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復興.運動

Page 1

社工.復興.運動

初心猶在,社工到底;議會民間,裡應外合。

立法會(社會福利界)議員

邵家臻

我們要將社會工作從新自由主義的淵藪中重奪過來, 讓社會工作回到原點 (back to basic),回到社會 (back to social),回到公共 (back to political)。


目錄

1.

引言

P.3

2.

社工復興運動的跋涉之路,或歧途

P.5

3.

社工復興運動:街頭之路

P.23

4.

莫忘初心 莫 Sir:社工應重新介入社會運動

P.27

5.

由街頭走入議會

P.33


6.

7.

社福界議員 X 復興 裡應外合 跟整筆過撥款算帳

P.35

關注學童自殺

P.37

囚權

P.39

選委選舉

P.41

安老服務 + 全民退保

P.43

新屋邨社工隊

P.45

康橋事件

P.47

革命尚未成功,同工仍須努力

P.49


引言

3


社工.復興.運動

初心猶在,社工到底;議會民間,裡應外合。

動」既是建構意識,也是高舉願景,更加是動

邵家臻深知自己是基於社工信念走入立法會,

員和組織更多群眾為不同議題彰顯公義。

而不是為議會而當社工,他一直積極以議員身 份串連議會和民間。如果沒有社工復興運動,

我們要將社會工作從新自由主義的淵藪中

也許不會有立法會(社會福利界)議員邵家臻

重 奪 過 來, 讓 社 會 工 作 回 到 原 點(back to

的出現。

basic),回到社會(back to social),回到 公共(back to political),這就是社工復興

《社工.復興.運動》由三個元素組成,本書

運動的意義。

主題文章由邵家臻親自執筆,以 11900 字洋洋 灑灑道出一班堅持「社工」理想的社會工作者, 如何身體力行舖陳一條「復興」社工之路,為 的就是要把社工帶回關注公共生活之中;「運

4


社工復興運動的跋涉之路,或歧途 「革命就像小孩一樣,一開始,它好小好可愛,後來卻長成一個又醜又粗魯的 傢伙。」台灣社運工作者張娟芬在《魯蛇之春:學運青年戰鬥手冊》的序言中 劈頭就這樣說。

5


我和社工復興運動

知道為何而戰的話,就甚麼都可以忍受 看 來 社 工 復 興 運 動 的 命 途 也 是 如 此。 由 2013 年 3 月 至 今, 都 已 超 過 五 年 了。 對 一個香港民間組織而言,這五年時間算長 不長,算短不短,至少要被滲透的都可以 被滲透,內耗的都可以很內耗,名存實亡 的都可以名存實亡了。幸而,我們還在, 還見證過社會運動前台的燦爛和後台的混 亂。尼采說:「如果知道為何而戰的話, 就甚麼都可以忍受。」故此,拖着疲倦的 肉體和糾結的情緒,在自己僅有的小宇宙 裡抵抗黑暗,然後繼續創造光明。這種內 心的廝磨,即使用盡所有文字也無法盡述。 是的,我們都知道社會運動是「鬥長氣」 的。在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我們都明白, 閉氣有其極限,死衝爛衝終究都要學習換 氣,氣才會長。如今我們整理社工復興運 動之路,以及其不足,不是要展示甚麼運 動英姿,而是在一個換氣的時刻,想辦法 讓下一口氣接上來,於是可以再度潛沉作 戰,興風作浪。

6


要敲緊閉的自我之門 「零三七一」之後,我與葉寶琳(BoBo)

嘩!不得了。如何在社工界搞社運,甚至搞

常常在各種運動的不同位置上協同作戰,在

起社運團體?社會運動是運用社會集體行

前線與後勤之間不斷流轉,設法多做點事。

動,推動社會變革的努力。學理上當然可以

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抗爭,我們都以氣憤和

爭辯「集體行動」的定義,但肯定不會是邵

懊悔完場。很難不去想,如果我們能夠更勇

家臻與葉寶琳兩人默默努力就能成功的事。

敢、智慧、團結、堅強,也許一切都會有所

吳永毅在其《左工二流誌:組織生活的出櫃

不同。二零一三年春節假期之後,一次飯局

書寫》中,就算怎樣「掀屁股給人看」都好,

中 BoBo 跟我又聊起社工界的問題,但這次

仍然重申:「說了多少與集體相關的痛苦、

有所不同:運動不是敲別人家的門,也不敲

不堪和傷害,仍然頑固地堅持知識分子應有

天堂的門,而是要敲緊閉的自我之門。BoBo

組織生活;不論從運動發展的功能性,或左

說要跟社工界有心人邊學邊做——學習如何

翼政治的本質,個人與集體的關係都是無可

抵抗暴政,抵抗憂傷和絕望;學習如何做組

迴避的難題。」運動的萌芽,要有一群人聚

織,也做好自己;學習如何受傷而堅強,如

在一起,同意他們不要只在怨怨怨,而是要

何承擔而原諒。

實際做點事情來促進他們理想中的改變。一 個社運團體才有條件誕生。 是的,搞社運,沒有集體是無法成事的。一 方面當然是功能性意義,團結力量,互相取 暖等等,但另一方面集體生活本身就是社運 的目的和存在的意義。

7


我和社工復興運動

社工帶回公共生活之中

我們需要夥伴。就像所有救地球的電影橋

者、自由鬥爭者(freedom fighters)、痴

段,起初總是說有一兩個傻人如何遇上一班

人說夢者、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自我引

夥伴,組成團隊,接受任務,按部就班在手

導者(self-directed)、有強烈價值觀和目

邊的小事開始,待經驗增加了、技巧純熟了、

標的性格巨星、後物質主義者、文化創新者

level 提升了,再慢慢往更廣闊的地域冒險,

(cultural creatives)、自覺的組織者等等。

接觸更複雜難解的世界,從而走出自己的路。

我們走在一起,不是要做甚麼社會工作的推 廣,不是要將社會工作變成其他東西去吸引

圍爐取暖才是正經事。我跟 BoBo 各自聯絡

人,而是要把社工帶回公共生活之中,讓他

有 potential 的 社 工 朋 友, 在 3 月 16 日 開

們變成公共人,甚至發現自己本來就是公共

會,地點是當時還在油麻地立足的 TC2。出

人。

席的二、三十人中,有老有嫩,有男有女, 有教書的有做服務的,有做前線的有做管理 層的,有資深的有資淺的,有老師有學生…… 我 們 是 追 夢 者、 闖 將、 反 抗 者、 不 切 實 際

8


名不正則言不順。我們首要處理的,正是名字

無窮的工作壓力、胃潰瘍、抑鬱成疾,或者犬

問題。一班對社會工作現狀不耐煩的人,走在

儒、憤世嫉俗、連自己都討厭自己。他們不想

一起,形成群體,創造形勢,應該以甚麼名字

重複成人的世界,淪為「寂寞的群眾」(lonely

來歸納、認同呢?進步的?批判的?抗爭的?

crowd)。他們追尋的是一種叫「意義」的東

網絡?社群?平台?連線?甚麼名字也有人用

西:不只是每天怎樣運用時間,一生的時間該

過,甚麼名字也會帶來閒話,甚麼名字也會挑

怎樣用。生於亂世,我們該有甚麼責任?他們

動人家的神經?反正如此,我們就我走我路,

似在搗亂世界的秩序,事實是他們在尋找一種

就自己名字自己揀——社工復興運動。

新的秩序。

借用 Progressive Social Work Network(PSWN)

回到香港的社會福利,社會福利的資源不是增

的名句:We did not come into social work for

加了不少嗎?社福機構不是越來越龐大嗎?社

this,我們都對社會工作的現狀深惡痛絕,覺

工職銜不是越來越巴閉嗎?社工的學歷不是越

得今非昔比。當下這個不斷異化的社會工作圖

來越高等嗎?可是社會對社工的尊重有沒有隨

像,離我們的初衷太遠太遠了。所以,「 社工」

著這些外在價值而增長?社工的尊嚴有沒有隨

不得不「復興」,不得不「運動」。「不得不」

著這些包裝而增長?抑或只是愈來愈 working

三個字,說明了社工復興運動其實是場「自我

like a dog ?愈來愈缺乏自主、發展的空間?

