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與內地全面通關以來 , 每 日經陸路口岸出入境的人次不斷 攀升。由本周一(8月14日)起, 港鐵推出 「 靈活行即日變更車次
安排 」( 靈活行 ), 讓往返香港
西九龍站與深圳福田站的乘客最
遲於列車開出 1 小時內 , 免費改乘 即日車次最多 3 次 , 令短途乘客可 以更有彈性地安排自己的行程。
本港與內地全面通關以來 , 每 日經陸路口岸出入境的人次不斷 攀升。由本周一(8月14日)起, 港鐵推出 「 靈活行即日變更車次
安排 」( 靈活行 ), 讓往返香港
西九龍站與深圳福田站的乘客最
遲於列車開出 1 小時內 , 免費改乘 即日車次最多 3 次 , 令短途乘客可 以更有彈性地安排自己的行程。
在新安排下,往返西九龍站與福田站的乘客可以因應個人需要, 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自助售票機或車站票務櫃位等不同渠道,更改車 票以轉乘同一天來往西九龍與福田站的指定車次最多 3 次 , 費用全 免。此外,港鐵公司於往返西九龍站與福田站的指定車次推出「無預 留座位」(企位),減低乘客因「無位」而未能成功更改票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靈活行」現階段只可由往返西九龍站與福田站 的車次(包括福田作為中途站的班次),改乘38班指定的班次(以西 九龍站及福田站為始發/終點站的車次 , 不包括以福田為中途站的班 次)。乘客如果錯過了原定班次,可以透過「靈活行」轉乘其他前往 西九龍或福田站的列車 , 但不能遲於原定班次開車後 1 小時 , 亦不能 遲於改乘列車開車前的15分鐘。
本周一,西九龍高鐵站站內貼上了多張中英雙語海報,並設有電 子顯示屏介紹新措施,以便乘客細閱內容。有港鐵職員在自助售票機 前維持秩序,亦有職員舉起印有「靈活行」資訊的展示牌,為旅客講 解改票流程,現場安排順暢。
有乘搭高鐵從福田站來港的旅客認為 , 改票只需約 1 分鐘 , 非常 便利,有助鼓勵旅客乘坐高鐵往返兩地。亦有旅客說,福田站較少高 鐵班次,希望相關試驗計劃能延伸至深圳北站。
▲港鐵由本周一起推出「靈 活行」
▲ 梁文廣 ( 左 ) 及張 欣宇日前到西九龍高 鐵站 , 了解 「 靈活 行」落實情況
近年本港致力打造成為亞洲區內郵輪旅遊樞紐 , 但早前有郵輪重臨 啟 德
郵輪碼頭 , 卻出現交通接駁配套不足問題 , 引起旅客鼓譟 。 政府其後跟進 ,
提供免費接駁巴士 , 並向的士司機派石油氣現金券吸引他們駛入碼頭疏導人
流 , 情況才有所改善 。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同意 , 有需要重新檢視 碼頭的定位。
▲ 有郵輪近來停泊 啟 德郵輪碼頭 , 但交通接駁配套 不足
輪碼頭出現不理想的交通
▼ 楊潤雄承認近來 啟
▲圖為郵輪停靠啟德郵輪碼頭
隨著疫情結束 , 全球郵輪旅遊正逐漸恢復 。
最近接連有多艘郵輪抵港 , 並靠泊在啟德郵輪碼
頭 , 每次都有數千名旅客 。 其中 , 8 月 4 日抵港的 「 海洋光譜號 」, 旅客在的士站要大排長龍多個
小時 。 8 月 6 日 , 另一艘以香港作為母港的郵輪 「 名勝世界壹號 」 抵港停留七小時 , 的士站同樣 出現大批遊客等車的情景 。 許多旅客批評巴士班 次疏落 , 需長時間等候 , 且碼頭欠缺餐飲 、 購 物、休閒設施。
政府公布多項改善措施 , 包括運輸署由上周 三 (8 月 9 日 ) 起安排一條特別巴士路線 22R, 提 供免費服務來往啟德郵輪碼頭及啟德港鐵站 ; 增 設三條免費穿梭巴士路線 , 接駁郵輪碼頭及熱門
旅遊地點 ; 碼頭營運商透過與的士業界設立的即 時通訊平台 , 向的士業界發放信息 , 包括乘客上 岸時間及實時候車情況等 ; 而抵達啟德郵輪碼頭 載客的的士可獲發50元石油氣現金券。
措施推出後 , 整體情況明顯順暢 。 上周三早
分享本版內容
上約九時 , 有一艘郵輪在啟德郵輪碼頭靠岸 , 逾 30 輛的士在九時前已在場候客 , 另有逾 10 名巴士 職員引導旅客乘搭免費接駁巴士 。 旅客大致無需 候車 。 上周六再有一艘以香港為母港的大型郵輪 靠泊 。 記者現場所見 , 交無論是的士或巴士 , 旅 客不用久等就可以上車 。 有乘坐郵輪回港的港人
說 ,碼頭交通安排有改善,指引也清晰不少。
政府要求碼頭營運商與郵輪公司加強溝通
啟德新區未來會有多項大型設施陸續完成 興建 , 新區將湧現大量人流及車流 , 對社區的 交通需求量大增 。 民建聯 8 月 12 日舉辦 「 九龍 中 . 東運輸及規劃建議—觀塘 . 啟德交通連接 論壇2023」活動,討論九龍中和九龍東一帶交 通配套等問題 , 超過 200 名市民報名出席 。 運 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到場參與。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 8 月 12 日承 認 , 事件影響本港旅遊服務和形象 。 他表示 , 豪 華郵輪 「 海洋光譜號 」 本周六 (8 月 19 日 ) 會再 來香港 , 政府已要求碼頭營運商與郵輪公司加強 溝通,準備多個預案及足夠交通工具。
另外 , 政府計劃重新檢視郵輪碼頭發展定
位 。 楊潤雄表示 , 郵輪碼頭主要用作遊客上落船 設施 , 只有約 4% 的樓面面積作餐飲等用途 , 目 前 7 個舖位已經全部出租 , 但大多只會在郵輪靠 岸時才營業,需要研究改善有關情況。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 , 在九龍中 、 九龍 東所處的啟德 , 市民對集體運輸系統的需求 大 , 而近日熱話的啟德郵輪碼頭的接駁 , 再一 次證明捷運系統的迫切性 。 她說 , 九龍東集體 運輸計劃涵蓋的範圍可以進一步延長優化 , 因 為現時涵蓋地段太少 , 因此希望九龍東延線能 進一步延長至油塘 , 同時解決慈雲山的交通問 題。
▲ 李慧琼期望政府可以重 啟啟 德的集體運輸系 統研究,解決區內交通問題
生等社區持分者參與設計
為了配合東九龍未來發展,渠務署將觀塘污水泵房上蓋改建成「茶果嶺 海濱公園 」, 並在本月初正式啟用。 公園以 「 好玩自然 」 作概念 ,設立五個 自然元素的主題遊樂區 , 合共有逾 60 組遊樂設施 , 勢成日後九龍小朋友 「放電」好去處。
