issued on March 31, 1972 (Showa 47) by the Fujita Art Museum Foundation, with One Hundred Masterpieces from the Fujita Art Museum included

TWD:5,000

RMB:1,235

3266

出光美術館藏品圖錄中國 陶磁、出光美術館藏品圖 錄中國的工藝 共兩本一組

1987年4月16日初版財團法人出 光美術館第一刷發行平凡社出版、 1989年4月17日初版財團法人出 光美術館第一刷發行平凡社出版

Chinese Ceramics In The Idemitsu Collection and Ancient Chinese Arts In The Idemitsu Collection, Set of 2

First editions (first printing) issued by the Idemitsu Museum of Arts Foundation and published by Heibonsha in 1987 and 1989 respectively

TWD:5,000

RMB:1,235

3267

宋瓷名品圖錄全四卷

昭和四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學習研究社發行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Sung Dynasty Porcelain, Set of 4 volumes

Published on October 25, 1973 (Showa 48) by Gakken Holdings

TWD:5,000

RMB:1,235

石渠寶笈秘殿珠林

中華民國六十年十月國立故宮博物院印行,含續編、

三編 共 3 箱/共 19 本

Shiqu Baoji: Imperial Catalogue of Treasures, First Edition, Taipei National Palace Museum, 3 Boxes

Set of 19 volumes, first edition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in October 1971

TWD:5,000

RMB:1,235

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雧

中華民國六十五年七月國立故宮博物院初版,共 10 本

Collection Of Imperial Poems By Emperor Qianlong, Set of 10 volumes, First Edition By Taipei National Palace Museum

Set of 10 volumes, first edition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in July 1976

TWD:5,000

RMB:1,235

洛希爾陶瓷收藏集

1996年The Eranda Foundation出版 限量750本,編號146號。

Chinese Ceramics : The Anthony De Rothschild Collection, Set of 2 volumes

Published in 1996 by The Eranda Foundation Limited edition, No. 146/750

TWD:5,000

RMB:1,235

參考:蘇富比2020春季拍賣The Hundred Antiques: Fine and Decorative Asian Art Lot 835 成交價:美金1,125

希爾家族亦翻作羅斯柴爾德家族,始自19世紀初即是歐洲最富有的金融家族。自18世紀起積極收藏世界各國的高端藝術品, 家族成員在英國、法國、奧地利等地建立私人博物館,許多藏品後來成為國家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他們的收藏不僅體現財 富與品味,更深刻影響藝術市場與收藏文化。

龍泉集芳兩卷全

昭和51年繭山龍泉堂發行,共 2 本

Mayuyama, Seventy Years, Set of 2 volumes

Published in 1976 (Showa 51) by Mayuyama & Co., complete in 2 volumes

TWD:5,000

RMB:1,235

來源:東京中央拍賣2016秋季拍賣

參考:佳士得 2013 Chinese Works of Art Online Only: Snuf Bottles & Books Lot 85 成交價:美金750

3272

東洋陶磁大觀豪華收藏版十二冊全

1975至1978年間講談社出版,共 12 本

Oriental Ceramics: 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 Set of 12 volumes

Published by Kodansha between 1975 and 1978, complete in 12 volumes

TWD:5,000

RMB:1,235

參考:佳士得2017年古今網上拍賣-中國藝術 集珍Lot 392 成交價:港幣25,000

洋陶磁大觀》是一套極具權威性的東亞陶瓷藝術圖錄,由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編纂出版。全套書系詳 收錄館 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韓國與日本陶瓷珍品,內容涵蓋從新石器時代至清代、李朝、江戶時期等各 要時期之作品。

書中配有高品質圖版與專業解說,展示器物的細節與歷史背景,是學術研究與藝術鑑賞的 要資料。

3273

Qing Porcelain、Earth Transformed 、Chinese Ceramic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Rijksmuseum, Amsterdam 等 共二十四本一組