保衛運動」(self-defense movement),已

恐怕他朝有日,連社會工作者都視社會公義、

有組織的社工力量保護核心價值,當然也希望

以人為本為最庸俗的言詞。

可促進公共議題的設定,建構共同願景。 Saul Alinsky 在 Rules for Radicals 一書的序言 中,描述 1960 年代美國年輕抗爭者的心境, 和當下香港社會工作的情況何其相似:他們對 經常掛在口邊的經濟發展沒有感覺,富裕社會 帶給他們的,是「埋手工作,不必思考」,是

9


我和社工復興運動

與 其 埋 怨 別 人, 不 如 燃 燒 自 己。 如 何 從

進而組成團隊來做不可能的事情。成功了有

「 生 存 」 轉 向「 自 我 表 達 」 的 價 值 取 向?

地 方 慶 祝, 失 敗 了 也 可 以 用 來 檢 討。 英 文

我們要將社會工作從新自由主義的淵藪中

infoshop 是這個意思,按維基百科上的解

重奪過來,讓社會工作回到原點(back to

釋,是指「作為散發政治、藝術和次文化資

basic),回到社會(back to social),回

訊的店面或中心,也想作為在地行動社群的

到公共(back to political)。而把「復興

開會地點和資源分享處」。這樣的基地通常

社會工作」以一個「運動」呈現出來有不同

座落大學校園附近,大多是咖啡店、二手書

的層次和認識,最常見的是把群體變成團體,

店或小食店,老闆本身可能就是現役或前運

將團體註冊,制訂會員制度和組織架構,跟

動分子。寫供款運動的基地,分別是大學校

著展開對話、行動。不過,「 復興人」像是

園和火鍋店。特別是火鍋店,圍爐取暖是一

受夠了團體組織的繁文褥節和垂直式管理的

種說法,「打邊爐作為治療」是一個更準確

頣指氣使,又或者是多少受「液態化抗爭哲

的說法。告訴大家,在打邊爐的時候,我們

學」的影響,對運動都有種「去中心化」的

暫時脫離當權者虎視眈眈的監視,喑啞的弱

傾向。所以,社工復興運動選擇了「鬆散」、

者都能唱出自己的歌謠,這歌聲將會治癒自

「去組織化」、「水平式管理」的路徑。

身,並長出繼續抗爭的勇氣。

我們走在一起,不是要蓋一座大教堂,比較

雖然名叫「復興」,但我們絕不是要時間凝

像是市場裡亂哄哄的互動。在組織裡,我們

固,不是要古物防腐,更不是對過去時間的

寧願自己界定自己的角色,甚至因為「我的

懷舊。一場真正有意義的復興運動,是現在

角色不明確,這就是我喜歡復興運動的原

式,甚至是未來式。通過運動,建構今天的

因。」議題的設定,建構共同願景。

意識,以及明天的願景。社工復興運動要實 現的,就是要把社工從抽象、個別、零散、

組織要有基地。有基地,才能開始冒險。基

靜態和隱蔽的狀態中提拔出來,還原、彰顯

地,首先是一個空間,一個讓人能夠自由聚

和發揚它本身就具備的歷史性和公共性。

會、自在討論的地方。人們再次相遇、交談 與陪伴,找到可以溝通的人,然後滋養出行 動的勇氣,人們在此變成彼此支持的夥伴,

10


復興些甚麼?

可以說,社工復興運動是一輛五頭馬車, 五匹俊馬狂奔,一齊努力抵達目的地:

1. 文字的 運動 我們搞「文字復興」,以文字製造論述,以 論述支援運動。在運動的時候,我們總不忘 以大字報的形式,申明我們的看法,搏取最 大的支持,或同情。反對社區驗毒如是,參 與佔中運動亦如是。爭取支持的方法,就是 平時要積極打入不同的人際網絡小圈子,在 每個小圈子分別建立聯絡人,需要動員時抬 頭就有個聯絡人聯繫。 至於富同情,就複雜得多。同情者的來源 最為廣泛多元,因為同情者的門檻最低。 從漠不關心、沒聽過到願意同情,有時候 只差一個故事。然而如何讓人聽到這個故 事,就是困難所在。一般社運組織不敵政 府與主流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只能 透過偶遇的激烈行動,得到媒體曝光。既 然行動是我們獲得關注的主要方式,那麼 關鍵就在於行動前已經準備好故事--翻 查檔案、請教專家、蒐集資料、調查研究、 整理成果並轉化成可親近的故事,最重要 的是,練習如何清晰明確快速地講出來, 以免給人口實,說我們搞不清情況、受人 利用、自己也不知道為何而戰。

11


我和社工復興運動

2. 文創 運動

4. 監察社工註冊局運動

借用台灣用語,這是「社運文創」。很多團

社工專業化的爭論,顯然未有因為強制註冊

體都會推出承載社運理念的各種商品,藉

制度而停止。究竟是為人民而專業(People

販賣議題周邊商品來籌款和宣傳,例如明信

Profession), 還 是 為 政 權 而 專 業(State

片、書籍和衣服等。社工復興運動也擅長做

Profession),仍然是個大哉問。社工註冊

貼紙、印 T 恤,因為它們的成本低廉,設計

局監察我們,我們也要監察社工註冊局。它

難度較低,印製速度又快,從構想到構圖到

的權力來源、組成方法、職權範疇、財政使

製作都能在一周內完成,相當適合突然冒起

用、行政透明度等,仍有不少改善空間。不

的新議題和遍地烽火的香港。

過問題是,在監察的同時,會否強化了註冊

3. 知識 運動

局的功能和認受性,還是要以冷處理的態度 對之,這是我們要選擇的路。

說到底,我們是信念維繫而非利益維繫的團 體。信念如何承傳,如何更新,如何化為 行動,如何成為團體之所以存在的關鍵,皆 是我們念兹在兹的核心問題。我們試辦進步 社工學堂,先後舉辦過批判社會工作課程, 讓有心人認識社會工作的批判學派、批判的 老年工作、批判的青年工作、批判的殘疾工 作。課堂是一種教育,單對單的師徒計劃 (mentorship scheme) 也 是 一 種 教 育。 明知困難,我們仍然嘗試以 mentorship 這 種小組學習的形式,讓資深的同工向新入職 的同工予以身教。

12


5. 反社區驗毒運動 2013 年 11 月,政府推出「驗毒助康復」: 社區驗毒計劃諮詢文件。我們認為事關重 大, 這 至 少 涉 及 人 權 問 題、 青 年 工 作 的 倫 理問題、毒品政策問題。透過「共識動員」 (consensus mobilization),我們希望能 夠說服更多人相信我們的理念、增加與我們 有相同想法的人、建立我們的支持群眾,這 是我們行動的基礎。 當然認同我們的理念,也不代表就會直接 加 入 我 們 的 行 動, 跟 着 我 們 一 起 走 上 街 頭, 所 以 才 需 要「 行 動 動 員 」(action mobilization)。我們要進一步把那些已經 相信我們理念的人轉化成積極參與者,讓他 們願意為這份信念來和我們一起做事。我 們 以「 社 區 驗 毒 沒 有 告 訴 你 的 事 」 和「 毒 品問題民間高峰會」作為招倈,既檢視文 件 的 漏 洞, 又 提 出「 緩 減 傷 害 」(harm reduction)等其他處理毒品問題的作法, 以組織前線青年工作者,成立陣缐;再結連 民間團體,擴大戰線,以公民社會的集體力 量向強制驗毒政策說不。

