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報022s

Page 1

022 012

發行日:2014/12/04 發行人:朱雲瑋 電 話:0918750429 編 輯:鄧佩貞 發行所:鶵鳥藝文空間 地 址:澎湖縣馬公市中正路五巷三十八號

聖誕節, 就是要黑皮啦!

本期主題:被拋棄的島嶼-西吉嶼(II) 菊島萌農物語-回家來杯風茹茶

新專欄『尾樂頻道』-珊瑚礁的秘密

§海口人咖啡聖誕特調§鳥老闆365-小胖鳥出列§澎湖郵便局§


鳥店長報告 12月份營業時間更動:

由於店長個人因素,12月份營業時間將更改為「12/11-12/25的12:00~22:00」造成 大家的不便敬請見諒!

這個月新增了一個專欄「尾樂頻道」 ,主要是由尾樂帶領大 家去認識藏在海洋裡的有趣事物。 作者尾樂是鳥店長這 幾年認識的朋友裡面,書看得數一數二的多的人,對於許 多東西也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不同於鶵鳥過往所提到許 多比較嚴肅的海洋話題,這次用比較輕鬆簡單的方式來看 海洋,希望大家會喜歡這系列的專欄唷!

海口人咖啡-聖誕特別款

日曬西達摩加水洗柯契爾,專為假日特調。喝起來有著水洗乾淨的感 覺,但是 body 還可以有稍微的厚實感。適合在假日節慶中,一個人靜 靜的坐在音響間或是書桌前,品嚐著為了聖誕節特調的咖啡,好好的 放鬆一下。 訂購日為即日起到 12/21 日,錯過了就要等明年了。 售價:單包裝 50 元,經濟包 400 元。 保證使用精品豆,絕對不是一般的商業豆, 用掛耳包只是想讓各位可以輕鬆的品嚐好物。


鳥老闆365 作者: 朱雲瑋

小胖鳥!出列!

紅尾伯勞:吼!你們是怕什麼啦!沒看過可愛的胖子嗎? 看我胖的多有喜感啊!!很可愛吧?不要擔心,就出來承認吧! 不吃胖一點,飛一飛體力不支掉進太平洋,才真的沒人收屍呢!

1

濱鷸:你在叫誰啊?沒聽到, 絕對不是在叫我!!(繼續吃)

時序已經進到 2 月了,再一個月後,候 鳥們又要開始牠們生命中最大的冒險 遷徙。遷徙對候鳥來說,真是可以說是 生死交關。 可以想像一隻數十公克的小鳥,要飛越 無邊際的海洋,從台灣回到西伯利亞去 繁殖。

赤足鷸:沒見過鳥翻白眼啊? 也一定不是在叫我,如果連我都胖了, 那天底下就沒有瘦子了!

這麼長途的飛行,在出發前怎麼可以不 多補充一些燃料呢?許多候鳥長程遷徙 前,體重可以高達平常的一倍呢! 依體型大小不等,身體裡面脂肪含量可 以高達 40%以上。這樣燃料帶的更多了 吧!

濱鷸:好啦!好啦!我承認啦!但是我 真的也是很可愛啊!不多吃一點,真的 會像紅尾伯勞說得,死在太平洋呢!

3

所以我們要大喊,小胖鳥們,出列!

蒙古鴴:嗯啊!嗯啊!你看我都快看不到腳了, 哈哈哈!反正飛回去就瘦了,沒在怕的啦!


當月主題

被拋棄的島嶼-西吉嶼(II)

若說東嶼坪是時間停止的島嶼,那麼西吉嶼就是被拋棄的島嶼了

西吉嶼的主廟是池王府,既然西吉嶼已經遷村了,池王府當然也就沒人祭祀、維護了。雖 然沒有後續的維護,但是池王府在西吉嶼仍算是數一數二的大建物,廟的側邊還有類似 劍獅的圖案喔!廟的外側當然會有金爐了,我個人一直都很喜歡金爐上面的那隻獅子,呵 呵!可能是獅子啦!有點像嘯天犬,甚至還有點像琉球、石垣島的Shisa!

