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3_AngelsHeart

Page 1


聖誕特備節目

目錄 CONTENTS

總幹事序言 地獄不破‧何來天堂

攝影為主

使團足跡 傳承共建.天國瓊林 信心成就35載媒體宣教路12 畫中畫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

地球大神秘 絲綢之路上的基督降生

雲彩見證 穌哥,跟得過! 蘇振強牧師

萬人見證 尋根之路:走在上帝的時間中 胡蕚中

操肌建立強壯生命 盧恩澤

電影心 《破‧地獄》影評

吳宗文牧師:哪種儀式對存活者更有療治作用?

使命人生 語言同源解碼 趙璧礎博士

電影與哲學世界中的人生思索 文潔華教授

科學專題 生命的起源(上)

生活文化 家有一寶 永為真理之干城

行哥行傳 我是自由傳道、福音使者

男心女意 我家寵兒

鐵窗筆語 環島遊

大夫在線 義人同行(六)影相十式(下)

綠色管家 歡度綠色聖誕

心靈解碼 美國選了癲總統?

思苦後甜 同舟共濟走出困境

還富於文 終點的美麗圖畫

喜樂婆婆恩典冊 兒子給我買了輛新車

愛閱讀  新約導論——歷史.文學.神學概覽

顧問團:(排名不分先後) 李炳光牧師 司徒永富博士 吳宗文牧師 梁廷益牧師 陳耀南教授 吳宣倫博士 梁燕城博士 陸蔣麗萍院士 陳歐陽桂芬女士 區應毓牧師 許朝英先生 楊永祥先生 小金子女士 林慶儀小姐 呂宇俊博士 林旭輝先生 杜惠卿女士 編輯顧問:吳思源先生 法律顧問:鄭嘉駿律師 督印:袁文輝 執行總編輯:黃耀榮

編輯部:胡皓恩 陳靜怡 美術設計及製作部:李曉超 伍君慧

攝影部:劉青麟 車耀開

出版:影音使團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鴻圖道一號2樓2-3室

電話:(852)2209 6280

傳真:(852)2309 2739

電郵:magazine@media.org.hk

網址:www.media.org.hk / www.creation-tv.com

廣告部:郭佩雯 2209 6211

查詢:2209 6280

承印:泰業印刷有限公司

香港新界大埔工業邨大貴街11至13號 發行:青揚書報社有限公司

香港九龍觀塘海濱道143號航天科技中心13樓 影音使團國內及海外分會: 美國影音使團

The Media Evangelism Association (USA) 1613 S. Main Street Suite 105, Milpitas, CA 95035, USA 電話:(1 408) 425 2441

電郵:info_usa@media.org.hk

加拿大影音使團

The Media Evangelism Association 1160-8766 McKim Way, Richmond, BC Canada V6X 4G4 電話:(1 604) 303 9795 電郵:info_ca@media.org.hk

澳洲影音使團

The Media Evangelism Australia Inc. 33/8 Ave of the Americas, Newington NSW 2127, Australia 電話:(61 2) 9648 4447 電郵:info_au@media.org.hk

北京影音使團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文化藝術新大街1707號.愛德藝術院.四層 馬來西亞影音使團

The Media Evangelism (Malaysia) Bhd. 電郵:info_malaysia@media.org.hk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本刊有權拒絕或 修改任何廣告。《天使心》月刊受國際及地區版權法例保障, 未經出版人書面許可,任何圖文不得全部或局部轉載、翻譯 或重印。

總幹事序言

Photo.互聯網 Art.KK

地獄不破

「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曾有一項針對亞洲人的網上調查發現,包括香港 在內的多個國家或地區人士,十分「怕死」及「驚 鬼」,而且對於死後世界如地獄更是忌諱。最近就有 一部港產片以道教「破地獄」為題,加上兩大喜劇 演員主演,票房大收,「地獄」一詞仿如潮流用語, 我們的人生熱線輔導中心也不時收到「怕死」、「怕 地獄」的求助個案。

究竟,地獄是否真正存在? 如果地獄真的存在,是否可以破地獄呢? 究竟在天上人間,誰能真正掌管生死,可以真正 破地獄呢?

12月本是聖誕佳節,我們常說普天同慶的日子, 弔詭的是今天香港的環境已經鋪墊了一個叫破地獄的 話題與氣氛,但我認為這正是聖誕節的最重要主題。

說起聖誕節,大家自然想起歡樂的氣氛,但這些 都是表面的包裝,聖誕的主角是誰?如果你說是聖誕 老人,那就陷入了聖誕節的誤區了。有說聖誕老人的

(《希伯來書》9章27節)

出現源於某汽水品牌的廣告,廣告找來一個穿紅衣的 老伯伯出現,後來大家漸漸將紅衣伯伯與尼古拉主教 劃上等號,久而久之,尼古拉主教就成為聖誕老人的 原型,最後聖誕老人變成聖誕節的符號。

如果以尋真的眼光去看聖誕真正主角耶穌的降 生,你一定會大感驚訝及不解:為何有一個人的出 生、死亡及復活會詳細記錄在聖經預言之中?童女生 子、聖靈感孕這些用詞究竟是甚麼一回事?天使如何 出現向馬利亞、約瑟解釋?伯利恆之星這個神秘的天 文現象又如何出現?這一切其實都是地球大神秘,包 含各種可能性,不一定像我們傳統所理解的。

聖誕節是上帝將秘密講給人類知的「大傳播」, 由一顆星開始,然後由一個嬰兒出現,到最後死後復 活,而且升天,這是關乎全人類的一個好消息,就是 有一子為我們而生,祂是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主。 你可以想像在物質世界以外有一位創造者,祂透過行 動、透過很多今天無法理解的謎團,讓被創造的人類 來見證這個真相。

何來天堂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 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猶太民族等待一位由上帝為他們預備的王者帶來 幸福,而眾先知在舊約中預言這位王者將在伯利恆出 現,耶穌以短暫的一生應驗了《聖經》的眾多預言, 並向世界證明祂是人類的創造主,而且可以解決人類 面對死後世界的重大問題,成為宇宙人間最大的喜 訊,這就是聖誕的大喜信息。為此,人類歷史以祂的 誕生作為公元紀元的開始,象徵人類進入一個新的時 代。在新時代中,只有兩條路,問君走哪條?

人類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出生,而是在於死亡,從 來沒有人能提出絕對的答案,直至基督降世、受死復 活為止。上帝藉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這種最匪夷 所思的方式,告訴我們解決死亡與地獄的答案。正因 為地獄是存在的,每一個人必死無疑,《聖經》說: 「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有罪者要永遠落 在地獄之中,人死了之後,要下地獄,這才是人類對 死亡未知的真正恐懼,所以耶穌基督要來到這個世 界,祂以自己的犧牲、復活,幫助人類「破地獄」,

(《約翰福音》3章16節)

因祂承擔了我們的死罪,我們有天堂永生的路可以選 擇,這就是真正大喜的信息。

12月24日,《地球大神秘》將在無綫電視82 台TVB plus,晚 上9時30 分播放特備節目《神秘星 光聖誕夜》,盼望你與親友一起收看,不再被「死 亡」、「地獄」所威嚇,過一個真正大喜的聖誕節!

攝影為主

Text & Photo.張瑪莉 Art.Li

作者簡介

張瑪莉市場推廣(國際)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專業形象及國際禮儀學會會長

專欄作家及藝術創作者 RTHK5 「美麗人生」節目主持

自幼酷愛繪畫藝術,常以照相機描繪世情,足跡遍及各大名城古鎮。 所獲獎項包括:香港小姐冠軍、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十大愛心之星等。

https://www.marycheung.com

一塊一塊的巨石,

美感地堆砌出奇異、懾人心弦的龐大雕塑;

地面上刻劃複雜的圖案,

描繪着震撼無窮的生命力。

是誰?

是哪一位無名藝術家,年復年默默地創作?

是外太空不名物體的信號? 是自然界的磁場引力,

日積月累下的一個現象?

還是上帝在開天闢地,

造人造物時留下給世人的玄機?

科學家為了要打開這個謎,

埋首研究,要水落石出,要明悟真實,

奈何真實不是我們可以明白的? 宇宙間的奧秘,千千萬萬個現象、遭遇、災難⋯⋯ 叫人摸不着頭腦,

人的智慧真是有限! 他日必定要一併向上帝問個究竟明白。

「認識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箴言》1章7節)

Text.王星辰 & 楊躍琴 Photo.互聯網 Art.LI

伯利恆之星是天上特別的光體,在耶穌誕生 後指引東方的博士們找到耶穌。他們不是在伯利 恆見到耶穌,而是在拿撒勒。根據《路加福音》 2章22節,馬利亞生下耶穌按摩西律法滿了潔淨 的日子,把他帶到耶路撒冷獻與主。又根據《利 未記》12章2-4節,婦女生男孩後,要在不潔淨 中居家33天。這樣,耶穌被帶到耶路撒冷獻給上 帝是在祂出生33天後。《路加福音》2章39節 說:「約瑟和馬利亞照主的律法辦完了一切的事, 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因此, 博士們見到耶穌必定在拿撒勒,因為從遙遠的東 方到以色列不只兩個月。

伯利恆之星 中國 與

星象預兆

伯利恆之星,究竟是哪一種天文現象?歷來許 多學者嘗試進行科學的解釋,但都沒有得到完美的答 案。他們大都假設博士們在東方和以色列所見之星是 同一顆。有學者認為「伯利恆之星」是一顆超新星或 新星,也有學者認為是「行星合」或木星逆行。但這 些假說都無法解釋為何這顆星消失一段時間後會「重 現」,相關聖經記載如下。

《馬太福音》2章1-11節:「當希律王的時候, 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 撒冷,說:『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裏?我們 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他們聽見王的話 就去了。在東方所看見的那星,忽然在他們前頭行, 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頭停住了。他們看見那 星,就大大地歡喜,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 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

基於中國古代天文記載,台灣黃一農教授提出全 新的解釋:伯利恆之星是兩顆彗星。據此假說,耶穌 誕生於西元前5年。

中國人對研究伯利恆之星很有發言權,因為當時全世界只有中國在政府中設 置職業天文學家,系統觀測天象,留下豐富的紀錄。《後漢書‧百官志》:「靈 台掌候日月星氣。」劉昭註:「《漢官》:『靈台待詔四十二人,其十四人候星。』」 據漢書,耶穌誕生前後,有下列兩則相關的彗星天象:

一)《漢書‧天文志》:

漢哀帝建平二年二月(西元 前5年3月9日至4 月6日),彗星出牽牛七十餘日。傳曰:彗所以除舊 布新也,牽牛,日,月,五星所從起,歷數之元, 三正之始。彗而出之,改更之像也。其出久者,為 其事大也。

二)《漢書‧哀帝本紀》:

漢哀帝建平三年三月己酉,有星孛於河鼓(西 元前4年4月24日)。

「彗所以除舊布新」,指結束舊時代帶來新 時代。這顆彗星在天上出現的位置很關鍵,在牽 牛,也就是牛宿。牽牛在漢朝與今日所指之星不 同。「牽牛,日,月,五星所從起,歷數之元, 三正之始」的大意是:牽牛與時間的初始化有 關,曆法時間位於初始值時,日月五星級合璧於 牽牛。秦漢天文學文獻多次記載「日月五星, 起於牽牛」。牽牛也與宇宙萬物有關,《史記‧ 律書》:「牽牛者,言陽氣牽引萬物出之也。《說 文解字》對「物」字的解釋是:萬物也,牛為 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

《晉書‧天文志》:「牽牛六星,天之關梁,主犧牲 事。」《宋史‧天文誌三》:「牛宿六星,天之關梁,主犧 牲事。」「關梁」即關口和橋樑,是交通必經之處。原來, 牽牛竟然還與天之關樑和獻祭給上天的犧牲有關。這樣,牽 牛影響時間、天地萬物,且是天的關口和橋樑,能與此相匹 配的獻祭犧牲是甚麼呢?縱觀整個人類歷史文獻,答案只有 《聖經》中上帝的兒子耶穌。祂超越時空,創造、承受並掌 管萬有,是上帝的羔羊,獻祭給上帝除去世人罪孽!《創世 記》1章14節講到上帝創造天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所 以,在牽牛出現七十餘日的彗星,就是上帝給世人的記號, 在天上昭示他兒子耶穌的誕生。

彗星接力導航

引領博士們找到耶穌

西元前5年的彗星最初在牽牛被觀測到,連續 七十餘日肉眼可見,在世界其他文獻並未被記載。

這說明此彗星並不特別明亮引人注目,若很亮,《漢 書》絕對不會漏記。這樣,對有天文知識的人不難 明白,這顆彗星的軌跡應該是指向西方。博士們透過 出牽牛彗星的意義、在天上的軌跡,就知道了他們所 要去的方向和地方。當時絲路早已暢通多年,博士們 應該順着絲路來到以色列。中國與以色列很有淵源, 但這是極複雜的問題,暫不對此展開討論。舉一例, 《聖經》中的逾越節與中國人的春節有十幾點令人驚 奇的相似之處。所以西漢的博學之士觀星家一定對以 色列有所了解。

博士們按希律所差從耶路撒冷去伯利恆路 上所見之星,是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所觀 測到的出於河鼓的彗星,原因如下:《馬太福 音》2章9節稱再次出現在天上引導他們的彗星 為「東方所看見的那星」。據常識,彗星在接 近地球時可被看到,但當它遠離地球後,短時 間內是不能再次在地球上被肉眼看到。這樣, 「東方所看見的那星」肯定不是之前出於牽牛 的彗星,但一定與之有關。河鼓在天鷹座,牽 牛在摩羯座,而摩羯座與天鷹座相鄰。這樣, 牽牛與河鼓在星空相距很近。

《史記‧天官書》:「牽牛為犧牲,其北河鼓。」

博士們在從耶路撒冷赴伯利恆途中,突然發現河 鼓附近出現了一顆彗星,它距當初出於牽牛的彗 星不遠,幾乎原位重現。博士們非常吃驚,所以 稱之為「東方所看見的那星」。博士們由星帶領, 找到了耶穌。他們明白牽牛主犧牲,竟為誕生做 王的耶穌獻上為死人預備的沒藥!

彗星可以精準為人導航嗎?可以!因為彗 星曾被觀測到懸停。歷史學家 Dio Cassius、 Josephus與《馬太福音》的作者大致在同時代。

Dio Cassius 描述公元前12年的彗星時說:「彗 星在羅馬城上空停留了好幾天。《 Roman History 54,29》」Josephus說:「 一顆星像一把劍,停 在耶路撒冷上空。《Jewish War 6,5,3》」這樣, 彗星真就可以精準把博士們帶到耶穌那裏。這些 博士們竟然在二千年前使用了彗星導航技術!

前文兩顆彗星,分別先後出現於西元前5年 和4年,相距13個月,這表示耶穌已經13個月大 了。從東方何處約13個月才能到以色列?當然是 中國啊!

下面我們還原博士們從耶路撒冷去伯利恆的 畫面。博士們在前往耶路撒冷之南伯利恆的路上, 13個月前天上牽牛出現彗星的位置附近,突然出 現了一顆新彗星。但它是向北運行,與他們要去 的南方反向。

此時博士們選擇順從彗星的指引,不聽希律 的話去伯利恆,而是來到拿撒勒!《馬太福音》 2章9節說:「博士 們聽見希律王的話就去了, 在東方所看見的那星,忽然在他們前頭行,直行 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頭停住了。」經文中 「忽然」的原文譯為英文是 behold,這個字刻畫 出博士們忽見彗星的驚訝。在他們一路追尋的路 上,兩顆彗星在天上相同位置先後出現,這太不 可思議!「東方」的希臘文原文 enteanatole也 指星升起、黎明。所以博士們的意思是:他們在 黎明的東方看見了那顆星。黃一農研究認為,在 日出前一小時,可在東南至南方地平線上三四十 度見到西元前5年出於牽牛的彗星。耶穌誕生地 伯利恆的時間,比西漢都城長安晚約五小時。當

時是春分前後,大約早上6時日出,彗星出牽牛 的天像被西漢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的時間約是早 上5時,而伯利恆正半夜12時,耶穌誕生!當時 的長安城,太陽正要從黑暗中升起。由此我們得 到一個很大的啟發:上帝要同時使用中華文化和 以《聖經》為基礎的希伯來文化,把人類從至 暗的世界帶到光明之中!

耶穌出生 在半夜的子時

耶穌是「神子」,據地支計時法,「子」

時是從夜間11時至凌晨1時,是一天中最暗 的時候。在這至暗時刻,上帝的兒子誕生世 界拯救世人!西元前4年,直接帶領博士們找 到耶穌的出於河鼓孛星的「孛」字中就有一 個「子」字。這樣,從多個角度來看,耶穌 出生的時間是半夜12時!

《漢書‧天文志》記載夏賀良等看到彗 星出牽牛的天象,向哀帝建言改元易號,增 漏刻。哀帝當時接受了建議,以建平二年為

太初元年,這正是基督耶穌誕生之年。

當時中國人認為彗星出牽牛的天象事關重 大,所以必需更改紀年計時方式回應,同 時中國的博士們順着這顆彗星的指引去拜 見耶穌。這樣看來,西元前5年的改元易 號就是基督紀年,比現今以耶穌誕生年作 為元年的公曆紀年,竟早了多個世紀!並 且,西方的公曆紀年以錯誤的耶穌誕生年 為元年。

論到耶穌誕生,《約翰福音》1章 14節說「道成了肉身」。「道」字原文 對應的英文是 word,直譯是「字」或 「言」。「誕」字由「言」與「延」組 成,《說文解字》對「誕」字的解釋是「詞 誕也」,意指有一位的誕生與「字」或 「言」有關。現在我們可以知曉奧秘,「詞 誕」指上帝的「言(道)」延入物質世 界,成為肉身降生人間,就是神子耶穌。 《玉篇》:天子生曰降誕。「誕」字在古 字典有:生育、荒唐、大、信之意。這告 訴我們,對於不信的人,耶穌的「誕生」 很「荒唐」;而對於「信」的人,祂就 是「至大」的!世人都當拜祂!

