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基家訊》2024年5月號:使女與使命

Page 1

母親節讓我想起我人生

一. 我是媽媽的女兒

小時候父母家境困難,我家共有八個女 兒,我排行第七,媽媽是一位持家有道的 妻子,更是教養八個女兒的好母親,她留 下給我們兩份十分寶貴的禮物:屬靈生命 的基礎和自強不息的價值觀。

2024 年 5 月 388 期
謝陳偉恩師母
角色都有其獨特的性質,
三個重要的角色,每一個
有挑戰,也有恩典。

我年幼時,患病發高燒,媽媽召齊全家人在我床前為 我禱告,得到了神的醫治。後來我長大了,媽媽向我提起這 事,奠定了信靠神的屬靈基礎。從小到大,家裡恆常舉行家 庭崇拜,直到父母八十多高齡才因身體情況而停止。

媽媽從小教導我們要努力讀書,勤奮工作,對自己, 對別人要負責任,不怕困難。這種自強不息的人生價值觀, 不僅與信靠神沒有沖突,乃是後者的延伸。因為真正依靠神 的人,就會順服神,作自己人生的好管家。

媽媽是天生的會計師,把家庭的財務管理得井井有 條,數目清楚,絕不含糊。她的理財哲學很明確,就是把神 放在首位。處理家庭開支前必把奉獻給神的金錢分別出來, 然後才量入為出,從不花未來錢。

媽媽給我們這兩份寶貴的禮物,深深的影響了我自己 的家庭和教養孩子的方向。

二.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作為母親,我十分注重孩子的信仰傳承。當他們年幼 時,我們就有家庭崇拜,每晚睡前必為他們禱告 (多由牧師 爸爸負責)。

雖然孩子年幼,我們仍堅持盡量會全家一齊出動去服 事。多年前,我們負責一些神學院的延伸課程,我們作聚會 安排,孩子們就在兒童房間玩,樂也融融。記得當小兒子 一歲左右,我們在一次聚會中,麥振榮牧師也有參加,麥師 母抱著兒子,逗得他十分開心。兩周前遇見麥牧師夫婦,提 到當年她抱過的小baby,如今已成為傳道人,且已成家立 室,她又高興,又感恩。

我很重視親自帶領孩子信主和幫助他們靈命成長。感 謝神,他們都從小就決志信主,沒有停止聚會。從他們蒙召 事主,進入神學院,進入工場,面對挫敗等重要時刻,我和 牧師都與他們同行,與他們一起成長,一起面對挑戰,一起 禱告仰望神,一起哭,一起感恩歡笑!

在我媽媽的影響之下,我也刻意把自強不息的價值觀 傳給孩子們,身體力行教導他們如何作自己人生的好管家, 在金錢上要把神放在首位,負責任地管理金錢,不能給魔鬼 留地步。

感謝主,如今孩子都長大了,都走在事奉主的路上, 深信聖靈必帶領他們不斷邁進成熟。

三.我是與弟兄姊妹同行的師母

我和牧師86年神學畢業後回加國事奉,至今38年了, 其間兩人事奉的崗位都有轉變,近廿多年來他在教會服事,

2

我在機構工作。但神恩待我們在事奉路上同心同行,一起 面對各種挑戰,經歷到神無盡的信實和慈愛。

我們於2000年開始在北約華基事奉。早年因為孩子幼 小,我的角色多在背後支持,後來孩子長大,開始參與詩 班、領詩、短宣等服事,摸索作為師母的角色。

我的性格比較沉靜,不大主動,卻是平易近人,也容 易和弟兄姊妹建立關係。牧師在主日時往往十分忙碌,一 些兄姊找不到牧師,便來找我,要我把事情轉告牧師,這 造就了我和更多兄姊接觸的機會,也鍛煉我的記憶力,要 一字不漏地轉告牧師。原來,這是神給我的功課,要我去 聆聽,去關懷,去體諒,為他們禱告,去學習切實地愛他 們。

感謝神,「師母」的身份,是神給我的位分,無論在機 構服事,在教會,或在短宣工場上,都得到弟兄姊妹的信 任,叫我更珍惜和善用這位分,好好用神的話去鼓勵人, 安慰人,牧養人,與他們同行。

感謝神,我有一位愛我的母親,她用基督的真理和愛 養育我。

感謝神,讓我努力去學習用基督的真理和愛去愛我的 兒女,教導他們成為主的工人。

感謝神,讓我有機會去以基督的真理和愛去愛我的弟 兄姊妹,與他們同行,一起成為主耶穌基督的門徒。

(作者為北約華基教會謝安國主任牧師的妻子)

妻子的 心聲: It is your honour

我是一個有全職工作的師母,所以對於如何 平衡工作、家庭、事奉這三方面的關係,有 時候也存在一些的困惑和挑戰,最苦惱的無 疑是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非常有限,有些時 候難以抽出更多時間花在教會的事奉上;又 或者當一些弟兄姐妹需要幫助的時候,自己 卻忙於工作,分身乏術,心裡就難免會產生 自責和挫敗感。

但感謝神,每當我陷入這些負面情緒時,神藉著 幾年前的經歷幫助我調整好心態。那是2013年的時 候,當時我的先生陳曦已經決定辭去他的全職工作, 打算去到伯靈頓差傳浸信會全職事奉。那一天他已經 寫好了他的求職申請信,因為是英文的,他就讓我 幫著看看。當我讀著這份申請信的時候,心情起伏不 定,一方面我為他能夠走上這條道路,感到高興和自 豪,特別是經過了四年的神學學習,現在能夠找到事 奉的工場,實在是神恩典的帶領;另一方面又有些放 不下,因為當時陳曦已經取得了專業工程師執照,這 個執照是經過了多年的拼搏和奮鬥,經歷過很多的辛 酸苦辣,所以得來很不容易;此外,還有另一方面, 就是經濟收入方面的考慮:一旦放棄工程師的工作,

2024 年 05 月 3
顧菁師母

去教會全時間牧會的話,可以預期經濟收入將會銳減,如此 一來會不會造成我們家入不敷出呢?一念及此,就讓我內心 感到忐忑不安。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輕柔的聲音在我耳旁響起: 「It’s your honour! 」這個聲音重複了好幾次,越來越清 晰;「 It’s your honour! 」這是神用慈聲向我呼喚。在祂的 感召中,祂讓我看到,我們能夠走上這條服事的道路,能夠 與神同工,這是神對我們的獎賞,是我們的榮幸;同時也是 神給我的安慰:是祂在帶領,祂必負責!這讓我回想起,陳 曦念神學的這四年中,我從一開始懷疑、不支持,到後來看 到他對於學習的熱忱,特別是有一次看到他在車上放了很多 的希臘文和希伯來文單詞的小卡片,他說,當堵車的時候, 可以順便背單詞。當時,我不但深受感動,更是看到神一步 一步的帶領,我終於印證了這是神對他的恩召。同時,對於 自己所擔憂的經濟方面的問題,神也藉著對我工作的保守, 讓我的工作一直很穩定。我經歷到神的信實和同在,真切地 感受到主的恩典夠用,甘心樂意為神擺上服事主的人,什麼 好處也不缺。

今天當我面對服事中遭遇的各種困難挑戰時,腦海中 總會油然地浮現出這一句話:「 It’s your honour! 」我深 信,聖靈的愛在提醒我,不要靠著自己能力做事,而要看到 主恩典的傾倒,祂要透過這些事工模造我的生命,讓我學習 更加堅定地依靠主,靠主的力量去服事,所以我可以卸下重 擔,快跑跟從主。感謝主賜給祂的使女服事的恩典。

(作者是多倫多國語華基教會陳曦牧師的妻子)

丈夫的回應:

It is not mere your honour, but it is your privilege.

