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綺想演奏會節目冊

Page 1

演出曲目 Program

威爾第 :《拿布果》序曲

G. Verdi: Nabucco Overture

拉赫曼尼諾夫 : c 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作品 18 S.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Op.18

第一樂章:中板 (Moderato) 第二樂章:持續的慢板 (Adagio sostenuto) 第三樂章:詼諧的快板 (Allegro scherzando) 中 場 休 息 Intermission

楊博雄 :《寶島台灣頌》第二樂章選粹 小約翰史特勞斯 :《蝙蝠》序曲

J. Strauss: Die Fledermaus Overture

林姆斯基 - 高沙可夫 : 西班牙隨想曲,作品 34 N.Rimsky-Korsakov: Capriccio Espagnol, Op.34

第一樂章:「晨歌」(Alborada) 第二樂章:「變奏」(Variations) 第三樂章:「晨歌」(Alborada) 第四樂章:「情歌與吉普賽之歌」(Scena e canto gitano) 第五樂章:「阿斯圖里亞斯風格的方登戈舞」(Fandango asturiano)


涂惠民

指揮簡介

指揮 /

目前任教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音 樂系所擔任教授。

在他研習的過程中,曾參加國際 著名的「阿斯本音樂季」、「坦 格 伍 音 樂 季 」 及「 前 東 德 李 斯 特 音 樂 學 院 國 際 音 樂 季 」, 甄 選獲得“指揮家學術研究者"之 頭銜,在這些音樂季中,曾授教 於伯恩斯坦、小澤征爾、秋山和 慶、桑德霖等指揮大師。 涂先生曾擔任紐英格蘭交響樂團 指揮,並且客座指揮美國東西部 交響樂團、德國耶諾交響樂團、 香港小交響樂團及北京中央樂團 等。1986 年 來 台 後 曾 經 參 與 過 國內各大樂團的演出。 多年來致力於現代音樂作品的發 表, 在 新 音 樂 的 曲 目 裡 含 括 歐 美、亞洲作曲家,並且已發表超 過百首世界首演的記錄。

02 03

Conductor

自幼赴美研習音樂,於 1982 年 取得美國紐英格蘭音樂學院管樂 合奏指揮法及小提琴演奏法之雙 重碩士學位,並獲評審授予“優 異榮銜"畢業。


陳冠宇

獨奏家

鋼琴 /

台灣台南市人,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 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兼任副教授,並擔 任「陳冠宇室內樂團」音樂總監及「鴻宇國際藝 術有限公司」專屬音樂家。曾先後師事高錦花、 陳 郁 秀、 魏 樂 富、 張 瑟 瑟、Arkady Aronov、Abbey Rachmanov、Peter Basquin 及 Bernard Ringeissen 等知 名教授,以鋼琴第一名成績獲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音樂學系學士學位、並獲得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學 院鋼琴演奏碩士學位、職業演奏家文憑、鋼琴教學 法文憑和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鋼琴演奏博士候選人。 陳冠宇自幼即在山葉音樂教室受到完整音樂教育系 統之啟蒙和進階訓練,故在臺灣求學期間已囊括 各項鋼琴比賽冠軍 ( 包括:臺灣區兒童、少年、青 少年、成人組、第二屆中華蕭邦、台北市交協奏 曲、理查克萊德門…等 );旅美留學期間,更獲得 多項國際獎項(包括:第十三屆美國 Joanna Hodges 國 際 鋼 琴 大 賽 第 三 名、 紐 約 Five Towns Music and Arts Foundation, Inc. 鋼 琴 首 獎, 以 及 紐 約 Artists International, Inc. 青年藝術家獎)。曾於美國紐約卡 內基 Weill 音樂廳、林肯中心 Alice Tully 音樂廳、奧 地利維也納 Bosendorfer 音樂廳、日本東京五反田文 化中心音樂廳、大阪村松音樂廳、中國廈門藝校音 樂廳和武漢音樂學院編鐘音樂廳…等地舉行鋼琴獨 奏會,每次均獲得樂評家極高之評價。 陳冠宇是當今臺灣最活躍鋼琴家之一,各類型演出

