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春季刊
Quarterly Of Kinmen
2020
目錄
專欄報導
CONTENTS
2
金門閱讀力躍升 全國第一
6
金彩無限閃耀曙光 2020 跨年晚會
9
聯合新書發表會 品閱金門 見證島鄉人文薈萃
12 暢遊書香 打造智慧閱讀環境 14 在學習中成長的文化志工 108 年文化志工年終會議側記
16 地下堡壘 捍衛浯島
34 孜孜不倦 陶藝人生 陶瓷匠師董加添
38 大紅燈籠高高掛 金湖元宵祈福牆
創想天地 40 詩詠七鶴戲水 ( 上 ) 44 我選擇一條人跡稀少的路行走 李福井 70 文學作品展側記
金寧虎威山 紅土坑道揭密
島嶼生態 藝技饗宴 20 迎春納福 2020 新春版印年畫展 23 意隨筆轉 畫景寫情 清流激湍 ─ 水墨十人展
27 金門文創生力軍 瓊林文創藝棧揭幕 30 刀與筆的對話 木刻書法雙人展
48 金門 春天的花 52 春之美音 浯島鳥蹤
常民生活職人系列 56 找尋你的咖啡味
142 Quarterly Of Kinmen 2020 · 春季刊
出
版
者
金門縣政府
發
行
人
楊鎮浯
長
許正芳
輯
黃雅芬
編
何桂泉
社
懷舊古早味
總
編
60 金門人氣零嘴常民食俗與童玩野趣
主
64 來一碗金門麵線 金門麵線的故事
執 行 編 輯
翁御勛
69 《大條年》做菜粿知多少
編輯審查委員
陳榮昌 周祥敏 郭朝暉 黃逸群 呂月鳳
72
古今人文
發
保鄉衛金門 林章楩
74 軍紀楷模 金門最先晉升少將的黃廷川將軍
78 金門徙衍古同安家族聚落
行
所
金門縣文化局
地
址
893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 66 號
電
話
(082)323169 (082)328638
傳
真
(082)320431
設 計 印 刷
(04)24222277
黃振良老師新書發表會紀實
歷史金門 82 金門禁絕鴉片煙毒史話
藝文訊息 86 1 - 3 月藝文訊息
線上閱覽 金門季刊電子書
@issuu.com
1
金門閱讀力躍升 全國第一 文圖/喬恩
教育部於 109 年 3 月 1 日公布《108 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指出:「金 門縣整體閱讀力成長 8%,不僅在縣市分組中居冠,同時也是全國進步幅度最多的縣市, 表現令人刮目相看」。
2
專 欄 報 導 ─ Column R epor t
金門縣整體閱讀力成長 8%,是全國進步幅度 最多的縣市。
金門縣在整體閱讀力躍升城市- 「縣市人口 50 萬以下組」獲得第 1 名, 另外整體閱讀力在「人口 2.2 萬至 3.7 萬組」成長幅度排名前段,金寧鄉以
16.43%、金湖鎮以 15.25%,分居全 國 第 1、3 名;「 人 口 1 萬 至 2.1 萬 組」成長幅度排名中,烈嶼鄉以 7.15% 獲得全國第 2 名,金寧鄉、金湖鎮和 烈嶼鄉都表現出色。縣長楊鎮浯別感 謝鄉親讀者的愛書及文化局、鄉鎮公 所的努力和推動,翻開一本書,打開 一世界。閱讀能跨越時空的限制,使 視野及想像力不再侷限於生活周遭經 驗。 金門縣政府推動「金門閱讀島」 計畫不遺餘力,除了編列足額預算, 增 購 新 書 1 萬 2,000 餘 冊, 亦 推 動 親子館閱讀空間改造及辦理假日故事 屋、兒童美語時間等閱讀推廣活動, 積極延伸服務觸角,帶動縣民整體閱 讀力成長。
3
居民愛上圖書館 金門縣人口總數不過才 14 萬人,圖書 借閱人數每年成長,本縣在《108 年臺灣閱 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中,平均 每人擁書冊數有 2.73 本,名列全國縣市級 第五;本縣金寧鄉及金湖鎮圖書館,每人 借閱冊數名列鄉鎮市級前十,金寧鄉民平 均借閱 5.69 冊,金湖鎮民平均借閱 3.49 冊。 去年度借閱圖書以語文類最多,達 31 萬餘 冊,自然科學、應用科學、社會科學類的 圖書也有不少民眾借閱,各有 4 萬餘冊的 借閱量,可見民眾閱讀興趣之廣泛。綜觀
上圖 ─ 文化局整合公共圖書館讀者借書證、縣民卡
及 APP 電子借閱證「三卡一體」之服務功能。 下圖 ─ 金門島圖書館有「甲地借乙地還」實體書的
服務功能。
讀者閱讀興趣,語言文學作品持續受到全 民熱愛,各種心靈成長及歷史讀物等多面 向主題也深受民眾喜愛,呈現閱讀的多元
金門縣文化局整合公共圖書館讀者借書證、
風貌。
縣民卡及 APP 電子借閱證「三卡一體」及 金門島圖書館「甲地借乙地還」實體書之
4
民眾愛上圖書館的熱情不減,圖書館
服務功能,縣民卡也可在金大圖書館借閱;
服務讓民眾有感,各項閱讀力大幅成長。
另外,朝現代化 RFID 服務功能系統更新、
專 欄 報 導 ─ Column R epor t
文化局活動每每吸引眾多親子一同參加,充實知識與精神生活。
自助借還書服務功能,讓現在借閱圖書更加
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圖書館不斷散布
方便。
教育與閱讀的種子,養成民眾閱讀的素養, 進而成為民眾培育閱讀力、提升競爭力的
全國各地圖書館為了推動全民閱讀,推
重要基地,打造一個舒適溫暖的閱讀環境;
出了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以激勵民眾養成
文化局同時也輔導各鄉鎮圖書館充實館藏、
閱讀習慣,並鼓勵終身學習。為展現全民愛
提升服務品質與推廣閱讀風氣,以更優質
閱的風氣,教育部特別邀請各縣市圖書館推
的館藏、更專業的服務為目標,並設置「讀
薦熱情參與圖書館閱讀活動、熱愛閱讀之愛
書角」漂書站,讓書香芬芳金門各角落,
閱達人分享閱讀好書及傳遞閱讀的幸福和感
提升讀書風氣。日後也將籌劃多種活動,
動,藉以鼓勵社會大眾共同營造書香社會。
鼓勵民眾閱讀,進而愛上閱讀,讓閱讀涵 養生活,希望鄉親能多加使用和借閱,增
閱讀力就是競爭力
加自己的視野和充實內涵的人文素養。
文化局長許正芳指出,現今圖書 館的功能已跳脫傳統服務的範疇,除 借閱圖書基本服務外,更提供活動參 與、互動討論、學習共享及休憩交流 等多元化服務,讓圖書館不僅是全民 知識與終身學習的中心,也成為民眾
整體閱讀力在「人口 2.2 萬至 3.7 萬組」 成長幅度排名,金寧鄉居全國第 1 名。
5
跨年晚會 2020
金彩無限 閃耀曙光
文圖/莊生
2020 跨年晚會首度移師東半島,108 年 12 月 31 日晚上在山外圓環旁空地舉行,雖然 天氣寒冷,體感溫度只有 8 度,但民眾依然相當熱情,在接近午夜時分,由縣長楊鎮浯、 金門縣議會副議長周子傑率領民眾一起完成倒數,隨後雷射燈光煙火秀啟動,象徵正式 邁入 2020 年! 揮別 2019 迎向 2020,今年的跨年晚會以「金 彩無限、閃耀曙光」為主題,晚間 7 點起在金湖 鎮山外圓環旁空地倒數跨年熱力開唱。本次邀請 八組強力陣容,有王識賢、卓文萱、流氓阿德、 張文綺、許書豪、廖柏雅、知己二重唱及小朋友 最喜歡的奶油哥哥、櫻桃姐姐連續 6 小時接力開 唱,還有主持風格風趣的沈玉琳及名模若綺與金 門主持界一姐陳衍利共同搭檔主持。
6
專 欄 報 導 ─ Column R epor t
上圖 ─ 今年首創的雷射燈光煙火秀啟動,照 亮整片夜空。 右圖 ─ 歌手王識賢(中)負責壓軸演出,主 持人沈玉琳(右)及名模若綺特別請 他談談對金門的印象。
在接近晚間 12 點時分,在楊縣 長、與會貴賓及表演團體、民眾一片 歡呼聲中,倒數迎接新年,隨即今年 首創的雷射燈光秀與煙火頓時照耀整 個夜空,180 秒燦爛絢麗的煙火將晚 會帶到最高潮。 楊縣長表示,接任縣長以來已匆 匆一年,感謝縣府團隊和各鄉鎮的夥
表演由許書豪打頭陣自彈自唱勁歌開場,一
伴們共同為鄉親打拚、共同為金門的
連唱了《城市狂響》等四首歌;接下來由知己二
未來努力;也感謝鄉親對縣府的鞭策、
重唱等藝人與金門在地表演團隊穿插演出,精彩
鼓 勵, 縣 府 也 將 堅 定 信 念 繼 續 走 下
的表演,令人甘冒著冷風在台下欣賞。卓文萱的
去。今年首度將晚會移師到金湖,有
《啾咪啾咪》、《不要不要》,讓台下聽眾們也
信心金門東半島日後一定越來越好。
不禁舉起手中的加油棒用力揮舞。
7
上圖 ─ 金門在地優質表演團隊陸續上台演出。 下圖 ─ 跨年晚會吸引民眾甘冒冷風在台下欣賞精彩表演。
8
除了超強藝人卡司演出之外,由徵選出的
讓所有民眾為之引頸企盼的是晚會
三組金門在地優質表演團隊,KDC 金門流行舞
中的摸彩活動,民眾六點起就到服務台
蹈團、金寧中小學寧鼓隊及國立金門大學街舞
排隊領取,晚到的民眾對於發完的摸彩
研究社陸續上台演出,讓晚會節目精彩又多元。
券只能扼腕。最後抽出電動自行車、43
寧鼓隊本次除了擊鼓演出外,同時結合舞蹈,
吋液晶電視、任天堂 Switch 等豐富大獎
令演出在聽覺之外多了視覺的呈現。
給予在場的幸運民眾。
現場周邊還有 28 攤的創意市集,從下午三
摸出電動自行車之後,王識賢還特
點就先將人潮聚攏起來,鍋貼、雞排、烤香腸、
意演唱《腳踏車》這首歌。整場晚會就
熱湯這些熱食之外,還有令人嚐了「打機靈」
在期待中獎的高昂情緒中迎來結束,也
的冰淇淋,更有精緻的手工鋼筆等特色攤位。
對於新的一年的到來寄予希望。
專 欄 報 導 ─ Column R epor t
見證島鄉人文薈萃
聯合新書發表會
品閱金門
文圖/曉孟
金門文學新成果!金門縣文化局於 12 月 14 日在金湖飯店舉辦本年度「璀璨金門•人文薈 萃∼聯合新書發表會」,見證人文薈萃的島鄉書香之美、人文之美,縣長楊鎮浯也親自 到場感謝多位作家為金門的文學、文化努力。
金門縣文化局為推廣在地文化研 究,鼓勵民眾採擷先賢史蹟和創造在 地文化,累積金門豐厚的文學史料, 特頒訂「金門縣補助地方文獻出版補 助計畫」積極鼓勵在地出版文化叢書。
作品琳瑯滿目 報導金門不同面向 108 年度經委員評選補助出版計有 23 件作 品,包括:陳長慶《島鄉往事》、林馬騰《將軍 爺的故事與籤解》、黃東濤《金門老家回不厭》、 楊筑君《井邊的故事詩集》、張國治《張國治文 學創作系列彙編(2019 年散文集)-精神還鄉的
9
上圖 ─ 縣長楊鎮浯(右 4)與作家歡聚一堂。 右圖 ─ 新書上架,冊冊精彩。
時節》、林金榮《被時光遺忘的情鎖》、 王先正《聽見金門》、蔡振念《漂泊的島 鄉》、倪振金《孤峰展讀》、楊秉訓《出 文來證集》、洪春柳《戲水浯江》、陳秀 竹《聽見金門-好聲音》、張麗霜《浯江 溪水依舊流-金門迎春》、吳鼎仁《浯江 月華》、吳奎新《陵水認真情》、王建裕 《西窗抒懷》、吳家箴《浯島情懷(四)》、
獲文化部金鼎獎獎勵與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楊忠海《另一種鄉愁》、杜世宏《畫談金
優等及佳作獎的肯定。這些書寫內容大都
門》、王水彰-《金門文史與兩岸議題》、
是常民生活文化的一環,像陳長慶老師的
張屏生《烈嶼方言研究》、林玉寶《百業
《島鄉往事》,紀錄的是金門島曾發生過
臉譜-浯島小人物的故事》、陳添財《金
一些大小事;林馬騰老師《將軍爺的故事
門縣秋山尚古堂藏硯鑑賞集》等多位作家。
與籤解》則是考證烈嶼鄉三座李將軍廟的 故事;黃東濤《金門老家回不厭》寫一位
10
縣長楊鎮浯致詞時表示,文化局近年
海外遊子每回一次金門都有不同感受、收
來出版頗豐,從歷史古蹟到戰地遺址,從
穫;牧羊女楊筑君《井邊的故事詩集》是
僑鄉文化到村鎮風貌,從閩南聚落到南洋
她第一次以新詩形式來抒發對金門故鄉的
僑社,不一而足,頗受各界的關注,並曾
記憶;這些書都為島鄉留下更多紀錄。
專 欄 報 導 ─ Column R epor t
本縣文風鼎盛,鄉親文采飛揚。
希望鄉親踴躍參與寫作行列 楊縣長說,為了籌辦這次的新書發表 會,文化局史無前例編輯了一本優美的小 冊子,小冊子內把二十三本書的作者及簡 要書摘均納入,不僅美觀大方,而且甚具 典藏價值,希望這次參與新書發表會的作 者們,可以感受到主辦單位的用心。新書 發表會能夠順利地舉行,楊縣長特別感謝 主辦單位及執行人員的辛勞,同時更要呼 籲鄉親踴躍參加寫作,讓大家一起認識金 門,熱愛自已的家鄉,讓我們的金門成為 富而好禮的祥和社會。
民眾參觀閱覽之用。現場也舉辦簽書會, 前 50 名簽到並全程參與者,憑券兌換一本 喜歡的作者作品,並於會後讓作者簽名。 在縣長楊鎮浯的支持下,文化局每年 都有獎勵和補助地方文史作品出版,所出 版的書籍多年來獲得文化部及國史館諸多 的獎項,對於作者而言,是個人殊榮與興 趣的落實、心血的結晶,以及成果的分享; 對於地方而言,是文化的匯聚,文獻的採 擷保存,以及人文的呈現;對於民眾而言, 有利其認識金門,探討島鄉,進行相關研 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璀璨金門 • 人文薈萃∼聯合新書發 表會」當天,文化局邀請作者與來賓蒞臨 現場分享成果喜悅,同時文化局提供 23 件 作品,各 10 本新書展示,於會場供
11
打造智慧閱讀環境
暢遊書香
文圖/詹宗翰
時代在走,科技要有,為方便縣民借閱圖書,金門縣圖書館引進了新的輔助工具,新的 服務結合手機 APP、圖書借閱證、身分證、縣民卡,現在到圖書館借書更方便了,把書 的條碼拿到機器下一掃,借書手續就輕鬆完成了!