常常聽弟兄姐妹說:服事太累了!有些人甚至後來 burn out 了,究竟我們如何才能在服事的道路上,走得更 好,走得更遠呢?

秘訣就是:我們怎麼看待自己的服事?如果我們把服 事僅僅看作是做事,就會有很多的負面情緒浮現出來,這些 負面情緒最終會把你壓垮,因為你是在靠自己的能力在做 事。《撒母耳記下》5章24節記敘,當大衛求問耶和華,是 否可以前去攻擊非利士人的時候,耶和華說: 「你聽見桑樹 梢上有腳步的聲音,就要急速前去,因為那時耶和華已經在 你前頭去攻打非利士人的軍隊。」

從表面上看,這一場攻擊 非利士人的戰鬥是大衛帶兵奮勇殺敵;但是神卻要讓大衛看 見,神已經身先士卒地走在大衛的前面,而大衛只不過是跟 上了神的腳步而已。換言之,神不希望大衛靠著他自己的能 力來辦事,而希望他把目光的焦點從自己轉向神。

今天同樣地,我們服事也不是我們自己在做事,而是 我們與神同工。作為服事的人,我們應當清楚地意識到,是 神揀選了不配的我們,把我們放在這個服事的崗位上,這不 僅是我們的榮幸——可以與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同工;這更 是我們的特權——不是每個人都能有份於神的恩召。

NBA籃球明星林書豪曾在見證中提到,當一個人真知 道自己是誰,他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就不是太重要了。所 以今天我們是否真的知道自己是神的僕人,是與神同工的 呢?如果我們真正認識到這點,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該 幹到什麼程度,都有神得旨意,祂我們同在,我們順服祂的 帶領,而不要靠著自己的血氣和熱情,唯有這樣,服事起來 才不會覺得太累;服事才能事半功倍,喜樂滿懷。

願主顧念祂的僕人和使女力上加力,恩上加恩。

(作者為多倫多國語華基教會主任牧師)

4
陳曦牧師

我是李師母?!

余曉恩師母

師母是⋯⋯

不知道大家心目中的師母是怎麼樣的 呢?

我到網上一搜,大嚇一跳:

1. 師母是一位無償僱工、助理牧師、 超級義工、聖經專家、輔導高手;

2. 她的衣著必須端莊得體,但又不能 過於華麗;

3. 她必須是一位完美的母親,教子有 方,成為其他會友家庭的模範;

4. 她是丈夫身邊最大的支持者;

5. 她會參加教會所有大大小小的活 動,凡有聚餐時必要送上美味的點 心;

6. 她必須體諒丈夫為了會友隨傳隨 到;

7. 她必須持家有道,因教會可支的薪 水有限;

8. 事實上在她選擇這段婚姻時,她就 得把這點跟主弄清楚並接受這個事 實⋯⋯

(節錄自基督日報《教會裡「最脆弱的 女人」是師母?》一文)

WHAT?!那我一定不是師母!尤 其是當我結婚時我的丈夫根本不是傳道 人不是牧師,而我跟我丈夫談婚論嫁時 早已表明:我不要嫁傳道人,我不要當 師母。

我是⋯⋯

談得太興高采烈,忘了自我介紹。

我是 Christine Yu 余曉恩,華基聯會 新任的事工幹事。我丈夫是喜樂山華基 (MJCCC)的 Pastor Cabmus 李尚倫 傳道。我們一家六口自2021年12月中 來到多倫多定居至今兩年多,一切適應 得很好。

我自小在香港一間很保守的福音 派教會成長,我常笑說我是第1.5代基 督徒!這數怎計呢?第一代信徒就是你 自己認識耶穌,願意信靠祂,而家人通 常都未信主;第二代信徒就是你出生時 父母已是基督徒,是父母帶你返教會上 主日學和兒童崇拜的。我跟我哥呢,我 們是由姑姐帶我們返教會,當時父母還 未信主,但感謝天父的愛眷,在我小學 五年級時,父母一同信主返教會,後來 更接受神學訓練成為傳道人,在2011 年,我爸跟我姑姐更一同被按立成為牧 師。所以我既不是第二代信徒,又好像 不只是第一代信徒,我就說成是1.5代 囉!

我不願當師母

在我成長的教會中,「師母」必 須是有受過神學訓練的牧師或傳道人太 太。我教會的師母可厲害了!我相信她 幾乎滿足了以上那些我在網上搜到對師 母的要求,但也請不要忘記,她也受過 神學訓練。

我呢?我是在丈夫接受神學訓練 時才發現原來有「平信徒師母」這個類 別,我才發現有好多教會因為尊敬的緣

故也會稱呼牧師或傳道人的平信徒太 太為師母。但我仍不太願意接受這個尊 稱,原因如下:

1. 覺得別人看自己就會不一樣,其實 我也只是一位小姊妹,我當然會去 關心別人,但我也需要別人關心 啊!被尊稱了好像被升了上台階, 與弟兄姊妹有了一重隔膜。

2. 我自小在教會長大,我媽也有一段 時間是平信徒師母,我看著她要不 辭勞苦地幫忙爸爸教會中的大小事 情,又要關心弟兄姊妹,我看見了 她的愛心,但對我來說,太辛苦了 吧!

2024 年 05 月 5

3. 我沒受過神學訓練啊!與別人分享 和討論聖經時,有時我也一知半解 的,弟兄姊妹啊,你們就不要把我 看成什麼都知曉吧。

4. 在我丈夫開始牧會後,我就更不喜 歡當師母!怎麼說呢⋯⋯作主門徒 的,當然要事奉啦,但也有自由去 選擇在什麼時候作什麼事奉。例如 我小時候有學琴,所以我自中一就 開始當司琴;我喜歡唱歌,我就 參加詩班;成長了以後,我想挑戰 自己為主作更多,就開始當團契組 長;也有挑戰自己去參加佈道訓練 並成為隊長⋯⋯但這一切都是我自 己可以選擇做與不做。作了師母之 後,因丈夫太忙碌的緣故,他會「 邀請」我幫他帶領一些查經聚會, 帶領小組,甚至家庭崇拜。也是一 種事奉一種挑戰,但不是我自願的 啊!我是為了愛他才勉強應承,覺 得非常吃力。

5. 我有四個小孩子要照顧啊!還出席 教會大大小小聚會,還要準備食 物?天啊!放過我吧!還要體諒他 被突然傳喚去工作?我也不是沒體 諒,但心中千萬個不願意。還記得 有一次我發燒了,但丈夫在教會走 不開,我就發著燒,帶著當時還是 嬰孩的小兒子,駕車去接其他的孩 子放學,送他們去上興趣班。又有 沒有人體諒過我很需要我的丈夫, 我也很需要被幫忙呢?

