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ssibility of cyber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age (Ho, Ping-I)

Page 1

2014年6月11日

www.nhu.edu.tw/~society/e-j/90/24.htm

網路民主在數位時代的可能性 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 何秉一

一、前言 網際網路的出現,最早是為了軍事的用途。而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網際網路不再是屬於少 數人使用的資源,使用者也從軍方人員、科技菁英轉變為一般大眾。然而,網路的快速發展與 資訊社會的形成,對於網路民主的實踐卻伴隨著兩極的看法。樂觀者認為網際網路將帶給公民 前所未有的解放,隨著資訊社會的成型,公民透過其「化身」在網路中重新定位,並且擁有自 由發表及接收意見的權利。每個公民在網路中所擁有的權利平等,其發言權不因現實生活中的 社經地位而有所影響。再者,透過網路自由地表達及接收的特性,使得一般公民易於獲取更多 元的觀點。除此之外,甚至可透過網路間接助於推動直接的民主制度(Morris, 1999/張志偉 譯,2000)。 相反地,持悲觀態度者認為當網路的普及率和公民對網路的需求都達到相當的水準時,透 過對網路機制與資訊的操弄,國家政府甚至可擁有監控人民的影響力(Giddens, 1985/胡宗澤等 譯,1998)。另外,隨著資訊不斷的膨漲與超載,公民對於有用資訊的粹選能力隨其科技知識 而產生鴻溝,使得網路世界的科技菁英擁有了壓倒性的權力,也打破了網路上自由平等的神 話(Jordan, 2002/江靜之譯,2003)。而「個人化」、「客製化」的資訊發展趨勢,更反而使得公 民接觸的訊息趨於一元,減少了社會上多元意見相互交流與曝露的機會(Sunstein, 2001/黃維明 譯,2002)。 當然,在深入討論這些議題前,必須對於網路民主的概念進行初步的了解與釐清,才可更 進一步地了解網際網路發展對於民主制度的影響。

二、網路民主的意涵 基本上,網路民主的概念是由民主的概念延伸而來。所謂的「民主」在定義上十分廣泛而 分歧。民主在語意上是來自於希臘字demos(the people)與kratos(rule)兩字,兩者合起來的 意義便是人民統治。民主概念最初的起源來自於古希臘的城邦,當時的境內人口有限,因此當 時的民主型態是「由全國人民所共同參與政治決策」的制度,也就是所謂的直接民主。這樣的 制度是與現今主流的間接民主及代議制度有一定程度的差異,由於現代國家的幅員廣大、人口 眾多,以致讓全體公民直接參與政治決策在實際執行上過於困難。因此透過選舉的過程,由公 民推選出代議士作為其代表,執行其義務與權利(何信全,1988)。 當延用民主的概念應用到網際網路的討論時,必須釐清此概念與傳統民主概念之間的關 係,及其所延伸的意涵。在狹義的定義中,網路民主意指透著網際網路以及資訊科技的中介, 以達到「直接民主」的目標。而在這樣的脈絡之下,一般公民可透過硬體設備連接網路,進行 選舉、罷免及其他憲法所賦予的相關權利(Morris, 1999/張志偉譯,2000)。而廣義定義中,網路 民主則可指涉透過一切網路相關科技的傳播與溝通,益於促進民主環境的形成及發展的過程。 換句話說,透過網際網路,能進一步而使得社會整體的發展更容易達成民主制度的目標與價 值。 然而,網路民主究竟能夠實現及彌補傳統民主哪些價值?又藉由何種方式來達成這些目 標?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90/24.htm

