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 2.寶島曼波-台灣文物、詩人、書畫專場 Lot 2001-2105

Page 1

2 東 京 中 央 沐 春 堂
3 一 花 開 五 葉 Five Petals of Flower

2001

清代 排灣族 帶足陶甕

直徑 25.5 高 26 公分

Taiwan Indigenous Paiwan pottery urn with feet, Qing Dynasty

25.5 x 26 cm

TWD:30,000

RMB:6,977

來源: 二十年前購於寒舍 。

排灣族的陶壺通常為頭目貴族所珍藏,數量的多寡與好壞,象徵頭 目家族的財富與地位,亦為貴族結婚娉禮之物,然一般平民亦可以 持有這類物品,以備未來兒孫或家族中男子可能娶貴族女性時用, 耆老說,沒有花紋的古陶罐筆友紋飾者更高貴,因為其被製成的時 代在更久遠之前。

2002

清代 排灣族 占卜盒

長 11.5 寬 5 高 14.2 公分 Taiwan Indigenous Paiwan divination box, Qing Dynasty

11.5 x 5 x 14.2 cm

TWD:30,000

RMB:6,977

排灣族的占卜箱,是排灣族巫師用來放置占卜用具的容器。放置的 物品,因部落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大概都有小鐵刀(或鐵片)、竹 筒、木製方盤、豬皮、豬骨、樹皮、果實、小葫蘆、卵石等。 此 外,占卜箱由網袋與木箱兩部分所組成,傳統上鉤網是女性的工作, 木雕是男性的工作,所以這是男女分工合作的物品。

清代 排灣族 雕刻連杯

長 60.5 公分

Taiwan Indigenous Paiwan carved cups, Qing Dynasty

H 60.5 cm

TWD:15,000

RMB:3,488

連杯「拉奈克」。連杯以木製刻成並排兩只杯體,兩 邊各有一個把柄,族人喜在杯體上裝飾百步蛇紋或人 像紋等,添加了酒杯的價值感。過去兩部落族人相聯 誼,頭目與頭目,族人與族人,一對對以「拉奈克」

共飲,情感凝結在一起。在排灣族祭典中,族人合飲 連杯,輪過一巡之後,便可以邀在場外的貴賓一起飲 用,表達友好。古老傳說是男女雙方有意結合,共飲 連杯酒,表示永結同心,既浪漫又傳神,現今族人拿 它來表達友誼長存,象徵與神韻極富意義。

2003

2004

長 45.5 公分

Taiwan Indigenous Paiwan carved metal leather scabbard, Qing Dynasty

L 45.5 cm

TWD:10,000

RMB:2,326

清代 排灣族 雕刻金屬皮刀鞘

2005

清代 檀香媽祖

高 35 公分 A Sandalwood Mazu, Qing Dynasty

H 35 cm

TWD:50,000

RMB:11,628

2006

清代 木雕玄天上帝

高 26 公分 A Wood Carving Xuantian God, Qing Dynasty

H 26 cm

TWD:50,000

RMB:11,628

2007

清代 木雕馬使爺

高 42.5 公分

A Woodcarved horse envoy, Qing Dynasty

H 42.5 cm

TWD:50,000 RMB:11,628

根據民間傳說,馬使爺所牽的馬匹,乃是關聖帝君的坐騎赤兔馬,赤兔馬是三國時代的名駒,雄駿迅捷,日行千里,原屬呂布,後為 關公所得。 傳說赤兔馬為千里良駒,隨著關帝爺南征北討,戰功良多,信眾感念辛勞,,因而和關聖帝君並祀,並尊稱照顧牠的馬夫 為「馬使爺」,這就是馬使爺的由來。馬使爺廳位於祀典武廟東側,供奉關聖帝君的座騎赤兔馬與照顧馬匹的馬使爺。馬使爺一般被 供奉在神龕下方,惟有本廟為官方祀典廟宇,馬使爺享有獨立《馬使爺廳》之尊榮。在這座廳堂外頭有裝清水的桶子、茅草等。就是 供赤兔馬食用的,令人回味無窮。

2008

清代 木雕邢王

高 16.2 公分 A Woodcarving King Xing, Qing Dynasty

H 16 cm

TWD:30,000

RMB:6,977

2009

清代 木雕清水祖師

高 32 公分 A Woodcarving Qingshui Patriarch, Qing Dynasty

H 32 cm

TWD:35,000

RMB:8,140

2010

清代 木雕韋馱

高 36.5 公分 A Wood carving Weituo, Qing Dynasty

H 36.5 cm

TWD:100,000

RMB:23,256

2011

清代

台灣中部黑紅鎏金 佛龕

長 53.5 寬 62 高 69.5 公分

Black and red gilt Buddhist altar in central Taiwan, Qing Dynasty

53.5 x 62 x 69.5 cm

TWD:30,000

RMB:6,977

來源: 台灣資深藏家40年前舊藏 。

2012

清代 曾遒 黑紅木匾額

長 63 寬 102 公分

Zeng Qiu Black mahogany plaque, Qing Dynasty

63 x 102 cm

TWD:20,000

RMB:4,651

款識:已未春月。勝昔日。振仲曾遒。 鈐印:曾遒之印(朱)、振仲(白)。

曾遒(1868-1954),字振仲,別號昇(升)文山人,福建晉江新門人。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舉人,終生不肯出任官職,亦不 結納官府,僅曾任職泉州府中等教員。光緒中晚期曾來台,以鹿港為中心遊歷,三台寺廟,多留其墨述。民國後遷泉州,以經營「清 遠堂」香鋪為生。並因科舉廢除,加上不喜西式教育,命其子弟皆棄儒從商,共同經營下生意頗為鼎盛。其為人端正樸素,熱心公益, 主持「花橋善舉公所」十餘年,且善堪輿之術,故泉州關岳廟新年「公籤」祭禮皆由其主持,在地方聲望極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 後也曾擔任政協委員。其書法擅顏體,畫作則以墨梅取勝,因曾至台灣、南洋一帶遊歷,其筆墨亦聞名於三地。著有《桐陰舊跡詩紀》, 乃以詩詞紀錄泉州地方文物古蹟之作品。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將 軍 舊 藏 LOT 20132018

2013

民國46年 窖封陳年紹興酒

總重 11.9 公斤

46th year of the ROC., Cellar-Sealed Aged Shaoxing Wine

Total weight 11.9 kg

TWD:5,000

RMB:1,163

2014

民國48年 窖封陳年紹興酒

總重 11.1 公斤

48th year of the ROC., Cellar-Sealed Aged Shaoxing Wine

Total weight 11.1kg

TWD:5,000

RMB:1,163

來源: 周至柔將軍舊藏 來源: 周至柔將軍舊藏

2015

民國51年 窖封陳年紹興酒(一)

總重 31.9 公斤 51st year of the ROC., Cellar-Sealed Aged Shaoxing Wine (1)

Total weight 31.9 kg

TWD:5,000 RMB:1,163

來源: 周至柔將軍舊藏

2016

民國51年 窖封陳年紹興酒(二)

總重 36.4 公斤 51st year of the ROC., Cellar-Sealed Aged Shaoxing Wine (2)

Total weight 36.4 kg

TWD:5,000 RMB:1,163

來源: 周至柔將軍舊藏

埔里酒廠位於南投縣埔里鎮,台灣菸酒股份有限 公司下的觀光酒廠之一。成立於日本大正6年成 立(1917)。埔里擁有純淨水源「台灣第一愛泉甘泉 水」,加上得天獨厚的氣候,釀造的酒品香醇順 口。日治時期被選為御用貢酒。民國41年,利用 埔里愛蘭泉水試製紹興酒成功,開始以紹興酒打開 國際市場與知名度,民國77年,「埔里陳年紹興 酒」獲得世界希臘食品評鑑會的金質獎章。2002、 2004、2005年,「十年窖藏精釀陳紹」連續三年 榮獲世界酒類評鑑會的金質獎章。

2017

埔里酒廠 陳年紹興酒原木盒

長 32.5 寬 33 高 40 公分

Puli Winery Aged Shaoxing Wine Wooden Box

32.5 x 33 x 40 cm

TWD:5,000

RMB:1,163 來源: 周至柔將軍舊藏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宋達贈周至柔將軍 權杖

長 50 公分,附供箱

A scepter of Song Da presented general Zhou Zhirou

L 50 cm, With wooden box

TWD:50,000

RMB:11,628

款識:至公上將六秩大慶。舊屬宋 達敬獻。 中華民國四十七年十二月八日於台灣。

鈐印:榮安。

來源: 周至柔將軍舊藏

宋達(1916-1975),原名揚暉,表字映潭,中華 民國國軍將領,湖南省湘潭縣客家人。1933年加入 中華民國海軍,晉升少尉時轉任中華民國陸軍,從 少尉做到中將,曾任陸軍供應司令、聯合勤務總司 令部副總司令等職。退役後曾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 核委員會副主委及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 會秘書長。曾兼任中國文化學院企業管理系主任。 妻子胡窕容和少帥張學良髮妻于鳳至是閨蜜。宋楚 瑜為他們的長子;宋楚瑜曾任中國國民黨秘書長、 臺灣省政府主席、民選臺灣省省長、APEC特使,現 為親民黨主席。

2018

2019 周凱 七言對聯 鏡框

長 131.7 寬 26.7 公分 Zhou Kai, calligraphy Couplet, ink on paper, Framed

131 x 26.7 cm

TWD:20,000

RMB:4,651

鈐印:富春周凱(白)、觀察之章(朱) 天民鑑賞(朱)。

周凱(1779-1837),字仲禮,號芸皋,浙江富陽人, 中國清朝官員。嘉慶十六年(1811年)登辛未科進 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任襄陽府知府、福建 興泉永道(駐廈門)。道光十二年(1832年)因為 澎湖饑荒,當時身為興泉永道的周凱奉令前往勘災。

他在該年二月初六(1832年3月7日)從廈門出發, 途中因為遇風而停靠在虎山湄,但之後又由於濃霧跟 逆風的關係,所搭乘的船隻被吹到金門。二月十七日 再次出海,於次日抵達澎湖,但因為天候關係船隻無 法直接進港,他遂改搭乘小舟上岸,夜宿嵵裡陳氏祠 堂。二月十九日(3月20日),周凱再從嵵裡出發 抵達媽宮。此時31歲的澎湖廳廩生蔡廷蘭面呈〈急 賑歌〉給周凱,周凱讀後對他相當賞識,並詠〈撫卹 六首答蔡生廷蘭〉回覆。道光十三年(1833年)及 道光十六年(1836年)兩次擔任按察使銜分巡臺灣 兵備道。道光十七年(1837年)因疾卒於任。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20

謝曦 書法條幅 立軸

長 162.5 寬 43.2 公分

Xie Xi, Calligraphy, hanging scroll

162.5 x 43.2 cm

TWD:30,000

RMB:6,977

鈐印:謝曦翰墨(朱)、 發川圖書(朱)。

謝曦(1828-)字發川,福建人。年少之事不詳,據《臺灣書法

三百年》書中文獻敘述:「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來台輔佐

海防同知朱景英通守鹿港,有名幕之譽。」在府署期間有王道復

此人擅長繪畫,則謝曦擅長書法因而知名於世,前來向他索書者

不絕於門。在台越數年,謝曦返回福建應考。嘉慶元年(1796),

詔舉孝廉方正,歸里後由致力程朱之學,其後推舉為文學祭酒。

其書風多變,時而作渾厚榜字,結構緊實;時而行筆灑脫,結構 寬鬆。

2021

唐景崧 十言木刻對聯

長 198 寬 26 公分 Tang Jingsong Ten-Character Woodcut Couplet

198 x 26 cm

TWD:50,000

RMB:11,628

唐景崧(1841-1903),字維卿,又字薇卿,號南注、南 注生,又號請纓客。清朝政治人物,廣西省桂林府灌陽縣 人。同治年間以進士入詞林,改吏部主事。中法戰爭期間, 請纓南下越南,招撫黑旗軍劉永福,且領軍與法軍激戰有 功,歷升道員、布政使,署末代臺灣巡撫。光緒二十一年 (1895年)臺灣割讓予日本後,曾短暫出任臺灣民主國大 總統八天。後因日本軍隊從澳底登陸,唐得知此消息,便 攜帶銀兩逃回中國大陸。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22