6. 當中我最感到掙扎的就是丈夫的工 作時間太長。傳道人休假是在星期 一,但星期一孩子們都上學了,我 們有一段好長好長的時間沒有正常

的家庭生活,加上在香港時孩子們 學業壓力好大,家中出現了好大 的張力,我們都在用「自動導航模 式」在生活著,沒有情感交流。

7. 我自己覺得當師母好大壓力,因為 不可以亂說話,很害怕若我說了一 些抱怨,或是說了丈夫的不是,會 影響到他的工作和他在會眾心目中 的形象。

感恩的是,弟兄姊妹們都好善 解人意,他們都好明白我也只是個平 凡人,他們都非常接納和體諒我這個 平信徒師母,我才漸漸放下那些不願 意,但當中仍有好多情況是需要靠著 主的力量和恩典慢慢去學習慢慢去解 決的。

我是主的使女,又是李師母

蒙神的憐憫和祂奇妙的帶領、預 備和安排,在我最沒有想到的時候, 有機會進入華基聯會服侍;從差一點 就把丈夫拉走不要作傳道人,直到丈 夫在華基教會事奉而我自己也全時 間在祂的事工中有份,神的作為實 在是奇妙可畏!感謝丈夫對我的 肯定、支持、鼓勵和配合,讓 我有機會在事業上安心地再出 發,也感謝我自己繼續支持 丈夫作傳道人。求天父看顧 我們一家,讓我們在這人生 的新一頁得到平安和喜樂,也 祝福我們的家庭在一切困難上 能因著祂的恩典一一安然渡過。

(作者為華基聯會事工幹事)

6

母親,順服神旨意的使女

2024年的5月,是我這位母親榮升為外祖母的日子。看 到我的獨生女從妻子榮升為媽媽,那份喜樂難以言表。

想到馬利亞受聖靈感孕,生下耶穌基督,是多麼順服 神旨意的年輕媽媽啊!她當年所面對的挑戰可是很大呢!要 知道那時的婚姻是由訂婚、婚禮和圓房組成。而馬利亞與約 瑟只是訂婚了,還沒有舉辦婚禮,更沒有圓房。如果這時的 馬利亞懷孕了,家人怎麼看她?未婚夫又怎麼看她?周邊的 人會怎麼看她?未婚先孕?不守婦道?違背神的律法?甚至 視她為行淫的婦人,該被石頭打死?

然而,年輕的童女馬利亞,她跟神的關係很好,她能 分辨出天使的話來。當天使來告訴她神揀選她來做耶穌媽媽 的時候,她跟天使對話。當她意識到竟有這樣的神跡奇事要 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她的回應卻是: 「我是主的使女,情願 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1:38)」 事就這樣成了,耶穌 基督從母親馬利亞的腹中降世為人。

馬利亞是位偉大的母親!她用生命譜寫了由心深處發 出贊美神的詩歌: 「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 樂。因為祂顧念祂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 福。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祂的名為聖。(路1:4655)」

在母親節之際,回顧我信主22年了,當年我和15歲的 女兒同一天一起受洗。從此,我們母女倆就以天父女兒的全 新身份開始同心服事。

記得我們當時住在蒙特利爾,夏天時我們想邀請牧者 同工和弟兄姐妹來我家聚會。我們倆從商量時間開始,女兒 設計邀請卡片、我倆逐一發出邀請、確認人數、安排聚會流 程、40-60人的飯食、需要的幫手⋯⋯每次聚會結束,我倆 就數算經歷神的恩典。

女兒自受洗開始至今,從來都沒有停止敬拜和小組聚 會。記得她進入麥吉爾大學讀本科的時候,每個周五晚上參 加教會的小組聚會。我問她:「整個大學期間你都是每周參 加教會的小組聚會,從來沒有用這個時間跟同學一起外出參 與學校的各樣活動,你後悔嗎?」女兒回答我:「媽媽,我一 點都不後悔,我們教會的小組聚會也很有意思,我喜歡。」

信主後,我們母女就開始在教會參與服事。女兒從主 日幫忙照顧小孩子開始,到時常分享見證。一路走來,天父 爸爸對她的愛與無微不至的呵護,常常藉著對她每一次單純 真誠禱告的回應和隨事隨時的幫助彰顯無遺,這更加增了女 兒對神的信心和信靠。

雖然在女兒19歲的時候,她成為單親家庭的孩子,但 是天父的愛和全備的供應,補上了我們所有的缺乏。感謝天 父!有你就有一切,有你就使我們母女的生命不再一樣。

想到我在2010年回應天父的呼召,去臺灣中華福音神 學院住校三年接受道碩裝備的時候,我常常帶著感恩的心與 女兒分享我每日的學習心得,結果女兒經過一年的禱告,放 下自己手上的工作,也飛來臺灣華神接受裝備。這使我們母 女成為華神建校40年來第一對母女同窗、同宿舍、同一實 習教會的學生!我們倆歡喜快樂的心溢於言表。現在想想, 那是神賜給我們母女一起在神學院生活的奇妙恩典。

在城北國語部做全職傳道人十年了,我們母女依然 在神的恩典中繼續服事。現在女兒很自豪地說:「好感恩 啊,2024年的母親節,我也可以以一個母親的身份來領受 神對母親的祝福!以前都是給媽媽過母親節,現在和媽媽一 起過節!」

在世風日下的今天,養育身心靈都健康的兒女並不容 易,要培育這個小寶寶成為合神心意的器皿更是挑戰。但我 立定心志,向提摩太的外祖母羅以學習,要幫助女兒女婿 好好栽培這個名叫「承恩」的寶寶,求神施恩在我們母女身 上,讓我們這兩位母親用心來養育這個孩子,也讓這孩子的 爸爸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好榜樣,做個合神心意的好爸爸。

馬利亞的順服與堅忍(愛是恆久忍耐),使她在逆境 中成為一位偉大的母親。她的生命之歌、人生連續劇都成為 為主綻放的美麗花朵。願天下每一位愛主的母親、媽媽們, 都能像馬利亞一樣順服神的旨意,即使我們的生命如同逆水 行舟,我們也情願主的旨意成就在我這母親的身上。主啊, 我是孩子的母親也是您的使女,我堅信: 「 祢 以恩典為年歲 的冠冕, 祢 的路徑都滴下脂油。(詩65:11)」

親愛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 (作者為城北華基教會傳道)

2024 年 05 月 7
張曉燕

凡事 靠主量力而為

每次讀到《箴言》31章中「才德的婦人」,都會覺得 她很不簡單,羨慕她有一位不簡單又心胸開闊的丈 夫——能夠完全放心、放手讓她去做她想要做的事。

他們的成功是夫妻同心彼此配合的成果。「才德的婦 人」是指一個理想的婦人,是猶太男人心目中好女人 的標準,是一個文學的設計。作為21世紀的女性,今 天我們雖然未必能達致如此高的標準,但是我們可以 做好我們應該做、而且能夠做好的事。身為主耶穌的 門徒,在家庭中,我們要做父母的好女兒、丈夫的好 妻子、兒女的好母親;在職場上,我們要做專業的職 場達人;在教會裡,我們要成為忠誠上帝的好使女。

因為保羅在《歌羅西書》如此說: 「無論做什麼,都 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因你們 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侍奉的乃 是主基督。」(西3:23-24)