使團足跡

Text.天使心編輯室 Photo.Tidus & Andy Art.LI

信心成就35載

「知恩、感恩、報恩」,是上 帝35年來賜予影音使團的寶貴信 息,從「創世電視」到「中華聖 經文物館」、「基督展館」及「地 球大神秘博覽館」,我們都在努力 報答上帝的恩情,要讓更多人成為 耶穌的門徒,展現媒體宣教的核心 價值。

的禱告祈求,今天上帝帶領使團遷 往位於瓊林街83號的新基址。為見 證和感謝上帝的奇妙恩典,我們舉 辦了影音使團35周年感恩晚宴暨新 基址祈禱祝福禮,宴會感恩蒙各界 嘉賓蒞臨出席,共同見證媒體宣教 新里程。

由數月前收到租約期滿的消

息,到經歷「信心成就不可能」

帝 息 經 球 報 耶 價 息

究竟藉禱告求來的「恩典之 家」,將如何在末世中成為與眾教 會一起祝福華人的「天國瓊林」?

媒體宣教路

「主耶穌走過的十架路,我也願跟隨⋯⋯」當總幹事袁文輝與探索隊 在亞拉臘山上與時間競賽尋找木結構,卻在風雪中舉步維艱時,〈使命〉 的旋律一直在腦海浮現,激勵着他為上帝上路的鬥志。

「我向上帝說,祢是編寫歷史的主宰,祢呼召我出來,我腳踏之 處,我的呼吸,我的服侍,都在乎祢。」文輝坦言自己只是普通人, 若不是上帝與他同去,他沒辦法藉探索方舟木結構來印證《聖經》 的真實——這份用盡一切方法傳好福音的心志,35年來始終如一。

從1989到2024,向未得之地進發 1989年,文輝心中有股強烈的感動,要去全時間傳福音。

「我第一個念頭是,不希望信仰變成隨口說兩句的福音而已, 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界,住在我們當中,祂具體地展現了 如何做人處事,並非只靠言語傳遞。」在耶穌的年代,門徒 不只是靠口傳,神蹟奇事更是伴隨他們所信的道。「因此我 說如果上帝願意用我這卑微的僕人,我希望透過影像、聲 音,來述說祢的奇妙、大能、豐富。」

當年社會和網絡上充斥着色情、暴力、通靈 題材的電影和節目;博物館展出人從猴子演變而 來的說法;學校教的是進化論⋯⋯在資訊爆炸的 年代中,影音使團由是成立。「我們是非牟利機 構,亦是跨宗派機構,沒有固定財團支持,從幻 燈片開始,一直到電視節目、紀錄片、電影,每 次都憑信心走過來,至今35年了。」文輝說。

35年來,使團所傳的福音不僅是一種宗 教,更是一種生命之道。「生命之道關乎人, 靈魂死後去哪?我從哪裏來,我祖先是誰,我

未來要去哪裏,這是今天每一個人都要問的問 題。耶穌基督來到世界,不是要建立宗教,而 是要告訴人,人需要復和,需要被醫治,需要

與上帝建立關係,我們如何將這重要信息帶入 主流文化中?」

人生是一台戲,唯有透過基督徒的生命, 才能將看不到、摸不到的上帝演活出來,因 此,我們作出適切的改變,運用媒體結合特別 的元素,例如文化、藝術、音樂,務求藉不同

方法將福音信息融入主流,烙印於人心。「所 有偉大的表演、歌劇,是需要用心經營、炮 製、嘗試、演練,同樣地,基督教信仰值得我

們投資,給予地方空間來練習、培訓嗎?」

由媒體宣教出發,研發全球福音工具 感謝上帝的恩典,過去八年,使團有機會在 鴻圖道一號基址,研發、嘗試、開創不少福音項 目,由疫情期間的 Online音樂會、首屆「天下華 人唱出好詩歌」大賽,再到近期的告別展覽中, 透過不斷改進、演練與培訓,無論是舞台燈光、

氣氛、聲效影像及導賞展覽,這種與時並進的宣 教方法已越趨成熟。

我們亦從本地、內地和海外收集了逾一萬件 文物、標本、藝術品、教材,繼而成為「中華聖 經文物館」、「基督展館」和「地球大神秘博覽 館」的重要展品。在展館導賞過程中,我們發現 不是單講《聖經》,而是出現了一種睹物思人、 觸景生情的佈道效果!

在「中華聖經文物館」,你會看到宣教士在 艱難時刻仍然來到中國傳福音的決心,他們甘心 擺上所擁有的,為中國人翻譯《聖經》、設計福 音畫報,這些都成為今天寶貴的文物。談到文物 館的重要性,文輝拋出兩道問題領人反思。「今 天我們作為教會、信徒,怎樣面對中國?我們是 否以中國人的身份為榮,希望中國人因信耶穌而 得到祝福?」

《聖經》說耶穌基督為我們死,祂為何要為我們 死,還要死得這麼痛苦?在「基督展館」中,Fiona 和一班導賞員會從醫學角度講解耶穌受難的經過,帶 參加者觀看一比一的耶穌身體模型,從代贖世人罪債 的鞭傷帶出永恆的救恩。在過去數月的告別展,幾乎 每場都有人決志,非常感動。

過去我們一直探索方舟,如今將探索所得的資 料、在山上木結構尋獲的文物,在「地球大神秘博覽 館」展出,現已進入科研考證的階段。「大家也許 會問,影音使團不是拍電影、電視節目嗎?沒錯,我 們現在仍會製作電影、節目,但重點在於研發,為教 會,為基督徒,研發出有力的傳福音效果的方法,而 這個效果需要有文物。」

共建方艙精神,全面影響主流

35年前,影音使團的電腦多元幻燈影視製作猶 如「影視奇蹟車隊」一樣,每部貨車上都有一個方 艙,帶着末世預言及福音信息,走遍各大文娛展廳、 電影院、教會、學校、各城各鄉,甚至世界各地。今 天,影音使團已經進化到不只節目、電視台、展覽,

而是訓練平台及內容供應庫,形成「影 音方艙」。

「世界不斷在改變,現時是充滿了 末世危機的時代,媒體要結合能互動參 與、一起去感受的平台才能發揮更大效 果,因此,一個能讓基督徒委身服侍的基地不可或 缺!」文輝總結道。

感謝上帝的厚恩,為使團成就神蹟奇事,未來 我們要藉瓊林街這個新基址,成為「影音方艙.天 國瓊林」體驗與示範中心,並將重建「中華聖經 文物館」、「基督展館」及「地球大神秘博覽館」, 展出過萬件倉存,涵蓋《地球大神秘》各從其類 的福音主題,包括:文創珍奇、玩具品牌、異獸生 物、地球寶藏、聖經珍藏、末日危機、遠古文明、 挪亞方舟等,每一個方艙就是一個展廳。

我們盼望有更多基督徒企業、教會、收藏家可 以與我們一起合作,提供主題展品、地方及內容, 建構不同主題的「影音方艙」,整體結合成一艘生 命方舟,在末世中啟航,領人「尋找生命方舟,無 懼驚天巨浪」!

Text & Illustration.Garyee

就是畫師的名字。主要用毛筆為創作媒體,多以聖經和 動物作主題,以新舊交融的方式創作一幅幅正能量作品。 https://www.facebook.com/momogaryee 畫中畫

毛毛聊CinGaryee 是一人插畫品 牌,Garyee(嘉儀)

人類對未知的事物與生俱來有種好奇心,甚至 有人相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並非可以單從科學物 理現象解釋得到,即使表面上有可接受的答案,也 未必能夠圓滿解釋所有疑問!

創世以來的奧秘非常多,《地球大神秘》製作 隊繼續以影像與專家考證地球的驚世大神秘事件, 包括河西走廊的丹霞地貌、戈壁沙漠的海洋化石、 聖海倫火山億萬年地貌,展開華人史上大洪水秘境 探尋遠征!

《地球大神秘》

足本版

都靈裹屍布 絲綢之路上的基督降生 全球沙漠化危機構成威脅 地球上有不解怪異之事物, 星空的遠處是誰在引導?

每逢聖誕節來臨,你會想着吃聖誕大餐、 交換禮物,還是布置聖誕樹?在這些慶祝活動 背後,你可曾想過聖誕節的意義是甚麼?

聖誕節是普天同慶的日子,皆因有一位救 世主降生,祂出生卑微,躺臥在馬槽裏,而不

是富麗堂皇的宮殿,因為祂來到世上不是要享 受榮華富貴,而是為了拯救世人。

祂就是耶穌基督。

普世歡騰,救主下降

《路加福音》2章6-7節記載,馬利亞的產期到了,誕下嬰孩後,把他 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裏,因客店已沒有地方,並給他起名叫耶穌, 《馬太福音》1章21節:「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 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

一個平凡的日子,一處不起眼的馬槽裏,一位救世主降生了。

二千多年前的那個夜裏,天使向伯利恆野地的牧羊人顯現,報告 耶穌降生的大喜信息。《路加福音》2章10-12節:「那天使對他們 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 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 一個嬰孩,包着布,臥在馬槽裏,那就是記號了。」

不但如此,天空還閃爍着一顆非凡的星,引 領幾位東方博士來見新生王。《馬太福 音》2章1-2節:「 當希律王的時 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

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 說: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 在哪裏?我們在東方看見他 的星,特來拜他。」

耶穌靜悄悄的降生,為全人類帶來無比震撼的好消息,宣告救恩的來臨。今天我們 是否為着耶穌的降生而喜樂?耶穌的誕生如何改變人類的歷史? 從建元到公元:

耶穌降生、成就救恩的好消 息,如何穿越絲綢之路來到東方, 為全人類帶來改變?

恩 的好 消 到 東方,

‧漢朝‧建元‧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起源於中國最繁榮昌盛的漢朝(西漢),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 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 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全長6,440公里。這條路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 東西方文明的交會之路,它最初的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生產的絲綢。

隨着絲路發展暢通繁榮,進一步促進了東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為日後的基 督教傳播產生深遠影響。

‧公元‧耶穌基督降生

二千多年前,耶穌在伯利恆出生,祂以卑微的樣式降世 為人。天使向牧羊人報告耶穌誕生的好消息,幾位從東方來的 博士也追隨着天上一顆特別的星,直到尋見那位新生王。耶穌 降生應驗了舊約《以賽亞書》9章6節的預言:「因 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 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耶穌的誕生更開啟了公元時代,成 為人類歷史時間軸的劃時代人物。

漢代基督教福音銘文鏡

‧東漢末年‧漢代基督教福音銘文鏡

漢代基督教福音銘文鏡出土於徐州,屬漢朝製品,銅鏡 直徑為13.4厘米,鐫刻工整清晰,中心區為四乳四神獸, 四乳間各飾一獸,浮雕造型精美。鏡邊為一圈18字銘 文,屬古代稱為「金文」的書體,被稱為基督教18 字福音:「作神鏡,尊一帝。德母目人子。有王赫。 志,重,須,毓。」

意思是「作神鏡,尊崇、信仰、敬拜獨一上 帝。聖德的瑪利亞親自目證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 之子,道成了肉身,而又降卑為人子。他有帝王一

品, 品,銅鏡 銅鏡 神獸 神獸, 字銘 銘 字

般的顯赫和尊榮,他是全人類的救贖之主。凡立志信 他的,要重新,必須,再生一回。」

學者認為銘文鏡的製作年代為東漢後期,下限不應 晚出曹魏,即西元200-300年間,這一發現或使基督教傳入

‧唐朝‧《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是一座記述景教在唐代流傳情 況的石碑,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石碑由上中下三個部分組 成,中為碑身,上有盤龍浮雕之碑額,下有龜座。碑質為黑色 石灰岩,頂呈半圓狀,上部較尖。

景教碑是中西文化交流及早期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最早見證 物,為研究中國古代基督教早期傳播必不可少的珍貴文獻,對 研究中國古代的宗教文化有着重要意義。

‧清朝‧《神天聖書》

1805年,英國倫敦佈道會基督教新教傳教 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1782-1834年) 來中國傳教,並於 1807年9月8 日到達廣州。

傳教 年 年) ) 廣 州。

化;為 為

最 終全 全 終

為了傳福音,他苦學中文,了解中華文化;為 了印刷中文聖經,進行聖經翻譯工作,最終全 球第一本中文聖經《神天聖書》於 1823年面 世,成為中文聖經翻譯史上極其重要的譯本。

3年 年 面 譯本。 本 女 了

‧清朝‧《慈禧聖經》

1894 年適逢慈禧太后六十壽辰,上海傳教士發動全國 女基督徒捐資,由大美聖經公會與美華書館聯合特別印製 了委辦譯本《新約全書》,使用了大號字體並活字直 排,置於銀盒之中,獻給慈禧,稱「慈禧版」。1910 年宣統皇帝繼位,信徒又利用之前的活字版和紙張重 印了四部《新約全書》,進呈宮中,稱「君王版」。

君王版《新約全書》為紅色皮面,紋飾為極具中國 特色的竹子,並伴以小鳥棲於其中。封面左上方印燙金書 名「新約全書」,另在中間柿蒂形紋飾中印燙金四字「救 世聖經」。

建元是漢武帝在位期間的年號,亦是中國 史上第一個年號,由漢武帝開闢了絲綢之路, 對東西方政治、經濟、文化的往來產生重大影 響;直到耶穌基督的降生,開啟了公元時代, 為國際社會最多國家採用的紀年標準,足以證 明耶穌基督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祂改 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耶穌: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美國《時代雜誌》曾這樣寫道:「不僅是在這兩千多年裏, 更是在整個人類歷史上,唯一的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是拿撒勒人耶 穌。」

《歌羅西書》1章16節告訴我們,萬有都是藉着耶穌而造的: 「因為萬有都是靠祂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 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 藉着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

上帝是獨一的創造主,祂按照自己的形象 造了人類,賦予了我們生命意義和目的。因着 愛,上帝差派祂的獨生子耶穌來到世界,在世 上活出了謙卑的榜樣,即使面對可怕的十字 架刑罰,即使要承受全人類的罪債,耶穌 仍願意完全順服,將人從罪惡中拯救 出來,為人帶來救恩與盼望。

《約翰福音》3章16節:「上 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 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 滅亡,反得永生。」在聖誕 節的月份,願我們在享受假 期的同時,亦不要忘記耶 穌降生的重要意義。

「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 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 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腓立比書》2章6-8節) 對我來說,耶穌是一位歷史人物。在基督 教信仰中,他也是人與上帝之間的橋樑。我認 為這是最強有力的原因是,耶穌使我們能夠得 到超越我們所想要得到的更偉大的事物。

奧巴馬(Barack Obama)

前美國總統

我不會拿任何一個人與耶穌基督作比較。

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 Jr.)

浸信會佈道家、社會運動者

曼德拉(Nelson Mandela)  前南非總統

曾經的偉大統帥都淹沒在歷史的 長河中,他們所建立的國度也早已灰 飛煙滅,但是耶穌的國度堅立在愛之 上,時至今日仍在不斷壯大。

亞歷山大、凱撒、查理曼大帝和我都建

立了帝國,但是是靠甚麼建立的呢?武力! 耶穌基督以愛建立了自己的國度,時至今日 仍然有眾多的人願意為他奉獻生命。

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 法蘭西帝國皇帝

班克羅夫特(George Bancroft) 歷史學家

我發現在現代史的每一頁頁首,都寫着耶穌基督的名字。

聖誕特備節目!!

普天同慶跨越2025

播放時間:2024年12月24日 晚上9:30-10:30

播放平台:TVB plus 82台 【神秘星光聖誕夜】

都靈裹屍布:

360處鞭傷揭殘酷鞭刑

《馬太福音》20章 18-19節:「看哪,我們 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 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 要定他死罪,又交給外邦 人,將他戲弄,鞭打,釘 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 復活。」

釘十字架是公元1世 紀羅馬帝國一種極殘酷的 刑罰,只會用在犯了十惡 不赦罪行的人身上,且針 對非羅馬人,在當時而言 是最羞恥的一種刑罰。據

《聖經》記載,耶穌到達 行刑之地各各他山上,羅 馬兵丁用粗鐵釘將耶穌的 四肢釘在十字架上。

二千多年後的今天, 在都靈裹屍布上的人像特 徵,與《聖經》記載耶穌 被酷刑折磨的狀況吻合, 包括鞭傷、荊冠、肋旁傷 口,以及釘痕。

荊冠驚人實證

都靈裹屍布多個位置都有血跡,布中的 人身體滿布傷痕,部分位置更有大量出血的跡 象,明顯受過嚴重傷害。意大利帕多瓦大學機 械和熱測量教授 Fanti 的最新研究指出,都靈 裹屍布上的血液中含有健康人士的血內不會有 的納米粒子。納米粒子是由肌酸酐和鐵蛋白結 合而成,通常在人體遭受嚴重創傷才會出現。

肌酸酐代表腎臟有機會出現問題,腎臟功能失 常,導致小細胞性貧血,表明布中人呼吸時遇 到極大困難,教授Fanti認為布上的血液證據與 耶穌基督所受的酷刑一致。

洛杉磯市政府停屍間前首席生理學家、法 醫Robert Bucklin指出,裹屍布影像的前額和 後腦頂端,有眾多明顯可見的細小傷口,這些 傷口分布好像一個圓形冠狀,像是某種荊棘或 刺導致頭部流血。《聖經》記載耶穌被逼戴上 荊棘冠冕,當充滿血管的頭皮被尖刺刺入時, 便會對頭部造成無數的細小傷口,形成裹屍布 影像頭部的血跡。

360處恐怖鞭傷

都靈裹屍布上清楚可見,人像的前胸、背 部、大腿均布滿長條形狀的血痕,血痕平均長 度約6厘米,兩端顏色較深,形狀似啞鈴。鞭 痕分為向上、向下和水平方向,後背的鞭傷方 向是向上,反映皮鞭由下而上揮打;而小腿的 鞭傷方向則向下,反映從上而下抽打。

意大利病理解剖學學者波隆尼教授(P. BAIMA BOLLONE),在1970年代 的研究指 出,在裹屍布上合共找到360條鞭傷,約240 條位於影像背面,其餘120條位於正面。

意大利古羅馬史研究學者,菲利爾拉 大學教授芭芭拉‧法珍妮博士( Barbara Faccini),運用電腦圖像清楚呈現出裹屍布 所有傷痕。她分析人像身上共有三種不同的鞭 痕,來自三種不同刑具。

其中一種是啞鈴鞭,每條分支都有兩至 三個啞鈴鉛頭。在裹屍布上可見,啞鈴鞭所造 成的鞭痕大約有115處,由40-60下鞭打所形 成,目的將鉛頭打入人體,然後抽出血肉,這 種傷痕佔所有鞭痕百分之三十五。

其餘百分之六十五的鞭痕,則是由三至 四條約10-15毫米粗皮條製成的長鞭,以及用 多條幼細皮條組成的皮鞭,當揮動皮鞭時, 細皮條就如扇形散開般落在受刑人身體,留 下一大片傷痕。法珍妮教授統計,受刑人被 這兩種皮鞭抽打約220-240下,合共造成170 處傷痕,當中不少傷痕來自超過一次抽打而 成,產生深度創傷。

大拇指神秘消失

若仔細觀看,裹屍布上呈現出來的痕跡, 顯示人像只有四隻手指,原因是手會痙攣,當 兩手大拇指痙攣縮起,再加上死亡時所產生的 「屍僵」現象,導致他的大拇指看起來「消失」 了,而痙攣會導致內出血和窒息。

巴貝特醫生的著作《一個醫生眼中的各各 他山》提及,用腳部的釘為重心,將身體向上 撐起,是令被釘者避免窒息的唯一方法。耶穌 釘十字架的時候,是一隻腳疊在另一隻腳上, 被人以一口釘釘在腳腕或足踝上,但身體肌肉 會因為地心吸力而下垂,一下垂便會令祂難以 呼吸,需要用力將自己的身體盡量撐起來,才 可以繼續呼吸。當十字架上的耶穌筋疲力盡, 無法再將自己的身體抽起時,就會窒息死亡。

羅馬帝國律法規定,如果過了刑期時間, 犯人還沒氣絕身亡,兵丁就會打斷他的腳,令 犯人失去下肢重心,無法再挺身呼吸,加快窒 息而死。

《約翰福音》19章31-33節:「猶太人因 這日是預備日,又因那安息日是個大日,就求 彼拉多叫人打斷他們的腿,把他們拿去,免得 屍首當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於是兵丁來,把 頭一個人的腿,並與耶穌同釘第二個人的腿, 都打斷了。只是來到耶穌那裏,見祂已經死 了,就不打斷祂的腿。」

鞭傷啟示 布中人身份

從裹屍布的影像可見,雙腿部分的血跡垂 直,並無因為斷腳而彎曲的跡象,符合《聖經》 記載耶穌雙腳沒被打斷的事實,預言應驗,如 《約翰福音》19章36節說:「這些事成了,為要 應驗經上的話說:他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

《以賽亞書》53章4-6節:「 他誠然擔當我 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 罰,被上帝擊打苦待了。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 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 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 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 都歸在他身上。」

裹屍布上的種種痕跡表明, 布中人極有可能就是耶穌, 祂遭受的鞭傷遠遠超過當時 羅馬帝國律法規定的39下。

耶穌承受數百次鞭打,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為的是讓人能夠脫離罪惡綑綁,與創造主的關係 和好,能夠活出豐盛人生,因為耶穌死後三天復 活,人只要信靠祂,便可戰勝死亡,得着永生。 如此不可思議的事,卻是莫大的福氣,你願意相 信嗎?