13


我和社工復興運動

6. 佔中 運動 由 2013 年 1 月 16 日 戴 耀 廷 的 文 章 開 始,

動了三千人齊集理工大學的社工界罷工。在雨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正式拉開戰幔。

傘運動中,社工隊的工作雖然不似預期,但我

作為民主運動的人員,我們先是為運動製造

們持續守在運動現場,見証歷史。2015 年 1

條件,舉辦「我是社工我要佔中」座談會,

月中旬,社工復興運動有成員被預約拘捕,我

邀請戴耀廷出席向社工講解佔中的理念和策

們密切關注,同喜樂同哀哭。

略,後是動員社工參與商討日。在接近佔中 的日子,我們更組成社工隊,配合醫療隊預

有些事情只能在現場感受。抗爭運動不是電視

備在佔領現場提供支援。在 2014 年 9 月,

節目(雖然很多人都可以在電視上看到抗爭畫

為了支援大學生罷課行動,我們也發動社工

面),實際上的抗爭並不像電視擷取的幾秒鐘

界罷工的預備工作。及至 927 提早佔中,

那樣刺激、不理性。即使是每一個看似不理性

928 的 87 枚催淚彈,在 929 當日,我們發

的瞬間也都蘊含更深䆳的思考,行動促使我們 不僅用腦袋、更要用身體,用理性,用情感思 考。在喧鬧的口號背後考慮的是,抗爭者到底 為何而戰?沒有到過現場的人可能很難體會, 到底所謂國家機器的困難是什麼意思?在幾百 個警察列隊成排,警盾與人牆的重重包圍下, 當權者繼續說謊、裝死、「射波」,原來所謂 除暴安良的人民保姆,到頭來保護的是不義政 權,而我們則是被排除的對象。你被找上警車 後,連自己要被帶到什麼地方都不知道;下車 之後,你知道自己今天開始就算是一個沒用的 人,也必須起來做點事,因為你並不甘心就此 任人擺布。

14


7. 合縱連橫,參與專業抗爭運動 2015 年 2 月底,我們跟「進步教師同盟」(教

呈交立法會表決,12 個專業團體成員身穿黑

師組織)、法政匯思(律師組織)、杏林覺醒

衣於立法會外示威遊行,並把市民簽名信轉

(醫生組織)和當時尚未正名的精算思政(精

交立法會議員,引起各國媒體關注。在各方

算師組織)首次聚會,會上各團體對香港政治

努力下,政改方案於 6 月 18 日以大比數被否

和社會作出交流,擬定成立一個鬆散的合作平

決。

台,為香港社會發聲。聚會後各方隨即啟動為 政府濫用電視與電台廣告作政治宣傳進行討

政改方案被否決後,專業團體的數目有增無

論,最後於 2015 年 3 月 19 日連同前線科技人

減,再加入保險起動(保險從業員組織)、

員(資訊科技人員組織)於明報刊登全版聲明,

進步會師(會計師組織)、量心思政(測量

指出政府有違法之嫌。

師組織)、園境願景(園境設計師組織)、 規言劃政(規劃師組織)和 9 月下旬成立的

其後陸續有不同專業團體成立,包括良心理政

思言財雋(金融服務從業員組織),合作平

(心理學家組織)、護士政改關注組(護理人

台上已經有 18 個專業團體。2015 年 10 月 9

員組織)、放射良心(放射師與放射治療師組

日,18 個專業團體以「18 進步專業團體」的

織)和思政築覺(建築師組織)。十個專業團

名稱合作,就香港大學校委會無理否決物色

體與已成立一段日子的 lT 呼聲(資訊科技人員

委員會推薦的副校長候選人,與香港大學學

組織),2015 年 5 月 9 日於沙田火車站擺設

生會、香港大學教師及職員會和港大校友關

街站,向市民解釋政府根據人大 831 框架而提

注組於香港大學中山廣場舉行了守護港大的

出的 2017 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有違基本法,並

大型集會,參與集會人數達 4000 人。

收集市民簽名信反對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 18 個專業團體的合作平台以鬆散形式運作, 之後連續 4 個週末,包括 5 月 17 日、5 月 24 日、

18 個團體往後對社會不同議題作不同組合形

5 月 30 日和 6 月 6 日,分別在銅鑼灣、旺角、

式討論和協作,亦期望有更多不同界別的專

屯門和荃灣繼續擺街站接觸巿民,並收集市民

業團體成立,為社會公義發聲。

簽名信。旺角街站那個週末,藝界起動(演藝 工作者組織)亦成立,並加入成為合作平台上 第 12 個專業團體。5 次街站共收集大約 8000 封市民反對政改的簽名信。6 月 17 日政改方案

15


我和社工復興運動

8. 重奪註冊局 運動 2015 年 12 月 15 日《文匯報》的評論文章

我們日後的參選有刺激作用,真正的考慮,

如是說:「社會工作者註冊局新一屆選任委

涉及對抗爭的分析和部署。

員選舉日前結束,主張暴力抗爭、『佔中積 極分子』邵家臻、曾健超均高票當選,其餘

參 選 不 參 選, 始 於 2015 年 農 曆 新 年 的

新當選的選任委員清一色都是『黃絲』中人。

retreat。就算當時未決定社工復興運動派誰

社工註冊局是負責審核和登記社工資格的法

人出選,我們都認為傘後的香港,以致社工

定團體,激進派壟斷社工註冊局,意味著未

界都要更用力守住——守住自己的城池,就

來社工路線更趨激進,鼓吹、縱容業界和服

是守住我地香港。

務對象以激進手段表達爭取訴求,很難期望 社工註冊局會懲罰參與暴力衝擊的社工,相

社工註冊局出現以來,惡評如潮,所做的憾

反主張遵守法治、真心服務市民的社工就會

事傻事醜事罄竹難書。難怪社工們都對註冊

受到排斥,這對本港社工制度、對香港的穩

局冷處理,或者含淚繳交註費冊。作為一個

定和諧均後患無窮。」對於親中報章的攻訐,

明哲保身的人,理應跟註冊局保持距離,以

我們不爲所以;對於他們的挑釁,我們一笑

免殃及池魚。

置之。不過,對於我們參選社工註冊局之路, 還是值得整理一下。

「民主不怕催淚彈,香港從此不一樣。」這 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不應該只是這個歷史

作為一個以批判社會工作作為志業的團體,

時刻的一刻立志。撑傘之後,很多人都想在

我們很難繞過社工註冊局不理。2013 年 6

自己的領域上繼續撑傘,讓民主繼續生根,

月 26 日社工復興運動成立典禮,就是以「我

相信他朝有日總會生出絕處的花。傘後的進

係社工,我係公民」的橫額,直闖位於筲箕

步專業團體,他們的出現和奮力自強,就是

灣的註冊局請願,要求它不能因社工有公民

最佳明證。

抗爭的「案底」而不予註冊批准。後來我們 更成立了監察註冊局小組,於 2014 年 1 月 4 日擧行註冊局交代大會,要求註冊局成員 面向社工。還記得當時的主席公開挑機:「你 唔滿意咪你去選囉!」,「你想知?你選到 入黎,我就話你知!」主席的話頂多只是對

16


社工復興運動也在想,我們可以幹什麼?為民主,我們可以去得幾盡?如何在暗室點燈?該不該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專科及資深自願登記計劃、強制進修計劃等固然是戇居又「堅離地」的建議, 註冊局黑箱作業更是長期頑疾,要求公開透明已經是最謙卑的要求,註冊局竟也置若罔聞。不過, 擺在面前的更大挑戰,是社工的公民權利會否被侵蝕——佔領運動中被捕社工,如何免受打壓, 如何保障社工的公共性,如何可以讓社工繼續有政治思想、政治表達的自由,是我們身處註冊局 的時代挑戰。 故此,邵家臻和鍾威龍(Rivalino)決定迎接挑戰。我們的政綱如下: 1)保衛社工的公民權利,守護有機會因政治檢控而被註銷註冊的同工。 2)挑戰保密機制,增加註冊局運作的透明度,鼓勵同工𥄫實註冊局,以免濫加費用、濫批課程、 強制進修等鬧劇重演。 3)聯合法律團體,如法政匯思,就註冊局的委任制修例,要求全面直選。 4)阻擋紅色勢力滲透社福界。 5)要求進行全行就業規劃民調,重整社福長遠規劃。 6)不怕與狼共舞,但不會戀棧權力,只選一屆,不求連任,無後顧之憂。 23 人參選已很熱鬧,還有 5711 人投票,創了過去六屆的新高。而頭十個高票參選者都屬社工復 興運動團隊和社總團隊。邵家臻更有六成投票同工的支持(3443 票),簡直是喜出望外,也嚇了 當權者建制派一驚。我們認為,每一票都是一筆信用債,是要在守門與開門之時還的。不被染、 不倒退、不歪倒,就是「守門」。而開門,拉開註冊局封塵又傲慢的門,就是讓自由的空氣和炙 熱的陽光能夠遊竄,讓社工重回政治(back to political),重回原點(back to basic)。事關, 我們終究相信 “Social work is not just a profession, it is a JUST profession "。

9. 爭取全民退保 運動 退休保障,一個討論了廿多年的社會議題,

運動,我們當然不會缺席。然而,面對政府保

一個關係百萬長者福祉的社會政策,在 2016

守的態度、恐嚇的諮詢、操控的傳媒,爭取的

年算是走到最關鍵的一步。社福界負起了重

力量還遠未足夠,需要更多人支持。

要角色,一眾學者、老師、機構、團體、同 工、學生,正落力推動一場全民退保的社會

17

政府在 2015 年 12 月 22 日推出退休保障諮詢,


我和社工復興運動

可說是繼二十年多前,老年退休金計劃官方

來 10 年也未必再有變動;50 年了,又走到一

諮詢後,最正式或最受社會關注的一次。當

個關鍵時刻,會否小修小補或一拖再拖了事?

