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新年特刊

Page 1

FEB 2024

大 紀 元 特 刊

「打不死」的香港人 赴美開拓另一片天 一個倫敦都市寓言 大英國民不卑不亢的藝術維權

鍾劍華: 觀察台灣總統選舉後的雜憶與感受 童話開始的地方 新天鵝堡雪景冒險之旅 英國移民政策收緊 港人需持續關注

英國7大壯麗樹木觀賞區 【談股論金】大陸救市不等於救經濟

Hong

12 16 21 32 38 40 46
9
Kong Protesters Rally Outside HSBC London Headquarters Over Blocked MPF Funds

英國大紀元港人特刊是雙月刊, 可在大紀元週報發行點免費獲取, 還可在英倫生活網閱讀電子版 特刊投稿: uk@epochtimes.com

特刊廣告: uk@epochtimes.com

索取特刊: uk@epochtimes.com

英國大紀元週報每週四發行, 可在各地中國超市免費獲取

週報網上訂閱: subscribe.dajiyuan.co.uk

週報訂閱/廣告: Emily@epochtimes.com

【紀元英國】

https://bit.ly/2ExpNxK @epochnewsuk https://t.me/EpochNewsUK @EpochNewsUK

乾淨世界 https://bit.ly/3CZiJph

贊助大紀元: donation.dajiyuan.co.uk

英倫生活網: uk.epochtimes.com

大紀元總網: epochtimes.com

英文大紀元: TheEpochtimes.com

英國大紀元報社地址:

Epoch Media UK 83 Victoria Street London SW1H 0HW

電話:0203 485 4150 電郵:uk@epochtimes.com

目 錄 CONTENT

4 各界名人 向大紀元讀者拜年

8 英國公民去歐盟不再便利 EES出入境系統將於今年實行

9 「打不死」的香港人 赴美開拓另一片天

12 一個倫敦都市寓言 大英國民不卑不亢的藝術維權

14 新聞王子柳俊江 短暫一生留重彩

16 鍾劍華:觀察台灣總統選舉後的雜憶與感受

18 黃偉國:選對的人 走對的路!?

19 顏純鈞:致香港終審法院 首席大法官張舉能的公開信

20 家人被國安帶走 鄭文傑:盼雙親晚年 平靜有尊嚴

21 童話開始的地方 新天鵝堡雪景冒險之旅

24 9個觀看神韻前需要了解的常識

26 神韻之美 震撼英倫 名流雲集 盛讚完美無暇

28 傭仔澳洲日記 久違了的面試工作 傭仔澳洲日記 我應該移民嗎?

30 LIFE IN THE UK 之 如何記住英國王室世系

32 英國移民政策收緊 港人需持續關注

34 英國稅收負擔高嗎?

36 專家教妳輕鬆清理布料上的各類污漬

37 從睡姿看小狗的內心世界

38 英國7大壯麗樹木觀賞區

40 【談股論金】 大陸救市不等於救經濟

42 心理學家分享 經營良好婚姻的絕招

43 李洪志大師文章 《為什麼會有人類》讀後感

44 From Live Organ Harvesting to Live Thoughts Harvesting: Artists Speak out for Human Rights in British Art Exhibition

46 Hong Kong Protesters Rally Outside HSBC London Headquarters Over Blocked MPF Funds 封面圖片為合成圖

大紀元2024年 新年賀詞

大紀元的全球讀者朋友:新年好!

2023年踏著暮色風雪遠去,2024年伴著晨曦光明而來。我 們站在新舊的交替點、希望的始發站,看荏苒光陰,再 添一重印記。

新年的日子,是歡慶的時刻。豐盛的大餐、精彩的晚 會、絢爛的煙火,新年的節慶風俗驅趕世界的寒冷。闔家團 圓,賓朋歡聚,開懷暢談,休閒度假,新年的喜悅祝福溫暖親友的心 田。

元旦佳節,不僅僅是日曆上新添的數字,也是一場過去與未來的深 度對話、一個反思與感悟的重要時刻。

回望去歲,風雨飄搖又一年。中國大陸疫情肆虐、經濟低迷, 歐洲和中東戰火紛飛,很多人顛沛流離,世界正邪對峙,前 景難測。

災異時代,人類如何自救?法輪功創始人在大紀元發表文 章,揭開宇宙規律、生命意義之真相,昭示創世主救度眾生之 天機。人心向善、道德回歸,方能遠離紅魔,方得神佛眷顧。

2023年,又是弘揚傳統、充滿生機的一年。

神韻藝術團全球巡迴演出,再創世界第一秀的熱潮與奇跡;「神韻作 品」再現頂級藝術,引領傳統文化的復興之路。

網絡世界裡,湧現濁世清流——「乾淨世界」淨化混亂的網絡環境, 打造人間淨土。

大紀元和新唐人媒體,在過去一年裡,致力於及時傳播資訊、深度報 導真相,在歷史和文化中發掘傳統的內涵。我們將繼續用至誠的心 意、美善的作品,與世界相連,與讀者交流,在2024年為讀者朋 友帶來更好的體驗。

大紀元、新唐人媒體願與所有讀者朋友攜手,感謝創世主的恩 典,弘揚美德,傳遞真相,播撒善念,共同走進美好的新紀 元。

恭祝各位新年快樂!幸福平安! 大紀元全體員工敬上 2024年1月1日

各界名人向 大紀元讀者拜年

風水師馮老師

各位《大紀元》的讀者,大家好。 恭喜發財,恭喜發財。

現在新正頭,恭喜大家接下來的 龍年,龍馬精神,身體健康,出入平 安,事事如意,大吉大利。未結婚的朋 友,紅鸞星動,早賜良緣。小朋友,聰 明伶俐,學業進步。做生意的朋友,財 源廣進,生意蒸蒸日上。打工仔,升職 加薪,事事順利。恭喜恭喜。

時事評論員梁錦祥

2024 年已經到了亦是甲辰年我們 在黃曆去計算,在這裏恭祝《大紀元》 讀者新年進步新春如意,2024 年其實 是一個很重要的年份,因為大家記得 在 2020 年的時候,《大紀元》就美國總 統的競選報道非常出色,所以我們在 今天 2024 年的時候,我們都期望《大 紀元》在這個報道世界新聞方面,更加 進步,更加專業,令到廣大的讀者得 到更加準確的資訊,祝大家新年進步。

香港經濟學者羅家聰

各位《大紀元》讀者新年快樂,最 重要是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前政協委員劉夢熊

各位網民,各位讀者,大家好在 過去幾年間,我本著是其是非其非的 立場在網站和報紙和廣大的聽眾、觀 眾、讀者來指點江山,激揚民智,所 以現在新年到來的時候,我向各位網 民、讀者、聽眾恭祝新年快樂、身體健 康、萬事如意、家庭幸福,多謝各位。

香港前立法會議員劉慧卿

大家好,我是民主黨的前立法會 議員劉慧卿。在此恭喜各位《大紀元》 的讀者、觀眾新年快樂,最重要是身 體健康。希望你和你的家人、親戚朋友 都安全、平安、健康。希望來年為大家 帶來好運,謝謝大家。

時事評論員林匡正

各位《大紀元》的觀眾,龍年都希 望大家生龍活虎,龍精虎猛。最重要 是今年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做 人最重要是求大家齊齊整整,健健康 康。大家趁著假期過年,都和家人多 些吃飯,多些聊天。

希望新一年大家都新年進步,恭 賀新禧。

加拿大資深移民顧問黃國為

《大紀元》的粉絲、讀者、長期跟進 的朋友,大家好!這個年尾,我們準備 迎接 2024 年有兩個方向,回過頭來說 就是取舊取舊的意思,是看看有甚麼毛 病,有甚麼陋習的話要正視,不要畏疾 忌醫,哪些要全部改掉?這個就回過頭 來說,準備好了接下來的話,就是繼續 支持《大紀元》的新聞報道支持他們的 工作,將真相和大家分享。他們是需要 資源的,需要人氣的,大家繼續吧,新 年快樂,事事如意,心想事成,好嗎?

國際人權理事吳文昕

大家好,我想在過年的時候,向 《大紀元》所有的觀眾,也包括他們的工 作人員拜個年。

大家都經歷過一個多事之年的 2023 年,我們大家都在一個歷史巨變 之中。

我覺得在這個時候,大家一定要保 持樂觀,包括香港人,香港人遇到的困 難可能特別多,明年可能困難也會有。 可是呢,我是一個很樂觀的人,只要大 家保持樂觀的態度,保持要做好人,做 正事,做善事,最後我們的未來還是會 挺好的。希望大家過年好。

時評家黃偉國

大家好,各位《大紀元》的朋友先 在這裏多謝大家多年來對於相關頻道 的支持和愛戴瀏覽人數都有穩定的 增長,更加多謝大家有留意我在頻道 裏面的訪問或分析。 2023 年也快完 結了,你會看到世界也很亂有歐洲戰 爭,以色列和哈馬斯的衝突等,2024 年有台灣大選,也有美國大選,英國 也可能會大選,所以在一個九運快 到,其實已經到來的時刻,再加上明 年黃曆,當然很多朋友也想做天子, 但其實做天子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無 論如何,也祝大家在 2024 年新年進 步,更加重要的是身心康泰,財源廣 進,因為賺錢是對大家最大的保障。

風水豪

各位《大紀元》的觀眾大家好。 快要到 2024 年 1 月 1 日了。在這裏先 跟大家說聲新年快樂。祝大家明年 2024 年事事順景,萬事勝意。◇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4
5 大紀元 新年特刊 |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6 6

恭祝大家新年快樂!

Wishing you a Happy Lunar New Year from Canary Wharf Group

Sky Garden at 10 Park Drive, Canary Wharf

掃碼了解更多

英國公民去歐盟不再便利 EES出入境系統 將於今年實行

文|天宇

經常遊跑歐洲的英國人,對 EES 不感陌生,即 Entry/Exit System 出入境系統的縮寫,早於 2016 年 歐盟已準備的計劃,今年 10 月巴 黎奧運會後正式生效。

相比較於傳統的只對照人臉和證照的人 工檢查,EES 還會記錄旅客的訪問時間,以 計算其旅行所需時間,甚至通過同盟國之間 的信息共享,來檢查各種違法記錄。

該系統針對的是所有非申根區居民,這 自然也包括退歐了的英國人,檢查站將設 立在輪渡碼頭、歐洲機場和國際火車站,所 有首次訪問歐洲的英國旅客,必須注冊生物 識別信息,而該信息每三年都要重新注冊一 次,隨後只需要提供一項生物識別信息—— 如面部掃描——即可入境。

英國人將面臨怎樣的改變?

首先,以往去歐洲暢通無阻的時代將一 去不復返,以加萊海底隧道 LeShuttle 來舉 例,目前在高峰時期,LeShuttle 乘客的七 成都是英國人,可以預期這裏必將出現一定 程度的擁堵現象,因為乘客届時無法在車內 接受檢查,而是必須下車到 EES 的邊境管 制亭報到。

針對這一問題,管理該隧道的 Getlink 公司部門總監 Linda Maisano 表示,目前已 經投資超過 6700 萬英鎊,建造了 200 多個

邊境管制亭以應對該問題,以保證能夠儘量達 到與以往一樣的過境流動性和便捷性。

然而更複雜的還在後面,因為一個名為 「PPP 歐洲旅行信息和授權系統(ETIAS)」將 在 2025 年推出 ,,這意味著未來英國人在前往 歐盟國家時,將不得不申請兩個獨立運作的授 權,方能進入其內。

如果您是非歐盟公民,10 月後您若要駕車通 過 LeShuttle 隧道旅行歐盟國家,將經過以下流程: ① 在購買隧道門票時,需要在綫注冊確認非 歐盟公民的身份。

② 在隧道口的 Folkestone 航展樓,就需要開 始接受歐盟護照管制,即需要在辦理手續 時等級汽車信息,以及確認車 內 哪些旅客 是非歐盟公民。

③ 3 這些旅游將被引導到新的「預登記」區 域,該區域為首次和後續訪客提供單獨的 停車位,每個人需要下車,并在 EES 儀器 上登記。

④ 對於首次來訪的旅客,除了汽車登記外, 還要進行面部識別、指紋和護照信息的登 記,而對於後續到訪中,仍需要訪問 EES 儀器,但只需要檢查上述生物識別信息的 其中一項信息。

⑤ 之後旅客即可返回車 內 ,並前往邊境接受 護照檢查,而數年後的 Etias 檢查亦在此進 行。

根據 Getlink 公司的說法,目前該系統每小時 可以處理 500 輛汽車,以平均每輛車三個乘客計 算,每輛車只會增加 5 到 7 分鐘的旅行時間,而對 於單人乘客車輛以及第二次到訪的乘客來說,速度 會更快,公司首席執行官 Yann Leriche 表示一切盡 在把握,「不會出錯」,他曾信心滿滿地說到:「我 可以保證我們不會讓車輛排長隊,我們對此已經努 力了兩年之久,我們已做好了充分準備。」

目前許多英國人已經考慮如何避開即將在 10 月份該系統推行后所可能面臨的排長隊境遇,其中 包括在旅行前提前注冊各種身份信息。◇

英法海底隧道LeShuttle將面臨擁堵的挑戰。 GERRY PENNY/AFP VIA GETTY IMAGES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8
TOLGA AKMEN/AFP VIA GETTY IMAGES

我只是社會中的一個小齒 輪,一個很普通的商人,只 是希望將好的產品帶給大 家。而且我有個理念,過去 香港人在七十、八十年代的 時候,把最好的產品,如成 衣、鐘錶、玩具出口到全世 界。我就想恢復這個精神, 將好的產品帶到全世界。

掃描觀看視頻

赴美開拓另一片天

文 | 曾蓮

在剛結束的新唐人首屆全球華人選美大賽 「 Miss NTD 」紐約活動現場,活躍著一名 香港人的身影,她是健康生活概念店「綠 色東方」的副總經理 Winnie Tse 。面對來 來往往的觀眾,她用蹩腳的國語介紹著公 司產品,作為大賽的贊助商代表, Winnie 的微笑散發著特有的自信和堅強。誰也想

像不到,兩年前,因中共的打壓和威脅, 所有通過 Winnie 公司上架的熱銷產品被迫 從 200 多間連鎖店下架。如今到美國重新 開始, Winnie 本著香港人「打不死」的精 神,短短幾個月已經把曾經在香港輝煌一 時的產品推向美國市場。她要實踐的是無 執於恐懼與利誘的商道。

「綠色東方」 的副總經理 Winnie Tse 分 享她從香港到 美國的心路歷 程。(受訪者 提供)

9 大紀元 新年特刊 |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生於黃金年代的香港 植根心中的價值觀

Winnie 出生在 80 年代的香港,她感言:「那 個年代的香港就是你願意付出就可以有回報,我 也有幸生活在香港的黃金年代,見證著香港經濟 起飛,那時候就是推車出去做小販,就可以養活 一家人。我受到的教育也是當時英治香港的理 念,有很強的法治精神。」

在她的印象中,香港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由貿 易市場,有一個完善的經濟制度,也有一大批辛 勤、善良的香港人遵循市場準則,從而當時的香 港一躍而起,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在 Winnie 的眼中,只要一步一腳印按照市 場規則前行,就可以闖出一番天地。在藥業及保 健品公司做市場和銷售工作時,Winnie 累積了 多年經驗,並熟悉保健品行業的運作模式。後來 她自己做生意,成立公司做產品代理,她亦相 信,只要產品質量佳、守信用、遵守正當的市場 規則,就一定能夠贏得消費者的心。或許是上天 要考驗她是否能堅守「商道」,她遇到了人生中 的轉捩點。

優質產品加上良心媒體 帶來最佳銷量

她在一間製造藥品及保健產品的公司做市場 及銷售工作時,《大紀元》的廣告推銷員到她工 作的公司,希望他們投放廣告。Winnie 知道親 友和很多來往中港的行家都喜歡看《大紀元》, 便對推銷員說:「他們(大紀元讀者)正是我要 的目標客戶群,從商業角度來看,如果在這份報 紙下廣告,相信會收到不錯的廣告效果。」

不過,她知道公司會在政治立場上自我審 查,擔心惹麻煩,所以隨口說了一句:「如果我 以後自己做生意的話,無需作自我政治審查,就 下廣告給你們。」

沒有想到,她一語成讖,不久後她真的自己 做起了生意,而她也履行了承諾,在《大紀元》 投放廣告。

「那時我開了一間小公司,專門推介含獨有 成份而功能性強的產品給連鎖店上架,其中一個 客人就是『綠色東方』。『綠色東方』有一些不 錯的獨家代理產品,比如『神通牙膏』含天然專

▲ 「綠色東方」作為新唐人舉辦全球華人選美大賽贊助商, 圖為綠色東方副總經理Winnie。(杜國輝/大紀元)

▲ 2022 年 12 月 16 日,「綠色東方」美國首間實體店在新澤 西開幕,Winnie(左)擔任副總經理。(邵林/大紀元)

曾經有人對我說,為他 的理念無法從商,不過 我相信符合市場需求, 不就是『利他』嗎?這 樣才能雙贏。

利成份,能修復牙齦細胞,很多客人使用後牙齒 鞏固,免受拔牙掉牙之苦。我覺得這個產品太好 了,也成功找到一間連鎖店上架,一下就有 200 多間店售賣,產品也贏盡口碑,回頭客不絕。」 除了「神通牙膏」以外,還有多個上架產品 都非常受歡迎,如可以用天然成份消除關節痛症 的「關節通」、抗頑效果世一的「正世桑黃」等 等。她相信《大紀元》的影響力,於是開始在報 紙和網站下廣告,效果很好,吸引了一批忠實客 戶。作為通路商,Winnie 認為成功之道在於把 優質產品透過良心媒體帶給目標客戶,一切建基 於信任之上。

熱賣產品一夜無理由下架 白色恐怖蔓延商圈

從 2017 年至 2021 年,由 Winnie 作為通路 商代理的產品在連鎖店的銷量節節上升,但《港 區國安法》實施後,白色恐怖蔓延至商圈,支持 正義媒體的商家都遭到了許多打壓,Winnie 開 的公司也不例外。

2021 年 8 月,對做保健產品代理的 Winnie 來說,是黑雲壓頂的日子,她用四個字形容她的 感受:「晴天霹靂!」她在香港銷售的一系列熱 賣產品同一時間遭到連鎖店提出下架,一周之內 將所有產品退回。產品並沒有質量問題,而且銷 量在疫情期間不跌反升。

Winnie 居住大陸的家人遭到國安騷擾, 警告她不要太「張揚」,不要在《大紀元》下 廣告,「我相信連鎖店是遭受到來自中共的 壓力,因為我們的產品在《大紀元時報》下廣 告,他們(連鎖店)沒有說明下架理由,只 是一夜之間把透過我公司上架的綠色東方及其 他公司產品全部下架,用直接的經濟截斷來打 擊我這樣的小商戶。」

這一切讓 Winnie 感到困惑,不明白為甚麼 香港有這麼荒誕的事情發生。

Winnie 想起《激戰》張家輝的一句經典對白: 「你行得上台,就唔好怯,怯,你就會輸成世。 (你上得了台,就不要怕,怕,你就會輸一輩 子)」在她看來,她只是憑良心做事,沒有任何 退縮的理由。

Epoch Times Winte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冬季特刊 10
▲「綠色東方」2023年在香港九龍的實體店。(受訪者提供) ▲灣仔會展中心 2018 舉辦健康博覽會,圖為綠色東方體驗館的展位。 (宋祥龍/大紀元)
10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在美國找到

香港曾經有過的公平競爭

全部產品下架,Winnie 不得不關掉公司, 重新思考事業的出路。

「我只是社會中的一個小齒輪,一個很普通 的商人,只是希望將好的產品帶給大家。而且我 有個理念,過去香港人在七十、八十年代的時 候,把最好的產品,如成衣、鐘錶、玩具出口到 全世界。我就想恢復這個精神,將好的產品帶到 全世界。」

去年年中,適逢「綠色東方」計劃開拓全新 的美國市場,Winnie 獲邀擔任副總經理的職務, 她一口答應:「跟綠色東方合作多年,大家理念 相同,希望把最好的產品推介給消費者,加上若 可以將東方傳統理念的優質產品帶給美國主流社 會,何樂而不為呢?我又不一定要侷限於香港 一個地方,你打壓我,突然之間讓產品下架,還 要將我列入黑名單,我不可能在香港坐以待斃 的。」

機緣巧合下,美國政府宣布在今年 1 月 26 日前入境美國的香港人都可以申請到 2 年的工作 簽證,她十分感恩有此機會讓她可以留美工作, 並表示:「現在才真正了解人人盼望的 American Dreams(美國夢),只要你勤奮,肯動腦筋,無 論你甚麼出身,都可以有向上游的機會,就像以 前的香港一樣,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和而不 同,公平競爭。」

「綠色東方」美國首間實體店於 2022 年年底 在新澤西開幕,同時推出美國版網站,Winnie 參 與了整個策劃過程。美國消費者與香港的完全不 同,「在香港,只要你讓客人認識到這個產品的功 效,他們多多少少懂得一點中醫理論,更容易令 客人明白產品的原理。而美國消費者則十分重視 產品的成份,需要很細緻地向他們解釋清楚每個 成份,跟香港消費者很不一樣。」

另一個與香港不同的方面是,美國市場很 大,區域板塊分布很廣,消費者喜歡網上購物, 因此網站推廣和包裝就尤為重要。Winnie 慶幸 自己遇到了一班在美國長大的華裔二代,他們幫 助她認識美國市場,並在網站設計和產品包裝上 做了很大的貢獻。

我有個理念,過去香港人在 七十、八十年代的時候,把最 好的產品,如成衣、鐘錶、玩 具出口到全世界。我就想恢 復這個精神,將好的產品帶 到全世界。

「綠色東方」是英文大紀元的廣告夥伴,產 品廣告都在英文大紀元上刊登,也吸引了一批 西方讀者認識來自東方的優質健康產品功效。 Winnie 相信美國是一個「跳板」,這個模式可以 複製到全世界。「大紀元在全球 36 個國家都有 分支機構,有大量的讀者群,我們在這個平 台做廣告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最近新唐人舉辦全球華人選美大 賽,「綠色東方」作為贊助商之一,與 選美大賽的宗旨不謀而合。Winnie 介 紹,綠色東方宗旨是糅合天然與傳統 東方智慧,致力推廣養生與健美產 品,讓顧客平衡五行,陰陽調和,重 拾年輕健美。

活動期間,她遇到同樣來自香港 的選手佳麗 Yona Yeung,Yona 聽 到 Winnie 用港式國語介紹贊 助的護膚品,頓時覺得份外 親切,就立即跟 Winnie 相 認。「爛國語也是很有用 的⋯⋯」Winnie 開心地 笑著「可以用來認出自 己人,還可以令大家開 心」。