茶果嶺海濱公園是渠務署早前邀請慈善團體智樂 兒童遊樂協會,打造成為不一樣的遊樂空間。其設計 加入更多公眾意見,更能體貼使用者所需,令公園不 再千篇一律。
前年 8 月開放的黃大仙區東啟德公園內的遊樂空 間「彩虹樂園」,亦是政府交由智樂負責概念構思、 設計策劃,以及安全審核和認證。該項目更循社區參 與的策略,邀請到嘉諾撒小學(新蒲崗)的學生參與 設計,成為公眾參與本港遊樂場設計的先河。
▲渠務署於本月2日為公園舉行揭幕典禮
渠務署 3 年前開展翠屏河活化工
程 , 包括將麗港城以南的觀塘偉業街
污水泵房上蓋 , 改建成約 11,000 平方
米的園景平台 「 茶果嶺海濱公園 」,
並有跨河通道連接到觀塘碼頭 , 連同
將來翠屏河活化工程完成後 , 將會打
造成為觀塘一個新的休閒生活區。
渠務署淨化海港計劃部工程師梅
志健表示,園景平台以「好玩自然」為設計概念,設五個以不同自然元 素為主題的遊樂區,提供15個不同遊樂體驗,合共超過60組遊樂設施, 適合不同年齡人士使用 , 例如高達 8 米的繩網攀爬架 , 以及供輪椅人士 一同玩樂的「氹氹轉」。
家長June早前出席了茶果嶺海濱公園試玩日。她稱讚新公園是一個 很舒適的共享空間,讓市民可以感受園內的四季主題,享受其中。 民建聯日前發表《推動香港成為「好玩城市」政策倡議書》。民建 聯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表示,茶果嶺海濱公園一改以前康文署的遊 樂場趣味性不足的問題,給予公眾參與建設,並進行開放式管理。 「康文署的公園個個都一樣,依家已經無人去,小朋友已經玩到唔 想玩。」他指出,康文署轄下遊樂場設計限制多,細至用料、顏色,大 至遊戲組合、類型,設計,很多是大同小異,令吸引力及趣味大減, 顏汶羽冀各區推動好玩社區
顏汶羽建議 , 政府可以考慮引入公私合作方
式設計及規劃遊樂場 , 並倡議政府在 18 區推動
「 好玩社區 」 項目 , 匯集相關的持份者 , 包括學
校 、 非政府組織及遊樂設施的業界等力量 , 思考 如何在軟件和硬件方面改造社區遊樂設施 , 從而 提升居民的生活質素。
顏汶羽又認為 , 康文署及房委會應檢視現行
對遊樂設施的採購機制 , 將遊戲價值 、 對兒童發
議 ▲東 啟 德公園同由包括學
展的益處 納入考慮 , 讓多元和創新的遊樂空間
設計得以落實 , 縮短公 、 私營屋苑遊樂設施的質
素差距。他建議當局研究引人更多承辦商加入「採購名冊」,推動更多 合資格中小企參與公共遊樂空間的改造工程。
再過約半個月就要開學。面對一大堆子女開學的開支單據,近來許多家長 都眉頭深鎖。綜觀各項開學開支,不少加幅均高於通脹,其中佔最大開支的書 簿費,今年平均加幅更是 8 年以來最高。不少家長感嘆,每年開學都是一大筆 支出,但子女總得讀書,即使加價亦要「硬食」,只能在其他地方節衣縮食。 4-5
消委會早前公布的調查發現 , 2023/24 學年逾九成半中小學廣泛應
用的教科書加價 , 整體書價平均升幅達 4% , 是自 2015 年以來最高升
幅。而同期的通脹率為2 1%,差距擴闊至1 9個百分點。與去年整體加
幅2 9%比較,今年加幅更高了1 1個百分點。
在調查的中小學廣用書中,有857本加價,沒加價的則有37 本 。 加價由 1 元至 22 元不等 , 加幅為 1% 至 10 1% 。 當中 , 加價幅度最顯著的是一套由 「 精工出版社 」 出版的高中視 覺藝術科用書 , 同版用書由去年的 84 5 元加到 93 元 , 加幅 達10 1%。
此外 , 電子書逐漸普及 , 消委會此次調查亦包
括25本廣用電子書,全部均為小學用書。調查之中 電子書的加價幅為3元至7元不等,平均升幅5%。
九龍城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魏珊婷接受 《 龍
週 》 記者訪問時表示 , 新學年樣樣都加 , 今年家長 的開學支出一定比去年多 , 一般來說家長 要為每名子女多花一千多元 , 其中中一和 小一學生家長的壓力最大 , 校服要重新
買 。 另一方面 , 學校 越來越重視電子教
學 , 部分學校要求學
▲ 開學在即 , 家長面 對開支壓力
▼ 九龍城區家長教師會 聯會會長魏珊婷
生購買平板電腦 , 這是一筆較大的開支 , 但為了子女學習「都沒有辦法」。
魏珊婷注意到 , 今年書簿費方面的加
幅比較大 , 這也是每年家長開學的最大支 出 , 但今年校服的價格反而變化不大 。 若
以一名小一學生為例 , 開學支出一般都要 四千元以上。
距開學尚餘半個月,《龍週》記者近日走訪供應校服的老字號「金 綸」服裝有限公司,發現不少家長正忙於為子女添購新校服。不少家長 都表示,今年校服價格跟去年差不多,但整體開學支出增加,壓力越來 越大。
記者翻查多間學校的校服訂購表 , 發現大部分價格雖然跟去年相 若,但個別服飾升幅不少。例如新亞中學新學年的夏季校服,中碼至大 碼的運動衣由去年的68元加至75元,加幅達一成。
曾先生陪同升讀中一的女兒購買校服,特意買大一個碼。「大一個 碼可以穿多一年,能慳盡量慳。」曾先生對《龍週》記者表示,購買課 本才是開學的最大支出,「預咗年年加啦,有乜辦法,都要讀書。」他 無奈說,不管怎樣節省,女兒開學的支出「四千蚊走唔甩」。 另一位前來為兒子購買校服的關先生則表示,兒子的開學整體支出 預算要6000元,壓力肯定是有,但也沒有辦法。
在受訪的家長中 , 每名子女的開學預算在 4000 元至 6000 元之間 ,
有家長對加價看得很開 :「 都已經麻木了 。」 有家長甚至開玩笑說 : 「不加價才不正常。」
小學課本
‧平均加價4 4%
‧近9成半加價2.6%至5.3%
‧初小平均升幅為4.4%
‧高小平均升幅為4.4%
中學課本
‧平均加價3 7%
‧超過9成半加價1%至10 1%
‧初中平均升幅為3 9%
‧高中平均升幅為3 6%
(來源:消委會)
1 購買二手課本時須小心對照書 單上註明的版本及出版年份,倘 若書單指示購買「重印」或「重 印兼訂正」的課本,學生只需配 備出版社免費提供記錄了修訂內 容的「勘誤表」或「附頁」,便 可繼續使用舊版。
2 在 「 課本 、 教材和學材分拆訂 價」政策下,所有列於「適用書 目表 」 內的學材已全面分拆訂 價,家長可單獨購買作業、補充 練習、網上學習資源等難以重用 的學材。
3. 學校或會集體向出版社訂購 「套裝」附件,家長可留意書單 指示或向學校查詢。 (來源:消委會)
