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ok200

Page 1

勞動者特刊

歷史、專業

200 2018.04


200期特刊 歷史•專業

以「為勞工寫故事」作為使命, 記錄下被遺忘的勞動故事。


編輯室報告 勞動者雜誌自 1984 年 7 月 4 日創刊,

勞動者200期

2018年04月15日出版

發 行 人:蔡培元

至今已跨入第 34 個年頭,總發刊期數也來

總 編 輯:孫友聯

到了二百期,這 30 多個年頭, 《勞動者雜

編輯小組:張烽益 洪敬舒 楊書瑋

誌》逐步從會訊、刊報轉型為雜誌型態的

編輯委員:柯妧青 黃水泉 白正憲

報導媒體,發刊週期也從半年、月刊、季

董建宏 吳玉祥 吳昭呈

刊,在近期穩定成為雙月刊,這一路的勞

陳明仁 黃曉玲 鄭雅文 管紹君 鄭力軒 林宗弘

動者雜誌充滿著許多的變化,但唯一不變

黃玫玲 張謝庭 林進勇

的是從勞動者的視野,提供切身於勞工的

朱傳炳 許守活 孫一信

新聞,因此勞動者並不只是一份只專注於

黃昱凱

勞工權益的報導紙本,而是從更廣闊的社

勞動者雜誌1984年4月7日創刊

會群體,提供一個以社會公民為基礎的勞

臺灣郵政台北雜字第1266號執照

動者的切身議題,因此勞動者雜誌不僅提

登記為雜誌類交寄局版台誌第4625號

供勞動新聞、工會訊息,更擴及 NGO 活動 甚至是國內外重大社會運動事件,當然還

訂閱方式:

有與勞動議題密切相關的新書資訊,所以

一、ATM轉帳服務

若要說《勞動者雜誌》是一份「雜」訊,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並不為過。

帳號:09310116958

邁向 200 期,編輯部決定以回首來時 路的手法,透過特刊與全彩印刷的形態, 重 現 自 1998 年 101 期 至 2018 年 199 期 之 間 40 則事件,以照片呈現事件,以簡述文

銀行:第一商業銀行總行營業部 二、劃撥轉帳服務 帳號:50118157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敍述當年的新聞脈絡。這是勞動者的故事,

勞動者雜誌社THE LABOUR

也是你我共同的故事,正如同總編輯孫友

台北巿中正區林森南路4之2號4樓

聯的引述「在“亂糟糟” (messiness)的政

4F., NO.4-2, Linsen S. Rd., Taipei City 100,Taiwan

策過程中,提供“一張清晰的地圖” ,以看

電話(TEL):02-23217648

清楚政策決定過程那些彎彎曲曲的路徑」 ,

傳真(FAX):02-23914232

《勞動者雜誌》就是一張記載台灣勞動者在 政治社會歷程的清晰地圖。

網址:http://labor.ngo.org.tw E-MAIL:labornet51@gmail.com


目 錄 勞動者特刊 歷史、專業 Î 勞動者特刊

03

勞動者雜誌,觸摸台灣勞工運動脈絡的勞動 故事

Î 回顧勞動歷史

06 07 08 09 10 11 12

101期

1998第三屆立委問政總體檢

103期

「劫貧濟富」大浩劫 「促進產業升 級條例」再延十年

105期

1999台灣工權報告特刊

106期

我們要真材實料的大量解雇保護法

111期

要求產業民主立法

113期

台灣工會領導人政治意向調查報告

116期

曾茂興特赦發表「以小罪抗議大 罪」聲明

13 14 15

117期

歡迎前評委馬赫俊神父「回國」

118期

失業保險單獨立法的五大理由

123期

玫瑰與麵包的戰爭 台新銀行合併大 安銀行糾紛

16

127期

台灣 NGO 參與 2003 年台北國際書展 的社會意義

17 18 19

129期

SARS啟示

135期

輕鬆讀退休金專刊

138期

18% 改革連署 軍公教福利減稅俱 樂部

26 27 28 29

151期

無薪休假風暴中的勞工處境

156期

新勞動三法與工會新挑戰

159期

修法倒退嚕,「爬代」健保危機浮現

161期

「反貧困、反過勞、要加薪、要尊 嚴」五一大遊行

30 31 32 33 34 35 36

163期

危機的預言,《崩世代》來臨!?

163期

民間版「建教生權益保障法」出爐

165期

崩世代盃有氧運動大賽

166期

勞工的辛勤 只值一顆魯蛋

169期

中國富士康經營管理大揭密

172期

黑箱、密室、服貿協議

173期

捍衛勞工的安全健康-台灣職業安 全健康連線成立

37

178期

公民提名加公民抗命 港民力拼特 首直選專題

38 39

179期

滅金權 爭公平 巢運號召全民104夜宿

181期

消失的休息權 團體籲落實「適時工 時」終結過勞

40 41

183期

勞團發動「撐40工時」人體排字行動

187期

暗藏台灣各角落的未爆彈-致癌石 綿的巨型危害

42 43 44

189期

Fight for 26K

193期

勞工三大憂-2016工會調查報告揭密

196期

最低工資的路徑 立法體制與審議的 選項

45

198期

賴神意志主導 一例一休大倒退

20 21

140期

勞動權入憲專刊

142期

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 團體反對外 勞鬆綁

22 23 24 25

143期

台灣國民年金制度的困境與展望

Î 勞動者特刊

147期

許勞工一個永續經營的勞保年金

46

149期

評馬英九、蕭萬長的稅改政策

151期

不敢面對的國債

社會運動書寫與獨立書店的邂逅


勞動者特刊

歷史、專業

勞動者雜誌, 觸摸台灣勞工運動脈絡的勞動故事 ▌▌文

孫友聯

1984 年 7 月 4 日,就在噤若寒蟬的戒嚴,報禁也仍箝制台灣言論自由的時 期, 「勞動者雜誌」 (簡稱「勞動者」 )正式發刊,成為台灣第一本工運刊物。 勞動者不僅延續了民主化過程中「黨外雜誌」作為公民發聲管道的出版特色, 更是作為當時「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宣揚勞工運動理念和勞動權益的重要管 道。然而, 34 年來,雖然總是隨著組織資源的多寡而改版,時而以陽春的報紙 型態,時而用小手冊的模式, 2000 年以後更穩定的以完整的雜誌方式,無論 以任何的型態呈現, 「勞動者」為勞工寫故事、寫歷史的使命始終屹立不搖, 不只記述了台灣勞工運動和政策的脈動,也分享國內外的勞動和工運故事,因 此, 「勞動者」已經成為國內外研究台灣勞工運動,以及瞭解各項勞動與社會 政策發展重要的文本和歷史脈絡。 這一期是「勞動者」的第 200 期,回顧過去 34 年的內容,更能瞭解出版 和文字記錄成為一個運動組織的核心工作的原因,而這本雜誌,也成為觸摸台 灣勞動故事的重要脈動的重要線索。