圖書館提供新的服務有:借還書 機,可供民眾自行操作借還書;觸控 式 螢 幕 電 子 書 導 覽 機, 讓 您 查 詢 館 藏;平板電腦二台,方便民眾閱覽館 內電子化的圖書,目前文化局有 1,300 本 的 電 子 書 可 供 借 閱; 下 載 圖 書 館
APP,讓您個人的借還書紀錄一覽無
12
遺,還可線上借閱電子書,除此之外,
圖書館內新增三樣利器,只要經過設定,帶著手機也可掃
讓您無卡借書也方便。
QRcode,把書借回家。
專 欄 報 導 ─ Column R epor t
金門縣立圖書館智慧型自動化服務發布會,由秘書 長陳朝金等貴賓與文化局共同啟用。新的服務結合 手機 APP、圖書借閱證、身分證、縣民卡,借閱圖 書更方便。
金門縣立圖書館智慧型自動化服務發
文化局局長許正芳指出,帶領小朋友到圖
布會,於 108 年 12 月 14 日在圖書館一
書館的家庭,是最幸福的家庭;小朋友的閱
樓舉行,由縣府秘書長陳朝金揭幕啟動。
讀力等於其未來的競爭力,也就是國家的競爭
陳朝金指出,提升縣民的圖書借閱率是縣
力。除了軟硬體的改善外,如何提供民眾更便
府的重要施政項目,讀書能夠提升整體縣
捷的服務,是縣府所關心的。目前縣內圖書的
民的生活水平,因此運用現代科技讓縣民
借閱率最高的是小朋友,大人們得加油了,希
閱讀更為方便,管理更為人性化。欣慰看
望每位縣民在圖書館裡可以找到喜歡的角落。
到在文化局的努力下,見到該項措施的落 實。
許局長表示,實現智慧圖書館這一步,並 不容易,縣內圖書 30 餘萬冊,要能讓民眾使
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翁明志表
用新的借還書服務,得一本本的在書裡黏貼相
示,十幾年來,他見證圖書館不斷地在進
應的感應裝置,未來圖書也會朝著智慧化的
步蛻變,尤其是兒童閱覽室這區,現在
方向來走。圖書館的目標是作為一個「活的」
更導入了新的科技,讓圖書館越來越人性
圖書館,讓讀者能與圖書館的活動作互動、交
化,讓縣民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
流,讓圖書館更活潑,更受大家的喜愛。
13
年文化志工年終會議側記 108
在學習中成長的文化志工
文圖/鄭碧珍
歲月如梭,物換星移,時光又匆匆地過了一年,拜資訊發達之賜,從志工群組裡得知, 於 108 年 9 月 21 日召開文化志工年終會議。是日上午 9 點 30 分辦理報到,10 點準時 開會。列席的長官有文化局局長許正芳、副局長黃雅芬、藝文推廣科科長周祥敏、督導 陳庭蓉及局裡的部分同仁。
14
專 欄 報 導 ─ Column R epor t
上圖 ─ 文化局許正芳局長列席志工年終大會致詞。 下圖 ─ 2019 年志工作品展。
許正芳局長致詞表示:感謝志工在這一年裡的付出,尤其是本年度志 工舉辦了一次屬於自己的展覽「文化志工藝起來」,短短的幾天,就辦得 有聲有色,可見文化局志工裡臥虎藏龍。平日志工朋友在展場及演藝廳值 勤服務,精神可佳,令人敬佩。 接著許局長頒發 108 年度表現優異的特優志工與優等志工禮券、證書 以資鼓勵。受獎的有志工隊行政人員:副隊長蔡明龍、蔡佳倚、秘書趙美玲、 許秀菁以及各組組長:許淑慧、陳彩仙、莊養森、張彩玉、陳碧麗。服務 時數達 192 小時以上的特優志工:楊清風、許淑卿、許月輝、陳碧麗、許 淑慧、林馬贊、劉秀華、黃莉莉、歐陽金育、陳玉、林敦堅、許秀菁、陳 書茶、吳星輝、楊彩貝、蔡明龍、林金羨、蔡佳倚、周寶卿、鄭桂美、鄭 碧珍、李玉釵、黃美玲、陳豐姿、陳耀明;服務時數超過 144 小時以上的 優等志工:張采玉、王賢德、陳彩仙、蔡佩珍、莊養森、林梨娟、林金月、 趙美玲、陳采郁等人。 同時頒發參加 11 月份「文化志工藝起來」展出的志工,計有音樂組南 音演(奏)唱組:許虎、陳秀月、李麗娟、楊清風;烏克麗麗演奏:吳星輝, 書籍組李彥辛、許秀菁、趙美玲、蔡發色、薛素瓊;攝影組:鄭碧珍、陳森照、 王賢德、陳淑雯;才藝組黃美玲、劉秀華(串珠)、許淑卿(捏陶、手作包)、 蔡佩珍(手織毛衣)、張采玉(精緻手作香皂)、陳森照(捏陶)、蔡佳倚; 剪紙藝術蔡明龍、楊彩貝;漂流木收集愛好者陳大隆分享作品;遊藝組則有: 黃美玲、嚴雪玉、吳昕芮;繪畫組莊養森、陳鴻文、周寶卿、黃美玲;書法組: 蔡發色、李麒麟、陳耀明、楊淑卿;美食製作陳碧麗、許淑卿、許淑慧(炒 米粉等食物),陳秀玲(飯糰製作教學)、鄭桂美(艾草粿製作教學); 文書處理:董玉芸、陳畇蓁、蔡懿鸞、孫藝龑等人。 接著的重頭戲是志工隊長選舉,每位志工都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經 投票結果由擔任文化志工已有 18 年的許淑慧以 27 票當選。依規定連選得 連任 1 次;另產生副隊長 2 名,協助隊長推展隊務,由隊長指派,任期 2 年; 前任隊長為顧問。 副局長黃雅芬總結時表示:感謝志工朋友的犧牲奉獻,使文化局業務 更完善,讓大家共同為島鄉文化而努力,並以文化金門為榮光。
15
金寧虎威山 紅土坑道揭密
地下堡壘
捍衛浯島
文 / 臥春 圖 / 浯島秘境協會
16
專 欄 報 導 ─ Column R epor t
上圖 ─ 虎威山坑道有著三層的結構,為金門坑道中少有的規模。浯島秘境協會與民眾一起探看這個在地底開鑿出 的大工程。 左圖 ─ 虎威山觀測所於民國四十六年竣工,自此之後擔負金門的西北防務。
「存亡在此,功業在今」,鑽入虎威山坑道,見到六十多年前由駐軍建起的地下世界, 不禁遙想當年戰士們捍衛金門的英勇事蹟。金門縣浯島秘境協會創會後第一次對外活動 就選在虎威山紅土坑道,在 109 年 3 月 29 日青年節這一天率眾一探,揭開荒煙蔓草底 下殘存坑道的現今面貌。
早前,此地被刈除的林相已緩慢的恢
浯島秘境協會在活動前數週即到現地
復,坑道入口處的鋼筋猶懸垂著,踏進虎
測繪,畫出坑道大致的路徑與空間的分布
威山坑道,除了某些路段被地面的土崩落
樣貌,因為坑道寬度多僅容 2 人側身通過,
覆蓋,有些路段因雨水沖刷,水泥路面底
於是活動當天分批讓報名參加的民眾進入。
下被掏空之外,大致上尚稱完好,至少是
除觀測所內有「存亡在此、功業在今,民
蹲低身子能前進的狀態。地底下可見蚰蜒、
國四十六年六月一日竣工,步兵第九十四
白額高腳蛛(蟧蜈)、蟑螂。
團第一營建築」的字樣顯示建築體建成的
17
18
專 欄 報 導 ─ Column R epor t
上圖 ─ 金門縣浯島秘境協會於青年節當天至虎威山進行活動,了解營區昔日的過往,一探今日的樣貌。 左圖 ─ 虎威山紅土層坑道中留有在此服役士兵的字跡,某些文字中透露著因服役而感情受挫的無奈。
年月外,在紅土坑道壁上還可見到數處以
軍奪回,是古寧頭戰役死傷極為慘重的地
前士兵留下的文字,如「地下堡壘,故鄉
區。虎威山營區的最大特色是三層式的坑
情人,同款重要,在營盡責,回家從良」、
道結構,地底第一層由水泥灌鑄而成,第
「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
二層則是漿砌塊石,至於最深的地底第三
更有改寫杜牧《贈別》的「有情卻似總無
層則為紅土層;坑道四通八達,通聯當地
情,惟獨芳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
海岸據點、哨站等多個出入口。
替人垂淚到天明」,文末還寫下「留給金 門姑娘」。
浯島秘境協會理事長陳至偉表示,金 門是塊有著豐富故事的島嶼,活動的目的
虎威山位於金寧鄉安美村西堡北郊,
希望能讓更多人好好的認識這塊土地上的
山側是西山靶場、西麓為安岐,北面不遠
物事,碉堡、坑道為見證兩岸軍事對峙期
處即是海岸。古寧頭戰役發生時,正是共
間歷史的建物,為金門歷史的一部分,值
軍登陸的地點,在此役中,虎威山營區曾
得讓更多人對其有更深的理解。
經一度落入登陸的共軍手中,之後再由國
19
新春版印年畫展 2020
迎春納福
文圖/詹宗翰
文化局在 109 年 1 月 18 日至 2 月 10 日間推出了應景的「迎春納福 2020 新春版印年畫 展」,有蘇智偉、陳朝猛、吳鴻滄、徐明豐、田文筆、林淑芬、徐孟珊、陳芳、楊紋瑜 等 9 位版畫家的作品,共 52 件作品展出,用不同技法創作的吉祥寓意作品。
年畫是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為春節家家戶戶迎接新年時的應景裝飾,而傳統版印年畫 題材多以福祿壽喜、五子登科、門神、財神與富貴吉祥等,具有吉祥歡樂與避邪祈福的功能; 而現代年畫更以「傳統與創新」之精神,延續年畫的民俗色彩與風格,並結合多元創新的內 容與媒材,展現傳統與現代融合的獨特多元民俗藝術價值。
20
藝 技 饗 宴 ─ Ar t feast
左圖 ─ 陳朝猛的凸版年畫作品《福中有福》,可見將「福」字巧妙化成老虎的身形。 右圖 ─ 蘇智偉的作品《吉羊有魚,幸福 Going》早被文化局收藏,長年展示在大廳的牆上。
十二生肖賀新年 多元媒材展新意 本次展出的版畫作品多以十二生肖創作, 如蘇智偉的《數不盡》、田文筆的《祝福》、 林淑芬的《吉鼠到、平安來》,還有楊紋瑜以 老鼠嫁女兒的故事創作的《春囍》,皆是應鼠 年創作的作品;現場展出的作品,另包括近數 十年來的生肖年畫創作。 另外,木刻、紙版、絹版、凸版等代表該 作品使用的技法。本次展出的作品中,陳朝猛
徐明豐的版印年畫作品中,大量 地運用了許多傳統華人社會熟悉的吉 祥圖騰,如傳統風格的《天官賜福》、 加冠及晉祿的《歲歲平安》、財神與 五童子的《五路進財》,或是以「瓶」 喻「平」的《平安》、獅咬劍和花卉 的《吉祥如意》、代表長壽的「鶴」 與八仙的「八仙祝壽」。
與藝術共舞 生活成創作
以凸版創作,作品除了顏色鮮艷、線條有力之
蘇智偉則是展出他的《蘭嶼之歌》
外,還具有立體感與層次感,值得近距離鑑賞。
系列版畫作品,穿著傳統服飾的達悟
21
左圖 ─ 楊紋瑜的作品《春囍》老鼠形象俏皮有趣,構圖充滿著節奏感與韻律感,格外生動活潑。 右圖 ─ 林淑芬的作品《吉鼠到平安來》花栗鼠加上五隻彩蝶象徵「五福臨門」,喜迎新的年。
族人,佐以飛魚與羊、狗、鼠等生肖,原
來》也得到首獎,版畫主角花栗鼠捧著「春
住民族寄意豐收的想法,在這一點呈現得
到」、「平安」、「吉祥」,加上五隻彩
和漢民族是別無二致。以達悟族和飛魚創
蝶象徵「五福臨門」,喜迎新的年。
作的作品,是蘇智偉去蘭嶼體驗南島生活 後創作的系列作品,非常具有生命力。
另外,本次參展的版畫家中,林淑芬 的作品《雀躍亥來》獲得中華民國第 34 屆
22
楊紋瑜的《春囍》作品,為參與今年
版印年畫首獎,也在本次展出的作品之中;
中華民國第 35 屆版印年畫獲首獎的作品。
她的先生吳鴻滄為推動台南樹人國小版畫
作品中的老鼠形象俏皮有趣,構圖充滿著
教育的推手,版畫作品也數度在版印年畫
節 奏 感 與 韻 律 感, 格 外 生 動 活 潑。 參 加
中獲獎;夫婦兩人歷年得獎的作品曾被企
同一項比賽的林淑芬,作品《吉鼠到平安
業印製成桌曆。
藝 技 饗 宴 ─ Ar t feast
激湍-水墨十人展」,畫景寫意的作品引人入勝。
水墨十人展 ─
畫景寫情
清流激湍
意隨筆轉
文化局自 1 月 18 日起至 2 月 10 日止,於第一展廳展出「清流
文圖/詹宗翰
許文德作品《微雨秋詩》,細膩的描繪,令筆下的人物躍然紙上。
23
金門縣清流畫會會員的作品聯展「清流激湍-水墨十人展」」,於 109 年 1 月 18 日至 2 月 10 日在文化局第一展廳展出,參與展出的畫家有沈建龍、黃明山、曾伯祿、廖穆珊、曹鶯、 許文德、董學武、羅仁志、蕭焜隆、林富源等人,共展出 48 幅的作品。此次展出的作品規格 以 70x135cm 占大多數,畫家筆下的山川景色,顯得氣勢壯闊,工筆描繪的人物活靈活現。
志同道合 清流畫會切磋畫技 清流畫會於民國 81 年 6 月由曾伯祿、黃明山、呂西雄、吳明珠、張亦足、蔡式媚、李秀 緞、鄭碧鑾等人首先發起;民國 84 年廖穆珊撮合數個畫室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同年召開 會員大會,推舉陳佑端擔任首任會長。
林富源作品《水岸心映》,寫實的畫風,令人宛如置身其中。
24
藝 技 饗 宴 ─ Ar t feast
畫會的成員,有來自大專院校或中小 學的教師,有家庭主婦,也有專業的水墨 創作者,其中更有擔任社團、畫班的指導 老師的;成員中不乏因作品表現特殊,經 常應邀參加全國性聯展,或是開過個展並 出版作品集。 本次參展的畫家中,值得一提的是許 文德,他並非繪畫科班出身,卻一直以藝 術創作為志向,在工作閒暇之餘勤於耕耘 藝田,探索出一套獨特的水墨技法和風格。 作品屢獲國內各大美展肯定,包括 2016 年 台陽美展不分類銀牌獎、2015 年新北美展 水墨類第一名、2011 年中部美展水墨類第 二名暨收藏獎等獎項。
抒情畫意 筆尖下的自然情懷 本次展出的作品中,廖穆珊提供 10 件 作品參展,數量最多。作品《奇洞乾坤》 三聯屏,將鐘乳石洞內的奇岩怪石呈現得 淋漓盡致。岩石用色或濃或淡,運用不同 的技法表現岩石的質地,點題的人物與大 幅的畫作相比,更顯作品所繪的鐘乳石洞 之大。 許文德則有 4 件作品參與本次展覽, 《微雨秋詩》、《青春物語》二幅人物作 品將少女畫得躍然紙上,撐著透明雨傘、 披著紅白相間的圍巾的少女,與斜背著背 包的牛仔上衣少女,回眸的神情令人不禁
「清流激湍-水墨十人展」以水墨呈現 各種主題,畫家筆下氣勢壯闊的山川景 色,或是活靈活現的工筆描繪人物,值 得駐足細細觀賞。
25
清流畫會成員廖慕珊的作品引西潤中,藉由獨有的繪畫語言表現筆墨的趣韻,頗具個人風格特色。
多看幾眼;畫中的雨絲,刻意用發亮的顏
