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華基的不解之緣

Page 1


邂逅高雲漢牧師

我與華基的故事:

我與華基的不解之緣

口述:趙榮富 筆錄/整理:漢森

我是在1977年4月從美國大學畢業後(4個禮拜)申請 移民來加拿大,隨後加入了華基教會這個大家庭,至今已 近50年。

當時聽我的大學同窗介紹說,多倫多有三間華人教 會,分別是華基、多浸和以蓮(即現在的北約浸信會), 而他自己參加華基的聚會,因此我對華基有初步的印象。

然而,作為初來咋到、生活很不安定的新移民,我面 臨的壓力不是來自於尋找教會,而是來自於尋找工作。為 了廣發求職信,我前往多倫多大學圖書館,打算影印個人 履歷。結果,我在圖書館的影印機旁與高雲漢牧師邂逅。

看見我一臉彷徨的樣子,儘管與我素昧平生,高牧師卻主 動上前來跟我打招呼並自我介紹,交談中得知我如盲頭蒼 蠅般尋找工作時,便熱情地說他會咨詢教會的弟兄,看看 能否幫忙牽線搭橋,於是記下了我的電話號碼。感受到高 牧師的真情與關愛,從此我與華基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的華基生涯起點

出人意料的是,僅僅事隔一天,我便接到高牧師打來 的電話,邀請才剛剛認識了一天的我到他家裡吃午飯!更 讓我始料不及的是,吃完午飯後,高牧師居然大膽地邀請 我跟他一起去探訪其他移民家庭。來自高牧師的這一份難 以置信的信任,令剛剛走出校門,沒有任何資歷,找工作 四處碰壁,情緒低落的我重拾自信。從此我開始了華基教 會大家庭的生活。此後每逢星期三下午,他都會帶我去做 家訪,有一次還找來另一位年輕人同行,高牧師介紹我與 這位名叫吳克定的小夥子認識,而他後來成為了多倫多華 人基督教會的主任牧師。

猶記得興建Birchmount的堂址時,在高牧師身先士 卒,身體力行帶領下,全體會衆通力合作,出錢出力,許 多教堂內部裝修項目諸如鋪地磚、安裝廚櫃等許多工作都 是由弟兄姊妹們親力親為。華基教會第一間教堂很快便落 成了。高牧師和吳國寶牧師經常參加不同小組聚會,親身 示範教導我們帶領小組查經。加上胡章漢長老、陳顯榮執 事等信徒領袖齊心配搭,通力合作,教會得蒙神的祝福, 人數不斷增加。

我家的華基情緣

因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我便於1977年9月進入懷雅 信大學進修Public Health,在此期間與後來成為我妻子的 Harita 姊妹相遇、相知、相愛,婚後我們夫妻也一起參加 華基教會生活。而我妻子從始至今一直參與華基牧愛幼兒 園的管理工作。(詳見《華基家訊》2025年二月號)不知我 們夫婦可否稱之為「華基夫婦」呢?

蒙神恩典,我們這個小家庭早已打上了「華基」的標 籤,融入華基大家庭成為其中一分子:我兒子Gordon是在 華基教會出生長大,他未滿兩個月大時,太太Harita就每 星期日帶他到教會嬰兒房,他也在華基教會決志和受浸。 從兒童詩班,Pioneer Club, 到 Kyrios… 他在華基步步成 長,直到長大在英文堂的敬拜小組事奉。

後來因為陪伴我母親的緣故,我和妻子轉到北約華基 教會聚會。感謝神,我的父母和岳父母都在北約堂受浸成 為基督徒。幾乎在同一時間,我亦開始了北約華基教會執 事的事奉。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書24:15b)」 無論是在半個世紀前的愛正堂,還是在今天的北約堂,我 們家一直在華基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實踐著當年約書亞向 神的承諾,樂此不彼。

(受訪者為北約華人基督教會執事、阿根廷華人基督教會長老)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我與華基的不解之緣 by acem.monthly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