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學生手記2——成長藍圖(試閱)

Page 1

EDIT Workshop Company Limited EDIT Workshop Publishing Group Limited 生命教育基金會 授權聲明 在此聲明本書籍《超凡學生手記 2 成長藍圖》(第二版)文 字之創作、著作權皆屬 EDIT Workshop Company Limited 及 EDIT Workshop Publishing Group Limited 議或法律訴訟,使用本書籍用作任何不當之訊息,或設計應用而引起之任何爭含之人物或物件等,以任何形式有誤導他人之虞的使用。如因擊、色情賭博等違法、不雅或不合宜的用途,或使用本書籍內嚴禁將圖像及文字作為任何誹謗、損害名譽、煽動、人身攻品內之圖片及文字供他人或共同使用與內容有關的衍生產品得私自轉讓、轉載、借予、複製、出售、出租局部或全部本產其他相關權利人的授權之後才能使用這些內容,本書籍僅免費授權生命教育基金會使用,只有在獲得本機構或責任。護。非授權人士請勿擅自引用或轉載,違者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讓的使用權。本書籍的版權、商標和其他財產均受香港法律保金會有限公司(下稱「生命教育基金會」),是獨家與不可轉所有,現免費授予生命教育基非授權人士不。 EDIT Workshop Company Limited、EDIT Workshop Publishing Group Limited 及生命教育基金會不負任何賠償責任及 法律訴訟責任。

帶著真實盼望的文字能喚起人心靈深處的美善。 2001 回想我的成長,便立定心志進深文字工作,盼將自在教育路上走到第七年,遇見很多在掙扎中想放棄的年青人。的重視與夢想的權利。心!讓我發現自己內心最真實的夢想——還年青人對生命本身而是與年青人同行,也是因為前人留下的文字,觸碰了我的當年我能夠發現心底真正的渴望並非土木工程或成為仲裁師,年踏足生命教育,那時便看見文字工作是其中一個關鍵。 2001 年起 的經歷以文字傳開。尤記得那天是 2007 年 3 月 21 洗刷漸漸成為心底的一份督定。感受到我散發的熱力。走到今天,回望那時的激動,經過年月天,心底的激動好像燃燒的火,旁人在我經過時都不約而同說的翻動甚至比當年離開土木工程踏進教育時更深刻!連續幾日,我內心 2021 生命都重要,每一個的參與都不能少,這也是「日常繁瑣掩蓋。我相信人人心底都有愛,同時渴望愛,每一個我深信人對真實的盼望、夢想、愛的想望不變,只是有時會被滿足,也愈來愈關注生命教育。雖然外在環境許多變遷,然而年,社會經歷變遷,大眾漸漸發現人心裡的一些需要未得 Steadfast Love. 願心存感恩,懷抱盼望、起初那份愛與熱忱,繼續走前方的路。一位的扶持與鼓勵!在此,感謝每一位為我們奠定了基礎的前輩!感激沿途同行每一個都不能少」的核心,盼望這份愛能更流通!

No. 4 序 以下序均收錄自 2010 年出版之《超凡學生手記 2 成長藍圖 給中學生的 12 堂通識課》 蔡元雲醫生序 得;願本書激發更多青少年活得更真、更深、更精彩。的青年作者。盼望有更多人閱讀這本努力耕耘多年後累積的心喜見在青年工作及文化工作這領域裡出現這位充滿真誠、才幹文字是生命之糧,創造主是生命之主!的書籍也給我不少回饋。我們分享共同的信念:生命影響生命,熱愛,及對青少年及文字工作的全情投入。他對我過去撰寫過我與陳志耀也是因為書本而成為朋友,我們有共同對青少年的成長的渴求、對青少年的真誠關懷。從本書的內容你可以一窺作者的內心世界,對學習的熱誠,對值得讀者細讀深思。身關係;內容紮實,反映作者本身閱讀及自省的能力既闊且深,本書選的十二個分題都與青少年學習、成長、和生涯規劃有切的見證,使全書添上生命色彩。我喜歡書中有血有肉的青少年成長故事,還有同學們親筆撰寫信會引發有心的青少年對自己的學習及生命方向作出反省。這是陳志耀以新的手法撰寫給青少年的一本成長學習指引,相蔡元雲醫生「突破」榮譽總幹事寫於 2009 年

No. 5 序 杜枝生博士序 讓他們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目標。極需要人的指引,甚至陪伴他們成長,成為他們的生命師傅,空虛的;加上社會競爭激烈,要取得成就並不容易。所以他們人生的目標,生活沒有方向,沒有道德標準,靈魂和精神都是為這一代的青年人實在不好過,因他們是無根的一代,找不到質豐富,他們需求甚麼都不缺乏;但也有不少人跟我一樣,認有人認為現今的青年人很幸福,因為香港是個富庶的城市,物 Tommy 《超凡學生手記年青人。透過他生動、有感染力的講座和不少實用的著作,幫助了不少們,找到人生目標,活得精彩。經過多年的努力,上帝的祝福,途的高薪厚職,投身青少年教育的工作,他希望能夠幫助他哥哥中學時是個勤奮有為的青年,後來更加放棄大好前 2 成長藍圖 給中學生的12堂通識課》是 Tommy 現這一本的內容會開啟你的視野,令你讚嘆,愛不釋手。手記》,這續集更是必讀的,若果你沒有讀過上一本,你會發續集,內容比上一集更加豐富和完美,若果你看過《超凡學生最新的著作,也是他數年前撰寫的《超凡學生手記》的 Tommy 物的認知;從個人成長、內心的反省、抉擇和自我完善,以至對外界事用了十二個篇章,有系統地勾劃出中學生成長的步伐, Tommy 例子,就是作者自己的經歷。福,否則一切都會是徒然的。在閱讀時,我最喜歡真人真實的在成功路上也需要優秀的品格,再者人的成就必須帶給別人祝也強調閱讀的力量在成功路上的角色;而人

No. 6 序 書中的原則應用到生活中。最後,希望每位讀者都像我一樣享受書中每一個段落,也能將杜枝生博士前匯基書院(東九龍)校長香港公開大學榮譽副教授寫於 2009 年