ㅦ他們的故事,我們的故事 ㅦ 許多人想到台灣的「經濟奇蹟」 ,腦袋裡總會連結少數人的豐功偉業,浮現 蔣經國、孫運璿、李國鼎、趙耀東,甚至包括王永慶、蔡萬霖等資本家的名 字。對於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而這就是長期以來優勢者宣傳下的標準答案 吧,儼然已成為某種文化霸權下的單一共識,縱使是身在這經濟起飛洪流中勞 工,也妄自菲薄的遺忘了自己的貢獻。 因為勞工在故事中的角色被忽視,所以「勞動者」更加的有力想要留下更 多勞工相關的故事,為勞工在歷史脈絡中記上重要的註解。我們可以從發行單 位台灣勞工陣線組織發展的三個重要階段,理解「勞動者」在台灣民主化過程 中的角色,其中,從 1984 年到 1988 年期間,主要是透過真實揭露主流媒體不 會報導的勞資爭議事件,例如「基隆看船工人三年未調工資」 、 「台灣原田公司 開革因公受傷技工」 、 「海山礦災事件」等,透過文字記述與流傳,讓更多人可 以瞭解台灣勞工的處境。同時,也試探著政府的底線,簡介國外的勞工運動資

3


勞動者特刊

歷史、專業

訊,為下一個階段的工運發展奠定基礎。 1987 年 7 月 15 日,台灣正式擺脫戒嚴的牢籠。解嚴前後,風起雲湧的罷 工和順法鬥爭,以及大大小小的政治民主街頭抗爭事件,豐富化了台灣的反抗 運動。此時,「勞動者」雜誌已從單張的報紙轉變成以小冊子的方式發形,並 以更的編幅完整記錄台灣集體勞資關係的發展。這是台灣工會自主化的重要發 展階段,除了勞資爭議個案和勞動權益的報導之外,如何組織工會,以及工會 在政治和經濟發展的角色,以及突破台灣在國民黨統治下單一總工會的神話, 逐成為「勞動者」與社會對話的重要內容。 1992 年,台灣國會全面改選。勞工運動支援會與「集結勞工陣線、粉碎 金權壟斷」的企圖,正式改名為台灣勞工陣線。勞動者的內容也隨著組織的發 展,除了原因工運的角色之外,著默更多社會政策的倡議,例如,推動全民健 保、失業保險、產業民主及勞保附加年金等重要勞動與社會政策改革。2000 年 以後迄今,再次隨著組織的轉型,除了定期出版的勞動者之外,勞陣更先後出 版了台灣勞工的主張、新國有政策、銀行業的異想世界、大同工會奮鬥史,以 及後來備受好評的崩世代,某種程度上都是「勞動者」以文字紀述歷史和倡議 進步理念工作的延伸。 34 年來,「勞動者」不僅有個別勞動者的勞動生命紀事,也有團結力量大 的工會抗爭畫面;有一步一腳印的勞動與社會政策脈動,也有澎湃洶湧的政 治、經濟和社會民主鬥爭。這其中有很多都還是現在進行式:用一個故事啟發 另一個故事;用一次的行動,預約下一波的行動的進步,生生不息。

ㅦ「勞動者」,標示那政策立法曲折的路徑 ㅦ 過去三十幾年來,台灣的勞動與社會政策立法有極大的變化。無論是歷次 勞動基準法的重大修訂,抑或是包括工運長期訴求的工會法、團體協約法及勞 資爭議處理法等集體勞動法的沿革,我們都可以在勞動者找到重要的脈絡與線 索。其中,同一部法或是相同的法律規定,在不同時期反覆出現,更能在文字 的記錄中去探知個中原由。 2000 年以後,台灣的勞動政策法制進行關鍵的重建階段。而各工運團體

4

200


勞動者特刊

歷史、專業

長年倡議的政策也逐一完成立法,其中包括性別工作平等法、失業保險法、大 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勞工退休金條例、勞保年金等。其實,倘若回頭細細翻閱 早期的「勞動者」,你會更清晰的發現這樣議題發展故事,很多時候無法單純 的以某個理論解釋其中曲折。因此,如同著名的社會政策學者 Collins( 1999) 和 Sokolovsky (1998)強調,故事是要瞭解一個政策的發展重要的線索,尤其 「在 " 亂糟糟 "( messiness )的政策過程中,提供 " 一張清晰的地圖 ",以看清 楚政策決定過程那些彎彎曲曲的路徑」,更能理解制度發展過程中不同行動者的 角色扮演,以及結構對於制度運行的鑲嵌性影響與限制,「勞動者」,適切扮演 了這個寫故事的角色,為台灣重要的勞動相關政策,標示完整的註解。

ㅦ寫故事的人,都在努力一起創造歷史 ㅦ 一本雜誌的出版反映著一群人的互動關係,從作者、編輯、出版,一直到 最後讀者,每一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特別是「勞動者」作為一本兼負專 業論述、草根記述和倡議理念的刊物,從「書寫」及「閱讀」,不同的人有著不 同的對象及想像。從第 1 期到第 200 期,參與「勞動者」的編輯者除了工作人 員之外,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由學生志工執行編輯;而作者群也相當的多元,除 了組織工作者、學者、基層勞工,還包括各領域社會運動的參與者,兩百期來 累積的寫手有數百人之多。詩人穆里兒.盧凱瑟(Muriel Rukeyser)曾在她的 詩作〈黑暗的速度〉中寫道:「這個宇宙是由故事組成,而不是原子。」對於 34 年來,參與在勞動者雜誌一起寫故事的朋友而言,應該再同意不過了。在寫故 事的同時,其實,作者自己也是故事的一部份,而這些故事堆砌更多對未來的 想像和共識,改變歷史,也創造歷史。 第 200 期是一個里程碑,更是另一個重要的開始。未來,「勞動者」將除了 繼續扮演記錄台灣勞動故事的使命之外,更將持續提升內容的專業性,以更清 楚的標示社會各領域發展的脈動,讓書寫,成為台灣社會進步的重要推手。

5


勞動者特刊

1998

歷史、專業

期別: 101 出刊: 1998.11.09

1998第三屆立委問政總體檢 事件: 1998 年 12 月 5 日, 舉 行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立 委 席 次 增 加 至 225 位, 並 增設不分區席次,因與直轄 市長及直轄市議員選舉同時 舉行,選情激烈,勞陣因此 針對第三屆立法委員,從個 別立委在國會「施政質詢發 言」、「審預決算發言」、「審 查法案發言」、「人民請願發 言」及「其他發言」等,從 發言次數,作為判斷「懶惰 立委」與「勤勞立委」的依 據;並從「金權法案審查的 質化分析」中,找出替金權 法案背書與奮戰的「金權立 委」,藉由公布第三屆立委問 政總體檢,作為選民在投票 時的參考。勞陣這次體檢立 委的行動,可說是民間團體 首度以系統性評鑑立法委員表現作為投票依據,自然引發某些立委的反彈,卻也 奠定民間團體監督國會的先河。 6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03 出刊: 1999.01.25

1999 歷史、專業

「劫貧濟富」大浩劫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再度延長十年 事件: 1999 年初,由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通過「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可以再度延 長十年的條款,因此勞工陣線特別到立法院進行抗議行動,希望能阻止該法案 後續的二三讀通過。由於「促升條例」自 1991 年施行,原本預計只實施四年, 1995 年又在「經濟發展」的口號下,修正延長到 1999 年,這種猶如吃鴉片般, 且欲罷不能的誘惑與沈淪,使得台灣的財團長期藉著免稅來維持競爭力。根據 財 政 部 統 計, 促進產業升級條 例 自 1991 年 實 施 以 來, 預 計 至 1999 年 底 將 損 失稅收達二千億 元, 如 果 再 延 長 十年將損失稅收 達 五 千 億。 勞 陣 當時薪立委喊話 呼 籲, 希 望 立 法 院 懸 崖 勒 馬, 讓 「促升條例」功成 身 退, 終 止「 劫 貧濟富」條款。

