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AP-策刊6

Page 1

策刊

6

OTHER WAY OUT 规划知识 建筑散文 会员风采 规划散文 杂七杂八 边走边看 摄影杂谈 摄影作品 健康美容 第六期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NEWSLETTER 2012 12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策刊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本期责任编辑:窦征

OTHER WAY OUT

在一个熟悉或陌生的城市,作为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的我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用 职业的眼光去观察,体验,评价与思考周围的建筑,空间,场所或整座城市,甚至它们 对人们行为的影响,这大概也算是职业病吧。你有吗? 那么有没有一些城市让你思考,给你启发,让你念念不忘呢? 投稿策刊,与大家分享一 下吧。 这个行业的人,大多也爱好摄影。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摄影呢,可不可以说是凝 固的时间?它把时间凝固在三维世界而成为永久的记忆。 我们的成长经历也就保存在一 张张的照片中。摄影也是一种创作手段, 它用色彩和光影作为画笔,来表达我们对这个 世界的理解。 难怪我们也爱好摄影. 从这期策刊开始,将陆续刊登一些摄影方面的讨论文章,先由许勇同学打头阵,谈谈他 的摄影之路和摄影秘诀,也欢迎大家在今后的策刊中分享你在摄影方面的心得与作品。 当然了,专业内容也是不可缺少的。 这一期,我们有如何申请Development Permit的揭 秘文章,同时,也让大家了解一下City Hall的最新动向。 还有哪些精彩内容呢?请翻开策刊,自己去发现吧。。。Enjoy!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规划知识

文/王渝屏

配图/窦征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关于申请开发许可 (Development Permit Application)的 一些小“秘密”

第3期策刊上吴诗敏跟大家 介绍了Development Permit的申请程序,大家看完 了是不是意犹未尽呢?这 一期我们请在DP审批部门 工作的王渝屏来进行进一 步的揭秘,希望看完这两 篇文章后,大家对这一规 划程序有更清楚的了解。

开发许可(Development Permit,简称DP)的申请对于很多人,甚至专业人士来说,似乎都笼罩着一层迷雾。申请者也 许会想知道DP是怎样被审查的,要经过哪些程序,一般会花多长时间等等。来到市政府的开发和建设审批部门(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Approval, 简称DBA)工作有一年半了,对申请开发许可(DP)从陌生到逐渐熟悉,下面我就 和大家分享一些DP的小“秘密”。 首先,可能有人会问:是不是所有的开发或修建都需要申请DP呢?确实,绝大部分的开发都需要申请DP, 但不是所有 的。土地使用法规(Land Use Bylaw 1P2007)的第三章(Division 3)里定义了哪些开发类型可以免除申请DP。这 是一份非常详细的规定,而我在这里只列举一些我们可能会遇到的种类。 一种是特别小的一些开发和修建。比如说院子的栅栏, 露台(deck), 以及小于75 平米的且被列为允许使用 (Permitted Use)的附属建筑(如车库)。 一类是交通和基础设施。比如, 公交系统,水电气等的管线, 所有的道路, 立交桥和铁路。 另一类是联邦或阿尔伯塔省拥有的土地。这类用地的土地证上通常会说土地的拥有者是女王(Her Majesty the Queen)。这类土地也通常叫做“皇冠土地”(Crown Land)。 卡尔加利国际机场的土地和各条河流就是皇冠土地。 再一种就是大学里的开发建设。如卡尔加利大学和皇家山大学。 然而, 有些开发建设虽然不需要申请DP, 但是有可能需要申请DL (Development Liaison ), 例如公交系统,大学 里的建设和市政府的污水处理厂。 这是一项复杂且详细的规定。市政府前台的工作人员通常有一份参考表格去认定。所以如果不清楚的话, 可以询问 他们后再做申报。

1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规划知识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接下来, 我们谈谈DP 的审批过程。 当申请开发许可的文件和图 纸呈交后,便进入到我感觉有点像一个“工厂”或“秘密组织” 的流程中 。DP会依照复杂程度被分配到不同的“流(stream)” ,而一共有四个不同的流。相对简单的DP们被分配到stream 1, 2,3, 而较复杂的且需要由规划师决定的使用 (Discretionary Use) 会被分配到stream 4。分到Stream 4的DP们通常是全新的建 筑或是对公共设施,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的加建或改造。 因为我 是在stream 4 工作, 所以这里我将主要谈谈stream 4 DP的审批 过程。 当DP分配到stream 4, 就意味着它需要由Corporate Planning Application Group (CPAG) 来审查。CPAG是由来自规划(Planning),市政开发 (Urban Development), 交通 (Transportation),公园(Parks)的规划师和工程师组成。所有Stream 4的DP们 都要由这些不同专业, 不同方面的专业人士来评估和给予评论。 卡尔加利全市根据地理位置被分为七个不同的CPAG小组 (见后面附 图),每个小组负责各自区域内的DP项目。各个CPAG组都有各自配 套的规划师,市政开发工程师,交通规划师和公园规划师。下面, 我就来介绍一下CPAG是怎样审批DP的。 首先拿到DP的是规划师。当规划师从各自的规划小组长(Lead Planner)拿到DP后,那么每一个DP就成为一个文档。规划师不 仅要从规划建筑的角度审查这个DP,同时也是这个档案的管理者 (File Manager)。DP就是由File Manager 在CPAG每天的例会( 周五除外)上介绍,分发个每个成员的。各个成员初步看过图纸 后,决定这个DP是否需要他们专业的审查。如果需要他们专业的审 批,那么是需要CPAG成员(Generalist)的审查还是需要专业人员 (Specialist)的进一步审阅。如果一个DP只需要CPAG成员的审 查,一般十几天能够完成;如果专业人员要参与,通常需要二十几 天的时间。 DP分配给CPAG成员后,File Manager就需要把图纸送到Enmax和建筑规范小组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在申请者送交DP文 件到前台后,另有一份图纸就被送到土地使用法规审查小组(Land Use Bylaw Check),而他们检查的结果会交给规 划师作为参考。 当所有专业完成审阅后,File Manager会与CPAG的其他成员举行会议,检查并讨论各自的意见,看各个专业的评论 是否有矛盾的地方。最终,一份相互联系又各有视角的集体详细评论(Detailed Team Review, 简称DTR)由File Manager汇总并发给DP申报者,而申报者必须根据DTR的要求对设计图作出修改调整,并在收受到DTR之后的九十天内 送交修改后的图纸。 DTR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对规划政策,规划原理的评论; 2. 土地使用法规审查; 3. 必须满足了才能作出决定的意见(Prior To Decision Comments) 4. 必须满足了才能发放开发许可的意见(Prior To Release Comments) 5. 永久必须满足的条件(Permanent Condition) 6. 参考意见(Advisory Comments) 其中前三种意见是必须在修改图里体现和满足的。第四个可以在得到正式开发许可前满足。第五种是对开发的一些要 求限制,而最后一种是对下一步程序的建议。当然, 如果申报者对DTR的要求不是很清楚,或是觉得原有的设计规划 符合法律法规和规划原则,那么他(她)们可以和CPAG成员联系,通过电话,邮件或是会面来协商,澄清,解释。 同时,如果这个DP所在的社区有社区协会(Community Association),那么当DTR发送给申请者后,一份报建的图 纸和土地使用法规审查的结果也会送到社区协会, 并要求他们在两个星期内提供意见。而这些意见也会转发给申请