羅秀惠 書法 鏡框

長 32.5 寬 83 公分;日式手作精裱框 Luo Xiuhui, Calligraphy, Framed

32.5 x 83 cm; Japanese style handmade fine frame

TWD:5,000

RMB:1,163

鈐印:羅秀惠印(白)、蕉麓(朱)、千書會(白)

羅秀惠(1865-1943),字蔚村,號蕉麓,別署花花世界生。臺南人,師事舉人蔡國琳,光緒年間取中舉人。曾與舉人汪春源等人 上書諫阻割臺,後避居北京。後返臺定居安平,曾任〈臺澎新報〉、〈臺灣日日新報〉編輯。明治三十二年(1899)臺南師範學校成 立後,應聘為教務囑託,教授漢文、習字,明治三十五年(1902)因病辭職。曾向日總督提出「治臺十策」,並授與紳章;後以迷戀 名妓王香禪之故,遭收回。為臺南「南社」、「酉山吟社」社員,後亦參加臺北「瀛社」,擅行草書,亦能左書。大正四年(1915), 與王香禪離異,入贅「赤嵌女史」蔡碧吟家。性喜揮霍,因家產散盡,遂以賣字為生。大正十四年(1925)一月,由於基隆顏國年之 捐助,創〈臺北黎華新報〉社,任發行人,除刊載梨園藝文外,兼及小說、詩文、隨筆。昭和三年(1928)八月曾開「蕉麓千書會」 任人求書,墨蹟流傳甚廣。昭和十年(1935)十一月以「奎社書道會」名義舉辦全島書畫展於臺北永樂町,民國六十五年(1976)被 臺南市政府譽為「清代臺南府城十大書家之一」。

日 治 時 期 下 的 台 灣 藝 術 家

2023

葉火城 蘭嶼一景 鏡框

長 25.5 寬 33 公分

油畫;帆布;1983年作

Yehuocheng, Lanyu Scene, oil painting, Framed

25.5 x 33 cm

Oil on canvas;1992

TWD:20,000

RMB:4,651

款識:火城。1983。

葉火城(1908-1993),台灣藝術家、教育家。其畫作常以人物、風景為主,並以厚塗法表現圖畫的肌理與質感, 其中以繪畫岩石最為獨到,譽為「岩石之父」。

台 灣 資 深 藏 家 專 場 LOT 20232026 、 2050

2024

張義雄 祖孫與小販 鏡框

長 11.5 寬 17.5 公分 油畫;帆布;1992年作

Zhang Yixiong, Grandparent, Grandchild and hawkers, oil panting, framed

11.5 x 17.5 cm

Oil on canvas;1992

TWD:20,000

RMB:4,651

款識:CHANG.Y.92。

張義雄(1914-2016),生於嘉義。曾跟隨陳澄波習油畫,旅居日本,法國,是第一位獲法國藝術家年金的台灣藝術家,2005年獲 前總統陳水扁頒發象徵文化最高榮譽四等景星勳章。晚期長居法國巴黎時,受到夏季晝長夜短及藝術之都的影響,張義雄的創作從沉 鬱的黑色線條轉化成明朗的白色色塊。隨後重回日本定居,因罹癌服用女性荷爾蒙藥物,畫風又漸轉為細膩。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台 灣 資 深 藏 家 專 場 LOT 20232026 、 2050

2025

張萬傳 雙魚 鏡框

長 25.3 寬 36.5 公分

蠟筆;紙本;1990年作

Zhang Wanchuan, Fishs, crayon on paper, framed

25.3 x 36.5 cm Crayon on paper;1955

TWD:35,000

RMB:8,140

款識:CHANG.万.1990。

張萬傳(1909-2003),台北縣淡水鎮人,早年進入日據時代石川欽一郎所主持「台灣洋畫自由研究所」學習石膏素描與水彩,後 在陳植棋的鼓勵下,進入東京「川端畫學校」及「本鄉繪畫研究所」研習西畫,後考上帝國美術學校(今武藏野大學)因個性不合未 就讀,前往廣東旅遊,應廈門美專任教職,教授油畫。回台先後任教於建國、大同、延平中學、國立藝專,教育無數英才,加入台陽 美協,後因與主流「台陽美協」不合,與洪瑞麟、陳德旺等共組「MOUVE美協」,後擴充改稱「台灣造型美術協會」,1954年解散 後,另組「紀元美術會」,推動台灣造型美術。70年代中期,赴歐、美、日等地畫遊,一生以繪畫為職志。

台 灣 資 深 藏 家 專 場 LOT 20232026 、 2050

2026

洪瑞麟 礦工 鏡框

長 24.5 寬 36.5 公分

水彩;紙本;1955年作

Hong Ruilin, Miner, watercolor on paper, framed

24.5 x 36.5 cm

Watercolor;1955

TWD:35,000

RMB:8,140

款識:1955。

鈐印:洪(白)。

洪瑞麟(1912- 1996),出生於台北市大稻埕淡水河岸的船頭行街,由於父親對傳統文人畫的素養,自小也對繪畫發生了興趣。

1927 年進入由倪蔣懷出資的「台灣繪畫研究所」,與張萬傳、陳德旺等人同學,接受石川欽一郎老師的指導,開始由石膏像正式習畫 素描。1930 年赴日求學,畢業於日本帝國美術學校。1938 年 7 月回到台灣,並到倪蔣懷經營的瑞芳煤礦工作,自此開始以礦工作為 創作題材。洪瑞麟的礦工畫,常以簡練、流暢又粗獷的筆觸來勾畫線條,因而礦坑內獨特的情景、礦工們一張張飽經風霜的臉孔、黝 黑緊繃的肌肉,就在畫家的彩筆下鮮活起來。由於他的畫中會自然散發出一股強烈的情感,往往不自覺就打動了每一位觀賞者,洪瑞 麟的作品深深充滿了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台 灣 資 深 藏 家 專 場 LOT 20232026 、 2050

2027

林玉山

豬突猛進 鏡片

長 59.7 寬 119.2 公分 Lin Yushan, Wild Boar, mounted for framing

59.7 x 119.2 cm

TWD:80,000

RMB:18,605

款識:辛亥孟春 桃城散人作。

鈐印:玉山(朱)。

林玉山(1907-2004),小名金水,後更名英貴,號雲樵子、諸羅山人、桃城散人,是一位生於臺灣嘉義的畫家。林氏擅繪動物, 尤擅畫龍虎,並以其膠彩及水墨作品著稱。1922年,他開始師學畫家伊坂旭江。在伊坂旭江與陳澄波的鼓勵下,林玉山在1926年前 往日本,就讀於東京川端畫學校西畫科。1927年第1屆台灣美術展覽會舉辦,林玉山與郭雪湖、陳進入選為東洋畫部的三位台灣人畫 家,被稱為「台展三少年」。後人尊為台灣膠彩、水墨之父。

2028

字長 33.3 寬 34 公分;畫直徑 35.3 公分 Lin Yushan, Ou Haonian, Wang Wangsun, etc. Double excavation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for Mr. Pei Qian, framed, a set of four

L 33.3 x W 34; D 35.3 cm

TWD:40,000

RMB:9,302

鈐印:王孫(朱)、玉山(朱)、董鉥(白)、開章(朱)、陶(朱)、壽伯(白)、寒操翰墨(白)、歐氏(白)、美意延年(白)、 陳(朱)、高(朱)、放吾所好(朱)。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林玉山、歐豪年、王王孫等人 字畫雙挖 配潛先生上款 鏡框 共四件一組

林玉山(1907-2004),小名金水,後更名英貴,號雲樵子、諸羅山人、桃城散人,是一位生於臺灣嘉義的畫家。林氏擅繪動物, 尤擅畫龍虎,並以其膠彩及水墨作品著稱。1922年,他開始師學畫家伊坂旭江。在伊坂旭江與陳澄波的鼓勵下,林玉山在1926年前 往日本,就讀於東京川端畫學校西畫科。1927年第1屆台灣美術展覽會舉辦,林玉山與郭雪湖、陳進入選為東洋畫部的三位台灣人畫 家,被稱為「台展三少年」。後人尊為台灣膠彩、水墨之父。

歐豪年(1935-)17歲師事從趙少昂,嶺南畫派畫家,創作題材與形式豐富多樣。1950年,全家移居香港,1970年赴台灣執教中國 文化大學並定居台灣。1993年獲法國巴黎大皇宮特別獎譽,為第一個獲此獎的中國畫家。 2016年6月獲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學位,同年11月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王王孫(1909-),本名王碩智,本籍安徽省滁縣東門莊人士。幼承庭訓,每日臨帖水紙一刀,時刻不停。曾受日本人尊封為「中國 印聖」的他,在民國二十七年完成「正氣歌」印石六十方,至此藝術成就達顛峰。來台定居後曾為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 及韓國大統領李承晚、越南總統等六位國家元首治印而響譽國際。

2029

郭雪湖 塔影圖 立軸

長 39.3 寬 48 公分

Guo Xuehu, Tower Shadow, Hanging scroll

39.3 x 48 cm

TWD:50,000

RMB:11,628

款識:乙未冬日雪湖作。 鈐印:雪(白)、湖(朱)。

郭雪湖(1908-2012),本名郭金火,日治台灣臺北廳大稻埕番仔溝(今臺北市大同區老師里),日治時期台灣 畫家,是台灣近代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也是台灣膠彩畫的先鋒。其作品以風景、靜物為創作主題,曾 與陳進、林玉山並列為「台展三少年」,也是台灣戰後時期合力籌組台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的主要催創者之一。是 台灣美術史上很長壽的藝術家。身為臺灣第一代的膠彩畫家,郭雪湖勇於創新求變,融合中國傳統水墨與東洋畫的 理念,自創重彩、淡墨勾勒的技法,並多方觀摩西方繪畫的表現形式,將膠彩畫的傳統風格帶向更寬廣、更多元的 境界。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30

藍蔭鼎 山林狩獵 鏡框

長 19 高 26.5 公分

Lan Yinding, Mountain Forest Hunting, Framed

19 x 26.5 cm

TWD:100,000

RMB:23,256

款識:蔭鼎。RAN In-ting。Formosa。 鈐印:鼎(朱)。

來源: 藏家購自藝術家家屬 。

藍蔭鼎(1903-1979),台灣知名水彩畫家,出生於日治臺灣宜蘭阿束社,祖籍福建省漳州,多次入選帝展及台展, 曾經擔任中華電視公司董事長。1914年自羅東公學校高等科畢業,1920年起在羅東公學校當任美術專員。1921年與宜 蘭頭城人吳玉霞結婚。1924年4月,日籍畫家石川欽一郎奉命赴宜蘭視察美術教育,在羅東發掘藍蔭鼎的繪畫天賦, 即收為門徒,並推薦轉往臺北第一、第二高等女學校(已廢校)任教。石川欽一郎是水彩畫家,藍蔭鼎亦以水彩為終生 志業。1926年,藍蔭鼎參加日本最具權威的帝國美術展覽會,榮獲入選的殊榮。1929年藍蔭鼎作品<街頭>與陳澄波 作品<早春>入選日本第十屆帝展。有學者認為藍蔭鼎是台灣美術史上的「孤星」。《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作 者謝里法這樣形容藍蔭鼎:「雙腳踩的是鄉野的泥土,雙手沾的卻是社會最上層的光和彩。」藍蔭鼎堅持,農村就是他 的生命、就是他的生活;作為水彩畫大師,他眷念於家鄉的萬般景物,他始終堅持鄉土路線。

2031

于右任 草書對聯 鏡框

長 69 寬 15.8 公分

Yu Youren Calligraphy Couplet, Framed

69 x 15.8 cm

TWD:120,000

RMB:27,907

款識:務熙先生。滄海波全定, 神州日在中。于右任。

鈐印:右任(朱)

于右任(1879-1964),陝西三原人,祖籍 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 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 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于右任乃中華民國開 國元勛之一,早年係中國同盟會成員,民國成 立之後他擔任監察院院長長達34年,然終其 一生清廉,去世時沒有留下任何財物。承如他 曾書囑蔣經國之言:「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 應求萬年名」。尤精書法,尤擅草書,首創 「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近代 書聖」。于右任被列為「民國四大書法家」, 其為楷書譚延闓、草書于右任、隸書胡漢民、 篆書吳稚暉。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同 藏 家 舊 藏 LOT 20312036

2032

唐濤、陳立夫 書法條幅 共兩件一組

唐濤 長 133.6 寬 69.2 公分;陳立夫 長 87.5 寬 52 公分 Tang Tao Calligraphy Hanging Scroll, Chen Lifu Calligraphy Mounted for Framing, a set of two