年的諮詢及討論,遺憾最後演變成 2000 年

你是否甘心?社工又可做些甚麼?

正式推出,千瘡百孔的強積金制度,不少長 者至今仍無退休保障。

退休保障,社福界一向站於重要位置,政府委 託研究的是社工教授周永新,推動學者方案的

事實上,早於 1966 年,政府的顧問報告已

社工教授黃洪及 180 多名社工老師,還有立

提出成立一個由工人、僱主及政府共同供

法會議員社工張超雄、張國柱,香港社會服務

款的社會保險計劃,處理老年保障問題。至

聯會蔡海偉,都是多年推動全民退保的重要人

今,50 年了,多少長者已經去世仍未曾享

物。更難得的是,基督教服務處亦發聲明支持

有過合理的退休保障;50 年了,政府再推

全民退保,我們參與其中,與有榮焉。

出退保諮詢,結果作出的政策修訂,動輒未

10. 反院舍劵 運動 先旨聲明,我們反對「院舍券」,甚至發起

工薪金開支減至最低標準;但護理員屬厭惡

「反院舍券陣缐」,不只因劍橋護老院虐老

性、 壓 力 大 的 工 作, 無 法 吸 引 新 人 入 行 之

事件,而是基於更基本的「安老權益」。《明

餘,亦導致護理行業人手流失嚴重,現時一

報》報導大埔運頭街劍橋護老院「長者被脫

般持牌私院整體員工人數只有約 16 人(每百

衣全裸露天排隊等候洗澡」事件,引起公憤。

名長者計算),比津助/合約院舍少約 6 成

然而,院舍負責人只懂諉過於前線照顧員,

(審計署《第六十三號報告書》),不難想

又轉移視線,詭辯未能保障長者隱私不算虐

像在此情況下,私院會採取「去人性化」又

老、沒有打長者等於不嚴重;當時勞工及福

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法解決運作困難。然而,

利局局長張建宗、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章

輪候政府津助/合約院舍時間長,至少三年

明亦視之為獨立事件,漠視安老院舍監管力

才能獲得編配,而長者一直嚮往的社區照顧

度不足,導致私院有恃無恐,他們的冷血態

服務卻支援不足,在此情況下,若長者有需

度令人不寒而慄。

要,逼於無奈亦只能暫住私院。安老院舍亦 因而被商人視為有利可圖的生意,由於知道

事件中的受害者,除了是劍橋護老院的長

無論私院環境有多差,總會有生意上門,所

者,亦是同樣會老去的我們!現時私院照

以 眾 多 私 院 亦 無 意 改 善 自 己 的 服 務 質 素。

顧人手十分不足,致使照顧質素低下,主 要原因在於私院為了縮減成本,唯有將員

即使社署自 1998 年起推行「改善買位計劃」,

18


將私院分成甲一級和甲二級標準,又打算

如果不行動,即使吊銷劍橋護老院牌照,我們

於 2016 年 9 月推行「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

的安老權益仍然不受保障。安老是人生必經階

務券試驗計劃」(即「院舍券」),希望藉

段,長者勞碌一生,理應受到尊重,而不是到

補貼私院,來填補資助院舍宿位不足的問題

風燭殘年仍尊嚴盡失!安老服務應以人的身心

外,亦想藉市場競爭去提高私院質素。不過

需要為本,可是,市場化的私營安老院舍卻以

實際情況是︰「院舍券」只要求私院達到買

利益為先,令長者晚年照顧情況堪虞。政府從

位院舍甲一級標準,即無論在住宿面積和人

沒有理解長者的真正需要,便把長者推向私院

手比例上仍與政府津助/合約院舍有一段

市場,局限長者留在缺乏監管、沒有質素的私

距離——買位院舍整體員工人數約有 32 人

營服務,這正正揭示政府沒有打算承擔長遠安

(每百名長者計算),比津助/合約院舍少

老責任。

約 2 成多——難道這就是長者應得的晚年生 活?而買位院舍多年來使用率持續偏低,其

「院舍券」令長者及家人只有「院舍」選擇,

中一個原因正是因為長者及家人均對私院質

民間團體所倡議的社區照顧、在家善終、日間

素缺乏信心,而缺乏信心的背後正正是因為

託管及護理服務、照顧者支援等,望穿秋水仍

現時私院欠缺充分監管。以是次大埔劍橋護

未有寸進。論服務多元性,澳洲已發展夜間託

老院為例,社署在過去 5 年已巡查院舍 96

管服務、日本亦有 24 小時社區照顧服務,讓

次、共發出 15 封警告信,但該院舍仍能相

長者可以安心在自身的社區裡生活,照顧者亦

安無事,到底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社署巡

能得到喘息空間。香港在福利融資及服務提供

查時不應只單看院舍人手、設施數目是否足

方面受到局限,政府只當長者、人口老化是財

夠——即使不夠私院亦會在巡查時借人手、

政負累,卻沒有尊重長者的權利。

「做假數」來蒙混過關——更要看院舍「如 何照顧」及有關照顧情況,否則所謂監管只

為了長者、照顧者和我們的晚年,我們會繼

會變得毫無意義。另外,社署對私院的懲罰

續以調查研究、政黨遊說、直接行動、扣連

向來只以罰款了事,令監管制度形同「無牙

其他專業團體,繼續要求政府撤回推行「院

老虎」,變相縱容私院惡行,令老闆們無懼

舍券」,並正視資助社區照顧服務及院舍服

會被「釘牌」。我們都是主角,今天我們若

務的長遠規劃。

不關注,明天我們便要一同接受沒有尊嚴的 「全裸日光浴」!

19


我和社工復興運動

未竟之功

美國社會運動學者 Charles Tilly 提出「WUNC 原則」,說明從事社會運動的

人或組織都要具備此原則,具體區分為四個層面:令人敬重(worthiness)、

團結(unity)、人數(numbers)、犧牲奉獻(commitment)。五年過去, 社工復興之路仍然迂迴,仍然曲折,甚至可以直接說,我們在爭取的仍多是未 竟之工。我們提醒自己,行動永遠不會直接帶來理想的實現,行動帶來的是實 現理想的可能性。面前的,正是挑戰,也是可能性: 1. 如何使社工復興運動成為可「持續的社

3. 抗爭的劇碼該是怎樣?劇碼這個詞來自法

運」?如果沒有持續引進新人,現在的「復

文的 repertoire,意指表演者或劇團常用、

興人」真是會累死。何況大部份的「復興人」

熟悉的表現劇目。當劇碼用在社會運動的場

都在不同的社運組織流轉,舊酒新瓶,同一

景時,則被稱為抗爭劇碼,也就是可以用來

個人有不同的頭銜,整個社運場景還是欠缺

抗爭的各種行動。常見的包括:簽名聯署、

新血。

開記者會、迫爆電郵郵箱、打爆部門電話、 噴漆塗鴉、靜坐、絕食、苦行、集會、遊行、

2. 如何做好組織?在這一個「萬人響應,

商品抵制、掟鞋掟蛋、佔領建築物、霸佔空

一 人 到 場 」 的 網 絡 年 代, 我 們 當 然 知 道

屋與荒地、圍堵工廠、包圍特定人物的住所、

Facebook 活動按「參加」的人未必真的

焚燒象徴物件、癱瘓交通、罷課、罷工、罷

會出現,行動動員和組織仍然是最落地的工

市。一方面,劇碼沒有好壞對錯,視乎如何

作。組織者要有自覺,自覺的意思很簡單,

運用;另一方面要演哪齣戲,是秘密還是公開;