2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规划知识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者。 社区协会的意见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是规划师(也是File Manager)会根据其意见的合理性,要求申请者作 出相应的调整。 另外,报建的图纸和土地使用法规审查的结果也会送给所在区的市议员(Alderman),他们也可以回馈给File Manager意见。 与此同时,知会周围邻居和公众的过程也开始了, 这叫招贴通知(Notice Posting)。不过这个过程不是对所有的 DP都适用,只有土地使用法规要求的用地性质和土地使用才需要招贴通知在所要开发的土地上。具体要求可以参考土 地使用法规的第27条。 过了一段时间后,申请者就应该把根据DTR,社区,市议员,Enmax等的意见作出调整修改后的图纸交给File Manager。 而File Manager收到修改后的图纸后再次分发给CPAG成员, 由各自决定是否满足了DTR的要求。审阅修改图 纸的时间大约是一周。 如果修改的图纸不满足第一次DTR的要求,那么CPAG会发出第二次的DTR。那么, 另一个九十天的修改图纸的周期 又开始了。而如果重新提交的图纸满足了DTR的要求,File Manager就会在CPAG通过这个DP之后推荐给Development Authority (DA )去通过或是拒绝申请开发许可。最终决定这个DP是批准或拒绝的是DA。日常工作中,一般由规划 小组长(Lead Planner)担当起DA的责任。 大型或复杂的开发是由卡尔加里市规划委员会(Calgary Planning Commission,简称CPC)来决定。申请者会被告知 他们的申请将何时提交给CPC。而这就是另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我在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 DA或卡尔加里市规划委员会 (CPC) 可以决定批准,带条件的批准或拒绝申请。如果申请获得批准,File Manager就 会寄发给申请人一份批准的文件 (Condition of Approval)。这个文件就是市政府和申请人之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 开发协议。它通常包括这三部分: 1. 必须满足了才能发放开发许可的意见(Prior To Release Comments) 2. 永久必须满足的条件(Permanent Condition) 3. 参考意见(Advisory Comments) 如果修改的设计已经满足了Prior To Release意见的要求,那么这部分就不包括在Condition of Approval里了。 申请获得批准后,它会刊登在周四的“卡尔加里先驱报“的公告页面上。任何反对批准(或批准的条件)的上诉必须 在报纸公告后的在14天内提交。如果申请被拒绝,那么申请人通常会提出上诉。申请人将以挂号邮件的方式被告知, 并有自收到之日起的14天里提出上诉。如果申请被批准了,也有可能被周围邻居,社区协会,或是普通民众提出上 诉。 如果收到了任何的上诉,那么就要由开发申诉委员会(Subdivision and Development Appeal Board 简称SDAB)来 作出最终的裁决。如果对SDAB的决定仍然不服,那么就可以向法院提出控告。 如果14天后都没有收到任何上诉,这个开发许可就可以正式发放了。那么申请人就可以申请建设许可(Building Permit)了。而那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从申请开发许可的过程,我们也许可以看出为什么这边的规划审批过程不容易出现像国内那样的腐败。我觉得倒不是 这里的专业人员有多高的道德素养,而是这个审查机制制衡了单个人的权利。这不仅仅是“三权分立”,更是“多权 分立”。我们看到DP的审批过程不仅有各个专业人士的审查,也有社区协会,市议员,街道邻居和公众的参与。整个 过程是公开透明的。如果对审批的结果不满意,也有申诉的渠道,这就减少了一些暴力抵抗的可能性。当然,也正是 这种多方参与,反复讨论的规划过程,有时会需要较高的社会资源成本,消耗较长的规划执行时间。特别是一些较大 规模的规划建设, 需要复杂的审批过程。但是,与其开发建设之后才发现问题而悔之晚矣,我认为不如思考,规划 成熟后再行动。当然,在公共参与的过程中,怎样与公众沟通交流,怎样让公众接受专业的意见,也是一门很深的技 巧和学问。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申请开发许可的一些观察和认识,只是抛砖引玉,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欢迎一起做更多的讨论。

3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规划知识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4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规划知识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What’s happening in City Hall? 策刊编辑部

Calgary 市政府目前有两个将对规划起到重要作用或改变的项目正在进行,一个是Framework for Growth and Change;另一个是对Calgary的现行规划体系进行改革的Transforming Planning。这两个项目都是多阶段,多头绪, 多层次,牵涉到跟规划有关的方方面面的stakeholders,不是一般的复杂。

Framework for Growth and Change 顾名思义,就是如何控制城市的蔓延。因为随着新区的不断开发,市政府有限的财政已经无法跟上基础设施建设的需 要,但开发商仍然不断地递交新区开发的申请,这些小区在城市外围遍地开花。如何把有限的财政预算投入到合理的 地方?哪些地方应该优先开发? Framework for Growth and Change 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决策的依据,这也是Municipal Development Plan的延伸。 这个Framework由不同阶段不同成果组成。第一阶段推出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二个阶段,议会通过 了对所开发地区的评价标准;第三阶段则制定了对开发地区进行评估的指标和权重。目前正在进行第四个阶段,包括 对财政方面的指导原则和对城市土地供求关系的指导原则。大家如果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的话,可以在政府网站搜 索以下报告: 1. 2. 3. 4. 5.

LPT2011-55: Framework的7个原则 (Principles); LPT2011-105: 对开发地区的9个评价标准(Criteria); PUD2012-08: 优先选择哪个地区进行开发的程序(Process)和权重(weighting); PUD2012-0690: 对财政分配的指导性原则(Finance & Funding Principles); PUD2012-0813: 土地供求关系的原则( Land Supply Principles).