Winnie 堅信無論與 人相處還是從商,都應 該是利他的,「小時候 讀過一個童話故事,講 一群蝴蝶需要在指定時

期內,到處搜集顏色,裝扮自己,參加選美比 賽。當中有一隻蝴蝶竟然在準備比賽時,總是 把自己身上的顏色摘給有需要的人,直至身上 沒有任何顏色,仍在替有需要的人搜集顏色。 頒獎當日,大家看到牠這隻沒顏色的蝴蝶,都 在取笑她。可是,最後這隻沒顏色的蝴蝶摘取 了冠軍,因為它一直為別人著想。」

「曾經有人對我說,為他的理念無法從商, 不過我相信符合市場需求,不就是『利他』嗎? 這樣才能雙贏。」Winnie 淡淡笑著。◇

uWinnie(左) 與參加Miss NTD大賽的香 港選手Yona Yeung合照。

(受訪者提供)

▲ 位於美國的「綠色東方」實體店。(邵林/大紀元)
(邵林/大紀元)
▲Winnie擔任美國「綠色東方」副總經理,在開幕儀式上分享。
11
一個倫敦都市寓言 大英國民 不卑不亢的 藝術維權

作者|唐峰

2024 年 1 月 26 日 , 一週後的同 一個週五,鋼琴師卡瓦納再次回到那 架鋼琴前,發表了「藝術戰勝中共」 的演講,其中說到他自己在過去一週 中了解到,永不放棄的香港自由衛士 在事發之後,也看到他們用這架鋼琴 演奏「願榮光歸香港」glory to Hong Kong 的故事,更了解台灣不屈不撓 進行大選的難處,當然還有小熊維尼 在中國遭遇的尷尬。

至此,倫敦鋼琴師的都市寓言已 過去一週,可故事仍在持續發酵,都 市寓言堪比完美風暴席卷全球網絡, 令眾家紛紜,成為世界級公眾事件。

一般來說,世界級公眾事件會通 過主流媒體渠道傳遍全球,然而這場 寓言卻有全部國家級電視台的難言之 忍。像倫敦警察「下跪」政治正確的 無奈,警察也在直播中默認,說「共 產黨」三個字就是歧視。

這也是這場完美風暴迅速蔓延的 另一個特點,國家級媒體同樣恐懼當 今世界的政治不正確。中共特權階級 在全球各國的橫行霸道也讓各地的主 流媒體啞口無言。

通常完美風暴的特征是,她由眾 多大型颶風和熱帶低壓雲團組合而 成,喬治克魯尼電影中的完美風暴 由三個大型颶風群組成,這次布倫 丹 卡瓦納博士主演的「完美風暴」 至少有四到五個社會焦點矛盾,這些 焦點都是近年來話題中的話題,我們 一一道來。

獨裁國家強權下 養成潛意識中的恃強凌弱

在直播中,手拿五星紅旗粉紅團 中的這位女孩子,第一次接觸當事人 時直接提出無理要求:讓當事人離開 這裡,因為她們都有肖像權。可是,

粉紅團的錄影人員一直在手持穩定儀 進行拍攝,卡瓦納卻不能拍攝必須馬 上離開。如果不離開,就會遭到法律 起訴。

在中國大陸上過小學的人都知 道,這其實就是讓你「滾蛋」Bugger off,隨便找個借口而已,因為我們 是後台硬,根正苗紅的紅色接班人或 者特權階級,讓你走你必須走,跟你 好好說是瞧得起你。事件爆發過後不 久,粉紅團成員身份就被曝光,事實 證明他們確實來頭不小。

然而這位歷經世事、不卑不亢的 英國人顯然從對方的態度和做派,猜 到了一行人與攝制組配置的有背景, 不過他卻不急不躁的告訴對方,這裡 是民主國家,不是共產黨中國,我在 公共場所,我有拍攝的權利,你們也 在一直拍我。旁邊人還打趣,這要是 在中國,他們會把你扔到監獄裡。

路人的一句話,畫龍點睛,這要 是在中國,他們會把你扔到監獄裡。

全世界都知道共產黨的嘴臉和大陸的 生態環境,只不過這一幕上演在倫敦 火車站,粉紅團一行人馬手持五星紅 旗來者不善。

直擊問題核心,這幫手持紅旗的 粉紅人員難道不知道先來後到的世間 通理嗎?肯定知道。難道不知道如果 讓先來的人通融一下,需要和人家商 量嗎?應該知道。卻揣著明白裝糊 塗,習慣用獨裁國家恃強凌弱的手段 把對方趕走,在中國大陸這種操作的 成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只要你的後 台比對方硬。

不過,飽經風霜的鋼琴家卻輕 輕的回了一句「當你在羅馬,就要跟 著羅馬人學做羅馬人。when u are in Rome do what the Romans do」,就是 你在哪要符合哪裡的規矩,入鄉隨 俗,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卡瓦納接 著說,這裡是民主國家,不是共產黨 治下的中國,你們可能不適應民主。

當事人Brendan Kavanagh 布倫丹·卡 瓦納在事後接受英國 媒體人皮爾斯摩根個 人訪談時,把這次 「倫敦火車站維權事 件」稱作一個言論自 由戰勝獨裁強權的寓 言故事,自己恰巧成 了故事的主人公。

過程中,肖像權法律在各國有不同概 念。英國沒有所謂的公共場所肖像權,就是 基本可以隨便錄。尷尬的是,第一個接觸鋼 琴家的女粉紅自己在中國經歷了侵犯別人肖 像權而被起訴,以為英國也有肖像權保護法 律,想栽贓別人。不料,這種強詞奪理是愚 蠢的,因為自己攝像機的團隊一直在錄像對 方,從來沒有停過。用肖像權讓對方給自己 讓出鋼琴是牽強的狡辯。

顯然,習慣蠻橫操作的粉紅們見到這 位當地的「笑面虎」「滾刀肉」不會善罷甘 休。其中的男青年開始第二番操作。

利用左派近年來慣用的「被歧視伎倆」 指責卡瓦納,如果當事人思維不夠敏捷,粉 紅就會以對方「歧視中國人或歧視共產黨」 占據輿論上風,趕走對方甚至借題發揮。

回到視頻,當鋼琴家與男粉紅爭論所謂 肖像權的時候,這位後來被搜索出冷姓的 粉紅,企圖用「法律程序」和「沒時間和你 說話」嚇唬和鄙視對方。卡瓦納卻直接告訴 他,這裡是英國,不是共產黨治下的中國 Communist China,中國人立即用「歧視」定 義對方,企圖扣帽子。

女粉紅在要求對方不要 拍攝自己的同時,其身 後就是自己團隊中的攝像 師——一直在錄像對方。 q

這個名叫冷雪年的男青年在此刻提出 「歧視」的語氣與態度,瞬間讓人想起這 些年在歐美社會瘋魔的安提法,黑命貴, LGBTQ 非異性戀這些運動中的相同控訴。 他把所謂弱勢 / 非主流群體的鬧劇與自己的 荒謬指控聯系起來,非常狡猾。如果不是直 播影片的傳播,事後主流媒體也許會指責卡 瓦納真的歧視共產黨。

視頻截圖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12

「歧視」行為上次在國際上高調被 利用是發生在美國。一個自稱是女人, 卻長著男性生殖器的非洲裔在中學的 無性別廁所,強奸了一名本地白人女學 生。由於強奸犯的作案地點是無性別 廁所,並堅稱自己是女人,導致州立法 院因為「政治正確」無法對犯罪人提出 「合適」的指控,導致受害女孩父親在 法院討不到公道,不得不把事情變成 公共事件全球皆知。

對於中國男子說出的「歧視」,鋼 琴師隨後也在節目中提到,跟他們提 醒我們是在英國這個自由國家,我們沒 在共產黨治下的中國。對方為什麼感覺 自己被歧視了?我只是在陳述事實。尷 尬的是對方手裡還揮著紅旗,他們應 覺得自豪,卻說對方歧視自己。言外之 意。全世界都知道中共,蘇共、朝共、 柬共這些共產黨都是什麼貨色,都做了 什麼。粉紅手裡拿著五星紅旗,又用肖 像權唬人還說別人歧視共產黨。

用「性騷擾碰瓷」企圖栽贓

眼看中國男子唬不住對方,粉紅 團隊的第三人,也就是戴帽子的女士 站出來繼續和卡瓦納舌戰:「我們只想 告訴你,我們就是不想再鏡頭中透露 我們的形像,我們也想用鋼琴,我也 是英國人。」之後進入視頻的高潮部 分——用「性騷擾碰瓷」。

冷姓粉紅怒吼企圖栽贓卡瓦納, 讓周圍不遠的人感覺這個洋人也許對 這位中國女士性騷擾,幸好直播攝像 機一直在錄像,否則他是跳進黃河也 洗不清。冷雪年這招夠狠毒,不過視 頻已經傳遍世界,卡瓦納只說了句要看 看紅旗,根本沒要碰她,兩人的身體也 一直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歧視」不成再來「性騷擾碰 瓷」,這不到一分鐘的即興反應明顯 是下意識所為,不是謀劃。不過,下意 識的反應才說明問題,不擇手段栽贓

如果咆哮聲還不夠勁爆,這位冷 姓男子隨後對卡瓦納的幾句話盡顯了 中共特權階級對普通人階級的鄙視, 蔑視,威脅與報復傾向。

「你在跟我搞笑嗎 ?」are you miming me? 是的,我在跟你搞笑,你 能怎麼樣?卡瓦納回答。「你給我等 著,wait for it。」「我等著了,你能把 我怎麼樣?」「你叫什麼名字?」「那你 叫什麼名字?」

兩人的對話看似鬥氣的爭吵,如 果仔細聽冷雪年的語氣,就能發現這 不僅僅是鬥氣,如果對方是在大陸,或 中共權利覆蓋的地區,這個彈鋼琴的 很可能遭遇滅頂之災甚至消失。記得 我爸是李剛的段子吧?那是真事。

自由的英國,英國是自由的國度。你真 的不能這麼說。」

然而鋼琴師卻坦然回答,我僅僅 是說出了真相而已,沒有其他意思。過 程中,女警察幾次要求鋼琴師關掉直 播視頻,不要收集證據。總而言之,這 場「都市寓言」的存在,不僅僅是因為 鋼琴師的睿智,而是直播視頻的不間 斷傳播現場真相,沒有直播視頻,主 人公卡瓦納最終很可能是有口難言。

對方名譽,這是共產黨慣用的伎倆。

卡瓦納僅僅問了戴帽子的二號女 粉紅,你真是英國人?讓我看看你手中 的中國國旗,讓我看看紅旗。」

冷姓粉紅的這兩次操作雖然陰 險,卻遠沒有一聲「DO NOT TOUCH HER」的咆哮聲讓人記憶猶新,盡管這 個別碰她的指控是碰瓷,鋼琴師在看 粉紅手裡的國旗,二號女粉紅卻說自 己是英國人,當然她也許是英國籍。影 片中卡瓦納機智地大退一步,海闊天 空,暫時緩和了一觸即發的衝突。他退 了一步,卻沒有退走,繼續維權。

相信 13:23 秒的爆音怒吼,讓所有 看過片子的觀眾都為之一驚,因為根本 沒有前兆。目前已有網友把這一句「別 碰她」做成音樂影片在油管上瘋傳。

咆哮:中共黨徒的本性

生活在海外多年的人,無論你身 在歐美,還是英聯邦、日本、新加坡。

上一次你在公共場合,碰到一個人對 別人咆哮是什麼時候?相信大家都好 幾年沒見過。那是充滿恃強凌弱、野 蠻、不尊重生命,沒有教養的聲音。在 文明和信仰的土地上,幾乎很難聽到 人類的器官能夠對同種族發出如此的 叫聲。不幸的是,這一幕在倫敦發生 了,粉紅的咆哮聲音通過網絡傳遍了 全世界。

當然,這聲音在中國大陸也許稀 鬆平常。想到能和視頻這一瞬間呼應 的是「唐山燒烤店」的暴力鏡頭,盡 管方式不同,對人心靈的震撼卻 是一個量級。不知道還有正義 良知的英國移民官和司法官員, 會不會考慮讓這些充滿紅色暴力 因素的生命離開本不屬於他們的 國度,因為他們的此番操作已經 完美地體現了向海外滲透的粉 紅們對鋼琴家和英國 的態度。

事後有人曝光,冷姓粉紅冷雪年 很可能是中共大連副市長冷雪峰之 子,盡管很難徹底核實其身份。不過 前大連市長薄熙來在任時,大連出口 了一批人體標本運到美國邁阿密機場 展覽,以顯示拿真人做標本的科技水 平,眾所周知,真人做標本是不能用腐 屍的,這一幕在 007 皇家賭場中有大 段表現。當然,這不是說鋼琴家如果在 中國就會被做成標本。不過,一句「you wait for it」,難免不讓人產生聯想。

警察在「政治正確」面前 表現得軟弱無能

雙方爭論過後不到一分鐘,兩名 倫敦警察來到現場維持秩序。兩名警 察截然不同的態度也讓這則「都市寓 言」上升到國際高度,男性不問厲害關 系,只問是非,隨後請走粉紅團。相 反,女性警察卻十分了解「政治正確的 厲害」。在聽到「粉紅團」指控鋼琴師 「歧視」「性騷擾」後,立即站到粉紅

在卡瓦納被女警察教育的同時, 男警察向粉紅團普及了英國法律常 識,所謂侵犯肖像權的說法在英國公 共場合不好使。除非,鏡頭中只有粉 紅團這些人,而卡瓦納拍攝他們的唯 一目地就是利用他們賺錢這種極端 情況。事實卻是鋼琴師在這裡直播已 久,根本不存在利用粉紅團賺錢為唯 一賺錢途經的荒謬指控,或者誹謗。

隨後粉紅團消失,鋼琴家成功守 住了陣地,維權成功。試想如果那兩 名警察都是「政治正確」只問厲害,不 關注是非的老油條。結局又會怎樣。

以「肖像權驅逐」,用「歧視」「性 騷擾」碰瓷,然後咆哮讓對方等著自 己,同時警察在「政治正確」面前表現 得軟弱無能。這些焦點同時出現在十 多分鐘的全球直播中。卡瓦納先生稱 之為「寓言故事」,可他卻呼吁全球 的正義人士繼續支持他,因為在事發 的一周中,粉紅團和他們背後的勢力 在持續給 YouTube 平台施壓,讓他把 視頻下架。他本人不確定視頻最終會 不會被強行拿下,如果發生了,他寧願 放棄版權,請所有擁有這個視頻的人 同時用自己的賬號上傳那段視頻,這 是一次民主自由的勝利,我們一定要 kick up a stink,繼續聲討正義。

鋼琴師的維權勝利隨即引起渲染

事件發生後的一週,卡瓦納博士 直接攜維尼熊回去了,並在現場 演講,講述了自己事如何在兩天 時間被逼成了反共義士的過程。

視頻截圖

【人物真相】

新聞王子柳俊江 短暫一生留重彩

新的一年剛剛開啟,有「新聞王子」美譽的香港前無線電視知名記者柳俊江 卻在家中燒炭輕生,結束了42年的短暫人生,令無數香港人深感惋惜。

1 月 5 日,柳俊江在大埔黃宜坳村住所去世 的消息傳出,讓好多人感到震驚。因為他在 12 月 31 日還參加了香港的馬拉松活動,並沒有出 現任何異樣。

元旦時,他在 Facebook 寫道:「什麼是一定 擁有過,卻捉不住的?是昨天。什麼是永遠都快 來到,但永遠都未來的?是明天。每一個昨天, 都是過去式;每一個明天,只是未來式。」並許

下 2024 年的目標,要把握當下,做自己喜愛的 事。

柳俊江 Facebook 的最後一則帖文發布於 1 月 3 日,是他參加馬拉松的照片,他自言正改變 跑步姿勢,看照片覺得還沒夠好。

他還在 IG 上陸續分享「柳爺說話教室」課 程時間表,呼籲大家可以開始報名。沒想到 5 日 卻傳來他輕生的消息。

好多香港網友說,柳俊江跨年後的發文看起 來都很正面,實在沒想到他會走上絕路。

那麼,為什麼這樣一個努力、善良、充滿活 力的青年才俊,會選擇離開呢?回顧柳俊江的人 生經歷,可能會找到一些答案。

以敢言聞名 獲封「柳爺」

1981 年 4 月出生的柳俊江,幼年時期在屯 門區山景邨居住,有兩個弟弟。因家境貧窮,他 14 歲就開始兼職打工,當過私人補習老師、送 貨工人、地盤工人、超市理貨員與跟單員,還做 過臨時演員。

柳俊江出生寒門,卻天資聰慧,才華橫溢, 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在 2003 年獲得香港浸會大學 傳理學院新聞系學士學位,畢業後做了一名媒體 人。

2002 年至 2010 年,柳俊江擔任無線新聞部 港聞組、中國組高級記者,並被派駐北京和廣 州,後轉任專題記者,負責《星期日檔案》等新 聞特輯節目的編輯和採訪工作。

他參與採訪報導過 2005 年香港世貿會議、 2008 年四川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毒奶粉風波 等多宗兩岸三地重大事件。汶川發生大地震後, 柳俊江和採訪團隊在惡劣的環境中徒步兩天,到 達地震中心映秀鎮,成為全球第一位進入映秀鎮 的國際媒體記者,他們拍攝的災區現場畫面被多

p 「新聞王子」柳俊江, 暫短一生留重彩;柳爺不 墮氣節操守,親赴川震災 區一線報導,勇揭元朗事 件真相,仗義執言屢為弱 勢鳴不平。(《人物真 相》提供)

家國際主流媒體引用。

柳俊江報導汶川地震一舉成名,2008 年 6 月,他開始兼任主播,先後擔任過無線《午間新 聞》、《六點半新聞報導》、《晚間新聞》和港台 《議事論事》等節目的主播和主持。

柳俊江在新聞界以敢言聞名,多次為維護新 聞自由而發聲,因此獲封「柳爺」的稱號。 早在 20 年前,柳俊江就曾為新唐人電視台 記者梁珍被中共代表團拒絕採訪而即場提出質 疑。

2004 年 6 月 8 日,大陸奧運金牌運動員到 訪香港,新唐人電視台記者梁珍在記者會上提 問,被代表團副團長何慧嫻打斷,直接說「不 太願意回答你的問題」,並質疑梁珍參加發布會 的目的,聲稱「你這個電視台,我們了解你的背 景」。當梁珍表示希望對方進一步解釋時,會 場有人搶走了梁珍手中的麥克風。

同在記者會上的柳俊江之後獲得提問的機 會,他追問何慧嫻,為什麼不回答美國媒體新唐 人記者的提問,卻回答其他台灣及大陸傳媒的問 題,是否與新唐人關於法輪功的報導有關?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14

2004年6月8日,中共奧運代表團團長拒絕美國新 唐人電視台記者梁珍提問,柳俊江追問原因,是 否與該電視台報導法輪功相關。(新唐人電視台 新聞畫面截圖)

對於柳俊江直指法輪功問題的提問,何慧嫻 沒有正面回答,並很快結束了記者會。而梁珍在 記者會後成為眾多媒體圍訪的對象。一場中共大 外宣的表演,成為證實中共剝奪新聞自由的事 件。

離開新聞界

1997 年,隨著香港主權移交,中共對香港的 滲透和管控越來越嚴重,香港新聞界受到中共鉗 制,柳俊江也感受到來自中共強權的壓力。

2010 年底,在新聞界頗有建樹的柳俊江選擇 離開無線電視新聞部和從事八年的新聞行業。他 撰寫題為「我離開了我愛的崗位」的長文,講述 自己離職的原因。

他說:「近幾年記者淪為『車衣女工』,新 聞部管理層對每日的新聞早已有一套『看法』, 記者很多時被要求『照單執藥』」。他認為,自 己作為一名記者無法進行自由真實的報導,有違 職業操守,不想再做這份沒有意義的工作。

2019 年 9 月,參加過反送中大遊行的柳俊 江接受《1 圈圈》專訪,再次談到他離開無線電視 的原因。他直言上司在某些話題上需要保持「政 治正確」,如香港「六四」周年悼念活動的報導 受到壓制等,因此當年決定離職,去其它行業發 展。

資深傳媒人李慧玲評價說,柳俊江在無線電 視受到賞識,但他最終選擇離職,是對自己的專 業有要求及原則。

離開新聞界後,柳俊江開始從事動物保育和 環保工作。 2013 年他轉任九巴社區事務經理, 2014 年開設自己的製作公司,由他導演的 2014 年母親節萬事達卡廣告片,獲得金帆廣告大獎。

柳俊江在讀大學時就對拍攝電影很感興趣, 多才多藝的他開始涉獵娛樂圈,拍攝電視劇及電 影,出品了《瑪嘉烈與大衛》、《暖男爸爸》、《空 手道》、《逆流大叔》等影視作品。

中共強權陰影籠罩

柳俊江離開新聞界後仍然關心時事,2015 年 他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同年 9 月,時任中聯 辦主任張曉明說出「香港特首地位超然於三權之 上」的言論,引起社會譁然。

時任特首梁振英也大言不慚,說中央只任命

行政長官及行政長官提名的主要官員,所以行政 長官地位確實超然。

柳俊江撰文批評「超然論」貽笑大方,更批 評梁振英「分裂社會、危害法治、玩弄權術、私 相授受,危害社稷之深,已成過街老鼠」。

2019 年 6 月,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柳俊 江與太太一同參加了民間發起的反送中遊行。

7 月 21 日,元朗發生白衣人無差別襲擊市 民事件,柳俊江得知消息後自發前往元朗,義載 疏散市民,卻被白衣人打得頭破血流,頭上縫了 8 針。

兩個月後,他被問到是否就「7.21」被打進 行追究,他很無奈地說,現在香港沒有公平、公 正的環境,他擔心自己從受害者變成被告,因此 不打算深究。

雖然柳俊江沒有就自己個人所受的傷害去追 究,但是當香港政府試圖扭曲「7.21」元朗事件 的真相時,他毅然頂著壓力,提筆著書,揭露政 府的謊言。

2020 年 7 月,中共政府強行推出《港區國安 法》後不久,柳俊江撰寫出版了《元朗黑夜:我 的記憶和眾人的記憶》,書中記錄了他本人及超 過 40 名當事人的目擊證詞,還原「7.21」元朗事 件前後的經過。

該書出版時,柳俊江接受《蘋果日報》的採 訪,他點名批評時任警隊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江 永祥和處長鄧炳強在「7.21」元朗事件上說謊, 表示自己有責任寫書記錄真相。

