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島各界聯合會(下稱「港島聯」)舉辦「港島關愛社區大行動2025」, 於回歸節慶前後,通過廣大地區義工向港島基層送出逾萬愛心福袋。六月卅日,港島聯在會所舉行「慶祝香港回 歸祖國28周年暨『港島關愛社區大行動2025』啟動儀式」,象徵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中聯辦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副部長尤斌,中西區民政事務專員鄭建瑩、灣仔民政事務專員張雁伶、東區 民政事務專員黎旨軒、南區民政事務專員張佩珊、社會福利署中西南及離島區助理福利專員周小鳳、東區及灣仔 區福利專員蕭建香等出席主禮。
啟動儀式揭開關愛行動序幕
港島聯理事長蘇長 荣 致辭時表示,港島聯組織是次活動,冀為港島居民送上節日祝福 與溫暖的同時,更希望能引起帶頭作用,推動更多地區團體一同開展社區服 務。他表示,在今後繼續團結地區義工及團體,一同做好地區服務,真正做到 「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解市民所困」,協助特區政府切實排解民生憂難, 加快推進香港由治及興,並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好發展。

儀式上,各主禮嘉賓聯同港島聯理事長蘇長 荣,會長蔡毅、薛博然、周厚立,分批將 愛心福袋頒授予港島各地區及團體義工代表,代表將這份溫暖及心意,經由廣大義工,一 傳十,十傳百發放開去,令全港島區市民,尤其基層社群,都能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與 支持。
受惠居民感激社會關懷
儀式結束後,港島聯首長與義工團隊隨即分組走訪港島各區,上門探訪基層住戶,親手 將愛心福袋送至有需要人士手中。福袋內含日常生活必需品,旨在傳遞社會溫暖。
多位接受福袋的基層市民對活動表示感謝。其中,住在百德大廈的潘女士表示,福袋 中的物資非常實用,能夠減輕日常開支壓力,更感受到社會的關心。家在華登大廈的黎女士 亦稱,義工們的探訪讓她倍感溫暖,感謝港島聯在回歸慶典期間不忘照顧基層需求。南區的 吳先生和陳女士則表示,這類活動體現了社會互助精神,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類似舉措惠及社 區。
「港島關愛社區大行動2025」是港島聯年度重點活動之一,旨在凝聚社會力量,關懷 弱勢群體。未來,港島聯將繼續聯同各界義工,開展更多元化的社區服務,促進社會和諧共 融,共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的喜悅。
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8周年,同時表彰校長、 教師、家長及學生等義工對教育界的無私奉獻,香港弘德 基金會與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於七月一日假座漢華中學 舉行「香港傑出家校義工頒獎典禮2025暨香港區教育界義 工團啟動禮」活動。是次活動獲港島區逾150間中學、小 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參與,共嘉許1000名傑出義工,並 邀得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香港教育工作者聯 會主席黃錦良、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蘇長 荣、香港童 軍總會執行委員會主席葉永成、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 席周文港、教育局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方奕展 等擔任主禮嘉賓。
六年累計嘉許5000人 義工服務惠及多元社群 自2019年首屆「香港傑出家校義工選舉」舉辦以來, 活動已邁向第六年,累計嘉許義工人數達5,000人。今年 獎項涵蓋「香港教育界傑出義工領袖」「香港傑出家校義 工領袖」「香港傑出青年義工領袖」等七個類別,表揚不 同群體在教育、社區服務中的貢獻。

香港教育界傑出義工成就獎 香港傑出家校義工
關愛、共融、和諧,充份展現「凝聚家校、惠澤社群」的 精神。
為延續使命,大會宣布正式成立「香港區教育界義工 團」,正式啟動標誌着香港教育界在義工服務領域邁出了 全新且重要的一步,期望通過大家努力,進一步營造積極 向上、充滿愛心的教育環境。
家校合作
義務工作強化國民認同
教育局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方奕展致辭時 指出,家長是學生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持份者, 透過義工服務能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榜樣。
他分享自身20年義工經驗,強調義務工作不 僅改變個人生命,更能提升對社會的投入感。

