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企業實績,帶你認識設計如何推進產業轉型

Page 1


How EnablesDesign Industry Innovation

在數位轉型與國際競爭加劇的浪潮中,設計不再只是美學修 飾,更是企業創新的關鍵動能。

為加速台灣產業以設計為核心實現創新與轉型,經濟部產業 發展署啟動「設計驅動產業創新」( Industrial Design-Driven Innovation ,簡稱 IDDI )計畫,並委託「台灣設計研究院」 執行。計畫以「設計服務業」與「製造業」為主要輔導對象,導 入設計思維作為策略核心,結合跨域設計團隊協作,量身打 造企業專屬的創新藍圖,協助企業推動產品創新、模式升級 與品牌轉型。

本刊特別精選六項具代表性的 IDDI 示範案例,從策略觀點 出發,深入剖析企業如何運用設計做為突破口,在市場挑戰 中找到成長契機。透過系統性梳理導入歷程與關鍵策略,我 們得以看見:設計如何真正介入、發揮影響,並為企業創造可 見的成果與長遠的轉型動能。

IDDI 在各案中,核心策略劃分為四大面向:

· 研發創新:模組化、優化開發流程、生產製造、元素結合、材料創新

· 協作網絡:專家顧問、設計師交流、聯合開發、加工單位討論、在地經驗整合

· 成果擴散:國際合作、國際獎賽、專利申請、海外通路、展示推廣

· 市場策略:市場前測、市場驗證、客戶訪談、市場差異化、品牌定位 如下圖所示,這四個維度構成了 IDDI 計畫推進的策略架構。每個案子在實踐過程中

會觸及不同維度,並依據參與行動的密集程度,繪製雷達圖於個各案例介紹中。

模組化

材料創新

生產製造

元素結合

優化開發流程

專家顧問

聯合開發

設計師交流

加工單位討論

國際合作

國際獎賽

專利申請

海外通路

展示推廣

IDDI 策略

▲ IDDI 策略分類圖 研發創新

在地經驗整合

市場差異化

市場前測

市場驗證

客戶訪談

品牌定位

設計驅動 工藝創新與文化價值深化

台灣原住民工藝設計品牌嘎瑪魯岸有限公司(下稱嘎瑪魯岸),以工藝文化、材料開發與國際市場 推廣為目標開展 IDDI 計畫,致力於提升品牌的設計能量與產業競爭力。自����年�月起,啟動一 系列從傳統工藝記錄、材料技術創新、產品設計到試產的實驗與實踐,整合在地工廠的製作經驗, 探索傳統工藝與量產化之間的平衡,創造文化意涵與市場效益的雙向成果。

本計畫三大設計應用重點:

�. 永續創新:開發具創新技術的永續工藝布料,拓 展其應用領域。

�. 技術升級:提升品牌在設計與製作技術上的門 檻,強化產品差異性與市場競爭力。

�. 文化深化:結合文化紀錄與工藝應用,強化品牌 識別,拓展國內外高價值市場。

研發創新

在地設計 吸引世界眼球

藉由 IDDI

計畫,嘎瑪魯岸完成了兩款工藝布料與 兩款工藝織帶的開發,並進一步設計三款產品及 其延伸品項。其中,草木染技術的應用為一大亮 點,採用檳榔、薯榔等天然植物染料,打造出具備 環保意識與文化內涵的新型面料;工藝織帶則融 入苧麻等在地材料,展現傳統材質與現代工藝交 融的實驗成果。

品牌策略方面,嘎瑪魯岸在國際顧問團隊的協助 下,以文化與工藝為核心發展重點,聚焦於高價 值客群,並策劃以沉浸式展覽與文化敘事為主軸 的推廣計畫。透過本次計畫,嘎瑪魯岸進一步凝 聚品牌特色,在國際設計市場中展現工藝實力與 文化延續的典範。

IDDI 引路

文化與商業的雙贏之道

在 IDDI 計畫的支持下,嘎瑪魯岸獲得材質創新、產品開發及文化紀錄的資源挹注,進一 步整合草木染與苧麻等具文化意涵的在地素材導入產品設計,提升產品的獨特性與技 術門檻,拓展整體產品組合的豐富程度。透過國際顧問的策略檢視與市場建議,針對區 隔化相對小型的受眾,將品牌精神精準的傳遞到客群中,進而提升工藝設計與文化底蘊 在商業市場中的競爭優勢。

