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紙 HKI POST - 第110期

Page 1

港島聯慶回歸系列活動之

「與中國象棋AI機械人對弈」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六周年,由香港島 各界聯合會(港島聯)主辦的「港島慶回歸 –創新科技AI機器人巡展暨智能之爭:與中國象 棋AI機械人對弈」於六月二十五日在灣仔禮頓 山社區會堂舉行啟動禮。巡展將覆蓋10所學校 及港島各個社區,展示最新的創新科技成果,如 中國象棋AI機械人,並結合地區特色文化元素, 以營造與眾不同的體驗,主辦方預計將有超過 8,000人次參與巡展活動。

科技競爭愈趨激烈 年輕人需具備創新精神

港島聯理事長蘇長 荣 於啟動禮儀 式上表示,港島聯及屬下團體將在七 月一日前後舉辦超過105場各類型系 列慶祝活動。是次巡展作為眾多特色 活動的序幕,他希望通過活動,提升

「港島慶回歸—創新科技AI機器人巡展啟動禮」暨智能之爭:與中國象棋AI機械人對弈比賽圓滿舉行

公眾對科技創新的認識和關注,激發年輕人的創新思維, 培養大家進行科技創造的動力。

他說,「相信只要把握科技發展的脈搏,就能在未來 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故香港青年一代必須要具備創 新精神和掌握先進的科技技能,通過巡展有助引導更多年 輕人投身科技創新事業,為把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為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發揮作用、貢獻力量。

感歎科技發展日新月異

在啟動禮儀式前,大會先行舉辦了「智能之爭:與中 國象棋AI機械人對弈」比賽。現場設 置了超過40部AI象棋機械人,多位 「老青幼」象棋界棋手到場參與比賽 或對戰體驗。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主 席鄭承峰表示,透過是次比賽,參加 者除了更深入認識象棋知識和歷史淵源外,也可以體驗AI

機械人的創新科技產物,激發他們的創作力和想象力,是 難得的體驗。

據了解,是次比賽以闖關形式進行,由第三關開始。 有參與者梁先生表示,闖關到十四局以後,AI對手就已經 非常難應付,常常「一子錯滿盤皆落索」。比賽結束後, 屏幕上會展示經AI機械人計算的雙方勝率,從而可以更直 觀地了解自己哪步棋下得不好,有助棋手思考不同步法。 這點他覺得很有趣。

是次比賽中,自學象棋20年的棋手湯聰以連勝18局 之姿成為冠軍。他表示,在殘局階段,人往往會被心情影 響而導致出錯,而AI就少有這個問題,也很難捕捉到它的 錯誤。他希望未來能讓更多棋友參與體驗,與AI機械人捉 棋。

另外,分別就讀中一及中二的學生關雲彰和陳焯匡今 次並列季軍。他們表示,與AI對戰過程中能學到不少新的 棋路和招法,又感嘆科技進步很快,「好威水!」。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香港島婦女聯會7月3日在會展舉行「香港精神 香港故事——

慶香港回歸26周年盛典」活動,透過全日舉行的「香港情懷」嘉年華及晚上的「香港故事」音樂會, 彰顯中華文化在香港社會源遠流長及獨特魅力。從不同角度將老香港的獨特風貌及往昔情懷重新呈 現,喚醒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展現香港的奮鬥精神。

展示中華文化在香港社會

源遠流長及獨特魅力

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國務院婦女兒童 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黃曉薇,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房屋局 局長何永賢、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中聯辦港島 工作部部長薛惠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香港島 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蘇長 荣、香港島婦女聯會主席金鈴、大 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創會會長莊紫祥等出席典禮,現場 吸引1,500人參加。

黃曉薇在典禮上致辭時表示,香港島婦女聯會以一場 文化盛會從不同角度重新呈現老香港的獨特風貌,深入挖 掘香港寶貴的優秀精神財富,展現香港的奮鬥精神,具有

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麥美娟稱讚今次舉行的一連串活動別出心裁,呈現了 老香港面貌, 讓大家從中緬懷老香港的精神面貌,從音樂 當中視聽香港的人文故事,符合活動的主題——香港精神, 一種屬於香港人在獅子山下奮鬥向上實踐自我的精神。

金鈴介紹今次的活動從不同角度重新呈現香港獨特風 貌及往昔情懷,喚醒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展現香港精神。 譬如以廣東童謠《月光光》為藍本創作音樂情景劇《月光 光 照香江》,展現祖輩努力勤奮,女性的刻苦耐勞,新一 代香港青年朝氣蓬勃及地區服務者的奉獻情懷。

活動現場的「香港情懷」嘉年華,通過打造出的「香 港大街」場景,以攤位形式展示老香港人情風物,涵蓋衣 食住行方方面面,譬如有涼茶鋪、長衫店、果欄,以及手

小棋手遇上難關,急忙向高手請教

藝人小攤檔等,還有人扮做售賣飛機欖的小販……現場觀 眾參與其中,不亦樂乎。

嘉年華現場,大批市民穿梭在「香港大街」,欣賞攤 位的長衫、圍繞在一個個手作人攤位,請他們紮草蚱蜢、 寫書法、畫漫畫等,還拍下現場「小販」身影,感受昔日 情懷。

晚上舉行的「香港故事」音樂會,多位表演嘉賓演唱 經典歌曲,演唱曲目包括《月光光 照香江》《萬里長城永 不倒》《萬水千山總是情》《紅日》等。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綜合 P2
與AI對戰青少年學習新棋路
荣 鄭承鋒
蘇長
大合照
AI 象棋機械人 智能機械人隨時顯示勝率
港島婦聯舉辦「香港精神 香港故事——慶香港回歸26周年盛典」
全場大合照

