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言 Issue No. 8

Page 1

曼 言

Issue No. 8


目錄 修改議事規則對泛民主派的影響................................ P.1 一地兩檢之意義...........................................................P.2 「一」國「兩」制.......................................................P.3 誰來守護一國兩制?....................................................P.5 回首雨傘革命...............................................................P.7 教育。考試...................................................................P.9 怪獸家長->港孩..........................................................P.11 期望與掙扎.................................................................P.13


Whisper

2018 winter


修改議事規則對泛民主派的影響 文/陸駿傑

在2017年12月15日,建制派動議修改議事規則,包括降低立法會審議草案委 員會階段的法定人數,由35人降至20人以及提出以呈請書方式成立專責委員 會門檻,由20人提升至35人。另外,他們也提出了主席可以合併處理議員提 出的多項修訂,容許主席可於流會後再任何時間繼續開會以及主席可不批准 部份拉布式之修訂案。這些措施對於泛民主派有什麼影響呢? 首先,這是降低了少數派在議會提出議案成功的機會。現時建制派在議會佔 大多數席位,他們可以控制大局。回歸後,立法會規程受到更改,議員提出 的議案需獲得直選議席及功能組別過半數的議員支持才能通過,就算泛民主 派在直選議席佔有大多數席位,但用途也不大。因此,在沒有更改議事規則 的情況下,議員提出議案獲得通過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如果泛民主派對 於一些具爭議性的事情想提出調查,這個成立專責委員會是最佳的方法,而 提出這修訂後,他們要提出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事件就難上加難了,這在某 部份程度上影響立法會的透明度。 其次,降低立法會審議草案全體委員會階段的法定人數是一個非常不負責任 的行為。建制派議員經常缺席會議,使立法會流會,俗稱「拉布」。他們這 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導致立法會不能正常地運作。修改議事規則只是令到他們 更加可以為所欲為,以最少的人數來開會。然而,立法會的議員是代表不同 界別的,所謂的議員經常缺席會議是一個不盡責任的行為,他們不能反映代 表人士的意見,這不能將社會多元聲音帶入議會。而令到議會的效用不能有 效彰顯。 最後,拉布也稱為冗長辯論(゙libuster)。這是一種在議會處於劣勢時所使用 的方法。希望可得到社會各方面的關注,而令到執政者可作出妥協,讓步或 改善。香港政府經常提出一些具爭議性的議題,他們也不全面地聆聽社會不 同方面的意見,他們有在不同層面上只兼顧一方面的利益,也不是大局為 重。因此,社會的多元聲音不能在議會上發表,從而令到部份議員作出拉 布,以表達不滿。限制拉布雖然可以令到議會更暢順地進行,但卻違反了當 初創立立法會的原意,將多元聲音帶入議會。如果政府能多聽取民意,這種 拉布的行為也會減少。 更改議事規則已經令民主派在立法會的功效大大減弱,從而減低立法會的公 信力。希望香港的立法會不會慢慢變成跟澳門立法會一模一樣,議員就是一 個橡皮圖章。若政府能多接納社會不同聲音,便能幫助修補現在社會撕裂。

1


一地兩檢之意義 文/ 蔡善泀

廣深港高鐵於香港西九龍填海區 開始,直達深圳的邊境。當中「 一地兩檢」方案容許扺達地和出 發西九龍站會設置想香港口岸區 及內地口岸區,中國海關將會在 西九龍高鐵站的限定範圍內進行 出入境檢查。此安排引起社會激 烈回響。支持人士反駁在高鐡站 內實施「一地兩檢」有助發揮高 鐡效益,促進香港經濟發展,提 高香港競爭力。此外, 由於市民 可不用在深圳過關後再上車,令 旅程更快捷和節省時間。 反對人士卻認為一地兩檢間接容

