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一期等緊你!
抽獎嘉賓(左起)羅錦輝、周超常、張馨玲、朱浴龍、程莉元
八月二十九日,香港島各界聯合會舉辦「完善地區治理幫到你」知識大獎賽第三期抽獎,港島 聯副理事長朱浴龍、周超常擔任監場及抽獎嘉賓;常務副理事長張馨玲、副理事長羅錦輝及程莉元 擔任抽獎嘉賓,如前兩期一樣,共抽出5部iPhone和45份超市禮券幸運得主。

第三期得獎名單出爐 贏走5部iPhone 及45份價值1000元超市禮券

此次透過專業電腦系統現場隨機抽獎,港島各區各界 代表和律師現場監察抽獎過程,確保公開公平公正。主辦 方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登記的電話和電郵通知得獎者。港 島聯提醒得獎者,如主辦方在每一次抽獎之日起10個工作 天內無法聯繫得獎者,或得獎者未能在九月二十九日前領 取獎品,港島聯有權取消其得獎資格。
第三期大獎(iPhone)得獎者編碼是﹕03194751、 20049531、30690036、41136279、78476811。
第三期優勝獎(價值1000元的超市禮券)得獎者編 碼是﹕ 00969503、04396907、09376148、10789458、 13514628、19278767、26068717、26542801、 30021109、41172220、43972418、44632657、 50875070、53329225、54109799、54343914、 54438277、54892970、55912771、56618048、 57180821、58334059、58956575、59170277、 61305124、61346928、63843588、64971277、 65344789、65795955、67064333、68561121、 69752509、71619118、75039317、82754542、 84355134、84402672、86880127、87146763、 92279118、92316412、94025775、96169246、 99531815。


第二輪50名幸運兒獎品「落袋」
八月二十一日,港島聯舉辦「完善地區治理幫到你」 知識大獎賽第二期獲獎人士頒獎活動。港島聯會長蔡毅、 副理事長李莉、影視紅星彭健新以及著名玄學家李丞責 等擔任頒獎嘉賓,第二輪50名獲獎者獲得豐厚獎品5部 iPhone14 Pro手機和45份價值港幣1000元超市禮券。
幸運地贏取iPhone14 Pro手機大獎的黃思達接受《港 紙》訪問時表示,好開心抽到大獎iPhone一部,他希望把 新手機送贈給太太使用,因為太太的舊手機都是他多年前 送贈的情人節禮物,使用多年已經十分破舊。黃先生又指 出,參加「完善地區治理幫到你」知識大獎賽前,都有聽 過這個方案,但實質內容其實也不太清楚。透過參加活動 並回答相關問題,自己研究後也加深認識了許多。
根據主辦機構制定的規則,參與「完善地區治理幫到 你」知識大獎賽的資格為年滿18歲的香港居民,且在港島 區居住或工作。要參與抽獎,只需下載「港島聯萬家」應 用程式,登記成為「港島聯之友」,並正確回答相關問題 即可。活動登記期至九月十一日晚上11時59分(GMT+8) 結束,期間共有4次抽獎。每次將抽出5個大獎(iPhone14 Pro 手機)和 45 個優勝獎(價值 1000元的超市禮券) 。
港島聯將於九月四日舉行「完善地區治理幫到你」知識大 獎賽第三期獲獎者頒獎儀式,有關詳情將稍後公布。
彭健新頒發價值港幣1000元超市禮券予得獎者










截至八月 三十 日,「完善地區治理幫到你」知識大獎 賽活動已吸引過 一萬八千 名市民參與,反應熱烈。第四輪 的抽獎已經展開,並將於九月十二日抽獎。在第一輪、第 二輪及第三輪抽獎中未能中獎的參與者,可以登入「港島 聯萬家」頁面,按指引簡單確認後,即可參與第四輪抽獎。 新參與知識問答大獎賽的人,簡單回答問題便可參與抽獎。 港島聯再次呼籲各位港島市民下載「港島聯萬家」手機應 用程式,登記成為「港島聯之友」會員,參與知識大獎賽, 答問題,抽大獎!
朱浴龍擔任監場及抽獎嘉賓
周超常擔任監場及抽獎嘉賓
所有抽獎結果出爐後,(左起)周超常、朱浴龍以及律師劉毅在眾人見證下簽署作實
第二期大獎(iPhone)得獎者
「完善地區治理」知識大獎賽第二期頒獎圓滿舉行
最後一期已展開 9.11 晚上截止
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推行STEM教育已三年
Lego Wedo讓孩子學習科學解難
無人機足球比賽9月10日舉行
香港島教育界一行45人於七月四日至八日赴陝西省西安市進行歷史文化和教育學術交流,期 間見證「姊妹學校」的締結,為兩地教育交流合作打開新篇章。
聖米迦勒小學過往參與無人機比賽獲得佳績
環保風紀首次運用扳手、螺絲釘、鐵枝和電線,自行組裝和接駁電 燈泡,再安裝micro:bit,為羅馬生菜水耕種植編寫自動化種植裝置
《港島無人機足球大賽暨總區抖音帳號開展禮》將於九月十日在銅鑼灣警官會所室內運動場舉 行。當日無人機足球比賽,除了帶港島區少年警訊的成員外,還有來自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學生。 《港紙》專訪了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校長陳裕均,以及警務處港島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副主任譚柔 慧,分享對活動的看法。
新興運動——無人機足球比賽
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校長陳裕均表示,無人機足球比 賽是近期新興運動之一,兩隊選手操作無人機足球進行攻 防較量,進入對方球門得分。由於校內一班老師們喜歡操 控無人機,也曾經參與一些無人機競逐賽、穿越賽項目, 所以校方兩年前先後成立了一些無人機小組,由老師教導 學生使用無人機,後來更成立了比賽隊伍,由學生組隊參 加不少公開比賽。
他表示,自己也十分支持這項新興運動,因為無人機 活動既可以配合STEM元素進行一些編程教學,同時,可 以讓同學們通過操作無人機學以致用。透過比賽或遊戲形 式進行,也讓同學們從中找到更多樂趣,更投入地學習。
陳校長期望,未來學校透過與其他機構合作,可以讓 學生有更多交流機會, 甚至 代表香港到外地進行比賽,擴 闊視野。「現時坊間一些無人機表演都十分精彩奪目,我 們都好期望不單止參與無人機比賽,希望小朋友將來可以 參與一些無人機表演,也是我們其中一個目標。」陳校長 說。


STEM教學發掘同學潛能
除了無人機外,陳校長指出,學校也推行其他STEM 元素教學。事實上,為了讓學生初步認識編程的概念,校 方一直透過不同活動,在數學科、常識科加入不同STEM 元素,為一至六年級學生安排不同的編程教學。陳校長表 示,學校希望藉此教導學生:日常生活中有不同困難或問 題,同學們能否實踐所學,透過運用科技去解決到這些問 題?或通過運用科技讓生活變得更方便呢?
Lego Wedo是一項簡單的編程教學活動,帶有一定故 事性,同學們透過動腦、動手,以及科學探究活動以解決 實際問題。解難過程中,同學需輸入簡單編程指令去完成 樂高積木,並解決面對的困難。活動有助提高同學們的好



