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學術交流季刊第一百三十八期

Page 1

ISSN 1684 - 7261

Mainland - Hong Kong Academic Exchange

2023 - 10


2023 - 10 出

138 非賣品

版: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

責任主編: 呂少群 編

輯: 劉齊廣、甘依婷

郵: ip@bhkaec.org.hk

話: 852-2892 1267

真: 852-2834 5519

址: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厦14樓1404-05室 Unit1404-05, SUP Tower, 83 King's Rd., North Point, Hong Kong

網上彩色電子版請瀏覽 www.bhkaec.org.hk

版權所有,如欲轉載請先與我們聯絡。


02

卷首語

封面專題 03

科大張欣教授研破風戰衣為健兒添翼

07

理大體育科技研究院院長張明教授:讓所有人能開心做運動

11

打造香港運動品牌 張德文博士冀改進港人足部健康

14

盼做百米飛人 運動科學助鄭翔鴻同學衝出新成績

人物專訪 17

乙肝研究傲全球 五人團隊創奇蹟

21

港產肝臟世界權威袁孟峰教授:願把所學所知貢獻香港

香 江學者計劃 25

2015屆學者風采

京港動態 30

京港向香港高校介紹國家科獎系統

31

四百本港高校精英齊賀國慶七十四週年

32

香港科技界國慶七十四週年科技論壇於浸大舉行

教科熱話

33

科 研成果與獎勵

38


生命的光與熱,體現於精神上和肉體上始終不懈的舉步向前。二千多年前的奧林匹 克精神、中國經典《禮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箴訓,都是先人在形而 上、形而下兩個方向奮力開拓的痕跡。我們秉承前人之志,在科學昌明的今天,憑 藉科學研究的助力,一次又一次打破人體在運動上的極限,令形而下「更快更高更 強」的價值得到實質性的反映。 這樣的一門學問,統稱為運動科學(Sports Science,又稱為競技運動科學),目 的是把人類各項競技運動納入實證主義科學框架,進而作多方面的提升、保護和創 新。其研究體系除了把傳統的理工和醫學科目,如生理學、心理學、生物運動控制 學、神經科學、生物力學、生物化學、營養學等加以綜合外,更產生了全新的研究 門類,如運動科技、人體測量、性能分析等。日新月異的技術,讓健兒得以一代一 代地提升表現,獲得更安全和穩定的生涯周期,為國家民族爭光,向人類的極限作 不息的挑戰和突破。另一方面,科學化的鍛鍊方式和先進器材,讓大眾體育更有 趣,更安全,更普及,最終得以改善全民健康。 適逢亞運熱潮,國家隊和香港代表隊都接連創造了佳績,體育驟然已是城中熱話。 本期《京港學術交流》除了香港大學肝臟研究世界權威袁孟峰教授的專訪外,也特 別以「運動科學」作為主題,走訪了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多位學者。讀者 可與我們一起走近座落科大的、全球最先進的單車空氣動力測試台和靜音風洞實驗 室,聆聽張欣教授團隊如何為香港運動員研發「破風戰衣」;一起與理大的張明教 授暢談未來可以作全年齡推介的「太極跑」運動方案,以及運用柔性傳感器一探跳 水健兒「壓水花」絕技的可能性;此外還有理大張德文博士把國產運動鞋帶到世界 舞台的研發小史、都會大學運動員鄭翔鴻同學和教練葉老師在賽場上的灑汗足跡。 我們務求從不同的角度展示運動科學的面貌,希望讓讀者對運動科學在香港的發展 現況,其為精英運動員和普羅大眾所帶來的在體育質與量兩方面的改善,乃至香港 初創企業如何聯繫產學研等方面,有更清晰的了解。

2


封面專題

科大張欣教授研破風戰衣為健兒添翼 作者:呂少群 採訪:呂少群、劉齊廣 編輯:甘依婷、劉齊廣 杭州亞運參賽的680名香港運動員、包括20名單車隊代表的運動裝,是由香港科技大學與香港體 育學院合作研發的「破風戰衣」,這一款戰衣也曾經伴隨他們征戰東京奧運。「戰衣」的誕生, 得力於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張欣團隊、體育學院蘇志雄博士團隊所研發的「單 車空氣動力學研究、評估和發展系統」。這套系統設有一個模擬單車比賽環境的靜音低速風洞, 並使用了國家超級計算機「天河」以進行流體力學運算,從而分析各項參數,不僅可以為運動員 改善騎行姿態,更有助研發最適合他們穿着的戰衣,最佳的單車設計等。香港單車代表隊、包括 港人熟悉的「牛下女車神」李慧詩,都參加過有關的研究。

張欣教授(左五)團隊與李慧詩(右二)及港隊單車總教練沈金康(左四)合照。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2023 年 3 月,科大與體院成立了「體育科技聯合中心」,希望進一步協助香港在單車、滑浪風帆、三

項鐵人等國際競賽中競逐獎牌。除了支援精英運動員外,中心主任張欣教授表示,還希望未來能把相關 的研究成果用於更廣泛的全民體育設施等方面,達至運動普及化。

3


封面專題 世界最好的單車測試台 破風戰衣的源起,來自「A. Kwok 運動空氣 動力學科研計劃」,該計劃四年前獲商界捐 助 600 萬,同時得到政府創新科技署的項目 支援。其中的一個重大成果就是這台座落於 科大、長 14 米、闊 2.5 米及高2米的風洞實 驗室,以及「空氣動力學測試台」。張教授 介紹:「我可以非常有把握地說,這個實驗 空氣動力測試台。(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室及空氣動力測試台是世界上最好的其中一

個,它能夠把運動員騎車的時候所產生的空氣動力學特徵、空氣阻力等測出來。」 張教授表示,建造實驗室及測試台的想法源於他當初在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工作時,曾經和歐洲賽車工業 界一起研發賽車技術,亦與一級方程式賽車等體育界有過合作。他來港後,香港體院、國家體育總局也 為了備戰東京奧運、巴黎奧運而先後向他發出了合作研究的邀請。 「我們做了幾個創新的東西,就是把航空科技、賽車科技轉移到單車等項目上,最獨特的就是這一台單 車空氣動力學測試台,我們也因此研發出了相關的服裝。」 「我們是和一級方程式賽事結合,所以設計標準、技術應用都非常好,和英國對比都較為先進。但要保 持這個優勢,可能還要做大量的工作,比如說我們風洞現在是 2 米多高,但實際上應該做得更大,因為 考慮到運動中有超車現象,做到比如說 4、5 米就(模擬得)比較好,而且也能為滑浪風帆做測試。這 一點需要社會各界,要內地和香港合作來做好,從而保持優勢。」 張教授又補充,單車空氣動力學是從航空領域演 化而來的,但航空風洞並不適合用在體育測試 上,特別是涉及人的測試,因為航空風洞和汽車 風洞聲音太大,運動員難以承受。有見及此,張 教授團隊特別設計了靜音風洞,讓運動員測試 時,耳朵不用太受罪。

張教授特意為記者開啟了風洞測試,在每秒4米的風速下,僅有輕 微的風聲,完全沒有其他雜音。(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4


封面專題 航空科技轉化 應用於單車運動 人體並非流線型,因為人的演化是為了適應行走和奔跑而不是游泳或飛行。所以,在單車運動員衝刺、 時速超過 70 公里的時候,非流線型的身體導致的流動分離就會形成非常大的空氣阻力了。由此可見騎 行服的設計相當重要,如何在不同部位改善氣動性能,一些細節包括拉鍊、縫線等都要一一考慮到。 「選料最為關鍵」張教授說:「有幾十 種、上百種面料,怎麼去選?要把面料力 學特性、空氣動力學特性表現出來,就要 利用風洞來測試。我們通過兩種辦法來幫 助運動員,一種是用仿真人作測試,我們 對優秀運動員加以掃瞄,建立數字模型, 放在超級計算機上模擬,並且製作仿真 人,把不同的服裝和裝備穿在它們身上, 改變它們的姿態,來改善相關的空氣動力 學性能;二是讓運動員親身來我們這個風 穿在仿真人上的破風戰衣。(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洞進行測試,他們的裝備包括服裝、頭 盔、鞋套等,都可以在這裡做了測試再作 選擇。在國際上來看這是一個比較正規和 先進的辦法。按照不同運動員的舒適度, 我們可以為他們量身裁衣,其中還運用了 我們研發的傳感器,現在是養在深閨無人 知,需要讓更多社會大眾認識。用於監測 受傷肌肉的傳感器,關鍵在於微型化以及 改進電池續航力。」

李慧詩在風洞中進行測試。(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測試可清楚標示單車在行進時面對的空氣 阻力分布。(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5


封面專題 科大風洞實驗室設備精良,而且是少數開放給中 學生的大學實驗室。張教授解釋對外開放的原 由:「香港很多大學以前是精英制的,門都關 著。我們科大實驗室開放給中學生,我自己也到 科學館去介紹給公眾。我們學校做的這些研究, 未來希望如有單車愛好者想了解某款單車的設計 和性能,那就可以到風洞去做自費測試,以便選 擇最適合自己的款式。」 事實上,除了單車,科大和體院聚焦的精英運動 員項目還有滑浪風帆和三項鐵人。這些項目也使 用了科大風洞和超級計算機模擬平台來優化運動

仿真假人風洞測試。(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員的動作和姿勢。說到滑浪風帆,相關服裝的 研究側重點跟單車又有所不同。滑浪風帆的推進力很受運動員搖擺動作的影響,所以科大團隊研發的傳 感器同時也放置在滑浪板上。記錄運動員在港島赤柱的訓練數據,最終輸入超級計算機模擬平台加以分 析。張教授正籌劃建造更大的風洞,以便容納滑浪風帆在其中進行測試。 一代又一代運動員揮灑著他們的青春,最後脫穎而出的可能就是一兩個。但自從引入了現代科技,情況 已大為不同。「基於很多原因,絕大部份年輕運動員沒能把潛能發揮出來,但如果你從一開始就採用合 理的訓練手段,結果很可能會不一樣。體育科技是可以扶助他們的,例如空氣動力學便可以提升他們的 成績。」張教授補充說:「體育界需要一個好的制度,讓真正的科學技術不受干擾地加以應用,最終幫 助運動員和大眾。

「香港地方小,但真的很有世界影響力」 作為海歸學者的張教授,當年在英國與 一級方程式車隊合作,開辦了全球第一 個賽車碩士班,今日又在科大建成世界 領先的單車測試台。這些年他通過香港 體院、香港單車隊,進一步接觸了香港 以外的體育精英團隊和專業人士,更與 知名的運動服裝品牌開展了合作。張教 授認為,香港雖然地方小,但真的很有 世界影響力,他期待通過香港,能把體 育科技研發成果進一步擴大,延展到大

張教授期待香港的體育科技成果能進一步擴大,惠及全民。 (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灣區、大江南北、以至全世界,惠及全 民。他充滿信心。

6


封面專題

理大體育科技研究院院長張明教授: 讓所有人能開心做運動

作者:呂少群 採訪:呂少群、劉齊廣 編輯:甘依婷、劉齊廣

受港隊在東京奧運的佳績啟發,香港理工大學體育科技研究院於 2022 年 6 月 1 日成立。校方撥 給 5000 萬港元作三年經費,鼓勵了學者的積極參與。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系主任和生物力學 講座教授、現任體育科技研究院院長張明教授表示,研究院的成立不單單是為了幫助健兒爭標: 「我們的目標可以用一句話總結 ——『科技促獎牌,體育促身心健康,推動殘健共榮』。」

