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構築季刊-01-試讀版

Page 1


2019 F i rs t I s s u e

01創刊號 002

關於《實構築》季刊| About a+tec

作品| Works

016 034 036

德國西北紡織工會辦公大樓| Neubau Verwaltungsgebäude Textilverband 林友寒 × 2BXL | Yu-Han Lin × 2BXL

訪談|直觀的詮釋|林友寒 × 王俊雄 Interview | Intuitive Interpretations | Yu-Han Lin × Chun-Hsiung Wang

Jut RiverSide 289 青 木 淳 建 築 計 画 事 務 所 × 忠 泰 建 設 機 構 | Jun Aoki & Associates × JUT Land Development Group

056

訪談|形成的構築|青木淳 × 王俊雄 Interview | Forming Architecture(2014)| Jun Aoki × Chun-Hsiung Wang

058

訪談|真切的構築|青木淳 × 王俊雄 × 張晃魁 Interview | Genuine Architecture | Jun Aoki × Chun-Hsiung Wang × Huang-Kuei Chang

060

富富話合| Fu Fu Hua He 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 璞園建築團隊| Akihisa Hirata Architecture Office × Pauian Archiland

078

訪談|纏繞形成場所|平田晃久 × 王俊雄 × 張晃魁 × 王增榮 Interview | Intertwining Place-making | Akihisa Hirata × Chun-Hsiung Wang × HuangKuei Chang ×Tseng-Yung Wang

080 082

目錄 Contents 作品 訪談 評論 文章 綠場所

Works Interview Review Articles The Green Place

088 106

評論|漆志剛|台北的屋頂 Review | Jr-Gang Chi | Taipei Roofs

焦點人物|王柏勝|忠實且具創意的執行 Focused Figure | Po-Sung Wang | Faithful and Creative Execution

46 號住宅| House No.46 楓川秀雅建築室內研究室| FCHY Architect Lab

訪談|本質與靈活|業主陳先生 × 王俊雄 × 廖明彬 × 楊秀川 Interview | Nature and Agility | Mr. Chen(Owner)× Chun-Hsiung Wang × Ming-Pin Liao × Xiu-Chuan Yang


108

Review | Ming-Wei Huang | Residence No. 46: Balancing Solid and Void, Effortlessly

110

進之宅| In House

128

訪談|粗獷的意境|林柏陽 × 王俊雄 × 張晃魁 × 廖明彬

境衍設計 × 林柏陽建築師事務所| Fieldevo Design Studio

Interview | Rugged Ambience | Bo-Yang Lin × Chun-Hsiung Wang × Huang-Kuei Chang × Ming-Pin Liao

132

文章| Articles

評論|黃明威|舉重若輕、揭實護虛的 46 號住宅

184

世界舞台上的芬蘭建築 - 國家主義與國際主義|尤哈尼 帕拉斯瑪 Finnish Architecture On The World Scene – between n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ism | Juhani Pallasmaa

196 199

建築作為一項公共財 - 介於實用性與意義之間|法蘭馨 佛特 l'architecture, un bien commun, entre usage et image | Francine Fort

在帝國的陰影之下: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黃奕智 In the Shadow of the Empire:Taiwan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 Yi-Chih Huang

評論|陳哲生|談設計概念的侷限與超越 Review | Jhe-Sheng Chen | On the Limitation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Design Concept

134

綠場所| The Green Place 涼涼海之濱| Cool Cool Seaside 一起設計工作室| Atelier Let's

146

評論|蕭有志|夢遊《涼涼海之濱》

148

憨人書院| Academy of Orizental Arts

156

Review | Yu-Chih Hsiao | Dreamwalking at《Cool Cool Seaside》

206

訪談|靜謐的精神|林浚鎰 × 陳倖平 × 王俊雄 × 王增榮 × 張

208

158 160 172

評論|李綠技|詩意的建構—憨人書院

214

小豆島之光| Light of Shodoshima

Interview | Fantastical Weaving | Wen-Chih Wang × Chun-Hsiung

中繼屋| Transitional House for Refugees 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第三建築工作室| Ying-Chun Hsieh Architect + Atelier-3