他也坦言,在遭遇襲擊的陰影下還原「7.21」 元朗事件經過,心理壓力很大,但他堅持住了, 並多次重回元朗實地蒐集資料。

柳俊江在書中說,元朗襲擊事件一周年之 際,有感於歷史可能會被當權者扭曲,因此進行 深入調查,撰寫這本書,以留下真實的歷史紀 錄。

2019 年的反送中運動是一個分水嶺,香港 社會由此發生巨變。《港區國安法》被強制實施 後,香港的法制、自由幾乎被摧毀。

2020 年新冠病毒疫情大爆發,在中共施壓 下,香港實施了一系列嚴苛的封控措施,引發民 怨。 6 月,香港政府以疫情禁聚令為由,首次禁 止支聯會在「六四」晚上舉行維園燭光悼念集會。

柳俊江在 Facebook 貼出燭光悼念的照片, 及 1989 年天安門廣場「坦克人」的照片,他寫 道:「每年今天,都只講一件事。三十一年 好,三百一十年也好。」

2019 年反送中運動開始後,9 月 6 日,香港市民發起「九龍大遊行」,反 對《港區國安法》、健康碼與押後立法 會選舉,大批香港警察在旺角駐守, 攔截過往行人,尤其是年輕人。

其中一名警察將一個年僅 12 歲 的女童推倒在地,並用膝蓋壓住女 童,香港民眾對警察的做法 十分憤怒,批評警方濫用 武力。據女童母親說, 她的女兒和兒子在逛 街買顏料,沒想到無 故受到驚嚇,女兒身 體受傷,心理上更留 下陰影。

柳俊江在 Facebook 大罵香港警方,「打完大 肚婆(孕婦)打細路女(女孩子),渣滓都不足 以形容香港警察惡行。」

他也坦言,「喺(在)我想寫幾句之時,竟 然有一刻想過要按下,因為文字獄隨時到來。」

柳俊江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中共推出「港 區國安法」後,無限擴大香港警察的搜查和拘捕 權力,徹底摧毀了中英聯合聲明及香港基本法 保障的「一國兩制」框架,使香港失去了原有的 「高度自治」。

自「港區國安法」生效後,至少 50 多個香 港民間團體和組織被迫關閉,240 多名民主活動 人士和反對派政治人物被以「危害國家安全」逮 捕、監禁,還有許多人被迫逃離香港,流亡他 國。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等親民主的媒體也被迫 停刊。整個香港籠罩在中共強權的陰影之下時, 每一個香港人都感受到令人窒息的壓力,許多人 因此逃離香港,移民他國。

柳俊江為了避開中共強權離開無線電視,離 開新聞界,但面對越來越嚴苛的言論管控,他對 香港的現狀感到失望和無奈,從他在 Facebook 留下的文字中就能感受到。

柳俊江去世後,他的家人通過柳俊江 Facebook 勸慰大家「生命寶貴,我們相信柳爺尚 有壯志未酬,請各位好好生活,為未及目標跑下 去。」

——《人物真相》製作組◇

觀察台灣

總統選舉後的雜憶與感受

文|鍾劍華

踏入 2024 年,意味着 進入了國際政治上十分重 要的大選年,很多國家都 會在今年之內舉行重要的 選舉。例如年底的美國總 統選舉,英國的大選也必然會在下半年舉行。 1 月 13 日在台灣舉行的中華民國第 16 屆總統選舉 及立法院委員改選,正好是這個選舉年的第一炮。

台灣這次選舉的意義及重要性,可以說是舉 世矚目。台灣雖然只是個島國,但因為地緣政治 因素,加上歷史及政治上的種種糾結,這一次大 選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選舉前已經有國際性 的新聞雜誌及不同國家的媒體廣泛報道。一月初 的時候,據說已經有超過 100 間國際媒體派出編採 隊伍去到台灣採訪這次選舉,破了歷年的數字。

由此可以說明這次大選已經成為國際政治的焦點。

台灣位處東亞前沿,是國際航運物流的其中

一個關鍵位置,在戰略上也是印太地區一個不能 忽略的地標。長期以來,台灣也是美國在太平洋 地區面向東亞的第一島鏈組成部份。隨着中美關 係變得緊張,全球對中國的野心及霸權主義越 來越警惕的情況下,台灣的戰略重要性就更加突 出。加上台灣產業鏈中最重要的台積電集團已經 成為世界芯片業的其中一個龍頭,一旦台灣的政 治社會出現動盪,對全世界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今天中共所講的 「中國人不適合推 行民主」 ... ,這些 全都是藉口,全都 是為中共這個政治 集團繼續竊奪公權 力,繼續無限期騎 在人民頭上編織的 藉口。

這一次獲得台灣當局邀請,成為今屆中華民 國總統選舉觀察團的其中一名成員。我以前曾經 自行去台灣觀察選舉,但想到官方舉辦的觀選活 動也許會有一些個人自行觀選未必能夠接觸到的 環節,於是便欣然答應,也感謝台灣當局的美意。 貨真價實的選舉,確實不妨、也不會介意邀 請其他人去觀察。只有現在香港舉行那些假選 舉,才會連批評一句都會被指為煽動,可以說是 高下立見,優劣自明了。作為香港人去觀察台灣 的總統選舉,再對照香港現在的那些所謂選舉, 可以說是五味紛陣,嘅感慨又難過。

香港在 1982 年之前已經有市政局的定期選 舉。當時參與市政局選舉的政治組織,都是一些 社會精英及專業人士組成的團體。選舉並不特別 熱烈,一般市民的反應只是一般。當時的選舉雖 然並不普及,還算是根據較為嚴謹的程序,過程 也是頗為公正的。

香港政府在 1980 年底發表了《地方行政改革 綠皮書》,就建立區議會制度進行了幾個月的諮 詢。之後在 1981 年中發表了《地方行政改革白皮 書》,為香港的全面普及民主選舉行出了第一步。 到 1982 年,政府根據立法局通過的《區議會條 例》,在港九新界成立了 18 個區議會,也在 1982 年分兩個階段,分別在新界地區及市區舉行了第 一屆區議會選舉。雖然那一個第一次區議會選舉 只有略多於三分之一區議會成員經直接選舉產 生,但都已經是開創了香港民主選舉的先河了。

I-HWA CHENG/AFP VIA GETTY IMAGE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16

我當年還在大學讀書,但已經因為殖民地 管治的這個突破而深受鼓舞。因此,那個階段 還不辭舟車之役,經常由香港中文大學在馬料 水的校園宿舍往返西九龍的深水埗,為自己支 持的候選人助選。

那是香港第一次普及、公開、直接的選 舉,過程中也不能否認那是一個在程序上公正 的選舉,縱然只能選出部份區議員。那個時候 已經深信,只要香港人能夠獲得這種政治權 利,香港人是有足夠的能力有效行駛這個權 利,令香港的政治發展走上新里程的。

之後到了 1985 年,就連立法局都可以第一 次透過間接選舉選出部份議員了。往後的一段 時間,香港的民主步伐在加快,選舉成份在增 加,一切都好像順理成章,一切都發展得很順 利。加上當年中共官員對香港人的承諾,香港 會循步漸進,邁向普選,看來似乎不再是夢想 了。

如果把這段歷史與台灣當時的情況聯繫起 來看,可以說香港的民主發展及普及選舉起步 要比台灣早。

台灣是去到 1987 年才取消黨禁報禁,及解 除戒嚴令的。當香港已經進行第二屆區議會選 舉,或者可以說,當香港已經有透過選舉產生 的立法局議員的時候,台灣還在戒嚴當中。政 黨活動仍然被禁止,台灣當年的立法院,還是 一個所謂「萬年國會」。即是說,他們的國會 議員、監察委員、立法委員,仍然是 1948 年國 民政府遷移至台灣之前選出的那一批人。他們

的任期最終去到 1991 年才終止,前後長達 43 年。到了 1992 年,台灣才有新一批經選舉產生 的立法委員。

可以想像,如果香港不是被人為地阻撓, 順應着 1982 年及 1985 年開始了勢頭發展,香 港今天的政治發展局面沒有理由比台灣落後這 麼多。

說香港比台灣落後,絕對不是妄自菲薄。

自從 1992 年開始了定期的立法委員改選之後, 台灣於 1994 年修改了憲法,1996 年開始有了 第一次正式的、全面民主開放的總統選舉。之

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第一屆至第八屆總統選 舉,基本上都是由國民黨壟斷,或者甚至可以 說是由蔣介石及蔣經國於幕後操縱。蔣經國死 後,其第七任總統的餘下任期,也是由他的副 手,即他指定的繼承人李登輝接手完成。於

1990 年的第八屆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仍然只是 以黨內小圈子等額選舉的方式決定由李登輝擔 任總統。直到修改憲法之後,1996 年舉行的第 九屆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才是透過全面普及的直 選產生,也是台灣或者中華民國第一位經全民 直選,獲得民意授權的總統。

在台灣這個政治急速民主化的轉變階段,

更早起步的香港民主發展步伐卻受到中共多番 阻撓。末代港督彭定康雖然用了很多方法擴大 香港立法局的選舉及民主元素,但卻被北京當 局指為「三違反」,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主權 移交之後,不但沒有了立法議會的直通車,還 要開倒車,由一個未經選舉產生的所謂「臨時 立法會」取代。 1997 年之前已經全面直選的區 議會,也在主權移交之後重新加入委任議席, 這成為了往後二十多年區議會質素不斷淪落的 原因。而《基本法》為香港民主發展步伐定下的 時間表及框框,都遠遠落後於台灣那個遲來而 先至的局面了。

或者說,中共對於九七主 權移交之後香港的局面沒有把 握,所以對於九七年前的民主 發展步伐要加以約束,力求平 穩。姑且就當這個也是一種說 法(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並 非真實的理由),那又如何解 釋現在連《基本法》及其附件所 承諾了的政制改革及民主發展 步伐都走樣變形?根據《基本 法》附件的寫法,2007 年第三 屆特首的產生方法,是要由香 港人自行決定的。到時只要有 三分之二立法會議員贊成,行 政長官不反對,那就只要那方案提交人大備案 就可以。長期負責香港回歸過渡事務的魯平曾 經說過,只要依循這三部曲,中央絕對不會反 對。但這個三部曲,後來經過所謂人大釋法, 所謂說明了法律原意,就變成了五部曲,而且 把香港人作主動的權力剝奪了。那顯然不是解 釋法律,是曲解法律,是在法律條文之上加上 了新的、完全沒有依據的解釋。其它的都不用 多說了,後來為何會出現政制改革爭議?為何 有越來越多年輕世代感到不耐煩?為何有很多 曾經在上世紀 80 年代相信過民主回歸的那一代 人覺得受到欺騙?

這一次觀察台灣總統選舉所見,經過這 20 多年來八次的直選總統洗禮,台灣人的政治意 識及政治文化越來越成熟。過往總統選舉有過 的激情與激烈對立,今次並沒有因為有三個不 同政黨的候選人激烈競爭而顯得特別熾熱。我 是在選舉前的 1 月 2 日抵達台北的,1 月 10 日 正式加入了選舉觀察團,1 月 16 日,即選舉完 結之後的第三天,選舉觀察團才解散。

這十多天所見所聞,充分證明了一個事 實:發展民主從來不是要等到所謂時機成熟才 起動的,因為所謂成熟的時機從來不會存在, 也根本難以決定什麼才叫做成 熟的時機。只有透過貨真價實 的選舉,透過實踐,透過經 驗,透過親身經歷,民主素養 才會提升,政治文化便會有所 突破,人民也會透過歷練而變 得更理性。

發展民主從來不是 要等到所謂時機成 熟才起動的,因為 所謂成熟的時機從 來不會存在,也根 本難以決定什麼才 叫做成熟的時機。

這種認知其實並不新鮮, 早在上世紀 20 年代還處於北 洋軍閥政府的時候,包括胡適 在內的一班知識分子,已經開 展過一場歷時幾年的學術辯 論,也寫了大量文章,討論的 就是究竟要先起步,還是先要 等時機成熟?或者是要等政治 文化成熟,還是要透過實踐來推動政治文化成 熟?這樣的討論當然是各執一詞沒有結論,但 當前台灣的經驗為這個辯論提供了一個現實的 答案。

為何後來會出現更激烈的爭取民主及抗爭 運動?為何會有佔領中環或雨傘運動?這一 切,都成為香港政治爭議不絕、制度再沒有辦 法有效處理紛爭的根本原因。

再看看台灣,由開放立法委員的選舉,到 有直接而民主的總統選舉,中間雖然出現過激 情,出現過一些不理性的爭議,但卻全部安然 過渡。台灣在 1996 年當香港人面對連立法會直 通車都被推翻的時候,進行了第九屆中華民國 總統選舉,也是真正的透過民主直接的選舉產 生最高領導人。到了 2024 年 1 月 13 日這一次 第 16 屆中華民國總選舉,已經是第八次直接民 主產生的總統了。期間經歷過三次政黨輪替, 每一次都能夠順利把權力和平過渡。

今天中共所講的「中國人不適合推行民 主」、「中國人的質素未足以推動民主」、「中 國人的普遍教育水平低,還未有足夠的民主素 養」,或者「中國社會不需要民主」,又或者 「先搞好經濟再講政治發展」,這些全都是藉 口,全都是為中共這個政治集團繼續竊奪公權 力,繼續無限期騎在人民頭上編織的藉口。當 前台灣的經驗,狠狠地向只能說這種謊話的那 個集團扇了兩個巴掌,也說明了他們有幾虛偽。

香港的政治選舉比台灣早起步,就當拖慢 香港的政制發展不是沒有理由,但到了今天竟 然把香港社會及香港人曾經有過的較公平的選 舉,全部變成假選舉,令香港的政治發展倒退 超過半世紀,這究竟說明了什麼?

觀察了這一次台灣舉行的中華民國總統選 舉及立委改選,回想香港過去幾十年經歷過的 前進及嚴重倒退,回顧一下當前操持權柄的那 個集團及那些代理人的虛偽嘴臉及理屈辭窮的 困態,為台灣能夠作出的突破感到高興,為香 港今天經歷的不幸感到難過,也為那個開歷史 倒車的集團感到可恥。

2024 年 1 月 22 日◇

17 大紀元 新年特刊 |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選對的人 走對的路!?

文|黃偉國

話說民主進步黨在 2024 年中 華民國總統大選及立委選舉中, 以「選對的人,走對的路」作為 其選舉宣傳的主要口號。

以一句既簡單、生活化又很 有哲理的話作為口號,固然反映 民進黨在打選戰時對文字宣傳所花的心思,但是這句口 號可以有不同方式及面向的解讀。

1. 選對的人=走對的路?:即使選對了人,但不 等於他能夠走對的路。因為這個對的人,是大家相信是 「對」的人嗎?這個「對」的人有哪些特質讓別人感到他 是對的?例如內在的他正直、善良、有正義感、堅強、 有原則、不怕困難、善於表達與溝通等;外在的例如靚 仔/女、有氣質、有品味等。我想即使世上真的有這樣 完美的人,簡直是不二選擇;但又是否等於這個對的人 必然走對的路?

2. 選對的人,走錯的路:如上所說,選對的人不 等於走對的路,原因在於一個「對」的人站在哪一個位 置及準則去選定及肯定所行的路是「對」?最常見的是 「對」的人以為自己走對的路,但一路走來,卻出現問題 或/及錯誤。重點是:①「對」的人知道自己走錯路嗎? ② 若果「對」的人知道自己走錯的話,如何反應及處 理?③「對」的人有沒有能力讓自己走回對的路?④ 若 果對的人堅持自己走的路是對,但實際是錯的話,身邊 的人又會如何處理?

3. 選錯的人,走錯的路:我懷疑世上不少的人間 悲劇都是由這樣的狀況開始,由朋友、伴侶、婚姻、合 作夥伴(註:老闆、上司雖然好像無得揀;但你卻有辭 職的自由,即是「不選(擇)」),到選舉時的候選人,包 括議員、總統、行政長官、國家主席等。問題在於:① 自己有問題,可以是無眼光、無看/想清楚便錯誤地相 信這是一個對的人。② 運氣的問題,包括自己行衰運的

要有懷疑的精神, 「不要問,只要 信」是選錯的人走 錯的路的根本原 因;不要容忍錯的 人,錯的路,盡量 透過和平及制度換 掉錯的人,廢除由 錯的路製造出來的 政策及決定。

時候很容易遇到壞人,然後選錯人。③ 錯的人成功假裝 成為對的人,無論是扮有能、扮勤力、扮聰明有腦、扮 誠懇等,繼而能夠讓對方相信人是「對」的人,更能走 「對」的路。

4. 選錯的人,走對的路:也許有讀者質疑我:「既 然選錯這個人,為何及如何又能走對的路」?首先,我 們選錯的人,是否一直以來誤解對方?可能是對方不善 於表達自己?可能對方只是做多過講?對方如何就自己 做過的事情及成就說好?其次,這位被選錯的人在某些 關鍵及危機的時刻,無論是自保抑或是被環境衝擊,突 然間有意無意之間改變自己,好像是某些人「一夜之間 急速成長」的經歷,成功脫胎換骨,最後走對的路。

5. 走對的路:是過程還是結果?:解釋「走對的 路」:走是過程,對是好的結果或達致效益。例如加稅 對不少個人或企業來說到不是對,一般人相信加稅使他 們可花費的收入或賺取的利潤減少,甚至認為這樣走會 是不快樂;但若果增加的收入能夠用於改善醫療、教育 或退休保障,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我想無人會反對這 是一條對的路,問題的關鍵在於不是每一個人能夠理解 走的過程要付出代價;換言之,被人認為「錯」的路可 以有對的結果。

6. 若果我們選錯的人,走錯的路,又應該如何應 對?首先自身要坦白承認錯誤,然後反省過程中查找不 足是避免「再選錯人,走錯路」的必要部分。有時候, 態度比方法更為重要。能夠做到這一步,如何處置錯的 人及錯的路只是重返「選對的人,走對的路」過程中必 須經歷的事情。

7. 最後,各位讀者會問:「我如何能夠選對的人, 然後使他/她走對的路」?① 要有懷疑的精神,「不要 問,只要信」是選錯的人走錯的路的根本原因;② 不要 只看表面,必須看過去所作所為作為判斷的基礎;③ 不 要思想懶惰,不要人云亦云,缺乏獨立及批判思考及 ④ 不要容忍錯的人,錯的路,盡量透過和平及制度換掉錯 的人,廢除由錯的路製造出來的政策及決定。◇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18
YASUYOSHI CHIBA/AFP VIA GETTY IMAGES

顏純鈎:致香港終審法院 首席大法官張舉能的公開信

尊敬的張舉 能大法官:

我是一個普 通的香港市民, 近日看到您在 「2024 法律年度 開啟典禮」上的講話,又適逢黎智英 案件進入審理階段,本人內心有諸多 疑慮,出於求知慾旺盛,大膽寫下這 封信就教於您。我地位之低與您地位 之高固不可以道里計,但人生而平 等,我就僭越一次。

您在講話中一再強調香港仍然是 普通法適用地區,這與我們普通市民 的認知大相逕庭,自從有了國安法, 香港就沒有普通法了。您作為香港最 具權威的法律專家,可否向公眾解釋 一下,國安法在多大程度上與普通法 相適用。

針對黎智英案,我有三點很不明 白,第一是為何國安法有追溯期?黎 智英被控的涉及顛覆國家政權﹑勾結 外國勢力等罪名,實際發生的時間 點,都是在國安法頒布之前。當初林

鄭月娥曾公開宣稱,國安法沒有追溯 期,但現在香港法庭分明將黎智英的 「犯罪」事實,追溯至國安法不存在 的年月,這有甚麼法律依據?

人不可能遵守一項不存在的法 律,香港在普通法下,言論自由一直 都受到保護,黎智英與蘋果日報在國 安法頒布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沒有超 出言論自由的範疇,否則當時就理應 被控。那麼大法官先生,你認為香港 法庭如此加諸違反國安的罪名在黎智 英等人身上,是否符合普通法的原 則?

第二點是,依香港法庭慣例,實 行無罪推定原則,這是否意味著,當 一個疑犯未被判定有罪前,他是無罪 之身,疑點利益歸於被告,法庭不能 罔顧事實與法理,將疑犯無理囚禁。 至今,黎智英已被囚超過三年,更多 民主派人士也遭同樣的非法監禁,這 在普通法的範疇裏,是不是一項合乎 法治精神的處置?

第三點是,審理黎智英的法庭, 取消了陪審員之設,您在發言中強調 以三名法官代替陪審員作出定罪與否 的裁決,程序上沒有分別,甚至有好 處。筆者不明白的是,當西方法律先 賢們在法庭設置陪審員制度時,難道 他們不明白,法官比平民更具有法律

專業知識嗎?他們為甚麼一定要設置 陪審團來取代法官裁決?如果法官裁 決比陪審員更公正更有效,當初何必 多此一舉?

我的認知是,法界先賢們之所以 設計這個制度,沿用數百年,正是因 為他們看重一般公眾的良知,陪審員 資格中,特別排除了法律專業人員, 證明只有以最普遍的人性,以最基本 的良知來衡量罪行,那才是最體現公 義,也最公平和最具有普適性。

公義建基於普遍人性,法律也建 基於普遍人性,只有人性才是衡量一 個人是否犯罪的最高準則,法律只不 過是體現人性而設置的條文而已。古 老的法庭之所以重視陪審員制度,原 因便是不具有法律常識的普通人,可 以用他們基本的良知去審視案情,作 出符合人性的裁決。

法庭之所以不以法官來取代陪審 員,便是希望以陪審員的公眾身份, 以每個人具有的基本人性來平衡法官 的法律修養。您認為三位法官非但可 以取代陪審團,甚至更有好處,請問 這些好處體現在甚麼地方?他們能使 被告有更公平的待遇嗎?照此說法, 是否世上所有法庭都應該永久性取消 陪審團?

很抱歉我是法律門外漢,我所知 的都只是普通常識,但以上三點,我 相信是相當多香港市民共同的疑慮, 需要您對此作出權威性的解答。只有 市民更理解當前香港的法律環境,我 們才能更好地守法,是不是這個道 理?

