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學生手記3——尋常尋夢想(試閱)

Page 1


EDIT Workshop Company Limited

EDIT Workshop Publishing Group Limited

生命教育基金會有限公司

授權聲明

在此聲明本書籍《超凡學生手記 3 尋常尋夢想》(第二 版)文字之創作、著作權皆屬 EDIT Workshop Company Limited 及

EDIT Workshop Publishing Group Limited 所有,現免費授予生命教

育基金會有限公司(下稱「生命教育基金會」),是獨家與不 可轉讓的使用權。本書籍的版權、商標和其他財產均受香港法 律保護。非授權人士請勿擅自引用或轉載,違者依法追究相關 法律責任。

本書籍僅免費授權生命教育基金會使用,只有在獲得本機構或 其他相關權利人的授權之後才能使用這些內容,非授權人士不 得私自轉讓、轉載、借予、複製、出售、出租局部或全部本產 品內之圖片及文字供他人或共同使用與內容有關的衍生產品。

嚴禁將圖像及文字作為任何誹謗、損害名譽、煽動、人身攻 擊、色情賭博等違法、不雅或不合宜的用途,或使用本書籍內 含之人物或物件等,以任何形式有誤導他人之虞的使用。如因 使用本書籍用作任何不當之訊息,或設計應用而引起之任何爭 議或法律訴訟,EDIT Workshop Company Limited、EDIT Workshop Publishing Group Limited 及生命教育基金會不負任何賠償責任及 法律訴訟責任。

帶著真實盼望的文字能喚起人心靈深處的美善。

2001 年踏足生命教育,那時便看見文字工作是其中一個關鍵。

當年我能夠發現心底真正的渴望並非成為土木工程師或仲裁 師,而是與年青人同行,也是因為前人留下的文字,觸碰了我 的心!讓我發現自己內心最真實的夢想 啟動年青人對生命 本身的重視及發現夢想的可能。

在教育的路上遇見很多在掙扎中想放棄的年青人。回想我的成 長,便立定心志進深文字工作,盼將自己自 2001 年起的經歷 以文字傳開。尤記得那天是 2007 年 3 月 21 日,我內心的翻動 甚至比當年離開土木工程踏進教育時更深刻!連續幾天,心底

的激動好像燃燒的火,從我身旁經過的人都不約而同地說感受 到我散發的熱力。走到今天,回望當時那份激動,經過年月洗 刷漸漸成為心底的一份督定。

近年,社會經歷變遷,大眾漸漸發現人心裡的一些需要未得滿 足,也越來越關注生命教育。雖然外在環境有許多變遷,然而 我深信人對真實的盼望、夢想、愛的想望不變,只是有時會被 日常繁瑣掩蓋。我相信人人心底都有愛,同時渴望愛,每一個 生命都重要,每一份參與都不能少,這也是「Steadfast Love 一個都不能少」的核心,盼望這份愛能更流通!

在此,感謝每一位為我們奠定了基礎的前輩!感激沿途每一位 同伴的扶持與鼓勵!

願心存感恩,懷抱盼望、起初那份愛與熱忱,繼續走前方的路。

自序

每逢為《超凡學生手記》系列書籍寫序,內心總是十分感動!

《超凡學生手記》系列出版至今已歷十多個寒暑。回想《超凡 學生手記 1 信念躍進.時間管理.高效學習》(下稱《超 1》) 寫作的源起仍歷歷在目。那是一場位處香港西北的學生講座。

當年仍未有建設西鐵線路的計劃,西北一帶交通不便。還記得 參與講座的老師、同學回應普遍正面,我自己也十分享受。席

間一位同學舉手回應:「我生於這裡,這一生應該都會停留在 這裡。雖然你的分享很激勵,但是我總感覺自己沒有辦法離開 這區。我感覺難以夢想,難以突破。」我一直把這番話藏於心底, 後來產生撰寫《超凡學生手記》系列的想法 將踏進生命教 育以來與不同年青人的對話匯聚寫出來。先是《超 1》以 JoJo 這 位中二女生的視角帶出年青人面對成長、學業、朋友之間的種 種,後來有《超凡學生手記 2 成長藍圖》的 Ryan 及《超凡 學生手記 3 尋常尋夢想》中不同故事,盼望藉文字分享新的 想法、建議和累積多年的觀察、發現和經歷。

《超凡學生手記》系列三本讀物多次再版、重印,接觸一代又 一代學生,種子般散落。2018-2019 學年,我們整合過往工作, 開展「超凡校園」,在年度慶典中見證「超凡學生」誕生,他 們像初熟的果實,當中每個動人的生命故事,讓我們深受激勵!

在此祝每一位同學,閱讀本系列書籍時,能經歷並探索生命中 各樣豐富,任何境況都在生存、生活中經歷生命!

2021 年 7 月

目錄

授權聲明 ...............................................................................................................................................