開學支出增加 , 購買舊課本是其中一個節省 的方法 。 位於旺角的漢記書局開業近 50 年 , 專門 買賣新舊中學課本 。 老闆陳先生接受 《 龍週 》 記 者訪問時表示 , 今年課本的加幅雖然是 8 年來最 大,但不見家長和學生購買舊課本的人數增加。
陳先生表示 , 舊書的加幅跟新書相若 , 但舊 書按新舊程度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折讓 , 可為家長 省下不少錢 。 但近年買舊書的顧客每況愈下 , 原 因是改版頻繁 , 讓人卻步 。 另一個原因是現在很 少舊書流出來,學生都懂得自己放上網賣。
魏珊婷表示 , 購買舊課本的確是其中一個省 錢的方法 , 一些家長甚至會找高年級的學生索取
舊課本 , 但選用舊課本很費心神 , 特別是改版的 課本最麻煩 , 又要對清楚課本有沒有缺頁等問 題。
總體來看 , 魏珊婷認為課本雖然是貴了 , 但
沒有感覺用舊課本的人增加 , 因為家長都很關心
子女是否抗拒用舊書 。 而在大多數家長的心目
中 , 子女的學習永遠都放在首位 , 寧願在其他地 方節省一點,也不願意省在子女的學習上。
子女開學 , 交通費也是家長的一大開銷 , 新學年校巴的加風起 。 汽車
交通運輸業總工會非專利巴士分會暨學童車組主任譚偉照接受 《 龍週 》 記 者訪問時表示 , 今年校巴一般的加幅在 8% 至 12% 之間 , 加幅較疫情時的 6%至10%為高,但跟疫情前的加價水平相若。
「疫情時因看不到前景,所以加幅輕微一點。」譚偉照指,校巴大都是 合約制,面對經營成本壓力上升,每年調整車費已成成為恆常動作。
▲ 曾先生 ( 左 ) 陪同升讀中一的女 兒購買校服
在外界看來 , 校巴加幅驚人 , 但譚偉照指業界有苦自己知 。「 隨著出 生率下降 , 學童人數減少 , 校巴的客源在過去幾年不斷萎縮 , 車費加了上 去,但收入卻是少了。」
譚偉照表示 , 過去幾年 , 業界還面臨三重經營壓力 。 首先是油價負 擔 , 過去兩年的油價升幅非常大 , 現在雖然從高位稍為回落 , 但仍處於
「 超高位 」。 其次 , 現在行行都在搶人 , 水漲船高 , 人工上調是必然 。 最
後是每年保養和維修費都上升 , 校巴的安全規格很嚴謹 , 要不斷做保養和 維修。
「 坐過校巴都知道 , 其實家長都預咗每年會加價 。」 譚偉照指校巴的
車費較浮動 , 一般同一校網區每月的費用大約一千元 , 若跨區起碼要二千
▲供應校服的老字號「金綸」在開 學前人頭湧湧
元以上 , 過海甚至要三 、 四千元 。 他認為 , 以一般家庭來看 , 校巴的加價 仍是在負擔水平之內。
▲ 汽車交通運 輸業總工會非 專利巴士分會 暨學童車組主 任譚偉照
烈日炎炎的一個週六下午 , 灣仔運動場舉重室內 , 周加裕一身運動裝正 在訓練。在旁人眼裡,他身上有許多醒目標籤:健力冠軍、金融才俊、青年工 作者,每一項都夠他忙得不可開交,但周加裕卻游刃有餘地穿梭於這些身分之 間。
周加裕會在訓練的專注裡領悟運動精神 , 乃至人生 道理 , 將之沿用至生活與工作中 ; 而商業人脈和經驗 , 又被他運用在青年工作及社團服務裡 。 他接受 《 龍週 》 記者專訪 , 說 , 希望能夠以身作則 , 展現出青年力量 , 證明青年可以為社會貢獻更多。
17 歲那年 , 成績優異的周加裕獲得全額獎學金 , 前 往德國留學 。 父親怕他年紀小 、 個頭又不大 , 到異國他 鄉被人欺負 , 督促他健身 , 變得更強壯一些 。 殊不知 , 這成為周加裕接觸健力的契機。
「 在健身的時候 , 器械我都試過 , 最大的重量都可 以動 。」 這種純力量的挑戰性激發周加裕對健力的興 趣 , 不過興趣的萌發在留學 , 以及其後的緊張工作節奏 裡被打斷 。 直至兩年多前 , 由於疫情的關係 , 平日 「 空 中飛人 」 的周加裕不再需要頻繁出差 , 他便重拾興趣 , 開始專注於健力項目。
▶亞太非臥推舉錦標
賽 2023 年 6 月 , 臥推 66公斤以下金牌
▲周加裕(右三)從事金融行業
今年 6 月 , 亞洲太平洋非洲健力及臥推舉錦標賽 2023 在香港舉行 , 周加裕不 僅參賽,獲裝備臥推66公斤以下金牌、經典臥推59公斤以下銅牌,更為比賽進行 接待及評述工作。
「 我在現場見到很多世界級的運動員 , 他們非常願意分享和幫助別人 。」 賽 後 , 周加裕帶他們在香港各區走走逛逛 , 體驗不一樣的港味 , 品嚐了牛腩麵和奶 茶。
周加裕訓練力度頗大 , 平日收工後從晚 9 點練到 12 點 , 週末固定有一天也用來訓練 。 在這樣的強度下 , 他 的水準突飛猛進 , 並於 2021 年 9 月首次參與本地賽便奪 得冠軍,那之後,周加裕又再次拎回4個金牌。 對於周加裕而言 , 健力不單是肌肉訓練 , 也是很好 的契機反省自身 , 思考人生前路 。 運動的專注是他解壓 的途徑 , 他在面對力量的挑戰與困難裡 , 克服恐懼 , 也 認清自己的局限 , 並針對性地解決 。 跳出來看 , 他覺得 這又何嘗不是人生的道理。
疫情期間 , 周加裕與擁有豐富地區服務經驗的朋友 黃國生攜手 , 創辦香港青年聯盟 。 兩人分工明確 , 擁有 商界經驗和背景的周加裕擔任監事長 , 負責聯盟發展規 劃及管理,黃國生則著重營運。
這一青年團體在協助青年發展之餘 , 更著重提供平 台予他們自由發揮 , 致力團結本地青年 , 鼓勵青年朋友 共同設計 、 籌劃各類青年活動 、 參與社會服務 。「 我們 希望能夠以身作則 , 也拋磚引玉 , 讓年輕人可以為社會 做更多的事。」周加裕說。
正是基於這樣的特徵 , 香港青年聯盟的活動更顯得 活潑 , 例如去年 9 月 , 聯盟在黃大仙舉辦 「Rockup HONGKONG」青年樂隊音樂會,而5月,周加裕更帶 隊前往東莞 , 他透露 , 行程設計經青少年討論 、 參與制 定 , 在當中加入了不少文化元素 , 參觀創意產業及古老 圍村等。
周加裕坦言 , 他從事青年服務至今已有 12 年時間 , 他從中看到一些與運動共通之處 : 我們都是要先設立一 個大的目標 , 或是重量 , 或是發展方向 , 然後一步步腳 踏實地地通過無數個小目標,逐漸達成。
香港 教 育城 ( 前稱香港資訊 教 育城 ) 成立於互聯網剛剛起步的 2000 年 。 新世紀伊始 , 教 育城已摸準時代脈搏 , 相信科技改變 教 育未來 , 於是成 立一站式專業教育網站(EdCity.hk),結合資訊、資源、互動社群與網上服 務於一身。