奇心、 科學技能和手腦並用能力。
陳校長表示,學校推行STEM教學已有3年時間,自 從實行STEM教學後,同學們上課更開心,學習完理論 基 礎 後又能學以致用,把學到的實踐出來,「例如同學們學 習完編程內容後,他可以輸入指令,教機械人如何跳舞或 者擺不同的動作。」

「這讓同學們成功感大很多,有更多樂趣,並會自行 思考。我們都發現他們的思維都變化了,小朋友接觸STEM 編程技巧的空間可能比想像中還要大。」陳校長指,其中 一名小朋友竟然運用軟件,成功製作到VR動畫,這讓負責 VR班的導師感到驚喜。
有持續上升趨勢
港島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副主任譚柔慧向《港紙》表 示,數碼警政是警隊的策略方針之一,警方希望透過是次 無人機足球比賽這項新興的科技和運動的趣味性吸引青少 年參與,與他們拉近距離,從而增強他們的團隊精神、個 人自信心和技巧。
譚柔慧指出,近期在不同的紀律部隊中,包括警務處 內的不同單位,均有引入科技來協助工作。就港島總區而 言,警方曾使用無人機在山嶺搜救 失蹤 人士;在打擊罪案 工作上,如部分爆竊案中,警方 曾 出動無人機進行高空搜
索,幫助找尋相關線索,協助警方破案,打擊罪案。
警方一直透過「多管齊下」的措施以打擊騙案,把防 騙訊息發給廣大市民,防騙宣傳車走到港島不同角落進行 宣傳。反詐騙協調中心成立六周年之際,曾舉辦電車巡遊 宣傳活動——印有協調中心最新防騙宣傳信息的電車「防 騙號」,從上環巡遊到銅鑼灣。除了沿途播放防騙主題曲 及防騙資訊外,亦於銅鑼灣聯同四十多名「銀盾先鋒」義 工向市民派發防騙宣傳資訊單張及紀念品,以提高市民的
STEM教學可發掘學生潛能

防騙意識,避免成為下一宗騙案的受害者。
此外,科技罪案日新月異,警方留意到騙徒最近興起 使用AI人臉等新科技手法進行詐騙。鑑於網絡安全也是重 要一環,警方希望透過今次活動,加強宣傳,讓市民了解 騙徒運用新科技的一些詐騙手法。提醒市民應該時刻保持 警覺,留意並了解多一些防騙知識,減低受騙機會。
警方也留意到去年來自內地的騙案受害人有持續上升 的趨勢,特別是一些內地來港留學的大學生。開學在即, 警方特意安排了一系列的防騙宣傳工作及講座提供予內地 來港的大學生。警方 舉辦網上研究會, 向 內地來港的大學 生及其親朋戚友一同了解防騙資訊;同時與本港部分大學 合作共創平台,透過WECHAT建立群組,向在港內地生分 享最新防騙資訊、防騙訊息。
警方與內地部門保持良好交流、情報分析和聯繫外, 也會呼籲市民,若遇到可疑來電、商戶,可以善用最新一 站式詐騙陷阱搜尋器「防騙視伏器」,或警方提供的「防 騙視伏APP」,評估受騙風險或查閱最新防騙資訊。
陳裕均(左)、譚柔慧(右)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港島總區無人機足球比賽
比賽日期﹕ 9月10日(星期日)

比賽時間

來自內地的騙案受害人
「國慶盃」中西區青少年躲避盤比賽
支持香港青少年在體育運動上一展所長




超過150人參加是次比賽




由劉家昂地區服務處和赤薈體育會主 辦、魄毅體育會協辦、寒光遊戲設計贊助 的「國慶盃」中西區青少年躲避盤比賽, 於八月二十六日在堅尼地城科士街遊樂場 舉行,主辦方希望透過是次比賽,在慶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的同時,鼓勵 青少年多運動,確保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支持香港青年在體育運動上一展所長。
比賽一共請來10個隊伍、超過150人 參與爭鋒,各隊伍以單循環形式作賽,即 是所有參賽隊伍在競賽中均能相遇一次, 最後按各隊在競賽中的得分多少、勝負場 次來排列名次。
多名地區人士均有出席支持邀請賽,

並作為主禮嘉賓向勝出選手頒發獎項,包 括香港島各界聯合會中西區地區委員會主 席羅錦輝、中聯辦港島工作部代表、寶石
事務促進會主席陳向陽、香港基督教女青 年會西環松柏中心主任何家肇等。
現埸氣氛高漲,參加者反應熱烈,不 停為自己隊伍及 場 上其他好手打氣叫好。 當比賽完滿結束時,更即場由全場參加者 選出比賽「最有價值選手」,送出禮品鼓 勵。而活動同時亦不忘推廣香港島各界聯 合會舉辦的「完善地區治理幫到你」知識 大獎賽,多名到場家長參與,在欣賞子女 在球場上奮鬥的同時,增加對「完善地區 治理」的理解和認識,答問題,抽大獎。

劉家昂慰問不幸拉傷的選手
現埸氣氛高漲,參加者全情投入爭勝
當日即場選出「最有價值選手」,獲得獎品
中西區社區身體檢查計劃 確保街坊身體健康
為預防重大疾病,確保居民身體健康,劉家昂地區服務處及寶石 事務促進會聯合於八月二十日舉辦了「中西區社區身體檢查計劃」。
該計劃由嘉悅體檢承辦,向已登記的石塘咀和寶翠區居民提供免費身 體檢查。
檢查項目包括基本體格檢查、冠心病、肝功能、糖尿病篩查、腎 功能、幽門螺桿菌檢測、胰肝膽消化功能、類風濕篩查、胰臟功能、 白血球、血小板、紅血球、甲狀腺激素、泌尿科情況、免疫力檢測。
檢查當日反應十分熱烈,超過300名街坊前來接受檢查,需要分 流處理。計劃亦得到多位地區人士到場支持,包括立法會議員陸瀚民、 中聯辦港島工作部代表、中西區民政事務處聯絡主任何諾婷、寶石事 務促進會主席陳向陽等。
主辦單位希望藉此機會呼籲香港市民定期檢視自我健康狀態,以 更清楚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為生活習慣做適度的調整,並及早發現、 提早治療潛在的健康問題,令病情盡早受到控制,從而減低醫療負擔。
彭舜玟、周文港密切跟進
中環遭撞毀排檔迅速重建復業
今年四月底,中環卑利街與結志街交界處發生一宗貨 車撞毀排檔的交通意外,事緣一輛貨車從卑利街意外溜後, 其尾部更撞毀了附近的兩個牌檔。涉事牌檔損毀非常嚴重, 內部結構面目全非,電纜外露更構成即時危險。兩位年長 檔主更因排檔遭損毀而影響生計,亦難以找到合適的承建 商來施展重建工程,一度倍感徬徨。
及後,經立法會議員周文港、中環時光創會主席暨社 區發展主任彭舜玟與中環時光總幹事黃樂安的積極協調和 聯絡,成功邀請俊和集團主席彭一庭出資、 並 由建造業總 工會的代表協助重建排檔。過程中,彭舜玟和黃樂安亦積 極與食環署和港燈溝通,爭取盡快完成行政程序,讓排檔 復業。