或者浏览该项目的网页: 在政府网站的主页上敲入Corporate Framework for Growth and Change 搜索。

Transforming Planning 这个项目是2012年6月在议会的要求下由规划部门启动的,目的是review现有规划系统的问题,推出一个更能有效贯 彻Municipal Development Plan目标的系统,这样的系统将会更加透明,促进政府与申请人的交流探讨,促进革新, 更有效率,更好地为市民服务。由于这个项目刚刚起步,具体这个新的规划体系会是什么样还没有人知道。2012年12 月10日议会刚刚通过了关于这个项目的进度报告和下一步计划,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到报告看看C2012-0839。 新老系统的预期差别从下面这个示意图大概可见一斑:

5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建筑散文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一个人的康奈尔 编者:曾经以为选择了规划师的职业,便可以满腔热情地去实现自 己“拯救地球”的理想;曾经以为这样的热情会天长地久。曾几何 时,或许是人到中年,当初的热情变成了天天的朝九晚五,变成了对 pay cheque的计较,变成了对工作的麻木不仁。。。。。。有时候仿 佛看到未来几十年都将是这样渡过,不禁感到一丝悲哀与惶恐。当听 到陈斌在成为注册建筑师后,仍然去康奈尔大学继续深造提高,不断 扩大自己的视野,真是由衷的佩服,对自己也是个激励。非常感谢陈 斌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抽出时间与大家分享他的这段经历, 在卡尔加 里大后方有这么多朋友的祝福与支持,虽然是一个人的康奈尔,但你 并不孤独。

One Person’s Cornell 文/图/ 陈斌

这个世界有些事情听起来不太靠谱,甚至是想想都会可笑,更别说是去做. 我到康奈尔读学位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不太靠谱的事情,如果年轻10多岁,刚刚大学毕业,或许可以编织一下自己的 留学梦,而对我一个在建筑公司呆了十几年,挺着中年发福的肚子去和小留学生争一个康奈尔大学的录取名额的人 来说,难怪很多朋友都会诧异的望着我,”陈斌,你脑袋被挤了吧?” 我就是顶着这样一个被挤歪的脑袋开始我的申请的. 说起来别笑话我,我从车库里找出老俞的已经发了黄的GRE红 宝书,开始疯狂的刷词,下班在家刷,上班在公司刷. 要想申请美国的大学,不是说你是老申请者就可以不考G了. 虽然我在加拿大快10年,但英语依然不是我的母语, 托福和GRE一样都免不了.去年夏天你要是中午吃饭找不到我, 多半我是在学英文呢! 考完后,我自己对自己说, “靠,TMD这把年纪了,我都服了我自己了” 其实我的英文依然很烂,可我想,考试都考过关了,申请一下呗! 反正也没年龄限制. 成绩单,推荐信,个人陈述,专 业论文,作品集,emai沟通,电话面试.好了, 你要是去年年底想吃饭怎么也找不到我,我多半是忙这些事情呢! 我就是顶着这样一个被挤歪的脑袋进到康奈尔的. 我们这一届研究生康奈尔一共从世界各地录了18个人,有中国 血统的就占到9人,这个比例很惊人. 我的中国同胞大都毕业自中国的一流大学,素质很高,英文也说的出乎意料的 好.这让我感到很有压力.中国同胞的平均年龄大约23岁,这更让我有压力. 感觉脑袋挤的更歪了. 康大的建筑系在美国的历史上起过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说在七十年代,所有的建筑思潮都会第一时间刊登在康奈尔 的建筑学报上.这里是卡林罗,里查迈耶,彼得艾森曼,和现代建筑大师库哈斯的母校. 康大的建筑系新馆是就是库 哈斯的作品,虽然我觉的还没我本科时候设计的好.(吹牛!) 康奈尔建筑系的学生这样评价自己, “比起其他的常春藤名校,我们或许不是最聪明的,但我们是最勤奋的.” 这 话绝对不是一句假话,学校里的很多设施都是二十四小时开放的,无论你在什么时候,在康大的校园里都会看到 背着书包找教室的学生. 康大建筑系的教授也大多是 “疯子”,你半夜一点发出的email¸两点一定可以得到回 复. 在这里,学生的睡眠被最大程度的剥夺了. 记得我在康大的第一节设计课,已经是晚上八点了,教授看看表说, 现在我要布置一个作业,明天早上8点交,学生面面而觑的时候,老师说 “ come on! you guys have 12 hours, let’s run, folks!” 一个康奈尔毕业的学生在受访时,当被问及大学最深的感触时说, “一场剥夺我5年睡眠时间的试验.”. 我从来没有感觉和所谓的教授有在康大这般的亲近感,百余人的大课,老师竟然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来,缺席一堂 课,教授会让TA发无数的EMAIL让你补交笔记, 缺席三堂课并没有合理解释的,系主任就会找你麻烦了.可怕的是, 我去没多久, 系主任就知道我名字和我选修的课了,他的脑袋真的是聪明. 我的同学常这样开玩笑, “明天要交图,明天不能病呀!,后天要presentation, 后天也不能病呀!星期天下午一点 到两点可以小病一下,因为上午应该是可以做完作业了, 在三点到图书馆前有那么点时间!”.

6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建筑散文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One Person’s Cornell 这就是美国的常春藤,你可以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必须是最勤奋的. 突然间,我这个仿佛被挤歪的脑袋想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在小亚细亚吉拉城大获全胜, 欣喜的凯撒给罗马友人报捷时只用了3个拉丁语单词:“Veni!Vidi!Vici!(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 )”惜字如金,却是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最强音! 虽然我还没有完全征服,但我可以自豪的说, “康奈尔, 我 来了,我看到了”. 最后附上我在康奈尔拍的几张照片,有机会再和大家说说建筑系的八卦,照片都是在我在系馆到食堂的路上拍的, 据说北校区也很美,虽然南北校区只有一桥之隔,我还是把这个参观计划订到了明年毕业以后了,因为舍不得来去 的两个小时.

