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katso 2019年八月份會訊

Page 1


神師的話

PEACE: ONE OF THE FRUIT OF THE SPIRIT Peace is the pervasive sense of contentment that comes from being rooted in God while being fully aware of one’s own nothingness. It is a state that endures beyond the ups and downs of life, beyond the emotions of joy and sorrow, at the deepest level one knows that all is well, that everything is just right despite all appearances to the contrary. At all times one can pray with Jesus, “Father into your hands I commend my spirit” (Luke 23:46) Peace can be a gift but also is a responsibility (a task). These two sense about peace we get from one of the beatitudes from the sermon of the mountain: “Blessed are the peacemakers, for they shall be called sons of God” (Mt. 5,9) Pacemaker is nor a synonymous of pacific, means a tranquil or calm person; it is neither a synonymous of pacifist, means those who declare themselves against the war without doing nothing to get 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 parts. So, the best term will be the Pacemaker.


Peace is both gift and task. If it is true that peace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peoples—the ability to live together and to build relationships of justice and solidarity—calls for unfailing commitment on our part, it is also true, and indeed more so, that peace is a gift from God. Peace is an aspect of God's activity, made manifest both in the creation of an orderly and harmonious universe and also in the redemption of humanity that needs to be rescued from the disorder of sin. Creation and Redemption thus provide a key that helps us begin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our life on earth. (MESSAGE OF HIS HOLINESS POPE BENEDICT XVI FOR THE CELEBRATION OF THE WORLD DAY OF PEACE, 1 JANUARY 2007, “THE HUMAN PERSON, THE HEART OF PEACE”). Peace as a gift comes from God, because one of the names of God is Peace. We sometimes say peace of God or the God of peace. Peace not only indicate us what God does or gives, but also what God is; we can say that peace is what reigns in God. The Church sometimes names the Trinity as the “Ocean of peace”. And sometimes we called Jesus Christ, He is our peace; or when he says to us, my peace I give you, He himself is gives us what he is himself, PEACE.


Peace as a task or responsibility comes from the invitation of being pacemaker, it means not that we need to create or invent peace, but it means to transmit it to others, to let the Peace of God and the peace of Christ arrives to others. We cannot be the fountain where peace flows, we can be only the instrument or channel of peace. We only can be as St. Francis of Assis said: “O Lord, make an instrument of your peace!”. There is only one condition, always remain near of the fountain of peace, it means always remain near to God, to his will. And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ose who do not disarm themselves from within (Inner peace) will never be ambassador of peace, will never be a peacemaker, will never be happy, blessed, saint. The Blessed one, is the one who happily lives searching for peace and is happy because keeps it in a spirit of peace 陸志浩神父


牧工的話 (Jacky) 相信過去依幾日對於大家來講都會覺得十分沈重,各 種不公義及不合理一下子湧現出來。本應是保護人民 的,卻變成傷害人民。本應是聆聽人民的,卻變成充 耳不聞。 面對依個情況,相信大家都會好心痛,好無助。可是, 作為教友嘅我們依個時候就更加需要多祈禱,求主守 護香港,守護我們的家。 主祐我城。 另,此隨筆亦是我兩年牧工生涯的最後一篇,想籍此 感謝大家在過去兩年來對 KATSO 及對聯會的付出。 此外,我亦十分榮幸在過去兩年能有幸與 CU KATSO 同行,希望日後能在其他地方與你們相聚。

Jacky


牧工的話 (Paul)

T 君: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數日未見,應尚安好?知你 即將離港外游,只願旅途平安順遂。此時離開,想必 心中不大好受。但無論如何,讓自己鬆一鬆,看看更 大的世界,總也是天主給我們的契機。

過去近兩個月,這城市經歷太多了。愚兄雖不是港 人,亦有幸忝列當中,客居至今凡三年有餘,至少算 是同喜同哀。如今回看這段日子,我們應該都改變了 不少,他人大概也一樣罷?只是有時見到朋友展示自 己仿佛一切如常的生活,我都不禁思索他們心境如何。 或許,我們要準備好解答他人的困惑,那種自己也未


必準備好解答的困惑——我們所做的一切,究竟有什 麼價值?