7


勞動者特刊

1999

歷史、專業

期別: 105 出刊: 1999.05.01

999台灣工權報告特刊

事件: 1999 年的五一勞動節前夕,勞陣照例出版 1999 工權報告。由於當時關廠歇 業造成失業居高不下且抗爭嚴重,但官方不停地掩飾支雜破碎的就業輔導系統、 變調失衡的職業訓練、不保險的失業給付等問題真相,失業勞工看不到重回就業 市場的希望。勞動者雜誌以也特刊形式,全文登刊由勞陣撰寫的台灣工權報告, 透過不同的角度還原失業率原貌,呈現失業的真實嚴重性。就在當時就業保險也 尚在激烈討論是否應該制訂立法,因此當年的工權報告,即以就業安全體系為專 題,全面分析台灣的失業問題起因,體檢官方既有的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體系, 其次則是追蹤勞基法擴大適用服務業的效果與職災防制體系的問題,並對整體經 濟情勢的發展做出研判,從而提出就業保險立法的建議與可能對策。

8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06 出刊: 1999.05.25

1999 歷史、專業

我們要真材實料、 保障勞工權益的大量解雇勞工保護法 事件: 1999 年,隨著政府宣示南進政策、產業升級,過去造就台灣經濟奇蹟的產 業,紛紛將資本外移至鄰近的東南亞國家或遷廠對岸的中國。然而就在為台灣創 造財富的同時,處置台灣產業的方式卻是棄昔日共同努力打拼的勞工於不顧,導 致惡性關廠歇業問題不斷。因此,勞工團體開始積極研擬『大量解雇保護法』來 減緩大量解雇發生時,對社會的衝擊。由勞陣主導的『大量解雇保護法』最重要 精神在於,詳細規範大量解雇程序當中,雇主所應負擔的社會責任,亦即『預 告』與『協商』的義務,若事業單位不遵守這兩項法定義務,將被列為惡性關 廠,行政機關將可處以企業負責人刑罰,以及一系列的企業資本與經營行為的嚴 格管制,使基本權益受到保障,並將衝擊降至最低。

9


勞動者特刊

1999

歷史、專業

期別: 111 出刊: 1999.12.01

勞工要求產業民主立法

事件: 台肥在 1999 年 9 月官股低於 50% 達成「民營化」目標之後,其董事長謝生 富利用「五鬼搬運法」掏空台肥資產,後遭經濟部緊急撤換,台肥進行董監事改 選,在經濟部官股的支持之下,工會代表以第二高票當選董事,創下台灣商業史 上「產業民主」的實踐先例。勞陣與台肥工會理事長隨即共同在立法院召開記者 會,要求台肥工會代表出任董事決不能視為因「謝生富事件」而產生的特例,國 營事業員工與管理者處於平等地位,共同管理人民資產的觀念必須被確立,因此 現行在立法院等待院會二讀的國營事業管理法第 35 條的「勞工董事條款」修正 案,必須儘速獲得通過,讓所有國營事業都有「勞工董事」參與董事會的決策空 間,以防堵國營事業內部弊端的再發生。 10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13 出刊: 2000.03.03

2000 歷史、專業

台灣工會領導人政治意向調查報告 事件: 為了瞭解台灣自主工會的對於公共事務的態度,勞陣特別進行「台灣五百大 工會領導人政治態度問卷調查」,針對全台灣已經成立之縣市產業總工會下所屬 會員工會,以及國公營事業產業工會及其地方分會的常務理監事為受訪對象,調 查台灣自主工會領導幹部對於「勞動政策」、「政治意向」以及「工運情勢」的 具體看法與態度。調查結果顯示,在「勞動政策」部分,工會幹部認為「引進外 籍勞工」、「工會不自主」、「失業率過高」是最必須被優先解決的勞工問題;在 「工運情勢」部分,則有 58.2 %感到不樂觀,另外也有 16.4 %感到非常不樂觀。 至於「政治意向」部分,有 42.6 %表態會投票給陳水扁,而與最後的選舉結果 不謀而合。

11


勞動者特刊

2000

歷史、專業

期別: 116 出刊: 2000.12.11

曾茂興特赦發表「以小罪抗議大罪」聲明

事件: 曾茂興因於 1996 年間協助關廠勞工於台鐵桃園內壢段臥軌抗議,後來因此 被依公共危險罪判刑十個月,於 2000 年 9 月 23 日入獄,後於同年世界人權日 12 月 10 日獲得總統特赦出獄。曾茂興在特赦之後,發表的聲明當中指出 : 「臥 軌的行為的確觸犯法律,但卻是以小罪抗議一個更大的罪惡。 .... 要不是法令制 度漏洞百出,無法保障勞工,加上行政部門長期偏袒資方,無心保障勞工權益, 勞工抗爭決不會選擇以非常的手段,來爭取應得的權利。」曾茂興認為他的抗議 是「以小罪抗議大罪」,而曾茂興特赦之後,也促使了政府加快制定「就業保險 法」、「大量解雇保護法」等保障失業勞工權益法令的腳步,讓往後的失業勞工能 夠得到制度性保障。

12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17 出刊: 2000.12.03

2000 歷史、專業

歡迎前評委馬赫俊神父「回國」-歷史 終究站在正義的這一邊 事件: 1979 年馬赫俊神父接受高隆龐教會的派任來台服務,並於 1984 年在桃園創 辦「天主教愛生勞工中心」,並擔任「勞工運動支援會」評委,馬神父積極、熱 心投入勞工服務和組織工作,深獲基層勞工的敬重與肯定,也引發當局的忌憚。 1989 年 3 月 17 日,馬赫俊神父被政府誘騙至警察局後,隨即以「從事與簽證不 符之行為」為由強行架上飛機迅速驅離出境。「驅離馬神父事件」的發生,除突 顯當時國民黨政權對於勞工的歧視與敵意;更是一椿殘害人權的具體例證。所幸 政黨輪替之後的 2000 年 11 月 21 日,馬赫俊神父受到邀請重新回到台灣訪問, 並於台大校友會館歡迎茶會,並吸引眾多工會幹部與工運人士共同前往致意。

13


勞動者特刊

2001

歷史、專業

期別: 118 出刊: 2001.05.03

失業保險單獨立法的五大理由

事件: 長久以來,台灣的就業安全體系一直處於一個殘破不全的狀態,因此,勞工 在遭逢失業時,往往立即陷入經濟及生活安全上的窘境!官方雖自 1999 年實施 勞工保險失業給付,但是寄生在勞保的架構導致許多先天上的限制,造成現行勞 保失業給付的功能大打折扣。過去架構於勞保之下的失業保險給付,由於制度認 知上的偏差,僅限於所謂有一定雇主之勞工,不僅無法突破執行上的困難,且請 領率偏低更對健全就業安全體系毫無幫助;因此,勞動者雜誌以專題型式,詳細 介紹失業保險法的立法意旨,並呼籲政府應儘速訂定失業保險專法,還給勞工一 個健全合理的就業安全體系。