No. 7 序 鄭建德博士序 我本身是中學教師,且育有兩名就讀中學的兒子,當接過 Tommy 的新作《超凡學生手記 2 成長藍圖 給中學生的 12 堂通識課》時,即急不及待的讀下去。讀畢後真羨慕 Ryan 能 得 Tommy 親自授課,心想若自己的兩名兒子能像 Ryan 是他們的生命導師嗎?沒有得著生命的指導會是多好;但停下來一想,我這作父親的不就一樣, Tommy 親自授課,要不由我自己 親自傳授?那教材呢?難道要像 Tommy 此外,我非常佩服《成長藍圖》為他們注入一股動力,重燃他們心中的火。不是物質的供應,而是缺乏夢想,以及追夢的力氣。就讓這本無甚果效的事情上,委實替他們焦急。今天青年人缺少的可能的這些年間,眼見很多青年人,把時間精力投放在對生命成長中強調下一代將會比我們這一代活得更精彩。可是在學校工作投身教育工作初期,我讀到楊牧谷牧師的《還看下一代》,書一些工作上的應酬,但我相信是十分值得的。十二堂的時間,親自作他們的生命導師;為此你可能需要推掉戰中學生的父母,把這本《成長藍圖》送給孩子,並送給他們大費周章,這本《成長藍圖》,不就是最佳教材嗎?所以我挑自編教材?其實哪用 Tommy 如);書中提議切的掌握,(連我這執教鞭超過二十年的中學教師也自愧不對年青人成長的需要,有著這麼深 Ryan 恆,這是成功的不二法門。我也十分佩服然而,若要對個人成長產生長遠的效果,改善行動必須持之以作出的改善行動,都是切實可行的。 Tommy 要性,非要廣泛涉獵不同學問不可。我想,要作為「通識人」,像他在書中簡單扼要說明學習歷史、哲學、心理學……等的重的博學,能

No. 8 序 己所知的是多麼少,多麼需要學習更多」,但願你也有此發現。可以學習的遠比我們想像的多。」讀畢此書,我發現「原來自界的人和事了解更深,你會發現原來自己所知的是很少,我們遜、勤奮的品格。因為當你能從書中接觸更廣博的知識、對世廣泛閱讀是最佳途徑,正如書中所言:「閱讀可以培養我們謙鄭建德博士匯基書院(東九龍)校長寫於 2009 年

No. 9 序 鄭張慧心女士序 都可以自己掌握及操控,但後遺症卻很大。青年人除缺乏主受到不公平待遇。這也許是我們現代人的通病,認為一切事情途,太快替子女解決各式各樣的困難和紛爭,以免他們犯錯或作為老師,我體會最深的是現今的父母太著意主導子女的前聚焦於學業成就,價值教育更趨忽略。升子女競爭力的心理壓力前所未有的高,家長教育的著眼點更升,家長們明白基本學歷不足以立足於知識型社會,因此對提度。至廿一世紀,由於社會的經濟結構改變,教育水平不斷提但他們卻失落了很多上一代從生活中學會的能力、價值及態讓他們在最安全的環境下成長。表面上現今的孩子幸福得多,時得不到的一切物質享受,又要給予最貼身的照顧及保護,好孩子,因為他們要把最好的給予下一代,讓兒女得到他們成長程度及收入均大大提高,但大多數父母反而選擇生一個或兩個到了八十、九十年代,香港社會漸趨富裕,嬰兒潮父母的教育源。父母,為得到所得的感恩,為得到別人給予的恩惠而知飲水思學到,又由於同儕都是家境貧窮,青年人較易滿足,懂得體諒今天教育強調學生需要有解難,協作、溝通等能力都從生活中妹多,自然地提供一個成長環境,學會獨立處理自己的事情。面對的問題不像現在般複雜。此外,亦由於資源匱乏,兄弟姊支援,但當時社會環境較簡單,價值觀較一致及清晰,青年人環境惡劣,父母沒有時間教育子女,也沒有能力給予各種學習自低下階層,父母的教育程度低,甚或文盲,生養眾多,居住在嬰兒潮時代,正值世界經濟大蕭條,那一代的青年人大都來不同的問題,這些問題又往往與社會的變遷息息相關。我生長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讓我看到每一代學生的不同特性以至面對

No. 10 序 在能否教導孩子正面價值的基礎。讓讀者體會兩方面的感受及觀點,而互信互諒的關係正是父母白的感受,所以本書既能具體道出雙方的衝突點,更能巧妙地接觸的經驗,深切體會父母的付出及難處,也明白孩子不被明志耀委身教育事業,累積了多年陪伴青年人成長及與父母深層育,得著豐盛的人生。要的是我們需要堅持甚麼的價值,以至青年人得到整全的培檢視在推行成長教育、生涯規劃等課程時應涵蓋的範圍,更重感謝志耀邀請寫序,有幸先睹本書,讓我作為教育工作者重新們是否有正確的態度及價值觀去培養我們可貴的下一代呢?錯誤中,把我們認為下一代很不濟的素質一手塑造出來呢?我多的批評,太少的反思,以至在教養自己的孩子時墜入同樣的況。我們往往在不同角色時有不同的取態及行為,我們是否太的批評,但作為成年人的我們要反問自己是否有人格分裂的情相信大家已聽過不少對現今中學生、大學生或大學畢業生質素諉過於人,事事只求個人好處,少去體諒別人。見,獨立處事及解難能力每況愈下外,他們更自我中心,容易 Tommy 與 Ryan 的十二堂課中,兩人的對話展示了青年人的 所思所想,也讓 Tommy 人受到啟發,建構及實踐理想的成長藍圖。們的對話,為人父母者被引導在子女教育方面作出反思,青年導他們理解各種成長的重要訊息。讀者就如旁聽生般聆聽著他細緻地解構青年人的困惑,並逐步引鄭張慧心女士前華英中學副校長寫於 2009 年

No. 11 序

劉美珠女士序 Though I have never taught Tommy, I feel warm every time I see him as he is always friendly and respectful to all teachers. He is also generous and enthusiastic in sharing his new endeavors. I really feel honored to be able to share the joy of ‘witnessing’ his success. It is indeed a great blessing to be able to discover his great mind with knowledge of such depth and coverage; his courage to dream big and his determination and perseverance to make his dreams come true; his passion to ignite the ‘fire’ in the heart of young people and above all his humility to seek and follow God’s blueprint in his Yes,life. I enjoy reading his books about learning motivation & strategies, growth of teenagers, and his ‘autobiography’, etc. I enjoy listening to him sharing his dreams and passions, encouraging our young people to dream big and directing them the ways. Listening to his talks and reading his book《超凡學生手記》makes me eager to have him introduced to my students, and even to my nephews, with the hope that they can be inspired by him to become effective lifelearners. But in reading《尋常‧尋夢想》, I am inspired by Tommy’s passion for youth education and I start to question if I should continue to be buried in the administrative work though working with students is the way to keep my passion burning. Indeed, Tommy’s life has given me encouragement to overcome my fear of not being able to squeeze time for such involvement in young people’s life. Yet this summer, I encounter a challenge: a young computer-addict, who has long been exposed to visual or virtual images, has difficulty speaking

No. 12 序 in meaningful phrases or controlling his temper. Without doubt, it is impossible to ask him to make connection with the stories in《尋常‧ 尋夢想》 or to follow the strategies in 《超凡學生手記》. I have tried various means, but I still fail to enter into his world. How can I talk to him? How can I make him talk? How can I make him feel, or think? When I start reading the manuscript of 《超凡學生手記2》, I think perhaps I can find answers in this book. I am not saying that this is an education bible or a book which can work miracles on young people. But I think Tommy provides the key of ‘starting from where the student is’. Though Tommy has the whole set of curriculum, he is willing to let the student lead him in his teaching sessions. In other words, he is ready to adjust his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student. His teaching is indeed student-centred. On the other hand, I also find this a good book for both teachers & parents: Tommy has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patient to listen to our children and wait till it’s time to teach, not to impose our agenda. I know it is by no means easy for us because we ‘know’ their needs and weaknesses too well to risk any ‘delay’. But do we want to get ‘model answers’ from our children or witness their genuine change through self-awakening and own choice? I find Chapter 4 ( 為自己作決定和負責 ) very touching: though obviously Ryan has committed a wrong and Tommy has clearly spelt out his principles, Tommy does not ‘tell’ him what he should do. But instead, he is very accommodating in giving him room to reflect and make his own decision. So it is really touching when the boy apologizes genuinely out of his heart, not because he is forced to do so.