記得 6 月 1 日時,同學們在旺角派傳單,宣揚反對 修例的訊息。這是聯會這年的第一項行動。那時我新 任牧工不久,不過是想做一份熟悉,能自立,同時又 有些許價值的工作。議長帶著幾位同學在天橋上與路 人做幾秒鐘的交流,有人接,有人不理。我本是打定 主意,準備只在旁邊看著。畢竟,作為國內人,我害 怕一切拋頭露面,讓自己變得顯眼的事。然而一部分 人暫離用膳,街站人手不足,我終於還是戰戰兢兢的 上了場,試著把傳單遞給別人,和他們講兩句話。再 到 6 月 9 日,第一次百萬人大遊行,我們中不少人都 在聯會的旗幟下一起走。遊行為我也不算新鮮事,這 幾年同你都行過幾次。然而,那天的場面仍然讓我震 撼,也實在是增添了許多信心。一百零三萬!誰見過


塞爆的天星小輪,甚或要長久封站的港鐵?即使是政 府聲明法案如期二讀,憤怒之餘我也依然樂觀。

回頭看,建立在速勝基礎上的信心,實在算不得什 麼信心。當初的我所有的,不過是廉價的理念——自 由是好的,但我準備好為之付出幾多呢?11 日一夜的 泰澤祈禱會在肅殺的氣氛中結束,大家以為要清場而 倉皇走避。第二天清早,我同你講不明白在添馬公園 「野餐」的意義,然後便做了逃兵,連聯會留在聖母 聖衣堂的物資都甩下了。我打心底恐懼這一切,害怕 催淚彈,害怕被抓,因而不知所措。搭上車離港時, 我本想好好休息一日,誰知卻在住地沒法入眠。另一 種本能拉扯著我,覺得要克勝恐懼,做點什麼才好。 次日一早,我就趕早班車回來了。恐懼仍然纏繞著我, 直到今天,甚至在二百萬另一人遊行的那一夜讓我渾 身顫抖,不得不靠另一位朋友陪住才慢慢平復。但至


少我明白,帶著恐懼走下去就是自己不能拋掉的十字 架。

後來的事,大家所都經歷的差不多。失去一個接一 個的同道中人,見識到爭取國際支持的決心,一起見 證「不反對通知書」制度的崩潰,一起體會警暴的可 怕。之後每次參與遊行的人變少了,但大環境卻反而 向我們傾斜。我聽到 Uber 司機和茶記食客喪鬧林鄭, 也見證不少人對抗爭手段的「潔癖」慢慢退去,支持 那些和自己想法不同,甚至有時看起來手法「有問題」 的同人。是啊,當局的權威崩潰了,但我們的訴求還 是沒有實現。那麼,我們做這些的意義在哪呢?我們 有責任給所有人一個答案。


如你所知,我這幾周在上一門政治神學史課。導師 講了什麼,我是沒能一字一句的記住,但有一點深有 感觸——我們如何看待政治與法律,其實反映著我們 如何看人性,如何看身邊人。這是一個人類學問題, 所有人都無法逃避。當我們如聖奧斯定那樣,將政府 視為人類敗壞的果實,自然也不會對身邊人有多大信 心。相較而言,聖多瑪斯給了我們遠為樂觀的答案。 他還是相信,我們要在一起生活,要彼此相愛,因此 有公共事務,才有了政府和法律。古希臘人講城邦的 公民要彼此友愛,而這個「愛」與「因為父自己愛你 們」(若 16:27)是同一個字。因此,共同體才能成 為我們修德成聖的地方。或許這就是答案的開始:我 們要問問自己,對不認識的鄰人有多少愛?是否將他 們當做一個個活生生,有理性,有自主意志的人去愛?

想起衝擊立法會的那一晚,很多人都在批評那群衝 入大樓的示威者。但到現在,我見到許多人改變了想


法。「不割席,不篤灰」,意味著什麼呢?或者說, 「愛」意味著什麼呢?當我們面對一個人時,大概要 首先靜下來,去體察他的憤怒、絕望和痛苦,站在他 的位置思考,而不是急著下判斷。這一點,我自己感 受頗深。起初我和大家一樣,不明白「衝」的目的。 教會常講和平,其實香港社會的政治正確也本是看不 慣武力。但仔細想想,難道沒有武力就是和平嗎?我 不是說換位思考是接納對方的不理智——相反他們非 常理智。我只是感到慚愧,因為他們的愛更大。聖多 瑪斯難道不同意合乎比例的防衛是合理嗎?孟子不是 告訴我們誅殺暴君也很正義嗎?今天的暴君已經從一 個人變成了根深蒂固的制度,在誰也不知道怎樣的行 動會有效時,我們又怎能對一群深愛同胞而對公義珍 而重之的人品頭論足?