182

英國海外、亞洲首座銘琪中心| Maggie's Hong Kong | Frank Owen Gehry

220

OMA 的小尺度大建築| Maggie's Glasgow | Rem Koolhaas 沈如瑩| Ru-Ying Shen

226

來自 Norman Foster 的回禮| Maggie's Manchester | Norman Foster 沈如瑩| Ru-Ying Shen

訪談|魔幻編織|王文志 × 王俊雄 × 王增榮 × 張晃魁 × 廖明彬 Wang × Tseng-Yung Wang × Huang-Kuei Chang × Ming-Pin Liao

174

Maggie and Her Maggie's Centre

藍雅萍| Ya-Ping Lan

Review | Lu-Chi Lee | Poetic Tectonics:Fool's Academy

王文志國際藝術團隊| Wang Wen Chih Team

Maggie 與她的 Maggie's Centre 沈如瑩| Ru-Ying Shen

Interview | Spirit of Serenity | Jun-Yi Lin × Xing-Ping Chen × ChunHsiung Wang × Tseng-Yung Wang × Huang-Kuei Chang × Ming-Pin Liao

Architectural Slow Healing | Maggie's Centre 藍雅萍| Ya-Ping Lan

虫二空間設計 × 禾青藝術| Chong Er Studio × Hochin

晃魁 × 廖明彬

建築慢療癒|銘琪癌症關顧中心

評論|裘振宇| 2017 赫爾辛基設計週自建中繼屋紀實 Review | Chen-Yu Chiu | Documentary of DIY Interim Housing Helsinki Design Week 2017


Neubau Verwaltungsgebäude Textilverband 德國西北紡織工會辦公大樓 Yu-Han Lin X 2BXL Münster, Germany 林友寒 X 2BXL 明斯特 , 德國

a+tec works 016


a+tec works 017


Jut RiverSide 289 Jun Aoki & Associates x JUT Land Development Group Taipei City, Taiwan 青木淳建築計画事務所 x 忠泰建設機構 台北市,台灣

a+tec works 036


a+tec works 037


Fu Fu Hua He 富富話合

Akihisa Hirata Architecture Office X Pauian Archiland Taipei City, Taiwan

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X璞園建築團隊 台北市 , 台灣

a+tec works 060


a+tec works 061


House No.46 46 號住宅

FCHY Architect Lab Chiayi City, Taiwan 楓川秀雅建築室內研究室 嘉義市 , 台灣

a+tec works 088


a+tec works 089


IN House 進之宅 Fieldevo Design Studio Tainan City, Taiwan 境衍設計 X 林柏陽建築師事務所 台南市 , 台灣

a+tec works 110


a+tec works 111


Cool Cool Seaside 涼涼海之濱 Atelier Let's Kaohsiung City, Taiwan 一起設計工作室 高雄市 , 台灣

a+tec works 134


a+tec works 135


Academy of Orizental Arts 憨人書院 Chong Er Studio X Hochin Miaoli, Taiwan 虫二空間設計 X 禾青藝術 苗栗 , 台灣

a+tec works 148


a+tec works 149


Light of Shodoshima 小豆島之光 Wang Wen Chih Team Kagawa Ken, Japan 王文志國際藝術團隊 香川縣 , 日本

a+tec works 160


a+tec works 161


Transitional House for Refugees 中繼屋 Ying-Chun Hsieh Architect + Atelier-3 Helsinki, Finland 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第三建築工作室 赫爾辛基 , 芬蘭

a+tec works 174

Transitional Shelter, Built by Users Refugees have different reasons for leaving their homeland. In seeking generosity and acceptance from the people in foreign land, their sense of uncertainty and isolation is inevitable and understandable. In the diverse social, cultural, religious environment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newlyarrived refugees could only patiently await assistance. The lack of social engagement would often trigger a sense of helplessness and loss of dignity. If left unaddressed, this may potentially lead to social burden. In Helsinki Design Week 2017, we deliver our proposal to build a transitional shelter together with refugees, citizens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 built shelter can provide a decent living space for participating refugees to sooth any sense of anxiety from having to leave their homeland. Furthermore, through their own efforts, the participatory