No. 13 序

Miss Amy, Lau Mei Chu Vice-Principal of Wa Ying College2009

I truly recommend this book to young people, especially those students who have rarely thought about their life purpose or have their learning curiosity dampened. In Chapter 6, Tommy tries to raise young people’s learning motivation with simple and practical day-to-day examples. He teaches them how to make connection between studies and daily life, which makes learning interesting and meaningful.

I also recommend it to parents, especially those who try to create a safe or even danger-free environment for their children. Chapter 9 reminds parents about the harm of trying to ‘change the world’ for their children instead of developing/equipping them to face the changing world.

No. 14 序 劉美珠女士序 (翻譯本) 雖然我未曾擔任 Tommy 地與別人分享,故能夠一同分享及見證對老師們的尊重都令我感到溫暖。他很慷慨,而且充滿熱誠的老師,但每一次見面,他的友善, Tommy 的喜悅,我感 到十分榮幸。Tommy 誠然我非常享受閱讀誠、他有那種謙遜尋找及遵從上帝的生命藍圖。他有把夢想成真的決心和毅力、他有點燃青少年心中的火的熱己的想法,這真是很大的祝福─他有把夢想想得遠大的勇氣、藉著對知識的深度及廣闊的覆蓋中發現自 Tommy 聽罷熱情。夢想,還是鼓勵青少年把夢想想得遠大及指引他們的方向時的年成長或講述自己等的書籍。我享受聆聽他分享─不論是他的所寫有關學習動力及策略、青少 Tommy 他帶到學生跟前,還有我那侄兒,希望他們可以受的講座,閱畢《超凡學生手記》,這都叫我想把 Tommy 發成為高效的終身學習者。翻閱《尋常‧尋夢想》,我被啟 Tommy 誠然,行政工作,雖然與學生的交流能令我那股熱誠得以繼續燃燒。對青年教育的熱誠打動,我問自己,我是否應繼續埋首 Tommy 同的方法,但仍未能成功進入他的世界。究竟我如何才能與他或盼望他跟從《超凡學生手記》的學習策略。我已嘗試很多不問,根本不可能希冀他能在《尋常‧尋夢想》中找到共鳴,於視覺及虛擬世界,在表達及控制情緒上都有困難。毫無疑今年夏天,我遇到一個難題:一個沉迷電腦的年輕人,長期處法從緊迫的生活擠壓時間參與青少年的生命工程。的生命給予我鼓勵,鼓勵我跨過心中所怕─怕無

No. 15 序 籍,但我認為我不是說這是一本教育聖經或是一本為青少年創造奇蹟的書識課》的手稿,我想也許我能在這書找到答案。我開始閱讀《超凡學生手記2成長藍圖—給中學生的12堂通展開對話?如何令他開口說話?如何令他開始感受或思考?當 Tommy 提供了令學生展開成長的關鍵。雖然 Tommy 適合老師及家長,他的教育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其次,我亦發現這書也非常學。換句話來說,他願意因應學生的需要而調配教授的內容,有一套整全的課程系統,他仍願意讓學生帶領他的教 Tommy 然變?我認為第四章─〈為自己作決定和負責〉非常感人,雖答案?或見證他們透過自我醒覺及自己的決定而產生真誠的改了不必要的延誤。但請想想,我們是否希望孩子只給我們標準容易的事,因為我們清楚知道他們的需要及弱處而讓他們避免等待適當的時機去教育他們。我明白這對我們來說不是一件事指出了有耐性地聆聽孩子的重要性, Ryan 明顯地犯了錯,而 Tommy 亦明確地指出他的原則,但 Tommy 並沒有告訴 Ryan 應該怎樣去做。相反,他非常親切地 給予 Ryan 一些空間去反思及為自己做決定。所以,當 Ryan 真 命意義,或被抑制了對學習的好奇心的青少年。第六章裡,我誠意推薦青少年閱讀此書,尤其是那群較少思考自己的生誠地道歉時,真是令人非常感動。 Tommy 甚至完全沒有危機的家長。第九章提醒家長們不要改變環境去我亦向家長們推薦這書,尤其是那些想為孩子製造安全環境,得更有趣,更有意義。力,他指導青少年如何把學習及日常生活相連起來,令學習變嘗試以簡單及實務的日常例子來提升青少年的學習動

No. 16 序 的挑戰。遷就小朋友,而是去提升孩子的執行力、方向感去面對新環境劉美珠女士華英中學副校長寫於 2009 年

No. 17 序 自序 屈指一算,《超凡系列》出版至今已歷每逢為《超凡系列》書籍寫序,內心總是十分感動! 14 個寒暑。回想《超凡 學生手記 1 ──信念躍進.時間管理.高效學習》(下稱《超 1 踏進生命教育以來與不同年青人的對話匯聚寫出來。先是《超有一份負擔,後來產生撰寫《超凡學生手記》的想法——將我離開這區。我感覺難以夢想,難以突破。」他的回應讓我感覺都會停留在這裡。雖然你講得很激勵,但我總感覺我沒有辦法享受。席間一位同學舉手回應:「我生於這裡,我這一生應該得參與講座的大部份老師、同學回應都很正面,我自己也十分當年,仍未有建設西鐵線路的計劃,西北一帶交通不便。還記寫作的緣起仍歷歷在目。那是一場位處香港西北的學生講座。》) 1》以 JoJo 友之間所經歷的種種,後來有《超凡學生手記這位中二女生的視角帶出年青人面對成長、學業、朋 2 ──成長藍圖》 的 Ryan 及《超凡學生手記 3 探索生命中各樣豐富,任何境況都在生存、生活中經歷生命!在此祝每一位同學,閱讀本書時,不單學習技巧,更能經歷並們就像是初熟的果實,當中動人的生命故事,讓我們深受激勵!推出「超凡校園」,在年度慶典中看見「超凡學生」誕生,他學生,我看見仿似種子散落人心。近年,我們整合過往工作,《超凡系列》三本讀物多次再版、重印,能夠接觸一代又一代望藉文字分享新的想法、建議和累積多年的觀察、發現和經歷。──尋常尋夢想》中不同故事,盼 2021 年 7 月