香港傑出家校義工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為表揚一眾默默為教育界付出的家校義工,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丁柏希自2020年起發 起舉辦「香港傑出家校義工選舉」,至今獲嘉許之教師、家長、學生高達二千多人。七一當日,香 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在漢華中學舉辦「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六周年 香港傑出家校義工頒獎 典禮」,是次活動出席嘉賓及獲獎者近千人,場面盛大。

獲獎者高達800人

據悉,是次活動由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聯同香港島 校長聯會、中西區校長聯會、東區學校聯絡委員會、南區 學校聯會、灣仔區校長聯會、香港註冊教師協會、中西區 家長教師會聯會、香港南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及香港東區家 長教師會聯會等教育界持份者攜手合辦,共同慶祝香港特 別行政區回歸祖國26周年。

是次盛事獲得港島區超過一百間中學、小學及幼稚園 的參與,獲嘉許之教師、家長及學生高達八百人。活動邀 請了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香港警務處處長蕭 澤頤,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首席榮譽顧問、漢華教育機 構主席葉國謙,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童軍總會執行委 員會主席葉永成,立法會議員陳學鋒、葛珮帆、郭玲麗、 梁熙,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席湯修齊、家庭與學校合 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方奕展、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榮譽會 長周超常、香港島校長聯會主席方仲倫、中西區校長聯會 主席詹漢銘、南區學校聯會主席吳靜雯、香港

會主席王一鳴、漢華中學 校長 關穎斌、香港弘德基金會副 主席楊紫晴、中西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游偉賢、香港南 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劉 頴 欣及香港東區家長教師會聯會 副主席梁寶琳等多位嘉賓蒞臨主禮。

活動分別頒發了「香港傑出義工領袖」、「香港傑出

校長聯會辦千人電影欣賞會

由香港島校長聯會榮譽會員部主辦、香港島校長聯會 及香港傑出學生協進會協辦、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慈善基金 贊助的2023 年度電影《超強颱風》欣賞會,於六月二十九

參加這次千人電影欣賞會包括港島中小學逾12間,共 920師生,另有嘉賓家長80多人出席。是次活動同時是慶 祝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活動之一。為隆重其事,主辦方安 排了電影啟播儀式,並邀請了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 成偉、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主席龔俊龍出席主禮。

電影《超強颱風》是以2006年超級颱風登陸浙江 的真實事件為素材,描述不同人物自救及救人的感人場面, 主角許市長堅持以民眾生命安全為首位,明智抉擇可拯救 每一條生命及將經濟損失減至最低。

主辦方指出,電影呈現正向人生價值觀,讓同學感受 互助互勉的重要性,更明白以古鑑今的道理,提高對環境 保護的意識,承擔愛護國家及地球的責任。

香港島校長聯會榮譽會員部主席陳麗貞表示,今年是 第六屆舉辦電影欣賞會,《超強颱風》是國家級電影,極

頒獎禮現場眾人揮舞國旗區旗,化成一片紅海

樹正向人生觀

政府都能夠在自然災害侵襲時,快速組織起各方面的力量 防災救災。他寄語現場同學們要勤奮學習,增強本領,對 國家作出貢獻,投身到建設美好香港、實踐民族復興的行 列中。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主席龔俊龍

指,電影呈現真實故事,希望同學

透過認識這次自然災害事件,了解 國家如何迅速應對天災,同時感受 政府以民為本的精神,團結應對一 切困難的正向人生觀。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教育 P3
活動吸引多間學校學生參與 千人電影欣賞會 楊成偉 陳麗貞 龔俊龍 現場多達八百位家教義工獲獎

中西區各界協會第十五屆會董就職 逾千人見證

香港中西區各界協會「慶祝香港回歸26周年暨第十五屆會董會就職 典禮聯歡晚宴」日前圓滿舉行,周超常榮膺第十五屆會董會會長。典禮筵 開百多席,來自政商民等不同界別的嘉賓及友好踴躍參與。晚會現場氣氛 熱烈,逾千名賓客見證了第十五屆會董成員莊嚴的就職典禮,並享用大會 安排的美饌,分享節日的喜悅。

感受香港回歸26周年的 重要性和意義

當晚典禮由銀樂隊帶領各主禮嘉賓進 場,場面浩大矚目。當晚還邀請到多位主 禮嘉賓,包括 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 葉劉淑儀,政 務 司副司長張國鈞,中聯辦 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民政事務總署署 長張趙凱渝,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 成偉,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蘇長荣, 中西區民政事務專員梁子琪,該會首席榮 譽顧問葉國謙,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應生,

全國政協委員、中西區發展動力主席葉永 成,立法會議員陳學鋒,香港道教聯合會 主席梁德華,新界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

警務 處 中區警區指揮官汪威遜,警務 處 西 區警區副指揮官梁國榮,廉政公署首席廉 政教育主任黃小欣,中西區康樂事務經理 葉麗梅等各界人士。

當主禮嘉賓踏上舞台後,由漢華中學 升旗隊帶領現場千多名賓客進行升旗禮及 奏唱國歌儀式,整個儀式莊嚴肅穆,顯示 全場賓客對國家和民族的尊重和愛護。在 這個嚴肅和感人的時刻,參加者感受到了

