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AP-策刊 7

Page 1


策刊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主编:陈斌 窦征 本期责任编辑: 蒋格橹 邱聪

封面摄影/Pshowing

OTHER WAY OUT

我始终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进入建筑和规划设计的行业。 这是一个能让你从工作中得到满足的职业。专业的技能和改善世界的热情让你在职业实 践过程中证明自身价值,并能实实在在地影响,推动和建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你能发挥感性的创造性的艺术才能,同时又需要有突出的说服交流能力让概念想法得以 实行,最后你还需要用理性的思维,科学的工艺去保证方案能被建造实现。 她所涵盖的知识范围和深度让你始终感到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在那等待被探索实践。 这是一个让你终生求索的职业,四十而不惑仿佛只是一个传说。 是不是我们中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职业现状比较满意呢?移民之后的生存考验和职业波 折对于你有什么影响呢?期待你投稿策刊和大家分享你的经历。 如何对待梦想和现实不是个新话题,但是却和我们密切相关,而且难以回避。好在大家 可以时常聚聚,让我们面对面地, 嘲笑一下各自荒诞的梦想; 交流一下办公室加薪秘籍; 问问 Yong 究竟如何才能照出老婆满意的风景肖像; 问问 Bin 关于新的设计思潮以及他的求学心得; 问问 Tao 回国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美容专家 Lily 告诉你,有梦想的人呢,面部皮肤有光泽,吃得香,睡得好,工作也会更 顺利!我最相信她了。 说了半天,这期到底有哪些精彩内容呢?请翻开策刊,自己去发现吧......Enjoy! 对了,八月十七号的室外野餐聚会,希望能看到你和你的家人! 格橹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夏日聚会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夏之色彩

Enjoy Summer!

摄影/Pshowing

CCAAP 夏日野餐家庭聚会定于八月十七日。让我们一起见面说说共同的话题! 日期:星期六 2013 年 8月 17日 时间:上午 10点 - 下午3点 地点:Edworthy Park Site 8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卡城时事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生活在一个新兴的,充满活力的城市 是卡城市民的骄傲和自豪,而对于你 我这样的相关专业人士更是觉得欢欣 鼓舞。

1

从2005年以来,享有国际盛誉的英国 建筑师 Norman Foster 和西班牙建筑师 Santiago Calatrava 开始在卡城主持设计 工程项目并留下他们的作品。我们可 以感到本地的建筑设计市场受到很大 的冲击,市民的反响也是褒贬不一, 但是我们今天可以清楚地看到国际范 围的竞争不光是带来眼球效应,同时 也让我们能以全球化的视野去看待和 检验我们的城市地区发展。本地公司 的设计水准和经验在竞争和合作当中 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再用 GOOGLE 查一 下关键词:TELUS SKY 看一看风头正劲的丹麦设计事务所 BIG 给卡城带来了什么设计新思维。 Site Image via REX

国际顶级建筑设计团队入选参与设计 新的卡尔加里中央图书馆 转载/翻译/蒋格橹

拿大卡尔加里市从38份设计项目意向书当中选中四个建筑师设计队伍参与下一轮的中央图书馆的设计方案 竞选。各参选设计团队将利用当地和国际建筑师合作力量来设计这个面积为 286,000 平方英尺的“地标”建筑。 四个入围队伍包括: 3XN and AECOM (Denmark and Calgary) KPMB and BKDI (Toronto and Calgary) REX and Group2 (New York and Calgary) Snohetta and DIALOG (Oslo/New York and Calgary)

“毋庸置疑,我们很高兴得到如此的热烈反应,” 卡尔加里公共图书馆董事会主席珍妮特·哈钦森说,“新的 中央图书馆对于创造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健康社区具有非常重要和直接的作用。连接新老城市社区的地理位置 将对新兴城市社区 East Village 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的中央图书馆将是全市公共图书馆的心脏和枢纽,响应卡尔 加里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同时也为本社区居民和十多万在市中心工作的市民提供服务。” 四个入围设计团队要到2013年9月4日提交他们的方案,评委会将于10月份确定的最终方案及中选团队。 新的中央图书馆建筑工程预计于2015年夏季开始施工,计划于2018年开业。(news from CMLC) q

“This will be a critical community space that inspires thought, collaboration and conversation. I can’t wait to see it take shape!” -Mayor Naheed Nenshi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卡城时事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这是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市中心东部沿弓河流域受灾严重,我们 在市中心的很多公司停顿了一到两个星期,而市政府办公楼计划需 要花一个多月时间才能慢慢恢复正常。

2

但是我们惊奇而振奋地看到 CALGARY STEMPEDE 牛仔节按期举行。 我们相信与市政府一街之隔筹建中的中央图书馆以及正在大力发展 的新兴社区 East Village 会妥善地处理好未来的水灾防患问题。

文/图/张霞

这次洪水来势汹汹,百年一遇。大家可能读了太多洪区新闻,但好像 HERALD (本地日报)上对我们这些洪区外

人的生活没什么报道。那我就借此角落唠唠吧。对我这洪区外之人,可以说影响不大,震撼不小。过去都一个月 了,那些场景,感慨,人与事至今还历历在目,蒙太奇般交织穿插着在脑中播放: 我六岁的女儿学会了两个词“compassion”和“generosity”。因为 C-TRAIN 轻铁站上到处都是那幅满身泥水志愿 者的宣传广告,名曰“our compassion runs deep”“our generosity runs deep”。我这些时间只要一开水龙头,小 家伙就凑过来:“mommy, you should save water, because of the flood”. 说的我自惭形秽,立志做个好市民。愣是 在紧急状态解除前,每两天才洗一次澡,每次五分钟,严格遵守政府指令,用洗菜水给干渴的花园淋点水而已。 洪水开始在那个星期五,到周末时所有超市瓶装水都脱销。我们也去买了一罐 propane,准备没电时烧饭吃烧 水喝。真的算是居安思危的好典范。在中国的妹妹在微信上看我发的那些有过之而不及的照片后说: “回国躲躲 吧,命要紧”。我说没那么严重,她不信。那洪水对我而言真的很不真实,只存在于照片里,尽管对那些灾区不 幸的人们,没有比淹掉多年苦心经营的家更真实的经历了。 自从洪水爆发以来,一直在家上班。感谢互联网技术,一直可以和老板同事联系,还能打开并编辑办公室网络上 的文件。还有一位灾区同事因没法回家取电脑就来我家上了两天班,中午休息时在后花园吃沙拉,烤羊肉串,笑 谈时事也是一段有趣的人生经历。顺便说一下,用的那罐煤气就是“居安思危”现买的那罐。 很吃惊 STAMPEDE PARK 居然照常开放。我女儿是个“little buckaroo”,所以每年至少要去牛仔公园两次。今年 当然也不会例外。那天坐在 C-TRAIN 上,我和女儿都是一身牛仔装束,女儿更是期待无比的样子。对面一女滴, 上下打量我和女儿,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我注意到她表情时感觉很无辜。正好快到了,女儿看到窗外长龙一 样的队问道: “mommy, are those people lining up for breakfast?” 不等我回答,那女滴说道: “the line is for people getting into the park”。她说话了我就对她笑笑,说: “It’s a nice day today, no wonder so many people.” 她的回答 令我哑然: “there are half million people out there who are homeless, and you people still go to the party?” 从她说的 数字看这人大概有过激症什么的,所以没再理她。招呼着女儿下了车。 HELL OR HIGH RIVER,生活还要继续。艺术家们已经用最快的行动写了有关洪水的歌,做了各种各样的 MTV 贴到 YouTube 上。新闻评论员已经发表了数篇连夜出稿哗众取宠的时评文章,讨论洪水对阿尔伯塔政客的影响。没准 山水倒转,这次洪水是改变某些政客命运的好时机呢。听见有人为不用上班还照发工资而沾沾自喜,有装修公司 为很快源源不断的活源而欣喜若狂。有人哄抬旅馆租金,更有人趁火打劫......不由想起鲁迅的一首词,好像是:”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有多少人真正 Care? 这个世界的确缺少些 compassion 和generosity ,但是该去责怪谁呢? 眼下只能庆幸,我们还有家可归,虽然成了彻底的 CALGARIAN -音译“卡在家 里”。 至于洪水对规划和设计的影响,感觉是对未来城市设计的挑战和冲击。正在做 DOWNTOWN 城市设计政策规 范。本来就收到各方神圣的书面呼吁,要求为了更加 pedestrian-friendly, 应该好好处理防洪规范造成的 grade separation,现在可好,省政府出台的新政策对此更是雪上加霜。城市设计讲究空间关联和视觉渗透,难道未来 的 downtown 会成为挡土墙,楼梯,坡道,鸡腿柱,实墙,堤坝的天下吗?卡尔加里就像很多其他城市一样, 是始建于两河交界处。水作为人类生生不息的源泉,自古就是城市选址的决定因素。卡尔加里现有17个社区在 flood fringe 以内。省政府要求在 flood fringe 内的现有建筑在做防洪处理后才在下次洪灾后给赞助。这会不会导致 大家都在近期提交改造房屋以符合防洪标准的新申请呢? 由谁来决定防洪措施符合标准呢?这次百年一遇的洪水 会对未来的城市设计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q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卡城时事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3