目錄 No. 18 目錄 授權聲明 ............................................................................................................................................ P2 序 ................................................................................................................................................................. P4 序幕‧自序‧劉美珠女士‧鄭張慧心女士‧鄭建德博士‧杜枝生博士‧蔡元雲醫生.......................................................................................................................................................... P22 第一章:系統性的成長 P25 ‧從夢想開始 P26 ‧十年大計 ............................................................................................................................................................... P29 ‧生涯規劃由中學開始 P31 ‧蝴蝶效應的威力 .......................................................................................................................................... P33 ‧自我導航系統 P35 第二章:認識我是誰 P39 ‧我是誰? P40 ‧生命的本質 ........................................................................................................................................................ P43 ‧發現興趣所在 P46 ‧在行動中尋找自己 ................................................................................................................................... P48 ‧從混亂到清晰的過程 P50 ‧假如生命只剩一小時 ............................................................................................................................ P52 第三章:培養高度的自省能力 ............................................................................. P53 ‧高度的自省能力 .......................................................................................................................................... P54

目錄 No. 19 ‧敏銳別人的分享 P56 ‧聆聽的重要 ........................................................................................................................................................ P59 ‧好奇心的重要 P61 ‧用心地寫你的日記 ................................................................................................................................... P63 第四章:為自己作決定和負責 ............................................................................. P65 ‧需要學習的一課 .......................................................................................................................................... P66 ‧為自己的成長負責 P68 ‧重視自己的承諾 .......................................................................................................................................... P70 ‧承擔最後的結果,學懂說「對不起!」 P72 第五章:建立你的支援系統 P75 ‧建立支援系統 P76 ‧諮詢他人的藝術 .......................................................................................................................................... P79 ‧尋找生命師傅 P81 ‧訪問身邊的人 ................................................................................................................................................. P82 ‧中學時代的戀愛 P85 ‧扶持但不依附 ................................................................................................................................................. P87 第六章:多向度的學習 .................................................................................................. P89 ‧提高我們的選擇度 ................................................................................................................................... P90 ‧歷史 P92 ‧哲學式思考 ........................................................................................................................................................ P95 ‧ 時代、世代與世界觀 P97 ‧整合與理性思考 P99 ‧心智成長 P102 第七章:了解經濟與社會變化 P105 ‧經濟與你有關 P108 ‧社會持續轉型 P109 ‧兼職不如創業 P111 ‧回顧經濟歷史,眺望未來發展 P114

目錄 No. 20 第八章:閱讀的好處 ......................................................................................................... P117 ‧廣泛閱讀與定位 P119 ‧不同類型的書籍 P121 ‧閱讀後書寫的習慣 P123 ‧閱讀的時間與主題 ................................................................................................................................... P125 ‧買書、借書與送書 P126 第九章:成長第一步 執行力 P129 ‧行動,行動,還是行動 P131 ‧機會在行動中 ................................................................................................................................................. P133 ‧能夠創新,敢於嘗試 P136 ‧時間管理 ............................................................................................................................................................... P138 ‧面對逆境 P139 第十章:累積的力量 P143 ‧根基穩健,開步更快 P145 ‧終身學習 ............................................................................................................................................................... P148 ‧儲蓄的習慣 P149 ‧信任憑累積而來 .......................................................................................................................................... P151 ‧結合別人的累積 P153 第十一章:品格的重要性 ........................................................................................... P155 ‧驕傲讓人停止成長 P156 ‧謙卑而不自卑 P158 ‧別被疑慮所困 P161 ‧誠實,誠信,誠意 P162 ‧原諒別人是善待自己 P164 第十二章:成為別人的祝福 .................................................................................... P167 ‧承擔自己,承擔別人 P169 ‧以他人為中心 P171 ‧養成捐獻的習慣 P172

目錄 No. 21 ‧珍惜每一次相遇 P174 ‧將祝福傳開去 P175 參考書目 ............................................................................................................................................ P177 參考網頁 P179 超凡校園閱讀計劃 ................................................................................................................ P180 機構簡介 P181 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P183 出版資料 P184 捐款表格 ............................................................................................................................................ P185 義工申請表 P187

No. 22 序幕 我遇上長主持講座,題目是:系統性的成長。意想不到的是,講座後,九月,新學年開始,我獲一所中學邀請向初中學生和他們的家 Gordon,一位多年沒見的師兄。Gordon 告訴我講座期 這段『黃金時間』?是一段勇敢織夢的日子。然而,我們可曾想過如何把握和善用母保護下,開始『有勇氣』,敢於面對挑戰,向理想進發,這和幼嫩。當然,這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昔日活在父格和思想經歷急速改變,彷彿一下子,我們擺脫了兒時的稚氣經歷人生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發育。我們的身體、面貌、性「我們在成長中經歷由孩子發展為成人的一個過渡階段。當中間的一番話讓他印象深刻: 1. 你希望自己能把握先機嗎? 2. 你希望自己在這階段已掌握廣泛及多元化的生活技能,如:口才、世界視野、領導技巧、理性思考、健康面對情緒……藉以提升自己將來的選擇度嗎? 3. 你不想自己是只局限於香港的『井底之蛙』,而是希望放眼世界、擁有世界視野嗎? 4. 你期盼自己的視野廣闊,期盼跨越不同階層、種族、整個社會甚至世界嗎? 5. 非迷途羔羊。而且,你對自己頗有要求。其實,只要把握得如果以上問題,你的答案都是『對』的話,恭喜你!因為你並嗎?你希望自己的生命是一幅滿載美麗畫面、色彩燦爛的圖畫 序幕

No. 23 序幕 待(這段『青年之路』,發現生命中的豐富和可能,帶著歡欣的期選擇度,擴闊在現實中實踐夢想的空間。來吧,一同踏上探索當,在中學這最佳的『學習階段』打下穩固基礎,提升將來的 joyful expectation 溫室,奔向真實、充滿各種可能的世界。」結出豐盛果實。年青的生命,充滿魅力,不畏困難,渴望衝出),讓埋藏生命中的種子,發芽、成長,並 Gordon 說罷,只見一直站在他身旁的年青人欲言又止,這年青 人叫 Ryan,是 Gordon 正是這次相遇,展開了我與的兒子,今年就讀中二。 Ryan 同行的故事。 Gordon 見 Ryan 猶豫不前,輕拍他的肩膀以作鼓勵:「Tommy, 這是我的兒子,Ryan。」 我心感好奇:「Ryan,我很開心認識你,有甚麼想法不妨直說 啊!」 Ryan 如『打機』。」如此坦白,實在難得,我笑問:「你喜歡『打機』嗎?成長就享。」深呼吸後鼓起勇氣說:「其實……我不太明白你剛才的分 Ryan 樣,只不過這場遊戲是『一投來好奇的目光。「人生有如電腦遊戲一 take 早準備,持續闖關、經歷不同場景與階段。」敵人。然而,不論人生或遊戲,我們都可找到『攻略本』,及過』,沒有電腦預設的場景與 Ryan 呢喃:「成長攻略本……不大可能吧?我從沒見過呢!」