不錯,愛與公義是不同的。不過,我總也想起阿爺 一句話,「公義是最低限度的愛德」。我很喜歡義大


利 Siena 那座「優良政府的寓意」浮雕。公民美德的 實現,始於公義的施政。《教理》不是告訴我們,政 府要藉分配為修德提供條件嗎?如果我們甚至沒有施 行公義的政府,那麼又何來修養德行的條件?即使我 們可以自己關起門來祈禱,又何嘗算是顧及了最弱小 的弟兄呢?何況,「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他們也知 道自己是說謊,他們也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我 們也知道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說謊,但是他們依然 在說謊」,這豈不是最大的不公義嗎?生而為人,天 主讓我們有理智去判斷真與假,而他們卻以強權迫使 我們接受謊言。這是殺死了所有人的人格,而愛讓我 們起來保衛這尊嚴。我們即使是做鍵盤戰士,去催迫 那些不思考的人質疑自己,同樣出於這種愛情。 6 月 12 日,我走開那天,和朋友一起吃飯。那頓 飯非常好,但我卻不停刷手機歎氣。店東和主廚來和 我們聊天,話題同樣離不開香港。雨傘時,他們已經 出現過,當日也同樣剛剛從香港回來。同樣不是港人,


我們都愛這城市的人們。天主將我們放在不同的境況 中,就是給了我們不同的機會去形塑自己和他人。教 會不也是個所有人要彼此相愛的大家庭嗎?那麼,我 又豈能對任何人的不幸無動於衷?只是我們總對離自 己近些的人多點責任。記得我兩年前同你說,我並不 喜歡香港,澳門的生活安逸舒適多了。但時移世易, 我看法雖沒變,和這座城市卻是過命的交情。而對你 們中的多數而言,香港就是你們的家,你們為之笑, 為之流淚的地方啊。因為愛,這一刻,我們從你們身 上得到走下去的力量。

愛。我們的目的來自愛,我們的手段出於愛,我們 的勇力因愛而生,我們行動的位置也立於愛之上。先 前我常常覺得,自己從不明白那願意無條件付出的愛 究竟是什麼樣子。畢竟,我先前從沒經歷過什麼刻骨 銘心的急難,而兒時父母的耐心又離記憶太遠。直到 今日,我還是這樣覺得,大概這也是我將這些話寫得


如此蒼白的原因。不過,這次經歷卻讓我覺得嘗到了 一丁點苦楚,酸澀和不斷回味的甘飴。從此,我的行 動不再是工作任務。這是我自己的事,是我不應避開 的幸福。

同遠行的旅人道別,卻拉拉雜雜講這麼多,實在是 一件很傻的事,還是說回你罷。很多時候,我講「對 不起」,遠多於講「多謝」。但這一次,愚兄想對你 認認真真的說一句「謝謝」。我的確從沒想過會有這 樣的經驗。事件之初,更是對自己能否盡到應有的責 任感到懷疑。聽上去牧工應該做牧人,但其實大家的 陪伴讓我成長的更多。有人說,做牧工是一份聖召, 為我而言這就更是一份驚喜,慢慢找到自我,相信有 一條應行的道路。而不能不說,在這些陪伴中,你實 在佔著一份特別重要的位置。上面所有的一切經驗, 都有你的陪伴。正是你的勇氣教識我,人的尊嚴有多


少,取決於腰骨挺多直。對缺乏勇氣的我而言,獨立 人格的力量比泰山還重。謝謝你,我的良友

我們這次的旅途還沒結束。大概你暫時離開,也會 記掛著我們,回來時再一起出發罷?請多多祈禱,以 你的友愛為軟弱膽怯的我添多幾份力量。我也祈禱你 的旅途平安,開開心心!記得帶手信!