早在1982年,在青少年的時代,我便響應了神的呼 召。那一年,新加坡神學院院長麥希真牧師在培靈會中振 臂疾呼: 「『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約4:35)』 然 而, 『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路10:2)』 誰願為 主去呢?」當時,有好幾個青少年人被聖靈感動,毅然從 椅子上站立起來表示願意為主去,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位。這 群響應神呼召的年輕人後來在福音機構或神學院接受裝備, 甘心服事神直到今天。1985年,我加入了馬來西亞學園傳 道會接受訓練,後被機構差派到不同的地方做大使命訓練事 工、鄉鎮事工和中學生事工等,在機構服侍了七年。

1992年,我移民加拿大後和一位弟兄組織了自己的家

庭。有了家庭和孩子,便開始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可是我的 心願是要一生服事上帝,因此,照顧孩子和做家務給我造成 很大的壓力和負擔,我的內心總是覺得虧欠了神。

1998年2月,我們一家四口來到華基美堅堂聚會。記得 姚師母來探訪我們,她知道我的情況後鼓勵我說:「孩子是 神所賜的產業,將孩子和家照顧好也是一種事奉。」師母 的話給了我很深刻的影響,也扭轉了我心中的觀念。從此以 後,我能甘心樂意、竭盡所能地照顧好神所賜給我的家庭和 兩個年幼的孩子。

2001年美堅堂的「新生命小組」事工需要人手來幫忙 帶領小組。我的丈夫向吳牧師推薦了我。就這樣,我邁向了 人生的新里程,帶著戰戰兢兢的心擔任小組組長,開始了人 生第一次的「中國同胞事工」。那時,從中國大陸移民來加

8
何敏儀

拿大的人特別多。在教會拿到新朋友名單後,我便開始打電 話邀請他們來參加小組,探訪和關心他們;並舉辦各種戶外 活動,竭力使新朋友感覺有歸屬感。神將得救的人數加給我 們,小組人數包括大人小孩增長到50-60人。2006年我們將 小組分成了幾個組,讓被栽培了的弟兄姐妹各自擔任小組長 帶領自己的小組。2007年我完全卸下小組組長的職份,因 為我家的第三個小孩在2006年出生了,我再次需要全心全 力去照顧家庭,尤其是三個孩子。

2010年,小兒子滿了四歲後,我在一所學院讀「 Community Service Worker(社區服務工作者)」的課 程,希望能透過服務社區而把福音傳給社區的人。

2015年底因工作緣故接觸到「麥咸福音宣教會」的中 文事工部,他們正聘請部分時間女傳道,並鼓勵我申請。經 過測試和面試,EMCC總會接受了我的申請,但條件是要我 去修讀神學課程。他們讓我先開始服事一群說粵語的弟兄姐 妹,然後再去念神學。2018年底我開始在恩福神學院修讀 神學,一邊讀書,一邊服事教會,一邊服事社區的長者,一 邊填飽家人的肚子。這時,我先生挺身而出,做了「不簡單 又心胸開闊的丈夫」,不但要工作和照顧孩子,家裡幾乎所 有事務,巨細無遺都是他包辦的。如此一來,我才能輕裝上 陣進行我的學業,並終於先後在2022和2023年獲得了「聖 經研究碩士」和「聖道學碩士」學位。

華基教會 ACEM Churches

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 (TCCC)

Toronto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100 Acadia Ave., Markham, ON Canada www.tccc.ca

城北華人基督教會 (RHCCC)

Richmond Hill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9670 Bayview Ave., Richmond Hill, ON Canada www.rhccc.ca

美堅華人基督教會 (MCCC)

Milliken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390 Bamburgh Circle, Scarborough, ON Canada www.mccc.on.ca

麥城華人基督教會 (MHCCC)

Markham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77 Milliken Meadows Dr., Markham, ON Canada www.markhamchurch.com

北約華人基督教會 (NYCCC)

North York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32 Kern Road, North York, ON Canada www.nyccc.ca

多倫多國語華人基督教會 (TMCCC)

Toronto Mandarin Chinese Community Church

2230 Birchmount Rd., Scarborough, ON Canada www.tmccc.ca

西區華人基督教會 (WTCCC)

West Toronto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3560 Erindale Station Rd., Mississauga, ON Canada www.wtccc.ca

尼亞加拉華人基督教會 (NRCCC)

Niagara Region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Worship: Kent School

4700 Epworth Circle, Niagara Falls, ON Canada www.nrccc.ca

在神學院其中一個要完成的任務是教會的實習:在疫 情期間教會不需要兩個傳道人,所以我離開了服事了六年的 麥咸福音宣教會。但我沒有因此而駐足不前,在接下來的 年多時間,我先後在三間不同的教會實習,透過參與各種不 同的事工來充實自己。

讀神學的任務告一段落了,但是還有事奉的任務和家 庭的任務要繼續。感謝北約華基謝安國牧師給我機會在仕嘉 堡華人基督教會新地點幫忙服事。我不知道明天會如何, 但知道主掌管明天。雖然我不是「才德的婦人」,但我可以 做應該做的和能夠做的事。我願 扮演好神所賜的每一個角色, 並靠聖靈行事。因為萬軍 之耶和華說:「不是倚 靠勢力,不是倚靠才

能 , 乃 是 倚 靠 我 的靈方能成事。

」(亞 4:6)

百里市華人基督教會 (BCCC)

Barrie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Worship: Inniswood Baptist Church 460 Yonge Street, Barrie, ON Canada www.barrieccc.ca

奧城華人基督教會 (ACCC)

Aurora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Worship: The Campus Church 14430 Bathurst Street, King, ON Canada www.auroraccc.ca

旺市華人基督教會 (VCCC)

Vaughan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Worship: Vellore Village Community Centre 1 Villa Royale Ave., Vaughan, ON Canada www.vaughanccc.ca

貴湖華人基督教會 (GCCC)

Guelph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Worship: Priory Park Baptist Church 8 Torch Ln., Guelph, ON Canada www.guelphccc.ca

喜樂山華人基督教會

Mount Joy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2750 14th Avenue, Suite G-05, Markham, Ontario L3R 0B6 Canada www.mjccc.net

Cornerstone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CCCC) 9680 Ninth Line, Markham, ON Canada www.cornerstonechurch.ca

巴拿馬貝諾諾美華人基督教會

Iglesia Evangelica China de la Comunidad de Penonome Miraflores de Penonomé provincia de Coclé Panama

阿根廷華人基督教會

Iglesia Comunidad Cristiana Valentin Gomez 3560, Cap. Fed. Buenos Aires, Argentina

阿富汗群體植堂 (AFCCC)

Afghan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32 Kern Road, North York, ON Canada

