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永續資源館 循環經濟專題報導

以再生塑木恢復森林的呼吸 — 台捷精密
受訪者:台捷精密董事長劉興朋 與談人:黃佳葳、沈昭妤、莊惟任 撰文記者:莊惟任
2012年成立的台捷精密,為了應對塑膠垃圾帶來 的危害,以及森林覆蓋率降低所引發的生態、氣 候危機,多年來不斷精進再生塑木的製造技術, 並致力於透過產業串聯、技術移植等策略,打造 具規模經濟的再生塑木產業循環鏈。
台捷精密的初衷
「會想投入純塑塑木的製作,是因為我從學生時 代就有一個想法:森林是最重要的。眼下的環境 失控、全球升溫,都與森林覆蓋率的降低有關。
因此我把森林覆蓋率的回復,當成企業的一項重 要目標,並且不斷的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台 捷精密董事長劉興朋說。
之所以對生態如此重視,是因為劉興朋小時居住 的環境,是被近兩千坪的自然生態圍繞。葉片直 徑60公分的巨大黃金葛,會爬在周圍的樹上,也 會蔓延在他家的地板上。螢火蟲、蜻蜓……等可 作為環境指標的昆蟲隨處可見。從小,他的生活 就充斥著自然的物換星移,源源不絕的生機,使 他感受到生命是如何在這片土地上交疊、更替。

|森林的消失,對環境的影響十分深遠/CC0 授權



這樣的記憶,令他格外重視森林的維護與復育, 因為他覺得只要森林還在,自然界就可在生物多 樣性的撐持下,維持好的平衡與活力。
森林的消失,不僅使二氧化碳喪失重要的轉化、 存儲媒介,從而加劇氣候變遷的強度,也讓許多 物種喪失安身的棲地,進而減損了生物多樣性, 對環境的影響十分深遠。全球森林觀察(GFW) 指出,從2001年到2023年,全球森林覆蓋率較 2000年下降了12%(約減少4億8,800萬公頃), 其中,於2023年消失的森林面積就多達2,830萬 公頃,森林損失量為21世紀以來第3高。而依據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數據,造成森 林覆蓋率降低的主因,除了農業與火災外,最主 要就是人們為了滿足對木材的需求,大肆砍伐林 木,且這些需求約有40%是來自建築產業。
有鑑於此,劉興朋在年近50歲時,毅然創立台捷 精密,將後半生的歲月奉獻給純塑料再生塑木, 並創設以「捷綠木」為主的多個塑木品牌,期盼

以不含木粉的再生塑木取代木材,減少森林的 濫伐。
而會選擇再生塑木這項材料,除了森林復育的 理念外,也與塑膠垃圾的去化有關。塑膠垃圾 帶來的危害,是聯合國環境署長期關注的議 題。環境署指出,1950年全球塑膠產量僅200 萬噸,但到了2017年,塑膠總產量已飆升至 驚人的3.48億噸。與之相應的,是全球每年會 產生約4億噸塑膠垃圾,且依據當前的發展趨 勢,至2040年時,塑膠垃圾的產量將再度翻 倍。
大量增加的塑膠垃圾,考驗著世界各國的管 理、去化能力。長期研究塑膠污染的瑞士非營 利組織Earth Action於2023年提出「塑膠超載 日(Plastic Overshoot Day)」的概念,用以 標示當年度累積的塑膠垃圾超出全球管理量能 的日子。該組織將2023年的塑膠超載日定於7 月28日,預估光該年度就有6,864萬噸無法處 |龐大的塑膠垃圾淹沒了人們的生活/CC0 授權
理的塑膠垃圾誕生,讓全世界近50%的人口生活 在塑膠垃圾超出管理能力的區域。
面對日益嚴峻的塑膠垃圾問題,劉興朋直言若找 不到有效的減量、去化策略,我們居住的城市早 晚會被垃圾包圍、淹沒。台捷精密能做的有限, 但他相信塑木建材是其中一個合理解方。如此, 「森林復育」與「塑膠垃圾去化」兩個對劉興朋
而言至關重要的理念,就在「純塑料再生塑木」 的開發、推廣中融合唯一,也成為台捷精密不變 的路標。
「有兩個方向,是台捷精密創設至今從未變過 的,一是為塑膠廢棄物找到大量去化的管道,一 是用純塑塑木取代木材,減少森林砍伐的同時, 也讓森林有機會恢復生機。」劉興朋說。
以改質劑強化PS塑料的物性
台捷發展再生塑木的歷程,大致分為「研發改質 劑」、「產品多元化、模組化」、「品牌推廣與技 術移轉」幾個時期。先是完備用以產製再生塑木 的回收原料、技術與設備,接著透過品牌經營與 技術轉移,協助更多廠家加入再生塑木產業鏈, 擴大廢棄塑膠的去化量,減少對木材的砍伐。
台捷精密對於再生塑木的投入,是從改質劑的研 發開始。改質劑的主要作用,是強化塑料的物 性,讓塑料在滿足使用需求的同時,更能承受循 環過程對塑料造成的耗損,並且讓機器更容易接 受再生塑料,提高產品良率。2012年至2013年, 台捷不僅完成了初代改質劑「台捷烯彈性粒料」 的研發,也對相關模具、押出設備、製程參數進 行研究與改良,逐步將產品良率從最初的50%, 提升到90%以上。
因為是以建材為目標,台捷研發的再生塑木需具 備一定的剛性與韌性,因而在眾多類別的塑料 裡,台捷選擇PS(聚苯乙烯)作為主要的改質對 象。PS又稱硬膠,是所有塑膠中剛性最強的,缺 點是它的物性較脆,一旦施加其上的外力超過剛 性,PS就會斷裂。而「台捷烯彈性粒料」的作用 之一,就是增加PS的韌性,讓它在保有剛性的 同時,又具有足夠的韌性,使其能夠作為結構用 木,承受來自垂直、水平的應力,且不易變形、 斷裂。
「一般的再生塑木主結構用料,抗彎強度大約落 在300至400公斤左右。而目前台捷開發出的塑木 產品,抗彎強度最高的,可達1.5噸,足以作為台 電導線架的結構支撐用料。材料本身的強度我們 |「台捷烯彈性粒料」與再生塑木原料/台捷精密 提供



