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評什麼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age 1

國土規劃與環 評之間的關係 而環團又該如 何面對開發案


環評?環評是怎麼一回事?

環境影響評估

環評全名是環境影響評估,也 就是說一個地區要開發了,如 果開發面積過大,或是雖然開 發地區不大,但是位於生態敏 感區等等因素,為了避免開發 行為對環境產生不良的影響, 所以要先對環境做一個普查, 預測該開發行為會不會導致環 境惡化,甚至是導致無法回復 性的破壞。

因此環評的立法精神是在於 預防性、是要有零方案的。 環 評 除 了 生 態 外, 還 有 考 古、土地利用、水文的變化、 地表逕流的改變、空污、水 污 ... 等,生態環境是多不被 重視,卻也是各項環評案件 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部份。

一天到晚看到環評這兩個字, 就像一天到晚看到生物多樣


性 一 樣, 就 是 看 起 來 很 熟, 感覺自己也好像真的了解,但 是要說出個所以然又說不太出 來。我們今天就來看看環評到 底在評什麼?環評機制裡面的 環評委員、環評公司是在做什 麼?為什麼可以開發?又為什 麼不可以開發?環評法規的部 份就不再贅述,畢竟什麼樣的 開發需要送審、什麼樣的開發 屬 於 地 方 審、 什 麼 又 是 中 央 審,這些都有明確的規範。今 天要看的是實務面的操作,不 去談法理上的問題。 土地利用合法與否這是最先決 的條件,工業區就是要工業用 地,住宅區就是住宅用地。 不過會進入環評階段,通常早 就地目變更完畢了。還要考量 是否位於集水區、是否為保護 區等等,一般來說這個項目大

多直接函詢主管機關即可。 一樣的,會走到環評了,這 些函詢都會得到沒有問題的 答覆。裕隆汽車三義二廠的 開發案中,函詢苗栗縣政府 都可以回覆說該區無保育類 生物。 水文:因為開發區未開發前 大 多 是 是 林 地、 草 生 地 等 等,總之原來未開發的土地 環評項目 生態環境 文化資產 土地利用 �D 水文的變化 地表逕流的改變 空氣污染 水污染 震動汙染 噪音汙染 交通流量 土方的去向或來源

(以上為大部分會出現之項目,還有其他較不常 見的項目無法全數列出)


不會是一片水泥地!所以原來的 地表示有吸收水份的能力。一旦 開發後,地表被水泥、柏油覆蓋, 導致吸水能力消失,因此相同的 降雨量在開發前可能沒事,但是 開發後有時就會釀成大災難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近年來不下 雨就乾旱,一下雨就淹水的原因 之一。這也是很多開發區有設計 滯洪池的理由。 只可惜,滯洪池在乾季時是不會 有水的,這樣對景觀來說並不好 看。有些開發單位居然把滯洪池 整修成大池塘,理由是提供附近 居民休閒娛樂的場所。問題是滯 洪池常保持滿水位,那下雨天的 洪水要往哪裡去?開發單位都想 賣出最多的土地,所以當初在設 計滯洪池時對面積已經十分斤斤 計較了,可以有多小就要多小! 如今又擅自拿來當做景觀池,可 見對該區域安全的影響有多大。

因為地表建物、道路等的阻 斷,所以原本地表逕流的路 徑一定會改變,如何引導、 設置渠道、開挖滯洪池等, 都需有完整的計畫。 土方:施工中難免挖出許多 不要的土,這些土要丟到哪 裡?當初台 26 線(阿塱壹) 提出開發案時,對於挖掘隧 道產生的大量土方幾乎沒有 處理能力。因為距離最近合 法的棄土場遠在枋寮。各位 可以想像每天上百台砂石車 往來於這些鄉間小道上有多 恐怖?!土方移除原本計畫 是要丟在海邊說是送給公路 局養灘,公路局說沒有成功 的案例實在不敢收。後來變 更成找一個山凹處,打算直 接把土倒在那裡,填滿後當 做觀景平台。也是因為對環 境影響過大而爭議不斷。因