No. 24 序幕 「這正正就是你在這階段要學習的功課了。」「那該如何撰寫?」自撰寫,而且各人的人生都不相同。」我笑說:「你當然沒有見過,因為這本成長攻略本需要我們親 Ryan 點點頭。 在 Gordon 的誠意邀請下,我與 Ryan 展開一年的成長之旅。當 年 Gordon 在學習上常常給予我指導,今天換我成為 Ryan 的啟 這本書收錄了我與導師,生命相遇確是奇妙。 Ryan 家繪畫出自己的成長藍圖。上成長課的片段,希望它亦能幫助大

No. 39 ▕第二章▏ 認識我是誰 路易斯.卡羅爾《愛麗絲夢遊仙境》次呢!」誰,但至今我一定已經轉變了無數「我至少知道今早起床時的我是 1 1. 路易斯.卡羅爾著。吳鈞陶譯(2013)。愛麗絲夢遊仙境。香港:商務印書館。

No. 40 成長藍圖 我是誰? 今天,陽光燦爛,是跟 Ryan 看看時間,下午三時三十分,距離跟進行第二堂成長課的日子。 Ryan 題:共鳴,因為這正正是我和同工在青少年教育路上重視的人生課小時,趁這空檔看了數份教育研究資料。其中一份引發了我的上課的時間還有半青少年最重要的事,不是斤斤計較於考試分數的高低,而是「認識自己」( know thyself 誰」(長、最希望學習的事物;美國學生的學習檔案則有「我是丹麥學生的成績單上,列舉了自己最喜歡、最討厭、最擅),探索自我生命存在的價值。 Who I am 美好。手做,嘗試各種新奇的事物,並從當中體驗生命的多元與研究、思考、自我管理的能力。探索生命的方法,就是動)的描述以及學科成績以外的能力評估,如《天下雜誌》:關鍵十年的獨立與探索 2 工們努力的方向。們從多方面認識自己,並經歷自己是珍貴的,這一直是我和同自己的成績、表現,卻從未發現藏在生命中的寶藏呢?協助他惜。每一個人都是獨特而珍貴的,為何我們的青少年只看得見自覺地以考試分數評價自己,如此片面的自我認識,實在可成長課題。與青少年同行的歷程中,我發現絕大部分青少年不看罷我不禁想:探索生命,認識我是誰,是青少年非常重要的 2. 關鍵十年的獨立與探索。(2007 年 11 月 7 日, 384 期)。《天下雜誌》,教育論壇。

No. 41 第二章:認識我是誰 「Tommy 哥哥,Tommy 哥哥,你好嗎?」Ryan 在我面前揮了揮 「「啊,我剛剛想起一些事,太入神了,沒發現你來了。」手。 Tommy 哥哥,甚麼事讓你這麼專注?我跟你打了好幾次招呼 呢!」Ryan 「你真想知道嗎?」好奇地問。Ryan 地說,「好!今天,我們來探討一個非常重要的成長課題。」我認真連連點頭,並說:「究竟是甚麼?」 Ryan 命,就是認識自己(「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提出,人一生中必須完成一項重要使坐直身子,看來他準備好踏上今天的旅程。 know thyself 有時候,成長路上的惘然源於我們不認識自己。」並不是指認識自己的外型、長相,而是真正的、完整的自己。)。但是,這裡所指的認識自己, Ryan 我反問:「那你認識自己嗎?」有點不解,問道:「人會不認識自己嗎?」 Ryan 沉思片刻,說:「我……叫 Ryan 來介紹自己。可是,你想過可以從更多方面認識自己嗎?例「不錯呢!你還記得上一課我們的討論,你從家庭背景和興趣有目標,我是一個正在尋找目標的中學生。」標的中學生。」他側著頭,想了想,再說:「對不起,不是沒還有一弟一妹。我是一個中學生,一個喜歡『打機』、沒有目。家裡有父母,我是老大,

No. 42 成長藍圖 「我們越能欣賞自己,接納自己,並流露一種由心而發的信心。」如,從性格、情緒表達或內在需求等等。當我們認識自己越深, Tommy 「你看過《愛麗絲夢遊仙境》嗎?」「沒有休止?那豈不是永遠也沒有了解自己的一天?」斷進展的過程,一個沒有休止的過程。」「我?我不敢說完全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是一個過程,一個不哥哥,那你認識自己嗎?」 Ryan 點點頭。「當中的一 段對話,最能反照自我認識的過程。」毛毛蟲先生問愛麗絲:「你是誰?」愛麗絲羞怯地回答:「先生,你指的是『現在』我是誰嗎?我真是不曉得。」她接著說:「我至少知道今早起床時的我是誰,但至今我一定已經轉變了無數次呢!」 3 識自己是每分每秒的事了……」「所以,『沒有休止』指的是人會不斷成長,對嗎?這麼說認 Ryan 突然不語,想起些甚麼似 看著他思索的模樣,我咧嘴一笑:「的。Ryan 個兒想得入神,我可沒有辦法跟石像探討自我認識啊!」時刻刻在學習,從觀察、聆聽、反思和行動中學習,但你別獨,認識自我,就是時 3. 路易斯.卡羅爾著。吳鈞陶譯(2013)。愛麗絲夢遊仙境。香港:商務印書館。

No. 43 第二章:認識我是誰 「石像?」Ryan 頓了頓,笑著說:「Tommy 己!」「好,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全神貫注、全心全意,了解自哥哥,別取笑我嘛!」 生命的本質 「Ryan 我不禁想:誰說年輕人甚麼都不知道?堪言。」可以是人人的遭遇都不同,有人可以一帆風順,有人卻是苦不聰明,有的卻天生殘疾。而且即使在同一環境,相似條件,也「不是嗎?有的人出身富裕,有的則出身寒微;有的人健康又「巧妙?」如此新奇的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巧妙得很。」「很深奧,本質……我不掌握,但如果真要形容,我覺得生命,你認為生命的本質是甚麼?」 Ryan 更多、想得更多。就這來看,此敏銳的心思和批判的目光。年輕人,實在比我們想像的知道年紀輕輕便有如 Ryan 口中的巧妙有其他意思呢。 「Ryan 如何詮釋自己的人生,選擇如何理解生命本質。」的遭遇。」我頓了頓,意味深長地說:「然而,我們卻可選擇,天生的殘障一定是禍嗎?或許,我們都無法解釋別人 Ryan 遲疑起來:「這……」

No. 44 成長藍圖 我望著「糟透了,感覺自己很『黑仔』!」「你當時的心情如何?」麻煩。」通意外,結果遲了整整二個小時才回到學校。當晚還被弟弟找『大件事』了。我早餐也沒吃,便趕往乘搭巴士,怎料遇上交「前天就是這樣了,一早起來,看看鬧鐘已經八時,我便知「你聽說過『一早起來,事事不順』這話嗎?」「我想是對的吧!」「如果我告訴你,生命原是快樂與痛苦並存,你會怎樣看?」 Ryan 我們才會覺得自己『黑仔』!」為人生本該一帆風順,那天亦本該一切如常;因著這個前設,說:「這正好透露了我們對生命的理解,我們以 Ryan 定苦事一定結苦果呢?「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我們又如何肯安靜下來,停留在震盪的思維中。.痛苦遺留給你的一切,請細加回味!苦難一經過去,苦難就變為甘美。(歌德).在任何情況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隨之而來的喜悅也就越大。(奧古斯狄尼斯)