自序 ............................................................................................................................................................. P4

第一章 發現自己 P9

‧信心從內而發 P10

‧看清內心的真正需要 ............................................................................................................................. P13

‧走更遠的路 P15

‧跳出自我的框框 P18

‧面對過去 P21

‧面對現在 P24

‧面對將來 ................................................................................................................................................................ P26

‧發現身份(一)生命的獨特 P28

‧發現身份(二)生命的寶藏 P31

‧發現身份(三)生命的自由 P34

‧發現身份(四)生命的旅程

‧踏出安舒區 ......................................................................................................................................................... P38

第二章 從心出發 P41

‧內心的聲音 P42

‧改變焦點,發現各種可能 P44

‧語言與思想的關係 .................................................................................................................................... P46

‧內心的語言 P48

‧生存與生活之上,活現生命 P50

‧生命的完整與圓滿 P52

‧盡力的人生 P54

‧生命影響生命 .................................................................................................................................................. P56

‧真實的關係 P58

‧生命之旅 P60

第三章 目標與夢想 ............................................................................................................ P63

‧眼望天,腳踏地 P64

‧目標的重要性 P66 ‧使目標清晰及具體化 P68

‧從小目標開始 ................................................................................................................................................. P70

‧設定合理期望 ................................................................................................................................................. P72

‧尋找突破和使命 P74

‧生命不僅止於生活 P76

‧不要混淆目標和夢想 P78

‧興趣與夢想 ........................................................................................................................................................ P80

‧熱情所在 ............................................................................................................................................................... P82

‧夢想與角色 P84

‧進入水深之處 P86

第四章 實踐之道 .................................................................................................................... P89

‧提升眼界 P90

‧把握先機 P93

‧做事要「拙速」 P95

‧「真知道」 P97

‧尋找力點 .............................................................................................................................................................. P99

‧求變的勇氣 ..................................................................................................................................................... P101

‧積極的等待 P103

‧貫徹執行力 P105

‧執行力與目標設定 P107

‧勞動帶來價值感和實在感 ........................................................................................................... P109

‧喜歡閱讀 ........................................................................................................................................................... P111

‧蘑菇理論 P113

‧ 80/20 法則 P115

‧高度參與生命 P117

第五章 生命轉化的旅程 ........................................................................................... P119

‧關心自己的心 P120

‧尋找內在根源 P123

‧與情緒同行 P125

‧思想的偏差 .................................................................................................................................................... P127

‧愛是一切的基礎 ...................................................................................................................................... P129

......................................................................................................................................

超凡校園閱讀計劃

機構簡介 ......................................................................................................................................

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第一章▏

發現自己

如果問:「你是誰?」你會怎麼回答呢? 「我叫陳大文,今年十八歲,我住在九龍……」 稍等,

除了姓名、年齡、住址以外,

還有甚麼是你想讓別人了解的? 你的性格?你的優點?你的夢想?還有嗎? 讓我們展開一趟自我發現的旅程, 傾聽內心,發現更真實的自己,活得更真實, 生命從此不一樣。

第一章 發現自己

發現身份(一)生命的獨特

從前,有一個太子生於朝廷動亂之時,為保性命被送到民間, 由一戶農家收養。

這年青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他在書齋念書、與鄰家孩子 上山遊玩、到農田幫忙……過著平民百姓的生活。儘管老師發

現他頗有潛質,鼓勵他用功念書、考取功名,年青人卻自覺身 為農家子弟,應該留在村裡耕種,減輕父母的擔子,因此未曾 想過考取功名、貢獻國家。

日子一天天過去,年青人長大不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與父母一起打理農田。有一天,平靜的村子突然熱鬧起來,一 大隊從皇宮來的官員和士兵敲鑼打鼓、抬著轎子,浩浩蕩蕩 地進村。這年青人和大家一樣,非常好奇,想要知道發生甚麼 事,直至官兵來到自己家門口,才得知原來自己是當朝太子, 因為朝廷已經平息動亂,所以他要立即恢復身分,回宮繼承皇 位。朝夕間,年青人從農戶之子成為一國之君,從起初難以接 受,到漸漸平復心情,最後接受身份改變,過程中他內心起了 變化。昔日,他只關心自家幾畝農田如何開墾、如何耕種、收

成多寡等;如今,他心思全放在國家政局和天下百姓的需要。

發現身份,往往帶動人內在的轉變,包括心境、思維和關注點, 隨著這些轉換,也會更具體地活現真實的身份,好比銀幣的兩 面。那麼我們可以問:我的身份是甚麼?或者,更直接地問: 我是誰?

有些人的答案可能停留在角色層面,例如在家裡,我們是兒女;

在學校,我們是學生;在工作場所,我們是員工……但是,角

色是否等同身份?介紹自己時,除了名字和角色,還有甚麼? 你的生命特質嗎?或是才幹、性格、情感、愛好、思維……發 現並展現不同向度的自己:發現心底渴望、發現夢想、活出個 人生命中的完全、圓滿,這都是組成我們身份的關鍵面向。

試細想並坦誠回答以下提問:

1. 你對甚麼人或事特別好奇、關心和留意?

2. 甚麼事會帶給你喜悅、享受的感覺?

3.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是甚麼?

以上幾條問題的答案,有助我們更立體地認識自己。

現今世代,人們普遍認為有高分數、好表現或高薪厚職才受歡 迎。有成就並非壞事,然而,時代持續轉變,同一行業二十年

間也可歷經幾番興衰,曾經人人趨之若騖的行業,可因時代、 文化的轉變而不再吃香,也可在看似一潭死水之際再次翻起浪 潮。若單從外在因素斷定個人價值和身份,一旦分數滑落、無 人讚賞或環境改變,我們便容易迷失,隨波逐流。以資訊科技 行業為例,從上世紀 90 年代中後期備受吹捧到 2000 年,大量

行內的從業人員黯然離場,真正堅持過渡行業低潮期的,大多 是由心地熱愛這行業的人。3

因此,發現個人內在那些不變且 獨特、寶貴的特質與想望,尤為關鍵!其中一個需要回答自己 的問題是:我對甚麼充滿熱情?

