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Design Portfolio

Page 1

PORTFOLIO

Industrial Design 2018-2023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EI CHEN
Contents Chen Wei Portfolio Product Design Better Class 01 Crescenter TISDC 2022 C-Ecology TISDC 2021 04 tentagon TISDC 2022 05 Other Works

陳威

Wei Chen

手機 : 0900628505

E-mail : s890727s@gmail.com

a student full of imagination and execution ability, trying different design functions to inspire more interesting products.

Design Field

工業設計 循環設計

家具設計 平面設計

UIUX設計

Other Experiences

2019 參與針織鞋產學合作案

2020 參與2020行政院環境關懷工作坊

2021 參與ADA ISDW國際學生設計營

2022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成員

2022 金點設計獎研習實作營

Learning Experience

私立東海大學 - 工業設計系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 工業設計系創新設計碩士班

Design Software

Adoble Photoshop、Adoble Illustrator

Cinema 4D、Keyshot、 Solidwork、Alias Fushion360、FIGMA

2022 ASUS Think Next 產學比賽

2023 新一代產學合作-春池

2021

Work Experiences

2020 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實習生

2021 上典景觀公司實習生

2022 tentagon 戶外品牌公司-共同創辦人

2023 國科會計畫-研究員

Awards 第一屆 金統立盃產品設計比賽 - 冠軍

金點概念設計獎 - 入圍

大專院校創業實戰平台 - 入圍前20

台灣國際學生創意大賽 - 入圍兩項

澳門設計大賽 - 產品設計類入圍兩項 德國綠色概念設計獎-winner

2022

紅點概念設計獎 - 入圍兩項 A’Design Award 戶外裝備和露營設備類 - 銀獎

金點新秀設計獎-1入圍、1 winner

金點概念設計獎-1 winner

Young One Design Award-入圍

K Design Award -Winner 釜山設計獎-3項作品Winner

Good Design -1 入圍

ASUS Think Next -佳作 台灣國際學生創意大賽 - 入圍兩項

DFL創意國際設計獎 - 銀獎

2023

新一代產學-春池(決選中)

紅點概念設計獎-入圍

Crescenter

-Revolution of Taiwan Moon Guitar

新世代月琴,Crescenter透過電子化使傳統文化擁有 全新的互動型態,將弦取代為壓力感測回饋,也使其 能轉換東西方音律,透過滑動琴身邊緣,燈光也將隨 之亮起,讓表演者和觀眾都能和月琴互動。

專案類型 : 產品設計、數位互動設計、社會設計

團隊成員 : 陳威、李淇墉、林劭穎、蔡哲儒

個人貢獻: 設計研究、平面設計、渲染設計

專案年限: 2021/06-2022/06

Nomination Red Dot Award: Design Concept Product SILVER AWARD DFL Creative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 Nomination ASIA CREATIVE DESIGN AWARD Nomination Good Design Award: Design Concept Product Nomination Young One Design Award special International Busan Design Award: student group Nomination Taiw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 TISDC 2022 Winner Golden Pin Design Award Winner Golden Concept Design Award Chen Wei Portfolio Crescenter

Design Background

我們幾個都熱愛音樂,在享受不同地區不同文 化的音樂時我們發現很難在自己所生長的這片

土地上聽到屬於我們自己文化的音樂,我們想

看見自己國家的傳統樂器和現代樂器一起合作

一起演奏會激出何種火花,是否會創造出更多

音樂、文化交流的可能。

-台灣傳統文化

- 傳統樂器+現代樂器

Painpoint

1.西方樂器引入,導致傳統樂器難以抗

2.現有月琴並無電子化,無法創造出更多演奏可能性

3.受限於東方音律,月琴使用族群偏小

Design Concept

1.復興傳統月琴文化: 外來文化介入和衝擊,多元,且高配合性的西方樂器的引入,導致音色非常 突出,且不同音律的月琴等傳統樂器漸漸式微。

culture is what makes us who we are

User Interview

因此,我們回過頭來尋找台灣的傳統樂器和

音樂文化,採訪了很多在推廣的文化保存者

們,了解其歷史脈絡和其沒落的種種原因,

透過和專家討論瞭解,甚至從頭學習這個快

要失傳的文化,親身經歷了解其優缺點,這 也成了我們思考解決方案的重大靈感來源。

-台灣傳統月琴文化正在逐漸衰落

-採訪著名的月琴樂團

-統整並與專家思考解決方案 微笑唸歌團

2.東西方音律整合: 現今西方音樂為主流的風氣,很難接納無法配合的月琴,也因此讓月琴更沒 有 舞台展現。

3.潮流化: 月琴作為樂器還有很多能完善的地方,這也是我們想將其電子化的原因,將它變得更 豐富 並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學習。