and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process can comfort the refugee’s sense of uncertainty and rebuild their sense of value and dignity, while nurturing their ability and creativity for the future reconstruction of their homeland. Self-Sufficient Living /Sustainability Our proposed transitional shelter is built by an easy-to-assemble wooden frame. By simplifying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applying easily acquired and recyclable materials, this process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ereby allowing people to build their own house with simple tools. The walls of the transitional shelter are filled with soil and straw bales for insulation, preserving heat and controlling moisture. The shelter contains a urine-diverting dry toilet, and could potentially be equipped with solar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ese components make each


shelter self-sufficient without having to rely on municipal services. In the event of refugees returning to their homeland, all building materials could be reused for other constructions, including social housing. This would minimize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esentation Our exhibition has three components: 1) the housing unit; 2) a gallery showing the previous work of Architect HSIEH and his team; and 3) a media platform showing the exchange of ideas between shelter builders and visitors. The two-floor shelter contains on its ground floor an open space for a small grocery shop, a studio or a communal space; and on the upper floor a private dwelling space. During the exhibition, visitors can view the whole structural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share

their ideas and opinions. From Survival to Contribution The avarice and insatiable consumerism in today’s housing industry has made everyone a consumer who ought to pay a fortune simply for a place to live. Refugees may not have the financial ability to pay which may preclude them as ‘consumers’ of the housing market. By taking this collaborative, simplified and low-cost construction approach, refugees can apply their skillset and contribute their efforts not only for their own housing needs, but also for resolving any potential tensions and conflicts with the host communities.

中繼屋 | 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 |

a+tec works 175


圖一

圖二

圖三

世界舞臺上的芬蘭建築─國家主義與國際主義

圖四

Juhani Pallasmaa 英譯:謝孟璇

FINNISH ARCHITECTURE ON THE WORLD SCENE - between n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ism