國家的崛起、香港回歸的重要意義以及中 西區各界協會的凝聚力。

周超常在致辭中熱情歡迎到場嘉賓。 他提到,香港中西區 各界協會一直秉承著 宗旨,支持港府依法 施政,並致力維護「一 國兩制」和「香港國安

法」,讓香港實現從亂到治,全力支持完 善選舉制度及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推 動國家安全教育及青年生涯規劃,籌辦多 元化活動,加強國家觀念、社區共融、青 年發展,藉此提高政府與社區的協作成效, 「為我們的家﹕中國香港帶來更多關愛和 正能量。」

當晚晚會充滿了歡樂和喜悅,讓每位 賓客都感受到了香港回歸26周年的重要性

和意義,以及中西區各界協會在推動香港 發展和繁榮方面的重要作用。這也展現了 香港社會各界對中國的繁榮和發展的支持 和祝福,以及對香港未來的信心和期望。

同樂舞之夜」七月二日在西區士美菲路體育館舉行。活動由香港中西區婦女會、中西區民政事務處 合辦,獲中西區民政事務處「社區參與計劃」撥款資助,香港國際標準舞者會專業指導。中西區各 界慶典委員會、香港島各界聯合會中西區地區委員會、通善壇全力支持。

大會邀請了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香港中 西區婦女會榮譽顧問葉國謙,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西區 發展動力主席葉永成,中西區民政事務專員梁子琪,立法 會議員陳學鋒,立法會議員郭偉強,中西區各界慶典委員

會執行主席、香港中西區各界協會會長周超常,香港島各 界聯合會中西區地區委員會主席 羅錦輝,通善壇會長鍾孟齊, 香港中西區婦女會名譽會長林炳 勳,香港國際標準舞者會會長陳 航行擔任主禮嘉賓。

香港中西區婦女會主席趙華

娟致歡迎辭時表示,歡迎並感謝參與活動的來賓和參賽者。 她指出,喜慶香港回歸26周年之際,香江一片喜氣景象, 港人心情舒暢,東方之珠重現光芒。政府完善地區治理, 落實「愛國者治港」,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香港中 西區婦女會秉承創會宗旨,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維護 香港繁榮穩定。她還表示,很高興「回歸盃」比賽得到大 家支持,婦女會已成功舉辦11屆,成為回歸慶祝活動之一。 比賽旨在推廣體育舞蹈,強身健體。她祝願各位參賽者努 力,成為舞林高手,再接再厲開創更美好的人生。

其後,一眾主禮嘉賓向參賽優勝者頒獎,24位參賽者 和6組標準舞、拉丁舞參賽者作了表演,眾人在歡快的音 樂中一同分享回歸的喜悅和自豪。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中西區 P5
「回歸盃」比賽 近300居民同慶賀回歸
一眾主禮嘉賓唱國歌 升旗儀式 張趙凱渝為協會新一屆會董進行監誓儀式 主禮嘉賓及會董合照 趙華娟 周超常
第十一屆「回歸盃」體育舞蹈錦標賽2023暨繽紛同樂舞之夜
「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6周年
中西區第十一屆『回歸盃』體育舞蹈錦標賽2023暨繽紛
典禮筵開百多席 警察銀樂隊帶領一眾主禮嘉賓進場

灣仔舉辦躲避盤聯賽

聚青年 慶回歸

時值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由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及赤薈體育會合辦,灣仔民政 事務處及魄毅體育會協辦,寒光遊戲設計贊助的「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運動嘉年 華」於七月二日舉行。主辦方希望透過是次活動,鼓勵香港青少年多參與不同形式的運 動、確保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支持香港青年在體育運動上一展所長。

嘉年華以新興運動「躲避盤區隊聯賽」為重頭戲,共邀請包括灣仔區隊在內的9支 隊伍,雲集了超過120名青少年作賽,現埸氣氛高漲,聯賽參加者反應熱烈,不停為自 己學校隊伍及埸上其他好手打氣叫好。比賽最終以將軍澳區青年訓練隊1隊榮獲冠軍作 結。

主辦方代表、赤薈體育會主席蘇耀國指,躲避盤節奏明快、場地要求低,這項運動 合適地少人多、工作及學業繁忙的香港社會;同時躲避盤的體能差距較低,男女可以混 合作賽,有效增強參加者自我認同及對別人的肯定。灣仔區擁有豐富運動資源,同時亦 有很多適合青少年消遣的餐廳及娛樂地點,因此希望「躲避盤」可以在灣仔紮根。

蘇耀國又指,儘管天氣不穩,但活動榮獲培僑中學鼎力支持,得以順利完成,在此 特別感謝校方支持。

躲避盤於上世紀90年代由日本發明,玩法與閃避球相似,但以軟盤代替減少危險。

躲避盤活動其後在本港發展,逐漸成為其中 項新興運動。2020年,躲避盤正式成為奧 委員會屬會香港飛盤總會下的發展項目。

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會長莊創業向得獎隊伍頒發獎杯

赤薈體育會主席蘇耀國致送紀念運動服, 以感謝校方及穆家駿老師對活動的支持 躲避盤灣仔區隊在進行戰術部署 灣仔民政事務專員張雁伶向得獎隊伍頒發獎杯

地區民生報 No.1 P 灣仔 P6

灣仔民政事務專員張雁伶為升旗隊打氣

社區共融 普天同慶 灣仔舉行種族共融慶回歸嘉年華

適逢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灣仔區內各團體共同舉辦 種族共融嘉年華,為社區及居民送上一系列的慶祝活動, 與灣仔區同慶同樂。

