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 Protfolio

Page 1

LI EN JIA Architecture portfolio 2018 - 2020

N


N


Introduction

介紹

Porject 01

淡水都市空間展演 滬哈空間

Porject 02

都市複合體

Porject 03

21世紀社會住宅生活型態

Porject 04

淡水國小附設美術館

Porject 05

生無可鏈

Porject 06

淡江大學台北分部成人教育部


李恩嘉 LI EN JIA 23 years old Taipei , Taiwan TamKang University Dept. of Architecture wendy3772200@gmail.com

Aubout ME 我是李恩嘉,出生於台灣,目前就讀於淡江大學建築系。 從小便熱愛做各種手工藝及繪畫,直到中學便決定走向建築,一直到現在。而每當寒暑 假都會立定新的學習目標,積極學習新事物跟有興趣的軟體,以及申請去不同的行業見 習,如去年暑假我便去「習翌設計公司」實際操作室內設計的案子,因為我認為建築是 由許多事物組成的,不只有建築設計而已,所以對於每個生活階段都會立定某些事物學 習,而對於未來,我希望能夠學習更多有關建築的事物,如光線及園藝可以為建築物呈 現不同的面貌。


software & SKILLS

License

Illustrator 、AutoCAD、SketchUp、 Photoshop、Rhino、Grasshopper、 Revit、Lumion、Blender3D、Enscape

全國技術士證手繪建築製圖丙級 全國技術士證電腦輔助建築製圖丙級 全國技術士證工程測量丙級&乙級 GEPT全民英檢初級 商教會英檢三級 TQC辦公室應用類進階版

Education

work experience

2013-2016 TKVS National Tuku Vocational High School of Commerce & Industry

2017

模型&測繪

2017

建模&測繪

2019

建模&測繪&設計

黃斯聖 建築師事務所

畫動數位動畫有限公司

2016-2018 NTC Nation Taitung Junior College

習翌設計 CXE DESIGN

2018-2020 TKU TamKang University



Porject

01

淡水都市空間展演 滬哈空間


Porject

01

活動 體驗者

居民

觀光客

背包客 散客 團客

藝術家 指導者

執行者

駐村藝術家 街頭藝人 老師(美術老師. 師傅)

淡水社區 學校 (中 小學) 社團 協會 劇場

該活動源自於2008年的「淡水2008踩街嘉年華」, 淡水藝術節成功的結合藝術家與社區居民, 讓居民體會藝術、環境的互動下,了解淡水的故事。

活動空窗期

以社區參與、在地藝文展現為活動主軸, 且透過與國內外表演團隊的展演, 以淡水的自然景致、人文風貌為背景,並結合淡水各背景, 將表演融入各個街頭角落,營造出淡水處處有藝術。 2014s

以淡水河岸作為主軸,分別有四塊基地,代表不同的使用功能, 青年旅館、文化節活動空間、文化美術館、瞭望台,作為淡水老街觀光路線的串聯, 而其中我負責的是位於淡水河岸的文化節活動空間。 每年淡水都會舉辦"滬哈文化節"為三天遶境淡水,除了有音樂會外, 也有繞境活動還有小劇場等,是淡水的各鄉鎮及國小還有地方婦女組成團隊一同舉辦, 而在基地內我將空間使用以活動區分為短中長三個階段,除了平時午後散步的人潮外, 還有周末的觀光人潮,還有文化節作為製作與準備的空間, 而在基地內,我保留原有草地及樹木並擴大,且一樓在出入口動線上做引導至其他基地, 而所有空間串聯則由二樓走道連接,從淡水老街開始,最後以淡水河岸作為結尾。