為土方移運的困難,現在許多 開發案都是要求零土方,也就 是自己挖出來的土方自己想辦 法在開發區內利用掉。 交通流量、震動與噪音 這個部分的爭議就比較小。各 位不要誤會了爭議較小就是沒 有問題。而是這些都是科學性 的數據,架機器就可以得到的 數據,因此爭議較小。符合法 規就可以,超出法規就不行。 至於會不會在做調查時停止大 型機械的施工,防止震動或噪 音過高,呵呵!這就真的不清 楚了。

考古:古文物大多是埋在地底 下,因此開挖公路或是廠房時, 是有機會碰到的。但是很少會 要求先行試挖掘的,大多就是 歷史文獻查詢以及現勘一下, 然後擬定計劃書即可,比方說 若挖掘到文物就立即停工等等。

筆者曾經碰過水下工程因為 考古被卡的一塌糊塗的案 子,考古真的要認真起來, 可以是

生態:這部份就是筆者的專 業範圍了。這部份也真的是 整體環境影響評估中最難搞 定的一部分。怎麼說呢?因 為生物的不確定性!各位可 以想像一下,一年 365 天裡 面,嚴格的環評規定做四季, 鳥類調查的規範是三個早 上,也就是只要 12 個早上就 完工了,而一般的環評只要 挑六個早上而已。請問各位 想要得到多完整的數據?除 了調查時間短以外,生物的 不確定性才是最複雜的。我 天天都有看到的物種,不代 表你去做調查時也碰得到, 因此你沒看到該物種並不代 表你沒有施作,因此調查數


據的真實性時常被拿出來討論。

各位回想一下各大環評案,很多都 是卡在生態上面,也就是都是生態 部分疑慮無法解決,但是偏偏生態 調查卻是所有環評案中最不被重視 的一塊。舉個例子來說,我參加過 一個總環評經費幾千萬的案子,生 態部分佔 48 萬!還有碰過近 900 萬的環監案,生態部分僅佔 12 萬。 由經費的分佈就可以知道施作單位 對生態這部份的不重視。但是環評 一旦出了問題,業主卻又要追著我 們要答案或解決方案。我常感嘆, 當初你重視一點、多點經費、監測 頻度及項目多一些,或許問題就會 少很多了。 前面是一些環評上常常碰得到的問 題。當然每個環評案都不同,考量 的點也不同。比方說空污、水污的 處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拆遷戶

的安置等等。

因為案子的不同而有不同的 調查重點。這篇文章只提了 幾個簡單的大項目讓各位知 道。若想要知道環評書的全 貌,還是得去環保署下載各 開發單位送交的環評報告書 了。看報告書時記得喔!要 去看附錄。我國環評書規定 只能有 80 頁,環評公司就 會以此種理由節錄各種調查 報告的段落。通常生態部分 就會節錄出沒有影響、影響 輕微的部份。


國土規劃的 重要性 從事環評中的生態調查十多年 了,深深感到國土整體規劃的重 要性。舉個 GIS(地理資訊系統) 上的應用為例好了,來說明整體 規劃的重要性。 1、先將全區地圖調出來。也就 是一個大範圍的地圖先當底圖。 2、開始套疊各式各樣的已知資 訊。比方說地目、保安林地、國 有地、土石流潛勢區、生態敏感 區、生態保育區等等。每張都是 透明圖層,所以可以一層一層的 疊上去。 3、接著就是要進行區內生物調

查,將各種生物標註上去,哺乳 類、鳥 類、兩棲、爬蟲、蝶類、 蜻蜓、動植浮、水生昆蟲、植物 等等,所有的生物資訊通通都標 上,也是加入套疊的部份。

4、這時這個區域內哪些地方可 以開發、哪些地方只能進行多大 面 積 的 開 發、 哪 些 地 方 不 行 開 發,通通都是一目瞭然了。 5、政府就應該公開這個資訊, 如果有人想要開發、購買土地進 行某種強度的開發,只要將欲開 發區域的地點套圖上去,不就立 刻一清二楚了?! 6、定期公布、定期修正,這就 是全區域完整的開發計畫。

但是現在的開發案剛好相反,現 在開發案的流程如下:


1、地主想要開發,或是某財團 好了,各位有沒有發現現行制度 想開發而開始購買土地。 與理想中的不同??兩者幾乎完 全是相反的程序。 2、土地購買好了才可以開始做 細部規劃、設計。要通過各式各 1、現有的環評是由開發單位提 樣的審查,包含地目等等 出 說 明 書 或 是 評 估 書, 而 施 作 單位是由開發單位自己出錢找來 3、一切法令都准許開發後,才 的。( 吃了多啦 A 夢的翻譯蒟篛: 會進入到是否需要進行環境影響 負責評估的單位是向開發單位領 評估。 錢的,發錢的老大啊!!! ) 4、如果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估, 就 會 開 始 進 行 保 安 林 地、 國 有 地、土石流潛勢區、生態敏感區、 生態保育區等等的詢問動作。並 開始做生態、文化、遺產、地下 水、交通、震動、噪音、水污、 空污等等的調查。

2、開發單位已經花錢買下所有 的 土 地 了, 花 錢 做 了 所 有 的 評 估, 有 些 評 估 還 是 很 大 的 花 費 呢!如果不能開發,那花下去的 錢就像你我逝去的青春一樣,再 也追不回來了。我們都還會想要 抓住青春的尾巴,怎麼可以天真 的認為開發單位會輕易的放棄 5、通過環評程序就可以開發, 呢? 如果環評沒有通過,一切開發計 畫歸零。 據說某件仍有爭議的開發案中, 業主花了六億買下區域內所有的


私人土地後,經過重重調查, 居然發現裡面有一些需保護的 生物,當然開發案目前還是卡 著的。但是你要是地主,你會不 會想盡各種辦法要讓環評通過。 3、現行法規下會導致後開發的 吃虧。舉例來說,有一座山完全 沒有開發,當第一個開發案時, 環評書中的生態部分一定是寫: 本開發區與開發區外多為生態 相似區域 balabala 的。( 又吃了 一塊多啦 A 夢的翻譯蒟篛:我 們只挖了一 小塊,其他地方長 得都很像,所以不用擔心那些 野生動植物的問題。因為空間 很大,也不用擔心土石流、地 表逕流、交通、噪音等等問題。) 好了,但是當它是淺山地區最後 一個開發案時,我就不舉例了, 各位可以想想最近石虎的例子 就好了。裕隆公司活該倒楣嗎?

這樣兩者比較,各位就應該很 清楚環評中的各個項目是由誰 來做比較恰當了吧?

由政府機關長年的實施區域內 所有的調查;哪裡可以開發、 哪裡不能開發其實就一清二楚 的了,不會有業者花了大錢之 後才被告知說:對不起,這裡 不能開發。 政府機關明確的告知百姓國土 的整體規劃,這樣不僅可以減 少環保議題上的爭議,對國土 保安也有著絕對的正面助益。


Q&A 環評委是如何選出來的 ?

環評委員會總共 21 人,環保署 長是當然委員,其餘需要包含 6 個官派 ( 各個部會的官員 )、14 個民間代表 ( 由各單位推薦 ) 其 中比較有爭議的是由各方單位 推薦到底是由哪些單位推薦、 而最終決定是由環保署長決議。

生態環境的調查包含哪些 部分 ? 生態調查範圍很廣,要視地點 而定,又分為海域、淡水水域、 陸域等部分。以陸域生態調查 為例,位於國家公園內等重要

生態區域就需要有四季八次的 資料,但是一般地區僅需要兩 季的資料即可。但是這其中也 是有陷阱的,法規中並未規定 要現地調查的資料,因此就有 環評公司僅以蒐集歷史文獻就 交出生態報告的前例。而環評 中需要調查的基本項目環評法 規中均有最低限度的要求。 環 境 影 響 評 估 法 http:// law.moj.gov.tw/ LawClass/LawAll. aspx?PCode=O0090001


