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瑪加利大堂 - 第629期堂區通訊

Page 1

堂區通訊 聖瑪加利大堂

神師勉語

第629期

(非賣品) ON PILGRIMAGE TO SANTIAGO DE COMPOSTELA

A pilgrimage is a journey to a holy place. When the Holy Family travelled to Jerusalem to celebrate the Feast of the Passover while Jesus was 12 years old, it was essentially a pilgrimage to the Holy Temple. In the Catholic Church, we have a long history, starting in the early centuries, of the faithful travelling to the Holy Land to visit the sites where our Lord lived, was crucified, and rose from the dead. The early Christians would also go as pilgrims to the sites where the Apostles and martyrs were buried, seeking the aid of their prayers.

One ancient pilgrimage is to a city in Spain called Santiago de Compostela. This is a pilgrimage in honour of St. James the Apostle. The body of St. James was taken by boat from the Holy Land to Spain. A shrine was built where his body was buried so that the saint could be venerated by the faithful. By the 9th century, Compostela had become a place of pilgrimage, with many different routes into the city. In past centuries, the faithful would travel by foot from all over Europe to visit the Shrine of St. James. Today, they come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be considered an official pilgrim, the individual must walk at least 100 kilometres to the shrine.

When I first heard of this pilgrimage, I knew it was one I wanted to make. I enjoy walking and hiking—and doing so for a spiritual purpose would make it all the better. Therefore, in May 2019, I flew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Spain, going to the town of Saria which is just over 100 kilometres from Compostela. From there I began a five-day journey on the “French route”, staying in small towns along the way.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I noticed as I walked each

day was how many different languages I would hear on the route. There were pilgrims from Europe, North America, Latin America, Asia, Australia and Africa. It was a true testament to the “catholicity” (that is to say, the universality) of our faith. Each person, for his or her own spiritual reasons, making the same pilgrimage-while united with others because of their common faith. Although I was making the journey by myself, I certainly did not feel alone.

In each town I stayed the local Catholic Church had a mass (in Spanish) at 8pm specifically for the pilgrims staying in the town for the night. Worshipping with oth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as another testament to what we profess each Sunday in our creed: one, holy, catholic, and apostolic Church. Receiving the Eucharist each day gave me the strength to continue the journey.

The climax, of course, is walking into the town of Compostela and finishing the pilgrimage at the Cathedral. Inside, the pilgrims line up to pay homage to St. James and to pray silently at the end of their journey. Most pilgrims will continue on to the Pilgrim’s Office run by the Cathedral where they receive their certificate, in Latin, formally designating them as a pilgrim.

Perhaps most important for me was the sense that although I was walking through towns and countryside in Spain, I was really moving more deeply within myself. The outer journey of the pilgrimage was an expression what was taking place within me as I walked with the Lord to the Shrine of St. James. Fr

2023年7月
Everson(易唯誠神父) 1 地址:跑馬地樂活道2A 電話:2576 2801 傳真:2576 9764 電郵:smc@catholic.org.hk 網址:www.smc.catholic.org.hk

堂區通訊 聖瑪加利大堂

堂區中心維修完成 讀者來稿

堂區中心外牆大維修經已完成,6月17日提前

彌撒之後舉行了祝福禮,以感謝天主及大家對中心外 牆維修的參與及支持。

工程由2022年7月中開始,基於天雨、颱風及

需要配合幼稚園及堂區的日常活動,工期比預算多出 兩個月,並於2023年5月13日(中華聖母紀念日) 正式完成。

實在感激大家在維修期間對工程 引致的噪音、環境的忍耐及配合。期望 大家繼續支持,一起迎接堂區98週年。 堂區中心辦事處

新舊對比 2023年6月 2022年6月 2022年6月 2023年6月 堂區中心祝福禮 2023年6月 2023年6月 2

E-Donation E-Donation Platform Platform

You should each give, then, as you have decided, not with regret or out of a sense of duty; for God loves the one who gives gladly (2 Cor 9:7)

