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紙 HKI POST - 第106期

Page 1

中西區辦宣講會 宣傳完善地區治理方案

李志恒律師講解香港國安法及多宗相關案例

為了加深市民對政府新推出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的了解,同時 加強認識國家安全重要性,中西區多個團體於五月五日舉行「完善地 區治理工作宣講會」暨「中西區國家安全教育研討會」。

活動由香港中西區各界協會、中西區發展動力、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香港中西 區婦女會、坊眾社區服務中心、中西區民政事務處及香港島各界聯合會中西區地區委員 會攜手舉辦,在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社區會堂圓滿舉行。

中西區民政事務專員梁子琪向場內接近200名社區團體首長及成員、中西區各委員 會委員、學生和市民講解政府最近公布的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並解釋完善地區治理 對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為進一步提升與會者對國家安全的認識,主辦方更邀請律師 李志恒講解《香港國安法》及相關案例。

大會統籌兼主持、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丁柏希表示,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五月 二日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有利於區議會回歸為民服務的初心,同時亦支持盡快 通過《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特區有責任自行立法維護國家安全,以法律禁止任何 有損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統一及國家安全的行為,為國家繁榮穩定、富強盛世作出貢 獻。

許多參加者表示,從梁子琪的分享中充分了解到政府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的內容, 期待方案有助於建設美好社區。同時,從李志恒律師的講解中明白國家安全對香港長期 繁榮穩定的重要性。

現場氣氛熾熱,各地區團體都到場支持

梁子琪詳細講解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

街站推廣完善地區治理 司長到場支持

為了推廣政府於 早前 公布的完善地區 治理建議方案,中西區多個地區團體,包括 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中西區發展動力、 香港中西區各界協會、香港中西區婦女會、 坊眾社會服務中心等,於五月五日在上環文 化廣場設立簽名街站,向區內市民派發宣傳 單張及介紹方案內容。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中西區民政事務 專員梁子琪陪同下,到該街站簽名支持。陳 茂波在社交平台表示,香港需要穩定的政治 環境,更需要踏實有為、能緊貼地區民生需 要的治理組織。新提出的完善地區治理建議 方案,正正是從制度上作出回應,讓地區治 理架構回歸《基本法》訂明的原則,讓地區

服務工作可以更有效、更到位。整個建議將 有利推動更好的地區服務來回應市民的訴 求,更多的良性互動、更聚焦、更集中力量 管理好地區事務。

許多到場簽名的市民表示,歡迎政府

完善地區治理,推動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 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

不少市民到場簽名支持

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全力支持完善地區治理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中西區 P4
陳茂波親身到街站簽名支持

全場大合照

香港區潮人聯會第五屆會董會舉行就職典禮

香港區潮人聯會於四月廿六日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辦第五屆會董會就職典禮,全場近二千名出席 來賓共同見證該會第五屆會董會正式就職,共迎會務新發展。

大會邀請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聯辦副主任何靖出席主 禮並為活動致辭。該會第五屆會長吳家榮、監事長胡池帶 領該屆會董會成員,在全場近二千名來賓包括政府官員、 社會賢達、會員義工等共同見證,正式就職。

出席本次活動的主 禮嘉賓還包括,行政會 議召集人葉劉淑儀、行 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葉文

娟, 中聯辦港島工作部 部長薛惠君、副部長王 卉,全國政協常委、香 港廣東社團總會主席龔 俊龍,全國政協常委、

香港區潮人聯會會長吳家榮 履新

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潮屬 社團總會主席陳振彬,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等。

典禮在莊嚴肅穆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隨後全場一同 觀看該會最新的介紹影片,通過生動的影像回顧過去該會 同仁的無私付出,以及社會各界對該會的支持與鼓勵。

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稱, 居港潮籍鄉親人才鼎盛,人 數超過一百二十萬,在各行各業取得傑出成就,在促進香 港繁榮方面建樹良多,一直是愛國愛港的重要力量。香港