八月十一日,彭一庭、彭舜玟、周文港,連同港九新 界販商社團聯合會首席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程莉元、黃樂 安等一行人,親身前往探訪「二妹姐」、「瑜哥」兩位年 長檔主,並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切燒豬」啟用儀式。對 於得到社會各界人士大力,排檔迅速重建復業,「二妹姐」、 「瑜哥」喜上眉梢,場面溫暖感人。
「二妹姐」、「瑜哥」均表示,當天目睹排檔遭撞毀 一刻,實在擔心不已,不但頓失經濟依靠,亦明白重建並 非易事,感到萬分徬徨不安;幸得彭舜玟得悉事件後,立 即前來安撫他們,更義無反顧、盡自身一切能力,作出全 方位的支援。對於周文港積極聯絡協調重建工序,以及彭 一庭的仗義協助,他們也十分感動,倍感人間有愛。
周文港表示,當天收到排檔遭意外撞毀的消息後,也 替兩位年長檔主感到著急,因為他們也是經營小生意,隨 時會「手停口停」,於是即時想盡辦法,聯絡專業人士, 促成排檔盡快重建復業。後來,有幸獲得彭一庭主席的俊 和慈善基金支持牽頭、由建造業總工會的代表重新搭建排 檔,及後於短時間內購買合適零件、接駁電源,最終成功 令排檔「重見天日」,相當欣慰。周文港指出,作為立法 會議員,不分界別都非常關心社區事務,急市民所急,這 是義不容辭的事;而今次排檔復業,期望能吸引區內市民 多點光顧,讓兩位老人家的排檔生意重回正軌、蒸蒸日上, 過好日子。
LEGO首個期間限定店


「日本禪體驗館」圓滿舉辦
LEGO® 是不少小朋友,甚至是大人們喜愛的玩物之一。早
前LEGO® 便在中環舉辦期間限定「LEGO® 日本禪體驗館」,


讓大家感受濃厚日本文化及禪趣的系列產品。除此以外,還舉 辦了「LEGO® 正念及茶道體驗工作坊」。
LEGO® 日前於中環打造「LEGO® 日本禪體驗館」,利用樂高元素打造日式佈 置裝潢,同場更展示兩款全新以日本名勝為主題的盒組—LEGO®Architecture姬路城 和LEGO®Icons寧靜庭園。當中最特別是姬路城利用了 2,150個顆粒還原,而寧靜庭 園利用了 1,363 個顆粒拼砌而成,讓大家感受恬靜的日本文化。小編都是一個LEGO 迷,看到絕對是瘋狂不已!
除此以外,LEGO® 還舉辦了「LEGO® 正念及茶道體驗工作坊」,由正念導師 帶領大家以LEGO® 拼砌練習正念,拼砌特色富士山杯墊,並透過日本茶道體驗認識 日本不同地區的恬靜文化。兩款全新日本名勝盒組亦於八月一日已經公開發售。
LEGO首個期間限定店「日 本禪體驗館」圓滿舉辦

灣仔推動「健康灣仔 智慧社區」
應對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年輕化的挑戰
面對香港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年輕化的趨勢,社會照 顧需求增加,灣仔區的公共衞生體系正面臨艱鉅挑戰。為



了應對這一情況,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青年匯聚和關愛 社會醫生聯會於今年初共同發起了「健康灣仔 智慧社區」 計劃,旨在推動基層醫療健康,並以「治未病、早治病、 防重病」的願景為目標。
「健康灣仔 智慧社區」計劃通過走入社區、走入民心、 造福市民的方式來實現其目標。活動鼓勵來自不同專業領 域的人士在工餘時間積極推動公私營醫療和社會各界、機 構之間的合作,共同努力提高市民在疾病預防、加強社區 支援居家安老和自我健康管理方面的意識。
作為「健康灣仔 智慧社區」計劃的一部分,各團體於 八月份舉辦了「凝聚社會力量 擊退骨質疏鬆症」主題活動。 該活動獲林哲玄立法會議員辦事處、香港臨床研究中心和 亞太骨質疏鬆基金會鼎力支持,向灣仔居民提供了關於骨 質疏鬆症的知識分享,並提供免費的骨質疏鬆超聲波檢查 和諮詢服務,吸引了超過百名灣仔居民參與。
青年匯聚主席兼活動大使莫繡安認為檢查活動相當成
功,有效在社區中找出骨質疏鬆症高風險的市民,鼓勵盡 早介入治療。 青新角度主席黃守東喜見基層醫療在社區真 正落地,相信日後會惠及更多的灣仔居民。


「健康灣仔 智慧社區」計劃將持續舉辦不同主題的健 康活動,推動健康管理和社區醫療的發展。這將為居民提 供更多與專業醫護人員交流的機會,使他們能夠獲得更多
灣仔區推行兒童冰球訓練計劃 將組建全港 首 支地區性冰球隊
為更好推廣冰球在港的活動,由藍星行動主辦、民政 事務總署贊助、灣仔民政事務處支持的「奮進新征程.冰 球新時代-2023年灣仔區兒童冰球訓練計劃」於八月二十 日舉行開球禮。主辦方指,是次計劃目的是資助有興趣學 習冰球的6 至 11歲兒童,為他們提供6個月的冰球訓練, 並在訓練計劃完成後組建全港 首 支地區性冰球隊,與內地 大灣區其他城市冰球隊進行比賽交流。
多名人士應邀出席開球禮,包括全國政協委員、立法 會議員李鎮強,灣仔區議會副主席林偉文、LOHAS RINK經 理葉敏然、藝員兼節目主持人梁芷珮等。開球禮由學員們 以球棍敲擊冰面歡迎嘉賓開始,其後灣仔民政事務專員張 雁伶將冰球投於冰面「開球」,標示計劃正式開始。

據悉,訓練計劃的同學早於七月下旬便開始進行冰上 訓練,一個個功架十足,在冰上滑行速度甚快,卻又四平 八穩。偶有部分同學滑行過快不慎跌倒,但亦無傷大雅, 概因每個同學身上都有著厚重的保護裝備。
陳同學在受訪時指,裝備看似笨重,其實很輕,但保