發展至今逾20年,教育城已成為全港最大的推 廣電子教育和網上評核平台,登記用戶超過70萬, 遍佈全港,當中不少來自九龍區的中小學教師、學 生及家長。近日,香港教育城董事局主席李漢祥接 受《龍週》記者專訪時強調,教育城的初心從未改 變,即為學生創作多元化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習的 趣味性及效能。
儘管香港教育城是在特區政府優質教育基金資 助下成立,但成立不久已實現公司化,以商業模式運 作。在李漢祥看來,這讓教育城的營運能夠最大程度 擺脫官僚架構影響,較為靈活彈性地以創新方式,配 合市場和教育生態圈,制定不同的支援措施。
例如,在互聯網科技尚未發達的2001年,協助 全港學校寬頻上網;在SARS肆虐的2003年,推出 「 非典型網上學習 」 計劃 , 支援學校遙距教學 ; 2017 年 , 教育城更推出 「STAR」 平台 , 以促進學 習評估。新冠疫情期間,「STAR」發揮了很大的作 用,該平台載有超過65000個涵蓋小一至中三中國 語文科、英國語文科及數學科的評估題目,老師可 透過安排學生在線答題 , 即時掌握他們的學習進
度,從而實現因材施教。
李漢祥認為,在香港教育發展過程裡,教育城 一直扮演著支援、倡導、推動的角色,尤其是在推動 電子教育和網上評核的領域擔當先驅者和領頭羊。
7 月 24 日 , 教育城發佈了首個全港學生閱讀習 慣問卷調查結果。調查發現,中學生電子閱讀日趨 普遍,有助他們善用碎片時間閱讀。
李漢祥表示,電子閱讀是教育城近年致力推動 的一大方向。事實上,早於2013年教育城跨平台電 子書櫃「教城書櫃」已正式啟動,倡導電子書及電 子學習,並提升學與教效能。其後再設立網上閱讀 平台「香港閱讀城」,在該平台上,只需輸入關鍵 詞,就能迅速找到相關書籍,方便省時。
同時,為推動電子閱讀,教育城設計了多媒體 元素加以配合,如在電子書中加入動畫及聲效,並 配有螢光筆可作標註和筆記,以及一鍵查字典等功 能。李漢祥說:「這些都是很有用的工具來幫助學 生閱讀。」
他提到,疫情加快了電子閱讀的發展,根據教 育城統計 , 疫情前電子閱讀平台訂閱數近 200 萬本 左右 , 但疫情期間則飆升至 600 萬本 , 最高峰曾一 度達到1000萬本,這也讓教育城看到在此深耕的潛 力。
2019年修例風波後,李漢祥意識到香 港年輕一代國民教育的缺失 , 他希望未來 能夠在這一方面加以推動 , 讓學生正確地 認識自己的國家 , 認識身為中國人的身 份,從方方面面了解國家的歷史和發展。
「 青年興 , 則香港興 , 青年強 , 則香 港強 , 我很想在這方面多推動一些 。」 李 漢祥說。
(8 月 2 日至 8 月 15 日)
關注草根生活聯盟 8 月 8 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發現 , 八成受訪的旺角和
深水埗區清潔工身體疼痛持續超過兩星期 , 超過一半受訪者疼痛持續一年 。
不過,有痛症的清潔工有一半人並沒有求醫。
團體在七月中至八月初以問卷方式 , 訪問了 200 多名旺角和深水埗區的
清潔工 , 發現八成人身體有疲勞 、 酸痛 、 刺痛或關節受限等不適 , 痛症集中 在手肘、雙膝及下背;超過一半人因為工作太忙或太貴等原因而無求醫。
團體指出 , 清潔工人對現有的醫療服務普遍認識不高 , 建議政府加強外
展服務 , 針對清潔工的工作地點推出流動中醫車進行痛症治療 ; 當局豁免物 理治療服務需要醫生轉介的要求,令工人可以更快得到適切物理治療服務。
▲ 調查指八成受訪清潔工身體疼痛持續超過兩星期
2 3
環保署早前推行 「 電動 公共小型巴士先導試驗計
劃 」, 資助約 40 輛電動公共小巴於不同路線進行各約 12 個月的試驗 , 試用 不同供應商的電動公共小巴及充電設施 。 信興新能源與珠海格力鈦新能源 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廣通汽車團隊 , 合作研發和生產出全新純電動超充小
巴 , 命名為 「 滿客 」, 早前已獲運輸署的車輛類型評定為合格 , 預計最快 今年12月率先於九龍塘公共運輸交匯處各個小巴路線試行。
該款電動小巴車長 7 2 米 , 有 19 個乘客座位 。 小巴配備高效能鈦酸鋰 (LTO)電池,充電由10%至90%大約18分鐘,每次充電8至10分鐘後,便 可以行駛約 50 公里 。 由於一般專線小巴的路程相對較短 , 可以每次返回總 站充電,一般小巴每日只需充電2至3次。
首創港式豉油西餐的百年老店 「 太平館餐廳 」,
繼尖沙咀店的霓虹招牌於今年 2 月拆卸後 , 其佐敦分 店的霓虹招牌亦於8月6日拆卸落幕。
當晚 , 工人先以鐵剪割開用於固定招牌的鋼索 , 之後再用風煤樽切割霓虹招牌的支架 ,
再將霓虹招牌安放於地面 , 最後再進行 「 熄燈 」 儀式 。 太平館餐廳的第五代傳人徐錫安 , 與
霓虹保育機構 「 霓虹交滙 」 在場見證並拍攝下招牌的拆卸過程 。「 霓虹交滙 」 表示 , 招牌會
保存於元朗的倉庫之中,預料日後會在中環大館展出。
屹立於佐敦茂林街多年的太平館霓虹招牌,早於1964年在分店開業時掛上,已有近60年
歷史 。 值得一提的是 , 招牌的字體出自已故 「 嶺南才子 」 陳荊鴻的手筆 , 當中 「 太平館飡
廳 」 的 「 飡 」 字 , 乃 「 餐 」 的異體字 , 於香港的招牌間相當罕見 。 不過因應屋宇署 「 小型工
程監管制度」,最終不獲署方批准保留。
成都第 31 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 8 月 8 日圓滿結
束 , 香港代表隊派出 142 名學生運動員出戰今屆大運
會,參加人數為歷年之冠,一共取得12面獎牌,包括4 面金牌、1面銀牌及7面銅牌,金牌及總獎牌數皆寫下歷來最佳成績。
其中,許得恩於武術(男子太極劍)、佘繕妡於劍擊(女子重劍個人)分別奪 得金牌,而張家朗於劍擊(男子花劍個人),以及與蔡俊彥、吳諾弘及李逸朗出戰 劍擊(男子花劍團體),共奪兩面金牌。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讚揚香港運動員在大運會表現出色,創出歷來最 佳成績,為港爭光。他表示,對一眾年輕運動員寄予厚望,相信他們能夠承傳歷年 精英運動員的輝煌成就,譜寫更多香港傳奇。
▲香港劍擊隊今屆賽事收穫佳績。(FIE圖片)
▲屋苑身處名校網,如陳瑞祺(喇沙)小學位於區內