14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23 出刊: 2002.04.29

2002 歷史、專業

玫瑰與麵包的戰爭 台新銀行合併大安銀行糾紛 事件: 2001 年 6 月「金融控股公司法」通過,對金融界有振衰起蔽的功效尚未可 知,但負面效應卻迎面而來,大型金融機構努力尋找適合的「配對對象」,但基 層員工對於未來的工作權、勞動條件的保障卻感到憂心忡忡,而台新銀行合併大 安銀行後也證明勞工永遠是被犧牲者。由於台新悍然拒絕付給 300 名前大安銀行 員工應得的資遣費,由於兩銀行沒有工會只能聽任資方在合併過程中「憑良心」 做事,因此 300 名前大安銀行員工與銀行員全國聯合會共同召開記者會以「麵包 與玫瑰的抗爭!玫瑰多刺,下次被刺的人就是你!」的諷刺文字,嘲諷台新銀行 當時最受歡迎的女性消費玫瑰卡,員工更集體將手中的玫瑰花折斷,表達對台新 的不滿與抗議。

15


勞動者特刊

2003

歷史、專業

期別: 127 出刊: 2003.03.19

啼聲初試,躍向國際 台灣NGO參與2003年台北國際書展的社會意義

事件: 台灣社會的改革力量是以「黨外雜誌」作為社會改造重要的宣傳管道,因此 出版一向具有挑戰禁忌、凝聚同道和累積改革能量的重要場域,如勞陣於 1984 年 4 月 7 日正式發行「勞動者雜誌」,作為組織經營的宣傳管道。而 90 年代以後 台灣社運界大量出版事業,豐富以通俗文化和商業利益掛帥的出版品市場,成為 擴大組織基石與倡議組織理念的重要工具及途徑,但巿場接觸不易等困難仍普遍 存在,為此,台灣勞工陣線結合具出版經驗的非政府組織,積極爭取於 2003 年 台北國際書展首度設立「台灣 NGO 」攤位,展現台灣非政府組織多元的出版能 力,也藉此難得機會,將非政府組織出版品的觸角推向更接近主流出版市場。 16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29 出刊: 2005.12.26

2005 歷史、專業

SARS啟示 事件: SARS 衝擊給台灣上了一堂震撼教育;在社會進步的同時,社會愈來愈忽視 微小生命的動力及對人類社會的挑戰。因為從爆發 SARS 以來,不論是和平醫 院、護具的不足、醫療知識無法趕上,或甚至是對於醫療的不安全性,這些問題 再一次以生命流逝考驗我們的社會,並突顯職業工作場所中的不安全及醫療體系 的問題,以及外包制度、看護工、醫院志工等新形態的工作的爭議。而台灣勞動 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與台大社會系共同主辦「 SARS 啟示錄」座談會,分別針對 SARS 之後醫療體系的新變化、醫療外包,以及對新制全民健保的衝擊影響,以 後 SARS 時期的新思維重新聚焦於公衛政策及醫療勞動場域。

17


勞動者特刊

2004

歷史、專業

期別: 135 出刊: 2004.08.02

輕鬆讀退休金專刊 事件: 幾經波折,勞基法勞工退 休金改制終於確立採「個人帳 戶制」為主,「商業年金」為 輔的制度形式,而雇主必按月 提撥勞工薪資的 6 %至勞工在 勞保局的個人帳戶之中。直到 退休後勞工即可按月領取退休 金,該項新制也產生包括新舊 制年金銜接、延壽年金、基金 管理及率等爭議,且社會大眾 大多不知制度意涵與影響,為 此勞動者雜誌社特別推出「輕 鬆讀退休金專刊」,薄薄的內 容卻詳盡且逐一介紹退休金新 制、制度差異、適用資格、提 撥方式、請領資格、新舊制銜 接等制度介紹說明,甫上巿即 成為當時勞工的熱門工具書之 一,顯示社會對於完整退休生 活的高度期待。

18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38 出刊: 2005.12.26

2005 歷史、專業

18%改革連署 軍公教福利減重俱樂部 事件: 18% 這個簡單明瞭的數字,成為改革軍公教過度福利最重要的象徵與目標。 在 2004 年總統大選時,國民黨候選人連戰沒有洞察台灣民主發展的歷史腳步, 沒有站在台灣人民的一邊,居然喊出勞工也可以享有 18 趴這種拿國庫與後代子 孫的錢企圖來騙選票的詐術,最後結果即是被人民所唾棄而落選。但 18 趴長年 懸而未解,造成社會正義的侵蝕,對於軍公教青年世代更造成沈重的財政壓力。 民間團體透過連署要求政府為軍公教福利進行減重瘦身,並且強調十八趴的廢止 是台灣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象徵,讓軍公教真正成為人民公僕,而不是人民壓迫 者與社會特權階級的第一步。

19


勞動者特刊

2006

歷史、專業

期別: 140 出刊: 2006.05.11

勞動權入憲專刊

事件: 憲法及國家治理之基本大法,也是國家發展中最重要的依據,憲法所提列的 基本權及精神,再再表現整個國家共同追求的價值目標。而國內工會及勞動團體 也共同組成「民間推動勞動權入憲聯盟」,呼籲在邁向二十一世紀之際,台灣雖 已將勞動基本權入法,代表國家保障勞動者的完整基本權及其價值。然而勞動權 作為憲法基本權的重要內涵之一,更是確立憲法對勞動者保護的重要基石,也是 所有勞動者追求生存、合乎人性尊嚴之工作以及保障集體團結權利的具體呈現。 勞動者雜誌也以專刊方式,翔實介紹一般原則、工作社會權、共同決定權等憲法 意涵,完整呈現各國模式與內容。

20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42 出刊: 2006.10.31

2006 歷史、專業

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 團體反對外勞鬆綁 事件: 2006 年 7 月 27 日與 28 日兩日舉行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全體會議。該次 會議是繼 1997 年舉行的國家發展會議(國發會)、 2001 年八月舉行的經濟發展 諮詢委員會議(經發會)之後,另一個由執政黨所舉行的凝聚全民共識發展的大 型會議。這種繞過立法院所代表之民意,雖採取「共識決」卻隱然有架空立法院 的意涵,成為各方勢力角力戰場,如與會的台商即利用此平台,打著回流台灣的 大旗提出「外勞政策鬆綁」要求政府提供「離島加工特區」,區內外籍勞工的工 資可低於基本工資,而也沒有數量的限制,因此民間團體立即召開記者會表達反 對立場,力圖阻擋此一提案通過。

21


勞動者特刊

2007

歷史、專業

期別: 143 出刊: 2007.02.15

台灣「國民年金」制度的困境與展望

事件: 我國國民年金制度的發展,政府開始於 1993 年開始著手研議,當時主要是 受到同年的縣市長選舉當中,當時許多民進黨縣市長候選人提出普遍發放老人津 貼的政見,當時執政的國民黨受到相當大的挑戰與壓力,因此開始由經建會統籌 進行國民年金制度建構的研議。因此國民年金的推動,從一開始就是相當政治性 的考量,也導致國民年金研議延宕多年,且制度內涵一再改變,在此同時政府拼 選舉加碼性津貼再造成年金整合的難度,因此民間團體共同提出呼籲,要求政府 應該檢討各津貼內部的「分配正義」問題,並既有預算規模之下,讓 65 歲以上 老人能不分職業別而有一致的待遇,才是務實的做法。 22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47 出刊: 2009.01.15

