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katso 2016年八月份會訊

Page 1

CU KATSO 2016/08

八月份會訊 那裏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 我就在他們中間。 瑪十八20


神師的話: 青少年在教會的角色 青年,天生擁有一股熱 情,是天主恩賜的,為 使每人在這生命的階段 能對天主和世界充滿興 趣,並以自身的能力學 會善用世物,追尋永恆 的價值。梵諦岡第二次 大公會議中曾提過: 「這種熱情如果能受到 基督的滋潤,並含有對 教會牧人的服從和愛戴, 豐富的收穫是可以預期 的。他們自己應該成為青年一代最先而且最直接的 宗徒,以青年人的身份,在青年人中,顧及到他們 所處的社會環境,去進行傳教工作。」 因此,我們身處大學中,就擁有恩寵,向身邊的人 傳揚天主的福音,但必須以謙遜的心學習教會的訓 導,而非以個人或世俗的學識挑戰天主藉教會一直 傳承予我們的,「對有價值的傳統他們卻也應有相 當的尊重」。願我們都在唯一聖教會中,修德成聖, 並以此心,展望新的學年。 張樂天神父


牧工分享: 堅守原則的共融 近日,湯漢主教發表署名文章,闡述其對中梵關 係前景的看法,引起教內熱議,這不禁令我想起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07年致中國教會的信。 我特別記得教宗本篤在信函中指,「在中國的天 主教會是普世教會、基督的教會的臨在」,「共 融與合一是天主教會的基本和使其完整的因素」。 但現實的政治環境、政府的宗教政策,不僅令國 內的弟兄姊妹難以實踐整全的信仰,過和普世教 會一樣的教會生活;世俗力量更對教會造成極大 的分化,引致國內的教會分裂成為所謂的「地上 教會」和「地下教會」。 政府當局對待國內教會人士手段,已不單單是恐 嚇、監視、軟禁、囚禁或暴力對待,也會用物質 利益,利誘他們與政府當局或相關的宗教組織合 作。有些教會人士為了權力和利益,放棄了信仰 原則;也有些教會人士出於善良的心願,以為聽 從政府的指示,便能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他們 委曲求全,被迫參加有違教會原則的事,但到頭 來兩邊不討好,亦發覺政策根本沒有改變,讓人 痛心。


人性的軟弱和罪惡,造成了弟兄姊妹之間的分裂: 猜疑、攻擊、責難、指控、壓迫,無日無之,打擊 教會的團結和合一。這些情況對國內不少弟兄姊妹 來說,是一種創傷,令他們生活在孤單和心靈煎熬 之中。但他們一直渴慕著真理、追求完整的信仰, 渴求在天主的大家庭下,兄弟姊妹之間的情誼、與 普世教會的共融合一,過一樣的教會生活。 教廷中國教會問題研究委員會在2010年3月發表公 報,指希望中國主教「避免違背與任命他們為牧者 的教宗共融的行為」,例如與非法主教共祭、祝聖 沒有教宗批准的主教,以及參加有違教會原則的會 議。這些要求讓我們知道,即使在恐懼、誘惑、蒙 蔽或恐嚇勒索中,亦需要堅持信仰的原則,以智慧 和勇氣面對壓力與蒙蔽。 在這風雨飄搖之際,就讓我們同心祈禱,願國內的 弟兄姊妹依靠天主的大愛和勇敢,克勝外在的壓迫 和內在的軟弱,在十字架下合而為一,真正與普世 教會共融在主的愛內。 Rock


靈修足跡: 利瑪竇精神 利瑪竇於明末來華,他是明代天主教在華開教的創 始者和奠基人。利瑪竇見識甚廣,且品德高尚,中 國人敬其人而重其教,促進了傳播天主福音的事業。 利瑪竇離鄉別井,遠渡重洋,正如他自己所言,他 的福傳生活有如「自願流放」。如此刻苦,甘願放 下對家鄉的依戀,只因為一份深愛和深信——「我 只是為了愛天主才這樣做的」。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福傳,其實始終是: 讓別人在我們身上看見耶穌的影子。無論在故鄉或 中國,利瑪竇也有許多朋友。 「人盡服其德量」 , 利瑪竇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他的友愛和謙遜。 願我們愛主愛人 ,效法利瑪竇的傳教精神,克苦、 祈禱,與他人建立友誼。我們向朋友勇敢伸出的手, 可能勝過旁人千言萬語,讓人真實地感受到天主的 愛。 Vivian 參考資料:利瑪竇,《利瑪竇中國書札》