由民政事務總署贊助,致和堂、銅鑼灣工商業聯合會、 香港六藝總會、司徒拔之友、香港 青 少年文化藝術發展協 會、香港聲之動力藝術協會、香港文昌社團聯會、灣仔賢 毅社、灣仔社區聯會、種族共融教育及福利協會及香港渣 甸山居民聯會合辦的「灣仔種族共融慶回歸嘉年華」於 七 月 日在銅鑼灣摩頓台臨時遊樂場隆重舉行,灣仔民政事 務專員張雁伶、灣仔區議會主席黃宏泰出席支持。

為隆重其事,大會特意請到培僑中學升旗隊,為大會 舉行升國旗儀式。升旗隊員著裝整齊,步伐一致,為參加

者帶來不一樣的嘉年華體驗。此外,大會安排了武術表現, 為在場人士帶來苗刀、太極拳等國術傳統文化。

各單位準備了攤位遊戲及特色表演供一眾街坊及少數 族裔參與欣賞,促進不同種族的文化交流,其中一個重頭 戲是借中國傳統婚嫁儀式及印度傳統婚嫁儀式為切入點, 講述不同文化下的相似及不同之處。

主辦方代表、致和堂召集人李佩儀指,多元共融、㩗 手合作一直是香港社會的主流共識,而種族共融工作一直 「 沒有盡頭,只有更好

化認識祖國,亦加強種族之間互相理解。她又希望未來繼 續組織不同活動,推動社會各方加深對彼此的認識,將共 同視香港為美好家園的人們聯合起來。

以音樂說好香港故事 用歌聲寄意香港回歸

由香港聲之動力藝術協會主辦,香港灣仔區各界 協會合辦,民政事務總署贊助的「慶祝香港回歸26 周年.歲月如歌音樂劇2」於六月三十日完滿成功, 活動吸引了近千人入座,場面盛大。

活動一開始由香港聲之動力藝術協會陳宇澤主席 致歡迎詞,灣仔民政事務專員張雁伶太平紳士致送感 謝狀予合辦團體。主辦方別出心栽,安排了四名「大 將軍」: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港島工作部副處長呂劍 雲,立法會議員李鎮強、梁熙、陸瀚民,分別頒發四 面令旗給四支演出隊伍,希望大家演出成功。

歲月如歌音樂劇今年已是第二年舉辦,往年演 出反應理想,今年再接再厲,並且加入更多元素,以 四個不同背景,不同情節內容去講述與回歸有關的故 事,用歌聲及話劇說好香港故事,同賀回歸大日子。

活動期間掌聲不斷,亦不時聽到觀眾們開懷大笑,音 樂劇最終由第四組「夢之路畢業禮」獲得冠軍,活動 在一片歡笑聲中完滿結束。

灣仔民政專員張雁伶向主辦單位致送紀念品

「大將軍」向演出隊伍頒發令旗 樂劇最終由第四組「夢之路畢業禮」獲得冠軍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灣仔 P7
」。這次借回慶,讓香港社會以文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 文藝 術晚會

由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北鰂區地委會、鰂魚涌居民協 會主辦的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文藝魔術晚會於六月廿 四日在筲箕灣社區會堂舉行。

是次活動出席的嘉賓包括中聯辦港島工作 部 副部長尤 斌、東區民政事務助理專員陳樂雅、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 秋北,立法會議員鄧飛、陳家珮、郭偉強,東區康樂事務 經理李蕙明、東區及灣仔區助理福利專員曾國雄,香港警 務署東區助理、 警民關係主任何建成,東區防火委員會主 席羅達成、民建聯東區支部主席洪連杉、東區各界協會常

務副會長楊翰業等,超過150名觀眾出席,並且邀請到香 港全職魔術師何子聰為大家表演魔術,另外一班小朋友表 演唱歌和跳舞。

東區民政事務助理專員陳樂雅指出,很高興見到這次 活動有好多新面孔,小朋友的化妝好有氣氛。香港回歸日 拉近了中國人的心,團結無比;加深了中國人的情,友愛 無比;達成了中國人的願望,驕傲無比;實現了中國人的夢, 自豪無比。讓我們共同祝願祖國明天更美好,國力更強盛!

區議員李清霞表示,歡聲笑語在此時,慶祝香港回歸 祖國,國強民富領土完整,繁榮昌盛其樂融融,激動時刻 永記心中。非常感謝晚上出席的所有嘉賓及觀眾,特別多 謝今次演出的嘉賓,同時感謝為這次活動付出的所有工作 人員及場地人員,「 紀念這偉大的一天,祝大家幸福,好 運連連」。

台上嘉賓合唱一曲

(圖左一)區議員李清霞向嘉賓介紹圖片牆

東區民政事務助理專員陳樂雅上台與演出者互動 演出者與嘉賓互動

東區筲柴慶祝回歸 唱響國歌大行動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筲柴地委會為慶祝香港回歸 祖國26周年,組織一眾社區主任、地區領袖、熱心

義工等逾200人齊集東區文化廣場,唱響國歌,歌頌 祖國,祝福香港。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特區政府亦大力宣傳「慶回 歸•賀國慶」。為了讓市民開心共慶特區成立,特區政府和公營 機關推動多項優惠和活動。香港不少地區面目一新,社會各界一 同喜慶回歸,東區筲柴大街小巷、漁船碼頭等地的國旗、區旗迎 風飄揚,滿眼盡是中國紅,現場氣氛十分熱鬧。26年來香江水 澎湃不息,紫荊花絢爛綻放 。

7月1日,在東區筲箕灣文化廣場,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筲柴 地委會舉辦百人唱響國歌活動。200多位義工們整齊排列成「26」 的字樣,一齊揮動手上國旗,伴隨着雄壯激昂的國歌奏響,20 位護旗手振臂將國旗與區旗展向天空,鮮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 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迎風飄揚。全體人員面向國 旗肅立行注目禮,高唱國歌,而後齊聲高呼口號「同心同慶,共 創未來」,氣勢滂薄,氣氛十分熱烈。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東區 P10
所有合唱者大合照 合唱者揮動著手上國旗
護旗手高唱國歌
演出嘉賓
高處望下人群排成26字型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