愚兄銳恆拜上 主歷二零一九年季夏吉旦於虎地


交職感恩祭 2019 年 3 月 7 日

Inaug Mass 是甘霖上莊後第一個活動,我們籌備時 不免顯得生疏,幸得天父眷顧,以及 29、30 莊的幫 助,最後一切能順利進行。事實,這不僅是我們的第 一個活動,更是我們對未來一年肩負著的責任作出承 諾之象徵。 當天冒著傾盤大雨前來參加的有幾位外籍朋友、各大 專院校的 Katso 代表、聯會代表、CU Katso 的老鬼 和會員、當然還有為我們主持感恩聖祭的聯會神師葉


寶林神父和我們的神師 Fr. Tito,真的非常感謝他們 為我們見證這重要時刻。 當天有不少老鬼前來支持,說了些鼓勵的話語,更讓 我們這些懵懂的新莊感受到身邊確實是有著一群同行 者陪伴。更令人難忘的是 Inaug Mass 完結後與各大 專院校的 Katso 代表和 CU Katso 的老鬼共同在 Soc 房進行聯誼活動,拉近彼此的距離! Erica


送舊感恩祭 2019 年 3 月 27 日 在舉行送舊感恩祭前,一眾畢業生相約在 soc 房拍照 留念,記念往日在 soc 房與 Katso 的成員一起的歡樂 回憶。聽到他們的笑聲,不禁讓我感受到 Katso 對他 們大學生涯來說,Katso 是他們的一個家。在繁忙的 生活中,Katso 這個家總是讓人得温暖和支持。希望 各位畢業生畢業後能常常與 Katso 的朋友們保持聯絡、 互相支持,繼續成為對方的支持與力量,也能成為信 仰上的同行者。 今年的送舊禮物是電腦袋,上面印有聖經金句 「Always be joyful; pray constantly; and for all things give thanks」。我們希望畢業生將來出社會工 作時,若有艱難、辛苦的時候,可以從這聖經金句得 到平安。我們希望各位畢業生會不忘上主的恩


賜,能好好享受未來的生活,帶着感恩的心去努力工 作。同時,我們希他們能在困苦中,記得上主自有祂 的安排,因而能夠內心得到平安。我們祝眾畢業生前 程錦繡、常懷主恩。 Cha


拜苦路 2019 年 3 月 20 日 拜苦路是我們今屆天主教同學會第一次搞的活動。我 們大家都好緊張活動可不可以順利進行,不停討論個 活動點搞、路程幾耐、宣傳單張點整。我仲好傻的提 議由車站行上 NA 山頂,不單止行死人,而且不方便 member 們落山(笑)。 結果出發的日子,除了一般 member 之外,竟然有理大同埋教大的 Katso 同學。亞肋路亞~有那麼多人支持我 們的活動真是難得,所以我亳無理由 不用 200%的精神嚟完成是此活動。 即使我講得好渣,讀錯了不少次,但 大家都並沒有介意過,唔少 member 仲話個分享環節做得好好,實在喜出望外~


拜苦路透過苦路上的每一步,令我們親身去體會到耶 穌去被釘十字架前路上的處境。 是此活動不單單想向大家表達出面對人生困難要寧死 不屈、迎難而上。 而更重要想帶出的訊息是⋯⋯ 我們要好好保存上天俾我們的禮物,美善。 在旁人嘅目光底下,西門仍然幫耶穌背起十字架。 在士兵嘅威嚴下,婦人仍然為耶穌抹面。 被世人鄙視下,耶穌依然以愛回應人類所犯下的罪。 就算世界充滿罪惡,也要繼續滿懷希望。 最後在此感謝各位支持是此 Katso 活動的 members 咁投入去參加,亦都好感激莊員付出努力同汗水(尤 其是同我一齊籌備活動的丁丁),先可以令 Katso 31 活動順利完成! :-) Lam