人的價值並非追求或賺取回來,因為我們本來就值得被愛、被 接納,他人亦然。活出真實的自己,全心全意投入在自己熱愛

3 鄧淑明(2016 年 12 月 22 日)。笑談廿年IT 業界興衰。EZONE.HK。https://ezone.ulifestyle.com.hk/article/1742992/504

第一章 發現自己

的行業、事業甚至是夢想,縱使環境轉變、潮流更替,由心熱 愛所參與的人與事,也能走更遠的路!

來吧,我們一起進入新歷程,擁抱生命中的獨特。讓我們來發 現生命中的美麗、豐富與多彩!

你怎樣看自己的價值?

發現身份(二)生命的寶藏

每個生命都有其獨特與豐富,等待我們親自發現。發現,是一 趟從「不知道」到「知道」的歷程。一顆未經琢磨的寶石,表

面看似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一經雕琢,便會發現它其實是一顆 閃爍珍貴的寶石。生命也如此,任其表面平凡,甚至粗糙,裡 面也有其獨一無二的寶藏。

讓我先分享兩個小片段:

片段一

我有個學生年紀輕輕已考獲鋼琴八級。有一次,我請 教他如何彈奏鋼琴,他第一反應是:「我不太懂的。」

我心想他是不是在開玩笑呢?後來他再說:「有些同學 已考獲演奏級,更有許多同學懂得不止一種樂器,相比 之下我鋼琴八級真的不值一提。」但是,我認識這個學 生多年,他早年彈奏鋼琴的時候總是全情投入,很是享 受,看得出他是真心喜愛音樂。後來卻因為資歷不及別 人,也不像別人般懂多種樂器,他漸漸無法全心全意擁 抱自己所熱愛的音樂。

片段二

有一個學生上學期的考試成績不太好,便下定決心努 力,希望下學期會進步。他坐言起行,尋找更合適自己 的學習方法,更用心學習。終於,他下學期的成績真的 進步了,我問他:「感覺如何?」他說:「我擔心下次 考不好。也許這一次進步只是運氣好。」因為不確定下

第一章 發現自己

次成績會不會進步,所以不敢抱有希望,寧願說服自己 這次是僥幸,忽略甚至否定自己的努力。

有時候,要發現寶藏,別忘記帶上一把小掃子。雕琢寶石時, 也一併掃走表面的灰塵,才能看見那熠熠生輝的菱角。

首先,請掃除「比較」。為何片段一的學生覺得自己的音樂造 詣不高?「如果我像他一樣考至演奏級……」、「如果我像他 一樣懂多種樂器……」你心裡曾出現這些「如果」嗎?你曾否 看見別人優秀的表現,感覺自己比不上,而拒絕或不敢承認 自己也有相同的嚮往呢?每個人生來獨特,而且特質都不盡相 同,展現出來的能力、性格、性情、氣質不一樣,我們可以參

考別人進步的方法,但若是因比較而讓自己落入失望和灰心便 失卻意義,本末倒置。把時間與心力花在熱愛的人與事上,發 掘、恢復、展現自己的特質,找到熱情所在並全情投入,為自 己的每一次盡力慶祝,完成獨特的夢想或人生使命。

再來,請掃除「自我否定」。為何片段二的學生否定自己的進 步?因為他害怕下一次可能失敗而不敢擁抱現在的成功,甚至 否定自己努力的成果,以致下一次要是真的失敗也「不意外」。

然而,面對失敗的恐懼是成長必經的關口,不要逃避失敗,要 有從失敗中站起來的勇氣。當我們已經盡力,無論得到的結果 是否符合預期,我們都可以告訴自己:「我已經足夠好。」(“I’m good enough.”),不否定自己的努力。

有時候,即使我們盡力了,也可能會面對別人的否定。「你還 不夠好!」、「你離目標還有距離!」……有時候,或許是身 邊的人不擅於正面表達,又或者他們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盼

望督促我們,使我們變得更好。面對他人的否定,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切忌不加思索地全盤接受,甚至誤以為自己毫無價 值。別人的否定,不等同我不夠好;多加思考,發掘自己進步

的空間,持續積極地前行。因為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是美好的, 也已經足夠好,只不過可以持續地進步。

來吧!不要批判自己不夠別人好,也不要害怕可能會遇上的失 敗。盡力,然後為過程慶祝,欣賞自己的努力;若然自己不曾 努力,那就勇敢面對自己過失,反省過後,重新站起來,繼續 前行。

抹去寶石上的灰塵,讓其發光發亮,你就是那顆獨一無二的寶 石。

反思

你曾經與人比較嗎?

第一章 發現自己

發現身份(三)生命的自由

這是一個關於小海龜的故事……

海灘上,有隻小海龜爬來爬去。他抬頭看見一隻海鷗飛過,停 在一塊石頭上。小海龜跟海鷗聊起天來:「海鷗先生,天空大 嗎?」海鷗回答:「大。」小海龜接著又問:「你是怎樣學會 飛翔的?」海鷗說:「不要害怕,勤加練習,相信自己。」說 完,海鷗張開翅膀,眨眼間再次飛向高空。小海龜聽到海鷗的 話,心裡十分羨慕。小海龜對這片細小的海灘感到厭倦,決心 學像海鷗般飛往天空!