新開發之草木染布料與工藝產品亦於日本、歐洲市場獲得關注,反映國際市場對永續與 文化價值的高度重視及商業可行性。透過計畫實現在地底蘊的商業轉化,進一步將文化 記錄與技藝傳承回饋部落,促成正向循環,成為具代表性的文化設計實踐案例。

織出未來

嘎瑪魯岸設計進行式

關於未來的品牌策略,嘎瑪魯岸將持續以文 化溝通為核心,開發具備獨特性的自有面料, 並結合工具改良與材料研發,促進手工織布 等傳統工藝能有效量產。待建立起穩定的生 產機制,嘎瑪魯岸將投入與國際品牌的深度 合作,將工藝精神實踐於國際市場,形塑兼具 文化識別與全球潛力的台灣設計品牌典範。

從錫器到玻璃 跨出產品的新風味

本物設計公司(下稱本物)以錫製品聞名,曾獲選為總統府致贈外賓禮品。「咖啡風味杯」是 本物第一次接觸咖啡市場。透過 IDDI 計畫,以模組化、策略性的開發模式,成功打造新品 牌 BraveHeart ,以及明星商品咖啡風味杯。風味杯能順利量產、一舉打中消費者的心,本 物的專業投入與 IDDI 計畫的策略協助相輔相成。

本計畫三大設計應用重點:

�. 產品拓展:從錫製品跨足咖啡器皿,拓展應用 場景與市場輪廓。

�. 制度建立:導入模組化研發流程,提升內部設 計與管理效率。

�. 品牌升級:透過策略規劃,創建新品牌形象與 銷售模式,開啟多角化發展。

研發創新 協作網絡

市場策略 成果擴散

從零到一

打造模組化開發制度

計畫中,本物從品酒器跨足到咖啡風味杯,市 場定位與銷售對象跟原本的設定完全不同, IDDI 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協助本物在經費、銷售 策略、商業模式找到方向,成功將「好產品」變 成「好商品」。而在計畫的一年裡,除了實力堅 強的設計師,讓風味杯在時間壓力下從設計、 修改、到成功募資上架, IDDI 要求定期回報的

「設計紀錄簿」也扮演關鍵角色,透過每日整理 研發紀錄,讓設計過程緊扣時間軸、開發目標 與商業需求。

風味杯的設計概念原本擱置多年,直到參與計 畫才啟動。依循 IDDI 建立的指標一步步進行, 相較歷來的產品設計歷程,風味杯的設計時間 縮短一半,兩個月為募資預熱,交出亮眼成績 單,成為品牌創立以來設計開發歷程最短、投 入市場最快的產品,募資數字同時也在所有產 品中排名前三。

攜手 IDDI

發揮設計的服務價值

透過 IDDI

計畫嚴謹且具彈性的輔導機制,本物建立了一套可持續使用的產品開發流程,提升設 計與研發效率,也為團隊累積長期創新能量。對於由設計師主導、設計能力成熟且規模精簡的品 牌而言,這樣的制度具備高度實用性與延展性。

放眼整體產業, IDDI 所導入的策略不僅協助企業打造出具市場潛力的產品,更輔導其建立可複 製的制度基礎,讓設計從單一產品的呈現,轉為驅動商業模式的核心工具。透過制度化流程,設 計不再只是美感的體現,而是推動產業創新與品牌成長的重要力量,為中小型創意團隊注入穩 定而持續的發展動能。

走入日常風景

開拓品牌設計的新維度

本物將持續以「味覺體驗創新」作為品牌核心,

拓展產品線與應用場域。繼風味杯成功導入市 場後,團隊目前正開發輕量化版本,以對應更 多元的日常需求。同時,本物亦規劃跨足實體 商業空間,積極尋找打造 WOO Table 咖啡廳 的場域,藉由整合產品與空間,擴展生活風格 品牌的市場版圖,強化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 感連結。

