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rtfolio.

都市空間構築 - ⽇常流影
歷年模型照⽚ 其他 5 c o n t e n t
#構造/材料/社區公共空間
⽔晶玻璃博物館 - 隅際之地
#概念轉化/對⽴/⽂藝展⽰空間

#社區中⼼/住商混合/健⾝房/校友會館
#獎項/兩岸交流

⽣⽇:2003-11-14
雲林縣⻁尾⼈
有汽、機⾞駕照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大三
PAN YOULIN ABOUTME
我是來⾃雲林⻁尾的潘宥霖,⽬前就讀於逢甲大學建築 系三年級,熱愛⽣活,喜歡各種⼾外活動,從⼩就熱愛 出去旅遊,喜愛拍照,記錄⽣活中的每⼀刻,空閒時也 很喜歡下廚,特別是甜點,不只喜歡吃,也很喜歡⾃⼰ 動⼿做的感覺。平時的休閒興趣是看電影,特別是恐怖 ⽚,對我⽽⾔ 部好的電影就宛如
個驚⼈的藝術,能 讓⼈⼀再地欣賞。我的個性⾮常的⾃來熟且外向活潑, 抗壓性強,⾼中和大學分別擔任了服務性社團社⻑和系 學會活動部部⻑,有多次舉辦活動的經驗,也⾮常喜歡 與⼈互動的任何時刻,勤懇好學,好奇⼼強,⼗分願意 去嘗試新的事物。只要是⾃⼰想做的事 定都會盡⾃⼰ 的全⼒做到完美,不讓⾃⼰留下遺憾。
SKILL
MOTIVATION
建築對我來說不只是興趣,也是表達⾃我的⼀個⽅式, 就像我平時喜歡欣賞電影, 個好的敘事、好的場景, 都能勾起觀眾對其的想像和感受,在就讀建築系的這三 年來,我認為我學的東⻄不是只有單純的建築相關知識 ⽽已,他讓我能以不同的⾓度去看待⽣活,嘗試著以建 築的⾓度來解決問題,每⼀次的學習過程,都是我能夠 展現⾃⼰的機會,把⾃⼰的想法展⽰出來,以有趣的圖 ⾯和模型呈現想述說的內容,我也在這之中獲得了滿滿 的成就和快樂。
因此我也想藉由這次的實習機會更加的精進⾃⼰,期待 能在過程中接觸到平時在學校所學不到的知識,也能為 未來求職的路上打上⼀點基礎,如果有機會的話希望能 在暑假的兩個月中與事務所的各位⼀起努⼒和成⻑,期 待能與大家⾒⾯!

⽇常流影
建築中的視野、光和路徑,都是⼈和⾃然發⽣關係
的途徑,它們將⼈和外界緊密聯繫在了⼀起,⽇常 的空間因此便具有了某種精神意義的暗⽰。基地位 於新舊城區的交界,要如何共存,如何適應
DESIGN CONCEPT
主要以⼗字路劃分整塊基地,藉由坡屋頂 及主要道路形成⼊⼝意象,引導⼈們進⼊ 到基地內部,設計主要由40公尺⻑之半⼾ 外空間和⼾外涼亭構成,並由廊道和矮牆 將其串聯,設計以廊柱空間為主,使進⼊ 基地的⼈在其之中漫遊,以視覺、動線、 活動進⾏滲透,以達到將⽇常⽣活帶⼊基 地之概念。

互動和⾏為
滲透的種類


空間的滲透

透過空間的滲透回應基地把空間機能已基本尺度拆開形 成多個⼩空間使⽤矮牆或和⼩空間製造不同的動線增加 ⼈的停留及環繞的機會打破原始空間框架藉由頂蓋使⼈ 們遊走在半室外空間中宛如⾏走在眷村的⼩巷藉此達到 ⽣活⽇常滲透於建築之中






⾦屬⽡

⽊望板
屋頂
⾦屬⽡版
防⽕填充材
防⽔膜
⽊望版(基礎承重層)
⽊緣條(隔離層)
地板
混凝⼟完成⾯
防⽕填充材
防⽔膜
墊層(基礎砂⽯層)
壓實⼟層(地基層)
⽊緣條
膠合⽊結構
防腐⽊廊道 聚碳酸酯板
⾦屬柱腳
膨脹螺絲
磚⽯舖⾯









隅際之地
#概念轉化 #對⽴ #⽂藝展⽰空間





























⼤⼆設計榮譽評圖-優選

兩岸建築交流⼯作坊






