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漁業尋寶圖

Page 1

香港仔.鴨脷洲 休閒漁業尋寶圖

漁家嚮導「香港仔有魚市場.近海得食」

漁家嚮導會帶領參加者深入香港仔魚類批

發市場,介紹魚市場的日常運作,以了解 香港漁業發展及文化,並即席講解分辨海 鮮類別、挑選優質海產及保存方法等,認 識「從大海到餐桌」的飮食概念。

漁家嚮導「香港仔.海陸導賞團」

漁家嚮導帶領參加者漫遊香港仔避風塘的 古往今來,重現香港仔重要的歷史時刻, 細說漁民在南區起錨小故事及社區演變進 程,親身體驗漁人乘風破浪的生活,走進 他們的生命之旅。

漁家嚮導「導覽傳統捕魚示範」

嶄新的海上活動,以傳統捕魚作業為主 軸,邀請漁民作「老本行」起網表演,參 加者可以在安全距離下,第一身觀賞起 網時漁穫上水一刻,亦可近距離與漁民 交流,藉著互動更深入了解漁業發展現 況、傳統智慧及出海經驗,是適合一家 大細參與的親子暢遊活動。

街渡碼頭 (近香港仔巴士站)

插畫:@floralui1019

遊戲策劃:Puzzle Weekly 搵呢搵路

開始尋寶遊戲 香港仔、鴨脷洲是探索香港「休閒漁業」的勝地。休閒漁 業是指將漁業融入休閒娛樂、觀賞旅遊、生態建設、文 化傳承、科普、餐飮美食等元素之中。身處社區,你未 必一下子便察覺到其特色、趣味和價値。香港仔和鴨脷 洲,其實有很多獨特的休閒漁業寶藏,具有歷史、地方 和文化元素,値得探索、認識和珍視。

邀請你手握這份由漁家嚮導製作的「休閒漁業尋寶圖」, 來社區發掘和體驗與漁業相關的一系列「食、玩、學、 遊」活動。

漁家嚮導是全港首個以休閒漁業為核心的社區平台,項 目以南區(包括香港仔、鴨脷洲、黃竹坑及南丫島)為首 個實踐地區,透過連結南區的社區伙伴和漁民,建立以 休閒漁業為核心的社區平台和網絡,推動各方持份者參 與。

項目整合資源及產業服務,多角度發展「社區為本休閒漁 業」,向大眾推廣漁民文化,發展具本土特色的可持續漁 業,並建立自負盈虧的社區平台。

休閒漁業設施及活動

海鮮魚檔

香港仔海濱公園的海鮮魚檔,晨光初露便開始 營運,人稱「天光墟」。

香港仔漁人碼頭

喜遊探索旅遊、浪遊漁港1773的碼頭,遊客可 在此購買各種特色紀念品,或訂購其海鮮和手 搖海鮮包。

東京屋魚餌

1983年開業至今,為區內同類型店舖的「老字 號」,目前由第二代經營。除了售賣各式釣魚 用具,也有售賣生蝦沙蟲等生魚餌,吸引熟客 和釣魚發燒友光顧。

來往香港仔、鴨脷洲的交通工具,航程只有4分 鐘。未有港鐵南港島線時,鴨脷洲居民會坐街 渡到香港仔,再轉乘巴士往其他地區。

艇仔粉(非固定位置)

源自昔日住家艇在避風塘聚居時穿梭海面兜售 的「粉艇」,為流動舢舨廚房。艇仔粉的精華是 由大地魚烹調的鮮味魚湯,配以燒味、魚蛋等 餸菜。其中一位檔主流叔,要先致電給他,知 悉其位置再到香港仔或鴨脷洲碼頭找他購買。

12

舢舨漁船 香港仔避風塘可見不少漁民的船隻,漁民會在 海上釣魚和捉海鮮,例如海膽。

13

水上的士/舢舨遊

14

香港仔避風塘的「水上的士」,是接載漁船上的 人,到香港仔或鴨脷洲上岸的舢舨,也會載來 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漫遊漁港。

香港仔曬家艇 喜遊探索旅遊、浪遊漁港1773的參觀項目, 遊客可在艇上感受昔日住家艇的環境和水上 人生活。

15

龍舟競渡 香港仔龍舟競渡有百多年歷史,據說是本港 最早舉行龍舟競渡的地方。由區內漁民自發 籌備,是全城最大規模的漁民大龍舟競賽, 一條大龍長90呎,可坐48人,講求合作和速 度,份外刺激。