就是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一個有自覺的組織

是重質還是重量;是短暫還是持久;是暴力

者,知道行動才會帶來實踐的可能;因此我

還是非暴力,也要跟社工的「地氣」、習慣、

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法找到夥伴共同行

經驗有關。抗爭劇碼的選擇,如何一面有其

動。為此,我們不會輕易把其他人當成白癡

效果,一面又能得到社工最大的支持,that

或仇敵;相反地,我們把每個人都看成是潛

is the question。

在的盟友,即使立場不同還是盡量保持合作 的可能。就算今天關係緊張,但當權者的強 力鎮壓會使不同立場的組織者必須放下歧 見,攜手抵禦劫數。

20


4. 如何進行網宣?所謂資訊時代,即是人

5. 面對「亞爺」,如何負隅頑抗?我們之所

類面對著文明史上空前龐大的資訊之海。以

以成立,就是不想當維穏社工。斷估不到,

網路作宣傳,我們當然可以有較大的資訊主

當下社福界的難關是,連做維穩社工都被排

導權,也能在媒體壟斷下作出逆襲,但如何

斥、被邊緣化。全國人大常委會擬新增立

能從這片汪洋中脫穎而出,特別是在可愛動

法,首次加強規管境外的非政府組織進入內

物、行車紀錄器與宅男女神等強敵環伺之

地活動,包括只准在內地進行八大範疇公益

下,仍能獲得觀眾的注意力,就是社運宣傳

活動,卻並不包括扶貧賑災工作,更只准機

的課題。如何擴大資訊的曝光程度?如何讓

構駐一個地點服務,不能設分支。有關修訂

更多人看到運動訊息?如何塑造訊息給讀者

引起本港社福界關注,擔心法例一旦落實,

的第一個印象,讓人對信息、組織或主張的

逾百在內地提供服務的本港機構會大受影

訴求有好感?如何增加信息的親近性和可理

響,包括日後在內地能否進行扶貧賑災,以

解性?如果降低理解議題的門檻?如何透過

及無法在內地提供跨區服務。覆巢之下,安

訊息散布促使讀者起來行動,對運動提供實

有完卵。可以想像,「阿爺因素」令香港的

際的行動支持?如何動員更多人做行動?

社會褔利的(social welfare)變成 social

search engine、facebook、blogger、

warfare。

造圖、改圖、infograhic、懶人包等等,對 我這個「數碼移民」來說,都是說易行難的 功課。不過,始終認為,如何令觀眾成為戰 友,如何將在網路上得到的聲勢和資源,轉 發成對掌權者的具體壓力,才是關鍵。

21


我和社工復興運動

執抝的低音 《小王子》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小

工作,如今成為我們的故事,我們的基礎。

王子有一盆玫瑰花,他非常喜歡。有一天 小王子經過一個花園,看見滿園的千朵玫

對於一個有社會工作但人們卻不知道需要

瑰,和他們相較,他的玫瑰並不特別出眾,

復興社會工作的地方,我們更需要一場社

於是小王子傷心流淚。孤狸要他回家去,

工復興運動,讓社會工作變得可見。社工

好好仔細端詳他的玫瑰。小王子依照護理

復興運動寂寂無名,頂多只是一把執抝的

的建議,也終於領悟,香滿園的玫瑰說:「你

低音,一種「微權力」:規模不大、範疇

們很漂亮,可是他們卻是空虛的。沒有人

分殊、沒有歷史、缺乏知名度,是常遭忽

願意為你犧牲生命。我的花看起來和你們

視的角色;只是如今,找到了「自己的方

一模一樣,可是她是我灌溉的,她是我放

式」回應社會不公——就算不能取代強權,

在花盆中保護的,她身上的蟲也是我除的。

也要限縮強權在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優勢。

我聽過她的哀怨,我也聽過他的驕傲;有 時候我甚至聆聽她的沉默。因為她是我的

而這,就是社工復興運動之路,或者歧途。

玫瑰。」生於亂世,有種責任。社工復興

至少,它是我們碎碎念的願望,碎碎念的

之路在乎我們如何為她灌溉。前人在其上

願景。立此存照。

22


社工復興運動:街頭之路 2013

16/3

一群仍有社工理想的社會工作者發起社工復興運動 (Reclaiming Social Work Movement)。

20/5

社工復興運動專頁成立。

21/5

舉辦「我係社工。我要佔中」論壇,戴耀廷教授介紹「愛與和平佔中」運動。

9/6

26/6

「社工復興運動」成立記者會 暨「我係社工。 我係公民」挑戰社工註冊局職能行動;曾因公 民抗命而留有案底的成員葉寶琳申請社工註 冊,以挑戰「社工註冊制度」對社工的控制。

29/9

和平佔中商討日二。

5/10

舉辦「社福界和平佔中商討日」,約三百名社工參與,振奮業界對爭取普選 的決心。

8/11

23

和平佔中商討日一。

「社區驗毒沒有告訴你的事」研討會。

16/11

30 名前線社工組成了反「社區驗毒」社工陣線。

23/11

無家者 x 拾荒者 x 和平佔中商討日(上)。

14/12

無家者 x 拾荒者 x 和平佔中商討日(下)。


Timeline

2014 1/1

反「社區驗毒」社工陣線於元旦大遊行擺設街站

15/1

反「社區驗毒」社工陣線舉辦「社區驗毒沒有告訴你的事 II:如果,驗毒能 選擇」研討會。

19/1

在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進行「反社區 驗毒」街站及巡遊。

16/4

舉辦「香港毒品問題民間高峰會」

6/5

和平佔中商討日三

8/6

舉辦社工復興師友計劃 O Day 暨成「仁」禮。

21-22/6

29/6

6/8

在九龍灣、粉嶺、上水及屯門設立流動票站,協助市民就佔中方案投票。

在長洲、大埔及上水設立全民投票票站,協助市民就佔中方案投票。

舉辦「菢蛋就是罪名:解讀驗毒諮詢報告大會」。

24/9

社工集體請假一天,在添馬公園舉行社福界罷工討論會聲援罷課學生。

28/9

警方宣佈徹夜留守在公民廣場外的市民屬非法集會,後遭數萬市民反包圍, 警方遂向巿民發射催淚彈;當時社工復興運動仍有 5 名成員聯同佔中三子等 人守住政總防線沒有離開。

24


2014 29/9

響應學聯罷工呼籲,號召同工罷工。 在理大發起社工罷工集會,超過 2000 人出席。

7/10

在金鐘村舉辦「社工撐黃傘 檢討再上路」分享 會,報告社工復興運動在佔領運動中的支援工 作,檢討社工在佔領運動中的工作及角色和商 討社工在爭取普選路上可擔當的工作。

15/10

響應集體報案行動,譴責警察無理毆打本身為註冊社工兼社福界選委的曾健超。

28/10

舉辦「金鐘村民商討」 免費為集會人士拓印「Warning, 87 tear gas used against citizens」 特別版 T 恤或布袋。

3/12

邵家臻到中區警署自首,承認曾參與佔領區一帶舉行的公眾集會,有可能 干犯了《公安條例》第 17A 條(3)款有關參與未經批准的公眾集會的罪行, 一眾弟兄姐妹到場聲援。

11/12

警方出動大批警力對金鐘雨傘廣場進行全面的清場,並拘捕了 209 人,社 工復興運動共有 7 名成員被捕。

28/12

舉辦「有傘有聚:社工在後佔領的抗爭」討論會,談社工界如何繼續抗爭下去?

