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期末簡報

Page 1

產品開發 設計 Product Design 班級 / 多媒體設計科三年級
 授課老師 / 吳偉樺老師

CH-01


前言:什麼是產品設計? 設計師是不是未來學家,但是設計師必須要能滿足 人的需求。清楚地區分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的關 係,以及在環境中政治、社會和人的心理所產生的 影響。資訊科技與物流運輸上的技術進展,拉近各 國之間的距離,使各國透過各種不同的管道溝通與 交換文化價值。設計就是一種表達方式,產品則是 一種交易的貨幣與工具。


前言:什麼是產品設計? 產品能創造收益。隨著時代進展,商業界對設計的 觀感也有所改變。有越來越多的公司發現投資設計 能夠創造報酬,因此設計也已在企業界佔有一席之 地。一個經過良好設計與行銷的產品,可以替推出 該產品公司或設計師創造指標性的地位,在高度競 爭的世界中立足。


前言:什麼是產品設計? 產品經由設計概念產生,不管是用繪圖、素描、還是 模型形式表達,最終透過設計過程,進而推展到產品 的生產、運送和行銷。在設計的過程中,蘊含設計 師、客戶和使用者所重視的設計創意與使用考量,產 品銷售後與被使用者使用後,這些概念才能開始被推 廣。產品的生命週期隨著流行時尚的改變與科技進展 而越來越短,連帶影響我們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 產品設計領域更具挑戰性、更需要創新的方式,迎接 新的社會趨勢。


前言:什麼是產品設計? 產品幫助每個人定義了自身在世界上的定位,但是這 也有可能導致產品設計曲解社會現況。在面對眾多選 擇的同時,設計師應如何把既有的產品變得更好,或 提供我們新的選擇?甚至去思考,下一代的產品是什 麼?隨國際化的腳步加速,產品開發週期的日益縮 短,新的東西還沒變成舊的東西之前,就準備被淘 汰。這樣真的對人類是好的嗎?設計師的責任是替所 有人類的未來而設計,尋找更新、更有效、更永續的 方式,生產大家想要的產品。


設計史
 與產品設計 Product Design


設計的歷史與產品設計 在設計的歷史上,某些設計運動與全球經濟發展 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工業革命興起,創造新的分 工方式。機械化生產的出現,提高產品產出率, 改變了工作環境,使職場分工更為專業化,專業 設計師的概念因此產生。工業設計出現在1920和 30年代,開始讓大家正視設計在產品上的應用與 展現。


設計的歷史與產品設計 法國新藝術、德國青年風格、歐洲現代風格,將 設計運動帶向時代的前端,做出成為當代指標的 時尚產品。1919年到1933年之間活躍的包浩斯學 院,引進新的工業設計教學方法,藝術與科技分 別佔課程一半的比重。包浩斯學院的工作坊的設 計流程,挑戰設計與科技的之間的疆界。至今仍 有大專院校套用包浩斯學院的教學理念。


設計的歷史與產品設計 第二次世界大戰未期,大量生產降低消費產品的 價格,提高產品的實用性,加上來自建築界影 響,設計界出現一股實用、簡約的風格。藝術、 工藝與科技的結合,使更多高階功能性產品出現 在市場上。


設計的歷史與產品設計 1950年代消費文化的興起,來自建築界的設計師 為了其設計的建築物,設計出與建築物風格一致 的室內家具。60年代興起的反傳統文化,挑戰50 年代的精神,以挑戰50年代的幽默手法和多種不 同的材質做設計。當時的重心在於開發新的技術 與表達方式,駕駛新的材料與生產方式。


設計的歷史與產品設計 1970和80年代末,來自各國、看法相似的消費團 體相互結合,為設計界帶來新的挑戰,最後終於 在90年代全球化。此時產品設計師與工業設計師 開始探索不同領域的設計,工業設計與產品設計 其實是兩個相同的設計類別,都是由設計師兼任 藝術家的角色,運用生產的技術與原料,反應社 會大眾的考量與渴望。


/ 議題01 /

新設計: 混合式產品的年代

Product Design


混合式產品的年代 混合式產品,就是將兩個以上的物品結合在一 起,構成一個新的物品,但同時又保留原來物品 的特色。這種結合兩種不同物品的方式,挑戰物 品本身的相關性及存在的原因,並凸顯這種新的 思考方式。有時則會強調或隱藏物品的某些特 質,以呈現設計師想要達成的效果。利用這種方 式所設計出來的產品很多。