池王府真的是很可惜的一間宮廟,整體做工非常的精細。古代是封建制度,是嚴格地遵守 階級制度的。除了官府可以比較華麗之外,一般民眾對於住家的建築可是很低調的。一來 深怕觸犯了一些官府的禁忌而招禍,二來是為了避免被土匪、海盜等搶劫,所以一般百姓 的住宅建築會比較樸實一些。住宅都要低調的話,那要怎麼凸顯出我們村莊比較有錢呢? 就是拿廟出來比拼、彰顯囉!廟宇是拜天的,官府不僅不會干預,甚至還會希望藉由廟宇 的宗教力量來管教人民,因此蓋廟可以不用擔心禁忌的問題。

1


2

宇通常是整個村落的經濟指標,甚至為了和鄰村火拼而不惜傾全村之力呢!看看池王府 的這些雕刻就可以知道,兩側花紋對仗工整,木頭、石頭的雕工細膩,真的是令人嘆息的 一間宮廟。雖然屋頂的虎紋裝飾還可以清楚的看出來,只是也都殘缺不全了。而大門上 的平面彩繪也都剝落了,真的是十分的可惜。畢竟平面彩繪在台灣也是愈來愈少見了, 現在多改成立體雕繪的大門了。這種完全拼匠師畫功的逸品將會一扇一扇的消失。即使 這麼好的建築,但是依舊人去樓空����� 據說壓垮西吉人最後的一根稻草就是因為這座 宮廟的乩童意外死亡。使得還在猶豫要不要遷 村的村民下定決心要遷走。村民們認為連神明 都不需要代言人了,不就是意味著連神明都要 離開了?!守護神都要走了,那我們還留著幹 嘛呢?因此全村的人陸續遷走了。 每次上西吉嶼都是豔陽高照,真的很喜歡在這 座廟前面好好休息一下。不知為什麼,每次看 著人去樓空的池王府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一 種很安心、舒服的感覺。真希望池王府可以一 直這樣保存著,每年都可以回去西吉嶼看看祂 。只是自己也知道,這是很難達到的心願 西吉嶼為玄武岩自然保留區,本次登島是有申請並核准。 若無申請擅自進入者,每個人可是要罰三萬元喔!

圖3 屋頂的虎紋裝飾還可以清楚的看出來,只是也都殘缺 不全,大門上的平面彩繪也都剝落了,真是十分可惜。 平面彩繪在台灣也是愈來愈少見了,現在多改成立體 雕繪的大門了。 圖4 天花板的部份全都垮了,但是屋頂僅靠著兩端小小的 連結,卻還是站的好好的。只是不知道還可以站多久 就是了。


菊島萌農物語 作者: IdaWang

回家來杯風茹茶 說到澎湖人永遠忘不掉的味道,風茹茶香大概是名列前茅的吧。 雖然不曉得馬公的情形如何,但對一個望安野孩如我,採風茹草 、曬風茹,等待外婆用大鍋灶煮上一鍋醇香的風茹茶,加上黑糖 幾許、擺涼,最後放進冰箱裡冰鎮上幾個小時,才能喝到冰涼沁 人的風茹茶,那真是一段漫長的等待啊,但入口的瞬間又是多麼 迷人!隨著島嶼上的觀光業發展,風茹茶從家裡的冰箱被移到食 肆及茶飲店的貨架上,這個被評為澎湖最具開發潛力的植物,藉 由茶飲店的行銷也漸漸在台灣打響了名號,採摘的人越來越多, 卻也使風茹在野外漸漸沒了蹤跡,僅能由人為栽培提供廣大需求 ,目前只有在員貝、望安等離島地區才找得到大型的野生族群了 ,想來真是有些感傷。不曉得現在菊島孩子們到了野地,除了天 人菊之外,認不認得這「熟悉」的菊科小草? 想來是該好好的介紹風茹草一下,但若照著植物圖鑒照本宣科, 說些莖基部叢生、葉羽狀深裂云云的植物學術語卻也太無趣,不 如來張圖片直接了當。