133.6 x 69.2 cm; 87.5 x 52 cm

TWD:10,000

RMB:2,326

鈐印:唐印(白)、濤(朱)、陳立夫(朱)。

陳立夫(1900-2001),名祖燕,字立夫,中華民國政治家。浙江人,天津大學採礦系畢業。1924年,獲美國匹茲堡 大學採礦學碩士學位。父陳其業,字勤士,兄陳祖燾,字果夫。其二叔陳英士(陳其美)於辛亥革命初期與黃興同為孫 文的左右股肱,與蔣前總統關係密切,故兩兄弟受蔣提拔屢任要職。陳立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

唐濤(1918-2018 ),本名際盈,號伯度,福建東山人,對篆、隸、行、楷,無不兼擅,尤酷愛草書,早年受于右任 先生賞識入草書社研究,公餘研究歷代名家書史、畫理,對於書畫之研究著作頗豐,出版「標準草書析解」、「中國曆 代書體演變」及「中國書體演進」等書,致力於傳承書法藝術。

同 藏 家 舊 藏 LOT 20312036

同 一 藏 家 舊 藏 LOT 20312036

2033

黃君璧 〈竹石伴金英〉 鏡框

長 33.2 寬 67.8 公分

Huang Junpi, 'Bamboo and Stone with Jin Ying' , Framed

33.3 x 67.8 cm

TWD:80,000

RMB:18,605

款識:竹石伴金英。丙辰秋日畫于白雲堂黃君璧。

鈐印:黃君璧印(朱)、君翁(白)、白雲堂(白)。

黃君璧(1898-1991),原名允瑄,本名韞之,號君璧、君翁,晚號米壽老人,廣東南海祿舟人,當代國畫大師。與張大千、溥心畬以「渡 海三家」齊名。君璧先生26歲即舉辦個人畫展,40歲被聘為全國美展審查委員,50歲移居台灣。在台期間,除筆耕不輟外,長期擔 任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主任、教授,其白雲堂門下弟子遍及海內外,桃李滿天下,同時長期擔任宋美齡的國畫老師。黃君璧先生一生 是集美術家、教育家、鑒定家、收藏家之大成者。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34

陶壽伯 設色水墨 務熙先生上款 鏡框

長 68 寬 135 公分

Tao Shoubo, Ink and colour painting for Mr. Wuxi, framed

68 x 135 cm

TWD:8,000

RMB:1,860

鈐印:陶壽伯(朱)、疇中老人(白) 江南(朱)、萬石樓(白)。

陶壽伯(1902-1995),字知奮,號萬石老人、疇中老人、萬石層士,江蘇無錫人。師張大千,專長篆刻、書法、山水、花卉、尤 擅長畫梅,梅花獨樹一格,蒼韌有力,為人和靄可親,桃李滿房,受人尊重。 1915年 從蘇州唐伯謙學,學習拓碑、裱帖、鉤字、刻 碑文及硯銘等,當時有師兄弟錢瘦鐵等,從此步入了篆刻藝術生涯。1922年至上海報界工作,師事著名篆刻家趙叔儒,並與書畫界名 流相交往,兼習書畫。1930年開始學寫梅,臨摹汪巢林冊頁及百梅圖畫譜並讀王元章之梅花,三十九歲時已有墨梅專家的雅號。曾先 後在北美、日本、新加坡、香港、南洋等地舉行個人書畫篆刻展。在臺灣有書畫篆刻三絕之譽和“梅王”之稱。書畫結集有〈陶壽伯 書畫集〉

同 藏 家 舊 藏 LOT 20312036

2035

鐘壽仁 竹石圖 務熙先生上款 鏡框

長 68.3 寬 133.7 公分

Zhong Shouren Bamboo and Stone, for Mr. Wuxi, framed

68.3 x 133.7 cm

TWD:8,000

RMB:1,860

鈐印:東陽(朱)、鍾壽仁印(白)、勁節風高(朱)、竹報平安(朱)。

鐘壽仁(1927-1999),浙江東陽人。曾任職國民政府警衛總隊,1949年渡臺任總統府書記官,1957 年隨陳方習墨竹,書畫風格穎秀, 後隨高逸鴻習梅、蘭、竹、菊,并與葉公超為筆硯交,1972年獲中山文藝美術類創作獎。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同 一 藏 家 舊 藏 LOT 20312036

2036

松亭山士款 設色山水、

設色雪景 立軸 共兩件一組

設色山水 長 236.5 寬 57.7

設色雪景 長 236 寬 57 公分

Songting Shanren Mark, ink and color landscape, snow scene, hanging scroll, a set of two

236 x 57.7

236 x 57 cm

TWD:10,000

RMB:2,326

款識:秋登宣城。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 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 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

懷謝公。唐李太白。秋登宣城。謝桃北

樓。松亭山士。

鈐印:楊春明印(白)、松亭山士(朱)。

同 藏 家 舊 藏 LOT 20312036

王冠吾 (1894-1990)

字瀛杰,滿族。生於子雙城縣正白旗五屯。

1918年在北京朝陽大學法律系畢業。

1925年任奉天財政廳秘書,後任奉天省開 通縣長。1935年去重慶,任國民-防最高 委員會助理秘書,主辦機要。1940年任國 民黨糧食部督察員,後任湖北省糧政局長、 田糧處長、南鄂北區督糧特派員,1946年 任國民黨政府-監察委員,辦理要案甚多, 頗有成績,有"四監委"的稱道。王冠吾 文學造詣很高,著述較多,有〈自馬青山 集〉、〈暢遊六記〉、〈吾廬詩存〉、〈聽 春雨樓集〉、〈秋水長天集〉等著作,讀 者深為讚賞。

張大千、黃君璧、江兆申等三十四人 王冠吾先生上款 冊頁

長 37 寬 25 公分;45開,共 89 頁

2037

張大千、黃君璧、江兆申等三十四人

王冠吾先生上款 冊頁

長 37 寬 25 公分;共 89 頁

Thirty-four people including Zhang Daqian, Huang Junbi, Jiang Zhaoshen, etc., For Mr. Wang Guanwu. Album of Painting

37 x 25 ; Total 89 pages

TWD:800,000

RMB:186,047

款識:

〈張大千 荷花〉冠吾仁兄法家正之。張大千張爰。

〈黃君璧 觀瀑圖〉碧嶂雲巖噴玉泉,飛濤百尺帶寒煙。

遙看素練明秋壑,坐到忘機夕照邊。

冠吾先生方家屬畫癸卯夏日黃君璧。

〈丁念先 書法〉乾元以來。三九之載。八皇三代。至孔乃備。

聖人不世。期五百載。三陽吐圖。二陰出讖。制作之義。

以俟知奧。於穆韓君。獨見天意。復聖二族。逴越絕思。

漢韓叔節禮器碑字瘦勁有致古茂在古與他刻不同癸卯冬日寫。

冠吾道長臨此碑無是處上虞丁念先。

書法〉為萬世開太平。冠吾老弟。于右任。

民國 五十二年。

〈江兆申 倚仗遊林〉兆申。

〈吳詠香 松下高仕〉冠吾先生雅正。甲辰初夏。吳詠香。

鈐印:張爰之印(白)、黃君璧(白)、君翁(朱)、上虞氏(白) 念先長壽(朱)、右任(朱)、江印(白)、兆申(朱)、吳詠香(朱)。

張大千(1899-1983),本名張正則,後改名張援、張諠、張爰,小名季,字季爰,法號大千,別署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風 堂、大風起兮,中華民國當代知名藝術家,出生於四川內江,祖籍廣東番禺。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並稱為「南 張北齊」和「南張北溥」。與黃君璧、溥心畬以「渡海三家」齊名。1936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張大千畫集〉,徐悲鴻作序,推譽「五百 年來一大千」。

黃君璧(1898-1991),原名允瑄,本名韞之,號君璧、君翁,晚號米壽老人,廣東南海祿舟人,當代國畫大師。與張大千、溥心畬 以「渡海三家」齊名。君璧先生26歲即舉辦個人畫展,40歲被聘為全國美展審查委員,50歲移居台灣。在台期間,除筆耕不輟外, 長期擔任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主任、教授,其白雲堂門下弟子遍及海內外,桃李滿天下,同時長期擔任宋美齡的國畫老師。黃君璧先 生一生是集美術家、教育家、鑒定家、收藏家之大成者。

丁念先 (1906-1969),浙江上虞人,字守棠,齋號念聖樓。擅長書畫,尤精于隸。二十年代加入上海題襟館,後從丁輔之、高野 侯等人另組古歡今雨社,歷任中國畫會總幹事等職。其『念聖樓』之書畫文物與古籍碑帖庋藏量豐質精。1961年丁氏曾精選百件,在 台灣省立博物館舉辦『念聖樓書畫展』,並出版《念聖樓讀畫小紀》

江兆申(1925-1996),字茮原,齋名靈漚館,生於安徽歙縣岩寺鎮豐溪水畔,幼承庭訓,身受傳統書畫詩文薰陶,曾被溥心畬先生 錄為詩文弟子。中國書法家、畫家、篆刻家,中國書畫研究學者,曾獲葉公超、陳雪屏舉薦進入國立故宮博物院。任職於故宮期間, 致力於畫家與美術史研究,尤長時間投入明代唐寅的研究,其《關於唐寅的研究》一書,為美術史研究經典,曾任臺北國立故宮博物 院副院長兼書畫處處長。在藝術鑑賞與藝術史學的表現極為優異,在繪畫方面尤為耀眼:「詩、書、畫、印」樣樣精絕,為海峽兩岸 藝壇咸認為文人畫的極致典範,甚有學者以為其成就超越「明四大家」,繼張大千身後足以堪稱開宗立派的一代大師。

〈于右任

2038

于右任 書法條幅 王冠吾先生上款 立軸

長 89.5 寬 22 公分

Yu Youren Calligraphy, fot Mr. Wang Guanwu, Hanging scroll

89.5 x 22 cm

TWD:80,000

RMB:18,605

款識:艷艷鳳皇木,花開於社口,出門喜可知,田為耕者有,微雨 復春風,請飲吾家酒。題馮正忠夫人袁行盧畊者有其田圖。冠吾仁 弟同志,于右任。

鈐印:右任(朱)。

王冠吾(1894-1990)字瀛杰,滿族。生於子雙城縣正白旗五屯。 1918年在北京朝陽大學法律系畢業。1925年任奉天財政廳秘書,後 改任奉天省開通縣長。1935年去重慶,任國民-防最高委員會助理 秘書,主辦機要。1940年任國民黨糧食部督察員,後任湖北省糧政 局長、田糧處長、南鄂北區督糧特派員,1946年任國民黨政府-監 察委員,辦理要案甚多,頗有成績,有"四監委"的稱道。王冠吾 文學造詣很高,著述較多,有〈自馬青山集〉、〈暢遊六記〉、〈吾 廬詩存〉、〈聽春雨樓集〉、〈秋水長天集〉等著作,讀者深為讚賞。

于右任(1879-1964),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 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 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于右任乃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一,早年係 中國同盟會成員,民國成立之後他擔任監察院院長長達34年,然終 其一生清廉,去世時沒有留下任何財物。承如他曾書囑蔣經國之言: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年名」。尤精書法,尤擅草書,首 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近代書聖」。于右任被 列為「民國四大書法家」,其為楷書譚延闓、草書于右任、隸書胡 漢民、篆書吳稚暉。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丁念先 書法 翼予先生上款 鏡框

長 68.8 寬 34.8 公分

Ding Nianxian, Calligraphy for Mr. Yi Yu, ink on paper, framed

68.8 x 34.8 cm

TWD:120,000

RMB:27,907

款識:漢〈西嶽華山廟碑〉集句八言四聯,似翼予社 兄方家之屬即正。癸卯新正,上虞丁念。

鈐印:念先(白)、丁守棠(白)、始寧(朱)。

丁念先 (1906-1969),浙江上虞人,字守棠,齋 號念聖樓。擅長書畫,尤精于隸。二十年代加入上海 題襟館,後從丁輔之、高野侯等人另組古歡今雨社, 歷任中國畫會總幹事等職。其『念聖樓』之書畫文物 與古籍碑帖庋藏量豐質精。1961年丁氏曾精選百件, 在台灣省立博物館舉辦『念聖樓書畫展』,並出版〈念 聖樓讀畫小紀〉。

