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9 771442 615015
Website: www.acd.com.au
2023年6月13日 星期二 癸卯年 四月廿六
公平.公正.公信
Tuesday 13 June 2023
澳洲新報網全球開通 新聞資訊 廣告在其中 閱讀網上新報 請掃瞄QR█Code
登本報分類廣告: 聯絡電話:(02)█9261█3033 傳真:(02)█9261█3525 QR█Code:█ACD92613033
訂閱本報辦法: 聯絡電話:(02)█9261█3033 網上版訂閱: 登入█issuu.com/australianchinesedaily
澳洲新聞:獵人谷嚴 重車禍10死25傷 P.2
國王生日表彰1191名澳人 至少六名華人獲授勛銜
中國新聞:洪都拉斯 駐華大使館揭牌 P.5
██ 澳洲總督許理(David█Hurley█AC█DSC)。(AAP)
【本報坎培拉訊】澳洲總督許理(David Hurley AC DSC)12日宣布了對1191名澳洲人的榮譽和獎勵, 包括澳大利亞勛章(普通和軍事部門),立功獎勵和對傑出和突出服務的認可。
社區。在向今天的獲獎者致敬時,我也鼓勵所有澳州人考慮 提名他們欽佩的、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人。 除了919名澳洲勛章獲得者( (6名AC,46名AO,246
總督說,祝賀國王日在授勛名單上獲得表彰的傑出澳洲
值得注意的是,自1975年設立澳洲勛章以來,普通部
人。獲表彰者在地方、國家或國際一級作出了重大貢獻並產
門的大多數獲獎者是婦女,這是第一次。同樣,在勛章的三
生了重大影響。有些人是志願者,有些人在專業崗位上產生
個最高級別也有男女平等或更好的情況。
名AM和621名OAM )外,昨天的榮譽名單還包括: •19名澳洲勛章軍事成員獲獎者(3
AO,11
AM和
5OAM)
了顯著影響,許多人兩者兼而有之。他們都鼓舞人心,他們
總督說,雖然我們承認在我們的榮譽中實現性別平等的
的服務受到我們所有人的重視,了解到受助人的廣泛服務,
重要性,但這不應該成為暫停的理由。我們會反思我們的進
幾乎涵蓋了所有可以想像的領域,這令人振奮,使我對我們
展,然後再次承諾我們的努力,以確保提名反映我們多元化
這份名單還包括73名澳洲人,他們為支持澳洲應對新冠
的國家非常樂觀。它們共同說明了我們現在是什麼樣的人,
和強大的社區。總督又說,每位獲獎者都有一個共同點:有
大流行做出了貢獻。這些人還將被列入持續和永久的新冠榮
以及我們未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人提名了他們。澳洲勛章屬於我們每一個人,因為提名來自
譽名單中。(蘇)
•199個立功獎勵 •54個傑出和突出獎勵
在眼科和視網膜外科領域貢獻卓著
為視光學研究與教育做出卓越貢獻
張祖恩副教授獲頒AM勛銜
何仲如教授獲頒AM勛銜
【本報悉尼訊】張祖恩
他致力於國際眼
【本報悉尼訊】何仲如(Arthur Ho)
新技術的發
(Andrew Chang)副教授作為
科專業領域,他是亞
教授因在視光學領域的研究、設計和教學
展促進的哲
臨床醫生和教育者,因在眼科
太玻璃體視網膜學會
中做出了卓越貢獻而獲頒AM勛銜。
學。因此,
和視網膜外科方面的卓越工作
(APVRS)秘書長和亞
而獲頒AM勛銜。
太眼科學會(APAO)理
研究所(Brien
Institute,
於研究創新
張祖恩畢業於悉尼大學醫
事會成員。他是澳大利
BHVI)首席科學家和創新官,除了被任命
設備和儀器
學院,在悉尼眼科醫院接受了
亞衛生部的臨床顧問,
為新南威爾士大學視光與視覺科學學院客
的開發,對
注冊醫師培訓,並在皇家維多
新南威爾士州RANZCO
座教授外,他還是美國邁阿密大學米勒醫
設備和技術
利亞眼耳醫院、曼哈頓眼耳喉
委員會成員。此外他還
學院眼科院外教授,以及美國邁阿密大學
開發的重視
醫院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接
是悉尼眼科醫院基金會
生物醫學工程系生物醫學工程兼職教授。
使何仲如教
受了培訓。他因研究視網膜血
董 事 會 的 成 員 。 他 曾 獲 ██ 張祖恩副教授獲頒AM勛銜。 得的專業獎項包括APAO 在更廣泛的醫療活動中,
何仲如教授參與了第一台高精度光
授成為60多
學測厚計( Holden-Payor pachometer)
項已發佈專 ██ 何仲如教授獲AM勛銜。
的成就獎和傑出服務獎,以及
張副教授也關注現代醫院醫療
的開發,這為了解佩戴隱形眼鏡的眼睛
利和75多項未決申請的發明人。
RANZCO卓越教學獎。
管造影而獲得博士學位。 張祖恩副教授是一名玻璃 體視網膜外科醫生和眼科醫生,
他目前擔任澳洲布萊恩霍爾頓視覺 Holden
Vision
服務的復雜性。他通過參與臨
的氧氣需求鋪平了道路,也實踐了何教授
他擁有悉尼大學臨床副教授的學
張教授熱衷於基礎科學
床試驗開發來支持新的醫療藥
關於發展新的科學知識和發現,往往是由
術職務。他是悉尼眼科醫院玻璃
和臨床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廣