東區青年節啟動禮暨東區青年聯會首屆執委就職典禮

日前,「 東區青年節啟動禮暨東區青年聯會首屆執委 就職典禮」 在北角社區會堂舉行。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 儀、中聯辦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民政事務總署署長張 趙凱渝、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消防處副處長 黃鎮業、中聯辦青年工作部副部長宋來、中聯辦港島工作 部副部長尤斌、東區民政專員陳尚文等擔任主禮嘉賓,超 過30個東區青年團體出席了慶典,為「東區青年節」在接 下來的多個精彩活動揭開序幕。

共同促進香港青年的發展

攜手建設更美好的社區

民政事務總署署長張趙凱渝致辭 表示,香港目前正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階 段。她呼籲,青年朋友借助聯會這個平 台,共同促進香港青年的發展,攜手建 設更美好的社區,為香港的繁榮和穩定

張趙凱渝

貢獻力量。

東區青年聯會創會會長楊瀚業致歡迎辭時表示,東區 青年聯會由籌備到成立,凝聚東區青年的力量,短短幾個 月時間已得到三十多個東區青年團體加 入及支持,十分令人鼓舞。並感謝蒞臨 現場的各位主禮嘉賓,感謝東區民政事 務處和陳尚文專員的大力支持,以及感 謝中旅集團的贊助支持。

東區青年聯會首屆主席雷有得在致感謝辭時感謝各位 主禮嘉賓及朋友們的蒞臨,令東區青年節的啟動和東青聯 的成立更添光彩,也特別感謝東區民政 事務處和陳尚文專員的大力支持,以及 感謝中旅集團的贊助支持。東區青年聯 會是一個愛國愛港的團體組織,必定團 結一致,多為青年做服務,多為社區做 貢獻。

青年創業基地代表進行簽約儀式

活動現場,東區青年聯會與來自大灣區多個城市的青年創業 基地代表進行簽約儀式,開啟東區青年聯會與大灣區不同地區青 年的深度交流合作。簽約機構分別來自全港各區工商聯青年企業 家聯合會(福田、前海基地)、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 化基地、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惠州基地)、惠州仲愷港 澳青年創新創業聯合會(惠州基地)、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文化交 流總會港澳青年創業中心(廣州白雲區基地)、港雋動力青年協 會廣東省辦事處港澳青年創業中心 (廣州南沙區基地),香港龍 崗青年總會(龍崗基地)。多位機構代表表達了對東區青年聯會 未來青年工作的大力支持,並期待日後共同為促進大灣區青年的 互通互流、合作共贏提供平台和機會。

此次活動,吸引了超過300名青年參與,現場氣氛熱烈非 凡。東區青年聯會在儀式後安排了東區青年慶回歸文藝匯演,營 造了歡樂活潑的氛圍。東區青年聯會表示,在未來將繼續舉辦多 元化的青年活動,為廣大東區青年呈現一個精彩豐富的青年節。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6 周 年 東區華服風采」

於北角社區會堂舉行

七 月 日上午,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北鰂地委會與東區 各界等各大社團同鄉於北角社區會堂舉辦「慶祝香港回歸 祖國26 周 年 東區華服風采」活動,為觀眾呈獻特色的中 國華服走秀、華服巡遊打卡、民族歌舞表演、遊戲抽獎等 節目。是次活動旨在讓更多人瞭解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 更好地宣傳中國文化。

堅持文化自信 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是次活動邀請多名地區及各界別人士出席支持並擔 任嘉賓,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尤斌、 東 區民政事務 專員陳尚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 全國政協委員 蘇長 荣、李鎮強, 立法會議員郭偉強、林筱魯, 香港警 務處東區警民關係主任黎綺玲、 東區康樂事務經理李蕙 明、東區及灣仔區助理福利專員曾國雄、香港島各界聯 合會北鰂地委會主席李莉、香港東區各界協會會長朱浴 龍、東區青年會聯創會會長楊瀚業、香港北京社團總會常 務副會長李冠誼、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港島東分會執行會 長柯文華、香港浙江省同鄉會聯合會港島東服務中心副

總監陳思紅、香港廣西社團總會香港廣西(港島東)服 務中心主任蔡振忠、菁藝發展社主席任暉等多位嘉賓出 席活動,為「東區華服風采」多個精彩活動揭開序幕。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陳尚文發表致辭時表示,作為身在 香港的中國人,更應該清楚瞭解自己的中 華文化,才能夠更好地將其推廣出去。今 次活動既能凝聚大家展示喜愛的華服,亦 能讓東區居民認識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 相信有助加深大家對自己民族和歷史的瞭解,是建立歷史 自信、民族意識的一個重要契機。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北鰂地委會李莉在致辭時表示,期 望每位居民都有機會認識及參與社區事務,建設香港,貢 獻祖國。未來,北鰂地委員會扮演重要的角色,除了關注 區內的環境衛生、交通問題和規劃發展 外,亦會擔當政府與市民的溝通橋梁,反 映居民意見,協助警方宣傳防騙活動,巡 查區內環境黑點,積極推動社區服務及籌