欣圖軒屬於房屋協會夾心階層住屋計劃的其中一 個屋苑 , 由 4 幢樓高 18 至 19 層的住宅大廈組成 , 共提 供712個單位,單位實用面積介乎434至767平方呎, 已於1998年落成,樓齡25年。
屋苑坐落在忠孝街93號,附近環境不算嘈吵,但 前後被俊民苑和香港都會大學樓景包圍,景觀不太開 揚。
政府早於 1990 年代初期委託房協興建出售夾 屋,並以優惠價格發售予中等入息家庭。買家須符合 既定申請資格 , 購入單位後亦須受到 5 年的轉售限 制。欣圖軒一如其他夾屋屋苑,如業主有意在轉售限 期後轉售單位,須先繳付補地價。
欣圖軒一直以來的成交不多,數個月才有一宗買 賣成交。直至8月7日止,屋苑暫未錄得任何成交,但 7 月則有一宗成交 。 香港置業首席高級營業經理朱碧 其透露 , 成交單位屬於 3 座中層 B 室 , 實用面積 485 平 方呎,成交價660萬元,實用呎價13,608元。
據美聯物業網頁資料,目前屋苑放盤量有16個,最 平單位屬於 4 座低層 B 室 , 實用面積 480 平方呎 , 叫價 670萬元,實用呎價13,958元。
不過 , 地產代理對未來屋苑樓價走勢持審慎態 度。朱碧其指出,近期油塘新盤親海駅以低價開售,
呎價13,000元,跟欣圖軒呎價相若,購買力會轉往一 手市場,但近期欣圖軒有內地學生租住,租務市場活 躍,租金上升,樓價因此而不會下跌太多,故預期至 年底屋苑樓價平穩。
據中原地產資料,現時屋苑有兩個租盤放租,租 金叫價介乎18,000至19,000元,呎租介33至35元。
有代理指出,即使未來息口見頂,但對屋苑二手 市場所起的作用未必很大。美聯物業高級分區營業經 理陳錦麟表示,屋苑樓價跟隨整體大市走,有新盤低 價開售,會拖低二手市場樓價,欣圖軒會受到影響。
雖然未來息口可望見頂,但陳錦麟指,現時大市氣氛 較弱,加上經濟仍弱,息口所起的作用未必很大,故 預計年底樓價下跌5%至8%。
校網是欣圖軒的最大優點。屋苑屬於34小 學校網,中學屬於九龍城區,同屬是中小學名校 網 , 區內有多間中小學 , 如陳瑞祺 ( 喇沙 ) 小 學、培正中學、華英中學,屋苑後面是香港都會 大學。
欣圖軒位於忠孝街,屬於內街,交通方便程 度一般。樓下有巴士站、專線小巴站。多條巴士 路線經過屋苑 , 如 8 號往返尖沙咀碼頭至九龍 站、109號往返中環(港澳碼頭)至何文田。但 屋苑距離港鐵何文田站不算近,前往車站需步行 約10分鐘。
屋苑鄰近缺乏民生店舖,如果要購買日常用 品或用膳 , 須步行數分鐘至佛光街的何文田廣 場 。 另外 , 何文田街市位於商場毗鄰 , 位於地 下,由領展負責管理,街市內乾淨整潔,攤檔提 供一應俱全的貨品,包括新鮮肉類、鮮魚、活家 禽及雜貨等。若想做運動,可到東何文田配水庫 遊樂場、何文田體育館,唯這些遊樂場、體育館 距離屋苑較遠,步行前往差不多10分鐘。
分享本版內容
清末秀才許永慶有一首詩 , 題為 《 瀝源九約竹枝詞 》, 其中有四句為 : 「 春遊忽到蘇茅坪 , 看見牛頭角又生 , 茜草灣前多石匠 , 山歌嘹亮幾重 山 」, 提及 「 蘇茅坪 」、「 牛頭角 」、「 茜草灣 」 等三處地方 。 而 「 牛頭 角」、「茜草灣」與「茶果嶺」、「鯉魚門」合稱「九龍四山」。
▲1960年代的茜草灣(圖片來源:香港舊照片)
「 四山 」 的概念在今日基本是不存在了 , 其中比較為市民熟
悉的 , 相信是設有港鐵站的 「 牛頭角 」 和以海鮮美食聞名的 「 鯉 魚門 」。「 茶果嶺 」 還有 , 因為還有一條小村落在 , 間中也會聽 到有人喊出這三個字,但「茜草灣」卻似乎消聲匿跡。
「茜」字,根據《粵語審音配詞字庫》說,讀作「扇」,而讀 作茜(「扇」)草灣的地方,大家一般會認為是位於新界青衣島西 部的那個小海灣。有趣的是,大家其實更多的稱它為「西草灣」。
而原來的「茜草灣」則因為變成了「晒草灣」而變得不為人知……
「 茜草灣 」 的 「 茜 」 字 , 正確的粵語發音固然是 「 扇 」, 但
這個字卻因為字型與 「 西 」 字相近 , 所以大家常常把它讀成
「 西 」 字 。 像 「 芫茜 」( 又稱 「 芫荽 」), 大家總是 「 有邊讀
邊 」, 讀作 「 元西 」。 故此 ,「 茜草灣 」 在不知不覺的時候 , 因
為字型而被人喚作 「 西草灣 」。 由於 「 西 」 與 「 晒 」 發音相近 , 久而久之,又給人讀作「晒草灣」。
除了這個說法 , 網絡上也有朋友提出因為茜草灣長滿了草 ,
而 「 晒 」 有 「 全部 」、「 所有 」 的意思 , 所以 「 晒草灣 」 其實就
是「長滿了草的海灣」。
姑勿論原因如何 , 作為 「 四山 」 之一的茜草灣 , 絕對其中一
個重要的客家人聚居的地點。
香港花崗岩主要分布在香港島 、 九龍半島兩岸 , 以及新界西
和大嶼山北部 。 花崗岩是香港最常見的岩石 , 佔了香港陸地面積
1980年
1995年
▲1980年代晒草灣堆填區(資料來源:香港公 共圖書館)
約三分之一 。 因為花崗岩比較容易受到風化侵蝕 , 所以這些由花 崗岩組成的山丘多數是海拔高度相對較矮的。
由於東九龍一帶山脈多是花崗岩組成 , 自然成為了當時重要 石場 。 當時 , 適逢九龍半島仍屬清廷新安縣管轄 , 所以不少客家 人從北而南來到這裡發展。
根據四山分區委員會編製的 《 四山分區新春嘉年華會特刊 (1981 年 )》 記載 , 茜草灣天后廟建於清道光年間 (1821-1850 年 ), 偏殿設有四山公所和義學 。 據華人廟宇委員會官網紀錄 , 此即今日所稱之茶果嶺天后廟 。 華人廟宇委員會官網指 :「 茶果 嶺天后廟舊址據稱位於觀塘茜草灣畔,道光年間建成。」
既然原於茜草灣的天后廟早於道光年間已建設 , 也即是說茜 草灣最遲於清道光年間便建成聚落 。 而實際上 , 一般是先有聚 落,後有廟宇,所以很大可能比道光更早。
可惜是原茜草灣天后廟在光緒十七年 (1891 年 ) 重修後 , 卻 於 1911、 12 年間毁於颶風 。 天后娘娘的神像唯有 「 寄奉茅舍中達 三十年之久 」。 直至 1941 年 , 居民始集資修建舊廟 。 然而 , 新廟 在 1947 年因油庫興建關係而遭拆卸 。 今日位於茶果嶺的天后廟是 港英政府在 1948 年應當地居民的請求 , 協助以 「 原石 」 重建於現 址重建該廟的。(詳見華人廟宇委員會官網)