護效果很好:「這次計劃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機會,例如這 身裝備,本身花費不菲,在之前未玩過冰球,亦不知道會 不會『三分鐘熱度』的情況下,很難說服爸爸媽媽一下子 便買給我去嘗試冰球。但訓練計劃可以讓我清楚知道自己 是否真的 喜歡 這個運動,爸爸媽媽也答應了,只要完成計 劃後仍有玩冰球的意願,就會給我買一套。」
主辦方代表、藍星行動主席李佩儀在致辭時稱,計劃 是為 了在地區 推廣冰球運動,同時希望協助有興趣嘗試該 運動的學員小朋友追夢。她形容每一項運動在最初推廣時 都有不同的困難,以冰球為例,器材及場地便是最大挑戰, 然而在計劃開始不過兩個月,之前未曾接觸過冰上運動的 同學在刻苦認真的態度下掌握了溜冰技巧,小朋友的認真、 專注以及快樂,讓一切挑戰都變得微不足道。
李佩儀又指,感謝灣仔民政事務處及灣仔區議會的鼎 力支持,希望未來讓以冰球為首的各種運動,可以依托社 區紮根,既有助運動 在 社區發展,亦希望可以利用運動團 結社區。
五邑與灣仔區合辦灣區故事活動 「邑」同觀賞「 劇本殺 」灣區故事
胡健民在主禮致辭時,肯定主辦方推動香港青年融入 大灣區建設方面的成果,同時勸勉青年學生多嘗試在交流 中發掘志趣,再從「十四五」規劃香港建設八大中心所對 應的方向訂立目標,香港及內地政府一定會全力支持青年 學生的發展;江門市及珠海市台港澳事務局均讚賞計劃能 從青年角度出發,在行程及形式注入創新元素。現場除播 放暑期實習影片外,亦邀請實習生及青年學生代表介紹計
劃,會場同時設置場區展示總會的青年工作。
據悉,香港五邑總會今年在江門與珠海已舉辦 2 個 大灣區青年實習計劃,當中包括影視基地實景「 劇本殺 」
NPC 培訓、新聞中心新媒體營運、僑鄉文化考察及研究、 排球運動交流及集訓等。在其中,「劇本殺」是香港五邑 總會的重點工作。
「劇本殺」是一種玩家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扮演遊戲。 玩家會選擇不同的角色,並以第一人稱視角置身於故事中, 玩家需要通過互動來收集、研判信息等進而推理出完整的 故事發展和案件真兇。
五邑青年義工團團長蘇穎瑜指,青年「劇本殺」在內 地已成青年潮流,而香港亦開始有一定受眾:「無論是最 初版的『killer』、後續不斷拓展的『狼人殺』等,都顯示
青年對於角色扮演及沉浸遊戲有很大需求,而『劇本殺』 不但是他們的休閒娛樂,更可以成為各種故事、思想的傳
蘇穎瑜
持。」蘇穎瑜指,自香港五邑總 會將「劇本殺」視為青年工作核心後,便一直致力推行, 有幸蒙各方的關注和配合,當中江門市政府及珠海市台港 澳事務局不但全力配合,更別出心裁地安排了諸如江門開 平碉樓、中山有戲世界的「大唐長安」等,讓參加者體驗 實景「劇本殺」的魅力;而灣仔區等地亦為五邑重點工作 之一「慶回歸.社區『劇本殺』」提供支持:「大灣區青 年實習工作和文旅創遊計劃,是各方協力,青年參與才能 出現的燦爛成果!」
至於「講好灣區的故事活動系列」又有甚麼驚喜?有 份統籌活動的溫祖耀指,超大型歷史沉浸式互動劇本殺當 然不能缺席:「我們和荃灣青年會等合作,以『大灣區留 學生歷史』作劇本基調,述說晚清留美學童的經歷,感受 幼童的抉擇與愛國精神。」為此五邑青年創新研究組不斷 翻閱留美幼童的研究資料,並與珠海容閎博物館一同合作, 借歷史「劇本殺」說出時人富國強兵的中國夢。
「此外我們專為『社畜青年』設計了江門體驗團!」 蘇穎瑜補充,香港青年工作時間普遍較長,年假較少,因 此平日的各種交流與他們無緣,香港五邑總會因而特意安 排週末體驗團,讓平日受社會「毒打」的青年透過五邑的 美食美景(當然少不了「劇本殺」),治療他們的心靈, 提升他們對五邑僑鄉的認識。
國精神,開闢愛國教育新模式。「總而言之,我們未來還 有大量計劃,與五邑青年們『邑同觀賞』!」,蘇穎瑜說。

蘇穎瑜向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中)介紹總會暑期實習工作
香港五邑總會早前安排青年到江門廣播電視台學習拍攝技巧 香港五邑總會早前安排青年到實景劇本殺基地親身體驗







筲箕灣耀興道一帶違泊問題一直嚴重,每晚一入夜, 馬路兩旁便會停滿車輛,甚至出現阻礙大型車輛行車或交 通意外的發生,令不少街坊怨聲載道。有區內地區人士指 出,違泊情況嚴重問題在於政府無視事件嚴重性及邨內停 車場租金過貴。


《港紙》記者早前於晚上時段到現場觀察,發現馬路 兩旁早已停泊大量私家車及貨車,而興東區東熹苑對出路 段及耀東邨耀興樓對出路段設有雙黃線,記者也發現大量 違泊車輛。違泊行為不僅帶來交通堵塞,也會直接威脅市 民生命安全。記者翻查資料,耀興道不時發生交通 意外,

原因是佔用非停車位的車輛阻礙了交通工具的正常通行, 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風險。同時,這一違法行為也會令緊急 救援車輛難以通行,帶來不少的風險隱患。







社區主任許林慶接受《港紙》記者訪問指出:「大部 份車主都係附近居民,但點解唔 入邨 內停車呢?其實邨內 停車場仍有車位,只係停車場月租太貴,現在月租已經加 至$3930,以前要抽籤車位,但現在就極少人抽,寧願 停 泊在街邊,就當一個月內有10張告票,也只是$3200,比 起車位還可以省下幾百蚊,所以好多車主泊在街邊,不選 擇邨內停車場。」他指,每年都有向領展抗議,要求不要
加停車場租金,惟領展對其訴求不理不睬,堅持加價,令 車主鋌而走險,將車泊於路邊。許林慶說,連太古城的停 車場都比屋邨的停車場便宜。
社區幹事李長源接受《港紙》記者訪問時表示,耀興 道一帶違例泊車情況已存在多時,而耀興道近興東邨和東 熹苑對出路段、未設有「咪錶位」的地方更是違泊重災區, 傍晚6時開始就會陸續有違泊車輛佔據道路兩旁,令到行 車的空間變窄,尤其是巴士或大型車輛會壓線:「一邊行 車線有車行駛的話,對頭車就會過不了,需要停低或者要 行駛得很慢。」
東區筲箕灣耀興道一帶違例泊車嚴重
因應樓宇日久失修,導致接連出現多宗塌石屎意外,立法會議員梁熙 聯 同 香港驗樓師學會為港 島東選定的50棟大廈義務進行樓宇快測,發揮民間急先鋒的作用,識別出較高風險的大廈並轉交當 局跟進,以加快相關的流程。