耶穌承受的殘酷折磨,令人 慘不忍睹。

唔講你唔知:

‧啞鈴鞭這種獨特的「鉛頭」

皮鞭,是羅馬帝國獨有的 刑具,世界其他地方從未 發現過。

‧許多人以為耶穌被釘在掌 心,其實是釘在手腕,稱 為底斯托得空間( space of Destot )的位置,因沒 掌骨的阻礙,鐵釘的阻力 甚少,很容易貫穿手腕, 令身體穩固地懸掛在十字 架上。

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每年有 1,200萬公頃的土地因沙漠化而消 失,即每小時有2,000個足球場大 小的土壤變成沙。全球有超過110 個國家因土地沙化無法耕種,糧食 生產面臨危機。

中國是世界上沙漠面積最大,沙 漠化嚴重,而且分布較為廣泛的 國家之一。直至 2022年,中國 沙漠化面積已經達到262平方公 里,佔國土面積四分之一,影響 四億人的生活。

從與沙抗爭到與沙共存

地球正面臨各地沙漠化危機,土地供給人類 需要,沙漠化後,這功能明顯再起不到作用,越 來越多地方沙漠化,本來能產生農業畜牧功用大 大降低,帶來糧食不足和饑荒現象,很多國家已 面對這些問題。

阿拉善盟源輝林牧創辦人原樹華十多年來 投身在中國大西北,進行治沙工程。最初知道有 人因資金短缺,未能繼續治沙事業,深覺婉惜而 決定投入資金,開啟了人生另一個突破。整治沙 土,植樹造林,僅三年時間已大有成績。後來接 受內蒙古阿拉善盟的邀請,在騰格里沙漠,為馬 蘭湖地區30,000畝土地,進行沙漠綠化工程。

他帶領團隊成功培育出梭梭、沙棗、胡楊、 花棒等樹種,以及有藥用價值的鎖陽、肉蓯蓉, 這些植物的總體存活率多達百分之七十,帶來生 命希望,有效遏止騰格里沙漠擴展。

團隊更教導牧民培植沙漠銀耳,探索出一套 有經濟效益的治沙方法。最特別的是,他們自行 研發一種種植技術,能令植物再貧瘠之地生根發 芽,茁壯成長。傳統方法的過程緩慢,團隊研發 了花棒種植技術,利用水槍一次過完成打孔和種 植花棒苗。

花棒是土生土長的植物,扎根深,經得起乾 旱季節,當它成長時,會有一個非常茂盛的根部 結構,能夠將沙固定,即使沙漠移動時沙子將它 蓋住,它仍會繼續生長,起固沙作用,而且可結 出漂亮的花、果子,種子則可繼續繁殖。

與沙漠 共生共存的神蹟

上帝賜給我們大地,我們有責 任管理好,不應令大地荒涼, 應要投入一分力量保護。

唔講你唔知:

‧沙漠的花通常開花季節不 長,但獨特的馬蘭花十分耐 鹽及耐酮,所以在很多植物 都無法生長的鹽酮地,馬蘭 花就可以成長得非常茂盛, 生命力非常之強。

‧胡楊樹的種子很小,一般隨 風飄移播種,一棵成熟的 樹,可以在沙下面全根延伸 好幾米,再長一棵新樹,以 繁殖下去。

雲彩見證

Text.皓恩 Photo.Tidus & 受訪者提供 Art.LI

穌哥,跟得過! 蘇振強牧師

他年少怠惰無心向學,卻在重讀會考時靠上帝取得十分理想的成績;

為回應上帝的呼召,他在大學最後一年毅然轉讀神學,全心事奉; 服侍逾30年,他從不言累,只要能傳福音,便會全力以赴,不負上帝恩情。

這就是中國基督徒會堂蘇振強牧師傳奇的人生上半場,他的經歷告訴我們, 耶穌是絕對信得過的好牧人!

隨和、真性情,是筆者對蘇牧 師的第一印象,他不擺架子,喜歡與 人相處。

談及信主的緣由,他說是因為 姊姊,正當筆者以為是姊姊帶他返 教會時,他笑着澄清,是受父親所託 要保護姊姊。「我爸爸以前是黑社會 『大佬』,得知我姊姊返教會後,叫 我跟她返,因為他覺得教會的人很複 雜,每次我在教會都左望右望,留意 有甚麼人想接近姊姊,結束後再向爸 爸報告。」

雖然蘇牧師兒時在教會如在戰 場,每分每秒鬆懈不得,但潛移默 化之下都叫聽過耶穌。「有一天,我 在姊姊桌上見到一本書《聖經是神 默示的麼》,薄薄的,就隨手拿來看 了,看完之後就決定信耶穌。」

由信主到蒙召

自認為不是讀書材料的蘇牧師,中五會考只得 4E、2D,重讀那年他信了主,決心靠主一改舊時的 懶惰,祈禱求上帝給他智慧讀書。「信主後,我覺得 自己要用心讀書,《雅各書》說智慧從上帝而來,我 便祈禱求上帝賜智慧,我不是要好成績,而是希望做 好見證。」那一年蘇牧師發奮圖強,最終考獲十分理 想的成績,後於預科再獲佳績,成績突飛猛進。

「預科那年,我已經感受到上帝呼召我,但身邊

的人覺得這哪算是蒙召,教會牧者的反應也不冷不 熱,我只好逐間神學院打去問,最後有一間收了我, 不過第二天我也收到樹仁學院(現香港樹仁大學)

會計系的錄取通知信。」喜歡會計的蘇牧師,很快就 選擇了樹仁會計系,然而哪怕他投放了120分精力, 學業成績卻不盡如意。「我比會考、預科還要比心

機,但GPA僅僅合格而已,那半年我沒返教會,不 敢祈禱,覺得對上帝有愧,後來有天我坐在公園安 靜,再次認清所信的福音,重新與上帝建立關係,也

重新返教會了。」

蘇牧師在院牧事工服侍逾30年

因學系要求會計系學生需要修讀法律,蘇牧師逐 漸對之產生興趣,並在大二那年轉修讀法律系,前途 無可限量。然而就在距離畢業剩一年時間,上帝的呼 召再次臨到,這次他會如何選擇?「我不再猶豫了。 升上final year前,我參加教會夏令營,牧者的講題 是『主再來』,我覺得主都要回來了,讀這麼多書為 甚麼,還不放下一切去事奉嗎?」

現在回想起來,他坦言雖然情況冒險,但感恩 自己有這樣單純的勇氣。「還記得校務處打來催我交 學費留位,我說我不讀 final year了,我讀神學,但 其實那時還沒有神學院收,不過我的信心是上帝呼召 我,祂一定會為我預備。」

事實果然如此,在教會傳道人引薦下,海外神 學院剛好剩一個名額,更使蘇牧師確信上帝的預備。

「面試時院長跟我說,你讀Law,將來可以賺很多 錢,可支援神學院,訓練出更多神學生,又說做律師 出去見證上帝,影響可能更大。我沉思着好像也對, 卻突然想起一個問題,我說你那些方案都好,但上帝 感動、呼召我來,那我該怎麼做?他說你跟家人說, 家人給你來讀,我說家人多數不給,你收我,我才跟 家人說。」就這樣,年輕的蘇牧師成為了神學生。

放下換來豐盛

蘇牧師笑言如果他沒信耶穌,長大後應該會開麻 將館,因為他喜歡打麻將。不過當上帝的呼召清晰且 強烈地臨到,即使要面對眾人不解的目光,他仍然甘 願為主放下一切。

「爸爸知道我讀神學後一直罵我,家裏一片愁雲 慘霧,我們平時去酒樓吃飯有人過來聊天,但那段日 子沒人夠膽,因為父母哭,我也哭。此前一個月,弟 弟和爸爸吵架後搬出去住,到我開學前一天,那天媽 媽生日,弟弟回來一起喝茶,席間,爸爸提起我讀神 學的事,弟弟先前不贊成,但那天竟然說好,我爸就 沒多說甚麼,算是默認吧。」蘇牧師心中無限感恩, 他知道是上帝預備弟弟回來。「對我爸來說,我讀神 學就好像失去了兒子,現在弟弟回來,彷彿失而復 得,那天吃完飯,我們一家人一起去買日用品,為我 翌日入學作準備。」

在神學院第一年,校方舉辦了懇親聚會,那天 蘇牧師的父母、二伯父都應邀出席。「我爸故意坐 第一行,對着牧師。呼召時,同學在後面的玻璃房 看着,我沒看,因為覺得父母不會信,誰知道我媽 舉手,她以前很迷信的。」蘇牧師感動落淚,由他決 定讀神學一刻起,好像為上帝放下很多東西,但當 看見母親信主,他覺得之前的「犧牲」都值得了, 其他的全是 bonus。「 二伯父是高級警務人員,他當

蘇牧師一家蒙福

天沒有信主,後來因中風進了醫院,我跟院長馬上探 望,期間二伯父表示想信耶穌,於是我們跟他一起祈 禱決志。」

蘇牧師讀完神學兩年間,父親不時跟家人參加教 會聚會,終於有天,他願意認耶穌為「大佬」,接受 救恩的禮物,還特此舉行一場金盆洗手的飯局。「酒 樓裏烏煙瘴氣,大家都在吸煙、賭錢,坐到一半,我 爸宣布要跟兒子返教會,從此不理江湖事。其實這只 是儀式,利益問題早已處理好,但不知為何,我爸一 宣布,全場頓時靜下來,嚇得我連忙確認門口位置, 打算一不對勁就走為上計,哈哈!怎知在場有兄弟找 我,說找天去教會探我,令我有幾分意外。」

由反對、責罵,到接受,甚至信主脫離黑 道,蘇牧師一路見證父親的心變得柔軟,在30 年後一次偶然機會下,他聽見父親不曾表露的心 聲。「我爸現在住老人院,有一次他跟我打電話後 沒掛線,我聽見他跟職員說,我兒子讀神學,是 牧師,幫到很多人。我感恩他以我為榮。」

手術盡見真情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 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 章28節)蘇牧師一直深信,生命中每個細節都有 上帝的心意在其中,因此即使面對有相當風險的 開腦手術,他仍能暖心地安慰眾人。

面對開腦手術,內心充滿平安

「上年11月開始頭痛,吃頭痛藥也舒緩不了, 一照之下發現腦部有1cm腫瘤 和2.5cm水瘤。前 後看了七個醫生,三個叫我盡快做手術,三個說 可以先觀察,到第七個醫生,說做不做也可以。」 蘇牧師笑道。「最後還是選擇做手術,在右邊腦袋 割開三吋(原定8吋的)。」

手術在9月進行,此前許多弟兄姊妹發起禱告 守望行動,令他非常感動。「他們編了24小時為 我祈禱的時間表,又為我準備驚喜的打氣會,在 入院前一起吃飯,很感恩,弟兄姊妹的禱告支援 很重要。」本來預計手術後要住院四至七天,結果 蘇牧師兩天半就出院了,他笑言自己「坐唔定」。

參與院牧事工超過30年的蘇牧師,服侍領域 從不局限於教會四面牆內,他主動走進人群,分 享耶穌的愛,而這次手術令他更深體會關懷的重 要。「原來有人探是很開心的,到了探病時間自 然會期待,沒人來固然有點失落,但如果有院牧 在,就可以跟病人聊聊天。我以前覺得病人最想 醫好病,但其實大家最想是出院。院牧事工能夠 祝福、幫助許多病人和家屬,這是結果,現在我 學會從過程看,院牧的存在真的很重要。」

弟兄姊妹為牧師窩心打氣

為主盡力去作

手術一事,讓蘇牧師細味上帝所賜的平安,這段 經歷亦成為他牧養弟兄姊妹的養分。「大家為我祈禱 希望沒事,但不一定沒事,如果沒事大家會感恩,但 如果手術後我死了?人的自然反應是傷心,但我們都 要學習感恩。」說到這裏,一曲〈當讚美聖父〉在 蘇牧師心中悠然響起。「我覺得讚美上帝是應該的, 任何境況都要讚美祂,像這次手術,祂讓我有一些經 歷,能夠教導弟兄姊妹,這也是《聖經》所說萬事 互相效力的意思。」

當眾人都叮囑蘇牧師好好休息,才再投入事奉 時,他卻有另一番體會。「手術後我住在加護病房, 看見旁邊有人被推進來急救,他的家人說出院後願意 買高達模型給他。」僅半天時間,蘇牧師已經目睹不 下數次這樣的場景。「為何有時我們到了生死時刻才 肯付出、肯愛?愛要及時,事奉也是,我們通常會覺 得待強壯了一點再做,但很多事不到我們作主,不一 定有機會。當然我會盡力保守身體,但事奉的話,能 做到就盡力去做。」

今天蘇牧師仍然堅守崗位,在力所能及的事奉上 努力作工,我們又是否願意盡上信徒的本分,緊緊跟 隨耶穌,肩負傳福音的使命呢?

萬人見證

Text.皓恩 Photo.Tidus & 受訪者提供 Art.LI

尋根之路:

「天下華人唱出好詩歌」大賽 學員胡蕚中(阿中),年幼時因鄰 居一句話而對自己的身世存疑,信

主後,他尋獲自己是上帝兒子的身 份,後於一次退修禱告中想起地上

的家,尋根念頭再度萌生,殊不知 上帝早已為他編寫一部精彩劇本, 只待他憑信心踏上。

在廉租屋長大的阿中,雖然居住環境品流複雜, 卻沒沾染陋習,現在回想,他感謝上帝的保守。「我 試過跟『大佬』,但不知為何『大佬』對我很好, 不用我去打架,反而叫我讀好書,將來做律師,為甚 麼呢?因為出了事可以幫他們打官司啊,哈哈!」

如果把阿中的故事拍成電影,相信絕不比商業電 影遜色,生命中多少個零碎片段看似互不相干,但當 它們拼湊在同一條時間線上,上帝的心意立時清晰可 見,叫人驚嘆祂是從亙古到永遠一直掌權的主宰。

尋見真信仰

阿中自有記憶以來,便知道自己是家中獨子,父 母工作忙碌的緣故,他經常被送去鄰居家託管,其中 一個消遣的地方便是教會。「鄰居一家是基督徒,經 常帶我去教會玩、打乒乓球,我不知道耶穌是誰,只 知道那本叫《聖經》的書很厚。」

直到一天,鄰居好友拋出一句:「你知道你不是 媽媽親生嗎?」挑起了阿中內心的疑惑。「我小時候 已經奇怪,為甚麼我和父母的年齡差距這麼遠,那個

年代一家至少四五口,我卻是獨子。雖有些迷惘,但 我沒尋根究底,即使我不是他們親生,但他們如此疼 愛我,供書教學養大我,我豈不應該報恩嗎?」就這 樣,阿中擱下心底的問號,沒再理會它。

晃眼間,阿中中學畢業,在社會隨波逐流了幾 年,生活百無聊賴的他,下班後不是賭馬就是打遊戲 機、踢球,每天渾噩度日,直到一通電話,將他與賜 下豐盛生命的主連上了線,童年的福音種子迅速發 芽。「我喜歡念舊,有時會打給舊同學問候近況,有 一晚我打給Connie同學( 現為太太),聊天間她邀 請我參加佈道會,我答應了。」阿中記起兒時經常看 到屋邨的人燒衣紙拜祭,坦言會莫名恐懼。「我覺得 真神應該是令人感到和平、溫暖,就像我小時候去教 會玩一樣。」

1992年7月,那場佈道會的主題是「生命為 何」,阿中至今記憶猶新,因為上帝的話語讓生活一 直在原地打轉的他找到答案——唯獨在主裏才能活出 有意義的人生,這使阿中決定跟隨主耶穌,在教會追 求真理。