澳門朝聖 2019 年 5 月 13 日 5 月 13 日,是花地瑪聖母瞻禮。 聖母於 1917 年在葡葡牙花地瑪顯 現給三個牧童,著他們為世人的悔 改而不斷祈禱,誦唸玫瑰經。澳門 教區每年在此日也會舉行花地瑪聖 母出遊,場面盛大,因此今年我們 便選擇了在這天舉行澳門朝聖活動,一同參與遊行。 在遊行前,我們先到幾間聖堂朝聖,包括聖母誕辰主 教座堂、聖奧思定堂、聖老楞佐堂及聖若瑟修院小堂。 每間聖堂皆歷史悠久,建築風格獨特,對在香港甚少 接觸這類聖堂的我們大開眼界。聖奧思定堂內放有苦 難善耶穌聖像(俗稱「大耶穌」),聖像栩栩如生, 基督臉上雖流露著痛苦,但也流露著對我們的愛。我 們逐一跪在聖像前祈禱,耶穌的臉容雖然有點可怖,


但注視著他令我們也對祂的受難有更深刻的體會和反 思。隨後我們參觀了聖若瑟修院藏珍館。館內展出了 不少歷史悠久的聖像、禮儀用品等,也介紹了有關澳 門教區的一些歷史,我們也增長了不少知識。 下午,我們與一眾教友參與明供聖體及葡文彌撒,彌 撒後開始聖像出遊,沿途用廣東話、葡文及英文三種 語言恭唸玫瑰經。聖母像旁有扮演三位牧童的小孩, 也有不少穿白衣的女教友拿著蠟燭伴隨。由於遊行人 數眾多,我們在大部分時間都好不容易才看到聖母像。 但這的確是一個十分令人感動的經驗---即使語言不通、 路程頗長、天氣炎熱,甚至很多時也聽不到領禱的廣 播,也看不見聖母像,身旁的教友們依然手拿玫瑰唸 珠,孜孜不倦地祈禱,體現出他們對敬禮聖母的熱誠。 遊行到達主教山後,隨即進行聖體降福,李主教先降 福在場信眾,再降福整個澳門市。


是次朝聖雖只有短短一天,但感恩大家的投入令活動 可順利舉行。希望大家除了增加了對澳門教區及花地 瑪聖母顯現的認識外,也可延續花地瑪聖母的精神--時常為世人的罪過克己補贖,勤唸玫瑰經,望天主之 母為我們轉求。 花地瑪聖母,為我等祈! Catherine


避靜 2019 年 6 月 4 日 避靜的主要目的為淨化心靈,暫時離開世俗的紛擾, 享受與天主相處的時間。是次周年避靜的地點為洪水 橋玫瑰小堂,正正可以遠離繁囂,讓身心靈靜下來, 細心聆聽天主的聲音。在兩日一夜的避靜中,CU Katso 的會員可透過朝拜聖體、電影 Cell、彌撒和泰 澤祈禱,“離開”生活的世界以及自己過往的生活方式 去找到天主,追隨天主的足跡。


是次避靜的主題為「內心的平靜」(Inner Peace), 由我們的神師 Father Tito 帶領一班 Katso 成員在避 靜當中尋回自己內心的平靜。記得 Father 說過 inner peace 是天主賜給我們珍貴的禮物,inner peace 亦是 與其他人,甚至是天主建立關係的重要基石。希望是 次的避靜可以令參與了避靜的 katso 會員感到內心平 安的喜悅,在任何時候都懷著一份平安的心,為世界 締結和平。最後,容我以真福八瑞的一瑞作結:「締 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 Ding


關社活動 2019 年 6 月 8 日

在六月八日,cukatso 與 hkukatso 及 polyukatso 在在 天水圍明愛樂勤學校舉辦了一個聯校關社活動。明愛 樂勤學校是一所以嚴重弱智及多重弱能學童為服務對


象的特殊學校,學童年齡由六至十八歲為主。是此活 動目的是希望透過與特殊學生互動、玩樂,令這群弱 勢的社群可以從活動中得到快樂與滿足,並且讓他們 感受到愛與關懷。同時,我們希望參加活動的義工能 夠從與弱勢學生的交流中,親身感受且明白他們在生 活、學習上的難處及需要,從而增加對他們的理解。 活動一共有五個環節,分別是音樂傳球游戲、紙黏土 工作坊、唱歌、范神父表演和結束祈禱。這些活動雖 簡單和普通,但參加者也十分投入在活動當中。 在活動後,有義工反映他們被弱能兒童的純粹和真誠 所感動。有一位比較内斂的義工說她在活動前不知道 怎麽和弱能兒童相處,因爲她不懂得怎樣去觀察他們 的情緒,亦怕他們不接納她。故此,在活動期間,她 並沒有主動和被獲派的那個弱能女孩交流和玩耍。在 離開時,那女孩卻捉住那義工的手,不讓她離開。義 工事後分享的時候表示她被女孩的行爲所感動,尤其 是當女孩主動握著她的手時。女孩的行爲讓她意識到