復興月琴

潮流化 音律整合

R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Moon Guitar

Ehance the charm of the stage

Discover

Sketching

1.保留月琴造型特色

我們希望保留原有的月琴造型,希望使用者在彈奏時,還能聯想到,並讓整體琴身更加簡潔 有力,凸顯了琴最本身音質的特色。

2.琴弦設計

月琴在演奏上兩弦的使用率非常不均,依照其演奏特色強化其功能將兩條弦,功能區域做出 差異,透過滑動來改變音律,在轉換音律的同時也能增添表演豐富性。

Modeling

以新月為主軸元素作 為舞台魅力的焦點

-Arduino設計

透過Arduino,整合到琴鍵上,讓月琴不再需琴弦才能彈,而是透過按壓即可達到彈奏效果, 並把效果器結合到手機上,讓使用者隨時都能進行不同音律的演奏。

Development
彈撥琴片 炫光吸引觀眾 按壓式設計
以東方元素為主軸進 行創作 使用塑膠和矽膠来創 造輕巧和新穎的風格

Pre-planning

在開始設計之前,我們與微笑唸歌團的月琴老師一同規劃了新世代月琴整體的功能、目 標族群、色調、風格和音律,為了使月琴更加完整,我們也發散思考不同的切入點。

與專業月琴老師一同規劃新世代月

Technical Test

與電機系一同研發Arduino電子版設計

新世代月琴裡面的按壓式按鈕跟燈光效果,都

是利用Arduino技術搭建而成,為了讓整體的 技術更加完整與穩定,我們做了5種portotyoe

Define
琴的功能
新世代月琴 風格 音律 色調 功能 目標族群 創新 簡約 東方 西方 專業月琴手 年輕族群 白色 灰階 炫光效果 按壓式琴弦 電子化
創新 壓力感測 傳統元素 統整東西 方音階 連結app 燈光效果 Arduino 增強演奏 效果
測試。
6 傳統東方6調 12 現代西方12音階 Deliver 新
Moon
電子化 樂器 東西音律 整合 傳統技法 強化
月 琴
Guitar

Design Description

1.電子化

我們透過電子化來突破傳統月琴的諸多限制,讓其多樣化且能自由的調整,使新月琴 即便在現代樂器身旁也毫不遜色,大幅增加登上舞台的機會讓眾人所看見。

2.強化傳統技法

強化的部分我們將弦替代為壓力感測矽膠,透過給予不同強弱的壓力來實現且強化傳 統月琴的技法,也能進一步減低上手難度,同時還能增添更多操作性。

3.整合東西方音律

整合東西方音律的差異為我們設計一大重點,根據老師和樂團及現代樂器合作時的經 驗,往往有著音律音準上的差異,這一大問題導致作品和舞台效果大打折扣,我們設 計了一個較有舞台效果和趣味性的動作:透過滑動觸摸琴身邊緣,讓燈光隨之亮起來, 使表演者能自由的切換東西方音律,希望透過燈光和觀眾有共鳴與互動,達到我們想 推廣月琴文化的目標。