都將攀上崖壁、瀰漫在群山之間的山嵐表
料描繪,讓人有身歷其境之感。《蘆荻秋
現得相當幻變多彩。
瑟》則是仔細地勾勒出岸邊蘆葦叢的草葉, 三隻鷺鷥瑟縮地躲在其下。據悉,為了練
蕭焜隆的《朝霞光彩水生舞》,將水
習筆意,許文德於多年前開始畫蘆葦,曾
流與岩石激盪出的水花與背景的光影互相
數度往返台中縣與彰化縣大城鄉海濱之間,
交融,作品非常有氣勢。曾伯祿的《村舍
將蘆葦叢繁複的線條一筆筆的畫下,自此
田園》則是描繪童年時的田園景色,將記
之後,蘆葦就成為他作品裡重要的一角。
憶裡像是發亮的油菜花田畫得格外顯眼。 曹鶯的《白練》將從山頂奔流而下的瀑布
取材自然 拈手成畫 黃明山的作品《海裡來的風》陳設在 展場的顯眼處,走進展廳後就能看到在蘆 葦叢間迎風攤開雙手的少女。羅仁志的《動 與靜》、《詠山靈》、《憑空依偎》,以 及曾伯祿的《任爾聽泉看海》、《山居無 曆日》,和林富源的《風起雲湧》等作品,
26
藝 技 饗 宴 ─ Ar t feast
畫得很狂野,湍急的水勢碰到大岩石,便 四散迸流。董學武的《狂心暫歇》,讓觀 過畫的民眾直說猴子的神韻畫得好。 「懂生活,是一種藝術;懂書畫,是 一種藝術的生活。」文化局規劃的靜態藝 文活動,歡迎您得空時前往看看。
金門文創生力軍
瓊林文創藝棧揭幕
文/莊生 圖/瓊林文創藝棧
想買充滿瓊林科舉文化特色產品的民眾注意囉!「瓊林文創藝棧」於 108 年 12 月 1 日 上午在瓊林里辦公處前廣場,舉行揭牌儀式,未來這裡會陳列很多融合當地科舉進士宗 祠歷史文化特色的商品,且價格平實,從幾十元到上百元都有,民眾造訪瓊林坑道時, 可以順道來此參觀選購。
瓊林過去原叫「平林」,因為這裡人
包括金門縣文化局長許正芳、金湖鎮
才輩出,小小的村落,出了不少進士舉人,
鎮長陳文顧、瓊林里長蔡顯明、瓊林蔡氏
昔日只要有人中進士,就會建造一座宗祠,
十七郎公裔孫基金會董事長蔡乃靖、瓊林
所以在瓊林,大大小小的宗祠就有 6 座之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懷芝、總幹事陳翔
多,號稱「七座八祠」,在明熹宗御賜里
景、副總幹事蔡在福與開瑄國小校長孫麗
名為「瓊林」;這裡的居民大多姓蔡,是
琪等人都出席這項活動。
個具備完整性和特殊性的傳統聚落。 許正芳局長表示,「瓊林文創藝棧」 「瓊林文創藝棧」揭幕,由在地的開
有許多精彩的文創商品,主要都是融合當
瑄國小進行二十四節令鼓表演,透過節令
地科舉進士宗祠歷史文化、自然生態觀光
鼓振奮的鼓聲與學童生動到位的擊鼓節奏,
資源及戰地民防軍事等主軸元素,包括小
熱鬧開啟了發表會活動序幕。
書包、脖圍、手環、跟筆記本與貼紙等,
27
上圖 ─ 瓊林聚落多數人姓蔡,以蔡姓彰顯商品特色。
28
藝 技 饗 宴 ─ Ar t feast
下圖 ─ 平安符袋廣受歡迎。
「瓊林文創藝棧」揭牌儀式,想買當地科舉進士宗祠歷史文化特色的商品,這裡都買的到。
未來還會有新商品陸續推出,希望逐步推
文創品項設計製作,主要融合當地科
廣提升瓊林文化創意產業及觀光行銷新面
舉進士宗祠歷史文化、自然生態觀光資源
向。
及戰地民防軍事等主軸元素,於徵選後補 助瓊林社區製作三項文創產品與輔導開店
陳文顧鎮長期許瓊林歷史文化創意產 業,透過中央挹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經費
經營,逐步推廣提升瓊林文化創意產業及 觀光行銷新面向。
執行,補助帶領瓊林社區開創自有文創產 業新路徑,後續年輕世代能持續投入,讓
簡報並說明在開瑄國小師生鼎力相助、
瓊林宗族祭儀文化與豐厚進士歷史文化品
共同參與製作瓊林風獅爺立體書教材成品
牌,成為金門文創產業中形象鮮明的生力
下,實現鄉土教育傳承介紹瓊林風獅爺的
軍,並期許瓊林文創產業發展新苗,永續
民俗文化目標;活動最後邀請瓊林蔡清其
自主經營傳承,逐日深根茁壯。
老師協助聚落識別指標現地導覽解說,如: 北風獅爺、紅磚牆、蔡氏家廟等歷史故事。
瓊林文創藝棧內先由譜記有限公司團 隊人員進行畫作意象與設計概念說明,主
瓊林上登風味餐廚則精心烹飪瓊林宴
要設計元素為瓊林豐厚進士科舉文化、明
午餐餐盒,讓參與民眾體驗品嘗瓊林宴歷
清錦繡官服與宗祠燈號歷史傳統圖像,以
史傳統美味的「蒸魚剝塊」、「芋頭蒸香」
及瓊林自然人文環境交織出玉鳳騰飛意象,
與古早味麵線餐點湯品,領略傳統產業再
更富含再造帶動瓊林文創產業,開闢發展
造傳承與應用發展的無限可能。
新徑,飛向光明未來意涵。
29
木刻書法雙人展
刀與筆的對話
文圖/楊詩傳
30
藝 技 饗 宴 ─ Ar t feast
貔貅是傳說中的瑞獸,有人說像金門守護 神風獅爺;金門木刻名家李錫福與書法新 秀陳玉貞 108 年 12 月在文化局舉辦「刀 與筆的對話」雙人展,其中,貔貅是李錫 福的新作,也是亮點。
以木為紙 以刀為筆 來自古寧頭的李錫福,父親李換生是 金門知名木雕師傅。李錫福從小耳濡目染, 練就一身好手藝。他說,民國 70 年可說是 金門木雕極盛時期,後來小三通開放,中 國大陸木雕人工成本相對較低,本地木雕 師傅幾乎無法生存,他不得已轉而從事室 內裝潢維持家計。 待孩子長大,家中經濟穩定後,李錫 福才專心回到老本行創作。他的作品除了 以書畫名家李轂摩等人的墨寶,採用木刻 書法的方式來表現刀工外,也有自己的創 作,這次展出書法木刻則約有 20 多件,他 形容是「以木為紙,以刀為筆,以色為墨, 是筆與刀的對話」。 此外,近年李錫福鍾情貔貅,用綠檀 木雕刻大小不一、神情各異的貔貅,可以 做為文鎮、鑰匙鍊、手鍊或項鍊等擺飾或 文具。他說,3 年前一位朋友請他幫忙刻隻 貔貅,自此「我就跟貔貅談上了戀愛」。
李錫福的木刻作品,琳瑯滿目。
31
與李錫福合展的陳玉貞現為軍中雇員, 復興商工美工科畢,14 年前開始書法創作, 後在金門書畫家洪明燦引領下研習簡帛漢 隸。而為了要在陶藝作品上展現書法創作, 她向本地陶藝家吳惠民學藝,在陶板上寫 字因此成了她的創作風格。 陳玉貞說,和木刻名師聯展,壓力不 小;為了呼應李錫福的作品,她這次展出 3 件陶板作品和一件瓷盤心經。此外,還有 6 聯屏、7 聯屏、8 聯屏各 1 件、斗方 3 件、 李錫福的貔貅作品。
扇面 2 件和對聯若干,其中,她以全開宣 紙展現簡隸功力,是新的嘗試。
愛上了貔貅 貔貅是傳說中的一種瑞獸,風水專家 認為牠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可以鎮邪、 開運、求姻緣。李錫福說,到底為何愛上 貔貅,自己也沒想那麼多,反正就愛刻祂。 這次展出大小貔貅約 30 件,李錫福希望金 門民眾能在風獅爺之外,也能認識貔貅, 與祂們對話。此外,李錫福還展出木作擺 件梳子 6 件和髮簪 15 件,雕工精細,也值 得一看。
陳玉貞的瓷盤心經。
32
藝 技 饗 宴 ─ Ar t feast
33
陶藝人生
陶瓷匠師董加添
孜孜不倦
文圖/曉孟
任職於全國唯一官窯「金門縣陶瓷廠」的董加添,40 多年來從小學徒蛻變成大師級匠師, 見證陶瓷廠的大起大落,手下創作的陶瓷藝品作品上千件。董加添在一月中旬正式從工 作多年的崗位退休,對此,他雖然備感不捨,但因為母親年邁,退休後希望能多花點時 間陪伴在側。
34
藝 技 饗 宴 ─ Ar t feast
在董加添的年代,不少人都是國中畢 業後,就進入陶瓷廠工作,不過他則是在 初中畢業後,先到了台灣工作幾年以後, 直到年時 22 歲才進入陶瓷廠服務。 喜愛繪畫的董加添,在台灣從事工程 工作。由於他是家中唯一的男丁,加上長 輩年紀漸長,希望他可以返回故鄉,除了 可以照顧長輩之外,也希望子女可以陪伴 其中。碰巧的是,在他回到金門後,金門 高職正好在招考陶瓷班,於是他就前去報 考學習,緊接著就進入陶瓷廠展開他的匠 師之路,與陶瓷結下不解之緣。
學徒之路從仿明、清繪畫開始 董加添說,剛進入陶瓷廠時,由於他 對繪畫相當有興趣,因此就跟當時的班長 表明想要進入彩繪部門;他是從仿古臨摹 開始,像是仿清朝、明朝的繪畫,且都是 從小物件開始學習起,從學徒開始做起。 早期的陶瓷廠是採取灌漿開模的方式製作, 所以瓶身所繪的也多是仿古畫為主,但是 近年開始有手拉坯的投入,也讓他們的創 作可以開始自由發揮,揮灑的空間更大了。
48 年的匠師生涯中,董加添的作品少 大師級匠師董加添使金門陶瓷作品增輝。
說上千件,還曾經參與美術學會與書法協 會的展覽,雖說陶瓷廠接受訂單需要以客 為尊,董加添表示,他多是以「山水」為主,
講話聲音宏亮、看起來非常年輕有活
因為山水畫的意境可以自由的揮灑,空間
力的董加添,絲毫看不出今年已 65 歲,他
很大。他常在家中自學,購買名家畫冊來
回想剛進陶瓷廠時,還只是個青澀少年,
臨摹,好比寫書法一樣,都是會從名家字
沒想到一待就超過四十個年頭。
帖先模仿起,由於動物、鳥獸的神韻很難
35
掌握,所以必須要自己在家中不斷的練習,
時間的推移,有人退休了,有人則是轉換
才能逐漸掌握。他的作品很多,故總統蔣
跑道,現今碩果僅存的就剩下四、五位而
經國接見貴賓的辦公室中,就有他與同事
已。
一起合力完成的作品。
匠師作品傳承金門藝術資產 四十多年來,董加添見證了金門陶瓷 廠的發展,陶瓷廠早年是以門市繪畫陶瓷 為主,不過這幾年開始為金門酒廠趕製酒 瓶為主要業務。 金門陶瓷廠在全盛時期,曾經有多達
30 多位的彩繪匠師,董加添說,那時候由 於軍人多,需要時常加班趕工,不過隨著
董加添一筆一劃,聚精會神彩繪陶瓷作品。
36
藝 技 饗 宴 ─ Ar t feast
藝術品的收藏,或許會因為隨著景氣 而有所變化,而隨著金酒業績上升,陶瓷 廠的主要業務反而變成酒廠的酒瓶工廠; 只是董加添認為,彩繪部門應該要予以保 存,陶瓷廠經營的門市還是有遊客前往參 觀選購,因此彩繪匠師還是有存在的必要; 除了常見的山水、禽鳥、花卉等主題之外,
上圖 ─ 山水、禽鳥、花卉都是消費者喜愛的作品題材。 右圖 ─ 陶瓷彩繪由仿明、清繪畫入門。
金門特色景點也可以成為創作的主體,像是 知名的得月樓、古厝等具有金門意象的元 素,或許未來都可以成為吸引遊客的賣點。 離開工作四十餘年的陶瓷廠,董加添也 備感不捨,他說,由於母親年邁,退休後希 望能多花點時間陪伴在側,當然也要顧好自 己的身體,才能有體力繼續創作之路。提到 畫畫,六十五歲的董加添還是一臉興奮,他 說他對繪畫的喜愛,讓他不會覺得累,可以 一直創作下去。
37
金湖元宵祈福牆
大紅燈籠高高掛
文圖/林靈
金湖元宵祈福牆!「武漢肺炎」疫情導致人心惶惶,金湖鎮公所為安撫民心,特地於元 宵節前夕在新市籃球場旁設置「元宵燈籠祈福牆」,掛滿一整排大紅燈籠;鎮長陳文顧 邀請民眾到現場寫下祈福卡片,為自己、為家人、也為金門祈福,希望可以平安度過這 波疫情。
38
元宵節起源自中國,其由來有數個說
還有一說法則是認為,漢武帝時聽從謬
法:傳說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
忌之說,對於太一神十分虔誠,在甘泉宮修
「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
建太一祠壇,無論是伐南越、得天馬,甚至
祀天神的先聲。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
冬至也要祭祀太一神;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
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
神最隆重,從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
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
燈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經過祠壇之
意義,本稱「上元」,是農民祈求豐收的
上,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
日子,也是道教的天官誕。人們在田野持
漢明帝篤信佛法,聽從蔡愔的建言,敕命正
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
月十五夜,在宮內「燃燈表佛」,從此民眾
好收成。這天是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也
效仿,皆點燈供奉佛祖。東漢末年,元宵節
在這天祭月和賞月,祈求豐收。
作為節日才正式初步形成。
藝 技 饗 宴 ─ Ar t feast
左上圖 ─ 入夜後的祈福牆。 左圖 ─ 祈福牆上的祈福小卡寫著一年心願。 上圖 ─ 祈福牆引人駐足觀賞。
中國大陸某省民間則相傳:二千年前,
肺炎疫情,不得不忍痛停辦一年,為了
佛教傳入中國,當第一次月圓的時候,人們
安慰、也為溫暖民心,金湖鎮公所今年
隱隱約約可以見到月光下有 17 位天神翩翩飛
首創在新市籃球場旁設置一大片「元宵
舞,有一年浮雲遮蔽了天空,人們突然不見
燈籠祈福牆」,掛滿一整排大紅燈籠,
天神蹤跡,十分恐慌,於是紛紛點燃火把,
十分壯觀喜氣,入夜後點燈亦有不同美
照亮天空,找尋天神;自此以後,雖然看不
感,營造「幸福燈海牆」景色。
見天神,人人卻仍年年點燃火把找尋天神, 相沿成習,就變成一種風俗了。後來點火把 在一些地區演變成點燈籠或生篝火。
民眾可以在許願卡上寫下一年心願, 掛上「祈福牆」,紅紅的祈福牆象徵財 富,增添滿滿的喜氣,同時也成為拍照
金湖鎮往年都會在元宵節前夕舉辦猜燈
打卡熱點。尤其正值武漢肺炎的緊張時