葉德平博士 , 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系高級講師 、 香港 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 。 近著有 《 金庸小說裡的中國歷 史 》、《 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 》 等 。 近作 《 小學 生‧古詩遊 》 更榮獲第二屆 「 香港出版雙年獎 」 語文學習 類出版獎。
最近有報告指出熱浪是最致命的災難
之一 , 而極端高溫尤其威脅長者 , 像墨西
哥至自 3 月以來超過 100 人死於酷熱 , 一項
研究估計去年歐洲超過 6 1 萬人死於熱浪 ,
此外高溫導致畜牧死亡 , 摧毀農作物收
成 , 而美國粟米及大豆 , 南歐的橄欖和中
國棉花更嚴重失收 , 多個國家大量的牲畜
死亡 , 這些新聞我們也時有聽聞並不陌 生。
熱浪席捲全球相關的災難迫在眉睫 ,
就以美國加州死亡谷為例更錄得約攝氏
52 2 度 , 而鳳凰城創紀錄連續 25 天錄得攝
氏 43 度 , 這些數字實在十分驚人 , 只是大 家覺得未殺到埋身 。 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
免重複發生的災難 , 燃燒化石燃料和畜牧
業,都正嚴重導致地球暖化。
香港與全球一樣 , 在過去百多年有變
暖的趨勢 , 當中包括熱夜數目和酷熱日數 增加 , 寒冷日數減少 。 除了氣溫上升外 , 極端降雨事件變得越來越頻繁 。 此外維多 利亞港的海平面也逐步上升 。 隨着氣候變 化帶來的影響 , 香港正面臨降雨模式改變 和高溫下對水資源需求上升的挑戰 。 故每 一個香港人都有責任節約用水 , 確保我們 可持續地善用珍貴的水資源。
其實這些熱浪災難也導致全地球的糧 食短缺 , 2022 年 , 全球糧食價格快速上 漲 , 糧食供應短缺 。 此次糧食危機是由地 緣政治 、 經濟和自然等因素造成 , 而氣候 變化引起的極端高溫 、 洪水和乾旱更是一 大主要原因,以及2019冠狀病
如果大家都想日後還能食到優質的食 材 , 就要多多關注環保 「 清淨在源頭 」 了。
鄺梓罡
素食創意主廚及烹飪導師
材 料 紅菜頭 1斤、富士蘋果 5個、生機琥珀合桃 適量
檸檬 1個、梅子醋 100克、純素柚子蜜 100克 沙律菜 適量、橄欖油 適量
做 法
1 先將紅菜頭切粒 , 蒸熟後放涼 , 備用 ; 並保留適量紅菜頭葉 , 洗淨 後備用。
2 準備一個大器皿 , 先將檸檬磨皮然後榨汁 , 一同加進器皿內 ; 然後 加入梅子醋及純素柚子蜜,拌勻所有材料。
3 蘋果去皮後切粒 , 大小跟紅菜頭粒相若 ; 然後連同已蒸熟放涼的紅 菜頭一拼放進器皿內拌勻 , 沙律已告完成 。 可放雪櫃後冷藏 , 3 至 4 天 內食用。
4 沙律上碟時,先加入沙律菜和紅菜頭葉墊底,然後加入步驟3的紅菜 頭蘋果沙律及適量橄欖油 , 最後灑上生機琥珀合桃即告完成 。 各位也 可用一般琥珀合桃代替 , 但建議不要選用油炸或高溫烘焗的製法 , 營 養價值會大打折扣。
香港註冊中醫師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早上起來 , 發現眼睛腫得像桃子 , 或者穿不進 昨天還合身的褲子? 這很有可能是水腫在作怪 。 水腫就是體內一種濕氣 、 多 餘的水分,因身體的整體循環不暢,導致水份累積在皮下組織的情況。當然 有些是久病延及心肝腎所引起;但更多的卻是外在因素影響,例如飲食、不 運動、天氣潮濕等等。那麼,中醫又有沒有甚麼方法可以消除水腫呢?
首先 , 如果你發現自己長期都有水腫的情況 , 而且伴隨其他不適的症 狀,如氣喘、心悸、小便量少等,那就要趕快去尋求醫生醫師幫忙。這種情 況一般已屬深層器官的病理狀況,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但如果你只是偶爾 出現四肢、面部的水腫,而且沒有其他不適,那就可以通過一些自我調理的 方法來改善循環。
肥胖和水腫的分界線 , 在於肥胖是因為身體積聚了過多的脂肪, 而水腫 是因為身體積聚了過多的水分。肥胖和水腫的最大區別就是按壓腫處後是否 凹陷。如果你按壓自身皮膚,發現凹痕不易回復,那就是水腫;如果按壓後 沒有凹陷、不乏回彈力,那大多就是脂肪的堆積了。
中醫認為 , 水腫是由於氣血不暢 、 臟腑失調所導致的 。 因此 ,要消除水 腫,就要通暢氣血,第一,要喝足夠的水,這雖然聽起來有點矛盾,但其實 水有一定滋陰利濕作用,也就能有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和廢物;第二,飲 食宜清淡,減少食用高鹽分或油脂等容易造脾腎負擔的食品;最後也不要忘 記運動鍛煉的好處,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多餘的水份、濕氣在體內的流通, 加速新陳代謝,也就能減少水分積聚了。
嬰語新知 零經驗的新手 、 半全職媽媽 田 木
上期分享過初為人母,生理、心理上都有莫大變化,壓力之下唔多唔少 會有產後憂鬱 , 唔想進一步變真正抑鬱 , 可以點? 筆者非專業人士 , 只是作 為新手媽媽淺談一些經驗。
首先,伴侶、身邊親友的支持鼓勵真的十分重要。尤其是伴侶,一方面 他的協助可以減輕媽媽產後的勞動量,另方面其應付長輩的角色和態度也很 關鍵。聽過有朋友抱怨孩子發燒生病,丈夫卻只懂睡覺打機;也聽過朋友產 後面對長輩過於傳統嚴格的坐月規條而頻頻落淚,幸得丈夫斡旋開解。
至於長輩,育嬰觀念差異是必然的,多溝通之餘,如果媽媽極需要長輩 幫手 , 那麼請 「 隻眼開 、 隻眼閉 」, 只要不是太過份 ( 例如餵初生 BB 飲涼 茶下火、符水定驚之類),媽媽不妨放鬆一點,放手讓長輩照顧。
做媽媽好難有長時間休息 , 加上 BB 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問題 , 例如睡
眠倒退期 、 出牙等 , 筆者就試過經歷近一個月 , 每到半夜 BB 都尖叫大喊 、 隔一個鐘醒一次的過程,那段時間嚴重睡眠不足,苦尋原因,又攰又病。老 實說 , 這些情況只能 「 捱 」, 要相信隨著 BB 長大 , 生活慢慢會變得有規 律,找到自己與BB的節奏就會相對輕鬆,要相信捱過就會好。
最緊要學識忙裡偷閒製造 MeTime, 即使短得只有一首歌的時間 , 也
請盡情享受只屬於妳自己的時間,回一回氣。記住,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 到BB!
