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

Page 1


Story Continues—— Ullens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Written by: Jingchen Liu Photography Courtesy of: Ullens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Introduction

孔令楠 《只有她的身體》

Only

four years since The Ullens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UCCA) has

been founded, but it has made a great impact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It is a nonprofit art organization, which was the first one founded by westerner.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UCCA, every move of it has been with all kinds of discussion. In four years, the UCCA brought many great exhibitions to Chinese audiences. In this

spring, Mr. Ullens announced his decision of withdrawal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market and put his many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collections to the auction house.

With the leaving of Ullens, the future of this art centre which bears his name is not clear.

本期專題

2011 展覽現場 攝影:陳丹 圖片由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提供 Kon g L i ng na n On ly he r b o dy 2011 E xh ibi t i o n S c e ne P h oto : Da nny C he n C ou r t e s y o f U C C A


故事還在繼續

圖片提供: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

撰文:劉競晨

倫 斯 當 代 藝 術 中 心

引 言

( UC CA )從建立至今雖 然 只 有 不 到 四 年 的 時 間, 但 是

其對中國藝術界產生的影響卻

是 巨 大 的。 它 是 一 個 西 方 人 在

中國建立的非盈利性的當代藝

術 機 構, 從 它 誕 生 的 那 一 天,

它的一舉一動都被各種各樣的

解讀,揣測或者質疑所伴隨著。

四 年 來, 是 它 將 西 方 的 規 範 的

美 術 館 經 營 體 制 帶 入 了 中 國,

是它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個優秀

的 藝 術 展 覽。 今 年 的 春 天, 尤

倫斯宣布了撤出中國當代藝術

市 場 的 決 定, 大 批 的 藏 品 在 春

拍 上 抛 售, 伴 隨 著 尤 倫 斯 的 退

出, 這 座 以 他 名 字 命 名 的 美 術

館 的 未 來 又 會 如 何? 故 事 還 在 繼續。

003/002


Ullens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UCCA)

UCCA

is a non-profit art center founded by collectors Guy

and Myriam Ullens in November 2007,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Beijing’s 798 Art District, UCCA is housed in an original and

inspiring 1950’s industrial Bauhaus factory complex.. UCCA presents

exhibitions of established and emerging artists and develops a platform

2007, when UCCA celebrated its

grand opening at Art Factory 798, the heart of Beijing’s Dashanzi Art District.

of dialogue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Guy and Myriam Ullens are two

As an innovative and comprehensive art center, the Ullens Center for

sharing their passion for art with

Contemporary Art (UCCA)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s a compelling and

unique way of engaging with the public. UCCA offers a complete artistic

experience that combines exhibitions, programs, events, fine dining and shopping. As a non-profit art center, UCCA channels all earned revenue into supporting our exhibitions, art events and education programs.

Inspired by a childhood fascination with China, Guy Ullens began his

collection with Chinese classical paintings but soon became captivated by the creativit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s and broadened his

Belgian art collectors who enjoy

others. During their frequent visits to China over the last twenty-five

years, they have developed a love

for the local Chinese art scene and

built up a considerable collection of

Chinese art, which they have always been generous about exhibiting and lending to others.

interest to the mid-1980s Chinese avant-garde. Both Guy and Myriam

The Guy and Myriam Ullens

further their long-term goal of promoting and raising the global profile

kind in the world, is comprised of

dreamed of opening an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in China to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This dream was realized in November of

Collection, one of the largest of its more than two thousand pieces by

本期專題

孔 令楠 《 只有 她 的 身 體 》 2011 展 覽現 場 攝 影: 陳 丹 圖 片由 尤 倫 斯 當 代 藝 術 中 心 提 供 Kon g L i ng na n On ly he r b o dy 2011 E xh ib i t i o n S c e ne P h ot o : Da nny C he n C ou rt e s y o f U C C A

UC C A 入 口 UC C A E nt ra nc e


倫 斯 當 代 藝 術 中 心 是 一 座 非 營 利 的 綜 合 藝 術 中 心 , 由 收 藏 家 尤 倫 斯 夫 婦 出 資 建 造 , 2007 年 11 月正式開幕。藝術中心推出包括知名和年輕藝 術 家 的 展 覽 , 致 力 於 打 造 一 個 通 過 教 育 、 研 究 項 目 分 享 當 代 藝 術 體 驗 的 平 臺 。 尤 倫 斯 當 代 藝 術 中 心 坐 落 於 北 京 798 藝 術 區 , 空 間 在 擁 有 50