張明教授(左)與合作無間的夥伴,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張德文博士。(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逾百位教授響應共同研究 研究院成立一年來,已開展了 40 多個研究課題。理大 28 個學系中,現時有 16 個學系、逾百位教授響 應體育科技研究院的成立。他們或已經親身參與,或表示有興趣加入研究項目。張院長說,最初的夢想 就是希望把理工大學在工程、科學、管理、醫療等領域的專家集聚起來,和世界專家合作,為體育運動 提供先進的解決方案,為精英運動員、傷殘運動員和社會大眾帶來幫助。「對於競技運動員,我們通過 科技來提升他們的競爭能力;對於大眾,我們的目標主要是激發更多的人來做一些安全的運動;對於殘 疾、老年、肥胖人士,我們希望通過輔助技術,讓他們也能夠開心的做運動。」

7


封面專題 張院長透露,現時正為單車、劍擊、 空手道、跆拳道、游泳、跳水等項目 的精英或殘疾運動員作姿態分析。團 隊捕捉他們的動作,進行三維重建, 得出生物力學參數。團隊亦應教練的 要求,從一些重要賽事的照片中提取 有用的資訊,期間運用了計算機視覺 和人工智能。「做了生物力學建模, 就可以知道肌肉力、關節力等情況, 對運動員練習如何發力、判斷有沒有 損傷,都非常有用。我們還可以進一 生物力學建模。(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步建立計算機模型,了解人體各部位

之間的力,從而設計人體支撐性能更好的產品,制訂更好的訓練方案。」張院長表示,這是研究院資深 研究員張德文博士所從事的工作之一。

建十萬人的運動數據庫 運動有利於促進健康,而一個人的健康密碼也隱藏在其運動及 站立的姿勢中。理大正計劃善用這些密碼,建立一個可支援多 至 10 萬香港市民參與的運動健康大數據庫。「每個人都有自己 的肢體特徵,這些特徵會造成運動方式的不同,進而對健康造 成影響。快速健康掃瞄系統是通過多部攝錄機從不同角度拍攝 足底及全身,然後通過(測試對象)站立做一個動作,從而得 到人體運動形態的所有參數,例如足底形狀和支撐等,數據中 甚至包括了體積,這在過去是做不到的。」 張院長介紹說,數據庫可以跟進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如果這 個系統做好了,希望將來的體檢就不是簡單去醫院量身高秤體 重,而是在這個系統上站一秒,得出主要特徵及基礎的身體健 康指數。檢查過後,嚴重的病人可以去見醫生,不嚴重的可以 三維全身體型(包括足底)及體重中心檢測系 統。(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通過一些運動處方,或者通過 3D 打印的鞋墊來解決。」

提到「運動處方」一詞,張院長解釋它其實並非新概念。他提出了藥物治療及運動處方雙軌並行的可 能。「實際上這個概念很久以前就有了,但是實行得不太好。」張院長舉例指,跑步是男女老少都可以 參與的運動方式,也可以幫助解決很多疾病,又沒有吃藥的副作用,但跑步很累很難堅持,對老年人來 說更會磨損膝關節,所以關鍵是如何制定運動方案,讓人可以放心地堅持下去。 ★ 張德文訪問見另稿

8


封面專題 太極跑的第一身體驗 經過無數次臨床實驗研究院推出了「太極健身跑」研究計劃。通過調 節跑步的方式,達至運動既有效、又不會令人太疲累、跑着甚至能感 到舒適的效果。這一套跑步法,如太極一般有快有慢,有張有弛,跑 者更容易堅持。本身患有高血壓的張院長身先士卒做測試,持續四 個月有序地跑步,堅持下來感覺效果非常好。「這是我第一次跑的 圖」,他一邊展示圖表,一邊說:「首先很慢,每小時 2 公里,比走 路還慢,然後慢慢加速,加到最後大概是6公里(時速)左右… 我的 心跳到了每分126次,很累了,然後我慢慢把速度減下來,回到原來 的速度。這時候你就覺得身上汗也出來了,人也舒適了,慢慢下來你 又把剛才的累給忘記了,說下次還可以繼續。這是曾任職香港體院的 張百鳴教練開發的系統,我們希望真正推廣下去。」 張院長說,這項計劃的宗旨並非為參加比賽一爭快慢,而是為了身心 健康。計劃會為參加者量身訂做運動處方以保證安全並且不損傷關 節,所以也不希望參加者跑得太快。院長說,有很多公司已感興趣, 提出了合作意願,不過他希望先完成血壓、氧耗量等的測試,才再作 推廣。他希望運動處方最終可以改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三

張院長親身上陣嘗試太極健身跑。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高」,以至肥胖和睡眠等問題。院長相信,長期的低強度鍛煉對改善「三高」一定有好處。 這一運動處方可以根據參加者的跑步技術做調整。至於如何配合裝備,如何普及,則是下一個研究方 向。他補充說,團隊有做足底支撐的研究、有做生物力學等課題,張德文博士也帶領團隊針對每個人的 特徵設計 3D 打印的鞋墊,針對扁平足、高弓足或其他病態足形提供改善對策,配合理大紡織學院積極 運用不同材料,進行溫控、濕控、阻控、血流控、氧控、舒適控等研究。「不管是生物材料、降解材 料,還是記憶材料,他們都做了很多。」

傳感器測跳水壓力 除了推廣體育運動,令人身心健康,張教授的團隊亦希望助力頂尖運動員在 國際賽事中奪得殊榮。理大最近設立一個面向精英運動員的博士學位獎學 金,專門資助一些拿過國際冠軍的運動員。2008 奧運女子 10 米高台跳水 冠軍王鑫正是其中一位。張教授表示:「王鑫本身是跳水領域世界大滿貫, 她想把跳水的整個動作加以生物力學、生物工程學的分析,包括腳底的起跳 力和姿勢的關係,這需要捕捉動作,分析起跳時的腿部肌肉,另外最關鍵的 是入水的時候會產生一個很大的衝擊力,現在有很多運動員因此而造成眼睛 2008 年北京奧運會女子雙人十

米台跳水冠軍王鑫。(圖片來 源:理大體育科技研究院網頁)

或肩關節受傷。我們正在做一些柔性傳感器,希望能貼在手上、眼睛周圍, 去測試入水時的壓力分佈,建立數學模型,甚至可以研究姿勢和水花的關係 等。」 9


封面專題 張院長希望,這個數學模型可以用來預測入水時身體各個部位所受的衝擊力及水花的形成,其次是用於 單車運動,通過傳感器測出腳蹬的力度,分析肌肉運動。理大還想做一個場地訓練裝置:把比賽錄影的 人像投映到賽場上,讓運動員追趕,還能通過計算機來調控投影人像速度。

數學模型研究的其中一部份,採用柔性感測 器測量入水壓力,研究對眼部及身體其它部 位的影響。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另一方面,理大體育科技研究院除了推動科研成果落地,也積極作全方位發展,包括與薩馬蘭奇基金會 合作,致力於賽事培訓;明年計劃開設體育科技碩士班,吸引內地體育院校畢業生來港進修。理大也計 劃跳出香港,目前正組織大灣區精英運動員協會或聯盟,把運動員匯聚在一起,為體育發展提供一個平 台。 體育除了關乎競賽、健康,還有人文關懷。張明院長注意到,許多運動員退役後生活不盡如人意,「有 的沒能繼續為社會發揮他們的作用。我覺得很可惜。我們的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建議體育科技研究院也做 一些政策方面的研究,為政府制訂體育運動發展提供一些資料。體育研究不單是培養精英,還要包括大 眾和特殊人員。我們就想到,運動員退役以後通過科研培訓,就可以發揮他們的特長。希望將來我們能 多請一些運動員來幫忙。」. 「讓我們一起賦予運動更多趣味、效益和安全。」這是理大體育科技研究院院長張明的期望,相信不久 的將來這也會成為社會的共識,令體育科技惠及全人類。

10


封面專題

打造香港運動品牌 張德文博士冀改進港人足部健康

作者:呂少群 採訪:呂少群、劉齊廣 編輯:甘依婷、劉齊廣

特區政府力推創新科技,積極推動「產學研 1+」以完善創科生態圈。要改變長期以來產學研缺乏 聯繫的局面,實需要一個既懂得產業運作、又有專業背景、深諳科研理論的「超級聯繫人」。在 體育科技產業化領域,香港理工大學體育科技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張德文博士稱得上是上佳人選。

張德文博士(中)與他的研究團隊成員。 (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張德文博士這個「香港仔」先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曾獲得裘槎基金會獎學金,赴加 拿大卡加利大學深造,專注於運動鞋研究領域。其後回到理大,繼續從事鞋履的生物力學研究和指導工 作。為了提升中國運動品牌的競爭力,他在 2009 年應邀赴京出任李寧體育公司的運動科學研究中心主 任。六年間,他為中國運動品牌建立了第一個世界級的 研究實驗室和國際研究團隊,奠定了李寧公司的運動科 研基石,帶領團隊研發出了多款專利產品。 2015 年,張博士加入特步(中國)有限公司擔任鞋類

研發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兼高級總監。他的工作成績斐 然,實現了品牌的戰略轉型,其團隊為中國鞋類產品的 創新和突破做出了貢獻,特別是推出了第一對為中國跑 者而設計的碳纖維馬拉松跑鞋,逐漸改變了長期以來跑 鞋必選舶來品的局面。時至今日,特步、李寧等國產品 牌的碳纖維專業跑鞋上市迄今已有五年,足以證明面對 外國大牌仍具備競爭力。

11

張博士於特步公司的工作照,圖中紅色運動鞋是特步 160X 馬拉松跑鞋,是第一款為中國跑者設計的碳纖維

馬拉松跑鞋。此跑鞋得到專業運動員以及大眾跑者的認 可,應用涵蓋面非常廣。(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封面專題 疫情過後,張博士銳意回港發展。他參與了理大體育科技研究院的管理和四大發展領域的研究工作,而 他最為傾注心力的,當然還是運動鞋。去年他先是與兩位昔日同事合創了「奧力運動科技 」(OLAB) 公司,今年公司已進駐香港科學園,希望運用香港聯通國際的優勢,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促成本 地及海外大學的運動科學理論落地,聯繫中國以及全球運動品牌,開發嶄新運動產品。

張博士期望可以打造一個香港人的運動品牌。(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記者踏入張德文博士的運動科學研究 所,看到在約千平方呎的空間裡,放 着一台跑步機,看上去與尋常跑步機 無甚差別,但其實它是全港唯一一部 生物力學跑步機,它的3D掃瞄系統、 高頻採樣壓力分析系統可以測試步 姿、步幅、衝擊、摩擦力等數據,所 有運動力學測試可以一次過完成。該 儀器每秒採集300 到1000組數據或圖 像,通過跑者的生物力學特徵,如關 節負荷等,可分析鍛鍊效果。

全港唯一一部生物力學跑步機,便在張博士的工作室內。儀器的四周有多部攝錄 機捕捉跑者腿部動態。(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12


封面專題 腳部掃瞄器可分析足部形態,繼而利用3D打印機即時度身訂造功能鞋墊。在這裡,不論跑鞋還是籃球 鞋,是運動員還是小孩、老人家的鞋類,都能夠一一測試。張博士分享說,他太太和兒子也穿上了這些 定製的鞋墊,都感覺舒適穩當。他希望將來有更多小朋友享受到專業的步態分析和定製鞋墊的益處,幫 助他們健康成長和了解科學的重要性。

