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LA2019-2電子報-「英美文學與社會實踐」系列演講筆記

Page 1

學術筆記

秘書處 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陳淑卿理事長有鑑於文學領域專長之學生有感於文學無

用論,特地與秘書處及學會的理監事們規劃了「2019英美文學與社會實踐」系列講 座,下半年度活動已圓滿結束。

為使無法到場的讀者能了解演講重點,秘書處特別摘要演講內容。 「2019英美文學與社會實踐」下半年度邀請到臺灣大學陳春燕老師、臺師大黃

涵榆老師、中研院歐美所周序樺老師以及臺灣大學黃宗慧老師,針對新媒體研究、債 務/刑罰的權力失衡、農業人文以及動物關懷等議題,進行跨領域對話,讓文學研究 之學生了解人文關懷觸角所能延伸的廣度與深度。

7


場次五、從視覺轉向到感知轉向到認識論轉向: 重探新媒體研究方法 講

者:陳春燕

主持人:陳淑卿

臺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中興大學外文系教授

今年初秋,學會邀請了來自台灣大學外文系的陳春燕老師為我們分享了帶著科學

觀點的文學理論:新媒體的研究方法。陳老師的通篇演講以「轉向」二字貫穿三個重 要概念:視覺(visuality)、感知(perception),以及認識論(epistemology)。

意欲去探討、解讀新媒體的首要概念為:新媒體的範疇並不僅僅限於文學,更是

深 入 涉 及 當 代 文 化 現 象 。 新 媒 體 所 主 張 關 注 的 是 情 動 力 ( affectivity) 及 感 知 力

(perception) 。感知力、認識論與媒體的關聯性之所以密不可分,皆因媒體的力量足

以激發人類認知中的最大潛能。然而,媒體與視覺研究產生出一層弔詭關係,視覺研 究必須依附媒體研究而存在,而新媒體則跨越了固有概念的疆域。假使我們想像新媒 體為一種視覺媒體,那麽舉影像(甚或電影)為例,其藝術表現方式即可被認定為一 種新媒體,說明視覺以認知論都可看出背後政治性的體現。

但人們又如何以這項觀點去理解「感知轉向」 (perceptual turn)的主張?陳老師

以兩位學者 Mark B.N. Hansen及 Katherine Hayles 提出的理論去剖析以下三點概

念:一、科技分配下的認知與感知;二、意識的可操控性盲目;三、認知者與非認知 者(Cognizers and Noncognizers)。認知者(例:電腦)與非認知者(例:人類世界 中的自然災害)的相關性,便是仰賴主體認知與做決定的能力。相反的,去主體化著 重在削弱主體位置,進而以非意識去做出決定。Mark Hansen的認知轉向支持兩論點:

身體即媒體;以及生理回應外在刺激所產生的情動力。意即,在意識無運作下認知仍 可運作,在當代,意識更是早已散佈在手機、社群媒體、科技產品中,改為探究的是, 社會以何種態度與觀點面對該現象?

科技產生的可見性(visuality)及視覺性(opticality)理應分開,而激進的文哲

思 想 如 何 被 昇華(或收編)至新型 態的認知論中是相當關鍵的母題。誠如班雅 明 (Walter Benjamin) 所云:「感知並非試圖回歸過去的體驗,而是試圖從破裂、斷裂 的資料中找出新的體驗。」

8


場次六、 債務 與 罪責 : 兼論 講

安那其反抗行動與生命想像

者:黃涵榆

主持人:傅士珍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

這場講座中,黃涵榆老師首先提出他的研究問題意 識,他發現債務的定義其實並不那麼客觀,若將歷史視 角拉得遠一點,以希臘債務危機為例,從前二戰德國積 欠希臘債務的歷史脈絡切入,現今歐洲國家都欠希臘一 份債務。