2015 7/1

25

聯同其他金鐘村清場被捕者,集體於中區警署進行「拒絕擔保」的不合作運動。

16/1

邵家臻應警方「預約拘捕」到灣仔警察總部協助調查,並拒絕保釋, 獲無條件釋放。

28/3

出席「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立法會公聽會


Timeline

18/4

舉辦院舍券出沒注意:就強推「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劵試驗計劃」研討會。

20/4

舉辦 « 社福街十五號 » 創刊 x« 逆權 師奶 » 慈善放影暨影後座談會。 推出《社福街十五號》網上雜誌,以 深耕細作形式逆權抗爭。

16/5

12/12

聯同前線社工組成反「院舍券」社工陣線,要求政府及安老事務委員會停止推 出「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 社工復興運動候選人邵家臻和鐘威龍成功當選。

2016 10/4

出席退休保障跨界別民間諮詢會,席間成員手中一個「歪」字,手指指 向林鄭,指向張局長,表達政府的發言,只是歪理連篇。

14/5

舉辦防止學生自殺民間聯席民間報告發佈會暨研討會,發佈學童自殺民 間報告並收集年青人對學童自殺及民間報告的意見。

26


莫忘初心 莫 Sir:社工應重新介入社會運動 莫慶聯老師(莫 Sir)是 CD(社區工作)老行尊,在城大任教社工文憑及副學 士二十五年,熱衷培訓社工的使命和熱誠,推動學生關心社會及參與社會改革。 70 至 80 年代是香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社工參與社區發展的高峰期;莫 Sir 就是在這段社工界的火紅年代投身 CD,深入徙置區做社區工作。作為資深的行 動型社工,由莫 Sir 談邵家臻及「社工復興運動」,最好不過。

27


與莫 Sir 對談

莫 Sir 與「復興」的淵源 莫 Sir 與「復興」甚有淵源,早在 2013 年

莫 Sir 對改革社會的集體行動念念不忘,是

3 月「復興」尚未成立時,邵家臻和葉寶

始於 1981 年在中大社工系畢業後,便與

琳首次召集業界有心社工碰頭「吹水」,

CD 結下不解緣。他多次強調:「當時中大

莫 Sir 也是參與者之一,「社工復興運動」

和港大的社工教育相對保守和建制,著眼

的雛型就在這次會面的你一言、我一句中

補救多於改革,同學也被培養到嚮往入社

孕育出來。「對,『復興』第一次開會,

署做專業社工,與我心目中的社會工作有

是葉寶琳叫我去的,我記得在油麻地活化

距離。」莫 Sir 認為社工系只是給予他做社

廳開會,那時候還未有『復興』這個名

工的資歷,但真正讓他與社會基層緊緊扣

字。」莫 Sir 說因為教書困身,不想掛名

連的,是參與系會和投身學生運動,這些

參與,所以之後只擔當外圍支持者,但內

經歷比書本所學更為重要。亦因如此,莫

心是非常支持。莫 Sir 認為:「社工缺席

Sir 在課堂上常常諄諄教誨「社工不單是一

了社會運動很多年,就算反國教時,社工

份工作,而是人生的使命及價值的彰顯」,

在當中都沒有一個位置。我看社工角色就

並堅持帶學生走出課室的四面牆,親身進

是不能與群眾受眾分割,就像以前做 CD

入社區接觸不同類型的弱勢社群,體會真

要組織群眾;我支持『復興』的出現,是

正的社會工作。

因為這班人當時想以行動回應社工應該重 新介入社會運動。」

最 高 峯 時, 全 港 有 54 隊 政 府 資 助

2013 年 初, 正 藉 戴 耀 廷 教 授 提 出 公 民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ject「 鄰

抗命的概念,「復興」初次會議少不免 有 討 論 社 工 界 的 見 地。 莫 Sir 說:「 我 記得首次聽到戴耀廷的說法,是眼睛一 亮。 其 實 社 工 由 90 年 代 一 直 有 做 civil disobedience,講到佔領,社工算是先 驅。以前社工做 civil disobedience 時常 被罵搞事,如果戴耀廷能夠用法律觀點解 說以公民抗命爭取社會公義,而又取得巿 民認同的話,將會大大擴闊公民抗命的接 納和想像空間。我認同社工在佔中應該有 個位置參與,不是指同工的個別參與,而 是製造 umbrella 讓同工在此之下以一個 界別的身份集體參與。」

的 NLCDP(Neighbourhood Level 舍層面社區發展計劃」),但這個 field 從 來不是社工學生畢業後的主流選擇,甚至 可算是社工之中的邊緣工作,至少在中大 和港大的社工教育並沒有鼓勵同學做社區 工作的氣氛。儘管如此,當年 NLCDP 就像 少林寺式的培訓,每隊 3 個社工事事落手 落腳去砌,莫 Sir 覺得是否中大畢業已不重 要,更沒有如其他大學生視自己為天之驕 子,總之就是為著弱勢社群咬緊牙關去做。 莫 Sir 說:「我們以前不太去想是否一生做 一個機構,也不太考慮前途,總之該刻燦 爛就 OK,一心只會為街坊,將推動社會改 革的理想放在首位。CD 社工就是不計較, 甚至不介意永遠扮演『爛仔』的角色。」

28


邵家臻和「復興」有 CD 影子

莫 Sir 笑 指 邵 家 臻 和「 復 興 」 也 像 CD,

soundbite;若無人去批判歪理,便很容

專做「爛仔」角色;但這個「爛仔」不是

易習以為常。所以即使我已退休,若有人

負面形容,是指「爛頭卒」,不計較殺出

叫我去講,我也一定會繼續講。」這也是

一條血路的意思。「印象中,『復興』常

「復興」每次找莫 Sir 做講者,他永遠不

把『抗爭』掛在口邊,活躍不同議題,例

會拒絕的原因,他總會滔滔不絕、誨人不

如反驗毒、反院舍券等等;與以往一些組

倦的分享自己的經驗。

織如『進步社工網絡』有點不同,不是只 花精力在 Training 及宣言之中,而是帶著

莫 Sir 又說:「『復興』是一個平台,讓一

『行動』色彩,引起公眾關注。」

些有宏觀和批判思維的社工聚集;在主流 世界或主流服務不能容納這班人的理想,

「其實『復興』倡導的也不是什麼新觀點、 新角度,她所說的都是學院一直教導的社 工價值,不過當大家只埋首爭 Funding 及 寫 Proposal 時,便會忘記了初心。『復 興』的貢獻是不斷去提,不斷去講,製造

29

『復興』就讓他們走在一起。」


與莫 Sir 對談

動員、行動、裡應外合才是社福界議員角色 2016 年,「復興」內部其實有過激烈的討

是以社會運動起家,即使一個邊緣議題只

論:「復興」是否應該走入議會?參選是

有 20 人去講,那就和『復興』利用議會

否可以做到「社工復興」原意?還是從此

的影響力,將議題成為一個 main issue。

搞散「復興」?莫 Sir 指出:「83 年以馮

邊緣份子的處境很多時都是勢孤力弱,但

檢基為首去選巿政局,便找了許多社工幫

問題在於你有沒有積極團結更多人,有沒

手,當時社福界有種說法是:『有倡議想

有動員業界參與及關注。這是我最大的忠

法,為什麼不直接入去講?又可以爭取更

告,許多人進入議會後,習慣了建制模式

多資源,當時這種氣氛很影響到社工,以

會變得脫節,變得不習慣交代,也忘記了

致 80 年代很興旺,及後的『街工』模式

movement。邵家臻作為『復興』的 key

都有這種意味。」莫 Sir 的忠告一針見血:

person, 就 要 想 想 如 何 帶 著 secondary

「參選或不參選,只是關乎兩種不同考量,

的人發揮組織力量,做到全面的網絡動員

不能以對錯來分辨;重點是『復興』要記

才能達致真正的裡應外合。」

住自己是行動派,如果沒有了『行動』便 不再是『復興』,所以選與不選,議會內 或外,行動都不能停。」 莫 Sir 見過不少社工同行出任議員,他語 重深長地提出:「即使邵家臻做了立法會 議員,都不能放棄做動員、做行動,必須 要和社區的受眾透過 movement 裡應外 合,那管受眾是社工和服務對象。」 「我認為,邵家臻進入了立法會,重點不 是他在議會討論的議案有沒有順利通過; 我關心的,是他作為福利界代表,就算不 能解決問題,都要動員社會福利界去關心 議題,把弱勢社群或社工捲入去參與,讓 大家有一種共同進退的感覺。如果『復興』

30


對於社工應否參與議會政治,莫 Sir 進一步解釋,

「可是後來太多人入了議會後,基於各種原因而

應從兩種狀態來討論:一種是為了「解決問題」,

忘卻原有目的,例如對街坊支援不足、掛住爭

一種是「闡述立場」。「從政顯然就是為了『解

位、入去沒有做實事、個人變質等等;正因如此,

決問題』,那一定會和以前在外邊只做民間團

90 年代開始有聲音覺得『入去議會做唔到嘢』。

體有所不同了;要撫心自問,我們是否願意接

90 年代初期,荃灣合一社會服務中心的新社會

受那種為了『解決問題』而作出一定程度的妥

行動興起,某程度就是回應『入去議會做唔到

協或不同。」

嘢』的效果,所以我指 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社 工歷史應該一起對讀,只抽取一部份出來評論