上 最 廣 為 人 知 的 兩 位 芬 蘭 建 築 大 師, 無 疑 地 就 是 埃

芬蘭永遠跟著他。芬蘭給了他一股內在能量,且始終貫穿著

列 爾. 沙 里 寧(Eliel Saarinen,1873-1950) 與 阿

他的作品,就好比西班牙之於畢卡索,愛爾蘭之於喬伊斯。」

爾 瓦. 阿 爾 托(Alvar Aalto,1898-1976), 兩 人 的 生 涯 跨

現代建築歷史研究大家 ─ 西格佛萊德.基提恩(Sigfried

度幾乎總長達 90 年。事實上沙里寧的一生成就可分為兩階

Giedion), 在 他 的 現 代 建 築 史 經 典 著 作《 空 間、 時 間、 建

段; 先 是 在 芬 蘭 住 到 49 歲, 到 了 1922 年 參 加 芝 加 哥 論 壇

築 》(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中, 如 此 描 述 阿 爾

報 大 廈(Chicago Tribune Tower) 國 際 建 築 競 賽 拿 到 二 等

托與祖國 ① 間的深刻情感。如今,我們能合理主張,有著國

獎後,又移民到美國。沙里寧在那場傳奇競賽裡展現了驚人

際主義者定位與國際名聲的阿爾托,其實是個愛國主義者,

造詣,因為從未見過高樓大廈的他,竟能在芬蘭南方森林的

也 是 自 世 紀 之 交 的 民 族 浪 漫 主 義 運 動(National Romantic

維特萊斯克工作室(Hvitträsk Studio)。早在十年前,他也

Movement) 以 來, 我 們 這 些 建 築 師 當 中 最 芬 蘭 的。 事 實

同樣在未曾踏足澳洲大陸的情況下,拿下澳洲首都坎培拉競

上,我們還可以說他延續了民族浪漫主義的態度與氛圍,因

賽的二等獎。 透過他的設計作品,同時以底特律布盧姆菲

為他的建築作品不管是在材料還文化上,都扎根於環境且持

爾 德(Bloomfield Hills) 葛 蘭 布 魯 克 藝 術 學 院(Cranbrook

續於現代茁壯。對功能主義的短暫熱衷告結後,他的建築逐

Academy of Arts)院長及美藝學院校園設計者的身份,為

漸揉入歷史、記憶、無意識的心理動機與交流、還有建築的

美國現代設計文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他後繼有人,兒子埃

生 物 基 礎。1948 年 他 甚 至 寫 道:「 我 想 說 明 我 個 人 的 情 感

羅. 沙 里 寧(Eero Saarinen) 鞏 固 了 他 的 影 響 力。1910 年

觀點,那就是建築以及它的所有細節某程度看來都屬於生物

生於芬蘭的埃羅.沙里寧,在 1960 年英年早逝時,已被公

學。」 ② 阿爾托經常被看作是非理性主義者,就連基提恩也稱

認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建築師。

他是「結合標準化與非理性的堅實倡導人」 ③。但我很篤定

阿 爾 瓦. 阿 爾 托 雖 生 於 芬 蘭 中 部 小 鎮 于 韋 斯 屈 萊

地認為,阿爾托從不是非理性主義者;他只是刻意把建築理

(Jyväskylä), 卻 蛻 變 成 一 位 真 正 的 世 界 主 義 者, 不 僅 與 歐

性擴展到心理與精神境界。我寧可稱他是「超理性者」,儘管

美各地的領銜藝術家及建築師為友,也為數十個國家設計建

a+tec Articles 184

他不時出現一些有機論的用語。

築。儘管不乏機會能跟隨他的前輩埃列爾.沙里寧的腳步到

這兩位芬蘭大師的關係發展相當有意思。1925 年時,年

美國定居,他卻選擇留居家鄉工作。「無論阿爾托走到哪,

輕氣盛的阿爾托直言不諱地抨擊資深前輩沙里寧的民族浪漫


建築作為一項公共財─介於實用性與意象之間

Francine Fort 法譯:詹文碩

l'architecture, un bien commun, entre usage et image

國波爾多建築之夢中心從 1981 年起進行當代建築創

我們為化腐朽為神奇的創作者鼓掌的同時,別忘了工程師與

作相關之文化推廣,推廣的內容廣義上包含都市、景

工匠相輔相成的技能,他們絕對是建築師身旁功不可沒的一

觀、領土等居住空間,並以打開視野,觀察變遷中的世界為

群。傳承建築藝術必定要藉由對工地與所有營建專業的認識

宗旨。其所舉辦之展演活動呈現國際多元內容,形式包括展

來完成。事實上,工地正是發現建築藝術形式的最佳場所,

覽、演講、辯論會、出版品、青少年工作坊、成人研習營、

也是決定建築最終品質的關鍵。

建築參訪、都會導覽,以及都市規劃領域之實驗。 法國波爾多建築之夢中心是一個以建築為題進行的社會與

聚在一起,例如政經領袖、構思規劃者、建築營建業者以及

文化傳播計畫。這裡所謂建築亦即產生連結的藝術。例如與

居民。建築絕對不只是建築師的專業,而是關乎所有人的議

景觀、城市、周遭領土之連結,與環境或現時之連結,甚至

題。然而在建築領域卻存在著一個有趣的現象,即便所有人

是與他者之連結。

日常都在使用也熟習它,然而建築卻仍被多數人視為一門由

鑑 此, 不 論 是 舉 辦 當 代 建 築 創 作 展、 向 孩 童 介 紹 建 築 藝

專家所把持的學問。建築的成人使用者也常有先入為主的審

術,或者在都市規劃實務中試驗優質多元生活型態之條件,

美觀。因此,教育一般大眾對建築的鑑賞能力,甚至批判能

其實都是為了向廣大百姓傳承某種共有的建築與都會文化。

力都是法國波爾多建築之夢中心的重要任務之一。

要 讓 建 築 傳 承 下 去, 我 們 得 在 建 築 創 作 的 當 下, 讓 觀 眾

傳承建築藝術也可說是學會觀察別人來瞭解自己,藉由啟

看到、感受到,並且對其進行辯論。我們得讓觀眾思考、理

發民眾的感知能力來促進集體智慧萌芽。我們期盼藉由文化

解,最後並親自試驗人類居住空間的當代條件。

適應與融入的過程,激發大眾認識建築與介紹建築的慾望,

此 外, 要 傳 承 建 築 就 得 發 現 形 式 與 技 術 背 後 所 蘊 藏 的 意 涵。 這 意 味 著 將 自 己 埋 身 在 居 住 空 間 相 關 的 運 用 與 實 務 之

讓更多的媒體加入,產生多元內容,連結傳統與現代、個人 與集體、平凡與創新、藝術與生態……。

中。在這過程之中,尋求不同專業領域的觀點有其必要,如

除此之外,傳承建築藝術即是分享人道與民主的價值;探

此方能分享知識、琢磨想法,以革新對都市與建築的想像,

尋居住正義並捍衛居住權,捍衛美觀而舒適、樸實卻創新、

進而預見未來社會的模樣。

實用又夢幻的居住可能。法國波爾多建築之夢中心認為在捍

在此同時,建築藝術的傳承不僅要讓眾人欣喜讚嘆不凡作 品的成就,同時要能引起大眾對一般建築的興趣。因此,當

a+tec Articles 196

傳承建築藝術的另一種方式是促進一個城市的所有人員

衛建築藝術價值的同時,應該重視居住實用性與人類社會的 演變,畢竟建築的原始宗旨仍是提供人類居住生活空間。


在帝國的陰影之下: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 In the Shadow of the Empire: Taiwan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D