從信到改變

阿中曾經不明白為何自己在徙置區長大,與富裕 人家的出身如此不同,但信主後身邊多了一群認識信 仰、以愛同行的朋友,他們身上流露出基督的愛,使 他不再消極看人生。「初信時,我父親患病,教會的 朋友不辭勞苦來探望,陪我度過最艱難的時刻,這種 愛令我很感動。」

那時阿中在電話公司工作,星期日上班會有三倍 工資,但他選擇返教會崇拜。「《聖經》說:『人若 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 能拿甚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16章26節) 三倍工資不能與永恆真理相比,錢沒了可以再賺,尋 找真理卻是更重要的事。」利益當前,卻能夠不假思 索下決定,筆者甚為敬佩,阿中笑着補充:「當聖靈 感動人心時,很快就能作出正確的決定。」

帶阿中返教會的 Connie,從旁見證他的生命被 主改變,逐漸取替以前認定他是壞學生的印象,二人 漸生好感,成為戀人,並於 1994 年結為夫婦,婚後 育有一對子女。

48小時的神蹟

就像童話故事一樣,阿中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兒時的身世疑團也就留在不起眼的角落。轉眼來到 2014年,阿中在一次退修會中,聽見領禱者說要為 我們的原生家庭和祖先來認罪悔改,這話猶如小石子 丟進湖水,在他心中泛起陣陣漣漪。「我很困惑,因 知道自己未必來自胡家,父母都是O型血,我卻是A 型血,究竟我原生家庭在哪裏?我連姓氏也不知道, 如何代求?」

兩年後,阿中有機會隨教會到以色列,當時他已 把尋根的念頭放在日常禱告中。「我在哭牆前禱告, 也寫下兩個代禱事項,第一,求主賜福給胡家,因為 他們養育我長大成人;第二,究竟我是誰?我特意把 紙條拍了照片,當有一天上帝應允我的禱告,便能以 這照片為證,見證祂是聽禱告的主。」上帝有祂的時 間,從以色列回來後,阿中等待了兩年,這期間,他 依然時常為自己的原生家庭禱告。

及至2018年某夜,上帝給了阿中一個異夢。他 憶述:「這夢境和我平時的夢完全不同,我看到兩個 場景,第一是一間紙紮舖,第二有一群人聚集在問 米。我不知道是甚麼意思,卻知道是上帝的啟示,夢 境一結束,我馬上醒來告訴太太。」

當天下午,上帝親自向阿中說話,告訴他原生 家庭中有人做紙紮舖,家中仍信奉傳統民間信仰, 沒人信主。「那一刻我明白了,我是原生家庭唯一信 主的人,上帝給我使命,要將福音帶回去。」阿中 隨即將尋親資訊放上 Facebook 的長洲群組,也轉發 給一位長洲客戶。「我從事保險行業,其中一位客 戶Andrew 是長洲人,他是長洲唯一的線索。不消一 會,他回覆我,說教會一位姊妹覺得我好像她舅父, 而這位姊妹的母親,原來是我二姊姊;同一時間,二 姊姊在Facebook 長洲群組看到我的尋親啟事,覺得 很像當年送去胡家的弟弟。」

阿中與親母相認,場面溫馨感人

在上帝的穿針引線下,阿中進而聯絡上大姊姊, 她十分確定小時候她和母親將剛出生的弟弟抱了去阿 中在群組發出來的照片,也就是阿中成長的胡家;而 且大家的樣貌特徵都很相似,經DNA驗證後,證實 是至親,阿中來自楊家。「由一個異夢到成功找到 原生家庭,前後僅48小時,我當年48歲,上帝一出 手,所有事情便進展神速!」事隔六年,阿中重提時 仍難掩驚訝。

身世疑團解開

阿中還在母親肚子時,已經被「賣肚」給胡家, 在長洲醫院出生兩天後,大姊姊抱着阿中,隨母親一 起前往胡 家;48年後,阿中重返長洲醫院,與92歲 的親母相認。母親一見阿中就說了三句話:「不好意 思,對不起,以前太窮了。」阿中站在病床旁,身邊 的大姊姊和二姊姊已哭成淚人,阿中努力忍下眼淚, 說:「不要緊,媽媽,我現在回來找你。」

「我知道家人不是遺棄我,只是家中人口太多, 一家十口,我排第九,如果我留在這裏,一是沒東西 吃,二是營養不良,是很艱難的情況。上帝很好,把 我媽媽的心結解開,也讓我陪伴她度過晚年,更將福 音帶給她。」阿中衷心感恩道。「上帝圓了我的願, 也印證當晚的異夢,大姊姊確實做了15年紙紮舖, 她聽過我的異夢經歷後,直言這位上帝很厲害,後來 大哥大嫂、大姊姊都決志信主,這是好得無比。」

在教會牧者安排下,楊家在宣道會長洲堂舉行相 認禮,與長洲居民一同見證上帝的奇妙作為。「很早 以前,上帝已經預定,讓我去經歷關乎我生命的事, 再去回望、細味、感恩。現在再看,我不敢說如果當 初我沒信主,今天的局面如何,也許會繞了個大圈, 也許至終不知道我的原生家庭在哪。」

上帝將不同場景預備好給每個人,同時給予人 自由意志選擇怎樣走,每個選擇都會衍生出千萬個 劇本,而阿中選擇走在上帝帶領的路上,一如他信

主至今的初衷:「只要走在上帝的時間裏,一定會 bingo。」

刻骨銘心的愛

一趟尋根之旅,讓阿中對上帝的信心比以前堅 固,來到今年,這份信靠的功課在他兒子身上延伸出 續集——一個二十多歲、健康的年輕人患上癌症,阿 中坦言很震驚,但他選擇不問為甚麼,深信上帝有要 他們學習的功課。

「兒子做手術前一天,我在禱告中聽見上帝第二 次說話。祂說祂愛我,更愛我兒子,由出生至今祂都 一直看顧,但今年初,我兒子處於人生中迷失無助的 階段,需要藉病困幫助他經歷主的能力,並會完全治 好他。」禱告後阿中連忙告訴兒子,兒子坦承自己迷 失了方向,知道要重拾起初對主的愛。

「兒子在化療期間承受痛苦,開始掉髮,他提議 直接剃光,聽到他這樣說,我的心很酸。我曾經求上 帝由我代兒子受苦,但上帝讓我醒覺,這不正是祂差 派獨生子耶穌為世人死在十架上的心腸嗎?因為祂很 愛我們。」那天阿中手拿剃刀,一下下剃掉兒子的頭 髮,彷彿體會耶穌的手腳怎樣被鐵釘一下下釘在木頭 上。「我強忍不哭,心卻很痛,我感受到耶穌多麼愛 我,祂的愛超越世間一切言辭。」

經過三個月治療,兒子如上帝所言打了勝仗,最 近三次覆診報告結果正常。阿中說:「兒子不只是身 體被醫治,生命也被扭轉過來,對信仰不再怠慢,更 常常跟我去醫院探訪,他知道上帝要使用我們的家庭 來榮耀主名。」

若說上帝是神編劇,那最佳演員非阿中莫屬了, 他憑一顆單純信靠的心,演好了這齣人生戲,如今他 的家庭堅定不移跟隨上帝,如《申命記》31章8節 說:「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祂必與你同在,必不撇 下你,也不丟棄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

阿中為兒子剃掉頭髮 陪伴兒子走過抗癌路

運動要加上節制和毅力才會見到效 果,盧恩澤身上每一塊壯碩的肌肉,全是 長年累月揮灑汗水換來的成果。他付出那麼多來追求完美的身段,為 的是甚麼?為挑戰自己?為建立自信?為 鼓勵別人?答案是:以上皆是。

盧恩澤(Kenneth)是筆者相識不久的弟兄。

他給人文質彬彬、低調寡言的印象,實在難以想 像他跟在台上自信地「谷到爆」展示肌肉的健美 先生是同一個人,還經營着 YouTube 頻道親自講 運動、講健康、講信仰;對筆者分享見證的邀請, 他更是毫不遲疑地爽快答應。

「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 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書》 3章15節)

獲發掘運動恩賜

人不會無懈可擊,但必具備上帝所賦予寶 貴的獨特性,而 Kenneth 獨當一面的專長就是運 動。田徑、賽艇、欖球他都一度涉獵,賽艇方面 更曾經代表香港出征東亞運動會獲獎;健美和舉 重則是他目前專注的運動。

「中五那年老師帶我們一班男孩玩室內賽艇, 出乎意料地贏遍同場的大哥哥。香港賽艇青年隊 的教練發掘了我,邀請我加入。」他回憶道。

Kenneth在1995年至2002年皆成為獲頒香港體育 學院賽艇獎學金的運動 員,2001 年代表香港參賽 東亞運動會勇奪第二和第三名,2002年退役。

「我是內向的人,不懂得跟人傾談,特別是不 敢和女孩子溝通,因為我讀了八年男校,哈哈!」 Kenneth打趣說。他念的是天主教學校,常常為 父母的感情關係到聖堂哭着祈禱,與修士非常熟 稔。「感謝主差遣堂哥帶我和妹妹去基督教會, 否則很可能我信了天主教。」教會裏充滿愛的融 洽氣氛深深吸引着他,他第一次去教會便決志信 耶穌。

戰勝失敗 在新領域發熱發光

2002年是Kenneth 運動員生涯最低沉的一年。 他獲選參加亞運會賽艇選拔賽,最終與亞運無緣,叫 他失望不已。「做運動員一定經歷高低潮,輸掉比賽 之後往往霎時由頂尖的運動員被調到候備,很慘。我 當然很想代表香港衝往亞洲比賽,落選後我失落到閃 過離開教會的念頭,感謝主沒有放棄我。回望過去, 以前的我還年輕尚未開竅,思考不夠彈性,才感到如 此大打擊。」他坦白地說。「態度決定高度」,今日 的Kenneth 從不吝嗇把這些低谷中的人生體會與年輕 人分享,把新一代的心態推上更超越的高度。

「就是在那裏,祢的手必引導我;祢的右手也 必扶持我。」(《詩篇》139篇10節)亞運此路不 通,因為上帝另有計劃——祂帶 Kenneth 循健美和舉 重這條路衝出香港,在加拿大奪取冠軍,包括 20172024 年卑詩省 Masters舉重冠軍、2023 年加拿大全 國Masters 舉重冠軍、2024年Natural Canada 加拿 大全國自然健美錦標賽冠軍等四項大獎。Kenneth在 2004 年開始踏進健身領域成為健身教練,2016年舉

太太是支持Kenneth不斷挑戰自己的助力。

家移居加拿大溫哥華;當時香港的移民潮還未開始, 新生活轉型得艱辛,他要出動運動員般堅強的意志加 上對上帝的信靠,總算帶領一家在這裏落地生根。他 用以色列人出埃及來形容生活的巨變:「無論大小事 情我們都禱告交托給上帝,每天依靠祂的供應,深深 經歷祂與我們同行。新移民的生活的確十分艱難,但 祂為我開新路,預備了一群健身教練成為我的學生, 又帶領我開拓網上訓練,成為我新的工作模式。」

走進年輕人生命

用生命影響生命,造就別人的成效遠超說教訓 話。Kenneth 許多學生是年輕的健身教練,而這些學 生又是健身人士的老師,因此 Kenneth 不諱言要更加 謹言慎行。「我的使命是用運動員生命來影響學生, 不可以行差踏錯,無形中他們成為我的監督,幫助我 保持自律,成為給我的祝福。」

對信仰的體會、面對成敗得失的經歷,則化為 Kenneth 祝福學生的工具,尤其是遭受挫敗乃運動員

Kenneth(後排右三)曾是欖球隊的成員。

的兵家常事。「做運動員最重要的是如何跌倒後重新 站起,再部署反敗為勝。年輕人較少失敗的經驗,遇 上不順意的時候或會怨天尤人。信主的人了解人是軟 弱的,不可能單靠自己的能力迎戰;即使失敗了也承 認自己有不足之處,審視怎樣再力求進步。唯獨上帝 才是人生的終極依靠,假如沒有信耶穌,運動員這條 路更難走。」

Kenneth(右三)曾代表香港勇奪東亞運動會賽艇比賽第二和第三名。

成功塑造別人生命的秘方,是傾注時間和關心。

Kenneth 固定每星期與學生網上見面,他不僅講授訓 練和營養的知識,還會暢談人生歷煉,藉此向他們灌 輸正確的價值觀。他舉例道:「運動員都十分在意勝 負,可是比賽必有輸贏,因此建立正確的比賽心態非 常重要。我告訴他們我健身30年後才在健美界取得

一定成績,所以不能輕視過往投放多年的歲月,自然 的美是以年月點點滴滴積聚得來的。」現時 Kenneth 的學生達40多人,有不少學生每當遇上困惑時都會

主動找他傾訴,令他更感謝上帝差遣他走進年輕人的 生命之中。

雖然並非人人像 Kenneth 般為健美而到健身房操 肌,但仍有不少人為追求健康而流連此 地。Kenneth 指健身房是一個容易認識朋友從而傳福音的地方。

「因為人們通常在固定的時間去做運動,所以來來去 去都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對於性格主動的信徒,是比 較輕易透過運動打開話題去接觸新朋友的。」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唯獨敬虔,凡事都有益 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4 章8節)運動固然有益,但益處還不及操練靈命,既 可接受永生的禮物,又可成為別人的祝福。

電影心

Text.吳宗文牧師 Photo.互聯網 Art.LI

《破.地獄》影評

吳宗文牧師:

哪種儀式對存活者更有療治作用?

《破‧地獄》是最近繼《毒舌大狀》、《九龍城寨 之圍城》後,另一齣在票房和口碑上都載譽的電影,但 《破》片在意念和感情之傳達方面,尤勝於後兩者。香 港電影在中、港、台聯營製作的趨勢,並面對亞洲電影 (特別韓國)的強勢攻略下,終於找到自己的特色和突 破的出路。以前很多人比較喜歡看中、台的電影,因為 其文化氣息和歷史意識都比較強;而港產片很多是無厘 頭、打打殺殺、得啖笑而已,比較庸俗和無根。

《破‧地獄》這齣電影,是以香港喪禮中 流行的道教破地獄科儀作為主題和背景,講述 家庭及殯儀行業在「守舊與創新」、「傳承與 突破」、「規條與人性」等對立中,如何能以 愛恕、放下及接納來消解這些張力,並最終以 破地獄儀式,象徵性破除存活者的心結。

魏為人比較進取,不斷求新求變(似現今漸興 的新派殯儀公司)。為求接生意,不顧行規及傳統, 常導致明叔留下的另一位合夥人哈囉文(許冠文) 的不滿。原來殯儀業分文與武:「文」職是行街經 紀,負責招攬生意及打點一切業務,由魏負責;所謂 「武」是指做打齋超渡儀式的喃嘸佬(道士),這方 面則由哈囉文負責。

電影敘事的骨幹結構是用五場喪禮及間場的真情 對話來展示對生死的看法和生人的感受。

第一場是一名飈車失事而死的年輕人。魏為求個 性化,將一輛紙紮跑車推進靈堂中央以討家屬心悅, 怎料反而引起家屬不滿,因死者正是因這款名牌跑車 而肇禍。當然也免不了哈囉文的責怪。

戲中兩兄妹,在爸爸出事後才是解結的開始。(《破地獄》劇照 ) 圖片來源 :互聯網 電影的序幕以破地獄及為先人執骨的儀式作為開 始。從事殯儀業的老行尊明叔(秦沛)因着要退休, 便將業務轉讓給世姪女美玉(周家怡)的同居男友 魏道生(黃子華)。魏在疫情前做婚禮策劃師,但疫 情改變了一切。疫情期間,看見殯儀業暢旺,便接手 做,認為至少可以糊口、供樓及還債。

第二場特別的殮葬,是一位甄 姓單親母親(韋羅莎)要找最名貴、最耐用的 棺木,原因是她不捨得疼愛的稚子病逝,希望把他的 屍身保存起來,待醫療科技將來有新發展時,再拿 出來醫治。全行的人都不接這單生意,唯魏一口應 承,並親自為這少年的屍身做清潔和防腐工夫。此舉 感動了哈囉文,最後他也出手幫忙,完成這項厭惡性 工作。

第三場是一金融業人士的妻子去世,丈夫(白 只)繁忙,連妻子的遺容也無暇一顧,然而死者的 閨蜜(梁雍婷)卻淚流滿面前來,懇求能睹最後一 面,丈夫卻惡言相向,絕不允許。魏基於人情,私下 讓閨蜜在殮房與遺體告別,並將部分骨灰分給她。

第四場是哈囉文女兒郭文玥(衛詩雅)常光顧 的湯水店之老闆蓮姐(金燕玲)。她突然昏倒失救, 文玥本身是救傷車的醫護員,到場為她拼力施救,因 文玥視蓮姐為其母親形像的知心友。每當文玥遇壓或

情緒低落時,也找與她有婚外情的醫生發洩和減壓。

最後一場是哈囉文本身的喪禮。他因着期望傳 承行當的兒子郭志斌(朱栢康)改信天主教並移 居澳洲,不堪刺激下中風,半身不遂,不能自理。

義,說這只不過是儀式,但仍不能平息眾忿,於是 最後請不滿者自行離去。

結果兄妹二人披上法衣,拿着法器,踏罡步斗地 舞動作法,正如電影英文名字 The Last Dance(最 後的一舞),通過由心而發的儀式,兄妹二人冰釋前 嫌,且對父親過往態度和說話所造成的心結得到釋 懷,正如魏以前對哈囉文說:「不單先人要破地獄, 生人也要破地獄!」

郭志斌拒負長子責任,要妹妹承擔照顧,引發兄妹 不和。喪禮進行時,魏拿出哈囉文的遺願,指明要 郭氏兄妹二人為他做破地獄儀式,同行聽後嘩然反 對,因這法事是傳男不傳女,而且怕女性月事經血 的污穢,會觸怒祖師爺,令法事失效。魏雖曉以大

這齣電影成功之處除了幾位演員老練和由心而發 的演出外,劇本和配樂也十分重要。導演身兼監製和 編劇,令故事的鋪排和對白的營造充滿張力,成為演 技、情感及意念的上乘載體。配樂方面,多用大提琴 和鋼琴,咽鳴及凝重的琴音,將情緒順着場景和故事 不斷提昇。在這方面甚似日本的《禮儀師之奏鳴曲》 (2008)。新晉

導演陳茂賢身兼多職,在這齣電影的 製作上功不可沒。這片的票房收得,除了上述因素, 也與現時人口老化、生死課題備受關注有關。影院的 觀眾,盡是白髮的金齡人士。

有教會人士認為此片具有 Satanic Element,演 員朱栢康雖是基督徒,但其教會卻予認可和鼓勵,然 而他聲稱演出時有「眼前一濛」的感覺。這片雖以 道教喪禮其中一項儀式作命名,但正如片中強調,這 只是不同傳統人士的一種儀式,電影中至少沒有正面 強調儀式背後相應的宗教世界觀及其真實性(其實除

了這儀式,相關的還有藉擔幡買水來招魂及引領亡靈 過金橋銀橋等)。電影宣揚的似乎說這只是一種功利 性習俗(正如郭志斌說,哪種宗教能幫他,他便信哪 種),目的為求存歿均能心安理得,破除妄執,得到 釋放。換言之,這只是象徵而不是實體(與韓片《破 墓》及台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所宣 揚的不同)。若是如此,我們可告之為何不用更全 面、更具體和更實在之象徵,以致能帶來更大的釋放 和療治作用呢?