2024 年 05 月 9

寸草春暉頌親恩

《聖經》所描述的「才德的婦人」

陳偉盈

最富有的父母親

認識我父母的朋友都知道他們是很富有的一對夫 婦——不是物質金錢的富有,而是他們擁有「八千金」的產 業。在父母那一代,有兒子傳宗接代是很重要的,他們只有 女兒沒有兒子,故承受了不少的揶揄:爸爸被取笑有「外父 相」(即「岳父命」之意);他唯一的姐姐(我的姑媽)想 他納妾傳宗接代,又想將她其中一個兒子(姑媽有三子二 女)過繼我們家。我父母婉拒了這些提議,因為他們都是 虔誠的基督徒,深信兒女都是上帝所賜的產業(詩127:3) ,不論性別都會感恩接受,並竭盡全力培養他們成為榮神益 人的社會棟樑。為了「八千金」,雖然生活不富裕,只有父 親一人工作養活十口之家,母親下定決心,不論如何艱苦, 都要給每一個女兒良好的教育,培育成才。我們不負父母所 望,姐妹們都學有所成,並有專業工作,如醫護人員、工程 師、電腦專才和治療師等。

《箴言》31:10-31節很能描述我母親的一些性格和特 點: 「她丈夫心裡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她一生使丈夫有 益無損 ⋯⋯ 她的兒女起來,稱他有福;她的丈夫也稱讚她, 說: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獨你超過一切。」(v.11-12,28)

因一次的錯失,家庭突然債台高築,媽媽臨危不亂, 不讓女兒們輟學幫助生計,她節衣縮食,慢慢還清債務。爸 爸對媽媽感激不盡,女兒們也十分敬佩母親的能幹。

從父母結婚40週年 開始,每隔幾年我們都 為他們慶祝(如40、50 、55、57、60、65、70 週年):或有孫兒嫁娶慶 典,或父母大壽,我們都 找藉口,從世界各地回來 和父母團聚;或一同旅 遊、或齊齊吃喝玩樂,都 有很開心的時間。每次在 感恩慶祝會中,爸爸總會 在眾人面前稱讚媽媽的賢 德和聰慧,感謝她多年來 含辛茹苦,使家人和諧凝 聚。

「她尋找羊羢和 麻,甘心用手做工。未到黎明她就起來,把食物分給家中的 人,將當做的工分派婢女(女兒) ⋯⋯ 她手拿撚線竿,手把 紡線車。她不因下雪為家裡的人擔心,因為全家都穿著朱紅 衣服。」(v.13,15,19,21)

媽媽本是護士,生了孩子後便成為全職家庭主婦,照 顧一家十口。她很勤力,每天清早起來,便為家庭勞心勞 力;她善於針織,不但為女兒縫製衣服,連旗袍式的校服也 親手縫製,幸好八姐妹衣服可以由大傳小,只可憐年紀較小 的妹妹們,穿新衣裳的機會比較渺茫了!當我們稍為長大, 她便分派工作,要我們學習做家務,煮飯燒菜、打掃衛生、 清洗衣服等,大家分工合作,衣食無憂。說到食物,想像一 我的母親是以95歲高齡安息主懷。她是一位敬畏神的 婦人,一生充滿上帝的恩典:不僅兒孫繞膝,經歷了 四代同堂的天倫之樂;並且與父親鶼鰈情深,攜手共 度了73年的幸福婚姻生活。

10

家人圍著桌子吃晚餐,一湯二或三菜,一聲令下,十雙筷子 此起彼落,食物很快便一掃而空,可憐媽媽又要做飯,又總 是讓我們先吃,自己只吃剩餘極少的飯菜!

「她想得田地就買來;用手所得之利栽種葡萄園。」 (v.16) 母親持家有道,懂得投資買產業,雖然手頭拮据, 但靠著她精明的頭腦,精打細算和知慳識儉,也可以買到一 間小公寓,給我們有屬於自己的家。從小媽媽便教導我們學 習理財,每星期給的零用錢都要我們上簿記賬,學習怎樣善 用金錢。

「能力和威儀是她 的衣服;她想到日後的景 況就喜笑。她開口就發智 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法 則。她觀察家務,並不吃 閒飯。」(v.25-27)

父主外,母主內, 我們的家是「慈父嚴母」 ,因為家中都是女孩子, 媽媽對我們教導甚嚴,不 要我們學壞;她很重視我 們的學業,要我們勤力讀 書,我們也不負父母所 望,成績都名列前茅,若 經濟能力許可,媽媽也讓 我們培養一些嗜好,如學 彈琴等。週末是我們望穿秋水的「家庭日」:常常一家十口 自備食物去遊山玩水,攀山越嶺,野餐游泳⋯⋯香港很多名 勝古蹟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如深水灣、淺水灣、南灣、長 洲或南丫島等。

敬虔愛主的母親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她的價值遠勝過珍珠。艷 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 讚。」(v.10,30)

我們八姐妹都是生長在一個基督化家庭,年幼便在教 會中長大,父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他們下定決心要以《聖 經》教導我們,凡事交託上帝,要以基督為我家之主。移民 加國40年來,每天早上一定與父親先靈修讀經,為教會、 為各女兒們及各孫兒們提名禱告,從不間斷,直到身體機能 衰退才停止,但祈禱生活和傳福音的心志沒有停頓。

媽媽一生辛勞,沒有好好享受過生活,幸好我們長大 後,父母可以自由自在地和朋友到處遊玩,到世界各地遊 歷;他們常常出雙入對,攜手度過73個年頭,羨煞旁人! 晚年生活也過得很豐盛,女兒、女婿和孫兒們常常照顧他 們,爸爸2016年離世,媽媽失去了73年的老伴,心情和體 力都每況愈下,女兒們就成為媽媽的精神支柱,但總是有點 失落,如今,父母可以在天堂相會了!

媽媽曾經說:「我對女兒們的期望是:都信主、讀好 書、聽話、誠實、不要做錯事、不要行差踏錯、嫁信主丈夫 及帶領兒女信主。」媽媽,請放心,我們都做到了,因你 無私的愛,我們都學會孝敬父母,尊重長輩;你以身作則, 我們會效法你的榜樣,去善待周圍的人,去教導下一代。媽 媽,你是有福的,想念您!愛您! (作者為北約華基教會會友、《華基家訊》編委)

註:「母親」「媽媽」穿梭文中,用「母親」是含有尊重、 敬佩之意;「媽媽」有親切母女情)

2024 年 05 月 11

懷念母親 「龍島婆婆」

因為春風,樹葉綠了;因為細雨,大地醒了;因 為陽光,世界暖了;因為媽媽,我的人生美麗 了!

我的母親許李桂顏被親友們暱稱為「龍島婆婆」 (1936-2023)。她出生於1936年廣東省順德縣,是一家糖 果小店的第三個女兒。也許是此緣故,母親從小就特別喜歡 吃甜點。十六歲那年她隨大姐往香港,婚後育有三子一女。 1990年舉家移民加拿大,定居在多倫多。2004年與丈夫許 兆垣接受浸禮,歸入主基督。

是啊!你就像二月青松,傲霜斗雪,堅忍堅強,滴水 穿石,執拗以恆;又像三月的早春,雪化冰消,不拘小節; 更像四月的晴空,萬里無雲,心無旁念;可是最終換來五 月的我,你的世界不再一樣了!這時的你風華正茂,綻放如 花,你的愛美和青春,都要封閉,為的只是我!我以一聲「 媽媽」為理由向你無量無盡地索取;你卻為了一聲「媽媽」 ,選擇了付出一生來護我們周全。謝謝你包容我的萬千任性 和小脾氣。無悔、無怨、生我、育我、長我、護我,渡我。 謝謝你在我身邊,我隨時隨地可以呼喊「媽媽」。現在媽媽 走了,我變成沒有媽媽的孩子,此生再無媽媽可叫喊!