No. 45 第二章:認識我是誰 樣回應了。」難處。可是,苦難不一定生出惡果,結果如何,就看你願意怎從來充滿困難。你不是正在尋找自己,尋找出路嗎?這是你的誠然,這世上從來沒有絕對幸福的人生。對許多人來說,生活.苦難對我們,成了一種功課,一種教育,你好好的利用.有困難是壞事也是好事,困難會逼著人想辦法,困難環.通過苦難,走向歡樂。(貝多芬)境能鍛煉出人才來,因此,應該迎著困難前進。(徐特立)了這苦難,就是聰明。(三毛) Ryan 「痛而不苦。」順景會否生出惡果,在於人的選擇。」境,造就了今天的我。眼前的不順景,不一定會結出苦果;不為我向上發奮的動力,也因此我培養出閱讀的習慣。從前的困盡力將最好的供給我,我也從不怨懟。兒時的經歷,反而成母在街邊洗碗,小一考全班『尾二』。可是,我深知父母己經中所謂被不公平對待的那一群吧。因家境緣故,我自小跟著父「我們可以痛而不苦。」我接著說。「我想,我或許算是你眼沉默,思考著剛才的說話。 Ryan 甚麼身邊會出現這些老師、這些同學?你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呢?為甚麼是這個民族、這個地區、這所學校、這個群體,為現自己的盲點,更進一步認清自己。其實,為何你會來到這裡「你能夠這麼早思索這個課題,實在難得。思考,可以讓人發重複著,但仍然在沉思當中。

No. 46 成長藍圖 我們更珍惜一切!」係呢?這些迷思,將會引領我們發現生命的奇妙。甚至也會讓甚麼?或者你可以給他們甚麼幫助?這些人和事,跟你有何關 發現興趣所在 這次工作?」「第二個問題,如果要你選擇一種職業,你希望將來從事甚麼 Ryan 何樂而不為呢!」收入。雖然工作忙碌,但下班後可以輕鬆一番,生活頗為寫意,「律師和醫生,是社會上的成功人士,既受人尊敬,又有穩定「那你真的喜歡這些工作嗎?」「我……沒有想得那麼仔細。」麼律師呢?訟務律師或事務律師?」「你想成為哪類型的醫生?內科、外科、皮膚科、牙科……那與金錢。現代社會的迷思─孩子的理想職業不是由夢想引發,而是地位士,高收入,而且可以幫助別人,是大家都趨之若鶩的行業!」「為甚麼不是其他職業?很簡單啊,因為醫生或律師是專業人「為甚麼是醫生或律師,而不是其他職業呢?」想也不用想,便說:「我希望當醫生或律師。」

No. 47 第二章:認識我是誰 「這……」「你剛剛說的是從事律師、醫生的好處。可是,你的興趣呢?」 Ryan 也不想呢!」「這很痛苦吧!有時候,我討厭的科目要測驗,我連坐下溫習適生活嗎?命最大的滿足就是成功嗎?而成功等於擁有高薪厚職和過上舒「你知道嗎?我聽見的是你內心的渴望─渴望成功。可是,生猶豫起來。我有一位朋友,就世俗標準而言,他可算是成功的一份子。他是土木工程師,既有專業工作,收入也相當不俗。當週遭的人都羨慕他的高薪厚職,優質生活時,他竟毅然辭去職位。他說:『我從事的是一份我勝任的工作,而不是我喜歡的工作。』為了尋找自己,他決定流浪一年。可是,世事往往不如人意,一年過後,他仍未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為了生活,他只好返回土木工程界,每天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Ryan 「比如……」對生命可以有更高追求。」消化麵包的機器,也不是只懂追逐成功的『盲頭烏蠅』,我們多以成功、收入多寡為擇業標準。然而,人不是賺取麵包然後「誠然,大部份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是甚麼,他們低聲答道。 Ryan 「比如實現夢想,實踐使命。你想過人活著的理由是甚麼嗎?好奇地問。

No. 48 成長藍圖 認清自己所重視的人和事是甚麼。」成功觀、價值觀、生命觀下定義,能讓你更清楚自己的喜惡,或哪一類人?哪些事物最能引發你的熱情?為自己的工作觀、你可以多留意自己內心的反應─你最滿足的是甚麼?你欣賞誰在,然而,愈早開始,愈早準備,你找到的機會越大。過程中,旅程,發現真正的自己。沒有人可以告訢你何時覓得興趣所我點頭讚許。「既然你選擇如此,那麼你便要盡早開展探索的「我當然希望一生不枉過。」你希望這一生不枉過嗎?」 在行動中尋找自己 Ryan 掘。」能夠遇上機會。認識自己的機會也是一樣,需要在行動之中發「機會在行動中,這是我的成長格言。意即當你展開行動,才「行動創造機會?」內心真正的嚮往。」以透過行動創造機會,在實踐過程中更深了解自己,找到我們「對,時間一直往前推進。我們除了在思考中尋找自己,更可有太遲』這回事,但時間仍會在我手中溜走。」「若我想來想去,還是沒有方向,那該怎麼辦?雖然你說『沒「你有疑惑嗎?」靜下來,若有所思,看來有些地方還是不明所以。我問:

No. 49 第二章:認識我是誰 「比賽?不……我不行的。」「多參加不同類型的比賽。」我肯定地說。「但我連方向也未找到,怎麼行動呢?」 Ryan 推搪道。 「為甚麼不行呢? Ryan 「我也有自己的特質?」實質體會,發現自己真正的喜好和能力。」我們欠缺的是一個機會。透過參與不同比賽的過程,我們會有天賦。我深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有其過人之處。有時候,往往是我們成長最佳的試煉場。比賽除了開闊視野,還可發掘,參加比賽不一定為了奪得獎項,比賽 Ryan 「這還用問嗎?」是後起直追花多幾倍的努力和汗水呢?」越早認識自己、認定目標,便能越早起步。你寧願均速跑,還「就是這樣,多一次嘗試,便多一個認識與發現自己的機會。困難,還頗有趣,因此很快便愛上了。」到一次同學邀請我參與,我才發現原來打籃球不但沒有想像中「這就像我愛上打籃球的經過一樣。從前,我不喜歡運動,直更真實的一面,而這個機會,有時候在我們自己手上。」山頂,才發現自己可以─我們需要的就是一個機會,發現自己到山頂,在旅程中不斷出現放棄的念頭和負面情緒。最後到達中,你會認識自己更深。以登山為例,有些人總以為自己爬不「每個人天生都有不同的潛質,有待發展。在不斷嘗試的過程眼中閃爍著希望。 Ryan 邊說邊展露誇張的表情,然後我倆都忍