Qing Porcelain、Porcelaine、如銀似雪 中國晚唐至元代白瓷賞析、Imperial China: The Art Of The horse In Chinese History、天 目 淡交別冊愛藏版、天目 宇宙盡在你掌中、Heaven And Earth Seen Within: Song Ceramics From The Robert Barron Collection 、Joined Colors、Galerie Jacques Barrère、Chinese Export Ceramics、Hare's Fur, Tortoiseshell, And Partridgs Feathers、 Chinese Art、Le Musee Chinois De L'imperatrice Eugenia 、Blue、Song Dynasty Ceramics、For The Imperial Court、Brush& Clay、A Collector's Vision: Ceramics For The Qianlong Emperor、梅澤紀念館所藏清朝陶磁、Earth Transformed 、Kina Och Norden I From Och Glasyr 、Chinese Ceramic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Rijksmuseum, Amsterdam、Song Ceramics: Objects Of Admiration、Vom Scbatz Dee Dracben From The Dragon's Trespasu re

Antique Books Published by Western Publishers, Set of 24 volumes

24 Volumes

TWD:5,000

RMB:1,235

東洋的陶瓷、世界陶瓷全集等 共十一本一組

世界陶磁全集10、11、12、13、15、御苑賞石、東洋的陶磁: 東京國立博物館 東洋陶磁展記念圖錄、中國古玉器圖典、 Arts Of Asia May-June 1990、Chinese lvory Sculpture、 Chinese Jades: Collection Of Stanley Charles Nott

Oriental Ceramics, World Ceramics, and Others, Set of 11

11 Volumes

TWD:5,000

RMB:1,235

3276

古董拍賣年鑑1997-2005年,文物拍賣大典20062024年 共二十九本一組

古董拍賣年鑑1997-2005年10本,文物拍賣大典2006-2024年 19本

Chinese Antique Auction Yearbooks, 1997–2005 (10 volumes), and Wenwu Dadian, 2006–2024 (19 volumes)

29 Volumes

TWD:5,000

RMB:1,235

3275

清翫雅集卅年周年慶收藏圖錄全五冊:器 物、珍玩、書畫、西畫、樹石特刊;清翫 雅集廿年周年慶收藏展:器物 共六本一組 共 6 本

Ching Wan Society Twentie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1 Volume; Ching Wan Society Thirtieth Anniversary Catalouge, 5 Volumes

6 Volumes

TWD:5,000

RMB:1,235

2025 年 8 月 17 日

10:30a.m. 12:00p.m. 02:00p.m.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本規則係拍賣方依據《民法》及相關稅務法規,參考國 際拍賣慣例製定。

第二條:本規則適用於參加本公司拍賣活動的拍賣人、委託人、 競標 人、得標人。參加本公司拍賣活動的當事人必須 仔細閱讀,一經參加拍賣活動者均視同同意並願遵守本 規則,對自己在拍賣活動中一切行為負責,並承擔法律 後果。如因委託人、競標人、得標人未仔細閱讀本規則 而引起任何爭議或損失,其全部責任由委託人、競標人、 得標人自行承擔。

第三條:因拍賣活動所發生一切爭議,應向本公司所在地或拍賣 會地點之臺灣管轄法院提起訴訟或提請臺灣仲裁機構予 以仲 裁解決。

本公司決定權 第四條:本公司對下列事宜擁有完全的決定權:

1、某拍賣品是否適合由本公司出售,以及出售地點、出 售日期、出售條件及出售方式。

2、通過拍賣圖錄或新聞媒體或其它載體對任何拍賣品做 任何內容的說明或評論。

3、是否應徵詢任何專家的意見。

4、拍賣品在圖錄中的先後次序、版面大小及收費標準; 拍賣品在預展現場的展覽方式;與拍賣品有關的各項 費用的收費標準。

拍賣撤銷

第五條:如出現下列情形之一,本公司有權在拍賣前的任何時間 撤銷任何拍賣品的拍賣活動而不承擔任何責任:

1、本公司對拍賣品的歸屬或真實性有異議。

2、第三人對拍賣品的歸屬或真實性有異議且能夠提供相 關的有效的證據材料,同時願意對終止拍賣活動所引 起的法律後果及全部損失承擔相應責任並按照本公司 規定交付擔保金。

3、對委託人所做的說明或對委託人保證的準確性持有異 議。

4、有證據表明委託人已違反或將要違反本規則的任何條 款。

5、存在任何其它合理原因。

拍賣官之決定權 第六條:拍賣官具有絕對決定權,亦即有權拒絕任何競投、以其 決定之方式推動出價、將任何兩件或多件拍賣推動出價、 將任何拍賣品撤回或分批、將任何兩件或多件拍賣品合 併⋯⋯等等之權利,如遇有誤差爭議,將拍賣品重新拍 賣。如在拍賣後有任何爭議,將會以本公司的拍賣紀錄 為依據。

關於拍賣人的規定及本公司其它權利義務

第七條:本公司作為委託人的代理人,對委託人或得標者的任何 違約行為不承擔責任。

第八條:本公司有權提高競投價或拒絕任何競投價。

第九條:本公司有權決定結算時計價的貨幣及公佈貨幣兌換率。

第十條:本公司有義務為委託人、競標者及得標者保守秘密,並 根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維護委託人、競標人、得標人及本 公司的正當權益不受侵害。如當事人之間發生爭議,所 有爭議均應由拍賣人所在地法院管轄。

第十一條:拍賣品圖錄僅是對拍賣品的作者、來歷、日期、年代、 尺寸、質材、歸屬、出處、保存狀況和估計售價等提供 參考性意見的文字說明和圖片材料,不表明也不構成本 公司對拍賣品的任何擔保。無論印刷、攝影對拍賣品圖 錄中作品的色調、顏色有何影響,無論說明文字是否準 確或有錯誤,均應以拍賣品原物為準,本公司不承擔任 何責任。

第十二條:本公司對所有拍賣品的真偽、品質以及拍品所存在的 物質或權利瑕疵不承擔任何擔保責任。本公司及其工作 人員或其代理人對任何拍賣品採用任何方式(包括圖錄、 幻燈投影、新聞載體等)所作的介紹及評價,均為參考 性意見,不構成對拍賣品的任何擔保。本公司所有拍品 均以拍賣時「現狀」出售,競標人或其代理人應在拍賣 日前以鑑定或其它方式親自審看拍賣品原物,並對其競 標行為自行承擔責任,本公司不對買家作任何保證。

第十三條:本規則解釋權屬於臺灣沐春堂拍賣股份有限公司,本 規則自2012年10月14日起施行。

第二章 關於委託人(賣家)的規定委託手續

第十四條 : 委託人委託本公司拍賣其物品時:

1、委託人必須持有效身份證或護照,與本公司簽訂委託 拍賣合約。

2、委託人若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應憑有效註冊登記文 件、法人代表人身份證明或者合法的授權委託證明文 件 , 與本公司簽訂委託拍賣合約。

3、委託人一旦與本公司簽訂委託拍賣合約,即表示同意 接受並遵照執行本拍賣規則的各項條款。

第十五條:所有拍賣標的均設有起拍價,起拍價以新台幣(TWD) 表示。起拍價由本公司與委託人通過協商在委託拍賣合 約中確定,一經雙方確定,雙方均不得擅自更改。如需 變更起拍價格,應事先徵得對方同意。如果所委託的拍 賣標的低於起拍價成交的,委託人只享有按起拍價計算 落槌價的權利,但不免除委託人按規定支付佣金及支付 各項費用的義務。

第十六條:委託人委託本公司拍賣其物品時,即自動授權本公司 對該物品自行製作照片、圖錄、圖片及其他形式的影像 製品或進行公開宣傳發表。拍賣標的需要裝飾、裝裱、 裝框的,委託人與本公司另行協商,由此發生的費用則 按在委託拍賣合約中約定的比例和方式各自承擔。

保證及賠償

第十七條 :