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sation period, the Taiwanese could never be accepted as one of the Japanese, while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Japan made it difficult for the Chinese to fully accept the Taiwanese as their compatriots. Such loss of identification placed the Taiwanese in a status called the “orphan of Asia.” Before 1895, Taiwan was a semi-feudal society under a Manchurian autocratic monarchy, Taiwanese people did not develop a modern concept of a nationstate. It was Japanese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which brought the modern concepts of nation and state to Taiwan, and which formulated a collective identity for Taiwanese people. Such Taiwanese identity was constructed as the colonised object and the supporting complement of the Japanese Empire. It was a part of the Japanese de-colonising efforts since the Meiji Restoration, as to win over an overseas colony was considered as a modernisation project to become a modern empire like other Western powers. The 19 10 Japan-British Exhibition in London was the stage on which Japan first declared to the West its modern status and imperial identity. In this exhibition, the Japanese authority systematically adopted western modern knowledge to re-organise and illustrate its history and identity. By doing this, Japan demonstrated its modernisation achievement and transformed the previous Orientalist discrimination of seeing

黃奕智 Yi-chih Huang

Japanese traditions as the symbol of backwardness into rich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heritages of a modern empire. Accurate surveys and statistics were the key modern knowledge that Japan used to present its ability to control and administrate a modern nation. In this context, Taiwan was represented as the colonised object which contained rich resources for colonial development. The subjectivities of the Taiwanese people and society were absent. The Taiwanese people were instead represented as wild aboriginal barbarians who needed to be cultivated by the modernised Japanese. In this context, the Japanese colonial authority applied similar modern administrative techniques in ruling and developing Taiwan. By applying comprehensive geographical survey and population census, the Japanese colonial authority knew almost every individual and every inch of land on Taiwan. By installing a policing system, the Japanese colonial authority applied its power onto every Taiwanese individual and supervised popular activities of regional communit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policing system, farmland and agricultural reforms, founding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associations, commodity competitions and exhibitions allowed the colonial power to penetrate traditional Taiwanese regional communities and to restructure local power systems.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promote Japanese patriotism and to transform Taiwanese people into Japanese

我很同情你,對於歷史的動向,任何一方面你都無能為力,縱使你抱著某種信念,願意為某方面盡點力量, 但是別人卻不一定會信任你,甚至還會懷疑你是間諜,這樣看來,你真是一個孤兒。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1945

