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TICALITY OF COMMERCIAL SPACE AND EXHIBITION SPACE

Page 1

THU-ARCH

2024 Spring Li, Hsu

Instructor: Kwok-On, Fung

VERTICALITY OF
Fashion Factory
COMMERCIAL SPACE AND EXHIBITION SPACE Fabrication
In memory of Issey Miyake

目錄

FOREWORD

PART A

PART B

PART C

PART D

PART E

前言及題目概述

對於高層商業建築的反思 面對商業都市的空間策略

如何透過事件創造及定義建築

總結:消費及展演的參與者

工程圖面及模型照片

CONTENTS
1 2 3-6 7-10 11-22 23 24-46 1

前言及題目概述

背景

如果建築為人提供保護,那服裝就是我們第一層的空間, 是身體延伸的建築,無 時無刻跟隨我們生活。

服裝材料和建築外皮一樣,充滿表情,構造原理和文化理解等。服裝一直是空間 文化的重要元素,也承載人類歷史發展的見證。

本學期題目裡,我們將在日本東京設計一個以三宅一生為主題的服裝工廠,這個複 合功能建築裡,包括設計,展覽與銷售等配置。同學們如何從日本城市的認識中 設計建築?配置上如何思考三類主要空間的關係?

研究重點與目標

關鍵詞: 垂直性/公共性/材料性

(1) 研究三宅一生的背景與哲學,利用建築空間去演繹這位日本服裝大師的理念。

(2) 研究複合功能建築的設計邏輯與案例,結合題目中的設計,展覽與銷售去設 計建築空間。

(3) 探討材料的運用與服裝設計的內在關係,分析服裝的加工/創作過程,運用服 裝設計方法到建築外立面或空間中。

2 指導老師:馮國安

精品店、高層建築、商場這些當代氾濫且主導著部分都市的空間,往往有幾個特 點。首先,空間的平面配置以最高經濟效益作為準則,使得購物的過程由符號及 物件作為經驗點;其次,建築體在城市中以雕塑的狀態存在,意味著立面封閉的 體塊是形塑以視覺主導都市經驗的一大因素;最後,剖面上不同樓層的機能可能 毫無關聯,使得人在建築內部的事件體驗產生斷裂感。

我決定面對這些反思的結果,同時結合訓練目標中我最感興趣的部分著重進行思 考及設計。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作為貫穿這學期設計的主軸:

消費及展演空間的垂直性是否有新的可能?

當代高層商業建築
3

量體的姿態

透過一系列量體及材料嘗試的草模,我的第一步便是將一垂直量體的中央挖空, 不僅僅是地面層,量體中央的虛空間也將向城市開放。建築內部滲透出的活動會

形成一種新型態的城市立面,這種立面是動態的,其反映的將是複雜且不可預測 的當代城市樣貌,而非恆定卻與事件脫離的視覺符號。

4
5
6

基地位於東京銀座五丁目,鄰近有大型購物中心(GINZA SIX)。基地形狀為矩形, 其中兩側緊鄰旁邊的大樓,另外兩側則面對較大型的十字路口。基地條件進一步 決定了量體中央虛空間的姿態。

基地
7
8
9
10

確立了量體面對基地的態度後,事件的資訊從量體中央的虛空間滲出,與城市產 生連結。

在我的設定之下,主導這棟建築的事件便是走秀活動。

我建立了一條垂直動線,模特兒將在能夠垂直升降的機械空間中進行一部分的走 秀活動,在幾乎垂直貫穿整棟建築物的同時,虛空間的存在使得走秀活動被城市

中的人們參與,走秀活動的觀看與被觀看從封閉的室內被拉大至城市的尺度,同 時消解了室內外的分界。建築成為了都市的一部分。

這條動線在早期階段是一部獨立的電梯,與支撐量體的結構無關,然而兩者並非 無結合的機會。

事件
11

案例分析—Prada Aoyama

同樣位於東京的服裝店—Prada Aoyama在處理結構問題時,創造了精彩的結合關 係。

在此案例中,垂直支撐的結構位於立面位置,並同時為立面創造了表情,菱形的 橫向管狀空間既是VIP客戶的空間,也是提供側向穩定的重要結構。

結構、立面、空間劃分同時被整合。

12

結構與事件

透過分析、理解Prada Aoyama對於結構的處理後,結構在我的設計中產生除了立 面及空間劃分的第三種結合可能,即動線。

原先純粹作為支撐而相交的兩根柱子開始在空間中成為歪斜關係,在平面上的柱 位連線則不斷旋轉。旋轉的兩根柱子支撐了所有樓板,同時也是垂直走秀平臺的 支撐軌道,標示著垂直走秀的路徑。