1/5


2014年6月11日

www.nhu.edu.tw/~society/e-j/90/24.htm

三、數位時代的網路民主 (一)直接民主 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為直接民主制度在地理環境上的限制提供了解決途徑,使得直接民 主的實現在現代社會成為可能。在這樣的理想中,公民能經由電腦透過網路來對各項時事發表 言論及意見,進行互動溝通與討論,甚至透過網路進行投票與表決,達到真正的「還政於 民」(Morris, 1999/張志偉譯,2000)。在這樣的環境下,在實際執行網路投票的考量時,保障所 有具投票權的公民對網路及設備的進用權,以及投票機制認證及加密制度的完善將變得相當重 要。 由現今的角度看來,透過網路的民主活動其實存在著更多需考量周全的面向。網路的匿名 性與即時性,可能帶來了許多過於偏激、非專業、未經成熟思考的言論充斥於網路論壇或BBS 中。更甚者,許多開端立意良好的理性討論有時卻帶來了網路民粹、群體極化的結果。換句話 說,即便透過網路民主形成了多數的民意,這樣的民意也不必然蘊含對整體社會的發展是正面 的。相較之下代議政治的商議式民主反而能透過其機制,使得社會上的意見以更深思熟慮及慎 思明辨的形式出現。在考量直接民主的可行性之前,意見的質與量顯然應與其並重(Sunstein, 2001/黃維明譯,2002)。 (二)自由平等 網際網路基本上提供任何人自由平等的發言權利,無視身分、地位等外在條件,進入虛擬 世界中的「化身」才是個人身分的唯一依據。而自由與平等的精神,也正是傳統民主精神所強 調的重要原則之一。誠如古哲亞里斯多德所說,民主的原則即是自由,而自由的其一重要面向 則是人人平等(Aristotle, 1988)。透過自由平等的意見交換,才是作為公民之間形成多數意見 的前提,進而將公共事務的最終決定權歸於擁有自由平等權的多數公民身上。 現代社會公民透過網路,看似在虛擬世界中重新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平等。然而,一股 新的權力宰制關係正悄悄地侵蝕網路世界中自由平等的理想。學者Jordan(2002/江靜之 譯,2003)認為在網路世界中,隨著資訊量的不斷增加、膨脹及超載,形成了所謂的「上升的 科技權力螺旋」。在這個資訊「質」的重要性高過於「量」的環境中,過多的資訊使得使用者 在尋求資訊時無所依從,必須依靠外在科技工具來對有用的資訊進行過濾及篩選。而這樣的過 程又將產生更多新的資訊需求,使得資訊再一次超載進入不斷地循環之中。在這樣的脈絡下, 擁有高專業水準及相關知識背景的科技菁英階級,相較一般公民掌握了更多的資訊資源。 這樣的不平等表現在網路民主中,不單是形成了新的宰制權力關係,在種種的網路活動中 亦可能產生出許多負面的影響。如:網路政治宣傳、資訊蒐集與操弄、甚至是駭客技術對網路 投票的影響…等等。除此之外,擁有實質權力已久的現實菁英,亦可能利用其勢力與科技菁英 掛勾,對其現實權力加以鞏固甚或增強。很明顯地,這些可能的結果都不會是理想的網路民主 所願樂見的。 (三)公共領域 學者哈伯瑪斯認為,所謂公共領域應是一個介於私人與公權力之間,提供人民聚集自由討 論與理性辯論社會公共議題的場域,並且不應受到國家的干涉(Habermas,1962)。 就目前的網路發展看來,網路的虛擬空間的確擁有成為公共領域特性的潛力。一方面,網 際網路最重要的特徵之一的匿名性(anonymity)使其上的言論能更趨自由,提供了私人表達另 類觀點的機會。然而,隨著網路機制的日趨完善,亦可觀察到網路其實具有精密監控機制的潛 力。所謂理想的匿名自由,實際上可透過IP之類的網路資訊,輾轉追查到每個網路化身的「本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90/24.htm