現階段部分樓宇情況
在首批選擇的50棟樓宇中,發現25棟有即時危險的 部分。當中包括了8個情況,分別為:混凝土剝落、水漬 或銹漬、生銹鋼筋外露、混凝土表面隆起、批蕩或飾面磚 剝落、樓宇結構構建出現裂縫、表面隆、內裏中空,以及 角位出現 斜 狀裂縫。學會認為只要出現以上情況,都屬於 「即時危險」。現階段部分樓宇的失修情況明顯較嚴重, 擔心短期內會導致意外,建議政府先處理人流較多的地區, 如靠近崇光百貨、駱克道以及北角英皇道一帶的樓宇。

民建聯東區支部主席、東區堡壘區社區主任洪連杉表 示,他們會將有關情況向屋宇署進行通報,以便當局作出 後續跟進。例如覆檢有關情況,並於查證屬實後,盡快入 場代辦相關工程,以拆除「社區炸彈」。
現時樓宇維修的流程並不理想
由於目前樓宇更新大行動2.0的申請,不少個案需時3 至4年才能完成整個程序。 市建局 暫時分為5個批次,在 每個樓宇申請資助後幾個月後,市建局才會告訴申請大廈
屬於 哪 一個批次,大廈需等到屬於自己的批次獲批後才 能 開始做「驗身」,即找認可人士做初步評估報告。不過由 於流程需時太長,很多樓宇去到這個階段已經有機會出現 即時危險。
因此,梁熙建議加快相關流程,將樓宇「驗身」程序 調去最前面,即在申請資助後就馬上為大廈「驗身」,市 建局再按「驗身報告」情況決定各批次的緩急先後,「 這 樣各批次的次序可更準確反映風險情況,而不是紙上談兵, 按文件內容決定批次。」梁熙說
再者,如果「驗身報告」發現有即時危險,當局應容 許就該單一項目豁免冗長的招標流程,讓有關大廈可以馬 上進行緊急維修,同時日後亦可就該緊急維修費用,在批 出的招標過程中獲得資助。
最後,按目前樓宇更新大行動2.0,如果被分批到第5 個批次,可能要等到6至7年才完成維修,樓宇結構早已 急轉直下。故此當局需增加審批人員,以提速提效的方式 將進度由5年壓縮至2年,以堵塞相關風險。
位於港島東區康山的康怡花園,是本港重要的十大「藍 籌」私人屋苑之一。該屋苑首批單位於1986年落成,共設 32幢住宅大廈。當年,康怡花園的業主多為經商人士或專 業人士,是本港80年代著名的中產社區。然而,從1986 年至今,已經過去了37年,當年意氣風發、氣宇軒昂的年 輕人,也漸漸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屋苑內缺乏老年人適用 的無障礙設施等矛盾問題,這幾年逐漸變得尖銳起來。
康怡花園業主陳生表示,自被診斷出腰椎間盤突出後, 他行樓梯及走斜路都很艱難。以前,走路回家在陳生看來 也是鍛煉身體的一部分,但現在,不僅走得慢,還要使用 登山杖。
曾設想加裝無障礙電梯
惟困難重重
康怡花園「上康怡」由H座去到A座的這段斜路被網 友戲稱為「長命斜」,如果加上負重,亦或是推着輪椅、 BB車,再加上人的重量,則會相當艱辛。《港紙》記者現 場實測「長命斜」,足足行滿15分鐘,共爬了217級樓梯。 本港著名的天壇大佛前的樓梯,也不過是268級,「上康 怡」居民若想要步行回家,相當於每天攀登一次天壇大佛。
東區康怡社區發展主任周卓然 表示, 加裝升降機涉及 到「可不可以」以及「由誰出資」的問題。政府方面,路 政署於2012年開始推廣「人人暢道通行」計劃。該計劃目 的為公共行人通道加建無障礙通道設施,並積極增設更多 無障礙通道設施,包括升降機或斜道以方便市民上落公共 行人通道。然而,無奈的是,該計劃只適用於地權完全屬 於「政府地」的地方。由於康怡花園適合加建電梯的兩個 地方,均有地權屬於私人,導致政府的「人人暢道通行」


計劃無法推行。私人自行搭設升降機,理論上可行,但實 際操作中,資金從何而來就成為最大的問題。
優化巴士線 成為「上康怡」居民 解放腿腳的救命稻草
周卓然表示,早前他們已經向運輸署提出意見,希望 對方能積極考慮將巴士線優化,引入相對較寬闊、適合巴 士停靠的康愉街。如此,市民在康愉街下車,便可轉乘直 上現有的唯一一部「上康怡」
的升降機,極大地減少居民需


要行樓梯或斜路的距離。惟一

切都仍在程序當中,暫時未有

定論。
掃雷行動記者會 周卓然
因為步行出入「上康怡」 不便,更加突顯了來往「上康 怡」小巴的重要性。目前,由「上康怡」出發的小巴路線 共有三條,分別是32、33及33M。32路由「上康怡」出 發前往筲箕灣,33路前往北角,而33M則在「上康怡」及 康怡廣場之間循環線。
這三條小巴線是「 上康怡 」 居民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 具,而現在,這三條小巴線中的兩條都有脫班嚴重的問題, 令「上康怡」的居民苦不堪言。他們希望能盡快優化巴士 線,徹底解決出行不便的難題。
「長命斜」亦或是「逾200級樓梯」?
「上康怡」居民回家難
從「社會棟樑」到腿腳不便
康怡長者「未諗過」自己會遇出行難題
部分舊樓嚴重失修鋼筋外露 亟待解決鬧市中的「即時危險」樓宇鋼筋外露 現場驗樓
體驗下「揸牛奶」
逾百年歷史古蹟 薄鳧林牧場
牛奶可以製作雪糕、奶製品,飼養乳牛的地方叫「牧場」。從前在南區薄扶林也有個大牧場, 鼎盛時飼養逾3,000頭乳牛,提供新鮮牛奶。雖然這個大牧場已不復存在,但在從前的牧場範圍內 保留了逾百年的一級歷史建築,經活化後成為「薄鳧林牧場」(薄鳧林讀薄扶林,為薄扶林的古稱) 博物館,並於今年正式對外開放。薄扶林及牛奶公司前世今生的故事,就由這一處開始說起。


前身為舊牛奶公司宿舍
位於薄扶林道的薄鳧林牧場,前身是1887年建成的 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屬於發展局第四期活化歷史建 築伙伴計劃一部分。2009年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並於 2015年6月開始活化,去年正式對公眾開放。薄鳧林牧場 的「鳧」字,粵音同為「扶」,項目為突顯出這座建築物 的悠久及豐富歷史,取其古名薄鳧林。