|為押出成形的再生塑木進行冷卻/台捷精密 提供
做的出來,只要搭配合理的結構構造設計,就可 搭建出各式建築。」劉興朋自信滿滿的說。
再生塑木建材多元化、模組化
研發出改質劑後,台捷將注意力轉向再生塑木建 材的多元化、模組化。2014年至2017年,他們陸 續添購了造粒機與押出機,初步開發出20幾種模
具,將PS廢料轉製成各式角板材,並進行構造的 模組化。
再生塑木的產製流程,分為投料、押出、定型、 冷卻、拖抬、裁切6個步驟。投料前,台捷會將 PS廢料與改質劑、製程配料放到攪拌機中攪拌、 烘乾一段時間,再進行後續的製造流程,直至完 成塑木產品。
台捷對塑木產品的要求,除了在形式上盡可能涵 蓋木工日常會使用到的各式木料,也不斷追求高 等木材的質地。畢竟人們對於木料的熱愛,除了 作為建材的功能性外,其外觀、紋理也至關重 要。台捷的塑木,主要以俄羅斯落葉松的質地為 參照點,比重落在0.65左右,比水更輕,木工使 用起來也較為簡便。紋理方面,台捷會將木紋間 接壓製在塑木上,一方面省去貼皮造成的污染與 人力浪費,一方面減少附著在塑木上的雜質,以 便後續的回收、再利用。
「經由台捷研發的改質劑強化物性的PS廢料,一 旦製作成塑木,使用完畢後不僅100%可回收再製 成新的塑木,且前3次的循環幾乎都能維持原本的 物性等級。第4次以後,我們會從材料切面的綿密

|具備豐富紋理的再生塑木角板材/台捷精密 提供
程度判斷它的物性是否有降低。若降低,可再添 加改質劑來強化物性,或者轉作填充材,讓它繼 續發揮效益。」劉興朋說。
以純塑塑木打造完整建物
逐步完善塑木建材的功能、紋理與循環性後,台 捷進一步將目光放在「建材品項的完備」上。它 比照建築系統的不同區塊,致力於開發包含梁、 柱、牆、門、窗,甚至天花板、屋頂板所需的塑 木構件,研發至今,台捷已擁有近50種模具,可 製作出40幾類塑木建材,讓設計師單單依靠台捷 的塑木,就可打造出一棟完整的木屋。


|台捷的再生塑木產線(上)/永續資源館 提供
|類型豐富的塑木建材(下)/永續資源館 提供


|以再生塑木搭蓋的木屋(上、下)/台捷精密 提供
「以目前的狀況來說,用台捷的塑木打造一至兩 層的木屋是沒有問題的。之所以不能蓋到三層以 上,並非材料強度不夠,而是三層以上的建物, 必須較嚴格的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 編》、《建築技術規則建築構造編》……等法規來 執行,但目前沒有與純塑塑木相關的規範可以依 循,導致純塑塑木的使用較為受限。儘管如此, 我們還是在有限的應用範圍內努力開發純塑木建 材產品。」劉興朋說。
完善塑木建材種類的同時,劉興朋未來也計畫精 簡塑木構件的數量,希望能用最少的模組零件把 建築蓋出來,減少工時之餘,也方便塑木建物進 行拆裝,強化它的機動性。如此,就能增加塑木 在重複使用、共享經濟上的可行性。