街角表演

2015s

藝穗表演 街擺劇場

藝穗表演 校園巡演

2017s

開幕典禮

表演準備

2018s

短期使用 : 工作坊/會議/表演 活動籌備期 著重使用 : 會議/表演/工作坊

音樂會

環境劇場

踩街劇場

道具表演

2016s

長期使用 : 展覽/辦公

次重使用 : 辦公/展覽 活動舉辦期 著重使用 : 表演/展覽

西仔反故事

次重使用 : 辦公/會議


Porject

01



Porject

01

Animation



Porject

02

高層複合建築


Porject

02

以〝蟻窩〞為概念,去做發想,嘗試將整棟大樓以螞蟻的群聚行為作為分配, 並結合該區域的老齡化現象,置入以老人為服務基礎的商辦大樓,除了有辦公空間外, 也有個各種育樂空間,如復健場所、共享廚房、閱讀空間、教學中心...等,並以咖啡廳 作為辦公人士的休息區,讓原基地的社區活動中心能夠調整成更能夠幫助當地居民的場 所,並且促進居民與辦公人士的交流。

該基地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的幸福里屬於高齡化的社區, 且位於台北中心的行政商辦重地,居住者多為退休的軍公教人士, 而工作者多為中壯年的公務行政人員。 其總人數是中正區第三名,而老年化程度是該鄰里的前五名。

16 7

75.8%

12.5% 未滿15

8

8

18

7

65以上

6

5

11.7% 15-64

15

1900-1999

2000-2018

1900-1999

2000-2018

複合大樓

獨棟


Porject

02

B1 Plan

1F Plan

2F Plan

3F Plan

位於樓層 1F ~5F 是以樂齡網的 食 衣 住 行 等產品做社區使用, 成為全台第一個體驗產品大樓, 一方面促進老齡化社區與社會的關係, 另一方面則是給予中老年人的生活重心。 1F 餐廳 / 展示空間 種類 : 辦公大樓結合出租辦公室 單位 : 樂齡網 老人生活用品網路平台

2F 健身中心 / 復健教室 (以不同空間給予不同的課程 以及 鬆筋緩骨的活動 ) 出租 企業總部

樓層 : 16F +地下3層 樓層分布 : 1F ~ 5F 社區活動場所 6F ~ 12F 樂齡網辦公區域 12F~16F 出租辦公室

(推行健康蔬食的飲食方式 以及 展示樂齡網產品)

公共空間 服務核

3F 體驗廚房 / 商店

(以不同教學空間給予不同的課程 以及 出售產品)

4F 辦公空間 / 咖啡廳

(開放式辦公區域 以及 半戶外的速食咖啡廳)

5F 教學中心 / 辦公室

(學習新技能 以及 討論型辦公室)

6F 辦公室

(組別型辦公室 以及 會議室)



Porject

02

Design development



Porject

03

公共社會住宅 公 共 浴 場

共 享 廚 房

交 誼 廳

農 場


Porject

03

基地位於北投中心興村旁, 整體設計是為了讓中興新村的復興及新住戶及在地人能夠有聚會交流為發想, 概念是以人與人之間聯繫的關係去做建築物內部的動線串聯, 其中以居住單元環繞在公共空間, 並在公共空間內置入了共享餐廳園藝教室以及在地有名的公共浴場, 希望能夠藉由公共空間促進交流, 並且在單元空間內置入了4種不同的居住型態以及居住者, 其中居住者為青壯年與中老年為主, 而經營方式則是由社區經營,青壯年帶動中老年人,以活絡社區關係。 一旁的北投中心興村則將兩條主要道路做整合,放入日常生活的攤販, 如小吃店、洗衣店、飲料店、服飾店...等,並同時放入青旅及觀光導覽等,讓當地生活與觀光人潮增加 年齡分布

100歲以上 95歲歲以上 90-94歲 85-89歲 80-84歲 75-79歲 70-74歲 65-69歲 60-64歲 55-59歲 50-54歲 45-49歲 40-44歲 35-39歲 30-34歲 25-29歲 20-24歲 15-19歲 10-14歲 5-9歲 0-4歲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0

100

200

300

400

奇岩里

500

600

林泉里

700

奇岩里

800

900

0-14歲

15-64歲

107年

106年

65歲以上

105年

104年

103年


Porject 居住規範 基本資格 :

青壯年 20至40歲 老年 40至65歲 設籍、就學或就業於新北市, 或簽約後願將戶籍遷至該案基地 105年,個人平均每月所得不高於4萬7950元 中心新村舊居民有優先居住權 二青一老 青壯 × 老人 年齡比依照年度區別 二青 老人 × 老人 二老 青壯 × 青壯