活化後的牧場保留了昔日英倫風的古典設計特色,用 作展覽舊牛奶公司的文物和器具,以及長達200多年的薄 扶林村歷史,亦會舉辦古蹟導賞活動及手作工作坊,成為 南區又一熱門打卡點。
歐陸風格民房重現

薄扶林是香港出產牛奶的發源地,匯集了本地乳品工 業發展等豐富歷史。當年牛奶公司建立的牧場範圍遼闊, 東至瑪麗醫院、西至華富邨一帶,現時的大型屋苑置富花 園及薄扶林花園都在昔日牧場範圍內,漫山遍野都是牧草, 成為當地居民的共同回憶。現時牧場剩下的主要歷史建築 包括原名為「寶馬」(Braemar)的高級職員宿舍,以及被 香港演藝學院活化再利用的舊牛奶公司辦公室主樓與牛棚。

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由主樓、傭工宿舍和車庫 組成。活化後仍可見不少原有建築特色,車庫變身為訪客 接待室,主樓金字頂及陽廊被修復,牆身沿用以前的麻石 牆壁,並加建能夠看到博寮海峽及日落美景的L形斜道。
入口樓梯末端有拱頂石裝飾,中間的拱心石是構成圓拱頂 的關鍵。屋內的雕飾可見英式風格,兩條分別供主人和家 傭使用的樓梯、室內壁爐和木樓板等亦被保留下來,再放 置古式傢具,昔日一廳兩房的居所被還原重現。主人房的 窗外望向西高山風景,窗台物料盡是水磨石,而窗戶兩層
設計,其中一層是便於通風採光的木製百葉窗。
主樓是一幢兩層高的建築物,上層為抹灰磚牆,下層 樓層以特厚的花崗岩石建造、築牆,四面石牆上有圓形、 像牛眼的窗或矮門。因為當時的外籍人士不習慣香港潮濕 的天氣,這樣的設計有助排走地面的熱氣及潮濕,保持大 屋在盛夏時依然乾爽涼快;而牆上的「牛眼窗」同作通風 防潮之用。主樓內部化身成小型博物館,展出富有紀念價 值的牛奶公司文物和器具,包括昔日雪糕杯、厚玻璃牛奶 樽、第一代送奶車、舊照片等等,呈現昔日牧場運作的情 景。


留住薄扶林村文化

除古蹟以外,主樓的後院增設了露天劇場,用作表演 及休閒場地,是放空、閱讀或閒聊的好地方,預計會邀請 附近的伯大尼演藝學院古蹟校園的學生或文藝創作人士表 演。牧場內還新建了一座副樓,目前用作舉辦「留住薄扶 林村之後」的展覽,有不少村民手作玩意、簡介村民工作 坊的攤位等。不定時有村民在現場展示傳統紮染、竹藝紮 作、糖環和擂茶等手作工藝。
牛奶公司由蘇格蘭籍醫生文遜(Patrick Manson)於 1886年與五位股東共同創立。他與遮打爵士到港島多處 與周邊海島考察為牧場選址,最後選中海拔約500呎(約 152米)高的薄扶林谷地。當時文遜醫生從英國購入80頭 乳牛,並聘請專家護理。牧場在1980年代已經結束,但其 遺跡散落在薄扶林道兩旁及置富花園一帶。是次活化項目 只保留了一個宿舍建築,還有牛欄、牧場等未受保護。活 化計劃由香港明愛及薄扶林村文化地境保育有限公司策劃 及營運,希望將薄鳧林牧場打造成「活着的博物館」,推 動保育工作。

預約安排
目前牧場為避免人流過多,接受已預約人士進場 參觀及參與活動。參觀名額有限,額滿即止。有關導 賞團詳情,可到官網查詢。
地址﹕香港薄扶林道141A號(國際廚藝學院後面)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日(星期三和公眾假期除外):10:00am12:30pm,14:00pm -18:00pm

爭取基建先行 加快興建南港島綫西段
交通問題一直困擾南區居民, 民建聯南區支部 團隊近 日發起聯署行動, 向政府爭取盡快興建南港島線西段。考 慮到華富重建後區內人口增加,居民都希望政府能夠作出 前瞻規劃,盡快落實相關工程,解決南區交通問題。
早前,在2023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上,南區社區團隊 亦提出, 希望特區政府能盡快落實興建南港島線西段。隨 着華富邨的重建和黃竹坑上蓋物業的入伙,以及漁光村的 重建計劃,南區的人口將會進一步增加。

然而,南區的交通面臨著一些先天性的缺陷。當香港 仔隧道和薄扶林道同時出現特殊路面情況時, 南區居民 可 能會再次面臨南區交通癱瘓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南港島線西段的建設必須盡快 落實,並且需要以提速和提 效的方式進行發展。

香港推動健康意識 南區團體攜手呼籲關注健康

香港面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以致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南 區團體積極合作,推動健康意識,呼籲市民關注個人健康。南 區愛心協會和南區健康安全協會攜手合辦、南區民政事務處、 香 港島各界聯 合 會南區地委會協辦,並得到南區地區康健中 心、港島居民健康促進會支持,共同舉辦一系列體檢和健康檢 查活動,並提供免費的健康檢查機會,每星期日相關機構都會 輪流在南區各區有免費健康檢查活動。活動日期由八月五日開 始至九月二十四日結束,主要對象是南區居民。
這些活動的重點是提供免費的體檢和健康檢查,以幫助市 民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其中包括癌症篩查、血液及尿液 檢查、心血管檢查等。體檢和健康檢查是預防疾病的關鍵步驟, 通過這些檢查,市民能及早發現健康問題,並及時尋求專業醫 療建議和治療。這將有助於減少疾病延誤治療的風險,提高治 療效果,並改善生活品質。
南區愛心協會和南區健康安全協會的合作模式非常成功。
這兩個團體共享資源和人力,通過彼此的互相支援,實現了更 全面的健康服務。合作模式不僅提供了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
香港仔街市翻新完成