腳部掃瞄只需幾秒鐘便可完成,根據所得參數可即時以3D 打印機列印定製鞋墊。 (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從生物力學理論,到運動鞋的理論以至研發、以至產品的拓展,張德文一一經歷,也注意到球鞋市場的 變化。中國經濟崛起,帶來了國民對生活和品味的尋求。「多年前,人們紛紛追求外國大品牌,現在開 始注重產品的功能性和舒適度了,也更關注和支持國民品牌」,而國產品牌也開始更加重視自主設計, 為研發好產品而重金投入,更是敢於提高 零售價,與外來品牌比試。「國產碳纖維 跑鞋在市場上已佔了相當的份額。」他相 信,球鞋市場產值約 2000 億元,而國產 跑鞋在亞洲市場的前景比外國廣闊。 展望未來,隨着長者人口不斷增加,張 博士注意到銀髮市場的潛力,希望推出 一款港產的老人運動鞋,讓越來越多的 老人家可以穿上舒適、具彈性、保護 力好的功能運動鞋。他則樂於繼續擔任 「超級聯繫人」,把大學、院舍、企業 串連起來。 張博士(左二)與我國三位頂尖專業跑手合照。(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13


封面專題

盼做百米飛人 運動科學助鄭翔鴻同學衝出新成績 作者:呂少群 採訪:呂少群、劉齊廣 編輯:甘依婷、劉齊廣 他,今年十九歲,是大學生也是運動員。從小時候開始,他就跑得比人快,「更快更強」成了他 最大的追求。每星期七天,有六天他都在跑,累計近二十小時都在跑道上流汗,風雨無阻。即使 疫下宅家,他都還在努力增強體能,比起同齡人,他的目標更清晰,也更肯下苦功。「我生活中 有95%時間,都在為跑得更快而準備。」他就是鄭翔鴻(Nicholas),香港田徑隊隊員,剛升為 青年隊隊長,是香港青年組百米跑第二、U20 第一。

香港田徑隊青年隊隊長鄭翔鴻。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人如其名,他是高飛的鴻鵠,誓要成為百米短跑飛人!「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每一次踏上賽場,鄭 翔鴻都拚盡全力,支撐他的除了體力和戰意、家人和親友的期望,還有這半年以來通過「運動科學」而 獲得的提升。過程中,運動教練、力量導師及香港都會大學學者,都擔當著重要角色。

既有天分更要勤練基本功 葉紹強(葉 sir)是翔鴻的伯樂,自翔鴻小六起就指導他賽跑至今。當時這位校隊導師注意到翔鴻的爆 發力和肌肉發展良好,很有天分。「他最初只是跟從導師指示做動作,直至中三,其他跑手都受過訓練 了,所以他只靠天分不大可能勝出,他就開始自發去改進動作,提升協調能力,做好基本功,成續也漸 見提升。」考中學文憑試那年進步很大,就算疫情影響到場地訓練,翔鴻仍努力保持體能。基本功打得 好,時刻保持準備就緒的狀態。

14


封面專題 七、八年來的相處和指導,葉教練看到了翔鴻的進步,尤其 是他上了大學修讀物理治療學士課程後,在運動鍛煉之餘對 人體結構多了認識,並對短跑作了科學分析。「他能感受自 己的身體狀態,並會即刻提出調整訓練量」。入讀都會大學 一年級,他在多項學界比賽的成績也一併躍進,例如大專體 育聯會陸運會100米冠軍(10秒80)、2023 香港城市田徑錦 標賽 100 米國際組亞軍和本地組冠軍(10秒73)、香港青少 年田徑 2023 分齡賽(一)U20 組別冠軍(10秒63)、香港 田徑系列賽 2023 系列二 U20 組別冠軍(10秒74)等。 葉sir(左)是翔鴻小學時的校隊導師。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比賽型跑手遇強越強

揚其長避其短,根據翔鴻在百米跑和接力賽的表 現,教練關注到他有待改善的地方:要加強肌肉力 量,注意發力點,腰、胯等核心部位要增強,還有 關乎爆發力的小腿彈跳力等。「他是一位『比賽型 的跑手』,對手越強,他表現越強,有出色的心理 素質。」 比賽現場環境的變化,也會影響表現和心情。早前 一次青年百米跑排名賽,翔鴻狀態特別好,特別 專注,起跑反應達到 0.097 秒,但卻比規定的快了 翔鴻(右一)比賽時留影。(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0.003 秒,肉眼分辨不出,儀器則顯示是「偷步」

(即「搶跑」)。明明狀態比平時好,翔鴻堅信自己

沒有偷步,上訴力爭卻被主裁判否決,不用說當然很失望。這時候,葉教練給予開導和鼓勵,他冷靜和 振作下來,能及時調整。最後他做到了,在「偷步風波」發生後兩星期,他跑出了10秒74的成績,獲得 大賽冠軍,也達到了體育學院精英運動員標準。今年3、4月間,多場香 港比賽下來,跑出了10秒63刷新個人最佳時間。「就像打了一支強心 針,我也感到驚喜。」 今年 9 月,翔鴻到黑龍江參加全國青年田徑接力賽,獲得第五名。葉 教練說,雖沒有想像中那樣充分地發揮,但已相當接近。「他是一個越 跑越有勁的運動員,基本功紮實。在密集賽程下,我們也會調整休息時 間,進行適當的基本訓練。」

翔鴻跑出個人最佳成績後表現激動。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15


封面專題 訓練有道重視科學合理 對於亦師亦友的葉sir,翔鴻感激他在訓練之中和在重要關頭的提點,稱他是自己的精神力量,「在比賽 場外指導我,他不單是教練,而是師父,在運動員心理、比賽突發情況的應對、還有待人接物等方面, 他都給了提點,令我受益很深」。翔鴻也說力量導師給他的幫助很大:「訓練很有計劃,一次就設計兩 三星期、甚至幾個月的大綱,很能夠針對情況安排適切的訓練周期。」 談及如今資訊爆炸,社交媒體上充斥各式各樣運動訓練 法。大有「無師自通」的架勢。翔鴻直言不會輕信這些五 花八門的影音資訊,一來科學性成疑,二來未必切合各人 的特性和需要,胡亂跟從可能反弄致受傷。 協助翔鴻衝上跑道的,除了運 動教練、力量導師,還有香港 都會大學物理治療學系的學者 們在學術知識方面的培育。陳

翔鴻為香港都會大學二年級生,主修物理治療。 (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穎雅博士特別欣賞翔鴻能夠隨時做好準備接受挑戰,還學以致用:「上學年 Nicholas 又練習又讀書,還提供物理治療支援給都大排球隊,他積極運用學

校設備幫助訓練,像是進行步態分析,提供心肺功能等數據,跟進訓練運動 員的上下肢能力。他對基本功的重視,保護了運動員的筋骨,避免了許多傷 患。」任子霆博士則欣賞翔鴻的謙卑:以一個19歲的大學生而言,他沒有時 下同齡人常見的缺乏動力、凡事無所謂的態度,反而是認準目標全力以赴。 記者訪問下來,對鄭同學最為讚嘆的一點也是這樣。他對自己的人生方向非 運用步態分析裝置,跑者清楚 知道跑步有沒有重心偏移或用 力錯誤。(圖片來源:本中心 攝)

常清晰:當打之年,他身為運動員拼盡全力,一分一秒地爭取更快的成績, 另一方面他知道做運動員的黃金時間有限,所以對自己的物理治療本科學習 是非常的用心。人生充滿挑戰,但我們相信鄭同學憑着跑道上不變的拼勁, 定當超越難關。

(左起)都大護理及健康學院助理教授陳穎雅博士、鄭翔鴻同學以及 都大護理及健康學院助理教授任子霆博士。(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16


人物專訪 乙肝研究傲全球 五人團隊創奇蹟 作者:呂少群 採訪:呂少群、劉齊廣 編輯:甘依婷、劉齊廣 方圓只一千餘平方公里的香港,在地球上只是一個小點,為什麼卻是享譽世界的肝病醫治重鎮, 而且全球八成乙型肝炎藥物的研發都在這個城市進行?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講座教授 袁孟峰點出了關鍵所在:香港肝病患者多,案例基數大,加上地方小,患者集中於港島瑪麗醫院 和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診治,而瑪麗醫院與港大醫學院、威爾斯醫院與中大醫學院都有密切 聯繁,便於臨床和研究接力進行,再者醫生獲病人高度信任,令研究事半功倍。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講座教授袁孟峰教授。

三度獲邀推薦諾貝爾獎候選人 美國醫學資訊機構 Expertscape 根據袁孟峰教授過去十年於各醫學期刊曾發表的乙肝研究,將袁教授評 為全球排名第一的乙肝研究學者。袁教授自 2020 年開始更是連續三年獲邀參與提名諾貝爾獎(醫學) 候選人。歐洲肝臟研究學會和美國肝病研究學會這兩大重量級的國際肝臟研究組織,每年都邀請他出席 年會報告最新研究成果。研發乙肝藥物的跨國藥廠也經常向他諮詢專業意見,以至尋求科研合作。還有 很多跨國投資者徵詢他對乙型肝炎藥物發展的看法。 這位乙肝研究的世界權威,該是出自歐美名牌大學吧?錯一半對一半!他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 仔」,草根出身,奮鬥成才,畢業於名牌大學 —— 是位列全球大學四十強的香港大學醫學院。袁教授

17


人物專訪 在公立醫院當了十二年醫生,轉職港大醫學 院投入研究,先後獲得港大科學博士、醫學 博士、哲學博士學位,當上教授後更是積極 從事臨床研究,如令仍是教學、行政醫學、 研究重任一肩挑。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消失的 年齡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字顯示,全球 2 億

香港有不少人是乙肝帶菌者。(圖片來源:freepik)

5700 萬人受慢性乙型肝炎影響,平均每年 90

萬人被奪去性命。亞洲乙肝患者眾多,香港的比例亦高。袁教授的研究發現,香港自 1988 年引入乙肝 疫苗後,感染率已從當時人口的一成 至近年的 7.2%,不過現時感染人數仍超過 54 萬人。 人們為什麼會患上乙肝?為什麼感染乙肝病毒後有機會惡化為末期肝衰竭甚至肝癌?袁教授接受本中心 專訪時說,乙肝病毒是其中一種最聰明的病毒:作為DNA病毒,一旦它感染了肝細胞核就會一直潛藏在 肝臟,而更重要的一點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會「催眠」人體的免疫系統,令免疫系統把乙肝病毒視作 無害。袁教授無奈地表示:「很不幸,一旦感染了,病毒就會一世伴隨,清不了也趕不跑。小朋友還特 別容易受感染,這是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未成熟。」 2008 年,袁教授轉職到港大醫學院的第四年,他注意到當時從瑪麗醫院和港大醫學院得到的 298 個乙

肝病例中,好像隱含什麼關鍵。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發現如果體內的乙肝病毒失去表而抗原,則導 致肝腫瘤的機率明顯降低,如果此情況發生在患者 50 歲前,患者其後出現肝細胞癌的機率就會大幅下 降。在自然情況下,只有百分之一的病人是如此幸運,但此一發現已經能夠引導乙肝藥物研究的方向 —— 如何降低病人體內乙肝病毒的表而抗原。

袁教授實驗室內用於檢測乙肝病毒抗原的裝置。 (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若樣本檢驗出病毒抗原,便會用此儀器以分析病毒的DNA排序。 (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18


人物專訪 袁教授打了個比方:「乙肝病毒趕不跑又清除不了,還會催眠免疫系 統,我們要做的便是把它(病毒)的表面抗原降低,讓免疫系統恢復原 有功能,繼而控制病毒,這是近十年的藥物研發大方向。」