soloist

Simon、Oxana Yablonskaya、Boris Slutsky、Dmitri


活動包括:鋼琴獨奏會、雙鋼琴、鋼琴四

跡遍及歐美、中國、日本、越南等各大

手聯彈、室內樂、鋼琴協奏曲、校園音樂

城 市, 合 作 的 國 際 音 樂 家 有:Ensemble

會和兒童親子音樂會等多種型式,橫跨古

Berlin、 小 提 琴 家 Charlie Siem、 小 提

典樂曲和流行音樂之範疇,例如:(1) 交

琴 家 Laurent Korcia、 長 笛 家 Judith

響樂團—英國 BBC 音樂會交響樂團、美

Mendenhall、 鋼 琴 家 徐 洪 和 鋼 琴 家 安 達

國辛辛那堤大眾交響樂團、美國艾荷華州

朋博;任教於「第四屆國立東華大學國

立交響樂團、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交響樂

際鋼琴音樂營」,更赴「德國第二屆特

團、國家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羅辛根國際音樂節」和「美國懷俄明大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高雄市立交響樂團、

學國際音樂節」舉行鋼琴獨奏會和大師

長榮交響樂團、臺北愛樂室內暨管弦樂

班;亦擔任文化部音樂人才庫培訓計畫

團、臺南市立交響樂團、新竹愛樂交響樂

之評審暨諮詢委員、國家級和各大鋼琴

團、臺東縣立交響樂團、YWCA 青少年管

比賽、大學聯考術科面試、第四屆墨西

弦樂團、國家國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

哥 Parnassos 國際鋼琴大賽…等評委。

高雄市國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附設 管樂團…等;(2) 指揮家—Erick Kunzel、

近期音樂會展演如下:2019 年與高雄市前

Keith Lockhart、Henry Mazer、Gernot

金國小管樂團合作演出「阿丁賽爾:華沙

Schmalfuss、Mark Graveson、 簡 文 彬、 涂

鋼琴協奏曲」,於台北國家演奏廳等地舉

惠民、王雅蕙、莊文貞、謝建得、林天吉、

行「浪漫綻放:陳冠宇 2019 鋼琴獨奏會」

江靖波、廖嘉弘、黃維明、鄭立彬、孫愛

之台灣巡演,於台北國家演奏廳舉行「陳

光、陳樹熙、謝元富、李振聲、郭哲誠…

冠宇 VS 陳沁紅 VS 歐陽伶宜:藝術家三重

等;(3) 國 際 音 樂 家 — 豎 笛 演 奏 家 Paul

奏 2019 音樂會—布拉姆斯的情與琴」和

Meyer、鋼琴家陳薩…等;(4) 主要經典鋼

於台北國家演奏廳舉行「陳怡婷 VS 陳冠

琴協奏曲。曾受邀參加中華民國雙十節國

宇:長笛與鋼琴二重奏 2019 音樂會」…

慶音樂會演出,演奏「蓋希文:藍色狂想

等。2019 年 12 月 28 日與指揮謝元富教授

曲」,亦受中國中央電視台邀請錄製中秋

暨嘉義愛樂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貝多芬:

節特別節目「海峽月、中華情」。此外,

C 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作品 37」,

陳冠宇經常應邀擔任鋼琴比賽評審、音樂

2020 年 1 月 18 日與指揮涂惠民教授暨高

講座演講、專業樂評撰寫、音樂研討會論

雄市交響樂團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合作演

文及音樂專業文章發表、籌辦國際知名音

出「拉赫曼尼諾夫:c 小調第二號鋼琴協

樂家之訪華音樂會,曾推出「琴有獨鍾」

奏曲,作品 18」,並於 2020 年 3 月起隆

一書,及「讓愛留住」、「候鳥流星雨」、

重推出「慶祝樂聖貝多芬 250 週年冥誕」

「愛是我們的」等鋼琴獨奏系列樂譜。

鋼琴獨奏會系列音樂會(歷時四年,共八 場),演奏全套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

04 05

陳冠宇至今已出版二十四張(包括:流 行和古典)鋼琴演奏專輯,近期演奏足


曲目介紹

威爾第 :《拿布果》序曲 G. Verdi: Nabucco Overture

Program Note

義 大 利 作 曲 家 威 爾 第 (G. Verdi,

據 說《 拿 布 果 》 在 米 蘭 斯 卡 拉 劇 院

1813-1901) 與 德 國 的 理 察· 華 格 納

首 演 時, 觀 眾 聽 到 這 首 合 唱 曲 尤 其

(Richard Wagner,1813 - 1883) 一

是 "Oh, mia patria sì bella e perduta!"

起 被 認 為 是 19 世 紀 最 有 影 響 力 的 歌

(啊,那麼美麗的、已喪失的我的故

劇 創 作 者, 而 這 兩 位 曠 世 奇 才 的 誕

鄉!)部分,竟把自己被奧地利佔據

生,翻轉了十九世紀的歌劇,甚至影

的命運,比照劇中希伯來人的遭遇,

響其後的整部音樂史。

對此曲歌詞發生極大共鳴,並熱烈要 求重唱一次。當時在場的奧地利官員

《拿布果》是威爾第 28 歲時的作品,

雖然知道此曲歌詞意指,但顧慮聽眾

於 1842 年首演,在此以前,他還寫了

騷動,只好允許重唱一次。不久,這

兩齣歌劇,但都沒有成功。屋漏偏逢連

齣歌劇在義大利各地演出,而每次上

夜雨,他的妻兒在這段時期相繼生病去

演,一到這首合唱曲就會有熱烈的反

世,使他更加心灰意冷,傷心之餘,一

應。」

度打算放棄作曲,但這齣以舊約聖經裡 《列王記》的故事為題材的劇本,卻引

《拿布果》序曲中,除了長號如管風

起他的興趣,於是提筆寫他的第三部歌

琴般的莊嚴開場,傳達古代國與國之

劇。首演的成功總算一掃陰霾,奠定了

間戰爭的莊嚴性,以及由五個音的動

威爾第作曲家的名聲。

機發展成的快板旋律之外,中段最主 要的構成就是《去吧,我的思念》這

《拿布果》敘述巴比倫國王拿布果侵

首樂曲。時至今日,此曲仍被視為僅

略並俘虜希伯來人後,自命為上帝而

次於義大利國歌的愛國歌曲,也常在

遭神怒天譴,此後歸信於猶太教的故

各種場合中單獨上演。

事。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劇 中 第 三 部 第 二 景,被俘的希伯來人在幼發拉底河畔 唱起《去吧,我的思念,乘著金色的 翅膀》(Va, pensiero, sull'ali dorate), 不僅唱出戲裡希伯來人對故鄉耶路撒 冷的思念,也唱出戲外義大利人的民 族意識。


曲目介紹

拉赫曼尼諾夫 : c 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作品 18 S.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Op.18

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S. Rachmaninoff,1873 - 1943)是位天生的鋼琴家, 可說是佔盡了演奏鋼琴的優勢,他不僅身材高大,手掌也比一般人大上許多,張 手拇指與小指間跨越的音程超乎常人,能輕鬆彈奏 12 度音,也因此他的作品亦 以鋼琴曲最為人稱道,但並非所有鋼琴家都能駕馭他的作品。