黎智英的言論自由權利,理應受 到聯合國人權宣言的保護,也應受到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保護,也應受 到基本法的保護。如果黎智英受不到 言論自由的保護,那麼我們每個人, 包括大法官先生你自己,都受不到應 有的保護。以上的國際大法﹑國家大 法以及香港回歸中國的基本大法,都 應該高於國安法。國安法應該遵循以 上三項大法的基本原則,而不是三項 大法應該俯就國安法的具體規定。

如果一個國家可以隨時立法,以 削弱和取消國際大法﹑國家憲法等等 最高法律原則,那麼國際大法與國家 憲法還有甚麼法律權威可言?還有甚 麼貫徹始終無遠勿屆的保障?以低層 次立法來肢解和強姦最高層次的法律 原則,這是所有專制與獨裁政體的共 性,他們的法也叫做法,但那不是人

於公義,或服從於一黨之私,這是衡 量一個法律專業人士是否具有個人良 知與職業道德的根本標準。

在言論自由的社會, 一個人應該有權質疑 一切不合理的社會現 象,這是我們的社會 得以保持理性與進步 的條件。

民的法,是他們自己的法。這也是常 識了,大法官先生沒有理由不明白。

中共宣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 家最高權力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是立法機構,港區國安法便是由全國 人民代表大會訂立,但可惜,這裏的 人民代表沒有一個是經過合法的程 序,由中國人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大 法官先生也沒有理由不知道這一鐵定 的事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國人 有言論與結社自由,基本法也規定香 港人有言論與結社自由,這些自由是 否可以由國安法剝奪,這也是我想就 教於大法官先生的一點。

如果香港人依法享有的個人權 利,都可以由中國共產黨立法取締, 那麼你口中那麼有效的普通法,還能 為我們提供甚麼保障?

尊敬的大法官先生,以你的地 位,你是香港法治社會的象徵,你應 該比我們更明白,法律之設絕不是建 基於統治者的利益,而是建基於公 義。公義是甚麼?公義是公眾的利 益﹒公眾的意願﹑公眾的意志。服從

當法律與公義相違背,個人利益 與公眾利益衝突時,法官應該站在甚 麼立場,這不是你接受西方法律教育 的初衷嗎?現在你不但接受中共的專 制法律,為其前呼後擁,充當他的說 客,還執行他的意旨,你心中還有香 港人在嗎?公義還在你內心守護著 嗎?靜夜無人時捫心自問,你覺得自 己的良知還在嗎?

你說美國對你們一班法官實施 制裁,是「與法治背道而馳,絕對不 可接受」。在我認知範圍內,這是 美國議會第一次對他國法官作出制 裁決定。美國議員們如此得閒,「冇 端白事」來找你的麻煩?唯一可以解 釋的,便是他們對你作為象徵的香港 法治的墮落,也已經看不過眼了。你 作為西方教育出來的法律專業人士, 受到西方體制下的議會的制裁,你是 否需要有一點自省,看看自己做了甚 麼,會令自己的老師都要拍案而起了。

我不知道寫這封公開信,會不會 被你強加藐視法庭的罪名,但在言論 自由的社會,一個人應該有權質疑一 切不合理的社會現象,這是我們的社 會得以保持理性與進步的條件。我不 揣淺陋大膽直言,希望得到你的垂 注,若有三二點回覆,釋我疑慮,則 幸之甚矣。

謹此,若有冒犯之處,懇請包 涵,並祝您每日有良好睡眠。

香港市民顏純鈎

2024年1月23日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顏純鈎Facebook」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19 大紀元 新年特刊 |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龐,又重新刻印在我的腦海,這痛楚未敢忘記。或許只是糾葛得無從解釋。 和淚水。

國安人員帶到警署協助調查。鄭文傑

內心五味雜陳,並透露自己已

家人被國安帶走 鄭文傑: 盼雙親晚年 平靜有尊嚴

Since a one-million-dollar bounty is placed on my head, this morning I learned from the news that my family was taken away for investigation by the Hong Kong police. Seeing my long-lost father dodging the camera on the television screen, my heart is filled with mixed emotions. We haven't been in contact for over four years, at least he still appears to be‘okay'. The face I'd rather not remember is once again imprinted in my mind, a pain I dare not forget.

Though our ancestral roots are vast, the family in Hong Kong is small. Like many ordinary families, we experienced various political turbulences in China during the early years civil war, anti-rightists,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scars of history and memories linger, yet our elders never spoke to us about it. Perhaps it's not the time to open up, or maybe the entanglements are too complex to explain.

My father swam to Hong Kong in his early years, living under others' roofs and once residing in the Kowloon Walled City. He led a humble and frugal life, transitioning from a toy and watch maker to a construction worker, mastering the authentic Cantonese language. He witnessed Hong Kong's economic takeoff and transformation, contributing much of his sweat, tears and even blood (he got hurt sometimes) behind the glittering neon lights of towering buildings.

發文回應事件,指看見父親閃躲鏡頭感到

I remember my father saying that in that particular year, upon seeing the lights and soda cans reflected from Hong Kong, he swam across to the other side, a perilous journey. In pursuit of the dream of freedom, he navigated to survive between the gaps of two influential state powers, a penniless young man carrying the burden of a fractured family separated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Distancing away, we are at different places nowstruggling to survive in this harsh world. If needed, please criticise me and cut me off. Though the broken mirror once reunited, the cracks persist, and now it shatters again. I will bear this responsibility, continuing the uncertain fate of the country and family with those ups and downs. My only hope is that my parents can enjoy a dignified, peaceful, and serene old age - until our next life we may finally meet.

1月 10 facebook
4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20

歷經 8 年, 4 次登上新天鵝 堡對面的山頭,風景攝影 師袁斯樂( Kelvin Yuen ) 終於在今年拍攝到德國新 天鵝堡正面雪景照。

童話開始的地方 新天鵝堡雪景 冒險之旅

文|曾蓮 圖|受訪者提供

當下AI製圖盛行,隨便輸入一個指令就能夠得到一張夢幻風景相, 但香港風景攝影師袁斯樂(Kelvin Yuen)仍然堅持用最傳統的方式 登山到無人之境,探索連當地導遊都認為無路可走的荒野。今年 月 12 日, Kelvin 在休假期間得到了一份上天賜予他的厚禮,無心插 柳間拍攝到了自己夢想中的童話場景——德國新天鵝堡正面雪景 照。這張得之不易的照片,源於他八年前的一個願望。

t 風景攝影 師袁斯樂曾 榮獲 2020 年度國際 風景攝影師 大賽全球冠 軍。

YUEN

上接P21

迪士尼城堡原型的新天鵝堡,是德 國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人們鏡 頭下的新天鵝堡照片無數,環繞 著湖泊、松林與雪山的夢幻場景令人如醉 如癡。但旅遊書內介紹的最佳全景拍攝位 置,其實都是從瑪麗恩橋(Marienbrück) 的方向拍攝到的新天鵝堡側面,其正面的 照片在德國旅遊嚮導的口中都是「不可能的 任務」。

正對著新天鵝堡的懸崖峭壁,網絡上 並沒有指引登山之路。有著冒險家精神的 風景攝影師 Kelvin,多次嘗試拍攝新天鵝 堡正面照,但每次都帶有一些遺憾,不是 城堡維修就是沒有冰雪。皇天不負苦心 人,今年當他第四次歷經艱難,穿越厚厚 的冰雪登上城堡正對面的懸崖峭壁,令他 滿意的場景出現了:白雪靄靄的新天鵝堡, 宛如進入童話世界⋯⋯為了這張照片,背 後的艱難付出,也許普通人難以想像。

纜車上的初次相遇

2016 年,20 歲的 Kelvin 獲得德國國 家旅遊局的邀請,到訪德國拍攝。德國 最大的特色,就是世界上擁有最多城堡 的國家,有近二萬多座,Kelvin 心目中最 美的前三位城堡包括新天鵝堡(Schloss Neuschwanstein)、霍亨索倫城堡(Burg Hohenzollern)及埃爾茨城堡(Burg Eltz)。

7 月在德國拍攝期間,Kelvin 被新天鵝 堡的美麗外觀及誕生歷史深深吸引著,城 堡的誕生就是一個童話色彩濃厚的故事。

推動設計與建造城堡的國王路德維希二世 自小在舊天鵝堡中長大,夢想建造一座新 的城堡。路德維希二世在 1864 年 18 歲時 繼承王位,畢生都致力於興建夢幻城堡。

1869 年城堡奠基,路德維希二世作為總設 計師,將自己熱愛的瓦格納歌劇角色—— 天鵝騎士作為城堡之名,希望為歌劇中的 日耳曼神話創建一個宏偉的舞台。

城堡建築群的建築面積為 2,557 平方 米,外觀設計結合哥特式、巴洛克式、拜 占庭式建築風格,城堡內整個城堡中四處 都是栩栩如生的天鵝造型。可惜這位藝術 氣息濃厚的國王卻無緣享受這美麗的城 堡,41 歲英年逝世的他,生前也只在完成 三分之一的新天鵝堡中住過幾十天而已。

路德維希二世短暫的一生,他對藝術的堅 持和對城堡夢的嚮往,其充滿悲情的故事 流傳至今,令這座城堡添上濃濃的夢幻色 彩。

Kelvin 到訪德國搭乘纜車前往 Branderschrofen 途中,途經新天鵝堡時按 下快門,留下珍貴城堡全景畫面,那時他 就詢問導遊能否到新天鵝堡對面的山崖拍 攝,卻被導遊潑了一記冷水,告知無人知 道上山的路,是拍不到正面相片的。同樣 是追夢人的 Kelvin,內心有著與路德維希

二世一樣的熱情火焰,明知山有虎,偏向 虎山行。他一直念念不忘這現實版的迪士 尼童話世界。

冒險探路上山

遇城堡維修失望而歸

回香港後,Kelvin 仔細研究上山 路線,透過 3D 地圖、衛星相片和地 形判斷,終於找到一條上山的小路。

「我在事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是 在網絡上無法找到任何有關登山路線 的介紹,所以只可在地圖上研究了數 過月,大概找到了最理想的登山路 線,也了解到目的地會是一個直崖, 出發前也擔心了很久。」即使充滿了 危險,但至少有路可行,打破了導遊 說的「不可能」。

2016 年 12 月,Kelvin 與朋友一 起再次前往德國,他形容當時的感受 是「這輩子行過最危險的山」,當時 的他登山經驗還不如現在那麼豐富。

登山並沒有現成的行山徑,過程中土 質鬆散,不斷有石頭滑下,還需要澗 河,全靠個人體力向上攀登,那次出 行有一位在歐洲留學的小學同學與他 的「鐵腳」朋友陪同,三人互助合作 上山,攀爬不到一小時真的到達了一 個理想的拍攝地。

三個年輕人懷著激動的心情眺 望新天鵝堡,卻發現城堡的正面圍 起了棚架,經典的城堡正門的紅磚 屋被裹上薄紗。Kelvin 望著修葺中 的城堡,這座「真 • 迪斯尼樂園」的 外觀不如想像中完美,天氣條件也 不是很理想,但至少已經探索到了 一條可以上山的路。

pKelvin於 2023年憑「香 港群山」作 品,成為首位 獲發行香港全 套郵票的攝影 師。

2016 年 7 月
Kelvin 首次在纜車 看到新天鵝堡的全 景,希望可以拍攝 到其正面相片。
KELVIN
22

童話世界的入口 未完待續

Kelvin 不時留意城堡維修的情況,原 定 2017 年秋季完工,沒想到延期了一年 又一年,直到 2020 年 1 月,確認新天鵝 堡維修竣工後,他立即在歐洲拍攝行程 中增加了德國的路線。他為這次行程做 了周全的準備,相隔三年,他的拍攝經 驗也比以往要成熟。萬事俱備,只欠東 風。

第三次前往拍攝,Kelvin 與同伴辛苦 攀爬到城堡對面的山頭時,修葺好的新 天鵝堡宏偉的建築呈現眼前,可以一睹 真容,但對他來說仍然不夠完美。「這次 在歐洲等待半個月,也未能等到一場理 想的大雪,我想要的是新天鵝堡的雪景 相,只能說這張作品是一張未完成的作 品。」

隨後的日子世紀大疫降臨,出國也 不再如過去方便,他集中精力拍攝香港 群山,出版個人攝影集,專注在攝影路 途上。 2022 年通關較為放寬後,他又受 邀到世界各地野外無人山區拍攝自然風 光,探索世界級的風景秘境。如今 27 歲 的 Kelvin 足跡已逾 30 個國家,走訪了五 大洲。他曾榮獲 2020 年度國際風景攝影 師大賽全球冠軍,並在 2023 年憑「香港 群山」作品成為首位獲發行香港全套郵票 的攝影師。忙於各類新鮮探索的他,新 天鵝堡雪景相的夢想就埋在了他的心底。

暴雪後冒生命危險攀山 實現飄雪童話城堡夢

在第三次攀上新天鵝堡對面山頭後, Kelvin 就不再特別以拍攝新天鵝堡雪景相 作為一定要實現的目標,沒想到在今年 1 月,這座如兒童城堡玩具模型的「小玩意」 再次闖入他的生命中。

Kelvin 講述,因過去兩年長時間在高 海拔拍攝,身體感到有些疲倦,於是決定 不帶任何拍攝計劃到訪歐洲山區休假一個 月,順道跟歐洲的攝影師會面交流。想不 到,當他在意大利享受雪山景色時,一輪 大型的暴風雪席捲歐洲,氣溫驟降,冰雪 覆蓋了多個山區。

對普通人來說暴雪降臨是惡劣天氣, 但在 Kelvin 眼中卻是拍攝雪景的絕佳時 機,渴望已久的拍攝條件意外出現,的確 可遇不可求。隨身攜帶雪季登山裝備派上 了用場,他立即動身,從意大利開車到德 國,決定再次嘗試拍攝新天鵝堡。他在住 處細細研究登山路線,認為可行後再出發。

u 暴雪過後,德 國新天鵝堡對面 的山崖被積雪覆 蓋, Kelvin 爬山 需比過往花雙倍 時間。

他描述,實際情況比想像中複雜,暴 雪過後,整個山崖被積雪覆蓋,跟早年沒 有積雪的路況是兩個級別的事,過程中同 樣充滿了挑戰。深夜獨自開車前往途中, 經過的地方如「恐怖森林」。到達山腳再 向上爬,雖然他的攀爬雪山經驗比過去多 很多,但當中經過兩個位置因積雪太厚, 可能會帶來安全問題,令他兩度閃過折返 的念頭。最後他並沒有放棄,經過不斷的 嘗試,花了比原定雙倍的時間,最終爬到 當年的拍攝位置。

這一切並沒有讓他失望,迪士尼童話 中的夢幻飄雪城堡真真實實展現在他的面 前,此時此刻他的心反而平靜了下來,他 跟自己說:「我竟然用八年時間完成這個小 玩意⋯⋯」拍攝到理想風景後,他竟形容這 座城堡如「小玩意」,更體會到「無心插柳 柳成蔭」的輕鬆感。Kelvin 體會到攝影路上 的奇蹟,原來有時候不必太執著於一定要 完成怎樣的作品,當裝備好自己的時候, 儘管一次又一次努力嘗試,直到一日「天 時」、「地利」、「人和」兼具時,往往就能 得到意外的驚喜。◇

2016 年 12 月 2020 年 1 月 2024 年 1 月 Kelvin 與朋友一起 再次前往德國,初 次探路攀爬新天鵝 堡對面的山。 Kelvin 第三次攀爬到城 堡對面的山頭拍攝新天 鵝堡正面照,但仍未能 拍到他想拍攝的雪景。 Kelvin終於拍攝 到滿意的新天 鵝堡正面雪景 照。
大紀元 新年特刊 |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23

演出形式

一場神韻演出大約有 17-18 個舞蹈節目,每個 節目 3-7 分鐘不等。整場演出就像一個兩小時的精 彩集錦。

舞蹈內容從古代神話傳說、歷史英雄人物、到 當今中國人面對逆境時的英勇故事。舞蹈形式有古 典的、民間的、或民族的,服裝則來自不同的朝 代、地區和民族。

現場管弦樂隊為您伴奏全原創音樂。主持人會 在每個節目前登台,讓您瞭解下一個節目內容。聲 樂和器樂獨奏者也會登台獻藝。神韻的舞台藝術擁 有絢麗的動畫三維天幕,其中不乏驚喜。

神韻表演的是中國芭蕾嗎?

神韻主要表演的是中國古典舞。這與芭蕾舞或 任何現代舞蹈形式都大不相同。

中國古典舞源於中國傳統文化。她是一種與中 華文明一樣古老的舞蹈形式,體現了中國傳統的理 念、審美和美德。這使得她的動作具有豐富的表現 力,能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刻畫人物的個性和情 感。沒有任何其他舞團能成功地將這種純正的中國 古典舞搬上世界舞台!此外,神韻還在每場演出中 加入一些中國民族和民間舞蹈風格的作品。

樂池

神韻的每場演出都由現場的管弦樂隊伴奏,該 樂隊合併了西方的管弦樂團和中國的民族樂器。小 提琴和大提琴與二胡並肩演奏;音韻細膩的琵琶與 木管樂器相依相偎;一系列中國打擊樂器與西洋樂 器相映成趣。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將中國民樂作為其常任成員 的管弦樂團。許多人嘗試過但失敗了,但神韻成功 地將兩種截然不同的音樂體系融合為一種和諧的聲 音。

這個創舉非常成功,以至於神韻交響樂團每年 都會在卡內基音樂廳和世界其它頂級音樂廳進行獨 立的巡回演出。

雙語主持人

個觀看神韻前 需要了解的常識9

全球上千萬觀眾盛讚

舞蹈是一種通用語言。為了幫助觀眾瞭解 節目背景,尤其是舞劇故事的歷史背景,神韻 的主持人會為每個節目做簡短生動的介紹。

演出通常還包括一到兩個演唱節目,這些 歌唱家們用美聲唱法演唱中文歌詞。歌詞會被 翻譯成英文(或根據當地觀眾需要翻譯成瑞 典文、西班牙文或日文等等),並投射到背景 天幕上,同時也會印在節目單中。

演出精美絕倫,對於我們和孩子來說, 都是一場超凡的體驗。

—凱特 · 布蘭琪,知名奧斯卡獲獎女演員

演出中具有包容世界的巨大力量,帶給人們 無限的希望。真的是天堂在人間的顯現。

—丹尼爾 · 赫爾曼,前捷克文化部長

或許您已經看過神韻廣告,或者聽說過一些反饋,但您仍 然不確定您是否要來觀看神韻演出。在這篇文章里,我們

會介紹一些大多數人不知道的關於神韻的基本信息。 1 2 3 4

舞蹈和音樂是超越文化和語言限制的人類 交流方式。神韻演出所傳遞的主題 ——「慈 悲、勇氣和希望」同樣是人人理解的普世價 值。

因此,即使觀眾不是來自中國,不會說中 文,也一樣會被演出中精美的服化道、引人入 勝的舞蹈和音樂,以及啟迪人心的故事所吸引 而喜愛神韻。

神韻正在引領人類的藝術和精神的新風尚,給人 類帶來希望。她展現的中華神傳文化的內涵令人 感動,尤其是對神的敬仰,這是最為重要的。 —克裡絲汀 瓦列芙斯卡(CHRISTINE WALEVSKA), 世界頂級大提琴家

最高等級的娛樂活動⋯卓越的典範。—舞台耳語

24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個觀看神韻前 需要了解的常識

在中國被禁止演出

或許您已經看過神韻廣告,或者聽說過一些反饋,但您仍 然不確定您是否要來觀看神韻演出。在這篇文章里,我們 會介紹一些大多數人不知道的關於神韻的基本信息。 6 7 8 9 5

神韻將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展現在世 人面前,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表演 在中國卻遭到禁止。

神韻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藝術家在 紐約創立,其中一些人為了躲避中國的殘 酷迫害而來到美國。他們組建神韻的宗旨 是復興中國傳統文化並與世界分享——而 傳統文化正是中國共產黨(CCP)花費數

十年時間試圖摧毀的文化。事實上,在中 國沒有任何一個藝術團體能展現與神韻類 似的內容。

因此,中國共產黨將神韻的存在視為 一種威脅,這個政權並不滿足於僅僅禁止 神韻在中國上演,還不斷試圖詆毀神韻, 並向世界各地的劇院施壓,要求取消神韻 在這些劇院的演出。

演出太神奇了。觀看神韻四次,我 仍然難以相信神韻演員怎麼能如此 完美。他們的技巧簡直絕妙無瑕。

—阿索爾 · 威洛比,澳洲芭蕾舞教師和考官

是舞蹈還是體操?

看著舞蹈演員在舞台上翻騰,你可能會聯想到 體操技巧,認為這些高難度翻騰動作是來自體操。 事實上恰恰相反——體操技術是源自中國古典舞。 中國舞的舞蹈技巧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上 個世紀,中國的體操運動員在國際體操比賽中表演 了這些舞蹈技巧,從而將其推向了世界。

如今,不僅是體操和雜技,芭蕾舞、現代舞、 啦啦隊舞蹈和許多其他藝術形式都採用了中國古典 舞中的一些動作。而這些空中技巧和翻騰動作無論 在哪種肢體表演形式中出現,都會令人歎為觀止。

適合孩子們觀看的演出

神韻演出老少咸宜,每年都有孩子們喜歡的經 典節目,如《西遊記》。不過,如果孩子太小,也請 酌情考慮是否能夠在整場演出期間保持安靜而不打 擾他人。

大多數劇院不允許四歲以下的兒童入場,而有 一些劇院則要求至少五、六歲。您可以通過選擇您 的城市,然後在右側「演出信息」欄查詢相關信息。

當然,對於年齡足夠大的孩子來說,神韻演出 確實是一個闔家觀賞的難忘經歷。

一年一套全新的節目

五千年歷史長河,傳統神傳文化博大精深的內 涵是神韻演出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不同於百老匯 或古典芭蕾的經年不斷演出固定的節目。神韻演出 是每年一套全新的節目製作,從舞蹈、舞劇、原創 音樂到服飾、天幕,每年一套全新製作!真可謂: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戲不同。朋友們,千萬 不要錯過這一生一定要看的演出!