超越傳統街市限制
現代化街市提供全新優質購物體驗

能,還提供了更廣泛的服務範圍,使社區居民能夠獲得更全面 的醫療支援和健康諮詢。南區愛心協會宣傳及項目委員會主席 張展聰表示:「今次活動橫跨很多南區地區都一起進行宣傳推 廣,從早期居民對這個項目的不認識到現在這活動概念已漸漸 刻進居民腦內。其次希望之後能與其他慈善團體贊助合作,可 舉辦一些聯合活動,並配合現在政府的醫護方針,『早發現, 早治理』理念,透過共同合作,令到南區居民健康都可以得到 提升。」
除了在醫療服務方面的合作外,這些活動更希望從小就 開始灌輸健康意識的重要性,鼓勵家長和子女一同參與健康活 動,如健康教育講座和運動比賽。這不僅增進了家庭成員之間 的溝通和交流,還培養了年輕一代對健康的關注和重視。南區 愛心協會策略及發展委員會主席蕭煒忠認為,活動對社區影響 非常正面,因為是鼓勵獨居長者和長者的子孫參與健康檢查, 增加彼此的相處時間,有助於提高家庭和諧。而且,家庭健康 的互動不僅有助於減輕政府的醫療負擔,還能減少由於運動不 足引起的健康問題。
這一系列健康活動在現階段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許多 參與者表示他們在活動中學到了關於健康的重要知識,並且已 經開始採取積極的行動改善他們的生活方式。南區愛心協會和 南區健康安全協會希望在未來擴大和改進這些活動,以進一步 推廣健康意識和改善社區健康。
香港仔街市經過全面翻新,給顧客一個優質的購物體 驗,街市設施經過全面升級,為顧客營造了更舒適、便利 的購物環境,有別於傳統老式街市。現代化街市擁有先進 的空調系統,確保顧客無論何時都能享受宜人的購物氛圍。 熟食中心重新布局,提供了更寬敞、整潔的用餐區域,讓 顧客在品嚐美食的同時享受舒適的用餐體驗。
街市外牆 煥然一新,提升了街市的形象和吸引力,街 市內的攤位和通道範圍得到擴大,營造更寬敞的購物空間, 方便顧客流動和選購商品。增加的公共空間和座位提供了 休息和放鬆的場所,讓顧客充分享受購物之餘,還能得到 舒適的感受。無障礙設施的提升確保街市對於特殊需求的 人士更加友善和便利。
社區代表團隊在街市翻新過程中積極參與,提出建議 和意見,並在街市翻新後,有效地滿足居民和商戶的需求, 香港仔街市將會展現巨大的發展潛力,提升競爭力和吸引 力。同時希望特區政府能增加街市的宣傳及項目計劃,以

吸引更多人流,為這個街市加添活力。
香港仔街市翻新後,為顧客提供了一個優質的購物環 境,超越了傳統街市的體驗。現在街市現代化只是開始, 日後還可以引入更多現代化的商業模式和營運模式,以提 升街市的效率和競爭力。總之,現代化街市的發展是一個 長期的過程,需要各方的努力和合作,務求為居民提供更 好的生活品質和消費體驗。
每個大人心裏,都藏著一個小孩;每個小孩在心裏, 也希望變成一個大人。

很久很久以前,我也曾是一個小孩,生活在一個群山 環繞的鄉村,那是我所經歷過最美好的日子:我穿越山林 去上學,忠心耿耿的大黃狗在身後一路護送;清晨林間的 蜘蛛網上掛滿了露珠,好像一串串精美的珍珠項鏈。在那 條翻山越嶺孤獨的路上,我遇到過屎殼郎,在樹幹上看到 很臭的打屁蟲,在草叢裏捉大蚱蜢,遠遠地看到稻草人在 風中搖擺著長袖。我也觀察過梧桐花在春天怎樣一夜之間 吐出花苞,老牛在樹底下怎樣把青草來來回回地咀嚼。對 了,我還幾乎沒有長久的玩伴,所以我躲在乾草堆上、茶 樹底下讀了很多很多的童話,我毫不懷疑書中的各種小精 靈會在樹林中時常出沒,它們和我生活在同一時空。
後來,我離開了鄉村,去了縣城,慢慢也變成了大人。 然後坐火車去了更大更遠的地方——小時候不敢想象的遠 方。我逐漸忘記了那些故事。再後來,有了一個小孩來到 我身邊,他成為了我的孩子。我給他取了一個名字,叫小 乖。
小乖小時候,很喜歡聽小老鼠的故事。猴子獅子老虎 們反復地和小老鼠說,把你的背心借我穿好嗎?每次讀到 這裏,他發出咯咯的笑聲。作為大人的我,覺得這樣的重 復和單調實在太無趣了,但小乖可不 這樣 認為,也許他只
是喜歡我這樣陪著他讀故事。我以為他 什麼 都聽不懂,其 實也不一定:每次讀到《醜小鴨》的時候,他看起來似懂 非懂,但是到最後總是傷心地流下了眼淚,他把頭埋進我 的懷裏,好像一只受傷的小獸。
小孩是怎樣一步一步變成大人的呢?我發現,他不再 輕易相信任何一件看到的事,開始質疑並接受「真實」。 我們每年都去那座山,山上有一個水簾洞,在瀑布底下的 大石墩上,每次都能遇到孫悟空。他黃髮金箍、手持金箍 棒,和書上寫的一模一樣。很多小朋友圍繞著他,熱情地 問各種問題:你師傅去哪啦?你們去西天取經回來多久了?
終於有一次,小乖在下山的路上,很確定地告訴我們: 這個孫悟空是假的。我假裝很吃驚地問他為什麼?小乖說, 這個孫悟空是個可憐的殘疾人,他努力學會了倒立行走的 本領,每天來到這個水簾洞下,靠遊客的資助生活。我明 白,小乖不可避免地要長大了。小孩都是想長大的,他們 期待探索世界的遼闊,希望能夠去更遠的地方,擁有更廣 闊的自由空間。
可是大人的世界在孩子的眼裏也非常奇怪呀:長大了 的我們只關心那些所謂「重要」的事情,變成了循規蹈矩 的忙碌者。我們開始體會不到一些單純的快樂,開始失去 一些敏銳的感受,開始忘記了自我。
我回憶起孩子時讀過的許多故事,我想讓它們在心底
不被定義的二十一世紀
童淇琪(中大專業進修學院二年級生)
最近看了《蒙娜麗莎的微笑》,一部讓人深省的女性主義的電影。電影講述一九五三 年美國一所極為保守傳統的女子大學,學生們精通學術禮儀舞蹈,十分優秀,其廣闊的一 生卻被狹隘地定義為能否找到一個好丈夫。
女主角凱薩琳為新來的藝術老師,思想前衛開明。學生們通過她的課堂,她對於世界 的態度和婚姻的態度,逐漸受到啟發,覺醒了當代女性思想,勇敢地追隨夢想。
現代女性地位獲社會高度重視,但到了二十一世紀,許多生活於共同社會的人們仍被 傳統觀念潛移默化約束著。有否質疑過為何結婚生子是人生目標之一?為何每天重複枯燥 無味的工作而放棄了生活熱情?為何要花費巨額上大學求一張文憑?不少人日復一日循環 著歷史建構的價值觀、合理化規則,卻不曾嘗試質疑和擺脫它。
這部電影中最啟發筆者的是一場辯論,凱瑟琳對「優秀」的定義是be a leader,not just a wife,反之班上最早意識到其思想的學生選擇了be a good wife。凱瑟琳認為她值得
更好,學生卻說她不後悔,最後凱瑟琳被說服並祝福她。女性主義從來不是探討事業女性 和家庭主婦之間,誰比誰高尚,而是思考與選擇,不受世俗眼光的影響。只要問心無愧, 值得就好。人生選擇權在於自己手中,沒有同一個標準和幸福理論的模版。
早前一個朋友向筆者訴苦,說一想到
再過兩年畢業後就要踏進社會工作,感到
很可悲,意味著自己一生將不斷被逼循環 痛苦地生活。其實,我們不必遵從世俗規 範的方式活著,我們有權選擇想做的事。
世界如此廣闊,總有一天能找到屬於自己 的一顆珍珠。時間的長河如此浩蕩,很多