青銀共居

租金 生活時間表 每個月租金4500元

跨世代互動

03

申請入住青銀住宅,享有優先順序權

1 )日常生活家事服務 2 )社交類活動 3 )學習類 4 )健康促進類

志工(時數) 時間

金錢

在建築物內部,主要以B1為地下停車場,1F ~ 3F作為公共空間,4F ~ 5F則是主要居住空間, .共30個居住單位。

中心新村

林泉里社區

1F 共享廚房 / 農園 / 大廳 / 電動機車充電及停車處

青壯年

2F 公共浴場 / 洗衣房 / 交誼廳 / 居住單元 新民國中小

中老年

共享資源交流

每個月需提供至少20個小時的公共服務, 享有優惠價每個月租金為3000元。

三老

林泉里社區

相互依靠保障

集合住宅

學生

3F 園藝教室 / 學習中心 / 交誼廳 / 居住單元 4F~5F 居住單元 / 交誼廳

elderly *3

adult *2 elderly *2

elderly *2

adult *2



Porject

Village planning

03

8

7

6

9

5 4 3

2

10

1 13 14 15 16

12

11

18

17

19

20

21 22

27

23 24

25

26

29

28

30

31 SITE

32

展示空間

位置 7-11便利商店

5 自助加水站

9 文具書局

13 飲料店

17 小吃攤販

21 行正辦公室

25 燒肉店

29 租書店

全聯商店

6 五金雜貨店

10 漂流書站

14 便當店

18 星巴克

22 溫泉浴場

26 小型菜市場

30 自助洗衣店

機車行

7 美而美早餐店

11 理髮店

15 日式居酒屋

19 親子教育空間

23 巨而美早餐店

27 眷村辦公室

31 眷村青年旅館

SUBWAY速食店

8 服飾店

12 火鍋店

16 小吃攤販

20 藝術駐村空間

24 雜貨店

28 社會福利工作站 32 全家便利商店

眷村住宿空間

商店

親子教育空間

行政辦公室

藝術駐村空間

微型企業進駐空間



Porject

04

淡水國小附屬美術館


Porject

04

基地位於淡水國小入口旁, 以軸線為概念指向觀音山 所設計的社區美術館, 其中展覽空間分別有 長期展示空間特殊館藏空間 以及特別展示空間。 以天橋為主要大廳的入口動線 並且在校園入口旁 另設一個次要的大廳作為分流, 整體動線以兩條動線於 大廳匯集, 作為安全管制。 除了有展示空間外 另外設有工作坊 以及圖書館的服務性 及研究性質空間為校園學習。

次要大廳 工作坊 行政辦公 主要大廳 廁所 動線


Porject

04

光運算體



Porject

05

生無可鏈



Porject

05

該故事背景設定於大地震後的台北城,日新月異且飛速發展的科技,結合了寵物溝通後, 意外造成人類聽得懂動物語言。 如果有一天,我們聽得懂蟲鳴鳥叫,也聽得懂我們的寵物的語言,那會是如何? 世界分裂成三個區域,一是天塔、二是地表、三是地都, 整個秩序以動物的生老病死作為循環使用,而整個食物鏈變成了動物與人相互共存的循環, 但人自居食物鏈之巔真能與動物和平相處嗎?


Porject

05


Porject

05



Porject

06

淡江大學台北分部成人教育部


Porject

06

教室

數量

位置

用途

280.0014

6

1F ~ 3F

大廳、辦公、行政

485.8150

11

2F ~ 4F

教學

332.2121

2

1F 、2F

圖書、自習

54.0000

2

3F 、 4F

飲食、休息、交流

10.6700

4

1F ~ 4F

男廁、女廁

垂直動線

68.6692

7

1F ~ 4F

樓梯、電梯

平行動線

857.3793

1F ~ 4F

廊道、走道

1F 、2F

飲食、休息、交流

73.5555

2.

3.

4.

5.

圖書

面積(㎡)

空間名稱

1.

討論

行政 大廳 休閒

咖啡

教室

教室

2

6.

動線 教室 行政 休閒 圖書


Porject

06

內在的邏輯

內(內/外)的 關係

虛體的 關係


Porject

06


Porject

06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