Image Credits (from top): Lyle Beaudoin Lyle Beaudoin Bandit Queen Malcolm www.flickr.com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建筑散文 塚本由晴(Yoshiharu Tsukamoto),当今公认民用建筑设计的代表人物,其擅长将一栋最小的 建筑设计出生动且多变的功能,并创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其92年与妻子贝岛桃代共同创立犬 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主要作品都是以便宜的材料与简单的结构,建成随意但实用的 建筑物。正当国际知名建筑师纷纷到东京设计奢侈品牌旗舰店的时刻,塚本以化繁為简,以既 有的木质结构和施工方法,创造具有高度趣味空间的建筑。塚本的风格与观点代表四十岁世代 建筑师的共同特质:幽默、犀利,善於沟通,而且 贴近真实。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塚本由晴

www.bow-wow.jp 文/图/ 陈斌

一、塚本由晴那个世代的建筑师,出社会时正逢日 本经济泡沫期,缺乏设计大型建筑的机会,连进大 型建筑师事务所的机会都很少。故这一代的建筑师 初执业时只能接小型建筑设计案,如私人住宅和旧 屋翻新等,却因此「看到社会的真实面」,也有更 多时间思考都市问题 二、塚本是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的信徒,坚信建 筑必须以「人」為本,透过使用者不断注入新的力 量,建筑才会有生命力、成為「活」的建筑 三、塚本由晴特别强调建筑和人之间的和谐感,如 何让人在建筑物中能更长时间的存在,是建筑师的 重要课题 四、塚本由晴是「轻建筑」的拥护者,代表作「迷 你屋」高三层,三层面积加起来九百英尺,却连停 车位都设计进去,曾获1999年的东京建筑金奖

塚本由晴是我在康奈尔最后一学期设计课的辅导老师。看照片(照片前左二)就能知道,他年龄比我大不到

那去,可名声在国际上却是斐然。他和他的太太贝岛桃代(照片前左一)创立的Atelier Bow-Wow 在美国和日本 的建筑界和学术界都非常知名。同时,塚本还是东京工业大学的教授,并在美国的哈弗大学做客座教授多年。 我有幸和一群康奈尔本科高年纪的“小朋友”们选到他的课,并有机会认识到这样的一位先生。我第一次见到塚 本他就吓了我一跳, 他的随意和自信让我着迷。老实的说,他的英文并不好,带有非常浓厚的日本音。但他在 外国人面前毫不拘束,侃侃而谈。我们母语不是英文的学生,听老师讲课听到大概就感觉不错了。塚本不行,学 生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要弄明白,实在听不懂的他就要求那个学生把单词写出来,然后他问他的助教相对应的日文 是什么?我上他的课开始感觉超级紧张,生怕自己说错。 我对日本人的印象一向是他们严谨有余,活泼不足,可这个话不能用在塚本身上。塚本讲的累了会抬腿就开始瑜 伽动作,而全然不顾其他美国老师的存在,他感觉学生讲的无聊会坐在那里打瞌睡,丝毫不留情面。他的感性和 理性仿佛在瞬间转变游离。作为一个明星建筑师,塚本的建筑理论是被他称为的“行为形态学”( Behaviorology ) 简单的解释就是他认为所有的建筑如果放在历史文脉中都可以归结于行为学,而建筑的形式便是这种行为的载 体。塚本质疑当今建筑界的不真实,他认为我们周边的许多建筑都是找不到存在的理由的,高耸入云的摩天楼常 常被空置的原因是因为规划者和设计者从来没有从城市的行为学角度来考虑问题。塚本认为建筑行为是一个自发 的过程,而不是缘于建筑师的奇思妙想。 在美国,教授和学生的关系通常十分密切,设计课教师叫不出学生名字的现象很少。每每课余,学生就和塚本扎 在酒吧,一边聊天,一边喝酒。塚本的酒量不大,但挺能忽悠,总是说个大家都听不太懂的笑话后让大家和他 喝。他一年四季奔波于世界各地演讲,也喜欢一年四季和世界各地的人喝在一起。 因为这个学期恰好冬天,塚本总带一个花色不能再多的针织帽子,看上去很滑稽。但先生的骨子里都满是日本建 筑的魂。你要是去看看他们事务所的东西就不难看出,他的建筑一点也不花哨,却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和思维能 力。他们的施工图可能是这个世界最有人情味道的建筑详图,呵呵,您上网搜搜吧! 因为篇幅,今天我就不说我在设计课上从塚本那里学到和偷到的真功夫了,协会马上要组织大家出游了,您要是 有兴趣,我们见面聊聊吧! 最后不得不炫耀一下,我在塚本的课上得到了A,没给咱卡尔加里人丢脸,不过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这个成绩 还是用每天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换来的。q

4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规划知识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卡尔加里的规划体系简介 文/窦征 图/窦征 Pshowing 不管是做小住宅改造还是 大的公共建筑设计报批, 大家接触最多的规划文件 大概就是市政府的 Land Use Bylaw。那么这些规 划文件是如何制定确立的 呢?我们又能如何了解并 参与到这个体系中呢? 请看窦征给我们的详细介 绍论述。