尤 倫 斯 當 代 藝 術 中 心 介 紹

尤 年代包豪斯式建築風格的廠房基礎上改建而成。

作 為 一 座 極 富 創 新 精 神 的 綜 合 藝 術 中 心 , 尤 倫 斯 當 代 藝 術 中 心 ( UCCA )立足於廣大公眾的需求,以其獨特方式向公眾展現中國當代藝術的魅力。 公 眾 可 以 通 過 參 觀 展 覽 、 參 與 教 育 項 目 和 公 眾 活 動 、 訂 購 藝 術 商 品 以 及 享 受 美 食 等 方 式 , 親 身 感 受 U CC 提 A 供的全方位藝術體驗。

尤倫斯夫婦與中國當代藝術的淵源

自 兒 時 起, 尤 倫 斯 先 生 就 對 中 國 產 生 了 濃 厚 的 感 情, 並 深 深 地 被 中 國 藝 術

家 獨 特 的 創 造 力 所 吸 引。 尤 倫 斯 先 生 的 藝 術 收 藏 始 於 中 國 古 典 繪 畫 作 品,

在 20 世 紀 80 年 代 中 期 的『 85 新 潮 藝 術 運』 的 影 響 下 , 他 對 中 國 藝 術 的 興趣更加濃厚,收藏的作品也日益增加。 尤倫斯夫婦樂於與別人分享他們

2,000多 件 , 包

對 藝 術 的 熱 愛 。 在 過 去 近 30 年間的多次訪華過程中,出於對中國藝術的熱 愛, 他 們 收 藏 了 數 量 龐 大 的 中 國 藝 術 品。 尤 倫 斯 夫 婦 的 收 藏 是 世 界 最 大 的

中國藝術品收藏之一,擁有中國歷代不同領域的藝術作品 括雕塑,繪畫,裝置和影像。

年,尤倫斯基金會在瑞士成立,並通過在中國及歐洲主辦大型展覽、 2002 贊 助 一 系 列 與 中 國 當 代 藝 術相關 的 重要國 際 活動,以 及 向美術 館和 當代藝

術 中 心 開 放 其 藏 品 資 源 的 形式,推 動 中國當 代 藝術在 世 界範圍 內的 不斷發 展,是當今最活躍的中國當代藝術的推手機構之一。

年 , 尤 倫 斯 夫 婦 創 辦 U CC, 2007 A 旨在創建一個中國當代藝術與世界對話 的 充 滿 生 氣 的 平 臺, 並 以 此 回 饋 多 年 中 國 藝 術 的 收 藏 生 涯 中, 這 片 土 地 和

生活在這裏的藝術家帶給他們的故事和感動。 通過這個平臺,尤倫斯夫婦

期 望 把 對 中 國 藝 術 家 的 支持 上 升至一 個 全新的 境 界,為日 益商 業化的 當代 藝術環境註入新的文化靈感,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003/002


several generations of artists working in a variety

of mediums: sculpture, painting, installation, video and more.

The Guy and Myriam Ullens Foundation,

established in Switzerland in 2002, promotes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by sponsoring events worldwide, lending works from its collection to

museums and art centers, and organizing major exhibitions in China and Europe. It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organizations promoting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worldwide.

The objective of Guy and Myriam Ullens in opening UCCA was to give back to China what China had given to them in their many years of collecting, and to create a dynamic platform for dialogue

between China’s contemporary creative artists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rough UCCA,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Guy and Myriam are taking their

support for China’s artists to a whole new level,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ultural

ideas and providing an antidote to an increasingly commercial and profit-driven art scene.

Lisa Le Feuvre and Tom Morton.

The 39 selected artists have been chosen on the grounds of their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last five years. All

artworks included have been produced since 2005 and encompass sculpture, painting,

installation, drawing, photography, film, video and performance, with many artists creating

new works especially for the exhibition. British

Art Show 7 will mark a change in direction from

previous years, moving away from the model of a survey show to an exhibition with a marked curatorial focus.