2009 歷史、專業

保障勞工經濟安全, 許勞工一個永續經營的勞保年金 事件: 攸關全國勞工老年經濟安全的勞保年金遲至 2009 年初才正式施行。在此之 前,國內各界要求勞保改制年金的聲浪一直都沒有停止,但歷經兩屆立法委員卻 仍舊難以完成修法工作,眼見此議案在立法院朝野協商持續延宕,再加上立委改 選在即,許多委員無心無暇顧及此案,2008 年底來自社會福利、勞工、婦女及 學術界等關心勞保年金的團體與個人,共同成立的「搶救勞保年金聯盟」,並透 過召開記者會形成輿論壓力,要求朝野政黨應立即摒棄成見,朝野立委也應善盡 自身的職責,積極完成協商與立法,使台灣勞工的老年經濟安全得以獲得年金的 確實保障。

23


勞動者特刊

2008

歷史、專業

期別: 149 出刊: 2008.06.15

新政府圖利財團,算這是哪門子稅改- 評馬英九、蕭萬長的稅改政策

事件: 總統大選之前,馬英九和蕭萬長信誓旦旦認為經濟「馬上」會變好,並提出 十大稅改政策,然而公平稅改聯盟則逐一針對馬蕭政策提出批判,認為馬蕭的政 策將造成甚少 2465 億元的稅損。聯盟認為台灣租稅不公平的現象,就是過度且 重複對有錢人減稅,不僅敗壞租稅制度更喪失量能課稅與財富重分配的效能,以 致租稅工具縮短貧富差距的效果持續遞減。聯盟同時也憂慮馬、蕭政府恐無力阻 擋財團要求減稅勢力?果不其然,2009 年及 2010 年的馬政府為財團富人進行大 規模減稅,更逆向助長房地產的炒作及飆漲,而勞工成為最大受害者。 24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51 出刊: 2009.03.15

2009 歷史、專業

13,800,000,000,000─不敢面對的國債 事件: 台灣國債高達 13 兆 8 千 億 元, 每 人 平 均 須 揹 負 近 60 萬 元 的 國 家 債務。 面對此難以承受 之重的國債,但政黨卻 又不斷進行減稅,將稅 賦壓力施加於一般民眾 而讓財團獲得更多優惠 稅 制, 根 據 96 年 度 各 級政府債務累計未償餘 額 為 4 兆 3,053 億 元, 只是表面的國家帳面債 務。立法院預算中心也 表明馬政府從擴大內需 方 案、 建 設 公 債 案、 發 放消費券無不舉債,再 加上四年四千億「振興 經濟新方案」,六個月增 加 7,267 億 元 債 務。 因 此公平稅改聯盟發動國內首次稅改大遊行吸引 3000 多人的參與,聯盟也要求政 府支出必須有相對財源,更應該為財政把關,停止圖利財團之減稅政策,嚴防財 政惡化導致債留子孫的惡果。 25


勞動者特刊

2009

歷史、專業

期別: 151 出刊: 2009.03.15

無薪休假風暴中的勞工處境

事件: 從 2008 年中旬開始,台灣的就業市場開始瀰漫一股肅殺之氣,受到原 油及 原物料價格上漲的衝擊導致就業市場急凍,除了關廠、裁員之外,「無薪休假」 這種部份失業型態也嚴重影響勞工所得安全,因此勞動者雜誌在本期特別以專題 形式,透過過去經驗與失業問題為對照,針對台灣就業市場的問題提出政策方 向,並主張主管機關應強化介入機制,運用通報、審查、協商等避免僱主濫用管 理權,保障勞工「過渡」時期的勞動權益;另一方面,勞動者雜誌也呼籲政府, 應儘速針對「瀕臨失業」的勞工提供必要的救濟管道,讓勞工得以免於就業與經 濟安全上的恐懼。 26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56 出刊: 2010.07.03

2010 歷史、專業

新勞動三法與工會新挑戰 事件: 2010 年的六月一日,爭議已久的「工會法」終於三讀修法通過,是繼 2007 年 12 月通過的「團體協約法」,以及 2009 年 6 月通過的「勞資爭議處理法」之 後,完成「勞動三法」的最後一塊拼圖,讓台灣正式進入「新勞動三法」的時 代。而勞工陣線也為此次修法特別舉辦座談會,邀請工會領袖及組織者共同針剖 析新勞動三法對於未來台灣工會組織發展的影響,其中新工會法將工會分為企 業、職業及產業工會三種類型,而職業工會除持續多為勞、健保工會的格局外, 企業工會(即原產業工會)最終維持強制入會的規定,讓企業工會不致遭遇資方 分化、瓦解的危機,成為修法的一大勝利。

27


勞動者特刊

2011

歷史、專業

期別: 159 出刊: 2011.02.28

修法倒退嚕,「爬代」健保危機浮現

事件: 執政黨在國會的絕對多數下,於 1 月 4 日強勢的表決通過全民健康保險法修 正案,引發民間監督團體及專家學者的強烈不滿,認為最終三讀通過的版本,完 全放棄原「二代」健保中改革內涵,其中包括「家戶總所得」及「廢除六類十四 目」等改革內涵,不僅將「一代」健保資源回收再利用,延續了健保過去十六年 來許多為人詬病的結構性問題,例如失業勞工的保費負擔等,而「補充保費」的 設計,更衍生出相同所得負擔不同保費的問題,這些問題,將對全民健保的永續 經營帶來災難性的影響,而團體更將所謂的二代健保改譯為「爬代健保」,因為 國家花費龐大成本但法案卻越修越不公平,以致一代不如一代。 28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61 出刊: 2011.6.30

2011 歷史、專業

「反貧困、反過勞、要加薪、要尊嚴」 五一大遊行 事件: 由 台 灣 勞 工 陣 線、 全 國 產 業總工會以及銀行員工會全國 聯 合 會 會 員 工 會, 以 及 住 宅 人 權、 環 保、 青 年、 護 理 人 員、 社 工 員、 外 籍 配 偶、 遊 民、 司 法 改 革、 青 年、 學 生、 卡 債 受 害人等過去鮮少參與五一遊行 的 團 體, 共 同 發 起「 反 貧 困 五 一 大 遊 行 」。 本 次 遊 行 訴 求 含 括 五 大 層 面, 包 括 勞 動 條 件 要 保 障、 貧 窮 差 距 要 縮 短、 經 濟 弱 勢 要 救 助、 生 活 品 質 要 提 升。 據 媒 體 預 估 當 天 與 會 者 超 過 六 千 人, 熱 烈 程 度 超 乎 預 期, 更 反 映 當 時 社 會 對 於 普 遍 性 低 薪、 工 作 貧 窮 及 分 配 不 均 的 環 境 快 速 惡 化, 充 斥 著 強 烈 不 滿 與 憤 怒, 而 反 貧 困 反 過 勞 也成為後續各種社會運動與青 年族群的一致訴求。

29


勞動者特刊

2011

歷史、專業

期別: 163 出刊: 2011.12.31

危機的預言,《崩世代》來臨!?