她不應該有那麽多顧忌和擔憂,並且要表達自己的情 緒。同時亦讓她明白到弱能兒童并不是什麽都不懂, 他們能感受到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 另一位義工亦表示當他蹲在地上看那些兒童時,他感 覺自己看到基督,因爲基督是藏在那些需要被幫忙和 關懷的人當中,讓他感覺自己是在服侍基督。總括而 言,這次活動讓義工意識到儘管弱能兒童智商或身體 機能方面不及普通人,但是只要我們真誠地與他們相 處,一定能發掘他們的美好和善良。作爲活動籌辦人 之一,我很開心看到義工同學能在這次活動中有所得 著,並增加對弱能兒童的認識。同時,我也僅代表 cukatso 感謝明愛樂勤學校讓我們義工同學有一個寶 貴的機會與弱能學生相處,亦感謝屯門天主教贖世主 堂的范神父抽空參與我們的活動,並為弱能兒童提供 精彩的表演。

Jane


社務的話 香港逃犯條例的修訂這場運動維持了數個月,而現在 還在繼續。這幾個月,香港變成了一個很分裂的社會, 整個社會失去了愛和包容。教宗在《你們歡喜踴躍 吧!》邀請信眾在當代世界回應成聖的普遍召叫,而 教宗説成聖便是愛:愛天主、愛近人——無縫的團 結——主要是愛近人,愛有需要的近人。那在這場運 動裏,我們怎麽能回應教宗對成聖的教誨呢? 愛天主需用行動支援:那便是祈禱、靜默、團體生活、 崇敬、朝拜、感恩禮……教宗更強調靜默,靜默才能 聽到天主的聲音:「我們若不聆聽,一切話語也只是 喋喋不休的廢話」這場運動持續了數個月,而在這幾 個月也發生了很多事情,讓人一時之間難以消化。每 個人都各執一詞,包括政府部門、傳媒。各方各面的 消息和不同人的看法都衝擊著我們的思緒,讓我們開 始有點分不清什麽行爲是對的什麽是錯的,尤其是當 有些人將一些錯誤的行爲合理化。在這情況下,當我


們不知道我們可以相信誰的時候,我們只能相信我們 的主。而作爲基督徒,我們不是孤獨的,這段路上天 主一直陪伴著我們,與我們同行。當我們感到無助和 疲憊的時候,我們可以向上主傾訴,在主内尋求依靠。 同時在憤怒和不安的情緒下,尤其是當看到不公義的 事情時,我們必須靜下來,傾聽天主給我們訓示,這 樣我們才能在不同意見之下調整自己的思緒,不會被 仇恨等情感矇蔽我們的雙眼,作出違背良心的事情。 成聖除了要愛天主,也要愛近人。那什麽才算是愛近 人?就是我們要完完全全地去愛身邊的人,不論是友 人還是是敵人。在這場反修例運動中,我認清什麽是 人性的善和惡,知道何謂良心。我相信很多香港人也 和我一樣,當看到香港政府拒絕回應、看到白衣人在 元朗肆意打人、看到警察濫用職權等畫面,都會感到 很憤怒,亦會在心底裏咒駡這些人。但作爲基督徒, 我們卻要愛他們,因爲這是天主賜給我們的命令 -「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若望


福音 15:12)我們都是天主的子女,都是兄弟姐妹, 即使他們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我們都要相親相愛。 所以,看到他們做錯的時候,不要一味指責或「問候」 他們,反而應該多爲他們祈禱,希望他們知錯能改, 重投主耶穌的懷抱。這樣我麽才能成爲撒瑪利亞人, 做一個現代聖人。 眼看現在社會嚴重撕裂,家人朋友可能會因立場不同 而互相指罵,我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讓大家放下仇 恨,嘗試去愛你們的敵人。雖然我不知道這場運動之 後事態發展如何,什麽時候會結束,但我希望在這段 時間内,大家能相親相愛,回應教宗對成聖的教誨。 最後,我衷心期盼明天的香港會更好。香港加油! Jane