謎活動,並提供湯圓、棉花糖、炸物等供民
刻,盼以此祈福溫暖人心,帶給大家一
眾免費食用,吸引大批民眾參與,已經成為
點點力量,也為第一線人員祈福和獻上
金湖鎮過年尾聲的小傳統;無奈今年因武漢
感謝。
39
詩詠七鶴戲水 ( 上 ) 文/洪春柳 圖/許永面
金門仙山
七鶴戲水奇穴
龍脈蜿蜒 蘊育出七鶴戲水奇穴
蔡厝先祖甚重風水 禮聘風水先生尋得真脈
話說
「天機洩漏
金門是塊仙地
我將失明
太武山是倒地不起的仙人
蔡家能供養我後半生?」
龍脈由中國大陸崑崙山
「能!」
順勢南下江南 明太祖朱元璋黃袍加身 憂心忡忡於另一位真龍太子的出現 派江夏侯周德興 南下「尋龍穴、敗地理」 這一尋 尋到了金門舊金城 蓋了座六百年來歪斜不墜的文台寶塔 以斷龍脈
約定既成 失明的風水先生住進了蔡家 時日一久 老主人換新東家 一日 丫鬟端羊肉而來 先生正喜孜孜要大快朵頤 丫鬟心直口快 「這羊是掉進糞坑淹死的」
失去龍脈風水的金門 也失去了蘊育出天子的地利 鬱卒不出的龍脈之氣 終日繞著太武山徘徊流轉 日久 竟轉成了七鶴戲水的奇穴
先生一驚 猛然醒悟 …… 終於決定破穴 「祖墳有變 水聲濺濺 必須重挖」
40
創 想 天 地 ─ Creative wor ld
一挖 清水湧出 先生以墓水三洗眼 再挖 水聲更急 三挖 群鶴沖天 一隻、兩隻、三隻…… 復明的風水先生眼睜睜看著白鶴飛走 不忍之心油然而生 「抓住牠!抓住牠!」 慌亂中 眾人抓住了最後一隻鶴 因為慌亂 鶴眼、鶴腿、鶴背都受傷了
明末的金門 人才濟濟 七鶴群飛 牠們化身為………
一鶴張敏 (1434-1485)
原來 這就是「七鶴戲水奇穴」
青嶼張敏
七鶴
以張公公的身份
七位大富大貴的金門子孫。
忠謹恭慎 侍奉明憲宗 保育明孝宗
41
權重一時
紀妃有孕
傳言
張公公受命
張公公曾代行君權七日
連夜將之打入冷宮
御筆硃批
男嬰哇哇落地
勢如中天
張公公心生不忍 密藏撫養
明真宗年間 浯洲亂事、倭寇擾民 戰亂中
日流月逝
張父為仇家誣造不義
皇上依然苦無子嗣
一族坐罪
鏡前髮白
長者戍軍、幼者閹割
喟然長歎
童年的張敏
深知皇上心思的張公公
因而入京
伏地稱罪
成為太子貼身的近侍
「萬歲有子 !」
成為皇上寵信的公公
……
總督十二團營 皇父、皇子初會日 紀妃頻頻囑兒 春秋日高的憲宗 苦無子嗣
「穿黃袍的那個人 , 就是你的父親!」
專寵善妒的萬貴妃
皇上端看亭亭六歲的幼兒
嚴控後宮
眉目清秀
一聞有喜
童顏天真
必命墮胎、溺嬰
儼然似己 不禁悲喜泣下 ……
42
創 想 天 地 ─ Creative wor ld
侍奉憲宗 保育孝宗 張敏歿後 御賜工部造墳 居所題名「重恩堂」 張氏家廟前 立有特殊尊貴的「蟠龍搶珠」石鼓 民間流傳著 「三元及第人間有 七日權君天下無」的傳奇。
大氣一喘 正對穴口的田浦即飛沙走石、草木難生
( 註 : 三元 / 鄉試解元、會試會元、殿試狀 元)
誰能拆下皇后的七層寶塔? 誰敢移走娘娘寶塔的磚石?
二鶴圍頭皇后
曾經 金門動用了十八位官人
圍頭屬於中國大陸 隔海與金門田浦相望 田浦古城 落日美景燦爛至今 泰山古廟鼎盛至今 傳說 圍頭位居魟魚穴上 孕育出一位皇后娘娘 寒暑變遷 魟魚的長尾一掃 圍頭就天旋地動、風沙滿城 為解圍頭人之苦 圍頭娘請得高僧作法 建築七層寶塔一座以鎮壓魚尾 這一鎮 圍頭風調雨順、四季平安 但樂了大陸圍頭 可苦了對岸的金門田浦 七層寶塔太重 魟魚的一呼一吸需要鼓足大氣
頂著十八枝宮傘 浩浩蕩蕩渡海到圍頭 但面對強勢皇后 還是無功而返 只留得浯諺一句 : 「十八個查埔官 不及一個查某皇后」 …… 千載難逢的良機! 青嶼張公公「權君七日」 首要之務 解金門鄉親之苦 御筆朱印 親自下令 「拆除圍頭寶塔三層」 三層寶塔一拆 圍頭魟魚鬆了一口大氣 從此 臉不紅、氣不喘 田浦的風沙也不再颼颼作響。
43
李福井 文學作品展側記
我選擇一條人跡稀少的路行走
70
文圖/妙華
金門睿友文學館 109 年第一檔(1 ∼ 3 月),特別邀請資深媒體人李福井老師展出其日 記、手稿、資料、照片及著作等。以「我選擇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路行走」為主題舉辦講座, 這句話也概括了他從文青到如今 70 齡,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他用「我人生的青春時光, 泅泳在台北的新聞大海之中;我人生的黃金歲月,貢獻給家鄉這塊土地。」作為他整個 人生的註腳。
44
創 想 天 地 ─ Creative wor ld
上圖 ─ 金門仙洲南音社理事長贈送 CD 予李福井老師。 下圖 ─ 金門仙洲南音社演唱南音共襄盛舉。
化局前局長呂坤和、科長陳榮昌,以及藝文 界人士及鄉親,近百人齊聚一堂參與盛會。
筆耕 70 年 寫下土地記憶 活動一開始,由碧山社區志工演唱〈阮 的家鄉是碧山〉歌曲迎賓,繼而由仙洲薪傳 南音社學員演唱南音歌曲揭開序幕。現場並 提供 100 本李福井老師最新力作《現代赤壁 古寧頭》,贈送來賓。 活 動 於 109 年 1 月 1 日 下 午 2 時, 在 碧山睿友文學館舉行開幕儀式,由館長陳長
何桂泉科長以承辦方致辭時說,感謝
慶主持,文化局圖書資訊科何桂泉科長代表
陳長慶館長,經由縣定古蹟睿友學校為金門
局長列席指導。出席的貴賓計有:行政院金
點燃一把文學之火,希望從睿友學校出發,
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翁明志、縣議員李應
透過文學照亮金門。翁明志執行長致詞時表
文、縣議會秘書長陳建興、金沙鎮鎮長吳有
示,人的生命有限,精神生命無限,李福井
家、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陳益源、文
老師以島民的角度寫戰史,值得敬佩。金大
45
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陳益源則說,李福井現在
「世界上哪一個作家,不是由寫練出來的,
為金門寫歷史,未來金門一定會記得。縣議
尤其,像我這樣自負的人,為了目標,上刀
員李應文則指出,對他來說這是一場元旦文
山,下油鍋,也樂意接受。」儼然是一個年
學洗禮,希望在兩岸重要關鍵上,許多歷史
少輕狂的文青。
能夠被紀錄,並透過文學以古鑑今,藉以教 育下一代。
第二、大學時期,那時大學的錄取率只 有 13%,金門人能考上大學尤其不容易,千
字裡行間 回首寫作歷程 此次李福井老師 70 文學作品展,將依 不同時期,以六個主題呈現,分別為: 第一、青澀時期,高中時開始寫日記, 他形容一手拿著七九步槍,一手拿著筆桿, 想要破繭而出。他 18 歲的日記這樣寫著:
李福井老師作品充滿對金門家鄉的關懷。
46
創 想 天 地 ─ Creative wor ld
里迢迢飄洋過海到台灣讀書,交通不方便, 經濟壓力很大,只能埋首圖書館苦讀。這一 段時期的日記,敘述了他學思的過程。 第三、學成返鄉,首先編《正氣中華報》 軍聞版,後來編副刊寫方塊,先後寫「浯江 夜話」、「聽濤隨筆」、「台北夜未眠」。
當時寫過〈假使搭飛機像坐汽車〉、〈千金 之妻〉、〈上帝的囚徒〉,皆屬剃刀邊緣之 作,如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象。 第四、遠遊台北,這時在《中國時報》 工作,後來到馬祖當兵,外調《馬祖日報》 編報紙寫社論,退伍時獲馬防部政戰主任兼 政委會秘書長頒贈「馬報椽筆」獎盃。1999 年出版《古寧頭戰紀》與《古寧頭歲月》, 在立法院舉行新書首發會,為將來的戰史寫 作跨出第一步。 第五、鮭魚回流,台北退休之後又返 鄉服務,這時有兩個工作重點:首先在金門 展開地毯式田野調查,後來深入大陸與台灣 採寫,十年之間書寫超過百萬字,完成十幾 本書籍;其次創立金門書院道藝學會,禮聘 大師來金開講,提昇地方文化內涵與生活層
上圖 ─ 來賓排隊等待李福井老師親自簽書做為紀念。 下圖 ─ 展場參觀情況一隅。
次,開啟了生命的高度,被譽為浯島最美的 人文風景。 第六、退休之後,返回第二故鄉台北, 仍然選擇人煙稀少的地方,臨海而居,時常 讀書寫作。回首來時路,一步一腳印。
筆下金門 持續的文學之路
理事長。著有:《與心靈有約》、《古寧頭
李福井老師金門古寧頭人,文化大學新
戰紀》、《古寧頭歲月》、《丹心》等文學
聞系畢業,曾任職於金門《正氣中華報》、
與文史作品二十餘部。曾獲:國家出版獎、
《金門日報》、台北《中國時報》、《中時
國史館文獻佳作獎、兩岸漂母杯散文獎、圖
晚報》、《自立晚報》、《大成報》,為資
書金鼎獎及浯島文學獎長篇小說優等獎等獎
深媒體人。2006 年返鄉從事田野調查、口
項。
述歷史採寫,足跡橫跨兩岸三地,採訪的人 超過 300 位。亦從事專欄、戰史、傳記、小
透過李福井老師的日記、手稿、資料、
說創作;並曾任金門大學駐校作家、金酒胡
照片及著作等,讓民眾探尋他的文學之路,
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金門書院道藝學會
尋訪這 70 年來的筆下光陰。
47
金門 春天的花 文圖/藍茵
春城無處不飛花 自然變幻多姿 真妙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國曆約在二月三至五日,今年在二月四日 立春,農曆正月十一,我們傳統的農業社會,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總是 覺得春是溫暖的,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萌發的,適合耕耘、播種。俗諺有:「上元夜, 生啊踏倒棚,二月二,生啊滿滿是。」意思是農曆正月十五、二月初二,都是最好的播種 時節。
春天來了,百花都開了,滿眼盡是花紅柳綠。
喜歡自然的我,對金門這塊土地充滿熱
宋朝詩人張栻,曾有一首「立春偶成」的詩:
情,因此常常親近泥土的香味,不是在自家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的田地裡轉悠,就是走向公園綠地;對自然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充滿好奇的我,很喜歡觀察對環境,常常被 感動!就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這首詩的大意是說:「立春了,天氣漸漸
48
轉暖,冰凍的霜雪雖然還有,但已經很少了。
在同安渡頭的海邊一處野地裡,紫色的
春天的到來,連草木也都知道。」眼前的一派
枸杞花,獨自在山野間孤芳自賞;在農試所
綠色,充滿了春天的生機。一陣東風吹來,感
的土地上,成片的波斯菊,宛如一張花地毯,
覺到春水碧波蕩漾。
讓孩子追逐著跑進它的懷抱裡,風微微的吹
島 嶼 生 態 ─ Island ecology
上圖 ─芳香萬壽菊。
右圖 ─馬鈴薯花。
下圖 ─郁李花。
動著,那花香自然在空氣中流動,耳邊揚起的是一
農試所還有一整片的原生種「豆
陣陣的鳥語,讓我忽不住想要和鳥兒一搭一唱:
梨花」,踏春時,我走過那花海,拿
春天的花
著相機,不停的捕捉它與藍天共美的
是多麼的香
精彩畫面,因為是沿著池塘而種,所
秋天的月
以有時是花與水波共映的美麗,香味
是多麼的亮
則濃郁的迷漫著整個休閒農場,我放
少年的我
慢腳步,讓花香包圍著我,沉醉其間,
是多麼的快樂
是整顆心都被花香收買了。
美麗的她不知怎麼樣 路過東半島,在那宛如故事小村 據說這一首「少年的我」是由李七牛(黎錦光)
的郊外,一塊小小的田,倚著房屋邊
作詞作曲,輕快的旋律,讓我一邊賞花一邊哼唱起
種滿黃澄澄的油菜花,在陽光裡閃閃
來,好像要和那些蟲鳴鳥叫相唱和一般,因為唱著
發亮,它打開了我的眼我的心,把獨
唱著心花都開了!心情是那般的快樂,是春天的百
特的花香送到我身邊,風一來就彼此
花打開了我的心。
推擠著,風走了又像沒事般的傻呆著,
49
豆梨花與蜂-甜蜜。
50
島 嶼 生 態 ─ Island ecology
左圖 ─波斯菊。
右圖 ─香菜花動心。
我也想擠進去,和它們一樣在陽光裡開心的
上,噼哩啪啦,樹上有如火樹銀花般,掛滿
傻呆著。
紅色小燈籠;最著迷的是叉尾太陽鳥,啾啾 啾的叫個不停,我就守在樹下,咔嚓咔嚓的
走進自家的田園,才發現鄰家的荷蘭豆
拍個不停,尤其有陽光的早晨,最是好時機。
花,不用打扮就彷彿擦了腮紅一般,有的含
法國著名的畫家莫內,自學成才的布丹,影
苞有的盛放,千嬌百媚;再走到自家的菜園
響莫內極深,他主張「一定要去尋找自然的
裡,春天的腳步比我早早來過了,我家的荷
純樸的美」、「要頑強地保留最初的印象」。
蘭豆也秀出腮紅般的花兒,茼蒿的鵝黃花海
對此,莫內也深以為然,因為在他的內心裡
迎風搖曳,即使是那一小畦的香菜,也想要
也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莫內曾經寫道:
與大家爭美,小小的花兒似乎不起眼,但那
「自然變得非常美,一切都顯得變幻多姿,
香氣卻悄悄的鑽進鼻尖,怎麼也推不開。
真是妙極了!」讓我深受感動,對這塊美好 的土地,一定要多親近、多分享。
表妹家的馬鈴薯開著紫色花,讓人想要 一探究竟。走進一看,那浪漫的紫色簇擁的,
朋友送的芳香萬壽菊,搭著立春的順風
的確是一朵美麗的花,纍纍的馬鈴薯躲在泥
車,在女兒牆大放異彩,鄰居走過都不忘回
土裡,花兒兀自開心的迎風送香。
頭望一望,直誇花香、花美。
屋外的櫻花樹,立春後,彷彿一夕爆 紅,又像過年小小孩偷偷的把鞭炮掛在樹
春天,在那裡?花香就在那裡!讓我們 歌頌:春天的花,是多麼的香!