方奕展
方奕展特別提及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為義務工 作可增強學生對國家及社區的歸屬感。他引述一些國外經 驗,若果家長能以身作則、引領子女一起參與義務工作,
更能加強學生對國家情感和歸屬感。

從校園到社區 以行動傳遞關愛 獲獎義工、聖文嘉幼兒園家長教師會主席翁美英表示, 除參與學校事務外,她也長期協助基層家庭 及獨居長者,未來將擴大服務範圍,更深入 了解長者需求。另一名從事義工十餘年、獲 獎義工彭慧茵則坦言:「幫助他人不求回報, 看到別人開心,自己更開心。」她承諾繼續 支援家校合作項目。

主辦方期望透過活動提升公眾對義務工作的認識,宣 揚「熱心助人」精神,促進義工服務的持續和發展,讓無 私奉獻的精神傳播校園,共建和諧、共融、團結的社區關 係,為香港帶來更多的關愛和正能量。

香港弘德基金會主席、香港區家長教師 會聯會主席丁柏希感謝各學校多年來全力支 持傑出家校義工選舉,及教師、家長和學生 義工無私的付出。教師和家長默默獻上自己寶貴的時間, 以身教作為子女榜樣,積極參與義工服務,以感恩之心回 饋學校,凝聚家庭、學校與社區的協作成效,讓校園充滿
共繪海濱發展藍圖 探訪長者中心聽民意

為更好地宣傳及匯報區議會地區工作, 收集有關海濱長廊發展及地區建設相關意 見,並介紹關愛隊服務,中西區區議員及 關愛隊聯合舉辦巡迴探訪區內長者中心。
探訪超過1,200名長者
發起是次活動的中西區區議員楊開永 接受《港紙》採訪時表示,是次巡迴探訪 自今年4月起至今,已探訪了超過6間長 者中心,並超過1,200名長者參與。
他表示,是次探訪活動能夠親身面對 一眾「老街坊」,並和他們仔細詳述現時 的議會、關愛隊工作,長者們亦就海濱發 展及地區問題反饋意見。「不少長者表示 好開心見到我哋,希望我哋可以多啲上去 探佢哋。」楊開永說。

諮詢長者居民獲支持 中西區區議員劉天正則向記者補充 道﹕「因為我們看到假日時候,不少遊客 聚集在泓都對出馬路『打卡』,造成交通 隱患。所以我們希望在泓都對出海旁興建 一個板道,貫通加多近街海濱長廊和卑路 乍灣海濱長廊。我們在眾多長者中心及街 站收集市民意見,初步反響正面。」
劉天正續指,適逢立法會通過《保護 海港條例》的修訂,現可在海面建一些簡 單的板道,將能讓整個港島的海濱長廊更 貫通。將在收集意見後向政府反映,新建 板道以進一步連接未來環島海濱路線,打 造更具吸引力的城市景觀。
「回歸盃」體育舞蹈錦標賽舉行
由香港中西區婦女會、中西區民政事 務處合辦的「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8 周年及第十四屆中西區體育節活動系列. 中西區第十三屆『回歸盃』體育舞蹈錦標 賽2025暨繽紛同樂舞之夜」,於六月廿八 日在堅尼地城士美非路體育館圓滿舉行。
活動由香港國際標準舞者會專業指導, 第十四屆中西區體育節統籌委員會、中西 區各界慶典委員會、港島聯中西區地委會 全力支持。當日吸引近300名體育舞蹈愛 好者踴躍參與比賽,參加者年齡介乎4歲 至近80歲,從早上10時至晚上7時30分, 比賽以不同年齡、分同組別及不同項目有
序進行。他們皆以專業水準呈現了一場高 規格的藝術盛宴,吸引數百名觀眾到場觀 賽,場面熱鬧。
香港中西區婦女會主席趙華娟致辭時 表示,在全港市民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 28周年,並迎來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 年的大日子裏,婦女會再次舉 辦「回歸盃」體育舞蹈錦標賽, 希望透過搭建平台,推動富有

