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起來 建造吧!
我告訴他們我神施恩的手怎樣幫助我,並王對我所說的話。
他們就說:「我們起來建造吧!」於是他們奮勇做這善工。
(尼希米記2:18)
引言:從地理到屬靈的連接 巴拿馬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標之 一,就是舉世聞名的巴拿馬運河。這 條橫貫東西、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 水道,使原本必須繞行整個南美洲的 漫長航運,變成一條直通的路徑,大 大縮短了航程。而耶穌基督,不也正 是那唯一通向天父的道路嗎?祂來到 世間,藉著十字架打通了罪的阻隔, 為迷失、破碎的心靈開闢出一條屬天 的「救恩通道」,使人不再與神隔 絕,得以與祂重新相連(參提摩太前 書2:5),且通航永恆。
帶著使命的短宣服事
再次跟隨吳克定牧師帶領的短 宣隊,踏上巴拿馬這塊熟悉而深具召 喚的土地,服事貝諾諾美教會以及 周邊地區。過程中,讓我們深深體 會到——我們所做的不止是短暫數週 的行程活動,而是在屬靈上「引水開 道」。我們帶去的不是我們自己,而 是那位「道成肉身」的基督(約1:14 )。雖然我們的腳步微小,在探訪、 陪談、講座教導和主日證道的服事 中,我們一次次向當地民眾見證:耶 穌基督就是那條唯一通向父神的道路 (約14:6)。我們如同福音的「工程 隊」,帶著一項比運河更加宏偉的使 命——將耶穌介紹給人,幫助人發現 這條通道,打開福音的連接點,讓人 的心有機會與神重新對接,使生命不
再繞路行,而是直達救恩核心,回歸 與神的親密關係。
在語言有限、文化差異的環境 中,我們學習用行動與愛心傳遞這條 獨一無二的道路,用禱告與陪伴幫助 人們看見那看不見的盼望。為每一個 靈魂歸信主基督,我們全隊拍掌,滿 心感恩;為每一位屬神的子民回到教 會一同敬拜主,我們齊聲歌頌讚美! 尼希米記的屬靈鏡子
此行最令我感動的,是當地教會 正預備進行建堂事工。隨著年輕人事 工的發展,福音進入當地社區的需要 增加,他們渴望有一個能夠容納西文 語言團契、青少年牧養與主日崇拜的 場地空間。在那一塊預備建堂的土地 上,在那一張張圖紙的背後,是一群 渴望為神建立聖所、讓福音深根的信 徒。他們的心志,讓我們聯想到《尼 希米記》中的那段重建之路。尼希米 並非建築專家,但他深知重建城牆的 核心意義並不在於磚石,而在於敬拜 的恢復與關係的重建。當他看見耶路 撒冷城門毀壞、百姓受辱時,他不是 先拿起工具立刻著手修補,而是跪下 禱告,認罪悔改,從神那裡領受使命 (尼1:4–11)。
吳牧師也以相同的屬靈眼光來教 導我們。他以門徒訓練的方式,使每 一位短宣隊員都能和當地教會的弟兄
姊妹一同研讀《尼希米記》,一同參與 建造的異象。讓我們學習到,建堂不只 是為了建造一棟建築物,而是要建立一 群以神話語為根基、以敬拜為核心的「 屬神的百姓」,在這地成為神榮耀的見 證。
觸動我們的,還有看到當地教會弟 兄姊妹有顆謙卑受教的心。他們白天長 時間工作,晚上來參加聚會,需要克服 炎熱的天氣和身體的疲倦,由開始的第 一堂課專心學習,一直堅持參與到十三 堂課的結束,實在為他們感謝主。
就如同當年尼希米面對外在敵人 的挑戰與內部的困難,貝諾諾美教會也 同樣面臨資源有限、人力緊縮與信心受 試煉的處境。但我們深信,當神的百 姓同心建造,神必要親自成為他們的盾 牌、供應與保障(參尼希米記4:14)。
建堂,不單是築牆立屋的過程,更是一 場對準神心意、悔改、立志、委身的更 新,是屬靈生命被重建,整個信仰群體 被復興的神聖行動。
結語:我們是神的工人,與 神同工
巴拿馬運河改變了世界航運,因它 打通並連接兩大洋;耶穌基督是那唯一 打通並連結人與神原本隔絕的道路。從 昔日耶路撒冷的城牆重建,到今天正在 籌備建堂的巴拿馬貝諾諾美教會,神都 在呼召屬於祂的子民百姓。不論是短宣 隊、當地教會,或遠方代禱者,我們都 可以成為祂工程的一部分。耶穌基督這 條「救恩通道」的設計圖早已在聖經中 寫明,它的中心是十字架、動力是愛、 終點是敬拜。願我們繼續與神同工,在 地上拓展祂的國度,直到那一日,我們 在天上一同歡呼:這聖工已經完成,榮 耀全歸主名!
(作者為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國語堂實習 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