介绍 Calgary 的规划体系之前,不能不提一下省一级的规划法-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Act (简 称 MGA )。 由于加拿大各个省相对独立,联邦一级并没有针对规划方面的法规,因此省级的 MGA 就是最基本 的法规,它其实并不能称为规划法,因为在规划之外还规定了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权限,比如市级政府能收的 税等等,说它是行政管理法大概更确切。只有 MGA 规定的具有法律性质的规划文件才有法律效应(比如 Area Structure Plan ),而地方政府通过的其他不在规定之内的规划文件则不具备法律效应(比如一些 Community Plan, Guideline 等)。 在Calgary, 规划行为大概可以分成两大类:政府一级的规划;和咨询公司为开发商与业主制定的规划。 而政府一级的规划,又大体可分为两类:政策性和指导性的规划 (Policy Plans);与规划审批 (Plan Implementation & application)。这两类规划行为分别由两个部门负责:Land Use Planning & Policy; Development & Building Approvals. 规划审批程序在以前的策刊中有两篇文章阐述,这里就不重复了。主要说说政策性规划。 政策性规划由上至下大致可分为: 1.总体规划 (The Municipal Development Plan) 2.区域研究(Regional Context Study),其前身叫做 Regional Policy Plan。与中国的区域规划不同,卡尔 加里的“区域研究”的“区域”不是包括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大区,而是城市行政边界以内的较大的区域。 3.在区域研究以下是分区规划,未开发地区的分区规划称为 Area Structure Plan(ASP),建成区的分区规划 称为 Area Redevelopment Plan (ARP)。 4.其它还有针对特殊地点或问题的 Guideline,Study 等等。 5.总体规划和 ASP,ARP 都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Bylaw),要通过公众听证会,由议会投票通过,对二者的 任何改变都要通过修编,修编则要再举行听证 会,并由议会通过。其它政策规划虽然也由市议会审批通过,但都

5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规划知识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不具有法律效应,比如区域研究。所谓法律效应,就是说开发商和咨询公司可以根据文件的用词而跟市政府争论 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因此在制定这些规划文件时,措词要严谨但又要给与一定的灵活性,最后都要经过市 政府内部律师的审阅。 1.总体规划 The Municipal Development Plan (MDP) 指导 Calgary 发展的首要政策性规划是“城市发展规 划”(the Municipal Development Plan ), 相当于国 内的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城市未来60年的长期发展政策 与战略,市政府所有的政策(不仅仅是规划)都要与之相 呼应。卡尔加里市2009年刚刚通过了最新制定的 MDP,与 上一版(1998年版)有了非常大的改变,体现了可持续发 展,新都市主义,提高密度,提倡步行,控制城市蔓延, 节约能源等等最新的规划与环境理念,也体现了市政府与 规划师致力于降低温室效应的决心。 2.区域研究(The Regional Context Study) 这一层次的规划主要是针对 Calgary 从周围 Rocky View 和 Foothill 行政区兼并土地后制定的。 Calgary 市的 发展是不断从周围的农村行政区兼并土地的摊大饼式的发 展模式,被称为 Annexation。这种兼并模式只是改变了 行政区的界限,即原来的农村地区变成城市行政区,而并 未改变原来业主对土地的拥有权。土地兼并后,城市的行 政边界内部包括了大量的农田生地,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 储备用地。区域研究则是对这些储备用地进行宏观的调 查分析,标出重要的环境走廊,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未来 市政管线的走向以及市政府提供这些管线的预算,如何安 排管线更为经济合理,制定出宏观的用地性质。 区域研究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根据市政基础设施的合理投资方向,制定出未来分区规划的边界和顺序, 例如,某区域未来可分为6个分区 A,B,C,D,E,F,根据市政投资的合理性,这6个分区按 C-D-B-A-E-F 的顺 序依次开发。可以说,区域研究对于城市的发展的合理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市政府已经完成了对2007 年从 Rocky View 兼并的所有土地的区域研究规划,分别是以下文件: • • •

East Regional Context Study; West Regional Context Study; North Regional Context Study。

除了新区,在建成区为了更好的解决一些大范围的问题,也开始制定区域研究规划,目前建成区只有一个 South Shaganappi Communities Regional Context Study。 3.分区规划(Local Area Plans) 按非建成区(Greenfield)与建成区,这类规划分成 Area Structure Plan(ASP)和 Area Redevelopment Plan(ARP)。 分区规划制定了详细的未来2-30年左右该地区的各种用地性质,人口或建筑密度,以及对每种用地性质的详细政 策(比如什么样子和规模的商业,该怎样设计, 停车场应该放什么位置等等)和相应的市政工程配套(比如公交 线路,道路分级,公园的步道系统)。由于 ASP 针对 Greenfield 地区,往往更侧重 于未来的市政设施及对发 展的控制。ARP 针对建成区,往往更侧重于城市设计,建筑体量方面的控制等,市政配套则不是重点。附图以最 近通过的城市北面的 Keystone Hills ASP 为例显示了分区规划的详细程度。 分区规划可以说是开发商与咨询公司制定规划的重要依据,在分区规划提供的每种用地具体政策的指导下,咨询 公司的规划师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规划,否则,如果不符合分区规划的政策规定,在递交申请时往往会遭 到拒绝,或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来与市政府的规划师协商沟通。

6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规划知识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7

市政府制定了以上这些政策规划,为开发商提供指导,下面的工作则是靠开发商来具体设计和建设一个地区 了。开发商和咨询公司提交的申请,大体分为:Outline Plan,Subdivision,Land Use Designation 和 Development Permit。 Outline Plan 相当于国内小区的详细规划,把具体各种用地的地块,路网,不同住宅类型,市政管网标出来, 由市政府规划师来核对是否符合分区规划。Outline Plan 一般是与 Land Use Designation 一起申请的,由市 政府 Land Use Planning & Policy 的 Subdivision 部门审批。审批后,开发商再按照开发顺序,一个小地块 一个小地块的划分具体 lot,那就是 subdivision 也叫 Tentative Plan 的申请。 Land Use Designation 可以是针对一个地块,也可以是针对多个地块。如果是一个地块,则由 Land Use Planning & Policy 的 Land Use 部门审批。所有用地性质的改变都是要经过听证会,由 Council 批准的。 具体到一个地块上建房子,则是 Development Permit 的申请,要提交给 Development & Building Approval 部门,这个在以前的策刊上有详述。 在规划审批阶段,市政府的规划师们一方面依据政策规划,另一重要依据就是 Land Use Bylaw。 在这样一个体系下,市政府的规划师与开发商们共同建设着这座城市。q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规划散文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规划与健康(Planning and Health)文/图/Brenda Wang (王梦雅)

