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新游豐吉 長照機構的照顧工作

Page 1

長照機構的照顧工作

多元社會, 相互共融 明新科技大學-智慧生活在銀髮族照護實作課程2014/9-2015/1


人際互動 溝通 構成人類總體經驗的實質,

不再能了解別人 和 不再被他人了解 是人生中最痛苦的部分!


人際互動 溝通

誰的需求? 住民 家屬 監護工 照服員 護理人員 老闆

評鑑委員


作為溝通行為之媒介 • • • • •

專注行為 積極傾聽 同理心 尊重與接納 真誠

• 服務提供者 • • • •

解釋 讚美 行為描述 建設性的批評

• 服務督導者 APP的輔助

• • • • •

服務異常之監測 住民的個別化照顧需求 例行照顧能落實 提早發現問題 對住民間同儕間的協調及管理


文獻探討 長期照護個案之照顧特色 *為先天或後天身心失能者及其家庭。

主要照顧者偏好

*個案照顧共同目標乃在於個人可以維持

使用者與提供者 的溝通及共識

最大程度的功能獨立。

*個案之照顧是以個案為中心的,照顧是 整體性及負擔性的。

*個案之相對於醫療專業,為非特殊性, 卻需專業知識技能

長期照護照顧為連續性及整合性。

如何協調 達到共識 常需個別化 照顧之介入 為服務品質 的關鍵影響因素


長期照顧的需求 1.需要持續的時間來看,長短不一 2.以需要的頻率來看,照護服務的 次數從一次、數次到24小時。 3.以需要的內容來看,以日常生活活動功能 為主,也包含愛與勞務等情感面支持。


失能者

失智者

1.配合其功能或自我照顧能力 2.所提供之不同程度之照顧措施 3.使其保有自尊、自主及獨立性 或享有品質之生活

健康照顧(health care) 個人照顧(personal care) 社會服務(socialservices)

長期照護應包含有診斷、預防、治療、 復健、支持性及維護性的服務。


您有多久沒有看自己?


What is care? Jecker & Self (1991)說明照顧工作一詞具有

「關懷」與「照顧」的雙重意義, 關懷是一種態度與情感的涉入, 有關切之意; 照顧則有技術性之意涵, 是為他人利益所提供的照顧活動。


照護的元素

Joan Tronto (1993 )指出照護的元素有四: 一、caring about (即承認照護的必要性) , 二、taking care of (接受照護特定人們的責任) 三、 Care-giving (滿足照護需求), 四、care-receiving(被照護對象回應接受的照護) 。


機構住民特質 照顧工作係由一系列的實做所組成, 強調照顧工作的分工與整合。 在照顧的過程中要能達到上述四大元素, 必須在穩定的照顧關係下才能有發展的機會。


長照機構的照顧內容 (一)醫療照護 (二)個人照顧 (三)社會性服務 後兩者 占80%以上的長期照顧內容 失能 失智 衰弱老人 多重身心障礙 慢性病 高高齡老人


長期照護中周全性老人評估的檢查表 □01.瞻妄 □ 02.智力障礙 □ 03.視力功能 □ 04.溝通狀態 □ 05.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及復健之可能性 □ 06.尿失禁及導尿管之使用 □ 07.心理社會上的滿足感 □ 08.情緒狀態 □ 09.行為症狀 □ 10.活動 □ 11.跌倒 □ 12.營養狀態 □ 13.餵食管 □ 14.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 □ 15.牙齒照顧 □ 16.褥瘡 □ 17.精神藥物之使用 □ 18.身體限制 □需啟動進一步評估者打勾、 □已有因應的照護計畫者打勾


有共同關心 的焦點

成員有指定 角色或任務

團隊式人群 服務重要概念

成員有歸屬感 且忠於團體

有共同整體 目標和價值

有共同具體 目標或任務 (Redman, 1996:13) ,引自(黃源協,2004)


文化對照顧的影響 Swidler(1986)指出文化如何建構出我們的 認知、感受與處理照護工作的方式。此處的 「文化」所牽涉的意涵有二: 照護工作涉及一組有關照護應該如何被組織和進 行的意識形態、規範及風俗慣例及俗民常識,協助 個人及家庭發展日常生活的行動策略。 照顧工作的腳本及從事方式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脈 絡中有顯著的差別,此處的文化指的是特定族群團 體、宗教社群及國家所共享的世界觀和生活方式。


溝通的定義 1. 能清楚的表達 自己的訊息

2. 3.

並確定對方正確接收訊息

自我的訊息

有觀點、感受、期望、 身體的知覺。

完整的溝通

有「內容、情緒、傾聽」


請寫下機構住民與照顧者互動需要的媒介

一、日常生活之基本照顧 二、心情溫度計 三、意見反映 四、表達照顧問題


團隊間溝通不良的原因 • • • •

對彼此的專業知識不熟悉 專業間彼此的自我捍衛 對於結果預期不同 被動等待訊息 「事情怎麼會這樣,為什麼不早說﹖」 • 相互排擠工作要求 • 單位主管的態度


個案與團隊溝通常見問題 與機構互動 1.未確認機構對照顧的期待,對目標達到無共識; 2.缺乏足夠的溝通協調,資訊有限無法判斷介入; 3.對機構屬性及脈絡不了解。 專業人員本身 1.參與時間太少,不易團隊及家屬建立信任關係; 2.沒有團隊合作的經驗及概念; 3.無法發揮自身專業的角色及功能。 4.角色與權力結構的運作及差異。


溝通能力的評估標準 1. 2. 3. 4. 5. 6.

□因應能力 □交談涉入的能力 □交談管理能力 □同理心 □有效性 □適切性


作為溝通行為之媒介 • 服務提供者

• 服務督導者 APP的輔助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