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度 環境主日系列講座
主後2016年6月12日
721期 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 動的國,就當感恩,照 上帝所喜悅的,用虔誠 、敬畏的心事奉上帝。 希伯來書十二章28節
■每週日出刊
■訂閱電子報 krtnews.tw
■電話:02-23673003
國 內 郵 資 已 付 台北郵局許可證 台北字第261號 台北誌字第122號
2版 屏東牧者領袖圓桌會議 5版 啟示性敬拜 預備基督再來 6版 歐難民信主潮 教會復甦 13版 認識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14-15版 與約旦難民同行 我不是拯救者
傳真:02-23675443
認識聖經環境觀 珍愛自然萬物
【記者林稚雯台北報導】6 月5與8日分別為「世界環境 日」與「世界海洋日」,為 讓台灣教會對於環境倫理有 更多關心和認識,生態關懷 者協會、長老教會總會教社 委員會特別邀請「環境倫理學之父 」羅斯頓(Holmes Rolston, III)教 授於6月2至10日訪台;並在各地舉 辦座談進行交流,期望從生態公義 角度探討環境與人的倫理關係,期 待「環境倫理」這個重要且迫切的 概念,能夠在台灣社會激盪出更多 元的影響與共鳴。
聖經中的環境觀 重視土地倫理 2日早上在台灣神學院舉辦系列 講座的第一講─「傳講環境」。羅 斯頓先從信仰的根基談起,說到基 督信仰是「為人而設的宗教」,聖 經中最重要的誡命是「愛上帝」和 「愛鄰舍」。然而聖經處處提及「 大自然的賜予」,以挪亞方舟的故 事來看,神也和動物立約;洪水氾 濫時,神不只拯救人類,也讓地上 的活物存留,由此看來,聖經有完 備的生態觀,只是往往被人忽略, 而這也正是羅斯頓呼籲大家重視之
處。 羅斯頓說明,在聖經的教導中, 當人們承受神的應許之地後,人類 的福祉與賴以為生的生態系統是否 健康,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因此 ,在此前提下,我們該關注的不僅 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更要去關心 人如何對待動物、植物、生態系統 ,以及關注人們是如何利用各樣地 理環境。 從申命記十一章11至12節來看, 唯有居住在地上的人們按照公義與 慈愛來生活,才能得著神的祝福。 羅斯頓進一步解釋,我們的日常起 居被自然界環繞,但在社會發展的 趨勢下,越來越多人遠離自然,改 居住在人造空間當中,發展之餘, 務必要對當地的自然生態負起應有 責任。 人類的擴張不能全用剷除野地、 消滅野生動植物作為代價,這些自 然元素都是神所造的,萬物間彼此 互相需要,人類文明的發展也都要 透過自然才能持續創造並維持人性 化的生活。
參與環境政策 走入自然感受創造 談及保護環境所需政策,羅斯頓
緊急救援暨災害管理研討會 打造安全台灣
主張不論是公共或私人的地理環境 ,都該透過國家制定政策得到充分 的保護,基督徒在制定政策時,可 以和其他關懷保育的人士一起發揮 影響力,瞭解和參與公共政策的形 成過程。 羅斯頓認為,地理環境不可能也 不應該全然不加以開發,但是它同 樣也不該完全的被人類文化所改變 ,因此,環境政策必須堅持有「保 育區」的存在,讓原本的自然狀態 和物種能得以保持原貌、承認野生 動物和荒野地區所擁有的價值。這 樣的價值即或未能用「經濟」的角 度衡量,但卻依舊需要被堅持,如 同聖經中對於「公義」的持守。
7版
巴西基督徒嘉年華 35萬人為耶穌而走
從台北看天下
羅斯頓也提到,實際走入自然遠 比在教會聽牧師講道更能為創造奧 妙感到悸動。他鼓勵牧長、會友透 過各樣媒介,將個人受到高山或海 洋撼動的經驗保存下來,都是幫助 人體會「大自然是上帝美好創造」 的好方式,傳道人在傳講信息時, 亦能朝著將自然與福音結合的方式 多作努力。 最後,羅斯頓再次呼籲,在逐日 加重的環境危機中,每個人都要學 習尊重並看顧自然萬物,以積極的 手段存留神珍貴的創造。
FM90.9佳音電台 每週日下午16:05 6.12 訪亨利‧葛洛法談行走禱告
發行人/楊寧亞 社 長/劉群茂 發起人/ 戴紹曾 、陳濟民 、 周神助 、 徐 鎮 地 址/10662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24號10樓 主後2002年5月19日創刊 網站:krtnews.tw 客服:service@krtnews.com.tw 新聞/投稿:news@krtnews.com.tw
手機版網頁
3版
▲羅斯頓教授2016來台第一場講說,主題為「傳講環境」。林稚雯攝
歡 迎 索 閱 歡迎教會、個人、機構索報,來電或上網 奉 獻 支 持 點選「讀者服務」填寫資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