創肝瘤風險指數引領藥物研發 2009 年,袁教授首度在國際醫學期刊發表「肝癌風險量度指數」。這

項綜合了年齡、性別、病毒水平以至風險高低的研究,創下世界先河, 一經刊發即引起了醫學界重視,也帶動了對肝病病史和相關大數據的 關注。歐洲、亞洲等地的肝病研究中心都開始積極跟進肝癌風險量度 指數、以至病史研究。袁教授作為全球第一個為乙肝患者制訂肝細胞 癌(HCC)評分表的學者,也奠定了香港在乙肝醫治方面的世界領先地 位。這亦鼓勵了他在乙肝防治上的進一步探索。 實驗室內有非常多的病毒樣本。 (圖 片來源:本中心攝)

袁教授在過去十年,展開了超過 40 項臨床試驗,積極研發一種具潛力 的藥物。研究成果去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研究顯示,應邀

參與的 457 名來自香港和其他地區的慢性乙肝帶菌者,每星期接受一次藥物注射,為期半年,其後接受 半年持續眼進,結果約一成的參與者體內病毒表面抗原檢測呈陰性。這比起自然發生的比率為高。而在 病毒量較低的患者中,治癒率達 16% 至 25%。 「讓患者達至病毒表面抗原陰性狀態,這不單可降低他們患上肝細胞癌的機率,更可幫助他們擺脫恆常 接受治療的不便。因為現時的患者終身都必須接受治療。」袁教授補充,項目的第三期臨床試驗仍在進 行,上述的結果已得到重大突破,其團隊會繼續全力研究如何結合不同藥物以提升治療效果。「我期望 在兩三年內,使功能性治癒率達到三成。」

袁教授與學生討論實驗結果。(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19


人物專訪 袁教授欣喜地表示,基於團隊的發 現,現在所有相關藥物的研發目標都 是持續降低表面抗原直至檢測量變為 陰性。近年來,每幾星期他都會應邀 與跨國藥廠人員開會,討論藥物研發 的上、下游工作進展。 談到乙肝藥物的費用,袁教授表示現時 常用的口服藥大部分價格很便宜,由 多年前的 1000 多元,已下降至現時的 2 、 300 元。「我也鼓勵一些病人把握

藥廠臨床試驗的機會,積極參與,一來 新藥物已有效果,二來副作用少。如果 2022年歐洲肝科學會發表乙型肝炎新藥臨床結果。

到完成研發上市,出廠價會很貴。」除

(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了乙肝,袁教授也研究丙肝,他表示 香港丙肝感染率是 0.5% ,而乙肝則是 7.2%。

2050年香港有望消滅乙肝 在肝病醫治和研究領域,香港這小小地方卻可以有大大的貢獻。袁教授補充道,以香港公共資源對肝病 研究的支持度,對比有關研究所發揮的作用,「可以說是支援小而貢獻大」,非常出色優秀。而令人 驚訝的是,袁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中,僅四人是主攻肝病的,而外國同行的團隊往往是十來個相關專 家。袁教授的團隊人力少而工作繁重,挨更抵夜是常有之事。難怪人家常嘖嘖稱奇,打趣問袁教授是否 二十四小時工作不睡覺,甚至說一聲「Crazy !」 世衛對乙肝醫治訂下了2030年目標,就是90% 患者獲得診斷、80% 得到醫治、患者死亡率下降 65%。 據此,香港要在未來七年內消滅乙型肝炎。袁教授兩年前公開表示不樂觀。袁教授解釋:香港乙肝帶菌 者(預期50多萬人)中,超過一半未經檢測,而且無病徵。所以他支持進行乙肝普查,有了數據才有所 依,方可切實跟進。「2030 年的目標根本達不到,2050 年比較可行」,袁教授為香港乙肝醫治列出了 進度表:2046 年,90% 帶菌者得到診斷,2051年80%患者得到醫治,死亡率也降低到世衛標準。 袁教授覺得全民普查乙肝的形式,不可能也不必像新冠病毒檢測那樣在全港社區大規模進行,但可以考 慮分期進行,例如安排高危病人優先。1988 年,香港開始為新生嬰兒打乙肝預防針,這些嬰孩現時 35 歲,95% 不是患病者,那就可把關注範圍集中於超過 35 歲的人士,例如先主動檢測 60 歲以上者,關 注 40 歲組別,這樣定優次,勤跟進。他同時指出,應大力借助家庭醫生力量,加強界別聯繫,發揮公 私營醫療協作。

20


人物專訪 港產肝臟世界權威袁孟峰教授:

願把所學所知貢獻香港

作者:呂少群 採訪:呂少群、劉齊廣 編輯:甘依婷、劉齊廣

袁孟峰教授的日程總是填滿的。十數年來,研究、教學、行政、臨床一肩挑,還要經常坐長途航機趕赴 國際會議做學術報告,此外,他又是一名丈夫和父親。哪個角色令袁教授覺得最難擔任?袁教授笑說: 「沒有所謂難的角色,最難的反而是如何分配時間才對。」袁教授的工作繁忙程度,令每年的年假也只 成了一堆持續積累的數字。和家人一起旅行的願望,他足足等了五年,直到今年八月才有機會到外地過 一個五天假期。如山的工作,密密麻麻的日程表,一般人難免會為袁教授貼上工作狂的標籤,袁教授卻 不這麼認為:「只是慣了,我自小時候已經是這樣。」

袁教授表示,時間管理是他覺得最困難的課題。(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出身草根的袁孟峰教授,最初被派入第十志願的中學,後來因搬遷而讀了大埔迦密柏雨中學,結果成為 該校第一個入讀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學生。這全在於父親鼓勵他立志要做醫生。認定目標就要貫徹到底, 於是在醫科的五年時間裡,他從早上八點半到下午四五點,上課、看書、看書、上課,天天如是,晚飯 後就堅守在醫學院圖書舘,直至十一點「打烊」,連續五年都沒有錯過港大圖書館晚上十點四十五分的 休館通知。袁教授說:「我認為是值得的。應該把握上大學的這五年時間,因為期間吸收的知識會影響 將來當醫生的作為。醫生不能對病人的問題得過且過。」

21


人物專訪 先苦後甜 才有豐收的喜悅 醫科生五年,以至畢業後從醫十二年,袁教授坦言那十幾年 讀書和工作的生活非常緊湊,但也為未來事業打下了堅實基 礎。「我經常鼓勵醫科生,讀書是辛苦的,做醫生更加辛 苦,因為要當一個稱職的醫生,工作繁重之餘也要持續學 習。在開展事業的頭十五年,只要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就 對將來的人生很有幫助。」 1992年,袁孟峰成為了港大醫學院畢業生,受聘於醫院管理

局,做瑪麗醫院的肝科醫生。對研究深感興趣的他於 2004 年轉職港大醫學院,名正言順申請項目做研究。三十多年 來,不論是做醫科生、醫生以至醫學教授,足跡所在都是港 島薄扶林的港大醫學院和瑪麗醫院。瑪麗醫院是港大的教學 醫院,港大醫學院是瑪麗醫院的科研後盾,相輔相成。這裡 成就了他的夢想,他也在這裡創造了事業佳績。讀醫、行醫 以至研醫,「醫」在袁孟峰教授的人生中有着非比尋常的份 量。「與我同期的醫科生,都是一心做醫生,立志治病救

香港大學醫學院醫學生時代的袁教授。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人,當時外間也沒有太多誘惑,大家不會過於計較金錢回報。」

讀醫從醫 熱情之火要常有 十多年來,醫科被奉為「神科」,也是香港普遍高考狀元的「必 選科目」,不過也有醫科生畢業後不做醫生,令人惋惜。袁教授 也注意到這現象,他分析,時代不同了,加上社會進步和生活水 平的提高,醫科生的入學心態因而也不同。 「以前,醫科生畢業後,選擇行醫專業,內科或外科總是爭崩 頭,現在不再是熱門了,現在強調同工同酬,臨床醫生幾十小時 隨時候命之餘,遇上做手術還要加班加點。以往不怕辛苦,大家 爭着要入內科,時下強調 work-life balance (工作生活平衡), 年輕人也好像沒有過去的熱情,值得關注。要找人從事研究就很 不容易了。」袁教授理解又帶點無奈地說:「從醫管局轉入醫學 院作學術人員,做醫生還要兼顧做研究,除了編制不同,待遇也 不同,我聽過有學生(年青醫生)因此每月基本薪酬竟少一萬 元。」袁教授說罷不免苦笑。他的腸胃肝研究團隊,只有四人主 袁教授的蒙古學生贈送的墨寶,用蒙古語書寫 的「袁孟峰」三字。(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攻肝科,多年來卻可做出如此優秀成績,真是難能可貴。

22


人物專訪 醫護搶才 病人福祉排第一 本港近年鬧醫護荒,袁教授說港大和中大醫學 院每年培訓醫科生約六百人,與實際需求有很 大落差,也很難吸引太多新血加入。他覺得, 醫護人員除了工作熱情,也要獲得清晰的事業 前景,而他們也跟得上導師步伐和工作的要 求,畢竟香港醫護薪酬不算差。 談到政府和醫管局今年以來對外搶醫護人手, 袁教授認為護士較易安排,醫生則未必搶得到

早期於瑪麗醫院行醫的袁教授。(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適合的。先是因為醫生供不應求,又持續流 失,然後是引入外來醫護要嚴謹,要具相當水平,「醫生要能夠與市民溝通,如果不諳廣東話,而要勞 動專人翻譯,有時候可能幫倒忙。我覺得,在外國的香港人比較適合,他們畢竟在香港生活過,熟悉香 港生活習慣和節奏,當然也必須接受過專業訓練。」醫生要把病人福祉放在第一位,對於吸引外來人 才,袁教授希望醫學界開放胸襟,不應誤解這是所謂「爭飯碗」的問題。

別怕「蝕底」 辛苦付出有回報 在繁重教研工作中,袁孟峰教授也擔任港大立之學院院長,目的就是為大學生排憂解難,讓學生專心一 志朝着目標進發,同時也給自己了解年青人的機會。「人生在世,總會遇到困難,困難也會過去,不 要因為困難而氣餒和放棄。」袁教授經常告誡醫科生和研究生,不應斤斤計較工作報酬。袁教授補充, 他認識一位朋友,已是某國際酒店集團區域總監,其今日的事業成就全因為由低做起,任勞任怨。「那 些工作,別人不願意做的他都主動接手去做。我經常跟年輕人說,不要怕吃虧,付出的心血總會有回 報。」

袁教授在立之學院高桌晚 宴上致辭。(圖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23


人物專訪 土生土長 樂為香港育人才 作為乙肝世界權威,袁教授承認不時碰到獵頭公司招手。條件縱然很優厚,他都一概婉拒。「我是土生 土長的香港人,所受的教育都在香港,我覺得我應該飲水思源,把所學所知的貢獻香港。」在乙肝研究 上,袁教授坐言起行,善用病人集中而案例多的數據優勢,尋根究底,引領潮流,為乙肝藥物的研發提 出香港方案,讓香港病患及時受惠。 香港心香港情,袁教授濃濃的香港情懷,也來 自於港大醫學院一些榜樣人物的身教言教。 「我最敬佩的醫學前輩,一位是楊紫芝教授。 她教導我們作為老師的,應當期望所栽培的學 生,將來獲得的成就能超越自己。」訪問當 天,記者在瑪麗醫院教授樓有幸和楊紫芝教 授擦身而過,回頭一看,小小的個子,一身白 褂,滿頭銀絲,九十多歲仍然堅守在醫學崗位 楊紫芝教授。 (圖片來源:HKU Medicine Facebook)