大家有没有设想过,在卡尔加里生活中突然间没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来想象一个生 活中的小场景:走5分钟的路到公车站,等十分钟左右,坐上半个小时的公交,然后继续转车,最后到达超市? 买了一些日常用品后,拎着沉重的购物袋走到车站,等待公车的到来,坐半个小时,转车,走路回家。其中还不 包括从家到工作地方,以及接送小孩上学。开始头疼了有木有? 近来看到一些关于小孩健康指标的研究(report from Active Health Kids Canada),只有28%的中小学学生是 步行或者骑车到上学的,而58%的家长表明他们的童年是步行或骑车上学的。如今的青少年的运动量远远不如他 们的父母那一代人。11岁和12-17岁的孩子中只有7%和4%的人实现每天健康指数。 卡尔加里一些学校老师也反映每天早上学校附近交通堵塞的问题,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步行或者骑车上学。大部分 家长选择开车接送小孩上学是因为省时省事以及担忧安全问题。那么,用小孩子的健康来活得所谓的节省时间跟 精力是否值得呢? 很多学校都开展了一些提倡健康上学的program,每年政府都会用数百万的钱来补助到学校给这些提倡健康项 目,但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让小孩子们“动起来”呢?也许这些问题对于从事规划行业的人来讲也应该纳入考虑范 围之内。之前在上大学期间,有同专业的同学在班上进行讨论,是关于规划与残疾人的话题,当时不太懂规划和 残疾人有什么联系。现在想想,北美这边的规划学与社会问题紧密相连,如今老龄化人口的加剧不得不然我们思 考如何把现实环境(built environment)设计的更人性化。再加上最近看的这些针对小孩健康的研究,规划这 个领域让我更觉得应该深入人心,规划不应该仅仅是宏观意义上的政策拟定,更应该是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元 素融入规划政策中。不觉得那种 各个政府都出台的各种发展策略比如说Municipal Development Plan, InterMunicipal Plan,Growth Plan等 可以真正意义上改善我们现在的生活。那些都是针对将来发展的一些条条框 框。 当然,我们如今依赖的汽车文化的生活方式不单单是由那些政府的发展政策引导的,也有很多经济发展导致的

8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规划散文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结果,比如说扩展新区对开发商来讲利润丰厚,在自由经济体制下是必然的。但我们是否忽略了一些常识性的东 西?例如为什么会把学校建在一个比较繁忙的十字路口?为什么会让千千万万个快餐店,咖啡店(Tim Hortons, Starbucks, MacDonald,Subway)肆无忌惮的建汽车通行道(Drive Through)? 为什么不能鼓励更多的社区便 利店提供更多种类的健康食品从而减少大家到大型超市的短暂拥挤?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自行车道?为什么本应 该提倡的公共交通的费用会与日俱增?还有很多为什么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很多社区中的pathway附近的环境都很美,如果政府把修建这种社区pathway的精神用在延伸城市商业区与居民区 之间,给一部分人上班提供走路或者骑车的环境,或许可以从本质上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可以把部分 修community pathway的钱用来改扩宽城市中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如果幸福的指数是取决于每天在交通上的时间,我是不幸福的,每天要开高速半小时的生活方式不是我选择的。 在这里对于那些每天上下班穿梭在Deerfoot Trail, Glenmore Trail, Crowchild Trail,Downtown中的人们深 感敬意! 回到主题,规划与健康,我认为要规划出健康快乐的家园,需要每个人尤其是从事规划行业的人多从“common sense”(常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做父母可以每天多与孩子共同锻炼半小时,小孩子或许可以更茁壮的成长。q Brenda是在用心地思考和探索规划对于改善社区和生活的重要性。我也身有同感,我们设计的成果最终是要被使用者,人, 去检验并维护的,一 个好的设计应该是能满足使用者的人性要求的。谢谢王梦雅的分享。

9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会员随笔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背叛 文/朱青模

图/蒋格橹

我们是远离成长故土追求梦想的一群人,但对故乡总有难以割 舍的怀恋和牵挂。青模叙述的话题有些沉重,但我很高兴他能 表达出来和大家分享。 这是一种勇气。谁没有一些痛苦难言的心事呢?敞开心扉,你 自己也许就能找到心念通达的更好途径。

离开建筑设计已经远了,但是我心里装着比它让我更牵挂的事。我就借这个机会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或许 能给协会提供一个可供探讨的话题。 我家乡流传着较纯正的中国传统:人和人之间讲究严格的长幼尊卑;人们注重祭祀祖宗;讲究考取“功名”以出 人头地等等。村里人世代都注重修建祖宗祠堂,即便家里穷得吃不上饭都得想办法凑钱。 相比之下,村里的小学校却人心涣散。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取“功名”,同时又对学校漠不关心。 由于村里人倾向于欺负外地人,而本村人又都急于往外跑,学校里根本就没有合格的老师。我到学校去以后下决 心要捐几台电脑供学生使用,心里希望学生可以通过上网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但是亲戚们劝我别捐了,他们说 那些东西最终都会变成校长等人的专用品,学生是不会有机会用的。 我在学校看到过一台286之类的电脑。校长打开门让我进那个小房间去看时,那台电脑上积满了灰。他说不敢拿 出来给学生用,否则用不了几天就砸坏了。我再看看教室,所有的窗户上都安了金属栏杆,象监狱用的那种。几 乎所有的栏杆都有严重的扭曲变形。我估计学生们每想一次在远方打工的父母都会踢一次栏杆,大概他们都在那 些栏杆上练成了一身硬功夫了。 和那些栏杆比起来,电脑应该更不堪一击吧?所以我放弃了捐电脑的想法,但是我心里一直都想做点什么。其实 我也想过有一天到那儿去当个小学老师,但这就是一闪念之间的事。坦诚地讲,我是离不开加拿大了,因为我现 在实在没有“下地狱”的勇气。 上次回家时,前村支书带了一些人上我家提凑钱建祠堂的事。我跟他们提了我的想法:凑钱建祠堂未尝不可,但 是在这之前应该好好关注一下学校,比如添置设备和聘请合格的老师,为外地老师创造好的工作环境等;学校要 建立起严格的财务监管制度,以便有效地接受和利用捐款。支书等人都说:“那是政府的事,和我们不相干,我 们应该做的是把祠堂建得漂漂亮亮的,这样就不会被别人瞧不起。你看看别的宗族的祠堂都建得多气派呀。”他 们告诉我说等我出完了钱,他们将会为我立一块碑,碑上刻上名字,甚至可以镶上我的照片,以便后人铭记。太 荒唐了!也有人表示祠堂建得好不好关系到祖宗是否可以保佑我们多出些人才。我对这些荒唐的提法立即表示了 愤慨。 来回很多个回合后,有人发现我的态度较坚决,就单刀直入:“你给多少钱都能帮到我们,你打算给多少?”我 很肯定而且很伤感情地说我一分钱也不能出。我要以此来表明我不支持他们的这种做法。我说完之后,他们呼啦 一下走光了。我站在家门口目送他们离去,心里充满了失落感。

10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会员随笔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后来我可以感觉到我家里人在村里为这个事受到些压力,根本原因就在于我这个被祖宗保佑着走出村子的人简直 就变成了一个叛徒。 而我现在想表达的是我要做我认为对的事,而不做我认为错的事。即使我的做法是背离传统的,即便在感情上对 我出生和成长的那片水土上的亲人们而言是一种背叛,我也要坚持这么去做,因为如果我不能冒着压力去坚持, 他们自己不知道要到何时才会去寻求一些改变。 祖宗完成了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的使命,但是他们不应该要求我们搂着他们的传统不放,我们应该用我们自己的 标准判断我们该如何走自己的路。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也是这个道理。 寻求真正的改变往往意味着背叛,但是如果你是既得利益者,你用“不能背叛”或者“坚持传统”这个说辞一定 能拉拢大量的支持者,即使他们会因为你攫取了过多的利益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回想起来,当年我肩上或多或少扛着改变家庭命运的使命离开故乡,多年后当我准备对家乡有所回报时,我变成 了一个背叛者。 我很惭愧我没有什么大的造化,所以我眼睁睁地看着那本应该改变的一切而基本无能为力。多年来的经验使我对 改变成年人的观念失去了信心,我希望孩子们能有机会接受我的“背叛论”。那些死死捆绑着人们的陈旧观念如 果不改变,捐过去再多的钱放到他们手里也不会带来新的希望。 每当我想到加拿大的每个小镇都和所有的大城市配置同样的教学设施,而家乡的那所学校只能被学生甚至老师用 来发泄怨气时,我的心都可以滴出血来。q