品牌經營與技術移轉
台捷心心念念的,是透過再生塑木的研發與製
造,提供塑膠廢棄物大量去化的管道,並以此挽 救森林面積的消退。因此它在研發出PS廢料的改 質劑,並逐漸完備相關的生產技術、產品後,也 設法透過品牌經營與技術移轉,吸引更多人加入 再生塑木產業鏈。
作為再生塑木循環經濟模式的開拓者,台捷希望 打造出一種可以支撐企業生存、拓展的營運模 式。2019年,它成立以「捷綠木」為主的多個 塑木品牌,提供大至木屋、涼亭,小至地板、欄 杆、戶外家具、文創小物的客製化服務。
|捷綠木地板(右上)/台捷精密 提供 |捷綠木文創樂器(右下)/台捷精密 提供
商品的製作與販售,除了為企業賺取適當收入 外,更多是透過案例打造與品牌行銷,讓更多廠 家看見再生塑木的可能性,也為未來的技術移轉 鋪路。而透過技術移轉賺取的大筆收入,一方面 可支撐企業的營運,一方面亦可擴大產業量體, 形成規模經濟,真正達到大量去化塑膠廢棄物的 初衷。
「一場技術移轉的收入,可支撐台捷營運三到四 年。這段時間,台捷就可用來挑戰市場,開發更 |捷綠木涼亭(左上)/台捷精密 提供 |捷綠木觀景台(左下)/台捷精密 提供 |捷綠木小屋(中下)/台捷精密 提供


|由台捷轉投資、技術輔導的豐登國際(上)/台捷精密 提供 |由台捷輔導建置塑木產線的青新環境工程(下)/台捷精密 提供
多能被市場接受的塑木產品。而更多的產品與擴 大的產能,又有機會促成新的技術移轉,形成一 個良性循環。」劉興朋說。
2017年,台捷透過轉投資與技術輔導協助「豐登 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開發出2條新產 線。2018年,「民悅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台 捷的幫助下設置4條新產線。2022年,「青新環 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4條新產線亦是由台捷輔 導建置。足見這樣的發展模式,台捷從早期就開 始推行,並貫徹至今。不斷增加的產線,意味著 更大的去化量,去年光是台捷自身的塑木工廠, 就消化了100噸以上的PS廢料,為環境永續作出 貢獻。
台捷與海廢產品
因為握有改質劑調配與再生塑木製作的技術,台 捷不時會接到環保部門的邀約,共同研究如何去 化海廢塑膠。2022年「桃園藍海循環再生聯盟」 成立時,台捷就是創始成員之一。

|致力於再生塑木推廣的劉興朋董事長,於2022年獲得「臺灣循環經濟獎-英雄獎」的肯定/台捷精密 提供
桃園永續資源館

談到藍海聯盟扮演的角色,劉興朋說藍海聯盟除 了經常在各個展會推廣桃園在地廠家開發出的海 廢商品,也會定期舉辦會議,鼓勵國內外的政府 單位、環保廠商進行交流與合作,為海廢塑膠尋 找新的商機。去年辦理藍海聯盟的年會時,桃園 環保局率團到台捷的塑木工廠參訪,交換了許多 意見,外國團體也興奮的帶著捷綠木的產品回國 參考。
在這些交流中,劉興朋思考最多的,是海廢產品 如何被市場接受,在銷售上作出實績。他覺得國 內有許多通過循環經濟評比,獲得獎項的海廢產 品,這些產品在循環設計、理念上皆有其獨到之 處,但它們要從「海廢產品」過渡到「海廢商 品」,還是得搭配大環境的轉變才有可能。
劉興朋說單單以終端售價來看,海廢產品很難面 對商業競爭。因為海廢塑膠得經過清運、清洗、 破碎、造粒等多道程序,才可作為再生產品的原 料。這些程序會把製作成本墊高,造成終端售價 也跟著提升。以拖鞋為例,一般尼龍拖鞋的售價 大約在100元上下,但海廢拖鞋至少要200元起 跳,才能維持適當利潤。這中間的價差,就會使 海廢拖鞋在商業市場失去吸引力。
劉興朋認為這幾年正在發展的碳稅、碳權,有機 會平衡價格的落差。一方面,尼龍拖鞋可能會因 為使用新料被科以稅金。相對的,海廢拖鞋會因 為再生料的減碳效益獲得碳權、稅金減免。一來
一往,兩者的價差就會被拉平,讓消費者更願意 選購環境友善的產品。但在那樣的平衡到來之 前,海廢產品還是得靠政府、大型企業固定編列 採購預算才有活路。