7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会员风采 这期会员风采我们来介绍CCAAP的发起人之一,理事会成员,也是现任 协会主席于大中。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同舟共济 建基筑业

当我们回顾过往的时候,常常感觉人生只有那么关键的几步,走得好你 就一帆风顺,不然就波折重重。如考大学,找工作,结婚还有移民等, 每一步都伴随着机遇和风险。 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相比,大中走得非常稳健。1990年,他完成了同济 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硕士学位后,就回到位于济南的母校-山东建筑大学 任教建筑学和规划相关课程。一直到2000年,他在这十年间取得了众多 成果,包括发表十多篇专业论文,获得多项重要建筑规划设计投标竞赛 的大奖,参与主持多项专业课题研究计划,并于1998年获得陈从周教育 基金奖。 当我穿着拖鞋在学校里的机房琢磨如何用高级计算机语言画第一根线 时,早年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珠海设计工程的经历,让大中在设计院 一早发起并推广应用CAD技术,并始终走在当地技术的前沿。也许他自己 当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专业开拓业绩和扎实的CAD应用技能不光带给他 眼前的荣誉和职位-城规教研室主任并兼任设计院CAD主管,还让自己在 经历移民的环境巨变之后,能够从容地应对转变。 2000年春天,大中和妻子Annie带着独子移居加拿大,来到卡尔加里。凭 着强烈的自信和过人的专业背景,刚安顿下来就直接去找工作,废寝忘 食。非常幸运的是他很快就如愿找到了在 Poon McKenzie Architects 工作的职位。从头做起,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和敏锐的处事风格让大中 在新环境中快速适应,从Drafter很快过渡到高级设计师,逐渐参与到公 司的重要项目,同时负责内部3D部门的运行。而他的妻子Annie也很快成 功转型为一位房产经纪。就这样,大中一家成为我们大多数华人眼里成 功的移民家庭典范。

文/蒋格橹

8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会员风采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9 十余年一晃过去,也许我们想问大中是如何看待国内外身份和地位的落差的,从大学教授领导到公司高级技术员 工的转变。我没有去探究。当我们决定选择到北美生活的那一刻,再去瞻前顾后无疑只是在庸人自扰。 2006年,大中跳槽到 Brown and Associates Planning Group 从事更贴近自己专业的工作,专注于各类土地利 用与房地产开发,规划设计项目。 “生命在于运动, 生活在于兴趣“。工作之余,精力充沛的大中生活非常丰富。足球场,滑雪场,高尔夫球场 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学生时期曾是短跑健将的大中热衷于多项体育运动,闲时教授和练习传统太极拳更是他最大 的爱好。 大中的性格外向热情,富有感染力。多年以来,很多同行朋友直接或间接得到过他的热情帮助。自2008年,在大 中不遗余力地推动协调下,卡城华人建筑规划协会正式成立,大中担任首任协会主席至今。在他持续引导下,我 们的协会日益壮大,得到越来越多同行朋友的认同和参与。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人生的目标和成功的标准因人而异。大中的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他追求同舟共济,共同在新环 境里建基筑业的境界和胸怀。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规划散文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都市意象之波特兰 文/图/ 窦征

The Image of Portland

时间:2012年夏。地点:波特兰。出于规划师的职业病,与一般旅游者不同,我在观光购物的同时也在体验思考着这座城市,并有意无意 地与Calgary进行着比较。由于逗留时间不长,没有深入地了解,只能走马观花地写写初步印象,不一定正确,犹如管中窥豹。希望其他 去过那里的朋友补充指正。跟某位主编在某期策刊里写的一样,波特兰玩下来,居然一张带自己的到此一游的照片都没有,这也是职业病吧?

波特兰,在城市规划界以对城市发展的管理和公共交通而久负盛名,记得是 Smart Growth理念的发源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绿色”的城市之一,每年 都有大量的专业人士来参观学习。作为专业人士的我,当然也一直心向往 之,终于在2012年摄氏35度的酷暑中来到这里。 跟多伦多和温哥华差不多,波特兰市本身并不很大,土地面积345平方 公里,人口60万左右,但是与周围的城市连成一片而形成波特兰都市区 (Portland Metropolitan Area),人口达到2百多万。 在波特兰的日子里,为了方便去周围的景点旅游,我们都住在周边的城市, 比如北面与波特兰隔河相望的华盛顿州的温哥华市,东面的Gresham市等, 因此有机会穿行于整个大都市地区。总体来说还是北美典型的低密度蔓延式 发展,由纵横交错的高速路网连接。虽然旅游书上都说波特兰是个低调的城 市,但那是相对于美国其他大城市而言吧,比Calgary要繁忙得多。开在多 层多车道多车流的立交桥上,要靠GPS的指引眼明手快精神紧张才没有开错 路,相比之下,Deerfoot Trail算什么。

10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规划散文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The Image of Portland 11

短暂的时间,对波特兰的公共交通和downtown体会较 深。市中心的公交系统是由轻轨(叫Max),Street Car和Bus组成。Max和Street Car在市中心都是免费 的,Street Car只在市中心运行,而轻轨则向外连 接着周围地区。波特兰的轻轨跟Calgary的非常不 同,Calgary轻轨的车厢高出地面很多,要有站台,运行 起来就是个庞然大物,别的车辆都要远远地靠边,对行 人也很危险。而波特兰的轻轨跟street car差不多,平 平地贴在地面上,车厢也低,不用建特殊的站台,很低 调。在同一条街上,轻轨,bus,car,自行车和行人都 和平共处,其乐融融,显得整个市中心都生气勃勃的。 轻轨的车次很多,我们在下班高峰时段坐的时候没想到 车厢里还有大量空座,跟Calgary上下班时挤不上车的情 况形成鲜明对比,也不知道是不是我们赶上了特例。 在公交发达的同时,让我没想到的是,市中心的停车也 很方便。首先是在市中心边缘由市政府办的几座停车 楼,停一天从8到15块钱不等,相比之下,Calgary市中 心的停车简直是天价。另外市中心还有很多小块的停车 场,有过去老厂房改建的停车场,几乎每条路都可以路 边停车,每个block中间有电子付费器,很方便的是,当 你买够停车的钱后,在允许的时间内可以停在不同的地 方,只付一次费就可以了。有的停车场和停车楼在上午 10点-11点以后才6到7块钱一天。我想是因为公交和停车 都方便,才促进了市中心商业的发展吧。相反,Calgary 为了提倡人们使用公交而增加停车费和减少停车场,市 中心的停车费已经位于加拿大第一位,在北美仅次于纽 约 (消息来源:Calgary Herald),这对繁荣市中心未 必是正确的举措,我更加认同波特兰的做法。 波特兰市中心给人的感觉也跟Calgary截然不同,首先 是塔形高层少,多层建筑多,可以更好地define街道空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规划散文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The Image of Portland 12