委託人應保證其委託拍賣標的來源合法,擁有完整的 所有權及處分權,能對抗任何第三人的任何權利主張, 並保證該拍賣標的沒有任何債權、債務糾紛及擔保。同 時委託人還應聲明其知道或應當知道的該標的存在的瑕 疵。

第十八條:如果委託人違反前一條保證,導致拍賣品的實際所有 權人或聲稱擁有權利的任何第三人提出的對該拍賣標的 權利主張,其責任由委託人承擔;造成本公司或得標人 蒙受損失時,則委託人應負責賠償本公司或得標人因此 所遭受的一切損失,並承擔因此而發生的一切費用和支 出。

第十九條:委託人不得競投自己委託的拍賣品,也不得聘請他人 代為競買。否則自行承擔賣雙方之傭金及由此引發的一 切後果。

第二十條:拍賣品在本公司存放期間,因自然磨損、自身瑕疵、 潛在缺陷等固有因素或因氧化、氣候變化、溫度變化、 濕度變化、地震、海嘯等自然因素或因戰爭、敵對行為、 核災、恐怖攻擊、破壞活動等不可抗拒人為因素造成的 拍賣品的損壞、滅失,本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因任何 原因造成的拍賣品的附屬物(如裝飾、裝裱、框架、包裝、 玻璃、軸頭等)的損壞,本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拍賣品撤回

第二十一條:委託人在拍賣日前任何時間不得無故撤回拍賣品, 若要求撤回拍賣品,應向本公司發出書面通知說明理由 並經本公司同意後,可終止委託拍賣合約並撤回其委託 的拍買品,但應支付如下費用 :

1、拍賣圖錄或其它出版物未交付印刷,應按起拍價的5% 向本公司支付違約金。

2、如拍賣圖錄或其它出版物已交付印刷,應按起拍價的 10%向本公司支付違約金。

成交處理

第二十二條:拍賣成交後,如得標人未向本公司付清全部購買價 款,本公司不承擔向委託人支付或墊付出售收益的義務。

第二十三條:在買家付款後,除非本公司收到通知該拍賣品為贗 品(如本拍賣規則界定者),本公司會於成功拍賣日期後 四十五天,將成交價扣除賣家應支付所有費用之款項支 付賣家。如因任何理由而使本公司在買家付款前即已付 款予賣家,本公司即獲得拍賣品完整之擁有權與所有權。

惟本公司因拍賣品為贗品的情況下,賣家方須將已收取 之拍賣款項退還予本公司。

第二十四條:拍賣成交後,除委託人與本公司另有協議外,委託 人授權本公司按落槌價的百分之十扣除服務費並同時扣 除其它各項已規定的費用。

第二十五條 : 委託人所得的出售收益應向政府納稅,由委託人自 行申報。

未成交辦理

第二十六條:如拍賣品未能上拍或被拍賣人撤銷拍賣,委託人應 憑委託合約自拍賣日起15天內取回該拍賣品(運費自 理),並解除委託合約。拍賣人不收取任何費用同時也 不承擔任何責任。

第二十七條:如拍賣品雖已拍定,但得標人明確表示不支付購買 價款或自拍賣日起超過15日後仍未向本公司支付全部購 買價款從而構成違約,本公司有權決定取消此次成交, 按未成交處理並書面通知委託人。自收到書面通知日起 7天內,委託人應取回該拍賣品(運費自理),並解除 委託合約。拍賣人不收取任何費用,同時也不承擔任何 責任。但委託人不得干涉拍賣人保留向買受人追究違約 責任的權利。

第二十八條:委託人超過上述第二十六條及第二十七條規定期限 未取回委託拍賣品逾期每日按保留價的千分之二向本公 司交納保管費;委託人超過上述第二十六條及第二十七 條規定期限2個月,委託人仍未取回委託拍賣品的,本 公司有權以公開拍賣或其它出售方式按本公司認為合適 的條件出售該拍賣品,如拍賣價或出售價低於原起拍價 的,差額損失本公司不予承擔。委託人應在收到領款通 知之日起 30日之內領取出售收益(已扣除應付的服務 費及其它費用)。如逾期未領取的,則將該款項存入本 公司的銀行帳戶,代委託人保存。本公司不承擔利息損 失。