「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社工歷史是值得緊緊扣

對錯都是不公平的。」

在一起對讀和參考的,我活躍於 80 年代,那時 候社工界氣氛是放工仍去搞民生關注組,找機

「邵家臻和『社工復興運動』應熟讀這段歷史,

會去講我們的想法。當時社會關注中英聯合聲

將有助不會因議席而迷失方向。無時無刻要警

明,代以政制白皮書出爐,政治氣候主張高度

惕自己入去只是取資源,沒有放棄外邊;甚至

自治,鼓勵親身參與社會改革。有段時間,社

要緊記立法會不是主要戰場,不玩議會政治,

工都覺得這種氣氛更有利促使社會進步,所以

寧願花更多時間 join 不同聯席,推動不同服務,

都推動街坊參選,又或社工自己參選。我們強

以社運團結界內不同組群。立法會只是一個議

調與傳統區議員不同,重視向巿民負責和交代,

席方便質問政府,表面上議席是『邵家臻』,

用議會平台講我們站在弱勢一方的想法;當選

但真正支撐住的是外間不同議題的組群。在社

後就在外邊輔以社會行動配合,所謂的裡應外

工參與議會政治之上,『邵家臻』只是一個殼,

合、又傾又砌就是如此,當時的社工認為這是

是以『社工復興運動』的精神去選;不是一個

開發新的局面。」

人去做,而是一班人共同去做,這樣進入議會 才不致迷失。」

31


與莫 Sir 對談

三省吾身 莫忘初心 2016 年,邵家臻決定參選立法會,莫 Sir 說了這

起議題、動員、組織及逼使政府面對的效果。」

番說話:「我支持邵家臻,他理念請晰、政綱仔

有聲音指邵家臻和「社工復興運動」的支持者都

細具體,守護弱勢社群,堅持人權公義的核心價

是同溫層,再講得直接一點是「太黃絲」,不但

值。我看到過去三年,他一直和社工復興運動的

吸引不到「藍絲」支持,就連「非黃非藍」的溫

朋友,為重燃社會工作的初心努力和奮鬥,我相

和派都未必接受得了。莫 Sir 嘗試分析:「社會

信他和志同道合的同工,能為社福界注入新的動

上百花齊放,分工合作;總要有人做爛頭卒,有

力和希望。」

人說項,有人在外圍守護支持。就像做組織工作, 不要非我族類,做到儘量團結,不製造更多敵人,

隨著時代不斷變遷,邵家臻和「社工復興運動」

爭取最多人認同及支持,有機會便開心見誠分享

有時都會被譏笑為「左膠」,莫 Sir 笑言:「我

講法就是了。」

自問是舊一代訓練,主張和理非非,我也未必認 同新行動,但至少一定不會直斥其非,我會用一

邵家臻和「社工復興運動」是不可分割的,莫

種寬鬆態度面對。畢竟我相信 conflict model,

Sir 說看到邵家臻在議會的工作,「復興」很努

『嘈』不一定改到,但『唔嘈』就肯定什麼都撼

力在外邊裡應外合,他忠告:「一班人能夠走

動不到;大不了也不過是原地踏步,大家用各自

在一起 5 年可謂得來不易,無論邵家臻和『復

相信的一套嘈了再算吧,至少努力過。在社會上,

興 』, 不 用 太 在 乎 表 現、 成 效、 得 失。Social

不同人有不同角色,不同階段有不同使命;但無

movement 從來不是先想成功與失敗,而是想

論何時何地,社工總不能沒有抗爭色彩。」

如何彰顯公義、人性、價值觀和理想;公眾看在 眼裡,並不只計較結果。面對這個威權政府,有

面對早兩年勇武派的崛起,莫 Sir 又說:「我看

些事情做到或做不到,大家都心裡有數;莫忘初

不到社會福利可以做到一些很激進的,若新一代

心,為著一些信念堅持和發聲,捲入更多志同道

認為舊有行動行禮如儀,改變不到現狀,那麼我

合的人一同經歷更為重要。」

們便一起思考如何『不行禮』。有時的確值得參 考別人,例如朱凱廸在泥頭山議題踩住犯法的邊

感謝莫 Sir 贈言,還記得「社工復興運動」的宣言:

緣,但又引起社會關注,是很值得我們謙卑地學

「我們是一群仍有社工理想的社會工作者,我們

習,始終『太行禮』會失去拉扯的衝突。」

性格各異,但信念一致──復興社會工作,我們 相信社工不是一份工作,還是一種理想實踐,我

進入立法會兩年,莫 Sir 給予邵家臻的成績表是:

們要將社會工作帶回民間。」社工身份,一定先

「邵家臻的努力算是有目共睹的,起碼他很活躍

於議員價值;我們是因為社工信念,所以走入議

在不同社福及全港關注議題上曝光。不過曝光以

會,而不是因為議會而當社工。

後,有沒有持續跟進才是考真工夫,暫時最叫人 印象深刻就是跟進 LSG 及囚權方面,都做到炒

莫忘甘苦共嚐,莫忘批判敢夢,總之:莫忘初心!

32


由街頭走入議會 和大部份拒絕沉淪的香港人一樣,經歷雨傘運動後,「社工復興運動」都想在 自己的領域繼續撑傘,讓民主得以生根。為繼承雨傘精神,邵家臻決定參選立 法會選舉;期望憑「社工到底」的信念,進入議會「暗室點燈,絕處種花」。

33


裡應外合

多謝 4,603 位社工投票支持「社工復興運動」邵家臻。 邵家臻常常說,每位同工的意見,就像一塊又一塊的社福界拼圖。邵家臻從來不是一個人進 入立法會單打獨鬥,而是堅持以社福界立法會議員身份,在業界合縱連橫、𥚃應外合、壯大 力量,以初心猶在、社工到底的精神跟進每一個社福及政治議題。

34


跟整筆過撥款算帳 整筆過撥款(LSG)是社福界過去 18 年的夢魘,也是邵家臻競選立法會時矢言推動改 革的四大政綱之首。

裡應 臻辦成立以來,持續約見不同機構及職工會代表聽取 LSG 意見,亦與署長葉文娟和津貼科同 事緊密交流。臻辦同時每兩個月定期與社聯、社協及社總召開「三會一方」會議討論 LSG 策 略,去年 10 月合辦 9 場大型諮詢會收集同工意見交予社署。 邵家臻和張超雄去年底亦收到社署邀請,成為優化整筆撥款津助制度檢討專責小組成員。臻 辦今年度終把「整筆過撥款檢討」放上福利事務委員會議程,並同日進行公聽會,共動員 101 個團體及個人報名發言。

35


裡應外合

外合 「復興」和臻辦舉辦了多場集思會、研討會,集氣會等等(如:LSG 龍門陣、反對整筆過撥 款集氣會、LSG 之前世今生︰回歸舊制是怎樣一回事、LSG 商討日、社福界罷工 10 周年回 顧之 LSG 未來改革之路);又與不同民間團體、工會及機構組成「民間社福改革戰線」監察 社署的 LSG 改革小組。 為動員「決戰 514 跟整筆過撥款算帳」集會,不惜力氣每天落區探單位,結果在立法會進行 LSG 討論的同時,集結 500 名社工同工和服務使用者在立法會外集會,並逼得羅致光和葉文 娟到場聆聽業界訴求。

36


關注學童自殺 早在邵家臻成為立法會議員前,「社工復興運動」已參與「防止學生自殺民間聯席」; 當選過後,臻辦自然也有投入其中。防止自殺委員會於 2016 年 11 月提交防止學童自 殺最終報告,但內容忽略結構性因素,提出的「守門人」建議未能正視學生、老師所 面對的處境。