中西文化藝術的盛會,促進舞 者之間的交流,提升參賽者舞藝和自信, 推廣體育舞蹈普及化,讓更多人參與這項 運動。







中西區各界聯合舉辦慶回歸嘉年華





由中西區各界慶典委員會、中西區民政事務處、中西 區區議會、港島聯中西區地委會、通善壇聯合舉辦的「中 西區各界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8周年暨《香港國安 法》公佈實施5周年.各界萬眾同心共慶回歸嘉年華」, 於六月廿八日在石塘咀體育館順利舉行。
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 楊成偉、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應生,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蘇 、葉永成,中西區民政事務專員鄭建瑩等政商界代表 擔任活動主禮嘉賓,與區內居民共慶盛事,共享香港回歸 祖國28周年的喜悅。
中西區各界慶典委員會執行主席夏中建致辭時提到, 為慶祝香港回歸28周年,委員會已在區內舉辦了一系列 慶祝活動,希望藉著這些宣傳活動與市民一 起分享節日的喜悅及資訊,並祝願大家團結 一致,攜手共同努力,讓香港明天更加美好。



葉劉淑儀致辭時表示,國安法施行後, 香港「由亂到治,由治及興」,金融產業亦有復甦,同 時七一有多項飲食優惠。她希望市民留港消 費,支持香港企業,並且享受一個愉快的假 期。

當日現場設有20多個遊戲攤位供街坊朋友參與,並 特設以《香港國安法》頒布5周年為主題的獨立攤位, 推動國民和國家安全教育,亦提供了精彩的醒獅和文藝表 演,廣受市民歡迎。
中資企業攜手慶回歸 全港市民3天免費搭電車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積極響應香港特 區政府「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的目標,香港中 國企業協會攜手會員企業於七月一日開始一連3天(七 月一日至三日)邀請全港市民免費搭乘香港電車,並 於七月一日舉行電車免費搭乘活動啟動禮,與市民一 起感受共慶回歸的喜悅氣氛,搭載香港夢想駛向未來。
啟動禮當日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 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尤斌、香港中國企業協 會會長王海民等擔任主禮嘉賓,共同為活動主持 啟動儀式。
麥美娟在致辭中對中企協會與中資企業舉辦 電車免費乘車日以及各類慶祝活動表達了感謝,她 表示,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暨特區成立28周年,也是 《香港國安法》公佈實施5周年,意義非凡。此次電 車免費搭乘活動,展現了「政企同心、建社惠民」的 力量,希望廣大市民把握機會,多與親朋好友出行和 消費,一起推動本地經濟發展,為香港締造更繁盛 的明天。
王海民致辭表示,協會未來將與各駐港中 資企業一道,秉持「貫徹一國兩制,維護香港 繁榮穩定」的初心,積極回應中央關切與市民 需求,將愛國愛港情懷轉化為實際行動,堅定支 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共同推動香港邁步由治及 興,創享美好明天。




六月廿四日,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灣仔民政事務處及 灣仔關愛隊於摩頓台活動中心舉辦「關愛隊嘉許計劃」灣 仔區頒贈嘉許狀儀式,表彰多名默默耕耘的關愛隊義工, 弘揚無私奉獻的關愛隊義工精神。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副局長梁宏正、常任 秘書長林雪麗、民政事務總署署長杜潔麗、助理署長岑曉 彤及灣仔民政事務專員張雁伶亦齊齊到場支持,為關愛隊 打氣,並向獲嘉許義工嘉許狀,與二百餘名義工共同見證 這場溫馨盛會。活動現場同步播放關愛隊服務回顧短片, 展現了灣仔區關愛隊一直不遺餘力,提供符合區情的服務, 切實為市民排憂解難。今年四月,因應長者心理健康問題, 關愛隊到勵德邨進行探訪,為約一千戶長者戶送上關懷, 排解內心憂慮。去年中秋節前夕,區內有大廈因鹹水管破 裂導致全部電梯停運,關愛隊亦總動員提供全方位協助, 多名義工「行樓梯」到整棟大廈,為有需要住戶送上物資。
儀式上亦設有分享環節,多支關愛隊代表分享服務故 事,藉故事傳遞關愛隊精神,鼓勵更多市民加入服務行列, 包括維園關愛隊隊長周潔冰分享探訪區內兩位高齡長者故 事,講述關愛隊的陪伴對獨居長者的重要性;天后關愛隊 成員莊冰冰分享區內獨居婆婆屋內鹹水管爆裂,關愛隊的 幫助對婆婆本人而言很重要;大佛口關愛隊成員陸紀仁分 享有長者堆積過多雜物,影響到自己及鄰居的生活。關愛 隊得悉後到場將雜物清走,可見服務不但幫助一兩個人, 更是協助社區群體;軒尼詩關愛隊成員黃守東分享關愛隊 成員為長者安排陪診服務,令長者得以安心。
麥美娟致辭時,感謝灣仔區13隊關愛隊成員、義工以 及夥伴團體,為社區關愛付出的努力同奉獻,「關愛隊是 完善地區治理的『三駕馬車』之一,屬於社區建設中不可 或缺的一環。各位義工長期以來默默耕耘,不辭辛勞地投 身社區建設,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你們風雨無阻的身影, 為灣仔區的居民帶來無盡的溫暖。這份堅持,讓灣仔區成 為真正的『家』。」她寄語灣仔區關愛隊繼續關心市民需要, 與各界攜手合作,將服務市民的心意帶到社區每一個角落。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由香港聲之動力藝術協會、香港灣仔區各 界協會合辦的「第九屆聲之動力流行曲歌唱大賽決賽」,於六月廿一日晚舉行, 超過2,500名觀眾到場支持,一同參與在比賽之中。