香港仔、深灣遊艇會 17

兩個私人會所,為其擁有遊艇及快艇的會員提 供俱樂部、碼頭及浮橋泊位等設施,是不同國 籍人士消閒活動之處。

18

太白海鮮舫 1954年建成,是昔日水上人擺喜酒的「歌堂船」 延續。70年代,太白與海角皇宮、珍寶三舫, 照耀香港仔海面。2008年停業後現正修復,盼 能協助推動南區經濟文化發展。

船屋 20

船屋可供租住,內有客廳、 睡房、廚廁間格和佈置,更 可隨時在甲板上享受海風。

7

8

本資料/活動(或項目團隊成員)所陳述的任何意見、研究結果、結論或建議,並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或漁業持續發展基金諮詢委員會的意見。

2639 9868

www.thefisherhk.com 9684 2237

thefisher@kaifongtour.com thefisherhk

蒲窩

天后廟

前身為香港仔警署,被警隊用作不同的用途, 如:偵緝訓練學校、水警訓練學校等,直至1995 年被活化成蒲窩靑少年中心,並保留特色, 包括:紅磚、瓦頂、壁爐和遊廊等。

建於1851 年,由區內漁民集資建成。廟內有金 柱三對,左右偏殿均以月門分隔,殿外有龍、 虎及吉祥圖案之灰塑。廟宇保存了不少文物, 包括鑄於淸朝的古鐘。除天后外,廟內亦供奉 財帛星君、觀音、黃大仙及華陀。

9

聖神修院

由天主教香港教區設立,以培育有志獻身服務 本地教會的靑年成為司鐸。修院最早可追溯至 1841年香港開教,其歷史由兩間修院交織而 成,一間是隸屬香港教區的小修院,另一間則 是隸屬教廷傳信部的華南總修院。直至1964 年,華南總修院停辦,交由香港教區接管,才 逐漸演變成今天的「聖神修院」。

19

海洋公園

釣魚船體驗 釣魚船天天出發,載遊客到例如南丫島、蒲台島、橫瀾島、 宋崗一帶釣魚,遊客一般要自備釣具及魚餌、糧食飮品。

22

21 遊樂船船藝及駕駛體驗

由資深導師指導,從基本船隻的認識到實戰駕 駛,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基本駕駛技巧。

23

帆船體驗

乘坐帆船,與友人來一場海上派對,盡情在陽 光與海風中旅遊和放鬆身心。

28

鴨脷洲市政大廈

有多個海鮮檔,顧客購買後可交予樓上的熟食 檔主加工烹調,即買即食。不少檔主是南區漁 民,札根社區多年,與街坊建立了深厚感情。

明記船舶用品

昔日售賣漁船工具,如今主打遊艇及船隻出海 用品。店舖現由家族第三代主理,希望將上一 代建立的社區心血延續。

於1977年開幕,佔地逾91.5萬平方米,共分 為「高峰樂園」及「海濱樂園」兩大景區,主要以 「登山纜車」和「海洋列車」連接。公園專注於保 育和教育、扎根自然並結合歷險與休閒元素。

24

龍竇

洪聖古廟

由南區龍舟競渡委員會管理,放置了大龍和其 他龍舟隊的私家中龍及龍舟配件,如隊旗、龍 頭和尾、鼓和槳。龍竇亦是龍舟隊操練的集合 點、龍舟保養和維修的地方。熱愛龍舟的人在 這裏交流,令龍竇成為一個特色龍舟小社區。

古廟建於1773年,相傳是「南海之神」的洪聖 帝君屢次拯救居民,民眾立廟酬謝神恩。廟前 豎立着一對繪有龍形圖案的風水木柱,稱之為 「龍柱」,希望藉此抵擋源自「虎地」的煞氣。古 廟於2014年列為古蹟,農曆二月十三日的洪聖 誕,是鴨脷洲的大型年度盛事。

32

風之塔公園

位於鴨脷洲利枝道,佔地2.62公頃。除設有「風 之塔」觀景台及展覽廊外,公園還有一個可容納 300名觀眾的多用途廣場、一個高架觀景台,及 多個讓遊人欣賞香港仔避風塘風景的休憩處。

資助單位 主辦單位 聯絡
1
27
34
魚市場碼頭
利東邨
製作團隊
海怡半島
鴨脷洲大橋 16
新海怡廣場
30
33
26
11 2
6
街渡(航行中) 10
29
街渡碼頭(鴨脷洲) 31
25
*報名參加請瀏覽漁家嚮導網頁:www.thefisherhk.com 5 4 3
5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8 31 29 18 17 19 26 32 27 34 24 21 22 23 20 25 33 16 30 鴨脷洲 香港仔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