11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会员风采 这期会员风采我们来介绍CCAAP的理事会成员,也是策刊的主编之一,窦征。 自策刊第5期以来,我在会员风采栏目中开始向大家介绍了陈斌和于大中。我们的目的是让大 家相互认识,知道自己身边平凡而真实的经历,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同行一起来分享他们自己的 过往。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玉在山而木润 玉韫石而山辉

“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相信这是我和很多接触了解过窦征的朋友们的共同感受。 杨小奕说她是一个象玉一样的人,温润而有内涵;陈斌说,和窦征一起做工作,感觉特别放 心,因为她会细心地做好所有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方方面面。

图/文/窦征

题/蒋格橹

窦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她用她的相机摄取了许多让人惊叹的照片。如果你用Facebook, 去搜 Ellen Dou,通过她的眼睛,你会发觉原来我们的周围居然如此诗情画意。 通过窦征的自述文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她的经历,一起来体验她对工作和生活的真实感受。

我在国内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当老师3年。 2000年底移民加拿大,登陆多伦多。找到一份画图的工作,干了快一年,发现要进入专业领域,最好有当地的学 历,于是2001年进入滑铁卢大学的规划学院攻读规划硕士。这一阶段的学习对我的职业发展来说影响非常大,也 很辛苦,尤其对已经工作了几年的人来说。记得很清楚,在最辛苦的时候,一星期一共才睡了10个小时,完全靠 咖啡来维持正常的思考。有很多课程在中午,为了省钱,中午往往就买个muffin充饥,等毕业后看见muffin就倒 胃口,现在几乎都不吃了。 当然这段经历对职业的发展也很受益。首先是语言, 每一门课都要在短时间内看很多专业书,写paper,做 presentation,另外还要作助教,组织本科生讨论。这些要求无形中提高了英语的听,说,读,写水平。 另外是对加拿大政治和规划体系等背景知识的了解。规划与政治密不可分,在学习期间我才第一次听说 municipality这个词,并了解了它与City的不同。 还有一方面是对研究方法的训练。由于在中国和加拿大都经历过研究生的学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感觉加拿大对 毕业论文要求很严格,如果研究方法不严谨或有漏洞是不会被通过的。对研究方法的训练甚至对我后来的工作都 有很益。

12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会员风采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在滑铁卢的时候可以说就对Calgary心向往之,因为当时有个校友在City of Calgary作规划师,来滑铁卢做过 几次报告,觉得Calgary这个城市运用了很多新的先进的规划理念,好像规划活动也很活跃。在毕业找工作的 时候,就把目光转向Calgary。在艾尔伯塔省(Alberta)规划师协会的网站上找到当地的咨询公司名录,第一 个看到的是Brown & Associates Planning Group, 刚好还有该公司的网站,看到介绍既有Planning又有Urban Design,与我的兴趣相符,就试着直接寄了份简历过去,没想到几天后就接到电话面试的通知,正好赶上他们要 招人。面试很顺利,就这样2004年夏天我就来到离banff仅一个半小时的Calgary。 在Brown & Associates, 我的工作主要是进行小区设计,在这里与Tracy成为了好朋友。 因为一直不服气中国人 只能做设计,相信中国人也可以写好(规划)政策,于是在2007年申请并得到了市政府的规划工作,成为了Land Use Planning & Policy部门的一名政策规划师,主要职责是创建并管理Area Structure Plan。在加拿大作政策 规划与中国不同,技术性的工作不多,规划师大部分时间都在协调各方面的兴趣与利益,比如市政府各个相关部 门(交通,园林,给排水等),业主,开发商,市民,甚至是议员。最后的成品从专业角度来说可能不是最合理 和最好的,但却是最能均衡各方面利益的。在市政府工作的这几年,语言,与人交往,项目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又迈上了一个台阶。可以说,来市政府工作完全不是从工作的稳定性和福利方面考虑的,而是为了职业的发展和 自己的兴趣。 加拿大的政策规划都是着眼于远期,在规划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等的调查研究都很慎重。比如对规 划地区的生态评估就要几个月,还要做交通模型,给排水模型等等,加上很多公众参与机会,因此一个Area Structure Plan作下来往往至少要1年多,如果碰到特殊情况就更长了。比如我在换到新的部门之前进行的South Shepard Area Structure Plan, 因为中途发现了一个70年代废弃的垃圾填埋场,在才离开之前就进行了2年,离 开后由继任的规划师又作了快2年,今年5,6月份才拿到议会审批。 由于喜欢做没有做过的事情,喜欢在能力上挑战自己,在做过2个Area Structure Plan,对其过程熟悉了之后, 于2011年夏天从规划部门跳到Corporate Properties & buildings部门。这个部门是对市政府所属的建筑与土地 进行规划与管理,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职位名称从规划师变成了Strategist。以前的规划部门是面向公众 的,对外的服务;现在的部门则是面向市政府内部的business管理,对内部各部门在办公室,建筑与土地方面的 需要提供服务,对市政府的运作了解得更多。目前在这个部门已经工作了快两年了。 工作之外的业余爱好,一个是摄影,一个是hiking,住在卡城的人,谁又不是呢?面对雄伟壮阔的落基山,不能 不爱上这两样。刚到卡城那年买了尼康D70,一直伴随着我的旅途,留下值得纪念的点点滴滴,直到去年圣诞节 买了尼康全幅机D600。自从爱上摄影,便越来越多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即使不进山,卡城的春,夏,秋,冬, 也各有风情。山里的trail也陆续走了很多,渐渐发现能够当天来回卡城的trail已经走得差不多了。q

13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摄影杂谈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许勇杂谈摄影(3)

光线运用:从旅游 纪念照说起 文/摄影/许勇

我最常用的相机是iPhone手机。无论是居家还是旅游在外, 它让你能在2-3秒钟内就开始拍摄。 但是在不理想的光线环境下,傻瓜相机往往按不下快门,按 下了的照片也是模糊。或是人脸黑乎乎,或是窗外美景白花 花。我想这是为什么你需要一套笨重的单反相机器材来给家 人抓住美好瞬间。 非常感谢许勇给我们分享他的经验和作品。