區潮人聯會於二零零九年

成立以來,一直致力團結 在港鄉親,關心社會事 務。香港經歷了三年疫 情,期間聯會發揮潮人同 舟共濟的精神,參與防疫

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 肯定聯會工作

展關愛工作,為市民及鄉親謀福祉,為社會注入正能量。

李家超肯定聯會的工作。他表示,在深化香港與潮汕 的人文交流和經貿發展方面,聯會亦扮演重要角色。他相 信隨著兩地全面通關,聯會將會一如以往,舉辦內地考察 團,加強潮港聯繫,並且鼓勵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加 深對國家和對潮汕地區的認識,以及把握大灣區建設和「一 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推動香港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 局。他期望各界潮籍鄉親團結一致,繼續為祖國、為香港、 為家鄉出心出力,與特區政府並肩同行,共同建設更和諧 美好的香港。

該會新一屆會長吳家榮在致辭中說,聯會將努力支持 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為破解香港深層次問題建言獻策;積 極發展會務,壯大義工團隊,發展壯大愛國愛港力量;積 極參加關愛隊,推動五區八部參與地區治理工作,構建和 諧社區;打造潮劇品牌文化,讓鄉親、市民認識潮劇的獨 特魅力,更好了解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該會第四屆會長、第五屆監事長胡池致辭表示,聯會 成立13年以來匯聚了各界精英,關心基層、該會常常組織 過千人的義工隊伍深入社區、濟困扶貧,逐漸成長為香港 潮籍鄉親乃至社會大眾心目中的一個主流愛國團體,相信 該會在吳家榮會長和新一屆會董會的帶領下,定將繼續秉 持愛國愛港愛鄉理念,積極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努力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以「有擔當,敢拼搏」 的氣魄,推動會務更上一層樓。

該會常務副會長謝曉東致謝辭時感謝所有蒞臨現場的 嘉賓、台前幕後的團隊、秘書處,以及所有支持聯會的會 員義工朋友們。他表示,就職典禮是會務工作的新開始, 希望未來與大家攜手共進,為香港的繁榮發展獻力獻策,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行政長官李家超(右)頒發會長選任證書予吳家榮(左)

典禮包括潮劇表演

吳家榮(前排右三)稱望日後以潮劇進行潮汕文化宣傳重點

出席活動的嘉賓還有:汕頭市委統戰部部長蔡永明, 潮州市委統戰部部長曾曉佳,揭陽市委統戰部部長姚麗 璇,汕尾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盧雁慧,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 事長蘇長荣,香港區潮人聯會永遠榮譽會長江達可,行政 會議成員張宇人,立法會議員陳學鋒,郭偉強、謝偉俊、 陳家珮、周小松、容海恩、郭玲麗,香港警務處港島總區 指揮官郭嘉銓,灣仔民政事務專員張雁伶等。

地區民生報 P 灣仔 P6
抗疫工作,捐贈抗疫物 資。聯會亦熱心在社區推
二千潮人齊聚一堂 展現潮人團結精神

行政長官李家超到灣仔街站支持並一同叫口號

行政長官李家超到場並與灣仔民政事務專員張雁伶交流

社區同心撐改革 官民同力爭支持

為了確保新一屆區議會多元參與、落實地區治理、反映居民意見,灣仔各團體積極支持政府的 地區治理建議方案,重塑區議會,並在灣仔各區開設街站,發起簽名運動,將這個符合市民利益的 制度宣講到社會每一個階層,向廣大市民詳細解說方案的詳情,爭取市民了解及支持。

五月五日,由香港友好協進會舉行的支持完善地區治 理建議方案活動,在灣仔港鐵站外擺街站,支持及宣傳區 議會改革方案。行政長官李家超早上約八時現身到街站支 持,並一同叫口號,又與灣仔民政事務專員張雁伶交流。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 長梁宏正出席,包括吳秋北、陳克勤、梁熙、陳學鋒等在 內的多名立法會議員亦到場參與。

李家超後來在社交網站發文指,早上回辦公室前去到 其中一個街站表示支持,並親自感謝自發幫助特區政府宣 傳方案的義工,為他們「打打氣」。他稱,對社會各界團 結一致與政府共同積極推動落實方案,感到非常高興,又

指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強化地區治理架構,促進地區工 作的協調和合作,令政府能更有效地策劃和推展地區服務, 對市民和社會大有裨益。

五月六日及七日,灣仔區各組織為向市民講好地區治 理建議方案,讓街坊明白區議會改革的重要性與意義,除 了在灣仔各處擺放街站外,亦主動走進大街小巷, 向 市民 講解及爭取市民簽名支持。當中更有團體別開生面,化身 熊貓!