上。她,為瑪麗和港大醫學院培育了六千多名 醫科生。

袁教授感念的另一位醫學前輩,是林小玲教授。林教授在內分泌科,與袁教授同屬內科,但不同組。但 就是林教授的慧眼識才,為袁教授在肝病研究上的超卓成就打開一扇門。 那是2004年,時有十二年行醫經驗的袁孟峰醫生正處於工作和 事業轉折期,有點徬徨。林小玲教授得悉他打算離開瑪麗醫院 另謀發展,起了惜才之心,主動約見他了解情況,並提出反建 議,要求港大醫學院另開職位以挽留人才。十九年過去了,袁 教授仍是滿懷感激,「(轉工)這事,嚴格來說與她完全沾不上 邊,想不到她主動為此奔波。」 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袁教授感激前輩的知遇之恩,積極 投入腸胃肝研究,尋良方良藥以造福病人,同時也積極栽培人 才多年來帶出大批碩博研究生及大批醫科生。近年袁教授會帶 着具潛力的新銳參加國際會議,擴闊其眼界,豐富其經驗。 「年輕教授申請科研項目不易,經驗和火候有待磨煉,出席國 際會議,是磨煉的機會。」袁教授堅定地說道:「我好希望在 退休前,能夠栽培出可接班的醫學研究學者。」

袁孟𡶶的伯樂林小玲教授。 (圖片來源:香港大學網頁)

24


香 江學者計劃 2015屆學者風采 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和香港學者協會共同主辦的「香江學者計 劃」(「計劃」),旨在有效結合內地與香港的人力和研究資源,共同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以 造就大批高水準創新型青年人才,共同促進國家科技和社會經濟發展。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和中國 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分別是香港和內地的執行機構。「計劃」自2011年開始施行,12年來在兩地攜 手努力下,「計劃」不斷發展完善。截至2023年,已累計資助738名學者。中央財政累計投入項 目經費逾人民幣2億元,港方在每一期項目合作上要求香江導師作相應經費投入。本期《京港學 術交流》將重點介紹2015年度香江學者中的13位佼佼者及其科研成果 。

蒲生彥教授現為成都理工大學生態環境學院副院長。 長期從事水 - 土 - 生 污染表界面過程與微觀機制;土壤地下水 污染加修復技術;污染風險預警與生態環境基準;高寒高海 拔地區地表過程與化修復方面研究,多項研發成果在實際工 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先後榮獲首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 科學家獎」金獎、四川省第四屆青年科技獎、國家環境保護 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二等獎等。先後主持家重點研發項目、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三十餘 項;發表學術研究論文110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8項;參 編國家環境標準2項;撰寫英文專著專章2章,組稿英文專著1 本、教材3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成都市蓉 漂計劃特聘專家。

劉日升 設站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香港高校:香港理工大學 一級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蒲生彥 設站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香港高校:香港理工大學 一級學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劉日升教授現為大連理工大學幾何計算與智能媒體技術研究所所長。 長期從事複雜場景視覺智能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聚焦國際學術 在理論方面攻克多變量ADMM收斂性難題,突破雙層優化下層凸性依 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提出系列最優化學習多模態視覺融合、增強 與場景建模算法,研發系列全天候立體視覺感知設備,已在多型號無 人系統裝載試用;開發多型視覺驅動水下抓取機器人,連續多年奪得 基金委舉辦真實海域水下機器人大賽冠軍。 發表IEEE匯刊 / CCF推薦A類會議論文60餘篇,其中作為第一 / 通訊作者 有40餘篇,引用5000餘次,7篇引用超100次,引用主要來自10餘位院 士及100餘位IEEE/ACM Fellow等,申請PCT專利17項,國內專利47項, 授權9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重 點研發課題、遼寧省青年拔尖項目等,獲得教育部、遼寧省自然科學 二等獎各1項。

25


香 江學者計劃 何定庚教授現為湖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生物分析與熒光成像領域的研究,在功能核酸納米探 針設計、智能輸送系統構建及其活體熒光成像應用等方面有系 統深入的積累,揭示了基於核酸信號放大技術,和納米顆粒信 號增強效應的高靈敏核酸納米探針設計制備原理,構建了多種 基於多孔納米材料的刺激響應型智能輸送系統,發展了一系列 細胞與活體水平上生命信息獲取的新原理與新方法。 近年來,已發表SCI論文90餘篇(第一 / 通訊作者論文35篇,

何定庚 設站單位:湖南大學 香港高校:香港浸會大學 一級學科:化學

IF>5論文18篇),他引3064次,H-index為32;先後主持國家

級科研項目 2 項、省部級項目 3 項;獲湖南省「芙蓉學者」青 年學者、湖南省優秀博士論文等獎勵。

馬曉華 設站單位:華東理工大學 香港高校:香港大學 一級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

馬曉華博士現為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副所長。 主要從事海水淡化反滲透膜,滲透氣化膜及催化膜的機理研究、可 控製備和工程應用,闡明了聚酰胺復合膜分離層納米空隙形成機 理,提出了「納米發泡」調控聚酰胺復合膜結構和分離性能的策 略,創建了基於電聽3D打印的超薄復合膜高端分離膜制備技術,形 成自己獨特研究思路和研究體系,研究成果處國際先進行列。 研究成果獲2017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三)。已發表 SCI核心期刊論文90餘篇,ESI高被引2篇;已授權發明專利7項, PCT發明專利1項;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其他省部級項目 15項。

牛堅博士現為南京郵電大學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 副教授。 主要從事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方面研究。研究以柔性可穿戴醫療 器件的小型化、柔性化和可穿戴化為目標,對關鍵部件的合成及 整體器件的設計進行探索。成功制備了全聚合物基的柔性透明電 極,並在柔性電子器件中展示出良好的魯棒性和普適性;成功制 備了具有各向異性結構的凝膠基柔性傳感器,對力、熱、光、電 等外界刺激展示出良好的響應行為,並可分辨矢量性刺激;成功 設計並制備了柔性可穿戴的心電儀和血氧儀,並積極推進產業化 相關進程。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 目1項和面上項目1項;發表論文10餘篇;申請專利5項。

26

牛堅 設站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香港高校:香港理工大學 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


香 江學者計劃 溫崢教授現為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教授,應用物理系主任。 主要從事於量子機制和鐵電極化的高性能、多功能信息存儲器件方 面研究。提出了基於金屬 / 鐵電體 / 半導體的鐵電隧穿存儲結構, 使其性能可比肩商用 Flash ,進一步揭示了鐵電隧道結疲勞機制的 原子圖像。 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工程 - 青年專家人才計劃,先後主持國家自然 科學基金項目3項(青基1項,面上2項),獲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傑出青年項目和優秀青年項目資助,帶領團隊獲得了山東省高等學 校青創科技支持計劃;以通訊作者 / 第一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 Advanced Materials 、 Nano Letters 、 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頂級和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6篇,引 用次數超過1000次,2篇入選ESI高被引用論文;參與學院研究生教 育質量提升教改項目,項目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9/11)。

顧釗銓 設站單位:清華大學 香港高校:香港大學 一級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溫崢 設站單位:青島大學 香港高校:香港理工大學 一級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

顧釗銓教授現任職於廣州大學。 長期從事網絡空間安全領域前沿技術研究,圍繞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面 向圖像、文本、音頻處理的人工智能模型對抗攻擊及防御框架,研製 了F-LAB神經網絡攻防對抗平台,可評估人工智能模型的安全性等,並 應用在人臉識別、文本翻譯、語音識別等場景。 作為副主編出版《人工智能安全》專著,獲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 獎(科普項目)、獲2019年IJCAI人工智能對抗算法競賽無目標攻擊冠 軍,安全 AI 挑戰者計劃文本分類對抗最佳奇思妙想獎等。出版學術專 著3部,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90餘篇,申請或授權專利30餘項,參與制 定多項大數據安全行業標准。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子課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參與廣東省重點研發、國家重點基金、工 程院諮詢項目10餘項,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入選中國科協青年 人才托舉工程,廣州市高層次人才,廣州市網絡和信息化專家諮詢委 員會委員。

崔健磊 崔健磊教授現任職於西安交通大學。 長期從事激光微納加工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光纖探針近場激光複合微納 操作的原位納米連接方法,揭示了同質 / 異質材料的界面運動行為與連 接機理,並提出了紫外激光銑削加工熱沉功能結構的調控方法,在深南 電路、中電38所等獲得應用。 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兩機專項」課題等國家級項目 10 餘項; 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其中ESI高被引論文4篇,熱點論文4篇,封面 / 亮 點論文3篇,SCI他引1500餘次;申請 / 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餘項;獲陝 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一等獎1 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日本 JSPS Fellow、中國科協青年托舉人才、西安交通大學A類青年拔尖人才。

27

設站單位:西安交通大學 香港高校:香港城市大學 一級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


香 江學者計劃 王建旭研究員現任職於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 所。 長期從事土壤重金屬污染化學與控制研究。闡明了 土壤汞的形態轉化規律並建立了生物修復 - 原位鈍

王建旭 設站單位: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香港高校:香港理工大學 一級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

種植制度優化的汞污染農田聯合修復方法,並研發 了多種環境友好的汞污染土壤修復鈍化劑。所建立 的汞污染修復方法成功應用於銅仁國家修復先行區 的建設。 2020 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申請發明專利 2項;發表論文50餘篇,SCI收錄40餘篇。

周忠玉 設站單位:中國科學院 華南植物園 香港高校:香港科技大學 一級學科:生物學

周忠玉博士現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農業與生物技術中心副研 究員。 長期從事天然產物新化學結構和新功能的發現研究。率先從天然 產物化學的角度來研究共生固氮領域中的科學問題,深入研究共 生固氮器官根瘤(根瘤是固氮的場所)中高含量天然產物在共生 固氮中的功能及機制。傳統認為銀合歡牧草的營養價值在於高蛋 白,周博士團隊首次提出銀合歡牧草不僅為反芻動物提供高蛋白 營養,還具有提升免疫力的功能。 獲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入選廣東省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青年拔 尖人才;獲發明專利9項;發表論文60餘篇,SCI收錄48篇。

徐新亞副研究員現為廣西中醫藥大學海洋藥物研究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為天然產物化學。近年來從植物、海洋微生物中發 現200多個活性天然產物,其中新化合物60多個,獲得了多個具 有細胞毒、抗菌、抗氧化、抗海洋污損的活性化合物。承擔國家 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自然科學項目3項、參與國家海洋 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八桂學者」團隊項目等多項科研項目;研 究成果獲得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1 項;以第一作者 / 通訊作者在 J.Med.Chem.、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等國內外主 流期刊發表論文19篇;為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Letters in Organic Chemistry、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等期刊審 稿人。

28

徐新亞 設站單位:中國科學院南海 海洋研究所 香港高校:香港浸會大學 一級學科:海洋科學


香 江學者計劃 趙君

趙君教授現任職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長期從事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研究,研究興趣主要集中 在組織中負面行為的形成機制和擴散機制,如反生產行為、 職場偏差行為和科研不端行為等。

設站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香港高校:香港城市大學 一級學科:應用經濟學

發表學術論文 60 餘篇,其中 CSSCI 收錄 40 餘篇, SSCI 收錄 3 篇;主持各類科研項目4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 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全國教育科學規 劃項目1項,其他省級項目8項;參與建設國家級線上一流課 程《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排序第2。

王海燕 設站單位:中南大學 香港高校:香港科技大學 一級學科:化學

王海燕教授現為中南大學應用化學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近幾年一直從事儲能材料結構與界面調控研究,致力於構築高比能 長壽命低成本的電池器件。目前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Nat Commun、 Angew. Chem.、Int. Ed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120餘篇,SCI他引 4,500餘次,H指數45。獲授權發明專利12項,其中兩項實現了成果 轉讓。 獲湖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和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獲評湖南省首屆 「我最喜愛的青年教師」,第十四屆湖南省青年化學化工獎,中南大 學「十佳青年」等榮譽;湖南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入選湖湘青年 英才、長沙市「3635」急需緊缺和戰略人才等。