有很多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士,在參加完基督教 的安息禮拜或追思會後,都覺得《聖經》的信息很 有安慰作用,而且予人希望、正信和愛恕。另外,在 聖詩、儀式及禮堂的設置上,都跟傳統喧嘩吵鬧和煙 霧瀰漫的場景有所不同,而且給人一種靜謐潔美的感 覺。若是如此,為何不選擇以基督教儀式進行呢(若 反正只是一種儀式而已)?一念之間的改變,便能獲 價廉物美、聖潔寧靜的免費服務(牧師主持儀式並不 收費)。現時很多教會都願為非信徒義務主持儀式, 他們認為這是傳播上主大愛,並給予遺屬安慰、療治 的服侍機會。

每逢11月底是基督教聖曆的將臨期,有一首節 期詩〈以馬內利來臨歌〉,甚能在道教破地獄的象徵 和期待上,進一步提供盼望。歌詞說:「以馬內利, 懇求降臨,救贖釋放以色列民;淪落異邦,寂寞傷

心,引頸渴望神子 降臨。耶西之條,懇求降臨,撒但手 中,釋放子民;地獄深處,拯救子民,使眾信徒勝 過死亡。清晨日光,懇求降臨,藉主降臨,歡慰眾 心;衝開長夜幽暗愁雲,驅散黑影進入光明。大衛 之鑰,懇求降臨,大開我眾天上家庭;安排我眾登 天路程,斷絕人間多愁苦徑。歡欣!歡欣!以色列 民,以馬內利,定要降臨!」這首詩的歌詞所強調 的乃主耶穌能在「地獄深處拯救子民」,又能「衝 開長夜幽暗愁雲,驅散黑暗進入光明,斷絕人間多 愁苦徑,使信徒勝過死亡!」這豈不正是不問緣由, 只跟傳統參與破地獄儀式者所冀盼的嗎?

人生如朝露或如《聖經》所說:早上發芽,晚 上便枯乾。因此不單要在今生這旅程中破除心結, 脫離人間種種地獄,還要此生活得更豐盛、更有意 義,來世得享永生,這才是觀眾所要真正關注和認 識的。《聖經》說:耶穌降生為拯救世人脫離苦困, 且以復活戰勝死亡,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 得永生。雖只是一種儀式,但背後信念所對應的是 否真實和合乎真理都十分重要。不然,只是盲目的 迷信。比較起來,基督教安息禮中憑藉聖經應許予 人的安慰和盼望,並藉禮儀予人寧靜與平和,更能 令傷痛、彷徨、困惑的存活者,得到真正的解脫, 並獲得永恆的盼望!

Text.皓恩 Photo.Tidus & 受訪者提供 Art.LI

趙璧礎博士

趙璧礎博士是語言來源探討學會會 長,三十多年來以希伯來聖經和中國古代 漢語為研究基礎,研究《創世記》記載人

類語言的轉變,總結出「去韻留聲、重排 聲位」的黃金規律,這規律在全球數十種 語言中已得到驗證。究竟語言變化與聖經 記載有甚麼關連呢?

學 院 學 任 等 於 趙璧

趙璧礎博士

畢業於香港伯特利神學院,香港浸會學院,香港浸信會神 學院,亞洲浸信會神學院,美國德克薩斯州西南浸信會神學 院。取得神學學士,浸會學院文憑,道學碩士,神學碩士,哲 學博士等學位。歷任小學教師、中學教師、神學教師、宗教主 任、中學教務主任、傳道士、主任牧師、義務牧師,顧問牧師 等職。

趙博士現居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丁巿,專心研究寫作。亦 於北美洲各地,應邀各教會講道或學術團體主領講座。

趙博士自90年代初從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教席退

下來後,醉心於語言來源的研究,並據最新研究所得 重新翻譯《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之碑文,出版了 《重譯景教碑》一書,還有其他著作包括《中華民族

探源》、《遠古語言探索》、《語言解碼研究》,以及 今年出版的《來語義疏字典》上部。

30年來豐碩的研究成果,趙博士謙稱自己只是 上帝的僕人,按着上帝的心意進入語言解碼的旅程。 「我能有今天的成果,完全是上帝的帶領,我只是執 行出來的僕人。」他感恩道。

《創世記》告訴我們,滅世大洪水過後,挪亞 一家在地上分散繁衍,當時人類說着同一種語言,後 來他們商議要建造一座通天的塔。《創世記》11章 1-4節:「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他 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 在那裏。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 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 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 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趙博士表示,「塔」這個字是從印度佛教傳入 中國,準確來說應該是「台」。「『台』是指大的方 形,一級一級疊上去,高至通天,人以為聚在一起的 力量大得可以抗衡上帝,便會做越來越反叛的事,這 與上帝的計劃不相等,所以上帝變亂人類的口音,變

成我們廣東人的『雞同鴨講』,人的思想沒有改變, 但表達出來的口音不相同,從而產生了全世界不同的 語言族群。」

《創世記》11章5-7節:「 耶和華降臨,要看看 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 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做起這事來,以 後他們所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 那裏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從 《聖經》的記載可見,人類的口音本是同源,趙博士 特別強調是口音而非語言。

「上帝改變語言的時候,沒有改變語言、意思, 而是改變發聲,發聲是語言的一種表現,以文字結

構來說,一個字包含聲母和韻母,例如m是聲母,a 是韻母,加起來ma就成為一個有意思的發音。當我

們將一個字的韻母拿走,留下聲母,並重新排列次 序,便會清楚看見語言的改變。」這方法正是趙博 士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的黃金規律——「去韻留聲、 重排聲位」。

他舉例解釋:「如果把 listen 的韻母去掉,留 下l、s、t,就能讀出『留心聽』,拿開韻母留下聲 母,我們就會看到語言的變化。如果字詞是以韻母開 首的,就不能拿走它,例如英文字 argue,廣東人叫

『拗撬』,『拗』是a音,『撬』是g音;『拗頸』、 『嗌交』也是a、g。」

不過當我們用英文和中文作比較,便會發現從語 言出現的層次上產生了不平等,因此需要回到最古老 的語言——希伯來文。趙博士說:「希伯來文是最古 老的語言,摩西寫五經的時候,已經是寫成文字,將 之與漢語,即基督教進入中國之前就已存在的中國文 字,放在一起比較,就會看到有意思的地方。」

說回《創世記》11章7節「變亂」一詞,趙博 士翻查文獻時發現,「亂」有兩種解釋。

第一個解釋是混亂,「變亂」的希伯來文是 balal,去掉韻母a,剩下b、l、l,b就是變,l就是亂;

近年將研究成果編彙成書,今年正式 出版《來語義疏字典》上部,下部 將於2025年面世

第二個解釋是治理、重新整理好,創世之時,上 帝說要有光就有光,第四日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 小的管夜。這裏,「管」字的來語包括了個「r」。 「r」可讀成「理」,管理之意。「r」也是「亂」 字的讀音,而「亂」也是治理或管理的意思。因此 「變亂」也出現了「變理」的意思。趙博士讚嘆道: 「上帝變亂語言,第一層是混亂口音,第二層同時發 生,就是整理好全世界,我做過三十多種語言對照, 我的想法是全世界語言全部同時變好,每個族群都有 一套語言能夠溝通,所以並不是像進化論所講,語言 是經過幾千萬年慢慢演變,而是上帝一變亂時,就立 時出現,是上帝奇妙的傑作。」

趙博士特撰詩贈予影音使團

學識廣博的趙博士,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西南浸 信會神學院取得哲學博士,當年他的博士論文為研究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對景教碑文及歷史作出深 入研究。「景教碑是唐太宗在位時期來到長安,是基 督教在唐代發展的重要文物。當時由宰相房玄齡去到 西郊,以儀仗隊的形式,迎接21位景教教師。」

信會 會

入研 入

督教 督

西郊 一份

的過 的 字、

出於

產生 生 人

趙博士表示,在他讀過的基督教文獻中,沒有 一份能夠像景教碑一樣,以精簡文字將基督教的教 義,包括三一上帝、人的墮落、上帝的救恩、傳福音 的過程、傳福音的成果,講得如此清楚。「碑文的用 字、文筆精煉一流,許多用字都不是中國本土,而是 出於希伯來文字,為了傳遞福音而與中華文化匯通所 產生的漢語文字,證明了景教碑價值之高,若問我個 人,我會說景教碑在中國基督教文物中佔第一位。」

不說不知道,原來景教這名字背後的意思深 遠。「以前的人不知道基督教是甚麼,而基督的希臘 文Christos,讀出來有『景』音,『景』有光的意 思,也代表耶穌基督,因為耶穌在《約翰福音》8章 12節說『我是世界的光』;約翰在《約翰福音》3 章19節說『光來到世間』,兩者完全配音、配義。 『景』帶有光明、喜樂、幸福的意思,所以當這名字 放出來,中國人一看就明白,並能與當時的佛教、道 教同列。」

遠。

文C

12 2 節

章1 『景

放出 教 教同 落 基督

宗教

蒙古

雖然景教在唐武宗禁教時期受波及而逐漸沒 落,但在困難中反而展現出傳福音的熱情,成為後世 基督徒的激勵。「當時主要是禁佛教,但景教是外來 宗教,怕受政治打壓,因此一部分景教信徒向北移向 蒙古一帶,進入蒙古人群中繼續傳福音,改名為『也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拓印

里可溫』,就是希臘文『福音』的發音,結果整個 汪古族人都信了教,影響非常大;另一部分信徒則低 調向南來到廣州,我相信沿途都帶領了很多人信耶 穌。」趙博士認為,景教信徒遇到打壓仍用盡辦法傳 福音,這份熱情值得我們今天的基督徒學習。

三十多年研究語言學的經驗,幫助趙博士對《聖 經》有更深的認識和理解,不但如此,這更成為他傳 福音的方法之一。「傳福音其中一個辦法,是先引起 對方興趣,再以『為甚麼』來打開話題。我在美國 居住的地方,早上許多人出來運動,大家熟絡後會聊 到工作,我便可以教人講廣東話,引起別人的興趣, 再帶出中文與希伯來文聖經的關連。」

他笑言若一開口就說所有人都是罪人,當然會得 罪人,因此他選擇從一個字入手。「我會問他可知道 『辛』的意思,一般人都會想到『辛苦』,但如果 我們看《說文解字》的解釋,辛是罪也,英文sin和 『辛』讀音相近,如果用普通話讀,就差不多和sin 重合了。」趙博士在專注研究語言來源的同時,沒有 忘記福音大使命,善用自己的才幹,成為接觸點向人 傳福音,從語言學話題富技巧地帶到福音信息,展現 了福音的豐富與趣味。

太太十分支持丈夫的研究工作

使命人生

Text.關美靈 Photo.受訪者提供 Art.Andy.K

電影與哲學世界中的 人生思索

文潔華教授

「我很感恩自己讀哲學出身, 看一套電影、打開一本書看,就 已經走進另一個世界,這是一種幸 福。」自小在教會長大,曾想過當 傳道人的文潔華教授記得當年考入 中大哲學系時,教會中弟兄姊妹還 為她懇切禱告,連她自己都戰戰兢 兢,哭了差不多兩星期,怕會影響 自己的信仰。走進哲學這條路差 不多40年了,她相信:「你 永遠不能不知道你已經知道 的事情。」思考過而選擇 繼續的信仰,就會變得更 為堅實,而現在的信仰亦 不再是當年那樣了。

電影說出感動人心的故事

文潔華教授本身是加拿大人,今年專 程由香港來加拿大出席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TIFF),就讓她分享電影中的故事,從中觀 察及感受細膩的人性。

「電影說故事,尤其是劇情片,一定要有 人文信息才有意義。一套電影消磨兩小時,如 果欠缺故事就會很空洞,而好的電影更需要感 動人,就能藏在記憶裏。」

今次來到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文教授非

常開心遇到一位她十分欣賞的巴西導演 Walter Salles,他在1998年憑《中央車站》獲得電影 獎項。該電影拍攝的場景是在巴西那些狹窄的

街道,故事描述替文盲寫信的中年婦女為一個 小男孩尋找他父親的過程。女人在巴西的車站 旁擺設攤檔幫人寫信,她的顧客把心事與她逐 一傾訴,而她卻往往收了別人金錢,在信封上 寫了地址及貼了郵票,卻從不把信寄出,只藏 在她的抽屜內。

有一天一對母子請她代為寫信後,母親卻 在上車的路上被車子撞倒捲進車底而過身,四 歲大的孩子從此流落街頭。那個檔主竟然第一 次覺得需要照顧這個孩子,並按信上的地址帶 這個小孩回家鄉找他爸爸。

巴西導演Walter Salles。

《中央車站》海報。

文教授把電影的情節描述得繪形繪聲:「在過 程中,她由一個冷酷無情貪錢的人,變成懂得關懷別 人。這個女人的外表竟然亦隨着她的內心改變,而變 得越來越漂亮好看。在巴士站的洗手間內對鏡一看, 她也驚覺自己的不同,愛能夠改變一個人。我覺得這 個導演技巧細膩,原來人會在這樣的情形下改變,第 一次看這套作品已令我非常感動。」

是次出席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她欣賞到這位巴 西導演另一套以真人真事改編的全新電影,描述一位

被不公平對待的女性,失去丈夫同時更要照顧五個小 孩,在絕境中如何掙扎求存,甚至攻讀法律,搖身一 變成為一位人權律師,幫助其他遭遇不公平對待的人 申訴權益。後來,她年紀漸長,看似得到腦退化症, 但當年一幅一幅歷史圖畫依然清晰,尤其是她一直記 掛的丈夫,而電影最後亦找到他的遺體,出了一紙死

亡證。電影的名字就是《I Am Stilll Here》(我依然 在這裏),單從電影的名字,已叫人動容。

電影是人生的精華

文潔華教授繼續分享道:「這次我亦欣賞了一 套長達四小時的電影《 The Brutalist》,講述一個 建築師由外地來到紐約,如何遭人白眼批評。當中 有一個鏡頭慢慢捕捉酒會派對裏每一位出席者的細 緻表情與動作,把他們的背景與心態都表露無遺。

他用了七年時間來籌備拍攝這套電影,卻只有32 日的拍攝檔期。電影節中每一套電影都是細心精選 出來,在現場更有幸與電影藝術工作者親身碰面。

當看完《The Brutalist 》這套電影後,我能夠跟這 位年輕導演 Brady Corbet握手,並跟他說:『我是 從香港來的,我非常喜歡你的電影,尤其是配樂部 分。』我感受到他非常感激那份真心的互動。」

在多倫多電影節與Brady Corbet相遇。

正如文教授所說,每一套電影都能夠讓人學習 和進步。電影是 Humanities 人文世界中最具感染力 的媒體,影像加音樂是全方位的感官體驗,是人生 的精華。

「我快將步入七十了,我希望餘下人生,能夠 參與更多電影節,欣賞有內涵及故事的電影,讓我 的生命更豐富及有質素。」

電影就是藝術,通過那幾小時的精華,有結構 及濃縮地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絕對能洗滌一個人 雜亂無章的心靈。

她續說:「活到我這把年紀,有許多值得記憶 或忘記的人與事,電影能喚醒你某些記憶與影子, 人生經歷過又遺忘了的事情與感覺。」

「當我離開浸會大學退休的時候,用了七小時 執拾我工作31年的會議紀錄,剩下的只是一大堆陪 伴過我的書籍。現在我要選擇未來該過的日子,例 如我計劃學烹飪,煮一些美味的東西給我愛的人, 讓自己及身邊的人快樂。」

文潔華教授在香港大力推動電影文化,設立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 院電影學院,成首任總監。

信仰帶來精神上的體會

生活的經歷才能獲得精神上的體會。

電影講述的是人生故事,宗教則是有關現象背 後的信念:「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

的確據。」(《希伯來書》11章1節 )生活層面與 精神層面從來都不能分開,因為透過生活的經歷才 能夠獲得精神上的體會。

文教授說:「很多世界知名的哲學家都是透過 大自然獲得精神上的領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 有慧根去思想現在面對的苦難、無常、死亡,例如 我要面對自己的學生離世,他們那麼年輕就離開, 感受就特別深。我並不是一個很有健康規律的人, 但為甚麼能活到今天?我們的人生如何,小部分我 們可以控制,但絕大部分都找不到原因。當我們想 為何而來、為何而去?如何能安身立命,都是值得 我們思考的東西,而電影就給予我這方面思考的空 間,而信仰就給予我更多精神上的體會。

「當每個人面對最後的日子,身體衰殘的時 候,我們就更能明白那是肉身的痛苦,在精神的層 面上就能夠有力量去坦然面對。人要懂得感恩,善

待身邊的人,體貼別人的需要。不要賺得全世界, 反要謙卑,在地球村裏每一個人都是一起生活,不 同的人都有各自的角色。」

文教授一天的生活就算有多忙,她都會嘗試看 一齣電影、看一本書、書寫一些東西,把自己沉澱 一下,選擇忠於自己,快樂地過生活。

「上帝安排每一個人的生命都不同,退休後的 生活仍然忙碌,但我看到隧道盡頭有亮光,找到適 合自己的節奏與生活。我心存敬畏的心,在這個 浩瀚的宇宙裏,我們都只是一粒微塵,我怎會不 相信有一個超自然的實體?雖然我從小都在教會長 大,但亦從來沒有停止思考人生的意義。從哲學 思維去探索宇宙,我們已知及可知的東西太有限 (Metaphysics is impossible),因此,從來無阻我 懂得謙卑、敬畏。」