摄影本身其实就是光线的游戏,玩摄影就是玩光线在底片(现在是感光元件CMOS或者前几年的CCD)上留下的效果,所以 光线的运用十分重要。光线运用就是要把被动变为主动。从我们常见的所谓旅游纪念照来讲,常见误区就是我们很多人认为 太阳光在那里摆着固定了,有什么光线运用一说,所以根本不会去考虑用光的问题,至多让拍摄对象对着太阳咔嚓一张了 事。 但是,如果你想使户外人像摄影具备专业品质,那么最好别让太阳直接照射在脸部,这样会使每个人都眯着眼睛,眼睛无法 睁开,脸部光线硬朗,鼻子在面部有很重的阴影。除非你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故意想产生这种硬朗的效果。 不同的阳光角度决定不同的光线效果,其实拍摄户外人像最常用的、最出效果的不是顺光,而是侧逆光,这样被摄者周围就 有不错的边缘光效果,勾画出头发轮廓,没有光直射在面部,面部就会显得比较柔和自然。类似的做法是让人物站在阴影 里,但要注意避免树叶或树枝的投影打在面部产生花脸效果。 问题来了,这样人物面部光线有点暗,拍出来脸发黑怎么办?曝光加个一到两档也算个办法,脸部曝光没问题了,可背景又 过曝了。我们这时就要考虑给被摄者,尤其是面部补光了。 补光的办法有很多,很多书上推荐首选的是反光板,很多摄影商店都有卖,最常见的是一面金一面银折叠的那种 。理由是 光线自然,实现方便。但根据我用了几年反光板的经验,如果是强烈的直射光,用这种金银反光板反射出去的光线仍然很强 很硬,依旧晃得人睁不开眼;白色的比金银的要好得多,但反光稍弱,推荐32”五合一的折叠反光板,折叠后很容易放进摄 影包里又不至于反光面积太小,可以有金、银、黑(用于减光,很少用到)、白以及白色透光板五种用途,最常用的是白色 反光。如果是非强烈的直射光,也可以用金银色,反光效果好一些,其中金色反射出来的暖光看起来暖洋洋的,有时候感觉 很不错,但不可滥用,否则皮肤颜色偏黄不好控制。不过无论哪种反光板,最好是有人帮你拿着,这对于我们出去以旅游为 主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有时候还是不太方便。当然没人帮忙时可以想办法靠在树上或膝盖上,或者用一只手拿着。总之用的好 的话,这是最自然和简便的一种补光方法。 另外一个比较方便的办法就是用闪光灯。用闪光灯补充光,使闪光灯的光线跟自然光融为一体,效果就很好了。 关于闪光 灯的运用也有很大的学问。很多人觉得闪光灯只适合室内和天黑以后使用,而在光线充足的室外,再好的闪光灯也只能是“ 英雄无用武之地”;还有人觉的闪光灯会破坏现场气氛,好的摄影师只用现场光,不用闪光灯……我觉得这些观点都是没有 充分理解闪光灯的重要作用,其实正常情况下你最好都考虑一下是不是需要打灯,除非现场光线特别理想,就是你想要的。 打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被拍摄者的眼球上会有一个明亮的光点,摄影术语叫眼神光,会显得眼睛特别炯炯有神,有立体感 而不是一个黑洞。

14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摄影杂谈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作为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我们不需要做的太专业,专业人像摄影师往往带着大堆的装备,一个摄影助理,几个带反光伞或柔光 罩的专业闪光灯......其实有时仅仅在别人认为在户外白天不需要闪光灯的时候打开你相机上的闪光灯,就能取得意想不到 的效果。 下面讲的要更进一步了:在充分理解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后,你经常会想拍摄一些大光圈浅景深的人像照片,而大光圈意味着 要提高快门速度。很遗憾,现在采用帘幕机械快门的单反相机能跟闪光灯同步的快门速度一般只能达到1/320或1/250秒甚至 更低的1/200秒 ),超过的话只有画面的一部分能够被闪到。 这时你就要用到一个被称为“FP高速同步闪光”的功能。利 用外接闪光灯产生的一系列高频连续闪光来达到使整个画面都能得到闪光的效果。FP高速同步闪光可以达到1/8000秒的闪光 同步速度,但同时闪光指数会有较大损失。再进一步就是无线同步闪光了,这个功能允许相机控制远处的闪光灯与相机快门 同步闪光,同时也支持FP高速无线同步,这样就可以让闪光灯离被摄者近一些从而弥补闪光指数的损失。 上面提到的FP高速同步闪光功能并非所有的单反相机都支持,全画幅都没问题,APS-C画幅的尼康至少要选用D90及以上的如 D7x00、D300s,而D3x00和D5x00不支持;佳能倒是市面在售的T3及以上的都支持,但好像只有60D以上才支持无线同步离机 闪光。不好的消息是相机内置的闪光灯不支持,您需要单独配一只闪光灯;好消息是市面在售的尼康佳能原厂闪光灯基本上 都支持,觉得原厂灯太贵的话,也可以回国的时候或在eBay上买一支国产最新的永诺568EX II,价格人民币900左右,价格 便宜量又足。 如果您已有的单反相机恰好不支持或者不想再单独购买一支闪光灯,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用 ND滤镜,也就是中灰滤镜来降低 快门速度从而达到闪光同步,保持大光圈的同时利用中灰滤镜把曝光时间减低到1/320秒或1/250秒,这也不失为一个简便易 行的办法。有关滤镜的选配我后面也会有介绍。 另外需要提到的一点就是闪光灯的柔光问题。现在普遍认为闪光灯还是属于点光源,因此它的光也是属于硬光,不够柔和, 所以应该想办法柔化。柔化的主要途径就是扩散发光面积(这 里先不讨论反光伞柔光箱等专业设备,大部分人出去玩不可能 带着这些东西到处跑)。外置闪光灯一般都配有乳白色的柔光 罩,eBay淘宝上也有卖用于内置闪光灯的塑料柔光罩,价格倒是 很便宜。效果呢,我试过,毕竟扩散的面积有限,有一定的效 果,但不太明显。用外置闪光灯加上一只20x30cm的小型折叠式 柔光罩就要好很多。其实在我们一般在室外打补光也不用太纠结 这个问题,就算不加柔光措施,毕竟闪光灯的光线作为辅助光只 占自然光的一部分,人脸看起来并没有显得光线不自然。 网上都说,摄影爱好者,尤其是喜欢拍人像的,镜头玩到一定程 度就开始玩灯了,感兴趣的话,下一步要玩的就是离机闪和多灯 布光了,欢迎感兴趣的摄友和我一起探讨。这里推荐一个网站: 闪卓博识(http://www.shanzhuoboshi.com),里面的闪光灯初 级课很适合对人像摄影感兴趣的摄影爱好者。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以上的一些法则有很多时候并非不可违 背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单纯的拍人像,我们拍的是环境人 像。比如到了一个地方,面对着漂亮的山山水水,LD要你帮她拍 张照片,结果一看是很强的顺光或侧光怎么办?其实我们是可以 想办法的:除了前面所讲的五合一反光板用作柔光板,把直射太 阳光柔化一下以外,还可以看看有没有什么带阴影的地方可以调 一下位置,或者带个宽沿的遮阳帽,或者有时带个墨镜也可以避 免拍出眯缝眼......而且这种环境人像也不需要太大光圈太高速 度,补光也用不着想的那么复杂,注意构图就行了。只要脑子里 随时装着用光的概念,照片出来就不会太差。比如太阳被云遮住 的时候,光线是很柔和的,这时候大胆使用顺光也没什么问题。