2015屆香江學者計劃週年學術交流會現場來賓大合照(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29


京港動態 京港向香港高校介紹國家科獎系統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自 1985 年起致力促進內地與香 港以至海外間開展學術、科技交流和科技產業合作 之活動,提供諮詢、聯絡及資助等服務,主要服務 範圍亦包括接受國家部委及香港特區政府所委託, 負責各級獎勵在香港地區之宣介、申報、形式審查 與呈交等工作。為使香港高校學者了解獎勵申報之 程序及注意事項, 2023 年 7 月 26 日本中心應香港城 市大學邀請到校進行分享,除介紹一系列國家科獎 系統以外,亦分享香江學者計劃的執行時間表及第 二屆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的提名工作,還向與會者 介紹了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所發布的項目徵集公 告。

共商科創發展 同謀香港未來 「香港科技創新論壇 2023」順利舉行 近二百名政產學研等創科界人士,於 2023 年 8 月 25 日齊聚中銀大廈,出席由香港科技創新聯盟主辦、 中銀香港贊助支持的「香港科技創新論壇 2023」。 論壇聚焦科技成果應用轉化,特邀國際生物材料工 程專家、香港城市大學校長梅彥昌教授以及 2022 年度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相達生物科技董事長及首 席執行官招彥燾博士作主旨演講,並由首屆中銀科 創獎六名得主,包括微創腦手術柔性內鏡機器人系 統開創者劉宏斌教授和陳達明醫生、無輻射三維超 聲波脊柱側彎儀發明者鄭永平教授、仿生感官器件 專家范智勇教授、功能性仿生表面科學家王鑽開教 授以及金融交易生態服務系統開發者鄭嘉泓先生, 以「從基礎研究到應用轉化之路」為題作專題研 討。

30


京港動態 十號風球無阻學術交流 線上探究海洋生態系統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為探討海洋環境保護和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根據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NSFC )與京港學術交 流中心合作協議,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 實驗室( SKLMP )應邀於 2023 年 9 月 1 至 3 日,舉辦 了「海洋生態系統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共 四十多位兩地學者參與。由於颱風蘇拉襲港,研 討會和考察活動受到影響,開幕式改以線上形式舉 行。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 資助香港院校與內地科研人員,自2003 年起召開了 45 個學術研討會和 10 次前沿學科發展論壇,極大地

促進了香港與內地學者的交流。2023年度3場研討會 將於9月、11月及12月分別由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 文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主辦。

四百本港高校精英齊賀國慶七十四週年 為祝賀新中國七十四週年國慶,「香港高等教育界慶 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週年活動籌委會」於 2023 年 9 月 22 日,假港島炮台山一酒店舉行晚宴,籌委會由

香港十一所大學及香港學者協會組成,今年輪值主席 由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黃永德教授擔任。香港特別行 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中央人民 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部長王 偉明教授及副部長吳程女士出席主禮,署理教育局局 長施俊輝先生應邀主禮並致辭。立法會議員劉智鵬教 授、周文港博士、黃錦輝教授,香港各大學、自資院 校校長及高教團體超過400名代表出席。

31


京港動態 香港科技界 國慶七十四週年科技論壇於浸大舉行 香港科技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四週年科技論 壇, 2023年9月9日上午假香港浸會大學順利舉辦。主禮嘉 賓包括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先生,中聯辦教育科 技部處長、二級巡視員郭建華女士,香港科技界慶祝國慶 籌委會主席團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 主任黃玉山教授,以及香港科技界慶祝國慶籌委會執委會 主席、立法會議員盧偉國博士。線上線下出席人數約 200 人。深圳、廣州、惠州和澳門等多個大灣區城市也派出科 協代表團專程赴會。 本屆科技論壇邀得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內容安全國家工 程研究中心主任方濱興院士;美國國家發明院院士、國際 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嶺南大學校長秦泗釗教授;以及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 心)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教授鍾國輝教授作主題演講,向香港科技界分享真知灼見。方院士的演講題目 為《論跨境數據安全》,秦教授則以《數據分析學用於工程系統健康管理》為題作分享,鍾教授則以 《高度690mPa 鋼材在建築工程中的應用和發展》為題作深度分享。

科技界近五百人出席晚會 共賀國慶七十四週年 受極端天氣影響而改期後,香港科技界於2023年9月25日,假炮台山一酒店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四 週年晚會。是次活動邀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先生、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 教授,以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葉水球先生主禮,並由黃玉山 教授以及盧偉國議員主禮並致辭。晚會近 500人出席,創近年科技界國慶聯歡晚會參與人數新高。 「香港科技界慶祝國慶籌委會」 成立於 1994 年 9 月,是香港科技 界人士自發組織的民間團體,旨 在通過舉辦慶祝國慶活動團結凝 聚香港科技界知名人士,增進大 學學者、科技專業界對國家的認 同,促進業界溝通交流。京港學 術交流中心是籌委會秘書處。 科技界國慶聯歡晚會,出席嘉賓大合照。(圖片來源:本中心攝)

32


教科熱話 港6高校24學者入選「優青」 每人獲國家資助3年 共200萬人民幣研究經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23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港澳)」(下稱「優青」)近日公布遴選結果, 25個港澳「優青」名額中,最少6間香港高校共24名學者獲選。在6間院校中,港大共有8名學者中選,

為全港最多,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分別有5名、4名、3名學者獲資助,香港 浸會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均有2名學者入選。每名獲選學者可獲得為期三年,共人民幣200萬元的資助金 額,用於在香港從事相關研究。 以下為獲「優青」計劃資助的香港學者名單: 所在院校

學者名稱

所在院校

獲資助項目

香港大學 彭禕帆博士 計算成像與混合呈現

學者名稱

獲資助項目

香港中文 竇 琪博士 手術機器人智能視覺感知 大學 馮剛毅博士 語言學習認知神經機制

向 超博士 異質集成光電子器件 楊宇翔博士 量子精密測量

吳震宇博士 天體粒子物理

袁碩峰博士 可藥化抗病毒靶點

王海天博士 通過創新生物信息學方法優化疫 苗抗原設計

陳佳源博士 約化群表示論 黃重行博士 環境波動下海洋魚類的響應機制

香港科技 王 者博士 建築熱環境 大學 楊嘉川博士 城市氣象學

羅 新博士 海岸帶水文地質 王 鵬博士 葉綠體蛋白質穩態調控

吉 岩博士 宏觀金融

香港城市 何煜坤博士 隨機矩陣 大學 董一凝博士 流程工業大數據分析

香港浸會 高 蒙教授 氣溶膠生成與天氣、氣候相互作 大學 用數值模擬

王書波博士 人工微結構光聲場調控

王凱亮博士 探索糖尿病發生機制及治療策略

吳 偉博士 建築節能與高效柔性熱泵

香港理工 黃鑫炎博士 陰燃林火 大學 冷 凱博士 分子厚度雜化鈣鈦礦與新型器件

朱宗龍博士 新型光伏的關鍵材料設計合成與 性能調控

33


教科熱話 滕錦光教授續任理大校長五年 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宣布,現任校長滕錦光教授將 獲續任五年,新任期由2024 年7月1日至2029年6月 30日。滕校長表示:「非常感謝校董會的認同和支

持,展望未來,我將繼續竭盡全力,秉承校訓『開 物成務 勵學利民』的精神,和理大同仁攜手帶領理 大在教育、科研、創新創業方面再創輝煌,將理大 建設成為創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學,為香港、國家及 世界的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在教育方面,理大將 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社會責 任感的優秀人才;在科研創新方面,理大將緊密配 合社會的需求,為香港的發展和國家的科技自立自 強貢獻力量。

都大成立亞洲地區唯一對外開放藻種庫 微藻是存在於淡水和海洋中的單細胞光合作用生 物,其平均體積僅 5 微米,但對環境和人類的具重 大影響。香港都會大學科技學院副院長、專研微藻 類生物的李宏發教授指出,近年許多研究發現微藻 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例如可提煉成生物燃料和生 物塑膠等。然而,不同微藻物種具有不同特性,一 如紅潮會嚴重破壞生態,對水產養殖業和捕漁業帶 來巨大經濟損失。為進一步推動大灣區以至東南亞 地區的微藻研究,都大科技學院建立了本地首個對 外開放的微藻收集及研究中心,名為「都會藻種 庫」,亦是現時除日本以外,亞洲地區唯一對外開 放的藻種庫。「都會藻種庫」會定期在香港及大灣 區沿海地區收集微藻樣本,並進行分析鑒定及保 存,亦會將相關資料如品種、生長條件等存入數據 庫,以便日後參考研究,進一步探索微藻的多樣性 和應用價值。

34


教科熱話 「2023香江學者計劃」獲資助人員名單公布

2023屆「香江學者計劃」(下稱「計劃」)於2022年11月21日至2022年12月23日期間接受香港導師申

請,合共收到來自香港八大院校共192位導師的申請。其中,香港大學18人,香港中文大學21人,香港 理工大學74人,香港科技大學10人,香港城市大學49人,香港浸會大學16人,香港教育大學2人,嶺南 大學2人。 「計劃」於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接受內地博士申請。經過內地各單位兩輪初審,根據申請者 的個人成績、科研成果、綜合能力等方面的考量,最終評選出120位博士作為計劃候選人,截止至2023 年7月10日指定限期,共有105位候選人成功與導師達成聘用意向。 「香江學者計劃」學術委員會已於7 月15日召開「2023香江學者計劃候選人終評會議」,經仔細討論,一致通過從105位候選人中選出60位 本年度的獲資助人員並函告中國博士後管委會以確認名單,名單如下: 獲資助者