第九屆聲之動力流行曲歌唱大賽早前已 進行初賽及複賽,400名參賽者經過激烈的 角逐,最終由25位選手躋身決賽舞台。決 賽精彩不絕,不但吸引了接近2,500觀眾入 場,大會一如既往提供管弦樂團伴奏,加上 參賽者超水準的表現,更令全晚掌聲不斷, 歡呼聲震遍整個伊館,紛紛表示很難選出 「心水冠軍」。經過一輪精湛的演出比拼, 最後選出學生組、懷舊組、合唱組及公開組 冠亞季軍等獎項,活動正式圓滿結束。
今年為回歸28周年,更是抗戰勝利80 周年,抗戰勝利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 精神偉大勝利,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所以 今次特別在活動中邀請張皓壹先生與管弦樂
團合奏《黃河》鋼琴協奏曲第四樂章《保衛 黃河》。張皓壹指,《保衛黃河》表現了濃 厚的愛國情懷,「黃河象徵我們的國家,保 衛黃河就如保衛我們的國家,正是在這一樂 章中,歌頌我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戰鬥精神。」
大會主席、香港聲之動力藝術協會會長 陸紀仁致辭時表示,今次活動能夠讓對歌唱 有興趣的朋友們一展所長,互相切磋歌唱技 巧,交換演唱心得。他希望透過歌唱比賽, 增強社會凝聚力,增加市民對社區的歸屬 感,增進人際間的溝通及聯繫,提供平台給 大家相互學習,從而發揮友誼第一,比賽第 二的精神。
在灣仔駱克道與菲林明道交界的繁 忙路口,目前只有向駕駛者發出的交通燈號,卻 始終未見專屬的行人專用交通燈。缺少醒目、帶聲音信 號的行人交通燈,行人過路時只能憑藉車輛燈號推斷通行時 機,或趁車輛停下的短暫間隙衝過馬路。
駱克道與菲林明道交匯處,作為連接灣仔南北的樞紐, 行人路鄰近港鐵灣仔站及民居,人流密集;馬路則為過海 車輛進出灣仔或來往東區走廊的熱點之一,日均車流逾萬架 次。然而,過路設施僅有基礎的「行人輔助線」,並沒有行 人紅綠燈。市民通常根據車行紅綠燈或車流情況來決定何時 過馬路,惟車行紅綠燈並不方便行人觀察,加上該處車流十 分密集,亦經常有巴士、貨車等大型車輛快速駛過,如果判 斷錯誤貿然衝出,難免會造成事故。
灣仔區區議員李文龍接受訪問時指,相關問題已存在 多年:「雖說路口不算很闊,理論上市民可快速通過,但該 處交叉路口車多且快,交通情況複雜。不但不便當區年長者 或以輪椅出行的居民,行人到了路口時亦不一定懂得如何在 合適時間過馬路。特別是道路中間的安全島空間甚小,沒有 足夠闊度滿足過路需求。」他指,早前曾接到過市民反饋, 區議員亦就此與運輸署溝通。惟他引述運輸署回覆指,當局 未考慮設置交通燈。
據運輸署回覆,菲林明道是連接灣仔南北的主要通道,
現時上午及下午繁
忙時間,菲林明道與駱克
道路口的行車流量已達至飽和,若
在菲林明道加設行人紅綠燈,並採用直行 式交通燈號控制的過路處,分配給車輛的行車時間 將會減少,進一步加劇該處的交通擠塞,因此為避免交通 堵塞,署方目前無計劃在該處增設行人紅綠燈。署方同樣提 到,市民可選擇上述路口靠近軒尼詩道處過街,該處分段式交通 燈號控制的過路處可供行人橫過菲林明道。此外,為保障行人過 路安全,菲林明道南行線現已設有「慢駛」路面標記及「前面有 行人在道路上或正橫過道路」的交通標誌,提醒駕駛者小心駕 駛。
灣仔區區議員莫繡安則認為,目前措施未能應對今後的交 通情況,她指「行人輔助線」對本區居民已屬不便,對於遊客或 不熟悉該處的市民更是無所適從,「隨著駱克道及菲林明道交界 的東華三院地盤即將建成,可預期該處人流會增加,目前的做法 相信不能持久。」她指,目前設計先爭取增設聲音指示等設施。