【記柏林青年工作坊】 【體會高壓統治的經歷】 公教報副刊 20190825 作者:吳穎堯


上 個 月 到 柏 林 參 與 交 流 活 動 ( Youth and

Change),內容專注於不同時期的青年如何理解一直 在 轉 變 的 社 會 狀 況 ( how does youth perceive society)。我們在旅途中一直到訪不同地方,旨在了 解德國由希特拉時期、及至東西德分離直到現在近百 年來的歷史,最後使現在作為青年的我們反思如何從 歷史中學習,作出自己認為對的決定、並以青年的身 分作出改變。 ▍ 在認識納粹獨裁時期的過程中,主辦單位安排我們 參與一個名為「7x Young」的工作坊,此工作坊設有 幾個不同主題的展覽,主要以照片、有關的物品、口 述歷史作基礎,闡述當時作為年輕人在高壓統治下的 親身經歷。 ▍ 在有關納粹政府壓迫猶太人故事中,以下這幀照片 深深地觸動了我。照片剛好捕捉了這位勇敢的女士笑 逐顏開的神情,她作為一名德國人,不顧當時政府對 民眾的呼籲、義無反顧地光顧受抵制的猶太人商店, 離開時還帶著一臉滿足的笑容,甚至連在店外駐守的 納粹份子也彷彿受其感染,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 發人深省的還有這塊番梘,它的背後有著這麼一個 故事:不知從哪一天開始,有人開始說:「猶太人身 上都有令人作嘔的體味」、「他們不需要用番梘洗澡, 因為用了和沒用都沒有分別」,他們不獲發領取番梘 的配給券(ration coupon),意味著他們被禁止使用 番梘。試想像在一段長時間都不能好好洗澡的情況下, 身體怎麼能不發出異味呢?漸漸地,有關猶太人都有 難聞體味的說法變成事實,使人變得更厭惡他們、拒 與他們接近,最後納粹政權便能達到其以輿論使猶太 人被他人唾棄、進一步將他們從社會中分離、最後把 他們消除的目的。 ▍ 在自由社會中成長、接受教育給予我們獨立思考的 能力,不要盲從政府、大眾灌輸給我們的任何信息, 而需作出個人判斷。是否政府說不,我們就要服從呢? 我不是鼓吹大家做出違法的行為,但如果人民對政府 或政權堅定不移地完全服從,我想只有兩種可能,一 是受政府壓迫、不得不對其服從,二是被成功洗腦、 失去獨立批判能力;我不甘成為兩者其一,我享有自 由的權利,絕對有質疑政府施政、自由表達意見的權 利,甚至可在極端情況下採取相應的行動、迫使政府 對市民訴求作出「正面的回應」。


▍ 這些活生生的歷史故事告訴我們,若有那麼一群 像猶太人般被政府打壓、使政府每天都要出來「譴責」 一次的人,其實我們絕對可以毫無束縛地表示對他們 的支持;或者我們不會完全認同他們的做法,但如果 大家都慢慢地開始與他們劃清界線,那麼他們便會像 當時的猶太人般變得孤立無援、為人唾棄。( #公教 報 20190825) https://medium.com/@kungkaopo/記柏林青年工作 坊-體會高壓統治的經歷-c51cef7684c1


「反修例活動」小總 以 CU Katso 名義籌備及參與由香港天主教大專聯會 或其他宗教/民間團體發起/舉辦的活動:

9/6

首次「反送中」大遊行

11-12/6 徹夜泰澤祈禱會(添馬公園) 13/6

開放聯會會室接收物資

14/6

於中信橋上頌唱聖詩、派發物資

16/6

「天主聖三節」求恩彌撒

16/6

「主為我牧守護我城」祈禱會(遊行前)

16/6

第二次「反送中」大遊行

16-

遊行後於「煲底」通宵頌唱聖詩

17/6 17/6

梁凌杰先生悼念會

1/7

基督徒七一祈禱會 --- 「黑暗於祢無異光


明」(遊行前) 1/7

七一遊行

7/7

九龍區遊行

14/7

沙田遊行

14/7

反修例運動分享會

8/8

「燭照黑暗 看見真相」燭光遊行暨祈禱會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