最佳觀賞時間

神韻每年在聖誕節左右開啟世界巡演,一直持 續到來年的五月中旬。如果您居住在大城市,您會 發現神韻既有週末場也有工作日的演出,還有晚場 和日場的區別。而在許多中小城市,神韻只有匆匆 一兩天的演出安排,就得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目 的地了。

您可以登陸 ShenYun.com 找到神韻世界巡迴演 出的城市及時間安排。◇

非常美妙,巧奪天工的製作。我告訴每個人都要 來看神韻,如果今年沒機會,明年一定要來看。 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演出。

—李 · 麥瑞威瑟(LEE MERIWETHER), 好萊塢知名女演員 美麗絕倫⋯ 精準地掌握了傳統的技藝。

—芝加哥論壇報

一個絢爛奪目,充滿色彩與聲音的饗宴。 CHARLOTTE OBSERVER

圖片來源:SHENYUN.COM
25

神韻之美 震撼英倫 名流雲集 盛讚完美無瑕

【大紀元英國記

者站倫敦採訪報 導】 2024 年 1 月 26 日晚,神韻 新紀元藝術團在

倫敦( Eventim Apollo )上演了 首場演出,現場 爆滿,觀眾反應 熱烈,當晚很多 頂級商業人士趕 來觀看,他們對 神韻節目巧奪天 工的天幕、精湛 多姿的舞蹈、中 華文化的博大內 涵讚歎不已。

精美的舞蹈、悅耳的音樂、靈動的 色彩和傳神的天幕組合一體,展現了中 國傳統文化波瀾壯闊的畫面,現場觀眾 為演出的形神兼備之美所折服,每個節 目後都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很多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的 華人前來觀看神韻,他們為中華文化在 西方社會的傳播而深感驕傲。

觀神韻感動落淚 社會活動 家呼籲西方警惕共產主義

捷克著名社會活動家 Karel Janecek 和妻子 Lilia Janecek 一同觀看了神韻演 出。Janecek 曾加入總統競選,也是一 名數學家、企業家、反腐敗活動家。太

1月28日下 午,神韻新紀 元藝術團在倫 敦漢默史密斯 阿波羅劇院的 演出持續爆 滿。(羅元/大紀元)

大英帝國官佐 勳章(OBE)獲 得者、退役空 軍上校David Greenway觀 賞了神韻在英 國倫敦的第二 場演出。 (麥蕾/大紀元)

精彩絕倫

英女王前專機副機長: 神韻完美無瑕

「(神韻)好得超乎我的想像,非 常美妙!」英國王室退役空軍上校、大 英帝國官佐勳章(OBE)獲得者 David Greenway 觀賞演出後對神韻讚不絕 口,「(神韻)太美了!真的太美了!」

Greenway 在英國王室空軍服役長 達 37 年,曾負責指揮王室空軍唯一的 空中預警中隊,並擔任過女王專機的副 機長。

Greenway 第一次觀賞神韻,他開 心地說,「精妙絕倫的舞蹈,絢麗奪目 的服飾以及技藝高超的舞蹈演員,一切 都太美了,真的太美了!」

神韻的動態背景天幕令 Greenway 驚為天人,他說,「非常好的創意,我 覺得(演員與天幕)配合得天衣無縫, (演員)在舞台與背景天幕之間的轉 換,非常精彩!」

神韻展現了共產主義之前的真正 中華傳統文化,「非常的精彩!做得很 好!音樂也非常悅耳動聽。」Greenway 表示,「對每一個故事,主持人也會有 畫龍點睛的介紹,這些介紹對我來說非 常有用。」

太 Lilia 是捷克的一位企業家和活躍的 社會活動家——她是九家慈善機構的創 始人和聯合創始人。

「我們愛神韻!」Lilia 激動地說, 最令她難忘的是法輪功學員反迫害的故 事,「那對兄妹的故事,尤其是當女孩 被殺害的場景,那個衝擊力非常大!我 忍不住大哭」。

神韻展現的是幾乎被共產黨破壞 殆盡的中國傳統文化,Janecek 對此表 示,西方人也應該警惕共產主義的侵 蝕,「今天我們又重新面臨著考驗,即 面臨著一個類似的獨裁制度——這就是 共產主義。我們要告訴(西方)同伴, 我們也可能要經歷這些(共產主義的侵 蝕),現在發生的(迫害和亂象),對 於西方國家來說真的是非常危險!」 Janecek 感謝神韻舞蹈家的付出。 他說:「他們就像體育選手一般強健。」

Lilia 也說:「感謝他們!(觀看神韻) 真是一個美妙的經歷。」

能源商業鉅子全家觀神韻: 中華文化應傳揚全世界

2024 年 1 月 27 日晚,能源業鉅子 Artem Matyushok 先生帶著妻子 Marina Matyushok 和兒子們一同觀看了演出。

「我們真的十分陶醉!」Matyushok

說,「我們非常享受這個演出。對於我 的妻子和兒子來說,這實際上是(他 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傳統文化,我們 真的非常享受其中。」

他表示兒子正在學習中文。

Marina Matyushok 在能源行業的履 歷十分豐富,是一家轉型資本投資公司 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還身兼多個董 事會的成員。他曾在多家世界頂級石油 公司擔任商業職務、全球併購主管,執 行了許多引人注目的併購交易,總價值 超過 1,000 億美元。

捷克著名社 會活動家、 數學家Karel Janecek和妻 子一同觀看 了神韻在倫 敦的第二場 演出。(麥蕾/大 紀元)

能源商業 鉅子Artem Matyushok帶 著妻子Marina Matyushok和 兒子們一同 觀看了神韻 在倫敦的第 三場演出。

(麥蕾/大紀元)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26

Matyushok 說,他們一家來自俄羅斯, 平時熟悉的是莫斯科大劇院的芭蕾舞。觀看 神韻演出後,他稱讚神韻舞蹈是世界一流水 準。「非常棒!非常棒!非常棒!我們真的 十分享受。」

演出中展現修煉人為堅持信仰反迫害的 舞劇,令 Matyushok 的內心深受觸動。他 說,「我們是俄羅斯人,也曾經歷過(共產主 義),我們對這個節目感同身受,尤其是那個 場景——中共警察迫害那對兄妹。」

Matyushok 認為神韻展現了真正的傳統文 化,「真的是非常棒!我認為她(神韻)真 的應該把這個文化傳揚全世界。」

億萬富豪讚神韻「極富神性」 購兩本大法書

「我覺得這個演出非常創新,創意十足, 傳遞了一個信息,呈現了一個許多人都不了 解的中國和歷史。」阿拉伯億萬富豪 Shafik Gabr 觀看神韻後欽佩地說。

Shafik Gabr 是國際集團 ARTOC 的董事 長和總經理,他是著名國際商業領袖、東方 藝術收藏家、慈善家,此外還有埃及美國商 會的創始人和主席、阿拉伯商業理事會主 席、世界銀行中東和北非地區顧問委員會主 席等多個頭銜。Gabr 曾躋身《阿拉伯商業》和 《中東》雜誌「最具影響力的阿拉伯人」和「前 50 名阿拉伯人」之列。

神韻致力於復興共產主義之前的傳統文 化。Gabr 說,「我認為他們的努力非常棒! 我認為這個文化應該被傳播得更廣,而且應 該讓更多人知道。」

神韻天幕令他耳目一新,他認為神韻藝 術總監完成了一個非凡的傑作,「動態天幕製 作非常棒,設計得非常好。」

神韻藝術家都修煉法輪大法,信仰「真、 善、忍」。他認為這些藝術家都十分年輕, 很好奇需要花多少時間訓練,也很驚訝他們 年紀輕輕的就能達到如此水準。

他說男高音歌唱家的演唱「令人驚歎」, 他想更多地了解歌曲的內涵,並詢問如何能 得到歌詞。

神韻展現的是神傳文化,創世主帶領著 眾神下世開創人類文明。他想更深入了解演 出的神性內涵,因此現場就購買了兩本法輪 大法的書。他說:「(演出)極具神性。實際 上,我剛買了兩本書(《轉法輪》)。」

全球 500 強律所創辦人: 神韻傳遞善良和善舉

Nita Nicole Upadhye 和男友 Marcelo Gavazzi 觀看了神韻演出。Nita Nicole Upadhye 創辦的律師事務所位於倫敦,從事美 國移民業務,該所是全球 500 強律師事務所 之一。

Upadhye 說,神韻的舞蹈非常精彩,服裝 令人驚歎,「傾聽二胡演奏,是我最喜歡的時 刻之一,那真是太美了!此外,舞台背景, 還有演員們協作的方式,屏幕上的情境與舞 台上發生的故事相得益彰,非常特別。」

Upadhye 表示,觀看神韻是「一種非常美 妙的文化之旅」。神韻試圖復興共產主義之 前的文化,復興傳統價值,對此 Upadhye 表 示,「是的,神韻演出引發了我的共鳴,讓我 想去探訪古老的中國。」

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Upadhye 對此頗 受感動,她說自己來自印度家庭,她很高興 今天有機會學習中華神傳文明。

時裝連鎖公司總裁觀神韻 感受療癒能量

Joanna Richards 和男友 Onder Hussein、 妹妹 Stephanie Reidhead 一同觀看了神韻。 Joanna Richards 和 Onder Hussein 經營時尚業 務,在英國幾個城市擁有連鎖店。

Richards 說,那個黃花綻放的舞蹈令她 感到驚豔,她對舞蹈家們的高超技藝十分傾 心。她還稱讚演出的服飾「美不勝收」,「美 得令人驚豔,絕對華美靚麗!」

她提到神韻演出的色彩,「那些色彩真是 美得驚人,擁有一種震撼人心之美,優雅而 靈動,純粹美不勝收!我喜歡那種流動性。」 Hussein 贊同地說:「非常棒!我十分陶醉。」

Reidhea 表示:「演出十分引人入勝!我 來自美國,雖然不太了解中國文化,但是這 種文化真的十分吸引人。我喜歡節目主持人 的解說,一開始他們就介紹了創世主下世的 節目,易於理解,我很喜歡。」

他們表示與演出傳遞的信息相共鳴,尤 其是男高音所歌唱的歌曲。Richards 認為歌 詞「非常具有神性」,為歌詞的內涵——只 有創世主能救度眾生——所折服,她說:「是 的,是的!這首歌是如此美不勝收!是的! 我感到完全共鳴。」

華裔會計師夫婦觀神韻 感動落淚

李先生是一位會計師,他是香港移民的 第二代。來自中國大陸的李太太觀看演出 時,被多個情節感動落淚。

首次觀看神韻的李先生稱讚說:「我非常 陶醉。色彩繽紛,非常美麗!」最令他印象 深刻的是美猴王的節目,「我真想再看一遍。」

作為來自大陸的華人,看到全場這麼多 西方人來觀看神韻。李太太說:「我很自豪, 熱淚盈眶。有一部分真的是很感人,(讓人) 含著淚,真的是很難近距離接觸到。」

她說其中的兩個節目令她動容落淚,「一 個是反映法輪功學員反迫害的,還有一個是 西施的故事,演得很好,故事詮釋得很好。」 李太太稱讚神韻藝術家,「我覺得他們非常、 非常的棒!辛苦了。」

旅英香港華人: 神韻具有治癒效果 明年還來看

「她(神韻)具有治癒效果。我真的很 喜歡,演出讓人平靜,太精彩了。」Hon Mo Yip 這樣表達他對神韻的觀後感。來自香港 的 Hon Mo Yip 是一位 IT 領域的採購顧問, 女友 Olga Miranda 是一位行政助理。

Hon Mo Yip 認為神韻演出傳達了關於善 良和回歸傳統的信息,並喚起了他童年的記 憶。他說:「善良就是智慧。當我觀看演出 時,就覺得神韻講述的是成為更偉大的人, 要勇於追隨內心和思想的指引。我從小對這 些神話傳說有所了解。我認為這演出希望人 們回望歷史,回歸古老的信仰和神靈。就好 像他們(這些信仰和神)從未離開,只是人 們逐漸忽視了他們。」

Shafik Gabr 和親友觀看 了神韻在倫 敦的演出。 他在中場期 間購買了兩 本大法書。 (麥蕾/大紀元)

Joanna Richards女士 (左二)和男 友、妹妹、 哥哥一同觀 看了神韻在 倫敦的演 出。(麥蕾/大紀 元) 律師Nita Nicole Upadhye和 男友Marcelo Gavazzi觀看 了神韻在倫 敦的演出。 (麥蕾/大紀元)

會計師李先 生和太太一 同觀看了神 韻在倫敦的 第四場演 出。(麥蕾/大紀 元)

IT領域的採 購顧問Hon Mo Yip先生 和女友Olga Miranda一同 觀看了神韻 在倫敦的第 四場演出。 (蕭伊君/大紀元)

他歡迎神韻來到英國,「我認為更多的人 應該看到,神韻非常令人放鬆和吸引人,我 非常享受,演出具有治癒效果,讓人平靜, 太精彩了。」

旅英港人感悟:

整個世界是神打造的 香港的陳思俊女士來到英國 4 年多了, 她觀看了演出看,百感交集。感覺很多傳統 文化故事啊,那個寓言啊,還有 3D 的舞台背 景啊,都很棒啊!」 對於神韻弘揚傳統文化的使命,她認 為,「這個使命很好,就是振興我們中華,而 振興中華確實需要傳統文化來做底蘊的。」 對於演出的神性內涵,陳女士很認同。 她說,「整個世界其實就是神打造的,我們必 須相信神,所以對於某一個國度的無神論的 話,我覺的這是一個很好的一道門,可以打 開。」

最後她表示:「演出傳遞了『真、善、忍』 的價值,用這樣的舞蹈,用這樣的美感,用 這樣的視覺啊去傳遞,這會比較感動。」

【傭仔澳洲日記】

久違了的工作面試

在剛來澳洲的時候,我找到了一份在餐 廳的兼職工作。然而,在學期開始後,我無 法同時應對學業的壓力,因此選擇辭職了。

所以,在過去差不多一年內,我在澳洲也沒 有工作,只專注於學業,偶爾我會接一些來 自香港的平面設計案子。

在第一個學期時,我認識了一位來自台 灣的女生,她跟我一樣,也是文科背景,但 來澳洲讀商科的碩士課程。到了第二個學 期,她需要修讀一門必修的會計科目,對於 我們來說,這個科目簡直是噩夢。由於我在 第一學期已修過這門科目,所以我決定幫助 她,充當她的補習老師,以協助她順利通過 這門科目。幸運的是,最後她也取得了不錯 的成績。

當其他同學得知我幫助別人補習後,他 們建議我去申請大學內的一個學生職位,職 位主要負責協助在學業上遇到困難的同學, 並能獲得薪水。因此,我決定聽從他們的建 議,向學校的相關部門提交了申請信。但出 乎意料的是,隔了一個多月,我終於收到他 們的回覆,他們表示職位正在進行組織重 組,重組完成後會再聯絡我。

起初,我以為他們只是找個藉口拖延, 並無真正聘請意圖。然而,再過了一個月, 他們竟然真的再次發送電子郵件給我,邀請 我參加面試。

面試是在大學內進行的,前一天,我特 意前往 Kmart(澳洲一家主打平價的連鎖百 貨公司)購買了一條西褲和一雙皮鞋,為 了做好準備,我打算全套西裝參加面試。 當我告訴我媽後,她說:「只是一份學生工 作,用不著那麼正式吧?」

在面試當天,16 名應聘者中,大約一 半人穿著正式服裝,而另一半則穿著休閒服 裝。這些應聘者中,一半是本地澳洲學生, 而另一半是國際學生,而我則屬於國際學生 之一。

讓我驚訝的是,這份學生工作的面試竟 然由四位面試官進行。一開始,一位看似是

主管的女性用幻燈片簡報向我們介紹這份工 作的職責和薪酬等細節,這使我想起了過去 在維珍澳洲航空的面試。接著,我們進行了 個人面試和兩個小組面試。

面試結束後,我的感覺是,雖然本地學 生以英語為母語,他們相當自信,但在回答 面試官的問題時表現一般。相比之下,國際 學生儘管英語能力參差不齊,但在回應問題 時表現得相當出色。此外,有一位國際學生 遲到,還有一兩位在面試時感到緊張,口 吃。

最後,面試官告訴我們,他們要確保團 隊中有本地學生和國際學生,有學士和碩士 學位的學生,以及男女比例平衡。他們說, 如果最終我們沒有收到通知,不必感到沮 喪。

整體而言,我覺得我在面試中表現得不 錯,我表現出自信之餘,也無犯重大錯誤。

我希望自己能成功獲得這份工作,以幫助支

付日常生活的開支。然而,即使最終沒有獲 得聘用,這次面試經驗仍然對我來說非常寶 貴。

如果您想知道最終我是否成功獲得這 份工作,請關注《傭仔日記》的 Facebook 專 頁。◇

關於傭仔

香港繪本作家傭仔,畢業於理大 設計系,曾以空少身分出版四本 繪本及一本散文作品。2020年因 疫情而失業,轉型為全職網絡創 作人, 2022 年決定以讀書方式移 民澳洲。一直夢想成為一位少女 系創作人,用創作力量和幻想, 與您分享在澳洲的生活點滴。

28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我應該移民嗎?

自從來了澳洲之後,許多人透過我的 Facebook 專頁向我詢問有關澳洲留學和移 民的資訊。起初,我熱切地鼓勵他們來澳 洲,積極分享我知道的信息,甚至介紹中 介給他們。

那時我熱情的原因純粹是因為我剛到 澳洲不久,仍對這個地方充滿新鮮感和憧 憬。當時的我,回應了我內心要離開香港 的聲音,所以我便滿帶興奮地鼓勵其他人 也踏上這條路。

然而,在澳洲生活了大半年後,我不 太敢輕易再叫人作出移民的決定。當你真 正在另一個國家生活時,現實的問題會浮 現。首先,你會發現金錢如同倒水般流 走,尤其當你還是學生的時候。澳洲政府 限制持學生簽證的人每兩週只能工作 48 小 時。雖然來澳洲前我已有一定的儲蓄應付 學費和生活費,但你會發現,生活中會有 許多意外花費,如買傘避雨、買指甲鉗、 應朋友生日買蛋糕、去別人家作客買禮物 等等。同時,你會看到很多同學,為了支 付房租和學費,同時打兩、三份工作,有 些甚至是不合法、現金出糧的黑工。

除了金錢的負擔,你還需要面臨獲 得永久居留的長期計劃。雖然澳洲政府 在 2021 年為香港人開放了《澳洲避風港計 劃》,允許在澳洲讀書兩年,再逗留 3 至 4 年後,無需計分即可申請永久居留。但 實際上,整個計劃需要至少 5 年的時間才 能取得永久居留。在這段時間裏,除了應 付學業和找工作,你還需要放棄在香港的

事業和其它機會。儘管這段時間你仍然可 以短期回港,但坐 9 個小時的飛機,和過 去輕鬆去日本、泰國旅行的日子相比,已 變得不再輕鬆。

最近,一位熟悉的舊同事問 我有關澳洲的事,他也打算來 我現在就讀的大學,透過讀書 的方式將來移民。我沒有像 以往一樣一味地說移民的好 處,反而詳細地勸告他要 深思熟慮。特別是兩年讀書 畢業後,我們將融入澳洲的 職場,與當地人競爭工作,

如果他最終找不到與之前在香港匹配的職 業,他是否能夠接受和願意放下身段。我 很擔心他只是因為一時覺得新鮮,或只是 順應移民這潮流,而草率地做出影響一生 的決定。 出人意料的是,他告訴我,他喜歡澳 洲的環境、天氣和文化。即使將來要從事 一份藍領的工作,他也樂此不疲。

總的來說,當你考慮移民時,你必 須問問自己的心,你是否真心喜歡這個 國家。在進行詳盡的資料搜集後,若你 仍然認為能夠接受這個國家的缺點,那 麼這將是一個比較理性的決定。◇

編者按:文章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LIFE IN THE UK

如何記住英國王室世系

文|楊穎宇

歷史與其他學科 不同之處,在於對時 間的強調。就像香 港人所珍重的 609、 612 、 721 、 831 、

1111,相聯起來就是強大的集體回憶和敘事 框架,我們在學習歷史尤其是初學時,十分 需要注入這種框架建構時間概念,就像將電 腦硬碟格式化般,將腦袋「歷史格式化」, 這樣例如唐虞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 國、五胡十六國、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 清、民國、中共,便可以慢慢進入我們的腦 袋。我還記得中學讀中史之前,長輩已經預 先讓我背下清代十帝的年號,方法是將每帝 年號首字串連成「順康雍,乾嘉道,咸同光 宣」,這樣便可以建構出清代的時空感。

歷史,無論你有多濃厚的興趣,「強記」 的功夫或多或少是需要的,關鍵是否找到好 的記憶口訣。寫過兩篇 Life in the UK 系列文 章後,有朋友問,英國皇室世系龐雜,感覺 沒有中國歷史般好記。有方法解決嗎?

這次輪到外國的月亮不及中國的圓?我 嘗試尋找英國人學習歷史的記憶技巧,終於 在一本舊書中找到以下詩訣,歷數 1066 年征 服者威廉至 20 世紀伊利沙伯二世所有英格 蘭王位繼承者。這個詩訣原來已沿用了幾十 年,英國《衛報》也有報導過。

Willie, Willie, Harry, Steve, Harry, Dick, John, Harry three.

One, two, three Neds, Richard two, Harrys four, five, six⋯ then who? Edwards four, five, Dick the bad, Harrys twain and Ned the Lad; Mary, Bessie, James ye ken, Charlie, Charlie, James again⋯ William and Mary, Anna Gloria, Georges I, II, III, IV, William and Victoria; Edward seven next, and then George the fifth in 1910; Ned the eighth soon abdicated Then George the sixth was coronated; After which Elizabeth And that's the end until her death.

這詩訣每兩行一個韻腳 ( 例如 two – who, bad – lad),可以每兩行兩行背下來。對於本地

人,詩訣頗容易上口,但對於以漢語為母語的讀 者們,可能需要一點注釋,也可以當是順便了解 多一點英國文化。

首先,為了讓人名容易入詩,使用了不少簡 稱和暱稱,例如 William 寫成 Willie、Henry 寫 成 Harry ( 所以哈利王子的原名其實是 Henry)、 Richard 寫成 Dick、Edward 寫成 Ned、Elizabeth 寫成 Bessie。

此外,詩首重覆了 Willie 一字,為什麼?中 西方帝號取名原則各有不同,中國皇帝登基一般 會更改年號,盡量不重覆以往的;西方則不一 樣,為了承繼傳統會重覆使用舊帝號,加上二 世、三世等以資識別。所以兩個 Willie,分別代 表威廉一世和二世。同樣道理,第一行和第二行 均有 Harry,分別為亨利一世和二世,所以第二 行末便出現了 Harry three ( 亨利三世 )。 詩訣除了提供自征服者威廉以降的英格蘭君 王外,有時為了押韻,某幾位君主提供了額外資 訊。例如 Dick the bad,因為理查三世作為護國 公一直被認為殺害了他應該要保護的愛德華五世 並篡奪了王位;Ned the Lad,因為愛德華六世 9 歲便加冕,15 歲而終。

James ye ken 是妙筆所在。ye ken 是蘇格蘭 語,意即 you know。為何無端端有一句蘇格蘭 語?因為自這位詹姆士一世開始,英格蘭國王同 時兼任蘇格蘭國王,開啟了「共主」的新時代, 從歌訣可知,英國第一位女王並非伊利沙 伯,亦非維多利亞,而是亨利八世的女兒瑪 莉。大家可能知道,亨利八世為了討 得麟兒,一共討了六個老婆,卒之 第五個老婆 Catherine Howard 給 他誕下了後來的愛德華六世;當 他逝世後,接連由他兩個姐姐當 政。由於瑪莉女王對新教徒殘暴 不仁,所以得到 Bloody Mary 之稱 號。

主動記憶,可以是一種樂趣。 這首歌訣記熟後,就可以嘗試記其它 有趣的東西,例如名人的生卒時 間。談到生卒,自 2022 年後多 了一個觀察:事頭婆伊利沙伯二 世於當年 9 月 8 日逝世,而中華人 民共和國國父毛澤東則於 1976 年 月 9 日逝世。於是,由 2023 年開 始,連續兩日,在香港人社群,便出現 了什麼人悼念什麼人的有趣現象。◇

pQueen Mary I (Archive Photos/Getty Images) King Henry VIIIu (Archive Photos/Getty Images)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30
Shakespeare reciting a work before the court of Queen Elizabeth I (Archive Photos/Getty Images)

最好的醫生在體內 獨特的 扁康清肺療法

文|徐孝錫 圖|扁康韓醫院提供

◎癌症之戰美國何以敗北 ?