肥腫有得分.中醫助力排濕去水
900
為支援較同齡兒童發展遲緩的小朋友 , 社會福利署早前推行幼稚園/幼
稚園暨幼兒中心第一層支援服務試驗計劃 , 而政府已於 2023 至 24 年度的財 政預算案預留恆常撥款 , 下學年九月起把計劃恆常化 , 由目前在約 80 間幼 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推行 , 擴展到接近 900 間 , 惠及更多需要協助的兒 童 。
是項計劃的特 別之處 , 是填補了 其他計劃之間的服 務空隙 。 計劃服務 對象為六歲以下正 輪候兒童體能智力
測驗中心評估 、 經評估為有邊緣成長發展問題 、 只有單一殘 疾但未合資格申請資助學前康復服務 , 或在學習 、 社交 、 行 為、情緒等範疇有特別需要的兒童。
服務由六間非政府機構的隊伍負責 , 為相關教師和幼 兒工作員提供訓練及建議 , 並協助他們識別有特別需要的 兒童 , 從而調整教學方式 , 以及提供早期介入服務 。 計劃 也為家長提供支援 , 協助建立正面態度及有效的育兒技
巧 。
‧六歲以下有邊緣成長發展問題 , 或在學習 、 行為 、 情緒等範疇有特別需要的兒童
計劃的重點是因應對象的發展情況 , 為他們設計最合適
的學習方法 , 例如當學童心思散漫 , 或不懂得專注於課堂 , 服務機構會跟特殊幼兒工作員或班主任討論調整教學節奏 , 或主動邀請學童參與其中 , 以提升他們的參與度 ; 若在分組 活動時發現部分學童較遲緩 , 則製作以圖像配以文字的 「 耳
朵聽 」、「 眼睛看 」、「 手放好 」、「 口安靜 」 等視覺提示 活動設計表,引導小朋友學懂如何自處和專注。
據了解 , 截至今年 6 月 , 計劃已為 3924 名目標兒童提供 支援服務 , 並為教職員及家長提供超過五萬節評估 、 諮詢 、 訓練和輔導 。 而按其後收集的數據及分析報告顯示 , 約七成 參與顧問評估研究的兒童接受早期介入服務後 , 在認知 、 語 言 、 社交 、 小肌肉 、 大肌肉 、 自理能力等發展範疇有所進 步 。 計劃於九月起恆常化 , 將在近 900 間幼稚園或幼稚園暨 幼兒中心推行。
‧為相關教師和幼兒工作員提供訓練及建議 ‧因應個人發展情況 , 為計劃對象設計最合適的學習方法
‧協助家長建立正面態度及有效的育兒技巧
暑假還剩兩個星期 , 很快又是新學年開始 , 趁著暑假很多店舖都會減價
促銷 , 你就要騰出空間放置新衣服 , 也許此時的你正站在衣櫃前整理衣物 。 那麼問題來了 。 這些被洗得半舊不新的 T 恤 , 那些破了一個小洞的牛仔褲 ,
還有那幾件款式過時的連衣裙等 , 要怎麼處理才最好 ? 風水上對於扔衣服有 什麼講究?下面來簡單說說供大家參考。
1 DIY 舊衣服
如果你是一個心靈手巧的人 , 也許會選擇 DIY 這些舊衣服 。 將它們變成家中寵 物的「新衣服」或買點棉花塞進去,縫成一個個可愛的小布偶,買個抱枕芯,做成 別具風格的抱枕也是不錯的選擇。甚至是剪成一條條變成打掃衛生時的地拖,或當 抹布也是非常環保的方法。
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捐掉或者扔掉 。 捐衣服我們都知道 , 首先貼身的內衣物是 不適合捐贈 。 對要捐的舊衣物是有要求的 , 需要洗乾淨 , 不可把穿過未洗淨的衣物 捐出去,做到衛生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 , 有些拾荒者 , 會在垃圾中翻撿衣物 , 然後根本沒有經過正規的 清洗或消毒就賤價轉手販賣 , 這樣非常不利 , 反而助長了無良商販 , 也加深了疾病 傳播 , 尤其是皮膚病 。 這樣也會導致衣物主人的運勢有所影響 。 如果你要扔掉你的
舊衣服 , 又想避免別人撿走的你的衣服拿去穿或者賣 , 不妨在扔衣服之前將衣服進
行一些破壞 , 比如把紐扣剪掉等等 。 至於焚燒衣物 , 我們並不建議 , 現在衣服的成
分多樣 , 除了棉織物以外 , 還有很多化纖成分 , 貿然焚燒 , 不僅對安全存在隱患 , 燃燒所產生的氣體,對環境及個人的危害也會比較大。
在風水學裡 , 衣服是貼身之物 , 帶有穿衣服者的時運 。 時運亦分好壞 。 如果一 個人運氣不好 , 比如常年疾病纏身 , 那麼他會向一個健康的人討要舊衣服穿 , 這樣 他就會多少沾染些健康人身上的 「 好運 」、 「 健康之氣 」。 而健康的人則會很忌諱 將自己的衣服給帶病之人穿 。 因為 「 運 」 和 「 氣 」 它會跑掉 , 如果那個人有了你的 氣,肯定是因為你的氣跑到他身上,那麼你身上的好運氣就會減少。
但這個 「 規則 」 在小孩子身上並不適用 。 小孩的舊衣物可以給別的小孩子穿 著 。 傳統民間 , 長輩們會讓新出生的嬰幼兒穿提前為他們做好的百家衣 , 而這種衣 服多是從親戚鄰居等 , 拿來的布塊或衣服裁剪加工而成 , 他們認為這樣的衣服能得 到百家人的福氣 , 小孩便能健康無病的長大 , 不愁衣祿 。 但還是要注意衣服清潔 、 消毒後再穿才是符合環保又富含吉祥寓意。
司徒法正師傅從事道家法科風水 的工作,至今累積逾三十年經驗,是 江西龍虎山授籙法師,致力弘揚道家 法科傳統文化及推動種生基普及化。
同時也是澳門賭場金牌御用法科風水 師,獲各界冠譽「運財福星」。
廣州越夜越精彩 ! 由廣州市政府指導 、 市商務局牽頭主辦的 2023
年夜間消費節正如火如荼舉行 。 本屆夜間消費節涵蓋整個第三季度 , 超 過 600 場主題活動將輪番上陣 , 夜間美食 、 夜間市集 、 夜間娛樂……港 人在這個炎炎夏日返廣州的話 , 不妨順道去看看 , 體驗一個不一樣的廣 州。
▲近年廣州致力推動夜經濟發展,擬引領國內夜生活新潮流
廣州為了推動夜經濟的發展 , 自 2000 年舉辦首 個夜間消費節,今年圍繞「Young城Yeah市」(取其 諧音 「 羊城夜市 」) 為主題 , 分為 「 食在廣州 」、 「享在廣州」、「愛在廣州」及「美在廣州」四大部 份。全市11區聯同各大商圈、企業,形成全城夜間聯 動聲勢 , 超過 91 個商業機構 、 65 個平台 、 品牌企業 及金融機構參與。港人北上廣州不容錯過。