2039

2040 孫雲生 梅花仕女 鏡片

長 85 寬 46.5 公分

Sun Yunsheng, Plum Blossom

Lady, Mounted For Framing

85 x 46.5 cm

TWD:60,000

RMB:13,953

款識:欲向東風問早春,閒來花底步香塵。 試看一種嬋娟態,即是羅浮夢裡人。七十 年歲辛酉秋九月寫於五峯山下。寧河孫雲 生家瑞。

鈐印:大風堂門人(朱)、孫家瑞(白) 雲生(朱)、情心堂(朱)。

孫雲生(1918-2000),河北寧河人,又名家瑞。自1936年拜張大千之大風堂門下,47年伴隨張大千,終生不離,張大千視孫雲 生為衣缽傳人。孫雲生的作品工整秀雅,山水、人物、花鳥、蟲草,均無所不擅。家學淵源,九歲從叔父啟蒙習畫,修臨王羲之,歐 陽修,蘇軾,歐陽詢等名家書法,並從其母習誦近體詩。後師從王雪濤、秦仲文及胡佩衡等人,著手勾勒古人名跡,並遍臨宋、元、明、 清各大家。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41

黃君璧 雪景 鏡框

長 37.5 寬 60 公分

Huang Junbi, snow scene, ink and color on paper, framed 37.5 x 60 cm

TWD:200,000

RMB:46,512

款識:溪山積雪。丙辰春日畫於囗江畫樓。黃君璧。 鈐印:黃君璧印(白)、君翁(朱)、白雲堂(朱)。

黃君璧(1898-1991),原名允瑄,本名韞之,號君璧、君翁,晚號米壽老人,廣東南海祿舟人,當代國畫大師。與張大千、溥心畬以「渡 海三家」齊名。君璧先生26歲即舉辦個人畫展,40歲被聘為全國美展審查委員,50歲移居台灣。在台期間,除筆耕不輟外,長期擔 任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主任、教授,其白雲堂門下弟子遍及海內外,桃李滿天下,同時長期擔任宋美齡的國畫老師。黃君璧先生一生 是集美術家、教育家、鑒定家、收藏家之大成者。

2042

黃君璧 春郊策寒 肇衍先生上款 鏡片

長 51 寬 90 公分 1969年作;附黃湘詅開立之保證書

Huang Junbi, Spring Suburbs for Mr. Zhao Yan, ink and color on paper, Mounted For Framing

51 x 90 cm 1969; with guarantee issued by the family

TWD:300,000

RMB:69,767

款識:己酉初春畫于白雲堂,以為肇衍大家雅屬。君翁黃君璧。

鈐印:黃君璧印(白)、君翁(朱)、白雲堂(朱)。

上款人:黃肇衍(1939-?),國立師範大學畢業。曾任中央通訊社國內新聞部主任,「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編輯,曾當選十大傑 出女靑年,現任中華日報副社長,並在師大與輔大任敎。著作有「人籟」、「當代人物一席話」等等。

黃君璧(1898-1991),原名允瑄,本名韞之,號君璧、君翁,晚號米壽老人,廣東南海祿舟人,當代國畫大師。與張大千、溥心畬以「渡 海三家」齊名。君璧先生26歲即舉辦個人畫展,40歲被聘為全國美展審查委員,50歲移居台灣。在台期間,除筆耕不輟外,長期擔 任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主任、教授,其白雲堂門下弟子遍及海內外,桃李滿天下,同時長期擔任宋美齡的國畫老師。黃君璧先生一生 是集美術家、教育家、鑒定家、收藏家之大成者。

2043

黃君璧、陳定山 書畫雙挖 鏡片

陳定山長 33.3 寬 31.7 公分

黃君璧長 34.5 寬 31.7 公分

Huang Junbi and Chen Dingsha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double excavation, ink and color on paper, Mounted For Framing

Huang Junbi 33.3 x 31.7 Chen Dingshan 34.5 x 31.7 cm

TWD:35,000

RMB:8,140

款識:君璧。 鈐印:定山(白)、黃君璧印(白)。

陳定山 (1897-1987)本名陳蘧,自蝶也、 又字小蝶。書畫家、作家,十人書會成員。曾 在上海發起上海中國美術協會,亦在台擔任中 興大學、淡江文理學院、靜宜女子文理學院教 授,中華學術院詩學研究所委員。來台後,在 趙君豪、葉明勳、耿修業的邀約下重新開始於 報紙連載文章。

2044

溥心畬 醉酒圖 鏡框

長 27 寬 27 公分

Pu Hsinyu, The Drunken, Framed

27 x 27 cm

TWD:380,000

RMB:88,372

款識:醉來坐向斜陽市裡,花前花飛總不知。心畬為吟珠作。

鈐印:溥儒(白)。

溥心畬(1896-1963),愛新覺羅氏,鑲藍旗,恭親王奕訢後 裔,字輩溥,齋號寒玉堂,光緒帝賜名儒,字心畬。為道光帝六 子恭親王奕訢次孫、郡王銜貝勒載瀅次子。出生滿五月即蒙恩賜 「頭品頂戴」。1910年入貴胄法政學堂學習,後畢業1927年曾 赴日本講學,任京都帝國大學教授。1949年,溥心畬先遷居至舟 山島,再隨民國政府渡台。蔣中正總統曾擬授考試委員、國策顧 問等職,一概婉謝。居台期間除任師範大學及東海大學教授,亦 於自宅開班授徒,門生有羅青哲、江兆申等。晚年對台灣風景事 物開始觀察描繪,多幅精品今典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歷史 博物館。因其詩、書、畫與張大千齊名,故後人將兩人並稱為「南 張北溥」。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與黃君璧、張大千以「渡 海三家」齊名。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45

溥心畬 白菜圖 鏡框

長 60.5 寬 28 公分

Pu Hsinyu Cabbage, framed

60.5 x 28 cm

TWD:350,000

RMB:81,395

款識:秋末晚菘深有味,山中荷鍤劚雲根, 心畬。

鈐印:溥儒(白)。

2046

江兆申 寒梅閣 鏡框

長 31 寬 67.7 公分

Jiang Zhaoshen, Hanmei Pavilion, ink on paper, framed

31 x 67.7 cm

TWD:20,000

RMB:4,651

款識:寒梅閣。又村先生屬。江兆申書。 鈐印:江兆申印(白)、茮原(朱)。 江兆申(1925-1996),字茮原,齋名靈漚館,生於安徽歙縣岩寺鎮豐溪水畔,幼承庭訓,身受傳統書畫詩文薰陶,曾被溥心畬先 生錄為詩文弟子。中國書法家、畫家、篆刻家,中國書畫研究學者,曾獲葉公超、陳雪屏舉薦進入國立故宮博物院。任職於故宮期間, 致力於畫家與美術史研究,尤長時間投入明代唐寅的研究,其〈關於唐寅的研究〉一書,為美術史研究經典,曾任臺北國立故宮博物 院副院長兼書畫處處長。在藝術鑑賞與藝術史學的表現極為優異,在繪畫方面尤為耀眼:「詩、書、畫、印」樣樣精絕,為海峽兩岸 藝壇咸認為文人畫的極致典範,甚有學者以為其成就超越「明四大家」,繼張大千身後足以堪稱開宗立派的一代大師。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47

江兆申 山水 鏡片

長 61.5 寬 98.4 公分

Jiang Zhaoshen, Landscape,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Mounted For Framing

61.5 x 98.4 cm

TWD:300,000

RMB:69,767

款識:風波不動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應是水仙梳洗處,一螺 青黛鏡中心。唐雍陶題君山詩句。壬申江兆申。茮原寫意。

鈐印:兆申之印(白)、雙菩提樹龕(白)、靈漚館(朱)。

著錄(一):〈江兆申作品集下〉,台北市立美術館,民國八十一年, 230、231頁。

著錄(二):〈名家翰墨〉,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106、107頁。

著錄(一):〈江兆申作品集下〉,台北市立美 術館,民國八十一年,230、231頁。

著錄(二):〈名家翰墨〉,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 1992年,106、107頁。

2048

周澄 設色繡球花 鏡框

長 30 寬 40 公分

Zhou Cheng, Flower, ink and colour, hanging scroll

30 x 40 cm

TWD:8,000

RMB:1,860

鈐印:周澄(白)、蓴波(朱)。

周澄(1941-2022),字蓴波,生於台灣宜蘭縣。1961年就讀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係時,師江兆申研習書畫、篆刻並讀文史詩詞, 後又入王壯為老師門下求藝,以「詩、書、畫、印」四絕集於一身。

1974年獲台灣美展篆刻第一名,1981年中山文藝篆刻類創作獎, 1994年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行書畫展,獲頒藝術獎章。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49

陶晴山、蔡友 立軸共兩件一組

陶晴山:長 85 寬 34.5 公分

蔡友 :長 132 寬 34 公分

Tao Qingshan, Cai You, a set of two, hanging scrolls

85 x 34.5 cm, 132 x 34 cm

TWD:10,000

RMB:2,326

鈐印:陶晴山(白)、朗秋(朱) 蔡(白)、草(朱)。

陶晴山(1938-),號朗秋,1948年隨父親陶芸樓來台。少年時期,藝術才情獲得當時任教基隆中學的江兆申(1925~1996)賞識 而親授書畫筆墨,紮下深厚根基。後考入臺北國立藝專(今臺灣藝術大學),又恰得江兆申執教藝專而再續前緣,終得拜入江氏靈漚 館門下。先後於基隆中山國中、大德國中、基隆女中任教。曾任基隆美術協會會長。現任中華畫院顧問、中華畫學會常務理事、台灣 畫院院長、中國國際美協顧問等職。

蔡友(1947-) 生於台灣南投縣台灣藝術大學書畫學系教授。曾擔任全國美展、全省美展、中山文藝創作獎、大墩美展、國軍文藝 金像獎、竹塹獎評審、大墩美展、基隆美展、行天宮人文獎等重要美展評審委員。作者以旅行之所聞所見來充實作品內涵,透過筆墨 表現造物之奇、大地之美。作品以表現台灣山川鄉土的趣味為主,呈現出空靈、迷濛、意境深遠的氣氛,也透露著鄉情舊夢與淡淡的 思古幽情。

2050

郎靜山 書法 鏡框

長 31 寬 27 公分

Lang Jingshan, calligraphy, ink on paper, framed

31 x 27 cm

TWD:5,000

RMB:1,163

鈐印:郎(白)、靜山(朱)。

來源: 台灣資深藏家專場LOT 2023 - 2026、2050

郎靜山(1892-1995),原名國棟,筆名靜山,號桐雲書屋主人,別署頤叟,祖籍浙江蘭溪,出生於江蘇淮安,中國攝影家。郎靜 山自幼即喜愛中國書畫,並在12歲時於上海南洋中學師從李靖蘭,習得攝影原理及沖洗與曬印技術。完成學業的郎靜山先後進入上 海《申報》、《時報》,成為中國最早的攝影記者之一。郎靜山的攝影理念主張融會西方的攝影技巧以及中國的水墨畫理,表現出中 國水墨畫多視點及虛實相映的意境。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51

高拜石 篆書條幅 樹源先生上款 鏡框

長 58 寬 23 公分

Gao Baishi, Calligraphy in Zhuanshu for Mr. Shuyuan, framed

58 x 23 cm

TWD:10,000

RMB:2,326

鈐印:高(白)、拜(朱)。

葉樹源(1915-1997),福建省福州人。1941年成立葉樹 源建築師事務所,1950年來台,1951年起教成功大學建築 學系。曾任考試院典試委員。

高拜石(1901-1969)字懶雲,別號般若、古春風樓主人, 筆名芝翁、南湖、芝斐、介園、懶雲,福建福州人,中華民

國編輯、書法家、作家。受吳昌碩影響,專研書法與篆刻。

曾在北京創辦〈心聲晚報〉。回福建復創〈華報〉、〈寰宇 新聞〉,並出任當地的〈民國日報〉編輯。抗戰時在福州任 福建省府參議,日軍撤退後,主持當地〈中央日報〉筆政。

曾隨湯恩伯赴廈。到臺灣後,受劉啟光協助,入華南銀行工 作。二二八事件,時任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宣傳處主任秘 書,替出面組織治安維持會的蔣渭川寫廣播稿,並經由林紫 貴向李翼中請示。曾任臺灣省新聞處主任秘書。在報界於〈新 生報〉副刊撰寫專欄「古春風樓瑣記」,為描寫清末民初人 物,後印為書籍出版,全篇共14回。在〈大華晚報〉則發 表「浮滙識小」專欄。曾發起組織中國書法學會並擔任理事, 並組東冶藝林、八儔書畫會與五人書展等。