作曲是他一生的職志,但卻因第一號交響曲問世失敗而喪失自信,陷入神經衰弱 Program Note

與低潮的拉赫曼尼諾夫進而無法繼續創作及開始酗酒。此時他遇到帶他逃脫這深 淵的貴人:尼可萊 ‧ 達爾 (Nikolai Vladimirovich Dahl) 博士。他花 3 個月的時間, 運用催眠治療與心理治療法,暗示拉赫瑪尼諾夫會創作非常出色的鋼琴協奏曲, 而恢復自信的拉赫曼尼諾夫譜出這首傑作,更將這首作品獻給達爾。1900 年, 拉赫曼尼諾夫先完成《第二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和第三樂章,儘管作品未完成, 他卻急切想知道公眾對這部新作品的反應,積極籌組樂團公演,並親自於首演中 擔任鋼琴獨奏,終於獲得了成功。在 1901 年,他才完成了第一樂章。演奏此曲 並不容易,有幾個段落,鋼琴演奏者必須展開手指達 10 度音程寬度,也因此能 完整演奏這些樂段的演奏家並不多。

此首樂曲是當今最受歡迎的鋼琴協奏曲之一,被很多著名的鋼琴演奏家演奏過, 包括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懷森伯格 (Alexis Weissenberg)、郎朗等。其 旋律優美,也是花式滑冰常用的選曲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富士電視台日劇 「交響情人夢」亦曾出現過該曲。而在英國電影「相見恨晚」,以及瑪麗蓮夢露 主演的美國電影「七年之癢」等都在片中使用此曲。

樂曲由三個樂章組成: 第一樂章:中板 (Moderato) 第二樂章:持續的慢板 (Adagio sostenuto) 第三樂章:詼諧的快板 (Allegro scherzando) 06 07


楊博雄 :《寶島台灣頌》 ( 本場演出第二樂章選粹 )

高 雄 在 地 作 曲 家 楊 博 雄 首 部 交 響 曲 作 品 , 全 曲 四 個 樂 章, 共 4 0 分鐘長 。 第一樂章描寫臺灣過去遭受各種外來勢力統治,卻堅忍奮鬪,屹立 不搖,其間所受艱辛磨練與努力不懈的精神。 第二樂章 - 臺灣旋律,將臺灣各族優美動聽的民謠編輯而成的大型 樂章,演奏時間 15 分鐘。 第三樂章以簡秀芽女士台語詩《一條剪未斷兮帶》所作歌曲主軸寫 成,描寫臺灣人即使受到迫害衝擊,大家心連心,手牽手,奮鬥在 一起的情景。 第四樂章以鄭秋雄先生兩篇詩作《海上王子》、《咱的心咱的愛》 譜寫而成大型管弦合唱曲,臺灣需要咱的心,臺灣需要咱的愛! 楊博雄曾是獅甲、七賢、新興國中數學老師,任教 44 年,退休後學 會作曲技巧,專心作曲。在愛妻李阿美引領下,先後發表輕歌劇《好 鼻獅》、輕歌劇《高雄假期》,皆受好評,可在 Youtube 收看。另 未發表作品,《第一交響曲寶島臺灣頌》、《第二交響組曲愛河狂 想曲》,預定 2021 年發表,其餘輕歌劇 :《阮是你的心肝仔子》、《帥 哥 V.S. 美女》、《美麗人生》等,將在今年九月起陸續排演, 敬請期待。 本場演出《寶島臺灣頌》第二樂章選粹,節錄開頭「高山 青」及曲尾「望春風」編寫而成,曲長約 4 分鐘。


曲目介紹

小約翰 ˙ 史特勞斯 : 《蝙蝠》序曲 J. Strauss: Die Fledermaus Overture

小約翰·史特勞斯 (J. Strauss,1825 - 1899) 是著名音樂家老約翰・史特勞斯的兒 子,他的兩位弟弟約瑟夫·史特勞斯與愛德華·史特勞斯也是著名的音樂家,但小 約翰是整個家族中成就最大,名望最高的一位。被譽為「圓舞曲之王」的小約翰· 史特勞斯,為 19 世紀維也納圓舞曲的流行作了巨大的貢獻,由於他把圓舞曲這 種原本只屬於農民的舞曲形式提升為宮廷中的一項高尚娛樂形式,其作品的藝術 成就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輩們,例如約瑟夫·蘭納 (Josef Franz Karl Lanner,1801Program Note