是啊!你是所羅門王《箴言》中所描述的一位 「才德 的婦人」 :雙手勤懇,做得多,要得少;懂知足,不將就, 不抱怨;有自由,有光芒。你以為自己年老力弱,其實這正 就是你的大力啦!二十年前,自從你的愛婿走後,我深深明 白你是為了憐惜我,故常伴我左右。你持守家務店鋪,裡裡 外外都井井有條。每天四時早起,從不懶床,不吃閒飯。五 時到店,為早班街坊煮奶茶咖啡,準備早點。所有陳設均清 潔整齊,一絲不苟。客無大小,都懇切招待。該做的事當天 就做,不許等到明天。做一件事,不難;做好一件事,也不 難;惟二十年如一日每時每刻都做好這一件事,則非常難能 可貴。你的碎碎念念,不辭勞苦,叫我展翅,給我的祝福 ⋯⋯試問天下間母親誰能像你如此優秀?

是啊!你勇敢果斷。2002年的一場福音佈道會,那天 信息是《詩篇》16章4節: 「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愁苦必 然增多。」

我看見你飛快地第一個跑向前台決志跟隨耶穌, 父親立刻尾隨。你們2004年在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接受吳 克定牧師洗禮:2005年梁淑英牧師派給你們的侍奉,是每 聖餐主日,為會眾準備早點,人數約有五百。接下職任後, 你甘心樂意,風雪不改,從沒缺勤,一擔此任就是十五年, 直至疫情才被迫停止。反觀自己,我深感愧疚,我沒有一件 職責能過三年長久。在你人生的最後一個主日,我見你把數 百個麵包逐一裝入包裝袋。我心裡還笑你行動緩慢,其實是 我忽略你了。歲月並沒有溫柔待你,我又沒有細心察覺,是 我欠你萬千句「對不起」,請你原諒。現在,只願主耶穌對 你說:「我這侍女忠心又良善!」阿們!

是啊!主耶穌愛你!時光匆匆,年華易逝,似水流年 離我們而去。這兩年看著你走路的背影,你確實老了,但你 每年的體檢都是健康完成。那天清早,你一如以往,梳洗整 齊要返店,誰知這只是脆弱泛光。人的年歲只有賜靈魂的神 才知曉通透,在人看是巧合中的巧合,但我卻信是主耶穌厚 恩待你,為你裝扮,給你機會與大家揮手告別。我在你懷裡 來見這世界,你又在我懷中秒然離去,主耶穌為我們母女的 關係劃上平行又優美的句號。我是你一輩子都放不下的人, 現在請你息懷,我深信主耶穌也愛我,祂會掌管照顧我的明 天。

你給我最後的話是「對不起,我嘈醒了你」。怎能如 此?你內心就是這般動人溫柔,叫我綿綿的思念,長長的回 憶!

謝謝媽媽!

思念、懷念、永遠的想念!

愛女碧瑤

(作者為多倫多華基教會會友)

12

為何施行幼童奉獻禮,

而非嬰兒洗禮?

新約聖經沒有關於嬰兒洗禮的 「明確」記載。在探索了相關文獻之 後,Ferguson指出,嬰兒洗禮最早的 記載見於愛任紐(主後二世紀)的著 作,而迦太基的居普良(主後三世紀) 則是第一位明確的嬰兒洗禮擁護者, 因他認為嬰兒也需透過洗禮使罪得赦。

舊約的割禮也為嬰兒洗禮起到鼓舞的 作用 1 ;正如以色列人透過割禮的儀式 將孩子納入聖約群體,新約教會也需透 過嬰兒洗禮接納孩子。此外,在聖經尚 未普及、孩子夭折率極高的處境中, 我們不難想像,缺乏聖經知識的父母 為何會急於讓孩子接受洗禮。 2 在主後 五世紀,嬰兒洗禮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做 法。 3

到了十六世紀,所有教會一律施 行嬰兒洗禮。不料,因著馬丁路德的宗 教改革,加上印刷術的發明,信徒有機 會查考聖經,並開始質疑天主教的教 導,包含嬰兒洗禮。路德、加爾文和慈 運理等人都曾表達反對的意見。 4 路德 指出,沒有個人的信,任何人都不應 受洗禮。如果我們不能確定年幼的孩子 本身是信徒,並且擁有自己的信仰,最 好推遲他們的洗禮(Sermon for Third Sunday after Epiphany)。宗教改革之 後,愈來愈多的新教徒擁護「信徒洗 禮」,而非嬰兒洗禮。

如上所述,嬰兒洗禮是接納孩子進 入聖約群體的重要儀式。如果教會徹底 奉行「信徒洗禮」,那麼,無法表達自 己對基督之信心的幼童,是否會被排除 在外?

幼童(包含嬰兒和孩童)奉獻禮可能 是在這樣的疑慮下所逐漸發展出來的儀 式。

聖經有幾處與奉獻幼童相關的經 文。例如:哈拿奉獻撒母耳,但這並 不是每個家庭都須奉行的常規(撒上 1:24-28);此外,馬利亞將長子耶穌 帶到聖殿獻給耶和華(路二22-24); 這乃是遵行出埃及記十三2的指示: 「 頭生的要分別為聖歸我;以色列中凡頭 生的,無論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

既然耶穌已成全摩西律法的每一項要 求,那麼,此舊約儀式是否依然可作為 基督徒奉獻兒女的典範呢?學者對此有 不同的看法。

無可否認,舊約和新約都視會眾 的孩子為聖約群體的成員。例如,在舊 約,摩西囑咐父母要殷勤教導兒女神 的話語(申6:4-9)。在新約,保羅指 示兒女要在主裡聽從父母(弗6:1), 耶穌更指出孩子在天國的獨特身分,並 且是門徒需仿效的榜樣(太18:1-5;可 10:14-15)。由此可見,神的家歡迎並 接納信徒的下一代。不過,在這樣的恩 典中,孩子個人也需作出回應:承認自 己是罪人、相信耶穌是救主,進而接受 「信徒洗禮」並經歷聖靈的洗(約3:5 ;此節經文的水是指向聖靈)。

(作者為北約華基教會傳道)

1 Everett Ferguson, “The Beginning of Infant Baptism,” in Early Christians Speak: Faith and Life in the First Three Centuries (Abilene, TX: ACU Press, 1999), 57–59.

2 Scott Korb, Life in Year One: What the World Was Like in First-Century Palestine (New York; London: Penguin Publishing Group, 2010), 64.

3 Ferguson, “The Beginning of Infant Baptism,” 61.

4 David Pawson, The Normal Christian Birth: How to Give New Believers a Proper Start in Life, Kindle (Anchor, 2022), 312–13.

5 Mary Fairchild, “Baby Dedication: A Biblical Practice,” Learn Religions (blog), 2019, https:// www.learnreligions.com/what-is-baby-dedication-700149.