社務有say: 從《願你受讚頌》通諭看保護生 態的困難-以「擴建香港國際 機場成為第三跑道系統」為例 香港擴建國際機場為第三跑道系統一事向來被受 爭議,特別是環保團體的評擊;然而,天主教教 宗方濟各在二零一五年發佈有關生態問題的《願 祢受讚頌》通諭,強調人類應把天主創造的世界 視如己出和加以愛護。通諭中保護生態的訊息和 香港擴建三跑破壞海洋生態一事正在互相角力, 而擴建三跑對本港生態做成什麼影響呢? 在講述影響前,先談談天主教的通諭是什麼一回 事:通諭是天主教社會訓導的表達,是教會倫理 訓導的延申。當中也會關注社會環境的狀況,從 人類的整體性去探討基督徒在社會各層的使命和 責任。這種社會訓導是建基於基督化之人學,即 是人有尊嚴也具有社會性,人的存在價值需在日 常生活中實踐。換句話說,社會訓導不是空談, 而是教會和人在現實生活的行 動,一種教會生活外在化的彰 顯。


現在來談談擴建三跑對本港生態所造成的兩個影響。 首先,香港擴建三跑破壞了港內海洋生物原有的棲 息地。環境觸覺團體的環境評估中已指出當中的填 海位置多達六百五十公頃,是海洋生物如瀕危刀額 新對蝦的重要棲息地,填海後牠們的棲息地便會永 久消失。即使香港政府日後設立「海岸公園」用以 保護海洋生態,但這個公園的位置本是海洋生物原 有的棲息地,實際是沒有作用和為一己的利益丟棄 原有的海洋生態,也體現了通諭中「人類自以為是 的心態產生各種丟棄的邏輯」過度的人類中心論。

接著,擴建三跑亦損害了香港的生物多樣性。隨著 科技的進步,政府在工程中引入深層水泥拌合技術, 目的是減少工程進行期間的污染物流出海洋;但是, 減低對大自然的傷害不代表保護了本港的生態,例 如當中是需要填海拓地約六百五十公頃,這樣大幅 度的填海本身便破壞了當地的海洋生態,科學技術 的進步是不能彌補對生態原有的破壞,體現通諭中 「利用科技對人類和世界進行可怕的宰制,摧毀了 大自然」。而且,工程也會危害代表香港的瀕臨物 種-中華白海豚,因為填海部分本是中華白海豚的 棲息地。一旦擴建便意味牠們的棲息地被破壞,加 上本港適合牠們居住的水域不多,從而增加牠們滅 絕本港水域的危機,使牠們的數量進一步下降,影 響香港的生物多樣性。


眼看著擴建三跑會對本港生態帶來破壞,希望透過 這次的文章帶出生態的保護是每一個人應有的社會 責任,不論自身是否有任何的宗教信仰,因為人和 生態是互相依賴、缺一不可,人是有責任愛護大自 然。 Jennifer


活動回顧


細胞小組 恩源的第一個cell是由我和Jocelyn預備。那段時 期,校園內外發生一連串學生自殺的事件,整個 校園彌漫著不安,我們希望可以為此做點什麼, 便把cell 的主題定為關愛。 要帶第一次的cell,我們也有點緊張,怕參加者會 覺得悶,怕會冷場,怕訊息不能好好傳遞… 幸好, 當天參加者的投入程度超出我們所想,大家毫不 吝惜地分享了自己的經歷,營造了一個溫暖的氛 圍,讓我再一次感受到KATSO的溫暖。 最讓我高興的是 Jocelyn 把在cell 中做的紀念品一 直放在手機殼;) 希 望將來可以舉辦 更多莊員也會享 受其中的活動~ Christine


電影分享會 17/3/2016 電影分享會是繼交職感恩祭後,恩源籌辦的第一個 活動。由於臨近復活節,我們希望透過觀看電影, 重溫耶穌受難的過程,默想基督苦難的意義。我們 在會室內用投影機,放映The Bible裡其中關於耶 穌受難的部分。 當中令筆者最印象深刻的,是看到瑪利亞與耶穌一 起經歷這段苦路—從耶穌被判死刑,到祂的屍體由 架上被卸下,她都一直跟隨著耶穌。這對一個母親 來說是多麼殘忍!親眼目睹自己的兒子被鞭打、被 侮辱、被處以極刑,必定使瑪利亞的心靈承受著難 以想像的痛楚,或許不下於耶穌的。然而在這近乎 絕望的時期,她不但沒有埋怨,反而鼓勵宗徒們要 相信耶穌和天主,表現出對天主絕對的服從和堅強 的信德,因而她和耶穌都成為我們學習服從和依靠 天主的榜樣。


看畢電影後我們進行了一個角色扮演的遊戲。每人 都獲分派一個角色,然後要告訴其他人這個角色在 苦路中做了甚麼,讓其他人猜這個角色是誰。接著, 各人以自己的角度評價苦路中的人物,並默想如果 自己在場,自己會擔當一個怎樣的角色。 不少參加者都表示自己應該會作旁觀者,甚至人云 亦云地在廣場上要求釘死耶穌,因為怕為自己惹來 麻煩。希望這次活動後,大家都能反省自己在面對 不公義事件時所採取的態度和行動,也能更深刻地 體會耶穌對世人的愛,勉力以愛還愛。 Terena