2052

沈耀初 水墨 立軸

長 136 寬 42.5 公分

Shen Yaochu, ink on peper, hanging scroll

136 x 42.5 cm

TWD:30,000

RMB:6,977

款識:耀初。 鈐印:耀初(白)。

沈耀初(1907-1990),福建省詔安縣人。自髻齡入學便開始學習 國畫。世居詔安城南士渡鄉,故自號士渡人(七十後改士渡叟)。 幼喜繪事,精勤敏悟,習諸大家,樂之不倦。 1974年獲得台灣省畫 學會最高榮譽「金爵獎」,20世紀70年代末與張大千等被台灣省 遴選為「台灣當代十大名畫家」。 1975年後,先後在40多個國家 和地區舉辦個展或聯展,作品被國內外諸多博物館收藏。出版有〈沈 耀初書畫集〉、〈沈耀初評傳〉等。 1986年,沈耀初攜多年積蓄的 資金和畢生創作的書畫作品悉數帶回福建詔安,1990年在故鄉斥資 興建沈耀初美術館,後逝世於故鄉。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53

歐豪年 利市三倍 鏡框

長 32.5 寬 69 公分,附作者合照。

Ou Haonian, ink and colour, Framed

32 x 69 cm, with artist picture

TWD:20,000

RMB:4,651

鈐印:歐豪年印(白)、自得(朱)。

歐豪年(1935-)17歲師事從趙少昂,嶺南畫派畫家,創作題材與形式豐富多樣。1950年,全家移居香港,1970年赴台灣執教中國文 化大學並定居台灣。1993年獲法國巴黎大皇宮特別獎譽,為第一個獲此獎的中國畫家。 2016年6月獲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同年11月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藝術家創作作品照片。

2054

歐豪年 設色菊花 鏡框

長 40 寬 59.5 公分

Au Honien, Chrysanthemu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Framed

40 x 59.5 cm

TWD:30,000

RMB:6,977

鈐印:歐豪年(朱)、平生寄懷(白)。

歐豪年(1935-)17歲師事從趙少昂,嶺南畫派畫家,創作題材與形式豐富多樣。1950年,全家移居香港,1970年赴台灣執教中國 文化大學並定居台灣。1993年獲法國巴黎大皇宮特別獎譽,為第一個獲此獎的中國畫家。 2016年6月獲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學位,同年11月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55

歐豪年 山水 鏡框

長 53 寬 13.5 公分

Au Haonian, Landscape,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Framed 53 x 13.5 cm

TWD:50,000

RMB:11,628

鈐印:豪年(朱)。

2056

南懷瑾 書法 鏡框

長 33.6 寬 138 公分

Nan Huaijin, Calligraphy , ink on paper, Framed

33.6 x 138 cm

TWD:200,000

RMB:46,512

款識:蜀山浙水幾回程,都是前身汗漫行。揮手紅塵看下界, 佛燈漁火對吾明。七十年來憂患殷夕陽紅照半天雲凌虛高閣 憑櫊坐碧落黃昏一手兮櫊誤應欄甲子冬夜戲作慨懷琴玲存念。

南懷瑾。 鈐印:金粟轩主(朱)。

南懷瑾(1918-2012),法號通禪,譜名常泰,又名常鏗,號 懷瑾,又號玉溪,生於中國浙江樂清縣,禪師、儒釋道的傳承者。 參加灌縣靈岩寺禪七,參與籌創維摩精舍,成為袁煥仙首座大弟 子,後四川峨嵋山出家,先後於大坪寺、五橋通閉關,在閉關3 年期間閱讀大藏經,再於成都大慈寺萬佛樓,貢噶呼圖克圖等授 予三壇大戒,期間閉關多次,後走康藏參訪密宗上師。1949年隨 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曾在多所大學擔任教授,並受邀在多個 機關、團體講學,後曾旅居美國、香港等地。其論著的主要方向 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領域,其生平致力於傳播中國文化。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國學大師 南懷瑾

2057 星雲法師 珍惜因緣 鏡框

長 90 寬 42 公分 附作品保證書 Master Xingyun Calligraphy, ink on paper, framed 90 x 42 cm With Certificate of authenticity

TWD:250,000

RMB:58,140

款識:珍惜因緣。星雲。

鈐印:星雲(白)、佛型印(朱)。

釋星雲(1927-2023)童年出家。俗名李國深,法名 今覺,法號悟徹,自號星雲,筆名趙無任。生於中華民 國江蘇省江都縣(今揚州市),漢傳佛教比丘及學者, 為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同時也是佛光山開山宗長、 國際佛光會的創辦人,被尊稱星雲大師。曾任國際佛光 會榮譽總會長、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榮譽會長。釋星雲致 力於用筆墨弘法,釋星雲的「一筆字」,名聞海峽兩岸。 所謂「一筆字」,釋星雲表示,因為他的視覺退化,只 有心裡想好要寫哪些字,必須要一次完成;如果不能完 成,第二筆如何銜接,他就沒有辦法繼續了。因為每一 幅字都是從頭到尾一筆完成,所以叫「一筆字」。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58

臺靜農 書法條幅 鏡框

長 137 寬 33 公分 Tai Jingnong, Calligraphy, ink on paper, framed

137 x 33 cm

TWD:150,000

RMB:34,884

款識:違物離人不計年,萬金難買北窗眠。高懷元在羲 皇上,大事已明空劫前。樵路細盤雲外嶺,釣筒倒插水 中天。此時消息君知否。千載巢由未足賢。憶從南鄭入 成都,氣俗豪華海內無,故苑燕開車載酒,名姬舞罷鬥 量珠,浣花江路青螭舫,槎柳球場白雪駒,回首壯遊真 昨夢,一竿風月老南湖。靜農於歇腳庵。 鈐印:歇腳庵(白)、靜農無咎(朱)。

臺靜農(1902-1990),本姓澹臺,初字進努,號孟威, 原名傳嚴,入學北京大學時改名靜農,改字伯簡,晚號 靜者。生於安徽省霍邱縣葉家集鎮,長期寫作,精於書 法,筆名有:青曲、聞超、孔嘉、釋耒、白簡、龍坡居 民等。師承魯迅,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地之子》、《建 塔者》得到魯迅好評。戰時結識「南張北溥」張大千與 溥心畬,更獲張大千贈予倪元璐真跡;自此開始臨摹「倪 體」,並在倪體上更臻成熟,獨樹一格,成為著名的書 法大家。1946渡海來台,1948-1968年任教台灣大學 中文系系主任共二十年。1984年與梁實秋同時得到中華 民國國家文藝獎。1985年與日本人宇野精一共同獲得行 政院文化獎,褒揚為:「早年致力於新文學創作,文風 兼具犀利批判與悲憫胸襟,作品至今猶為文學批評界重 視;其後專攻古典文學研究,闡揚文化精義,重要著作 《兩漢樂舞考》、《論兩漢散文的演變》、《論唐代士 風與文學》等,論斷創新,精微獨到,於傳承文化,功 不可沒。現台灣大學之標準字即為臺靜農所題。

2060

莊嚴 離亭燕 秀枝姻女士雅正 鏡片

長 129 寬 32 公分

Zhuang yan, calligraphy for Ms. Xiuzhi Yazheng, ink on paper, Mounted For Framing

129 x 32 cm

TWD:20,000

RMB:4,651

鈐印:莊嚴(白)、慕陵(朱)

莊嚴(1899-1980),字尚嚴,號慕陵,晚號六一翁,古文物專家、藝 術史學者以及書法家,以瘦金體書法聞名,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莊嚴偏好宋徽宗的瘦金書,惟因融合薛稷、褚遂良書體,轉折處較圓,字 體姿態較多,剛中現柔,別具風姿。行草書則有趙孟頫的神韻,又融合瘦 金書的筆法及丰采。

2059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59

2060

王王孫寫 蔣經國、蔣方良印譜

長 19 寬 12.5 公分

Wang Wangsun, Seal Collection of Jiang Jingguo and Jiang Fangliang

19 x 12.5 cm

TWD:25,000

RMB:5,814

款識:六十九年十月十五日刻。王王孫。

鈐印:蔣經國(白)、蔣方良(白)。

王王孫(1909-),本名王碩智,本籍安徽省滁

縣東門莊人士。幼承庭訓,每日臨帖水紙一刀,時

刻不停。曾受日本人尊封為「中國印聖」的他,在

民國二十七年完成「正氣歌」印石六十方,至此藝 術成就達顛峰。來台定居後曾為蔣中正、嚴家淦、 蔣經國、李登輝及韓國大統領李承晚、越南總統等 六位國家元首治印而響譽國際。

2061

董作賓 甲骨文條幅 鏡片

長 69.3 寬 30.8 公分

Dong Zuobin Calligraphy in Oracle Bone, ink on paper, Mounted For Framing

69.3 x 30.8 cm

TWD:60,000

RMB:13,953

款識:遊觀獨喜入名山,盡日行來雙足艱。為問故 人不知處,家無僕禦篳門關。遊觀獨喜入名山,盡 日行來雙足艱。為問故人不知處,家無僕禦篳門關。

丁仁集契文詩。霈霖先生正字,民國四十九年四月 廿九日丁亥,寫於台北里寓之平廬,董作賓。

鈐印:董作(白)、彥堂(朱)。

董作賓(1895-1963),原名作仁,字彥堂,又 作雁堂,號平廬。河南南陽人。知名文史學者,在 考古學、殷商史、文字學、書法及篆刻藝術等方面 頗有貢獻。董作賓以十年時間研究,於1945年出 版〈殷曆譜〉一書,根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 建設殷商年代學,成為當時「古學之最高峰」1958 年,胡適由美抵台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後,力邀董 作賓返台,史語所成立「甲骨學研究室」,由董作 賓擔當主任主持工作。

2061

2062

小魚 雨中行 立軸

字長 28 寬 26.2 公分;畫長 77 寬 26.2 公分

Xiao Yu, Walking in the Rain, hanging Scroll

28 x 26.2 ; 77 x 26.2 cm

TWD:15,000

RMB:3,488

款識:垂枝斜雨天上來,衝泥踏水向前去。小魚造句。雨中行。小魚。

小魚(1947-)本名陳正隆。台灣當代篆刻、書法家。一個忠於自 己生活的行者,對於創作,「以我觀物」,無滯無礙;「以物觀我」, 一片渾然,用真感情寫真景物,一派天真。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63

馬白水 設色水墨 鏡框

長 99 寬 49 公分

Ma Baishui, landscape,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framed

99 x 49 cm

TWD:35,000

RMB:8,140

款識:白水。一九六五。

鈐印:MA PAI SUI(朱)

馬白水(1909年-2003年),本名 馬士香,出生於中國遼寧省本溪縣山城 溝,畫家與美術教育家。1948 年後定 居台灣後任教長達27年,對戰後台灣 水彩畫的教育與發展影響甚廣。1975 年退休後移居美國。 2003年逝世。

2064

劉延濤 仿石濤設色山水 立軸

長 103 寬 40.5 公分

Liu Yantao, Imitation of Shi Tao Landscape, ink on peper, hanging Scroll

103 x 40.5 cm

TWD:30,000

RMB:6,977

鈐印:延濤(白)、緣文居(朱)。

劉延濤(1908-1998),號慕黃,生於清河南省鞏縣。 曾任中華民國監察委員。曾協助于右任十次編修「標準草 書」,並著有「草書通論」。1955年與馬壽華、陳方、 陶芸樓、鄭曼青、張穀年與高逸鴻等渡海來臺書畫家組成 「七友畫會」。是少數能融合詩、書、畫於一身的渡臺先 輩名家。與張大千、鄭曼青都有美髯,素有「畫壇三髯」 之稱。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65

曾紹杰

設色水墨 鏡框

長 37.5 寬 49.5 公分

Zeng Shaojie, ink and color on paper, framed

37.5 x 49.5 cm

TWD:30,000

RMB:6,977

款識:漢四靈磚癸丑季秋。曾紹杰摹。

鈐印:曾紹杰(朱)。

曾紹杰(1910-1988),湖南湘鄉人,別署紹公、紹翁,又號萬石君。齋堂為昆吾室、萬石堂。自幼受學於家塾,因此奠定經史、古文 的深厚基礎。上海大夏大學會計系畢業後,歷任多項公職。1959年與陳定山、王壯為、傅狷夫、張隆延、丁念先、陳子和、朱龍盦等, 合組「十人書會」。