小海龜一步一步爬上石頭,然後飛身躍起……砰的一聲,摔了 個四腳朝天。好不容易翻過身來,小海龜再接再厲,這一次, 他的頭插進沙土,費了好大的勁才掙脫出來。

這時,海鷗又飛回岸邊,看見小海龜狼狽的樣子,便關心小海

龜:「你還好嗎?」小海龜不但不領情,反而責怪海鷗:「都 是你幹的好事!是你教我飛的!」海鷗既無奈,又好笑地說: 「你沒有翅膀,怎能飛起來呢?你不是會游泳嗎?往大海裡去 吧!」說完,海鷗又飛走了。

小海龜望向大海,看著看著竟有一份熟悉的感覺。可是,當他 看見一個又一個不斷湧向岸邊的滔滔巨浪,便忍不住害怕。這 時,小海龜想起海鷗的話:「你不是會游泳嗎?往大海裡去

吧!」於是,他咬緊牙關,向海浪爬去。小海龜原以為自己會 被大浪擊倒,可是,當他潛入水裡,卻發現相比海面上的巨浪, 海裡出奇地平靜。而且,小海龜感到身體輕盈了,撥動一下四

肢,發現自己毫不費力便游出一段距離。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自

由暢快,身在其中,才發現海洋之大,讚嘆不已。

話說回來,你是否覺得小海龜很傻?為何不早點回到海裡,反 倒羨慕海鷗在天空飛?也許,我們多少也有小海龜的影子:心 裡羨慕別人的優點和好處,卻沒有用心發現自己、發現可以努 力的機會。其實,當我們發現並擁抱自己的身份,便能經歷前 所未有的自由暢快,懂得享受生命中每個過程。

成長歷程中,為自己可以在不同位置嘗試和實踐感恩,在每一 個嘗試的過程中,認識更真實的自己,展現原來的自己,本質 會自然流露,你會發現屬於你的場景!正如小海龜在海裡游, 是生命的一部分。

願你在不斷盡力、不斷慶祝、不斷享受的過程裡,發現自己的 身份,生命從此不一樣。

反思

你在甚麼場景感到最自然、最自在呢?

第一章 發現自己

發現身份(四)生命的旅程

成長,就像一趟登山旅程。剛起步,我們興致勃勃,步伐輕盈, 充滿期待。雖然山腳沒有怡人景致,但是能與同伴談天說地, 結伴前行,甚是美好。

來到山腰,我們漸漸感到吃力,持續上坡的過程消耗不少體

力,腿腳和肩膀沉重了許多,心裡浮現一些掙扎和矛盾:「路 還有多遠呢?」、「早知道這麼累,倒不如在家休息……」

然而,當逐漸接近山頂,俯瞰的景色變得越來越壯闊,大廈和 車子都縮小了,人更是看不見了。鬧巿的聲音散去,只聽到鳥 叫、蟲鳴和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這時才驚嘆,原來自己已經 走了好一段路。眼前豁然開朗,讓人感到舒暢,不禁放下生活 的煩擾,享受這寧靜的空間。這一刻,抬頭便是一望無際的藍 天,內心平靜,世界彷彿只剩下自己。一鬆下來就不知不覺地 進入了沉思,回望路途上的種種遇見,百般滋味在心頭。

套用到成長路上的不同階段:起初,有許多人與我們同行,一 起學習、一起參加不同的活動,一切來得簡單、輕鬆;當開始

進一步探索自己以及與他人的關係、一步步實踐夢想……我們 可能會面對疑惑、掙扎、疲累,然而,當我們決定排除萬難, 繼續往上走,到達山頂,眼界便開闊了。我們能立於更高的位 置去看自己的經歷,把這些經歷像拼圖一樣,拼砌出一幅完整 的圖畫,發現自己的身份,發揮潛在的能力,有所突破和改變。

到達山頂後,接下來就是下坡路。小時候,我曾以為下坡路沒 有意義,一心只想再闖高峰。然而,走下坡,其實是另一番景

致的路程,繼續會有所發現,看見山的另一面向。這是一個實 踐的過程 (walk-out process),須親身經歷,無法透過學習知識 或別人的分享得到。

連綿山脈,由連串的山峰與山谷組成;生命的旅途也是如此, 有立於高峰之際,也有處身低谷的時候。正如一年裡的春、夏、 秋、冬,四季更替組成一個完整的循環。

你準備好經歷這個登山的旅程了嗎? 反思

試回想一個登上高峰和一個走下坡路的成長經歷,當 中分別有甚麼感受?

▕第二章▏

從心出發

如果我問你:「你今天好嗎?」、 「你今天如何?」,你會怎樣回答? 「我今天很忙」、「我今天很累」、 「我今天做了甚麼甚麼……」

除了與事件相關的資訊外, 你的心情如何呢?

「沒甚麼特別」、「還好」、 「跟平常一樣……」

讓我們嘗試打開內心,不要隱藏, 你會發現,內心的世界並不是想像中難以觸摸, 你會發現,心的美麗和奇妙。

第二章 從心出發

內心的聲音

每個人心中彷彿都有一個小漩渦。

小漩渦潛藏在你我的內心深處。我們心情愉快的時候,快樂的 笑聲、積極的想法填滿內心,相較之下,小漩渦尺度太小,毫 無威力,甚至很難發現它的存在。然而,當我們的思想變得負 面 哀傷、憤怒、不快、委屈……這些不曾健康表達或面對 的負面情緒,全都變成小漩渦的能量,讓它累積成大漩渦,擁 有更大的破壞力。看!剛才有一個小漩渦正蠢蠢欲動,吸收積 壓在人心的負面想法,不用多久它已經變成大漩渦,並且施展 其破壞力,把人捲入負面情緒的漩渦裡,越捲越深,甚至快要 征服一個人的心靈了:

考試開始,同學們打開試卷埋首作答……

家寶看見第一道題,心想:「糟糕!這題目複習時完全沒看過! 我不懂得作答……」小漩渦笑嘻嘻地吸收了這個想法。

「完蛋了!試卷一開始就這麼難,接下來的題目只會更複 雜!」小漩渦的尺度悄悄地擴闊了。

「怎麼辦?題目這麼多,我一定做不完!」小漩渦又擴闊了一 寸,還開始捲走內心其他正面的想法。

「唉,這次考試我一定不及格了。」最後,家寶在忐忑不安的 狀態下完成考試。

你看到嗎?在連續不斷的負面思想下,小漩渦變成大漩渦,把

家寶陷於害怕和不安的情緒中。在充滿情緒、無法專注的情況 下考試,表現怎能不受影響呢?