未來,在設計驅動策略的引導下,本物將持續 拓展設計與風味體驗的交集,形塑多面向的生 活風格品牌。

開拓新局

IDDI 任凝聚三界的推手

由火焰產品製造商愛烙達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愛烙達)主導,攜手台華精技股份有限公司(下 稱台華精技)與國際觀行銷有限公司(下稱國際觀)申請 IDDI 計畫,組成製造、設計與國際行銷 的跨界聯合團隊,共同打造「火舞台」生物質能安全潔淨火焰系列產品。透過三方協作,建立從 商品企劃、產品設計、生產製造到行銷佈局的同步工程,跳脫傳統由主導廠商外包的慣例,在 平等關係中制定共同目標、共享資源,最後進軍國際。此一協作模式使各方專業得以發揮,提 升設計價值與商業彈性,展現 Team Taiwan 的協力實力。

本計畫三大設計應用重點:

�. 跨域共創產品新樣貌:結合製造、設計與行銷專 業,開發具美感、環保與技術優勢的突破性產品。

�. 設計導向的開發制度:導入同步工程與設計導向 的開發流程,提升製造業的產品開發能力。

�. 拓展全球市場能見度:透過國際觀行銷策略與電 商分析,開拓日、泰、中與中南美市場,強化品牌 國際能見度。

研發創新 協作網絡

市場策略 成果擴散

創新綠能

點燃火焰美學新境界

「火舞台」系列以乾淨能源技術為核心,推出壁爐、桌上型暖爐、露營火炬與點火器等 多款火焰產品,兼具美感、實用與客製化的應用彈性。產品融合創新火焰技術與生質 能源,搭配優化的工藝製程,呼應全球節能減碳與綠能趨勢,打造具備生活感的火焰 美學。

本計畫各方專業團隊各司其職、互為支撐:製造主體愛烙達,以超過���項專利的技 術為基礎,完成由工業用產品走向休閒生活場域的應用轉型;協力廠商台華精技則 運用其��年板金加工的經驗,由接單生產轉向同步開發流程,逐步提升設計理解與 產品品質;國際觀團隊負責市場調研與行銷策劃,具備跨文化市場視野,協助團隊建 構產品定位與靈活的整合推廣架構,確保產品能有效連結國際市場;設計團隊兆映 創新則串連起各流程與各領域專業,促進跨域協作的順暢度與一致性。

產業升級 設計為製造業助力

參與 IDDI 計畫促使愛烙達與台華精技在內部營運上產生深層轉變。原本以外觀優化與結

構設計為主的設計部門,在導入外部設計與行銷合作後,重新審視品牌與產品的核心價 值,逐步將設計職能納入產品開發與決策流程中,從輔助角色升級為參與研發策略的重 要單位。愛烙達藉此完成場域轉型,由工業用設備跨足居家生活應用,並強化品牌價值傳 達;台華精技則由傳統 OEM 模式轉型為具研發能力的協同設計角色,設計參與程度與產 品價值同步提升。

在外部影響層面,本計畫建立起設計、製造與行銷團隊跨領域協作的典範模式,使設計不 再僅為產品點綴,而是推動服務策略與市場定位的關鍵。透過國際觀提供的電商洞察與 市場分析,產品從開發即緊貼使用場景與需求,也展現設計在製造業中從附加功能轉為 核心動能的角色轉化,擴大設計驅動在產業升級中的發揮空間。

強強聯手

火舞台延燒國際市場

未來「火舞台」系列產品將在國際觀的助力下,進 軍日本、泰國、中國及中南美洲等地,拓展品牌版 圖。台華精技也將延續本次設計導入後的組織優 化成果,攜手兆映創新啟動新一輪設計升級計畫, 在 IDDI 中持續強化研發與品牌能力。

雙方預計透過持續提升設計位階與資源共享,推 動製造產業由代工走向品牌,實現技術、設計與行 銷整合的商業模式升級。

設計轉向

開啟品牌第二曲線

柒木設計有限公司(下稱柒木)原以燈具、家具、家飾為主力產品,����年因應市場變化, 啟動商業空間產品開發的品牌轉型,並申請 IDDI 計畫,以「調研」、「連結」、「開發」為核心 策略,探索從生活風格商品跨足商用空間應用的可能性。藉由計畫資源的支持,團隊得以 針對市場輪廓進行深入訪談與交流,聚焦目標用戶需求並優化產品與服務策略,為品牌 的第二成長曲線奠定基礎。