送舊感恩祭 6/4/2016 我們於四月六日在李兆基樓為畢業生舉辦了送舊感 恩祭。張樂天神父第一次於中大的課室為我們舉行 了感恩祭。祭台的用品在彌撒前由會員一手一腳組 裝好,令課室搖身一變,變成了我們聚首一堂的地 方。彌撒聖祭後,張神父與一眾會員祝福了畢業生, 希望他們將來遇到困難時,都記著天主與大家同在。 最後,我們由巴士和Uber兩路到火炭食宵,渡過了 一個充滿笑聲的晚上。 Katso28恩源在當晚送了一個變色杯給畢業生。杯 子原本僅是黑色,但注入熱水後便會顯現出圖案。 我們以此作喻:雖然畢業生未必能百分之百掌握前 路,但要記著帶著熱情,信念走著人生每一步,漆 黑之中我們終會找到天主聖言。 Agnes


聖體出遊 2/6/2016 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 他內。(若6:56) 就著聖體聖血節,CU Katso 和 HKU Katso 在六月 二日聯手合辦了『聖體聖血節青年慶典』(又稱 Corpus Christi Youth Festival)。今次是我們恩 源第一次舉辦這麼大規模的活動,而我們也非常榮 幸能邀約夏志誠輔理主教、張樂天神父、甘寶維神 父、湯湧神父為我們主持是次活動。活動內容非常 豐富:包括彌撒、朝拜聖體、默想、夏主教和張神 父的分享,以及筆者認為是『重頭戲』的校園聖體 出遊環節。聖體出遊中,在輔祭的陪同下,夏主教 高舉著聖體,而一眾參加者則跟著聖體唸玫瑰經及 唸慈悲串經。我們由新亞書院,穿過聯合書院,最 終到達百萬大道的烽火台,在此亦進行了簡短的明 供聖體環節。雖然當天烈日當空,天氣酷熱,卻無 阻礙眾人對聖體的虔誠之心。(一眾信徒向著處於 烽火台的聖體下跪的畫面,實在令筆者感到震撼!)


另外夏主教和張神父的分享也是令筆者刻骨銘心的, 並對於聖體聖血有更深一層的體會。當中張神父分 享朝拜聖體的意義,提及到主如何藉著聖體聖事顯 出祂愛世人愛到底,並透過麵餅實在的存在,留給 世人這愛情的保證,為使與我們和祂永不分離。對 於心愛的人,除了用語言來表達,我們更會用外在 的行動來表示我們的愛。同樣地,對著我們愛的主, 亦需用外在的行動(如下跪)去表達我們對祂的尊 敬和崇拜。 而在夏主教的分享裡,則提及到從聖體中如何默觀 慈悲。當中筆者最為深刻是當主教分享了自己初升 神父送臨終聖體的經歷:那些臨終的病患者,儘管 受著身心殘酷的折磨,在吃聖體的那一刻卻是平安 的,就好像耶穌進入了他們的身體,陪伴他們走過 生命最後的時辰,這莫非就是聖體 的力量吧!

Jocelyn


避靜 8/89/8/2016 兩日一夜的避靜,讓我們暫時沉澱心靈。 在神父的安排下,我們時常有時間在各自的房間

中作個人默想。這段時間,在房間中,只有自己, 和一本聖經。放下手機,在平靜的下午中翻閱聖 經,是讓人心情如此放鬆,且感受到來自天主的 平安。 而這次避靜中,神修指導的環節讓我印象尤為深

刻。我與神父交談了信仰上的煩惱,其後未至於 豁然開朗,但的確給予了我一個方向,並提醒了 我——不能迴避天主的提問。 神父亦用心良苦,不斷引導我們反思信仰生活。 他最後說,我們不一定要把他的教導完全銘記於 心,只要在避靜期間有少少反省,而繼續為天主 作見證,已經足夠(意思大概如此,已不太記 得) 。是的,即使是細微的反省,今日已在我們 心中播下種子,未來會在天主聖神的灌溉下結果。 Vivian


教理多一點 作為一名天主教徒,由小到大,不論在彌撒聖祭 又或是上主日學,總會聽到神父和導師在講道; 然而,當中有多少道理,我們是能夠完全明白 呢?又或者我們長大後成為了一名大學生,面對 各種繁忙的學業、校園活動,我們以前所學的道 理或許會被遺忘。 故此,透過「教理・多一點」這項活動,由張樂 天神父講述教上的不同道理或是解答我們在信仰 上所遇到的問題,例如「十誡」各誡命的真正意 義。讓我們再次了解從小便聽過的道理,以至了 解自己,自己的信仰。 Jennifer


未來預告


7/9 :開學彌撒及 開sem飯 19/9 :迎新夜 22/9 :細胞小組 28/9 :傾莊一 1/10 :主保瞻禮及 教理多一點 3/10 :傾莊二 6/10 :傾莊三 9/10-10/10:天大O 13/10 :成莊祈禱會 . .. …and more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