「台

灣人」作為一個集體的身分辨識標籤,並不是先驗性

平等的社會交往關係。畫面中描繪的日本男人與西方人一樣

地原生於台灣社會中,而是日本在試圖建構現代國家

穿著現代西裝或軍服,而日本女性均著傳統和服。此舉反映

與去殖民化的論述中,所形成標籤台灣人民的一種方式。本章

了日本對於自我形象的想像:日本是擁有豐富文化遺產的現

分析日本政府如何以現代的地理想像與空間治理工具,重新建

代國家,而不是落後野蠻的文明。在此,日本拒絕了歐洲東

構了日本的現代國家認同與想像。而台灣在日本的帝國想像與

方主義的標籤,重新掌控了國族論述的主權①。日英博覽會成

論述中,又扮演怎樣的殖民他者形象與位置。透過現代知識體

為日本想像並建構其現代國家形象的舞台,而台灣在這樣的

系的建構,日本殖民權力得以穿透並重構台灣地方社群組織,

脈絡與意識形態下,被建構出獨特的面貌與形象。

改變台灣人的生活方式。這個被形塑出的現代生活經驗,成為 台灣人對「現代國家」認識與想像的來源。

現代日本的國家想像與空間再現:1910 倫敦日英博覽會

(1) 交通與測繪:現代的空間治理工具

現代日本的國家認同基礎,在於鐵路建設與空間地理治理 技術的建立,導致對國家、領土與人民產生全新的認識。建

1910 年在倫敦舉辦的日英博覽會,是日本展現其現代國家

構鐵路系統所需要的,除了製造火車與鐵軌的工業技術外,

形象的舞台。在日本歷史館中展示了 12 幅歷史畫來描繪日本

還仰賴一主權政府來對國土地理資訊進行測繪調查,才能規

文明的演進過程。其中現代部分,展現了日本與西方間一個

劃並設計鐵路網的形成。鐵路系統改變了人民、城鎮與土地

① William H. Coaldrake,‘Introduction’, Hirokichi Mutsu (ed.), The British Press and the Japan-British Exhibition of 1910 (Facsimile Edition) (Melboume: University of

Melboume, 2001). p. xii.