教會如何透過「幼童奉獻禮」來歡 慶信徒的下一代加入神的大家庭呢?此 儀式可包括以下元素:誦讀《聖經》的 重要相關經文;牧師詢問父母是否同意 照著主的教導和勸戒來養育兒女(可列 出具體的指示,例如,不在怒氣中管教 孩子);鼓勵全體會眾做出回應,表明 他們對孩子的培育負有共同的責任;將 嬰兒或孩童交給牧師,象徵將孩子獻給 神;進行最後的禱告,並向孩子和父母 贈送禮物和證書;全體會眾唱一首結束 讚美詩。 5

2024 年 05 月 13
余惠娥

我在 阿根廷 的17天

疫情過後,我首次實體重返北約華基教會。當我看見 禮堂旁邊的一幅banner寫著:「主啊,我在這裡,請差 遣我!」時,內心不禁回想起那首我偶爾亦會哼唱著的歌 詞:Please send me, my Lord。直到2023年12月主日崇拜

之後的教會事項報告中,謝牧師提到2024年我們將會有一 個新的banner,我才意識到,我洗禮已經兩年了。當時我 心中不禁思想著:「主啊, 祢 想讓我為 祢 做些什麼呢?這面 banner也快要拆下了。」直到在12月的聖誕聯歡會上,謝 牧師和師母就跟我說:「你有興趣加入我們到阿根廷的姊妹 堂短宣嗎? 」主原來真的是聽我禱告的。 我沒有問原因, 只是知道出發日期就立即訂了機票,跟隨他們前往阿根廷。 這對我來說是主的安排,出發前我只問了一個問題:「有甚 麼需要我預備的?」謝牧師和師母告訴我,因為我的專業是 痛症治療,我可以到當地分享健康與痛症的知識,讓弟兄姊 妹可以得到訊息和幫助。而對我來說,其他的,神早已為我 預備好了。

我們出發到阿根廷的時間剛好是今屆泛美華福會議在 阿根廷舉行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牧者和傳道人都為著神的 緣故,由南北美洲走到同一地方就是為神作工,我真的很感 動。

第一次訪宣,我跟隨著謝牧師和師母前往當地弟兄姊 妹的工作地方為他們禱告,瞭解他們身體上有什麼地方需要 治療,我也開始跟他們聊天,瞭解他們在當地的生活情況。

這幾十年來,當地經濟的動蕩,高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給他 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壓力。有些弟兄姊妹亦因為工作的關 係不能夠星期日到教會參加崇拜,使他們的心靈變得很脆 弱。然而,我也經歷到讓我很感動的事情:當我們前往探訪 弟兄姊妹工作的地方一起禱告時,他們亦會惦記著其他當地 華人的需要,帶著我們探訪其他需要被祝福的人一起為他們 禱告。同時,生活在城內的弟兄姊妹會開車到城外的弟兄姊 妹家中舉行聚會,儘管他們的生活很忙碌,但他們依然願意 花時間一起禱告服侍。我們隨著阿根廷牧師探訪了城外的幾 家華人,為他們禱告讓神保守帶領。很感恩神給了我這次機 會,讓我可以用神給我的能力去治療他們的身體。

這次短宣神讓我看到的和學到的,比我付出的還要 多。看見在首都的弟兄姊妹的生活,每天早上上班到下班, 之後回家晚飯,就這樣過了一天,天天如是。我看到的就像 上一代的新移民,每天只顧著工作,為的就只有生活,缺乏 了心靈的滋潤,身、心、靈都很枯乾。我甚至感到詫异的是 位於南美的阿根廷,一個陽光充沛的地方,卻有人為著生活

而一整天待在室內,甚至有人居住在工作地方的樓上或倉庫 裡,因長期沒有好好接觸到陽光,而確診維生素D缺乏症。

感恩神賜予我的學識,幫助我有能力去做一個健康講座可以 配合當地弟兄姊妹的需要。而當時謝牧師問我是否可以用國 語做這個講座,因為弟兄姊妹工作和生活比較繁忙,如果 需要翻譯,講座就會需要兩倍時間,或者內容就要刪減。講 廣東話的我用國語溝通問題不大,當然發音不太標準,在加 拿大一些用詞可以用英文,可是在阿根廷他們說的是西班牙 語,認識英語的人是很少,但能說國語的人比廣東話的多。 我知道這是神想我由北美去到南美要做的事情,因此我就答 覆謝牧師,我不想減少講座內容,我必須用國語做好這個講 座。而其他日子幫他們做治療的時候,我也希望可以減輕他 們身體上的勞損痛楚,自覺可以做的實在是很少,但神提醒 我:Do your best and let God do the rest.

神就這樣安排了我這次短宣經歷:

第一次短宣。

第一次到阿根廷。

第一次用國語做營養與骨骼講座。

第一次一邊宣訪一邊做治療和分享健康與養生。

「在神凡事都能。」(馬太福音19:26)

當時遇上登革熱蚊患,全城甚至全國防蚊的用品都斷 貨了,雖然被蚊釘中了很多口,但沒有被白玟伊蚊虰中,這 是神的祝福了。

遇上周末水泵壞了無水兩天,雖然沒有水洗澡,但水 足夠我們洗臉刷牙和食用,原來有水可以洗澡的感覺是很美 好,生活就是這麼簡單,神讓我珍惜我擁有的。

遇上小鎮晚上停電幾小時,很黑,但無光害,就停下 來仰望夜空,滿天星星很美抬頭就有,神讓我知道在黑暗的 地方,祂也擺放了星星,讓我知道祂是照顧著我的。

生活其實很簡單,與神同行,必有出路。遙望每處路 途,有主的足印。

「眾人問祂說:我們當行甚麼,才算做神的工呢?耶 穌回答說:信神所差來的,這就是做神的工。」(約翰福音 6:28-29)

Please send me,my Lord! (作者為北約華基教會會友)

14

華基聯會暨各堂報告

華基聯會

1. 2024年差傳部資助各堂一年實習傳道人 名單:

愛正華基–何兆斌 奧城華基–劉聰艷

2. 2024年差傳部資助各堂暑期實習傳道人 名單:

愛正華基–馮俊賢 北約華基–鄭安珺

3. 2024年差傳部資助各堂神學生暑期課程 名單:

愛正華基–Priscilla Leung

城北華基–孔曉敏 瀑布華基–張雪陽

多倫多華基105 Gibson Centre

1. 5-8月活動及課程已經開始報名,從音樂到 體育和語言等,適合各年齡層會眾參與。詳 情:www.105gibson.com。

2. 從4月16日開始,每週二中心將在文化 咖啡廊菜單中加入各種中東美食。詳 情:https://105gibson.com/space105。

3. 5月18日本中心與非營利組織Bikes Gospel 合作提供自行車維修服務。將在現場提供 免費修理服務,包括打氣、剎車調整、 變速檢查和補車胎及評估。此外,還會 舉辦一個工作坊(下午1:30至2:30,費 用:10元),教授如何補自行車胎。詳 情:www.105gibson.com/bike-repair-popup。

城北華基

1. 「探心事」精神健康講座:時間:1:003:45pm。日期:5月4日(六) -「壓力」;日 期:5月18日(六)-「成癮」;日期:6月1日 (六) -「憂鬱」;附設:研討會;英語、粵 語工作坊;機構攤位。