2066

劉墉 設色山水 鏡框

長 70 寬 130 公分

Liu Yong Landscape,ink and color on paper, framed 70 x 130 cm

TWD:100,000

RMB:23,256

款識:戊辰年冬寫觀瀑圖於氤夢樓。劉墉記。 鈐印:劉墉(白)、夢然(朱)。

劉墉(1949-),原名劉鏞,號夢然。生於台北,國際知名畫家、作家、教育家 。曾任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紐約聖若望 大學專任駐校藝術家、廈門大學客座教授。曾在國父紀念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北京畫院、浙江美術館、遼寧省博及美國各地美術館 舉行個人畫展三十餘次,中英文藝術論著在全球發行。

劉墉在繪畫方面的最大成就是獨創噴染皴擦法,將現代噴墨技巧與傳統國畫皴法結合,他的沒骨花鳥則被國際藝評家讚賞有過於惲壽 平。他最著名的藝術理論作品是以《Ten Thousand Mountains》專著實證中國繪畫的符號象徵主義,並在太平洋文化基金會的獎助 下為黃君璧、林玉山撰寫《白雲堂畫論畫法》與《林玉山畫論畫法》,為大師的畫學做傳承的工作。

2067

鄭善禧 設色京劇人物 煥臻先生上款 紙本

長 37.7 寬 54.3 公分

Zheng Shanxi, painting and coloring Peking Opera characters for Mr. Huan Zhen, ink and color on paper

37.7 x 54.3 cm

TWD:30,000

RMB:6,977

鈐印:一九八一(朱)、辛酉(白)、鄭(白)。

鄭善禧(1932-),生於福建省龍溪縣的石碼鎮。是第一屆國家文藝獎得主,他的繪畫在21世紀臺灣水墨畫的發展歷程中,被認為 兼具臺灣本土色彩與傳統詩、書、畫的涵養,同時又有西洋繪畫的造形、色彩,更含蘊了來自民間美術的俚俗野趣。在80年代開始 畫瓷,他的彩瓷作品,用筆、用色皆自由奔放,與繪畫作品相得益彰。

2068

朱銘 水彩靜物圖 鏡框

長 34.5 寬 50.5 公分

Ju Ming, Watercolor on paper, framed

34.5 x 50.5 cm

TWD:30,000

RMB:6,977

款識:朱銘。90。 鈐印:朱銘(白)。

朱銘(1938-2023) ,生於苗栗通霄,本名朱川泰。十五歲開始,師從雕刻師傅李金川學習雕刻及繪畫,自此開始雕刻生涯。三十 歲那年,拜入當時的雕刻大師楊英風門下。1976年,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首次個展,各界佳評如潮,從而使朱銘被視為1970年代 臺灣鄉土運動的象徵,奠定在藝壇的地位。日後發展出知名的〈太極系列〉。1980年代初期,前往國際藝術重鎮的美國紐約,以此為 契機,進軍國際。他的藝術創作一再蜕變,媒材上不再侷限於木料,陶土、海綿、青銅、不鏽鋼等各種媒材盡為其所用。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69

朱銘 水彩雙禽圖 鏡框

長 25.5 寬 46.5 公分

Ju Ming, Double Bird Watercolor on paper, framed

25.5 x 46.5 cm

TWD:30,000

RMB:6,977

款識:朱銘。85。

朱銘(1938-2023) ,生於苗栗通霄,本名朱川泰。十五歲開始,師從雕刻師傅李金川學習雕刻及繪畫,自此開始雕刻生涯。三十 歲那年,拜入當時的雕刻大師楊英風門下。1976年,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首次個展,各界佳評如潮,從而使朱銘被視為1970年代 臺灣鄉土運動的象徵,奠定在藝壇的地位。日後發展出知名的〈太極系列〉。1980年代初期,前往國際藝術重鎮的美國紐約,以此為 契機,進軍國際。他的藝術創作一再蜕變,媒材上不再侷限於木料,陶土、海綿、青銅、不鏽鋼等各種媒材盡為其所用。

2070

王攀元 霜滿天 鏡框

長 35 寬 76 公分 附家屬開立之作品保證書 Wang Panyuan, Frost Sky, ink on paper, Framed 35 x 76 cm with guarantee issued by the family

TWD:40,000

RMB:9,302

鈐印:王攀元(朱)。

著錄:〈王攀元水墨畫集〉,大衛藝術設計公司, 2005年,42、43頁。

2071

王攀元 荷葉 鏡框

長 90 寬 50.5 公分 附家屬開立之作品保證書 Wang Panyuan, lotus leaf, ink on paper, Framed 90 x 50.5 cm with guarantee issued by the family

TWD:30,000

RMB:6,977

鈐印:王攀元(陰陽刻)。

王攀元(1909-2017),王攀元生於江蘇望族,卻因早孤而使生 命際遇多遭離難,曾於 1933 年考上復旦大學法律系,後因對藝 術創作的興趣而在隔年 1934 年重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就讀, 在學期間師承潘玉良、劉海粟、潘天壽等人,擅長水墨、水彩、 油畫等媒材,活用於中國傳統與西方現代風格間。畢業後,王攀 元原打算前往法國留學,卻因中日戰爭爆發而中斷了藝術學業, 並於 1949 年攜家眷隨國民政府來台,落腳高雄也因生計於碼頭 當臨時搬運工;在此期間王攀元皆未曾放棄藝術創作,後經親友 介紹才輾轉定居宜蘭擔任美術教師,並於 1961 年與友人共組「蘭 陽畫會」,爾後國內各類展覽邀約不斷,其創作漸受重視。後於 2001 年獲頒「第五屆國家文藝獎」,自此奠定他在台灣藝術史的 地位。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70
2071

2072 王攀元 我在深山無遠親 鏡框

長 69 寬 44.6 公分

附家屬開立之保證書

Wang Panyuanno, Scenery, ink on paper, Framed

69 x 44.6 cm with guarantee issued by the family

TWD:30,000

RMB:6,977

款識:我在深山無遠親。

鈐印:王攀元印(白)。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73

楚戈 行書七言聯 紙本

長 135.5 寬 35 公分

Chu Ge calligraphy couplet, ink on paper

135.5 x 35 cm

TWD:5,000

RMB:1,163

款識:一簾花雨詩中畫 半榻茶煙醉後禪 鈐印:袁氏(白)、楚戈(白)。

楚戈(1931-2011),本名袁德星, 湖南省湘陰縣人,是台灣著名古物 鑑定家、現代詩人、散文作家、畫 家與書法家。曾在國立故宮博物院 器物處專研古器物長達25年,成為 青銅器專家,和江兆申並譽故宮二 寶。曾參與新詩現代派運動、五月 畫會、東方畫會,活躍於文壇、藝 壇與研究界,撰文鼓吹現代藝術運 動,發表過數量豐富的藝術評論, 結識許多藝文人士,近半世紀以來 一直是台灣現代藝術活動的重要人 物,被尊稱為「現代水墨藝術的革 命家」。作品曾於中國各省、美國、 加拿大、歐洲各國、日本、香港、 韓國展出,廣為美術館、國際藏家 收藏。

2074

洛夫 南無阿彌陀佛 紙本

長 34.5 寬 68.5 公分

Luo Fu, Namo Amitābha, ink on paper

34.5 x 68.5 cm

TWD:50,000

RMB:11,628

款識:南無阿彌陀佛。洛夫。

鈐印:洛夫(朱)。

莫洛夫(1928-2018),原名莫運端,後改莫洛夫,筆名洛夫、野叟,臺灣現代詩詩人,生於中華民國湖南省衡陽,退休後移民加拿大。 於2016年夏天,返台定居。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後任北京師範大學、華僑大學、廣西民族大學、中北大學等大學的客座教授。

1954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歷任總編輯多年。洛夫一生創作甚豐,其中詩集〈魔歌〉被評選為台灣文學經典之一。

洛夫著作豐富,其詩意象繁複,語言奇詭,表現手法近乎魔幻,台灣現代詩壇只要說到「超現實主義」五個字,一定跟「洛夫」二字 畫上等號,洛夫在詩壇上也被譽為「詩魔」。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瑞典等文,並收入各種大型詩選,包括〈中國當代 十大詩人選集〉。2001年出版的三千行長詩〈漂木〉更震驚華語詩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同年亦被評選為台灣當代十大詩人 之一,名列首位。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2075

洛夫 詩的葬禮 鏡框

長 32.5 寬 67.4 公分

Luo Fu, 'Funeral of Poem', framed 32.5 x 67.4 cm

TWD:50,000

RMB:11,628

款識:詩的葬禮。把一首,在抽屜裡鎖了三十年的情詩,投入火中,字,被燒得吱吱大叫, 而灰爐一言不發,它相信,總有一天,那人,將在風中讀到。洛夫。 鈐印:獨上雪樓(朱)、洛夫(朱)。

2076

洛夫 書法條幅 紙本

長 65 寬 34 公分

Luo Fu, Calligraphy, ink on paper

65 x 34 cm

TWD:30,000

RMB:6,977

款識:荷花的升起是一種慾望。也是一種禪。

艾琳清賞。洛夫。

鈐印:雪樓(朱)、洛夫(朱)。

本拍品不包含信封,藏家提供僅作為展示用

知 名 詩 人 作 家 兼 資 深 傳 媒 人 珍 藏 LOT 20762105

2077

洛夫簽贈 詩集《眾荷喧嘩》

長 19 寬 13 公分;民國65年初版;楓城出版社 Luo Fu signed the collection of poems "All the Lotuses"

19 x 13 cm

LOT 2076 -

2078

瘂弦簽贈 詩集《深淵》

長 18.6 寬 13.5 公分;民國60年初版;晨鐘出版社 A collection of poems "The Abyss" signed by Yixian

18.6 x 13.5 cm

TWD:30,000

RMB:6,977

瘂弦(1932-),本名王慶麟,出生於河南南陽,臺灣 現代詩歌中文寫作者。於1960年代與其他詩人崛起。瘂 弦於1949年在湖南加入中華民國國軍,並隨之抵達台 灣;1953年進入復興崗學院的影劇系,翌年畢業。後獲 分配到左營軍中廣播電台工作。同年與張默和洛夫創立 創世紀詩社,發行《創世紀》詩刊,人稱詩壇「鐵三角」。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名 詩 人 作 家 兼 資 深 傳 媒 人 珍 藏
TWD:12,000 RMB:2,791 2105

2079

張默 抽象水墨 紙本

長 69.3 寬 68 公分 Zhang Mo Abstract ink on paper

69.3 x 68 cm

TWD:5,000

RMB:1,163

款識:張默。二零零八年五月內湖。

鈐印:張默(白)、無塵居(白)、無為(朱)。

張默(1931-)生於安徽省無為縣孫家灣,1949年自南京經上海前往台灣。1950年加入中華民國海軍,並開始學習現代詩。1954年 10月10日他和洛夫、瘂弦在高雄市左營區成立創世紀詩社,並出版《創世紀詩刊》。1964年出版個人第一本詩集《紫的邊陲》,並 曾經是《中華文藝》月刊主編。

知 名 詩 人 作 家 兼 資 深 傳 媒 人 珍 藏 LOT 20762105

2080

周夢蝶

〈情是何物〉 紙本

長 42 寬 46.8 公分

Zhou Mengdie "What is Love" Paper version

42 x 46.8 cm

TWD:150,000

RMB:34,884

本拍品不包含信封,藏家提供僅作為展示用

周夢蝶(1921-2014),本名周起述,又有筆名周拯,生於河南、長居台灣的著名詩人及文學家。創作文類以詩為主,兼及散文。 1952年開始發表詩作,1959年出版詩集《孤獨國》,奠定他在詩壇的地位。最拿手的是瘦金體小楷。作品深受佛經影響,因國學底 蘊豐厚,喜愛用典,以自我靈魂為起點,引禪意入詩,將人生經歷與悲苦的心境融入詩作,感悟現實的真諦。詩作量少卻精緻,真情 消融於詩情,續寫了中國傳統文學的新頁。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新詩特別獎、笠詩社詩創作獎、國家文藝獎文學類獎、中央日報文學獎 成就特別獎、中國詩歌藝術學會詩歌藝術貢獻獎。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知 名 詩 人 作 家 兼 資 深 傳 媒 人 珍 藏 LOT 20762105