「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時間沉思,在教會、經 文、詩歌的氛圍下去探索人生。我相信當你去到人 的盡頭,你會看到上帝。」

《全球大學電影獎》(GUFA)由當年文潔華教授籌辦, 為表揚來自全球大學的 《全球大學電影獎》(GUFA )由當年文潔華教授籌辦, 年輕電影人,透過短片比賽發掘傑出電影作品,出席的電影界嘉賓眾多。

科學專題

Text.Bosco Photo.互聯網 Art.Li

起源 生命的

一般信徒在信仰生活中,很少接觸科學的事情,好像科學 與信仰是互不關連,但科學亦是上帝所創造的,科學必定指向 上帝的存在及祂創造的奇妙,也必定指出《聖經》所描述的歷 史是真實的。本欄每期都會探討一些科學性的事情,看看主流 科學家怎樣說,尤其今天主流社會所相信的進化及大爆炸,他 們所說的是否真的有科學證據。若沒有科學根據,並在科學上 是不可能的,那就指向上帝的創造。這些科學的範疇包括並不 限於生物學、上古生物學(與化石有關)、地質學、天文學, 甚至物理學及化學。

本期我們一同來探討生命是如何開始的。

當我們環顧四周,到處都可見到生命,若附 近沒有人,也會看見動物、植物、雀鳥和昆蟲。

在海邊及海裏,可以看見魚類、貝殼類和無脊椎 生物。若有顯微鏡,更可以看見微生物,我們都 說這些是有生命的東西。

到底生命是甚麼?早於公元前4世紀,阿里 士多德已對生命作出一些基本定義,就是有能力 自我持續、成長及繁殖。今天,大英百科全書及 網上資料都各自對生命有一些相同的定義,也有 增減的定義。總括來說,共同的包括生命能呼 吸,能汲取養料,排出廢物,可以生長及繁殖。 有一些加上遺傳,能把自己的基因複製給下一 代。亦有加上必需有細胞組織,會發展,對附近 環境可作出反應。沒有了這些任何一樣功能,那 東西便可說沒有生命。

個大城市,有十分複雜的工廠製造不同的東西, 有十分複雜的運輸網絡,把製成品運往需要的地 方。這就像一個人在幾萬呎高空來看一個大城 市,只看見一大堆東西,但當他落到地面時,才 發現這城市不單有高樓大廈和地面運輸網絡,還 有地底下的運輸網絡、地下水渠、複雜的電網和 水道等。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尤其今天以物質為實的 科學,生命又是甚麼呢?在了解科學家如何回答 這問題前,讓我們來看看研究生命起源的科學家 正在做甚麼。有蘇格蘭、德國、美國等多個國家 的研究組別,他們得到大量基金捐款來研究生命 的起源。由於生命是十分複雜的事情,他們就從 最簡單的生命體開始研究,就是單細胞。

我們在中學時期可能對單細胞有一點認識, 知道細胞內有甚麼組件,但19世紀達爾文時 代,當他發表著作《物 種起源》時,當時的 科學家對細胞的了解是 很模糊,細胞內只像雲 霧一片,不知內裏有甚 麼。今天大家都知道細 胞內裏極其複雜,像一

達爾文

今天科學家對細胞所知更多,一個單細胞 最基本的成分有四類,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核 酸(nucleic acid)和脂質(lipids)。細胞內所 有組件都要由這些成分組成,所以科學家要製造 一個細胞,必需先懂製造這四類成分。科學家認 為這些成分是靠盲目碰撞而湊巧形成,但由於細 胞極度複雜,有科學家計算,靠盲目碰撞形成一 個最簡單的氨基酸,其機會率是小數點後有77 個零,盲目碰撞出一個細胞的機率是小數點後有 790億個零,若按他們認為太陽系形成於45億年 前,幾萬億個45億年都沒有足夠時間碰撞出一 個細胞。

此外一個細胞的組件較一輛汽車的組件更複 雜,就算組件已全部出現,並排列好,一個沒有 腦袋的人,沒有裝配手冊,是沒法靠盲目碰撞把 汽車裝配出來,並能使它行駛。

讓全城都有一顆 『《天使心》月刊免費贈閱計劃!』

為配

成為

使團同主題影視內容 《

已經展開,響應及受惠的單位已超過 700間,

期盼更多人能夠受惠,讓福音傳得

為配合影音使團不同主題影視內容,《天使心》月刊藉文字設計 成為不可多得的佈道工具,祝福全城。有熱心支持者鼓勵我們由 11月開始「《天使心》月刊免費贈閱計劃」派發行動(試行三個 月),向本地的教會、學校及機構贈閱《天使心》月刊,以鼓勵 更多基督徒善用月刊中的每一個信息和專題,作屬靈上的裝備,

並幫助未信主的朋友認識主耶穌基督!感恩第一期的派發行動

1 愛心商戶

誠徵

現誠邀各界共同響應是次派發行動,貢獻一份力量, 將《天使心》月刊這本福音工具送到全港18區,祝福更多人

將商舖設為派發點,供客戶 取閱

2 愛心車隊

提供運輸服務,協助運送月 刊至派發點

3 派發天使

協助將月刊送到教會、學校 及機構等

4 接續支持

封面故事 名人勵志分享

使命人生

各行各業人士 實踐使命人生的秘訣

期盼能繼續吸引更多人參與 「天使心月刊免費贈閱計 劃」,讓全城都充滿天使心

專題探討

地球大神秘 見證聖經的真實

時事、城中熱話

最佳通識教材

最佳

如有感動支持《天使心》月刊免費贈閱 計劃,請致電 3108 6012(會員部)

活出一個傳福音的人生誠邀加入成為會員,同行媒體宣教路

請填妥下列表格連同存款收據,寄回影音使團總辦事處或傳真至2763 0570

敬請按感動回應,並鼓勵更多人參與支持。

請於合適 內劃上

1. 我願意參加「會員計劃」 每月定期奉獻 支持影音使團事工,每月奉獻港幣: □HK$350 □HK$550 □HK$1,000 □HK$2,000 □HK$3,000 □或以上HK$______________

(如適用)推薦會員姓名: 電話:

2. 我願意奉獻支持《天使心》月刊印刷經費,奉獻港幣:

□HK$1,000 □HK$2,000 □HK$5,000 □HK$10,000 □或以上HK$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願意奉獻支持「創世電視」平台營運、租賃及製作經費,奉獻港幣:

□HK$1,000 □HK$2,000 □HK$5,000 □HK$10,000 □或以上HK$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奉獻者資料:( 為方便電腦處理,請盡量以英文正楷填寫。)

姓名:(中) (英) 性別:

通訊地址:

聯絡電話:

電郵:

年齡: 17歲或以下 18至29 30至39 40至49 50至59 60或以上

職業:

所屬教會:

我已定期收到使團通訊: 否□ 是□ 收看創世電視的頻道: □ myTV SUPER 602台 □ 網站 □ 創世電視APP 以下宣教工具只適用於會員選取︰ 指定取《天使心》月刊的OK便利店店舖號碼:

(詳情請瀏覽《天使心》月刊的「OK便利店取書地點」名單) 奉獻方法

信用卡(可直接傳真至2763 0570) VISA MasterCard 信用卡號碼: 持卡人姓名(英文正楷):

信用卡有效日期至: 月 / 年(最少兩個月內有效) 簽署日期:

簽署:

自動轉賬(授權書將稍後寄上)(只適用於每月定期奉獻) 劃線支票(抬頭請寫「The Media Evangelism Limited」或「影音使團有限公司」,連同此回應表一併寄回影音使團總辦事處, 信封面註明「《天使心》月刊回應表」) 現金存款 **/ 轉賬 (將款項存入恆生銀行賬戶號碼 235 -270717- 668 或匯豐銀行賬戶號碼 123-125155-001,並將存款收據及此回應表一併寄回影音使團總辦事處。封面註:「《天使心》月刊回應表」) ** 為避免銀行收取櫃員服務費,請盡量透過自動櫃員機捐款。

繳費靈PPS:致電「繳費靈」電話18013登記,登記完成後請致電18033,按指示輸入閣下之電話號碼或#會員編號, 輸入奉獻金額及記下付款編號。影音使團的繳費靈商戶號碼為「9445」 PPS付款編號:

閣下之電話號碼 / 會員編號: 奉獻日期:

金額總數:

每月繳款後,請將閣下之會員編號及上列資料郵寄或傳真到影音使團辦理(如已傳真資料,切勿郵寄以免重複。) 請注意: 上述個人資料將會用於影音使團發放訊息,包括會員及義工通訊、代禱家書、活動/課程推廣及邀請、籌募需要、開立收據、 招募義工及收集意見等。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2209 6280與影音使團聯絡。 不接受

影音使團為註冊慈善團體,捐獻HK$100或以上可憑收據於香港申請免稅。

需要奉獻收據 會員熱線:31086012 備註:#會員編號將於收到填妥之參加表格兩星期後發出。 收到填妥之表格一星期內,將有專人聯絡核實以上資料。 所有個人資料只供上述計劃及其相關活動使用。 條款及細則:1. 送出之宣教工具及精美禮品數量有限,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2. 以上優惠不適用於一年內曾經參與「會員計劃」的舊會員。

影音使團網址:www.media.org.hk ‧創世電視網址:www.creation-tv.com ‧天使心網址:www.media.org.hk/angelheart ‧電郵:info@media.org.hk

影音使團個人資料私隱政策請參閱:http://www.media.org.hk/tme_main/index.php/privacy_policy

生活文化 — 家有一寶

Text.葉家寶 Photo.葉家寶 Art.Li

永為真理之干城

葉家寶 創世電視榮譽顧問、 前亞洲電視執行董事。

50年好像很長,與浩瀚的宇宙相比,其實只是 一瞬間。今年11月16日是母校培正中學135周年校 慶,剛巧是我中六畢業離校50周年金禧加冕典禮, 來自全球各地的同學,共有99位在11月15號那天回 校參加加冕,也算是一個創舉,其中有些同學已很久 沒見,但一碰上便滔滔不絕,懷念當年求學的日子, 學生時代的友情是最單純的。

感謝培正對我的栽培,令我從小學開始便接觸到 《聖經》,每早透過廣播系統有唱聖詩及祈禱,雖然 當時未信主,但心裏總懷感恩,有喜樂,有平安。而 且每周都有學生集會,聽道理、基督徒見證及名人分 享,讓我們如校訓一樣,活出「至善至正」的人生。

培正是一所中文中學,慶幸自小便接受母語教 學,小五便開始讀文言文,唸唐詩宋詞,因而培養了 我對中國文學有濃厚的興趣。自幼便喜歡閱讀課外書 本,在學校或公立圖書館借書看,中學開始已往旺角 一帶的樓上書店流連「打書釘」,更一度想大學選修

人生總是充滿驚濤駭浪,但上帝總在 保守看顧,只想盡心盡意事奉祂。

中國文學系。培正就是孕育我喜歡古典及近代、現代 中國文學的興趣,迄今仍是如此熱愛。

在一些重要場合,如開學禮、結業禮都有唱校 歌,現依然牢記於心,朗朗上口,這是一首詩意盅然 又展現學校發展的一首歌,我最喜歡是最末兩句「愛 我培正謨謀遠,永為真理之干城」,道出創校先賢捍 衛真理,弘揚真道的決心。另外還有一首名為〈青 年向上歌〉,顧名思義,這是一首充滿正能量,鼓勵 青年積極向上的一首歌,每句歌詞,老早已刻在心板 上,成為我人生的座右銘。

我在大學一年級才決志信上,這完全是我因中 小學12年的基督教學校栽培,讓我對《聖經》有比 較透徹的了解,讓我人生從此不再一樣;而同學們 畢業50年來的維繫,互相關心及支持,難怪說學生 年代的友情是最真摯最純潔,但願我們這50年的金 禧紀念,永誌我們不能磨滅的友情,並繼續向鑽禧 加冕進發!

我是自由傳道、 福音使者

吳桂行傳道 影音使團福音事工總監

華人教會傳統稱不在教會牧會事奉的傳道人為 「自由傳道」,因此我也被稱為「自由傳道」,但為 了福音的緣故,「自由傳道」不一定自由,但此乃我 樂意的。

某星期日講完道,某教會姊妹立即邀請我去醫 院向一位末期癌症婆婆探病傳福音。她表示婆婆無 人無物,是姊妹老人院的院 友。Of course!No problem !立即修改當天下午的自由活動,下午4時 去醫院探婆婆。傳福音永遠是我的Top priority!

一個人探訪這位末期癌症婆婆,唱福音歌給她 聽,向她傳福音。她好想去天堂,她又好怕下地獄, 直接問我她會否下地獄,我告之:「不會!只要你現 相信主耶穌就會上天堂,罪得赦免,成為天父女兒。」 她十分清醒,開口一句一句跟我決志信主。走時,她 向我說:「多謝你!」Glory be to our Father!

當日本已回家休息,洗澡後,準備煮飯。突收 到病友危急消息,醫院囑家人去見最後一面(之前 探訪已引領她信主)。家人希望我去為她祝 禱。Of course!No problem !立即離家急趕去醫院關心祈 禱祝福。

當天母會崇拜後,和福音拍檔及姊妹在午餐引領 另一位姊妹94歲父親及70多歲母親信主。他們二人 開口決志信主!Glory be to our Father!

之後我們又趕去灣仔派禮物及傳福音,好多福音 使者參加。隊長表示當天約共70人信主。Glory be to our Father!

「搶救靈魂,刻不容緩;年終無休,照常傳 道。」是我的口號,是我的信念,是我的行動,也 是我的見證。

由於我是自由傳道,非駐堂牧者,我常有機會去 不同教會講道。亦因如此,很多弟兄姊妹聽完我的傳 福音見證,均會找我去向病友或其父母傳福音。每次 去傳福音,都會為福音對象祈禱祝福,並為他獻唱兩 首詩歌:〈主的愛〉和〈奇異恩典〉。

我每次均邀請他信主靠主,告之接受主便可得三 份寶貴禮物:一)罪得赦免;二)得享永生;三) 成為天父的兒女。謝主隆恩!大部分福音對象均跟我 一句一句祈禱,決志相信主耶穌基督為救主。

你若有感動,請奉獻支持我們的福音事工!所有奉獻存入影音使團獨立專款專用戶口,作為我們城 市宣教事工之用。十分感謝!

A)支票方式捐獻

抬頭可寫「影音使團有限公司」或「 The Media Evangelism Limited 」,並把支票郵寄至香港九龍觀塘鴻圖

道一號2樓2-3 室影音使團吳桂行先生收(支票背後請註 明支持城市宣教部事工及閣下名字、地址及電話)

B)轉賬方式捐獻

可將款項存入以下影音使團戶口: 香港匯豐銀行戶口:015-265952-001

請WhatsApp入數紙圖像給行哥90390407 亦請通知閣下全名及地址,以便發回免稅收據。

生活文化 — 男心女意

Text.何志滌、羅乃萱 Art.Li

寵物與我 我家

我記得小時候家中養了一頭狗,名字叫「得 利」。當時家中真的有一點迷信,「得利」是「得 到利益」。不過,過了三年左右,「得利」離開了世 界,我們家也沒有再養寵物。

當我和師母開始在台灣事奉,有天中午正往寄 信,看到郵箱旁有一頭小貓在我們的腳旁盤旋,我們 不忍離開, 很快就抱牠回家,為牠取名「小乖」。 貓如其名,真的很乖,像狗一樣會在門口等我們回

家。牠非常聰明,一次我們因為要離家五天,收拾好 行李放在客廳,沒想到牠在行李箱上「尿尿」。當然 我們會責備牠,解讀牠不想我們離開。不過,因為三 年後我們決定回港事奉,只能把「小乖」送給同事。

回港事奉三年後,有天岳父說他很想送一頭貓給 我們,是一頭全白的貓,很得人歡心,我們就收下,

給牠取名「乖乖」。沒想到牠跟「小乖」的性格很 相似,也會在門口等我們下班。最特別是牠會抓蟑 螂,這是好事。只是,沒想到牠有天抓了一隻鴿子,

我們看到馬上拯救了那隻鴿子,否則可能會被「乖 乖」咬死。不過,有次不知道甚麼原因,牠從七樓 窗口掉下,感恩是六樓窗外有一個窗台,讓牠不致掉 在地上以致性命不保。問題怎樣把牠帶回家?當然可 以打電話給消防局,只是我家的菲傭姊姊試試伸出雙

何志滌牧師

畢業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後在 安省神學研究院( Ontario Theological Seminary)獲 道學碩士學位。他與妻子羅乃萱蒙召往台灣宣教,四 年後回港服侍教會,曾任播道神學院和中華神學院特 約講師。現任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創堂牧師。

手,跟「乖乖」說:「乖乖,我數三聲,你就往我 手裏跳。」結果就是這樣,救了「乖乖」一命。養 了「乖乖」17年,牠也離我們而去了。這次經歷讓 我們真的很傷心,甚至把牠的骨灰放在家中。

過了一年,因為師母很想養一頭狗,結果家中 多了一頭「幼柴」(小型柴犬),取名Nikita。只是 柴犬個性比較自我,關係比較疏離。當然,每當晚 上給牠吃「潔齒餅」,牠就會按我們指令完成每一 個動作。Nikita 在我們家住了12年。沒想到一個月 前,女兒家所養的一頭小狗 Theo,因為她三個兒子 常常咳嗽,她想是否因為對 Theo敏感,就把Theo 送來我們家,真的發現三位孫子少了咳嗽,我們愛 孫心切,家中就多了一頭狗。兩隻狗能相安無事一 起生活,我們也放心了。

為何人喜歡養寵物,因為寵物能常常與人在 一起,寵物也能了解人心,討人喜歡。雖然寵物 也是上帝造的,我仍然相信不要把寵物代替人, 人是按上帝形象所造,也能有靈,能與上帝建立 關係。很多人問我:「將來新天新地是否有動 物?」我的答案是:「應該會有。」無論如何,在 新天新地的日子,我相信最重要是享受與上帝在 一起,天天敬拜祂,這是信徒等候最美的時候來 臨,也是我們的盼望。

寵兒

我是從小喜歡貓貓跟狗狗的,這可能因為爸爸也 是愛寵物之人。

婚後,第一頭養的貓叫「小乖」,是在台北住 處附近撿回來的。當時,牠只有我手掌般大。當宣教 士的那幾年,會省吃省用給牠買貓糧。牠生病了,會 帶牠去看獸醫(其實比我們看醫生更貴)。

相處了四年,我倆返港服侍,只有將牠交託給朋 友。聞說最後牠的命運是流浪街頭。那年頭,我們都 口口聲聲說:「只要寵物,不要孩子。」

沒想到,回到香港服侍幾年後,上帝賜給我們 一個寶貝女兒。女兒出生後,老爸一直說:「多生一 個,否則她會很孤單!」我們沒聽,爸爸在女兒唸高 小的某年,送來一頭大白貓,牠本名是「頑皮仔」。

我們覺得「改壞名」,將牠改名叫「乖乖」,從此, 牠就跟女兒成了「兩姊弟」。

萬沒想到,養了牠17年,就在我大病初癒的日 子,牠因為大嘔大吐進了醫院,從此離開我們了。那 種失去愛寵的難過,是一種錐心的傷痛。家中每一個 角落,都有「乖乖」的影子,揮之不去。還記得牠 臨死前,跟牠說:「乖乖,you are a very good cat!