间。大部分建筑的一层都开着各种各样的小商店,商 业与办公功能无论是在水平空间还是垂直空间都混合 在一起,几乎没有看到单独一座办公楼冷冰冰地占据 着一个街区的情况,这样的混合发展使得波特兰市中 心处处充满了人气。街道的尺度也很人性化,明显地 把行人的需要摆在第一位,车道比较窄,两边都可以 停车,block也小,从而限制了车速,创造了一个安 全的行走环境。 波特兰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绿化,有很多很多的公园, 光市中心就有两个大型公园,每一个都由好几个街区 组成,叫North Park Blocks和 South Park Blocks, 形成中心的两条绿色轴线。市中心大大小小的广场也 很多,有些还有零售车,吸引了更多的人们使用广 场。 波特兰市中心的城市空间与城市生活都异常的丰富多彩。漫步在波特兰街头,热热闹闹,人来人往,充满生机。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规划散文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The Image of Portland 13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杂七杂八

莫言经典短句 转载/策刊编辑部

2012年10月,中国作家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 大家对他的作品 《红高 粱》和 《丰乳肥臀》恐怕都不陌生. 这里转载了莫言的一些经典人生感 悟,你有同感吗? (因为是转载,没有考证是否这些短句都是莫言说的)

24.那些最终会让你陷进去的,一开始总是美好。 25.当你做对的时候,没有人会记得;当你做错的时候,连 呼吸都是错。

1.请不要假装对我好,我很傻,会当真的。

26.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2.谁把谁真的当真,谁为谁心疼。

27.有些事一转身就一辈子。

3.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28.年轻时我们放弃,以为那只是一段感情,后来才知道, 那其实是一生。

4.我还在原地等你,你却已经忘记曾来过这里。 29.哀莫过于心不死。 5.谁的寂寞覆我华裳,谁的华裳覆我肩膀。 6.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7.原来地久天长,只是误会一场。

30.我很好,不吵不闹不炫耀,不要委屈不要嘲笑,也不需 要别人知道。 31.我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 涯?

8.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32.一个人只要不再想要,就什么都可以放下。 9.痛过之后就不会觉得痛了,有的只会是一颗冷漠的心。 33.祈求天地放过一双恋人,怕发生的永远别发生。 10.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 34.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11.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35.童话已经结束,遗忘就是幸福。 12.你是我猜不到的不知所措,我是你想不到的无关痛痒。 36.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 13.感情的戏,我没演技。 37.生不对,死不起。 14.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 38.不被理解的弱小只好一直坚强。 15.看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 16.我喜欢现在的自己,我怀念过去的我们。

40.不要依赖别人,是你还有人可以依赖的时候才说的出来 的。

17.离开后,别说祝我幸福,你有什么资格祝我幸福?

41.也许走得太远的代价就是寂寞。

18.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42.我在怀念,你不再怀念的。

19.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

43.我怀旧,因为我看不到你和未来。

20.我不在乎你对我的不在乎。

44.不要仗着我对你的好向我使坏。

21.我相信这个世界永远那么美。

45.不要骗我,你知道即使你的谎话我都会相信。

22.习惯难受,习惯思念,习惯等你,可是却一直没有习惯 看不到你。

46.要离开,就请,永远别再回来。 47.和爱的人吵架,和陌生人讲心里话。

23.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4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杂七杂八

15 48.听悲伤的歌,看幸福的戏。

65.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 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49.你不过是仗着我喜欢你。 50.这个冬天没有给我惊喜…… 51.等待你的关心,等到我关上了心。 52.他的心早已变换了季节,而你还站在他许下诺言的那一 天。

66.鱼上钩了,那是因为鱼爱上了渔夫,它愿用生命来博渔 夫一笑。 67.我放下了尊严,放下了个性,放下了固执,都只是因为 放不下你。 68.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 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53.我在过马路,你人在哪里。 69.脸上的快乐别人看得到,心里的痛又有谁能感觉到。 54.走完同一条街,回到两个世界。 70.不要轻易说爱,许下的承诺就是欠下的债! 55.想你的时候有些幸福,幸福得有些难过。 71.不是不死心,是死不了心。 56.上一次微笑着入睡是什么时候? 72.真心离伤心最近。 57.什么叫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 73.我想哭,可是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流泪了。 58.不幸的人才要更坚强。 59.幸福对我说,你还太小。

74.在原谅与绝望之间游荡,唯一的感觉是伤!伤!!伤! !!

60.所谓最难忘的,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 记。

75.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象是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一 滴一滴凝成热泪。

61.多谢你的绝情,让我学会死心。

76.喜欢一个人没有错,错就错在喜欢一个不喜欢自己的 人。

62.当眼泪流下来,才知道,分开也是另一种明白。 77.我赢了所有人,但却输掉了你。 63.你走的那天,我决定不掉泪,迎着风撑着眼帘用力不眨 眼。 64.我真的爱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 却没有骗到自己。

78.无法拒绝的是开始,无法抗拒的是结束。 79.等待.……也许并不容易;伤害……却轻而易举。 80.淋过雨的空气,疲倦了的伤心,我记忆里的童话已经慢 慢的融化。 81.当初是你要分开,分开就分开,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换 回来。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边走边看

波特兰购物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希望大家踊跃投稿来分享你的旅游经历。

波特兰据说是加国人民购物的天堂,本来美国的东西就 比加拿大便宜,俄勒冈州还没有购物税,所以到了波特 兰只有去购物才不虚此行啊。波特兰附近有两个outlet mall,一个是Columbia Gorge Premium Outlets,在波 特兰东面的Gresham市,84号公路旁边。虽然是Premium 公司旗下的,但商店不多,不太值得一去。另一个大的 outlet mall在波特兰南面的Woodburn市,叫Woodburn Company Stores,离波特兰市中心开车大约1个小时,该 有的那些店差不多都有,比如Banana Republic, North Face, Columbia,Ann Taylor, BCBG, Clarks, Nine West, Calvin Klein, Coach, Tommy Hilfiger, Adidas,Nike等,跟西雅图的Premium Outlet 很像。mall不是封闭的,但屋顶有玻璃顶棚,可以挡 雨。我们去的那天室外温度有37,8摄氏度,但店里面冷 气猛开,冻得恨不得穿棉袄,店内店外真是冰火两重 天。后来在俄勒冈海岸的Lincoln City还有个outlet mall,虽然规模比Woodburn小一些,但有些店里的东西 更多更全。 经常听人说其实去美国买东西不应该去outlet mall,而 是应该去正规的大mall。经过调查研究,好像波特兰西 南部郊区Tigard的Washington Square评价不错。我们也 顺路去转了一下,有很多加拿大没有的店,比如Nordstrom,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没怎么逛,印象的确是琳琅满 目的繁华。 图片说明,由上至下: Pioneer Place Washington Square 左: Nike Town 右: Woodburn Company Stores