事件: 不管執政還是在野,各政黨一致性地「對弱勢發現金、對財團給好處」,將 國家當成候選人的提款機。台灣勞工陣線長期秉持著對台灣基層勞工處境的關 懷,於總統大選如火如荼進行之際,特別出版了《崩世代 --- 財團化、貧窮化與 少子女化的危機》一書,並於 11 月 23 日於台大校友會館舉辦新書發表記者會, 揭示台灣若持續走在「新自由主義」的經濟發展意識型態主導下,將帶來嚴重的 國家與社會危機,而此書出版後立即造成轟動,隔年更獲頒金鼎獎,成為少數以 社會議題的非文學題材的獲獎作品,而「崩世代」也成為青年世代傳達集體不滿 的熱門社會詞彙。 30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63 出刊: 2011.12.31

2011 歷史、專業

民間版「建教生權益保障法」出爐 事件: 台灣自 1969 年開始試辦建教合作制度,其間發揮企業與學校間無縫接軌, 但四十年後的今天,但是卻已逐漸失去學習技術的基本價值,在建教生兼具學生 與勞工的雙重身份的曖昧關係,在勞基法保障不足、教育相關法規欠缺的情形 下,建教生常成為教育部與勞委會之間互踢皮球的人質,近來更淪為不肖企業大 量進用以替代一般勞工的廉價勞力管道。為保障建教生之權益,民間團體共組建 教生權益保障聯盟,並與時任立委黃淑英、林淑芬密集討論擬具民間版的「建教 合作實施及建教生權益保障法」,在社會的高度支持下,該法最終於 2012 年正 式立法,為數萬名建教生建構起保障與安全網。

31


勞動者特刊

2012

歷史、專業

期別: 165 出刊: 2012.05.03

崩世代盃有氧運動大賽

事件: 各工作崗位的勞工經常面臨不同的剝削,如薪資過低,工時過長,也面對一 致性的政策失衡;勞團在 51 這天一改以往嚴肅抗議遊行,以反諷戲虐的類行動 劇,舉辦「崩世代盃有氧運動大賽」,並標榜運動會的規則「保證是不公平,因 為真實職場上的勞工一開始就輸在起跑點」。各團體自主性發想激盪出令人讚嘆 不已的創意巧思,如扮演馬英九的勞工身著超短慢跑褲,以神祕嘉賓之姿領著 「居住正義」、「提高薪資」等競選政見隊伍接受在場 500 多位民眾的熱情歡呼, 甚至宣示致詞還強調『我保證要讓參賽勞工體會無止境的血汗勞動,享受爆肝的 快感』,雖是天馬行空的創意,卻細膩的傳達出台灣勞工面臨的悲劇。

32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66 出刊: 2012.08.31

2012 歷史、專業

勞工的辛勤,只值一顆魯蛋? 事件: 關乎百萬名社會底層勞工經濟生活的基本工資審議,8 月 9 日於勞委會再度 舉行,但外傳行政院定調基本工資不予調整,因此來自全國各地的勞工團體及青 年 一 早 集 聚 勞 委 會, 高 喊「 保 障 基 本 生 活, 基 本 工 資 23151 元 」 的 口 號, 但 經 歷 6 個 小 時 的 冗 長 會 議, 最 終 是 由 勞 委 會 以 月 薪 19047 元、 時 薪 109 元 拍 板 定 案, 再次顯示資方長期壟斷 所 有 經 營 利 益, 根 本 未 曾把勞工當成是合作伙 伴 而 是 生 產 機 器 的「 資 本沙文主義」。勞工陣線 祕 書 長 孫 友 聯 更 表 示, 全台灣近百萬名領基本 工 資 的 底 層 勞 工, 多 一 顆魯蛋就會飽?只有 8.9 元 的 調 幅, 就 能 稱 之 為 經濟成長果實已由勞資 共享?

33


勞動者特刊

2013

歷史、專業

期別: 169 出刊: 2013.01.31

中國富士康經營管理大揭密

事件: 2010 年 5 月富士康連續 12 起跳樓事件爆發,富士康工人自殺新聞瞬間占滿 各大媒體版面,各界責怪批評之聲此起彼落;但另一方面,富士康仍舊是中國勞 工打工者求之不得的夢想地,源源不絕的勞動力前仆後繼想擠入這個極度軍事化 管理的大型製造工業,因而形成「富士康矛盾」。2010 年 7 月底學者林宗弘及碩 士生曾瑋琳加入由台、港、中教授和研究生所組成的「兩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調研 工作隊」,共同前往富士康龍華廠區進行近距離調查,兩人隨後撰寫報告詳實揭 露富士康內部不為外界所知的勞動情境,勞動者也成為唯一獲得授權登載全文的 媒體。 34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72 出刊: 2013.7.31

2013 歷史、專業

黑箱、密室、服貿協議 事件: 6 月 21 日下午 2 時在上海東郊賓館,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與海協會會長陳 德銘正式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正式宣岸進入服務業整合期。但如此 重大的事件卻被馬政府刻意隱埋,成為兩岸協議的「黑箱密室」代表鉅作。當日 下午民間團體緊急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強烈表達不滿,並要求馬政府沒準備別 上路,因為服貿一旦開放將對許多行業的勞工及其家庭造成嚴重危害。此次記者 會後,與會團體展開密集社會宣傳,各界也開始關注到服貿爭議,最後滾如雪球 般引發 318 占領立法院運動與 50 萬人上街反服貿,終於抵擋服貿及後續的貨貿 協議。

35


勞動者特刊

2013

歷史、專業

期別: 173 出刊: 2013.10.01

捍衛勞工的安全健康-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成立

事件: 台灣勞工在各種工作現場中,面臨爆炸、墜落、被捲、被夾、火災、有害化 學品等危害,甚至是超時加班導致過勞死的健康威脅等,但遭遇職業災害勞工或 家屬,除需面對身心的醫療、適應、重建外,還有漫長的勞資爭議、訴訟等等, 不幸發生了職災,卻得疲於奔命只為討回微薄的公道。因此由各領域的專家學者 所組織「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 簡稱:職安連 ),於 9 月 28 日正式成立,推舉 台大公衛學院鄭雅文教授出任創會理事長、由黃怡翎擔任執行長。職安連強調, 將致力推動職業安全衛生環境的改善,並扮演為勞工健康與安全把關的角色。

36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78 出刊: 2014.08.01

2014 歷史、專業

公民提名加公民抗命 港民力拼特首直選 事件: 香港自 1997 年回歸後,一直在民主與國族之間擺盪。大量湧入的中國人, 不斷與香港民眾自生活到資源發生各項巨大磨擦,雙非、奶粉及教育資源的排 擠,導致中港之間民眾的矛盾日愈擴大,而中國中央政府對香港社會與政治箝制 力道更是與日俱增,最終引爆香港人民對於特首普選等直接民意的迫切期待。 2014 年 7 月 1 日下午,香港數十萬民眾自維園出發,共同怒吼一個在先進國家 再普遍不過的基本人權-特首直接選舉。而官方的刻意漠視也導致遊行之後,直 接引爆震撼全球的「占中行動」,成為香港爭取民主化歷程最重要的事件。

37


勞動者特刊

2014

歷史、專業

期別: 179 出刊: 2014.09.25

滅金權 爭公平 巢運號召全民104夜宿

事件: 居住人權指的是任何人都有和平、安全而有尊嚴地居住在某處的權利,但政 府長期忽略人民居住問題造成房價持續飆漲,雙北房價所得比勇奪世界第一與 第三,台灣實已淪為炒房樂園,甚至有人輕鬆坐擁 53 房,有人卻蝸居一坪成籠 民;有人炒房海削上億繳稅不到 1%;有人卻是一家 13 口連租金都付不起;對 高房價的憤怒已成為全民反抗運動並轉成民間團體共同發起滅金權的「巢運」行 動,號召全民於 10 月 4 日共同在帝寶前夜宿,抗議房屋淪為炒作工具,該項行 動吸引破萬民眾參與,並引發一連串改革,包括促成後續的社會住宅政策與租賃 專法上路。 38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81 出刊: 2015.02.02