此次活動吸引了超過300名觀眾朋友參與,身著華服的表 演者大放異彩,引得活動現場陣陣歡呼,現場氣氛熱烈非凡。 許多家長帶著孩童來參加,通過科普華服知識,學習文化禮儀, 瞭解到華服包括了中山裝、唐裝、旗袍、漢服、民族服飾等。 華服是聯繫千年華夏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條重要紐 帶,更是華夏文化傳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場的觀眾們衣袂 翩翩、自信滿滿,以學習華服文化為契機,堅守文化自信,傳 承中華優秀文化,使厚重的中華歷史之美歷久彌新。

此外,大會在北角碼頭公園設有逾10多個 特色 打卡點給 市民拍攝留念。市民在體驗穿越中華文化期間,體驗到了與AI 機器人象棋比賽,感受科技與棋藝的融合。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東區 P11
雷有得 齊拋繡球祈福
廣西壯族服飾展示 福建惠安女表演
北角海濱公園打卡點
杭州旅港同鄉會表演青花瓷舞蹈
李莉
辦文娛康樂活動。 陳尚文

南區關愛隊積極開展關愛活動 助居民融入社區

南區關愛隊起動一個多月,一眾南區關 愛隊隊員及義工除了積極裝備自己,提高自 身服務居民的能力外,同時也開展眾多活動 服務居民,支援政府的地區工作,加強地區 網絡、推展關愛活動、協助處理突發和緊急 事故,以及協助政府傳遞信息和向政府反映 市民的意見。

鄭港涌(左一)作為當區關愛隊小隊的總指揮,在鴨脷洲邨暫停食水供應當日,與關愛隊隊員一同為有需要的居民送上食水

隊員﹕冀服務區內長者 傳遞關愛

早前,一批南區關愛隊隊員和義工跟消防處學習「救 心」,了解如何施行心肺復蘇法和使用自動心臟除顫器。 南區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置富小區副隊長梁皓鈞表示,訓 練讓他們掌握施行心肺復蘇法的正確節奏及按壓深度等, 日後更有信心應對突發情況。

一群南區關愛隊義工跟師傅學習運用電鑽,劉燕霞(右二) 希望學懂後可為長者家居安裝扶手

宿舍、香港仔坊會、東華三院及關愛義工隊一同出動,到 超過20戶家庭及獨居長者戶作家居支援及探訪,並幫助他 們清潔家居,包括清潔窗戶、清洗冷氣機隔塵網、維修小 型家電、清洗抽油煙機、教導手指操及檢視潛在家居風險 等。

居民在「慶回歸嘉年華」進行衝擊波體驗

此外,部分南區關愛隊義工向師傅學習使用電鑽。鴨 脷洲北小區義工劉燕霞表示,不少長者使用洗手間時要以 扶手輔助,希望可為他們的家居安裝扶手。

南區民政事務專員鄭港涌表示,關愛隊不僅可為區內 居民解決疑難,也可傳遞社區關愛的信息,加強社區凝聚 力。「關愛隊走到社區,走到居民家中,親自關心他們; 把有用的資訊帶給居民,提供協助,例如為居民申請對他 們有幫助的服務和計劃,也舉辦一些有益的活動,讓居民 多參與,融入社區,感受到社區的關愛。」

透過活動凝聚居民 期望更多人加入

南區關愛隊隊員和義工積極裝備自身,以應對突發情況

除了裝備自己,關愛隊隊員也推展各項傳遞關愛的活 動。適逢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六周年,南區利東一及 利東二關愛隊於六月二十四日在鴨脷洲社區會堂舉辦「慶 回歸健康嘉年華」,以互動有趣的方式推廣健康資訊,活 動吸引過百名居民參加。

活動中除了平衡力測試和脊椎檢查外,同場亦有南區 地區康健中心為居民作全面健康風險評估,讓居民了解自 身的身體狀況並對症下藥。期間,註冊中醫師潘東尼為居 民詳細講解痛症的成因、治療及日常保健,讓居民有更深 入了解。居民還參加了互動健身操及衝擊波治療等體驗, 他們紛紛表示今次嘉年華內容充實,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同 類活動。

此外,南區利東關愛隊 於 六月二十四日下午連同青年

南區利東二關愛隊隊長張展聰期望透過今次活動,把 關愛傳達給利東邨的獨居長者和有需要支援的家庭。他向 《港紙》記者說﹕「我們不僅要為弱勢群體提供支援,更 要將我們的關愛精神發揚光大,推己及人,讓愛傳遍利東 以及全香港。」他感謝每位參與本次活動的義工,並期望 未來有更多朋友一齊加入關愛義工隊,為社區做出更多的 貢獻。

南區關愛隊隊員許少燕也直言,區內有不少高齡、無 依靠及患有長期疾病的獨居或兩老同住長者,除實際需要 的生活支援外,也需要心靈上的關顧。「今次到訪活動期 間,長者表現得十分欣喜,更親口表達希望義工日後可以 繼續探訪他們。」

未來,南區關愛隊將持續加強與居民交流,了解彼此 的需求和困難,以建立更緊密的社區關係。同時更希望有 更多人加入關愛隊的行列,一起為社區做出貢獻。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南區 P13
潘東尼醫師為居民進行脊椎測試 健身操現場

我喜歡看書,在工作的間隙、悠閒假日,打開書本, 讓自己 的思緒 進入文字的世界,在知識的海洋中漂浮,在 字裡行間愜意地行走,這種感覺是非常美妙的。我自小喜 歡讀書,關於讀書的那些童年往事仍記憶猶新。

故鄉小學有一個小小圖書室,裡面的書籍全部都是時 任福建省政協常委張壯飛先生贈送的。中午時分,我和部 分要好的同學經常約好提早回到學校,然後到圖書室閱讀 裡面的書籍,從中得到了很大的收穫。