文/图/窦征

16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边走边看 17

波特兰市中心还有个 Pioneer Place,集中了 不少高档名牌店,比如 Coach,LV,施洛华奇等 等.Pioneer Place对面就是 Nike的旗舰店Nike Town, 展示了Nike的最新技术,东 西不便宜,但室内陈列设计 非常有特色,尤其是印有中 国两字的球队服装和刘翔的 大照片,显示了中国在体育 界的地位。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摄影杂谈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许勇杂谈摄影(1)

我学摄影之路 文/图/ 许勇 编者: 从事建筑,规划的人爱好摄影的应该不少,了解到许勇对摄影非常有热情,也很钻研,于是向他约稿,随便写写关于摄影的东西。没想 到许勇很认真地详细地整理了他对摄影方方面面的认识和体会,与策刊的朋友们分享。对此,编者深表感激。从本期开始,策刊将陆续刊 登许勇谈摄影的一系列文章,也欢迎其它对摄影有兴趣的朋友们分享你们的经验和作品。

最近换了新相机,又重新拾起了对摄影的兴趣,拍了不少自认为还说得过去的照片,在Facebook、Flickr和一些摄影 论坛上也放了一些作品。正好这期策刊向我约稿,我就简单地把这些年来积累的一些摄影方面的经验教训在这里来 个“杂谈”吧!如果对摄影感兴趣的朋友们看了后能有一些共鸣,我也就很欣慰了。 先简单回顾一下自己玩摄影的经历,细算起来,玩摄影也有二十多年了。大概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里请省摄影家 协会的人举办了一个摄影入门的系列讲座。那时候还没有相机,只是对这方面感兴趣,从摄影的基础知识学起,明白 了光圈、快门、感光度、景深等概念性的东西。不久花60块钱(那可是当时一个月所有的生活费)买了人生中第一台 相机—海鸥4B双镜头反光相机。可不要小看它,现在看来虽然不是数码的,可也是中画幅啊,号称秒杀所谓全画幅, 呵呵。后来因为120胶卷实在不过瘾,一卷只能拍12~16张而且彩卷奇贵只能玩黑白,很快又省吃俭用地买了台纯机 械的海鸥DF1单反,正式开始了这个“穷三代”的爱好。当时热情极高,大学期间也出了不少好作品,在学校的影展 中也获过奖。印象最深的是大四去江南实习期间,挎着两台相机(从亲戚处又借了台旁轴),一台拍彩色,一台拍黑 白,两周时间拍了十几个胶卷,着实过足了摄影瘾。那时候为了省钱,黑白胶卷是买的大盘散装的,自己晚上躲在被 窝里一卷一卷缠到空胶卷盒里。而且所有的黑白胶卷都是自己配药水冲洗出来的。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月工资我拿 去买了一台梦寐已久的放大机和一盒12寸的相纸,在住处搞了个暗房自己洗照片,实现了当时所谓最大的人生乐趣。 当时拍的大部分照片都还保留着,可惜出国的时候没带到加拿大来。 那台配了58mm标头和28-70mm变焦的老单反差不多用了十年的时间,直到2001年儿子出生,买了一台富士FinePix4900 的数码相机,当时240万像素也差不多是数码相机中的顶级机了,而且变焦范围大(加配0.7x广角镜后可实现等效焦 距28~210mm),还能拍摄很初级的无声视频短片,记录了很多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那几年也成为了彻彻底底 的“拍娃党”,相机和摄像机也成为了仅仅记录儿子成长的工具,包括2005年临出国前换的尼康D50+18~200mm镜头。

18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摄影杂谈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19 其实这些年虽然好照片也出了一些,出门挂着个DSLR也一直标榜自己是摄影爱好者,但其实发现自己对摄影的兴趣逐 渐没那么浓厚了,出去旅游拍片也大多只是拍些旅游纪念照,偶尔拍些好风景回家和那些纪念照一起传到电脑里也就 了事了。 尽管据说决定好照片的因素不是相机而是后面那颗脑袋,但有时也不得不说新器材也是一种刺激和动力。当觉得对摄 影已经没什么激情,感到有点力不从心的入门级老设备换成了中端准专业机后,久违的对摄影的狂热居然又死灰复燃 了,照相机和镜头取代其它电子设备重新成了我最大的挚爱,80%的上网时间也由原来的电脑网站转到了摄影论坛, 当然一部分原因是新器材的刺激作用,二是原来还有点摄影功底的我最近网上的好照片看多了,本身也会有一种冲 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优势就是相互交流学习方便多了,二十年前很多看似很惊艳的摄影作品可能现在在网上一堆堆 的看都看不过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摄影器材和摄影手段也有了极大的进步,胶片时代ISO400的胶片就算是很高的感 光度了,现在的数码相机感光度最高已经突破了ISO204800,平时用到ISO1600甚至更高也很正常;现在入门级的单反 性能也与几年前的旗舰级专业单反不相上下甚至某些指标还高上一大截;原来暗房里几乎无法想象的一些效果现在也 能很轻易的PS出来,“PS”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我们承认自己再努力也成不了大师,但用现代的器材加上对摄影的热情以及认真学习的态度, 我们也能拍出很多能称之为作品的好照片。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应该是觉得能做到拍出照片来能够很自豪的给别人看, 尤其是别人惊讶地问:“哇,这么漂亮,怎么拍的?”时候能够得到很大的心理满足,其实这就够了。喜欢纪实的, 不要看不上论坛里成堆成堆的糖水片,喜欢唯美的,也不要觉得新闻记者跟摄影艺术不沾边。摄影和绘画音乐一样有 很多风格:纪实的,唯美的;抽象的,具象的;通俗易懂的,深邃晦涩的;令人愉悦的,发人深思的。 把摄影作为一种理论来研究是枯燥的,下面我还是说说最近在摄影方面的一些体会吧!我这里不是要写摄影教材,所 以这篇文章并不是要讲解摄影基础知识。有经验也有教训,希望对大家在摄影实践中会多多少少受些启发。协会里很 多人在建筑系可能也学过摄影课(虽然很不幸那时候我们学校还没有),但是如果您要拍好照片,却还不知道F2.8和 F16的区别,ISO100和800有什么作用,什么是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我劝您最好还是先找本书静下心来学习一下。最 经典的摄影教材是《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纽摄”。如果您觉得这本书太厚,也可以随便 找本市面上的数码摄影入门教程甚至是相机说明书,把摄影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搞清楚,必须的。 写文章也不同于写书,就像电影和电视剧的区别,“杂谈”本身涉及的面比较广,但不可能面面俱到,基本上就是最 近对摄影的一些体会;也不可能把每一点都展开剖析的特别详细,基本只能做到点到为止;也知道我们协会里有不少 摄影高手,而我写的是针对像我自己这样的入门菜鸟的,不保证所有观点会得到高手们的认同,有很多地方可能说得 比较片面,也希望朋友们多多指正,交流。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摄影杂谈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许勇杂谈摄影(2)