人事都會被淹沒扭曲,我想,只要能堅持
公主殿下的往事
袁淑賢(中三)
「媽媽!媽媽!」剛放學回到家門口的我便著急地喊著,穿著圍裙的媽媽急忙為 我開了門,她叫我放下書包快點洗手吃飯,轉頭就走回廚房繼續忙碌。看著媽媽的背 影,彷彿看到了她從前的往事⋯⋯ 時光倒回至2000年,媽媽的愛情在二十歲就出現了。年輕的時候她曾在英德的 一間餃子店做服務員,而我的爸爸那幾年從中山去了英德創業,經常吃那家店的餃子。 爸爸的身高不算高又很瘦,好像風一吹就會倒一樣,但找女朋友的要求卻是挺高的。 有一次爸爸去吃餃子,正好媽媽幫他點餐,爸爸對媽媽一見鍾情,並開始了長達一年 的追求。在那一年裹爸爸不斷打電話給媽媽,想約她出門,可是媽媽卻對他不理不睬, 畢竟公主殿下怎麼會那麼容易看上一個小矮人呢!可是,在媽媽這本童話書裏卻有不 太一樣的故事,「小矮人」居然熱心地教「公主」不要輕易被人欺騙,從而獲得了「公 主」的真心。經常聽媽媽說爸爸是個好男人,將來要按著爸爸身上的優點找男朋友, 不愧是情人眼裏出西施啊!
遇到王子後當然是生了個帥氣的小王子啦!沒錯,我哥哥出生了!哥哥出生後的 七年裏爸爸的事業也算成功,公主殿下可以買很多喜歡的衣服,一家三口住在一間很 溫馨的「城堡」裏,真是想想就讓人羨慕。可是,公主殿下的故事書好像沒有「永遠 快樂地生活下去」這句話。哥哥七歲的時候,爸爸想要一個女兒,所以媽媽的肚子裏 就這麼多了一個「累贅」,也就是我。懷了我兩個月後,公主殿下便要離開溫馨的「城 堡」,孤零零地一人到了香港。六年後,媽媽又帶著我來香港讀書。這些年每年只能 回家見爸爸和哥哥四次,本就已經夠少的了,怎料突然一個疫情「殺」來,又把我們 困在香港整整三年,過著牛郎織女般的生活。幸好,現在疫情結束,我們又能回到內 地與爸爸和哥哥開心團聚了。
哪怕是疫情三年,公主殿下始終樂哈哈的,每天都以樂觀的心態生活,彷彿媽媽 永遠沒有煩惱似的。(指導老師:陳安妮)
第十屆香港大學生 軍事生活體驗營圓滿結業
第十屆香港大學生軍事生活體驗營日前在駐香港部隊新圍營區圓滿結業,來自香港的百餘 名大學生以嚴整的軍容、昂揚的風貌展示了軍事生活體驗營的訓練成果。行政長官李家超、駐 香港部隊政治委員賴如鑫等嘉賓出席結業典禮,主禮嘉賓為學生代表頒發結業 證書。最後,大 學生們和駐軍官兵合唱《歌唱祖國》並合影留念,為本次軍事體驗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百餘名大學生展示軍訓成果

結業典禮當天上午10時30分,儘管還下著雨, 大學生們依然精神抖擻,邁著整齊步伐入場,三名學生 代表作為升旗手從儀仗隊手中接過國旗,伴著雄壯的國 歌聲,他們莊嚴地在軍營升起五星紅旗。隨後,大學生 們在雨中向在場的父母、部隊官兵及來自香港各界嘉賓 表演了軍體拳課目。
在為期10天的軍營生活中,大學生們能夠系統地 接受軍事體育訓練、軍人隊列動作、激光模擬對抗射擊 和野外使用地圖等多項軍事課目訓練,磨煉學生刻苦耐 勞的堅定意志,還參觀「夢起東方——中國夢.強軍夢· 香江衛士」主題展覽,聽取內容豐富的國情知識講座, 登上海軍艦艇,感受祖國和軍隊的發展壯大,度過了充

實而富有意義的軍營時光。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26年來,在履行好防務 職責的同時,始終注重與香港社會各界加強溝通和交 流,面向香港大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和國防教 育:先後舉辦十屆香港大學生軍事生活體驗營,組織駐 軍官兵與香港大學生互訪聯誼,邀請香港大學生參觀駐 香港部隊展覽中心,開展「強國強軍的青年擔當」、「青 年學子走軍營話發展」等座談交流活動,有力激發了大 學生們服務香港、報效國家的熱情動力。
短短十天 學生們獲益良多
有參與訓練營的大學生家長表示,「訓練營雖然短 短十天的時間,但看到他的面孔洋溢自信,給我一種堅 強的感覺,以前是沒有的。」另一位大學生家長也指,
第十屆香港大學生軍事生活體驗營日前在駐香港部隊新圍營區圓滿結業
女兒參加訓練營後好像是懂事了許多,也長大了很多, 「我們感覺很開心。也想不到,原來短短十天的時間, 改變可以這麼大。」
「在這裏,我們領略到了軍人的英姿、剛強的魅 力、集體的力量。在這裏,我們學會了用行動去詮釋忍 耐與堅持。」一位大學生在結業典禮上說道。此外,也 有大學生表示,自己一開始抱持著很大的期望,進來訓 練,然後到了第一天就覺得挫敗感很強。接下來的幾天 當中,她的信心又建立起來。「我覺得這是人生中非常 珍貴的一個體驗。」
「2019年我 也 參加了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 而 這次是我以大學生的身份走進軍營,我感覺我身上的責 任更重了。這次我收穫了很多,有體能訓練上的收穫, 也有思想上的成長和進步,尤其是對國家安全的認知更 深了,我希望把我所學到的,應用到我以後的工作崗位 上,更好地奉獻自己,服務香港、報效祖國。」另一位 訓練營大學生說道。
結業典禮當天上午10時30分,儘管還下著雨, 大學生們依然精神抖擻,邁著整齊步伐入場 在為期10天的軍營生活中,大學生們比較系統地接受軍事體育訓練 大學生參觀「夢起東方——中國夢.強軍夢.香江衛士」主題展覽
大學生登上海軍艦艇

大學生們在雨中向在場的父母、部隊 官兵及香港各界嘉賓表演軍體拳課目





大學生們訓練有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