混合式產品的年代 這些產品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傳達物品的功 能、美學與意涵。透過藝術創作和設計,彰顯 其特質。這種異於一般手法的設計方式,顯示 設計流程的影響力,無須不斷創造新的物品。 將既有的產品運用在不同的環境和場景中,能輕 易改變人對物品的使用與觀感,以及人與物品之 間的互動。




/ 議題02 / 、

兼顧功能與樂趣的設計 Product Design


兼顧功能與設計的樂趣 功能與造型:在現代,把可創造價值的產品元 素也加進去產品的設計手法,比把功能與造型 分得清清楚楚的作法更普遍。現代人對於產品 的期待與需求越來越多元。所有的事物與生活 日益複雜。在設計的過程中,對物品注入的概 念性與實體價值,已超越基本需求。設計師開 始在產品功能與造型之外的其他層面,創造出 具有新意的產品。


兼顧功能與設計的樂趣 功能的本質是什麼?現在的產品具備多種不同 的功能,使用者甚至可以決定產品最後的組裝 方式,各組件之間產生互動。部分功能相互結 合之後,增加產品的獨特性,發掘出原先不曾 被注意到的功能。非傳統功能與非造型標準化 的產品,逐漸變成主流。雖某些產品的功能性 永遠還是比較重要,但現代產品希望能越來越 兼顧功能與樂趣。


兼顧功能與設計的樂趣 人們喜歡一個在造型上與功能上完全忠實的產品, 清楚地述說自身的功能與使用方式,往往帶來安定 情緒的效果。 衝浪板的設計,就是流暢的造型與純粹功能性的結 合。符合流體力學與人體功能的設計,運用極輕的材 料,為使用者帶來來水上活動的樂趣。也因此還原功 能本質的產品,往往可令人舒心愉快。如何在功能與 造型中平衡,成了是設計者的一大課題。





台灣 / Yeh & Kuan / FLATTY多⽤用折疊包



































/ 議題03 /

情緒人體工學與
 隱藏微型化 Product Design


情緒人體工學與隱藏微型化 現代科技進展快速,不受政治或社會事件的影響。 [1]建築師富勒曾說:通常25年為一個循環,每隔二 十五年,同樣的材料就會有更新、更有效率的方法 可以運用。[2]在新材質、應用方式與資訊等層面, 科技進展促進設計產業進步。新材質的開發,創造 出多種不同的應用方式。材質的選擇會直接影響產 品的呈現及使用者的觀感。其中後者則是屬於比較 人性、軟性,比較不明顯,但依然不能忽視層面。


情緒人體工學與隱藏微型化 [3]材質就像肌膚一樣,遮住產品的內部構造。材質 是人類接觸的介面。高科技產品目前的設計趨勢著 重於材質的觸感。[4]情緒人體工學強調觸覺,降低 視覺的比重。材料科技、生產技術與外型製作上的 技術進展,讓設計師能用光滑的表面,營造肌膚觸 感,所產生的感官知覺再回傳到腦部。材質的合理 化與複雜的功能結合,引起新的使用體驗。


情緒人體工學與隱藏微型化 [5]科技進展也縮小產品的尺寸。晶片、微處理 器和奈米科技縮小產品功能元件的尺寸,設計 師有更多空間上的發揮,提高使用上的便利 性。產品所引發的感官刺激,正在有意識的、 無意識的,影響消費者的選擇。


具有親膚質感的商品 光滑的外殼,半透明的材質,柔軟的按壓感。都是產品設計裡⾯面可以觸動 ⼈人感官知覺的⼀一部分。體積輕巧的產品設計,但融入感官設計,帶來來豐富 的情感層⾯面。


割⼿手與潤⼿手 ⼀一樣的產品外型,但是細節改變了了。產品的性格也就完全不同。加入 了了圓⾓角設計的產品外觀,⾊色彩也從最有個性的⿊黑⽩白變成較為內涵的淺 灰、深灰。


安靜的存在 賈賈斯柏・莫⾥里里森設計的Rowenta咖啡機。低調的造型與簡單的⾊色彩,讓 相當佔空間的機器靜靜的矗立在⼀一旁,像是⼀一股安靜的存在。


鑽⽯石切⾓角 冰冷的⾦金金屬質感,為了了 不 讓 ⼈人 產 ⽣生 割 ⼿手 的 質 感。但⼜又希望保留留帶有 科技感的線條。切⾓角變 成 了了 ⼀一 種 新 的 產 品 線 條。搭配簡單的鍵盤排 列列,單⾊色的螢幕,舒適 的外觀給⼈人好想體驗看 看的材質與負重感。