有备无患: 谈谈摄影器材的选择 文/图/ 许勇

我不想给您放毒,但就像一个猎手不仅喜欢狩猎的过程和猎物本身,他也没有理由不喜欢手中的猎枪一样,摄影爱好 者对于相机的喜爱也无可厚非。所谓“单反穷三代”,虽没必要太烧器材,但建议如果想“认真的”学摄影的话,最 好有一台可换镜头的相机,也就是数码单反相机(DSLR)或者性能好一点的微单相机(Mirrorless System),入门级 的也行。其实现在入门级的数码单反价格真心不贵,机身加套头打折的时候500刀以内就能搞定。如果您属于不差钱 的,一步到位直接全画幅加大三元(不明白的请Google),俺也只有羡慕的份了。至于品牌,如果已经有了也就算 了,新购单反的话还是建议经典的NC(尼康、佳能)两家,可选的镜头种类比较多。再往下数就是 PS( 宾得、索 尼),现在索尼的单反和传统意义上的不同,取景器是电子的不是光学的,反光镜是半透明固定的不是弹起的,又称 单电相机。 想小巧轻便的可以选择完全没有反光镜但是可以换镜头的微单相机,这个可能是发展趋势,现在各个品牌看好了这一 时机,也都在大力发展微单相机。以前大多数微单最大的弱势在于采用反差式对焦,相对于传统单反的相位检测对焦 来说对焦速度慢,不适合抓拍。不过现在很多新款微单都采用高检测频率反差式对焦或相位反差混合对焦系统,对焦 速度已经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单反的对焦速度了,如松下GX1配合它的X系列14-42mm电动变焦镜头时对焦速度可达0.09 秒。其实反差式对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不会跑焦,而且也不需要什么十字双十字对焦点就能实现准确对焦,这项技术 的提升为微单产品增加不少色彩。单从对焦速度上来说,推荐奥林巴斯和松下的牌子,奥林巴斯的E-P3,松下的G5 、GX1等也是很多专业摄影师的第二装备甚至第一装备,甚至玩了很多年摄影的爱好者最近也流行起玩微单了。玩索 尼NEX系列(俗称“奶昔”)的也不少,它的强项是可以很方便的转接很多手动老镜头,受到了一批喜欢玩老镜头的 摄影爱好者的追捧。不久前刚刚看到摄影杂志的一个微单专题《未来行摄的黄金十年将由微单开启》,摄影界出现了 一批以微单为主要创作工具的新锐摄影师,如时尚摄影师刘展耕,风光摄影师姜平,台湾浪漫摄影师阿默。除了对焦 系统的区别,单电微单由于取景器是通过液晶屏的,在耗电量上要大一些,不过如果多准备块备用电池,这也并非多 大的问题。 画质方面,当然最强的当属全画幅相机(光线传感器尺寸约为36x24mm),不过一分价钱一分货,两毛价钱两分货, 价钱也是相当可观的,不光是机身,全幅牛头配起来也像个无底洞,老鸟们都以拥有一台全幅相机而自豪。一般说 来,玩玩摄影的话APS-C画幅(俗称半幅或截幅,传感器尺寸约为24x16mm)一般够用了,单反相机至少是这个画 幅的。APS-C画幅镜头等效焦距系数为1.5(尼康)或1.6(佳能)。上面所说的微单中索尼、佳能、富士、三星都 采用APS-C画幅,松下和奥林巴斯系列称作M4/3画幅(17.3x13mm),等效焦距系数为2;尼康的1系列称作CX画幅 (13.2x8.8mm),等效焦距系数2.7。还有更小的,宾得的Q系列用的是卡片机的画幅。理论上说来,画幅越大,画质 越好。而且同样等效焦距和光圈下更容易实现浅景深效果。也不要太过纠结这个问题,最近见过很多M4/3画幅拍摄的 照片,无论从景深上还是画质上都已经相当令人满意了。之所以不建议普通数码相机或卡片机,主要是因为CMOS尺寸 实在太小,一般只有1/2.3-1/3英寸甚至更小。逆天的也有,索尼最新的RX1用的居然是全画幅的传感器,固定35mm不 可变焦镜头,价钱$2999,估计是要往莱卡上靠。说到这里想起来了,蔡司和莱卡的旁轴取景相机也算一类,有APS-C 画幅也有全幅,价格死贵,太小众了,始终不太明白好在哪里,也许人家玩得不是相机,是境界。喜欢戴劳力士的可 以考虑,呵呵。