2. 鮑維均博士聖經講座「恩典與權能 - 再讀哥 林多後書」於5月4日舉行。

美堅華基

1. 國語堂5月12日開始第二季成人主日學,6 月15日舉行雙親節聚會。

2. 5月12日舉行母親節主日崇拜。

3. 5月25日粵語堂與恩雨合辦 舉行「春之天籟 花諭人生」音樂見證福音晚會。

4. 5月26日舉行兒童事工主日。

5. 美堅堂會員大會將於5月26日下午2時舉 行。

6. 粵語堂6月2日主日崇拜後,舉行戶外茶 點,互相問候,共沐主恩。6月8日於華麗 宮大酒樓舉行「豐盛恩典樂天倫」雙親節 晚宴。

7. 美堅堂贊助的阿富汗難民家庭已經抵達多 倫多,弟兄姊妹們為他們籌集生活用品及 安排地方給他們暫住。

北約華基

1. 讚美操:逢星期五下午2:00-3:30;教會實 體。

2. 嬰孩兒童奉獻禮:於母親節(5月12日)崇 拜時間內舉行。

3. 暑假兒童聖經營:於8月6日至16日舉行, 主題為「潛水:潛入神的友誼之中」。即 日起開始接受報名。

國語華基

1. 5月3日婚姻家庭講座,講員:家庭更新協 會胡君才牧師。

2. 5月4日迎新愛宴。

3. 5月10日聯合團契由辛克和王曉夫婦作英國 宣教分享。

4. 5月12日母親節嬰孩奉獻禮。

麥城華基

1. 「輕鬆小聚」於5月18日(週六)上午 10:30至中午12:30在舉行,主題:「健康 工作坊:成人要認識的預防針」。聚會在 教會舉行,歡迎中年人士參加。

2. 會員大會預備會將於5月26日舉行。

西區華基

1. 2024年週年會員大會將於5月26日中文堂崇 拜後舉行。

2. 信仰慕道班於早上9:30至10:40在教會舉 行。

3. SPLASH兒童主日學 (Grade 2至Grade 6) 逢主日早上9:45至11:00舉行。

4. 「活力人生」逢星期四早上10:30至12:30 在教會舉行,內容包括:太極運動、乒 乓球及棋類運動;另有茶點招待及生活分 享。

5. 「讚美操」逢星期六早上10:00至11:00在 教會舉行。

6. 「輕歌妙韻樂逍遙」每月一次,第一次聚 會為5月31日晚7:30在教會舉行。

7. 日裔長者於5月16日在本堂舉行社區午餐及 講座。

尼亞加拉華基

1. 今年的培靈會於5月3-5日舉行,講員:于 斌牧師。

2. 2024 年第一次會員大會於5月5日舉行。

3. 暑期兒童聖經夏令營 (VBS) 開始報名。

4. 新一期主日學《聖經》班將學習《創世 紀》。老師:趙文青傳道、主日學團隊帶 領。

奧城華基

1. 4月15日 (週一) 教會舉行了建堂禱告會, 有 49人出席。

2. 教會週年會員大會於2023年4月27日(週 六)下午四點半在 Campus Church 教會 (14430 Bathurst St, Aurora, Ontario)召開特 別會員大會。共有96.2%會員參加投票,沒 有通過以下兩個議案:(一):同意以不超過 150萬加元的價格購買並翻新位於#18-235 INDUSTRIAL PKWY SOUTH, AURORA 的 物業,作為奧城華基教會事工發展中心。

Association of Christian Evangelical Ministries 2750 14th Avenue, Suite G-05, Markham, Ontario L3R 0B6 Canada

Tel.(905)479-2236

publication@acem.ca www.acem.ca

總有效票數76票,贊同57票(75%),不 贊同12票(16%),棄權7票(9%);(二) 假若上述物業被他人以更高條件購買,授 權執事會至2024年底,以不超過150萬加元 的價格購買並翻新一處與上述物業具有相 似可用空間的物業,作為奧城華基教會事 工發展中心。總有效票數76票,贊同60票 (79%),不贊同8票(11%),棄權8票 (11%)。

旺市華基

1. 4月份開始,教會新的講道系列 - 婚姻與家 庭,並計劃在六月和七月舉辦「美滿婚姻 課程」。

2. 4-5月舉辦國語和粵語兩個初信栽培班,以 堅固剛受洗者的屬靈生命。

3. 4月4日,教牧團隊參加了首屆旺市市長早 餐祈禱會。

貴湖華基

4月26日晚組織舉辦了貴湖地區跨教會聯合青 年團契 Worship and Game Night 活動。近40 位年輕基督徒和慕道友參加。

人事

城北:柯小瑜 (Cecilia Or) 牧師於4月9日出任 粵語部使命目標教牧。

招聘

貴湖:聘請駐堂牧者。應聘者須受認可神學 院學歷,有碩士學位更佳,操流利普 通話, 能用英語溝通及書寫,具北美華 人教會牧會經驗,有釋經講道,牧養關 懷,傳福音等恩賜,與執事會配搭服 事,培訓門徒,建立教會。申請者請電 郵履歷至:guelphccc@outlook.com。

新會員

城北:姚潔儀 (Kathy)、楊譚煖紅 (Ada)、 吳炟 (Diana)、杜芳 (Dorothy)、 Joseph Yun-Shing Lam (林潤成)、 張劍、曹運茹 (Ginger)、劉贛偉 (Kevin)、姚俊、張鵬 (Jessie)、張江文 (Annie)、杜紅芳、劉軍。

美堅:吳堅獻、周果文、胡月珊、林志偉、 林思行。

奧城:Natural、張勇、張恆哲、駱海峰、秦元 東、于庹、範芳華、馮鯤、諸葛安妮、 陳婷、劉蔚、Sunny Jin、Elaine。

離世

城北:朱華卿的丈夫麥國恩於3月8日、許裕 昇於3月8日、餘志鴻的父親余漢文於3 月16日、陳天白於3月17日、蘇俊偉的 父親蘇鏡清於3月20日、馬小芬的丈夫 胡偉杰於3月25日、陳張慧的父親張新 楷於3月29日、廖婉玲和廖翠玲的父親 於3月30日、朱靄儀於4月2日、李劉婉 儀(Louise)的父親劉應江於4月19日、 周黃健虹(Jennie)的母親劉惠貞於4月 23日、邱越強(Steve)的太太邱陳惠娥 (Denise)於4月25日、區鄭蟾珍(Anita) 的丈夫區國賢(Ringo)於4月28日。

高雲漢 執委會主席:謝安國 媒體部主席:謝安國 媒體部執委:計嘉欣

媒體幹事:鄧之寧 編輯委員:陳曦、陳盧道賢、周聲焯、 陳鈞陶、鄭良華、李顯華、陳偉盈 版面設計:李顯華

2024 年 05 月 15
《華基家訊》 ACEM MONTHLY 出版者:華人基督傳道聯會
May 2024 Vol. 388 © 版權所有
創會牧師:

華基聯會教牧團契“婚喪事工”座談會

贵湖華基舉辦跨教会联合青年团契

西區華基23週年堂慶暨盧佳定主任牧師榮休宴會

1996年6月多倫多華基國語堂自立

聯會差傳部新舊同工暢聚

2013年10月17日查天儒牧師與張茂蘭師母在差傳年會分享

相愛合一 培訓門徒 增長植堂 普世差傳 社區關懷 華基聯會記事簿 www.facebook.com/canada.acem 2008年城北華基22週年感恩崇拜 華基足印, 剎那永恆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