為進一步提升廣州美食的吸引力,「食在廣州」推 出「老字號美食市集」、「廣州酒吧狂歡」、「免費吃 夜粥」等活動,全城15萬家餐飲企業打造夜食話題。據 居住在越秀區的李小姐對《龍調》記者表示,活動適逢 暑假,整個城市頓時熱鬧起來。她家附近的燒烤店都開
1 南沙灣打造水鄉之夜
8月下旬起,南沙灣·水鄉一條街打造「水 鄉之夜」,彙聚漢風市集、漢服巡游、虹橋笙 歌、情境詩畫等主題場景,打造古風氛圍,多
個 NPC 與場景相配
合 , 共同形成多維
沉浸式空間 , 讓市 民沉浸式感受盛世
時期的繁華。
▲小朋友玩水槍大戰
到凌晨4點,市內許多大排檔深夜12點仍照常營業。
「享在廣州」打造廣府文化夜市、明日營地、抖音 好好生活節等,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夜間感受;「愛 在廣州」則整合當地地標資源,利用戶外大屏、霓虹燈 營造浪漫氛圍,吸引年輕人打卡;「美在廣州」整合攝 影資源,引領全民同曬朋友圈、共賞羊城夜景。
為響應夜間消費節,銀聯廣東聯合金融機構發放 1萬套「Young城Yeah市」美食卡,在雲閃付上9 9元 ( 人民幣 , 下同 ) 超低價秒殺 , 最高可享受超過 3, 000 元的優惠福利 ; 多家銀行也共同推出 「 賞味盛 夏、食惠廣州」活動,全市派發超30萬張羊城夜市美 食消費券,當中陶陶居、泮溪酒家、大同酒家等推出
即日至 9 月 20 日 , 領展廣場聯動日本 8 位知名漫畫
藝術家 , 匯聚 50 部北海 道日漫作品,打造全國首 個雪國主題漫畫展。觀眾 可通過雪漫魔鏡、雪影影 化機等有趣好玩的藝數交 融設計,體驗虛擬與現實 的極致沉浸。
▲ 廣州日前舉行夜間消費 節開幕儀
▲珠江夜遊是廣州夜消費的熱門項目之一
低至4折起的特定套餐。
美團推出吃喝玩樂0 9元起和 整點秒殺驚喜活動;餓了麼搜「夜 市」進專屬會場領紅包,聯動近千 家商戶開啟 「Young 城 Yeah 市小 龍蝦節」;高德打車推出市內夜間 出行搭車優惠等等。而在整個夜間 消費節期間,各種吃喝玩樂游購娛 的消費福利將陸續上線。
▲ 廣州眾多食店 推出各種優惠吸 引消費者
廣州的夜經濟歷史可追溯至 上世紀 80 年代 。 1985 年 , 廣州 舉辦了內地首個燈光夜市 西 湖路燈光夜市,把生意做到了夜晚。這個燈光夜市被 認為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時裝的窗口。
分享本版內容
即日至8月31日,正佳廣場推出「正佳星球動漫狂 歡節」,期間動漫巡游、主題展覽、潮玩市集、二次元 水上電音節、海底川劇變臉 表演等超百場精彩活動不間
斷,更集「經典奧特曼」、
「列車超人」等國內外熱門
動漫 IP, 為市民 、 旅客打造
一個突破想像力的假期。
為加強與讀者的互動,本報設立投訴分享討論區,歡迎讀者對本報的 報道提供意見或爆料 。 並請提供個人資料 , 以便查證及聯繫 。 如有任何疑 問或意見,歡迎聯絡我們。
Whatsapp:6333 5785 Email: info@kowloonpost.hk
黄大仙
彩虹邨住著不少獨居和雙老長者 , 在生活 上經常會遇到種種困難 。 工聯會池彩社區幹事
蘇嘉樂向 《 龍週 》 表示 , 每天都會有一些長者
到他的辦事處求助 , 包括 : 要求幫手填表申請
樂悠咭 、 查詢消費券疑問 、 申請長者生活津貼 津貼等等。他認為該區需要盡快成立關愛隊。
蘇嘉樂舉例說,早前有一位老人家向他求助,指新買了一
部電視機 , 但不懂如何調台 。 他隨即與同事到老人家家中幫
忙。老人家事後滿心歡喜,他和同事也感到十分欣慰。
蘇嘉樂認為,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各區應儘快成 立關愛隊,針對性地服務長者及有需要人士;同時也可以動員 身邊義工,帶出關愛與關懷的意義。
蘇嘉樂到長者家中
根據 2021 年人口普查的結果 , 本港約有 61 萬9568人報稱為非華裔人士,這類人士約佔全港 人口的 8 4% 。 觀塘啟業社區協進會主席歐陽均
諾向 《 龍週 》 表示 , 觀塘區人口約有 6 萬 63600 人,當中約4%為少數族裔,即約2萬6000人。
他表示 , 為了關懷區內少數族裔 , 他平日除了會探訪他
們 , 亦會籌辦一些康體活動 , 幫助他們融入社區 。 在探訪對象
方面 , 主要是當區的少數族裔劏房戶 , 這些人士較為貧困 , 正
等待上公屋 , 亦面臨著融入本地社會的問題 , 包括工作 、 子女
讀書等。
歐陽均諾表示 , 他早前也與懲教處合作 , 探訪區內的少數
族裔劏房戶 , 除了贈送生活物資的福袋 , 亦有了解他們的需
要 , 盡力提供協助 。 他認為本港少數族裔在文化及語言上都需 要時間適應,也需要社會支援,希望政府多加協助。
歐陽均諾與懲教處合作去探訪區內的
觀塘
住在油塘高翔苑的金女士向 《 龍 週》投訴,屋苑內三樓小童群益會對出 位置的衛生環境十分惡劣,有人不顧公 德在該地方隨處便溺,希望相關部門加 強清潔及執法。
民建聯執委、觀塘南分區委員會主 席張琪騰表示 , 涉事的地方平時人流 少,加上上方有蓋,一到晚上就會有一
些青少年流連,亦有人在該處喝啤洒;
而凌晨時分部分人士更會在那裡隨處便 溺,亦有人隨處扔垃圾。他不時有收到
居民投訴,已向管理公司反映。管理公 司已派人清理,並表示會進行大清洗。
張琪騰續指,他早前約管理公司經 理一起到現場視察 , 並提出一系列建
議,包括:加強巡邏,尤其是凌晨後人
流較少的時段 ; 加裝 CCTV 加強監察 , 確保治安及衛生環境;張貼告示,若發 現違反房署規例,就實行扣分制;加強 照明系統,以減少隨處便溺。他呼籲街 坊愛惜公共休憩空間的環境。
分享本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