Electronic receipts will be generated by the system. Postal receipts will be issued by parish office We appreciate your patience 9:7 3 地址:跑馬地樂活道2A 電話:2576 2801 傳真:2576 9764 電郵:smc@catholic.org.hk 網址:www.smc.catholic.org.hk
稱呼另一個人為兄弟,就是讓我們超越只為利益而建立的社會關係。

堂區通訊 聖瑪加利大堂

基督活力靈修活動 讀者來稿

今年適逢「基督活力運動」在港成立十五周年,

蒙聖神的光照在神師周景勳神父的領導下與「愛•傳 遞」非牟利慈善機構聯合主辦,在五月二十一日下午 於本堂舉行了第二次禪繞畫靈修活動兼備愛德行動; 費用的一半主要資助基層自閉兒童或家長免費參加工

作坊!

「禪」是指創作過程進入心無旁騖、甚至冥想的 狀態。「繞」是利用有系統且重複的步驟進行創作。

這次工作坊滿足了參加者期待創作的創造力及完 成作品的成就感。

教友們在悠揚的音樂中使用禪繞畫方法創作,他 們都享受著專注、創造力、自信以及創作的喜悅,彷

彿大家都成為了藝術家。最令人驚嘆的是全體學員的 作品主題都是環繞著「主基督的十字架」,合拼起來 的馬賽克式圖畫,簡直是眾人的心血結晶! 課堂完結後,大家都期待下一次的相聚;除了 可以延續創作之路,還可以學習感恩,感謝天主的恩 賜!此次工作坊有此成果,感謝導師陳淑慧姊妹! 基督活力運動

會長
4
Regin Lam

小羊牧場

怎樣用光?

隨著於六月舉行的 主日學結業彌撒,堂區 中文主日學又完成了一 年的課程,讓同學及導 師們好好休息,待九月 開始再上課。每年堅振 班的畢業同學都會收到主日學送的一份禮物,今年潘 修女揀選了一個載有鹽的燈泡,象徵他們成為地鹽世 光。這讓我想起這個故事。

你們有沒有試過玩探險遊戲呢?特別是在晚上, 沒有路燈,漆黑一遍的地方?我們都會拿起電筒,但 你們會怎樣拿電筒呢?我想很多人都喜歡把光從下照 在自己的臉來扮鬼扮馬吧!小光就正如你們一樣喜歡 玩耍,你猜猜他有什麼遭遇呢?

小光一行十多人一起往郊外露營。晚上,小光提 議到樹林裡探險,有些人因為害怕所以沒有去,最後

就只有小光和兩個

朋友一起去探險,

他們一人帶一支電

筒出發。到了樹林

的小路,他們一 邊玩一邊你照照

我、我照照你地前進。到了半途,他們聽到一些腳步 聲和隱約看到一些燈光,他們便打算躲藏起來,到適 當時候就突然打開電筒嚇嚇那些人。於是他們關上電 筒,靜靜的等待。

可是,腳步聲和燈光忽然都消失了。正當小光 和兩個朋友在懷疑之際,一道燈光射入小光的眼簾。 小光霎時看不到東西,驚惶失措的跌在地上,由於他 十分害怕,隨即把手上的電筒打開,照向前方。當他 定睛一看時,「嘩!」小光失聲地大叫起來,因為他 只看見一對會自己走動的白色波鞋,其他什麼也看不 到呢!小光腦中只想到拔腿就跑,可是卻傳來了「小 光!小光!」的叫聲。原來他們其他的朋友因他們很 久還沒有回去,所以便到樹林裏找他們,怎料電筒出 了問題,時開時關;而那朋友剛好又穿了黑衫黑褲, 所以小光霎眼望去只看見一對白波鞋 在移動……

原來被人用光直接照射,會使我 們暫時看不到東西,還會使我們疑神 疑鬼;而如果自己用光照自己,又會 使人嚇一跳的。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 我們應該遵照耶穌的話,做世上的光, 將光照遍大地,使自己能夠看到路之餘, 其他人也可以一起看到路,一起走每段 路。所以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光,盡力發光;當越多的光 聚在一起時,越能發出耀眼的光芒,就越不用驚怕了。