博士後站

香港導師

獲資助者

趙曉雪

哈爾濱工業大學

城大周翔博士

周志浩

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

理大鄭子劍教授

涂馨予

西南大學

理大楊彤教授

賈茜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城大李振聲教授

高偉超

國防科技大學

中大劉仁保教授

冉蓓

四川大學

城大梁國熙教授

程恒斌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科大陳子亭教授

王葉青

中國礦業大學

港大顏慶雲教授

胡志勇

吉林大學

城大蔡定平教授

耿傳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浸大阮邦志教授

何麗忠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 學研究院

城大張其春教授

樊卓宸

北京大學

中大李柏晴教授

田玉輝

廣東工業大學

城大張華教授

邵志文

上海交通大學

科大楊瓞仁教授

孔佳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浸大黃文成教授

王冉

天津大學

城大孫勇軍博士

李嘉辰

西北大學

港大郭正曉教授

徐宇

中南大學

城大林章教授

朱明輝

南開大學

科大孫建偉教授

劉曉陽

青島理工大學

理大戴建國教授

賈婷婷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浸大梁湛輝博士

王熙

同濟大學

科大趙吉東教授

曹俊峰

上海交通大學

中大姜里文教授

楊亞帆

中國礦業大學

城大劉特斌博士

35

博士後站

香港導師


教科熱話 獲資助者

博士後站

香港導師

獲資助者

博士後站

香港導師

徐朋飛

上海交通大學

港大王俊文教授

滿潔

武漢理工大學

理大葉子良博士

竺麗萍

陝西師範大學

浸大夏亦薺教授

王雪玲

鄭州大學

港大湯初陽教授

崔輝如

陸軍工程大學

城大何小橋教授

張斯宇

清華大學

城大李鈞瀚博士

燕翌

西北工業大學

理大姚海民博士

熊尚超

西南交通大學

理大李向東教授

鄭曉雄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大張立教授

趙達旺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理大趙昕博士

李東方

上海交通大學

理大杜雪教授

萬雙雙

南京郵電大學

理大譚又華博士

閆哲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 理研究所

中大徐東豔教授

高超民

濟南大學

理大李銘鴻博士

樊林浩

天津大學

理大倪萌教授

劉旭煒

華南農業大學

理大吳建勇教授

付強

四川大學

理大卜思齊博士

周俠

南京理工大學

理大費賓博士

方懿

上海交通大學

中大任洪亮博士

李瑛

揚州大學

浸大張建華教授

木天勝

哈爾濱工業大學

城大范俊博士

張雅靜

哈爾濱醫科大學

港大吳呂愛蓮教 授

尹勇明

北京大學

城大羅德禮教授

袁軍濤

中國科學院大學

理大鄭競業博士

韓雷

復旦大學

理大焦增寶博士

韓智傑

重慶醫科大學

理大葉社平教授

李力文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城大曾曉成教授

劉端瑞

山東省立醫院

港大黃思齊教授

徐志遠

重慶大學

理大李剛教授

李雪楠

東北農業大學

中大黃志超教授

趙娣

青島大學

理大郝建華教授

陳嘉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城大謝旻教授

張劍芳

合肥工業大學

城大張文軍教授

董蘊豪

同濟大學

城大駱曉偉博士

劉斌

昆明理工大學

理大陳鏡昌教授

王安寧

合肥工業大學

嶺大崔耕教授

歲月如梭 科技留真 浸大藝術家以AI製模型保育老店 經濟發展令城市不斷改變,許多老店鋪面臨結業或拆遷。香港 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兼知名插畫家黃詠珊女士,聯同 浸大視覺藝術院研究助理教授陳家智先生,走訪10間在香港經 營數十載的老店鋪,包括上環雜貨鋪「朱榮記」、石硤尾米行 「成興泰糧食」、油麻地茶餐廳「美都餐室」等,運用三維立 體掃描技術和人工智能科技,細緻地記錄店鋪的外觀和內裡的 空間,並將所得的數據精準地重塑成三維點雲虛擬模型(point cloud model ),以建立老店網上數據庫,並開放予公眾瀏

覽。

36


教科熱話 2023/24年度研資局 高級研究學者計劃及研究學者計劃 入選學者名單公布

2023/24年度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及「研究學者計劃」名單公布,20位入選學者分別來自6間

香港高等院校。兩項計劃均涵蓋所有學科,旨在為卓越非凡的學者提供教學及行政職務方面的持續支 援。每年各頒發10個獲獎名額,其所屬大學會獲發放分別港幣約780萬港元經費(高級研究學者計劃》 及520萬港元經費(研究學者計劃),為期60個月。兩個計劃獲資助的學者名單如下:

2023/24年度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

2023/24年度研資局研究學者計劃

院校

學者

院校

學者

香港大學

李學臣教授

香港大學

Joseph Ryan MICHALSKI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

黃波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

李瑩瑩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

任蕙蘋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

蔡宗衡博士

戴希教授

高振宇教授

賀菊方教授

顧正澄教授

Andrey L. ROGACH教授

孫賢開教授

支春義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

孫飛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

倪萌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

于欣格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

張曉明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

李步揚博士

周昌松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

黃雅君博士

37


科 研成果與獎勵 兩港高校團隊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國家教育部公布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教學成果 獎獲獎名單,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在本屆共推薦六 個高等教育項目競逐此獎,結果由香港城市大學郭黎玉晶 教授團隊,以及香港浸會大學王周綺華博士團隊,分別獲 得一項二等獎。

兩得獎項目均曾獲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由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郭黎玉晶教授領導的團隊,獲獎 研究項目為「聯校心理健康推廣計劃」(JUMP),其研究 目的為透過「積極轉型學習」教學法,提升大學生的幸福 感和學習體驗,增強他們應對困難的能力。項目於 2021年 獲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由浸大 全人教育教與學中心顧問王周綺華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其獲獎項目為「學術誠信與道德─擴增實境技 術」(「誠信智徑」)。該項目以獨特的教學方法,利用擴增實境技術把抽象的學術誠信與道德議題, 以情境案例的模式展現。項目於2020年獲得教資會頒發傑出教學獎。

港大姚望教授 獲中國物理學會頒授黃昆物理獎 香港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講座教授姚望,獲頒授20222023 年度中國物理學會黃昆物理獎(固體物理和半導

體物理)。黃昆獎是紀念以已故中國物理學家、中國半 導體物理先驅黃昆教授而命名,目的是表揚和獎勵在固 體物理和半導體物理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的物理學者。該 獎項由中國物理學會每兩年頒發一次,每次最多授予兩 位傑出人士。姚教授近年來的研究聚焦於二維材料及其 轉角堆疊結構中的量子自由度。他與合作者提出的谷光 學選擇定則、谷霍爾效應、谷磁矩等概念使能谷的多樣 化調控成為可能,引領了谷光電子學的研究,並在轉角 二維半導體中提出了摩爾激子的概念。

38


科 研成果與獎勵 嶺大校長秦泗釗教授獲頒國際獎項 嶺南大學校長秦泗釗教授憑藉在數據驅動控制工程領 域的傑出貢獻,榮獲 2022 年國際組織電機電子工程師 學會(IEEE)控制系統學會技術轉化獎,秦教授近日應 邀到巴巴多斯出席 IEEE 控制技術與應用國際學術會議 (CCTA)時領獎。該獎於2009年由IEEE設立,以表彰 學者在促進工業界、研究實驗室和學術界之間在科學合 作和互動方面所作的傑出貢獻。評審委員會讚揚秦教授 在數據驅動控制工程領域的成就,特別表彰他在模型預 測控制、系統安全、健康監測和診斷方面推動的新研究 方法和知識轉移的傑出貢獻。

2023年度「科學探索獎」 中大港大學者各奪一席 由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設立的「科學探索獎」公布2023 年獲獎名單,兩名分別來自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的 學者獲獎。港大的獲獎人為地球科學系Joseph Michalski 博士,其獲獎領域為「天文和地學領域」,他亦是科學探 索獎首位外籍非華裔得獎者。中大的獲獎人為物理系吳 藝林教授,其獲獎領域為「前沿交叉領域」。

兩位獲獎者簡介 Joseph Michalski博士從事行星地質學、礦產勘探、遙感

和天體生物學研究。其統合分析由衛星搜集多年、有關 火星湖泊證據的數據,顯示科學家們可能大大低估了曾 經在古代存在的火星湖泊數量。吳藝林教授的研究領域 是生命物質物理和定量生物學,是次獲獎項目為其團隊 有關生命物質的自組織和湧現力學行為之研究,目標是建立生命物質產生空間與時間有序結構的物理機 制,並根據機制設計具湧現力學功能的自驅動生命材料的湧現力學功能,這類全新的生命材料有望用於 生物醫學和軟體機器領域。

39


科 研成果與獎勵 中大莫樹錦教授獲「世界傑出華人醫師霍英東獎」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教授,獲世 界華人醫師協會頒發第六屆「世界傑出華人醫師霍英東 獎」,以表揚他在腫瘤學上開創治療新里程,為肺癌研 究作出重大貢獻並發揮國際影響力。 莫教授主要研究 肺癌的生物標誌物和分子靶向治療,開創精準治療應用 於晚期肺癌的新時代。 莫教授發表逾300篇腫瘤學的研 究文章,刊登在《新英倫醫學雜誌》、《科學》、《刺 針》、《自然—醫學》和《臨床腫瘤學雜誌》等全球頂 尖醫學期刊,研究成果已被NCCN、AMP/IASLC/CAP、 ASCO和ESMO等多個國際指南採用。

浸大研創新中藥治便秘 獲批於美進行臨床研究 現時許多慢性便秘患者因副作用及 / 或有效性等問題, 對現有的治療並不十分滿意。香港浸會大學中藥創新研 發中心基於對傳統中草藥古方「麻子仁丸」的先導性 臨床研究及基礎研究,瞄準國際市場,研製新藥 CDD2101 。中心就新藥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下稱 FDA)提交的試驗性新藥申請已通過審批,將展開第一

期臨床研究。這是首次在香港研發以中草藥為本的新 藥,獲批於美國進行臨床研究。浸大協理副校長(中醫 藥發展)、中藥創新研發中心總裁卞兆祥教授表示: 「CDD-2101是以傳統中草藥配方結合先進科技研發的 創新藥物,獲FDA批准進行臨床試驗是香港中藥發展的 重要里程碑,亦體現了浸大把中藥標準化和國際化的實 力和決心。」

40


科 研成果與獎勵 理大成功以3D打印 創造新型高強度鈦合金 鈦合金是先進的輕質材料,常用於各種關鍵應用。傳統 上鈦合金以能源密集的 Kroll 工藝生產,過程中無可避 免地產出約10%劣質「海綿鈦」(sponge titanium), 由於劣質廢料本身仍含有很多氧和鐵,所以會造成大量 浪費、推高生產成本。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 系講座教授(製造工程)陳鏡昌教授及助理教授陳子斌 博士,與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和雪梨大學合作,成 功利用3D 打印技術(又稱增材製造),成功生產了一 種結合了氧和鐵的新型鈦合金「α–β Ti-O-Fe 合金」, 與傳統鈦合金相比,研究團隊最新研發的新型鈦合金的 機械性能更勝一籌,除了良好的延展性,強度也更高, 同時為鈦合金工業生產長期面對的品質性能和廢料處理 問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科學 期刊《自然》(Nature)。

喬裝抗生素成鐵質「偷運」至細胞 港大研新法對抗超級細菌 抗生素的發展是一場與耐藥性演變追逐的永恆競賽。科 學家不懈地採用各種方法對付這些超級細菌,然而仍然 是面對同一的挑戰。幸運的是,超級細菌跟一般細菌都 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它們必須以吸收鐵質維持生命。 鐵對於細菌來說就像是它們的食物—無論是進行DNA複 製、供應基本營養物質或發揮其他重要功能,都須要利 用鐵質來達成。港大化學系孫紅哲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 開發了一種名為「雙重特洛伊木馬」的策略,將一種金 屬類藥物與一種結構與鐵質相似的抗生素「鐵霉素」共 同運用,在「喬裝」成鐵質後通過細菌攝取鐵質的途 徑,將抗生素「偷運」到細菌細胞之中。此策略已經成 功運用在活體小鼠模型中,不僅增強了鐵霉素的效力, 還延長了其藥效,為對抗超級病菌的臨牀治療帶來了曙 光。這項研究結果已經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 ․ 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

41


科 研成果與獎勵 港大以鑽石微粒研製物理上無法複製防偽標籤 防偽標籤是防止盜版偽造行為的第一道防線,雖然目前 已有不少高科技製造防偽標籤的方法,但多數都是使用 可複製的確定模式製造,其編碼資訊容易受到具專業知 識的第三方攻擊和盜取。由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助 理教授褚智勤博士等學者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鑽石微 粒的物理和光學特性,開發具備「物理上不可複製功能 (Physically Unclonable Functions)」的防偽標籤,每 個標籤有獨一無二的光學代碼,具備極高防偽性能,製 備成本亦非常低(約為一美元)鑽石材料有卓越的化學 惰性、優異的機械強度和高溫穩定性。在不利條件下, 如高溫、機械磨損、化學腐蝕和紫外線照射下仍然保持 堅固和穩定,標籤的光學代碼保持完好無損。研究團隊 已準備把發明商業化,作快速驗證或高級別的安全保證 等不同級別的防偽應用。