環團教戰守則 目前環評法規的規定,各式開 發案,只要面積達到法定的限 度都需要提出環境影響說明 書,然後依法召開環評會議來 審核。

但是法令是一回事,真正在實 行又是另外一件事。我們常可 看到的就是先開發再補環評、 此開發案有重大爭議或是環評 已經被法院判失效,但是業主 不願意停工。這些時候都會看 到環保團體出來抗議、遊行或 是進入環評會議裡登記發言。 我因為工作的關係,有時是座 在台上讓人電的開發單位的委 託調查廠商,有時是在幫環保 團體抓刀看環說書的漏洞或是 施作上的疏失。雖然兩方人馬

我 都 做 過, 但 是 我 還 是 生 態 人,對著生態環境還是有份莫 名的理想。常常在台上恨鐵不 成鋼,明明幾句話就可以把開 發單位一刀斃命的,但是就像 是鬼打牆般的打不到就是打不 到。或者是在台上不諳解說技 巧,搞得大家昏昏欲睡。 更慘的是完全提不出數據,一 直在訴諸情感。這些都是不對 的方式,只有白白消耗環團的 戰力,對環境保護根本沒有幫 助。我想我就以我的經驗來和 大家談談,一個負責任的環團 到底要怎麼稱職地扮演環境抗 爭事件中的角色。 我知道這篇寫出來之後,很多 環保團體一定會很不以為意、 甚至嗤之以鼻或是破口大罵。 但是我認為我還是要把它說出 來,畢竟環境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這篇文章可以讓環保團體覺 醒、改進的話,那一切就有價值 了。 安 倍 三 箭 射 的 日 本 經 濟 回 春,希望我的 < 環團三箭 >,也 可以讓我們的環境回春。 環團第一箭 < 完善的資料收集 >

通常環團都是在地團體,理應有 著比開發單位更詳盡的數據與觀 察報告。但是很可惜的,我看過 的環團通常是什麼一手資料也沒 有。東引用、西引用的,不同報 告間研究方法不同、採樣區域不 同、研究目的不同,什麼都不一 樣,引用過來又有何用?環團為 什麼會沒有自己的一手調查資料 呢? 會引起環團注意的開發行為通常 是位於環境敏感區域或是有爭議 的開發行為。這些地區在地環團 不就早該開始做現地調查了嗎? 如果一個在地的還團連自己想保

護的區域都無法說清楚有什 麼樣的生態資源的時候,這 個在地環團會不會也太不認 真了。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到, 環團沒有錢怎麼做事?這是 大多數環團不認真的藉口! 環團不是義和團,不能光靠 吃香灰貼符咒來抵抗開發。 如果開發地點是潮間帶,就 在潮間帶拉三條穿越線,丟 丟樣框做個定量調查,順便 再一個逢機漫步法做定性調 查。 一 個 月 一 次, 就 當 做 成 員固定聚會或是教育訓練。

這樣是幾乎不用花錢的。若 開發地點是山區,就選定幾 個 代 表 點、 穿 越 線, 每 個 月 大家出去練練功還可順便聚 會討論。一個月出門一次,每 一季就可以有監測三個區域。


這些資料會比開發單位所提的 更為精準,因為開發單位通常 只能拿出兩季的資料而已。雖 然環團在單次調查中的努力量 會低於有良心的開發單位,但 是因為參與調查的人數較多, 調查頻度也多,我想這個資料 仍是有參考價值的。 當然,若是大家願意,也可以 提高單次努力量,只是礙於環 團少有正職調查人員,所以可 能會有點困難。

各位可以想像,一個環團若沒 有在地的生態背景資料,他要 怎麼和有備而來的開發單位抗 爭?訴諸情感,每次也只能用 這個最沒用的招數了。怎麼說 呢?因為你們是在地,因為你 們是土生土長,所以你們對此 環境有特殊情感,這些我都可 以理解。但是(很抱歉的『但 是』又要跑出來了),今天你

們要說服不要開發的對象不 是在地人啊!說服在地人又 是另外一個議題了。今天你 們要說服的是環評委員!開 發單位有 15-20 分鐘的報告時 間,還有幾乎不限時的答詢 時間。