主日學導師 5 地址:跑馬地樂活道2A 電話:2576 2801 傳真:2576 9764 電郵:smc@catholic.org.hk 網址:www.smc.catholic.org.hk
信仰由吸引力而產生,是受到愛的觸動。

堂區通訊 聖瑪加利大堂

相約玫瑰園音樂祈禱會 讀者來稿

2023年「相約玫瑰園音樂祈禱會」在5月 20日星期六完滿舉行。

祈禱會當晚首先由聖母像隆重進堂禮開始,

在周神父帶領開始祈禱後,正式開始聖母出遊部分。

感謝聖保祿修女借出基督君王小堂及修院地方, 我們沿途誦唸玫瑰經,並且特別在醫院外為聖召、醫

護人員、病人及學生祈禱。

當晚除了歌詠團獻上讚頌聖母的聖詠外,也邀請 了聖神修院岑顯濠修士和教友Jason Tam分享。岑

修士的經驗提醒我們要效法聖母媽媽立即回應天主的 召叫;而Jason經歷危險開腦手術如奇蹟般的一切經

過,鼓勵我們謙虛祈禱,勤念玫瑰經並且要記住「不 要怕,只管信!」(谷 5:36),將一切都交托於主 手中。

祈禱會最後由Sr Celine 及Sr Florence為我們 帶來一首法文歌曲,提醒我們要在生命尋找主祢;金 神父也為聖母獻上韓文歌曲祈禱,提醒我們在默念玫 瑰經時,她都與我們同在。

6

將友愛的夢想變成具體現實,確保所有男女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最後,借此機會感謝聖母軍協調及帶領我們唸玫 瑰經、堂區歌詠團的獻唱、堂區牧民議會、攝影組、 禮儀服務組、負責全場音響及抬聖母像出遊的義工, 以及所有工作人員的協助。

聖母媽媽求妳繼續為我們轉禱,保守我們這個堂 區大家庭 !

堂區牧民議會

7 地址:跑馬地樂活道2A 電話:2576 2801 傳真:2576 9764 電郵:smc@catholic.org.hk 網址:www.smc.catholic.org.hk

堂區通訊 聖瑪加利大堂

讀者來稿

慕道者畢業心聲

親愛的朋友們:

我是聖瑪加利大堂2021-2023年度慕道班的畢 業生。我很榮幸能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的經歷。課 程是循序漸進的,包括四個培育時期:慕道前期、 慕道期、淨化光照期和釋奧期,以及三個階段:收 錄禮、甄選禮和入門聖事。雖然我不太了解這些是 什麼,但是我的導師Rebecca和黃姑娘由淺入深向 我們一班同學講解,還會以分組討論、問答形式和 個人分享等不同方式教授。我最初從慕道班探索天 主教信仰時,我對這個宗教知之甚少;幸運的是,

我遇到了我的兩位導師,他們在不同層面幫助我理 解信仰的基本原理,並引領我走向信仰的道路。縱

使遇上2019冠狀病毒病,在嚴峻的疫情下,我們 沒有停課,繼續以網課學習。Rebecca導師運用網 上教學,雖然每位同學在疫情下面對眾多不同的困 難,最後,感謝天主保守我們,我們都能如期畢業! 在差不多兩年的課程中,不免有同學要因事缺席, 黃姑娘就負起補課的義務,耐心地個別教授我們。

在慕道班中,我學到了許多關於天主教信仰的 知識,包括聖經、聖事、禱告和傳統。這些知識使 我更加了解我的信仰和價值觀,感恩天主袮給我這 些美好的安排。在學習過程中,導師都會鼓勵我們 參與彌撒和教會的活動,教會的活動也為我提供了 許多機會,讓我能夠與其他信徒交流、 學習和成長。我參加了彌撒和一些教 會義務工作,這些經歷讓我學習和充 實生命。我看到了教會裡許多教友付 出了很多,默默的奉獻,這些人都是 我學習的榜樣。這兩年帶給我很多得