物和設備。他推動的戰略旨在
體視網膜外科顧問和視網膜科主
泛發表在同行評議的科學文獻
利用最新的雲服務、物聯網和
任,還是悉尼視網膜診所和日間
中。他也是同行評議科學期刊
人工智能,使患者與醫療保健
外科的醫學主任。
的編輯委員會成員。
專業人員更好地互動。(蘇)
在音樂創作教學中貢獻卓著
台灣新聞:柯文哲談國 防稱網軍第一優先 P.11
他一直專注
國際新聞:烏軍宣布 反攻後首報捷 P.12
何仲如教授發表了100多篇同行評議 的文章,是20個會議論文集的編輯。
雖然他對驗光研究的興趣領域很廣泛,但他 目前的研究重點是近視和老花眼,特別是了解調 節系統的光機械特性和開發控制近視進展的視力 矯正系統。(蘇)
在人文與古典文學領域貢獻卓著
王萍副教授獲頒AM勛銜 【本報悉尼訊】王萍(Ping Wang)副教授
她的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古典哲學和文學,
為新南威爾士大學藝術、設計與建築部人文語言
重點是詩歌,特別是詞,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主要
學院中國古典文學與哲學副教授。她先後獲得北
的詩歌類型之一。她的研究也延伸到中國文人
京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和悉尼大學博士學位。
藝術和美學。她的研究採用跨學科的方法。她是
【本報悉尼訊】林瑞玲教授(Liza Lim)是澳洲的作曲
,她是《Daxue & Zhongyong》一書(2012)
亞洲、歐洲和美國多家國際機構的特邀研究合作
家、教育家和研究人員,她的興趣包括音樂中的合作和跨文
的合著者,這是對《大學》和《中庸》的評論
者,並獲得多項國際資助,包括法國巴黎國際藝
化實踐,她的音樂涵蓋從歌劇、管弦樂曲直到特定場景表演
的廣泛研究,她也是《The Mingjia & Related
術院駐院藝術家、荷蘭萊頓大學國際亞洲研究所
Texts》(2020)一書的合著者。
Affiliated Fellow研究員。(蘇)
林瑞玲教授獲頒AM勛銜 的各類作品。 林瑞玲教授曾受聘於洛杉磯愛樂樂團、巴伐利亞廣播
██ 林瑞玲教授獲頒AM勛銜。
██ 王萍副教授獲頒AM勛銜。
在多元文化、原住民服務和藝術領域貢獻卓越
透過不同的組織為社會服務
節、荷蘭節、威尼斯雙年展等眾多節日中演出,並受阿德雷
陳建青先生獲頒AM勛銜
周耀滔醫生獲頒OAM勛銜
德、墨爾本、珀斯和布里斯本音樂節委托創作歌劇和作品。
【本報悉尼訊】陳建青先生(Simon Chan)是澳洲註冊建
她的作品,特別是四部歌劇:《奧瑞斯提亞》(1993)
築師,他因在多元文化主義、原住民團體和藝術方面的傑出貢
樂團、BBC交響樂團等世界知名樂團,並於2005年和2006 年擔任悉尼交響樂團的駐席作曲家。她的音樂曾在巴黎秋季
、《月靈節》(2000)、《航海家》(2007)和《代碼之樹》 (2016),探索了圍繞儀式、時間滑動和神秘的主題。
獻而獲頒AM勛銜。 陳建青先生擔任和曾擔任的社會職務眾多,其中包括新州
林瑞玲教授於2017年加入悉尼音樂學院,擔任作曲教
Chinese Australian Forum主席、新州美術館亞洲文化與視覺藝
授,並於2018-2023年領導作曲女性項目。她曾擔任英國哈
術澳洲研究所(VisAsia)董事、新州多元文化廳顧問委員會成
德斯菲爾德大學新音樂研究中心CeReNeM主任。2017年任上
員、原住民福利基金會主席等等。
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客座教授。2018年,她擔任波士頓大學新
對於陳建青先生來說,澳大利亞的多樣性和多元文化社會是
音樂中心的常駐作曲家,並在達姆施塔特暑期學校任教。林瑞
澳洲的優勢。在他的生涯中,他一直致力於參與並提高人們對這
玲教授獲昆士蘭大學博士學位、墨爾本大學碩士學位和維多利
一重要優勢的認識,特別是在藝術和文化領域。
亞藝術學院文學學士學位。她是科隆世界藝術學院的創始成員 之一。(蘇)
陳建青先生對獲頒澳洲勛銜深感榮幸和感激。他說,但我 也覺得我需要做得更多,才能配得上這個獎項。 (蘇)
██ 陳建青獲頒AM勛銜。
【本報悉尼訊】周耀滔醫生(Dr Michael Yiu To CHOW)因參與一系列的社會組織,熱衷為社會服務而獲頒 OAM勛銜。 在牙科專業服務方面,周醫生一直在South Creek Road Dental Surgery和Michael Chow’s Dental Clinic牙科診所供職 四十載,直到2020年。 周醫生一直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從事醫療志願服務,他是 慈善團體援助南太平洋醫生組織的成員,曾是該組織醫科生項 目負責官員,在2018-2019年,曾負責在St Vincent’s醫院 進行的10 Bed Program項目。 周醫生自1994年就是國際扶輪的會員。 在為華人社區服務方面,周醫生一直服務於澳華公會,在 老人院的創辦和龍舟活動舉辦中都發揮了作用。(蘇)
██ 周耀滔醫生獲 頒OAM勛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