而環團呢?了不起登記發言 一個人 3-5 分鐘。在這麼有限 的 時 間 內, 又 要 發 飆 罵 人、 又要訴諸情感、又要悲情抗 議,你到底還剩多少時間拿 來說服委員?五分鐘一到下 台,到底你的發言在委員心 中有沒有留下任何正面的印 象? 所以完善的資料收集是環保 團體首先要認真面對的第一 步! 在 資 料 收 集 之 前, 該 上 的課不要偷懶,該請來教學 的老師不要省,甚至可以找 對這個區域或是這個題目有


興趣的學校教授合作,由他來指 導、分析,環團收集現地資料。 這樣才能有與開發單位抗衡的地 一支箭! 環團第二箭 < 再三演練的演說技 能>

前面已經提過了,環團可以上台 的時間很有限,通常都會用一些 人海戰術爭取發言時間。這有兩 種作法,一種就是車輪戰,每個 人上去飆個三五分鐘,大家罵完 一輪結束。

第二種就是大家把時間讓給同一 個人,由他來主講一個比較長時 間的報告。不管你打算用哪一種 方式,請記得要有良好的演說能 力。環團已經比業主少很多時間 可以報告了,又沒有回答問題的 時間。如果不能讓委員立刻聽懂 你到底想說什麼,真的就是白工

一場了。

切記,我再強調一次,要說服 的只有委員!所以環團應該 要說什麼呢?業主的環評報 告中一定會閃躲某些問題,也 甚少看到有替代方案的,別忘 了,零方案也是替代方案之一 喔! 但是常會看到環團和鬼打牆 一樣,一直圍繞著這個環境有 多美好在當主軸。我們應該 說的是委員沒注意到的、委員 不知道的,也就是環說書避重 就輕的,這才是在地環團的優 勢。因為環評委員是就計劃書 來審核,如果連在地團體都無 法說清楚,那委員怎麼知道被 避掉了什麼重要的事情? 而這些優勢不僅環團沒有用 上,常常看到連投影片都不做


的。不是上台後自己說自己的, 就是上台後就打開 word 檔然後 就開始照著唸了。這樣很難在委 員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設備的完善、確定可用是報告的 第一步。我碰過環團的電腦無法 接上投影機的烏龍事件。如果擔 心單槍的連結有問題,可以早一 點到會場試機器。

各位知道業主、施做單位有多重 視這些報告嗎?即使現在單槍如 此普及了,我們出門簡報時都還 會帶一台備用的單槍。就是怕萬 一啊!萬一簡報場所的投影機 故障怎麼辦?萬一和我的電腦不 合怎麼辦?但是很可惜的,就我 所看到的,環團通常是很晚才進 場,也都沒有提出要試連接單槍 的要求。

不管環團在外面要演行動劇也

好、要舉排抗議也好,那些 動作僅是自己在爽的,99% 的情況是媒體連報導都不會 有,並且和環評會不會通過 關係並不大。當務之急是搞 定委員啊!至少先派一個人 進場搞定所有的簡報設備 吧!

再三的排練是第二步。在我 參加的會議中,我看過大家 在投影片前面推來推去的, 你說啦!不要啦,還是你說 比較好。或是投影片中不會 嵌入影片檔。導致投影片播 到一半要跳出來看影片,然 後視窗在那裡切來切去的。 偏偏又常常切換的不順,導 致寶貴的時間就這樣蹉跎 掉了。這些影片的嵌入、演 講者的確認與順序,不是都 應該早就排練好的了嗎?有 時間排練行動劇,不如花個


三十分鐘順一下投影片吧!

把重要的訴求堅定的說出,這是 簡報中最後一步了。不知是我參 加的環評大會次數太少還是層級 太低。我幾乎沒有聽過很有力、 很明確的提出開發單位所送的報 告書上的缺失,大多都是不痛不 癢的呼籲,或是太激動的人身攻 擊了。這些對環評案件都是沒有 助益的。 我知道我所說的第二支箭裡面有 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資訊的不 對等。

環團通常比較窮、大多是義務當 忙的。而業主這裡有錢,施作單 位是領錢在辦事的,當然手法的 細膩度上會差很多。但是別忘了, 業主再有錢,施作單位再有心, 最多僅能取得兩季至多四季的一 手資料。若是一個盡責的在地團 體,隨便出手就應該足以讓業者