連日多個街站獲得多名重量級人馬到場支持打氣,包 括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民政及青年事 務局局長麥美娟、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勞工及福

利局局長孫玉菡、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全國 人大常委李慧琼、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立法會 議員梁熙、 陳家珮、陸瀚文、李鎮強、謝偉俊、容海恩、何俊賢,灣 仔民政事務專員張雁伶,灣仔區議員主席黃宏泰,中國香 港足球總會主席貝鈞奇等,均親身到各街站支持打氣。

義工「化身」成熊貓,向市民講解完善地區治理方案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中)到灣仔「特區政府完 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街站簽名支持區會改革方案

灣仔各團體積極支持政府的地區治理方案重塑區 議會,並在灣仔各區開設街站,發起簽名運動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到銅鑼灣支持「特區政府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街站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左五)到銅鑼灣支持「特區政府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街站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左七)到銅鑼灣 支持「特區政府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街站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灣仔 P7
灣仔連日多個街站支持完善地區治理

寶馬山行人通道工程第三季正式施工

「寶馬山行人通道系統」屬於「上坡地區自動扶梯連 接系統」,是方便市民往來山上(寶馬山)與山下(炮台山) ,並以行人為優先考慮的工程項目 之一,主要受惠的行人

是往返該區的市民及山上多所學校的學生。 行人通道系統

能為他們提供一條安全、 舒適及便捷的行人路線,方便他 們往返地勢陡斜的地區,提供乘車以外的另一選擇。

相關工程包括興建一座升降機塔連兩部升降機,並分 別透過行人隧道及高架有蓋行人道,連接升降機塔至港鐵 炮台山站大堂,市民日後可經全新高架 行 人 道、升降機及 行人隧道,由富澤花園和康澤花園之間的通道直接往返炮 台山 港鐵站 大堂,市民無需再途徑地面 進 入 港 鐵站大堂。

全新行人天橋橫跨天后廟道,直接接駁到雲天徑,讓市民 安全橫過馬路。雲天徑樓梯位於約有33層樓高的位置,改 建成自動行人道和自動扶手電梯,並興建行人通道上蓋, 讓市民更方便和安全地徒步往返炮台山及寶馬山區。

工程分為三大部分施工,山腳部分工程預計需時6年 完工,工程包括興建全新升降機、行人隧道和高架行人路 連接港鐵炮台山站大堂、英皇道地面及富澤花園和康澤花 園之間的行人路。山腰部分工程預計需時4年完工,工程 包括興建全新升降機連接炮台山道及天后廟道的全新行人 天橋,直達雲天徑。山上部分為全面改善雲天徑,加建有 蓋自動扶手電梯及自動扶手行人道連接天后廟道、雲景道 和慧翠道。

「寶馬山行人通道系統」早於2012年進行可行性研 究,曾先後進行多條走線諮詢,期間收到反對聲音。隨着 工程展開,部分路段須暫時封閉,多條路段更將永久封閉, 當中涉及炮台山道部分現有行車道、行人路、行人過路處; 炮台山道及天后廟道之間部分現有樓梯;雲景道現有行人 過路處及部分行人道;雲天徑部分現有路邊區、行人路及 樓梯等。

有蓋扶手電梯終點直達寶馬山慧翠道

雲天徑(山頂)全面封閉,工程進行中

炮台山道斜坡興建全新升降機 雲天徑(山腳)全面封閉,工程進行中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東區 P10
寶馬山行人通道系統資訊 網上資料(路政處) 平面圖 網上資料(路政處)

培英中學學生表演鼓樂

培英中學近日於校內設立了「中藥園」設施,由 一眾師生共同種植和打理。為鼓勵和培養中學生對中醫 藥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傳承中華文化,該校早前邀請了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潘華峰和隨行教職員到訪學校 交流,並舉行「粵港中學生中醫藥科普項目協議簽署儀 式」,將合作在校內開展中醫藥文化推廣活動。

培英中學校長陳俊賢(左三)、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潘華峰(右三)、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黨委書記張正(右二)

首次粵港中學生中醫藥科普項目合作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潘華峰接受《港紙》訪問表示, 今次開展的合作是首次與本港中學合作的項目,希望讓本 港學生在中學階段認識傳統中醫藥文化。