/ 議題04 /

掌握充分訊息的設計 與溝通 、

Product Design


掌握充分訊息的設計與溝通 [1]科技進展帶來供給面中,更多的資訊流動,讓設 計師能夠更貼近使用者。過去資訊的流動以使用者 為終點,只有一個方向。但現在不同了,[2]設計流 程的各個部分都可取得詳細的資訊,更貼近客戶。 對於客戶的產品需求,設計師要盡可能地蒐集所有 相關的資料,才能夠提出最佳的解決方案,打造最 好的產品。


掌握充分訊息的設計與溝通 [3]所謂的客戶可以是製造商、設計公司,也可 能是使用者。資訊的蒐集能協助設計師確認及調 整客戶的看法,變成產品的關鍵意見。資訊也必 須在設計、生產、行銷、會計與客戶關係等各個 環節之間自由流動。從整體的角度看資訊的流 動,可以讓各部門的運作更有效率,找出未來可 以進一步進行設計研究與開發的領域,或從既有 的設計中推出更多元的產品。


掌握充分訊息的設計與溝通 有時在經過研究之後,才發現某些產品領域提 供的產品選項不足。因此,能夠透過新的方 法,找出客戶的需求,貼近客戶的需求者,才 能獲利。與各個部門和最終使用者維持良好關 係,就能更深入地了解產品的需求。


資訊流動的過程 第 ⼀一 階 段

研究

概念化

・使用者 / 客戶端 / 製作廠商

・雕塑 / 模型 / 繪圖

第 ⼆二 階 段

視覺化

實現

・3D模型 2D模擬

・原形 / 測試 / 生產


資訊流動的過程 第三階段

銷售

使用者

・行銷 ・可見度 ・物流

・滿意度 ・售後服務 ・升級與擴充


/ 議題05 /

雙重或多重功能 Product Design


雙重或多重功能 都會生活空間不足,工作模式也受到現代人對休閒生 活與彈性工時的重視所影響,更加需要具備雙重或多 重功能的物品。[1]只要能節省時間或空間,都可算是 產品的附加價值。過去只有單一功能的靜態物品,現 在則可能具備兩種以上不同的功能,使用者可輕易地 與物品產生互動,物品則能夠在所處的空間中強化本 身的存在。我們的住家往往也是工作的場所。從一般 人如何在生活中切割初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工作空 間與休閒空間,可看出多功產品的市場潛力。


雙重或多重功能 高科技產品早已能夠提供多種不同的功能,例如 越來越暢銷的掌上型產品。產品開發與結合多種 功能的設計,讓溝通更加便利,與親朋好友之間 聯絡的方式不僅更多元,更方便、更迅速。手機 也兼具照相與發送電子郵件的功能。[2]產品就 像變色龍一樣,有的功能不用時會隱藏,有的則 會化身為其他功能,再透過開放性的市場,增加 產品的功能性,產品也可以只是一個平台而已。


雙重或多重功能 具備多種功能的物品不僅實用,更可降低我們 對其他物品的需求,還可長期使用。若有一種 產品可提供多種不同的功能,消費者願意為額 外附加的功能付多一些。那些功能到底是在節 省時間,還是只是噱頭?[3]察覺生活中的規律 性、相似性、重複性,才能好的結合商品,否 則有時兼具多種功能的產品最後都只是不實用 的小玩意而已。












/ 議題06 /

裝飾 Product Design


裝飾 [1]相較於呈現現代簡約美感的科技產品,裝飾 產品更有傳統、華麗的風格,採用自然或人造 的圖案。從平面設計師到刺青師傅,不同領域 的專才紛紛投入圖騰的設計。在過去,重複性 的圖案是織品設計師的專長。現在則有各個不 同領域的專家,用自己的方式詮釋織品設計與 壁紙設計。


裝飾 設計軟體出現讓裝飾性圖紋的設計日趨多變。但同時 也出現另一種手繪的工藝風格,運用傳統的裝飾與製 作手法,透過層疊手法增添色彩深度,營造出手工製 作的觸感。[2]設計史上不斷反覆出現的動植物題材, 反應人類渴望透過熟悉的圖像去親近大自然。因此, 當代設計中常有採用這些自然與傳統圖像,運用電腦 所帶來的精確繪製效果,呈現出更多種複雜的層次。 重複性的圖案出現在不同的材質與物品上,譬如燈 具、壁紙、磁磚、海報和 織品,創造出多元的效果。