No. 50 成長藍圖 不住笑了。Ryan 加比賽不正是一個自我裝備的過程嗎?其等待,不如在行動中尋找機會,始終機會不會從天而降。參心感苦悶、徬徨,只是有心無力,或不知從何入手。我想,與部份同學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以致欠缺進步的動力。他們也對我的信任,又多了一點。 從混亂到清晰的過程 用心經歷。為了讓漸清晰及明白更多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我們要做的只是迷思;因為在自我認識的過程中,我們都會經歷混亂,然後漸我們會流淚,會失望,甚至再度落入誰較重要,誰較不重要的的優先次序,追趕一些並非迫切的課題。也許,釐清的過程,易將次等重要、三等重要的誤以為最重要,以致錯誤排列人生認識自己也是一個釐清價值觀的過程。在成長階段中,我們容 Ryan 更明白這一點,我分享了一對年青人 的故事:樂民和可欣中四那年開始在一起。當時兩人因為只顧談戀愛而疏忽學業,成績下滑,令可欣的父母打算送她到外國留學。二人得知後,意識成績變差將會令他們分開,於是決心發奮,終於在會考中取得好成績,能雙雙在原校繼續升學。中六那一年,二人分別被安排到不同國家交流,見識到世界的廣闊,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開始發現,愛情在生命中所佔的位置,其實只是其中一部份。不過大家都因為怕對方難過,而沒有透露心底想法。其後,兩人的關係漸趨平淡,爭執也逐漸增多,更影響了二人高考的成績。被迫重考的打擊令他們痛定思痛,得出一個共識—這階段最

No. 51 第二章:認識我是誰 再想是否重新開始……重要的,始終還是學業,於是協議分開一年,待高考之後 Ryan 驗。」但是大部分的答案都不是顯而易見的,需要我們親自感受和體所有都要親身經歷才會明白,就如你不一定需要跌過才知痛,式,一個助你成長的訓練和過程。人生中的各種課題,也並非「你很聰明呢!」我點點頭,說:「這是大多數成長歷練的模「你意思是,我也會經歷這些階段?」之痛所得的醒覺。」頭棒喝,接著是從生活觀察而得的內心領悟,最後,經歷切膚就是一個從混亂到清晰的過程,一開始是外在環境給他們的當「故事結局其實並不重要,重點是樂民和可欣所經歷的,正正急不及待地問:「最後呢?最後他們怎樣?」 Ryan 「其中一點。」我輕輕一笑,「這是你今堂的領會嗎?」任務呢!」深呼吸了一下,若有所思地說:「看來成長真是不簡單的 Ryan 「那是因為你投入啊!」有點意外地說:「上你的課,時間過得真快呢!」看看手錶,才發現原來已屆下課時間,他

No. 52 成長藍圖 假如生命只剩一小時 結束這一課之前,我向 Ryan 發出一個提問:如果你的生命只 題,反映我們是否珍惜生命並明白生命意義所在。其實,不論生命長短,我們都可以活得有意義。這是態度的問我們投放更多時間和心力呢?維持固有路徑?生命中不可忽略的到底是甚麼?又是甚麼值得剩下一小時,你會做甚麼?」在生命的最後一小時,你是否仍不論哪一類年青人,我都想發出一個提問:「如果你的生命只閒,另一種則目標太多導致分身不暇。兩者都是極端的情況,我經常接觸兩種極端的年青人:一種是欠缺目標所以過於空剩下一小時,你會做甚麼?

No. 177 參考書目 Mark M.(1984).What They Don’t Teach You At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Notes from a Street-smart Executive. New York: Bantam. 路易斯.卡羅爾著。吳鈞陶譯(2013)。愛麗絲夢遊仙境。香港: 關鍵十年的獨立與探索。(商務印書館。2007 年 11 月 7 日, 384 期)。《天下 楊牧谷(雜誌》,教育論壇。 1994 瑪莉亞.葛莫利著。易元新(編譯)()。做人秘笈。香港:卓越書樓。 2004)。愛與自由。台灣: 聖.修伯里著。張譯譯(張老師。1999)。小王子。香港:精品出版有 限公司。 Joanna L.M..Values and Aims in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Framework. 載於 B.Moon & P.Murphy 編, 陳耀輝、馮施鈺珩與陳瑞堅譯 (2003)。環境與課程。 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 Martin W.(2003).'Quality'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mes. 陳耀輝、馮 施鈺珩與陳瑞堅譯。B. Moon & P.Murphy(編),載於環境與課程。 冉伯恭著。蔡文輝主編(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 2000)。政治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 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書目

No. 178 Jennifer Garvey Berger 著。陳穎堅譯(2016 婷,樊學良,吳珮瑀,周君倚,陳楓媚,梁錦泉譯(羅伯特.凱根、麗莎.萊斯可.拉赫著。陸洛,吳欣蓓,張婷導者在職場中的意識進化。香港:喝采多媒體有限公司。)。領導者的蛻變:領 2017 史賓賽.強森著。莊靜君(譯)(台灣:中衛。革抗拒:哈佛組織心理學家教你不靠意志力,啟動變革開關。)。變 2005)。禮物。台北:平安文化。 湯姆.凱利著。林茂昌譯(2008)。決定未來的十種人。台灣: 楊牧谷(大塊文化。2005 格拉韋爾著。廖月娟譯()。多走一步。香港:百樂工作室。 2009 陳志耀(裡?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 2008)。經濟大變局入門——財富管理思維。香港: EDIT Workshop。 參考書目

No. 179 參考網頁 維基百科。2009 年 7 月 8 日,取自 http://zh-yue.wikipedia.org/ wiki/%E6%94%BF%E6%B2%BB 閱讀……。2009 年 3 月 22 日,取自 http://www.plkwws.edu.hk/ library/reading.htm 策略和術語。2009 年 5 月 10 日,取自: hk/disco.com.hk/4strategy/main4_right04_02.htmhttp://www.disco.com. 維基百科。2019 年 3 月 18 日取自: %B7%B4%E5%86%85%E5%B0%94i/%E5%BC%97%E5%85%B0%E5%85%8B%C2%B7%E9%98%BF%E5https://zh.wikipedia.org/wik 施以諾(2004 的存在,成為別人的祝福。)。小牧童說故事——施以諾的電子報:讓自己 2009 年 5 月 10 日,取自:http:// posinn1013.myweb.hinet.net/c010.htm 維基百科。2019 年 3 月 21 日取自: /%E5%BE%85%E7%94%A8%E5%92%96%E5%95%A1https://zh.wikipedia.org/wiki 參考網頁