Deliver

隨著模式的切換,新月的形狀會逐漸亮起,為 新世代月琴增添了幾分味道

Userbility Test

開發一套app,只需要旋轉手柄,就能

讓音樂家提前在手機上輸入想要的音色

數位化後,我們可以自由地 把東方的6个音階轉換成西方 的12個音階,並把琴弦去掉 ,换成壓力感應按钮和撥板

三段式撥片呈現不同琴弦的聲音 簡約白,讓整體造型乾淨俐落,並保留 原有月琴造型元素

Deliver Design Description Design Detail
6 12 與專業月琴老師一同測試產品

Future Planning

Deliver
擴展年輕族群的市場 技術廠商合作 幕資量產 台灣念歌團合作表演
https://youtu.be/ddRgF-dHQlw

C-Ecology

-Making rivers more alive

C-Ecology是一款模組化的都市河川生態系統,以復育 水泥化的河川整治,改善現有河川生態,創造水中生物 棲息空間,增加都市河川的生態多樣性,讓河川不在只 是美觀而已,而是具有生命力的環境。

專案類型: 產品設計、永續設計、循環設計

團隊成員: 陳威、李淇墉

個人貢獻: 場域研究、建模設計、渲染設計

專案年限: 2021/02-2021/06

Nomination Red Dot Award: Design Concept Product Be shared YANKO DESIGN Website special International Busan Design Award: student group Winner Green Concept Award Nomination Taiw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 : Product TISDC 2021 Nomination Macau Design Award Product Be shared design boom Website Chen Wei Portfolio C-Ecology

Design Background Painpoint

近年來,台灣最受到矚目的都市河川應該就是台中的綠川,從「生態」的角度而言, 綠川 改造後卻仍欠缺「河川生命力」 ,以綠川的整治為例,其中僅考慮「如何讓人親水」卻未

思考如何恢復河川的生物多樣性,各縣市一昧模仿的結果,將導致全國河流出現大量相似 的人造景觀。

Field Research

當然,作為都市河川的綠川,在生態的提升上的確面臨了諸多的限制。長期被當作純粹的 排洪排污渠道已久、醜陋又悲情的綠川,即便在改造後都變乾淨漂亮了,也成功帶入人潮

,我仍然必須指出:這並非河川本身的「生命力」,其仍然 過於水泥化的改造模式,會被

大量複製到台灣其他的河川。

-綠川生態: 水質清澈、淺流型、底植多為礫石生物多半是外來魚種,並未有蝦、蟹貝類。

-綠川尺寸: 長度:6.1 公里(4 英里)、河川深度:20-40(CM)、寬度:2 公尺以上。

-無生態跡象 : 經過田野調查,我們發現綠川的生 態跡象及其薄弱,水泥化的切牆導致魚類無法有隱 密空間生存。

-過度水泥化 : 在現有的都市河川中,大多都是水 泥化切牆,而這也造成了許多生態上的問題。

Concept

1.提高河川生態豐富度 : 在現有的都市河川中,大

多都是水泥化切牆,而這也造成了許多生態上的問題

2.增加魚類、植物的生存空間 : 在現有的都市河川

中,大多都是水泥化切牆,而這也造成了許多生態上的 問題。

親水

舒適且易親近的都市河道

環境美化

水面整治、河川美化

生態 加入生態系統、注入生命

Discover

Design Sketch

Sketch Description

1.仿生棲息空間:

根據了對溪魚的研究分析,我們發現大多數台灣溪魚都喜歡躲在隱密處,或是礁石縫多的地 方,因此我們會設計一款 仿珊瑚礁結構 的空間,讓魚類以及其他水生生物,能夠自由穿梭在 其中。

2.六邊形模組化盆摘:

草圖設計方面我們一開始嘗試了許多款幾何形骨架,有三邊形、六邊形、圓形等等,後來選 定 六邊形,因為 該造型最能實現模組化放置 ,並且不會浪費任何空間的擺放,同時利用 三 芒星骨架撐起六邊形盆栽。

3.結合珊瑚彷生結構:

在下層的骨架中,結合了珊瑚凹凸不平的仿生結構,讓魚類能更自在地穿梭在其中,並把它當 成棲息空間。

仿生珊 瑚礁 模組化 六角形 白陶瓷材 質 3D模組化 打印 增強河川 生態 環境美化 提高生態 生命力 下層供魚 蝦類生存 親水 與河道結 合 上層養水 生植物 Development