1971 年 12 月 23 日, 美國總 統尼克松向癌症宣戰, 他宣佈要 5 年之內,在 1976 年美國獨立 200 週年之際找到治癒癌症的方法。

據此,美國國立保健院(NIH)和 國立癌症中心(NCI)得到了天文 數字的財政支持, 比 NASA 多 2 倍的預算。 但是至今半個世紀過 去了, 多數專家認為美國在與癌 症的戰爭中失敗了。

45 年過去了, 別說大快人心 的解決方法, 就連有關癌症成因 的可靠假說都沒有提出來。 為什 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其原因大體有兩個。 一個 是,對癌症根本的切入點是從「 還 原主義 」的思考方式出發。即西方 醫學將人體視為一個個機械零部 件的組合體, 就像對出現在各個 身體各個器官的疾病獨立研究一 樣, 他們研究癌症時, 將肝癌、 肺癌、 乳腺癌和胃癌等各種癌症 分別對待, 各自去找解決方法。 這從傳統韓醫學的觀點看是大錯 特錯的, 因為人體所有組織和器 官是互相聯繫的一個有機體。

第二個原因是, 比起找到癌 症的原因,西醫更注重解決表面症 狀。

西醫更像用一發子彈擊斃目標 的狙擊手一樣,熱衷於尋找一種具 有魔力的子彈,命中已經發生癌變 的細胞。 當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能像巡航導彈一樣準確地找出並 清除部分惡性細胞。但是癌細胞卻 變得更頑強了,它移動地點到處遊 走, 或是屏息等待, 忽然出現, 或 是利用分身術將複製品四處堆放, 從而把那個具有魔力的子彈變成了 無用之物。 手術、 放射線、 化療這 3 大癌症治療方法, 在殺死癌細胞 的同時也引發了擴散和副作用。 因 此只能算作部分成功,而不能稱之 為根本性的解決方案。

那麼對人類來說, 癌症就是 難以逾越的鴻溝嗎? 筆者的想法 卻不是這樣。

◎免疫系統的祕密

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不是一個特 定的器官、細胞或生物學物質。 它的存在不局限在身體的特定 部位,它是淋巴器官和細胞的複 雜結合體。免疫系統可以抵抗病 菌、病毒、寄生蟲等各種污染物 質和所有入侵者,甚至能清理我 們身體裡的死細胞,24 小時守護 著我們身體的健康,他們就像是 守護健康的軍隊一般。

――徐孝錫

眾所周知, 我們人體的血液 由紅血球和白血球組成, 其中白 血球由 5% 的吞噬細胞、60% 的顆 粒細胞和 35% 的淋巴細胞組成。

吞噬細胞是異物入侵時立 即將其吃掉消滅的細胞。 它吞噬 的對象不僅有細菌和病毒, 還有 灰塵、 紅血球、 白血球和血小板 的屍體, 以及血液凝固物質等。 顆粒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將進入身 體而又比較大的異物質處理掉, 即包圍細菌和異物, 然後將它們 處理掉。 淋巴細胞處理相對較小 的異物質和化學物質, 它是由 70-75% 的 T 細胞,10-20% 的 B 細 胞,以及 10-15% 的 NK 細胞組成。

T 細胞由粘附並破壞病毒或癌細胞 的細胞毒性 T 細胞、使 B 細胞產生 抗體從而提高免疫力的輔助 T 細 胞和抑制免疫反應的調節 T 細胞 3 種細胞組成。

其中特別是細胞毒性 T 細胞, 它是將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或癌變 的細胞選出並滅殺的免疫細胞。 這種敵我識別能力在胸腺得到訓 練,因此被叫做 T 細胞。T 細胞減 少或在胸腺訓練未成熟的細胞, 不能識別癌細胞和自我細胞, 從 而攻擊我方軍隊, 這也是自我免 疫疾病的病因所在。

B 細胞在製造抗體的時候, 針對細菌和病毒製造出最適合的 抗體, 作為武器來使用。 人體可

以製造 10 億以上的這種武 器,最重要的是哪一個也不 會產生副作用。 但是人工 製造的抗體無論哪種都會 產生一定的副作用。

最後說說 NK 細胞, 雖 然它未在胸腺接受識別敵我細胞 的訓練, 但也能自然存在於血液 的細胞毒性 T 細胞中。 血液中存 在著約 50 億個 NK 細胞,NK 細胞 攻擊失去 HLA 抗原的細胞, 它還 能監視有無癌細胞。

◎癌細胞到底是什麼 ?

由此造成無數的民眾死傷, 殘餘 抵抗勢力到處逃竄, 引發更多動 亂, 和平變得更加遙遙無期。 那 麼解決方法是什麼呢? ◎治療癌症的鑰匙

清肺獲得免疫力

到現在為止, 我在臨床病例 中得到的結論用一句話概括就 是, 癌可以看做是淋巴腺的叛亂。

叛亂原本就是有實力才可以發動 的, 我們身體裡的淋巴細胞具備 了這樣的實力。這種實力原本用於 攻擊或抑制病毒, 守護健康。 但 是癌症就是把槍頭掉轉過來指向 自己的軍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 情況呢?一般社會上的叛亂也是在 中央政府的統治能力弱的時候才 會出現。 中央政府的統治能力弱 時, 政府機構就不能發揮各自的 作用, 不止不能正常進行軍隊的敵 我識別訓練,反而會引發叛亂。

我們身體免疫系統的控制中 心是扁桃體。 在作為免疫之王的 扁桃體變弱之際, 正是免疫系統 容易發生叛亂的時候。 但是用於 鎮壓這種免疫細胞叛亂的識別能 力變弱, 不能充分執行討伐的作 用, 反而被騙, 被放置到一邊, 同時把病養大。 這個過程悄無聲 息地在我們體內進行, 因此患者 自身在初期完全感覺不到。 但當 癌變腫塊長到 1 厘米左右的時候, 就出現外部症狀了。

那麼為了治療癌症, 而摘掉 癌變腫塊、 使用化學療法或照射 放射線都不能成為根本的解決方 法。 這個通過今天因叛軍而變得 混亂不堪的社會就很好理解了。 使用再多的精良武器, 對特定區 域進行打擊, 但那又能怎樣呢?

想要平定叛亂, 實現真正的 和平就需要在鎮壓叛軍的同時重 整紀律。 那麼就得恢復中央統治 能力, 即國王恢復健康, 確保了 指揮統治權。 大部分的叛軍事實 上僅僅聽到國王恢復健康, 重獲 統治能力的消息就會丟掉武器投 降。 王者歸位讓淋巴球具備完美 的功能和良好的秩序, 從而徹底 將癌細胞包圍殲滅, 又怎能不恢 復和平呢?

筆者認為癌症能預防是最好 的, 同時也認為只有健康的淋巴 才可以預防癌症。 同時, 癌症後 的治療也需要健康的淋巴系統。 健康的扁桃體也會給晚期癌症患 者送去「 扁康安( 平和健康的死 亡 )」的禮物。

人類對癌症最可靠的對策就 是清肺, 清肺直接關係到淋巴系 統的健康。 根據筆者的經驗, 清 肺 2 個月, 扁桃體就會恢復健康, 健康的扁桃體抑制癌細胞又需要 2 個月。 4 個月後癌塊不再長大, 這樣就可視為戰勝癌症。 大小約 5cm 以下的癌有可能治癒。 5cm 以下的癌經過 4 個月不再長大, 又 過 6 個月後拍片, 大小毫無變化, 保持原狀, 這使治癒成為可能。 但是, 這僅限於未接受抗癌和放 射線治療的患者, 對於已接受了 完整療程的抗癌和放射線的患者 來說, 治癒率會降至極低。 通過 清肺強化免疫力是治療良方。 ◇

31 大紀元 新年特刊 |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英國移民政策收緊 港人需持續關注

文|Tim

去年末,英國內政部推出了一系列簽 證新規,旨在減少合法移民數量。從 2024 年春季開始,許多持有工作簽證 的人將需要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才能 合法居留英國。

內政部表示,新政策將工作簽證的最低年薪門 檻提高至 38,700 英鎊,比之前的 26,200 英鎊增加近 50%。此門檻不適用於某些特定工作,例如健康和 護理領域的工人,但這些護理人員將無法攜帶家屬 留英。

截至 2023 年 6 月的一年中,有將近 120 萬人 持各種簽證待在英國,其中淨移民數量為 672,000 人。這 120 萬人中絕大多數來自非歐盟國家。新移 民政策旨在減少 30 萬英國移民。

OLI SCARFF/GETTY IMAGES
數據來源:英國統計局
1,000,000 900,000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2018年4季度 2019年4季度 2020年4季度 2021年4季度 2022年4季度
全部 學習 工作 家屬 政治庇護 人道主義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非歐盟移民至英國人數(按移民原因分類)

嚴格的家屬移民政策

作為移民政策改革的一部份,英國公民申請 人的最低收入需達到 38,700 英鎊,才能通過家庭 簽證與國外的家人在英國團聚。這比之前的 18,000 英鎊的門檻翻了一倍多。由於該政策一經推出即 遭到批評,英國政府決定採取漸進式改革,將 38,700 英鎊的最終收入門檻推遲至明年執行,但 仍然使很多人感到擔憂。

這項政策仍使許多英國公民申請人面臨著無 法與伴侶或孩子一起生活的問題。新的門檻高於 70% 英國人的平均薪資,被一些人詬病為是一項 「只允許最富有的英國人選擇結婚對象」的政策。

這些新規定將使受僱於國民醫療服務體系或 其它公共服務職位的移民工人比從事同樣工作的 本國人士享有更多權利,因為他們可以免受這一 收入門檻的限制。

據 Sky News 報導,牛津大學的移民觀察站 (The Migration Observatory)表示,目前尚不清楚 該收入門檻是如何決定的。他們還表示,新政策 將對女性產生更大影響,並幾乎將所有兼職員工 排除在外。

一名居住在中國的英國人原本計劃與中國妻 子一起回英國。聽到這一政策後,他表示:「我感 覺自己被流放了」。

據 BBC 報導,24 歲的 Lee 來自貝爾法斯特。 他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向住在馬來西亞的女友 Sarah 求婚。 他們三年前在 Leeds 相識,當時他正 在學習工程學,而她在學習法律。

這對伴侶原本計劃在英國共同開啟新的篇 章,但 Lee 表示,他的計劃被新的簽證政策「基本 上毀了」。

Lee 目前在貝爾法斯特擔任研究員,年薪為 26,000 英鎊,他表示,以他的年齡和經驗水平, 達到 38,000 英鎊門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31 歲的 Polly Deechuson 和她的丈夫 Saroch 有 兩個孩子。他們對 Sky News 表示,兩人在泰國相 識並在那裡生活了八年,近期準備帶著孩子搬回 曼城。

他們原計劃在 Polly 安頓下來並找到一份至少 18,600 英鎊薪水(之前的家庭簽證薪水門檻)的 工作後,申請簽證團聚。面對突然大幅提高的工 薪,她表示:「我們現在不知道該怎麼辦。要麼我 與家人分開,要麼我們再次離開英國。」她補充 道:「當你有兩個孩子時,找工作變得很困難。」

另一項針對學生的移民政策實際早在去年 5 月就已公佈。該政策規定除了研究型研究生課程 或獲得政府獎學金資助的課程外,所有其他學生 都不能攜帶家屬(dependent)來英國。該政策從 今年 1 月起生效。

2023 年英國政府發給學生家屬的簽證數量為 136,000 份,相比 2019 年增加了八倍。英國政府 表示,該限制政策將使每年來英國的人數減少約 14 萬人。

其它醫護工作者

物理治療師

醫學放射技師 助理護士

醫生 護士 護工

醫療行業各職業 2022-2023 獲取簽證數量

資料來源:英國內政部

移民收緊對留英港人的潛在影響

新移民政策設定的收入門檻雖然目前不會對 持有 BN(O) 護照的香港人產生直接影響,但據《南 華早報》報導,香港諮詢公司 Goldmax Associates 的移民總監傅耀威(Willis Fu Yiu-wai)表示,英 國政府在未來也有可能將新收入門檻擴展到這些 香港人士身上。

傅先生表示:「許多香港人選擇兼職工作, 例如在英國當卡車司機,可能沒有穩定的收入達 到薪資門檻」。 聯準會移民顧問、公司高級總監 Tina Cheng 也擔心,該計劃可能在未來對 BN(O) 簽證持有者造成限制。

他表示:「根據新移民政策,醫療保健行業的 移民將不允許帶家屬到英國」「未來也可能對香港 人施加同樣的限制」。按照相同的邏輯,Cheng 表 示:「根據目前的 BN(O) 簽證計劃,移居英國的家 庭可以讓孩子入讀公立學校,但未來可能僅限於 更昂貴的私立學校」。

據報導,目前的 BN(O) 護照政策將延續至 2025 年,估計届時將對政策進行討論,並決定是 否延續該政策。

對護工的影響

根據最新的移民規則,在英國工作的護工 (care workers)將不能攜帶伴侶或孩子來到英國。

據 BBC 報導,截至去年 9 月的一年當中,內 政部已向護理人員發放了超過 101,000 份簽證,並 向他們的相關家屬發放了 120,000 份簽證。這一數 字已比前年增加了數倍。

據 Sky News 報導,自政府於 2022 年將護理 人員列入短缺職業名單後,該類簽證的申請數量 迅速增加。截至去年 8 月,護理人員簽證數量已 佔所有醫療護理人員簽證總數的三分之二,佔所

有工作簽證(skilled worker)數量的五分之二。

持有該類簽證最多的三個國家分別是印度(3 萬)、尼日利亞(1.8 萬)和津巴布韋(1.7 萬)。

一些提供醫療護理的公司擔心,對家屬的禁 令將導致招募海外僱員更加困難,從而加劇醫療 和護理人員短缺的情況。

英國最大的慈善醫療機構之一 Methodist Homes 的首席執行官 Sam Monaghan 表示,限制海 外僱員將給該行業帶來困難。

他說:「如果無法進行海外招聘,職位空缺將 繼續增加,對弱勢群體的護理服務將受到影響, 療養院很可能無法再接收新住戶。」

據 Sky News 報導,牛津大學移民觀察站高級 研究員 Peter William Walsh 表示:「對海外護理人 員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該行業的資金困難 所致。」「政府對護理行業的資助提供不足,而且 工人的工作條件也很差,因此他們往往難以吸引 英國本地的僱員。」

然而英國政府表示,海外工人對英國護理工 作的需求仍然很高,即使無法攜帶家屬,他們也 同樣會來英國。

結語

總體而言,從英國本次移民政策調整可看 出,今後的移民將偏向收緊。近年來的烏克蘭和 香港移民同屬人道主義原因移民,而由於移民數 量激增,英國政府是否會延續此類移民政策仍然 充滿變數。目前的 BN(O)移民政策持續至 2025 年,而今年下半年預期將舉行英國大選。如果是 工黨上臺,其是否會延續這一保守黨執政時留下 的政策?如若保守黨繼續黨政,其黨內強硬派會 否支持繼續對港人提供優惠的移民政策?即使移 民通道仍然開放,但會否如此次政策調整一樣, 增加額外條款限制移民?這些問題值得留英或想 要移英的港人持續關注。◇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90000
33 大紀元 新年特刊 |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英國稅收 負擔 嗎? 高

文|Tim

去年秋季預算案,英國政府宣 布削減國民保險費( national insurance )比率,由原先 12% 下降 至10%,1月6日起實施。財政大臣亨 特(Jeremy Hunt,侯俊偉)表示, 這政策會讓約 2,700 萬英國人受益。 據財富管理公司 Quilter 稱,一個賺 取平均薪水的英國人,稅款每年可 節省 447.86 英鎊。減稅政策將錢直 接發回納稅人口袋,但英國實際稅 收負擔是處於近20年高位。

MATT CARDY/GETTY IMAGES

英國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也 是現代金融和財政政策的先驅。就財政政策,不其 然聯想到稅收。目前,英國的個人稅收主要有收入 稅、國家保險費和市政稅(Council Tax)等,數百 年前英國稅收是怎樣的呢?與其他國家相較又如 何?本文將探討這些問題。

英國的徵稅史

路易十四時期的財政大臣 Jean-Baptiste Colbert (1661-1683)有言:「課稅的藝術,是儘力拔取最多 的鵝毛,但讓牠們發出最小的聲音。」英國徵稅史是 一部官方和民間的拉鋸史。

英國的稅收起源於中世紀,開始是壁爐稅 (hearth tax),即按照每戶壁爐數量多少徵稅。及後 演變為窗稅,稅務員只須計算屋外窗戶數目,市民 無需自行申報。因住戶無法隱藏窗戶,故此亦無從 逃稅。當時理據是:房屋窗戶愈多,家庭愈是富有, 繳稅應該愈多。

法律頒佈後,人們為了避稅,興建房屋時減少 窗戶,也有用磚塊封住窗戶。 1797 年,時任首相小 威廉皮特(William Pitt)調高窗稅兩倍,有一木匠 向國會報稱整條街的居民都要用磚塊或木板封窗。

1851 年窗戶稅最終被廢除。

英国首相小威廉 皮特引入所得稅,旨在資助拿 破崙戰爭。徵收計算是納稅人上年度收入總和,在 此基礎上再乘以一個系數(通常為 3-5),固稱「三 倍估價稅」。三倍估價稅的徵收對象主要是富人。

及後廢除所得稅,原因之一是多數人認為透露 個人收入視之為政府干預私人事務,於個人自由構 成潛在威脅。 1842 年後,所得稅最終成為英國的常 規稅。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稅率提高,大多數勞動人 民必須繳納所得稅。為有效執行納稅義務,於發出 工資前扣除該納稅款。 1944 年英國實行 PAYE(Pay As You Earn)制度。

1990 年已婚婦女需要獨立納稅,並可享豁免個 人免稅額。 1992 年,英國女王亦繳納其個人收入稅 款,此舉拉近了君主政體與人民的距離。

英國稅收負擔真的高嗎?

2020 年英國稅收收入佔 GDP(國內生產總值) 的比例為 32%,略低於 G7 國家或經合組織(OECD) 國家的平均水平(分別為 36% 和 34%),遠低於歐 盟國家(39%),但高於其它一些發達經濟體(例如 澳洲、紐西蘭、愛爾蘭和美國)。

當然,英國的稅收水平在歐洲不總是偏 低。 1965 年至 1970 年間,英國是高稅收國 家,甚高於北歐國家,由於英國要從二戰中 恢復經濟,又需要大量還債。在 20 世紀 70 年代到 90 年代中,英國的稅收收入出現較 大波動、總體呈下降趨勢。而大多數發達經 濟體此時開始增稅。至此,英國稅收水平與 其它歐洲發達經濟體「分道揚鑣」。

政府估計,英國稅收收入 2027-2028 年 將增至 GDP 的 38%,這將使英國高於目前 經合組織和 G7 集團的平均水平,屆時其他 政府也可能提高稅收。近 30 年趨勢,各國 均慢慢提高稅率。傳統意義上,工黨偏向增 稅以增加政府支出,保守黨偏向小政府和減 稅。但英國政府近年靠向「高稅收高福利」 政策,中央政府負債水平較高,甚至一些地 方政府出現破產,未來持續減稅的可能性不 高。◇ 英國稅收另一個特徵是中間收入者的稅收支出相比其他國家較少,即中產交稅少些。讓 我們看看以下幾組對比:

低、中、高收入群體各國稅後實得收入(英鎊)

稅前收入25,000鎊在各國稅後應得收入:

英國 法國 德國 瑞典 美國

稅前收入40,000鎊在各國稅後應得收入:

英國 法國 德國 瑞典 美國

稅前收入100,000鎊在各國稅後應得收入:

英國 法國 德國 瑞典 美國

大紀元 新年特刊 |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35
資料來源: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
資料來源:《衛報》;根據2017年數據整理得出。
稅後應得 £20,279 £17,050 £18,923 £19,500 £19,925 稅率 18.9% 31.8% 24.3% 22% 20.3%
稅後應得 £30,480 £23,520 £27,256 £30,000 £30,280 稅率 24.8% 41.2% 31.8% 25% 24.3%
稅後應得 £65,780 £40,600 £61,740 £55,000 £65,800 稅率 34.3% 59.4% 38.3% 45% 34.2%

文|陳俊村

有些人平時就有飲酒的習慣,會在用餐 時小酌一下,而在過年過節時就更不用 說了,少不了要喝一兩杯。但在慶祝之 餘,別讓紅酒、醬汁或飲料弄髒了桌巾 或衣服。萬一你不幸「中鏢」,你也不 用太擔心,因為有專家提供了如何清理 紅酒和醬汁污漬的訣竅,可供參考。

以下是該公司的專家針對各種 污漬所提供的去污方法:

紅酒

① 用乾淨的抹布盡可能地吸乾 紅酒。

② 在污漬上灑一些鹽巴或小蘇 打粉,以吸收更多紅酒。

③ 將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 和洗碗精以 1:1 的比例混合, 再用這種溶液和水對局部進 行清洗。

