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妤瑄

About me 陳妤瑄 學號 信箱 指導老師 王國信
前言/ 感受生活和持之以恆的學習是設計的來源, 平衡好休息與工作,並且擁有良好的心態, 才能做出更好更有創意的設計。
摺空間 砌築:織理與物件 木工工作營 細部語法&空間對話 助教題-刀片盒 助教題-灌注 1-10頁 11-18頁 19-30頁 31-32頁 33-40頁 41-48頁 49-54頁

摺 空 間 將一幅繪畫名作幾何化, 在重新理解圖面中的空間, 建立出不同的三維空間模型。







:
畫面沒有殺念,只有滿紙的寧靜和關懷,整個畫面是這樣的美,這樣的寂寞, 又是這樣的令人心如止水,然而雖然寂寞,內心卻倍感溫暖。 線稿 轉化過程: 沿著每個輪廓線去畫每一條 延伸到整個畫面的線, 再結合原圖,畫出我認為重要的線 草圖
畫家
亨利.盧梭 ( ) 畫作說明 : 整體色彩深遠幽暗,然而遠處的羣山,獅子的脊背, 以及吉普賽女人的綵衣都鍍上了一層神祕的月光,所傳達的是一種內心的寧靜, 在月色下,熟睡的吉普賽女郎,穿着彩色線條的服裝,膚色是黑的, 獅子雖然是危險的動物,也不曾將她驚醒,靜謐的氣氛如同詩一樣,




正圖 將原圖轉成黑白照,再依照每個區塊的深淺去畫出漸層, 表現出高低差 多面圖 線條圖








草模 正模 由多面圖發展立體模型的空間高低差










草 模 正 模 由 發想

8顆10x10x10cm的立方體進行以2cm為單位的變形, 每顆不小於4cm,不大於16cm,8顆互相卡接, 串成總長為80cm的長方體。























Perspective Top Right





爆炸圖

砌 築 : 織 理 與 物 件 承接 題,選擇一顆最特別的 , 進行多元向度的重組關係, 6顆以上的灌注物重組產生新的秩序性, 找回那些棲息在淡水的石頭、磚牆、 水面上的織理性。







解說 建築物外部的旋轉樓梯 我擷取其中的階梯和 旋轉往下繞的特性, 以及它呈現的顏色, 凸顯階梯產生的陰影。
























上層 下層
FRONT VIEW
ISOMETRIC
SIDE VIEW SIDE VIEW
FRONT VIEW
TOP VIEW
ISOMETRIC
























單 元 組 合 最 終 模 型 設計想法: 利用階梯的元素, 排出一個有時向上延伸有時像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組合, 整體像是人行走的軌跡。

從學著如何使用機具到組裝單元, 再由單元去發想我們要怎麼銜接每個單元, 且最終裝置的長相和我們應該在哪再加木條, 讓裝置牢固的在基地上。 木 工 工 作 營

細 部 語 法 & 空 間 對 話 觀察細部,分析材料銜接語法和材料特性, 轉化並發展成單元模組,選擇基地, 思考出能與該空間產生意義的裝置設計。









細部 基地 許多人在坡道中走動,時常低頭滑手機, 沒有好好觀察過身邊的環境, 人們在穿越過此裝置時就可順便放下手機, 甚至觀察到光線穿過壓克力板後產生的效果, 此裝置也可讓中島更明顯的分割兩條走道, 中島上的小窩還可讓假日爸媽帶來的小朋友 躲進去和在外面的爸媽互動。











單元發展-1 單元發展-2 單元發展-3






表現圖 正 模 利用壓克力板可彎曲的特性,編織在圓木棍上, 再用薄木板固定圓木棍,將編織好的單元組裝後, 可彎出一個拱形,產生空間, 左邊的通道是給小朋友穿梭通過,右邊則是大人可行走的區域。

期 末 發 表 會 將第四題的想法實體化, 製作出1:1模型放置基地上。


PLAN ELEVATION SECTION ISOMETRIC SCALE 1:32 右邊像小帳棚的地方一面是封閉空間, 另一面人們則可進出,且可以坐在裡面休息, 左邊的圓形則是人可隨意調整它的形狀, 人可通過的拱橋則會隨著圓形改變產生高低變化。






1:1模型製作過程






細 節 圖


助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