裡應 在政策上,邵家臻要求成立高層次跨部門小組處理問題;在情感上,我們要求政府認真做事, 尊重死亡才是尊重生命。臻辦和聯席曾於特首選舉期間進行請願,也試過就政府的回應舉行 記招、於政府總部外示威。 在臻辦和葉建源議員協調下,數十名的學生、家長、教師及社工團體代表與政務司司長張建 宗會面,商討有關學童自殺及 TSA 問題。

37


裡應外合

外合 「復興」聯同多個民間團體就「防止自殺委員會」報告進行問卷調查,收到一萬多個回覆。同 時,在立法會公聽會前,將十字架堆砌在立法會議事堂前進行示威及祈禱。「復興」繼續組織 和動員同工,在舉辦自殺潮集思會後,組成「正視青年自殺社工陣線」,並為標準學時等建議 進行調查,希望能為防止學童自殺製造更多可能性。

38


囚權 為了預備「感化院舍及懲教所內的兒童權利」議題,臻辦邀約過來人作資料搜集,發 現少年犯被體罰及精神虐待的情況,從此揭開懲教內部文化的一個大黑箱。

裡應 懲教一再拒絕指控,臻辦只好接連撰文披露事件,並轉介 50 個被虐少年犯《香港 01》,完 成最大規模虐囚報道【50 童囚吶喊】。邵家臻和張超雄多番去信政務司轄下行政署約見保安 局局長、懲教署署長、申訴專員檢討懲教投訴及監察機制,又約見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交涉, 並去信特首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由關注少年犯被虐情況,到關注囚友人權,邵家臻不時收到獄中囚友求助,每月均會安排時 間往監獄作公務探訪,並會把握機會在立法會提出改善囚權建議。

39


裡應外合

外合 復興除了透過外展社工轉介個案,也在去年七一擺街站,以行為藝術進行公眾教育,更組織 過來人成立「青少年囚犯人權關注組」。「關注組」定期在不同懲教所外攞設街站,也透過 Fb 專頁與報料過來人接觸,繼續進行動員和關注囚權。

40


選委選舉 「專業議政」成立不久便牽頭協調「民主 300+」於選舉委員會選舉參戰,希望能在 各個界別搶攻,目標取得 300 席。透過各界別團隊的努力,最終有 298 人獲勝,加上 泛民陣營的 27 席立法會議席,比上屆 205 人增加過百席位,屬重大突破。

41


裡應外合

裡應 為了讓社福界同工及持份者有更多的參與,臻辦與其他選委團隊一同籌辦了 3 場「我都有權 選特首 / 社福公民集思會」,更舉辦了 3 場「社福公民與行政長官候選人對談」,分別向 4 位行政長官候選人就民生議題及業界所面對的困難提出意見,以改善問題。 臻辦更進行了《社福界同工對特首候選人政綱的期望調查》,讓未能參與集思會及與行政長 官候選人對談的人士都能表達意見,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參考。

外合 「復興」派出 12 人團隊參與特首選委選舉,明言在小圈子選舉中以投白票來反對小圈子, 目的是減少建制派的議席及與特首候選人的政治交易。儘管最終只有 1 人當選,但「復興」 和邵家臻堅持「在暗黑政治中留一票白」,否定有篩選的特首選舉,表達香港市民無法參與 特首選舉的不公義及要求真普選的訴求。

42


安老服務 + 全民退保 安老事務委員會去年籌劃《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就安老服務的未來發展提出四個策 略方針和二十項建議,直接影響安老服務規劃,這頓時成為社福界其中一件重要大事。 同時,為改善長者的福祉,我們一直聯同其他民間團體努力推動全民退保的社會運動。

43


裡應外合

裡應 臻辦加入了「安老服務計劃方案關注大聯盟」,與業界及持份者一起討論對安老服務計劃方 案的幾個方向,期望在民間及議會裡應外合。邵家臻亦先後兩次在福利事務委員會上討論了 安老服務計劃方案,並舉辦了公聽會。 在行動上,於特首選舉期間,臻辦與「大聯盟」協辦了長期照顧服務高峰會,約見了候選人, 並要求他們簽下承諾書。臻辦又協助「香港長期照顧服務規劃標準關注組」約見福利事務委 員會委員,探討了服務需求及規劃原則。

外合

復興聯同其他民間組織動員同工及服務使用者,舉行「18 區萬人寫信撐退保」街站、舉辦「退 休保障諮詢社工同工討論大會」及參與多達 5000 人出席的大型爭取全民退保遊行等等。

44


新屋邨社工隊 當居民遷入新屋邨時,社福服務及社區配套往往未有到位,居民在新環境中面對著 連串難題。

裡應 臻辦曾到安達邨探訪社福機構,以了解現時同工提供服務時的困難及居民入伙時的情況。其 後,邵家臻安排了福利事務委員會討論屋邨為本社福規劃問題,亦安排了公聽會,讓關注的 同工及居民可以向有關當局表達意見。2017 年 9 月 7 日,臻辦與監察屋邨福利規劃聯盟約 見勞福局局長,提出設立恆常新屋邨社工隊的訴求。

45


裡應外合

外合 臻辦與社區發展陣線合辦了「屋邨為本社會服務規劃研討會」,與同工一同探討新屋邨問 題,以及新屋邨社工隊的發展去向。「復興」又不時與其他民間團體到立法會門外請願, 並向勞工及福利局代表遞交請願信,要求當局設立新屋邨社工服務隊,並需確保有關社福 服務應早於居民入伙前提供。

46


康橋事件 臻辦甫開始運作就發生「康橋事件」,事件涉及智障女院友被侵犯,但因事主不宜進 行法庭盤問而獲撤銷控罪。事件喚起公眾對殘疾人士院舍制度的高度關注。

裡應 臻辦舉行集思會與業界及持份者討論事件:( 一 ) 在司法制度上介入;( 二 ) 修訂《殘疾人士院舍 條例》及《院舍實務守則》;及 ( 三 ) 要求社署 接管康橋之家。臻辦又安排與各持份者約見社 署署長,並利用立法會平台多次討論「康橋事 件」,監察社署的善後工作。臻辦亦與張超雄 議員及各專業人士成立「院舍巡查隊」,定期 巡查各區私營殘疾院舍。結果,社署撤銷康橋 之家的經營牌照,社署亦在 2017 年 6 月成立「檢 視院舍實務守則及法例工作小組」開始進行修 例工作,邵家臻和張超雄議員都是小組成員。

47


裡應外合

外合

「復興」協助統籌在高等法院及社署總部的兩個 大型集體行動,其中「不容無聲吶喊集會」共動 員 500 人在社署門外要求署長葉文娟親自解話。

48


革命尚未成功 同工仍須努力

甘地說:「未來如何視乎我們今天做了什

社工的工作場所,不只在會談室;社會工作,

麼。」(The future depends on what

如果沒有「社會」,便失去公共性,忙得只

we do in the present)

剩下「工作」。

社工,從來不是機構的小鏍絲;社工,更加

當「社工」變成「動詞」,以行動實踐社工

不是維穩機器。社工,應做回真正的社會工

價值,活化公民身份,介入公共事務,倡議

作。

社會改革,才有望「復興社工」。

社工,其實是一個動詞。如果社工的身份, 只透過一張社工註冊証來界定,那只是一個 乏味的名詞。

49


復興未來之路

Martin Luther King 說過:「每當有事發

革命尚未成功,同工仍須努力;因為佔中

生的時候,懦夫會問:『這麼做,安全嗎?』

案年底開審,臻辦的日子也許時日無多,

患得患失的人會問:『這麼做,明智嗎?』

但只要大家一起不放棄「社工到底」的態

虛榮的人會問:『這麼做,受人歡迎嗎?』

度,復興社工不是夢。

但是,良知會問:『這麼做,正確嗎?』 在歷史的轉折關頭,在真普選、一國兩制、 綜援檢討、全民退保、院舍質素、懲教所 虐打年青囚友等議題上,我還是順應良知 的選擇好了。

50


社工.復興.運動 督印人:邵家臻 編輯及校對:曾醒祥 設計及排版:Katherine

出版日期:2018 年 7 月出版 印刷數量:1000 本 版次:第一版 非賣品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邵家臻立法會議員辦事處 Shiu Ka Chun Legislative Councillor's Office

Room 1018, Legislative Council Complex, 1 Legislative Council 2346 8669 2346 8838

info@shiukachun.org.hk

bottleshiukachun Ka Chun Shiu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