許中央官員執行於香港境內施行 中國法律,破壞香港一國兩制原 則。民主派亦擔心未來中央有可 能會加派大量大陸執法人員派駐 西九龍站,內地口岸區內的羈押 室和儲存槍枝的器械室更給予大 陸執法人員機會以「保安利益」 為由,配戴槍械到西九龍站,對 當區居民做成威脋。實施「一地 兩檢」方案也需要政府修改基本 法,加入國內法例,令香港失去 出入境事務自治範圍,香港的一 國兩制已名存實亡。 2


「一」國「兩」制 文/盧思銘 在1997年6月30日的晚上,英國 國旗及香港旗隨着英國國歌的節 奏而降下,這代表一個新時代的 來臨。

3

這一年,很特別,是主權移交的 20周年,這也代表距離2047年的 大限不遠矣。在97年之後,香港 人經歷許多不同的事,98年金融 危機,03年沙士,08年的金融風 暴,香港人都一一克服。但在近

年來,社會上出現更多的衝突, 紛爭,中央對香港事務的干預及 逐漸把香港的地位矮化,一國兩 制的框架漸漸模糊。 最近有一內地的同胞跟我說香港 只是內地的一個城市,跟其他城 市是沒有區別。香港是一個國際 大都會,有不同的種族居住。加 上中西合璧的文化及言論,網路 自由,這令香港與內地的城市截 然不同。而當這獨特性逐漸被侵


蝕,港人便會站出來來捍衛自己 的核心價值。 如果沒有英人的佔領也沒有現在 的香港,香港現在會變成什麼樣 呢?「有人說,沒有中國的照 顧,香港已經死了!」但我想反 問一下「如果當初沒有香港的 照顧,中國會變成那樣?」在60 ,70年代,內地不少同胞因為內 地情況惡劣而來到香港,展開新 的生活。他們慢慢奮鬥,將香 港變成東方之珠。他們也不忘在 內地的同胞,每當內地發生大小 事,他們也會慷慨解囊,幫助內 地同胞。當時的香港人幫了內地 不少。然而,在80年代內地經濟 改革,中國依靠香港作為一個轉 口港,慢慢發展成現在的中國。 在現在, 中國在國際市場有一地

位,而香港也靠着中國在這世界 市場佔有一席位。但有部份的內 地同胞不知道什麼叫飲水思源, 忘記了香港曾幫助內地的恩,說 出一些與歷史不容的話,實為可 恥。雖則中國是一個國家,而香 港是一個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但 香港並不是普通的一個發達的中 國城市。兩地都是彼此依賴的關 係,因此大家也不能缺少對方。 希望中央能夠對這關係互相尊 重,尊重港人的意願。 最後一國兩制會變成怎樣?這亦 是未知之數。只希望鄧小平所說 提出的一國兩制能持續下去,延 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精 神。

4


誰來守護一國兩制? 文/ 陳綽瑤 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特別行政區」在於「一國」之內它有另一 套制度。所謂「一個國家兩個制度」方針的核心,是「不在香港實 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但資本主義經濟得以維持,又不單純是 一個市場運作的問題。所以這個另一個制度還要包括其他令香港社 會經濟成功發展的元素,當中「香港原有法律xxx予以保留」。而基 於同樣精神,香港特區的「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除使 用中文外,還可使用英文,英文也是正式語文」。當然還有50年不 變,而在這原則底下,包括宗教信仰自由、言論、新聞、出版的自 由,結社、集會、遊行、示威的自由,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 利和自由、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受法律的保護等。 中央政府收回香港主權的意義是處理一個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保 護國土完整。回歸之時,中央政府將當時香港整套社會經濟制度保 留下來,既為安撫香港人、減低他們對回歸的恐懼,同時也為了幫 助未來的特區保持安定繁榮,從而繼續為國家作出貢獻。如果說人 大常委會批准高鐵「一地兩檢」合作安排的做法不會令港人不安