平時,爺爺會給予我一點零用錢,我會利用假期去文 具店裡購買《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連環畫, 自己看完後,再與村裡喜歡購買書籍的人交換看,周而復 始。熟悉了三國時代的歷史、精彩的名人軼事以及經典故 事,對有關描述劉、關、張、諸葛亮的故事情節特別感興趣。 劉備的禮義仁收服了很多將士的心,在桃園與關羽、張飛 結拜為兄弟,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相助,從而雄霸一 方。

我對中國四大名著也有了初步的認識:《三國》寫的 是官史,玩的是心計,學的是韜略,裡面的人物是名人, 側重國:治國、興國、安國、喪國。《水滸》寫的是野史,

驀然回首

歌德

玩的是義氣,學的是造反,裡面的人物是盜賊,側重氣: 勇氣、義氣、豪氣、霸氣。《西遊記》寫的是妖史,玩的 是神奇,學的是皈依,裡面的人物是神仙與妖怪,側重趣: 情趣、遊趣、野趣、妖趣。《紅樓夢》寫的是家史,玩的 是感情,學的是叛逆,裡面的人物是平民,側重情:親情、 愛情、官情、民情。

進入中學時期,興起武俠小說熱潮,金庸的《射鵰英 雄傳》、《神雕俠侶》;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白 髮魔女傳》;古龍的《絕代雙驕》、《楚留香傳奇》等武 打小說相繼攻入校園,地攤上一元一本刊載武俠小說的書 籍成了搶手貨。

我被書中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差不多到了癡迷的狀態。 中午在學校課室裡看,晚上打着手電筒在被窩裡看,看完 一套又一套。因為當時的零用錢少得可憐,我們大部分同 學都是去書店租借來看,租書是以日計算,為了節省租金, 一般一本書用一至兩天時間看完。

時光飛逝,雖已到中年,依然對讀書一往情深。沏一 壺茶,打開一本好書,靜靜地品讀,這也是一種超然的境 界。

時間都去了哪裡?

周子驕(小四)

繁華的都市中心,從早到晚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站在馬路中央的人,仿佛在看走馬 燈一般將時間的影子掠盡眼中。

而我是坐在其中一輛車上的一員。日常便是每日早早起床,匆忙吃過早餐後連忙下樓 趕巴士,偶爾心裡隱約期盼能迎來一輛有空位的車,經過漫長的車程才到達目的地。

看著跟我同樣匆忙來往的行人,或許是「打工仔」,或許是學生,或許是老人,仿佛 在芸芸眾生中,除了身份,自己並無甚特別。

這樣忙碌的生活讓人覺得索然無味,就像煮了鮑心翅肚,卻忘了調味,空有外表。

那日應朋友邀約,重回母校探望老師,順道參觀一下,看看許久未回的學校有沒有甚 麼大的改變。

教員室在一樓,我們沿著樓梯緩步走上去時,看著那些自我們在讀時便懸牆展示的美 術佳作,被時間慢慢磨蝕而變得模糊的回憶倏地在我的腦海迸發。以前我走這條樓梯,都 是匆忙而著急的,就是為了能在小小的食堂中找到一隅就餐處;又或是我當上了風紀後, 沿著這條樓梯走到當值的班房。但今日再走,已經沒有那種靈動而青春的步伐,只有無聲 的腳步聲。

快走到教員室門口了,我聞聲側頭而看,只見一群青春洋溢的師弟師妹們正穿著一身 運動服,在籃球場上肆意揮灑汗水,用矯健的步伐將籃球送入籃中。只見三分線上的人輕 輕一躍,「唰」的一聲,籃球如期入籃。周圍響起歡呼、起哄或呼叫,或來自隊友,或來 自對手。

看到這,我竟有些羨慕。不知是羨慕他們的「自由」,還是羨慕他們正當年輕。思緒 還來不及深究,已然聽到老師的招呼聲。收回心緒,我連忙跟隨好友進入茶水間,與老師 閒聊了整一下午。

了解到老師不再擔任科主任,其他老師也各奔東西,物是人非的陌生感仿佛一把利刃, 將剛恢復的回憶碎片割開,取而代之的是這些年無驚無喜的日子。我突然驚醒,時光一去 不復返,我不再是年輕的學生,也不再具備任性的自由,我手上剩下的只有一直在流失的 光陰……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我從一個可愛的小寶寶漸漸變成了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 究竟時間到底都去了哪裡呢?

我迎著微風,面朝大海,向大海問道:「大海啊大海,你知道時間都去了哪裡嗎?」 大海吹著小調,回答我:「你看,我身上的漣漪正一波又一波地唱著悅耳的歌聲; 你瞧, 海鷗也一刻不停歇,飛來飛去尋找著美味的小魚——時間就在『嘩啦嘩啦』的浪聲中 悄悄地溜走了。你感覺得到身邊的風嗎?它每日也忙碌地來回奔跑著,時間正被它日 復一日地吹走了。你也可以去問一下街上的小貓啊,它每日看著人來人往,穿梭不停, 應該更有見識。」

我來到熱鬧非凡的街道,找到了角落裡的小貓咪。我蹲下身急忙地問道:「小 貓小貓,你每天坐在路旁看著人們來來往往,應該知道時間都去了哪裡吧?」「那是 當然。」小貓昂著頭:「你看看我毛茸茸的尾巴多可愛,一搖一擺的。其實啊,時間 就是這樣一直跟著我的尾巴,我走到哪兒,時間就跟到哪兒。就像你們人類成天到處 找朋友聊來聊去,時