彼 得 · 林德伯格 《 未 知》 201 1 影 像 裝置 / 展覽現場 攝 影 :陳丹 圖 片 由尤倫斯當代藝術中 心提供 P et e r Li n d b e rg h T h e Un k n ow n 201 1 Vi de o i n s t al l at i on /Ex h ibition Scene P hot o: Dan n y Ch e n C ourt e s y of UCCA


尤 倫 斯 的 退 出

月 2 ,作為世界上收藏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最多的收藏家之一的比利時人蓋伊 尤 · 倫斯

“ 經 濟 規 律 說 ”: 不 少 人 認 為 尤 倫

斯無非也是一個商人,面對中國當代

C ourt e s y of t h e art i s t

0 1年 1

藝術作品價格在全球範圍內的走高,

300 x 2 0 0 c m

2

低納高抛是更久不變的商業準則,面

200 4

宣布將把位於北京 的 “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 的管理權轉讓給 “ 長期合作夥伴 ”,並 7 9 8 日 件中國當代藝術品,此後將尋機出售手中剩余的 3 通 過 香 港 蘇 富 比 拍 賣 其 收 藏 的 106

USA

月 4

W arn e r Bros . St ud i o, B ur bank,

將於

對這幾年嚴峻的全球經濟形式和巨大

A n g e l a Li n d val l , Ch ri s Dye,

1 0 0多 0 件中國藝術品。此舉引發了中國當代藝術界的不小震動。

的經濟回報,尤倫斯選擇了獲利出逃

的策略也無可厚非。

P et e r Li n d b e rg h

早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建立之初,尤倫斯夫婦已經意識到在中國建立非盈利性藝術機構是一件註

“ 信心喪失說 ” ;由於中國基金體

300 x 2 0 0 c m

定堅信的道路,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的時侯, 蓋伊 尤 · 倫斯和他的妻子瑪麗恩就表示他們將心 愛的英國畫家特納的作品出售是為了為籌備在中國建立一個非盈利的藝術空間。時隔四年,當尤倫

制的不健全,尤倫斯很難在中國建立

200 4

003/002

起西方體系類似的運轉模式,而且中

華 納 兄弟製片廠,伯班克 ,美國》

斯夫婦宣布退出的時侯,這個消息依然猶如一個重磅炸彈。對於他們的離開和抛售的原因,也引來 了各種各樣的聲音。

國當代藝術的學術缺乏,作品水平下

降,市場混亂等現象導致了尤倫斯對

中國當代藝術前景的信心缺乏從而萌 生退意。

此次的尤倫斯撤出中國,對中國藝術

界及藝術市場有怎樣的影響我們還要

拭 目 以 待, 但 是 很 多 藝 術 界 人 士 表

示,尤倫斯的離開從長遠來看對中國

當代藝術的發展不是一件壞事,通過

這件事,有助於反思中國當代藝術的

圖 片 由藝術家提供

發展道路,也有助於中國當代藝術更

《 安 吉拉 · 林德沃,克里斯 · 戴,

落腳於本土。

彼 得 · 林德伯格


Current Exhibition: Wang Jianwei's Yellow Signal By Zheng Yan, UCCA Art Department Director

Tips

Guy Ullens After spending 40 years

building his family business

around the world, Guy Ullens retired in 2000 to focus on

《 黃 燈 》第 一 章 節《 用

activities with his wife,

視頻拍攝現場圖

cultural and philanthropic Myriam.

汪建偉 圖片由藝術家提 供 Wang Jianwei Cour tesy of the a r tist

In

more acceptable and easily understood,

versus rest, clarity versus obscurity.

saying goes, "Spectators see the game

Wang Jianwei's Yellow Signal , he presents us with a number

of opposing concepts: motion

Superficially, these binaries seem to help us to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but in fact, their blurred interactions offer us even more complex truths.

This is where the frame of reference

becomes important: with the yellow

but it tends to bury or gloss over issues of pluralism and authenticity. As the

more clearly than the players." Perhaps

this is what exhibition-goers are meant to

ponder: whether or not they can recognize how their perspective shifts when frames of reference change or interfere.

signal being both a point of reference and a point of transition, "stop"

and "go" are simultaneously valid

courses of 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taking the green light or red light as a reference leaves us only one valid choice, either "stop" or "go".