5


和感到不自在,肯定是不對。人大常委會確認此做法合乎憲法,明 顯地是太早作出干預,而沒有讓特區發揮高度自治權來解決難題。 但在目前香港政治形勢底下,怎樣能有效率地在本地有效實施?近 年反對派那種近乎完全沒有選擇性的挑戰施政,基本上不會令對手 相信彼此間存在談判妥協的空間。如是者,整個討論又可能回到起 點。 這是一種沒有角色的政治角色。反對派可選擇站在道德高地上,而 沒有需要思考如何在一國兩制框架內找出可以採用的解決問題的方 法。可以這樣說:他們沒有需要為某種按其理解的基本法的處理方 法。可是我們也知道,沒有承諾和承擔的打算,則一切均屬政治上 的技巧與修辭,而不可能促成某些妥協或談判結果。在於目前香 港政治生態環境,他們採用這套政治操作方式,並不難理解。任何 一個政黨或議員嘗試偏離這條「政治航道」必定成為攻擊對象,被 挖走選票。要打破這種議事循環,簡直是不可能。問題是:長此下 去,我們如何在香港社會內守護一國兩制的程序、框架呢?

6


回 首 雨 傘 革 命

7

文 / 余 錦 濤


回望過去,2014年發生的雨傘革命仍然歷歷在目。整個運動從 只有學民思潮等人佔領公民廣場變到數以十萬計民眾上街支持 這項運動。雖然市民自發參與公民運動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但是部分市民卻只因警察發射催淚彈,令學生受傷,同情他們 而上街支持他們,使得整項運動變了質。人們都忘記佔領的意 義。 隨着事態發展,反對的一方本着「佔領影響生計」,「參興佔 領的人是受人唆擺」等等的理由,對此我卻不敢苟同。雨傘革 命是因想爭取「真普選」而發起,《8.31框架》將篩選出親中派 的特首侯選人,所以並非是真正的「民選特首」。民主雖然並 不是食物、水這些人們生存所依賴的必需品,但是香港已是一 個物質富裕的社會,犧牲短期的利益去換取長遠的社會發展, 建立一個民主的選舉制度。豈不是更值得嗎?此外,如果上街 的人是因受人唆擺的話,難道數十萬佔中民眾都是被唆擺嗎? 雖然整項運動是被警察清場而結束,參與的民眾沒有達到目 的,但當中的克制,「和理非非」效法甘地絕食而引得國際性 迥響,成功令得全世界的關注。不少勇武人士想衝擊防線,但 對此會使得他們有可能被批評為暴力抗爭,整件事情也因此降 格。而且,此事都引起不少市民對時事的關注,不再是沉默的 一群,使得不少政治團體興起,市民更能夠保障自己的權益。 8


9

相信大家都對HKDSE很有認 識。同是香港人,也許你是在 英國讀書多年,又或者是像筆者 一樣,讀完中五才過來,再或 者是考完DSE才過來的,DSE這 三個字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一個惡 夢。為什麼這麼說呢?相比以前 O-Level 及A-Level 還要考少一個 試,不是更好嗎?

我們的母語中文。有很多人都 是中文拿不到3 才選擇越洋來到 英國或者是其他國家。所以很多 家長會選擇在子女初中時把他們 送來英國考他們的GCSE及GCE A-Level。現在每年DSE的考生都 在不斷的下降,以2017為例,考 生比2016跌了10%,可想而知現 今有多少的中學生選擇跳槽。

在香港這個大城市,生活節奏非 常快,去到哪都是人來人往,給 了不少人很大壓力。讀書也不 例外,要進大學就一定要主科拿 到3322,而最令人煩惱的竟然是

在中文這一科,最多人覺得難的 莫過於閱讀卷及綜合能力卷,主 要是因為考生猜不透考評局心中 的答案,或是現在這個年代沒有 多少個年輕人培養了讀書的興


教育。考試 文/ 丁俊

趣,導致中文水平不足。為了能 在三年內把語文水平提升,很 多學生就選擇了補習,令補習行 業比以往更熱門。補習當然有幫 助,但仍需要學生自己去努力, 才會事半功倍。 本人是讀GCE 的, 相比 DSE,A-Level 只需要考四科, 在某程度上是輕鬆了些。在英 國讀書壓力真的沒香港那邊那麼 大,也能對英國文化多點認識。 但當然有利就有弊,來了這裡就 少了一些陪你度過風風雨雨的好 朋友,一起去自修室,一起去補