儘管澎湖人都叫它風茹,但在官方上的名字卻是香茹。 也好,草如其名。


它有著細細但飽滿的葉片,當時 序進入五月,便會開出黃澄澄的 小花。若你湊近一點瞧,會發現 這精緻的小花是由兩種不同形狀 的花瓣構成的,外圍的一圈長條 形花瓣,稱之為舌狀花,舌狀花 包圍著中間許多筒狀的花瓣,這 些叫做管狀花,當花朵發育成熟 了,中間的管狀花將會結出黑色 的瘦果,繼續完成繁衍的使命。 小時候跟著家人採風茹,家人就 常常提醒我,若看到黑色的種子 就順手灑到一邊,這樣未來才會 有風茹可以採。 至於澎湖人是什麼時候開始懂得 喝風茹茶的?我想已不可考。但 至少我們知道風茹已經在澎湖存 在許久了,早在西元1864年,英 國的博物學者斯文豪氏(註)所發 表的台灣第一份植物名錄裏,當 中就有香茹,他甚至懷疑這是一 種新物種呢!只可惜經過分類學 者的鑑定,認為澎湖所採集的香 茹與亞洲南部及東南亞等地的香 茹族群並沒有明顯可區分成兩物 種的特徵,所以被歸類為同一物

種,否則台灣又多了一項特有種 植物了。但管他特有種不特有種 ,風茹茶的風味依舊,快回家來 杯風茹茶吧。 註:Swinhoe. Robert(1826~1877),多譯為斯文 豪氏,或譯為郇和。英國外交官 暨博物學者,曾任英國打狗領事 館領事(現高雄西子灣),於任內 大量研究中國及台灣的自然生態 ,尤其以鳥類的研究最為重要, 並紀錄了部分植物名錄。為紀念 其貢獻,許多台灣特有生物皆冠 之其名,如斯氏懸鉤子、斯文豪 氏赤蛙等。


尾樂頻道 作者: 梁尾樂

由於工作的關係來到澎湖,又 當初碩士研究的主題是珊瑚, 這年在澎湖的幾段日子有空就 往海岸線跑。澎湖的珊瑚礁群 聚相當健康,由其桌狀、版葉狀 的大片軸孔珊瑚在本島或其他 離島早已不復存在,此處潛水 卻常能見到一整片一整片存在 ,霎是驚豔。不過跑遍了本島的 一個圈便是一隻珊瑚蟲個體,此圖為某種菊珊瑚 幾個大小海灣,大多是玄武岩或礫石灘以及沙灘,並沒有見到珊瑚礁潮間 帶,不過儘管如此長長的海草床下依然蘊含著許多有趣的生物如海蛞蝓 或一些蝦(魚虎)、螃蟹;礁岩攤上更是長滿了石蚵以及數量繁多的各色小 螺;延綿的沙灘海岸線是最適合放空的了。一逮到機會往外跑總是騎著小 車到鄰近海岸看看,往往在不知名的小港口或海岸就閒晃了大半天。 不過畢竟花了兩年的時間在珊瑚上面,當然會格 外注意到它們,海邊找不到不打緊,澎湖的傳統 建築就是用死亡珊瑚的骨骼所搭建起來的,也就 是人們口中的「咾咕石」 。