第三章

關於競標人及得標人的規定 競買程序

第二十九條:競標人參加本公司的拍賣活動,應在拍賣日前與本 公司辦理競買手續包括填寫必要登記手續、交付競投號 牌保證金五十萬新台幣、領取競投號牌等,以取得競標 權。競標人一旦取得競標權即表示同意接受並遵照執行 本拍賣規則的各項條款。

第三十條:保證金的具體數額由本公司在拍賣日前公佈。上述保 證金若競標人未能購得拍賣品,則全額無息返還競標人; 若競標人成功競購而變成得標人時,該保證金則自動轉 化為已成交拍賣品的訂金的一部分,此訂金在得標人支 付所有購買價款前不予退還。

第三十一條:競標人若為自然人,應在拍賣日前憑有效身份證, 或護照辦理競標手續;競標人為法人或者其它組織的, 應在拍賣日前憑有效的註冊登記文件、授權委託書、受 委託人的身份證明等辦理競標手續。

第三十二條:競標成功後七日內競標人應自行向本公司支付全部 購買價款之餘款,否則本公司有權取消交易,並沒收該 保證金。

現場競投

第三十三條:競標人在拍賣中舉起競投號牌即表示接受此時價位, 競標人應對自己在任何價位上的舉牌應價負責,一經拍 賣師落槌認定競標人為最高出價者時,即表示成交,競 標人不得反悔,並應當場在成交確認書上簽字,否則應

承擔由此引發的一切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成交確認書一式三份,成交確認書是競標人證明 自己是某件拍賣品得標人的憑證,應妥善保管,不得 丟失或轉讓,否則一切後果由競標者自負。

第三十五條:競投號牌是競標者及競標權的標誌,應妥善保管, 如丟失或轉讓,一切後果由競標者自負。

第三十六條:拍賣會上,如有使用貨幣兌換顯示板,該貨幣兌 換顯示板之匯率為參考值。買家因依賴貨幣兌換顯示 板(而非拍賣場的實際競投)而蒙受之任何損失,本 公司概不負責。

委託競投

第三十七條:競標人應親自出席拍賣會。如不能親自出席,可 委託本公司代競標,本公司有權決定是否接受上述委 託。競標委託人應在拍賣前一日,向本公司出具 或傳 真書面委託書,填寫清楚委託競標拍賣品的名稱、圖 錄號、最高委託出價等資料。

第三十八條:競標委託人應繳交保證金新台幣五十萬元於拍賣 日前三天匯至本公司帳戶或以現金支付。委託競標成 功後七日內競標委託人應將全部購買價款之餘款支付 給本公司,否則本公司有權取消交易,並將該保證金 按違約金的有關規定扣除。

第三十九條:如委託競買未成功,本公司將保證金如數退回競 買委託人。

第四十條:競標委託人如需取消競標委託,應不遲於拍賣前兩 日書面通知本公司。否則本公司有權按原委託競標內 容執行,競標委託人自行承擔其後果和責任。

第四十一條:競標前收到書面競標,本公司將盡適當努力代其 競投。如本公司就某一拍賣品而收到兩個或兩個以上 競標委託人以相同委託價對同一拍賣品由本公司競標 成功,則最先委託授權本公司競標人為成功競標人。

第四十二條:委託之競標者,如在拍賣會舉行時,未能接到競

標連線之電話,本公司將不負責其責任。

第四十三條:除非在競投時有其他委託,此項委託競投的執行 是本公司的免費服務。本公司不會對因未能執行之委 託競投,或在當中出現任何錯誤或遺漏負任何責任。

結算及費用

第四十四條:競標人競標成功某拍賣品即成為該拍賣品的得標 者,得標人有義務在拍賣日當日向本公司支付落槌價, 買家除支付落槌價外,另須支付服務費予本公司(以 上合稱成交價款),服務費以落槌價之百分之二十計 算,如三日內付清成交價款者,則得以優惠價,百分 之十八服務費計算(刷卡除外)。如發生其它費用如 出境鑑定費用、運費、裝裱費等,由得標人自行承擔。