李文龍(右)和莫繡安(左)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香港東區各界協會及十二
間協辦團體聯合基石科技控股 Cornerstone Technologies 、利加醫療中心,於七月一日分別 舉辦「護健康·理心管」及「綠動維港·社區COOL一點」活動。
關愛社會醫生聯會社區診所承辦的「護健康·理心管」,在七月一日上午於灣仔摩利臣山道 20-30號金利大厦地下(南洋酒店對面)的社區診所,為灣仔區內30至60歲人士免費檢查血脂, 血糖和尿酸。
關愛社會醫生聯會主席李罡毅醫生指,今次活動既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八周年,亦慶祝關愛社 會醫生聯會第二家社區診所在灣仔落地。未來將致力提供恆常化地區基層醫療服務,包括只向居民收 取成本價的醫療服務,推動健康社區。
由基石科技控股 Cornerstone Technologies 承辦的「綠動維港·社區COOL一點」,於灣仔區及東 區提供全日免費充電服務。活動共提供12個充電熱點、超過370部中速及快速充電器,讓電動車主 們可以盡情享受免費充電的便利。

李罡毅
活動贊助人、亦辰慈善基金會主席李民強指,香港目前擁有超過 10萬輛電動車,佔全港所有車輛約 11.5 %。不過,電動車的普及仍帶來一些 挑戰,包括本港標準及中速充電器佔比較低,快速充電的需求迫切。他指, 活動既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八周年,亦希望繼續推動香港未來使用電動車 及電動車所需配套,利用社區力量支持香港在 2050 年前達致「車輪零排放」。
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主席佘靜怡在致辭時表示,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一直致 力推動「健康灣仔」及「創科灣仔」願景,希望活動可提高市民對基層醫療的認識及為香港 未來的創科實力增添新動能。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希望透過與市民共慶回歸的同時,展現 地區社團以港為家,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的形象和擔當,與市民共慶回歸喜悅。





香港東區各界同歡共慶
七 月 日,「香港東區各界慶 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升旗禮暨慶 回歸系列活動啟動禮」在東區文化廣 場盛大舉行。此次活動由香港東區各 界協會、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東區地委 會主辦,華潤金融、潤心融情合辦, 中國移動支持,現場氣氛熱烈非凡。
活動現場,超過300人有序排 列組成數字「28」造型,以別出心
裁的方式熱情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 周年。 升旗儀式準時於早上10時 30分舉行,全場齊聲高唱國歌,氣 勢恢宏,將慶祝氛圍推向高潮。
活動現場精心設置了趣味打卡 點及豐富多彩的攤位遊戲,東區居民 踴躍參與其中。大家共同祈願香港未 來更加美好,衷心祝福祖國繁榮富 強、國泰民安。