2015 歷史、專業

消失的休息權 團體籲落實「適時工時」終結過勞 事件: 縮短工時的總統政見,在馬政府上任後遲遲長未見兌現,然而以 2013 年為 例,台灣年總工時為 2,124 小時,雖比鄰近韓國的 2,163 小時為低,卻比德國勞工 更加勤勞 736 小時,也比日本和美國勞工每年多努力 389 小時和 336 小時。長期 關注過勞及長工時的團體共同前往勞動部,高呼「適時 ( 音同 40) 工時」口號,要 求全面落實 40 周工時,團體同持提出「縮短工時五枝箭」,期盼終結過勞宿命, 包括每周 40 小時,周休二日、廢除 84-1 條後門條款、提高加班費計算,違法加 班負刑責、消滅 12 小時變形工時輪班制、落實特休年假,給勞工完整休息權。

39


勞動者特刊

2015

歷史、專業

期別: 183 出刊: 2015.06.05

勞團發動「撐40工時」人體排字行動 立院三讀通過單周40工時案

事件: 勞基法雙週 84 小時的法定工時實施超過 15 年,但在企業濫用加班及責任制 下,超長工時仍是台灣勞工普遍過勞的主因,甚至衍生出職業災害等斲傷勞工 的重大影響。2015 年 4 月 23 日行政院會通過週休二日修法草案,將法定工時由 雙週 84 小時改為每週 40 小時,但同時間也將每月加班時數上限從 46 小時增至 54 小時,以致遭社會抨擊為「朝三暮四」,行政院的版本等同反國際潮流而行。 為此,台灣勞工陣線號召 150 名志工於立法院前舉行「撐 40 工時」人體排字行 動,共同要求立法院在不提高加班時數的前提下,立即通過縮短工時法案。 40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87 出刊: 2016.02.21

2016 歷史、專業

暗藏台灣各角落的未爆彈- 致癌石綿的巨型危害 事件: 石 綿 在 多 年 前 已 被 證 實 會 引 發 石 綿 肺 症、 惡 性 間 皮 瘤 ( malignant mesothelioma) 、 肺 癌, 並 可 能 導 致 喉 癌 與 卵 巢 癌, 因 而 早 被「 國 際 癌 症 研 究 署」歸類為一級人類致癌物質,包括歐盟及日韓等國均已宣布全面禁用,然而時 至今日,台灣不僅廣泛運用在建材上,甚至還開放從中國大量進口石綿材質產 品。長期關注勞動者職安議題的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就特別舉辦「石綿相關職 業疾病的預防與補償」座談會,藉以突顯石綿危害的嚴重性,並指出,政府毫不 設防的政策弊端,已造成石綿潛藏在社會各角落,甚至成為侵入家庭的健康未爆 彈,若政府遲不敢面對這個真相,將造成全國民眾暴露在隨處可遇的石綿危害環 境之中。

41


勞動者特刊

2016

歷史、專業

期別: 189 出刊: 2016.06.08

Fight for 26K

事件: 近年來,許多國家爭相透過最低工資立法及大幅提高最低工資,一方面藉以 提高基層勞工的所得,改善其家庭生活,另一方面則是透過強制薪資促使底層勞 動者獲得經濟發展的合理分配,從而達到產業升級和優質就業的政策性目標。然 而,我國自 1984 年勞基法實行以來基本工資緩步爬升,甚至十年凍漲,迄今只 有 20,008 元。因此台灣勞工陣線為呼籲新政府就任的首要目標是提高基本工資 並制定最低工資法,故選在 51 勞動節的前夕,號召近百名群眾,在立法院群賢 樓前共同排出「 26K 」字樣。勞陣表示,訴求「 Fight for 26K」,要求大幅提高最 低工資用以支持底層勞動家庭的生活需求,讓台灣擺脫低薪血汗的經濟模式。

42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93 出刊: 2017.02.15

2017 歷史、專業

勞工三大憂:低薪、低老年保障、 低組織率-2016工會調查報告揭密 事件: 工會幹部是基層勞工心聲的代言人,但社會卻長期忽略工會幹部對公共政策 的意見。勞工陣線特別針對工會幹部分就「工會體制」、「政府機制」、「非典勞 動、外勞與貿易自由化」與「整體勞動情勢」等面向進行問卷調查,並召開「工 會調查報告揭密」記者會公開結果。根據分析顯示,工會幹部認為當前勞工的三 大隱憂分別為「低薪」、「低老年保障」以及「低組織率」,與社會長期的不滿相 符,顯示三項隱憂並非個別狀況,而是台灣整體產業的共通弊端。從該項工會調 查報告也凸顯出,即使有工會集體力量保障的勞工,低薪仍是最迫切需要面對解 決的問題,也唯有改善低薪,方能根本終止過勞。

43


勞動者特刊

2017

歷史、專業

期別: 196 出刊: 2017.08.05

最低工資的路徑 立法體制與審議的選項

事件: 《基本工資審議辦法》明訂於每年第三季決議基本工資的調幅標準,但檢視 過往的調整狀況,不僅曾有長達 11 年未調整的紀錄,且最終調整金額往往令人 費解不知其理。蔡英文總統在選前將最低工資立法列為六大勞工政見之一,更說 要終結青年低薪,但截至當前卻毫無動靜。因此勞陣於 2017 年 7 月 12 日邀集 學者專家舉行「最低工資立法的困局與突破」座談會,探討如何落實最低工資的 執法與制定,以符合兩公約與國際勞工組織 (ILO) 的參考依據,與會的專家學者 也同聲呼籲政府,應當參考國外立法制度及強化審議委員會功能,藉由法制化促 使最低工資高升對底層勞工的支持力道。 44

200


勞動者特刊 期別: 198 出刊: 2017.12.11

2017 歷史、專業

賴神意志主導 一例一休大倒退 事件: 在爭議聲中通過的一例一休,卻在上路不到一年時間再度面臨倒退修法。早 在閣揆賴清德上任前雖已公開宣誓,但令社會錯愕不解的是行政院從版本到行動 都是「鐵了心」的態度,堅持用「彈性」作為修法核心,並堅稱是基於勞、資、 社會三方的共識。綜觀此次修法,最令社會不滿的爭議是「為了誰的利益而彈 性」,但行政院始終無法給予社會及勞工一個合理交待。不滿行政院倒退修法甚 至是修惡,來自各縣巿產業總工會、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全國產業總工會 (全產總)、銀行工會及團結工聯等組織的共同號召下,於 11 月 9 日赴行政院大 門口抗議,強烈表達「由自己的假自己救!」的訴求。

45


勞動者特刊

歷史、專業

社會運動書寫與獨立書店的邂逅 ▌▌文

孫友聯

在台灣的民主化過程中,無論是社會或政治運動,出版一直都是最直接且 最容易與群眾接觸的媒介之一。尤其是在那噤若寒蟬的戒嚴時期,當報禁箝制 了言論自由,阻斷了民眾獲得資訊的權利,「黨外雜誌」就成為社會改革的重 要宣傳方式,同時也是民眾挑戰禁忌的宣洩管道,釀酿出台灣一波又一波的民 主化浪潮。 延續這個傳統,出版工作也存在於台灣的社會運動領域之中。以成立於戒 嚴時期的台灣勞工陣線(勞陣)為例,早在 1984 年 4 月 7 日就已發行「勞動 者雜誌」,除記錄了台灣勞工運動的發展,更成為組織宣揚社會民主理念和勞 工權益的重要媒介,迄今仍未中斷。在這個脈絡下,台灣社運界無不跨足出版 事業,而大量的社運界出版品的湧現,不僅豐富了以通俗文化和商業利益掛帥 的台灣出版品市場,更也讓倡議的理念有更多元的對話空間。惟出版工作本非 社運組織的主要業務,又出版一事多半需要長期投資,各組織往往礙於人力、 物力,以及不易建立市場通路等不利因素的限制下裹足不前,造成許多寶貴的 本土社運經驗的傳承不易。