1843。第一位把圓舞曲從簡單的鄉間舞曲改良到上層社會所喜歡曲式的維也納作 曲家 ) 以及他的父親老約翰・史特勞斯。不僅是圓舞曲,他的波爾卡、進行曲以 及輕歌劇也相當著名。 著名的輕歌劇《蝙蝠》是他在 1873 年年底,只花了短短六個星期時間就完成的 作品,隔年在維也納首演。 此劇是描述扮成蝙蝠模樣的福克博士,參加朋友的化妝舞會,歸途因酒醉酣睡, 被同車的朋友艾森斯坦從馬車上放到路上過夜。第二天清晨,人們爭相圍觀睡在 路上並作蝙蝠打扮的博士,此事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柄。在這部歌劇中,福克 博士便在社交場合中,用戲謔的手段加以報復,使艾森斯坦在公共場所任由福克 博士捉弄擺佈而狼狽不堪。 《蝙蝠》是根據兩齣戲劇的內容改編而來:一是德國劇作家尤利尤斯·班 納第 (Julius Roderich Benedix) 的喜劇《監獄》(Das Gefängnis),另一來源則是法文喜劇《通 宵宴會》(Le réveillon),由昂利·梅 爾哈克 (Henri Meilhac) 與路多維·阿 勒威 (Ludovic Halévy) 所作。 其序曲是由《蝙蝠》中動聽的旋律綴合而成的,也是整部歌劇最著名的一首樂曲, 因此該曲經常作為音樂會的演出曲目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好萊塢的《貓和老 鼠》" 萬能指揮家 " 中,亦使用到此曲。

08 09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西班牙隨想曲,作品 34 N. Rimsky-Korsakov: Capriccio Espagnol, Op.34

在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管弦樂中,《西班牙隨想曲》(Capriccio Espagnol) 是僅次 於《天方夜譚》(Schehe-razade) 的音樂會名曲,並與另一作品《俄國復活節》(La Grande Pâque Russe) 稱為「三大管弦樂組曲」。此曲於 1887 年夏季作曲,同年十月 在聖彼得堡皇家歌劇院,由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親任指揮。他在創作此曲時,原計畫 採用西班牙風格為主題,譜寫一首技巧絢爛的小提琴幻想曲,但事後又改變主意,改 寫成色彩繽紛、華麗耀目的管弦樂組曲,全曲沒有一定格式,五樂章接連演奏,中間 不間斷。柴可夫斯基曾讚美它是:「現代最偉大的大師所作的一件巨大器樂傑作」。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曾將預演時發生的情景,記載在他的自傳中:「頭一次練習時, 第一樂章尚未終了,全體團員就放下樂器,興奮而熱烈地叫好。隨後在每一樂章可容 停止之處,他們都情不自禁地高聲歡呼」。致使排練數次中斷,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心中非常高興,便當場宣佈將此首樂曲送給全體團員,並於總譜出版時,在扉頁上記 下參加首演的六十七名樂手的姓名,並說明獻給全體團員。

※ 第一樂章:「晨歌」(Alborada)。在狂熱而強力的管弦樂合奏後,小提琴奏出晨歌 的主題,這是清晨站在情人窗邊唱歌、如西班牙舞曲的熱情曲調。 ※ 第二樂章:「變奏」(Variations)。在弦樂的伴奏上,由四支法國號奏出寧靜、安 詳的主題,然後由各種樂器發展成五段精巧的變奏曲。 ※ 第三樂章:「晨歌」(Alborada)。根據第一樂章的晨歌主題加以轉調,並增添了色 彩的變化。 ※ 第四樂章:「情歌與吉普賽之歌」。其中「情景」,可能是指熱戀中的情侶互訴 衷曲的場面,是一段極具抒情性的優美旋律,由法國號和小號的樂句開始。接著 就進入熱情的吉普賽之歌,在銅管樂器切分音節奏的伴隨下,由小提琴唱出奔放 的歌曲。 ※ 第五樂章:「阿斯圖里亞斯風格的方登戈舞」(Fandango asturiano)。這是採用古代 摩爾人快活的舞曲作成的,極為優美魅人,宛如在縱情狂歡。先由長號奏 出雄壯的主題,同時伴隨著木管與弦樂強有力的伴奏。