間不就在你們談笑風

生的時候偷偷溜走了

嗎?」

是的,時間從

未藏起,它一刻也沒

有停過。它在海浪的

漣漪裡,在海鷗的覓

食中,在小貓追逐的 尾巴上,在我們每個

人的身邊,就這樣一

點一滴地流走了

(指導老師:陳安妮)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副刊 P14
開卷有益 張武昌

香港島40多個青年團體合辦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2022年「七一」在港重要講話精神

由香港島各界聯合會青年及教育事務委員會、香港區 青年聯盟、香港青年會、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香港中 西區青年協會、灣仔青年聯席、東區青年聯會、香港南區 青年聯席、光大聯誼總會主辦,40多個青年團體協辦的「新 起點 新希望 新作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2022年 七一在港重要講話精神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6 周年青年論 壇」於六月二十八日在灣仔光大中心成功舉辦。這也是響 應特區政府「青年發展藍圖」倡議,而舉辦的「港島青年節」 系列活動之一。

出席論壇活動的主禮嘉賓及青年領袖包括:中聯辦港 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全國人大代表林至穎、立法會議 員陳家珮、香港區青年聯盟主席胡志禧、香港青年會主席 陳凱榮、中西區青年協會副主席劉天正、灣仔青年聯席代 表黃守東、東區青年聯會主席雷有得、香港南區青年聯席 主席李嘉盈、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丁柏希、中國光 大集團副總裁廖世燁等,共40多個青年團體的180名青年 代表參加論壇。

香港區青年聯盟主席胡志禧表示,習近平主席去年 「七一」在港發表重要講話,特別關心 關愛香港青年人,希望社會各界積極幫 助青年人解決學業、就業、創業及置業 的困難。一年來,青年朋友們充分感受 到了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積極做實事, 這增強了社會發展動力,惠及廣大青年,讓香港青年增強 了主人翁意識和發展信心。

全國人民大代表林至穎鼓勵青年要用青春書寫自己的 人生,積極投身發展,貢獻社會,建設 香港,並積極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香港 故事。近年來,感受到香港青年對國家 認同感和歸屬感日漸增強。

立法會議員陳家珮表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 國家強。特區政府重視青年,新成立民政及青年事務局,

注重以民為本,施政惠民,積極支持青

年發展。由政務司司長領導青年發展委

會,增設青年專員,加強政府統籌,協

調推進青年工作,發佈《青年發展藍

圖》,三倍增加青年自薦計劃的名額,等等,都充分體現 政府對青年的關心重視。作為青年領袖,將一如既往關心 幫助青年。

光大聯誼總會副會長廖世燁表示, 將深入貫徹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精 神,繼續大力支持青年工作,推動本地 青年與新來港青年深度交流,共同瞭解 掌握世界和國家發展大勢,促進香港與 內地在不同領域的合作,促進香港與內地創科人才互通, 為香港與內地經濟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

8名青年代表分享一年來香港的積極變化及對未來的 展望。

香港青年會主席陳凱榮表示,習近 平主席去年「七一」在香港發表重要講 話,勉勵香港青年要認識國家和世界發 展大勢,更要珍惜香港「一國兩制」及 得天獨厚的優勢。廣大香港青年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 席重要講話精神,把握機會,多瞭解國家的發展規劃和優 勢產業,積極投入發展,努力奮鬥,成為對國家、對香港 發展有貢獻的人。

東區青年聯會主席雷有得表示,感 受到社會當下團結一致的氣氛,青年工 作就是要做青年的知心人、熱心人、引 路人。要加強青年團體合作,發揮聯會 的橋樑作用,為青年搭建平臺,團結青 年力量,關心青年成長,助力青年成才。青年工作者要有 激情,青年人要有自信,勇於踏出第一 步,把握國家和香港發展機遇。

香港南區青年聯主席李嘉盈表示, 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 神,深刻理解「四個必須」,有效落實 「四點希望」。由社區治理至香港整體發展,落實「愛國 者治港」,才能上下一心、同心協力構 建和諧穩定的香港,推動社會向前邁進。

香港中西區青年協會副主席劉天正 分享兩個故事,闡述香港過去一年的新

變化及政府對青年的關心。他以身邊朋友搬進青年宿舍的 故事,說明政府積極回應青年對居住房屋訴求的新作為; 以特區官員落區咨詢填海的故事,闡明政府積極聽取青年 灣仔青年聯席代表黃守東表示, 國安法出臺和落實,使香港實現由亂到 治。他分享個人創業廣告和公關公司的 經驗,寄語青年要自 強,為自己增值,以 「辦法總比困難多」的信念勉勵青年。

光大控股文化與社會責任部高 級總監黃欣欣表示,一年以來香港開創 新局面,現在更平穩安定。勉勵青年順勢有為,以多視角 洞察全球市場變化,創造自己理想生活。

光大銀行香港分行產品及業務開發 部高級總監黃暉劻表示,當下青年好幸 運,社會昌平,正值發展黃金期。勉勵 大家珍惜時間,做好自己,努力成才。

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表 示,青年朋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 席去年「七一」在港重要講話精神,珍 惜香港一年來的積極變化,牢牢把握世 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香港「由治及興」 新階段帶來的寶貴機遇和無限可能,滿腔熱忱地加入到建 設香港、建設國家的行列中來,用刻苦奮鬥和勤勞雙手創 造美好未來。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綜合二 P15
「新起點 新希望 新作為」慶回歸青年論壇
胡志禧 林至穎 陳家珮 廖世燁 陳凱榮 雷有得 李嘉盈 劉天正 黃守東 黃欣欣 黃暉劻 楊成偉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