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超越競賽 - 台灣超市即期食品初期研究提案

Page 1


NO.14 拾棄時代

目錄 壹、競賽題目說明 貳、團隊成員分工 參、市場觀察 肆、需求分析 伍、結論 陸、參考資料


壹、競賽題目說明 超商、超市、量販店的食品因即期而遭銷毀的議題延燒至今仍未能找到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儘管政府、業者、公益團體皆針對食品因有 效期限的限制,導致過期無法販售而轉為剩食的情況,設計出許多方案期能減少浪費,然而調查報告顯示,台灣超市、量販店一年內丟棄 的食物仍將近 40 億元(沈寶莉,民108),成為一個不容小覷的資源問題。目前國外已有許多運行有效的案例,他們修改法規,結合科技 與創新消費型態,降低了一定程度的即期食品廢棄。因此,我們期許能跳脫框架、以消費者和業者為中心,發展出一個讓即期食品有機會 展現其價值的提案設計。

貳、團隊成員分工 團隊一共有六人,來自不同領域背景,以下為各團員工作說明: 研究

設計

技術

行銷

姓名

何佩瑜

張家瑄

郭昱辰

余孟翰

簡仲明

何佩瑄

學校 系所

台灣大學 圖書資訊學系

台灣大學 圖書資訊學系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應用媒體藝術所

大同大學 工業設計系碩士班

台灣大學 資訊工程研究所

中正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專長

質性研究、資訊結 構、設計思考、原型 製作(Sketch, Adobe XD)、原型測試與評 估、簡報製作

使用者研究、競者分 析、資訊架構、原型 製作(Axure, Adobe XD)、原型測試與評 估、相片編修、影音 剪輯、簡報製作

視覺設計、多媒體 製作、多媒體設 計、插畫、影音拍 攝剪輯、編劇、策 展

工業設計、互動設 計、裝置原型製作 (arduino, processsing ) 、 機構設計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大數據分析、演算法設 計、程式語言(C++, Python, Java)、Web programming

行銷策略規劃、企畫書 撰寫、市場分析、提案

職位 名稱

團隊代表人、UR、 UX designer

UR、UX designer、 PM

designer、影片製 作與剪接師

designer

AI engineer、Software engineer

行銷

1


參、市場觀察 一、市場機會觀察 從法律、政策、社會、環境、經濟五大層面進行研究觀察,我們發現即期品市場有以下的機會點,可能可以藉由創新設計的力量改善當前 即期品浪費的問題。 (一)法律層面 ● 廠商須在保存期限內對產品負責 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 15 條及 44 條規定,廠商須在保存期限內擔負起食品不變質的責任,且超過期限不得販售。因 廠商無法掌握通路商保存條件,為避免產生食安問題,往往將有效日期訂得較短(蔡明樺,民106),然而,這也間接導致商 品轉為即期品的時間更快速。 (二)政策層面 ● 政府推動架設即期品專區 衛福部食藥署在 2016 年開始輔導賣場設「即期品專區」(蔡明樺,民106),可得知政府在此議題的響應,然而賣場成效不 大,目前仍有諸多市場龍頭(例如:大潤發)未設置即期品專區。 ● 政府要求回報剩食量 環保署於 2016 年要求 200 多家大賣場、超商、量販店、餐飲業者,應回報去年的剩食量(挑食君Alvitr,民106),但至 2017 年時仍未回報完整,管理方式上處於被動通知狀態,並無強制效果。 (三)社會層面 ● 民眾對即期品接受度高 有 75% 的民眾有購買即期品的經驗(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民106),可以得知民眾對於即期品的接受程度高。另外民間 近年來成立許多食物銀行、剩食處理機構,企圖為食物浪費找到解方,也可見民眾對環境保育的重視。