④ 依照洗滌說明像往常一樣清 洗被弄髒的布料或桌巾等。

蠟油

① 讓蠟燭的蠟油變硬,然後用 很鈍的刀子小心地刮除過多 的蠟油。

② 在污漬上放置棕色紙袋或紙 巾。

③ 用熨斗熨這些紙張,讓蠟油 融化在紙上。

④ 像往常一樣清洗。

油脂和肉汁

① 用乾淨的抹布吸掉過多的油 脂。

② 在污漬上灑一些玉米澱粉或 滑石粉,以吸收油脂。

③ 用洗碗精與水混合的溶液刷 洗。

④ 像往常一樣清洗。

蔓越莓醬

① 用湯匙或刀子刮掉多餘的蔓 越莓醬。

② 用冷水清洗污漬。

③ 用醋與洗碗精的混合溶液先 做清理。

④ 依照洗滌說明進行清洗。

專家教你 輕鬆清理 布料上的 各類污漬 墨水

美國麵粉袋毛巾製造商「瑪麗的廚房 麵粉袋毛巾」(Mary's Kitchen Flour Sack Towels)的老闆西夫拉克(Allen Civlak) 表示,聖誕佳節的歡樂氣氛可能會被難以 避免的污漬破壞。紅酒、蔓越莓醬、肉 汁、蠟油、油煙和樹液都是會毀損節日裝 飾品的一些元凶。

清理污漬的關鍵是針對污 漬的種類迅速使用正確的 清理方法。如果用對方 法,你可以輕易地在假日 維持居家環境的美觀。

Mary's Kitchen Flour Sack Towels 老闆西夫拉克

① 在有污漬的部位下方墊上一張紙 巾。

② 以乾淨的抹布沾上外用酒精輕輕擦 拭污漬。

③ 擦掉污漬,直到墨水被紙巾吸 附。

④ 依照洗滌說明進行清洗。

聖誕樹樹液

① 用冰袋或裝在塑膠袋內的冰塊對樹 液進行冷凍。

② 在樹液變硬之後,用很鈍的刀子刮 掉。

③ 以外用酒精清理殘餘的樹液,再把 布料或桌巾拿去清洗。

發光碎屑

① 用黏毛滾筒或黏性膠帶把鬆散的碎 屑黏起來。

② 如果碎屑卡在布料上,用抹布沾上 水與洗碗精的混合液擦拭局部。 ① 依照洗滌說明進行清洗。◇

36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從睡姿

看小狗內心世界

英國《每日鏡報》報導,費雪(Lynne Fisher)來自動物保險公司克里 弗頓(Cliverton),她已破解小狗所有睡姿所顯示的訊息,以下列舉幾種: 側睡

費雪說,你可能看過小狗側身 睡覺,而且四腳伸開,這是最常見 的小狗睡姿之一。

對於飼主而言,這是個好消 息,因為這意味著小狗感覺很舒 適,所以把牠們的肚子曝露出來, 以展示牠們信任你。

蜷曲式睡姿

費雪說,小狗在睡覺前可能會 先繞圈圈,然後蜷曲成一團睡下。 繞圈圈是小狗在以安全的姿勢躺下 之前確認有無威脅的方式。而蜷曲 成一團可以讓牠們的身體盡可能地

趴睡

費雪說,如果你的小狗趴著 睡,而且四腳向前後張開,牠可能 想要冷卻下來。這是剛散步回來的 小狗經常擺出的睡姿。這不一定表

依偎著睡

費雪說,如果小狗喜歡依偎在 你身邊睡覺,這意味著牠覺得你們 很親密,而牠具有溫柔深情的個性。

費雪說,喜歡和其他小狗依偎 在一起的小狗也是很深情的,而且 可以保護牠的兄弟姊妹。

費雪說:「側睡是個很明顯的 跡象,它代表你的小狗睡得很好、 很沉,所以最好不要去打擾牠們。」

她說:「如果你碰巧發現,牠 們在醒著的時候以這種姿勢躺著, 務必替牠們搔一搔肚子。」

【大紀元記者陳俊村報導】 養狗人士可能會發現,家裡的小 狗在睡覺時,姿勢千奇百怪,令人 不覺莞爾。有專家表示,小狗的睡 姿其實會透露牠們的個性和感受等 祕密,是飼主可以觀察的一個 重點。

縮小,這會讓牠們有安全感,感覺 受到保護。

她提到,對於小狗來說,蜷曲 也是最舒適的睡姿,因為這可以協 助牠們保持溫暖。

示牠們很累,而是牠們想藉由肚皮 貼地來散熱。

她說,這種睡姿意味著小狗沒 有睡得很沉。

她說:「有些幼犬自己很難保 持溫暖,所以牠們可能會依偎在 你、其牠小狗或母親身邊,以獲取 額外的溫暖。隨著牠們長大而且比 較能調節體溫,與你依偎在一起就 成了一種牠們很喜歡的習慣!」◇

蜷曲也是最舒適的睡 姿,因為這可以協助 牠們保持溫暖。

側睡是個很明顯的 跡象,它代表你的 小狗睡得很好、很 沉,所以最好 不要去打擾牠們。

有些幼犬自己很難 保持溫暖,所以牠 們可能會依偎在 你、其牠小狗或母 親身邊,以獲取額 外的溫暖。長大後 就是一種習慣了。

37 大紀元 新年特刊 |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莫向東園競桃李,春光還是不容君。啼猿想帶蒼山雨,歸鶴應和紫府雲。翠色本宜霜後見,寒聲偏向月中聞。倚空高檻冷無塵,往事閒徵夢欲分。 唐

代詩人韓溉的《松》,把寒冬松柏的孤傲描 繪得淋漓盡緻,恰似英國氣質,這島國從北 地蘇格蘭的阿蓋爾比特(Argyll and Bute),到 漫漫田園的德文(Devon),遍佈松影。

英國對松樹抱持極強執念,要追溯到 1840 年(剛逢遠 東發生些兒不愉快事件),但當時英國維多利亞女王 (Queen Victoria)大婚,德國人阿爾伯特(Prince Albert) 入贅,將日耳曼人對針葉樹的熱愛一併帶進,瞬間上 行下效,各大莊園主紛紛於庭前院後種滿松樹,甚不 惜千里迢迢,從挪威、加利福尼亞移植過來。

時隔兩世紀後的今天,昔日小松柏如今茁壯成長為參 天大樹。趁春暖花開,邀三兩好友,同去踏春尋松, 正是好時節。

1塞芬伊拉 阿斯克,蒙茅斯郡

Cefn Ila, Usk, Monmouthshire 詩人最愛斷壁殘垣,塞芬伊拉正是其中覓

處,著名詩人雪萊 (Percy Shelley) 和拜倫 (George Byron)好友愛德華 特裡勞尼 (Edward Trelawny) 曾擁此處,他將一間涉獵小屋的大 面積露台開闢為現代遊樂園。

惜 1973 年一場大火,莊園付之一炬,後棄於密 林中, 2007 年複修,今逮變成步行愛好者聖 地,茂密松樹及古老圍牆,亦是歌鶇和沼澤山 雀等多樣化鳥類棲息地。 2

貝奇伯里國家松樹園,古德赫斯特,肯特郡

Bedgebury National Pinetum, Goudhurst, Kent

世界最大、擁有最完整針葉樹品種的松樹園, 貝奇伯里可 是松樹發燒友的不二之選, 320 英 畝廣濶土地上,種植着 2300 多樣化針葉樹, 其中不乏稀有、瀕臨絕種和具重要歷史意義的 品種,將幽雅秀麗風景和科研考察合二為一, 不論漫步於此,或是騎車快行,甚至騎著一匹 駿馬在此馳騁,都是絕妙遊園攻略之選。

大壯麗樹木

阿金格拉斯林地花園,凱恩多,阿蓋爾比特 Ardkinglas Woodland Garden, Cairndow, Argyll and Bute 3

位於法恩湖 (Loch Fyne) 岸邊的阿金格拉斯 (Ardkinglas) 林地花園於 1875 年作為松樹種植地,現是 數棵冠軍樹的「出生地」,每棵樹都是英國樹種中最寬 闊或最古老而聞名。其中包括歐洲銀杉、巴塔哥尼亞柏 樹、西部紅雪松和山鐵杉。亦是英國最高樹木之一的所 在地,大冷杉高達64米,相約於20層高大廈。

還有專為孩子們而設英國著名童話《咕嚕牛 (The Gruffalo)》主題公園,附近是蘇格蘭最大室外溫水齊邊 游泳池,一邊浮游一邊俯目眺望靜謐湖泊,愜意之極。

觀賞區 英國
文 /
YEUNG/GETTY IMAGES
WIKIPEDIA MING WIKIPEDIA

邱的皇家植物園,列治文,倫敦 Kew Gardens, Richmond, London 5 7 6 4

威斯利花園,沃金,薩里 RHS Wisley, Woking, Surrey 威斯利花園由維多利亞時代商人和皇家園藝學 會成員喬治 弗格森 威爾遜 (George Ferguson Wilson) 創建,他於 1878 年購買一塊 60 英畝 地,建立「奧克伍德實驗花園」,致力於「讓 難栽的植物成功生長」 。如今這裡擁有最古 老的樹木之一,由威爾遜親自種植的黑松,以 及40米高高聳紅杉樹,充滿活力。

45 分鐘冬季徒步之旅,讓遊人邊行邊賞不同 物種,附近有著名的 Painshill 公園,那裡有 18 世紀園景花園、廢棄的修道院和哥德式教堂。

如您居住倫敦又不想長途跋涉, 那麼列治文 (Richmond) 的英國 邱的皇家植物園亦可賞松。邱園 建於19世紀60年代,唯一現存銀 杉樹種、一棵 40 米高的紅杉以 及三種本土針葉樹——赤松、杜 松和紅荳杉的家園,觀之無窮。

在這佔地 40 英畝的松樹園中漫 步,彌漫清香又浸透着絲絲苦澀 的松柏之味,瞬間讓您忘掉城市 的嘈雜喧囂,甚至還能增強免疫 力,有助抵禦寒冬之感冒。

普雷斯科特皮內圖姆,烏普萊姆,德文郡 Prescott Pinetum,Uplyme, Devon

克拉格賽德別墅,羅斯伯裡,諾森伯蘭 Cragside, Rothbury, Northumberland

這座氣派非凡的別墅及其花園是 19 世紀發 明家和軍火巨頭威廉 阿姆斯特朗 (William Armstrong) 別具匠心度身訂造的,是世界上 首座利用水力發電照明的住宅,集當時最先進 技術應用於其別墅,如液壓昇降機和水電烤肉 架等等,被譽為「所有建築中最具戲劇性的作 品之一」。

別墅目前關閉,花園則整個冬季開放,松樹叢 長着英國最高的歐洲赤松之一,蜚聲內外;一 棵高達 40 米巨型松樹,其旁有一棵 61 米花旗 松、一棵54米紅杉和一棵51米西部鐵杉,高聳 入雲的壓迫感撲面而來、喜在心間。

東德文郡路 (East Devon Way) 附近一斜坡上, 有片高聳的雪松和冷杉,其存在可追溯至 19 世紀 40 年代,當時它們種植在伍德豪斯莊園 (Woodhouse Estate) ,其中最珍貴的樹種阿爾 伯特王子紅荳杉,是英國罕見智利紅荳杉樹木標 本,您還能窺見大量牽動心絃的雪松和紅杉。◇

WIKIPEDIA WIKIPEDIA
39 大紀元 新年特刊 |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WIKIPEDIA

大陸救市 不等於救經濟

港股今週二起,從極殘破、不足萬五點的低位反彈,連 續飆升三天,累積計算有足足 1,250 點,更是重上廿天 線。這突然抽高主因大陸當局又來了一次暴力救市,其 實莫過於又是新一輪放水,一而再、再而三治標不治 本,這類救市其實甚至可令日後情況更糟。

降準24次又有何用?

查看了一下人行降準的數 據,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 率(RRR)在 2011 年 6 月的高位 21.50%,至今合共下調了多達 24 次,而將於 2 月 5 日生效的 RRR 將 降至僅剩 10.00%。而中國大陸的經 濟在這段時間裏只朝單一方向往下 坡滑去,恰恰證明這些所謂救市的 實際作用不大。現下,再降準的空 間已大不如前,往後的效能只會越 少。

自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大 陸已大大小小有過好幾十年次救市 (包括降準與減息)、出口術、刺激 措施等東西出台,但可見嗰市「越 救越低」,最終還是一直下插。因 為股市最終反映的是經濟、企業的 福禍前景,打支針救市只起非常短 期作用,否則就不用降準 24 次。

正如一個不注重飲食、日夜癲 倒的人,搞到些心肝脾肺腎都壞透 了,有事就吃重藥,但卻永不修正 生活狀態,大家認為佢遲早會怎 樣?

今次嗰市看來是跌到接近中共 驚慌的底線,本週二(23 日),據 《彭博》引述消息,中共計劃籌集 兩萬億元人幣,透過港交所買入大 陸 A 股救市,這筆錢的來源主要為 黨企的離岸資金。有研究員認為短

明眼人今次可以一眼 看穿中共的底牌,原 來它已沒招,還是只 懂走舊路Fling錢「腳 痛醫腳」,大陸經濟 已走樣多年,時間已 給足了,還是沒有扭 轉過來,最後搞到在 開關後(全球經濟即 復甦,除中港外)仍 冧到需要救市,而且 是「大規模」。

期內可起作用,但主要個 Tone 都 係「短期」。萬寶資產管理集團總 裁朱成志表示,救市政策或有短時 間效果,但恐中長期有點困難,原 因是大陸最大鑊是房地產,並非股 市。他指如樓市不景氣持續擴大, 將直接左右 GDP,改變民間消費力 結構,此便甚難解決。

隨即於周三(24 日)人行突

然預告降準 0.5 個百分點(屬近 兩年最大幅度),提供萬億元流動 性,同時釋放減息預期,所以說嗰 市已跌到中共害怕的地步也不足為 奇。它所擔心的乃金融市場進一步 崩潰,因此連出重招,以挽夕陽西 山急墜。然而,這一切只屬放水托 市手段,屬萬策中的下策,因為它 只起治標性作用,接近完全沒有治 本,反而讓大戶有出貨的機會,帶 他們出關,這可以是說把錢投進鹹 水海裏。

其實在一個正常市場,救市後 經濟是可以出現慢慢復甦的情況, 如美國、南韓等都經歷過。然而, 此等風景卻難以在中共統治下的領 土上出現。

中共種下結構問題

大陸在中共統治下,打壓資本 自由市場,一切由黨領導指揮,驅 使市場漸漸沒了正常的「企業於競 爭下每天的 Learning,繼而改善、 提升」的關鍵程序。換來的是,黨 說了算,地方政府要錢,銀行便予 以滿足,有違金融界講求的「風險 管理」,批出的 Loans 想唔變壞賬 都幾難,只是壞兩成、五成或八成 等的分別。

極權下,釀成共官長年隻手遮 天,沒有在野黨或獨立媒體等可以

監督與加以制衡,偶有疑質(還未 到反抗級別)聲音即被噤聲或滅 口,一黨權力無限伸延,共官整天 忙於盤算如何在老百姓貢獻下的經 濟,分一杯大羹;所謂「肥水不流 別人田」,趁自己在位或退休前, 能到手多少就到多少,上上下下均 這樣想。有明貪明搶的,亦有暗中 借助投資項目、找親信自行扮演供 應商與顧問等方法,全方位吸水, 按邏輯後者做法應可挖取更多利 益、最大化竊走國家資源。難怪他 們個個在海外皆擁有好幾套豪宅、 別墅等,家中放金條,子女全部留 學英、美,開的都是頂級靚車,「工 資與財富比例完全失衡」。

中共另一結構性大問題是,當 黨企的營運、管理出問題時,總獲 融資打救,導致沒了經濟學上的正 常「生陳代謝」。其實,有破公司 倒閉是一件好事,這樣才可更新向 上,讓有能者居之,帶領行業突 破,但在中國只有黨企「有得玩」, 不存在一個健康更替、接力 Cycle 巨輪,長遠經濟又能好得到那裏。 不應一有事,就作窗口指導,不讓 分析員「唱衰」、不讓保險公司沽 貨、不准提及失業率等。

不敢面對聲音、經不起考驗, 為甚麼中國這麼大的經濟體系仍要 交由不懂經濟、但卻只懂攞著數的 共官來管?哀哉。◇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40

瞬間曝光.首選大紀元時報廣告

廣告 轉化商機

西北近湖區 唐餐外賣

西北近湖區,位於市中心,六房 三廳、二浴厠。另有職工厠所 及洗衣房。營業四十多年,因退 休,需將餐館出售。

請聯繫 07770442723

南伯明翰 招聘按摩師

伯明翰南郊外美容按摩房, 床傢具齊全出租, 招聘女按摩師 需要有身份,請聯繫:

0770 6139900

高價回收 中國古董

高價回收各類家俱、瓷器、玉 器、書畫、銅器、木雕等等。

有意請電 07585551796 微信taobao

大陸禁書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 《江澤民其人》 《九評共產黨》

庫存有限,有意購買者請聯繫: emily@epochtimes.com

地址:

近地鐵站

餐館只售10K

西高街旺鋪,老字號餐館正對地 鐵站,不愁客路,停車方便,可 做粵菜,川菜,奶茶,燒臘等, 潛力無限,80座位,只賣10千。 謝絕中介。

張先生 07766002031

酒店租約 或永久物業出售

位於 Bangor 的嘉頓酒店創業近 40 年, 11 間客房,中餐廚房,最 近全新裝修。有固定的熟客,生 意穩定,退休割愛。

Andrew 07770472888

免費嘗試脊椎電動 按摩床

人類 90% 的疾病都與脊椎問題有 關,脊椎旁邊的經絡與內臟器官 相連。按摩脊椎,不但能治療頸 椎、肩膀、後背和腰椎的疼痛, 還能檢測器官功能,並緩解高血 壓、糖尿病、失眠、頭痛等病。

首次免費,正常價:20英鎊按摩 40分鐘。

王女士:07494714818

韓國食品 亞洲食品 良心經營•應有盡有•貨真價實

隔週供應新鮮海鮮

立即投放!一個月低至£45 起

查詢電話:07445 145021

查詢電郵:emily@epochtimes.com

英國發行最廣、影響最大的中文週報

白玫瑰車行

White Rose Motors

• 保險索賠

當地老牌車行 值得信賴!

持此廣告在本車行做 Full service 可免費做 MOT

020 8445 1050 WhiteRoseMotors.com

Unit A Coppetts Centre, North Circular Rd, London, N12 0SH

入單軟件只需£200 專業輕觸系統£650 防水!耐熱!可靠!

07769-662499

Bilingual Computer System for Takeaway, Delivery and Restaurant

只需£45/月 英國發行最廣的中文媒體 英國影響最大的中文媒體 香港人特刊給你帶來更多爆光! 分類廣告 買一送一 07445 145021 emily@epochtimes.com 大 紀 元 特 刊 流離但不失居所 移澳港人以藝術寄語離家港人 大提琴家袁于茜: 神韻帶來天朝之音 是進場英國樓市好時機? 友誼節 香港節總匯 聖誕月的科隆 大紀元 讀者推薦 MOT•服務中心 • 修理• 事故修理 • 輪胎
劍橋地區學生滿£45 免費送貨
中國食品
unit
11 high St, cherry hinton, CB1 9HY
01223-213738 手機: Ashley 07917430197/Sam 07876570903 劍橋 中超市
1,
電話:
環球 電腦

心理學家分享 經營良好婚姻的絕招

美國著名婚姻專家暨心理學家高特 曼( John Gottman )與同為心理學 家的戈特曼太太( Julie Schwartz Gottman )結縭 35 年,而且一起研究 過幾萬對夫婦的婚姻生活。他們以其 研究成果與生活經驗得出維持成功的 婚姻關係最重要的一個方法,並藉由 媒體與人們分享。

高特曼夫婦在 CNBC 網站上撰文說,身為心 理學家,他們多年來研究過 4 萬多對即將進行婚姻 諮商的夫婦。這些夫婦試圖藉由婚姻諮商這個方法 來改善婚姻關係。

舉例來說,在一項實驗室研究中,他們只要觀 察一對夫婦 15 分鐘,就能預測這對夫婦的婚姻能 否持久,而且準確率高達 94%。其中一個最大的 決定因素就是夫婦之間是轉向對方或不理會對方。

高特曼夫婦解釋說,丈夫或妻子在日常 生活中會向對方做出「聯繫的邀請」(bid for connection),藉以增進彼此之間的關係。小至 叫你的名字來引起你的注意,大到要求你滿 足其深層的需求都有可能。

對於最快樂的夫婦而言,當他們注意到 配偶在做出「聯繫的邀請」時,他們會在有 需要的情況下放下手邊的事情,專注於 回應配偶並與其進行互動。

比如說,當你的配偶在滑手 機時說:「啊,這篇文章很有趣」 (這是個「聯繫的邀請」),你的 回應方式可能有三種:

① 正面回應——表示聽到對方說這句話,而 且試圖與對方互動。你可能會說:「喔, 那是什麼文章?」

② 不理會——有意不加以回應,或是沒有留 意對方想進行互動的意圖。你可能只是盯 著螢幕,繼續寫電子郵件。

③ 負面回應——憤怒地打斷對方想進行互動 的意圖。你可能會說:「你沒看到我在工 作嗎?」

高特曼夫婦寫道,第一種回應方式能增進夫妻 之間的感情與團隊合作的感覺,這有助於強化能維 持長久婚姻關係的基礎。

當然,人們不可能每次都能這樣回應配偶。但 在高特曼夫婦的研究中,婚姻維持至少 6 年的夫 婦,其給予配偶正面回應的比例高達 86%。相較 之下,離婚的夫婦只能做到三分之一。

高特曼夫婦說,夫妻之間要會察言觀色,留 意對方是否做出「聯繫的邀請」,試圖與你進行互 動,以下是一些例子:

● 眼神接觸

● 微笑

● 嘆氣

● 看起來很難過或心情不好

● 看起來很沮喪

● 道「早安」或「晚安」

● 要求你幫忙

● 指著某個東西說:「你看!」

● 大聲唸給你聽:「嘿,你聽聽看⋯⋯」

● 從其他房間裡叫你的名字

● 揹著很重的東西

高特曼夫婦也提到了如何應對負面的回應方 式,或避免做出負面回應。

當你的配偶做出「聯繫的邀請」,但你當下無 法與其互動,你不能不理會。你可以簡短地說: 「我現在必須做某事,可以等我開完會再說嗎?」 當你做出「聯繫的邀請」,但你的配偶沒有回 應,你可以多試幾次。但如果對方一直都這樣, 你可以問對方:「你怎麼了,怎麼都不回應?」 (對方可能太忙或壓力太大)

當你做出「聯繫的邀請」,但你的配偶給 你負面回應,聽起來似乎是想吵架,你應 該忽略負面的那部分,並以包容的心態 說:「我知道你很沮喪、很疲勞,我要去 做飯,讓你休息一下。」

高特曼夫婦最後說,當你正在約 會,想知道下一步如何發展,或是 你已經結婚 50 年,這些應對方式 對你都有所幫助。你所需要的只是 嘗試的意願。◇

t美國著名婚姻專家暨心 理學家高特曼( John Gottman )與妻子分享 了維持良好婚姻關係的 方法。此為一對夫婦的 示意圖。(Pixabay)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42
李洪志大師文章 《為什麼會有人類》 讀後感
讀李大師文章: 解開對生命的疑惑