51
春之美音 浯島鳥蹤 文圖/陳秀竹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是我們朗朗上口的唐詩,幸福的是生活在金門的我們,春天, 如果你仔細聽,一定會發現詩人描寫的意境,就在我們的身邊,「春眠不覺曉,處處聞 啼鳥。」
慈湖畔的賞鳥約會
52
金門的鳥類資源豐富而且特別,因此十
因此,透過金門縣野鳥學會的邀約,
分受到喜愛賞鳥的朋友青睞。我們何其有
來自四方八面的愛鳥人士在元旦的美好
幸,可以擁有如此美好的自然生態!且不需
假日裡,大家有一個特別的約會,我們
要花太多的時間,就可以親近這些活潑愛歌
一起齊聚在古寧頭雙鯉湖畔,走進慈湖
唱的鳥朋友,尤其有些是冬天來金門做客,
這一片美好的濕地,腳下是綠色的草地,
牠們的生活多樣而且多變化,令人著迷!
池塘邊的灌叢是陸鳥穿梭的生活空間;
島 嶼 生 態 ─ Island ecology
初探高蹺鴴、池鷺。
一走進池畔,大家用肉眼即可看見金門最
反嘴鴴;我是第一次觀察到,特別的興奮!
佳鳥朋友花嘴鴨悠游池中,鳥會的同仁幫
彷彿交了新朋友,牠的羽色以白色為主,
忙架起單筒望遠鏡,讓賞鳥的朋友們可以
間雜有一長條的黑色羽,非常吸引大家的
更清楚的欣賞花嘴鴨的羽色和其覓食的動
目光,特別的是長長的喙有些往上翹,牠
態,大家都沈醉其中。有的媽媽帶著孩子
的腳長而顯得身形高挑,水中的波紋漾
一起來,媽媽拿著鳥書和孩子分享,啊!
動,有時還可觀察到鳥與自己的倒影,在
原來花嘴鴨的嘴巴前端有一點圓圓的黃色,
池畔鳥與影搖曳。每一隻鳥的動作和羽色
有如金門早期農家種的「番仔豆」,所以
都各不相同,有青春的鳥友眼力極好,觀
在地的孩子也愛叫牠「番仔豆鴨」,好像
察仔細,提問說:「牠為何每一步都似乎
牠是我們生活中的夥伴一般,那樣親切!
舉步維艱?彷彿慢動作一般!」我回她說: 「那就好像我們去游泳,腳從水中提起和
再往前走,鳥會的薛老師眼睛很亮,
一般在陸地上走路是不一樣的,因為多了
發現前面的池塘有一小群反嘴鴴,連忙架
水的重量,妳可以發現問題,就非常的
起單筒,讓大家可以從望遠鏡清楚的認識
棒!」
53
54
島 嶼 生 態 ─ Island ecology
賞鳥樂-同樂。
大自然美好的樂音 接著我們來到了慈湖的步道,是漲潮,
我們在池塘邊,看鳥兒飛啊飛!我們
湖面上有一些雁鴨科的水鳥,享受春江水暖
的心也快樂。金門,許多人喜歡這個小小
的美妙滋味,還有鷺鷥科的鳥,像是一個大
的島,遠方來的鳥朋友也喜歡金門,快樂
家庭,彼此吵雜著、交流著,好像我們一群
是會傳染的,我們沐浴夕陽中忘了回家,
喜愛賞鳥的大、小朋友,彼此分享著鳥類的
遨遊天空的飛鳥,自由自在,我們的心都
生活,那般的快樂!
被留住。
往另一邊的池塘,一番天地美好景象,
薛老師趁著太陽尚未下山,帶我們往
有些鷸科的水鳥小群的聚集在水邊,追逐著
水邊的步道前進,來到這裡再往慈湖的沙
食物,不時的用喙啄著水面,細長的腳輕踩
洲望去,原來這裡有一小群遠來的嬌客白
著水邊,勤快的覓食,時而一起飛往空中去,
面琵鷺和黑面琵鷺,但是要拍到並不容易,
不一會兒再次回到池塘的邊緣,那裡有食物
倒是大白鷺和蒼鷺,搶著上鏡頭,從一片
吸引著牠;有幾隻高蹺鴴,分散的也在池塘
蘆葦林遠望,只見牠們三三兩兩,兀自站
邊覓食。冬日午後的陽光,帶著溫暖的熱度,
立,是白天覓食辛苦後的休息?或是策劃
驅走了一絲絲的寒意,讓鳥兒好整以暇的快
明天行程的路線?
樂享受食物之美。 往回程時,在另一個池塘發現一隻池 忽然天空遠處,點點黑點慢慢放大,大 家驚喜的發現,是鸕鶿歸巢了!排成隊伍的
鷺,安靜守著滿池水芙蓉,有智慧的望著 遠方,等待食物上鉤。
鸕鶿,浩浩蕩蕩,有時好像飄在空中的仙樂 一般,像極了高高低低的音符,風兒和鳥兒
我們沐浴在夕陽中,這群快樂鳥,把
合奏的交響樂:「我現在要回家!我快樂要
我們的心,揪在一起,自然陶冶我們的心,
回家!哈囉!哈囉!肚子飽飽好開心。我開
依依道別,相約再會。
心要回家,好朋友,晚安喔!」
55
找尋你的咖啡味 文圖/洪苡家
56
常 民 生 活 職 人 系 列 ─ M ade in K inmen
你的童年回憶是什麼呢?是拿媽媽的口紅偷偷塗得滿臉? 玩飛行員遊戲時,拿著胸罩充當飛行眼鏡? 還是偷偷躲在房間內狂吃奶粉? (如果是補不完的習…那真是抱歉) 我的童年回憶都留在那單純但充滿兩岸緊張戰事氣氛的金門……, 通訊被限制,沒有飛機,只能坐軍艦往返台金的時代…
我印象中的金門到處都是綠油油一片,望眼過去,除了樹就是阿兵哥。 每當夜晚來臨,滿天星斗及大而圓的月亮,是我們最好的照明。都市 及現在科技進步下的孩子們,你能想像連紅綠燈、路燈都沒有的樣子嗎?
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 玩躲貓貓最刺激不過了! 資源稀少加上對台交通不便,能吃到的零食也寥寥無幾,好在金門是 落番(閩)/ 南洋客的大本營,每次都很期待南洋親戚寄來好吃好玩又新 奇的零食玩具;其中最深刻的,莫過於家裡偶爾會喝一種既香又甜的黑色 飲品。
57
左圖 ─ 咖啡經營和朋友分享。
右圖 ─ 三輪咖啡車上路了。
首先,燒開一壺熱水,拿一個白
某一天,住在新加坡的叔叔邀我一同開咖啡
絨布網子,放入黑色粉末……,將熱
館,一口答應的當下就衝去報名咖啡創業課,在
水緩緩注入網內,接著再加上幾顆方
一連串的密集進修後,也陸續取得歐洲精品咖啡
糖,伴隨著甜甜香氣,一杯好喝的金
協會(SCAE)金杯認證和烘豆師認證,美國精品
門式南洋咖啡就完成了。
咖啡協會(SCAA)杯測師認證,也上了義式咖啡 師,各式精品咖啡沖煮法等。
我的咖啡初體驗 我的甜甜童年印象……
雖然最後沒能完成和叔叔一起開店的夢想, 但也因此開啟了我自己的創業人生。一開始礙於
長大後隨著家人搬到台北,在這 步調快速的都市裡,每當覺得身心疲 乏需要安慰時,打開音樂,舀一匙咖 啡,看著咖啡液一滴一滴的落下,心
資金有限,決定先從時下最流行的網路電商做起, 在台北做了一陣子後,「看不到,聞不到,更喝 不到咖啡」,總覺得這種和客人零互動的模式, 讓人很無感。
情也跟著平緩了,在這小小的片刻, 雙手捧著咖啡熱熱喝著,感覺小時候 家鄉的甜甜回憶,溫暖的感覺再度包
因此,又搭上三輪車熱潮,毅然決然決定回 到美麗的家鄉。金門咖啡車,正式上路了。
圍著我。 回想起第一天營業,竟然忘記帶鮮奶,首位
58
這美好的味道是我對咖啡的印
上門的顧客還熱心的專程到鎮上幫忙買鮮奶,在
象,或許也在此時,一顆小小的咖啡
漸漸上手後,更加享受這種自由自在,又處處是
豆默默地在心中發芽。
美景的行動咖啡生活。
常 民 生 活 職 人 系 列 ─ M ade in K inmen
小時候習慣說「以後」要怎樣怎樣的, 結果反而把生命都白白送給了時間,因此 決定不要等老了才退休返鄉,要好好活在 當下,「每天在這麼漂亮的地方工作,眼 裡心裡都開心,也不再像以前當上班族時, 那樣渴望休假出國了」。 除了在莒光樓擺攤,也參加各種園遊
「耳掛包」結合招財進寶等春節意象。
會、活動等,或配合公司單位做現場沖咖 啡活動,此外,也熱情參與每年一度金門
藉由自己烘豆、製作耳掛包、煮咖啡
國家公園舉辦的單車香格里拉,主動免費
等,日前還試著開了簡易的手沖咖啡入門
提供咖啡讓騎士充電後再繼續上路;想法
課,讓金門在地居民更加認識每天喝的咖啡
很簡單,主要是覺得身為腳踏車一族,當
是怎麼一回事。
然要義無反顧支持囉!(今年很感謝國家 公園看到我的心意,還特別送感謝狀一幅)
轉眼間,回金門也已快 2 年了,感恩一 路上喜愛我、支持我的人們,因為有你們,
我 最 大 的 使 命, 便 是 透 過 參 與 各 種
讓我「心有多寬,夢想就有多大」,希望大
活 動, 努 力 推 廣 我 的 自 有 品 牌 Meedori
家藉由一杯咖啡,體驗簡單美好的小時光。
Coffee,中文音譯「米荳立」,取接近日文 「綠色」的意思及發音,和我喜歡簡單、 自然的生活態度相仿。
這是屬於我的故事,來∼坐下來喝杯咖 啡,換我來聽聽你的故事吧……。
59
與童玩野趣
金門人氣零嘴常民食俗
文圖/楊再平
在那個沒有麥當勞和星巴克的時代,這些金門人兒時的人氣零嘴和閩南文化美食小吃, 和台灣人和大陸人的兒時有何異同 ? 您還記得有哪些 ? 長甚麼樣嗎?例如:泡泡糖、油 炸粿、馬花炸、好吃糖、嘴齒糖、叭咘麥芽膏、鹹酸甜、腳車餅、牛軛餅、桶餅、麵茶、 索仔粿、金剛豆、寸棗糖、花生粩、芝麻粩、排仔膏、口酥、米香、貢糖、燒肉粽、炸鹹粿、 粥糜、鹹粥、麵線盤、麵線糊、炸棗仔、芋粿炸、蚵仔炸、薄餅(婆餅、七餅、拭餅)、 涼粉、紅龜粿、發粿、雞餅、嬰仔茶、燕菜(宴菜)、魚丸湯、娘惹糕、番仔餅、滿煎疊、 蚵疊、花螺、蟹魁(嗆蟹)、五香肉捲……。
60
懷 舊 古 早 味 ─ K inmen S oulfood
金門總舖師文化 台灣或金門飲食文化中,對於從事辦 桌服務(有如西式外燴)中,負責掌廚的 廚師尊稱為「總鋪師」,是對於一個具備 烹飪技能的廚師的敬稱,相當於現代餐廳 的主廚、行政主廚或料理長。 台灣和金門民間在喜慶及佳節時,各 聚落村莊有鄉民一起聚餐的習俗,通常是 由村莊居民自行料理,再分享給村莊裏的 居民。
台灣「潤餅」金門稱為「擦餅」、「拭餅」。
遊客對一個旅遊目的地的印象和記憶, 往往是在舌尖上的!例如,福建稱為「薄餅」
( 為婆餅之訛 ),和台灣稱為「潤餅」的地方 美食,在金門稱為「擦餅」或「拭餅」,俗 稱「七餅」是取其諧音。金門可以將此節慶 美食文化,包裝行銷設計成「閩南文化美食」 或「觀光美食」,讓遊客體驗手持取食或自 包自食樂趣,可創造獨特文化旅趣。 像文化園區曾運用清明節前舉辦的「清 明聽講古、包七餅、緬懷先賢蔡復一」活動, 讓兩岸遊客和鄉親體驗兩岸三地包卷食俗文 化和內容異同,並聽耆老說金門七餅(拭餅) 源起於先賢蔡復一夫人的故事傳說,很能接 地氣,另外金門餐宴的總舖師文化也是一絕。
傳統金門餐宴獨樹一格。
61
古早金門的館棧菜 古早金門人稱餐廳為「菜館」,金門 的總舖師稱為「館棧」,更發展出喜宴時 的「館棧菜」。根據綽號「黑人」的金門 葡京餐廳老闆、總舖師出身的顏章團說, 這道喜宴菜譜有十二道,出菜順序謹守「一 盤一碗」的原則,乾盤和湯碗交互端出, 第一道菜「冷盤」,第二道菜「燕菜」, 第三道菜「對菜」,第四道菜「全雞」, 第五道菜「鹹點心」,第六道菜「甜飯」, 第七道菜「全魚」,第八道菜「豬腳鮑魚
