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敘》第四期

Page 1

2021年8月

屯敍

團 聚 屯 門 人 。記 敘 屯 門 事

004

第四期

編輯 // 黃俊邦、區嘉奇

經歷三次改朝換代:

友愛商場與 街市的歷史軌跡

上世紀七十年代,屯門發展成新市鎖。 面對持續增長的人口,香港政府於區內興建 多個大型屋邨。友愛邨及安定邨在這個時代

脈動下,分別於1979年及1980年落成。為 應付友愛邨及安定邨的日常生活的需要,友 愛街市及商場於1980年正式啟用。

文/ 區嘉奇

美 術 / Li l y W P L

公營時期

領展時期

1980-2005 2005-2017

基匯資本時期

2017至今

2005年之前,友愛街市及友愛商場由房屋署

2005年,房委會2005年出售180個屋邨商場、

時間來到2017年,基匯資本以50億元向領展

的各項設施都較簡陋,最明顯的差別是它沒有冷氣

愛商場及街市便交由領展管理。經營之初,就有

由,要求街市的商戶於2018年6月30日離場。由於

管理。跟今日「私有化」相比,當時的街市及商場 系統,光線亦較陰暗。不過,由於當時街市及商場 的服務對象主要為是從各地搬來屯門友愛的基層市 民,故鋪頭租金平、貨品價格便宜成為了街市的一 大特色。除此之外,翻查報導,專頁「香港公共屋 邨圖片集」版主梁瑋鑫在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 曾指出,表面上友愛商場並沒有特別之處,但在設 計上其實暗藏很多為社區著想的細節,例如它預留 了很多空間供市民聚腳,而通往這場各樓層的斜道

設計,亦照顧到行動不方便人士的需要。(1)由此看 來,當時的商場及街市的作用除了消費購物外,更 重要的,是方便居民,以及凝聚社區。

街市及停車場設施予領匯(現改稱領展),自此友 傳領匯要求小店繳付高昂的租金,及提出難以接 受的條件,令小店不得不搬遷或選擇結業。到了 2012年,領展對友愛商場進行大型的翻新工程,

工程把友愛商場合二為一,新商場亦重新命名為 H.A.N.D.S,意指 HAVE A NICE DAY SHOPPING。

翻新工程把原有的半室外商場改裝成密封式商場, 裡面提供了空調設備。本報曾訪問了一名居住於友 愛邨,八十多歲的黃婆婆,她指:「有冷氣好好, 早起買完餸咪可以上黎抖涼坐下,唔使係屋企咁

熱。」可見改裝後的商場為長者帶來舒適的感覺。 不過,前區議員林健翔(友愛南)指:「裝修後係

有冷氣,但商場全部變左買貴衫貴鞋,年輕人唔會 係度買野,去都去市中心。長者唔會買年青品牌

啦,所以佢令到一班基層無辦法係區內買到生活所 需。」由於H.A.N.D.S走年輕時尚路線,其引入的商 (1)〈公屋有甚麼好指﹖你真是個怪人〉,《蘋果日報》, 2017年12月16日。

戶主要屬於貴價奢侈品品牌,一些居住於那裡的基 層市民並沒有足夠的消費力購買那些商品。

購入友愛商場及街市。當時基匯資本以翻新工程為 決策引起廣泛的爭議,基匯資本把計劃延遲至2019

年3月進行。2020年6月,翻新工程完成。管理團

隊除為街市注入了童話元素外,還在內部進行大規 模改裝,把友愛街市分成「食肆」及「街市」兩

部分,收窄了行人道,並將本來呈不規則形狀的鋪 位改建成長方形,各鋪位的空間在觀感上較寬敞。 加上店鋪內的光線非常充足,顧客進內購物時也較 舒適。前區議員林明恩(友愛南)肯定基匯資本的公

共關係團隊,認為跟領展相比,他們「非常樂意跟 大眾對話」,亦願意去關注街市的公共空間使用問 題。然而,對於街市私營化的管理方式,他仍感到 憂慮:「首先,好多商戶反映租金貴左;其次,在 售價上升的情況下會否加重基層的負擔,都使人 憂慮。」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