2081

周夢蝶題字 詩集《世紀詩選》

長 21.2 寬 15.2 公分;2000年4月初版;爾雅出版社

Inscription by Zhou Mengdie Poetry Collection "Selected Poems of the Century"

21.2 x 15.2 cm

TWD:30,000

RMB:6,977

2082

周夢蝶題字 詩集《約會》

長 21.2 寬 15.2 公分; 2002年7月初版;九歌出版社

Inscription by Zhou Mengdie Poetry Collection "Date"

21.2 x 15.2 cm

TWD:30,000

RMB:6,977

2083

周夢蝶 〈有一種人或鳥〉 紙本

長 31.5 寬 48.5 公分

Zhou Mengdie "There Is a Kind of Man or Bird" paper

31.5 x 48.5 cm

TWD:300,000

RMB:69,767

本拍品不包含信封,藏家提供僅作為展示用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知 名 詩 人 作 家 兼 資 深 傳 媒 人 珍 藏 LOT 20762105

2084

周夢蝶 〈酩酊二十四行詩〉 紙本

長 33 寬 95 公分

Zhou Mengdie's "Drunken Sonnets" on paper

33 x 95 cm

TWD:350,000

RMB:81,395

本拍品不包含信封,藏家提供僅作為展示用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知 名 詩 人 作 家 兼 資 深 傳 媒 人 珍 藏 LOT 20762105

2085

周夢蝶題字 詩集《十三朵白菊花》

長 21.2 寬 15.2 公分;2002年7月初版;洪範書店

Zhou Mengdie's inscription Poems "Thirteen White Chrysanthemums"

21.2 x 15.2 cm

TWD:30,000

RMB:6,977

2086

鄭愁予簽贈 詩集《詩選》

長 19 寬 13 公分;民國68年初版;洪範書店初版。

Anthology of Poems "Selected Poems" signed by Zheng Chouyu

19 x 13 cm

TWD:20,000

RMB:4,651

2087

鄭愁予 〈水巷〉鏡框

長 19.7 寬 28.5 公分

Zheng Chouyu "Water Lane" , Framed

19.7 x 28.5 cm

TWD:50,000

RMB:11,628

款識:水巷。鄭愁予。四圍的青山太高了,顯得晴空。如一描藍的窗......我們常常拉上窗帷。那是陰了,而且飄著雨的流蘇。我原是 愛聽罄聲與鐸聲的。今卻為你戚戚於小院的陰晴。算了吧。管他一世的緣份是否相值於千年慧根。誰讓你我相逢。且相逢於這小小的 水巷如兩條魚。敬求親鈔。愁公於二〇一八東海。艾琳珍藏。

鈐印:愁予所貽(白)、顏艾琳印(白)、佛型印(朱)。

鄭愁予(1933-),本名鄭文韜,是一位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的台灣現代詩詩人。16歲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草鞋與筏子》,隨 後出版《窗外的女奴》、《衣缽》、《雪的可能》、《燕人行》、《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部詩集。在大眾間以《錯誤》一詩中「我 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名句廣為流傳,詩作亦被改編為樂曲傳唱。1951鄭愁予以愁予為筆名在野風雜誌上發表「老水手」, 這也是他第一篇在台灣正式發表的詩作。後來鄭愁予也不斷在「新詩周刊」,「現代詩」等雜誌報刊發表詩作。1956年紀弦創立現代 詩社,鄭愁予為發起人之一。

知 名 詩 人 作 家 兼 資 深 傳 媒 人 珍 藏 LOT 20762105

2088

席慕蓉簽 〈蓮池〉木刻版畫 紙本

長 44.5 寬 24.2 公分

Signed by Xi Murong "Lotus Pond" woodcut print on paper

44.5 x 24.2 cm

TWD:8,000

RMB:1,860

款識:席慕容。木刻版畫。蓮池。1999。

席慕蓉(1943-),中華民國現代中文散文家、詩人、知名畫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出生於中華民國重慶市,成長於台 灣,父母皆為來自內蒙古的蒙古族人,蒙古語名為穆倫.席連勃,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倫」的諧譯。 曾於新竹師院、東海大 學美術系任教。1981年,台灣大地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詩集《七里香》。她的詩可柔婉,可豪放;能深邃但不見奇譎;亦擅說情。代 表作《出塞曲》曾經過蔡琴、張清芳以流行歌曲演繹。她的作品中浸潤東方古老哲學,帶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種人生無常的蒼涼韻味。 其他作品還被蒙古歌手齊峰改為歌曲,如《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知 名 詩 人 作 家 兼 資 深 傳 媒 人 珍 藏 LOT 20762105

2089

鐘鼎文 詩集《白色的花束》

長 17.4 寬 15 公分;民國46年初版;藍星詩社 Zhong Dingwen Poems "White Bouquet"

17.4 x 15 cm

TWD:15,000

RMB:3,488

鍾鼎文(1914-2012),台灣詩人,中華民國安徽省舒城縣人, 與覃子豪及紀弦並稱為台灣現代詩「三老」。

2090

余光中 詩集《敲打樂》

長 18.7 寬 13 公分;民國58年初版;藍星詩社出版 Yu Guangzhong Poetry Collection "Percussion Music"

18.7 x 13 cm

TWD:15,000

RMB:3,488

余光中(1928-2017),臺灣詩人、作家,福建永春洋上村人,生 於南京,曾於香港與臺灣多所大學任教。曾參與現代詩論戰和鄉土 文學論戰,在鄉土文學論戰中發表的〈狼來了〉一文引發爭議。

2091 楚戈簽贈 詩集《青菓》

長 18.5 寬 13 公分;民國55年初版;駝峰出版社 A collection of poems "Green Fruit" signed by Chu Ge

18.5 x 13 cm

TWD:8,000

RMB:1,860

楚戈(1931-2011),本名袁德星,湖南省湘陰縣人,是台灣著名古物 鑑定家、現代詩人、散文作家、畫家與書法家。曾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 處專研古器物長達25年,成為青銅器專家,和江兆申並譽故宮二寶。

2092

古月、李錫奇雙題 古月詩集《追逐太陽步伐的人》

長 18.8 寬 15 公分;民國56年詩人節(3月14日)初版; 葡萄園詩社出版

Double title by Gu Yue and Li Xiqi Gu Yue's Poetry Collection "The Man Who Chases the Steps of the Sun"

18.8 x 15 cm

TWD:20,000

RMB:4,651

古月(1942-),臺灣詩人、作家。畢業於協同會聖經書院,曾任職中 原大學教務處。為葡萄園、創世紀詩社詩人,丈夫為畫家李鍚奇,有“藝 文界孟嘗君”之稱。

2093

徐訏詩集《彼岸》、沉思 詩集《目光的塑像》、

《海灣》共三本一組

〈彼岸〉長 18.1 寬 12.6 公分,民國44年初版,自由印製廠;

〈目光的塑像〉長 17.2 寬 15.5 公分, 民國60年初版,光啟出版社

〈海灣〉長 17.2 寬 15.2 公分,民國56年三版,光啟出版社

Xu Xu's collection of poems "The Other Shore", meditation collection of poems "The Statue of Eyes", and "The Bay", a set of three

The Other Shore 18.1 x 12.6 cm

The Statue of Eyes 17.2 x 15.5 cm

The Bay 17.2 x 15.2 cm

TWD:11,000

RMB:2,558

徐訏(1908-1980),本名徐傳琮,字伯訏,著名作家、 教授,以寫作小說聞名。北京大學學生時期發表有《煙圈》。

1934年,於上海擔任《人間世》編輯。1936年,發表有《郭 慶記》。1936年,遠赴法國留學,一年後抗日戰爭爆發,未 競所學,回到中國,居於上海。1937年,以《鬼戀》一舉成名。 徐訏在香港與學者曹聚仁等創辦創墾出版社。

LOT 20762105

知 名 詩 人 作 家 兼 資 深 傳 媒 人 珍 藏

2094

朱學恕 詩集《三葉螺線》、洪流文 詩集《八

月的火燄眼》、詩集《星座》共三本一組

朱學恕 詩集〈三葉螺線〉 長 17.7 寬 15.5 公分, 民國51年初版,創世紀詩社出版 洪流文 詩集〈八月的火燄眼〉 長 17.2 寬 15 公分, 民國55年初版,星座詩社 詩集〈星座〉五十五年春季號,長 17.2 寬 15 公分, 民國55年三月初版,星座詩社

Zhu Xueshu's collection of poems "Three-leaf Spiral", Hong Liuwen's collection of poems "The Flaming Eyes of August", and collection of poems "Constellation" a set of three

Three-leaf Spiral 17.7 x 15.5 cm

The Flaming Eyes of August 17.2 x 15 cm

Constellation 17.2 x 15 cm

TWD:11,000

RMB:2,558

朱學恕(1932-)海軍官校、海軍參謀大學及戰爭學院畢業, 曾任海軍艦長、戰隊長、海官校及陸戰學校上校教官主任與 國防部副處長、海事專科學校教授,現任 大海洋文藝雜誌社 主編兼創辦人。二十五歲開始寫作,並全力提倡中國海洋文 學,著有海洋詩集「三葉綠」、「海嫁」 「飲浪的人」;海 洋 小說集「舵手」;散文集「給海」等;並主编「大海洋詩社」, 結合詩友出版「大海洋詩季刊」等。五十一年獲新文藝運動 散文獎,後又獲國軍 -第九、十七兩屆新詩金像獎及海軍新 文藝第一、二、五、九、十、十二各屆新詩、散文、小說等 金錯獎。

洪流文,馬華現代派詩人,祖籍廣東東莞人。 1966年台灣 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返回山打根投身新聞工作;任自由日 報副總編輯。負笈台北期間,致力研究新詩,並與詩友合創 《星座》詩刊,同時擔任《僑生雜誌》編輯。詩作多刊登於 台灣《文壇》、《葡萄園》、《中華日報》及馬來西亞《蕉 風》等。 1960年榮獲《葡萄園》新詩獎。詩作有《八月的 火焰眼》、《大學生詩選》

2095

莫渝簽名 覃子豪詩集《畫廊》

長 17.3 寬 15 公分;民國51年;藍星詩社 Mo Yu's signature Qin Zihao's poetry anthology "Gallery"

17.3 x 15 cm

TWD:8,000

RMB:1,860

缺出版頁。

覃子豪(1912-1963),譜名天才,學名覃基。現代派詩人, 詩歌評論家。由他所創立的藍星詩社,與現代詩、創世紀並稱 戰後台灣詩壇的「三大」。

2096

辛鬱簽名 詩集《軍曹手記》

長 17.5 寬 15 公分;民國49年初版;藍星詩社出版 Xin Yu's signature collection of poems "Juncao's Notes"

17.5 x 15 cm

TWD:12,000

RMB:2,791

辛鬱 (1933-2015),本名宓世森,別號:冷公,筆名:古 渡、丁望、盛乃承。浙江慈谿人,在軍中任職期間,自學成才, 先後在《新生報》的「戰士園地」、《野風》半月刊、《藍星》 詩刊、《創世紀》等刊物發表詩作。

張健簽名 詩集《鞦韆上的假期》、藍菱 詩集《露 路》、吳望堯 詩集《地平線》 共三本一組

張健簽名 詩集〈鞦韆上的假期〉長 18.5 寬 13 公分 民國48年初版,藍星詩社;

藍菱 詩集〈露路〉長 17.5 寬 15.3 公分 民國53年初版,藍星詩社出版;

吳望堯 詩集〈地平線〉長 18.2 寬 15公分 民國47年初版,藍星詩社出版

A collection of poems signed by Zhang Jian "Holiday on the Swing", Lan Ling's collection of poems "Lulu", and Wu Wangyao's collection of poems "Horizon" , a set of three

Holiday on the Swing 18.5 x 13 cm

Lulu 17.5 x 15.3 cm

Horizon 18.2 x 15 cm

TWD:10,000

RMB:2,326

張健(1939-2018),臺灣詩人、散文家、學者,筆名有張虔、 吳生、嘉山等,浙江嘉善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士畢業, 國立台灣大學文學碩士。歷任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專 任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淡江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台北藝術 大學兼任教授;武漢中南財經大學、香港新亞研究所、珠海大 學、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客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 所訪問學人、嶺南學院訪問教授、《中國時報》專欄作家、藍 星詩社主編。曾任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與監事、《藍星 詩刊》主編、《海洋詩刊》主編、《現代文學》編輯委員、中 國青年寫作協會理監事、東方詩話學會創會理事、世界華文詩 人協會理事等。作品曾獲中華民國新詩學會詩教獎、臺灣省政 府新聞處優良著作獎。在大學任教41年,講授現代詩、中國文 學批評、小說研究等32門課程。有著作一百多本、一萬多首詩, 寫作類別包括詩、小說、散文、評論等。