15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摄影杂谈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至于室内人像摄影,有两点需要提醒:一是白天室内摄影,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窗子透进的自然光线做主光(如果是直射阳 光可以考虑拉上白纱或浅色窗帘),用闪光灯打补光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二是闪光灯打光方式,建议最好买一只单独的 灯头可以旋转的闪光灯而不是用相机内闪,然后灯头指向天花板或者墙壁等能反光的平面,利用“跳闪”的方式可以使光线 非常柔和,限于篇幅,在此不展开讨论。 下面再说说风光摄影,这就不是讨论闪光灯的问题了,在洛基山拍山山水水的您的闪光灯也够不着。我想说的是我们拥有在 世界上都名列前茅的得天独厚的风光摄影优越的地理位置,那就是落基山脉。再这么好的地方生活,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有 什么理由不把洛基山风光当作拍摄的主题呢?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令人心灵都为之颤动的风光摄影作品。其实风景还是那些 风景,再令人惊艳的摄影作品它的拍摄地点找到它也不难,关键是时间上的变化,光线的变化。所以在讨论光线的运用这一 篇里,我们粗略讨论一下如何才能拍出赏心悦目的风光照片。 无论是不是摄影爱好者,估计每个人的数码相册里都有几张洛基山的风景照吧!是的,那蓝天白云,山山水水水的都很入 画。但您如果到Flickr上搜搜,其实大多数人拍出来的都差不多,还不错,但离“惊艳”还差不少。但同时总有一些摄影师 拍的风光令我们耳目一新,简直无法想象是如何拍出来的。固然很多照片跟构图和后期处理有很大关系,但起决定性因素的 还是光线的运用。不是说蓝天白云就一定不好,但光线决定着色彩,一般说来一早一晚的黄金时刻更容易抓住人的眼球,因 为画面上产生了冷暖变化。大场景的风光摄影中,我们无法控制光线,但我们可以等待光线,抓住光线,尤其是早晨日出 时,有时候时间差上几秒光线就会有质的变化! 说到这里,其实我也相当的惭愧。我们不是专职摄影师,和家人朋友出去玩总要照顾大家的时间,不住宿的话,大部分情况 都是早晨出发下午回来。尤其是夏天白天很长,从早晨四五点钟到晚上九点十点天都是大亮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也只能拍 蓝天白云了。据说那些敬业的风光摄影师们都是背包客,在山里搭帐篷一住好几天就为了等待一早一晚拍几张照片。对此我 只能对大家说,我们尽量吧!早晨别赖床,晚上晚回来会儿,尽量抓一些所谓的黄金时刻吧! 其实白天除了蓝天白云,有时候乌云密布或者晴空万里,雾气茫茫或者阴雨绵绵,其实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眼睛的礼物,任 何一个时刻只要有心,都能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而且在看似平常的场景中拍出新意,更能显出您的无限创意!q

16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摄影杂谈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许勇杂谈摄影(4)

说说景深:不仅仅取决于光圈 文/摄影/许勇 我常常强迫自己重新带着分析的眼光去看周围,以确定如何用相机照出清晰合理的照片。 最大的发现也是显而易见的是人眼看景物是在不断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对焦“拍摄”局部目标对象,然后在头脑里显示出全貌,并且不断地按需要补 充细节。(多看两眼) 让我们来读一读许勇是如何用多方面的摄影技术手段来调节照片景深以达到真实自然的图片效果的。 再次感谢许勇给我们分享他的经验和作品。

但凡懂点摄影的人其实都知道,人像用大光圈,风光用小光圈。拍人像为了突出人物主体,利用大光圈产生的浅景深效 果使背景虚化,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照片显得很专业,同时这一点也是相当多的小数码相机望尘莫及的。景深不仅仅取 决于光圈,一般说来画幅越大、焦距越长、光圈越大、对焦距离越近背景虚化的效果越明显。但我们也并非一味的非得用镜 头的最大光圈。镜头的最大光圈并非最佳成像光圈,同样道理拍风景更不是非得用到F/22甚至更小的光圈(当年亚当斯用 F/64毕竟是大画幅相机时代,现在的相机不可盲目追求)。往往镜头在最大光圈和很小的光圈下成像会比较“肉”,最佳成 像光圈大多数为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 根据实际情况,其实有时拍摄人像的同时也要适当表现周围的环境,否则仅仅人清楚,周围环境虚的都看不出是哪里了,还 有什么外拍的意义呢?熟悉手中镜头的特性后,对多远距离多少焦距多大光圈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要做到大致心中有数。 拍摄特写,经常在景深很浅的情况下,焦点对准鼻子,眼睛可能就虚了;对准眼睛,耳朵就虚了。其实拍人像有个约定俗成 的做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般把焦点对在人物的眼睛上,如果是半侧面人像,对在前面那只眼睛上吧! 拍摄风景一般常用广角镜头甚至超广角镜头,注意并不是光圈越小越好,过小的光圈会产生一种称作“衍射”的现象,俗 称“小光圈虚化”。虽然景深会很大,但会大幅降低照片整体的锐度。一般APS-C画幅相机推荐用F/8-11,全画幅推荐用 F/11-16。问题来了,很多时候风光照除了远处漂亮的山水,在构图上经常会包括很近的前景,并且希望前景和背景一样清 楚,光圈开的不够小,景深不够用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是最近才重视起来,以前拍风景习惯就对着风景主体对焦,构好图用小光圈咔嚓一张了事,其实这样损失

17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摄影杂谈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了很多景深。理论上来说,无论用多大的光圈,镜头对准某个距离上的物体对焦,只能是这个距离上的物体清晰,近于或远 于这个距离的物体都是模糊的。但实际上由于人眼看照片的精度绝对不是无穷精确,所以物体上的每个点在相机里的成像只 要不超过一定的“弥散圈”直径范围,我们就认为它是清晰的,也就是说物体在景深范围以内。镜头对准一定距离的被摄体 体对焦,在这个距离更远和更近一定范围内的被摄体都是清晰的。所以当我们把焦点对准近似无穷远的远山远水对焦时,无 意间已经把比无穷远更远的那部分误差范围浪费掉了,换句话说,即便你把焦距调整到不太远的地方,最后的成像仍然能够 保证远山远水是清晰的,同时原来把焦点对准无穷远时模糊的前景也会因为你把焦点前移而被纳入了景深范围之内。这个刚 好在远端景深能达到无穷远的对焦距离是我们在一定镜头焦距和光圈下能够达到的最大景深,称作“超焦距”。 让我们回到实际操作上来,相信很多摄影高手是知道这个“超焦距”的概念的,只是决定超焦距具体是多少的因素太多, 计算公式很繁琐,苦于实际应用不方便而放弃罢了。实际应用中很少有人套公式去计算,其实网上有个超焦距表很容易搜 到,可以根据你的镜头焦距和光圈查到对应的超焦距数值,只要把镜头焦距手动调节到这个距离或对准差不多这个距离( 宁远勿近)的物体自动对焦再锁定就行了。由于对应不同画幅相机的超焦距也不同,变焦镜头的焦距变化也很多,这个表 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智能手机应用的发展,也有一些专门针对超焦距计算的智能应用,比如iOS系统上的“Simple DoF” 这个应用,把它装到iPhone里,拍风景时选择一个镜头焦距和光圈,超焦距是多少一目了然。Android系统下网上推荐的 是“KamaKama”,没用过,应该也不错。其实常用的也就那么几个,把你拍风景常用的焦距和光圈对应的超焦距记住,不用 每次都查,也不用那么精确。 不仅是拍风景,在人像摄影中上面提到的软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景深范围,比如可以很方便的查到在我的尼康D7000相机 上35mm镜头用F/2.8光圈对焦3米远的人的时候景深范围是2.64-3.68m等等。 另外还有个简单的估算方法,把焦点对准你要获得景深范围的靠近你的大概1/3处,通常能获得较大的景深。比如拍大合 影,一共四排人,焦点就对在前数第二排。当然这种有前有后的合影尽量不要用大光圈。q

18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健康美容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夏季护肤小常识 www.lilybeautyspa.com