8

聖體聖事提醒我們以天主為尊和友愛弟兄姐妹。

著,令我的性格改變了,也讓我的心境 較以前平靜。信了天主之後學會原諒別 人,放下自己的執著,放鬆自己去過每 一天,提醒自己要仁慈對待別人。

我想向我的導師表示感謝,沒有他 們的幫助和指導,我不會走到今天。他 們堅定的信仰和無私的關愛,使我能夠在

信仰上得到支持和指引。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的無私 付出,我才能夠在信仰上不斷成長。亦感謝各位同 學的關心及支持;更感謝我的代母為我所付出的時 間和指點。願在信仰的道路上,我們都可一直同行。

成為基督徒,信仰的道路只是剛剛開始,除了 要盡基督徒的責任外,也要做好福傳的工作,我希 望有更多的人能認識天主!「你們的光也當在人前 照耀,好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善行,光榮你們在天之 父。」(瑪5:16) 慕道培育的目標,就是邀請大家一

同去尋找豐盛的人生,透過一個友愛的團體,彼此

分享生活經驗,共同成長,一起認識天主啟示的信 仰;並自由抉擇去回應這份愛的召喚。如果你也正 在尋找一個更深入的信仰體驗,我推薦你參加我們 的慕道班和教會活動。這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經 歷,它將幫助你全面地理解信仰、與其他信徒建立 聯繫,以及與天主建立更親密的的關係。

天主祝福你!

Irene Chow

領洗

剛過去的復活節,在基督帶領下正式成為基督 徒,加入教會大家庭。

我一直就讀天主教學校,主早在我身上播下種 子,直到在主的眷顧下有了兒子,為了堅定信仰並 帶給下一代,讓孩子活在信仰中,明白何謂信、望、 愛,才決定加入慕道班。

回想過去慕道過程可說是充滿挑戰,經歷了疫 情上課安排和照顧初生嬰兒的忙碌,但同時亦得到

主的恩寵,讓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愛,以及主對 世人的慈愛。

藉著主耶穌基督的永生,我亦得復活,領洗是 慕道者首件聖事,感謝導師和陪談員的支持,使我 更堅定信仰,一起繼續向主的道路邁進。

Stephanie

星期五19:30馮太班

9 地址:跑馬地樂活道2A 電話:2576 2801 傳真:2576 9764 電郵:smc@catholic.org.hk 網址:www.smc.catholic.org.hk

信仰園地

「聖經閱讀計畫」開始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 大家有甚麼閱讀心得?還是好像參加長跑,但出 現「撞牆」的疲勞情況?蔡俊源神父於五月初講 座再次介紹閱讀聖經,原來也可以是趣味盎然, 毫不枯燥的;可認識自己之餘,更可加強與耶穌 的連繫。很多聖經的內容大家都耳熟能詳,但蔡 神父邀請我們放下自我,重新再細看聖經的章節, 現在的我跟以前讀同樣章節的我,已經有所不同, 感受或觸動的地方也會有所分別,就讓聖言來觸 碰我現在的生命吧!

蔡神父用《瑪爾谷福音》福音第六章30-44節 的記述,讓我們透過聖經認識耶穌,並透過這段記 載,反省自己的生命。耶穌派遣宗徒繼續祂的傳道 工作,當門徒傳揚福音後回到耶穌面前,主對他們 說:「你們來,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休息一會兒!」 (谷6:31)宗徒便與耶穌一起從人群中抽身而去, 往僻靜的地方休息。他們不只強調福傳工作的重要, 同時更要兼顧個人神修操練的必要性。回顧自己的 事奉,我們怎樣跟別人相處?在檢視自己與主的關 係時,我又會走向天主這邊還是魔鬼那邊?在生活 中,我們會不會過於緊張及忙碌而忘記了照顧自己? 耶穌和門徒都需要安寧與休息,他們常常被蜂 擁而來的群眾干擾打斷。即使私下乘船往荒野的地 方去,亦無法阻擋大批群眾跟隨他們。「祂看見一 大夥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好像 沒有牧人的羊,遂開口教訓他們許多事。」(谷 6:34)耶穌的教導是給群眾指出生命的方向,帶領

「聖經中的祂、生活中的我」 (第三講)
10
堂區通訊 聖瑪加利大堂

眾人走向父家,得到永生,就好像牧人為羊群領路 一樣。我們在參與教會活動及彌撒時,有沒有像群 眾般提早到達,收歛心神,不讓自己白白錯過耶穌?