C-Ecology

透過環保陶瓷,並結合3D列印技術再製成新的生態系統。並透過模組 化結構,能適應各種地區河道大小與深度。在水面上層的復育籃放置 濕地系統,提供養分,並在水中設計仿珊瑚礁結構,讓蝦、貝類等生 物能夠有棲息空間,同時也增加了水的流通性。達到在都市河道達成 親水、環境美化與生態系的三者平衡。

Deliver

Design Description

上層的 主要養殖浮葉植物水草 (睡蓮、台灣萍蓬等),水草不僅能夠吸收河道裡的碳,也能 提供 魚類足夠的氧氣以及養分,而下層的設計是 仿生棲息的空間 ,我們設計了仿珊瑚礁的結構,

裡頭有著許多大小不一的孔洞,除了可以給魚類當庇護所,也能讓河水能自然的在裡頭 流動

根據產品製程,把整體產品分成了8個零配件,在製造上更省成本也更實際化。 除了與牆面進行卡扣的零件材質是金屬鋼之外,其他都是利用環保陶瓷材質製成 的。

。 復育盆 模組化浮標 螺絲 卡榫 仿骨架支撐 仿生棲息空間 每組復育盆骨架都配有兩顆螺絲
Deliver

Future Planning

擴展到教育方面

實際到綠川進行實驗

讓更多人知道現今都市河川問題

與台灣河川保護協會合作

整體的設計分成了上下兩層,上層主要是種植水草以提供水中生物足夠的營養資源,下層 是利用仿生珊瑚礁結構,提供魚、蝦、貝類生存空間。

Deliver

Better Class

-Teach for the better tomorrow

Better Class是一款3D全息投影輔助教具,此產品主要 是為了幫助國小中高年級生,更加了解2D圖面所呈現不 了的資訊,例如自然科學、社會地形等高線、數學幾何圖 型等,孩童可自行透過平板,調整全息投影的內容,並快 速學習有關於3D的教材,此產品目前已自然科學中的太 陽日晷課程進行範例演示。

專案類型: 產品設計、數位互動設計、教育設計

團隊成員 : 陳威、李淇墉、林劭穎、蔡哲儒

個人貢獻: 設計研究、UIUX設計、渲染設計

專案年限: 2022/07-2022/12

HONORABLE MENTION ASUS THINK NEXT DESIGN AWARD Chen Wei Portfolio Better
Class

Design Background

根據訪談結果,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孩童們 ,可能會使用涉及空間的抽象概念或問題 ,在自然課、數學課等課程裡,孩子們會 發現很難理解二維圖片所呈現的內容。而 根據右側的圖表,可以得知學生在空間認 知方面存在極大差異,每一位學生對於空 間認知都有落差。

-難以從2D螢幕、課本理解3D概念

- 電子教育普及化

空間認知能力低於平均分數

Painpoint

1.教學材料有限,但自己準備需要太多的時間。

2.學生之間對於電子產品熟悉度有落差,因此教材需 要平衡化。

Design Reasearch

台北市長安國小實地訪查

-中高年級學生普遍適應電子產品

-上課模式大多使用電子平板輔助教學

-比起書本,孩童更喜歡使用平板來上課

使用者學齡 : 5-6年級 (中高年級)

使用環境 : 實驗教室

使用時機 : 自然課 (分組上課)

使用者特質 : 易被新奇刺激所吸引、逐漸發展主動性

User Interview

1.二D圖形有時更令學生不解,例如光影日晷的 變化。

2.紙本課程對於孩童來說過於無聊。

人 數
大甲國小老師 學生家長
Discover

Define

Customer Journey Map

探究性 多元性 空間感

學 生 時常不太懂 上課內容

學 生 缺 乏 1 0 8 課 綱 的 探 究 過 程

學 生 在提問環節 會比較活躍

學 生 在課後練 習會很主動

老師講解過程困 難必須拿出許多 教具輔助

實驗教具太多, 老師會很忙

老 師用數位白板 學生使用平板 學生使用 平板

學生使用 平板發問

學生使用平板 進行課後練習

1.課程內容必須好理解

2.能夠運用在許多課程上

3.產品好攜帶

學 生 難 以 從 螢 幕

Design Concept 學生 老師 情緒曲線 接觸點與 感受 數位工具 痛點

實體教具無法帶 回家複習 學 生 在實驗過程 容易發生爭執

KJ Method 上課準備 講課 討論( 實驗 ) 發問 課後練習 老 師 需 要 準 備 老 師使用平板、 電腦進行備課 太多教具需要準 備,很繁瑣
我們整理出三個設計目標。第一,協助學生對立體空間的理解,第二,強化學生 探究的過程。第三,備有多元彈性的教具豐富學生的探究過程。綜合上述三項目 標,我們如何為高年級生提供多元性的探究智慧教具。而全息投影的技術可以滿 足我們的三項目標。