2


● 食物銀行對捐贈物資的條件把關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網站上對於捐贈食品之要求:食品須符合有效期限 1 個月以上、須能常溫保存、包裝完整並附有成分標 示。由此可見,熟食及 1 個月以下的即期食品的處理管道相當侷限。 (四)環境層面 ● 賣場、超市近三成的剩食被銷毀 政府列管的超市、量販店(共1382家)在一年內約產生 1 萬 1 千公噸廚餘廢棄物(李頂立,民106),尤以量販店丟棄數量為 最。儘管四成可以作為養豬廚餘、堆肥,但仍約有高達三成食品隨垃圾丟棄,成為龐大環境成本。在即期食品品項中,以包裝 食品類最多,因此若妥善將供應與需求對接,可能可以大幅減少浪費。 (五)經濟層面 ● 賣場、超市每年丟棄的食品達 40 億元 據經濟部統計,台灣量販店、超市每年丟棄的食物約有 40 億元價值(沈寶莉,民108),造成莫大的經濟損失。其約佔量販店 每月營業額之 0.5% 至 3%,佔超市每月營業額之 0.01% 至 1.2%。 小結:​綜合上述市場機會觀察,我們了解到當前台灣社會的即期品數量龐大,處理管道卻十分受限。

肆、需求分析 一、消費者 為了瞭解目前消費者對於即期品的需求程度,我們除了次級資料文獻蒐集之外,也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台灣消費者為對象,其目的為: 1. 調查台灣消費者即期商品的購買概況,包括消費者之背景與特性、即期商品販售資訊的取得管道、即期商品的購買管道、選擇即期商品 的原因、購入之即期商品品項類型、消費頻率、以及未選擇即期商品時的原因等。 2. 調查台灣消費者對於即期商品的看法與感受,包括即期商品的取得性、即期商品販售資訊的取得性、對即期商品的購買意願、過去購買 即期商品的經驗等。 在問卷開始前,我們先對問卷的關鍵詞彙「即期商品」進行定義:即將到達有效期限的商品,雖然每個人在時間上的主觀認知可能不太相 同,但通常指稱保存期限剩不到一半的商品,不需要考慮商家有無提供促銷優惠。 3


本問卷於2019年9月24日公開於網路社群平台,至2019年9月28日,總共回收449份有效問卷,問卷結果及分析如下: (一)消費者個人基本資料分析 根據回收之有效問卷,在性別方面,受訪消費者中女性占多數,計有300位(66.8%),男性149位(33.2%)。其中18至23歲 間的消費者佔57.9%,24至29歲間的消費者佔15.1%,30至39歲的消費者佔11.4%,40至49歲間的消費者佔6.5%,50至59歲間 的消費者佔7.3%;而在職業方面,學生計有271位(60.4%),服務業計有55位(12.2%),資訊科技業計有23位(5.1%), 軍警公教及自由業皆21位(4.7%)。 (二)台灣消費者即期商品的購買概況 1. 消費者購買的即期商品類型以「​食物​」為主 本次調查曾購買過即期商品的消費者中,88.2%的消費者曾選擇的即期商品品項為食品(如瓶裝飲料、零時、罐頭、泡麵等) ,45%的消費者曾選擇生鮮(如乳製品、蔬菜、肉品、海鮮等),42.6%為熟食(已烹煮完成的食物、烘焙製品),14.9%為 化粧品(如洗髮精、髮蠟、香皂、彩妝品、保養品、香水等),11.4%為日常消耗品(如衛生紙、洗碗精、電池等)。 消費者選擇購買即期商品很多時候是知道當下、當天或近期之內就會使用,或者知道自己可以在有效期限前使用完畢,而食物 的消耗速度相較其他商品更快,因此不太需要特別注意有效期限,非食物的即期商品因為消耗速度沒有那麼快、使用期限較長 ,因此容易一不注意就過了有效期限。 2. 取得即期商品販售資訊以「​購物時偶然看到​」為主 本次調查中84.9%的消費者表示,曾透過「購物時偶然看到」取得即期商品販售資訊,這同時也是在各個年齡區間取得即期品 販售資訊最主要的管道,32.7%的消費者透過「商家廣告」,22.3%的消費者透過「朋友告知」,11.6%的消費者透過「媒體 報導」,5.3%的消費者「未曾取得相關資訊」。大多數消費者接觸即期商品的販售資訊多透過資訊偶遇,這種現況說明資訊提 供端有值得細部檢視之處,可能是行銷宣傳成效不彰、目標族群定位錯誤,也有可能是零售業者根本從未思考過消費者對即期 品的需求。根據數據顯示「未曾取得相關資訊」的消費者年齡區間多落在40歲以上,而透過「朋友告知」取得資訊的在50歲以 上的消費者裡相比其他年齡區間還高,或許年長者間資訊交流較頻繁,會樂於分享日常生活上的好康資訊,年紀介於20-39歲 者則較常由媒體廣告中取得資訊,可能與年輕族群對數位化依賴性程度高有關係。而實際走訪商家,可明顯看到有日常用品 區、生鮮冰櫃區、餅乾糖果區等,但鮮少會看到即期品專區,很多時候即期品上也不會有額外標示,說明了消費者無論是在實 體場域中或是訊息傳播上,對於即期商品販售資訊都是缺乏的。