生活突如其來的轉變、挑戰、不順或挫折,大多數人的即時反 應是負面的,小漩渦便趁機坐大。這時候,如果我們不立即面 對,積壓的負面情緒會助長小漩渦變成大漩渦,當負面想法充 斥腦袋,我們便得花更長時間和更多心力才能消滅它。因此, 千萬不要鑽進自憐自憫的網羅。一旦鑽進去,便容易越鑽越深; 鑽得越深,便越難掙脫。

我們無法,也無須杜絕負面情緒出現,那是我們經歷負面事情 後的自然反應,只需要積極地面對,然後健康地表達。請記得, 我們是情緒的主人。我們可以選擇:任由漩渦坐大並在心中肆 虐,或趁早越過小漩渦。

反思

甚麼狀況最容易引發你的負面想法與情緒,助長小漩渦 壯大?

第二章 從心出發

內心的語言

前文提到,語言和思想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認清自己的內心 語言有助了解自己的想法,辨識一些非理性信念,進而釐清自

己的心理焦點,這過程有助加深對自己的意識和了解。

首先,認清自己的想法和內心語言。面對問題,人會不自覺地 產生一些想法和內心語言,大致可分為四種:

1. 絕對性的,如「我一定要」、「我應該」、「我必須」、 「你總是」、「我從來都」等;

2. 兩極化的,如「對與錯」、「好與壞」、「有與沒有」、 「高與低」、「得與失」、「成與敗」等;

3. 個人化的,如「都是我的錯」、「是我拖累了大家」、「是 我不好」等;

4. 以偏概全的,如「你總是」、「你永遠都是」、「你死性不 改」等。

這些說話大多沒有意義,卻經常出現在人際溝通中,而我們未 必能清晰察覺,尤其是爭吵的時候:

子女投訴父母:「你總是這麼主觀,每一次都是你對我錯!」 父母教訓子女:「你自己說這是第幾次了,你根本就沒有改 變!」

夫妻爭執:「是是是,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性格累事,你滿

意了吧?」

以上這些對白,可曾出現在你的人生場景?爭吵後,問題解決 了嗎?非理性的說話反映腦袋充滿負面的想法,不斷為自己設 限,叫人重複兜圈。不要告訴自己:「我本身的性格就是悲觀, 我就是一無是處。」與其說沒有意義又只會傷人的話,倒不如 主動意識自己的想法,進而辨識非理性的信念,就著心裡產生 的負面語言反問自己:這是真的嗎?何以見得?合乎邏輯嗎? 真的那麼糟糕嗎?當你反覆問自己這些問題,你會發現,同一 件事可以從不同角度解釋;你會發現,原本因盲點而看不見的 東西。

最後是釐清自己的心理焦點:看問題為一個暫時的、待改善的 狀態;看缺乏為需要,或反過來看看已有的一切;看失敗的結 果為排除不可行方法的過程。不要妄下判斷說自己一無是處, 以為自己是問題。請記住,每個人都如此獨特,值得被愛。即 使你自覺現在充滿問題,我仍然相信你生命中藏著很多潛在的 美麗特質,只是有待發現而已。

內心語言帶來祝福還是限制,往往是一線之差。

反思

寫下一些你經常說的話,看看哪些帶著祝福,哪些帶來 限制。

▕第三章▏

目標與夢想

目標,

能使我們聚焦重要的事;

目標,

能燃起我們心中渴望成長的火;

目標,

讓我們朝著有熱忱的方向前行, 向夢想進發。

使目標清晰及具體化

在母校週年校慶聚餐上,我跟兩位即將大學畢業的師弟閒聊。

說起將來的打算,他們問及如何使目標清晰及具體化。我沒有

直接回應他們,只是問了他們幾條問題:

「你們希望五年後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師弟甲:「我目前就讀醫科,學習過程中一直探索自己有興趣 進深了解的專科,希望五年後能深入鑽研。」

師弟乙:「五年後?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有錢人!」

「那麼,你們可曾想過怎樣能在五年後達成這些目標呢?」

師弟甲:「我想……第一步是透過在醫學院不同的專科實習, 汲取經驗,視乎能力及興趣適合在哪個專科進深,再等待機會 來臨。」

師弟乙:「如何達成目標?就是努力賺錢!」

「十年後回望今天,怎樣才能有『不枉十載寒暑』的感覺?」

師弟甲:「嗯……我希望自己在醫學界上有一定建樹,甚至有 機會鑽研遺傳病學,為人類福祉作些貢獻。」

師弟乙:「如果十年後我能有車、有樓、有一千萬存款,我便 感到不枉過了!」

聽完他們的答案,相信大家已看出誰有清晰和具體的目標,誰 還停留在不清晰的階段吧?師弟甲已經很清楚自己想要甚麼, 他只需要在持續實踐中發現更具體的方向,並在不同階段訂下 實踐計劃而已;反觀,師弟乙還未弄清自己的目標。我發現這 是很多人的寫照:總以為賺錢是目標,卻從沒考慮自己的興趣、 氣質、技術、特質、價值觀,更不曾想過自己的夢想、生命中 更高的追求,以至自己適合從事哪一行業或工作。要知道,所 有工作都能夠賺取金錢,如果工作只為賺錢,很容易為增加收 入而不停地轉工、轉行,慢慢感到迷失。特別當你的財富能滿 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時候,你會開始思考:半生營營役役,自己 到底在追求甚麼?及早開始探索生命中的渴望,在生存、生活 的同時,踏上活出生命的路。