習等等。這些都是來了英國讀書 的人很難體會到的。 我相信香港的教育不是沒落,而 是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也知道 不是所有人的家庭都能夠有能力 把子女送到外國讀書,只是來這 邊學習能夠給我們一個健康又充 實的中學生涯。無論你之前是考 DSE還是GCE,也希望你擁有屬 於你自己那最美好的回憶。

10


怪獸家長->港孩 文/黎逸謙

11


近年來,隨著香港社會競爭性的上升,家庭對下一代的栽培變 得更用心,亦因此介入和控制兒女的日常生活,希望能「望子成 龍」。這導致越來越多學生投訴自己的權利被剝奪,沒有任何選 擇的自由。也許孩子在父母的培育下將來能生活無憂,但這真的 能令他們成功和開心嗎?的確,在高壓式催谷下的子女無論在學 業或其他課外活動都有很大的優勢,更容易考進好的大學,找到 好工作。許多研究指出在這樣的生活方式下成長的兒童將來在社 會上更具競爭性,亦會變得更有才華。可是他們的情緒卻往往被 忽略,甚至更有可能引致壓力爆表而作出極端行為。 「怪獸家長」的意思是指家長過份操控兒女的生活,過份保護他 們。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成長,為了滿足家長的要求,根本不能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父母的過度照顧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變得 有限,如不懂做家務,不懂面對逆境,不懂照顧自己。生活被過 份介入的孩子就連最基本的事情也做不到,這樣的指導方式真的 是最好嗎? 其實家長的子女的指導方式沒有好壞之分,只要能在中間找到平 衡,便能讓子女日後生活無憂,亦能活得自如。

12


期 望 與 爭 扎

文/ 張浠瑤 曾幾何時,那些簡單,對於一天一天長大變成自己腦海中所描繪的 模樣,對我們而言,原來已經逐漸變成一種越趨荒誕的想像。 當你打算一切按部就班,順著自己的意向生活,身邊總有一些人和 事在你毫無防避之下侵佔你的生活,不斷衝擊一向堅守及捍衛的原 則。 有人敢於懶理別人的壓逼,決意走自己的路,換來沒有人在意的崇 高以及種種的無視和白眼。亦有人甘於放下身段,漸漸把自己的底 線降低,甚至不斷為前進的每一步拼命思考,以迎合別人的期望。 偶然回頭一看,原來早就變成那個曾經最不想成為的自己,甚至失 去了那個最真實、核心的當初。 13


或許並不單單有兩個選擇,但要領略當中的平衡點,還需要更多歷 鍊。但與其說是一種折磨,倒不如說是一種學習和挑戰。 當遇到與自己價值觀不相稱的人而帶來的鬱悶及反感,只能默默地 埋怨以及被情緖不斷的牽連,甚至需要扭曲自己,選擇笑面迎人, 然後被人諷刺一番。 慶幸在種種掙扎之下,身邊仍然有對的人和好的事,為生活增添一 份安全感。 生活中也許仍然存在很多很多的猶疑、迷網。不知到在那個時侯, 會有什麼樣的事,會成為什麼樣的自己,偶然要把一些珍重的捨 下。或許活在當下,閒暇中回味一下過去的美好、懷念一下簡單的 小時侯,便已足夠。 14


Travel

Smart deals for students. Student Universe, your travel partner.


Food & Drinks

Chinese restaurants that you shouldn’t miss out in Manchester. Enjoy various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Cantonese dishes that give a taste of home.


Our Production Team 文: Anson Luk Crystal Cheung Corlis Chan Dickson Yu Ricky Lo Sammi Choi Joseph Ting Rafael Lai 編/設: Bonnie Leung Carissa Wong

Committee members: Chloe Yu Kathy Lee Ron Cheng Ryan Lam Lina Chan Bonnie Leung Carissa Wong Jenny Fong Louise Wong

Email: info.manpass@gmail.com Website: manpass.co.nf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ook.com/manpassh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