I can never have a cat like you!」

我也真的這樣想,在世上沒有一頭貓可以代替 「乖乖」。

那年,動了大手術,身體虛弱,心情沉重。 何牧師見狀,送了我一頭可愛的柴犬,改了名字叫 Nikita。 因為我們的好友中,是沒有人用這個名字 的。(其實改名也是根據女兒的意思)

左擁右抱

的喜悅

但第一天把牠帶回家,我倆就要外出聚會。只有 將Nikita 交託給女兒看管,也因為這樣,她跟女兒成 了「莫逆」。

不知道這是否柴犬的特性,牠很高傲,喊牠不一 定搖頭擺尾過來,更糟糕的是:伸手想摸牠,牠居然 後退,躲在飯桌下。跟乖乖一喊就來「像頭狗」的 個性大不 同,Nikita 更像一頭貓。但奇怪的是,牠跟 女兒很投緣,我們喊牠屢叫不睬,女兒喊牠就會「飛 奔過去」。

養了Nikita 12年,沒想過多養一頭狗。心想,咱 們兩老要應付三個乖孫已應接不暇,哪有時間空間多 養一頭狗?

豈料那天,接到女兒電話:「原來我家的小孩 對狗毛敏感,可否把我們的 Theo送到你家?一來很 近,孩子可以來看看他。二來,你也喜歡狗啊!」 對,但我家的 Nikita 小姐會吃醋嗎?兩頭狗狗相 處會如何?這都是我擔心的問題。只是情急勢逼之 下,Theo來了。跟Nikita 互嗅屁股(原來是牠倆在 打招呼)過後,兩頭狗和平相處。更有趣的是,平日 不大理睬我的柴小姐,開始熱情起來。我一回家,兩 頭狗都跑過來熱烈歡迎。

如今,我坐下寫稿,牠倆姐弟都會坐在我左右。 這天,還在書房左擁右抱着牠們拍照。好開心啊!

羅乃萱 作家、婦女及家庭工作者。自小夢想當作家,最後夢 境成真,卻在人生中途再起飛,進入服侍婦女及家庭 的遼闊天地,看見上主有愛,人間有情,家庭復合, 正享受這個生命的新境界。

生活文化 — 鐵窗筆語

Text.衛以信 Art.Joe

早幾日又要到外間醫院覆診,今次的目的地是瑪麗 醫院。沒甚麼特別事,只是為肝做一個超聲波掃描,有 一點緊張,因為從未做過類似的掃描檢查。而且,其實 我並不知道為甚麼要做這個掃描的,因為我並沒有因肝 問題看過醫生。只是突然間早幾日抽了一支血,跟着便 有這個檢查了。我還以為我肝出了大問題,有甚麼辦法 不緊張?到執筆這刻我還未收到檢測結果,不過以監房 過往慣例,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應該沒有大事。

環島遊

當日外出,可以說是經歷了一次環島遊,環繞港 島兜了一圈。我們下午由赤柱監獄出發,經香港仔沿薄 扶林道,目的地為瑪麗醫院。做完超聲波,有車,可以 回程。以往離開醫院回院所,通常都是原路折返。但當 日的路程卻有點始料不及。離開醫院後,囚車並沒有東 行,反而向西沿着薄扶林道而行。到西環的時候,我們 左轉入一條天橋,在幢幢樓宇之間穿梭而過,落到西營 盤上高架路。

西隧出入口在左手邊,途經西環,右手邊的都是新 的大廈,掛着大型幕布,或有屏幕。再行是中環灣仔繞 道隧道,出口為東區走廊,東隧出入口,但沿途的地標 完全認不得。隨即轉入柴灣道、石澳道,跟着去了大潭 峽懲教所,我才知道原來這是大潭峽專車,我們只是搭 了「順車」。最後由大潭峽再出發,經大潭道、大潭 水塘再回到赤柱。由赤柱起程,到回到赤柱,剛剛好, 真的圍着香港島走了一圈。

隨着一邊經過,一邊觀望,我的心就有了很大的 感觸。首先是驚,對我來說,當日這條路線,我所看到 的景物,是完全陌生的。雖然在電視、報刊中都曾經看 過,與外來的例如義工、職員傾談過,但親眼看到,還 只是第一次。周圍的環境已經變到我完全認不出來了。

有一刻我想,重歸社會的時候,我可以適應這個新環境 嗎?這是我一刻心悸的由來。

隨之而來的,是遺憾和懊悔。香港用廿多年的時 間,變化到今日這個樣子,而我就在獄中,虛耗了廿多

然後,又開始想如果了。如果我沒有這次犯案, 我在外面會如何呢?其實這個問題有很多人問過我, 我也曾經做過分享。如果沒有犯這案,我覺得最大可 能,就是干犯其他案件。可能沒有這一次嚴重,但可 能就是不嚴重,欠缺阻嚇力,甚至在獄中結識到更多 「精英分子」,學到更多犯案手法,再加上我根本不 知道自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出現嚴重崩壞,所以就算 沒有今次犯案,在這廿多年間,我很大機會也會不斷 重複去犯案,不斷在監房出出入入。除了有「假期」 「耐唔耐」可以在外「度假」之外,基本上與現在 服刑了廿多年沒有分別。就如一些師兄所講一樣,就 是「終身監禁、分期執行」而已。

更甚的,可能就是失去家庭的支持,試想想, 如果我真的在外間廿多年都是在監房出出入入,就算 我有機會結婚生子,就算我家人都還健在,可能他們 都會為我感到羞恥、失望,最後甚至放棄我,離我而 去。但最大問題是,我並沒有好像現在般認識到自己 的缺點。換句話講,最大可能的結果就是,過了廿多 年出出入入監房之後,我還是繼續這個循環,入獄出 獄,然後孤獨終老、無伴一生。

如讀者想與衛以信聯絡,可電郵至: wilsontsang0301@gmail.com 年的時間,就因為自己的天真、少不更事、個人私 慾等,讓自己錯過了這廿多年與香港共同成長。我 真的很內疚,也對自己有點憤怒,我自己毀了自己 大半人生。

每每想到這裏,我都要向上帝獻上感恩。可能 對很多人來說感到難以理解:入獄廿多年都要感謝上 帝?不埋怨上帝就已經覺得自己心胸廣闊了吧?但對 我來說,我是衷心感謝上帝的。如果沒有這廿多年的 牢獄生涯,我會反省嗎?沒有反省,就不會知道原來 自己的道德觀低到可怕,這形容不是貶低自己,反而 是抬舉了。因為我在案發時,其實已經是沒有道德底 線了。所以我才推論,就算沒有這次犯案,我亦只會 多次犯其他案件,不斷重複出獄入獄。

然而,就因為這次犯案,我才有機會反省自 身。雖然廿多年過去了,但我卻敢放膽說,出獄後 我不會再犯案,不會再出入監房了。因為我已重建 我的道德觀,因為藉着倚靠上帝,我有這個信心。

人生軌跡再度入正軌,難道不應感謝上帝?

除了能夠認識上帝,重建自己的道德觀,能夠 提升自己亦是牢獄生涯的一大得着。我重拾書本, 由當年中四未讀完的不學無術,到今年經歷了人生 的一個小小成就,博士畢業了。難道這不應感謝上 帝?除此之外,我又學識了彈結他,能夠說一定程 度的日文,難道不應感謝上帝?如果我沒有這次廿 多年的牢獄生涯,我還會重拾書本嗎?我還會附庸 風雅去學結他嗎?我還會「無端白事」去學日文 嗎?答案幾乎不言而喻、可想而知了。難道,這些 都不應該感謝上帝嗎?

有一次我母親來探望我,她對我說,「好彩」 我坐監,如果不是,她都不知道可以去哪裏找到 我。很傷人的一句話,母親說兒子坐監是「好 彩」,但卻道出了我之前的不孝。家人到現在仍然 不離不棄的支持我、鼓勵我,從沒有離開我,就如 《聖經》中浪子的故事一樣,為了找回我而高興。 如果沒有這次犯案,而是在廿多年間不斷重複犯案 而出出入入監房,家人可能早就棄我而去了。難道 這不應該感謝上帝嗎?

作者簡介

衛以信是一名在囚人士,現於赤柱監獄服刑。年

少時犯下大錯,長年被囚在鐵窗之後,上帝卻 釋放了他的心靈。他立志奉獻一生事奉上帝, 《天使心》是他以文字事奉的一隅之地。

生活文化 — 大夫在線

Text.林家揚醫師 Photo.林家揚醫師 & 互聯網 Art.Li

林家揚博士

林醫師多年來致力推廣「中醫=生活」 的養生概念。中醫保健知識包羅萬有,只 用口傳教授,難免讓人覺得困難和乏味。 有見及此,他創辦「醫藝同行」,與不同 的專業人士彼此配搭,以多元化的方法或 藝術活動,用嶄新的方式傳遞保健知識, 希望令人學得開心,知識入心,助人自 助。 活」 只 味。

不同 法或 識, 人 自

義人同行(六) 影相十式(下)

在義工服務中,我們常用遊戲的形式,先讓參 加者對影相十式有一個概括的印象,再逐一講解穴 位的精確位置、作用和按壓方法。

遊戲玩法十分簡單,先教導參加者「一至十」 的手勢拍照動作,再以不按次序的連續數字出題, 讓他們記憶並即時按題目的數字順序做出各個動 作。三七二十一、四九三十六⋯⋯玩過小遊戲後, 他們基本上都會記得所有動作,到正式學習穴位 時,就事半功倍。

所以,大家不妨與身邊的人分享「影相十 式」,一起玩遊戲,練記性,考反應,學養生!當 然還有習《聖經》,識十誡!

位置:鼻翼外緣中點旁 約0.5寸,鼻孔水平線與鼻唇 溝(法令紋)的相交點(凹陷處)。

功效:宣通鼻竅,疏散風邪,清肺瀉火。

適應症:鼻血、鼻涕、鼻塞、酒糟鼻、失嗅、面癱、 面肌痙攣、面癢、面痛、便秘、上齒痛等。

常用方法:手指按揉穴位;或用食指橈側(近拇指側) 緊貼穴位,上下來回搓 擦1-2分鐘;或用 食指尖,快速輕敲。

「不可姦淫。」

《出埃及記》20章14節) 「7」的動作類似於英語手語「L」的手勢, 代表忠誠( Loyalty)。我們在婚姻關係中,當 保持忠誠,並尊貴守護身體,不放縱私慾。

第七式: 迎香

第八式:

位置:在額部,當兩眉頭的中間。

功效:醒神開竅,清利頭面,明目 通鼻,寧心安神。

適應症:頭痛、頭暈、面痛、鼻 病、眼疾、高血壓、失 眠、小兒驚厥等。

常用方法:輕輕按壓或按揉,感冒 或鼻塞力度可大一些; 從印堂穴輕推至前髮 際;從印掌穴輕分推至 兩眉梢。

「不可偷盜。」

(《出埃及記》20章15節) 香港手語中,將「爪」形 手勢,置於前額,拇指尖觸碰額 頭,是「皇帝」的意思。上帝 是全地的王,萬物的主,祂掌管 且分配一切。既然一切皆屬上 帝,且每個人都值得被尊重,我 們又怎能偷取和剝奪上帝或他人 的成果或權利?

位置:在下嘴下方,頦唇溝正中 凹陷處。

功效:疏風通絡,通調任督,通 利口齒,生津斂液。

適應症:面癱、口眼歪斜、面部 浮腫、牙肉疼痛、口舌 生瘡、流涎、失語、癲 癇、小便失禁等。

常用方法:以手指指腹或指節 按揉。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出埃及記》20章16節) 「9」的動作類似於英語手 語「X」的手勢。上帝的眼目 就像X光(X-ray)一樣,能穿 透人心,看透我們的心思。

手置於唇下,提醒我們應 當說誠實話,是就說是,勿胡 言說謊,上帝一直在鑒察我們 的言行。

位置:項部枕骨下,斜方肌上端外緣 與胸鎖乳突肌上端後緣之間凹 陷處。

功效:疏風解表,疏通經絡,醒腦開 竅,利五官七竅。

適應症:頸肩項強痛,頭痛,眩暈, 高血壓,感冒,眼、耳、鼻 病,面肌痙攣,蕁麻疹,中 風,不寐,癲癇等。

常用方法:用雙手拇指指腹或食指 第二指間關節(屈指) 按揉或按壓,可向斜上 方施力。

「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 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出埃及記》》20章17節) 雙手打開,掌心朝下,上 下移動兩下,是「克制」的意 思。當出現貪婪的心思,我們 會體貼慾望,還是倚靠上帝, 克制自己?其實,當我們越親 近上帝,越像耶穌,以基督的 心為心,就會明白生命的真 義,懂得感恩和知足,「貪心」 也隨之逐漸消失。

生活文化 — 綠色管家

Text & Photo.余遠騁博士(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 Art.JL

歡度綠色聖誕

踏入12月,也象徵着聖誕節的來臨。聖誕節原 為記念耶穌基督誕生的節日,在濃厚的節日氣氛下, 人們也更願意消費。隨着全球環保意識的提高,

我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每一個節日和每一次慶祝 活動都能夠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機會。聖誕節作為 一年中最具代表性的節日之一,自然也不例外。本文 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如何在聖誕節實踐環保理念, 並將環保聖誕的精神傳遞給更多人。

聖誕節傳統上是購物和消費的高峰期,但我們可 以選擇一些更環保的方式來慶祝。例如在挑選聖誕禮 物時,我們可以考慮購買質量較好且具有長期使用價 值的物品,避免那些短期使用的廉價商品。這樣不僅 能減少浪費,還能讓禮物更具意義。

其次,可以自製一些禮物,例如手工製品或者 親手烘焙的點心,這不僅能夠展示我們的心意,還能 減少因購買商品而產生的碳足跡。此外,選擇使用環 保包裝材料,如再生紙或布袋,這些材料可以多次使 用,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歡度綠色聖誕

另外,聖誕大餐往往是節日期間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在這方面,我們也可以進行一些環保的嘗試,包 括購買本地生產的當造食材,不僅支持了本地農業, 還減少了食物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其次,多選擇有 機食品,這些食品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更少的化學肥 料和農藥,有助於保護環境和人體健康。此外,聖誕 大餐後經常會剩下大量食物,這時可以考慮提前計 劃,避免過多的浪費。

聖誕節期間,很多人會選擇外出旅遊或探親訪 友。要環保一點,可以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騎自 行車或者步行,減碳之餘又可以一邊做運動,一邊享 受旅途中的風景。

長途旅行亦可以改乘碳排放量較低的火車和鐵 路,因飛機航行時需要燃燒大量燃油,有數據指出, 全球航空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整體約2%。若計算 每公里每名乘客的碳排放量,旅遊巴、國內鐵路、國 內航班及長途航班的碳排放量分別為27 克、41克、 133克及102克 。此外,乘客也可以考慮一些有提供 碳抵銷(Carbon offset )選項的航空公司,抵銷因 飛行旅程而產生的碳排,又或選擇採用以可再生生物 材料(如食用油、動物脂肪)製成的可持續航空燃 油(SAF)的航班,讓每一次的飛行,都是愛地球 的生態飛行。

聖誕節是一個充滿愛與分享的節日,我們可以將 環保的理念融入到這其中,並通過行動來影響身邊的 人,希望我們能夠在慶祝的同時,也能為地球做出一 些貢獻。

世界綠色組織簡介

世界綠色組織透過以科學為本的 政策研究,深入完善的社區工作,與公眾分享研究成 果,提出建議,旨在提升環境質素、改善市民生活、 加強市民環保意識,並推動綠色經濟。同時,世界綠 色組織會就社會各階層,尤其弱勢社群的生活需要, 推出與環境相關的扶貧項目,回應因環境變化而引起 的社會矛盾,創造綠色經濟機遇,落實可持續發展 的願景。如欲了解本會工作,請到本會網頁查詢: www.thewgo.org

Text.陳國平博士 Photo.互聯網 Art.Li

陳國平博士

美國教牧學(城市領導)博士、香港心理中心總監、 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美國婚姻與家庭研究博士、 美國婚姻與家庭治療碩士、美國神學及心理學碩士、 美國教牧學碩士、基督教研究輔導碩士、美國心理學會會員、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學家,曾任衛道神學研究院院長。

美國選了癲總統?

我以前也很不喜歡花花公子、大嘴巴及表現傲慢的特朗普,但在他作總統四年,天下太平,美國 經濟和治安都比現在好⋯⋯

有人問我,為何美國選了一個癲的總統?

從某些角度來看,特朗普真的好癲!無論在金 錢、名譽和高齡來看,他無需那麼辛苦去選總統:

一)因他曾做過美國總統,無需再做,萬一選不 到就更「瘀」!

二)2017 年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他在美國排

201,在世界排544 ,所以他算是生活無憂, 可安享晚年!