No. 180 超凡校園閱讀計劃 自 2012 年,生命教育基金會得到 EDIT Workshop Publishing Group Limited 《新/超凡學生手記免費授權後,陸續出版中學生讀物,包括: 1 信念躍進.時間管理.高效學習》、 《新/超凡學生手記 2 成長藍圖》、 《超凡學生手記 3 盼望藉計劃與更多學校同行,共同推動生命教育。學習的意義,啟動內在動力,發現夢想的可能。同時,基金會我們盼望透過計劃,讓學生從閱讀以及相關的生命教育中尋回計劃深受學校歡迎,很多學生受益。以推行「超凡校園閱讀計劃」(前稱「學校同行閱讀計劃」),尋常尋夢想》。 2018 片段。詳情請掃瞄以下二維碼瀏覽閱讀計劃專頁或首屆嘉許慶典精華彼此交流。學校、老師和同學,同時匯聚香港有心推動生命教育的人士,帶動為生命慶祝的文化,並藉此尊榮、鼓勵及肯定參與計劃的年,基金會特別設立了「超凡校園嘉許計劃」,盼於學界 超凡校園閱讀計劃 超凡校園閱讀計劃專頁 超凡校園嘉許慶典精華片段

No. 181 機構簡介 生命教育基金會於 2010 過不同的工作項目,與有需要的群體以愛同行,彼此祝福。命接觸生命.生命觸動生命.生命啟動生命」為宗旨,希望透年正式註冊為慈善機構。我們以「生 2016 從事生命教育的我們。年初香港青少年輕生事件頻生,震撼著整個城市,包括 2016 年 3 月,基金會於啟動了「Steadfast Love 讓愛流動,成為生命的基礎。能少」,以生命影響生命,一同珍惜彼此,珍愛生命。誠意邀請你,在你的場景一起擁抱「Steadfast織、界別等。個生命都重要,每一個的參與都不能少,包括個人、群體、組望愛,盼望這份愛能更流通,成為生命的基礎;我們相信每一.一個都不能少」:我們相信每個人心底都有愛,同時渴Love.一個都不 工作向度 建立資源庫 ·出版書籍及影音工具·成立資源網站 機構簡介

No. 182 連結學校 ·創建平台讓學校互相分享經驗及資源·為學校提供教學配套·支援前線教育工作者 傳遞信息 ·透過年度慶典提升各界對生命教育的關注·透過不同媒介傳遞生命教育 主要工作項目 超凡校園 ·嘉許計劃·交流會·校本支援·閱讀計劃 資源庫 ·多媒體·教材及攤位物資·信息單張及小咭·珍愛系列 機構簡介

No. 183 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捐助支持 表格交回,祝福更多資源不足並有需要的人。樣,希望有更多人能接受生命教育,歡迎你填妥「捐款計劃」提供生命教育書籍、影音工具給有需要的對象。若你和我們一能以貼近成本的收費、甚至免費的形式,舉辦工作坊及講座,生命教育基金會是一所慈善機構,全賴捐助者的支持,我們才 成為義工 若你有興趣成為基金會的義工,歡迎填妥「義工申請表」交回。成為彼此的祝福。堅持,與人建立簡單、真實的關係。願我們生命的相知相遇,者,能感受及經歷基金會團隊中那份自然流動的愛。我們一直會哪一項義務工作,你都是同等重要的。我們希望每一參與品設計、文字編輯及整理、多媒體製作等等。無論你參與基金們的義工團隊。基金會現時的義工,所參與的工作包括:宣傳我們重視每一個遇見的生命,不單是我們的服事對象,還有我 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No. 184 《超凡學生手記 2 成長藍圖》 作者:陳志耀 Tommy C. Y. Chan 文編:生命教育基金會編輯委員會 LPDEF Editorial Committee 美術設計:鄧樂婷 Josephine L. T. Tang 排版:洪麗琳 Katy L. L. Hung 出版:LPD Educational Foundation Limited 地址:香港上環文咸西街 59/67 號金日集團中心 5 樓 5/F, Golden Sun Centre, 59/67 Bonham Strand West, Sheung Wan, Hong Kong 電話:3101 5659 傳真:3101 0220 網址:www.lpdef.org 電郵:info@lpdef.org 承印:志德印刷有限公司 Chi Tak Printing Co., Ltd. 地址:Flat A, D&F, 9/F., Derrick Ind. Bldg.,49 Wong Chuk Hang Road, Hong Kong 電話:2873 4287 出版日期:2022 年 7 月第三版 2021 年 7 月第二版 2019 年 7 月初版 國際書號:978-988-14588-6-5 版權所有 不得翻印 Copyright © EDIT Workshop Publishing Group Limited 出版資料

捐款表格 捐款者資料 姓名(英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生∕女士∕小姐) Mr. ∕ Mrs. ∕ Ms.)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電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願意捐款支持「生命教育基金會有限公司」 □ 每月定額捐款,港幣 HK$_______________(請向我們索取「直接付款授權書」, 或可自行到 http://www.lpdef.org 下載) □ 一次性捐款,港幣 HK$_______________作為支持,並選用以下方式: □ 現金捐款(請本人直接交到本會會址或有關人士) □ 劃線支票,抬頭請填寫「生命教育基金會有限公司」或「LPD Educational Foundation Limited □支票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票銀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存入捐款到「生命教育基金會有限公司」或「 LPD Educational Foundation Limited」(恆生銀行戶口:394-329619-001) 備註 · 請把表格連同支票或銀行存款收據正本,寄回本機構,信封上請註明「生命教育基金會」。 · 慈善捐款港幣 $100 或以上,可獲發免稅收據。 □ 簽署:何查詢或修改個人資料,請與我們聯絡。育基金會的個人資料私隱政策處理。詳情請細閱本會網站有關個人資料私隱政策的網頁。如有任本人聲明本表格內所填寫的資料均為完整及正確。最新資料及/或籌款呼籲等。本人願意接收生命教育基金會的資訊及/或不定期的推廣,包括活動、講座、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保密處理,並按照生命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3101 5659 傳真:3101 0220 電郵:info@lpdef.org 上環文咸西街生命教育基金會有限公司 59/67 號金日集團中心 5 樓 胡小姐收 請貼郵票

年齡:性別:申請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文)義工申請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文)男╱女 20 歲以下/ 20-29 / 30-39 / 40-49 / 50-59 / 60 或以上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把此表格及相關作品電郵至□□你對以下哪些工作範疇感興趣?就讀年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校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你是學生,請填寫: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電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網頁及多媒體設計□繪畫、美術設計□攝影、錄影文字工作□籌辦活動□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fo@lpdef.org 或傳真至 3101 0220 給我們。 □ 簽署:會網站有關個人資料私隱政策的網頁。如有任何查詢或修改個人資料,請與我們聯絡。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保密處理,並按照生命教育基金會的個人資料私隱政策處理。詳情請細閱本最新資料及/或籌款呼籲等。本人願意接收生命教育基金會的資訊及/或不定期的推廣,包括活動、講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3101 5659 傳真:3101 0220 電郵:info@lpdef.org 上環文咸西街生命教育基金會有限公司 59/67 號金日集團中心 5 樓 胡小姐收 請貼郵票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