本計畫三大設計應用重點:

�. 商用市場導向轉型:針對目標用戶進行深 度調研,擬定商用空間市場切入策略,強化 品牌定位。

�. 跨域連結與產品開發:透過與商業空間設 計師、經銷商、指標用戶交流,深化產品適 配性與聯名合作機會。

�. 商業模式創新:整合影視置入、 IP 合作與 展會資源,推動 B to B to C 的聯名-曝光 -銷售模式。

研發創新 協作網絡

市場策略 成果擴散

三步並進

了解、增能、跨界

透過 IDDI 計畫的協助,柒木成功推出《糖蔥》

系列燈具,以高度設計感兼具擴充性、維護便 捷的優勢,順利打入商業市場。為了滿足商用 空間設計師與相關廠商的多樣需求,柒木運

用品牌聯名與跨界合作的策略,量身打造兼 具質感與實用性的產品風格。團隊也優化開 發流程,在增加產品品項的同時,有效降低開

發過程中的試誤損耗。

除了在地合作,柒木也積極布局國際市場,透 過參與國際商展、結合成功的置入影片案例

與跨國 IP 聯名,開拓與國際影音平台及經銷 商的合作關係,提升品牌的國際能見度、增加 接觸點和運用情境,也開創從 B to C 延伸至 B to B to C 的「聯名-曝光-銷售」商業模式。

創研並進

IDDI 成為品牌發展加速器

從企業角度看,IDDI 計畫促使柒木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 品開發機制,使團隊能聚焦商用空間應用的產品擴展,並建立設 計與商業並行的營運邏輯。透過深度訪談與測試反饋,產品線不 再僅依品牌美學出發,而能回應實際空間需求,提高實用性與市 場接受度。品牌整體溝通策略也更聚焦,有效提升辨識度與合作 成功率。

以產業面看,糖蔥系列推出後,柒木與多個商業場域合作,包括台 北市立美術館、馥蘭朵(台東馥自然)、 HOME 叁百勒絲等。藉由與 商業空間設計師、展覽活動及異業品牌的多方連結,品牌展現靈 活應用與高度整合能力。這樣的合作模式進一步強化設計作為產 業溝通語言的潛力,也為台灣空間設計產業創造具市場導向的品 牌轉型範例。

佈局全球 接軌全球設計舞台

IDDI 計畫協助柒木加速目標實現,讓品牌在設計與商業間建立更 有效的整合路徑。未來,柒木將擴展人脈網絡,推進國際市場,期 望參與泰國、韓國、英國等地設計展會與實體活動,以更穩健步伐 邁向國際設計舞台,成為台灣設計的代表性力量。

從第一到唯一:品牌轉型之路

物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物外)以「書寫的溫度」為主題,透過銅鑄鋼筆成功建立精品文具 品牌形象,並藉由如「關於小時候」、「一封寄不出去的信」等書寫主題活動,深化品牌精神。

然而,隨著消費行為與溝通方式改變,單靠線下行銷逐漸無法滿足品牌拓展需求。

在與 IDDI 委員群的深入討論下,團隊重新檢視品牌策略,調整線上溝通方式與內容,進而 提升超過��%的網路搜尋能見度,媒體曝光成效亦明顯成長。

本計畫三大設計應用重點:

�.

品牌調研與重塑:透過調查、訪談釐清品牌 優勢與挑戰,調整市場溝通策略,建立「設計 力賦予當代意義」的精神。

�. 整合數位行銷布局:優化官網結構與搜尋排 名,導入社群操作策略,擴大品牌接觸面。

�.