東區太北趣味運動會點燃東岸熱情



東區柴灣舉辦惠民系列活動啟動禮
暨「熊貓迎全運 關愛在柴灣」亮燈儀 式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由香港東區各界協會、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東區地委會、文康服務中心、香港柴灣社團聯會、 筲箕灣社團聯合會以及華潤五豐行共同主辦的東區柴灣惠民系列活動啟動禮暨「熊貓迎全運
關愛在柴灣」 亮燈儀式,於七月一 日在柴灣青年廣場平台展覽區舉行。
活動設有大型熊貓、運動場地擺設及燈飾,以及精彩舞蹈表演,吸引大批市民前往觀賞及拍照留念。同時,活動安排近300 份安心福袋送給柴灣區的有需要居民,獲得街坊們的熱烈迴響和支持。







「共建東區 同心同行」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表彰在社 區服務中表現優異、奉獻熱忱的義工,六月 廿八日下午,由香港東區各界協會和香港島各 界聯合會東區地委會共同主辦的「共建東區 同 心同行」——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暨東區 傑出義工嘉許禮在北角社區會堂隆重舉行。本次活動 旨在激勵義工朋友們繼續弘揚「奉獻、友愛、互助、 進步」的精神,呼籲更多市民加入義工行列,共建 和諧東區。
出席現場的嘉賓包括政府官員、區議會代 表、社團領袖及義工代表等,共同見證這一意 義非凡的時刻。大會對在過去一年中表現突 出的義工進行隆重表揚,以表達對他們貢獻 的感激與敬意。
香港東區各界協會會長温俊文在致歡 迎辭時表示,過去一年,香港東區各界協 會與港島聯東區地委會在全體東區義工朋 友的鼎力相助下,舉辦多項充滿意義、 多元化的活動,同時幫扶有需要群體, 推動市民互愛互助,為社會各階層廣送 關愛共融的正能量,成績有目共睹。他 代表大會向全體義工送上祝賀,同時表 達感謝與致敬。未來,香港東區各界協會 與港島聯東區地委會將與所有義工朋友們繼 續攜手,向市民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造福 社會、貢獻國家。
民政事務總署署長杜潔麗表示,很榮幸 出席香港東區各界協會舉辦的慶祝香港回歸 28周年暨義工嘉許禮,她非常欣賞所有傑出 義工的無私奉獻,促進社會和諧。國家提出 「十四五」規劃,著重改善民生,特區政府 亦積極推動社區 建設。杜潔麗表示, 香港 東區各界協會一直秉持愛國愛港精神,支 持政府工作,成立「東區關愛及發展基 金」,推動關愛隊服務。她期望香港東 區各界協會和各位義工繼續攜手合 作,發揮助人精神,共建關愛
和諧的社會。
義工代表區莉莉在嘉許禮上分享了個人 在義工服務中的體會, 她表示,非常感激擔任 東區義工服務社會的經 歷,讓她找到了生活中 的更多意義,更在她的 孩子心中種下了善良的種子。區莉莉表示, 她將繼續與廣大東區義工一起努力,服務有 需要的人士,建設溫暖美好的社區。


隨著地區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東區 各界人士踴躍響應,積極配合政府做好民生 事務,其中,建設堅實的義工隊伍成為重要 一環。主辦方表示,
會繼續攜手所有義工, 走在服務前線,情系社區,扶困助難,捨己 為人,傳遞愛心。同時他們亦衷心感謝所有 支持與參與本次嘉許禮的嘉賓與義工朋友, 也期待在新的一年裏,義工精神能在東區扎 根、綻放更為燦爛的光彩。

我從16歲開始做義工,在東區服務很多年, 沒想過要得獎,只想要一心一意建設好我們的東 區,讓東區能夠有安全感、幸福感。
數十年來,義無反顧以實際行動為社會傳遞 溫暖與關懷,我堅信「愛出者愛返」,每一份善 舉都能激勵他人,以愛心回應,形成良性循環, 促進社會更加和諧共融。我將堅守這份使命,一 如既往為社會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鄞莉莉

我是一名家庭醫生,我希望能夠 把我的專業知識帶入社區,關愛社群, 除了幫助市民解決身體問題之外,亦 都關注社區中市民的精神健康。我會 繼續幫助每一個居民解決「身、心、 社、靈」的不同需要,希望我們的東 區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