「老得太快,卻明白得太遲」是一種充滿無奈的發現,但願我 們都盡心、盡力地活好每一天,為自己訂立一些目標,讓自己 走在向前且進深的路上。各行各業都需要具備某些共通能力, 可以此作短期目標 學習理財、世界觀、時間管理等知識; 也可作中期目標

計劃五年目標,包括家庭、事業、個人發 展等;而長遠目標,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 思想你的生命意 義,尋找人生使命、夢想。

生命短暫,我們都只能活一次;你願意活得精彩豐富,還是得 過且過呢? 反思

你認為自己有清晰的目標嗎?

第三章 目標與夢想

興趣與夢想

「當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我一點也不覺得累,也不怕煩。」

你察覺「興趣」的影響力很大嗎?不論參加甚麼課外活動 校隊、樂器班、讀書會、遊學團等等,「興趣」時常是我們會 考慮的因素之一。

甚麼是興趣?劍橋詞典提供了很好的解釋:the feeling of wanting to give your attention to something or of wanting to be involved with and to discover more about something.1 (一種想給予某事更多關注的感 覺,或一種想參與及從中發現更多的感覺。)

簡而言之,興趣

是能引起我們關注並動身探索的事。試回答以下的問題,有助 你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

‧生活中有哪件事你即使重複做,也不會覺得煩悶?

‧你對誰有高度的評價?你欣賞他做過甚麼事?

‧有甚麼事情你想嘗試,卻不曾付諸行動?

‧ 你最喜歡甚麼學科?有沒有哪一科是你心之所繫,或 有興趣卻從未了解過?

‧如果有機會從事某工作一天,你的選擇是甚麼?

‧ 學習餘暇,你喜歡閱讀甚麼類型的書籍?哪些書籍最 能觸動你的心?

‧小時候,你認為自己長大後會從事甚麼職業? 1 Interest (n.d.)。劍橋詞典。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 詞典/英語-漢語-繁體 /interest

有些人會跟隨「興趣」的步伐走上職業及夢想的道路,正如林 書豪一樣,年輕時知道自己非常喜歡打籃球,中學開始加入校

隊,及至大學後展開職業生涯,曾參與多個地方的籃球職業聯 賽。除了有助我們向夢想邁進,「興趣」也能為生命帶來其他 影響。以喜愛音樂的人為例:

‧興趣有助發展能力,例如可以成為鋼琴家; ‧ 興趣提供進入該領域的機會,如有較優先條件成為鋼 琴銷售員、鋼琴導師、鋼琴調音員等;

‧ 興趣還開拓在相關領域發揮興趣的機會,包括成為音 樂雜誌編輯、記者、填詞人、幼稚園教師等;

‧ 即使夢想與興趣無關,日常生活中也值得安排時間發 展,享受這個興趣本身,好像參與合唱團、歌唱比賽 等。

無論我們的夢想與興趣有多大程度的關係,有一件事不能忘 記:興趣可以讓我們潛在的本質發揮出來,過程中,我們期待 認識、明白、了解自己更多。這是一種正向的推動力,鼓勵我 們離開安舒區,踏進未知的領域。每當我們說:「我有興趣」、 「我有興趣嘗試」、「我有興趣向這方面發展」都代表一段冒 險旅程的開始,唯有探索過後,我們才知道是否興趣所在,還 是只因人有我有,隨波逐流。

從今天起,讓自己更多突破,嘗試各種新事物吧!

反思

你有甚麼興趣?

▕第四章▏

實踐之道

「眼望天」,同時也要「腳踏地」, 如何脫離空想,訂立並實踐目標, 是踏進夢想的關鍵。

這關乎我們思考和做事的法則, 讓我們一同從「想」跨越到「做」, 在實踐的歷程中,把握時機,尋求突破。

把握先機

先機,就是「先知道、先計劃、先行動」。

導演爾冬陞每一次開拍電影前,會花大量時間視察拍攝現場, 思考如何擺放鏡頭和控制燈光等,他甚至曾連續數日住在拍攝 現場,以掌握場地一天中不同時間的光線轉變;新聞主播張慧 慈每一次進行人物專訪前,必定做好資料搜集,盡最大努力了 解受訪者。

以上兩個例子,大家能找出相同之處嗎?就是他們會預估自己 的目標所在,並且預先計劃,在行動前已經大抵掌握了形勢, 結果自然事半功倍。

換個角度,將這道理套用在學習上,也同樣可行。考考大家, 你們認為對學生來說,哪些月份最能把握學習的先機?

A. 五、六月 B. 七、八月

C. 九、十月

如果你的答案是 A,那很正常,因為這段時間臨近期終考,決 定學生能否順利升班,所以大部份人會認為是五、六月。然 而在我的學習生涯中,從自身實踐的經驗發現,九、十月剛 開學的這段日子,才是真正的黃金學習時期。許多人問我: 「Tommy

,我們需要這麼早開始準備嗎?九、十月才剛開學不 久,距離考試還有很長時間吧!」當然需要!正正因為九、十 月的課程較輕鬆,所以我們更要把握先機,儘快上軌道。每學 年,我都會善用這段教學比較悠閒的日子預習,先瀏覽及理解 課文;將來上課的時候,老師的教學相當於帶我重溫,遇到預 習時看不懂的地方,老師的教學便相當於解答我的疑問。這樣

第四章 實踐之道

除了記憶更牢固,還讓我產生一種輕鬆和有把握的感覺,因為 上課等同溫習,對所講的內容已有一定概念。反之,如果在六

月期終考前夕才臨渴掘井,時間的張力、預備不足的感覺都會 引發壓力,連帶影響我們的發揮呢!