樂團介紹

高雄市交響樂團附設青少年交響樂 團 「高雄市交響樂團附設青少年管弦樂團」成立於 2004 年六月,每年除固定舉辦兩 次定期音樂會外,也不定期參與其他音樂表演,曾於 2008 年及 2018 年兩度獲邀 至日本東京演出,深獲好評。樂團成員多為南部地區音樂班或熱愛音樂之學生,多 年來保持穩健成長與進步,熱情有活力的演出,讓喜愛古典音樂的樂迷有更多聆聽 選擇,儼然已成為全台最具規模的青少年學生樂團。

Kaohsiung Symphony Orchestra

10 11

2013 年起為提供更專業的樂團訓練,正式更名為「高雄市交響樂團附設青少年交 響樂團」,由呂景民老師擔任樂團指揮,2018 年涂惠民老師出任指揮,精心策畫 課程及排練進度,同時邀請多位樂團經驗豐富老師,協助分部練習訓練指導,精緻 有效率的學習與團練,傳承學子們正規音樂素養。 樂團自 2015 至 2019 年,每年受邀於南部藝文盛會「高雄春天藝術節 KSAF」演出, 與高雄市優秀青少年舞團合作,演繹多部經典作品,精緻高規格的製作,屢獲佳評。 本樂團每年分為兩期,每期舉行團員甄選,並舉辦定期音樂會。 歷年演出 / 2014 / 2

『酒神慶典-高市交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首次公演』音樂會

2014 / 7

『印象波西米亞』音樂會-歐陽娜娜 vs 高市交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

2014 / 12

『同樂會』高市交附設青少團高美館小組音樂會


2015 / 2 2015 / 6

『俄羅斯隨想』音樂會-范姜毅 vs 高市交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 2015KSAF -高雄。樂舞青春『動物狂歡節 & 彼得與狼』

2015 / 7

『盛夏青春』高市交附設青少團科工館小組音樂會

2015 / 7

『交響新世界 From the New World』音樂會-

2016 / 1

『展覽會之畫』音樂會-許軒豪 vs 高市交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

高市交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 vs 香港兒童交響樂團 2016 / 4

2016KSAF -高雄。樂舞青春『長大的那些小事』

2016 / 7

『北國風情畫』音樂會-吳偉廷 vs 高市交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

2017 / 1

『雪哈拉莎德』音樂會-巫熹芸 vs 高市交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

2017 / 4

2017KSAF -高雄。樂舞青春『那段秘境旅程』

2017 / 7

『海的隨想』音樂會-高炳坤 vs 高市交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

2018 / 2

『青春•樂遊 – 匈牙利』音樂會-詹森 vs 高市交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

2018 / 4 2018 / 7 2018 / 7

2018KSAF -樂舞青春『普欽奈拉』全版芭蕾舞劇 『歐洲巡禮』訪日行前音樂會-盧易之 vs 高市交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 日本世田谷區訪問交流音樂會-高市交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 vs 世田谷青少年管弦樂團

2019 / 1

『璀璨繽紛』高市交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音樂會

2019 / 4

2019KSAF -樂舞青春:飛向世界的台灣囝仔 《台灣四季 X 亞特蘭提斯傳說》

2019 / 7

『千里音緣』世田谷青少年管弦樂團 vs 高市交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


分部老師簡介

小提琴 ( 樂團首席 ) / 歐佩怡 高雄人,自幼學習音樂,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主修小提琴,曾師事 林暉鈞老師、王朝永老師、方永信老師、李肇修老師及鄭斯鈞老師。近年來曾參 與演出樂團有: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台中市交響樂團、台南市交響樂團、高雄市 交響樂團、台灣藝術家合奏團、巴洛克獨奏家樂團等。因為學習小提琴而有機會 至洛杉磯、華盛頓、芝加哥、法國荷島、廣州、北京及台灣各地巡演。目前除教 授個別課之外,並致力於弦樂分部教學及推廣音樂教育。