a+tec Articles 199


鐘樓,奈良東大寺

飛雲閣,京都西本願寺

東門,京都大德寺

奈良唐招提寺

鳳凰堂,宇治平等院

圖一

的分布與使用狀態,也改變了城鄉間的依存關係。1872 年,

識,重新框架在西方知識體系中。藝術館的 13 座縮尺建築模

日本首先築起了從東京到橫濱的鐵道。直到 1910 年,全日本

型(圖一),便是日洋知識混雜的成果。日本傳統建築是由大木

(包括台灣)已經完成超過 5,000 英里的鐵道網路系統。這些

匠與學徒們所承襲的技藝。明治維新時引進了西方建築學,

鐵道為晚期明治社會編織起一個複雜的網路,象徵著國家對

將 建 築 提 升 為 現 代 學 科 之 一 員。 藝 術 館 中 除 了 東 大 寺 是 以

於調查、掌握、規劃國土與資源的全盤統治力。

1/50 模型展現,以及「玉虫廚子」是以原物呈現以外,其他

在日本鐵道館中,一台蒸汽火車頭被展示在展場中央,周

展示的模型均是以 1/20 重製 ③。在東大寺的模型中,日本學

邊牆面繪製了一列火車,並在車廂窗框裡懸掛著 97 張日本各

者根據古文獻,搭配西方考古學與建築學的知識與技術,將

地的風景。這些風景圖片,是 1910 年時日本地理上「真實」

之還原到西元 8 世紀時初建成的模樣④。展現出將日本傳統建

形象的展示。此外,這些圖片被再現為從火車窗戶向外眺望

築轉譯到現代西方建築學的能力。

的風景,模擬旅客乘坐日本鐵路時的視覺經驗,視覺化明治

此 外, 這 些 模 型 的 展 示 也 隱 含 有 重 建 皇 室 權 威 的 政 治 意

維新的現代化成就。鐵道網路系統的完成,讓整個日本國土

圖。除德川家康陵墓(日光東照宮陽明門)是神道教外,其

可以被中央政府所看見、觸碰及掌握。透過這個鐵道網路系

餘均為佛教建築。17 世紀時,江戶幕府將佛教訂為國教,具

統,每個城鎮如今得以結合在更大的整體當中,同時也重新

有完善行政階層組織及宗教儀式,來控制、監視並參與每個

界定城市與鄉鎮彼此間的新關係。這是透過現代工業與技術

日本人從出生到死亡的一切重大事件 ⑤。直到 1868-1973 年

發展所造就的現代地景,是屬於現代國家的國土觀點與視野。

間,當局推動宗教改革,以原生的國家神道教與宗教部來取

在自然資源館中,展示了農、漁、礦、冶金與食品加工的

代佛教,掌握其所擁有的政治與社會權力⑥。在現代化的大旗

發展與產品 ,呈現日本各地域的差異性與獨特性。整個展

之下,明治政府強制僧人還俗、蓄髮、葷食、結婚⑦,也鼓勵

場包括了兩種分類系統:第一種是針對物種的學術分類;另

僧人們去西方大學來學習佛教經典、教義、歷史與傳統。此

一種則是產品的分級系統。前者是現代的知識系統,讓中央

後,褪去宗教神祕性的佛教成為現代人文學科⑧,逐漸喪失對

政府得以據此訂立不同的區域開發計畫。後者則是提出一個

日本社會的控制力。

「想像的」市場經濟地景,讓每個地域在商品與原料的交換市

因 此 藝 術 館 中 所 呈 現 的 建 築 模 型, 再 現 的 並 不 是 日 本 的

場中,發展出自己的獨特位置與價值。這樣一個商品與交通

宗教建築,而是弱化了佛教與幕府的神聖性。在模型中,每

網路系統,讓現代的日本人得以想像一個統一的共同體,並 認識且接受現代政府的治理權威。 (2) 知識即權力:宗教除魅與權力召返

在明治維新追求現代化的道路上,當局開始把日本傳統知

a+tec Articles 200

圖二

個建築物件都被精確地測量、研究並以縮尺方式再製,是在 「美學」的價值體系下被認知賞析。藉此,這些模型便抽離 了原本建築在社會中的宗教性,轉而是被研究與欣賞的藝術 品。因此,佛教便喪失其自江戶幕府時期以來,對於日本社 會的神祕性與控制力。這或者也可說明為何在藝術館中缺乏

② 林業資源是在第 48 號館中展示,將林業分開展示的原因應該僅僅是自然資源館的展示空間不足所導致的結果。③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Commerce (ed.),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er's Office for the Anglo-Japanese Exhibition of 1910 (Tokyo: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Commerce, 1912). pp. 363-4, 419-420. ④ 同上註,頁 420。 ⑤ 王俊中,〈日本佛教的近代轉變-以佛學研究與教團傳教為例〉,《獅子吼》,33:4(1994),頁 29。 ⑥ 陳宗元,〈島地默雷信教自由論的研究〉,《法光學壇》,第 3 期(1999), 頁 61-64。 ⑦ 同註 5,頁 30。 ⑧ 同註 5,頁 32。