有時候,尋求突破需要「先行一步」。

除了學習,還有甚麼地方可以採取「先機」?

「真知道」

你可曾細想,學習是為了甚麼?

我遇過不少學生不知道為甚麼要學習,他們沒有目標、沒有方 向,無心學習,成績欠佳;即便有些學生成績不俗,卻同樣因 為不知道學習的意義而無法全情投入,成績再好,也一直沒有 滿足感,久而久之,感到莫名的壓力。

雖然這兩種學生的成績表現大相逕庭,但是他們在學習上遇到 的是同一個問題。若想協助這兩種學生,便需要引導他們審視 自己為何要學習:到底為什麼要學習呢?求分數?求成功?求

知識?其實,學習除了上述追求,更可以訓練思考、豐富個人 體驗和感受、提升對人、事及社會理解的廣度和深度,也是與 人建立關係並經歷愛的場景。當我們認知、明白,甚至親身體 驗學習的意義,便開始「真知道」為何要學習,心底自然更有 動力參與校園生活,心靈因經歷豐富得著滿足,成績進步是自 然而然的結果。

當我們「真知道」學習的意義,也要「真知道」自己的學習狀 況。我遇過一些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材料」而早早放棄學習 的學生,與他們同行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他們只是沒有找到適 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當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開始有方向感 和把握感,學習動力和信心逐漸恢復,過段時間便有可見的進 步。根據過往多年與年青人同行的經歷,我不曾見過例外。

面對困難的時候,「真知道」也很重要。很多人面對的問題, 其實沒有那麼複雜,他們被問題的表徵分散了注意力,一直沒 有找尋問題的根源,反而不斷重複解決相似的困境,耗費了大

第四章 實踐之道

量時間和心力。我有個學生,曾有段時間,每次分組活動總 是沒有人願意與他一組,同學越是拒絕他,他越是急於表現自 己。他認為自己能力高,想不明白為何同學會嫌棄他,一直為 此感到不快,可是情況持續,他因此沉溺在自憐自憫中。眼見 情況沒有改善,老師主動關心他,引導他發現原來自己過份自 信,常常無意間對同學無禮,影響團隊士氣,他才恍然大悟, 重新振作,認真地改善自己的態度。漸漸地,他與同學的關係 有所改善,同學不再拒絕與他同組。

可見,不論待人還是處事,「真知道」都相當重要。只有真正 知道自己的狀況,才能往對的方向努力和改善;只有真正知道 人生的方向,才能朝夢想進發;也只有真正知道自己的熱情所 在,才能將之化為行動,一步步實踐,活得更豐盛。

反思

你在成長中曾經面對甚麼問題?你「真知道」這些問題 的本質和背後的原因嗎?

參考書目 de Saint-Exupéry, A. (2018). The Little Prince. (K. Woods, Trans.). Ancient Wisdon Publication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43)

盧靜文(2011)。《關於教育學的 100 個故事》。宇河文化出版 有限公司。

參考網頁

Pathak, A. (2022, March 4). 25 leadership qualities that makes you a good leader. Vantage Circle. Retrieved February 9, 2022, from http:// leadershipcouples.com/leadership-qualities/

Alvin (2018 年 6 月 16 日 )。希望接手人能保存歷史 加州採礦

小鎮拍賣開價僅 92.5 萬美元。THE NEWS LENS。https://www. thenewslens.com/article/97997

鄧淑明 (2016 年 12 月 22 日)。笑談廿年 IT 業界興衰。 EZONE.HK。https://ezone.ulifestyle.com.hk/article/1742992/504

Interest (n.d.)。劍橋詞典。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 詞 典/英語-漢語-繁體 /interest

變形蟲 (2022 年4月 11 日)。在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 org/wiki/ 變形蟲

黃楸晴 (2019 年 11 月 22 日)。新進員工常常像「蘑菇」

在角落自生自滅?管理者怎麼帶缺乏經驗的「小蘑菇」。 《商業周刊》。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nagement/ blog/3000800

超凡校園閱讀計劃

超凡校園閱讀計劃

自 2012 年,生命教育基金會得到 EDIT Workshop Company Limited

及 EDIT Workshop Publishing Group Limited 免費授權後,陸續出版

中學生讀物,包括:

《超凡學生手記 1 信念躍進.時間管理.高效學習》,

《超凡學生手記 2 成長藍圖》,

《超凡學生手記 3 尋常尋夢想》。

以推行「超凡校園閱讀計劃」(前稱「學校同行閱讀計劃」),

計劃深受學校歡迎,很多學生受益。

我們盼望透過計劃,讓學生從閱讀以及相關的生命教育中尋回 學習的意義,啟動內在動力,發現夢想的可能。同時,基金會 盼望藉計劃與更多學校同行,共同推動生命教育。

2018 年,基金會特別設立了「超凡校園嘉許計劃」,盼於學界 帶動為生命慶祝的文化,並藉此尊榮、鼓勵及肯定參與計劃的 學校、老師和同學,同時匯聚香港有心推動生命教育的人士, 彼此交流。