2/5


2014年6月11日

www.nhu.edu.tw/~society/e-j/90/24.htm

尊」。 如前所述,過於自由的討論空間往往可能帶來了過於偏激或非理性的言論;但相對地,受 到過度監控的討論場域,卻也將使得所有參與者有所顧忌,而無法達成真正意見交換、相互討 論的目的。網際空間不斷動態的發展,也使得此場域在過度監控與解放自由兩者間不斷地角力 與拉扯。質言之,網際網路是否能成為學者哈伯瑪斯理想中的公共領域,目前似乎仍是未定之 數。 (四)多元意見 多元社會將較於威權社會或寡頭政治,強調透過各種不同價值觀的意見參與,才能達成民 主制度理想社會的真正價值。學者羅伯特.達爾認為民主社會應包含不同且多元的資訊及公共 議題觀點,而公民應擁有充分及平等的機會去瞭解各種不同的選擇,並依自身的考量做出判斷 (Dahl, 1989)。 一般而言,網際網路在本質上是多元的。由於網路資訊自由開放的特徵及去中心化特性, 使得多元的意見得以在虛擬空間中相互交流。無論自主的團體及個體幾乎都能無條件地透過網 路對各項議題進行討論及評論,如此多元的輿論空間無疑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網路資訊的個人化(individualization)以及客製化(customization)似乎逐漸成為一股勢不 可擋的新趨勢。透過此制度的發展成熟,使用者在網上所有的行為將被紀錄、歸納並預測其模 式,並透過過濾機制篩選提供給個體的資訊內容,導致個人往往僅暴露在符合其價值觀的資訊 環境中。學者Sunstein(2001/黃維明譯,2002)認為,一個民主社會的形成除了多元觀點可被個 體所接觸,還包含了社會經驗的共享。而當資訊過度個人化,使得人們總是只聽到自己的回音 時,會因無法接觸與自己立場相異的觀點而做出自以為理性的選擇。除此之外,過度單一的認 同觀將導致群體缺乏共同的社會經驗,也可能間接減少了社會黏性、甚至社會的正義關懷。 很明顯地,若此模式持續發展,無論對公共領域的實現或是社會多元意見交流都將會是一 大傷害。極端的結果,多元的言論可能最終將被封閉在各自價值觀的圍城中,使得網路民主成 為有名無實的空中孤城。當然,從樂觀的角度觀察,擁有相近價值觀個體所構築的團體,不必 然會因群體極化而失去了與其他立場相異團體間對話與交流的機會。就算是激烈的辯論與甚至 網路論戰,也等於為個體打開了一扇瞭解多元聲音的大門。除此之外,個人的網路自主與好奇 心的驅使,亦可能使得個體「主動」搜尋網路上與自己價值觀相異甚至相反的資訊,更遑論政 黨政治中不同陣營支持者積極瞭解對手陣營言論的情形。當然,如此的過程充斥了衝突與非理 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社會多元價值的存在與溝通。 (五)複製技術 網際網路另一重要的特性,便是其資訊複製技術的普遍應用。Shapiro & Varian(1998/張美 惠譯,1999)認為,由於資訊的再製成本趨近於零,使得資訊散佈傳播的速度變得前所未見。 而複製技術的便利對於網路民主的發展的影響,則是另一值得探究的面向。 學者Benjamin(1936)認為,機械複製技術的出現,使得本來屬於少數人擁有的作品,可 以平等的提供普羅大眾進用。而帶來的連帶結果是,每個個體都擁有對其複製品自我重新解讀 的機會,而這樣的洞悉顯然在網路時代得到再一次的印證。網路資訊由於其複製便利的特性, 使其傳播的速度與範圍難以想像。而接收訊息後的網路個體更可利用公共論壇分享對於資訊的 不同看法或觀點,使得民主的多元價值因而浮現。 除此之外,Benjamin(1936)更認為在機械複製的時代中,藝術政治化的現象將越趨明 顯,而政治實踐將左右藝術的發展。對政治權威而言,若結合複製技術與宣傳手法,將可能透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90/24.htm

3/5


2014年6月11日

www.nhu.edu.tw/~society/e-j/90/24.htm

過持續不間斷對同一意識的灌輸麻痺大眾。若由此觀點對網路世界的發展進行觀察,可發現科 技菁英的確擁有對複製資訊的操弄與散播的能力,並可能藉此主導網路中的主流價值進而對民 主制度造成傷害。

四、結論 本文檢視了與網路民主相關的論點,並對網路民主的本質進行初步的認識與了解。不僅瞭 解到網際網路的特性,使得許多以往受限於各種條件的民主理想成為可能。另一方面更重要的 是,亦意識到網路機制擁有對民主精神產生傷害的潛力。除此之外,網路日新月異不斷動態發 展的可能性,與千變萬化、推陳出新的新功能隨時都可能在未來顛覆我們今日有限的想像,並 對民主制度的發展產生或正或負的重大影響。網際網路的未來發展難以預測,應在對這一片美 好前景期待的同時,亦對其帶來的潛在危機有所警惕,才能在規劃與政策上提供更完整及全面 性的考量。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何信全(1988)。《海耶克自由理論研究》。台北:聯經。 Giddens, A.(1985)。《民族—國家與暴力》。[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胡宗澤、趙力濤譯 (1998)。北京:三聯書店。 Jordan, T. (2002)。《網際網路的衝擊: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的文化與政治》。[Cyberpower :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江靜之譯(2003)。台北:韋伯文化。 Morris, D. (1999)。《網路民主》。[Vote.com: How Big-Money Lobbyists and the Media are Losing Their Influence, and the Internet is Giving Power to the People]。張志偉譯(2000)。台北:商周。 Shapiro, C. & H. R. Varian (1998)。《資訊經營法則》。[Information Rules: 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etwork Economy]。張美惠譯(1999)。台北:時報文化。 Sunstein, C. R. (2001)。《網路會顛覆民主嗎?》。[Republic.com]。黃維明譯(2002)。台北: 新新聞。 英文部份 Aristotle (1988). The politics. S. Everson (Ed.).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 (1936/1968).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In Illuminations, H. Zohn (trans.). NY: Harcourt.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90/24.htm

4/5


2014年6月11日

www.nhu.edu.tw/~society/e-j/90/24.htm

Dahl, R. A. (1989).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Habermas, J. (1962/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T. Burger (tran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90/24.htm

5/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