三)他今年78歲,算是高齡;過去幾年,他常 被民主黨的政客和傳媒攻擊和封殺言論;兩 次被彈劾,五次被起訴,其政治盟友和支持 者多被檢控而判刑。最近兩次被暗殺,擊倒 了仍拼命站起,高舉雙手呼 喊:「fight! fight!fight!」他真的「癲」了! 陪他去「癲」的還有; 全球首富馬斯克,印 度裔成功商人亦是今屆共和黨總統初選提名人之一 的Vivek,近年脫離民主黨的范斯(候任副總統), 2020 年民主黨總統提名人的 Tulsi,和剛退出獨立競 選總統的小甘廼廸等人,他們有全球首富、名門望族 之後,基層出生、畢業於耶魯和哈佛法律和創科系的 青年才俊,有男有女和不同族裔精英,他們都是滿有 學識,理想、成就和分量的人。

我以前也很不喜歡花花公子、大嘴巴及表現傲慢 的特朗普,但在他作總統四年,天下太平,美國經濟 和治安都比現在好,家中一團和氣,各人品格良好, 沒有緋聞,他為被槍擊頭部而大難不死,而公開感謝 上帝!他堅持捍衛傳統基督教價值;支持民主法治和 言論自由;尋求公平貿易和世界和平;保護國民;堵 塞非法移民及芬太利毒品湧入、危害國民生命安全; 反對12歲兒童無需父母同意可自決變性,胎兒出世 前一天還可被墮胎、奪取他們生存權利;反對男人自 稱想做女人便可隨意參加女子奧運競賽。現今的美國 過度高舉自由放任,凡公開批評同性婚姻或變性問題 都可能被起訴,凡在加州偷搶不超過 $950美元者都 算無罪⋯⋯整個美國和很多四方社會漸漸離開傳統道 德信仰,而且越來越遠!

今次美國總統選舉,他得到壓倒性選民的支持而 當選!很多人對他和美國都有很大期望!他當選,不 是因為他完美,是因為他的政綱和理念,讓美國重歸 正軌,再次偉大起來!很多人都盼望他能繼續維護傳 統基督教的道德價值: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上帝同行!

但願基督徒能繼續為特朗普和他的團隊禱告,希 望他能榮神益人,讓萬國萬民因此而蒙福!

生活文化 — 思苦後甜

Text. 吳思源 Photo.互聯網 Art.Li

吳思源

資深文字工作者及心理輔導作家。

從心會社創辦人及社長,完美句號事工行政總監。

著作廿餘種,包括《馬大的腳馬利亞的心》、 《願作人間照夜燈》、《從小學到大》、 《教孩字面對風暴》、《教孩子創造未來》等。

同舟共濟走出困境

拿俄米沒有埋怨兩個媳婦「黑仔」,剋死自己兩個兒子。兩個 媳婦也沒有怨恨婆婆生出兩個短命仔,害得自己年輕就守寡。

再談《路得記》。

三婆媳皆命途多舛,婆婆拿俄米死了丈夫,十年 後再死了兩個兒子;大媳婦俄珥巴則死了丈夫,次媳 婦路得也死了丈夫。三婆媳可謂同病相憐。無怪拿俄 米說以後不要再叫我的名字「拿俄米」了,索性叫 我「瑪拉」吧。(拿俄米的意思是「甜」,瑪拉的 意思是「苦」)

《路得記》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因為這個故事帶 出了當不幸的事情發生,當中的人物不單止沒有怨天 尤人,互相埋怨;而是相濡以沫,同舟共濟,結果最 後在絕境中闖出了一條生路。

拿俄米沒有埋怨兩個媳婦「黑仔」,剋死自己 兩個兒子。兩個媳婦也沒有怨恨婆婆生出兩個短命 仔,害得自己年輕就守寡。

拿俄米還奉勸兩個媳婦離開她,找人再婚,大媳 婦聽從了,但路得堅持守候在婆婆身邊。她對婆婆一 片丹心,義薄雲天。

這對苦命婆媳身邊的人,也從沒有冷嘲熱諷,說 長道短,不論是她們回到的伯利恆城,城中人不單沒 有因她們苦命而避之則吉,倒圍攏着她們給予關懷。

此外富有親戚波阿斯,除沒歧視她們一貧如洗,倒暗 中提供援手,讓她們不致挨餓。

故事的結束是路得聽從婆婆,下嫁波阿斯,更 為他生了兒子,有一個完美的歸宿。故事感人之處是 在患難中互相扶持,乃走出困境的不二法門。《路得 記》沒有提出上帝如何超自然地介入,以神蹟奇事幫 助受苦者,倒強調人與人之間以愛以誠相待,同舟共 濟,才最重要。

生活文化 — 還富於文

Text.司徒永富博士 Photo.互聯網 Art.Li

司徒永富博士

鴻福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兼執行董事 香港專業人才服務機構主席 著有多本管理學及心靈書籍, 包括:《老闆要的不是牛》、 《唔緊要─心中有富的人生智慧》、 《教曉員工高飛─風箏管理學的5P魔法》

終點的美麗圖畫

執筆之時,2024 年即將成為回憶,2025 年正待展開。新的一年不僅是時間的變遷,更是內在重 新檢視的契機。在這充滿不確定和挑戰的時間流轉中,可以用「以終為始」的思考方式來規劃一 下新一年的願景。

前行之先,我們不妨稍作停留,回顧年初的目 標:哪些實現了?哪些尚在路上?無論結果如何,都 是自我成長的一部分。當我們再次設定來年目標時, 不妨問問自己:真正的「終點」是甚麼?畢竟,人 生的最終目的,不在於短暫的成就或一時的成敗, 而是方向與過程的意義。我們的每一選擇、每一步行 動,都是通往最終目標的磚瓦,這旅程的意義,由我 們用心建構。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被忙碌捲入,而忽略了更 深層的圖畫。曾有教授以一個「大石小石」的實驗 闡釋時間管理,他將幾顆鵝卵石放入水罐,之後加入 小石子、沙子,最後注滿水,然後問學生們學到了甚 麼。當學生以為這是教如何善用每一寸空間時,教授 卻微笑着提醒:真正重要的是「先處理大石」,也就 是生命中最關鍵的事情。

《聖經》也提醒我們,不要只專注於地上的事, 而要將心思放在天上的事(《歌羅西書》3章2節)。

因此,面對新年,我們不妨先審視內心的願景,並在 日常中投入於那些最重要、最具意義的事。由訂立願 景到付諸實行,其實是一種深刻的「雙重創造」:

一次是心中的創造,一次是實際的行動。我們也可如 此,先在心中描繪未來的圖畫,再以行動實現。

如童書《心裡的獅子》中描述的小老鼠,小小 的牠在草原上不斷受挫,但牠心裏卻埋藏着成為勇敢 「獅子」的夢想。於是牠鼓起勇氣向獅子請教,歷經 艱難後,發現自己內在的強大。這小老鼠的冒險,就 是典型的「雙重創造」:牠先在心裏構想「強大的 自己」,再付諸實行,最終展現了不屈不撓的精神。

我們同樣可在新年伊始為自己設立「心中的獅 子」,以此引領我們朝向願景邁進。這第一階段的創 造,涉及「領導」和「方向感」;第二階段的實現, 則需要管理與行動。

面向新的開始,不僅是訂立目標,而是找到人 生「大石」與靈魂「井泉」的所在。我們的生命, 彷彿一場長跑,而這場賽事最重要的,是那份持續進 步、心安理得的狀態。讓我們帶着「終點的美麗圖 畫」,並在信心與韌性中前行,因為上主應許我們: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 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

Text.小金子 Photo.影音使團 Art.Andy.k

「有沒有弄錯?你不是幾年前腿神經有問題,已 經把駕照退了不再開車了嗎?現在買新車又如何?」

「哈哈!你弄錯了,我說的新車,是兒子給我買的新 電動助行車,當然不能開着滿街跑,但有輛電動助行 車,在我新搬的老人公寓,出出進進會方便很多! 對了,最近我真的搬了家了,我告訴你了,你知道 吧?」

新家非常舒服,出入用電梯,屋裏沒樓梯非常平 安,該說「安全」,只是環境太大,我住的是四樓, 如果出入還是靠過去用的那種助行架,每次出出進進 要多用很多時間。我的大兒子發愁了,他的性格從小 就「點子多」,喬宏說過,將來他長大了,若生活有 難處,沒關係,他就算落到在街邊要飯,也會要出花 樣來。長大後,他的頭腦真的特別靈活。他發現新家 雖好,但對我來說出入要多用很多時間。「媽媽,你 再開車好不好?有一種小小的電動助行車,像大型超 市裏給有需要的客人預備的那種,這樣你出入方便很 多!」我一想「若買回來我開不慣怎麼辦?」「可以 退!」「那就好,就試試吧!」

喬宏太太小金子

自小在基督教學校學習,畢業後 在電台當播音員,被譽為天使的 聲音。喬太從不間斷身體力行堅 守傳福音的使命。

兒子辦事真快,第二天一大早,就告訴我:「感 恩,就在我們家附近,有這樣的車出租,我們可以租 幾天試試,合用就買,不合用就還給他們。」太好 了,我們興孜孜地完全沒難處就找到了店舖,裏面 有不同種類的電動助行車,我選了一部比超市供應的 更小巧的一種,並且說明可以隨身攜帶上飛機,非常 方便。店方說,試用後再決定去留。並且店裏還有一 部全新的,還是我想要的紅色!用後若想要,給他們 一個通知就行了!上帝的恩典真的夠用有餘,因平日 開慣了超市的電動車,所以完全沒難處,只是擔心接 送我的天使若是姊妹,搬動這個小車上下還是有一定 的困難。試了幾天,還真方便,最後決定,若接送我 的是姊妹,就還用過去那架手推的,若是弟兄或回新 家就用新車。就這樣,兒子一個電話,小電動車留下 了。就這樣老太太又開車了! 2025 年快開始,就感 恩吧!

書 名:新約導論——歷史.文學.神學概覽

作 者:馬可‧鮑威爾

譯 者:林秀娟

出 版 社:漢語聖經協會 出版日期:2022年7月

新約導論

馬可‧鮑威爾是里士滿市聯合長老宗 神學院博士,三一信義宗神學院 Robert and Phyllis Leatherman 新約教授(已榮休)。他是 《HarperCollins聖經字典 》總編輯,曾著有過百份學 術專文及二十多本著作,是一位優秀的聖經學家。本 書是馬可‧鮑威爾的一本新約學術著作,對新約的 歷史背景和各卷書均有介紹,文字流暢淺白,資料詳 盡豐富,配合地圖,附上精彩的藝術圖晝,全書精裝 印刷,令人愛不釋手。

全書共30章,頭四章是新約的背景概述,計有: 一)新約背景:羅馬世界;二)新約背景:猶太世界; 三)新約著作;四)耶穌。另外有兩章分別介紹: 一)新約書信;二)保羅。其基本上是新約每卷各 有一章介紹。全書厚達600頁,極具份量。本書資料 豐富,書前有地圖目錄、中文版前言和前言,書後有 詞彙表、中英文詞彙對照、藝術作品來源、索引等, 編排用心,方便讀者查閱。

本書還設有一個輔助網站( www.IntrodcingNT. com),讀者只要讀到頁邊印定到符號的標示,便可 以到輔助網站上,進一步看相關的資料。輔助網站上 有更多的資源和一些學術短文,可供有意學習的讀者 查看。

生活文化 — 愛.閱讀

Text & Photo.老冠祥 Art.Li

據作者在中文版前言道:許多英文、韓文和西班 牙文讀者都覺得此書很有幫助。而書中的前言介紹, 貝克學術出版社計劃出本書的西班牙文版本。所以可 能中文版出版時,西班牙文版本經已面世。不論如 何,可見本書深受讀者的歡迎。

據了解,香港有神學院以本書為新約的指定讀 本。不過,除了適合神學生閱讀外,一般有心想研 究新約的信徒也值得買來參考。過去讀者常用的新 約的參考書,以詹遜的《新約精覽》最常見,《新 約精覽》的中譯本由宣道出版社出版。但相比之 下,個人認為《新約導論——歷史.文學.神學概 覽》更為全備。

老冠祥

記者團契顧問,宣道會《宣訊月刊》顧問,《號角月報》、 《傳媒春秋》專欄作者。

Recruit

尋找全港基督徒共同拓展

創世電視及跨平台媒體福音事工 您手中的筆可以驚動感動! 你願意筆生奉獻???

加入影音佈道事工展開奇妙的旅程吧!

請立即回應,我們需要您⋯⋯

1.事工拓展幹事

Administrative Executive

職責:

你和上帝的約會,可能由以下的空缺開始:

* 推動福音影視佈道事工及大型活動 * 協助宣傳及推廣,並處理行政和文字工作 * 撰寫佈道教材及策劃課程 * 協調處理物流工作

資歷:

* 大專程度

* 在堂會具聖經教導經驗,2年以上宣傳及公關推廣 經驗,及舉辦活動經驗者優先 * 中、英文良好,書寫流暢 * 熱心福音工作,對影音佈道有負擔,具創意;成 熟,善與人溝通,亦能獨立處事

資歷﹕

* 大專或以上程度,主修歷史系、文化、藝術或考 古為佳

* 中英文良好及能操流利廣東話、英語及普通話 * 三年或以上項目推展及策展工作經驗

* 有志傳揚福音﹑對寫作、媒體製作有熱誠 * 良好人際溝通技巧﹑富責任心及有獨立處事的能 力 * 需經常往返中港兩地工作

2.市務及傳訊經理 Marketing & Communictions Manager

職責:

* 能獨立撰寫及策劃推動宣傳計劃

4.行政助理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Job Description

* Provide day-to-day secretarial and administrative support to the executive office

* 具2年或以上相關工作經驗及有良好寫作能力者將 獲優先考慮

* 能操流利廣東話、英語及普通話

* 熱心福音工作,具團隊精神、能獨立工作、富創 意、具良好溝通及組織能力,並能承受一定的工 作壓力

* 為機構制定並實施有效的市場推廣和傳播策略, 以達到預期目標,包括線上和線下活動的規劃、 執行和評估。

* 與內部各部門和對外合作夥伴作協調,成功地產 生不同專案的協同效應。

* 設定和管理各項活動的宣傳渠道及物料,以配合 不同種類的方案需要,例如教育計畫、新聞發布 會和海內外的推動工作。

* 對各項活動的績效進行市場研究與分析。

要求:

* 大學畢業,在市場推廣、行銷、業務開發、籌 款、公共關係或企業傳播領域擁有最少 6 年的工 作經驗。

* 曾於大眾媒體、廣告公司或非牟利組織工作的經 驗者優先。

* 候選人必需擁有成熟、有活力、有創造力、獨 立、能承受工作壓力。

* 具有更多經驗的候選人將被考慮擔任高級市務及 傳播經理職位。

3.項目主任/經理

Project Officer/ Manager

職責:

* 負責策劃及執行不同類型的活動及展覽會

* Organize meeting, materials, reports and other logistics arrangements;

* Maintain a filing system and ensure the security of records and correspondence

* Support ad hoc assignments when required

* Perform other duties assigned

Requirements:

* Diploma or above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r equivalent

* Minimum of 3 years’ relevant experience is required

* Proficiency in MS Word (Chinese and English), Excel and PowerPoint

* Good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 Meticulous, detail-minded and with good initiatives;

* Reliable with can-do attitude

* Willing to work over-time and after office hours when necessary.

5.高級編輯

職責﹕

* 負責撰寫電視稿件

* Immediately available is preferred

* 資料搜集及文物資料研究

資歷﹕

* 大專畢業或以上程度,文筆流暢

應徵者請將履歷、可到職日期、現時及期望薪金和所屬教會名稱 ﹕ 寄九龍觀塘鴻圖道一號2樓202-203室 或 電郵至 hrd0330@media.org.hk 人力資源部收

* 具文化及國際視野,對探索世界不同資訊及知識 有濃厚興趣,並對基督教 / 聖經歷史有認識

6.接待員/客戶服務助理

Receptionist / Customer Services

Assistant

Responsibilities:

* Deliver high standard of customer service, greeting guests and handling enquiries in a courteous and professional manner

* Ensure the office security and control access to office area by monitoring log book and issuing / retrieving visitor badges

* Handle all incoming calls, greeting guests, courier and postal arrangements, ensure proper functioning of facility & equipment, stationery ordering, name cards and office supplies, etc.

* Responsible for the employee attendance record and staff medical claims

* Arrange conference room reservations and scheduling

* Provide clerical and administrative support

* Other jobs as instructed by superior

Requirements:

* Diploma or equivalent with at least 2 years relevant experience

* Pleasant personality, patient, professional manner, well organized, detail-oriented and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 Excellent telephone etiquette, service-oriented, good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all levels,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 Good command of both written and spoken Cantonese, English and Putonghua

* Proficient in MS office include Word, Excel and Chinese Word Processing

Interested parties,please send full resume with date of availability,present and expected salary,affiliated church to the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Unit 202-203,2/F.,1 Hung To Road,Kwun Tong,Kowloon or e-mail to hrd0330@media.org.hk

時間神學

作 者:蘇明思(史密斯) 譯 者:謝佩知 定 價:港幣151元 出 版 社:校園書房 銷售地點:基督教書室

活在此刻的我們,要運用 過去賦與的一切,察驗聖靈的 工作與節奏,並以個人獨有的方式真誠回應造我 們的上帝。本書以抒情的筆調,藉着六個思考操 練及三篇《傳道書》默想,幫助讀者感受時間的 質地,找到個人與群體當下的階段性任務,並與 終將消逝的萬事萬物,一同浸潤於滿溢恩典的時 間巨流中。

耶和華作王

作 者:袁仲輝

定 價:港幣140元

出 版 社:播道會文字部 銷售地點:基督教書室

本書從《詩篇》的 編修痕跡說起,肯定《詩 篇》是一部結構嚴謹的作 品,進而發掘《詩篇》各 卷的宏觀結構,探討詩歌之間的編排與呼應, 留意個別詩歌的用詞、意象和體裁等,由此指出 《詩篇》全書的一個重要神學主題為「耶和華作 王」,並點明這主題在全書的發展,以及如何為 歷代上帝的子民帶來安慰和盼望。

作 者:李志剛、劉義章、陳智衡、邢福增、 郭偉聯、何世傑

定 價:港幣188元

出 版 社:三聯

銷售地點:書室

香港基督教史(1807-1997) 本書述說基督教在香港 發展的歷史、教會與社會 的互動,以及在社會政治及 國際形勢演變下教會的靈活 應對和不懈努力。本書論述:基督教傳入香港的 經過及其如何在香港生根和發展,教會於香港各 個時期在醫療、教育、關顧弱小等方面的社會服 務,以及在中國步向現代化進程中所作的貢獻。

遊戲的神

作 者:艾格恩

譯 者:羅吉希

定 價:港幣151元

出 版 社:校園書房 銷售地點:基督教書室

本書以遊戲的角度, 重新審視上帝在我們生 命中的種種作為:從信心 的角度理解基督徒的呼召,原是在今時這地就活 出永恆生命的喜樂;從靈性的角度看到友誼與愛 情的本質,在於與一個全然的他者一同遊戲;從 恩典的角度發現工作與休息中的趣味。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