詳情請掃描以下二維碼瀏覽閱讀計劃專頁或歷年嘉許慶典精華 片段。

機構簡介

生命教育基金會於 2010 年正式註冊為慈善機構。我們以「生 命接觸生命.生命觸動生命.生命啟動生命」為宗旨,希望透 過不同的工作項目,與有需要的群體以愛同行,彼此祝福。

2016 年初香港青少年輕生事件頻生,震撼著整個城市,包括 從事生命教育的我們。2016 年 3 月,基金會啟動了「Steadfast Love.一個都不能少」:我們相信每個人心底都有愛,同時渴 望愛,盼望這份愛能更流通,成為生命的泉源;我們相信每一 個生命都重要,每一份參與都不能少,包括個人、群體、組織、 界別等等。

誠意邀請你,在你的場景一起擁抱「Steadfast Love.一個都不 能少」,以生命影響生命,一同珍惜彼此,珍愛生命。

讓愛流動,成為生命的基礎。

工作向度

建立資源庫

·成立資源網站 ·出版書籍及影音工具

機構簡介

連結學校

·支援前線教育工作者

·為學校提供教學配套

·創建平台讓學校互相分享經驗及資源

傳遞信息

·透過不同媒介傳遞生命教育

·透過年度慶典提升各界對生命教育的關注

主要工作項目

超凡校園(中學)

·閱讀計劃

·校本支援

·交流會

·嘉許計劃及慶典

超凡校園(小學)

·贈閱計劃

·校本支援

·交流會

資源庫

·閱讀計劃配套(中學)

·贈閱計劃配套(小學)

·生命教育工具

資源庫專頁

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捐助支持

生命教育基金會是一所慈善機構,全賴捐助者的支持,我們才 能以貼近成本的收費、甚至免費的形式,提供生命教育書籍、

影音工具,舉辦工作坊及講座,給有需要的對象。若你和我們 一樣,希望有更多人能接受生命教育,歡迎你填妥並交回「捐 款表格」,祝福更多資源不足並有需要的人。

成為義工

我們重視每一個遇見的生命,不單是我們的服事對象,還有我 們的義工團隊。基金會現時的義工,所參與的工作包括:宣傳

品設計、文字編輯及整理、多媒體製作等等。無論你參與基金 會哪一項義務工作,你都是同樣重要的。我們希望每一位參與 者,能感受及經歷基金會團隊中那份自然流動的愛。我們一直 堅持,與人建立簡單、真實的關係。願我們生命的相知相遇, 成為彼此的祝福。

若你有興趣成為基金會的義工,歡迎填妥「義工申請表」交回。

《超凡學生手記 3 尋常尋夢想》

作者:陳志耀 Tommy Chan

編輯:生命教育基金會編輯委員會

美術設計:鄧樂婷 Josephine Tang

排版:洪麗琳 Katy Hung

出版:生命教育基金會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上環文咸西街 59/67 號金日集團中心 5 樓

電話:3101 5659

傳真:3101 0220

網址:www.lpdef.org

電郵:info@lpdef.org

承印:志德印刷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黃竹坑道 49 號得力工業大廈 9 樓 A 室

電話:2873 4287

出版日期:2024 年 7 月第二版 2023 年 7 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2022 年 7 月第一版

國際書號:978-988-70515-2-7

版權所有 不得翻印

Copyright © EDIT Workshop Company Limited & EDIT Workshop Publishing Group Limited

捐款表格

捐款者資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生∕女士∕小姐)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願意捐款支持「生命教育基金會有限公司」

□ 每月定額捐款,港幣 HK$_______________(請向我們索取「直接付款授權書」,

或可自行到 www.lpdef.org/donate 下載)

□ 一次性捐款,港幣 HK$_______________作為支持,並選用以下方式:

□ 現金捐款(請本人直接交到本會會址或有關人士)

□ 劃線支票,抬頭請填寫「生命教育基金會有限公司」或「LPD Educational Foundation Limited」(支票銀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票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直接存入捐款到「生命教育基金會有限公司」或「LPD Educational Foundation Limited」(恆生銀行戶口:394-329619-001)

備註

·

請把表格連同支票或銀行存款收據正本,寄回本機構,信封上請註明「生命教育基 金會」。

· 慈善捐款港幣 $100 或以上,可獲發免稅收據。

□ 本人願意接收生命教育基金會的資訊及/或不定期的推廣,包括活動、講座、 最新資訊及/或籌款呼籲等。

本人聲明本表格內所填寫的資料均為完整及正確。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保密處理,並按照生命教 育基金會的個人資料私隱政策處理。詳情請細閱本會網站有關個人資料私隱政策的網頁。如有任 何查詢或修改個人資料,請與我們聯絡。

簽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教育基金會有限公司

上環文咸西街 59/67 號金日集團中心 5 樓

胡小姐收

電話:3101 5659 傳真:3101 0220 電郵:info@lpdef.org

請貼郵票

義工申請表

申請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別: 男╱女

年齡:20 歲以下/ 20-29 / 30-39 / 40-49 / 50-59 / 60 或以上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你是學生,請填寫:

學校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讀年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對以下哪些工作範疇感興趣?

□ 網頁及多媒體設計 □ 繪畫、美術設計 □ 攝影、錄影

□ 文字工作 □ 籌辦活動 □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把此表格及相關作品電郵至 info@lpdef.org 或傳真至 3101 0220 給我們。

□ 本人願意接收生命教育基金會的資訊及/或不定期的推廣,包括活動、講座、 最新資訊及/或籌款呼籲等。

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保密處理,並按照生命教育基金會的個人資料私隱政策處理。詳情請細閱本 會網站有關個人資料私隱政策的網頁。如有任何查詢或修改個人資料,請與我們聯絡。

簽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