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黨委書記張正則 指出,培英中學「中藥園」的設立,正好讓學生們認識一 些藥用的中草植物,讓學生啟蒙 興趣,未來將透過有趣和易理解 的教學方式,去讓同學了解中醫 藥文化和掌握箇中理論,即人和 自然的和諧一致,並結合同學們 的「中藥園」知識以講述中草藥 功效、歷史文化典故等。

培英中學校長陳俊賢解釋,該校設立「中藥園」源於 中六級學生的提議。「他們表示對中醫藥很感興趣,特別 在疫情中看到,單憑西醫藥不足以完全治療,許多時候『中 西 合璧 』才發揮最大功用,故中醫藥也是好寶貴的知識, 值得了解和學習。」

他又指出,由於有學生家長認識廣州中醫藥大學的教 授,在其穿針引線下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建立了聯繫。陳校 長期望透過今次合作讓學生有更優質的體驗,學習最新、 最高質的中醫藥知識。

受訪學生分享打理工作

現時「中藥園」由該校4-5位初中同學組成的「中醫 藥資優小組」與老師共同打理。其中成員之一的中三級學 生謝松洲向記者介紹打理工作﹕ 「日常會視乎種植的中草藥生長情 況,修剪和清理雜草,同時檢查防 鳥網有沒有損壞,因為會有鳥兒啄 食果實和葉片。」

「另外,還需檢查土壤的水份

是多還是少呢?」謝同學解釋, 如土壤太濕會浸爛中草藥 的根部,而太乾燥的話又會令中草藥枯萎。謝同學認為「中 藥園」裡的中草藥均十分適合香港氣候種植,而且露天有 足夠光照,配合自動灌溉系統等設備,方便種植。

謝同學自身在家鄉也有耕種經驗,他指現時大部分同 學對中草藥、中醫欠缺概念,學校「中藥園」有助同學認 識中草藥和相關知識,而親手打理種植,更非常有意義。 希望接下來與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合作,學習更多的中草藥 知識和交流機會。

以中草藥製日用品 激發學生興趣

培英中學STEM統籌負責老師劉偉東表示,為籌備是 次中醫藥的項目,他與幾位同行的STEM老師們走訪參加 了一些教師工作坊,了解DSE考生升讀中醫的路徑和一些 中草藥在疫情期間的應用,先行學習以中草藥製作純天然 環保沐浴球和消毒搓手液等,一眾老師均感大開眼界和有 趣。

其後更把相關中草藥引入到校 內「中藥園」種植,他指同學們對於 這些以中草藥植物製作的驅蚊油、搓 手液、萬用膏等反應十分熱烈,同學 使用時,從中認識到中醫藥文化。

陳俊賢校長補充道,現時計劃以資優課程形式推動「中 醫藥科普基礎課程」,並由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導師以視訊 形式去教授課程,主要讓一些有熱忱的高中同學參與。

至於初中同學,陳校長指自己過往在教育局曾參與支 援其他學校發展STEM的經驗,相關服務也十分優質,他 打算報名申請相關支援服務,並以中草藥為主題來教導初 中同學基礎知識。

若發掘到同學興趣,當然也可透過廣州 中醫藥大學的課程去深化學習。未來更擬安排同學到廣州 中醫藥大學進行考察交流,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中醫藥文 化和知識。

粵港中學生中醫藥科普項目協議簽署儀式

培英中學「中藥園」

陳俊賢校長向眾人介紹培英中學「中藥園」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南區 P12
中學設「中藥園」冀學生認識傳統中醫藥文化
謝松洲
潘華峰
劉偉東

今朝濕潤而清涼,料是昨晚的雨濕透了整個天地! 薄薄的霧氣、白白的煙雨籠罩著整個維港。對面隱隱 的高樓參差不齊地豎在海邊,靜靜的海面偶爾被三兩 艘 遊 艇迅速劃破,掀起小小長長白浪,而海面上的大橋不停地 奔跑著各種 汽車。 儘管 我在十層的樓上,也真真切切聽到 輪胎輾過地面發出嘶啞的摩擦聲。