提送的報告書相形薄弱,這時 就可以提出業主說明書中調 查的不足處或是預估的不合 理性,可以提出邀求專家會議 也好,補做調查也好、甚至駁 回都有可能。 所以,別忽略了那短短三五分 鐘發言的重要性。該印製補充 資料發給委員就印製,該做投 影片的做投影片。千萬不要以 為只有三五分鐘隨便說說就 好了。那請你放心,如果你是 這種心態,那委員也保證只是 虛應故事罷了。

就是因為環團很窮,所以才要 將有限的精力與時間花在值 得花的項目上。除非是國光石 化這種全國性的大案子有機 會常上媒體外,很多地方性的 案子根本沒有機會。就算是 美麗灣的環評大概也是每次 環評前後一兩天的新聞罷了。


真的要著力的還是充實自己的實 力,不論是調查內容還是簡報技 巧,這樣才有機會一舉擊中對方 的要害。 環團第三箭 < 良善的地方溝通 >

環保運動是一個希望地方環境永 續、生活永續的改革運動,與地 方間的關係理應十分緊密。只是 目前有許多環保運動並不是由下 而上的,大多是因為政府或是財 團有開發的動作後臨時開始推動 的。 很 不 幸 的, 這 種 事 件 通 常 和地方間的短期利益是有所衝突 的,也因此與地方勢力間的關係 不良是可以預見的。 在環境事件中,得利的大多是少 數的個體,但是直接受到損失的 也是少數個體。大多數的民眾是 隱形的受害者!只是他們自己不 知道自己也會受害,所以對此事

件莫不關心。得利者通常具有 地方勢力的背景,較容易動員 所謂的鄉親來支持。而直接受 害者就比較少有能力動員其他 的鄉親來支持了。通常環保團 體都是由直接受害者的角度出 發,給予聲援、實際的支持行 動。當然直接受害者一定要給 予支援的,但是若完全以直接 受害者的角度是很難獲其他鄉 親共鳴、進而支持的。應該要 試著把間接受害者找出來,從 他們的角度提出訴求,讓間接 受害者覺醒,這樣才比較容易 有成功的機會。 參加了許多場次的開發說明 會、現地會勘、環評審查會議 等等,發現絕大多數的場次均 只見環保團體與利益團體在對 槓,很少看到有以潛在受害者 的角度出發的。沒有更寬廣的 群眾基礎,反對運動是很難成 功的。甚至我還碰過有二分法


的,不是和我同邊的就是敵人。

有時真的令人感到很無奈,不是 敵人就是和我們同一邊的不是比 較好?甚至是就算是敵人也要想 辦法讓他認同我們?而不是搞的 烽火遍地,然後再來哀怨的逢人 就訴說先行者的悲哀。 做為一個稱職的環保團體就得要 常常捫心自問,我們是不是有和 地方其他團體串連?有沒有和地 方其他勢力有往來?有沒有橫向 溝通的能力?有沒有妥協的心理 準備?環保團體資源相當有限, 平常沒有環境事件時就應該積極 地與其他協會聯絡,咳!雖說環 團好像沒有這種太平時光啦!就 是如此,資源的運用就要更謹慎 的去評估。可以借用別人的地方 就借用,成功不必在我;替代方 案如果有可以接受的地方,雖不 滿意還是得勉強接受。當然不是

說環團的要求要處處打折、 處處低頭,而是如果可以接 受的就接受吧!把火力放在 完全無法接受的事件上,不 要被利益團體牽著鼻子走, 最後整個環境運動陷入一個 掛一漏萬的窘境。 與社區有良好的溝通說得容 易實施困難。社區自有人力 絕對是最重要的一環,所以 平常的長時間培訓、駐點等 就是蹲馬步了。利用教育潛 移默化人心才是重點,只是 現在的環境事件通常來的又 快又急,讓很多環團根本沒 時間深耕一個地方。所幸, 筆者在許多地方看到了新希 望,不僅有駐村人力、培訓 計畫,甚至還有產業輔導。 我想這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一 步。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