第四十五條:如得標人在拍賣日當日支付全部成交價款有困 難,可於拍賣日當日支付相當於成交價款百分之三十 的訂金,並應自拍賣日起七日內付清剩餘成交價款。

如得標人逾期未付,每逾期一日,得標人應按未付款 金額的萬分之三向本公司支付滯納金;如得標人逾期

六十日仍未付清剩餘拍賣價款,本公司有權終止本次交易, 訂金不予退回得標人。

第四十六條:買家如未向本公司支付所應付之全部款項,則不能取 得拍賣品之所有權,即使本公司已將拍賣品交付予買家亦 然。

第四十七條:買家支付本公司之所有款項均不包括任何貨物稅、服 務稅或其他增值稅。如有任何相關稅項產生,買家須負責按 有關法律所規定之稅率及時間繳付稅款。

第四十七條:如拍賣品一經拍賣師落槌認定競標人為最高出價者時, 即表示成交,競標人不得反悔,若得標人明確表示不支付成 交價款或自拍賣日起超過15日後仍未向本公司支付全部成 交價款,即構成違約,須賠償本公司該拍品買賣雙方服務費 (共計落槌價之百分之三十)、賣方及本公司所受損害(例 如:重新拍賣之費用、價差損失等),以及其餘相關之衍伸 費用(例如:訴訟或仲裁費用、合理律師費用等)。

領取拍賣品

第四十八條:得標人如數支付購買價款後,即可獲得拍賣品的所有 權;得標人須在支付全部購買價款之日起七日內領取所購買 的拍賣品。逾期因拍賣品的搬運、儲存、保管、保險等產生 的一切費用由得標者承擔,同時因此而造成該拍賣品的損 壞、丟失等一切風險,亦均由得標人承擔。

第四十九條:得標者請於 7 日內付款,並且於 15 日內取貨,如需貨 運其運費自理。指定承運人或自領取時,拍賣品風險全由買 家承擔,且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第五十條:如買家未在七日內給付成交價款,除應承擔第四十七條 所定之責任外,本公司尚有權選擇行使下述一項或多項權 利:

1、在拍賣日期後超過七天仍未付款,以年利率百分之四收 取未付成交款項利息。

2、在將來的任何拍賣中,有權拒絕買家或由他人代其所作 出之競投,或在接受其任何競投前先收取買家五十萬保 證金。

3、代賣家針對買家進行法律程序,索回整筆款項,另買家 須負擔因而產生之一切法律費用,包括但不限於訴訟或 仲裁費、合理律師費用等。

4、取消同一次或任何其他拍賣中買家競投得之拍賣品或任 何其他售予買家之拍賣品之交易。

5、安排將拍賣品公開或私下重售,如重售所得價格較低, 其差額連同因買家未有付款而引致之任何費用一併向買 家索償。

修正日期:西元2021年11月22日

台北東京中央沐春堂拍賣股份有限公司會員制度權益

TOKYO CHUO MUCHUNTANG AUCTION CO.,LTD. VIP MEMBERSHIP

會員福利 / 卡別 VIP membership benefits/Level

一年買、賣上拍累積消費金額

本島配送免費

Free Shipping through Taiwan Main island

專人導覽精選展覽

Selected personal guided tour for exhibition

精選學術座談演講

精選禮品

Selected exquisite present

私人秘書代訂服務

Private secretary booking service

沐春堂VIP會員卡 Muchuntang Diamond VIP

沐春堂VIP尊榮卡 Muchuntang Royal Prestige VIP

沐春堂VIP至尊卡 Muchuntang Platinum VIP

*本公司保有對本會員資格辦法審核及優惠內容之最終解釋權。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