這是五月的第一個早上,勞動節也釋放不了勞動的激 情。我倦怠、慵懶在沙發上。 儘 管有些冷,而南北對開的 窗戶中,我就是這對流空氣中的一個活寶。這活寶還懶到 極致:不願動彈為自己加件披衫,任憑這些許的涼意肆意 進入我的身體。

這樣的早上,聰明的你能告訴我又適合做什麼呢?閒 著就閒著,橫著躺沙發上,手機也懶得刷,更何況家務呢。 咀嚼女兒同我講的一句話:小孩是風的孩子,大人是太陽 的孩子。童言妙語讓我覺得自己真該出去走走逛逛。

「媽,我們去消費吧?那三千消費券不用會過期呀。」 我明白孩子一直打著消費券的念頭,又好笑她十一歲未到, 一個人出不了門,心卻似 蒲公英 的花絮四處飛,硬是要沾 到什麼物質,或者跌落大地才真實。

女兒急急地背上背包,又著急地抓緊我的手,生怕我

王麗華

突然改變主意。因為不趕時間,就選擇了電車。

外出才感覺有點暖和,雨後初晴的街道格外明亮。搖 搖晃晃的 電 車彷彿在城市中心散步,這服務了香港百年的 電車,慣了它不急不慢節奏,似乎一個老者有著富余的時 間,故意漫步在這沒有盡頭的路。女兒眼盯著窗外,經過 了十二個站我們就到了炮台山。畢竟是節日,人多車多全 擠在一起。避實就虛在下車的附近買鞋。女兒取鞋脫襪量 腳,導購員很專業地推薦鞋墊與尺碼。一對正價,兩對八 折。為了划算,我給女兒買了皮鞋與波鞋各一對,又挑了 一百元四對襪。女兒試穿時歡喜雀躍,興奮地小聲告訴我: 「媽媽,用消費券不要擔心 啊!」孩子的話讓我想笑。拎 著大包準備出店時,女兒又盯著一個個大小背包、腰包與 單肩資料袋,她用手輕輕在上面 撫摸。她左看右看,我左 催又請,才戀戀不捨地尾隨我離開鞋店。

走幾步回頭,才發現孩子 佇立 在鞋店門外 未 動。我一 眼就明白了她心思。「你確定很需要那資料袋嗎?」「媽媽, 我同學都有,我想了很久了。」我們又折回。拎著大包小包, 孩子的心情明朗起來,喜滋滋的臉頰上沁出了汗珠兒。

街道的 餐 廳飄出了誘人的香味,銅鑼灣老字號「鼎泰 豐」小籠包店鋪已排了長龍。假期期間,內地多少人萬水

千山來港,排長隊吃美食。而我常嫌排長龍麻煩,那也不 是「懶」字可以形容。身邊的小吃貨一定是肚餓了。女兒 貼心地說:「媽媽,我排隊,您坐著等就好。」

45分鐘後終於有了搭枱的機會。店舖寬大舒適,沒有 平常茶樓的喧囂吵鬧。我仔細挑了小籠包、千百葉、酒釀 圓子等六份美食。等美食上來時,我已經餓暈了,囫圇吞 棗地吃着,壓根冇品出什麼味道。倒是女兒識貨,十二個 小籠湯包吃了十個,冇離開之前又計劃什麼時候再來。

補充了體力,我們又逛了宜家,感受潮流家居的設 計風格。女兒覺得書桌好,大小高度都是她喜歡的樣子。 我又挑了盞落地燈,買了幾個水杯,估計 消費券 也用得 七七八八了。

錢花光了,人也累了。着急回家躺平的心讓我們選擇 了坐地鐵。經過八達通回贈處,女兒拿我的八達通一拍, 「嘟」的一聲,我的八達通上多了四百元,既意外又驚喜。

五一期間,在女兒的帶領下,在自己城市裡吃喝玩樂 半天,全由政府 埋 單了。是夜,女兒往那漂亮的文件袋塞 書本資料,嘴裡哼着小曲:小小的花園裡挖呀挖,種小小 的種子,開小小的花。種大大的種子,開大大的花……