2097

2098

楊牧、莫渝簽贈 詩集《花季》

長 17.9 寬 15 公分;民國52年出版;藍星詩社 Yang Mu and Mo Yu signed the collection of poems "Flower Season"

17.9 x 15 cm

TWD:10,000

RMB:2,326

楊牧(1940-2020),本名王靖獻,臺灣花蓮人,臺灣詩人、 散文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被瑞典院士馬悅然譽為全華 人最有希望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

2099

紀弦簽贈 詩集《在飛揚的年代》

長 18.5 寬 12 公分;民國45年初版;寶島文藝出版

Ji Xian signed a collection of poems "In the Age of Feiyang"

18.5 x 12 cm

TWD:30,000

RMB:6,977

紀弦(1913-2013),原名路逾,字越公,筆名路易士、章容、 青空律等,陝西省周至縣人,中華民國現代著名詩人。被稱為 「台灣現代詩的點火人 」。1953年,紀弦創辦主編《現代詩》, 掀起新詩革命,一度網羅當時台灣詩壇大部份重要詩人:鄭愁 予、羅門、瘂弦、洛夫等等。

2100

陳其寬簽名 艾山詩集《暗草集》、綠蒂 詩集

《綠色的塑像》、楓堤 詩集《枇杷樹》共三件 一組

陳其寬簽名 艾山詩集〈暗草集〉長 18.8 寬 13 公分 民國45年初版,人生出版社 綠蒂 詩集〈綠色的塑像〉長 19 寬 13.5 公分 民國52年出版,野風出版社

楓堤 詩集〈枇杷樹〉長 17.8 寬 12.9 公分 民國53年初版,葡萄園詩社出版

Signed by Chen Qikuan, Ai Shan's collection of poems "Dark Grass Collection", Lu Di's collection of poems "Green Statue", and Fengdi's collection of poems "Loquat Tree", a set of three

Dark Grass Collection 18.8 x 13 cm

Green Statue 19 x 13.5 cm

Loquat Tree 17.8 x 12.9 cm

TWD:16,000

RMB:3,721

陳其寬(1921-2007),生於北京,建築設計師、藝術家、 畫家。1954年與建築師貝聿銘、張肇康合作設計台灣的東海 大學校園、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東海大學工學院院長。 1967年4月30日,榮獲第一屆建築金鼎獎。

艾山,原名林振述,祖籍福建永春,曾受聘於貴陽花溪清華中 學。 1948年艾山帶著胡適寫的推薦信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1955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五十年代,艾山與美術史專家顧獻 樑、歷史學家唐德剛等在紐約發起組織了《白馬社》。隨後文 史家周策縱、哥倫比亞大學音樂系主任周文中、《未央歌》作 者吳納孫(鹿橋)、耶魯大學教授黃伯飛等相繼加盟。胡適稱 之為中國新文學運動海外第三中心。八十年代初,艾山應摯友 《紅樓夢》法文譯者李治華之邀加入歐洲華人學會。八十年代 中,艾山又應菲律賓《聯合日報》總編施穎洲之邀參加菲華文 藝協會。

綠蒂(1942-),本名王吉隆,臺灣雲林人,北港鎮私立淡 江大學畢業,曾任「野風」月刊、「野火」詩刊及長歌出版社 主編,「秋水」詩刊發行人,中國青年詩人聯誼會總幹事,現 任中華民國新詩學會理事長、世界藝術文化學院副秘書長。多 次出席歷屆世界詩人大會,足跡遍及亞、美、歐、非、澳各洲。 一九九四年擔任在台北舉行的第十五屆世界詩人大會會長,有 四十多個國家四百多位詩人出席。著有詩集:『藍星』、『綠 色的塑像』、『風與城』、『雲上之梯』、『泊岸』年、『坐 看風起時』年。

2101

《小說世界》第十、十一期 共兩件一組

長 19 寬 13 公分;1927年3/5、3/12發行;上海小說世界社 "Fiction World" Issues 10 and 11, a set of two 19 x 13 cm

TWD:2,000

RMB:465

2102 劉德華 鐘聲又再響起 鏡框

長 29 寬 20 公分

Andy Lau, The Bell Rings Again, ink on paper, Framed

29 x 20 cm

TWD:50,000

RMB:11,628

款識:鐘聲又再響起。華題。

作者: 李家同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ISBN:9789570825398

本件為巨星劉德華先生為李家同先生著作所提字;「鐘聲又再響起」此書由聯經出版公司於2002年12月出版,這本是精選的新舊散 文合集,是給現世混濁的生活環境,一塊滌心清腦的明礬,一聲敲醒內心昏睡已久的鐘鳴。「謝謝您!看了書,感動了!失去感覺太 久的我想了又想,人世間有悲有喜,難過;彼此間有聚有散,難猜;我心間有起有落,難看。這一次被敲響了心中的銅鐘,靜候鐘聲 又再在我生命響起!」節錄:「鐘聲又再響起」,劉德華先生推薦文。

劉德華,BBS,MH,JP(英語:Andy Lau Tak Wah;1961-),香港男演員、歌手、填詞人、監製及出品人,1990年代獲封為香 港樂壇「四大天王」之一,也是金氏世界紀錄大全中獲獎最多的香港歌手;在影視方面,他三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奬, 兩次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奬,至今參演電影超過170部。劉德華是天幕公司和映藝集團的建立者,作為投資人與監制已參與製作了 30多部華語電影。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知 名 詩 人 作 家 兼 資 深 傳 媒 人 珍 藏 LOT
2105
2076 -
拍品不含書籍,此圖景供參考。

2103

碧果詩稿

共四件

長 21.5 寬 33.7 公分

Bi Guo's poems, a set of four

21.5 x 33.7 cm

TWD:8,000

RMB:1,860

鈐印:碧果(白)。

碧果(1932-),本名姜海洲,字逸青,號宗巖。河北省永清縣人。取碧果為筆名,比喻自己是不成熟的果子,如此才有進步的空間, 顯出其對詩的創作熱忱和敬謹態度。其在北投的寓所取名為「孵巖居」。自處女詩作〈黃昏〉於《野風》文藝月刊發表以來,從事現 代詩創作和研究已四十餘年。早期詩創作特色艱深、晦澀,有超現實主義前衛風格,傾向使用「個人私語」,並力圖打破傳統詩的體製, 在語言形式上有所創新,因而被視為詩壇異數。沈奇謂其「自守一道,特立獨行」,孟樊則予以「困難的詩人」的評價。著有詩集《秋‧ 看這個人》、《碧果自選集》、《碧果人生》、《一個心跳的午後》、《愛的語碼》,及短篇小說集《黑河》,散文集《知乎水月》、 《戀人之夢》等多種。並編撰歌劇《雙城復國記》、《萬里長城》。曾為洛夫詩集《眾荷喧嘩》、司馬中原散文集《思想井》、《八十 年代情詩選》配插圖。創作版圖橫跨詩文、歌劇和插圖,相當多元且都有出色的成績。曾獲國軍文藝短詩金像獎、國軍文藝長詩金像 獎及銀像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首屆金筆獎。現為「創世紀」詩雜誌社社長職。專事寫作及插畫。

2104

亮軒

書法條幅 鏡框

長 136 寬 33.8 公分

Liangxuan, Calligraphy, ink on paper, framed 136 x 33.8 cm TWD:20,000 RMB:4,651 鈐印:亮軒之印(白)。

亮軒(1942-),本名馬國光,台灣作家、文學評論家,籍貫遼寧 金州區,中國抗日戰爭時出生於重慶北碚,就讀國立藝專影劇科, 曾於布魯克林學院廣電研究所攻讀碩士課程。曾在世新大學口語傳 播學系任教多年,2013年因捲入桃色糾紛辭職。1975年發表第一本 散文集《一個讀書的故事》,1976年因《在時間裡》獲得中山文藝 獎散文獎。1980年代曾經主持中華電視台關係企業華廣傳播製作之 公共電視節目《空中張老師》。

寶 島 曼 波 台 灣 文 物 詩 人 字 畫 專 場
知 名 詩 人 作 家 兼 資 深 傳 媒 人 珍 藏 LOT 20762105

2105

李俊陽、許水富 書法 共三件一組

妙工俊陽 〈波羅密多心經〉 紙本 長 36.8 寬 142 公分

許水富 寒月聽雨 鏡框 長 49 寬 33 公分

許水富 書法橫幅 紙本 長 37.5 寬 136 公分

Lee Junyang, Xu Shuifu Calligraphy, inl on paper, a set of three

Lee Junyang 36.8 x 142 cm

Xu Shuifu 49 x 33 cm

Xu Shuifu 37.5 x 136 cm

TWD:9,000

RMB:2,093

李俊陽(1967-),又稱妙工(廟公)俊陽。出生於臺東,創作風 格多變,常見有民間文化、宗教信仰、街頭美學等再更深入的探究。

在色彩上頗有本地傳統民俗的熱鬧與繽紛,題材上也常出現宗教民 俗裡的意象,作者運本土獨具特色的民間美學,訴說流傳的地方傳 說,經其隨興發揮之下,常有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特殊效果。2023 年唯二台灣作家入選第24屆雪梨雙年展「一萬個太陽」。

許水富(1950-),金門縣金寧鄉榜林村人。 後移居台灣桃園。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 曾任編輯採訪、廣告行銷、文字工作、 教職、畫家,並曾任教於金門金寧中學、臺中明道中學、桃園振聲 高中。現任《金門畫會》理事長兼發起人,《創世紀》詩雜誌編輯 委員。

知 名 詩 人 作 家 兼 資 深 傳 媒 人 珍 藏 LOT 20762105
84
86
87

書面/電話委託競標授權書

拍賣會時間:2023 年 8 月 20 日

*姓名: *身份證/護照號碼:

地址:

*電話(手機):

電子郵件:

電話(住):

(請提供文件核對)*生日(月/日):

傳真:

*得標單發送方式:□ 傳真 □ 電子郵件 □簡訊

□書面競投 □電話競投(電話競投之聯繫電話: (優先)/ (備用))

請明確填寫拍品編號 4 位數。

1.MCT 11:30a.m. / 2 寶島曼波 1:00p.m. / 3 一花開五葉 3:00p.m.

本人委託沐春堂拍賣股份有限公司就以上所列之拍賣品進行書面或電話競投,並同意一切交易均接受以下條款:

1 本人同意遵守沐春堂拍賣股份有限公司圖錄所載之拍賣規章並承擔參與競投所負相關責任。

2 本人保證所提供資料之真實性及正確性,若有提供虛偽不實之情形,本人應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 本人成功投得拍賣品後,應付購買價金為最後落槌價並加上服務費,並於拍賣會後 7 日內完成交割:

拍賣會後三日內以現金或匯款付款,服務費為落槌價之 18%計算;刷卡或三日後付款,服務費為落槌價 20%計算。

4 沐春堂拍賣股份有限公司有權決定是否接受上述委託並將盡適當努力代其競投。如就某一拍賣品收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競標委託人以相同委託價參 與競標,則最先委託授權本公司競標人為成功競標人。

5 沐春堂拍賣股份有限公司對競投不成功及競投活動中的意外事件不承擔任何責任;本人應確保連線暢通,如在拍賣會舉行時,未能接到競標連線 之電話,沐春堂拍賣股份有限公司將不負責其責任。

6 為維護雙方之權利,本人同意通話過程將進行錄音。

為使委託人的出價得以接受而不延誤,委託人需最遲在拍賣日前一天向沐春堂拍賣股份有限公司填妥並確認其委託書詳細資料,並完成保證金及相關

手續,將委託競標授權書簽名後傳真至:+886-2-27557526 或電郵至 muchuntang@hotmail.com.tw 並來電確認完成辦理:+886-2-27557525

□本人已詳閱本公司圖錄所載之拍賣規章及參與競投所負相關責任

本人簽名: 日期:

拍品標號 拍品名稱 書面競投最高競投價 (不含服務費) 公司內部 註記使用 . . . . . . . . . .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