20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摄影杂谈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21 比全副再高端的就是中画幅了,比如哈苏,最便宜的也上 万刀,现在也有极少数人在玩。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也不是说小画幅的相机就一无是 处,其实有一个傻瓜机揣在兜里随手就拍,也有大相机取 代不了的优势。另外画幅越小,镜头越容易做成大变焦, 如尼康P510等效焦距相当于24-1000mm,这点也算它的优 势;再比如,两三百刀就可以买到可以在沙漠游泳潜水泡 温泉时都可以用,号称1.5米高掉到硬地上摔不坏,掉到沙 堆泥潭里拿上来放水龙头下面冲冲就能用的三防相机,而 专业单反要向配个防水外壳有时比单反相机本身还要贵。 如果作为某些条件下使用的备用机,其实我还是蛮推荐这 些小相机的。 关于镜头,我觉得作为摄影爱好者,比较理想的情况是镜 头既不要太多太重(专业的设备往往又大又重)也不要焦 段太窄,以方便为原则,出门尽量减少来回换镜头的机 会。推荐那种从广角到中长焦的旅游头,在普通APS-C画幅 数码单反上一般是18-200mm或者18-300mm。16-85mm、18105mm、18-135mm之类的除了打鸟打松鼠感觉有点力不从 心,拍人拍景啥的倒也没问题(其实同一档次的镜头一 般变焦比越小画质越好)。提醒一句,打折的入门套机经 常配两个很便宜的狗套头,常见的组合是18-55mm加上55200mm或70-300mm,从经济上考虑挺合算的,但和一个大变 焦的旅游头比起来,画质不见的强多少,而老得换镜头有 些人可能会觉得不是太方便。 还有种观点是推荐初学者用定焦镜头尤其是标准镜头,认 为这种镜头能培养人的“镜头感”而且光圈大画质好价格 低,除了不能变焦,其他方面都比变焦镜头强,也有一定 道理。不过大部分人会觉得定焦镜头局限性太大,反而会 降低入门者对摄影的兴趣,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为了减少手抖造成的拍摄失败的机会,涉及到中长焦段一 定要用带防抖(VR)的,不要太相信所谓“铁手功”。当 年我也是号称1/4秒手持不抖的,结果以前用了7年的18200mm适马镜头就是因为没有防抖在长焦端拍坏了很多片 子。教训就是:不带防抖的长焦再便宜也别要。好在现在 市面上的大部分中长焦段的镜头都支持防抖了。 对摄影有了一定的体会之后,想拍一些专业点的人像的话 可以再加一只定焦镜头如最大光圈1.8或1.4的35mm或者 50mm镜头加一支闪光灯;想在风光摄影上更进一步的可以 考虑进一只超广角镜头(如尼康10-24mm,佳能10-22mm, 图丽11-16mm等)和一套ND滤镜;喜欢拍花花草草蚂蚁蜜蜂 的可以考虑微距镜头加环闪;喜欢建筑摄影的则可以来一 只移轴镜头,各有各的用。迷上摄影的话,机身确定下来 了,以后就慢慢烧镜头吧,呵呵。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摄影杂谈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22 其他附件简单说一下: 三脚架:自拍或者需要较慢快门速度时需要,如果拍夜景则更几乎是必须的,但我实际用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我还有 个独脚架,比较轻便,出去经常被儿子拿着做登山杖用,摄影也用得不多。由于现在数码相机的感光度可以做的很高 (注意感光度越高画质越差),加上镜头支持防抖或可以使用定焦大光圈,在很多弱光环境下相机的快门仍可以保持 在手持的安全速度上。有人说作为一个认真的摄影师再高的快门速度也要用三脚架以保证相机的绝对稳定,我只能说 我确实不够认真不够专业了,总觉得游山玩水的背个三脚架是个负担。 摄影包:平时存放摄影器材,出去拍照如果镜头多于一个时,可用做备用镜头的存放空间,还可以放点零食矿泉水啥 的,就一个镜头的话拍照时也没必要一直背着。从小到大分腰包、三角包,单肩包、双肩包和拉杆箱几种,就一个镜 头的话,三角包就够了;多个镜头或者有闪光灯就用单肩包,换镜头最方便;器材再多就用双肩包,但换镜头时要把 包拿下来,不如单肩的方便,优点是还可以放其他很多东西包括三脚架。拍摄时临时存放备件包括镜头其实还有一个 不错的选择,穿件带很多大口袋的摄影背心(或者钓鱼背心)吧,也挺酷的~ 电池手柄:其实单反的电池一般拍一整天毫无问题,用电池手柄主要是为了竖拍方便,你如果经常竖构图拍人,同时 习惯拍很多张从里面挑一张(这很正常),你将花费很多时间把相机翻来翻去,手腕会感到很疲惫,这时你就需要一 个竖拍电池手柄了。大多数竖拍手柄都包含垂直方向快门键和设置光驱和快门速度的旋钮,这样竖拍就和水平方向拍 摄一样舒适。不仅是竖拍,大多数摄影师都认为即便是水平拍摄,加上竖拍手柄也会让整个相机拿在手上更舒适更牢 固更稳定(谁用谁知道,相机在手上的感觉非常重要)。当然缺点是单反本来就重,加上手柄就更重了,增加了出行 的负担。这个因人而异,不是必须的。不同型号单反有不同型号专用的手柄,入门级一般没有,中高端都有相应的型 号可以配,而High-End级别的(尼康D4、佳能1DX)本身就把竖拍手柄做到机身上了。提醒一下,如果买一定要买原 厂的,虽然山寨的或杂牌的价格非常便宜,我吃过亏的。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摄影作品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23

摄于Hwy93 Golden以南

秋之 色彩 作为视觉动物的我,沉迷于摄影, 这一光与色的游戏,也有好几年 了。在卡尔加里定居后,每年最喜 欢的季节就是秋天,面对那绚烂的 色彩,不能不激发出创作的热情。 知道会员中不乏摄影高手,分享几 张照片,抛砖引玉,希望将来能看 到更多的作品。 窦征 摄于Hwy22 Calgary以南

器材: Nikon D70(等待升级中)

镜头:Nikon 70-300mm VR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摄影作品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24

摄于Golden 摄于Hwy93 Golden以南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健康美容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给点时间,关爱自己 文/谭伶俐 作为一个设计师或者绘图工作者,一天中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面 对着电脑,肩颈酸痛、肩周炎、腰肌劳损、鼠标手、偏头痛似乎 是普遍的现象。特别对于女性来说,长期的电脑辐射、静电容易 使面部皮肤干燥老化,抗氧化能力减弱,加速皮肤的衰老。 在你繁忙的工作当中,最好每1-2个小时花3-4分钟的时间做做最 简单的转头、耸肩运动,或者起身随意的甩动胳膊走动2-3分钟,对 于缓解这些症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都有一定的帮助。 女士们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喝水,多吃粗纤维的膳食、富含维 生素C的水果, 同时护肤方面使用补水保湿、透明质酸含量高、抗 氧化的护肤产品,同时使用防晒隔离霜保护皮肤。 对于更注重健康及皮肤保养的女士们,集专业美容、彩妆、按摩、 SPA为一体的 Lily Beauty Spa 可以为您提供更多专业的建议和服 务。

www.lilybeautyspa.com 本协会会员及家人享有特别优惠,详情请电话咨询 403-869-8883

图/刘春茂

25


卡尔加里华人建筑规划协会 CALGAR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Happy Holidays! CCAAP 节日聚会暂定明年2月23日,具体安排请静候通知。让我们相约2013!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