電車的魅力

張武昌

前些天在香港街市見到了紅薯,想起了兒時常吃的番薯乾。番薯乾其實就是紅薯乾、

地瓜乾,它是內地福建連城和山東的傳統土特產,也是閩西八大乾之一。閩西八大乾是閩 西地區具有客家風味特色的八種乾燥食品的總稱, 它們是:長汀豆腐乾、連城地瓜乾、永 定菜乾、上杭蘿蔔乾、武平豬膽乾、明溪肉脯乾、寧化老鼠乾與清流筍乾。

香甜的番薯乾,韌韌的帶着嚼勁,吃起來就停不了口。這味道,一直存留在我的記憶 深處。

秋季番薯開始收成,深秋時節,趁天氣好,母親就開始在大鍋裏蒸番薯,然後切成小 方條,放在簸箕裏,拿到瓜棚上晾曬。我特喜歡吃半乾的地番薯乾,放學後,就偷偷地跑 到瓜棚邊去拿番薯乾吃。等到曬乾的時候,已經被我吃得差不多了,母親說我是小饞貓。

番薯乾可是兒時最好的零食之一。那時,家家戶戶都種番薯,我也喜歡吃蒸番薯,特 別是寒冬過後的,像蜜一樣甜。

另外,還有一種生番薯乾,做法非常簡單,就是把新鮮的地瓜清洗乾淨,刨去皮,用 菜刀切成小塊或小方粒,然後放在竹製的谷笪上,放在陽光下曬乾。生番薯乾可以拿來做 主食或者煮糖水點心等,有時也會拿去做豬糧。糧荒的時候,經常用它跟大米拌在一起做 飯。

自己做的番薯乾乾淨,沒有額外添加糖分,以及防腐劑,吃起來更加健康。

後來,搬家到小縣城了,母親就沒再種番薯了。每年的冬天,母親還會買幾斤番薯回 家,但不再晾曬番薯乾了。商店裏也有包裝好的番薯乾賣了,但這些番薯乾基本上含有防 腐劑,吃不出兒時的那種味道了。

來到都市裏生活後,偶爾也會買些番薯回家,我們不是 用來做番薯乾,而是把它洗乾淨後,放在鍋裏蒸熟來吃。有 時也會把它去皮、切碎,加點紅棗、薑、紅糖,煮糖水吃。

其實,人都會懷念過去東西,多少年過去了,又開始對 番薯乾感興趣了,想吃到童年的味道,實際上,也是想念母 親曬的番薯乾的味道。

兒時的味道,實際上就是媽媽的味道,有媽的孩子,像個寶。趁時光正好,長輩們仍 健在,有空的時候,就陪伴他們回故鄉走走,找回童年美好的時光,找回童年的味道。

蔣泓池(中大專業進修學院學生) 叮叮!隨著標誌性的鈴聲響起,電車緩緩向前駛去。坐在車裡,感受著大自然的 涼風徐徐吹來,體驗著別樣的速度,望著窗外繁忙的街景,心裏別有一番感觸。 說來慚愧,小時候住在春秧街,長大後搬到筲箕灣道,從小到大,家門口永遠能 看到那條長長的電車軌道,但我卻從未坐過電車。歸根究底,無非是受到都市繁忙的 節奏影響,習慣了速度快的巴士、地鐵,使我沒有機會去接觸這位既熟悉又陌生的朋 友。

今天難得有空去會一會這位老朋友。隨便找個位置坐下,往窗外看去,街道上的 其他車輛無一不從電車身邊飛速馳過,路上的行人兩步併作一步地走著,有的甚至一 路小跑,或許是要追趕巴士,亦或有別的急事。一切都是那麼地快,那麼地急躁。雖 然平時已經習慣,但此時還是覺得這些景象好似被按了加速鍵一樣,快得有些不自然。 反觀車內,一切都截然不同。幾位老人家聚在一起侃侃而談,幾對情侶互相訴說著甜 言蜜語,就連司機也是悠閒自在地開著車。緩慢、悠哉,與車外形成鮮明的對比。我 對這種難得的慢感到詫異,並由詫異逐漸轉為享受,最後在微微清風的撫摸下,暖暖 陽光的照射下,變得昏昏欲睡。

如今「快」似乎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代名詞。「快餐」、「速食時裝」屢見不鮮。 連內地遊客也總是調侃香港人走路很快。實際上,香港人自己也對「快」和「忙」感 到厭倦。而電車的「慢」和「靜」則能讓人放鬆身心,起到中和作用。電車沒有讓人 站立不穩的速度,沒有讓人暈車的冷氣機,沒有讓人煩躁的喇叭聲。相反,它有讓人 心靜的慢速度,有純天然的