小提琴 / 李相寬

Kaohsiung Symphony Orchestra

出生於屏東,主修小提琴,畢業於中山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先後接受江敬業老 師、林世凌老師、陳鈺雯老師,以及楊仁傑老師之指導。副修鋼琴,先後師事李 惠美老師、周宜慧老師、李玉笛老師、李燕宜老師,以及應廣儀老師。 在學期間,曾擔任高雄市交響樂團與台南市交響樂團之兼任團員;巴洛克獨奏家 室內樂團及台灣藝術家交響樂團之團員。 畢業後積極推廣弦樂教育,曾擔任高雄市河堤國小、屏東市仁愛國小弦樂團指導 老師及分部老師。現為高雄市交響樂團附設青少年交響團之小提琴分部老師、屏 東 市 仁 愛 國 小 小 提 琴 分 部 老 師 及 弦 樂 團 指 揮、 屏 東 縣 泰 武 國 小 小 提 琴 班 指 導 老 師、高雄市福東國小弦樂團指揮,並於屏東市仁愛國小及中正國中音樂班擔任小 提琴外聘老師及室內樂指導老師。

中提琴 / 李震宇 先後畢業於鳳山國小、鳳西國中、高雄中學音樂班及國立台東師範學院音樂系。 畢業後積極投入交響樂團及室內樂演出並跨足拉丁爵士樂界。 曾任奇美愛樂交響樂團專任團員、高雄市立交響樂團、台中交響樂團、台南交響樂 團、台灣獨奏家協會、TAE 台灣藝術家獨奏團。在團期間曾與多位知名音樂家同台 演出,並於 2010 年錄製弦樂四重奏 CD 桃花一朵詩集,樂團演奏經驗豐富。 現任教於高雄市交響樂團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弦樂分部指導老師、高雄市立陽明 國中弦樂分部指導老師(103 ~ 105 全國賽冠軍)、台南市立新市國小小提琴及 中提琴分部老師(104 ~ 105 全國賽 A 組第三名)、2011 年開始與高雄市議會 合 作 於 各 國 民 中 小 學 舉 辦「 藝 術 到 我 家 系 列 音 樂 會 」、2014~2017 年 於 高 雄 市 文化局指導下,指導高雄市交響樂團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與左營高中舞蹈班展開 一系列的合作,並於高雄春天藝術節中演出,除演奏外也積極投入教學領域,推 廣弦樂教育不遺餘力。

大提琴 / 戴儀安

12 13

倫敦三一音樂學院演奏碩士。演出經歷:高雄市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 台南市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台灣愛樂室內樂團、台灣藝術家交響樂團。婛 綵音樂節、高雄春天藝術節、嘉義市春天音樂藝術節、南熠樂集、新古典室內樂 團。 現任職高雄市交響樂團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分部指導。


雙簧管 / 李耿安 高雄市鳳山區人。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木管演奏組和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管 樂組碩士班。主修雙簧管,先後師事王慧雯老師、郭映秀老師、劉榮義教授及洪 小 琴 老 師。 於 求 學 期 間, 頻 繁 地 參 與 校 內、 校 外 之 管 弦 樂 團 演 出。2009 年 起, 多次參與高雄市交響樂團、音契交響樂團、台南市交響樂團、海軍管樂團…等樂 團演出,擔任協演人員。為了尋求知識、思維及技巧上的突破,於 2011 年考取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研 究 所, 並 於 2013 年 六 月 取 得 碩 士 學 位。 於 2013 年 十 月, 受高雄市交響樂團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邀請,擔任分部指導老師。