4


機會點: -​提供即期商品販售資訊​:​填補目前資訊供給的缺口,更須注意到不同客群間的特性,進而採取適合的策略,才能有效滿足需 求​。 3. 「​超市​」及「​即期品專賣店​」為兩大主要取得即期商品的管道 本次調查中,就曾購買過即期商品的消費者而言,57.9%的消費者曾至「超市」購買即期商品,55.4%曾至「即期品專賣店」 ,46.3%至「超商」,37.2%至「量販店」。 在​即期商品專賣店​取得即期商品的消費者多落在29歲以下的區間,常見的即期商品專賣店多販售進口食品、零食、泡麵等,這 些品項深受年輕族群的歡迎;​超市​販售的品項較超商、即期品專賣店廣,又比量販店更貼近日常生活,各年齡區間透過超市取 得即期商品皆有一定比例,而其中29歲以下的消費者對於超市的依賴性又相對更高一些,透過超市取得即期品的比例和在量販 店及超市有一定程度的落差,不像30至49歲的消費者,儘管在超市消費的比例也很高,但同時也有很高的比例(甚至有的高於 超市)於量販店消費;透過​量販店​取得即期商品的消費者多落在30至49歲的區間,一般來說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為主要擔負家 計、進行採購的角色。 4. 「​年輕族群​」較多購買即期商品的經驗 本次調查中63.7%的消費者表示曾經選擇即期商品,並且其中有90%的消費者表示曾在近一年內有購買經驗,36.3%的消費者 未曾選擇即期商品。各年齡層中曾經選擇即期商品的消費者比例,29歲以下為68.4%,30至49歲間為58%,50歲以上則為 30.6%。 搭配消費者對於即期商品看法的開放式問題,可以看出​年輕族群​選擇即期商品,比起品質,更在乎的是價格,他們覺得可以用 相對優惠的價格購入很划算,因而樂於購買;​年長族群​比起價格更重視品質,他們會覺得有好的選擇,就算貴了一些也願意購 買,因為感覺比較有保障,普遍對於即期品都有品質疑慮,直覺印象為品質較差,因而較少購買。 5. 「​價格優惠​」為消費者選擇即期商品的主因 本次調查中63.7%的消費者表示曾經選擇即期商品,其中97.2%的消費者表示出於「價格優惠」的原因購入即期商品,31.6% 的消費者出於「環保考量」。 機會點:

5


-關注理念型消費者的客群​:​以價格手段吸引消費者雖然簡單、快速、甚至有效,但客群的成長空間卻有限,若是理念型消費者 ,雖然族群小眾,但卻是一群有更高機會穩定購買即期品的消費者,目前問卷顯示只有31.6%的消費者會出於環保考量購買即 期品,無論是要提升此一比例,或者針對這一客群設計需求,都是未來可能可以努力的方向。 6. 「​不符合購買需求​」為消費者未選擇即期商品的主因 本次調查中,無論是對於從未選擇即期商品的消費者而言,抑或是曾經有即期商品消費經驗但在購物時可以選擇卻未選擇即期 商品的消費者,「不符合購買需求」皆為消費者未選擇即期商品的主因,佔61.5%,次要原因則為「購物時並未找到即期商 品」,佔45.9%。另外,對於30至49歲的消費者而言,相對其他年齡區間的消費者,更常因「品質疑慮」而卻步。 機會點: -即期商品價值再創造​:​商品的價值隨著時間流逝而下降,年輕族群目前對於即期商品的購買意願相對較高,主要是受到價格吸 引,不過若能為即期商品創造新價值,像是更清楚的即期資訊、商品資訊、或外觀完好無缺等,提升消費者對於商品的安心感 及信賴度,相信可以讓購買意願再提升。 -改善消費者對於即期品就是品質不好的認知​:​年長族群目前對於即期商品的購買意願相對較低,主要是主觀的負面印象,如何 扭轉長期以來所養成的認知是一大課題。 (三)台灣消費者對於即期商品的看法與感受 1. 消費者對於即期商品的取得性抱持「​中立稍偏正向​」的態度 本次調查消費者對於即期商品的取得性,問題選項以1代表非常不容易,5代表非常容易,所獲得的平均分數為3.22。 2. 消費者對於即期商品販售資訊的取得性抱持「​負向​」的態度 本次調查消費者對於即期商品販售資訊的取得性,問題選項以1代表非常不容易,5代表非常容易,所獲得的平均分數為2.67。 3. 消費者對於即期商品的購買意願高 本次調查消費者對於即期商品購買意願,問題選項以1代表非常沒有意願,5代表非常有意願,獲得的平均分數為3.65。其中又 以年輕族群有更高的購買意願,在23歲以下以及24至29歲的區間中,平均分數均超過3.75分,而40歲以上族群對即期商品購買 意願明顯較低,平均分數均不及3分。

6


4. 評價 本次調查結尾以一題開放性問題供受訪者自由發表對於即期商品的看法,或分享過去購買即期商品的經驗,整理了受訪者留下 的回覆,可以發現消費者在購買即期品跟一般買東西一樣,消費者注重「需求」、「品質」,若滿足兩者,其實大部分對於即 期品抱持的態度是正面的,覺得它和一般商品並沒有太大差異,不只常常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買到,還能減少浪費。而有部分消 費者認為,即期品是冷門商品,沒人要買才賣不掉,認為其相對不新鮮、品質較差,會有較多顧慮。 消費者分享的購物經驗多以食物為主,以零食或泡麵為大宗,特別是進口食品,但也並非所有種類的食物都一概被接受,若食 物含液體,如肉品含血水等,部分消費者便會有所保留;另外,有消費者表示洗髮精、化妝品等商品其使用期限較長,可能較 難在到期前用完,因此較少選擇購買。容易受到消費者青睞的即期品可歸納出以下三個特點:一、平常價格相對較貴或不易取 得的商品,二、消耗速度快,三、外觀品質較經得起時間考驗。 也有許多消費者表示,購買即期商品的最大困擾──找不到可以購買的即期商品。因為大部分即期商品散落於商家各處,需要消 費者自行尋找,甚至有些商家根本沒有標示,因此消費者較難注意到即期商品的存在,才只能在「剛好看到」這種偶然的情形 下購買到即期品,商家因而錯失了一大潛在購買客群──有即買即用需求的消費者,如至超市購買當天晚餐的食材,或者在超商 選購當下要填飽肚子的食物等。 小結:​綜合以上問卷結果,了解到消費者在沒有存放需求、即買即用的情況下,加上傳統避免浪費的美德及現代社會環保意識抬頭,對於 選擇即期品抱持著正面態度。但儘管有多數消費者有購買即期商品的經驗或是習慣,並且對即期商品有高購買意願,消費者對於取得即期 商品販售資訊卻是感到缺乏的,甚至在資訊取得上最主要是透過「剛好看到」這種講求機運的方式。有的店家雖然有標示出品項為即期品 ,但多數並不會積極提供促銷活動的資訊,僅將商品消極地擺於架上,造成消費者即使有意願購買,卻因為對販售品項、商品資訊、購買 方式不了解,而無法尋得商品,只能被動地碰運氣,這種情況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是不分年齡的共通現象,無論是資訊取得能力較強的 年輕族群或消費主力的中年族群,皆未能有效接收即期品相關資訊,顯示即期商品及其販售資訊的供需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失衡。 目前業者多採用優惠促銷活動刺激即期品的消費,消費者習以為常也樂於買單,店家也能盡量多銷售出一些即將報廢的商品,這看似雙贏 ,但似乎仍是一種折衷。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得出了一些機會點,在即期品處理的議題上,或許有更多不同的面向可以切入,而不單是價 格。 由於本份問卷多數消費者選購的即期商品為食物,即期商品購買管道以超市為主,於超市消費的消費者多為年輕族群(推測是受到交通限 制或生活型態、及家庭組成的不同,比起年長族群偏好的量販店,年輕族群更常在超市消費),因此經過初步問卷調查,可以將問題收斂 為「​針對即期食品,以18歲至30歲的年輕族群為目標使用者、以超市為研究場域​」的方向,深入探究其資訊供需不平衡的問題,期能改善 即期食品浪費的現有困境。