五福大拼盤。
湯」,第九道菜「對菜」,第十道菜「蹄
作家魚夫(林奎佑)訪談金門顏章團師父說,
膀配刈包」,第十一道菜「魚丸湯」,第
這 24 道為:1. 雞卷 2. 炸鳳尾蝦 3. 蒜蓉肉 4. 燕
十二道菜「禮餅配鳳梨湯」(或桂圓湯)。
菜 5. 紅 燒 魚 6. 燒 豬 肝 7. 豬 肚 菱 子 湯 8 芋 角雞 9. 甜飯 10. 硬烘(蹄膀發粿)11. 軟烘
62
此外,傳說古早金門人宴客還有所謂
(蒜蓉酸筍煮魚片)12. 鯊魚丸湯 13. 荸薺
「一桌食,一桌看」的習俗,全程 24 道菜,
赤肉湯 14. 筍炒魚片 15. 麵線盤 16. 八寶飯
只吃其半,另一半用來擺排場,據我曾隨
17. 茶水 18. 禮餅(五仁或豆沙餅)19. 甜湯
懷 舊 古 早 味 ─ K inmen S oulfood
(旺來湯)20. 豬肺炒菜花 21. 菜頭煮魷魚
22. 鳳凰元寶 23. 甜點心配清湯 24. 燒麥加 清湯。菜色相當豪華豐富,有民間版的「滿 漢全席」美稱。 金門的這些總舖師文化,遠比在一般 現代餐廳內吃的制式或旅遊餐菜色有更多 變化,藉由菜單的美食想像力,打動旅客 的味蕾與舌尖。
美食文化結合旅遊推展 美食文化結合旅遊的推展模式,如:
2006 年左右,筆者曾提議大陸南平市延平 區結合當地食材,由美廚和文史專家研究 設計規劃推出「鄭成功文化宴」。非常感 謝延平區旅遊局長張水源當年的認同與實 踐,目前已成當地旅遊必點選的盛宴。 「成功文化宴」共有:「銅關相聚」、 「鄉鼓列陣」、「劍津笋宴」、「銀刀護駕」、
上圖 ─ 料羅催發。 下圖 ─ 延平條陳。
「延平條陳」、「仙霞巡邏」、「嚴陣以待」、 「瑞龍迎君」、「苦志守節」、「永曆賜印」、 「料羅催發」、「同舟共濟」、「時來運轉」、 「一片丹心」、「青史留名」、「千秋群頌」 等 16 道菜,直觀地將鄭成功光輝耀世的戎 馬生涯做了生動而豐富的美食闡述。 金門故事,從史前貝塚到民國設縣,
其他金門民間還有一些「閩南童玩」
後續歷經國共戰爭洗禮,歷史變遷軌跡中,
如:筷子槍、竹田蛉 ( 竹蜻蜓 ),拍矸轆 ( 打
英雄賢士甚多,已成兩岸傳奇,也可以研
陀螺 )、擉箍子 ( 打彈珠 )、放手巾、滾鐵
究如何將故事入菜 ( 如進士與瓊林宴 ) 及入
環、踩高蹺、抖空竹、旱地龍舟、層層疊、
酒 ( 如生產限定限量版的年度或金門故事高
跳七星 ( 跳格子 )、 蹌瓦 ( 跳房子 )、黏蟬仔、
粱酒 ),相信只要有創意和美味,都能觸動
摸石頭過河、燜土甕仔等閩南「古早味」
人心,一定可以為金門旅遊創造一些美食
童玩和遊戲,也可適當選擇規劃來營造和
文化驚奇與驚艷!
滿足遊客的懷舊情懷與旅遊玩趣。
63
金門麵線的故事
來一碗金門麵線
文圖/楊再平
閩南地區特別是金門,很喜歡吃麵線,是國民級的常民美食。閩南的麵線,閩東稱為索 麵,閩北稱為線麵。這種常民麵食小吃,在海峽西岸的閩東(如寧德的穆德麵線)、興化、 閩南、閩北、潮州、海南、客家等民系中和海峽東岸的台灣、澎湖(如澎湖西衛麵線)、 金門、馬祖(馬祖老酒麵線)等地區都很流行。甚至日本有一種夏季的季節性代表美食 稱為「風物詩」,就有一道麵線美食名為「流水麵線」。只是各地的麵食製作法、名稱 和料理手法各不相同。 例如老一輩金門人和老兵吃金門閩南麵線時,有時也喜歡淋上一杯或幾杯金門高粱酒, 讓麵香中透著酒香,成為金門最獨特的「高粱酒香麵線」。
64
懷 舊 古 早 味 ─ K inmen S oulfood
上圖 ─金門曬麵線。 左圖 ─掛曬麵線呈現瀑布狀。
金門麵線特色 金門麵線是金門本地人喜愛的麵食, 尤其適合老年人與兒童,其製作為純手 工,主要引用金門純淨無汙染水質,配 合金門獨特天候,經由分麵再透過風吹 日曬自然曝曬乾燥而成,所以陰天、雨 天時,麵線就無法曝曬。傳統金門麵線 每卷常疊成 8 字型或直線型,代表「發」 和「長壽」。麵線製作不添加任何防腐 劑,可以在常溫下隨意存放,保存期限 約為一年。金門麵線和台灣麵線最大不 同之處,是在製作過程中,不加鹽巴。 金門麵線是遵循古法製作的手工麵 線,吃起來口感不鹹,更 Q 更香更好吃。 另外地區民眾也常利用自產的石蚵煮成 「蚵仔麵線」,成為金門著名小吃之一。 麵線沿街垂掛曝曬的特殊景象,有 如麵線瀑布。一般觀光客到金門旅遊, 都會讚嘆這種常民文化景觀。
65
傳統金門麵線吃法: (一)乾拌麵線 (二)湯食麵線 (三)金門吃法是加海蚵、小腸或大腸及 豬血煮一鍋。麵線爛而不糊,再配 上一些油炸現物(如 : 芋頭炸、炸雞 捲、鯊魚炸……),就成為許多出 外金門遊子最想念的家鄉味。
現代金門麵線創新作法: 現代金門麵線廠商已發展出多種口味 的麵線,有原味、紅麴、芋頭、山藥、高粱、 蕃茄、紫地瓜、南瓜、蔬菜等選擇;製作 訴求不加防腐劑、不漂白,常存放也不易 發霉變質,吃起來口感細膩且柔韌。
66
懷 舊 古 早 味 ─ K inmen S oulfood
邀請徐順偉師傅示範麵線冷食創意料理。
除了麵線有名之外,許多廠商創新研 發的醬料也是一絕,多種口味醬料,如蒜 蓉醬、沙茶醬、香椿醬、牛蒡醬、麻辣拌醬、 豆腐乳醬、海鮮干貝醬、油蔥酥、蔭豉小 魚干、香辣小魚干等不同風味,千奇百醬, 以滿足現代消費者各種口味,便於直接拌 進麵線品嚐。還因應搭配組成多種精緻麵 線禮盒,當作伴手禮餽贈親友。
麵線故事之一:慶生
麵線故事之三:豬腳麵線
在 台 灣 和 金 門, 大 年 初 七 稱 為「 七
豬腳麵線是福建、台灣和金門常見的
元」,也就是人的生日,所以這一天要吃
一道美食菜餚,由滷豬腳加上麵線組成,
素麵線。華人慶生日,多有吃麵線的習慣,
常於祝賀祝壽時運用,尤其是在閏月時給
長長的麵線就是代表富貴長壽,所以,初
長輩祝福,生日時祝壽,還有災難過後,
七吃麵線,也含有自己慶祝生日的意義。
如出獄、出院等,一定要服用,有消災解 厄去晦、添福添壽的意味。有時豬腳麵線
麵線故事之二:蔣公壽麵 據說這種壽麵,是以前蔣中正總統生
也代表在外地求學工作的遊子濃濃的鄉愁, 吃一鍋滷豬腳加麵線可以滿足思鄉的情緒。
日來金門「避壽」時,金門駐軍每個師都 會準備的美食文化。
豬腳麵線。
蔣公壽麵。
67
麵線故事之四:麵線糊 金門飲食文化許多源自大陸福建泉 州。傳說乾隆皇帝南巡時,來到泉州羅 甲村,沒什麼好菜可端上檯面招待皇帝, 正好有一位秀才的妻子急中生智,想盡 辦法翻出一些之前剩下的豬骨、魚刺, 處理乾淨後全扔下鍋熬湯,她再加入麵 線碎與地瓜粉,做出了一碗有模有樣的 麵線糊。乾隆吃了龍心大悅,進而賜名 「龍鬚珍珠粥」,其實就是「麵線糊」。
麵線糊。
福建泉州人更是麵線糊的死忠支持 者,許多老泉州人和金門人的早餐,是 喜歡一碗麵線糊配上一根油條,有道是 「沒吃過麵線糊,就不算是泉州人」。
麵線故事之五:瓊林宴之蚵拌麵線 金門瓊林耆老蔡清其表示,「瓊林宴」是由 北宋徽宗於瓊林苑設宴宴請新科進士開始,後來
這道泉州的「麵線糊」小吃是自助
則成為瓊林每次祭祖後的固定菜色。以現在來
式豪華版的配料,除了主原料有細麵線、
看,金門的瓊林宴菜色,實屬樸實無華,但也喻
地瓜粉,還可隨自己喜歡加入如大腸、
含了先祖對後代祖孫的殷殷期盼:「蒜仔炒肉」
小腸、蝦仁、豬肝、魷魚、鴨心、豆腐、
喻長壽、「白斬全雞」喻起家、「蒸魚剝塊」喻
滷蛋、煎蛋、醋肉(炸肉片)、香腸、
魚躍龍門、「芋頭蒸香」喻祖孫繁榮、「蚵拌麵
香菇等多種配料。
線」喻久久長長,寓意「五世其昌」。
瓊林宴之蚵仔炒麵線 ( 蔡清其、江秀梅提供 )。
68
懷 舊 古 早 味 ─ K inmen S oulfood
︽大條年︾做菜粿知多少 文圖/陳麗玉
一、什麼是《大條年》﹖ 有一句老生常談、耳熟能詳的閩南話俗諺:「三年一閏,好歹照輪。」沒錯!農曆曆法 中,每三年會有一閏,十九年置七閏,今年是鼠年又逢閏年,但凡農曆是閏年,在金門本地 俗話就通稱為《大條年》。一般的農曆一年約 354 天,國曆一年約 365 天,所以每三年就要 加一個閏月。也就是說,農曆曆法中,每三年會有一閏,十九年置七閏,今年正是閏年,共 有十三個月。今年是陽曆、農曆皆閏年,稱為「雙閏」,金門民間有逢閏年要做「菜粿」祭 祀神明、土地公的習俗,讓「菜粿」這傳統點心,更增添一層傳奇色彩。
二、《大條年》的習俗: 民間以為《大條年》諸事較為不順,因此,民間傳統習俗已久,家戶都會做「菜粿」, 用十三個「菜粿」祭祀神明土地公,十三個「菜粿」就代表閏年中的十三個月,祭祀完後, 要拿一個「菜粿」丟到外面給狗吃,因為人們相信「天狗食月」,象徵著狗把多出來的閏月 吃掉,也稱食閏。期許神明和狗吃了這美味的食物後,能讓全家平安度過來年,這又被稱為 「食閏」,且該項習俗要在農曆二月初二日前完成。
69
三、「陽曆」與「農曆」對 「閏年」的算法不同: 據上網查有關閏年的資料稱:以月亮 盈虧訂定的農曆平年約 354 天,比陽曆少 了 11 天,所以為了符合四季變化與地球公 轉,約 3 年要置閏一次。陽曆中有閏日的 年份稱「閏年」,沒有閏日的年份就稱是 「平年」,平年為 365 天,閏年為 366 天。 「閏年」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是每四 年才有一次 2 月是 29 日?長這麼大了,每 年無知的日子照過,逢到閏年(俗稱大條 年)就跟著村民習俗做菜粿,拜土地公, 祈求平安,從沒用心去深究其原由。 據上網查知:大陸天文學家、南開大 學教授蘇宜表示,2020 年為閏年,2 月就 有 29 天,全年共有 366 天。農曆庚子鼠年 也是閏年,因為有「閏四月」,因此全年 將會有 384 天。
月又超過了,故而採用適時增加閏月的辦法 來調節。有閏月的年份也叫農曆閏年,包含 加閏月的規則是每個月中,凡含有中氣的算 正常月份,不含中氣的就算是上一個月的閏 月。農曆鼠年的「閏四月」就是上一個月 ( 四 月 ) 的閏月。 蘇宜教授表示,陽曆 2020( 今 ) 年從 1 月 1 日 進 入 新 年, 但 2020 年 1 月 25 日 才 開始農曆庚子鼠年的大年初一。在這一段時 間內(即 1 月 1 日至 1 月 24 日),農曆(己 亥)豬年還沒過完,因此,在這期間出生的 仍然屬豬而不肖鼠。到現在才真正知道原來 生肖歸屬是如此算法的,「學問真是浩瀚無 止境的。」相信讀者大德們也樂意知道這些 有關知識吧 !