T

h

e

G r e e n P l a c e 綠


207

建築慢療癒

Maggie's Centre 銘琪癌症關顧中心 文字:藍雅萍 圖片提供:Maggie's Centre

"Aren't we lucky?" 1995 年,罹患乳腺癌的 Maggie Keswick Jencks 臨終之前, 坐在陽光灑落的花園裡,如此說道。

我們都明白,醫療類的冰冷空間有多麼令人抗拒。不幸的是,多數人 還需要在這樣的空間裡,接受生命中難以承受的消息。當年的 Maggie 在慘淡的候診室聽取自己的病情後,決心創建一個能夠體貼癌症病患的 空間,提供一系列從醫療諮詢到生活支援的照護系統,陪伴患者們渡過 這段身心陷入遲滯的時光。 「最重要是在什麼樣的景況下等候,」她說,「頭上的燈光(有時甚至 是光管)、沒有戶外景觀的室內布局,以及令人如坐針氈的貼牆座位, 這種環境往往讓人身心損耗;本來懷著希望而來的病人,也會頓然變得 沮喪起來。」因此,銘琪中心要的不僅是實用的空間,「而是一幢令人感 到備受重視的建築物。」共同創辦人 Marcia Blakenham 這麼說,他們深 信激發好奇心和想像力,是讓人感受到活著的基本元素,而期望每一座 銘琪中心都能在建築上活現這份精神。 這開啟了我們對於照護空間的想像,以及對於病人心理的重視。一直 以來,人們都相信建築環境對於人類身心的影響,紛紛建造更舒適的起 居空間、辦公空間與休閒空間;然而,卻在最需要安慰的情境中,被冷 峻的空間加重了身心的壓迫感。如今,從英國遍布到世界的銘琪中心已 經向我們證明,富含想像力的照護空間能夠提供另一層次的治療,更符 合病患尋求身心釋放的需求。 是時候去想像一個更好的照護空間了!因為在這裡,或許才是建築真 正發揮「療癒」的地方。


208

建築慢療癒

導論

Maggie 與她的 Maggie's Centre

過一段更好的時光 文字:沈如瑩|圖片提供:Maggie's Centre

* 1994 年 Maggie Keswick Jencks 在

走在抗癌的前線* 1993 年,患有乳腺癌的 Maggie Keswick

在一連串的努力和說服後,全世界第一座

〈走在抗癌的前線〉

Jencks 被醫師告知癌症復發,僅剩不到三個

完整的銘琪中心在 1996 年實現了,愛丁堡

一文,分享癌症患者

月的生命,歷經震驚與絕望的過程,她轉而

西區醫院(Western General Hospital)同意

積極尋求生路。在參加一項新型試驗治療計

這項計畫,改建了癌症門診附近的馬廄,作

版本全文可至香港銘

劃後,最終她的生命延長了一年半。雖然爭

琪癌症關顧中心官網

為銘琪中心的空間。遺憾的是,Maggie 本人

取到的時間不算長,但這段時間中,她開始

卻在前一年不敵病魔離開人世了,然而她的

反思癌症患者的生活,在醫學治療以外,如

遠見從此改變了癌症的治療模式。

《乳房》期刊上撰寫

的心聲,以及對於治 療方法的想法。中英

下載。

何減緩癌症帶來的精神壓力,或許也是同等 重要的事情。銘琪中心的起點就從這裡開始。 Maggie 與 丈 夫 Charles Jencks 開 始 攜 手 規 劃 支 援 患 者 的 服 務, 包 含 她 的 醫 療 團 隊都投入其中,當年照顧她的護理師 Laura Lee, 如 今 更 是 銘 琪 癌 症 關 顧 中 心 的 執 行 長。這個計畫並非一開始就有遠大的野心, 她最初想到的是也許可以調整自己每天吃的 食物,除了醫療飲食外,患者能否有更多有 助 於 提 升 免 疫 力、 甚 至 較 為 美 味 的 食 物 選 擇?從這個念頭出發,她開始擬定一份適合 1 充滿溫和光源的房間,以

所有患者使用的入門手冊,漸漸地,從心理

及隨時可以望見樹木、鳥

調適出發,到實際的空間需求一一落實,一

群和藍天的大窗戶。這裡

個辦公室、一間圖書館……銘琪中心的概念

是 Maggie's Glasgow 的 開放區域。

就在不知不覺中成形。


209

「最重要的是不讓死亡的恐懼奪去生命的歡樂。」 — Maggie Keswick Jencks

1












π

∫cøv

u•Z_0306

.pdf 2 2019/3/6 上午10:42

Frist Issue 2019 01Ğ౹Ώཱིğ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