7


二、台灣量販店、超市業者 針對台灣目前量販店、超市業者的需求分析,我們採用次級資料文獻蒐集法及訪談法,我們總共訪談了三家業者,分別是好市多、大潤發 以及即期品專賣店,以瞭解現行業者處理即期品的現況和管問題,並歸納出具體的需求內容。根據主婦聯盟於105年的量販店及超市處理剩 食現況調查報告,一共調查了七家台灣量販店及超市業者,其中只有42%會將剩食轉賣給養豬戶作為動物飼料,當作廚餘丟棄併入生活垃 圾焚化佔有29%,其餘則減價銷售(21%)、有效期限內轉為熟食(5%),以及退貨給供應商(3%),最後捐贈則最為少見(沈寶莉, 民108)。 首先針對三項目前業者處理「即期品」的方式做更仔細的說明與分析: ● 打折促銷:不少業者會選擇直接將商品促銷,比如從訪談得知,大潤發通常會直接促銷,但並不會特別另外做標示,因此消費者並 不知道其為即期品,另外這些商品資訊也不會放在app上,所以資訊較不流通。也有少數業者會設立「即期品專區」,透過集結促銷 吸引消費者購買,但出於經濟考量,仍須評估人力成本等因素去平衡。比如從訪談內容得知,好市多的熟食即期商品並不會出現在 架上,如果當天營業下來有剩下的,都是直接打包丟掉廢棄,且禁止員工私自拿回處理,以保持「架上天天都是新鮮食品」的理念 ,也因如此,每天所遺棄的量是非常可觀的。 ● 捐贈:部分業者會選擇將即其商品捐贈給食物銀行或畜牧場,然而市場觀察中有提及,根據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捐贈物資須符 合有效期限1個月以上,包裝完整並附有成分標示、可常溫保存。故熟食及1個月以下的即期食品,並不符合捐贈的規定,導致其處 理的管道相當侷限。 ● 退貨:另外,從訪談中得知,若為快速消耗品(FMCG)也可能會退貨給廠商,但會牽涉到當時簽約的條件跟贊助金的問題,而當大賣 場及中小型通路場成功退貨給經銷商,經銷商會再用更低價的價格售給專賣店,成為即期品專賣店的貨源。 綜合上述內容可知,目前處理管道相當有限,導致業者並未針對即期品作有效利用,除此之外,我們歸納出了兩項業者的總需求,分別是 「降低廢棄商品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反映出對業者來說,「即期品浪費」的問題已刻不容緩。 l 需求一、降低廢棄商品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環保署統計顯示,106年台灣廚餘回收量接近60萬公噸,比前年增加了約5萬公噸,而廚餘回收率僅占6.64%(行政院環保署,民106)。 此外,全台1273家被列管的生鮮量販業者,一年廢棄食品申報量則高達6630.4公噸,相當於海軍一艘神盾艦的規模(黃怡菁、邱福財,民 107)。 根據主婦聯盟於105年的量販店及超市處理剩食現況調查報告中指出,「蔬菜」、「水果」和「肉類」最常成為賣場及超市裡的剩食,這些 食物常因以「快將到期」、「包裝有破損」以及「過熟」而被淘汰。全台量販店每年約棄置30.8億元的剩餘食物,超市則為7.3億元,量販 8