四、「客兄粿」是噱頭名稱 「菜粿」又稱為「菜包粿」,本縣烈嶼 鄉青岐村景點「王仙姑烈女廟」前有一攤販 大嬸常在那裏叫賣「客兄粿」,問其為何此
蘇宜教授更指出:陽曆和農曆各有不
菜粿會叫「客兄粿」﹖她也說不出原由,我
同的歷史淵源和曆法規制。陽曆每 4 年設
想是把很平常的菜粿換成一個比較聳動怪異
一閏年,凡陽曆年數能被 4 除盡的年份為
的噱頭名稱,比較能吸引客人的好奇與注意
「閏年」,若被 4 除不盡的年份則為「平
吧!其實吃起來,皮就是 QQ 的,內餡以紅、
年」,2 月僅有 28 天,因此 2020 年為閏
白(乾的 ) 蘿蔔絲加蝦米、絞肉、豆干、筍
年。 但 對 整 世 紀 年 如 1900、2000、2100
等材料,有點類似客家「菜脯粿」,每個售
年,只有前兩位數也能被 4 除盡的才是「閏
價 15 元,上一次陪小叔小嬸等前去烈嶼遊
年」,否則仍為「平年」。
玩,我們只是好奇隨意買幾個來分享品嚐而 已,其實並沒甚麼特別好吃。
我國農曆根據月象確定一年的日期和 月份,根據 24 個節氣來確定年長。24 節氣 從第 1 個冬至一直排到第 24 個大雪,逢單 的稱為中氣;24 節氣反映的是太陽周年運 動,由於 12 個月的天數不夠年長,13 個
70
懷 舊 古 早 味 ─ K inmen S oulfood
五、「菜粿」的作法: 因應習俗《大條年》的來到,我自不能 免俗,必須做菜粿,對於做菜粿,從小到大,
耳濡目染已經有做菜粿的經驗了,相信地
紫三色 ),也有用芋頭 ( 淺紫色 )、南瓜 ( 橘
區每個家庭都自己獨特的餡料比例與嗜好
黃色 ),為了讓粿皮顏色顯得亮麗,今年我
的風味,很類似「拭餅」的菜餡料。做法
買了小南瓜、地瓜、兩包糯米粉、一斤太
與用料大同小異,大部分用糯米粉、少量
白粉;內餡則準備筍塊、絞肉、蝦米、香
太白粉、地瓜,僅在粿皮的顏色上稍有變
菇、豆干、豌豆、紅蔥頭、青大蒜、菜脯、
化而已,一般最原始的是用地瓜 ( 黃、紅、
鮮海蚵等備用。其步驟如下:
( 一 ) 粿皮:
( 二 ) 作法:
1、先將南瓜、地瓜去皮蒸熟搗成泥狀。
1、先放入備好炒熟的餡料,再加放些許洗好 濾乾的鮮海蚵,再將入餡的粿皮對口捏實 封住,用粽葉或烘焙紙或黃槿葉墊底。
2、將煮好的糯米粿婆 ( 量約 3 - 4 塊 ) 和入 糯米粉、太白粉和勻,加些許沙拉油揉 成一大糰後,再平均分成大小同大小糰, 捏成碗狀凹型或擀成大餃子皮狀待用。
2、放入蒸籠,用大火燒開水後,改以中小 火煮約 8 - 10 分鐘就完成。
71
林章楩
保鄉衛金門
文圖/林麗寬
林章楩,清代人,生卒年尚待查考。字蒼翹,號荔汀,金門後浦人,祖籍福建漳州長泰 縣望族林氏。據《金門縣志 • 人物志 • 武績》和《金門先賢錄》第三輯載錄: 林章楩的父親林文湘,字珠卿,學者稱秋泉先生,博覽群書,擅長詩及古文詞,為歷任 官員所讚頌,可惜在林章楩 20 歲時過世。家境貧困中,林章楩仍力學不倦,常與孝廉李 世宜互相切磋,學問更加精進。遊學長泰縣學府時,《金門先賢錄》記載曾補增廩生(《金 門縣志》則載為廣生)。曾應允提軍竇振彪的聘任用事,備受尊敬與禮遇。肄業熬風書 院時,參加年歲大考榮獲優等,省城大老皆讚譽器重。
後浦南門林氏宗祠(忠孝堂)拜殿。
72
古 今 人 文 ─ Cultural Customs
林章楩個性豪放不羈,善於談論,欽
為加強防禦寇賊,林章楩與文武官員籌
佩戰國時代齊國魯仲連功成不受賞、歸隱
議防守戰策:紳士林可遠挺身獨捐四百鄉勇
而居的為人,遇事敢言,尤其栽培後進不
民丁的械餉,並由林可遠與弟外委林榮邦、
遺餘力。生子 6 人,67 歲卒。其子林資熙,
營員鄭玉麟率領固守要地。歲貢生林焜熿偕
字警甫,清德宗光緒元年(1875 年)乙亥
六品頂戴許侯熊、廩生許瑞瑛,生員郭以鏡、
恩科貢生,不慕榮利,以師儒自任,授徒
許春奎等在城隍廟團練壯丁,日夜巡邏。許
甚眾,當時雋才許多出自他門下,可惜未
侯熊又赴福建永寧各處招商載米接濟,金門
40 歲而早逝,令人惋惜。其子林資杰,字
人心因此大安。黃德美見知金門已加強整軍
及甫,歲貢生。林資杰之子林乃斌,字劍
備戰,以為林章楩出賣他,特派戰艦 40 餘艘、
芝,優廩生,辛亥革命時,被推舉為「同
龍艚 10 餘艘,於 6 月 16 日直襲金門後浦,
盟會」的金門會長,抗日時期僑居新加坡,
發砲擊鼓,聲震海天。
著作許多的詩文,流傳海外。 黃德美船艦初抵金門,其他鄉鎮奸民紛 清文宗咸豐 3 年(1853 年)4 月,「小
紛趕至後浦觀戰,意圖乘機搶掠。林章楩親
刀會」海澄人黃德美(《金門縣志》載為
自督戰:由把總彭奪超先派百餘人壯勇扼守
黃得美)作亂,攻占廈門,戰力強勁,游
東門尾許厝墓要害,壓制內變。又恐奸民內
擊鄭振纓戰死,提督施得高退守劉五店。
應寇賊,再命人謹守火藥桶。寇賊在船上見
僅一海之隔的金門人心惶惶,奸民許款……
岸邊遍地皆兵,而內應偏無動靜,氣勢大減。
等又斂財勾結黃德美,總兵孫鼎鰲、縣丞
林章楩督軍迎戰之餘,見我方火藥將盡,急
郭學典倡議用緩兵計拖延,緊急求助林章
刻回家運補接濟,軍民見此情景,膽氣無不
楩。林章楩慨然曰:「寇深矣,當拼此七
振奮,終讓黃德美攻占金門不得。翌年,官
尺軀,為數十萬生靈請命。」換言之,林
軍也終能收復廈門,斬殺黃德美,化險為夷。
章楩認為賊寇危害日益壯大,決意奉獻個 人,保衛金門全島軍民。
當初寇首黃德美破游擊、敗提督時,氣 勢旺熾,無人能抗,倘使金門不幸被攻據,
於是,林章楩義不容辭與署中書辦黃
將使黃德美挾無敵手的氣燄,讓偌大福建淪
求駕單舟面見黃德美說:「金之於廈,一
落戰場。如再讓黃德美與襲戰金陵,使江西
孤島耳,地瘠民窮,家無百金之蓄,人無
潰敗得無招架之力的廣東寇賊整合,則海寇
十日之糧,何足以煩師旅;許款無賴,欲
勢力愈發強大,海寇流毒將永無寧休。「黃
以圖報復,恣貪餮,必聽其言,恐遠近人
德美之亂」平定後,論功行賞,林章楩竟不
人解體。」意即強調「金門僅是孤島,民
在名單之列,但林章楩依舊泰然處之,毫不
窮地瘠,不值得費心奪取;且許款無賴漢
掛意。
不過借你黃德美名氣貪求個人私利而已, 你與他為謀,將眾叛親離。」黃德美聞言,
林章楩保鄉衛土一片忠心,天地可鑑。
同意取消攻據金門,並欲加以留用,林章 楩卻設計逃回金門。
73
金門最先晉升少將之一的黃廷川將軍
軍紀楷模
黃廷川少將(2 排右 1)與蒞金參訪貴賓於「毋忘在莒」勒石前留影(哲嗣黃國 揚提供)。
文圖/楊天厚
黃廷川(1935-2015),金門縣金沙鎮西園里田墩村人,是金門最先晉升少將的兩位武 將中之一位。
據張火木刊登於《金門日報》的〈金門將軍人才數據分析與解釋〉一文載述:「在 1985 年之前,金門尚無子弟有機會能夠晉升將軍。金門將軍中,第一批晉升少將者,是顏忠誠與 黃廷川,他們二位是同期同科同學,也同時晉升少將(1985 年 1 月 1 日晉升、陸官 39 期砲 兵官科)」(案應為 31 期)。
74
古 今 人 文 ─ Cultural Customs
黃廷川於 1958 年「金門中學高中部」 畢業,因愛國心及家庭貧困,放棄保送大 學而投考「陸軍軍官學校」第三十一期升 讀。正欲赴台就學時,適逢「823 砲戰」, 交通受阻,被迫延遲三週至 9 月 21 日,才 到鳳山官校報到。
1962 年秋季,以第三名佳績學成,榮 獲先總統蔣中正親授乙等績學獎章,任陸 軍砲兵少尉。歷任排長、連長、營長、砲 兵指揮官、師長、軍參謀長等。1985 年元 鄉彥黃廷川少將戎裝照(哲嗣黃國揚提供)。
旦晉升少將,時任職於嘉義市山仔頂,陸 軍第五十八軍參謀長。
勤學卓越 成就穩健軍旅生活
1986 年 7 月擔任陸軍一四六師少將師
黃廷川,除隸屬汶水華房黃廷講第十七
長,後番號變更為二 0 三師,負責新兵訓
世裔孫,也是「金沙國小」於 2013 年建校
練任務,駐地為台南縣官田鄉,轄三個旅
一百周年校慶的傑出校友,更是民國以來,
及砲兵指揮部及直屬營連。其中三個旅含
金門黃姓宗族的第一位將軍。
括師司令部與直屬連與六 0 九旅駐官田營 區、六 0 八旅駐大內營區、六 0 七旅駐新
綜合黃廷川將軍手稿簡介及于郁金在
中營區;砲兵指揮部轄四個營,駐台南市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中〈金門籍黃廷
砲兵飛彈學校,擔任校勤教學示範任務;
川將軍 10/5 日辭世〉該文報導如下:
師直屬後勤部隊駐隆田營區。1988 年 8 月
▲
黃廷川中將珍藏的勳章。
75
黃廷川少將(前排左 3)攝於總統府(哲嗣黃國揚提供)。
調任陸軍二十一軍馬祖防衛司令部副司令官
故里任職。1993 年 3 月,向黨部申請調
(副軍長)職務。
回「臺灣省省黨部中央委員會」擔任專門 委員兼考紀會委員。1997 年 6 月離開黨
重視親情 回歸家庭 1989 年 8 月,其母親年高病重住院,因 考慮長達 30 年的軍旅生活未能晨昏定省; 以及夫妻結婚 24 年聚少離多,愧為人夫和 人父,黃廷川將軍堅決離開大半時間服務於 金馬外島的軍旅生涯,而改調固定上下班的 私立中原大學軍訓總教官。1990 年 3 月,改 調台中私立東海大學,就近照顧家庭。
1991 年 9 月退役,獲中國國民黨派任 「金門縣委員會」主任委員,再次返回金門
76
古 今 人 文 ─ Cultural Customs
職,1998 年 5 月,因老同鄉兼同學的顏 忠誠中將薦請,獲准膺任「福建省政府政 務委員」。2002 年 2 月正式退休,深居 於台中市。 黃將軍生前每天晨間六時至七時三十 分,夫妻相偕共同學習太極拳,怡然自得, 歡樂無窮。2015 年 10 月 5 日(農曆 8 月
23 日),因多發性骨髓瘤病逝於台中,距 誕 生 於 民 國 24 年 6 月 1 日( 農 曆 5 月 1 日),享壽 81 歲。
▲
陸軍步兵第一四六師師長任命令(軍字第 26761 號)。
▲
前總統馬英久頒發給黃廷川中將的旌忠狀。
點滴縈繞 難忘的軍人身影 「父親很重視家庭觀念,只要家中有
章有寶星獎章一星、二星、三星、四星各
人過生日,一定全家外食慶賀。每週五晚
多座;景風甲種獎章、乙種獎章各多座;
上,父親也都會盡可能排除事務,趕回家
弼亮甲種獎章多座;金甌甲種獎章多座;
與家人共進晚餐。」回憶歷歷往事,黃將
陸光甲種獎章多座;忠勤獎章多座;華夏
軍兒子黃國揚不勝唏噓。
獎章多座……等;堪為國軍官兵的楷模、 金門子弟學習效法的標竿。
「小時候住在眷村,父親卻不大喜歡 我跟眷村的小孩一起嬉玩,因當時眷村內 有很多小孩的爸爸述職在外,教養較為不
黃廷川將軍,締造金門黃氏宗親的一 頁傳奇!