城大研發人工系統把二氧化碳轉為燃料 效率超越光合作用 香港城市大學化學系副教授葉汝全博士參與領導的聯 合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模仿葉綠體的穩定人工光 催化系統,能夠利用光能把水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 具價值的燃料甲烷。在實驗中,研究團隊發現利用 新的人工光催化系統轉化太陽能,甲烷的生產率超 過 13,000 μ mol h -1g -1, 24 小時內的量子產量亦達到 5.6% 。它把太陽能轉化為燃料時更實現了高達 15%

的高效率,超越了自然界的光合作用。葉博士相信, 這項研究成果將有利於並可啟發未來光催化系統的設 計,有效地用太陽能把二氧化碳轉化和減少,以實現 碳中和的目標。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科學期刊《自 然催化》。

42


科 研成果與獎勵 解開學術界80年難題 科大成功自組高性能生物壓電薄膜 目前,大部分的壓電材料都是低可塑性、脆弱的,有些 甚至含有毒物質(例如鉛和石英),所以不適合植入人 體體內。生物壓電材料具有天然的生物相容性、可靠性 和環境可持續性,然而,如何以一致的排序方向大規模 操縱生物分子使其正常運作,80年來一直是一個國際學 術難題。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副教授 楊征保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研發出一種自組裝技 術,可以使氨基酸在大面積上有序地自行組裝一層具備 高壓電性能的生物薄膜,薄膜無需電池,能夠從肌肉伸 展、呼吸、血流和微小身體運動的機械應力中產生生物 電,在任務完成後能從體內自然分解,或可在未來用以 製成具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生物醫學微型裝置,例 如心臟起搏器和可植入體內的傳感器。研究成果於最近 發表在《自然通訊》學術期刊上。

理大研可植入人體液態金屬微電極 能用作監測動物大腦神經信號 植入式生物電子裝置可以緊貼皮膚,甚至是放入人 體,相信將在未來被廣泛應用於不同領域,例如醫療 科技,甚或是新興的擴增實境技術。香港理工大學物 及化學科技學系鄭子劍教授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團隊, 成功研發出能應用於植入式生物電子裝置的液態金屬 微電極(簡稱μ LME ),μ LME 可以超高密度進行電 路圖案化,達至每平方厘米多達 75,500 個電極,比 過往的技術多出數千倍。μLME更具有長期生物兼容 性,人體皮膚能舒適地穿戴,更已證明可用作監測動 物大腦的神經信號。此研究成果已於國際科學期刊 《Science Advances》發表。

43


科 研成果與獎勵 科大8.25發射香港高教界首枚衛星 香港科技大學於2023年8月25日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 心發射一顆名為「香港科大 - 雄彬一號」的多光譜光學 衛星,衛星主要用於科研用途,其所拍攝的遙感影像解 像度達0.5米,成像幅寬逾150公里,是目前公用歐洲太 空總署哨兵二號光學衛星解像度的20倍,幅寬亦與美國 最新一代陸地衛星相近,屬民用衛星類別中最高規格。 科大首先會利用衛星所提供的遙感數據,建立一個覆蓋 全港斜坡,用於監測地表情況、以及模擬和展示山泥傾 瀉災害過程和社會臨災反應的數碼孿生系統,以協助提 升社會災害應變協調及決策管理。

中大廖維新教授獲2023達文西獎 為獎項創立45年來香港得獎首人 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系主任廖維新教 授,最近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設計工程分 部頒發 2023 年達文西獎,以表彰他在設計和發明人體 運動輔助器械和設備的傑出貢獻,對義肢、外骨骼,以 及智能手錶和運動手帶等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和應用帶來 重要影響。廖教授是該獎項創立 45 年來首位獲獎的香 港學者。廖教授是機械工程的國際專家。他自 1997 年 加入中大,現為卓敏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教授、機械與 自動化工程學系系主任及中大智能設計與製造研究所所 長。他帶領團隊積極地在科研路上尋求創新,在重要國 際期刊和會議上發表了超過 380 篇文章,並獲得了 25 項專利。

44


科 研成果與獎勵 浸大發現中草藥提取化合物「異甘草素」 可抑制胰臟癌發展 胰臟癌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因大多數患者在癌症 惡化和擴散前,均只出現輕微甚至沒有症狀。根據國際 癌症研究機構發表的《 2020 全球癌症統計數據》,胰 臟癌患者的死亡比率高於93%。胰臟癌是香港第四大致 命癌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教學科研部副教授高 加信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從中草藥「甘草」提取 的一種類黃酮物質「異甘草素」,可抑制胰臟癌發展, 並可提高傳統胰臟癌化療藥的功效。這是首次有研究團 隊闡述異甘草素對抗胰臟癌的潛力,其研究結果已發表 於國際學術期刊《 Phytomedicine 》,並於意大利都靈 舉行的 2023年歐洲癌症研究協會年會上報告。

城大新型光氧化劑 經近紅外線自體外激活 無需氧氣可殺體內癌細胞 「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是一種創新 的癌症治療方法,它利用光敏劑在光線照射時可產生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的特性,藉著活 性氧針對性地殺死癌細胞。然而,傳統的光動力療法大 多必需依賴氧氣來觸發反應,但癌腫瘤內通常屬於缺氧 的微環境,限制了這種癌症療法的治療效率。香港城市 大學朱光宇教授和何明亮教授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取得 重大突破,研發出一種可以藉近紅外線激活的新型「光 氧化劑」,無需氧氣即可有效殺死深入人體的癌細胞。 上述研究成果已於科學期刊《自然 - 化學》上發表。

45


科 研成果與獎勵 教大「人工青口」可監察全球海洋核污染 由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胡紹燊教授團隊早年發 明的「人工青口」,特性與天然青口相似,對金屬具有 極強的吸聚能力,可以一次性檢測海洋中多種金屬的含 量和持續變化,至今已在29個國家及地區應用。日本向 海洋排出核污水,令海洋核污染話題引發了全球關注。 現時若要量度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質變化,或需動輒收集 數以百升計的海水,並須進行繁複的取樣及前期處理才 能成事。胡教授聯同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大學進行了一 項跨院校合作研究,成功利用「人工青口」監測海水中 的放射性物質含量,過程快速而準確,每個「人工青 口」的成本亦僅為一美元(即約港幣八元),可省卻前 期處理所需的人力和成本,有望成為監測全球海洋核污 染的可靠技術。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海洋科學與工 程學報》上發表。

中大研發磁性水凝膠微機械人 對抗醫療植入物內菌膜感染 菌膜是由微生物和微生物分泌物質組成的黏膜結構之 下,難以通過抗生素治療徹底清除,故可引發頑固性和 復發性的感染。它們有機會在不同的醫療植入物表面滋 生,例如在治療期間植入人體的導管中。由於醫療植入 物並非身體器官,沒有免疫系統的保護,所以更容易發 生菌膜感染。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張立 教授領導的團隊,開發了磁性水凝膠微型機械人,可以 對抗小型管狀醫療植入物內形成的菌膜。此磁性微型機 械人採用新型水凝膠載藥技術,將菌膜感染治療的應用 環境擴展到身體不同的部位,特別是一些深入體內難以 到達的位置。研究結果已於國際學術期刊《 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刊登,並在《Advanced Science News》作亮點報導。

46


科 研成果與獎勵 城大首創近乎沒有電壓衰減的嶄新電池技術 鋰離子電池廣泛應用於電子設備,富鋰錳基層狀氧化物 因其高容量及低成本特性,大有潛力作為鋰離子電池正 極材料。然而由於電壓衰減問題長期未能解決,對其應 用構成阻礙。香港城市大學物理學系系主任兼講座教授 任洋教授、同系劉奇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憑着釋放富鋰錳 基正極材料的潛力,解決了這一難題。團隊透過向正極 材料加入額外的過渡金屬離子,增強蜂窩結構的穩定 性,達致每個循環僅為0.02毫伏、近乎沒有的電壓衰減 使電池更持久和高效。這些成果大有可能改變人們為設 備供電的方式,並引領高能正極材料的開發進入新階 段。研究成果已於期刊《自然能源》上發表,題為〈電 壓衰減程度輕微的富鋰層狀氧化物正極〉。

科大3D打印月餅慶中秋 中秋節除了賞月外,當然少不了要吃月餅。香港科技大 學一班綜合系統與設計學系的博士生,於助理教授李桂 君博士的帶領下,炮製出全港首批利用 3D 打印技術印 製的月餅。這批紫薯及奶黃口味的月餅,印有科大校 徽。該食物打印機由團隊設計,除可印製月餅,亦可製 作包括曲奇或蛋糕等甜品。打印機現時只需十分鐘便能 印製一個月餅,未來更可進一步縮短至五分鐘左右。過 程無需借助模具創作複雜的圖案和形狀,食物材料及份 量亦可根據用戶的要求和營養需要度身訂做。團隊將為 打印機注入加熱功能,並已就此技術申請專利。

47


科 研成果與獎勵 未來科學大獎首度在港頒獎 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和香港科學院首度在香 港合辦「2023未來科學大獎周」,活動包括 科學峰會、亞洲青年科學家基金會議、青少 年學生交流、科技論壇,壓軸的「2023未來 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舉行。 未來科學大獎共設「生命科學獎」、「物質 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大獎 項,單項獎金 100 萬美元,今屆未來科學大 獎共有八位獲獎者,除已故科學家孫劍外, 各人均親臨領獎。 其中生命科學獎由柴繼傑、周儉民獲得,二 人長達19年的研究發現將幫助帶來更好的植 物病害控制方法,對全球糧食安全具有極其 重要的意義。物質科學獎獲獎人為趙忠賢和陳仙輝,表彰了他們對高溫超導材料的開拓性發現,以及對 轉變溫度的系統性提升所做出的創新成果。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人為任少卿、張祥雨、何愷明、孫 劍(已故),表彰他們針對神經網絡的突破性成就,為人工智能(AI)突破瓶頸、繼續發展奠定深度基 礎。 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2023輪值主席管坤良在頒獎禮上表示,今屆未來科學大獎堪稱「特別之年」, 獲獎人數為歷屆最多,年齡跨度從40年代到90年代,顯示了科學的時代跨越和持續發展。他們的工作為 不同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帶來了突破性的進展,將深刻影響人類的生活和未來。

更正啟事 《京港學術交流》第 137 期第 29 頁「教科熱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交叉科學部公 開徵集 2024 年度重大項目立項領域建議〉,文章標題及插圖誤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為 「國家自然教育基金委」。謹此更正,並對基金委及讀者致歉。 《京港學術交流》編輯部

48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成立於1985年,至今超過30年。30多年來,本中心致力於 促進香港與內地在高等教育和科技領域的交流合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並已 將大部分重點服務項目/活動內容,透過本中心季刊《京港學術交流》和網站 向外發布,推動兩地教、科、研發展。 隨著 21 世紀資訊網絡的普及,為向港、澳、台、內地,以至海內外華人提 供更便捷、簡單的途徑獲取有關香港「教‧科‧研」的資訊,本中心作為 在港註冊的教育科技交流服務機構,希望為香港院校 / 機構及相關人士所公 開發布的學術研討會 / 交流活動 / 最新科研成果等資訊,免費轉載至本中心管 理的媒體(如下)。

「教‧科‧研」資訊包括: ․教科界的政策消息 / 學者專訪 ․學術研討會 / 講座 / 座談會等的活動預告及報導 ․香港學者的最新研究 / 學術論文 / 獲獎消息 ․其他有關兩地的學術交流項目、動態等 (註:本中心將有權對相關資訊進行增刪,並擁有最終發布的決定權,敬請留意。)

本中心誠邀 閣下 / 院校 / 機構關注本中心的微信公眾號、網站及Facebook等 資訊發放平台。第一時間獲取兩地「教‧科‧研」資訊,望有助於 閣下的教 研工作。

電郵查詢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

社科資訊部

ip@bhkaec.org.h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