結構標示了動線,動線又進一步創造空間中的事件。

13
14

事件定義機能

小面積、複合機能的設定條件在剖面上形成了不可避免的機能堆疊。垂直走秀活 動將整合這些機能,即使是跟走秀活動無關的機能,也可以透過挑空空間短暫地 意識、參與到走秀活動。事件使得建築成為一整體。

將分別從兩側切出的剖面置放在一起,說明透過垂直走秀活動的發生與否,使得 建築物在兩種模式之間不斷切換。時而各自為政,時而成為整體。

15

我設定了可以被管制的兩個機能(教育工作坊、演講廳)作為走秀動線的起點及終 點。半戶外美術展覽空間及演講廳則提供了三種類型的走秀空間。

六樓的走秀空間是一個完整的平面,位於半戶外虛空間的下半部分;七樓的走秀 空間是懸吊、半透明的環形路徑,位於半戶外虛空間的上半部分;八樓的走秀空 間是一個封閉內縮的量體,位於室內。

三種空間與垂直升降平臺的組合,可以創造全新的走秀模式。

平臺在量體中央虛空間中的旋轉角度,恰好以長向面對著都市,街道上的人們以 幾十米的距離關係重新觀看走秀活動。此時被關注的對象可能不再是服飾本身, 而是瘋狂的都市奇景,以一種粗暴的方式被視覺消費。

垂直走秀活動
16
17
18
19
20

商業空間作為路徑

主要的商業空間(咖啡廳、書店、服飾零售店)全部都位於量體中央的虛空間之下, 並透過單向手扶梯或樓梯連結。手扶梯在此不再是以經濟優先的考量進行配置,

而是作為劃分及連結空間的物件。使用者透過手扶梯垂直向移動時將會意識到不 同商業空間的層級關係。

單向、進行空間定義的手扶梯在小面積的基地中將空間從迴路式動線轉變為線性 的單向路徑,而其終點便是位於六樓的半戶外空共空間。商業空間成為了使人們 重新認識都市空間的工具及手段。

21
22

總結:消費及展演的參與者 這裡的參與者有兩種層面的意義—遊逛於都市的參與者(廣義)及走秀活動的參與 者(狹義)。一般而言,走秀作為一種在階級上進行潛在劃分的活動,以一種較難 以接近的形象存在於大眾的印象中。

我提供一種新的參與方式,不一定是非常菁英的、精緻的、費時理解的。我認為 服裝面對任何事物都愈來愈快的當代,跟建築處在相同的困境,兩者都被化約為 視覺消費物,以人腦難以接受的極快速度粗暴地被代謝掉了。

事實上,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早在他1957年的著作《神話學》中就已經談過 類似的問題。當食物開始出現在雜誌上,其資訊意義就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為了在視覺上誘人而產生的手段甚至回過頭來影響了飲食文化的種種。

既然當代的特質是如此,如何透過這種特質反過來強化建築或都市的非視覺部分, 與早就氾濫的視覺體驗共同構成完整的空間經驗,或許是當代空間迫切的需求之 一。

任何人無論以何種觀點看待建築、服裝、走秀、展演,都可以在這個案子中找到 適合的位置,當然之中必然會存在階級劃分,但無論是在封閉的室內、半戶外空 間、商業空間、都市街道,參與走秀的方式都是獨一無二且無可取代的。你可以 以任何尺度參與這項活動,從服飾的細節到都市奇景,在沒有權威或既定教條的 當代都是一種答案或可能性。

23
24
工程圖面
25
S = 1 : 400 0 8 16 24 32 40 M SITE PLAN 26
27
S = 1 : 200 0 4 8 12 16 20 M TRIMETRIC 28
UP UP 29
S = 1 : 100 1F PLAN 0 2 4 6 8 10 M 30

2F PLAN

4F PLAN

2F 教育工作坊 3F 書店 4F/5F 服飾零售空間 UP DN UP UP UP DN UP DN A A' A A' UP B B' B B' 31
教育工作坊 3F 書店 4F/5F 服飾零售空間
2F

3F PLAN

5F

PLAN

S = 1 : 100 0 2 4 6 8 10 M UP DN DN UP UP DN DN UP A A' A A' B B' B B' 32

6F PLAN

8F PLAN

6F/7F 半戶外美術館或走秀空間 8F 演講廳或走秀空間 9F 辦公室 UP DN UP DN UP DN UP A A' A A' B B' B B' 33 6F/7F 半戶外美術館或走秀空間 8F 演講廳或走秀空間 9F 辦公室

7F PLAN

9F PLAN

S = 1 : 100 0 2 4 6 8 10 M UP DN UP UP DN DN DN UP UP DN DN DN A A' A A' B B' B B' 34
35
SECTION AA' 36
37
SECTION BB' 38
39
DETAIL S = 1 : 20 0 40 80 120 160 200 CM 40
41
DETAIL S = 1 : 20 0 40 80 120 160 200 CM 42
43
模型照片
44
45
4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