永續材料開發:推動回收漁網與環保銅材創 新應用,從實驗到商品化,實踐永續設計並 促進產業串聯。

研發創新 協作網絡

市場策略 成果擴散

聚焦品牌定位 確認「設計力」 的價值

物外同時經營自有品牌與設計服務,面對 品牌溝通與服務提案間關聯薄弱、標準不 明等挑戰,團隊在 IDDI 計畫中推動品牌再 定位,提出「對焦核心精神」的行動策略。透 過���份問卷的量化分析,及針對使用者、 代理商、營業點的深度訪談,明確定義「探 求純粹本質、以設計力賦予當代意義」的品 牌核心精神,並依此建構跨領域設計團隊, 為多元業主提供設計服務,強化設計能量。

同時,團隊著手優化品牌溝通介面,整合網 站 SEO 與社群策略,並藉由與 IDDI 委員的 深入討論,調整執行方式與資源配置,使溝 通內容更貼近目標受眾。

在此基礎上,物外亦推進多項具實驗性與 永續導向的設計應用,展現品牌跨域整合 與創新實踐的能力。

首先,物外攜手友漁團隊,開發應用回收漁 網材質的「海洋永續鋼珠筆」,並透過 IDDI 計畫經費支持進行完整製程測試與材料實 驗,最終取得歐盟 RoHS、REACH、GRS 等 回收認證。該產品亦榮獲金點設計獎肯定, 並促成與台北捷運、嘉新水泥、台電等單位 的異業合作。

另一項重要推動為環保銅材升級計畫。銅 材為物外產品的核心材料之一,經典系列 如「雲龍箔」、「蘭紋錺金具」廣受市場肯定。 然而面對使用者對於銅材氣味與氧化變色 的顧慮,物外與三家金屬加工廠合作,研究 環保銅熔煉的改良方案,並評估碳排放減 量與相關單位認證的可行路徑,展現品牌 在永續實踐的長期承諾。

放大設計效應

擴展品牌產業格局

在組織層面, IDDI 計畫協助物外完成設計與商業的雙軌營運模式整合。設計部門與品 牌端從過往較為鬆散的關係,逐步整合為策略性單位,能在產品開發與合作提案中有 效對齊品牌價值。團隊同時因應永續趨勢與企業社會責任,投入回收再利用與材質研 究,並強化國際認證能力,於 Green CMF 大會與

RENATO LAB

等單位獲得肯定,近一 步成功取得美國 Baxter、英國 Index Ventures 等企業訂單,未來可望與更多國際公司 合作。

對外而言,物外在 IDDI 專業協助下深化設計與材質、社會議題的連結,推動跨領域合 作,逐步展現品牌在文化價值與產業實務間的整合能力。隨著國際能見度提升,物外接 單能量明顯成長,並與水泥、電力、交通等產業單位建立合作關係。海洋永續鋼珠筆近 期更獲選為海洋委員會外賓贈禮,團隊也受邀參與����台灣海洋國際論壇( TIOF ), 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分享「材料設計 × 永續海洋」的實踐經驗,成為台灣設計融合 美學與市場成果的代表案例。

設計為舵 航向百年品牌之路

物外在品牌定位與設計專業之間取得平衡,並持續追求創新與突破。在 IDDI 計畫支持 下,物外面對快速變動的市場與多元價值的轉型,以設計為驅動核心,從產品、材質到 品牌策略全面升級,穩步朝向更具永續性與國際視野的發展之路邁進。

未來,物外將持續深化設計能量,透過更聚焦的品牌溝通與多元場域合作,回應全球對 於設計、文化與永續的多重期待,成為下一個邁向百年品牌的台灣企業。

循環創新 定義永續設計

華美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美光學)以專業鏡片代工起家,逐步發展出自有品 牌「��� armour 」,並透過「 eye 玩世界觀光工廠」推動視力教育與品牌溝通。面對市場 與消費行為轉變,華美積極深化品牌價值,結合 IDDI 資源與好說設計的國際經驗,於

���年度推動「���永續循環模組眼鏡創新產品研發計畫」。為期�個月的計畫,聚焦於環 保材質創新、品牌轉型策略與組織能力升級三大核心,正式啟動品牌轉型的設計導向進 程。

本計畫三大設計應用重點:

�. 環保材質創新:以回收廢棄漁網為材料, 打造兼具機能性與設計感的眼鏡模組, 創造產品差異化。

�. 多元眼鏡模組:無螺絲設計實現自由組 裝,提升使用者互動體驗與產品壽命,滿 足永續、個性化與視力保健需求。

�. 品牌與組織轉型:以設計串聯資源與升 級組織能力,強化決策流程與跨部門協 作,推動企業從代工轉向品牌。

研發創新 協作網絡 市場策略 成果擴散

輪廓精描

畫出市場共感力

在 IDDI 資源與專家協助下,華美光學以

回收廢棄漁網為材料,可自由搭配的永續 眼鏡模組,回應市場對環保產品的高度關 注。眼鏡設計採模組化結構,將整體拆分

為鏡框、鏡腳、立體鼻托三大元件,其中鏡 腳與鼻托可依個人需求自由更換,且接合 處無須螺絲,提升拆裝便利性並延長產品 壽命。設計夥伴好說設計透過趨勢研究與 Persona 分析,重新定義產品市場定位, 鎖定戶外休閒與時尚導向的環保消費族 群。計畫同步導入設計思維與策略規劃, 使團隊逐步建立從使用者洞察、資源整合 到產品提案的專業流程,優化品牌故事的 建立與傳遞。

執行到思考

設計成為組織中樞

在企業內部層面,華美光學透過本計畫逐步建立以設計為核心的組織運作架構。設

計團隊從原本的執行角色轉變為能夠整合公司策略、提出具體提案的關鍵部門,產 品決策也從高層主導轉為專業分工的協作成果,強化了部門間的協作機制。這一轉 變讓華美具備以設計驅動創新的長期競爭力。此外,華美取得兩項專利技術,並計 畫擴展應用至其他產品線,大大提升品牌優勢。

從產業層面來看,「���永續循環模組眼鏡」成功融合環保與時尚元素,不僅榮獲德 國 iF 設計獎與金點設計獎,也開創以回收材質為核心的產品敘事,為台灣產業提供 能與國際市場對話的永續設計範例。 IDDI 計畫提供設計思維與資源整合的應用示 範,進一步助力台灣企業於全球市場中以永續價值定位自己,促成跨領域共創的機 會與擴展國際能見度,讓設計真正成為台灣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用設計破繭 IDDI 的核心精神

未來華美光學將持續深化品牌設計能力,並拓展國際市場佈局。觀察韓國品牌 Gentle Monster 結合藝術與設計的跨界策略,成功躍升為全球潮流品牌,凸顯設計 於品牌發展中的戰略價值。

IDDI 計畫亦期望延續本案經驗,協助更多台灣企業由 代工轉型為品牌主體,透過設計思維建構永續發展的營運模式,提升台灣在國際市 場中的產業競爭力。

結語

創新的力量,往往來自於不斷引入新思維,並藉此打造獨特的價值。這 份價值正是產業未來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企業在競爭中找到突破口 的關鍵。

IDDI 計畫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誕生,透過資源挹注與跨域協作,將設 計深植各類產業現場,成為企業重新定義自身價值、回應市場挑戰的 重要助力。從工藝細節到科技應用,從在地品牌到全球市場,六個示範 案例具體展現了企業如何在設計導入過程中,找到新的定位與成長方 向。

創新,不在於做出與眾不同的產品,而在於企業是否具備持續進化的 能力。當設計成為企業前進的方式,它帶動的不只是創意落地,更是實 質且長遠的轉型動能。

六個企業實績

帶你認識設計如何推進產業轉型

How Design Enables Industry Innovation

發行單位

執行單位

總編輯

副編輯

總主筆

執行編輯

美術設計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

張基義

林鑫保

朱柏穎、吳君婷

王文雄、林大涵、范成浩、劉晨旭、周育潤、李建臻、 蕭妤真、賴毓庭、吳予涵、邱筠婷

吳佩芸、林岳磊

編者資訊

地址

電話

網址

發行日期

特別感謝

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

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號北向製菸工廠�樓 ��-��������

WWW.TDRI.ORG.TW ����年�月

嘎瑪魯岸有限公司

本物股份有限公司

愛烙達股份有限公司

台華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際觀行銷有限公司

柒木設計有限公司

物外股份有限公司

華美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連結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六個企業實績,帶你認識設計如何推進產業轉型 by TDRI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