Model teating

在華碩公司、台灣設計研究院共同進行模型測試、設計規劃、調查等等

我們參與了四次的工作坊,透過每次工作坊,與設計師、教育專家、家長、 孩童一起的激盪,來確保我們全息投影這個產品,能夠真的落實在台灣的教 育課程,也真的能夠改善目前中高年級學生,欠缺3D理解力的問題。

Development

Better Class

Deliver

全息投影總共有4個視角,每個視角所觀看的畫面都會不同,而這也是一 般課本所不能呈現的,另外,可以透過平板隨意切換模型數據,讓孩童能 方便了解模型的各個不同數據,這也是實體教具所無法帶來的方便,而孩 童也可以透過分組討論,彼此交流自己所看到的模型數據。

左圖目前是呈現自然科學裡的「四季太陽」這個單元,全息投影與平板介 面是可以互相連動的,因此,此概念也可以套用在數學幾何圖型、自然科

通過全息投影的展示,使得以往難以理解的二维平面圖,或複雜的抽象概 念,更加好理解,也讓老師在教學上更多樣化,同時也给了學生們主動探

平板介面 Deliver
-原始教材 -全息投影
Deliver End
學生無法觀察每個視角的變化 可以觀察不同視角,並可套用其他教材

Future Planning

1.改進全息投影技術

2.與出版社合作

3.針對國小課綱介面進行設計

4.虛擬3D建模設計

Deliver

-Step out your comfort zone tentagon是一款採用充氣式骨架的雙人輕量化帳篷,

主要是給露營的初學者使用。與市面上的充氣式帳棚相 比,tentagon顯得更加輕便與技術性,採用了創新的 三軸氣柱技術,顛覆以往市面上一軸技術,讓整體帳篷 骨架有更良好的支撐結構,在材質方面也用環保布料。

專案類型: 產品設計、露營用品設計、創新設計

團隊成員 : 陳威、林劭穎、李淇墉、蔡哲儒

個人貢獻: 設計研究、建模設計、布料設計

專案年限: 2021/06-2022/06

Nomination Red Dot Award: Design Concept Product Nomination Golden Pin Design Award SILVER AWARD A’Design Award special International Busan Design Award: student group Honorable Mention 嘖嘖群眾集資提案大賽 Nomination Taiw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 TISDC 2022 Winner K Design Award Chen Wei Portfolio tentagon

Design Background

據中華民國露營協會統計,在台常態性進行露營活 動的人口已突破200萬人,營地已超過1,500多處, 輕型露營、音樂祭露營也越來越興盛,尤其是年輕

族群,喜愛與朋友們露營,因此我們以輕型露營帳 篷為思考點,並以年輕族群為使用者進行畢業專題 製作。

-露營文化已逐漸成為趨勢

-越來越多年輕族群加入露營的行列

User Research

-使用環境: 使用環境我們定義為在草地、空曠地、音樂祭場地上。

-使用族群: 使用族群為年輕族群,因此之後的設計方向,會特別針對使用者進行分析設計

-使用時機: 露營、音樂祭、野餐。

r 新 手 ) 露 營 中 ( 體 驗 自 然 、 與 人 互 動 ) 露 營 後 ( 簡 單 收 拾 、 收 納 )

自駕、接駁車(身邊一堆用具、攜帶一些生活用品) 親近大自然 收納營具(帳篷、雜物)

設置露營設備(帳篷、睡劇、燈具)

白天帳篷 > 休息、遮陽、放置個人物品

夜晚帳篷 > 睡覺、(禦寒)