Jacky Lee 曾是一名健身工作者,通過閱讀法 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大師發表的文章《為甚麼會有人 類》,他領悟到,「人生的跌宕起伏,在某些時候 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很多事情看似你失去了,但 實際上卻得到了;有時候覺得自己得到了,無形 中卻失去了,因為天道與人間的人道是完全不同 的。」能有這樣的領悟,他感謝李大師解開他數十 年來對生命的疑惑。

Jacky Lee 提到,他有一個慈祥的外婆跟慈祥 的媽媽,作為他的榜樣。外婆在農業時代的山上生 活,是看老天的臉色吃飯,因為家庭環境的關係, 過著常被親戚欺負的生活。但是外婆沒抱怨老天, 一樣堅持相信神佛,堅持天道的理念,且無論收成 好不好,都會感謝上天。而媽媽也繼承了外婆的精 神,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他們依然堅持相信上天。

不過,那時對於外婆的堅持他是沒辦法理解 的,Jacky Lee 說,直到他獲取了更多資訊,接觸 到了法輪功學員朋友,更閱讀了李大師的《為甚麼 會有人類》一文,他發現外婆真的很不容易,在亂 世中依然能保持善良,值得敬佩。

「宇宙法則」是一個重要的概念,Jacky Lee 說,「生命出身在甚麼樣的家庭?甚麼樣的人際關 係?會遇到甚麼樣的家庭成員?交到甚麼樣的朋 友?」神都已經安排好了,一切都遵守著宇宙法則 運行,無論我們在甚麼樣環境背景,都是因果造成 的,就像李洪志師父說的「這是絕對的宇宙法則」。

從文章中,他感受到創世主的愛。他說,人很 不完美,包括他自己就有很多缺點,不過神也知道 人的不完美,感謝創世主給人被救度的機會,就是 給人還有回頭的時間,因為宇宙已經處於滅的階段 了。

Jacky Lee 說,現在很多資訊都在顛倒是非。 媒體網絡不知不覺改變人們的價值觀,讓人往「唯 物主義,金錢至上」道德墮落的方向走,引入「反 神無神論」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 那種拳頭大是老大的概念。但這些都不符合天道 啊!「我相信神不是這樣教我們的,宇宙也不是這 樣運轉的。」

Jacky Lee 是《大紀元時報》的讀者,他提到過 往的人生經驗,不論在家庭圈,或是在朋友、同學

掃碼閱讀 李洪志大師文章 《為什麼會有人類》

人際關係上,都曾遭遇到被人隔離的體驗。因此他 能夠體會,大陸民眾被中共用網絡防火牆封鎖資訊 的痛苦,顛倒是非,甚至以不對稱的資訊來誤導民 眾。

面對未來的人生得失,他已經有了進一步的認 識。Jacky Lee 說,不管能不能發財致富做官,擁 有好的感情、好的家庭,甚至不同的機遇,都是因 果福報造成的。雖然人也要努力把握,但是有很多 東西真的還是跟自己的福報,還有宇宙法則運行, 與神的安排有很大的關聯。

他感謝李大師發表了這篇文章,解答了他幾十 年來對人生的疑惑。

Jacky Lee 相信這份精神力量一定會持續擴散, 因為相信神,相信宇宙上天,有了善良的道德意 識,就可以把美好的愛分享給家人,傳承給下一 代,進而帶動別人與他的家庭族群,這樣道德就有 機會大面積提升,世人就有機會覺醒。

他說,「這份對天的信仰與善念就像陽光,當 光芒足夠燦爛耀眼時,邪惡就會在聚光燈下自行消 亡。」◇

讀李大師文章 基督徒:明晰進化論毒害

華裔基督徒鄔萍暉,讀完李洪志大師的《為甚 麼會有人類》一文後,認為這篇文章發表得挺及 時,其中提到的問題,影響到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態 度、行為,及其未來的前途,甚至包括人類社會的 文明走向。

《進化論》毒害一代代青少年

李大師在文章中說:「眾神造人是創世主的指 派。」

鄔萍暉表示,基督教中也有上帝造人之說。他 不相信物種的跨越,不相信人是猿人變來的。

他曾在一本書中看到,一個科學家就說過:你 相信猿人在數百萬年中一點點進化成人,比相信山 上的花草、石頭、樹木經過百萬年就能自動組合成 電腦,更不可靠,因為人類比電腦複雜千萬倍。

鄔萍暉指出,達爾文對自己的進化論假說也存 在過困惑。比如 5.4 億年前,在人類寒武紀時期有 過生物界的大爆發,現在最主要的物種在當時都突 然出現了。

對此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寫道:「這件事到 現在為止都還沒辦法解釋。所以,或許有些人剛好 就可以用這個案例,來駁斥我提出的演化觀點。」

鄔萍暉發現,達爾文在他的書中很多地方驚歎

造物主,驚歎造物主的偉大神奇。但是現在的書 中,幾乎沒有所有這些內容了。

在鄔萍暉看來,今天在學校禁止學習宣傳中西 方的神創論是嚴重的錯誤,是一種文化專制教育。

它導致人們對宗教、對神的信仰越來越衰落,毒害 了一代代青少年,造成當今社會亂象叢生。

歷史在大倒退

李大師在文章中說:「宇宙是公平的,生命做 的好就有福報,做壞事就要償還,今生不還下生 還,這是絕對的宇宙法則!」

鄔萍暉認為,無論是佛教、基督教,還是法輪 功,都有因果報應之說,就是神對人的惡行會有懲 罰的。當人相信這些的時候,雖然他有時也會有一 些不道德的行為,但是從他的本質上,從他幾十年 的人生軌跡中,他會始終有一種強大的約束力量, 他會去行善,這對社會是有好處的。

在鄔萍暉看來,物資越來越豐富,科技越來越 發達,歷史是滾滾向前的。

但是在人的倫理道德上、人的信仰層面,或者 延伸到社會治安方面、法制等層面,卻不一定是滾 滾向前。

美國的科技、物質文明極大豐富,可是在毒

品、暴力犯罪、變性、無家可歸者等方面,問題層 出不窮,人的道德呈現出歷史性的倒退。

而中共卻進行大規模的人體器官移植、買賣, 這不僅是倒退,而是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邪惡。

鄔萍暉指出,人類歷史大倒退最核心的原因就 是喪失了對神的敬仰、敬畏,喪失了對靈魂歸宿的 追求。這樣的人類就會盡情放縱,不惜損人利己。

人類越來越危險

李洪志大師在文章中說:「但是我看到的危險 在一步步逼近人類。」

鄔萍暉對此非常贊同。他表示人類在精神層 面、信仰方面在大倒退,這就意味著,人一步步朝 著魔鬼撒旦的方向在前行。這個世界就是有神有 魔,人遠離神了,就是朝著魔鬼撒旦那邊走。人類 不是越來越危險嘛!按照基督教的理論,現在就處 於末世。

他說:「《為甚麼會有人類》這篇文章引發的問 題,我希望帶給人更多的思考。人從哪裏來?到哪 裏去?表面上是個哲學問題,實質上是每一個時代 的人都需要了解和正視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 的態度和解讀,可能決定了人自身的命運,以及社 會文明的走向。」◇

From Live Organ Harvesting to Live Thoughts Harvesting: Artists Speak out for Human Rights in British Art Exhibition

Since 2012, the Taiwa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are of Organ Transplant (Taicot) has initiated a petition campaign against live organ harvesting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Subsequently, they organized the "Stop Live Organ Harvesting by the CCP Poster Exhibition," collecting designs globally through submissions and evaluations. One hundred selected designs have been exhibited in numerous locations, including Taiwan, Japan, and South Korea.

This year’s event made its debut in the UK with a joint exhibition with The Hong Kong Scots. Featuring artist Lumli Lumlong, the exhibition showcased over 50 artworks focusing on organ transplantation and human rights issues in Hong Kong. In addition, the exhibition displayed some of the news clippings collected by the Ficus Support Fund, providing visitors with an insight into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human rights situation and the history and memories of persecution in China and Hong Kong.

Lumli Lumlong is the shared name of a pair of Hong Kong artists who made waves when they left the city two years ago. They are now in the UK continuing to speak out for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They

Glasgow, Scotland, from Nov. 24 to Nov. 26, 2023.

said, “In the past, we often saw Falun Gong practitioners’ booths and posters depicting organ harvesting on the streets of Causeway Bay in Hong Kong, which seemed like a mysterious form of performance art. However, since 2019, with so many people in Hong Kong disappearing or being arrested, we began to understand that the suffering endured by mainland Chinese people started much earlier than ours...”

“We believe that ‘live organ harvesting’ is not just about organs. Today, the loss of press freedom in Hong Kong and the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imposed on children is also another form of ‘live harvesting’ and ‘transplantation’ on a different level.”

They took multiple artworks to participate in the Art Festival on Human Rights of China and Hong Kong held in Glasgow, Scotland, in which they shared their views on the theme of ‘Live Harvesting of Thoughts.'

The Controversial Topic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Nov. 11 this year was Hong Kong’s “Organ Donation Day.” The Hospital Authority noted a low number of organ donors in Hong Kong, with only five per million people.

As of Oct. 31 this year, the number of registered organ donors in the

Centralised Organ Donation Register (CODR) stood at 363,104.

Earlier this year,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Hong Kong residents withdrew their registrations from CODR. The reason given was public concern o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rgan sharing” mechanism under the Greater Bay Area plan, causing anxiety among Hong Kong citizens.

The issue of cross-border “joint organ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December 2022, the Hong Kong Children’s Hospital performed a heart transplant operation on a 4-month-old girl named Zhi Xi. This was Hong Kong’s first

case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from mainland China, with the heart com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Hospital.

This case was highlighted by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s Secretary for Health, Dr. Lo Chung-mau, as a typical example, and he advocated the accelerat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organ sharing” mechanism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The source of organ transplants in China has long been a subject of controversy. Over the past decade, practitioners of Falun Gong have consistently presented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extensively

The three-part art design series titled "Red Scars" won the Gold Award at the "2020 Poster Design Contest to Stop Forced Organ Harvesting in China." COURTESY OF THE TAIWA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ARE OF ORGAN TRANSPLANTS COURTESY OF THE TAIWA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ARE OF ORGAN TRANSPLANT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44
Art Festival on Human Rights of China and Hong Kong took place in

harvests organs from living individuals, including imprisoned Falun Gong practitioners and other political prisoners, for profit. This was said to be based largely on the extensive ten-year investigations and publications by David Kilgour (ex-Canadian member of parliament), David Matas, a human rights lawyer, and journalist Ethan Gutmann, but also based on their own investigations,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on.

“The Hong Kong Scots,” a group that focuses on human rights issues in Hong Kong, has learned that the webpage for CODR cannot immediately verify whether one has registered. Following cancellations by Hong Kong residents, the Hong Kong police have reportedly used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 to intimidate the general public, posing a threat to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The group aims to raise awareness and attract local residents in Scotland through artistic events, drawing attention to human rights issues

The Hong Kong artist couple Lumli Lumlong showcased six paintings at the “Art Festival on Human Rights of China and Hong Kong,” conveying the message of “live thought harvesting.”

(Courtesy of Lumli Lumlong)

in Hong Kong and China, including the heinous crime of illegal organ transplantation.

‘Live Organ

Harvesting’ Extends From The Physical Realm to the Mental Curated by Yeh Shang-da, one of the organizers of the Art Festival on Human Rights of China and Hong Kong, this exhibition features a focal collection of award-winning posters from the “2020 Poster Design Contest to Stop Forced Organ Harvesting in China.”

The three-part art design series titled “Red Scars,” which won the Gold Award, portrays sutures on the human skin, providing a layer of protection to the gruesome and brutal, creating a visual that evokes a sense of pain while leaving room for contemplation. The three symbols composed of sutures represent the Chinese yuan, the five-star flag, and a prison. The Gold Award winner, Bahram Gharavi Manjili of Iran, wrote, “The combination of money, ideology, and oppression will undoubtedly lead to catastrophic consequences.”

Mr.Yeh stated that this exhibition in the UK marks Taicot's first venture into holding such an event there. He mentioned, "Our collaboration with the Scottish Hong Kong groups is aimed at amplifying our voice. The various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Hong Kong people have faced in recent years, for example during the

Umbrella Movement and protests against the Anti-Extradition Law Amendment Bill, are well-known to everyone, which have allowed the world to see that the CCP’s infringement on human rights is pervasive. Since forced organ harvesting is a global issue, it naturally includes Hong Ko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collaboration is to strengthen ou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o jointly call for an end to the crime of organ harvesting, wherever it occurs.”

Artists Lumli Lumlong presented six related artworks, including “Blindfolded Man,” “Conspiracy Man,” “Brainwashed Man,” “Whitewashed Man,” “Apple Ma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Man.” In addition to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illegal organ transplantation, their primary focus is to convey the perspective of “live thought harvesting.”

“The works we brought this time, such as ‘Brainwashed Ma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Man,’ aim to prompt the audience to reflect o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where both our physical bodies and thoughts are under threat. Many Hong Kong residents emigrate for the sake of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the threatening tactics employ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and, in turn, steer away from this “monstrous” influence.

Beyond Art, Exploring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China and Cybersecurity

“ since 2019, we began to understand that the suffering endured by mainland Chinese people started much earlier than ours...”

- The Hong Kong artist couple

‘Apple Man’ depicts the founder of Apple Daily, Jimmy Lai, being silenced, intending to convey the idea that press freedom is under threat. We believe that the concept of ‘live thought harvesting’ resonates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Hong Kong—depriving us of our freedom and imposing the thoughts and education of dictators on us.”

Lumli Lumlong hope that these artworks resonate with the audience, emphasizing that addressing this issue is not a pessimistic stance but rather an effort to expose the atrocities happening in Hong Kong. They aim to make more people aware of

“The Hong Kong Scots” founder Kwok Tsz Kin mentions that as carriers of Hong Kong culture and stories, Hong Kong people can casually share Hong Kong stories with their neighbors in daily life. This helps prevent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rom monopolizing the narrative of “Hong Kong stories.” The goal is to showcase the cultural pursuits and aspirations of Hong Kong people in terms of human rights, democracy, and freedom. While the group has organized film screenings in the past, this event marks the first attempt at hosting an art exhibition and poster exhibition. He believes that the creations of artists around the world can provide people with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to observe wounds and perceive pain. Through more intuitive and vivid forms of expression, these artworks aim to give the audience insight into the human rights issues faced by both Hong Kong and China.

In addition to the art exhibition, “The Hong Kong Scots” also organized a “China’s Situation Symposium” with guests to discuss the recent global infiltration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and the origins of the fears it brings to people worldwide. Another initiative is the “Cybersecurity Workshop,” which aims to provide participants with practical information to avoid falling victim to cybercrimes and to prevent surveillance by state machinery.

Contents are from theepochtimes.com
45 大紀元 新年特刊 |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Hong Kong Protesters Rally Outside HSBC London Headquarters Over Blocked MPF Funds

More than a dozen Hong Kong people protested outside the HSBC headquarters in London on Dec. 12 to protest against HSBC, one of the trustees of the Mandatory Provident Fund (MPF), for withholding substantial MPF savings belonging to overseas Hongkongers and demanded the return of the funds.

The protest was organized by the “MPF Access Alliance,” consisting of individuals with 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BNO) visas. They protested outside the HSBC headquarters in Canary Wharf, London. Protesters chanted, “Release our retirement savings now, we want our money back, 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 Kong,” and other slogans.

Atito, a protester who works in the IT industry, said that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s behavior of not allowing BNO visa holders to

withdraw their MPF is pure barbarism. He has contributed to different MPF trustees, including HSBC, for ten years, and without consolidating any of them. Although he did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actual contributions to MPF to date, he believes it should be a six-digit figure. He said that if he could not get his contributions back, he feared it could all go down the drain forever.

Atitl likened HSBC Hong Kong to an “independent kingdom.

“The British government has put so much pressure on it, and the parliament has asked HSBC representatives to come for testimony, but there is still no response. So, everyone should already fear in their heart what the most likely fate it will be.”

Atito believes that mainland China’s huge holdings of HSBC’s stocks, and bonds, among others, will affect HSBC’s decision.

Despite this, Atito still chose to

HK MPF savings total HK$1.05 trillion (UK£106 billion) in 2022, involving 4.69 million contributors.

stand up and protest. He said, “You have to let them know our stance.”

Rogers: UK Government Should Keep Up the Pressure

Benedict Rogers, co-founder and Chief Executive of Hong Kong Watch, was also present to offer his support. He said that all MPF trustees and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have no legitimate reasons to withhold MPF funds from BNO visa holders.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Epoch Times, Mr. Rogers criticized the British government for not doing more on the issue. He pointed out that although Anne-Marie Trevelyan, the British Minister of State for Foreign, Commonwealth and Development Office (Indo-Pacific), had asked Hong Kong’s Secretary for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Treasury, Christopher Hui Chingyu, during the latter’s visit to the UK in April 2022, that the Hong Kong

TED ALJIBE/AFP VIA GETTY IMAGES
Epoch Times Chinese New Year Special Edition | 大紀元 新年特刊 46
A man walks past a logo of HSBC in front of its headquarters in Hong Kong, 01 August 2005

More than a dozen Hong Kong people protested outside the HSBC headquarters to protest against HSBC, one of the trustees of the Mandatory Provident Fund (MPF), for withholding substantial MPF savings belonging to overseas Hongkongers and demanded the return of the funds.

Benedict Rogers (L2), co-founder and Chief Executive of Hong Kong Watch, a human rights organization, was also present to offer their support. London, Dec. 12 .

who has been exiled overseas, and now it is not allowing Hong Kong residents who have emigrated to the UK to retrieve their MPF funds.

British Parliament Accuses HSBC of Encouraging Human Rights Abuses

The All-Party Parliamentary Group on Hong Kong in the UK Parliament issued an investigation report in February 2023, criticizing HSBC for preventing Hong Kong emigrants from getting their MPF contributions back and not allowing them to start a new life in the UK. This is supporting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nd supporting the CCP’s act of economic isolation of these people.

At the time, Alistair Carmichael, MP, House of Commons, of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said tha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must take action. Now, HSBC is unfairly denying customers access to their savings, which affects citizens’ rights to use their personal assets.

HSBC’s response at the time was that it only had to comply with local laws and instructions from regulators.

'Hong Kong Watch' Met British MP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onth

of the Liberal Democrats. In the meeting, they discussed how to assist BNO Hongkongers in regaining their MPF savings.

Alliance members plan to continue meeting with the parliamentarians to explain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Hongkongers in withdrawing their MPF funds, discuss the role of UK trustees, and explore how the MPs can assist Hongkongers emigrating to the UK.

Research: About HK$21.5 Billion (US$2.8 Billion) in MPF Funds Withheld

In respons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NO (5 +1) visa program in January 2021,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CCP unilaterally announced that it would no longer recognize BNO status. As a result, the Hong Kong authorities, therefore, do not accept BNO passports or their related visas as proof for early withdrawal of MPF funds.

been withheld from them.

In addition to the United Kingdom, Hong Kong people emigrat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also face similar problems.

U.S. Congress Concerned, Recommends Sanctions Against Relevant Individuals

government should allow BNO Hong Kong residents to withdraw their MPF savings, he believed tha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should exert more pressure on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and MPF trustees. At the very least, it should repeatedly remind HSBC’s London headquarters of its position and meet with its senior staff.

He added that with HSBC being a private company, he is not sure what other measures can be put against it but believes tha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should exert maximum pressure.

One Successful Retriever Came to the Protest to Speak Up for Others

A participant nicknamed Uncle Leo said that he retired early in Hong Kong and took back his full MPF contributions because he was over 60 years old. But he still came to support and “stand up and speak out for friends who have no time to come today.”

When asked about what the chances of success are, he replied, “If you don’t persevere, you will definitely not succeed.” He criticized HSBC’s behavior as “despicable.” It had previously frozen the account of former lawmaker Ted Hui Chi-fung,

Several representatives of the MPF Access Alliance participated in a seminar organized by “Hong Kong Watch” in the British Parliament on Dec. 5 and met with MPs from across different parties, including Alicia Kearns, a member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 and chair of the Foreign Affairs Select Committee; Catherine West, Labor MP and Shadow Minister of State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and Sarah Olney

THOUSAND

HKer left for the UK through the BNO visa program, and it is estimated that 60% of them have MPF contributions.

From this, HK$21.5 billion MPF funds withheld.

“Hong Kong Watch” published a research report in April 2023, stating that Hong Kong’s mandatory provident fund savings totaled HK$1.05 trillion (US$135 billion) in 2022, involving 4.69 million contributors, which means that each person has an average savings of HK$224,000 (US$28,700). As of the end of December 2022, a total of about 160,000 Hong Kong people have left for the UK through the BNO visa program, and it is estimated that 60 percent of them have MPF contributions. From this, it is estimated that a total of about HK$21.5 billion (US$2.8 billion) in MPF funds has

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USCC) of the U.S. Congress issued an annual report in November, recommending that the U.S. Congress include in the annual report under the Hong Kong Autonomy Act the restriction exercised by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in preventing overseas Hong Kong residents from using their financial resources in Hong Kong. The U.S. government should then sanction individuals involved in restricting the freedom of emigration under the authority of the Hong Kong Autonomy Act.

At the same time, the U.S. Congress may also consider taking action to prevent U.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volved in managing the funds of Hong Kong people from violating the freedom of emigration and withholding their lawful pension funds at the request of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Concerns from Canadian MPs  The MPF Access Alliance also protested in front of the headquarters of Manulife in Toronto, Canada in November, demanding that Manulife, a Canadian company, return Hong Kong people’s MPF funds. According to an investigation by “Hong Kong Watch” in October, Canada’s Manulife and Sun Life have refused to allow thousands of Hong Kong people who emigrated to the UK on BNO visas to reclaim their MPF funds earlier, and the amount involved is expected to be CAD 1.5 billion (about HK$8.5 billion).

On Nov. 23, Tom Kmiec, Canada’s Shadow Immigration Minister, and Vice Chairperson of the Parliamentary Special Committee on Canada-China Relations, hosted a roundtable discussion on the MPF issue for Hong Kong people in Parliament. Many Hongkongers and members of the parliament were present. Among them was Greg McLean, MP, who drafted a bill to hold a hearing before a parliamentary committee.

160
TIMES
BINA/THE EPOCH
March 2, 2009
MIKE CLARKE/AFP VIA GETTY IMAGES
This
photo shows HSBC 100 Hong Kong dollar banknotes in Hong Kong on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