文/谭伶俐

图/刘春茂

尔加里的夏天短暂而美丽,每当夏季来临,大家都不愿错过这个充分 享受阳光、美景的最美好时刻!可是每当户外活动后,您暴露在阳光下的肌 肤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如皮肤温度升高、局部充血、泛红,继而 引发蜕皮或留下日晒斑等现象。这对我们的皮肤会有什么伤害,我们又该如 何预防和保护? 阳光紫外线中的长波紫外线UVA会使皮肤表层较浅的黑色素变深、变浓, 使得皮肤在短期内变黑;UVA还可穿透真皮,作用于真皮弹力纤维及其他 组织,使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发生嗜碱性变,胶原纤维弹力性变,从而引起光 老化,皮肤失去弹性,形成皱纹,造成早衰。 阳光紫外线中的中波紫外线UVB主要由表皮吸收,可在极短时间内引起皮 肤红斑、水肿等炎症反应,过后会使黑色素增加,引起色素沉着,形成日晒 斑。 此外,UVA、UVB还会损伤细胞中的DNA,激活原癌基因,使抑癌基因失 活,容易导致皮肤癌的发生。 为避免皮肤造成损伤,首先防晒必不可少,可根据在户外停留时间的长短选 择相应防晒指数的防晒霜,日常可选SPF30左右的防晒霜,户外活动最好选 择SPF50以上的防晒霜;经常出汗或者嬉水时应选择防晒指数高且具防水性 的防晒霜。 夏季的彩妆用品如粉底、粉饼、口红唇膏等也尽 量选择有防晒功能的。 防晒最主要的目的不只是防止晒伤或晒黑而已, 更重要的是减低皮肤癌发生的几率。因此,挑选 防晒品时应该要选择兼具UVA及UVB两种防晒效 能的产品,即同时标有SPF和PA值的防晒品,才能 达到双管齐下的更好效果。 除了用防晒霜、防晒油外,外出时最好戴上太阳 镜、遮阳帽。 如果已经出现晒伤的情况,则要及时就地就近取 材,如用冰水或冷水浸湿毛巾后冷敷,降低皮肤 温度,以减少皮肤细胞的损伤;然后尽可能尽快 地使用补水、晒后修复的产品来修复受损的细 胞。有条件最好选择专业的美容院,做专业的晒 后、修复、补水疗程,进一步修复和保养受损的 肌肤。q 注: 防晒霜的PA值是指针对长波紫外线(即UVA)的防晒黑系数 防晒霜的SPF值是指针对中波紫外线(即UVB)的防晒伤系数

19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会员生活 大家也许还记得Tom写的DIY阳台工程的文章吧。此图为阳台外的景色。聚会的当天,乍暖还寒。Tom兄在这里 察看天气,放心不下,写了以下补充邀请: “各位朋友们: 今晚的天气预测是春寒料峭,邱园明朝落红应满径。但愿诸位不要因伤春而爽约。让邱聪独 自凭栏眺望,悲叹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春至邱园 文/杨小奕

摄影/蒋格橹

2

013 年卡城的春天来得有些仓促不接。四月底还在下雪,五月初气温就一下子跃升到摄氏十七八度,遽然而来 的暖和天气,感觉犹如进入夏天一样,满城的春花都有些迷懵地错过了绽放的时机了。 在这样的一个春日,有幸得到邱聪 - Tom 的邀请,和另外三五个家庭的朋友们到他的家 - 邱园春聚。 虽然 Tom 担心一场预报中的春雨有可能搅黄了这场春宴,但是我捶胸顿足地向他保证,就算是天上下刀子,我 也会如约而至。如此期待这场聚会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是 Tom 的中式邀请函实在是写得让人叫绝。如今这年 头,在国外还能将汉语组织得如此古典别致的人一定是稀有动物;第二是希望能和做建筑规划的朋友们聚聚,都 是同行同业,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就是 Tom 这个人,虽然和 Tom 接触的次数有限, 但就是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就这样,在五月长周末的那个星期天,驾着车穿过大半个卡城来到了 Tom 的家,从外边看不出什么大名堂,只 是一栋整洁清爽的北美小康家庭住宅,座落在一片典型的民居住宅区里。 进入正门后,才开始感觉这栋屋宅着实有些独特之处,比如说茂盛,我还从来没有见到哪位朋友将他们的室内植 物种得像 Tom 家这样茂盛。 还有大门玄关( foyer ) 处的大鱼缸,Fat fishes 悠哉游哉的在清澈的缸里追逐 嬉戏,充满生命力。过了会客厅后进入厨房和饭厅,视界忽然开朗起来,饭厅的大窗外是开阔的后院,而后院外 边是个草木扶疏,绿意缊然的绿带公园,幽雅的林间幽径,开阔的城市远景尽展眼前,这就是 Tom 家的极致亮 点,也就是 Tom 敢夸口称之为邱园的原因。站在 Tom 自己修建有玻璃围栏的露台上凭栏凭栏眺望,绿荫一片, 婆娑树影,摇曳生姿,莺声燕语,春意嫣然,感觉神轻气爽。在北美的这种传统独立住宅是有些不同的讲究的, 有些讲究气势比如高门脸,全铺的石砌外墙,三车库。有些房屋讲究宽大舒适,三千呎,四千呎的房屋就住俩仨 个人。有些讲究欧式风格,别致的复杂设计等等。但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质朴,有内涵的宅子,所谓质朴就是整 洁均衡,不显山不露水。所谓"有内涵"是指体贴的平面设计,周到的功能布局,再加上像"邱园"这样的,让 人眼前一亮的后院美景。这些是住在这样的屋子里的人能够享受到益处的东西。 除了"邱园"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就是"邱园"女主人 Linh 精心炮制,色香味具全的道地东南亚美食,有越 南皮卷,越式粿条麵,海南鸡饭,还有各式东南亚甜品,吃得我义无反顾地完全放弃了坚持已久的减肥计划。

20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会员生活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21

Linh 的厨艺巧夺天工。西方有句谚语说:"想要征服一个男人的心,先征服他的胃。"我想 Tom 这辈子休想翻 得出 Linh 的如来掌心了。 酒饱饭足后,邱园还给我留下第四个印象:对普通生活的持久感激和享受,只要稍微留心,就可以看到这些细微 但知足的家庭欢乐融汇在他们家居的角角落落。Tom 很自豪的告诉我:"这是他们一家人的生肖属像;这些是 Linh 的香水收藏;女儿诗韵的芭比娃娃,他自己收藏的醇酒和老茶。客厅里的那棵枝叶茂盛的老树有25年了, 窗边的石榴花有接近30年了。餐桌的玻璃面下琳瑯满目的摆放着他们历年出去旅游的剪影...."数不胜数的生活 记忆,点点滴滴的快乐和感激触手可及。 这是生活,这是美好的生活,很感谢 Tom 和 Linh 的邀请,让我和其他朋友们分享他们的幸福和快乐。 q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新春回顾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22

摄影/许勇 窦征 蒋格橹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新春回顾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23

CCAAP 新春联谊 2013 摄影/许勇 窦征 蒋格橹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夏日聚会

See you soon!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CCAAP 夏日野餐家庭聚会定于八月十七日。让我们一起见面说说共同的话题! 日期:星期六 2013 年 8月 17日 时间:上午 10点 - 下午3点 地点:Edworthy Park Site 8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