珊瑚&共生藻

鹿角珊瑚的珊瑚蟲大小相對小 很多,大概只有1mm

珊瑚是種很有趣的”動物” ,我們看到的咾咕石其實是由許多隻珊瑚蟲個 體所組成的,珊瑚蟲個體間生長出一種稱為共肉的組織彼此相連,並且分 泌碳酸鈣來附著在基質上,形成一顆顆的群體。 珊瑚獲取養分的方式也很有趣,珊瑚蟲會以一些機制捕捉藻類放進身體 中形成共生藻,這些共生藻在其中受到保護不被其他浮游生物補食,也繼 續的行光合作用,成為珊瑚主要的營養來源,珊瑚美麗的色彩也大多來自 體內共生藻的色素。


假如環境狀況不佳,這些共生藻便 會離開珊瑚體,透明的珊瑚此時便 顯露出白色的碳酸鈣骨骼,也就是 我們常聽見的珊瑚白化,不過此時 的珊瑚仍未死亡,牠們會像海葵一 樣伸出長長的觸手捕捉海中微小的 浮游生物當作食物。

珊瑚蟲在夜晚伸出觸手捕食

雖然大部分的珊瑚並不能用這種方 式獲取足夠養份,但仍有部分珊瑚 僅用這種方式為生,例如管星珊瑚 以及不堆積碳酸鈣骨骼的軟珊瑚, 這類珊瑚通常顏色更為艷麗。

顏色鮮麗的管星珊瑚,體內並沒有共生藻的存在

珊瑚能透過許多方式延續生命,最 常見也最快速的方式就是將身體一 分為二的分裂生殖,珊瑚透過這種 方式長成較大的一株珊瑚群體;除 此之外牠們也會透過在特定的月象 與潮汐時,大量同步排放精子與卵 子,這些精卵團在海洋中受精發育,

,隨著海流也許漂流到幾千浬的另 一片海洋後拓植成新的珊瑚群體; 另外也有一部份珊瑚會在體內先完 成受精發育後才排放出成熟的珊瑚 幼體,這些珊瑚幼體附著在適當基 質後便會開始堆積碳酸鈣骨骼與分 裂,形成新的珊瑚株。 珊瑚死後留下的骨骼成為澎湖重要 的建材,但當牠們在海中時便已經 是許多海洋生物的家了。珊瑚分枝 狀的間隙是許多幼魚以及螃蟹躲避 掠食者的庇護所,而各珊瑚株之間 的空隙則能提供體型更大的生物棲 息。 棲息於此 的生物或 者直接啃 食牠們, 如鸚哥魚 啃食珊瑚的單棘魨 、刺尾鯛 ,或者有種癭蟹會分泌化學物質使 尖枝列孔珊瑚包覆形成蟹癭,直到 珊瑚狀況不佳時才又離開;另外珊 瑚代謝後的廢物也成為海洋中浮游 藻類營養鹽的來源,並藉由藻類的 光合作用合成生物能夠使用的養份 ,像陸地上的花草樹木一樣,養活 各色生命。澎湖的海洋中就蘊含著 這樣一個龐大的花花世界,是不是 很令人怦然心動呢!


繪藝 、 回憶

作者:用畫筆記錄故鄉的男子 呂國正

澎湖郵便局 在網上搜尋郵便局的照片以便作畫時,突然被這掛著一對日本太 陽旗,和迥異於今日的外牆與屋瓦塗裝給深深吸引。 澎湖郵便局創建於1926年, 建築時期正逢「歐風建築」盛行而採 用了「和洋混合風」的設計, 大門入口處屋頂由於受到軍國主義 的影響,外型狀似一頂日本幕府將軍頭盔。光復後,電信局於建 築物北側牆處,增建一座電信夜間窗口,受理民眾夜間電信服務 。大門人口處左側,設有三間長途電話亭,供民眾使用。 心懷感激地看著這留在繪葉書上的老照片,讓後人得以一窺當年 媽宮城最熱鬧的街景。彷彿穿越了時空,在一個陽光和煦的午後, 漫步於那時的海岸通(現在的中山路)與棧橋通(現在的民族路)一帶 , 隱身於大久保百貨與水上派出所前熙來攘往的人潮中…一切宛 如宮崎駿動畫般的場景。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