Discover 露
( 興
營 前
致 勃 勃
體 驗 樂 趣 、 輕 鬆 搭 建 f o

Define

中 - 有可能過熱、冷 / 夜晚在帳棚內無法體驗大自然的美好

後 - 收帳篷不直觀(不易、耗時) / 其餘露營用品收拾

Painpoint Design Concept

1.更快速的搭帳: 透過創新充氣式設計,可以讓搭帳更快速且簡單

2.更流暢的收帳: 充氣式的帳篷只要一拔開充氣孔,即可洩氣

3.更堅固的結構: 一般的充氣式帳篷都是單維結構,我們利用三軸結構去搭建而成

簡易搭帳

Step out your comfort zone 熱愛露營 露營體驗
Convenient camping
前 - 搭帳棚不易、耗時 / 帳篷和其他用品都需分開帶(麻煩)(過重)

Model Testing

經歷過無數次的充氣測試和壓力測試,我們最後選用高週波加工來製造充氣骨架,一開始還 會有漏氣的問題產生,經過模具的修改,已能讓整體骨架撐到好幾天。

我們設計了一款創新三軸的帳篷,有別於以往充氣帳篷都是使用單軸一體式的,tentagon更具有穩 定性,充氣、洩氣速度也來的更快,在測試階段我們利用了海綿骨架,測試了多種跨維度骨架,最 終選定五角形的結構來做設計發展。

我們與帳篷製造商合作,利用防曬、防水係數高的布料來製作,選用輕量化且薄的布料讓整 體重量只有2kg。

1.高週波充氣加工 2.防水布料加工 3.創新三軸支架
Development
Deliver

Design Description

1.創新三軸一體式氣柱

以簡化傳統帳篷使用流程為出發點,有別以往傳統帳篷不夠直覺與複雜的 組裝方式,還需透過金屬支架的組裝再與內帳結合才能搭建。tentagon 採用充氣柱形成一體式帳篷,並在充氣柱上增加相對應環扣,在使用上更 加直覺簡易,解決以往傳統帳篷搭建困難的問題,讓使用者有更好的使用 體驗。 帳篷充氣只需2分鐘內即可完成,使用者只需將充氣骨架充飽即可搭建完 成。除此之外,一體式的帳篷在收拾上也更方便快速。帳篷整體外型以五 邊型為代表,透過左右傾斜的角度與內帳連接,利用重力讓內帳與氣柱達 到完美的平衡。

Deliver
2.快速搭建 快速充氣只需2分鐘 整體包包只有2KG 整體搭建只需5分鐘 Min 5

Assembly Process

掛外帳 -使用過程(開) 打開手提包 充氣骨架 內外帳與骨架相扣 完成 -使用過程(關) 洩氣骨架 將整體收折 收進包體
Design Detail 5 3 充氣骨架 2 將充氣骨架、內帳、外帳取出 1 一體式帳篷袋 6 釘營釘 Deliver
Planning Promote in the competition Deliver
Future
1.充氣技術完善 2.嘖嘖 x tentagon 合作
3.幕資平台合作
TISDC 2022 https://youtu.be/KLNSbRAzHVc Promote on Youtube
4.與戶外露營用品公司合作

LIFT是一款能更換椅背的扁平化辦 公椅 ,能依照使用者的需求來進行更 換, 輕量化的骨架 以及新的連桿設計也是我們著重的地方,最後我們也利用拆建來讓此產品扁平化包裝,達到 循環經濟的效果。

Other Work LIFT Office Chair

自行車複合式飛輪拆卸 扳 手,是一款整合式的自行車工具,透過將飛輪套筒、套筒 扳 手以及 飛輪固定 扳 手三種工具的整合,讓使用者在拆卸飛輪時能更方便,不僅改良了以往傳統鍊條

的鎖定方式,也設計了一款新的機構來使用。

Wise Decision

WiseDecision 是一款專為病人設計的決策輔助工具,它可以根據病患個別的臨床數值,計算 出自身的風險機率,並提供治療風險的比較,讓病患可以更有效地了解自身狀況,做出更明 智的決策,從而獲得更好的治療和預防保健服務。

Other Work

Industrial Design 2018-2023

THANK YOU
WEI CHEN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tional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