裝飾 [3]另一個更後現代的設計手法,來自用不同的手法, 同時運用電腦畫、機械畫或手工等製造流程,做出複 合的、不過度完美的設計。電腦的輔助可讓設計出一 致的效果,但設計師在創造產品的過程中,亦可操作 完美與「不完美」的概念。有的設計師利用部分手 工、部分電腦繪圖,呈現出不那麼精確嚴謹的造型, 再利用電腦製作出來。越來越多創新的方式可結合多 種不同視覺傳達的領域,如:藝術家與生產者之間相 互合作、刺青師傅和刺繡師傅合作設計壁紙圖紋,呈 現兩種不同領域的專業之美。























/ 議題07 /

設計道德 Product Design


設計道德 交易易的雙⽅方必然有輸有贏,只是輸赢的程度多 寡⽽而已。許多公司與產業為了了創造更更多利利潤, 將⽣生產移⾄至勞⼯工成本較便便宜的國家,⼤大量量鋪設 ⽣生產線製造產品。但也因此產⽣生許多需要解決 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問題。如設計者與⽣生產者 能提⾼高⾃自我的「設計道德」,對各種不同解決 ⽅方式的社會責任也就會更更注意、更更有感。


設計道德 有些產品在使⽤用年年限前已變成垃圾,沒注意商品 的使⽤用期限,不僅對⽣生產者產⽣生商譽受損,也造 成浪費。運⽤用符合⽣生態保育的材料之外,有多⽅方 法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如廢棄物再利利⽤用,設 計耐⽤用、好拆裝、好修理理、可彈性調整和附加其 他元件以便便升級。設計師開發出新的⼯工作與溝通 ⽅方式,跨越社會、政治與地理理的疆界,挑戰⽬目前 對材料的使⽤用⽅方式,也承擔著設計失敗的後果。


環保設計的設計道德

好使⽤用

可回收

不易易壞

好維修

好利利⽤用

節約 能源










產品⽣生命週期 產品週期可從兩兩⽅方⾯面去思考:設計概念念、個別產 品的壽命。設計概念念指的是那些取得指標性地 位、經過時間考驗的產品,維持與當代社會的關 連性。有少數產品的外觀從來來不曾改變,經過不 斷的複製,仍然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另外有些產 品會因流⾏行行時尚變遷和科技進展變化,因此產品 壽命比較短。像這樣的產品就會製造垃圾。


產品⽣生命週期 關於產品⽣生命週期研究,⼀一直是商業策略略的重 點。產品⽣生命週期含:問世➔成長➔飽和➔衰退 ➔廢棄➔循環利利⽤用。廢棄物視為衰退期的原料。 ⾸首先找出造成產品過時的原因,解決產品壽命的 問題。在產品開發初期針對壽命較短的產品去重 新設計,調整其内容結構。也可避免商品形成不 必要的設計。


產品⽣生命週期 有些產品壽命不長沒關係,在設計商品時就可去 思考,在產品的使⽤用壽命結束之後,可以怎麼分 解產品、重新調整結構,將產品的⽣生命週期進入 另⼀一個循環。了了解我們為什什麼⼀一開始會需要它, 後來來⼜又為什什麼會拋棄它。在設計開發的前置階段 就先了了解⽣生命週期,可以避免過多的產品浪費。


/ 議題08 / 、

轉換後天形成的知覺 Product Design


轉換後天形成的知覺 ⼀一般來來說,使⽤用者有共同的使⽤用看法,但從設計 師的觀點來來看,則不⾒見見得要這樣。每⼀一個⼈人都有 能⼒力力與知覺去觀察彼此在⽣生活的習慣當中,細微 的差異異,這影響了了物品的使⽤用⽅方式差異異化。⼀一般 ⼈人對⽣生活中物品的使⽤用⽅方式則反應了了常⾒見見的⾏行行為 模式。設計師為物品找到不同的使⽤用⽅方法,並可 以加以開發出新的想法或⽤用途。


轉換後天形成的知覺 造型的雕塑,以及任何⼀一種將構想轉化成形體的 ⽅方式,有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雕塑家透過雕塑 去描繪圖像,但也可以⽤用電腦科技先達成同樣效 果,有多種⽅方式可以達成造型的⽬目的。⾃自然界的 造型也可協助設計。⼤大⾃自然中的數學原理理常是設 計師取材的對象。例例如知名的黃⾦金金比例例就常被⽤用 在建築上。許多常⾒見見的結構,就是符合⾃自然界數 學原理理的視覺效果。