店比超市的食物棄置金額高出4倍,因此,台灣大賣場、超市每年丟棄的食物總共約40億元價值,對其造成莫大的經濟損失(沈寶莉,民 108)。 l 需求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隨著「永續發展」意識高漲,現今愈來愈重視企業對環境以及社會的影響。ESG為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與Governance (公司治理)三者的縮寫,為一評估企業永續發展的指標,意指投資人考慮的項目將大幅擴大到影響公司發展的「非財務因子」,促使企 業更加看重除了財務報表,其他具有等同價值的社會責任,比如企業在碳排放及能源使用的效率、供應鏈廠商生產線對環境的衝擊,以及 利害關係人權益等面向(歐陽善玲、黃煒軒、勵心如,民107)。 銷毀即期品造成資源浪費,屬量販店及超市業者頭疼的環境議題之一,爲達「永續發展」的目標,業者開始投入成本、嘗試以各種方法來 解決此問題,避免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產生對環境的危害與犧牲。根據主婦聯盟於105年的量販店及超市處理剩食現況調查報告中指出,有 83%通路商有將善用或減少剩食納入公司的社會責任中,其中範疇包括訂立負責任的採購策略、減少貨品剩餘量(86%)、關注消費者的 權益(86%)、環境保護(71%)及有效的管理方式(71%)。因此,可推斷出普遍企業具有「減少剩食很重要」的認知,只是缺乏適合 的行動管道和行動力。 總結:​綜合以上的分析來看,隨著即期品數量增加,其造成的經濟損失亦相當龐大,成為經營上的一大困難。因此,台灣量販店及超市業 者急需一個合適的應變方案,來解決剩食過量、無法以最經濟的手段來處理的問題,以減低對其的巨大虧損,同時透過注重此環境問題以 履行其企業社會責任。

伍、結論 即期品數量龐大,處理管道卻有限的背景下,為避免即期品浪費產生的環境問題和經濟損失,應透過機制的重新設計讓即期品的供應與民 眾對即期品的需求可妥善對接。即期商品種類繁多,零售業者型態多變,根據問卷調查結果,我們想先聚焦在即期食品,並以18歲至30歲 的年輕族群為目標使用者、以超市為研究場域進行後續研究,深入探究即期食品資訊供需不平衡的問題,期能改善即期食品浪費的現有困 境。

9


陸、參考文獻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我要捐物/捐款。取自http://www.foodbank-taiwan.org.tw/no-waste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民106)。​一般廢棄物清理概況​。廢棄物管理。取自https://www.epa.gov.tw/Page/8514DFCAB3529136 李頂立(民108)。超市復活下架商品 集中促銷拉抬兩成業績。​TVBS News​。取自https://news.tvbs.com.tw/life/1203362 沈寶莉(民105)。​2015年台灣量販店及超市處理剩食調查公佈​。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挑食君Alvitr(民106)。台灣每年廚餘量正式超越日韓,榮登亞洲浪費大國。​關鍵評論網​。取自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8631 蔡明樺(民106)。【搶救剩食】立委提案強制標示「賞味期」 可消化即期品少浪費。​蘋果日報​。取自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0820/1186587/ 黃怡菁、邱福財(民107)。超市生鮮廚餘一年報廢6千公噸。​公視新聞網​。取自https://news.pts.org.tw/article/395125 歐陽善玲、黃煒軒、勵心如(民107)。外資大戶的選股黑名單。​今周刊​。取自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768/post/201810110029/%E5%A4%96%E8%B3%87%E5%A4%A7%E6%88 %B6%E7%9A%84%E9%81%B8%E8%82%A1%E9%BB%91%E5%90%8D%E5%96%AE 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即期品又怎樣?不浪費食物才是未來趨勢!​(民106)。波仕特線上市調網。取自 https://www.pollster.com.tw/Aboutlook/lookview_item.aspx?ms_sn=3162

10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