足,父親怕我受到影響。」憶起幼時生活, 黃國揚侃侃而談。 「父親對我要求很高,童年的寒暑假, 都會帶我到部隊寫作業。有一次,父親駐 守樹林,我還跟車去送便當給幫忙農民割 稻的部隊士兵食用。」對父親的點點滴滴, 黃國揚邊追憶邊話說從頭。 一生忠黨愛國、盡忠職守、獎掖下屬、
黃國揚(左)接受訪談,與筆者合照。
照顧家庭的黃廷川,獲獎無數,計榮獲獎
77
黃振良老師新書發表會紀實
金門徙衍古同安家族聚落 文圖/言安
金門睿友文學館於 108 年 12 月 21 日上午 9 時 30 分,舉辦黃振良老師《浯江衍派── 金門徙衍古同安內地的家族聚落》新書發表會,由文化局黃雅芬副局長主持。數十位鄉 親齊聚睿友文學館大廳,人手一本新書,懷著興奮的心情,聆聽黃老師深入淺出並輔以 數十張相關圖片精闢的導讀,與現場聽眾共同分享這段金門極為重要的歷史發展過程。
78
古 今 人 文 ─ Cultural Customs
陳長慶擔任引言人。
金門人說在地事 在地作家寫古今 黃振良老師新書發表會,是睿友文學 館揭牌開館以來,首次為縣籍作家舉辦的 新書發表會,由陳長慶擔任引言人。黃老 師 係 西 園 人, 擔 任 國 小 教 師 33 年, 民 國
91 年退休後成立「金門縣采風文化發展協 會」,並擔任第一、二屆理事長,從事金 門地方文史、閩南文化及鄉土語言調查研 究工作。現在是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 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理事,並受聘為廈門 市閩南文化研究會顧問、廈門市博餅研究 會顧問。歷年來,不論擔任金門縣政府觀 文化局黃雅芬副局長致辭。
79
黃振良老師與鄉親共同分享金門歷史發展過程。
光解說員的培訓、參與閩台兩地各種文化 研討會,都積極推展金門文化,著有:《金 門古式農具探尋》、《金門民生器物》、《掬 一把黃河土》、《蠔鹽之鄉話西園》、《江 山何其美秀》、《金門古井風情》等文史 與文學作品 27 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史 學家。 黃老師說:金門先民移徙入島最早的 時間,大概有兩段時期,一是晉朝八王之 亂開始,中原士民開始南遷進入晉江流域, 也逐漸渡海浯洲;第二時段是唐朝貞元年 間,在島上設場牧馬,加速了浯洲的開發, 也從此居民日增。兩宋時期則是閩南先民 移居進入金門島的高峰期。據現存各姓氏 譜牒資料記載,以來自泉州晉江者居大多 數。以往我們只注意到閩南人移居入島的 問題,卻忽略了往外移民的開始。
80
古 今 人 文 ─ Cultural Customs
同根同源 尋覓先人遷徙足跡 金門居民遷往同安內地的時間,大約 集中在三段時期:一是元末明初,由於元 代以役定戶籍,許多島民被列入「鹽戶」 或稱「灶戶」,不但生活艱苦,而且是世 代相替相襲承擔製鹽的工作,所以許多人 外遷甚至潛逃內地;第二段時期是明代中 葉,從明英宗正統 14 年,福建內地的農 民起義,到嘉靖年間金門附近沿海的倭 寇、海盜不斷上岸殺戮蹂躪,使得許多居 民,特別是為官及以教書為業的人,紛紛 內遷在同安內地落籍。第三段時期則是明 末清初,政府厲行遷界,大量居民被迫內 遷,到康熙二十年展界後,雖有一些人返 回故土,但也有不少人已經在內地立足, 不願返鄉。
鄉親齊聚一堂參與黃振良老師新書發表會。
黃 老 師 在 2018 至 2019 這 兩 年 內, 在
楹聯,以及住屋的門楣上,或者是祖先牌
金門縣文化局的支持下,針對古同安縣(今
位、祖墳上,都記錄著與浯江祖籍地有關
廈門市)轄區內,由金門徙衍出去的家族聚
的文字,而且大部分連始遷祖的名諱、來
落,進行全面性的訪查。據黃老師實地調查
自浯洲哪個村子都記得非常清楚。所以說
結果統計,在第一段時期遷移內地者有 19
自古以來,金門都必須仰賴與外界的聯繫
個家庭,第二段時期有 16 個家庭,第三段
才得以生存。由這項調查的完成,也可以
時期是全部島民都必須內遷,根本無法取得
看出金門人一向崇天敬祖、重視宗族文化,
任何數據,只是這段時間是大逃亡時期,許
才使得許多金門人不論走到哪裡,都能知
多家庭都無跡可尋,到金門與內地統一後,
道自己來自浯洲的血緣來歷,這是一項無
許多家庭已經和原先內遷的自家族人混居合
形的潛在力量,值得我們好好珍惜。
一,所以有記載的反而很少。 黃振良老師《浯江衍派──金門徙衍
飲水思源 金門人與土地的連結
古同安內地的家族聚落》新書發表會,除 黃雅芬副局長親臨指導,縣議會秘書長陳 建興、仙洲南音社理事長陳榮泰、退休校
但當初內遷的人家,經過數百年的繁 衍,至今早已成了一個大家族,有些已經由 一個家庭發展成好幾個家族、好多個聚落 了,非常可貴的是這些家族至今都知道他們
長陳順德,以及地區諸多文史工作者如陳 炳容、王先正、王金鍊、陳榮文、李木隆、 陳成基等人與數十位鄉親全程參與,可說 是一場成功的新書發表會。
的祖先是從「浯洲」這個鄰近的島上遷過去 的。至今他們的家廟、宗祠重建碑記、石柱
81
金門禁絕鴉片煙毒史話
金門
文圖/林金榮
金門的近代歷史發展,除了因清廷政府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廈門開放為五口通商, 英國鴉片由此進口,再傳入金門,吸食鴉片習尚成為禍國殃民災害。二次世界大戰時, 也因日本人占領金門,強迫百姓栽種罌粟,將鴉片供給為侵略物資,而有一段禁絕鴉片 的史話。
清朝道光年間,舉國上下官兵普遍吸
鴉片之事。煙毒的氾濫,導致閩南地區開始
毒,雖然曾經一度嚴禁,但仍不能制止。道
尋求供應較便宜煙膏,由華僑從海外攜帶鴉
光 19 年(1839 年)湖廣總督林則徐,上表
片種子,交與農民廣為栽種提取,收入利潤
痛陳其害:「煙不禁,則商日貧,民日弱,
較其他農作豐厚,一時蔚為風潮。
數十年後,豈惟無可籌之餉,抑且無可用之
82
兵。」道光 24 年(1844 年),御史杜彥士
甲午戰爭後,日本人占據台灣,1896
的參奏,就有提到金門鎮總兵官竇振彪吸食
年台灣總督樺山資紀發出諭告,明令除政府
歷 史 金 門 ─ K inmen H istor y
上圖 ─ 金門地區有罌粟花圖案的瓷磚。 左上圖 ─ 熬煮提煉鴉片的銅煙鍋。 左下圖 ─ 用來秤鴉片膏的小戥。
輸入外,禁止民間輸入鴉片,百姓中如有吸
毀數百套煙具作為貫徹政令宣導。1934 年
食成癖者,允許其在一定的規定下,當作藥
1 月,金門成立禁煙督察分所,公布有關寓
品使用。1900 年日本在台灣設立鴉片專賣
禁於征的禁煙章則,后浦由蔡尚德承包,組
局,對嗜好者加以登記,定量配給,藉以吸
織稽查隊;但是最後也走上鴉片專賣制度,
收民間的資金。
設立鴉片特貨公賣,禁煙督察處發給特許牌 照,始准開業。煙館憑牌照領取煙貨,同時
民國成立後,雖然嚴令各省剷滅鴉片,
規定煙民須領執照,緝私隊隨時搜捕煙民勒
金門依中央政策行禁煙嚴例,凡吸者比照私
令領取執照,煙館主人吸煙,也要領有執照。
槍通緝,但也根絕不了吸食鴉片風氣。軍閥
辦法頒布實施後,常因民間私賣煙土猖獗,
割據時期,尚將鴉片栽種視為財政稅收的來
緝私隊也趁機自肥,發生不少衝突糾紛。
源。1928 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成立禁 煙委員會,11 月 1 日,福建省政府派禁煙
1937 年 10 月 26 日,金門淪落日軍之
調查員到金門來督導禁煙事宜,以公開燒
手,日本為實現原有的鴉片政策,提倡隨著
83
其監督執行各村應栽種的配額數量工作。以 公發罌粟種子,成熟收割集體交由廈門公賣 局收購加工,個人不得私藏和販賣,每年出 產鴉片約 1,000 斤。當時日軍已經將管理一 般民政的偽金門地方治安維持會改為偽金門 行政公署,納入廈門市的管轄範圍。日軍也 允許煙民吸食煙毒,惟須持鴉片槍烙印,違 者處罰,於是金門的煙館林立,染上毒癮的 煙民日益增多。1941 年,國民政府頒布查 禁煙法令,但也管不到金門這個淪陷區。
1945 年 8 月抗戰勝利,光復以來政府 重申把禁毒列為中心工作,嚴格執行、三申 五令限期戒絕,公賣科分派管理各戒煙所庫
吸食鴉片器具之鴉片燈。
存公膏,禁止民間私藏鴉片。1946 年 4 月, 金門縣衛生院奉命附設戒煙所,煙民調戒辦 對外的侵略擴張,主要是以台灣鴉片產能設
法,依照縣政府執行戒絕者,共計 285 人。
備總量,以及製造技術和鴉片管銷經驗能
同年訂 1947 年 6 月為最後期限,不論吸食、
力,在其「共榮圈」占領地,規畫分配為生
販賣、私種,均一律處以死刑。並於 1947
產、製造、消費及配合警察特務系統和獨占
年六三禁煙節紀念日,發起在縣政府門口廣
利益的施放,進而掌控當地的社會治安和情
場,舉行盛大拒毒大會,當場燒毀煙毒、煙
報。從 1939 年 10 月開始,日軍強迫全島農
具,參與遊行者,高達 3、4 千人。
民種植鴉片,偽行政公署召集鄉長開會,令
煙槍頭的製作工藝精美。
84
歷 史 金 門 ─ K inmen H istor y
鴉片煙具之煙鏟(上)與煙籤(下)。
然而飽經戰爭的金門局勢依然動亂不 安,人民把煙毒、賭博、政治舞弊現象列為 金門社會的三大禍害,一直到 1949 年,民 間仍不能全然禁絕鴉片的吸食與走私販賣。
1951 年 8 月,行政公署成立臨時戒煙 所,將金門地區得有癮者 24 人,勒令戒絕。
1955 年實施動員戡亂時期肅清煙毒條例, 前後得癮者 9 人,一律勒令戒絕,煙毒才真 正肅清根絕。 金門地區流傳的〈鴉片歌〉勸世人:「鴉 片是土,食了糊塗。」百年來官方禁煙令形 同具文,民間染上煙癮者不乏有典讓祖產、
上圖 ─ 吸食鴉片時放置煙膏的小皿。
變賣妻兒的案例,金門禁絕鴉片煙毒史話更
下圖 ─ 鴉片煙膏盒。
當為後人引以為戒。
後浦地區仍有幾處鴉片間的舊址。
85
109 年 1~3 月 藝文活動
金門縣文化局
展演 活動
時間
地點
「性平好神 . 破除魔咒」台灣國家婦女館 暨縣市婦女中心聯合巡展
108/12/01 ∼ 01/31
金門尚義機場航空藝廊
清流激湍 - 水墨十人展
01/18 ∼ 02/10
金門縣文化局第一展廳
01/18 ∼ 02/10
金門縣文化局第二展廳
02/13 ∼ 03/03
金門縣文化局第一展廳
02/13 ∼ 03/03
金門縣文化局第二展廳
08:00 - 17:30 08:00 - 17:30
迎春納福 2020 新春版印年畫聯展
08:00 - 17:30 金門寫生聯展
08:00 - 17:30 金門縣多年國小 - 藝奇想樂學生美術展
08:00 - 17:30 「金門城舊址區域文化資產價值評估計畫」 02/15 公聽會 19:00 - 21:00 金門縣陶藝聯展
金門城社區活動中心一樓
03/06 ∼ 03/24
金門縣文化局第一展廳
03/06 ∼ 03/24
金門縣文化局第二展廳
03/27 ∼ 04/09
金門縣文化局第一、二展 廳
每週六
金門縣立圖書館 南棟一樓兒童區
08:00 - 17:30 王衛煌 . 黃邦培 - 島嶼鄉情攝影聯展
08:00 - 17:30 金門縣美術家聯展
08:00 - 17:30 週六外文繪本故事屋
10:00 週日中文繪本故事屋
每週日 10:00
86
藝 文 訊 息 ─ Ar ts ac tivities
金門縣立圖書館 南棟一樓兒童區
金門元宵燈會 活動
時間
地點
西園有緣田鹽雕展
02/06 ∼ 02/14
西園文化館
01/01 ∼ 03/15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
09:00 - 21:30 「愛與和平」鄉土奇源- 李錫奇生命藝術展
09:00 - 17:00
文化園區 活動
時間
地點
「愛與和平」河金宗源- 河南與姓氏源流展
01/01 ∼ 03/15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
「愛與和平」漢字起源- 博物館甲骨文特展
01/01 ∼ 03/15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
「愛與和平」 深河遠流南傳文化特展
01/01 ∼ 03/15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
「愛與和平」 兩岸名家和平書法展
01/01 ∼ 03/15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
「藝啟尋金.愛上博物館」 常民文化展
01/01 ∼ 03/15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
「閩風藝響.兩岸閩南」 文創交流展
01/01 ∼ 03/15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
09:00 - 17:00 09:00 - 17:00 09:00 - 17:00 09:00 - 17:00 09:00 - 17:00 09:00 - 17:00
烈嶼鄉文化館 活動
時間
地點
浯江飛羽攝影展
01/01 ∼ 02/28
烈嶼鄉文化館 二樓展覽廳
08:00 - 17:30
87
《金門季刊》徵稿啟事 一、《金門季刊》以季刊形式,一年共發行四期,紀錄與金門有關之鄉土特色、人文采風、 風土民情等,舉凡有關金門的歷史、自然、文化、藝術、飲食方面等主題,皆歡迎各界 投稿。 二、投稿方式及須知:
1. 為響應環保,一律以電子郵件方式投稿,請寄至 kinmenqp@gmail.com( 投稿信件「主旨」 為文章名稱 ),來稿需檢附投稿者基本資料。
2. 每人每季限投稿作品 1 篇。 3. 本刊僅接受尚未公開發表之稿件,投稿文章內請標明標題及文 / 圖作者姓名或筆名,以 WORD 檔、新細明體、12 號字繕打,字數長度限 1500 字內,另請投稿者附上相關照片, 說明宜精簡,附加圖檔解析度需 300dpi 以上 ( 註 ※ 請以原始檔案傳送不要壓縮 )。
4. 投稿不得違反著作權法之規定,文責自負,嚴禁一稿多投、抄襲、篡改、竊盜等不道德手 段非法占有的稿件,一經發現終身不錄用。
5. 本刊編輯小組對錄取稿件內容保有刪修權,作者投稿後視為同意,投件後恕不退稿;投稿 文章若未能採用,恕不另行通知。
6. 經本刊採用之文稿,投稿作者需簽署「著作授權同意書」,不限次數在非商業性或非營利 性用途之下,進行數位化典藏、重製等加值流程後收錄於資料庫,以電子形式透過單機、 網際網路、無線網路或其他公開傳輸方式,提供圖書館用戶進行檢索、瀏覽、下載、傳輸、 列印等服務行為,如於「國家圖書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立臺灣圖書館」等公共圖 書館以「數位典藏」方式保存金門文獻,提供公眾進行公開查詢及閱覽等服務行為。
7. 來稿一經刊登,即致贈稿酬及當期期刊 1 本,本刊稿酬為每字 1 元、圖片採用費為 300 元 / 張 ( 註文、標點符號、圖片說明不計 ),但每篇文章費用以不超過新台幣伍仟元為原則。 金門縣文化局《圖書資訊科》 電話:082-323169 轉分機 206
線上閱覽 金門季刊電子書
@issu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