ㅦ勞陣的出版困境和突圍 ㅦ 成立近三十四年來,勞陣隨著台灣社會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歷經過 數次的轉型,在出版工作上也有許多新的嘗試,從早期主要是以翻譯國外經驗 為主的「工運叢書」,到 1999 年第四度轉型後的本土經驗和精緻政策論述撰 寫,勞陣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出版工作上,並希望作為社會對話和開發社會認同 努力。從過去到現在,勞陣的出版品大略可分「雜誌」、「工具書」、「工運經驗 傳承」,以及「政策批判及建議」等四大類,雖然在社運圈中,這樣的出版能 量已算豐富,但仍面對以下幾點困境。 首先是勞陣的出版主要在於論述價值理念及記錄運動經驗,往往給你一種冷 門的、小眾的,甚至於內容艱澀難懂的感覺,除了原有組織網絡(工會、社運) 46

200


勞動者特刊

歷史、專業

之外,市場擴散性並不高,進而降低了社會其他群體接觸類似出版品的機會。 其次是人力和經費上的問題。以書籍出版為例,從規劃、執行(資料收 集、訪談)、撰寫到出版,所需要的人力和預算的成本相當可觀,在沒有銷售 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往往讓內部理性的卻步於出版工作。 第三,同時也是最關鍵的原因之一,那就是市場通路設立困難的問題。有 別於一般主流出版市場以大量和快速出版來建立銷售通路,勞陣和許多社運的 出版,往往因無法滿足市場規模的需求,以致不易建立組織經營網絡以外的行 銷通路。例如,一般經銷商考量其倉儲、運送及行政管理上的成本,通常要求 出版業者必須有一定的出版量(例如一年至少有數本以上的書籍出版),而礙 於前述的種種客觀條件上的限制,降低了其投入出版工作的意願 雖然面對這些困境,但勞陣仍然在出版工作上努力不懈,並希望透過與主 流出版市場的對話與合作,嘗試走出一條社運和非商業類出版的新出路。因 此,以即有的網絡市場(主要是工會組織)為基礎,大膽的開拓進入主流市 場的可能。從 1999 年開始,先後出版了《新國有政策 - 台灣民營化政策總批 判》、《台灣勞工的主張 -2000 勞動政策白皮書》、《打拼為尊嚴-大同工會奮鬥 史》、《銀行員的異想世界-台北國際商業銀行產業工會的傳奇故事》、《四海 仗義─曾茂興的工運傳奇》等書,其中,又以 2011 年出版的《崩世代:財團 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最為成功,這本書不僅批判了在新自由主義下 的各種問題,包括政府減稅導到的財團化趨勢、勞動市場彈性化下的長工時和 低工資,以及激烈的人口結構危機,更嘗試提出「創新福利國家」的概念,希 望喚醒更多人對這些問題的重視與行動。《崩世代》這本書不僅創造了社運出 版的銷售紀錄,更成功的引領了好幾年媒體及政策討論的焦點,同時,這本書 也榮獲第三十六屆金鼎獎的殊榮。 在出版崩世代之後,勞陣又分別出版了《搞工會:工會正義與不當勞動行 為裁決機制》和《公平經濟新藍圖:2016 年勞動政策白皮書》,以及 2018 年出 版的《社會民主是什麼?瑞典的實踐與挑戰》,並繼續規劃其他的出版計劃, 希望繼續累積台灣勞工運動的出版能量。為了分享組織的出版經驗,近幾年來 勞陣更嘗試組織了其他公民團體,聯合舉辦「公民書展」,讓社會更多人看到 不同社運組織在出版上的努力和能量,其中,2017 年的台北國際書展和香港國 47


勞動者特刊

歷史、專業

際書展,也設置了公民書區展售各社運組織的出版品,以展現了台灣社會運動 出版的企圖。

ㅦ社運出版與獨立書店:新的邂逅和可能 ㅦ 近年來,獨立書店謂為風潮,為低迷的台灣書店事業注入一股新的能量。這 絕對這是一項艱辛的嘗試,因為當主流的實體書店也不敵房租壓力、網路書店的 削價競爭、社會閱讀風氣低迷,以及民眾閱讀習慣改變等多重壓力的衝擊,生存 空間日益艱難。根據財政部的統計顯示,近十年來有近千家實體書店消失,其中 不乏有外國大型書店撤出,以及國內經營數十年的知名連鎖書店關閉分店,而資 本額小且原本就經營不易的社區或獨立書店,更首當其衝的受到衝擊。 因此,獨立書店如何和同樣帶著有某種意識的社運出版工作結合,無疑是這 兩個不同領域合作的契機,尤其是許多獨立書店面臨經營上的種種困境,也必須 營造其獨特的風格,以吸引更多不同的人有機會走進書店,有意識的購買陳列 上書架上的書籍。事實上,從國內許多獨立書店的經營模式,早就將這兩個領 域結合在一起,例如,許多獨立書店時常會設置講座和沙龍的空間,並定期舉 辦與社運有關的座談。這樣的嘗試更可以讓彼此的網絡得到交流的機會,對於社 運組織而言,獨立書店可以成為他們理念倡導的重要平台,而對獨立書店而言, 除了可以豐富其展售的書籍種類之外,也可以讓更多關注不同領域的民眾,感 受台灣許多獨立書店的努力。例如,2016 年 9 月開始營運的左轉有書 X 慕哲咖 啡,就是結合閱讀、思辯和行動的特色,成為各式社運議題交會的場合。 未來,需要更有組織和系統的規劃,讓所有的議題在各地的獨立書店都有 分享和交流機會,這樣也可以讓這些零散都卻充滿社會力的資源可以共享,讓 各自的理念可以擴散。詩人鄭愁予有一首取名「野店」的詩,前兩句是:「是 誰傳下這詩人的行業,黃昏裏掛上一盞燈」,而這詩以「有人交換著流浪的方 向 ...」作為結尾。如果把第一句的「詩人」二字換上了「工運」、「書店」,也 很貼切。而當「書店」的燈箱掛上了,人就會靠過來了,大家就有機會一起透 過閱讀、思辯和具體行動,一起交換著「進步」的方向。當社會運動有意識的 書寫和理念,透過獨立書店這個實體的網絡向外擴散,讓兩個不同領域的社會 行動,激發出更大的作用。 48

200


故事的人

一起創造歷史

《勞動者》從1984年7月發刊以來,反映著一群人的互動關係,從作者

、編輯、出版,一直到讀者,每一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作為一本 兼負專業論述、草根記述和倡議理念的刊物,從「書寫」及「閱讀」,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對象及想像。感謝無數位作者,在這34年之間ㄧ同 投入這本雜誌的編寫,除了ㄧ同記錄故事,也在這段時間參與歷史當中 ,讓故事堆砌出更多對未來的想像和共識,創造歷史,也改變歷史!

底圖為1984年7月4日《勞動者》創刊號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