|數量龐大的海廢浮球(上一)/台捷精密 提供 |以海廢棧板、置物箱打造的推廣攤位(上二)/台捷精密 提供 |以海廢打造的循環展架(下二)/台捷精密 提供 |海廢手機架(下一)/永續資源館 提供

台捷目前的海廢產品,包含了市集展架、貨物棧 板、置物箱、手機架、相框……等。其中,貨物 棧板因為需求量較大,有望去化最多海廢、PS廢 料,被台捷選為主力推動的產品。過程中,台捷 也會面對海廢棧板的終端售價比一般木頭棧板貴 一倍以上的問題,所幸有幾家認同環保理念的公 司持續下訂單,這項產品才能維繫下去。
「穩定的編列採購預算,對環保廠商來說是最重 要的。當銷售量與利潤可以預期時,就會有廠商 願意加入產線。反之,市場的不確定性就會讓廠 商很難投身環保產業。」劉興朋說。
為純塑再生塑木尋求市場定位
從2012年創設至今,台捷多次調整改質劑的配 方,改質劑與PS廢料的摻和比例,也從早期的3 比7,進化到如今的2比8,且持續朝1比9邁進。
長年累積的實作經驗,也讓它們面對客戶的需求 時,能很快調整製程配方與參數,做出符合要求 的塑木產品。
儘管對塑木建材的強度與製作工藝有信心,劉興 朋仍直言在建材市場裡,純塑再生塑木的定位仍 有待確立。「塑木」一詞本身就是個具有爭議 性的概念,傳統的「WPC塑木(Wood Plastic Composite)」,指的是添加木粉或木纖維的塑 料,因為最早的塑木,是想透過植物纖維和塑料 的結合,強化塑膠物性的同時,也讓塑料具備木 頭的觸感、紋理,使其更容易被建材市場接受。
台捷在未使用木粉、木纖維的情況下,成功做出 木頭的功能與質地,卻也超出了傳統WPC塑木的 範疇,而難以找到適當的標準來評斷純塑塑木的 物性是否符合建材規範,進而在推廣、應用上陷 入「身分不明」的窘境。
「在建材市場中,木頭的使用可參照《木構造建 築物設計及施工技術規範》……等法條,WPC塑 木則可依據CNS-15730……等規範來檢驗。藉由 這些標準,我們可以判斷該項建材是否適用,發

|以多樣的塑木產品恢復森林的生機/永續資源館 提供
生問題時,也可藉由標準來檢視是否需要重新調 整用料與設計。但面對純塑塑木時,因為無法給 予它明確的身分、規範,就算強度、物性足夠, 設計師也不敢選用。我們有點像在WPC塑木與木 頭的夾縫間生存,只能先把產品作出來,讓外界 瞭解它的應用範圍,並努力透過更多實績,為純 塑塑木爭取市場定位。」劉興朋說。
劉興朋的觀察,事實上也反應了許多再生產品面 對的挑戰。以回收廢料轉製成的新產品,總是會 被期待符合既定產品的標準,一旦在物性、定位 上有所差異,就很難打進消費市場。但再生產品 的特性,往往與用新料製作的產品有所不同,若 消費者不能適當拓寬自己對產品的認知、要求, 再生產品就很難打開通路,廢棄物再利用的路也 會變得更為艱鉅。
台捷精密多年來對純塑再生塑木的經營,就是在 一個涇渭分明的建材市場裡,以永續循環的視 野,試著讓一種新型態的物料取得身分,為廢棄 PS爭取大量去化的管道,也讓森林恢復綿密的呼 吸。
作者簡介: 莊惟任 曾任文案、編輯、企劃、採訪記者、活動執行,最 終選擇專注於文字、策展工作。想要用心理解每件 事,並藉助文字、展覽呈現他們的獨特與美。目前 於技佳負責永續資源館空間規劃與環保議題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