低音管 / 熊芷羚 畢業於台北師大附中音樂班、台北藝術大學、德國科隆音樂院藝術家演奏文憑。 曾獲得 ICRT 全額藝術獎學金,回國後經常受邀參與室內樂演出並曾與高雄市交 響樂團合作演出 Fasch《 C 大調低音管協奏曲》、屏東女中音樂班管絃樂團合作 演出莫扎特《降 B 大調低音管協奏曲》、新興國中音樂班管絃樂團合作演出韋伯 《F 大調低音管協奏曲》。目前除擔任台南市交響樂團、台灣獨奏家交響樂團、 高雄市管樂團及德新室內樂團低音管首席外,亦擔任雄中音樂班、陽明國中管樂 班、永福國小音樂班、嘉義崇文國小音樂班、嘉北國小管樂班低音管指導老師、 高市交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木管分部老師以及鳳山商工管樂社指導老師。

法國號 / 陳嬿羽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法國號演奏碩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屏東女中、新興 國中、鹽埕國小音樂班。 曾與台北愛樂管弦樂團赴瑞典、芬蘭、布拉格、法國、匈牙利、波蘭演出。並多 次參與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高雄市立交響 樂團等演出。 現任高雄市陽明國小、楠梓國小、楠梓國中藝術才能班法國號分部老師。

打擊 / 程衛強 現任台灣獨奏家交響樂團打擊樂首席 高雄市交響樂團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打擊樂分部指導老師 高雄市立勝利國小打擊樂團音樂顧問 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打擊樂兼任講師級專業技術人員 高雄市立新莊高中音樂班打擊樂教師 高雄市中華藝校音樂班打擊樂教師 高雄市立大義國中管樂班打擊樂教師 高雄市立竹圍國小打擊樂團指揮 高雄市立高雄女中管樂團打擊樂分部指導教練


演出名錄

Kaohsiung Symphony Orchestra

14 15

執行長 / 朱宏昌

執行幹事 / 王玉琳

小提琴 I

歐佩怡◎ 歐又方

蔡郁程 黃意傑

王翔麟 李羿昌

李婕語 呂晏萱

鄭欣晏 蔣潔欣

楊采融 黃雅昱

林辰芯 何以安

許禕翎 莊宜霖

小提琴 II

李相寬◎ 鄧佑文

陳丹遇 唐子淩

王 鄉 張芝岑

鍾知辰 王淳禧

吳畇蓁 宋易展

左禕安 朱沛慈

翁啟倫 陳禹蓁

莊宜頻

中提琴

李震宇◎ 蔣宏燦

陳宥芸 葉宥羚

柯秉均 范 譽

羅翊瑄 曾祥豪

沈少胤 王鐸樺

吳承駿

大提琴

戴儀安◎ 黃繽慧

凃硯齊 林 瑢

呂宣承 陳思潔

余沁恩 楊詠沂

王彥人 黃亭尹

吳竟銘 黃曜陞

低音提琴

曾兆瑒●

沈哲名

邱宇君●

長笛

陳致均

賴柏涵

王陳筑

雙簧管

林大惟

劉珈育

周弈欣

林香伶

蔡孟典

英國管

李耿安◎

單簧管

莊維霖●

劉丞喆

洪婕瑜

吳亞芸

低音管

熊芷羚◎

曾荷琇

曾鈞彥

法國號

巧●

陳廷碩

張庭豪

王儷靜● 胡珽奕

小號

林志壕●

尤彣勻

尤于綸

王雅卉

長號

蔡政岳●

黃翊凱

吳少樺● 劉皓中●

豎琴

鍾智鈞●

低音號

劉昀謹●

打擊

程衛強◎

余芊曄

許方榕

◎ 指導老師 ● 協演老師

行政人員 / 王詩捷

程思昕

蔡函伃

陳嬿羽◎ 王

陳采葳

莊澄錚

陳思諭



016 01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