轉換後天形成的知覺

對物品的記憶、對圖像的認知,都是了了解物 品的⽅方式,讓我們了了解物品該有什什麼樣的功 ⽤用或觸感。⽇日本⼯工業設計師深澤直⼈人利利⽤用拉 繩,將廚房風扇的設計套⽤用在CD⾳音響上, 就是利利⽤用認知原理理,連結造型與功能各異異的 兩兩個產品。這個設計的無形層⾯面唯有在產品 被使⽤用的時候才有意義。


⽇日 本 設 計 師 深 澤 植 ⼈人 的作品,將CD⾳音響的 啟 動 ⽅方 式 , 改 為 像 是 拉下電風扇的⽅方式。


如果常⽤用的memo變 成 ⼿手 錶 的 形 式 , 是 不 是 就 更更 不 容 易易 忘 記事情了了?



將到數計時器設計 成 骰 ⼦子 , 可 以 擲 骰 ⼦子 決 定 接 下 來來 要 做 什什 麼 事 情 做 幾 分 鐘,也可以設定要 專注的長度時間, 要 求 ⾃自 ⼰己 注 意 時 間 的流失。



Real Cook Book


Real Cook Book


Real Cook Book


Real Cook Book



Real Cook Book


/ 議題09 /

設計的宣言力 Product Design


設計的宣言力

後現代的流⾏行行風潮運⽤用過去的造型創造新 的意義,新的涵義可以是具體的呈現,也 可能是暗喻訊息的層疊,設計⼒力力說話的聲 ⾳音,比以前更更有⼒力力量量。⼆二⼗十⼀一世紀的產品 設計也開始採⽤用這種概念念。每個⼈人所穿的 衣服、所購買的產品、居家裝潢陳設等 等,都是個⼈人⾃自我表達的延伸。


設計的宣言力 有些設計表達政治觀點,抗議這個世界沒有意 義。設計加入藝術⼒力力,透過產品,表達政治觀、 社會觀、⽂文化觀點,產品就可能成為衝突的⼒力力量量 間的溝通者。影像的意境和其直接與間接的意 涵,有時也可描繪出社會變⾰革所牽涉到的議題與 問題。有時影像所傳達的訊息⼒力力量量比⽂文字更更為強 ⼤大,設計師可以透過設計,改變物品的整體認 知,打造新的風貌。


⽪皮特・胡登波斯(Piet Houtenbos)的⼿手榴彈油燈並非刻意傳達 設計師的政治理理念念,只是很單純地把⼿手榴彈視為⼀一個美麗的 物品,並沒有加以重新詮釋。


設計師史塔克在其設 計的床頭槍燈上頭的 ⾦金金 漆 , 象 徵 舒 適 的 ⽣生 活 背 後 , 往 往 經 歷 了了 ⾦金金 錢 與 戰 爭 之 間 的 衝 突。


Chilli Chilly設計的時鐘。將達利利的作品「記憶的堅持」的畫作做成 真正的時間,象徵⼈人們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


Design by Skrekkøgle
 Edvard Munch Art Award




Design by Skrekkøgle
 阿基米德的⼤大便便



藝術家傑夫‧昆斯Jeff Koons的作品『氣球 狗(Balloon Dog)」。藝術家希望能反映⼈人 們在節慶與派對的快樂感」,製作氣球 狗是種「唯物主義」與「紀念念」。 在他的創作歷程裡,氣球是他常⽤用的創 作題材,這些氣球雕塑就象徵著⼈人們, ⼈人們都是「呼吸機器」,⼈人們呼吸,⼈人 們「被充氣」。 在觀看這些氣球雕塑時,可以從拋光的 鏡⾯面反光中看⾒見見⾃自⼰己,藝術是由觀賞者 的內⼼心感知⽽而成,⽽而這些從氣球雕塑的 反光裡的⼈人影,「則是觸發了了⼈人們意識 到『⾃自⼰己與藝術』相處的樣⼦子」。





Design by Skrekkøgle / DURR


Design by Skrekkøgle / WIN


Design by Skrekkøgle / WIN


Design by Skrekkøgle / WIN


Design by Skrekkøgle / WIN


Design by Skrekkøgle / WIN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