這個爭論看似無俚頭,但背後會發現債權與債務 的切割實際上界線並不分明。因此,債務從哪裡切割? 通貨膨脹是否也須計入?歷史怎麼回溯?這些都會 使債務關係更加複雜;同理,看似客觀的合約,背後 其實可能有更多的權力介入與人性的糾纏及一種不對等關係與權力強弱的問題。

史提蜜莉在《債務與罪過:一種政治哲學》 「債中存有」、「人類資本」更提到宗 教信仰與信徒之間的債務關係,如許願與還願、國家跟人民之間的社會契約、歐盟的 欠債五國別稱為「歐豬五國」等例子,在在顯示出債務權力上的不對等現象。 因此在演講第一部分,黃涵榆老師即說明了新自由經濟崛起的脈絡,如何與宗 教改革以及工業革命的現代化腳步合流,造就殘酷現實,黃老師也提到理性化並非 是優點,而是一種「追求效率、制度化」的過程。而在新自由經濟崛起的過程,「不 穩定無產階級」的權力不對等伴隨而生。

進行到第二部份時,黃涵榆老師特別提醒安那其主義並非表示能解決經濟/債務 現象,因果論的想法是來自現代化經濟觀點的影響。安那其主義體現在現代社會如 反抗中心化的外在權威/權力和壓迫、自由發揮創造潛能、本質化的人性與世界觀, 以及相信人類社會依循著某些自然法則而運作等概念,為壓迫的權力中心提供一個 逃逸的路徑。 最後,黃涵榆老師以贊米亞(Zombia)高地為例子,人口約一億的居民結構為 難民、逃犯、流亡者等,長期下來發展出跟國家治理很不一樣的制度方式。贊米亞高 地沒有定耕,只有游耕、游牧等,反而不容易被納入系統化與國家化的制度、調度裡 面。即使周邊國家不斷形容這地方是蠻夷之地,卻又不斷強調其統治之正當化,所以 贊米亞的人反而出現了德勒茲的逃溢路線,體現了非以國家為中心的統治路線的體 現,提供了一個反思文明與野蠻的互動關係。

9


場次八、

講 者:黃宗慧 臺大外文系教授 主持人:梁孫傑 臺師大英語系教授

英美文學學會規畫之「英美文學與社會實踐」來到終曲,第八場由黃宗慧老師帶來

「鼠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文學/藝術介入動物倫理倡議之可能」講座,為動物關懷提 出另一種角度的觀察。

開場黃老師即針對人與鼠之間的類比提出辯證,人類仰賴在實驗鼠身上的數據,這

些結果影響人類的進步,鼠與人之間,兩者竟有相似命運;只是最後實驗鼠的命運都是死 亡,因此老鼠跟人之間的類比,有雙重存在的意義。

演講第二部分,黃老師以文學本行出發,討論了John Steinbeck的短篇故事《Snake》 、

H.P. Lovecraft的《The Rats in the Walls》等文本,提出The rat is a twin of human (mirror)。

爾後,針對更多的研究理論進行分析,例如Hans Zinsser評論,人類的活動環境反而讓老

鼠方便繁衍,使得人類察覺到老鼠竟跟人類有相似生物性時,讓人不自覺地否認,因為不 知道要怎麼面對這樣的關聯。

最後,黃老師以拉岡的la lalangue理論,提出老鼠實驗中的學習,跟人類一樣都是為

了適應環境而出現加速的學習行為,例如老鼠學會在迷宮中學習other,學會生存本能, 但是對於自己的未來則是無法了解語言的全貌,但也無法抗拒地在學習操作這些語言符 號與其所指、意指,這點跟人類也是類似。

而主持人梁孫傑老師也替此場講座進行結論與心得分享,梁老師以猴子實驗的科學

家舉例,他提到人類會用某種預設的立場去設計實驗,但或許以動物的角度而言,人類的

行為是非常無意義的,例如人類認為猴子會使用工具是一種學習,這都是以人類的角度去 思考的,而且我們必須記住:人類技術的進步並不等同於文明的進步。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