Yellow Signal is a series of works that reveal how identity and symbols are transformed (or transposed) when the frame of reference changes.

The yellow signal's "legal state of

limbo" transcends epistemological boundaries. The absence of a

transitional point generates two

distinctly antagonistic states that can only negate, usurp or trade

places with each other. Of course, a

simplified binary world may be much

本期專題

汪建偉

A member of the boards and councils of various

international museums and art centers (including the

Guimet Oriental Museum, the Foundation Cartier in

Paris, and the Tate Modern in

贗品等待》 2011 年 8 頻錄像裝置 尺寸不固定 圖片由長征空間提供 W a ng J i a nw e i Photo still from the m a k i ng o f Ye l l o w S i g na l / C ha p t e r O ne : M a k i ng do with Fakes

London), Guy also sits on the

2011

Festival in Switzerland and is

i ns t a l l a t i o n

board of the Verbier Music

planning to help the festival expand in Asia.

8 c ha nne l v i de o Di m e ns i o n v a ri a b l e Im a g e c o u rt e s y o f L o ng M a rc h S p a c e


當下展覽:汪建偉 藝術部總監 UCCA

黃燈 ——

性更強的裝置和影像創作之後,藝術家特有的敏感、對現實世界的警

建偉早期的繪畫作品已為體制內外所共知和肯定,而由畫架轉向當代

作者:鄭妍,

汪 覺讓他的作品更具備一種先鋒的姿態。 可以說汪建偉的作品總會讓人有所思。以 “ 黃燈 ” 為例,具體來說,一個 抽 象 概 念 形 成 於 人 腦 中, 不 管 我 們 是 否 意 識 到, 因 為 這 個 概 念 有 一 個 清 晰 的 邊 界 存 在, 與 之 相 對 應 的 另 一 個 概 念 也 就 很 自 然 的 產 生 了。 比 如 運 動 與 靜 止 或 者 清 晰 與 模 糊, 都 會 形 成 一 種 對 應 關 系。 這 種 對 應 關 系 讓 我 們 認 識 世 界 變 得 容 易, 然 而 事 實 上, 我 們 卻 不 得 不 面 對 一 個 更 為 復 雜 卻 真 實、 模 糊 又 交 錯 的 對 應 關 系 群, 此 時 參 照 物 的 作 用 就 得 以 凸 顯。 黃 燈 的 狀 態 其 實 是 一 種 參 照 與 過 渡, 以 黃 燈 做 參 照, 通 行 和 停 止 同 樣 合 理。 如 果 僅 以 紅 燈 或綠燈做參照物,通行和停止必然只有一種合理的存在。 “ 黃燈 ” 這組作品恰恰揭示了這種由於參照物不同所導致的事物身份和象 征 的 轉 換, 那 種 合 法 的 中 間 狀 態 的 存 在 與 否, 已 超 過 認 識 論 層 面 所 涵 蓋 的 範 圍。 當 這 種 過 渡 不 存 在 的 時 候, 只 有 兩 種 鮮 明 對 立 的 狀 態 相 互 循 環、 相 互 否 定 與 代 替, 固 然, 一 個 簡 化 的 二 元 世 界 更 容 易 被 理 解 和 接 納, 卻 掩 蓋 或 是 忽 略 了 事 情 的 多 元 性 和 真 實 性 。當 局 者 迷 ,旁 觀 者 清 ,透 過 “ 黃 燈 ” ,

2 0 0 0年 , 尤 倫 斯 先 生

旁 觀 者 能 否 意 識 到 這 種 由 於 參 照 物 的 介 入 和 變 化 所 引 發 的 視 角 的 轉 變, 這 可能正是展覽要留給觀眾的另一種思考。

小貼士 尤倫斯先生 在 40年 的 工 作 生 涯 裏 , 尤 倫 斯 先 生 在 世 界 各 地 逐 步 建 立 起 家 族 產 業 。 決定隱出商界,和妻子一起從事慈善文化活動。

英 , 國 Verb i er音 樂 節 的 董 事 成 員 , 除 此 之 外 他 近 期 還 計 劃

身為多所國際博物館和藝術中心的董事成員(古曼東方美術館,巴黎卡地亞藝術基金會 泰特美術館) 尤 ; 倫斯先生同時也是瑞士 在亞洲地區推廣音樂節活動。

003/002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