微風,有治癒人心的「叮叮」

聲。或許,這就是電車的魅力 所在,也是這座城市所欠缺 的。

叮叮!又一陣鈴聲響起,

原來是到達終點站了。我緩緩 睜開眼睛,伸了個懶腰,戀戀 不捨地離開車廂。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副刊 P14
用消費券的一天
番薯乾

在海關前線長官的帶領下,眾人參觀「香港海關、百年光影」展覽廊

香港青年會參觀海關大樓 深入了解歷史及日常運作

香港青年會 早前 參觀位於北角的海關總 部大樓。在海關人員帶領下,一眾青年人先後 參觀了總部內展廊、室內靶場、小型靶場等設 施,深入認識了海關歷史、海關人員執法工 作、槍械訓練以及招募詳情。一眾青年人均感 到海關工作十分多元化、極具挑戰性,有參 加者更表示希望可以加入海關部門,為社會服 務。

青年認識海關歷史

活動當日吸引了二十多位青年人參與,最小年紀僅七 歲。在海關前線長官的帶領下,眾人首先參觀了大樓內主 題為「香港海關、百年光影」的展覽廊,該廊主要展示香 港海關的歷史發展大事年表,前線長官向一眾青年朋友講 解了香港海關於過去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和海關在不同 年代中所擔當的重要角色。

其後又參觀了主場館,該處設有一個專題展區及各種 不同工作展區,分別展示海關的主要工作。專題展區「保

護瀕危物種」展示了部門緝獲的瀕危物種物品及重大案件; 亦有各種工作展區,包括﹕緝毒調查——展示昔日的毒品吸 食工具、各種不同年代收藏毒品的方法及重大案件;保障

稅收 展示各種用作保障稅收的工具以及部門的各種執法 行動;保障知識產權 展示於不同年代緝獲的冒牌貨品及 侵權物品,以及保障知識產權的宣傳活動;區域界線管制 及便利商貿 展示海關於邊境安全的工作,一般走私物品

及趨勢,以及各種便利商貿計劃;保障消費者權益 展示 各種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執法行動;國際合作 展示香港海 關與海外執法機構及國際組織的合作。

在海關人員指導下體驗槍械訓練

而為讓青年感受海關的真實工作,助理關長胡偉軍親 身講解海關曾經破獲的案例,增加大家的日常法律知識。 他表示,大部分海關的調查行動中,海關人員往往都會 「七十二變」,化身成不同職業、工種的人士,融入到不 同的調查環境,以配合相關調查工作。

前線長官又介紹並指導一眾青年進行槍械訓練,一眾 青年到訪位於大樓內的室內訓練靶場,體驗海關武器訓練, 了解槍枝訓練及使用規定,獲益良多。

青年林先生接受《港紙》訪問時指出,經過是次活動, 加深了對海關人員工作的認識,並產生了濃厚興趣,未來 有意投考並成為海關一份子,希望為香港守關護法。

青年林先生表示,未來有意投考並成為海關一份子,希望為香港守關護法

專題展區「保護瀕危物種」展示了部門緝獲的瀕危物種物品及重大案件

香港青年會參觀海關大樓

香港海關前身為緝私隊

翻查資料,本港於1841年成立船政署,規管到香港的 商船停泊在指定碼頭及辦理船隻註冊、入港登記、申報載貨 資料及清關等事務,並於1887年成立船政署轄下的出入口 管理處(香港海關前身),初期主要負責整理出入口統計數 據和監管進出口的鴉片的事務。及後1909年頒佈《酒精飲 品條例》後成立緝私隊,負責向飲用酒及煙草徵稅,其後新 增管制車用燃油、化妝品及藥用酒精等。

1949年,出入口管理處與物料供應署、貿易署及工業 署合併並改稱為工商業管理處。1977年,工商業管理署改組 後,轄下的緝私隊亦正式改稱為香港海關。

為讓青年感受海關的真實工作,助理關長胡偉軍親身講解海關曾經破獲的案例

前線長官介紹並指導一眾青年進行槍械訓練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綜合二 P15
大合照 參觀室內靶場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