天色已晚,面對這大群飢餓的群眾,可以作什 麼呢?門徒建議以金錢打發他們走,但耶穌提議的 卻是給予。群眾聽從耶穌吩咐分組坐下,就像牧人

把走散的羊群再次聚集起來,耶穌同樣使他們坐在 青綠的草地上。(詠23)在生活中,金錢是可以解

決生活上某些問題,但並不能用以觸碰人的內心、 修補人與人之間破裂的關係,反之會讓人的關係變 得更複雜及疏離。除了金錢,我們還可以作什麼奉

獻呢?塔冷通、時間、愛心、聆聽……?

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餅?」(谷6:38)

群眾中有人交出五個餅和兩條魚,「耶穌拿起那五 個餅和那兩條魚來,舉目向天,祝福了,把餅擘開, 遞給門徒,叫他們擺在眾人面前,把兩條魚也分給 眾人。」(谷6:41)他們所擁有的已足夠作全體之 用。耶穌重視的不是我們擁有的多與少,而是我們 是否願意反省,願意分享及付出,即使我們覺得自

己是微不足道,但天主自會用衪的方法去成就。 聖經章節內容豐富,仔細閱讀、靜心反省,會因 人、時而有不一樣的觸動。祈願聖神推動我們,讓 聖言幫助我們成為天主愛的工具。讓我們努力學習, 在一切事情上體會天主的臨在,不管歡樂或悲傷的時 候,也讓天主與我們一起譜寫生命的樂章。

培育組 11 地址:跑馬地樂活道2A 電話:2576 2801 傳真:2576 9764 電郵:smc@catholic.org.hk 網址:www.smc.catholic.org.hk
我們要以天主的名,不厭其煩地高呼「 不要戰爭。」

2023年6月份亡者

李玉珍 袁偉揚

余定邦 梁惠貞

Chan Chloe Angela

2023年6月份婚禮

新郎 新娘

黃智健 余曉娜

楊浩賢 崔嘉莉

應德信 張嘉慧

The Pope’s intention for July 七月份教宗祈禱意向

Universal Intention - For a Eucharistic life

We pray that Catholics may place the celebration of the Eucharist at the heart of their lives, transforming human relationships in a very deep way and opening to the encounter with God and all their brothers and sisters.

七月份教宗祈禱意向總意向 為度感恩聖事生活 願天主教徒都能將感恩聖祭置於生活的中心,以一種深入的方式轉變人際關係, 以開放的心與天主和弟兄姊妹相遇。

2023年7月份聖經金句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瑪10:37-42)

耶穌對他說:「誰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 不配是我的。」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瑪11:25-30)

耶穌對他說:「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 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瑪13:1-23)

耶穌對他說:「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 但是,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奪去。」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瑪13:24-43)

耶穌對他說:「那撒莠子的仇人,即是魔鬼;收 穫時期,即是今世的終結;收割者即是天使。」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瑪13:44-52)

耶穌對他說:「在今世的終結時,也將如此:天 使要出去,把惡人由義人中分開。」

Words from Gospel Readings in July 2023

Thirteenth Sunday of Ordinary Time (Matthew 10:37-42)

Jesus said to him, "Whoever does not take up his cross and follow me is not worthy of me."

Fourteenth Sunday of Ordinary Time (Matthew 11:25-30)

Jesus said to him, "Come to me, all you who labor and are heavy laden, and I will give you rest."

Fifteenth Sunday of Ordinary Time (Matthew 13:1-23)

Jesus said to him, "For whoever has will be given and enriched; but whoever has not, even what he has will be taken away."

Sixteenth Sunday of Ordinary Time (Matthew 13:24-43)

Jesus said to him, "The enemy who sowed the weeds is the devil; the harvest time is the end of the age; and the reapers are the angels."

Seventeenth Sunday of Ordinary Time (Matthew 13:44-52)

Jesus said to him, "It will be so at the end of the age: the angels will go out and separate the wicked from the righteous."

12
堂區通訊 聖瑪加利大堂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聖瑪加利大堂 - 第629期堂區通訊 by veronicauu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